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科学《我的雨量器》教案设计

合集下载

小学科学《我的雨量器》优质教案 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我的雨量器》优质教案 教学设计

我的雨量器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实际测量降水量,培养学生持之以恒进行科学探究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及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制作雨量器的过程申,学生体验合作与交流的乐趣。

3.会制作简单的雨量器,会利用雨量器测量降水量,并在测量降水量的过程中发现正确使用雨量器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会制作简单的雨量器,会利用雨量器测量降水量,并在测量降水量的过程中发现正确使用雨量器的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实际测量降水量,培养学生持之以恒进行科学探究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及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剪刀、彩笔、尺子、大饮料瓶或其他透明大塑料瓶、浇花用的喷壶、雨量器、(每组一个)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师:同学们喜欢看西游记吗?现在我们就来看一下吧。

播放视频《西游记》(.其中泾河龙王因为违反玉帝旨意少降了雨水,最后被斩首的选段)。

(因为袁守诚能够算出泾河水族的位置,让渔翁张稍算定何时能打到鱼,泾河龙王非常生气也非常恐惧,就去长安城找袁守诚的麻烦,让他算下雨的时间点数。

结果袁守诚算对了。

泾河龙王就想了一个非常非常蠢的主意,私改了下雨的时辰点数,结果被玉帝知道。

触犯了天条。

被魏征在梦里斩了。

)2.师:同学们,老师有一个问题想问下大家,玉帝让泾河龙王降水的量和泾河龙王自己降水的量各是多少呢?(学生交流后回答。

)3.师:同学们那你们知道玉帝是怎样知道准确的降雨量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的雨量器》这一课吧。

(二)怎样知道雨下得有多大呢?1要想知道降雨量的多少,我们就应该认识雨量器。

雨量器是测量雨量多少的仪器,它能精确的测量出降雨量的多少。

那么雨量器是什么样的?她为什么能精确的测量出降雨量呢?我们分小组说一说,然后再班级交流(雨量器必须有刻度、一般都是圆筒的)。

2.出示自制简易雨量器:老师手里拿的东西就是雨量器,上面有一个像漏斗一样的东西,下雨的时候,雨水会从上面漏进去。

《我的雨量器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青岛版五四学制》

《我的雨量器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青岛版五四学制》

《我的雨量器》导学案
导学目标:通过进修《我的雨量器》,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作者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

一、课文导入
1.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展示一幅描绘雨量器的图片,让学生猜测雨量器的作用以及与课文的干系。

2. 提出问题:你知道雨量器的作用是什么?作者为什么会写《我的雨量器》这篇文章?
二、课文阅读
1. 教师朗读课文:让学生跟读,感受文章的语气和节奏。

2. 学生自主阅读: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和主题。

3.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文章中的重点内容和作者的写作手法,分享自己的理解。

三、课文分析
1. 重点段落解读:重点解读文章中作者对雨量器的描写和借此表达的情感。

2. 词语解析:诠释生字词语,帮助学生扩展词汇量和理解文章意义。

四、写作训练
1. 写作指导:根据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的“雨量器”的文章,可以是一个物品、一个人或一种情感。

2. 互相交流:学生可以在小组内互相交流并修改彼此的作文,提高写作水平宁表达能力。

五、拓展延伸
1. 创意活动:让学生设计一个自己的“雨量器”,并用文字或图片展示出来。

2. 课外阅读:推荐学生阅读其他描写自然或情感的文章,拓展阅读广度和深度。

六、教室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表达方式,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培养对自然和情感的感悟和表达能力。

以上是《我的雨量器》导学案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篇文章的精髓。

愿学生在阅读和写作中不息提升自己,展现出自己奇特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小学科学《我的雨量器》教案设计

小学科学《我的雨量器》教案设计

小学科学《我的雨量器》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雨量器的构造和作用,学会正确使用雨量器测量降雨量。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实践,掌握雨量器的使用方法,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增强环保意识,了解降雨对环境的影响。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分析本节课以《我的雨量器》为主题,通过制作和使用雨量器,让学生了解降雨量的测量方法,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2.2 学情分析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但对雨量器的使用方法较为陌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雨量器的使用技巧。

2.3 教学目标了解雨量器的构造和作用,学会正确使用雨量器,测量降雨量。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降雨现象,提问:“你们知道降雨量是如何测量的吗?”引入新课。

3.2 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了解雨量器的构造和作用,思考如何正确使用雨量器。

3.3 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讨论,交流雨量器的使用方法,总结测量降雨量的步骤。

