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意象分析
从现象学角度分析《围城》的艺术特点及价值
从现象学角度分析《围城》的艺术特点及价值【摘要】《围城》是文学大师钱钟书先生的作品,作品并不深奥难懂,反而结构松散、语言幽默,像一个等待读者自己去填充的物质框架,达到自己的现象学直观,完成读者自己独特的“我思”,具有自己独特的美学价值和时代价值,是一部历久弥新的伟大作品。
【关键词】《围城》;知觉体验;空白;超时空结构;时代价值《围城》是钱钟书先生创作的唯一一部长篇小说,从接收美学的角度看这是一部历久弥新的经典之作,原因就是它探讨了一个人类永恒的意识问题——爱情和婚姻。
不论社会发展到什么高度,男女都会面临婚姻问题,这部作品在读者阅读过程中产生了视域融合,人类对婚姻就是一座围城和开启这座城堡的钥匙的追寻的透视和独特的意识没有终点,这也是这部作品永恒的生命力所在。
现象学在胡塞尔之后的二十世纪日益成为一门显学,经历了从哲学到美学、文论的发展过程,就是追寻绝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过程,深挖现象背后的本质,围城给读者从外到内的一场身心洗礼,美的外在深的内在相得益彰,围城给了读者这样一块实验田去发现先验自我和先验的主体性,从而站到一定高度去理解主体间性,思考人生情感问题。
一、独特的知觉体验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认为知觉研究和语言研究密不可分,语言和言语沟通了人的身体和意识,在对话形式的语境中,作者、读者和他者共同结成了一个细密的思维网,推动着意识灵动,达到一种文化、先验交流的目的,达到三者的视域融合,达到了思想共鸣,在直接对话中,引发了个体对焦点的思考,语言就是对作品焦点问题透视的工作,没有好的语言介入,深刻问题和意识就无法揭示出来,操纵语言也就是操纵人。
杜夫海纳也强调了知觉的重要作用,知觉是艺术作品向审美对象过渡的关键一步,知觉感知着艺术作品,把作品材料转化为新的审美要素,在审美过程中起到了关联作用。
知觉在文学作品中主要感知的是语言,《围城》中的语言历来让读者津津乐道,承载着作者的思想和文化精神,表达关键人物的思想、传达了生命的意向性,《围城》的成功语言的功不可没,钱钟书先生学贯中西,博采众长,在围城中大量运用了比喻、讽刺、典故、漫画式的语言,作品的语言具有审美意义,把各色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人物的意识运动通过言语活动把人物生命刻画出来,让人物跃然纸上,性格鲜明,让人们领略了文学的魅力,同样小说的环境通过语言把人物串联的也相得益彰,特别是回国的船上和去西南教书的路上构成了作品两个重要的部分,钱钟书先生知觉着世界,感悟着生活,思考着艺术,运用自己独特的语言谈论着那个时代的人事,在其夫人杨绛的解读《围城》中说道,很多人物都是有原型的,有的是作者亲身经历的,作者正是用真实和艺术变形塑造了全新的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通过加工让读者走进了一个深度,打开了一扇思考爱情、婚姻的哲学之门。
围城读书笔记摘抄加赏析(3篇)
第1篇一、摘抄1. “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
”2.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是有的。
”3. “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道。
”4. “爱情是盲目的,但婚姻却是清醒的。
”5. “人生就是一场戏,有喜有悲,有笑有泪。
”二、赏析1. “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
”这句话是《围城》中最经典的名句之一。
作者钱钟书用“围城”这个比喻,生动地描绘了婚姻生活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围城象征着婚姻的束缚和压力,城外的人渴望进入这座城,享受婚姻带来的幸福和安宁;而城内的人却因婚姻的琐碎和责任,渴望逃离这座城。
这句话深刻揭示了婚姻的悖论,让人深思。
2.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是有的。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时间的珍惜和利用。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抱怨时间不够用,但这句话提醒我们,只要我们愿意努力,总能从有限的时间里挤出更多的时间来。
这句话鼓励我们要珍惜时间,合理安排生活,让生活更加充实。
3. “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道。
”这句话揭示了生活的无常和不确定性。
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变数,我们无法预测未来会发生什么。
这句话提醒我们要有应对各种情况的准备,勇敢面对生活的挑战。
4. “爱情是盲目的,但婚姻却是清醒的。
”这句话道出了爱情与婚姻的区别。
爱情是美好的,但它往往带有盲目性,让人迷失自我;而婚姻则是现实的,需要双方清醒地面对生活中的种种问题。
这句话提醒我们在追求爱情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婚姻的真相。
5. “人生就是一场戏,有喜有悲,有笑有泪。
”这句话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多样性。
人生就像一场戏,有欢笑也有泪水,有成功也有失败。
这句话提醒我们要珍惜人生的每一个瞬间,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喜怒哀乐。
三、赏析延伸《围城》这部小说通过对主人公方鸿渐的经历,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种种现象和矛盾。
以下是对小说中几个重要情节的赏析:1. 方鸿渐在欧洲留学期间,经历了爱情的挫折和友谊的背叛。
对复杂人性的探讨――从三个意象论小说《围城》的主题_百.
