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意象分析
解读《围城》
解读《围城》《围城》是钱钟书先生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它以独特的幽默和讽刺手法,描绘了一群知识分子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生活状态,展现了人性的善恶美丑。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对《围城》进行解读。
首先,从故事情节来看,《围城》讲述了方鸿渐、田小娥、苏文纨、唐晓芙等人的爱情纠葛。
这些人物形象鲜明,性格各异,他们的命运紧密相连,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社会画卷。
通过这些人物的故事,作者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端,如婚姻观念的扭曲、人际关系的复杂、知识分子的迷茫等。
同时,这些故事也反映了作者对人性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其次,从艺术风格来看,《围城》具有鲜明的讽刺特色。
作者运用夸张、荒诞、反讽等手法,对现实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例如,方鸿渐的形象就是作者对知识分子的一种讽刺。
方鸿渐虽然有知识、有才华,但他却无法摆脱生活的困境,成为了一个真正的“围城”里的人物。
这种讽刺意味深长,引人深思。
再者,从主题思想来看,《围城》主要探讨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在小说中,作者通过各种人物的命运波折,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无奈。
同时,作者也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理解和追求。
在作者看来,人生的意义并非在于追求名利、地位和权力,而是在于保持真实的自我,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
这种主题思想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对于当代人来说仍具有很大的启示。
最后,从文化背景来看,《围城》是一部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作品。
它既继承了中国古代小说的传统,又吸收了西方现代文学的精华。
在小说中,作者巧妙地融入了许多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如儒家、道家、佛家的思想,以及诗词歌赋、琴棋书画等艺术形式。
这些元素使得《围城》具有了独特的文化魅力,成为了一部值得传颂的文学佳作。
总之,《围城》是一部具有深刻内涵和广泛影响的小说。
它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讽刺手法,揭示了人性的善恶美丑,探讨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对于我们来说,阅读《围城》,不仅能够欣赏到一部优美的文学作品,还能够从中汲取智慧,启迪心灵。
浅析《围城》的结构模式及其审美意蕴
浅析《围城》的结构模式及其审美意蕴
《围城》是中国现代作家钱钟书创作的一部小说,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它以鲜明的结构模式和深刻的审美意蕴赢得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誉。
我们来谈谈《围城》的审美意蕴。
小说通过方鸿渐这一形象,揭示了当时中国知识分子的困境和迷茫。
方鸿渐在小说中代表了一类在现代社会中处于边缘地位的知识分子,他们既有思想的独立和追求卓越的渴望,又面对现实生活的压力和种种难题。
小说以幽默、调侃的方式告诉我们,在围城里,人们往往陷入追求安逸和舒适的生活,而放弃了对于内心真正渴望的追寻。
小说中的结构模式揭示了人们在现代社会中的困境,通过方鸿渐的经历和选择,作者传达了对于现实生活的思考和呼唤,呼唤人们能够勇敢面对困难,追寻自己内心的真实。
浅析《围城》的结构模式及其审美意蕴,我们可以看到作者钱钟书通过方鸿渐这一形象和故事情节的展开,以幽默、调侃的方式揭示了知识分子在现代社会中的困境和迷茫。
通过小说中的结构模式和情节铺陈,作者传达了对于现实生活的思考和呼唤,呼唤人们能够勇敢面对困难,追寻真实的内心。
这使得《围城》成为一部引人深思的经典之作。
围城的主题及内涵的理解
《围城》是中国作家钱钟书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小说通过对大学生裘小龙的生活经历和思想变化的描写,展现了上个世纪40年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现实困境和思想困境。
本文将从主题和内涵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主题1. 人的生存状态与自由意志的冲突:《围城》以裘小龙为中心,描绘了他在婚姻、事业和社会环境等方面的种种困境。
小说中的围城象征着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所处的封闭状态,受到外界观念、制度和社会压力的束缚。
裘小龙在婚姻中感到束缚,希望自由选择爱情;在事业上感到迷茫,渴望自由发挥才华;在社会环境中感到压抑,渴望自由表达个性。
小说通过裘小龙的遭遇,探讨了人的生存状态与自由意志之间的冲突。
2. 知识分子的虚无与迷茫:《围城》通过塑造裘小龙等知识分子形象,表达了他们在现实社会中的虚无和迷茫。
裘小龙有着优秀的才华和高尚的理想,但他却陷入了一种空虚的状态,无法找到自己的人生定位。
他在婚姻中感到迷茫,对现实的婚姻模式缺乏认同;在事业上感到困顿,无法融入社会的规范;在思想上感到纠结,对传统道德观念产生怀疑。
小说通过描写知识分子的内心矛盾和挣扎,呈现了他们在社会现实中的无助与迷茫。