3.4 教师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讲解雨量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5 实践操作学生在户外或教室进行降雨量测量实验,亲身体验雨量器的使用。

3.6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雨量器的使用方法。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提问教师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雨量器构造、作用和使用方法的掌握情况。

4.2 实践操作观察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是否规范,了解学生对雨量器使用方法的掌握程度。

4.3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雨量器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习效果。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材《小学科学》教材。

5.2 教具雨量器、测量容器、记录表格等。

5.3 课件制作与雨量器相关的课件,辅助教学。

5.4 网络资源查找有关雨量器的视频、图片等资料,丰富教学内容。

第六章:教学拓展6.1 科普知识介绍降雨的形成过程、类型及对环境的影响,拓展学生知识面。

小学科学《我的雨量器》教案设计

小学科学《我的雨量器》教案设计

小学科学《我的雨量器》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雨量器的构造和作用;(2)学会正确使用雨量器测量降雨量;(3)通过观察和记录,了解降雨量的变化规律。

2.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2)学会观察、记录和分析数据的方法;(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关爱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科学实践活动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雨量器的构造和作用;2. 正确使用雨量器测量降雨量;3. 观察和记录降雨量的变化规律。

难点:1. 雨量器的精确使用;2. 数据分析的方法。

1. 教具:雨量器、说明书、数据记录表;2.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雨量器,记录本、笔;3. 教学场地:户外空地。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出示雨量器,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2)学生分享对雨量器的认识,教师总结并板书课题。

2. 雨量器的认识:(1)教师讲解雨量器的构造和作用;(2)学生认真听讲,记录关键信息。

3. 雨量器的使用方法:(1)教师示范正确使用雨量器测量降雨量的方法;(2)学生分组讨论,总结使用方法;(3)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 降雨量的测量与记录:(1)学生分组进行降雨量的测量,并记录数据;(2)教师检查数据记录的准确性,指导学生填写数据记录表。

5. 数据分析:(1)学生观察和分析各自组的数据,总结降雨量的变化规律;(2)教师引导学生分享数据分析的结果,进行评价和总结。

五、教学反思:1. 学生分组讨论:除了雨量器,还有哪些方法可以测量降雨量?2. 教师总结:除了使用雨量器,还可以通过积水法、容器法等方式测量降雨量。

3. 家庭小实验:鼓励学生在家中进行降雨量的测量,并与同学分享结果。

七、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总结雨量器的构造、作用和使用方法。

《我的雨量器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青岛版五四学制》

《我的雨量器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青岛版五四学制》

《我的雨量器》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雨量器的作用和原理,培养学生对气象仪器的兴趣和认识。

2.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记录数据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科学实验的热情,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内容1.雨量器的定义和作用。

2.雨量器的种类和原理。

3.如何应用雨量器进行测量和记录雨量数据。

三、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雨量器的作用和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雨量器的原理,并激发他们对雨量器的兴趣。

2.实验设计(30分钟)让学生分组设计自己的雨量器,并诠释其原理和应用方法。

学生可以应用各种材料如瓶子、纸杯、纸板等制作雨量器,然后在实验中模拟降雨情况进行测量。

3.实验操作(40分钟)学生按照设计好的方案制作雨量器,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操作。

他们需要记录下每次模拟降雨后的雨量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和比较。

4.讨论与总结(20分钟)学生展示他们的实验结果并进行讨论,分享彼此的设计思路和发现。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实验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以及如何改进他们的设计方案。

四、教学评判1.实验报告(50%)学生需要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标、方法、结果和结论等内容。

报告要求清晰、详细,并能体现学生对雨量器的理解和掌握水平。

2.实验操作(30%)教师将根据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和数据记录情况进行评分,考察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记录能力。

3.讨论参与(20%)学生在讨论环节中的积极参与水平也将作为评判标准之一,考察他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反思通过这个作业设计方案,学生不仅能够了解雨量器的原理和作用,还能够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记录能力。

同时,通过设计和制作自己的雨量器,学生也能够培养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提升他们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热情。

希望通过这个作业设计方案,能够激发学生对气象仪器和科学实验的兴趣,培养他们对科学的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

《我的雨量器》教学设计

《我的雨量器》教学设计

我的雨量器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活动了解雨量器的结构原理和使用方法,并能改良设计出自己的雨量器。

2、理解降雨量的概念,会使用区分降雨强度的雨量分级表。

3、意识到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怎么办?”是一种良好的科学习惯。

教学准备:雨量器、计划表格、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出示四种天气符号——小雨、中雨、大雨、暴雨让学生进行辨认,并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详细描述每种天气情况下的情景,目的是让学生对雨量分级有一个大致的感性认识,为后面进一步学习作好铺垫。