李创对复杂人性的探讨旧著新读一、《围城》的传播对复杂人性的探讨——从三个意象论小说《围城》的主题李创一部小说自有一个自己独立的纯粹虚拟的世界。
《围城》作于1944年沦陷区的上海,发表于1946年,1947年在上海出版。
《围城》首先是一部爱情小说,在小说中,作者采用全知叙事的手法,讲述了主人公方鸿渐与四个女子的感情经历。
小说叙事的时间范围是从1937年三伏到1939年冬至,空间范围主要为回国船上——家乡——上海——内地——途经香港——上海。
全书共分九章,结构上较为自由。
主人公方鸿渐是一个欧洲留学生,他言语刻薄却又涉世未深;自以为是而又心地善良;有民族气节,却胸无大志;苦闷却又懦弱,聪明而又百无所用。
在感情生活上,他犹豫不定,没有主见。
他想追求一种理想中的女孩子,却无法摆脱精神的寂寞和肉欲的诱惑。
在回国途中,他禁不住旅途寂寞和鲍小姐肉欲的诱惑,与鲍小姐相处。
当下船之后,与鲍小姐的感情也随之结束,又与高傲的留洋博士苏文纨产生感情纠葛;在苏文纨的家里认识了她的表妹唐晓芙,一个尚未毕业的清纯的女大学生,一个“真正的女孩子”,方鸿渐开始热烈地追求唐晓芙,最终却由于苏文纨的报复而追求失败,失恋的伤痛深深地打击了方鸿渐,同时和已往岳丈家的关系也逐渐僵化,这使他决定离开上海去内地,在去内地三闾大学的途中,出现了一个女人孙柔嘉,孙柔嘉是个表面单纯可爱的女孩,内心却很有主见,经过孙柔嘉的用心经营,方鸿渐最终与她在三闾大学订婚,感情稳定了下来。
接下来,由于同事的告密,方鸿渐经历了失业的打击,在离开三闾大学回上海的途中,与孙柔嘉在香港正式结婚。
在婚后的平淡而又琐碎的日子里,因双方对彼此家庭的不满而逐渐产生矛盾,因方鸿渐的再次失业而激化,相互误会之下,感情出现危机。
小说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了一个沉重的思考空间。
小说的精彩之处是通过方鸿渐的视角展现了一幅生动逼真的民国社会生活的众生相。
尤其刻画了一群知识分子的的丑态。
作者用尖刻幽默的语言对人物进行了笑谑和讽刺,令人发噱。
钱钟书《围城》相关研究资料
讨论钱钟书《围城》一、小说的主题:1.从首先,我们不能忽视钱钟书先生的创作初衷。
“围城”作为一种象征性的意象,作者在主观上赋予了它特定的寓意。
在作品的第三章中,作者通过人物之口道出了“围城”的寓意:“结婚如身陷围城”。
在最后一章里,作者又让方从“逃出来”的角度强调这一命题:“老实说,不管你跟谁结婚,结婚以后,你总发现你要的不是原来的人,换了另外一个。
”显而易见,作者赋予了“围城”这样一个寓意:婚恋或婚姻如围城,人们结婚前拼命追求—想“冲进去”,而结婚后又觉得不过尔尔,便又想“逃出来”。
从作品的情节设计看,作者力图巩固自己所赋予“围城”的特殊寓意。
在作品的前半部分中,赵辛楣追求苏文纨,苏文纨追求方鸿渐,而方鸿渐则钟情于唐晓芙,作者通过这些人物的恋爱游戏着重演绎了“结婚如身陷围城”的部分含义:城外的人想冲进去;作品的后半部分则主要以方鸿渐、孙柔嘉二人的婚姻闹剧阐释了“围城”的另一部分含义:城内的人想逃出来。
作者以“围城”为营,四面出击,多方拓展,作者每一次游离“围城”都要开辟一条让人认识大千世界的通道,同时也在“围城”上开凿一个让人们从内向外窥探社会、人生的窗口,因而就造就了“围城”主题的特殊结构模式:以困顿为特质的《围城》是中心,婚姻爱情的描写、人性的揭示、社会阴暗面的揭示、知识分子的刻画等分枝主题呈放射状排列在“围城”四周。
作品丰富的社会内容冲淡了作者原来的主题构想,“结婚如身陷围城”的命题并不能成为一条总纲而统领全篇,而是成为核心主题中派生出来的一个分枝。
在创作过程中,作者自我颠覆了“结婚如身陷围城”的“围城”寓意,从而使“围城”这一意象具有了另外一种象征意义。
围城,是一种意象。
意象是“意”与“象”的融合。
根据《围城》的内容看,作者实际上凸现了一个“困”字,即以被围之城这一具象来负载“困”这一意念,—以被围之城来暗喻中国四十年代某些人群的困顿的生存境况与窘迫的精神状态。
在《围城》中作者最为关注的是知识分子(所谓“新士林”)。
小说围城的主题与人物分析
小说围城的主题与人物分析《围城》是钱钟书先生创作的长篇小说,通过对主题与人物的分析,展现了作者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矛盾与思考。