3. 持续的“围城”现象:《围城》不仅展现了裘小龙个体的困境,也反映了当时整个中国知识分子群体的普遍处境。
小说中的围城现象并不仅仅局限于裘小龙一人,而是普遍存在于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
这一时期,中国知识分子面临着来自政治、文化、道德等方面的重重困扰和束缚,他们被困在封闭的思维和行为模式中,无法真正实现自由与个性的追求。
小说通过裘小龙的经历,揭示了知识分子长期以来被围困的现象。
二、内涵1. 对传统价值观念的反思:《围城》通过对裘小龙等人物的塑造,探讨了传统价值观念在当代社会中的作用和局限。
裘小龙在婚姻观念上与传统观念相悖,他对婚姻的期待与传统观念背道而驰;他对事业的追求也与传统社会的规范不符。
小说通过对传统观念的反思,呼吁人们在面临选择时要超越传统束缚,追求真实的幸福和个性的发展。
浅析钱钟书“围城”意象的体现
浅析钱钟书“围城”意象的体现作者:高涛来源:《神州》2012年第17期《围城》这个故事,钱钟书采取独特的视角,开辟出了一片文学的新视野,从而给中国文坛甚至世界文坛带来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从“围城”中的女性形象、知识分子和平淡基调三个方面对《围城》一书“围城”意象的体现方式进行阐述。
一、女人铸就的“围城”对于《围城》的研究有一个方向就是婚姻爱情,认为《围城》是一部真正的婚姻爱情小说,,以苏文纨、孙柔嘉、唐晓芙为代表的“围城”里的女人,引导着方鸿渐一步步走向爱情的围城,婚姻的围城。
学者们对于《围城》里女人的定位也基本以此三女子为代表分为三类。
苏文纨对方鸿渐不能说没有一点感情,不然她不会放弃赵辛楣而选择方鸿渐,但是苏文纨偏偏喜欢游戏男人,有一种近乎执拗的征服欲,她玩弄赵方,戏耍酒桌。
最后方鸿渐爱上了唐晓芙,放弃了苏文纨,算是把她的面子丢尽了。
于是苏文纨采取一种极端的方式,下嫁滑稽可笑的曹元朗,来证明她自己的魅力。
婚姻爱情于她而言,都只是一场戏,后面是她空空的内在,犹如一张惨白的纸。
“孙柔嘉是一个中产中智中等姿色的女性代表,平凡的家庭、冷漠的父母,使她不得不凭借自己的力量生活,而谋取一个合适的丈夫,是她生活中极重要的一个内容。
”②,这是张岩冰和杨幼力在《的女人·女人的“围城”》一文中指出的。
大多数对于孙柔嘉的研究都认为这个小姑娘更善经营,我认为当一个女人把抓住一个男人作为自己事业的时候,能够以设计精巧的方式捕捉丈夫就显得十分正常了。
孙柔嘉有一个天真温柔的网,套住了被爱情搅得糊涂的方鸿渐。
孙柔嘉能够成功,与方鸿渐之前的经历有密切的关系,这个女人以合适的方式在合适的时间出现在了方鸿渐的世界当中,也促成了他们的姻缘。
婚姻本就是两厢情愿,只是程度不同罢了。
连方鸿渐自己后来也觉得:不必让恋爱在人生里占据那么重要的地位。
许多人没有恋爱,也一样的生活。
张岩冰和杨幼力在《的女人·女人的“围城”》一文中还指出,“唐晓芙根本不是“围城”之中的女人,而是围城之上的女神,是作者对于女人的理想的化身。
围城意象分析
《围城》意象分析2006-09-14 14:59:55| 分类:默认分类| 标签:|字号大简介:鉴于围城这部小说情节的复杂性,使得小说中的意象也变得复杂起来。
为了保证对于这部作品中意象分析的清晰性,本文将从最具典型性的三个意象着手,具体包括:主题“围城”的象征意义(“围城”就成为人类全部挫折的象征,都是理想的不断升腾和一再破灭);主人公“方鸿渐”的象征意义(集中了当时受西学影响而并未具有独立人格的一部分文化人的人格弱点和精神缺陷);老“钟”的象征意义(暗示人类冲入冲出“围城”这种渴望与满足间的荒诞)。
关键词:“围城”,“方鸿渐”,老挂“钟”正文:高建新老师说:“文学是可以安顿灵魂的东西!”而一部作品传神的地方往往是具体的细节,体现在作品上我个人认为就是“意象”。
所以这次我打算将重点放在《围城》“意象”的透析上。
之所以这样定位并不是因为要抛弃钱钟书先生的睿智,绝妙的讽刺语言,独特的人物性格,纷乱的故事情节,尖锐的矛盾冲突,也不是独特的思想内涵。
是因诸此之类已被学界研究的较为透彻和清晰。
大家都知道,意象本是分析诗歌和散文时的用语,指构成一种意境的各个事物。
这种事物往往带有作者主观的情感,当然读者理解起来也是并不一定完全吻合作者的写作意图。
对于《围城》这部作品来说其对于不同文化的阶层的文学接受者所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
当然本文又不可避免地带有我这位对其意象解析者的主观性,下文将就将从最具典型性的三个意象着手,具体包括:主题“围城”的象征意义;主人公“方鸿渐”的象征意义;老“钟”的象征意义,谨代表个人观点。
“围城”对《围城》意象的分析最为主要的当然是“围城”这一主体意象。
小说以“围城”为题,其字面意义即被围困的城堡,而此“围城”又是一个文学的意象,一个生动的象征,综看全文我觉得有两个方面的意思值得讨论。
作为婚姻比喻意义的“围城”写方鸿渐、赵辛楣、苏文纨、褚慎明等酒楼小聚,席间褚慎明大言不惭,吹自己怎样和罗素谈结婚离婚的事,引出英国古语,“说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结局。
围城中的社会现象分析
围城中的社会现象分析围城,是钱钟书先生创作的一部伟大的现代小说,通过描述上海法制环境下学究与宦官的生存状态,展现了人性的复杂与社会现象的多样性。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对围城中的社会现象进行分析,即高教育热、官场现象以及婚姻观念与家庭关系。
高教育热是围城中一个显著的社会现象。
小说中,许小姐为了追求更高的学历,更好的社会地位,决心出国留学。
她的行为代表了当时社会的普遍心理,人们追求高学历,期待能够通过教育的途径改变自己的命运。
这种现象不仅体现了人们对知识的渴望,更与中国的家庭教育观念有关。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学问被视为一种提高社会地位和改变命运的途径,这种观念在围城中得到了体现。
官场现象是围城中另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
小说中,官场上的尔虞我诈、争权夺利、权谋交错,展示了官场上的黑暗与残酷。
这一现象在当代中国社会同样普遍存在。
官场的现象可以说是社会力量交织的产物,政治、经济、人际关系等因素共同影响着官场的运行。