(课件出示符号及天气情景)二、讨论探究(一)认识降雨量。

课件创设情景:雨后,一个小朋友想:“雨下得真大呀!我们怎样才能准确知道下了多少雨呢?”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有的学生可能会提出要想准确的知道下了多少雨必须把所有的雨水收集起来量一量,这种想法虽然是正确的,但一定会因为难以操作而被其他学生否决。

师:其实我们想知道“下了多少雨”其实就是想知道“降雨量”是多少,什么叫“:降雨量”呢?“在一定时间内,从云中降落到水平地面上的液态水,在无渗透、无蒸发、无流失的情况下聚积起来的水的深度,称为该地区该时段的降水量。

”课件继续:小男孩突然发现了屋檐下的一坛子雨水,就想到用尺子量一量坛子里的水深,就知道降雨量了。

让学生说说对他这种做法的意见:1、坛子里的水有一部分来自屋檐上流下来的雨水,会量不准的。

2、坛子上下细,中间粗,用这样的容器量雨不合适。

3坛子没放平,一边高一边低也会量不准。

师:对于发现的这些问题,大家有什么解决方法?学生讨论寻找解决方法:1、选择一种上下一样粗的容器来接雨。

2、把容器放到开阔不受碍物影响的地方。

3、放得时候使它保持水平。

师:大家觉得他用尺子来量降雨量是不是选对了工具?生发表见解:不对,应该用量筒量水的体积。

对了,量深度应当用长度单位,所以应当用尺子。

师:那么我们用什么长度单位最合适呢?生发表见解:用毫米,因为这样得出来的数才最准。

师:集体的力量真是大啊,竟然从小男孩的研究方法中发现并解决了这么多的问题。

《我的雨量器》优质课教案四

《我的雨量器》优质课教案四

教材分析本课是继制作风向仪之后又一节制作观测工具的课。

因为学生已有一定的制作基础,而制作雨量器也不难,因此教科书对制作方法及过程呈现得比较简单,未做详细介绍,没有显示出可以创新制作及制作中的合作交流,但这些应该是制作课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实际测量降水量,培养学生持之以恒进行科学探究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及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制作雨量器的过程申,学生体验合作与交流的乐趣。

3.会制作简单的雨量器,会利用雨量器测量降水量,并在测量降水量的过程中发现正确使用雨量器的方法。

教学重点会制作简单的雨量器,会利用雨量器测量降水量,并在测量降水量的过程中发现正确使用雨量器的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实际测量降水量,培养学生持之以恒进行科学探究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及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剪刀、彩笔、尺子;大饮料瓶或其他透明大塑料瓶、浇花用的喷壶。

教师准备:下雨时的录像片段、雨量器、(每组一个)、水、水槽、烧坏、雨量器的构造图。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你们见过下雨吗?咱们一起来说一说吧。

2.学生回忆并交流,充分汇报。

二、学习新课:探究活动:活动一:认识雨量器。

1.谈话:看来,同学们经历过的下雨天可真不少,2.师出示正在下雨时的情景,学生观看。

3.谈话:观看了这场雨大家想说点什么?4.学生对雨进行感觉上的描述。

5.谈话:大家从好多方面进行了描述,你有什么闽问题要问吗?6.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提出“想知道雨量大小及”类似的问题。

7.谈活:对呀,怎样才能准确地知道这场雨下的有多大呢?那么,谁能来说一说,这场雨下得到底有多大?如果大家没注意观察,8.学生各抒己见,用自己的语言凭经验描述雨量大小。

(要充分让学生发表意见)9.谈话:还是人多智慧大,同学们想出了很多办法,应用了很多对比参照描述雨量的大小,但你们认为你们的说法精确吗?10.学生肯定会认识到自己的说法只是推测。

《我的雨量器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青岛版五四学制》

《我的雨量器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青岛版五四学制》

《我的雨量器》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材适用范围本作业设计适用于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涉及到自然科学领域的气象知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了解雨量器的作用和原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记录数据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观察、实验和探究的兴趣。

三、教学准备1. 准备雨量器、瓶装水、水桶等材料。

2. 在课堂上展示雨量器的图片或实物。

3. 准备相关的气象知识背景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兴趣引入:老师向学生展示雨量器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猜测它的作用。

2. 知识讲解:老师简要介绍雨量器的作用和原理,引导学生了解其测量降水量的方法。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用雨量器在不同条件下记录降水量。

