01 小组动力(一)小组性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组动力(一)﹕小组性质

一﹑前言

很多时我们对待小组往往很工具性﹐因为我们要领小组﹐领工作坊﹐而校园团契本身亦是个小组﹐故此小组是我们推展事工的一个工具。但当我们再想清楚时﹐就发现小组不只是个工具﹐还是我们生活的处境﹐伴随着我们的均是小组。回溯我们以往成长过程﹐你会发现不只个人的心理状态的转变﹐而是所属小组的改变﹐例如幼稚园同学﹑小学同学﹑中学同学﹑大学同学﹑教会弟兄姊妹等。在你的成长过程中﹐小组是不断更替。故此小组不单是工具﹐亦是我们成长的地方。

另外﹐我们很多时会从个人心理的角度去看人﹐但从神学的角度﹐人是有其群体性(groupness)。当小组发生问题时﹐并不单是个人的缘故﹐而是小组内的互动。例如滋事份子(trouble maker)的出现﹐未必是个人性格的问题﹐而是可能他在小组内没有位置或被忽略﹐所以要靠搅事来「出位」。若能从小组的角度去分析﹐便可以避免将问题归咎在个人身上。而这个分析的角度﹐亦帮助我们中肯地评估自己所需要肩负的责任。例如小组出现问题﹐很多组长都怪自己无用﹐其实有着全面的分析﹐便可以发现其他因素的存在﹐不用把责任全放在自己身上。

由此可见﹐要疏解小组的问题﹐必须先要了解及分析小组的情况﹐然后才可以找到合适回应方法。以后几节的小组动力课堂会倾向分析性多于工具性。

二﹑小组定义及性质

讨论问题﹕一个四个人的小组﹐最多能有多少组﹖

答案﹕共十个﹐即ABCD﹑AB﹑AC﹑AD﹑BC﹑BD﹑CD﹑ABC﹑BCD﹑CDA。由此可见﹐纵使只有四个人同工﹐已经是十分复杂的事情﹐因为当中已可以涉及十个不同的组合。

以下是一个小组的定义﹕

A group is two or more individuals in face-to face

interaction,

each aware of his or her membership in the group,

each aware of the others who belong to the group, and

each aware of their positive interdependence as they

strive to

achieve mutual goal

在处理小组这个课题时﹐不少书籍均提出一个问题﹕小组是否真实存在﹖(Is group a reality?)对这个问题主要有两个看法﹕有一些学者认为小组基本上是没有特性的﹐故此不会从小组角度去看问题﹐改为集中研究个人的行为

便可以﹔另一批学者则认为小组是有其特性﹐故此需要去研究小组﹐藉此去明

白人的行为。

小组的特性可以从个人及群体两个层面去探讨﹕

个人层面﹕

1.两个人或以上﹐故此夫妇本身已是一个小组﹔

2.彼此间有互动(Mutual interaction)﹐而这个互动可以包括两方面﹕一

﹑形式(forms)﹐例如说话﹑文字﹑身体语言﹑打架等﹐很多时是反面

的﹔二﹑途径(ways)﹐而这个途径未必一定是面对面的接触﹐例如夫妇里其中一人移民外国﹐他们彼此间的互动就不是面对面的﹐而是透过长

途电话。又例如网上的沟通﹐如ICQ﹐我们值得探讨究竟网上的群体

(electronic community)是否一个小组。

3.个人对小组身份的认同(Self-awareness of membership)﹐觉得与其他

人是同属一个小组内。

讨论问题﹕在甚么情况下﹐两个人在一起却又不是小组﹖

4.彼此间清楚对方的身份及角色(Mutual categorization)。个人对小组

身份认同是不足够的﹐还需要其他组员的认同。

讨论问题一﹕若组内成员排挤其中一位成员﹐那被排挤的组员还算是小

组的成员吗﹖

那组员还是组员﹐因为只要彼此间有互动﹐就已经是一个小组了。要排挤某人﹐正是醒觉到此人在小组中﹐只不过是不喜欢他(或她)。排挤这个行动其实是在开组以后﹐如何是赶走这个组员﹐是属于一个组的运作。

讨论问题二﹕当别人以为他们是一个小组﹐但他们个别却不意识自己是

同属一个小组时﹐这个还算是一个小组吗﹖

讨论问题三﹕IS之友的例子。学生要成为IS之友﹐只要填妥表格﹐缴交二十元年费便可﹐彼此间不用有甚么互动。在这个情况下﹐他们还不是小组。一旦有活动举行﹐让他们能够互相认识并认同对方时﹐这时IS之友便算是小组。纵使组的活动停止﹐这个小组的特性仍然存在。在发展IS

之友这个事工时﹐我们要问﹕究竟如何可以去建立IS之友的身份﹖在推展事工时我们需要从组的角度去考虑﹐要去维系一个群体不能单单靠一

个名字(例如IS之友)﹐但没有名字就很难去发起一个群体。这是在事工中建立网络(networking)时要留意的。

5.互相影响(Mutual influence)。这个群体对其成员是有影响力的﹐指鹿

为马﹑国皇的新衣并非单纯是个人无知﹑盲目顺从权威的结果﹐当中还

有小组的影响。

6.共同的目标(Common goal)

群体层面﹕

1.小组的历程(Being in a process)。小组是在一个过程中﹐有起始亦有

终结﹐正如中国人的一句说话﹕「天下无不散之筵席」﹐小组是注定要面对分散的时候。另外﹐小组亦有不同的阶段﹐有高潮亦有低潮。

讨论问题一﹕有终结的小组是否比没有终结的健康﹖是

讨论问题二﹕这个终结(或死亡)代表甚么﹖

终结是指形式上的完结﹐而不是指关系上。一个小组应该有好的终结﹐倘若没有好的终结时﹐组员再进入其他的小组时会有恐惧﹐怕再加入小组。

现代人讲求个人主义﹐可能是因为以往没有好的小组经验﹐故此抗拒小

组﹐纵使在小组时亦不愿担当组员的责任。

2.小组的结构(Being in a structure)。小组结构可以分为两类﹕一﹑行

政(Administrative)的结构﹐即指组内每个人的位置﹑权力及责任﹔二﹑沟通(Communicative)的结构﹐这则涉及组内成员互相间的关系﹐例如新同工在队工内自成一圈子(Sub-group)﹐同一间神学院的又自成一个圈子。既然小组内有结构﹐其实就预设小组内必然有圈子的出现。有小圈子并不是坏事﹐亦不代表小组出现分裂﹐问题是我们会否过份放大小

圈子﹐和利用小圈子增加自己的权力。

讨论问题﹕在筹办营会时﹐应否将小圈子(例如同属一个院校﹑医院的

人)拆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