围城中通过许多细节描写,传递了对现实官场的一种审视和批判。
婚姻观念与家庭关系是围城中的另一个突出社会现象。
小说中,亦舒和陈平是两对不同的夫妻关系。
亦舒追求自由和独立,对婚姻没有追求,而陈平则抱着功名心态去追求结婚。
这两对夫妻展示了当时社会对婚姻观念和家庭关系的不同态度。
围城中的婚姻观念和家庭关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
正因为这些家庭观念的差异,使得小说中的家庭关系错综复杂,产生了一系列的家庭纠纷与矛盾。
围城中还有其他社会现象,如教育制度、才子佳人、文化冲突等。
这些现象在当代社会中仍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启示。
围城的社会现象并非仅限于小说的时代背景,而是更深层次的描述了人性和社会的常态。
总之,围城中的社会现象是一个复杂而多样的题材。
小说以其深邃的思想、独特的视角和优美的叙述赞誉有加,将社会现象的各个层面展现得淋漓尽致。
通过对高教育热、官场现象以及婚姻观念与家庭关系的分析,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围城这部作品所表达的丰富的社会现象。
《围城》的主要思想及艺术特色分析
《围城》的主要思想及艺术特色分析摘要:《围城》是钱钟书所著的一部长篇讽刺小说,通过对知识分子的辛辣讽刺,揭示了处于特定历史背景下知识分子的无奈人生。
《围城》所围困的,不单单是方鸿渐,而是代表一部分知识分子,在面对爱情时屡遭挫折,在构筑家庭时节节失利,在面对事业时四处碰壁。
这类“被围困”的知识分子,其内心充满焦虑、压抑,但又无力抗争。
关键词:《围城》;知识分子;人生困境在钱钟书的《围城》里,讲述了以方鸿渐为代表的一类知识分子的人生困境。
“从《围城》中可以看到,钱钟书笔下的方鸿渐,并未放弃对身陷围城时的奋力抗争,只是在他的人生围城中,经受了太多痛苦心境的折磨与挤压。
“麦加认为:“人生是个圆,有的人走了一辈子,也没有走出命运所画的圈。
因为他不知道,圆上的每一个点,都有一条腾飞的切线。
”以方鸿渐为代表的这一艺术形象,体现了“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内的人想冲出来”这一复杂的人性心理。
一、“被围困”知识分子的形象分析在《围城》中,似乎每个人都身陷“围城”,方鸿渐、赵辛楣、唐晓芙、孙柔嘉⋯毫无疑问,方鸿渐是着墨最多的主人公,其作力“被围困”知识分子的代表,在压抑与抗争中发出更多的无奈之声。
(一)性格上的懦弱与虚荣钱钟书在《围城》中,对人物形象的刻画,既辛辣而又不失幽默的讽刺。
以方鸿渐而言,相比旧时代中国传统知识分子,虽然思想上较为进步,但言行上却不肯越雷池一步,新的脑壳,却装着旧有的观念,难逃欺世盗名的“镀金”之嫌。
出身乡绅世家,拥有留洋经历,却持着近乎扭曲的人生观。
从方鸿渐的日常琐屑中,看似可笑、可悲、可叹、可讽,实则是合情合理。
这种平淡叙事下,营造尖锐而不可调和的矛盾冲突,正是推动人物命运发展的导线,也让更多的人看到“城中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冲进来”的困顿与迷惘。
“站在人生的立场上,钱钟书用一支有温度的笔,向我们揭示了被围困知识分子的爱情与人生。
语言里有讽刺,也有温厚的引领,真实而自然地呈现被围困知识分子的生存困境。
浅析《围城》的结构模式及其审美意蕴
浅析《围城》的结构模式及其审美意蕴《围城》是钱钟书创作的长篇小说,以讽刺的手法揭示了上世纪40年代中国社会中的普遍现象和人性弱点。
小说以周末假期三天为单位,通过描写主人公方鸿渐在家庭、婚姻、工作和社交等方面的经历,展现了一幅充满讽刺的社会画卷。
小说的结构模式非常独特,巧妙地体现了作者的审美意蕴。
《围城》的结构模式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整体结构、章节结构和情节结构。
整体结构上,小说以周末假期三天作为总体的时间框架,形成了小说的整体结构模式。
这种时间跨度相对较短,但能够展现出主人公方鸿渐一系列的经历和转变。
通过这种设定,小说营造出一种紧凑、连贯的氛围,使得读者能够紧跟故事发展,感受到主人公的心境和困境。
章节结构上,小说分为共十二章,每章的题目精心设计,反映了章节内容的主题和情感。
《第三天过敏症》揭示了方鸿渐对自己婚姻生活的痛苦与无奈,《第四天豆腐西施》则暗示了方鸿渐在工作与社交中的尴尬处境。
每章之间通过紧密的联系和对比,展现了方鸿渐三天的酸甜苦辣,使得整个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情节结构上,小说通过方鸿渐和他周围人物的互动展示了社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和人性的弱点。
主线情节是方鸿渐与他的妻子杨霜的婚姻状况,从相识相爱到婚姻破裂的过程,揭示了现实生活中的婚姻困境和人际关系的复杂性。
小说还涉及到政治、社会和家庭等多个层面的问题,如方鸿渐在国立大学和社会上的奋斗,杨霜的家庭背景和心理变化等等。
这些情节通过巧妙的安排和对比,揭示了上世纪40年代中国社会的种种问题和人们的价值观念。
整体而言,小说的结构模式有着优雅而巧妙的设计,既紧凑又连贯。
通过周末三天的时间框架,十二个章节的划分以及跌宕起伏的情节安排,钱钟书成功地刻画出主人公的心理变化和社会背景。
小说中的讽刺手法和隐喻意象,使得作品深入人心,并引发对社会现象的反思。
读者在欣赏小说的过程中,既能享受到美的审美体验,又能思考社会问题的深层次含义。
《围城》的结构模式及其审美意蕴无疑是精妙的,令人钦佩的。
围城思想意蕴总结
围城思想意蕴总结《围城》是中国现代作家钱钟书所著的长篇小说,通过描写上海滩上的中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生活,以及他们对于婚姻、事业、家庭等问题的思考,展现出了针对围城现象的深刻思考和社会意识的觉醒。
在小说中,作者通过对人性的揭示和解构,表达了他对于现实社会的批判和对于人类生存处境的思考,引发了人们对于自我与他人、个体与群体关系的反思。
首先,小说通过对男主人公方鸿渐的塑造,揭示了围城现象对于个体的影响。
方鸿渐在小说开篇即被描绘为一个既渴望自由又不敢放手的人,他被困在围城的社会环境中,同时又一直在寻求逃离的可能。
他追求着自己的梦想,但又无法真正踏出那道可望而不可及的围墙。