4. 数据分析: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总结不同条件下的降水量变化规律。

5. 结果展示:学生用图表等形式展示实验结果,向全班汇报。

6. 总结讨论:老师和学生共同总结实验结果,并讨论雨量器在气象预测中的重要性。

五、作业安排1. 要求学生回家用自制的雨量器记录家庭降水量,并在作业本上记录每天的数据。

2. 要求学生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为什么雨量器能够准确测量降水量?雨量器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实际用途?3. 要求学生在作业本上画出自己设计的雨量器图样,并简要说明其原理。

六、评价标准1. 完整性:学生完成作业并按时上交。

2. 准确性:学生记录数据准确,回答问题能够符合要求。

3. 创意性:学生设计的雨量器图样新颖有趣,并能说明清楚其原理。

4. 书写规范:学生的作业本书写工整,符合基本书写规范。

七、作业反馈1. 老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阅,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2. 老师在下堂课上展示优秀学生作业,并进行表扬和学习经验分享。

八、延伸活动1. 邀请气象专家到班级进行讲解,让学生更深入了解气象科学。

2.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实地观察,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自然之美。

九、教学反思1. 老师要及时总结教学过程,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和改进之处。

《我的雨量器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青岛版五四学制》

《我的雨量器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青岛版五四学制》

《我的雨量器》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 认识雨量器的作用和原理;2. 学会制作简易的雨量器并测量雨量;3.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4. 培养学生对环境的关注和珍爱认识。

二、教学内容:1. 雨量器的作用和原理;2. 雨量器的制作方法;3. 雨量的测量和记录。

三、教学准备:1. 雨量器制作所需材料:通明塑料瓶、尺子、剪刀、胶带、标尺等;2. 实验室或户外进行实验的场地;3. 安置实验室或户外环境。

四、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雨量器的作用和原理,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测量雨量;2. 制作雨量器:老师示范如何用通明塑料瓶制作雨量器,学生跟随操作;3. 实验测量:在实验室或户外放置雨量器,等待下雨,测量并记录雨量;4. 数据分析:学生根据记录的数据,分析当天的降雨量,并进行比较和讨论;5.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本次实验的结果,思考雨量器的实际应用和意义。

五、教学评判:1. 观察学生在制作雨量器和测量雨量时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2. 考察学生对雨量器原理和作用的理解水平;3.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展示对环境的关注和珍爱认识。

六、延伸拓展:1. 邀请专业人士来学校进行讲座,深入讲解雨量器的原理和应用;2.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气象站,了解更多关于气象观测的知识;3. 开展环保主题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环境珍爱工作。

通过本次《我的雨量器》作业设计方案的实施,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雨量器的作用和原理,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环保认识,增进他们对科学知识的进修和应用。

希望能够激发学生对环境珍爱的热情,培养他们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_我的雨量器_科学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_我的雨量器_科学

《我的雨量器》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我的雨量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青岛版)第一册《天气与我们的生活》中的第三课,是继制作风向仪之后再一次让学生经历制作观测工具的课程。

本单元以“天气与我们的生活”为主题,因此课堂上既要引导学生观察、测量、记录、体验各种天气现象,形成欣赏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大胆想象和动手制作的能力,进而发展学生的科学观测能力以及重证据的意识。

关注天气对人的影响,能正确对待自然现象。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经常会说“雨下得真大啊!”但对雨的大小的判断上却只是外在的感性认识,不能从量上作出判断,因此如何科学描述就顺理成章。

此时学生对降水量的学习理解必然深刻。

在描述大雨和小雨时可充分调动学生原有的经验,用孩子们的语言进行描述。

制作雨量器,并用雨量器测量雨量的大小,是这节课的重点。

雨量器的类型很多,最简单的是一个透明直桶容器,外面贴上刻度。

制作的难点在零刻度的调整上。

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将容器底不平的部分用水填平,0刻度紧贴水面。

教师可以用喷壶模拟一次降雨。

由于学生所选用的材料各不相同,所以制作出来的雨量器的粗细、大小也各不相同,要引导学生讨论:用大小不同的雨量器量雨能行吗?以此引出雨量器量雨的标准,量得是雨的深度。

柱状的雨量器不管直径大小如何,它们的测量结果是相同的。

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结合三年级学生的实际,遵循课程标准的指示精神,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1. 能够通过活动了解雨量器的结构和使用方法,并能利用所学知识设计制作自己的雨量器。

能制作带创造性的科技作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2. 理解降雨量的概念,会使用区分降雨强度的雨量分级表。