本文将从主题与人物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主题分析《围城》这一主题既有具体的社会背景,又有一定的普遍性,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1. 社会围城的主题小说的主题之一是社会围城,围城是指人们为了个体的安定与舒适而选择保守的生活方式,与外部世界形成隔离。
小说中通过描述主人公方鸿渐在维尼斯与陈岩石两位女性之间的困惑与纠结,揭示了人们在婚姻道路上往往会陷入追求安稳与追求激情之间的两难境地。
2. 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冲突另一方面,小说通过对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对比,揭示了二者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主人公方鸿渐是一个典型的知识分子,他虽然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但又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价值观与生活方式。
这种矛盾与冲突成为小说的重要主题之一。
二、人物分析《围城》中的人物塑造鲜活、丰满,每个人物都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特点,有助于主题的表达与发展。
1. 方鸿渐:方鸿渐是小说中的主人公,也是典型的围城人物。
他作为一个知识分子,面临着婚姻的选择,一方面要追求爱情和激情,另一方面又被困于传统观念与社会舆论的压力之中。
方鸿渐的矛盾心理与挣扎成为小说的核心。
2. 孙少平:孙少平是方鸿渐的朋友,一个非常具有现代意义的人物。
孙少平比方鸿渐更加成功的适应了现代社会,成功地融入了围城之外的世界,但他的成功却并不令他快乐。
这一角色的设置使读者能够进一步思考现代社会的意义及其对个体的影响。
3. 维尼斯与陈岩石:维尼斯和陈岩石分别是方鸿渐所遇到的两位女性。
维尼斯代表着追求爱情和激情的一面,她是一个性格独特、追求自我价值的女性。
而陈岩石则是一个坚守传统婚姻观念的女性,通过这两个角色的对比,作者表达了自己对于婚姻与爱情的思考。
通过对《围城》的主题与人物分析,我们看到小说通过对社会围城、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冲突,以及围城人物的塑造,展现了钱钟书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思考与拷问。
浅析钱钟书“围城”意象的体现
浅析钱钟书“围城”意象的体现作者:高涛来源:《神州》2012年第17期《围城》这个故事,钱钟书采取独特的视角,开辟出了一片文学的新视野,从而给中国文坛甚至世界文坛带来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从“围城”中的女性形象、知识分子和平淡基调三个方面对《围城》一书“围城”意象的体现方式进行阐述。
一、女人铸就的“围城”对于《围城》的研究有一个方向就是婚姻爱情,认为《围城》是一部真正的婚姻爱情小说,,以苏文纨、孙柔嘉、唐晓芙为代表的“围城”里的女人,引导着方鸿渐一步步走向爱情的围城,婚姻的围城。
学者们对于《围城》里女人的定位也基本以此三女子为代表分为三类。
苏文纨对方鸿渐不能说没有一点感情,不然她不会放弃赵辛楣而选择方鸿渐,但是苏文纨偏偏喜欢游戏男人,有一种近乎执拗的征服欲,她玩弄赵方,戏耍酒桌。
最后方鸿渐爱上了唐晓芙,放弃了苏文纨,算是把她的面子丢尽了。
于是苏文纨采取一种极端的方式,下嫁滑稽可笑的曹元朗,来证明她自己的魅力。
婚姻爱情于她而言,都只是一场戏,后面是她空空的内在,犹如一张惨白的纸。
“孙柔嘉是一个中产中智中等姿色的女性代表,平凡的家庭、冷漠的父母,使她不得不凭借自己的力量生活,而谋取一个合适的丈夫,是她生活中极重要的一个内容。
”②,这是张岩冰和杨幼力在《的女人·女人的“围城”》一文中指出的。
