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牡丹的经典传说_牡丹花历史故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牡丹花色泽艳丽,玉笑珠香,风流潇洒,富丽堂皇,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誉。下面小编就要来介绍有关于牡丹花的故事,一起来看看吧。
牡丹花的传说
从前有一个书生,姓魏名璞,自幼父母双亡,勤奋好学,天资聪明,琴棋书画,样样都精,尤其是喜爱花草,二十三岁了,还不曾成亲,他以花为伴,闲来无事时,对着奇花描丹青,向着群芳抚瑶琴。大比之年,好心的亲戚邻居都有鼓励他进京赶考,来到京城,三场考过,名落孙山。
原来他本可考中探花,却被那太师偷梁换柱抹掉。魏璞便离开京城,取道洛阳,洛阳牡丹烂漫的姿态,绚丽的色彩,魏璞看得眼花缭乱,突然被河边茅屋旁的一棵牡丹吸引住,只见这一棵牡丹花姿粉白清奇,可有点萎缩,叶子也不太茂盛,好象个残装旧衣的小女,缺水严重,于是魏璞就用双手捧起河水,一滴一滴地洒在花上,一气捧了十几次。他嫌慢,于是嘴噙手捧,花经过水洒,叶展了,瓣伸了,显提格外鲜美。不知不觉,金乌西坠,玉兔东升,他就靠在花附近的一棵树上,只见一个淡妆粉白的姑娘站在他面前,顿首叩拜说:“多谢君子救命之恩!”魏璞手忙脚乱,忙低下头,“梆”的一下,鼻子碰在了膝盖上。原来是南柯一梦。
第二天,茅舍的主人,一个八十多岁的老头回来了。原来这老头年纪大了,才抽空回来看看。老头说:“这棵牡丹也不知有多少年了,年年都长得很茂盛,花姿清雅,惹人喜爱。可自己年纪大了,最近对这花儿没照顾好。”说着不禁掉下几滴老泪。魏璞一听,便向老人诉说自己自怎样爱花,提出愿用倾囊之物换回这棵牡丹。老头见他是个实心花的人,就把这棵牡丹赠给了他。
魏璞买了个大花盆,把牡丹起出来载在盆里,他要这花带回家去。但怎么运呢,用车拉用牲口驮他都不放心,就决定自己抱着花盆走。他过去从没走过远路,这次又抱着花盆,走得很慢。这一天只顾赶路,错过了宿处,看看天色已晚,前不挨村,后不着店,只得硬着头皮走。走了大半夜,实在很累,不小心绊着一块石头,“扑通”一声跌倒了,怀里的花盆摔得粉碎。
魏璞急忙爬起来,摸着牡丹大哭了起来。泪水顺着花心滴了进去。哭呀哭呀,他感到浑身无力,喉咙发痒,嘴巴发燥。想想没有办法,为保这花儿不死,只好就地载下。他用手往地上一摸,地湿漉漉的,心想,天肋我也,此地正适宜载花。就用手在地上挖了个坑,把花载上。不一会天就亮了。魏璞感到腿有点疼,仔细一看,是被划了个大口子,再往地上一看,那儿是湿润的土地,原来是他腿上流的血。
再
看那牡丹祝告说:“牡丹啊牡丹,你想住下吗?那我陪着你。”就拖着伤腿搭了个草棚,长期住下了。度过了盛夏,迎来了金秋,送走了寒冬,草长莺飞的春天又来到了。那牡丹在魏璞的精心护理下,舒叶了,含苞了,绽蕾了,怒放了。啊,那花儿竟是紫红紫红,妖妍无比。人们都说是魏璞的鲜血滋润了这牡丹,所以它的花才变成了紫红色,因此人们就把这牡丹起名叫魏紫。至今,这洛阳的魏紫牡丹还名扬中外呢。
牡丹名字的传说
从前,在洛阳北邙山住着一对善良的夫妇。小两口男耕女织,恩恩爱爱,但有一样不顺心,成亲多年却一直没有孩子。这天,夫妇俩从一只凶猛的老鹰爪下救下一只鹦鹉。鹦鹉知道他们的心事,便从邙山仙人台衔来了灵芝草。妻子吃下灵芝草后不久就生下个胖小子,取名鹦哥。
鹦哥10岁那年,邙山流行一种怪病,好多人染病不起,鹦哥的父亲去世了,母亲也奄奄一息。鹦哥决心找到仙人台,挖来灵芝草为母亲治病。他不畏艰难,翻山越岭,眼看就快要走不动了,迎面来了一位白胡子老者。老者问鹦哥为何出远门?鹦哥说要找灵芝草给母亲治病。老者摇头说:“你母亲得的是冷热病,灵芝草治不好。”他交给鹦哥一块石头,说:“你把这块石头磨成钥匙,你母亲的病就好了。”说完,老者不见了。
鹦哥来到河边,找到一块大青石开始磨钥匙。磨了三天三夜,钥匙终于磨成了。这时,白胡子老者又出现了,他告诉鹦哥,“这把钥匙可以打开王母娘娘瑶池的门,那里边放着金丹,一粒就可救你母亲的命。”说完,老者吹了口气把鹦哥送到了天宫。