这种困境意味着他在家庭、事业和婚姻上都没有找到自己真正的归属和满足。
通过方鸿渐的形象,作者表达了他对于个体在围城现象下的无力和挣扎。
其次,在小说中,作者通过对人物心理的刻画,展现了围城现象背后的人性之困。
每个人物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心理冲突和矛盾,他们看似自由选择,实则又受制于繁文缛节和社会观念的束缚。
比如方鸿渐的好友易梦符,他在追求财富和地位的同时,又处处受制于社会规范和道德操守,最终陷入了无法自拔的困境之中。
通过塑造这些复杂的人物形象,作者深刻揭示了人性在围城中的扭曲和无奈,对于社会价值观和道德准则的质疑和反思也逐渐浮现。
再次,小说通过对于婚姻问题的深入探讨,呈现了围城现象对于家庭关系的冲击。
方鸿渐与孙思邈之间的婚姻关系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方鸿渐结婚之初满怀希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渐渐发现彼此的不足和婚姻的种种障碍。
围城现象下,无论是社会压力还是个人利益,都无情地侵蚀着他们的婚姻,最终导致两人之间的斗争和分离。
通过对于婚姻的剖析,作者进一步揭示了围城现象对于家庭关系的冲击和破裂,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于婚姻制度和家庭伦理的思考。
综上所述,《围城》通过对于个体命运、人性困境以及家庭关系的描绘,展现了围城现象带来的思想意蕴和社会问题。
小说通过对于个体的审视,呼唤着人们的自由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对于社会的批判也在其中见诸于笔端。
《围城》中的隐喻
《围城》中的隐喻二、人物隐喻1. 方鸿渐- 方鸿渐是一个复杂的人物形象,他可以被看作是当时一部分知识分子的隐喻。
他留学归来,看似有着光鲜的外表,就像那个时代很多知识分子一样,接受了西方教育。
他的内心却十分迷茫和空虚。
- 他在学业上的“假文凭”事件隐喻着当时一些知识分子的虚荣和不扎实。
他没有真才实学,却靠买来的文凭来装点门面,这反映出当时社会上部分人对表面功夫的追求,而忽视了真正的知识和能力的培养。
- 在爱情和婚姻方面,方鸿渐对待感情的态度也具有隐喻意义。
他与多个女性的纠葛,如对鲍小姐的一时冲动、对苏文纨的暧昧不清以及与孙柔嘉的仓促结合,隐喻着当时人们在爱情和婚姻中的盲目、不坚定以及缺乏深度的理解。
他在感情上像一个漂泊者,无法找到真正的归宿,这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环境下人们内心的不安定和对未来的迷茫。
2. 孙柔嘉- 孙柔嘉可以被视为传统与现代交织的女性的隐喻。
她既有传统女性的一面,比如在婚姻中希望丈夫能够承担起家庭的责任,有一定的家庭观念。
- 但她又受到现代教育的影响,有自己的主见和算计。
她在与方鸿渐的婚姻中,从最初的温柔小意到后来的争吵不断,隐喻着现代婚姻中男女关系的复杂性。
她的“柔嘉”这个名字看似温柔美好,但她在婚姻中的表现却充满了矛盾和挣扎,这暗示着传统对女性的期待与现代女性自我意识觉醒之间的冲突。
三、环境隐喻1. 围城- 小说的标题“围城”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隐喻。
它象征着婚姻、生活、社会等多方面的困境。
就婚姻而言,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内的人想冲出来。
这一隐喻深刻地反映了人们对婚姻的矛盾心理。
- 在社会层面上,“围城”隐喻着当时的社会环境像一座围城,人们被困在其中。
例如,方鸿渐在社会上四处碰壁,无论是在工作上还是在人际交往中。
他想进入某些圈子,如在三闾大学任教时,却发现里面充满了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想要逃离却又难以脱身,这就像被围困在城中一样。
- 从人生的角度看,“围城”隐喻着人们对理想和现实的差距的无奈。
浅谈围城中的比喻与讽刺艺术
浅谈《围城》丰富的比喻与讽刺手法摘要:《围城》是钱钟书的长篇小说,故事主要写了抗战初期知识分子的形象,并用了幽默诙谐的语言进行了生动的比喻和讽刺,书中细致入微地描绘了多位有代表性的知识分子,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围城中多处比喻与讽刺的例子,与所描绘的人物形象,来探索《围城》所描绘的年代知识分子们的性格特点和价值观念。
关键词:《围城》知识分子比喻讽刺一、所用的比喻本身特点:不落窠臼,形象巧妙《围城》作为钱钟书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自重版以来,一直备受读者的喜爱。
惯用比喻,是作品的一大特色。
有人统计,在《围城》这部23万余字的小说中,所用的比喻竟达700多处。
这在中国的长篇小说中是绝无仅有的。
文中的比喻旁征博引、机智俏皮、随手拈来。
他的小说中如夜空繁星般的比喻中,一个最大的特色便是不落前人窠臼,形象而又巧妙,就是说本体与喻体的联系是新鲜的。
“(方鸿渐)想这是撒一个玻璃质的谎,又脆薄,又明亮,汽车夫定在暗笑。
”“(王美玉)满嘴鲜红的牙根肉,块垒不平像侠客的胸襟。
”把撒谎比作玻璃,把牙根肉比作侠客、块垒不平的胸襟,让人觉得新鲜别致。
当赵辛楣初遇方鸿渐时:“赵辛楣和鸿渐拉拉手,傲兀地把他从头到脚看一下,好像鸿渐是页一览而尽的大字幼稚园的读本。
”这个比喻中,本体和喻体不能分开,因此才产生了让人吃惊不已的修辞效果,从而把赵辛楣既轻蔑又嫉妒的复杂感情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又如,“方老先生因为拒绝了本县汉奸的引诱,有家难归,而政府并没给他什么名义,觉得他爱国而国不爱他,大有青年守节的孀妇不见宠于翁姑的怨抑。
”一位有名士风度的老先生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与青年孀妇的“守节”等同起来,这种比喻突兀、怪异、有很大的“落差感”,使人啼笑而非,有着强烈的艺术效果。
再如:(陆子潇)鼻子短而阔,仿佛原有笔直下来的趋势,给人迎鼻孔打了一拳,阻止前进,这鼻子后退不迭,向两旁横溢。
(高松年)把表情整理了一下,脸上堆的尊严厚得可以刀刮。