大多数对于孙柔嘉的研究都认为这个小姑娘更善经营,我认为当一个女人把抓住一个男人作为自己事业的时候,能够以设计精巧的方式捕捉丈夫就显得十分正常了。
孙柔嘉有一个天真温柔的网,套住了被爱情搅得糊涂的方鸿渐。
孙柔嘉能够成功,与方鸿渐之前的经历有密切的关系,这个女人以合适的方式在合适的时间出现在了方鸿渐的世界当中,也促成了他们的姻缘。
婚姻本就是两厢情愿,只是程度不同罢了。
连方鸿渐自己后来也觉得:不必让恋爱在人生里占据那么重要的地位。
许多人没有恋爱,也一样的生活。
张岩冰和杨幼力在《的女人·女人的“围城”》一文中还指出,“唐晓芙根本不是“围城”之中的女人,而是围城之上的女神,是作者对于女人的理想的化身。
浅析《围城》的讽刺艺术
浅析《围城》的讽刺艺术《围城》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该小说讽刺了当时中国的社会现实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本文将从两个方面来分析《围城》的讽刺艺术:一是小说中的讽刺目标和手法,二是小说中借助讽刺所表现的深层意义。
一、小说中的讽刺目标和手法1.讽刺婚姻观念《围城》中一直贯穿着婚姻观念的讽刺。
小说中的婚姻呈现出一种通过社会地位和经济条件来交换的现象,而不是以真心相爱为基础的。
作者用讽刺的口吻告诉读者,这样的婚姻只会让人们在痛苦中度过一生。
比如,书中的颜楠在四处求婚被拒后,转而选择了一位老女人做妻子,仅仅是为了钱和房子,最终也只是提前预定了自己婚后的痛苦命运。
2.讽刺小资产阶级小说中的许多角色都是小资产阶级的代表,但他们却都有着自以为是的优越感。
比如,陈察秋与吕洞宾组织的“察吕联欢会”令人对他们的谈吐以及那种独具标新立异之妙感到压抑和搞笑。
这些小资产阶级的行为看似潇洒随意,实则是被自己铺设好的城墙所纠缠,从而导致他们无法脱身。
小说在具体展现小资产阶级行为的时候,深入地反映了小资产阶级的矛盾,是小资产阶级文化的一部分。
3.讽刺文化现象小说中一些流行的文化现象也成为了作者讽刺的对象。
比如,小说中的人们大量使用英文词汇,以此尽显自己的文化底蕴。
但事实上,这部分人却对英语并未有太大的掌握,他们所用的英语词汇基本上只是广告、麦当劳等多媒体塑造的“时髦”符号。
这种表现正是对异化现象的一种透露。
二、小说中借助讽刺所表现的深层意义1. 社会困境通过对小说中婚姻、小资产阶级以及文化现象的讽刺,小说背后体现出的是一个整个社会的困境。
在大环境下,人们只能寻找各种方式来逃避自己的困境,这是持久的社会困境。
人们不断拉伸围墙,尝试寻找完美的感觉,而不去面对社会中的不完美因素,并试图从中实现成功。
如此不断地期盼完美不可靠的东西,不断纠缠于自己建造的围墙、城墙之中,而真正的解脱却并未到来。
2. 人性困境《围城》还着重表现了人性困境。
小说中的城墙并非只是空想和建筑的象征,更多的是一种心理防御的体现,即人的内在城墙。
《围城》的主要思想及艺术特色分析
《围城》的主要思想及艺术特色分析摘要:《围城》是钱钟书所著的一部长篇讽刺小说,通过对知识分子的辛辣讽刺,揭示了处于特定历史背景下知识分子的无奈人生。
《围城》所围困的,不单单是方鸿渐,而是代表一部分知识分子,在面对爱情时屡遭挫折,在构筑家庭时节节失利,在面对事业时四处碰壁。
这类“被围困”的知识分子,其内心充满焦虑、压抑,但又无力抗争。
关键词:《围城》;知识分子;人生困境在钱钟书的《围城》里,讲述了以方鸿渐为代表的一类知识分子的人生困境。
“从《围城》中可以看到,钱钟书笔下的方鸿渐,并未放弃对身陷围城时的奋力抗争,只是在他的人生围城中,经受了太多痛苦心境的折磨与挤压。
“麦加认为:“人生是个圆,有的人走了一辈子,也没有走出命运所画的圈。
因为他不知道,圆上的每一个点,都有一条腾飞的切线。
”以方鸿渐为代表的这一艺术形象,体现了“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内的人想冲出来”这一复杂的人性心理。
一、“被围困”知识分子的形象分析在《围城》中,似乎每个人都身陷“围城”,方鸿渐、赵辛楣、唐晓芙、孙柔嘉⋯毫无疑问,方鸿渐是着墨最多的主人公,其作力“被围困”知识分子的代表,在压抑与抗争中发出更多的无奈之声。