3. 在活动过程中学习科学观察、科学思考与操作的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保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体验合作与交流的乐趣和收获。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会制作简单的雨量器,会利用雨量器测量降水量,并在测量降水量的过程中发现正确使用雨量器的方法。

《我的雨量器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青岛版五四学制》

《我的雨量器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青岛版五四学制》

《我的雨量器》作业设计方案一、引言在我们的科学课程中,理解自然现象和进行实践活动是至关重要的。

本学期,我们将引导学生们设计并制作自己的雨量器,这不仅是一次动手能力的锻炼,更是对气象知识的实际应用。

这份作业设计方案旨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实验技能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目标与内容1. 目标:- 理解雨量的观点及其测量方法。

- 进修设计和制作雨量器的基本步骤。

- 提高实验记录和数据处理的能力。

- 培养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2. 内容:- 雨量器的设计理论:介绍雨量器的工作原理,让学生明白如何正确测量降雨量。

- 制作流程:提供材料清单,指导学生如何选择合适的容器,制作刻度尺,并安装排水孔。

- 实验操作:安置户外雨量观测任务,定期记录降雨量,进修如何读取和分析数据。

- 报告撰写:要求学生撰写关于雨量器应用体验和数据分析的报告。

三、作业步骤与时间安排1. 第一周(理论进修):- 教室讲解:雨量器的工作原理(3课时)- 自主阅读:在线资源或教科书中的相关章节(2课时)2. 第二周(设计与材料准备):- 分组讨论:设计个性化雨量器(2课时)- 材料采购与准备(家庭作业)3. 第三周至第四周(制作与安装):- 实践操作:学生在家长或教师指导下制作雨量器(4课时)- 安装并校准雨量器(2课时)4. 第五周至第七周(户外观测与数据收集):- 定期测量和记录降雨量(每周一次,持续3周)- 数据整理与初步分析(家庭作业)5. 第八周(报告撰写):- 编写实验报告,包括设计初衷、制作过程、数据分析和结论(3课时)- 同组互评与教师指导(2课时)四、评判标准- 设计创新性(20%)- 制作工艺(30%)- 数据准确性和分析能力(30%)- 报告撰写质量(20%)五、注意事项- 安全第一:在制作和应用过程中,务必恪守安全规则,防止意外伤害。

- 团队合作:鼓励小组成员共同参与,分工合作,增进团队协作精神。

通过这个《我的雨量器》作业,我们等候学生们不仅能掌握基本的气象知识,还能在实践中提升科学素养,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的雨量器导学案》

《我的雨量器导学案》

《我的雨量器》导学案
一、导学目标:
1. 了解雨量器的作用和原理。

2. 进修如何应用雨量器进行测量和记录降水量。

3. 培养观察和记录数据的能力。

二、导学内容:
1. 什么是雨量器?
雨量器是一种用来测量降水量的仪器,通常由一个集水漏斗和一个容器组成。

当雨水落入集水漏斗时,会通过导管流入容器中,我们可以通过容器中积累的水量来计算降水量。

2. 雨量器的原理是什么?
雨量器的原理是利用集水漏斗将雨水收集起来,然后通过导管流入容器中,最后根据容器中水的体积来计算降水量。

通常我们会应用毫升或立方厘米作为计量单位。

3. 如何应用雨量器进行测量和记录?
步骤一:选择一个合适的位置放置雨量器,确保集水漏斗能够充分接收雨水。

步骤二:在降水结束后,打开容器,倒出里面的水,用标尺或量杯测量水的体积。

步骤三:记录下测量结果,并按照日期和时间进行标注。

三、导学活动:
1. 观察实验:老师在教室上展示雨量器的应用方法,并进行实际测量。

学生可以观察整个过程并记录下数据。

2. 实践操作:学生在课后可以自行选择一个时间段,应用雨量器进行测量,并记录下落水量。

可以在班级内进行比较,看看哪个时间段的降水量更多。

3. 数据分析:学生可以将自己和同砚们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观察不同时间段、不同位置的降水量是否有差别,从中总结规律。

四、导学总结:
通过本次导学,我们了解了雨量器的作用和原理,学会了如何应用雨量器进行测量和记录,培养了观察和记录数据的能力。

希望同砚们能够在实践中不息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我的雨量器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青岛版五四学制》

《我的雨量器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青岛版五四学制》

《我的雨量器》导学案
导学目标:通过进修《我的雨量器》,学生能够了解雨量器的作用和原理,培养观察和实验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对环境珍爱的认识。