上面的每一个比喻都显得非常生动形象,新颖而令人印象深刻,这种带着点顽皮气质的比喻中,文学大师的那一种朴素而深刻的文学气质也暗暗显露了出来。
围城深入解读
围城深入解读
《围城》是中国现代作家钱钟书的代表作,首次出版于1947年。
这部小说以独特的幽默感和深刻的讽刺意味,描绘了主人公方鸿渐在国内外的生活经历,以及他在感情和婚姻中的困惑与挣扎。
首先,《围城》这个题目本身就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
围城象征着婚姻,意味着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想出来。
这种矛盾心理反映了人类对婚姻的普遍态度:既渴望又恐惧。
小说中的人物都在追求爱情和婚姻,但当他们真正进入婚姻后,却发现这并不是他们想象中的天堂。
其次,小说通过方鸿渐的经历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虚伪性。
方鸿渐在国外学成归来后,发现自己并不被社会所接受。
他的感情生活也是一团糟,他对苏文纨的爱情充满了幻想,但最终却因为现实的压力而选择了和她结婚。
婚后的生活并不如他所想象的那样美好,他和苏文纨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多,最终导致了婚姻的破裂。
最后,小说通过对各种人物的描绘,展现了社会的众生相。
有的人物虚伪做作,有的自私自利,有的则充满了理想主义。
这些人物的形象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各种问题,如虚伪的道德观、功利的婚姻观等。
《围城》是一部深刻揭示人性和社会问题的讽刺小说。
它通过对婚姻的描述,展现了人类的虚伪和自私,同时也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腐败。
《围城》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围城》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思想内容:
1、《围城》的含义,用作者的话说,就是人生的婚姻好比一座被围的城,已婚的恰好是处于被围的城中,极力要冲出城出,而未婚的则如攻城的勇士,拼命想冲进城去。
2、小说所反映的要远比它所命名的“围城”有更为深广的社会内容,它象征这当时的人生“一无可进的进口,一无可去的去处”的绝境。
3、作品以留法回国的青年方鸿渐为中心,描绘了一群留学生与大学教授,在生活、工作、婚姻恋爱等问题上遇到的矛盾纠葛,以及由此表现出来的猥琐灵魂和灰色人生。
艺术特色:
1、作品中高超的讽刺幽默手法,大量的奇妙譬喻,以及丰富的知识容量,构成了小说独特的风格。
十分熟谙地在说天道地中掺入讽喻的喜趣。
2、作者在小说中妙语连珠,新意迭出,明明在写某件事物,却往往旁逸斜出,多方引喻,使事物的特征愈见鲜明。
3、中外典故、理论学识、生活印象,都一齐奔汇笔下。
谈《围城》的讽刺艺术
谈《围城》的讽刺艺术【摘要】《围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重要的讽刺小说,通过对主人公方鸿渐的讽刺描写,揭示人们在围城般的社会现实中的迷茫和矛盾。
作者以讽刺的手法剖析女性形象,探讨其在封建社会中的被动处境及被束缚的命运。
小说中围城的隐喻,恰如社会现实中人们的困境和无奈。
讽刺不仅限于人物形象和情节,还深刻讽刺了社会伦理和道德观念的虚伪。
这种讽刺艺术不仅引发了读者对社会问题的思考,也对其观念和价值观产生了影响。
《围城》的讽刺艺术具有极高的价值,对当代文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展望未来,讽刺艺术在文学创作中仍将发挥重要作用,持续引导读者思考和反思社会现实。
【关键词】《围城》、讽刺艺术、文学作品、背景、作用、方鸿渐、女性形象、隐喻、社会现实、观念、价值、当代发展。
1. 引言1.1 介绍《围城》的背景《围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由钱钟书创作于20世纪40年代。
小说背景设定在上海,以主人公方鸿渐的生活经历为主线,描写了上层社会的虚荣、势利和矛盾。
小说借助讽刺手法,揭示了人性的丑陋和虚伪,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种种现象和问题。
通过对方鸿渐、满宫和其他角色的描绘,小说以幽默的笔触揭示了人们在围绕自己的城堡中的困境和心态。
《围城》不仅是一部小说,更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揭示和讽刺,引起了广泛的反响和讨论。
通过对《围城》背景的介绍,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小说中的讽刺艺术,以及这部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影响。
1.2 探讨讽刺艺术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讽刺艺术在文学作品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它通过对现实生活中各种现象和人物进行讽刺性描写,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反思。
讽刺艺术不仅可以揭示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的问题,还可以带来一种戏谑、嘲讽或讥讽的趣味,使作品更具生动和趣味性。
在文学作品中,讽刺艺术往往以夸张、夸大、扭曲等手法来表现,通过对社会现实的讽刺,引起读者对现实环境的关注和反思。
讽刺艺术也可以帮助作家表达自己对社会、人性等方面的看法,让读者通过讽刺的手法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看待问题。
围城意象分析
《围城》意象分析2006-09-14 14:59:55| 分类:默认分类| 标签:|字号大简介:鉴于围城这部小说情节的复杂性,使得小说中的意象也变得复杂起来。