(一)性格上的懦弱与虚荣钱钟书在《围城》中,对人物形象的刻画,既辛辣而又不失幽默的讽刺。
以方鸿渐而言,相比旧时代中国传统知识分子,虽然思想上较为进步,但言行上却不肯越雷池一步,新的脑壳,却装着旧有的观念,难逃欺世盗名的“镀金”之嫌。
出身乡绅世家,拥有留洋经历,却持着近乎扭曲的人生观。
从方鸿渐的日常琐屑中,看似可笑、可悲、可叹、可讽,实则是合情合理。
这种平淡叙事下,营造尖锐而不可调和的矛盾冲突,正是推动人物命运发展的导线,也让更多的人看到“城中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冲进来”的困顿与迷惘。
“站在人生的立场上,钱钟书用一支有温度的笔,向我们揭示了被围困知识分子的爱情与人生。
语言里有讽刺,也有温厚的引领,真实而自然地呈现被围困知识分子的生存困境。
浅析《围城》的结构模式及其审美意蕴
浅析《围城》的结构模式及其审美意蕴《围城》是钱钟书创作的长篇小说,以讽刺的手法揭示了上世纪40年代中国社会中的普遍现象和人性弱点。
小说以周末假期三天为单位,通过描写主人公方鸿渐在家庭、婚姻、工作和社交等方面的经历,展现了一幅充满讽刺的社会画卷。
小说的结构模式非常独特,巧妙地体现了作者的审美意蕴。
《围城》的结构模式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整体结构、章节结构和情节结构。
整体结构上,小说以周末假期三天作为总体的时间框架,形成了小说的整体结构模式。
这种时间跨度相对较短,但能够展现出主人公方鸿渐一系列的经历和转变。
通过这种设定,小说营造出一种紧凑、连贯的氛围,使得读者能够紧跟故事发展,感受到主人公的心境和困境。
章节结构上,小说分为共十二章,每章的题目精心设计,反映了章节内容的主题和情感。
《第三天过敏症》揭示了方鸿渐对自己婚姻生活的痛苦与无奈,《第四天豆腐西施》则暗示了方鸿渐在工作与社交中的尴尬处境。
每章之间通过紧密的联系和对比,展现了方鸿渐三天的酸甜苦辣,使得整个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情节结构上,小说通过方鸿渐和他周围人物的互动展示了社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和人性的弱点。
主线情节是方鸿渐与他的妻子杨霜的婚姻状况,从相识相爱到婚姻破裂的过程,揭示了现实生活中的婚姻困境和人际关系的复杂性。
小说还涉及到政治、社会和家庭等多个层面的问题,如方鸿渐在国立大学和社会上的奋斗,杨霜的家庭背景和心理变化等等。
这些情节通过巧妙的安排和对比,揭示了上世纪40年代中国社会的种种问题和人们的价值观念。
整体而言,小说的结构模式有着优雅而巧妙的设计,既紧凑又连贯。
通过周末三天的时间框架,十二个章节的划分以及跌宕起伏的情节安排,钱钟书成功地刻画出主人公的心理变化和社会背景。
小说中的讽刺手法和隐喻意象,使得作品深入人心,并引发对社会现象的反思。
读者在欣赏小说的过程中,既能享受到美的审美体验,又能思考社会问题的深层次含义。
《围城》的结构模式及其审美意蕴无疑是精妙的,令人钦佩的。
围城深入解读
围城深入解读
《围城》是中国现代作家钱钟书的代表作,首次出版于1947年。
这部小说以独特的幽默感和深刻的讽刺意味,描绘了主人公方鸿渐在国内外的生活经历,以及他在感情和婚姻中的困惑与挣扎。
首先,《围城》这个题目本身就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
围城象征着婚姻,意味着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想出来。
这种矛盾心理反映了人类对婚姻的普遍态度:既渴望又恐惧。
小说中的人物都在追求爱情和婚姻,但当他们真正进入婚姻后,却发现这并不是他们想象中的天堂。
其次,小说通过方鸿渐的经历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虚伪性。
方鸿渐在国外学成归来后,发现自己并不被社会所接受。
他的感情生活也是一团糟,他对苏文纨的爱情充满了幻想,但最终却因为现实的压力而选择了和她结婚。