一、课先导学
1. 引入:老师向学生展示一只雨量器,让学生猜测这是什么东西,有什么作用。

2. 进修目标:让学生了解雨量器的作用和原理,培养他们对环境的关注和珍爱认识。

3. 进修重点:雨量器的作用和原理。

4. 进修难点:如何利用雨量器测量降雨量。

二、进修过程
1. 导入:让学生观察雨量器,讨论它的外形特点和可能的作用。

2. 进修:通过PPT或教科书的介绍,让学生了解雨量器的作用是用来测量降水量的,它通过收集雨水的方式来记录降雨情况。

3. 实验:老师准备一些水和量杯,让学生模拟雨水的流量,用雨量器来测量水的容量,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体会雨量器的原理。

4. 讨论:让学生讨论雨量器的作用和重要性,引导他们思考如何利用雨量器来珍爱环境。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雨量器的作用和环境珍爱的重要性。

三、课后作业
1. 完成《我的雨量器》的阅读,写一篇读后感。

2. 制作一个简易的雨量器,并在家中实验测量降水量。

3. 观察周围的环境,思考如何通过雨量器来珍爱环境。

四、延伸拓展
1. 邀请环保专家或气象专家来学校进行讲座,深入了解雨量器的作用和环境珍爱的重要性。

2. 组织学生参与环保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珍爱环境的乐趣和意义。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置信学生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雨量器的作用和原理,培养他们对环境的关注和珍爱认识,为未来的环保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愿我们的学生都成为关爱环境、热爱大自然的小卫士!。

我的雨量器--教学设计(20201202035613)

我的雨量器--教学设计(20201202035613)

17.《我的雨量器》教学设计洪家楼第三小学周燕课标要求:课程标准对本课的要会用雨量器进行观测,搜集有关数据,并能分析数据得出某些结论。

建议:讨论天气预报术语的含义;自制简单的雨量器。

定时观察、测量并记录一天、一周、一月的天气状况,交流有关发现。

教材分析:本课与"我的风向仪”都是引导学生自制观测气象的简单仪器,并学会使用自制的工具进行观测,在其过程中,意识到借助仪器观察比用感官判断更准确,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体验成功的乐趣。

学情分析:学生对于动手操作有极髙的兴趣,对于雨量器的制作上用小刀、剪子存在安全问题应特别强调,另,对于雨量器测量降水量以毫米为单位,不是衡量水的多少,学生理解起来有难度。

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活动了解雨量器的结构原理和使用方法,并能改良设计出自己的雨量器。

2、理解降雨量的概念,会使用区分降雨强度的雨量分级表。

3、意识到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 "怎么办?”是一种良好的科学习惯。

重难点:制作雨量器,并会使用雨量器测量降水量,学生对于降水量以毫米为单位理解上有些难度。

评价设计:1、降水量可以用()测量,单位是()o2、用不同的雨量器测量同一场雨的降水量,测量的结果是()的。

3、正确使用雨量器,应注意哪些方面?教学准备:学生:剪刀、矿泉水瓶、小刀、胶带教师:雨量器、相关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师:猜谜语一一千条线,万条线,掉进河里看不见。

(雨)大家都知道啊!我这里收集了几个关于雨的场景,一起看一下,可要睁大眼睛仔细看,等会看谁的发现多。

(播放视频)学生谈发现。

师:看来你们观察的很仔细,而且发现了三幅图的雨不同,你能给这三场雨排个顺序吗?(学生回答)师:为什么这样排呢?(学生回答)刚才大家提到了大雨、中雨、小雨,要知道雨的大小,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来判断呢?(学生回答)师:你们认为这些方法科学吗?师:怎样才能科学的判断雨下的大小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青岛版科学三上《我的雨量器》备课教案

青岛版科学三上《我的雨量器》备课教案

青岛版科学三上《我的雨量器》备课教案教育背景本备课教案适用于青岛市小学三年级科学课程《我的雨量器》教学备课。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将会:•了解雨量器的作用和种类;•能够制作自己的雨量器;•学会如何测量和记录降雨量;•了解雨水的用途。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雨量器的作用和种类;•制作雨量器;•测量和记录降雨量;•雨水的用途。