为了保证对于这部作品中意象分析的清晰性,本文将从最具典型性的三个意象着手,具体包括:主题“围城”的象征意义(“围城”就成为人类全部挫折的象征,都是理想的不断升腾和一再破灭);主人公“方鸿渐”的象征意义(集中了当时受西学影响而并未具有独立人格的一部分文化人的人格弱点和精神缺陷);老“钟”的象征意义(暗示人类冲入冲出“围城”这种渴望与满足间的荒诞)。
关键词:“围城”,“方鸿渐”,老挂“钟”正文:高建新老师说:“文学是可以安顿灵魂的东西!”而一部作品传神的地方往往是具体的细节,体现在作品上我个人认为就是“意象”。
所以这次我打算将重点放在《围城》“意象”的透析上。
之所以这样定位并不是因为要抛弃钱钟书先生的睿智,绝妙的讽刺语言,独特的人物性格,纷乱的故事情节,尖锐的矛盾冲突,也不是独特的思想内涵。
是因诸此之类已被学界研究的较为透彻和清晰。
大家都知道,意象本是分析诗歌和散文时的用语,指构成一种意境的各个事物。
这种事物往往带有作者主观的情感,当然读者理解起来也是并不一定完全吻合作者的写作意图。
对于《围城》这部作品来说其对于不同文化的阶层的文学接受者所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
当然本文又不可避免地带有我这位对其意象解析者的主观性,下文将就将从最具典型性的三个意象着手,具体包括:主题“围城”的象征意义;主人公“方鸿渐”的象征意义;老“钟”的象征意义,谨代表个人观点。
“围城”对《围城》意象的分析最为主要的当然是“围城”这一主体意象。
小说以“围城”为题,其字面意义即被围困的城堡,而此“围城”又是一个文学的意象,一个生动的象征,综看全文我觉得有两个方面的意思值得讨论。
作为婚姻比喻意义的“围城”写方鸿渐、赵辛楣、苏文纨、褚慎明等酒楼小聚,席间褚慎明大言不惭,吹自己怎样和罗素谈结婚离婚的事,引出英国古语,“说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结局。
围城的象征意义三亿文库
围城的象征意义三亿文库论围城的象征意义1、引言“《围城》是中国近代文学是中最有趣和最用心经营的小说,可能亦是最伟大的一部。
作为讽刺文学,它令人想起像《儒林外史》那一类的著名中国古典小说。
但是它比它们优胜,因为它有统一的结构和更丰富的戏剧性。
和牵扯众多人物而结构松懈《儒林外史》有别,《围城》是一篇称得上是“浪荡汉”的喜剧旅程录。
” ①2、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围城”在回国的船上方鸿渐与已有未婚夫的鲍小姐的一夜之情,他责怪鲍小姐行为不检,但是对待鲍小姐的勾引又是觉得很兴奋。
“他们俩的交情,像热带植物一样迅速生长。
”直到最后他发现鲍小姐玩弄了他,他还阿Q似的精神胜利法安慰自己,“并没有吃亏”,“占了便宜”。
然后很可悲的得意起来。
同船回国的女博士苏文纨对方鸿渐一厢情愿。
回到上海之后,方鸿渐出于礼貌去拜访苏文纨,在苏文纨的家里见到苏文纨的表妹唐晓芙,方鸿渐对唐晓芙一见钟情,不断的追求唐晓芙。
被苏文纨发现后,一气之下,把方鸿渐买假文凭、与鲍小姐的一夜情等事告诉了唐晓芙。
方鸿渐被唐晓芙拒绝后心灰意冷,和另一个失败的追求者赵辛楣成为了好朋友,并一同去了三闾大学,却发现大学里的明争暗斗,最后稀里糊涂的与孙柔嘉结婚。
方鸿渐并不想进入孙柔嘉的生活,结婚后,他想从孙柔嘉的生活中冲出来,可是他是被动的人,不敢也不会行动。
方鸿渐通过和孙柔嘉结婚才明白家庭关系之间的复杂。
“天生人是叫他们孤独的,一个个该各归各,老死不相往来。
身体里容不下的东西,或消化,或排泄,是个人的事;为什么心里容不下的情感,要找同伴来分摊?聚在一起,动不动自己冒犯人,或者人开罪自己,好像一只只刺猬,只好保持着彼此间的距离,要亲密团结,不是你刺痛我的肉,就是我擦破你的皮。
”在这样的现实环境中,他想摆脱封建的婚姻传统,却得不到所有人的支持;想追求事业的成功,却没办法应付复杂的人际关系;向往幸福的婚姻,却与孙柔嘉性格上的不和谐而失败。
在方鸿渐曲折的人生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隐形的“围城”,有的人认为这里的“围城”仅仅指的是婚姻的枷锁。
《围城》意象分析
《围城》意象分析2006-09-1414:59:55| 分类:默认分类 | 标签: |字号大简介:鉴于围城这部小说情节的复杂性,使得小说中的意象也变得复杂起来。
为了保证对于这部作品中意象分析的清晰性,本文将从最具典型性的三个意象着手,具体包括:主题“围城”的象征意义(“围城”就成为人类全部挫折的象征,都是理想的不断升腾和一再破灭);主人公“方鸿渐”的象征意义(集中了当时受西学影响而并未具有独立人格的一部分文化人的人格弱点和精神缺陷);老“钟”的象征意义(暗示人类冲入冲出“围城”这种渴望与满足间的荒诞)。
关键词:“围城”,“方鸿渐”,老挂“钟”正文:高建新老师说:“文学是可以安顿灵魂的东西!”而一部作品传神的地方往往是具体的细节,体现在作品上我个人认为就是“意象”。
所以这次我打算将重点放在《围城》“意象”的透析上。
之所以这样定位并不是因为要抛弃钱钟书先生的睿智,绝妙的讽刺语言,独特的人物性格,纷乱的故事情节,尖锐的矛盾冲突,也不是独特的思想内涵。
是因诸此之类已被学界研究的较为透彻和清晰。
大家都知道,意象本是分析诗歌和散文时的用语,指构成一种意境的各个事物。
这种事物往往带有作者主观的情感,当然读者理解起来也是并不一定完全吻合作者的写作意图。
对于《围城》这部作品来说其对于不同文化的阶层的文学接受者所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
当然本文又不可避免地带有我这位对其意象解析者的主观性,下文将就将从最具典型性的三个意象着手,具体包括:主题“围城”的象征意义;主人公“方鸿渐”的象征意义;老“钟”的象征意义,谨代表个人观点。
“围城”对《围城》意象的分析最为主要的当然是“围城”这一主体意象。
小说以“围城”为题,其字面意义即被围困的城堡,而此“围城”又是一个文学的意象,一个生动的象征,综看全文我觉得有两个方面的意思值得讨论。
作为婚姻比喻意义的“围城”写方鸿渐、赵辛楣、苏文纨、褚慎明等酒楼小聚,席间褚慎明大言不惭,吹自己怎样和罗素谈结婚离婚的事,引出英国古语,“说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结局。
分析现代小说之围城
分析现代小说之围城围城,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是钱钟书先生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