婚后的生活并不如他所想象的那样美好,他和苏文纨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多,最终导致了婚姻的破裂。
最后,小说通过对各种人物的描绘,展现了社会的众生相。
有的人物虚伪做作,有的自私自利,有的则充满了理想主义。
这些人物的形象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各种问题,如虚伪的道德观、功利的婚姻观等。
《围城》是一部深刻揭示人性和社会问题的讽刺小说。
它通过对婚姻的描述,展现了人类的虚伪和自私,同时也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腐败。
谈《围城》的讽刺艺术
谈《围城》的讽刺艺术【摘要】《围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重要的讽刺小说,通过对主人公方鸿渐的讽刺描写,揭示人们在围城般的社会现实中的迷茫和矛盾。
作者以讽刺的手法剖析女性形象,探讨其在封建社会中的被动处境及被束缚的命运。
小说中围城的隐喻,恰如社会现实中人们的困境和无奈。
讽刺不仅限于人物形象和情节,还深刻讽刺了社会伦理和道德观念的虚伪。
这种讽刺艺术不仅引发了读者对社会问题的思考,也对其观念和价值观产生了影响。
《围城》的讽刺艺术具有极高的价值,对当代文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展望未来,讽刺艺术在文学创作中仍将发挥重要作用,持续引导读者思考和反思社会现实。
【关键词】《围城》、讽刺艺术、文学作品、背景、作用、方鸿渐、女性形象、隐喻、社会现实、观念、价值、当代发展。
1. 引言1.1 介绍《围城》的背景《围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由钱钟书创作于20世纪40年代。
小说背景设定在上海,以主人公方鸿渐的生活经历为主线,描写了上层社会的虚荣、势利和矛盾。
小说借助讽刺手法,揭示了人性的丑陋和虚伪,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种种现象和问题。
通过对方鸿渐、满宫和其他角色的描绘,小说以幽默的笔触揭示了人们在围绕自己的城堡中的困境和心态。
《围城》不仅是一部小说,更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揭示和讽刺,引起了广泛的反响和讨论。
通过对《围城》背景的介绍,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小说中的讽刺艺术,以及这部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影响。
1.2 探讨讽刺艺术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讽刺艺术在文学作品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它通过对现实生活中各种现象和人物进行讽刺性描写,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反思。
讽刺艺术不仅可以揭示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的问题,还可以带来一种戏谑、嘲讽或讥讽的趣味,使作品更具生动和趣味性。
在文学作品中,讽刺艺术往往以夸张、夸大、扭曲等手法来表现,通过对社会现实的讽刺,引起读者对现实环境的关注和反思。
讽刺艺术也可以帮助作家表达自己对社会、人性等方面的看法,让读者通过讽刺的手法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看待问题。
围城游船的意象分析
围城游船的意象分析方鸿渐等知识分子的人生处处皆围城,而这种“围城”状态通过“船”这个意象表现得非常鲜明。
首先,船一直处于行进的状态,漂泊不定,无所依傍,没有归属感和安全感,这和方鸿渐等人的情绪状态是相通的。
漂泊的“船”衍生出的是他们生存生活的危机。
《围城》一开篇“船”就出场了,是载着方鸿渐、苏文纨回国的“白拉日隆子爵号”。