教学准备为了顺利地进行本课的教学,教师需要准备以下物品:•瓶子(250毫升以上),透明的瓶子最好;•塑料尺或铅笔等可以测量长度的工具;•纸和笔;•水。

教学过程第一步:介绍雨量器的作用和种类首先,教师要用课件或简单的PPT介绍雨量器的作用和种类。

让学生了解雨量器是用来测量降雨量的一种仪器,有多种不同形状和大小的雨量器。

第二步:制作雨量器1.分发材料给学生,指导他们制作雨量器。

2.应用已准备好的水清洗瓶子,确保其表面干净。

3.在瓶子的一侧用永久性标记笔绘制一个水平线,作为标准高度线。

4.在标准高度线下方1cm处,再绘制一个与标准高度线平行的横线,作为雨水累计的水平面。

5.在横线下方,继续绘制几个距离横线等间隔的线。

6.用针、钉或牙签等尖锐物品将几个小孔钻在瓶盖上,以允许雨水流入到瓶里。

7.将瓶子盖好并外放在户外,确保其放好后不出现倾斜等情况,避免误差。

第三步:测量和记录降雨量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安排一名记录员,负责记录每次降雨量。

2.每天早晨,记录员需要首先检查雨量器内的水平线,并根据高度线的高度,在记录表格中记录当天雨水的高度,他们须进行近实时的记录。

3.如果出现连续降雨,记录员需要在测量后的24小时内将水位高度记录下来。

记录表格应该纪录日期、高度和观测员的名字。

学生可以同时使用白板和笔进行实时记录。

第四步:探索雨水的用途1.让学生在小组间分享,讨论有哪些利用雨水的方法和途径。

2.学生可以在白板上画出自己的想法或者将笔和纸等书写工具发给同伴,陈述雨水的用途。

《我的雨量器作业设计方案》

《我的雨量器作业设计方案》

《我的雨量器》作业设计方案一、设计背景:作为小学生,我们需要进修如何测量降雨量,了解气候变化的规律。

因此,设计一个名为《我的雨量器》的作业,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降雨量的观点和测量方法。

二、设计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什么是降雨量,以及为什么需要测量降雨量。

2. 让学生掌握应用雨量器测量降雨量的方法。

3. 激发学生对气候变化和环境珍爱的兴趣。

三、设计内容:1. 学生将在教室上进修关于降雨量的知识,包括降雨的形成原理、降雨对生活和自然环境的影响等。

2. 学生将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一个简易的雨量器,用于测量降雨量。

3. 学生将在家中应用自己制作的雨量器,测量一周内的降雨量,并记录在表格中。

4. 学生将根据自己的实验数据,分析不同天气状况下的降雨量变化,并撰写实验报告。

四、设计步骤:1. 学生将在教室上进修关于降雨量的知识,包括降雨的形成原理、降雨对生活和自然环境的影响等。

2. 老师将向学生介绍如何制作雨量器的方法,并提供相关材料。

3. 学生将按照老师的指导,制作雨量器,并在家中应用。

4. 学生将在一周内每天测量降雨量,并记录在表格中。

5. 学生将根据实验数据,撰写实验报告,并在班级中分享自己的钻研效果。

五、评判方式:1. 学生的雨量器制作是否符合要求。

2. 学生是否准确记录了降雨量数据。

3. 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分析能力。

4. 学生的实验报告是否清晰、完备。

六、延伸活动:1.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验数据,制作降雨量变化的折线图或柱状图。

2. 学生可以就降雨量对植物发展的影响展开钻研。

3. 学生可以组织一次“环保日”活动,向同砚们介绍气候变化和环境珍爱的重要性。

七、总结:通过《我的雨量器》作业设计,学生将能够更深入地了解降雨量的观点和测量方法,培养对气候变化和环境珍爱的认识,提高科学实验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希望通过这样的设计,能够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对环境珍爱的责任感。

小学科学《我的雨量器》教案设计

小学科学《我的雨量器》教案设计

小学科学《我的雨量器》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雨量器的作用和基本使用方法。

2. 培养学生观察和记录天气现象的兴趣。

3.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 雨量器的作用。

2. 雨量器的使用方法。

三、教学难点:1. 雨量器的正确使用。

2. 数据的准确记录和处理。

四、教学准备:1. 雨量器若干个。

2. 记录本若干个。

3. 教学课件或黑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什么是雨量器吗?它有什么作用?2. 新课讲解:教师讲解雨量器的作用和基本使用方法,让学生了解如何正确测量降雨量。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每组领取一个雨量器,按照教师讲解的方法进行实践操作,测量降雨量。

4. 数据记录与处理:学生将测量到的降雨量数据记录在记录本上,教师引导学生学会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5. 课堂总结: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雨量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数据记录的重要性。

6.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继续观察天气变化,定期使用雨量器测量降雨量,并将数据记录在记录本上。