来到天上,鹦哥用石头钥匙打开了瑶池的门,找到了金丹葫芦,倒出一粒金丹。他刚要出门,又想起邙山的乡亲们也需要金丹救命,于是他把葫芦里的所有金丹都带在了身上。
由于耽误了时间,鹦哥还没走出多远,就被王母娘娘发现,并派人追了出来。鹦哥驾云拼命跑,眼看就要追上了,情急之下,他不顾一切把金丹撒向人家,而这里正好是他的家乡邙山。
王母娘娘抓住鹦哥,想要将他处死。这时白胡子老者又出现了,原来他就是南极仙翁。他对王母娘娘说:“难得这孩子为乡亲们治病,就饶他一死吧。”王母娘娘听了,点头应允。仙翁告诉鹦哥:“你撒下的金丹会长出一种奇花,可用它的根煎药治病。”
鹦哥回到邙山,果然看到满山遍野都是鲜花。他想起仙翁说的话,把根挖出来煎成药汤,分给乡亲们喝。之后,乡亲们的病全都好了,他母亲的病也逐渐康复了。因为这种救命花是王母娘娘的金丹变的,于是邙山人给这种花取
名“母丹”后又改名为“牡丹”。牡丹的根也成了重要的中草药。
有关牡丹的典故
武则天与牡丹
在一个隆冬大雪飘舞的日子,武则天在长安游后苑时,曾命百花同时开放,以助她的酒兴。下旨曰:“明早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谁都知道,各种花不仅开花的季节不同,就是开花的时刻也不一致。紫罗兰在春天盛开,玫瑰花在夏天怒放,菊花争艳在深秋,梅花斗俏在严冬;蔷薇、芍药开在早上,夜来香、昙花开在夜间。所以,要使百花服从人的意志,在同一时刻一齐开放,是难以办到的。但是百花慑于武后的权势,都违时开放了,唯牡丹仍干枝枯叶,傲然挺立。武后大怒,便把牡丹贬至洛阳。牡丹一到了洛阳,立即昂首怒放,花繁色艳,锦绣成堆。这更气坏了武后,下令用火烧死牡丹,不料,牡丹经火一烧,反而开的更是红若烟云、亭亭玉立,十分壮观。表现了牡丹不畏权势、英勇不屈的性格。
隋炀帝与牡丹
公元604年,隋炀帝杨广继位,于东都洛阳开辟西苑。隋炀帝好奇花异石,曾三下江南搜寻。并派人将各地收集到的牡丹种植在西苑中。据唐人的记载:“炀帝辟地二百里为西苑,诏天下进花卉。易州进二十牡丹,有飞来红、袁家红。醉颜红、云红、天外红、一拂黄、延安黄、先春红、颤风娇等名贵品种。”
杨贵妃与牡丹
唐朝开元年间,宫廷内开始重视牡丹,并在兴庆东沉香亭前、骊山行宫等处,栽植数种红、紫、浅红、通白等色牡丹。花初开,杨贵妃带众宫女游赏花间,如醉如痴。五代王仁裕载:“杨国忠初因贵妃专宠,上赐以木芍药(即牡丹)数本,植于家。”据载,因贵妃专宠,喜爱牡丹,唐明皇也作为宠爱之物把牡丹赐给了她的哥哥。
欧阳修与牡丹
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陵(今江西吉安市)人。欧阳修在洛阳作推官时,发现“洛阳之俗,大抵好花,春时,城中无贵皆插花。花开时,士庶况为遨游”据载,当时的洛阳城,无论民家,还是官院,植满牡丹。欧阳修遍访民间,将洛阳牡丹的历史、栽培、品种以及风俗民情做了详尽的考察,写成了中国第一部牡丹专著《洛阳牡丹记》。
蒲松龄与牡丹
蒲松龄,清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蒲松龄在其《聊斋志异》:常大用,洛人,癖好牡丹。闻曹州牡丹甲齐、鲁,心向往之。适以他事如曹,因假缙绅之园居焉。时方二月,牡丹未华,惟徘徊园中,目注勾萌,以望其拆。……并写下了葛巾、玉版的神话故事。
毛泽东与牡丹
毛泽东生前非常喜爱牡丹,1935年,毛泽东率领
红军经过两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延安,在严酷的战争间隙,一天率领周恩来、朱德等去延安万花山赏牡丹,在牡丹丛中对身边人说:“这里是一幅天然牡丹图,一定要好好保护,等到全国解放了,可以在这里修建一座人民公园。”1950年冬的一天,毛泽东在中南海花园散步,走到牡丹跟前停下脚步,跟身边工作人员讲起武则天与牡丹的故事并意味深长的说:“年轻人要具有牡丹的品格,不畏强暴,才能担当起重任。
点击下页查看更多牡丹的繁殖方式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