这艘船乱糟糟的,船上的人也形形色色。
方鸿渐是职业无着落的留学生,有志服务于内忧外患的祖国,思乡,近乡情切,乡愁无处寄托。
但他在船上多表现出放纵的一面,喝酒、打牌,和鲍小姐调情甚至是做爱,被抛弃后又和苏文纨假恋爱,一副游戏人间的姿态。
但是下船之后,方鸿渐游戏人间的姿态立马改变,他需要考虑的是现实的种种问题,工作、恋爱、父母、兄弟等复杂的关系等着他去理清。
按照原文所说:“下船不过六七个钟点,可是船上的一切已如隔世。
上岸时的兴奋,都蒸发了,觉得懦弱,渺小,职业也不好找,恋爱不容易有成就。
理想中的留学归国,好像地面的水,化气升上天空,又变雨回到地面,一世人都望着,说着。
”苏文纨是婚恋无着落的猎取者,她一上船便物色好方鸿渐,鲍小姐离开后趁虚而入,一派又甜又冷的作风,但殷勤多于冷淡,也会顽皮,很多时候像是贤淑的小媳妇。
下船后,她不再是被冷落的女乘客,而是大家闺秀,留洋女博士,追求者众多,说话漂亮,圆滑地操纵着身边的男人。
第二次出现的“船”便是方鸿渐、赵辛楣等人去三闾大学坐的意大利船和汽油船。
这时候的方鸿渐和赵辛楣虽都是情场上的失意者,但是二人结伴而行,暂时逃离了带给他们伤痛的上海。
在船上他们还设想未来,希望能摆脱爱情上的困境,状态都是不错的。
可一下船就是路途颠簸,多坎坷磨难。
方鸿渐到了三闾大学后,甚至连原本允诺的教授职位都变成副教授,事业失意。
方鸿渐来到三闾大学本是为了开发民智,忘记苏文纨,但是在这个乌烟瘴气的学校却忙于和各种势力周旋,在启发民智的“伟业”还未成功之时便魔征似的爱上了苏文纨的影子汪太太,最终不得不落荒而逃。
内心的世界围城中的人物心理
内心的世界围城中的人物心理《围城》是钱钟书先生创作的一部脍炙人口的小说,以幽默的笔调揭示了人际关系和内心困境。
小说中的各个人物都有着独特而丰富的内心世界,他们的心理变化与故事情节相互交织,为读者呈现出一幅丰富多彩的心理画卷。
第一章:某个围城意象下的心理碰撞小说的第一章以家庭成员对刚失业而返乡的方鸿渐的态度展开,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和思考揭示出他们的内心世界。
方鸿渐的父亲方鸿生,一直希望儿子能成为上流社会的一员,却面对他的失业和不婚的现状感到失望和无助。
长期被家庭期望束缚的方鸿渐,在父亲面前逐渐失去了自信,内心矛盾重重。
而方鸿渐的母亲则试图安慰他寻找另一种生活方式,展现了作为母亲角色的关怀与理解。
第二章:爱情围城下的心理困惑在爱情围城中,方鸿渐的心理困惑更加突出。
他与程蝶衣之间的婚姻关系,背后映射着社会阶级和良心的围困。
方鸿渐对于婚姻和爱情的追寻,与现实社会中的功利主义和虚伪相互冲突。
他的思想和感情逐渐困于体制和社会道德的约束中,表现出内心的挣扎与矛盾。
第三章:友情与思想围城下的心理挣扎小说中的友情关系也揭示出了人物内心的纠结与挣扎。
方鸿渐与秦淮河的友谊在历经生活的考验后逐渐破裂,体现了友谊与个人前途、思想选择之间的冲突。
在面对友情与个人价值的选择时,方鸿渐的内心承受了巨大的痛苦,他为了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而疏远了朋友之间的情谊。
第四章:围城下的心理逃避围城既是现实社会中人们的内心困境,也是人物内心逃避困境的象征。
方鸿渐通过逃避来安慰和掩盖自己内心的空虚。
他去远离原生活、寻求变化和刺激,试图逃避婚姻、逃避家庭和社会的期望,希望能够找回自己内心的真实与自由。
结语:《围城》通过描绘人物的内心世界,刻画了人们在围城中的心理状态和挣扎。
小说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每个人物的心理变化,呈现出一个个独特而真实的人性画卷。
每个人物都有着自己的内心困境和心理挣扎,他们在现实与理想之间量力而行,寻找生活的意义。
正是这些丰富而真实的心理描绘,使得《围城》成为了一部深受读者喜爱的经典之作。
围城意象分析
《围城》意象分析2006-09-14 14:59:55| 分类:默认分类| 标签:|字号大简介:鉴于围城这部小说情节的复杂性,使得小说中的意象也变得复杂起来。