7. 板书设计:雨量器的作用与使用方法作用:测量降雨量使用方法:1. 放置在开阔地面。

2. 降雨开始时,记录时间。

3. 降雨结束时,记录时间。

4. 计算降雨量。

六、教学延伸:1. 邀请气象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降雨量测量的重要性。

2. 组织学生参观气象站,实地了解气象工作的开展。

七、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雨量器的使用方法。

2. 学生能够准确记录和处理降雨量数据。

3. 学生对气象观测产生浓厚兴趣。

八、教学反馈:1. 课后收集学生使用的雨量器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

2. 听取学生对本次课程的评价和建议。

3. 根据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九、教学拓展:1. 让学生学习其他气象观测设备的使用方法,如温度计、湿度计等。

2. 引导学生关注气象变化,了解天气对生活的影响。

十、教学反思: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学生掌握程度如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科学《我的雨量器》教案设计
我的雨量器
一、导入新课:
1.谈话:下雨是我们经常经历的一种天气现象,大家经历过什么样的下雨天?咱们一起来说一说吧。

(评价语:你真有发现的眼光你真是个小科学家你真有科学的头脑)
2.学生回忆并交流,充分汇报。

二、学习新课:
探究活动:
活动一:认识雨量器。

1.谈话:看来,同学们经历过的下雨天可真不少,老师前段时间录制了一次下雨的场景,咱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好吗?(出示课件)
2.谈话:观看了这场雨大家想说点什么?
3.谈话:大家提出了很多关于雨量的问题,(出示课件)在气象学中,可以根据雨量大小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我们再来看看12小时内的降雨等级表。

看了这组数据,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提出“怎样确定雨量大小”类似的问题。


4.谈活:对呀,怎样才能准确地知道这场雨下的有多大呢?
(出示课件)大家所说的下雨的过程中自始至终降落雨水的多少,我们称为"降水量"。

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发明了一种专门测量降雨量的仪器叫"雨量器"。

(板贴:我的雨量器)
5.(出示课件)同学们看这就是雨量器,它是什么样的?(预设:圆柱体的)同学们看雨量器的瓶口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引导漏斗)小组交流讨论一下。

(学生根据课件说出雨量器的构造)
6.小结:大家自己发现了雨量器的构造特点,你们真了不起!常用的雨量器是由内筒和外筒组成,内筒上口呈漏斗形,用来收集雨水,外筒外面有刻度。

下雨结束时,通过外筒上的刻度,及时读出降水量是多少毫米并做好记录。

活动二:做雨量器。

1.谈话:刚才咱们认识了雨量器及它的用途,想做一个属于自己的雨量器吗?我们可以用什么材料制作雨量器呢?小组讨论讨论!哪个小组还有补充?(评价语:同学们集思广益,想到了这么多的材料,看来集体的力量真大呀!)老师也为大家准备了制作雨量器的材料,有塑料瓶、剪刀、小刀、刻度条。

为了让我们的雨量器更精美我还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个双面胶,它可以帮助我们标记切口的位置。

下面咱们就一起去看看制作雨量器完整的步骤。

(播放课件)(在0刻度处停止播放课件,提问为什么要提前倒上水,让学生明确目的是为了让大家正好从0刻度读取数据)同学们看明白了吗?在这里老师还有一点小提示!(出示课件)
3、下面就请小组合作,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雨量器吧!
4.学生制作,教师深入各组参与制作并进行恰当指导,给学生足够的时间。

5、小组上台前展示雨量器(留在老师处)
6.谈活:雨量器我们已经做好了,想利用雨量器测量降水量吗?测量之前老师想问问大家雨量器应该放在什么地方测量的数据才会准确?(下雨时把它放在开阔、没有障碍物的地方,并保持水平。


三、自由活动:
1.谈话:同学们今天是个大晴天,比较遗憾,我们没办法真正的测量降雨量,我们就用喷壶喷出的水来进行模拟"降雨",行吗?
2.教师开始模拟降雨(喷壶里的水量是同样多的)
3.谈话:大家一个个都像小科学家那样对"降雨量"进行了测量,现在肯定想把测量的情况和其他同学交流一下。

那谁先来说说你测出的"降水量"是多少?
4.学生汇报(降水量会出现不同)。

5.谈话:(疑惑地 )喷壶里的水是一样多的,为什么有的同学测的降水量不相同呢?
6.学生发表各自的见解。

四、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表现的特别精彩,老师决定就把雨量器就送给大家了。

大家可以在下雨天真正地进行一次雨量测量,并做好记录,互相交流自己的发现。

这节课就上到这里。

下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