该小说以特殊的叙事方式展现了围城的主题:个体与集体的矛盾、人际关系的错综复杂以及社会环境对人性的影响。
本文将从情节、人物与背景三个角度,分析现代小说之《围城》。
一、情节分析《围城》的主要情节围绕着主人公方鸿渐与其友人史铁生之间的交往展开。
小说首先以一场宴会作为开场,引出了方鸿渐与史铁生的相识。
接着,小说通过方鸿渐的回忆方式,展示了他与史铁生在北平读书时的友谊以及两人在南京再次相聚时的种种变化。
随后,小说将情节转移到了方鸿渐与程淑娟之间的婚姻。
程淑娟是方鸿渐的妻子,她是一个既聪明又精明的女人,却心生不满于自己平凡的生活。
在与方鸿渐的婚姻中,程淑娟逐渐意识到自己的“围城”状态,她开始追求更高的社会地位和精神满足。
于是,在她的引导下,方鸿渐放弃了稳定的工作,追随着程淑娟踏上了进军南京的道路。
在南京,情节逐渐升温。
方鸿渐虽然得到了一份体面的工作,但他厌烦了一成不变的生活和程淑娟的空虚。
他开始对抗自己内心深处的压抑,追求真实的自我。
不久后,方鸿渐结识了唐温泽,一个追求自由的艺术家。
唐温泽开启了方鸿渐对抗“围城”的道路,让他明白了自己的渴望与价值。
最后,小说以方鸿渐觉醒的场景作为结尾,展示了他最终意识到人生的真谛,放弃虚荣与功名的选择。
整个情节以曲折的方式展开,刻画了主人公在个体与集体之间的挣扎与成长。
二、人物分析《围城》以主人公方鸿渐为中心,通过描写他与周围人物的互动来展现故事的发展。
方鸿渐作为一个典型的知识分子,他为人机敏、口才出众,但又缺乏主见和勇气。
他的性格特点在小说中始终贯穿,并最终与其他人物的性格形成鲜明对比。
史铁生是方鸿渐最好的朋友,他与方鸿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史铁生聪明、机智,追求自由与独立。
他坚持自己的道路,并不随波逐流。
史铁生的出彩与方鸿渐的平凡形成强烈的对比,凸显了方鸿渐内心的挣扎与矛盾。
程淑娟是方鸿渐的妻子,也是小说中另一个重要的角色。
围城游船的意象分析
围城游船的意象分析方鸿渐等知识分子的人生处处皆围城,而这种“围城”状态通过“船”这个意象表现得非常鲜明。
首先,船一直处于行进的状态,漂泊不定,无所依傍,没有归属感和安全感,这和方鸿渐等人的情绪状态是相通的。
漂泊的“船”衍生出的是他们生存生活的危机。
《围城》一开篇“船”就出场了,是载着方鸿渐、苏文纨回国的“白拉日隆子爵号”。
这艘船乱糟糟的,船上的人也形形色色。
方鸿渐是职业无着落的留学生,有志服务于内忧外患的祖国,思乡,近乡情切,乡愁无处寄托。
但他在船上多表现出放纵的一面,喝酒、打牌,和鲍小姐调情甚至是做爱,被抛弃后又和苏文纨假恋爱,一副游戏人间的姿态。
但是下船之后,方鸿渐游戏人间的姿态立马改变,他需要考虑的是现实的种种问题,工作、恋爱、父母、兄弟等复杂的关系等着他去理清。
按照原文所说:“下船不过六七个钟点,可是船上的一切已如隔世。
上岸时的兴奋,都蒸发了,觉得懦弱,渺小,职业也不好找,恋爱不容易有成就。
理想中的留学归国,好像地面的水,化气升上天空,又变雨回到地面,一世人都望着,说着。
”苏文纨是婚恋无着落的猎取者,她一上船便物色好方鸿渐,鲍小姐离开后趁虚而入,一派又甜又冷的作风,但殷勤多于冷淡,也会顽皮,很多时候像是贤淑的小媳妇。
下船后,她不再是被冷落的女乘客,而是大家闺秀,留洋女博士,追求者众多,说话漂亮,圆滑地操纵着身边的男人。
第二次出现的“船”便是方鸿渐、赵辛楣等人去三闾大学坐的意大利船和汽油船。
这时候的方鸿渐和赵辛楣虽都是情场上的失意者,但是二人结伴而行,暂时逃离了带给他们伤痛的上海。
在船上他们还设想未来,希望能摆脱爱情上的困境,状态都是不错的。
可一下船就是路途颠簸,多坎坷磨难。
方鸿渐到了三闾大学后,甚至连原本允诺的教授职位都变成副教授,事业失意。
方鸿渐来到三闾大学本是为了开发民智,忘记苏文纨,但是在这个乌烟瘴气的学校却忙于和各种势力周旋,在启发民智的“伟业”还未成功之时便魔征似的爱上了苏文纨的影子汪太太,最终不得不落荒而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围城》意象分析
2006-09-14 14:59:55| 分类:默认分类| 标签:|字号大
简介:鉴于围城这部小说情节的复杂性,使得小说中的意象也变得复杂起来。
为了保证对于这部作品中意象分析的清晰性,本文将从最具典型性的三个意象着手,具体包括:主题“围城”的象征意义(“围城”就成为人类全部挫折的象征,都是理想的不断升腾和一再破灭);主人公“方鸿渐”的象征意义(集中了当时受西学影响而并未具有独立人格的一部分文化人的人格弱点和精神缺陷);老“钟”的象征意义(暗示人类冲入冲出“围城”这种渴望与满足间的荒诞)。
关键词:“围城”,“方鸿渐”,老挂“钟”
正文:
高建新老师说:“文学是可以安顿灵魂的东西!”而一部作品传神的地方往往是具体的细节,体现在作品上我个人认为就是“意象”。
所以这次我打算将重点放在《围城》“意象”的透析上。
之所以这样定位并不是因为要抛弃钱钟书先生的睿智,绝妙的讽刺语言,独特的人物性格,纷乱的故事情节,尖锐的矛盾冲突,也不是独特的思想内涵。
是因诸此之类已被学界研究的较为透彻和清晰。
大家都知道,意象本是分析诗歌和散文时的用语,指构成一种意境的各个事物。
这种事物往往带有作者主观的情感,当然读者理解起来也是并不一定完全吻合作者的写作意图。
对于《围城》这部作品来说其对于不同文化的阶层的文学接受者所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
当然本文又不可避免地带有我这位对其意象解析者的主观性,下文将就将从最具典型性的三个意象着手,具体包括:主题“围城”的象征意义;主人公“方鸿渐”的象征意义;老“钟”的象征意义,谨代表个人观点。
“围城”
对《围城》意象的分析最为主要的当然是“围城”这一主体意象。
小说以“围城”为题,其字面意义即被围困的城堡,而此“围城”又是一个文学的意象,一个生动的象征,综看全文我觉得有两个方面的意思值得讨论。
作为婚姻比喻意义的“围城”写方鸿渐、赵辛楣、苏文纨、褚慎明等酒楼小聚,席间褚慎明大言不惭,吹自己怎样和罗素谈结婚离婚的事,引出英国古语,“说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结局。
”苏文纨接着引出了“围城”意象,她说:“法国也有这么一句话。
不过,不说是鸟笼,说是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这是将人类的婚姻活动比喻成具体的城堡形象。
在方鸿渐跟孙柔嘉结婚后认识到彼此的尴尬说:“结婚以后,你总会发现你娶的不是原来的人,换了另外一个,早知道这样,结婚以前那种追求,恋爱等等全可以省掉,谈恋爱的时候,双方本相全收敛起来,到结婚后,还没有彼此认清,倒是老是婚姻干脆,索性结婚以前谁也不认识谁”。
真是一语洞穿,表现出进入城堡的婚姻男女的那种欲逃不得而又无法摆脱的心理尴尬;同时城堡又吸引着千万的男女鼓舞着进城的热情和勇气,城内城外的人表现出一种行为的反差。
将“被围困的城堡”表达得淋漓尽致。
而上述仅是浅层的表象意义,更深刻的是指斥人性弱点的隐性含义。
作为文化象征意义的“围城”,在其文化层面上有着广泛的象征意义。
1989年左右拍摄电视连续剧《围城》,钱钟书与
编导孙雄飞的谈话揭示了“围城”的文化意义,他说:“天下是矛盾的,不普及就变成名贵。
什么是‘时髦’?就是不普及。
一变普及就不‘时髦’了,这和人生、‘围城’的意义是一样的。
”“时髦”和“不时髦”相互转化,恰如城堡外的人朝里冲,冲进去便是名贵的“普及”,一普及便掉价,恰如婚姻中人的离婚愿望。
所以说,冲进“围城”和逃出“围城”,不仅仅指人的婚姻活动,还可以象征人类社会的各种活动,甚至可以说,它是人类生存方式和生命状态的一种高度的艺术概括。
表现人类活动中表现出的一种惯常而又矛盾的“悖反”状态,为实现某一种目的做起,实现目的后常常找到的是空虚,成功“异化”成——对成功的否定。
我认为,“围城”所描绘的更是人类理想主义和幻想破灭的永恒循环。
追求生活幸福,追求事业成功,追求才华卓越是人的本性之一,因此,人对一切都满怀美好理想。
由于这理想往往只是从自我出发的一厢情愿,只是主观臆想的虚妄幻像。
而不是冲击的的必然,也不是事物发展的“结局”,所以所谓憧憬,常常不过是单相思、白日梦。
因此,浪漫的情感在事实面前往往碰壁。
人不甘心于失败,于是,新的一轮奋斗又开始了。
《围城》中方鸿渐的活动,实现与孙柔嘉的婚姻(开始是企图实现与唐晓芙的婚姻)固然是他冲击的围城,同时,回国又何尝不是他冲击的围城?去三闾大学又何尝不是他冲击的围城?在漫漫旅途上望眼欲穿想到达目的地又何尝不是他冲击的围城?种种的冲击都收获着失落和空虚,都否定着冲击行为的本身,但冲击却没有停止,热情在焦灼地燃烧,希望永远是那座远方的城堡。
所以“围城”就成为人类全部挫折的象征,都是理想的不断升腾和一再破灭。
方鸿渐
谈过主体意象后我们再来看一看“围城”中主人公这一意象的显性和隐性含义。
方鸿渐是《围城》这部作品的主人公,是情节的中心和事件的焦点,也是作品人性批判、文化批判和哲学解读的最为重要的形象载体。
他是一个现代新儒的典型人物,出身于江南某小县城一个传统守旧封建家庭,生活在旧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受过西方文化的影响,在传统文化里浸染,聪明幽默,但意志薄弱,优柔寡断,既缺乏明确坚定的人生信念,又不懂得人情世态的炎凉。
所以他极易受环境支配,被他人牵制,常常陷入尴尬境地。
方鸿渐的文凭是假的,但是,他的“假文凭”与韩学愈的“假文凭”还有些不同,两人虽然都弄虚作假,方是为了对付国内亲戚的舆论,虽作假而时时脸红内疚;韩学愈却假戏真做,死硬到底,而且暗中排斥挤走知情者方鸿渐。
这就有了一种两面的看法,一方面方鸿渐在西方文化的诱蚀下人格精神在剥落,另一方面,又不能不说他具有聪慧者的精致的狡黠和灵敏,甚至还有点动人的善良。
方鸿渐与鲍小姐的苟且之乐实际是一场“失败”,他不过进入了一个陷阱。
与苏小姐和唐晓芙的爱情纠葛,他的追求和追求的结果是那样的南辕北辙。
与孙柔嘉的婚姻,在冲击“围城”和逃离“围城”的过程中,他不时可以看透事情的本质,又被这种“看透”所挤压,并且表现出一种懦弱着的卑怯和无能,如他想摆脱而游移不定,拖沓不决而最后与苏文纨反目成仇;如他明明感觉到自己是进入孙柔嘉的圈套,但他卑弱地根本就不想改变局势的发展,从另一侧面展现了方鸿渐想冲入婚姻围城之中的本相。
方鸿渐这个形象通过其尴尬的命运,不断地追求、不断地失落、失业、失恋、失态、失宠,他展示了人的有限性。
中国五四以后的很多作家,他们在描写一个很动人的形象的时候,他们要把主人公写得非常圆满、非常感人、非常崇高、非常伟岸。
但方鸿渐确实只是一个游手的混混,种种冲击都是为了混口饭吃。
在当时时代这样的混混文人客观来看是占主体的,他们没有自尊,丧失了为人的操守,类似于俄国叶甫盖尼奥涅金作品中的多余人典型——一种占社会主体的多余人,这又形成了一种矛盾。
所以方鸿渐的一生始终不断地从这一座“围城”走进另一座“围城”,永不安分、永不满足,因而永远苦恼。
在他身上集中了当时受西学影响而并未具有独立人格的一部分文化人的人格弱点和精神缺陷。
老挂“钟”
《围城》最后,当所有意象全部退出小说叙事时,钱钟书有意识地增加一个新的意象:那只每小时慢七分钟的老爷钟。
此钟可谓善作长鸣状,每逢到点鸣响时,就隔一刻钟响一次,因而要报完十二点整,需要三个小时,这样钟声永远落后于时间,而时间又恰恰寓于钟声,那就又陷入一种荒诞之中:时间自己与自己不相符。
在我看来此“钟”出自于丹麦哲学家基尔恺郭尔《非此即彼》,此书以一落伍时钟比喻荒诞。
在我国民间一样有互送礼品不送钟表的习惯,即不能平白为人送终诅咒别人,恰巧《非此即彼》典故之“钟”音译在我国又有“送终”之意,经不住让读者认为此“钟”是钱钟书先生对于二者的一个结合。
大家都知道此钟是方父送给他的结婚礼物,也因此这件反复出现以至最后替方鸿渐送终的传家宝象征内涵也变得浅白,以此来比喻人生的荒谬。
正如此钟刻画时间而又混淆时间。
钱钟书借取此典时,稍作变动,长鸣变慢点,但时间自我混淆或迷失这一根本喻意未变。
不过方家传家宝象征语义是有限的,最多是指称方鸿渐自我迷离,无出路的情形,绝非深于一切,包涵一切。
从这一意象的深层含义来看也并不包含有些学者的所谓暗示我国抗日斗争的某些含义,它也只能暗含荒诞之意,只能指斥人性内中渴望与满足间的荒谬不羁。
但是,照钱钟书的精心设计来看,此钟是要派大用场的,它不该是一个普通的意象,而该是上升到本体象征的,但从上述分析看来,钟实际上没有达到预期效应,与围城的本体象征性相比,它只是一个二级意象。
钱钟书反复提示此钟八次之多,可这老爷钟非常顽固和不识抬举,给人感觉总不可能是一个挂在墙上的方鸿渐,更不能与走在地板上的方鸿渐合一。
读者每次读到“钟”都不觉只会计算这只老挂钟这次又慢了多少。
很显然,“钟”很勉强上升为一个本体象征性的意象,但是它的单义性又顽强地否定自己有围城那么深邃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