为了保证对于这部作品中意象分析的清晰性,本文将从最具典型性的三个意象着手,具体包括:主题“围城”的象征意义(“围城”就成为人类全部挫折的象征,都是理想的不断升腾和一再破灭);主人公“方鸿渐”的象征意义(集中了当时受西学影响而并未具有独立人格的一部分文化人的人格弱点和精神缺陷);老“钟”的象征意义(暗示人类冲入冲出“围城”这种渴望与满足间的荒诞)。
关键词:“围城”,“方鸿渐”,老挂“钟”正文:高建新老师说:“文学是可以安顿灵魂的东西!”而一部作品传神的地方往往是具体的细节,体现在作品上我个人认为就是“意象”。
所以这次我打算将重点放在《围城》“意象”的透析上。
之所以这样定位并不是因为要抛弃钱钟书先生的睿智,绝妙的讽刺语言,独特的人物性格,纷乱的故事情节,尖锐的矛盾冲突,也不是独特的思想内涵。
是因诸此之类已被学界研究的较为透彻和清晰。
大家都知道,意象本是分析诗歌和散文时的用语,指构成一种意境的各个事物。
这种事物往往带有作者主观的情感,当然读者理解起来也是并不一定完全吻合作者的写作意图。
对于《围城》这部作品来说其对于不同文化的阶层的文学接受者所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
当然本文又不可避免地带有我这位对其意象解析者的主观性,下文将就将从最具典型性的三个意象着手,具体包括:主题“围城”的象征意义;主人公“方鸿渐”的象征意义;老“钟”的象征意义,谨代表个人观点。
“围城”对《围城》意象的分析最为主要的当然是“围城”这一主体意象。
小说以“围城”为题,其字面意义即被围困的城堡,而此“围城”又是一个文学的意象,一个生动的象征,综看全文我觉得有两个方面的意思值得讨论。
作为婚姻比喻意义的“围城”写方鸿渐、赵辛楣、苏文纨、褚慎明等酒楼小聚,席间褚慎明大言不惭,吹自己怎样和罗素谈结婚离婚的事,引出英国古语,“说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结局。
《围城》翻译中文化意象的处理
围城》翻译中文化意象的处理摘要翻译中文化意象迁移是以体验为基础的认知在语码间映射转换的过程。
通过对《围城》小说中具有独特中国文化意象进行识别和分类,对译者在翻译中的关注点进行必要的分析和预测,然后对不同类型的文化意象的翻译方法进行探讨,在文化意象对应缺失的情况下,译者仍然可以通过寻找相似对应和保持原有意象并加注或用语境进行补充的方法,达到“和谐的翻译”。
关键词认知《围城》文化意象语境一、引言钱钟书先生说:“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不能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作的风味。
”那么,钱先生所著《围城》小说的风味是什么呢?正如小说英文版“前言” 中所说,该小说是一部呈现具有时代气息的不同人群特点的“行为喜剧” (Comedy ofmanners)是一部精确刻画人物、揭示人性特点的“讽刺”小说。
作者用形象的幽默、敏锐的观察力、诙谐生动的语言、高超的叙事技巧塑造出一批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
更值得一提的是。
这是一部涉及中西方的文学、哲学、逻辑、习俗、法律、教育体制等的“学者型小说”。
对于这样一部充满文化意蕴,反映中西文化特色,又充满很多“文字游戏”的文学名著,如何“存形留神”,而不“生硬牵强”,达到译文对译文读者同原文对原文读者同样的审美体验和文化影响力,就不能不考虑译文读者的感受和体验,将中国文化中所特有的文化情趣和意象处理加工,变成译文读者能力所及的领悟和接受。
基于以上的考虑,本文将从翻译中意象迁移的认知基础出发,对《围城》这部小说英译本中原作所特有的文化表征翻译处理的规律进行探讨,从一个侧面揭示文学翻译的特点和规律。
二、翻译中意象迁移的认知基础认知语言学认为,意象是指外部客观世界在人类体验过程中在其心理上所产生形成的表征,是一种心理事件,可以用语言来表述。
虽然外部客观世界在不同人的体验过程中会产生形成不同的表征,但共同性是占大多数的,差异性相对较少。
形成于不同文化中的意象往往带有文化的特色,给人的心理感受会有所不同,有的可以为多数的接受者所领悟,但也有一些超出了人们的体验或经验,给人带来或清晰或模糊、或正确或错误的心理感受。
围城的象征意义三亿文库
围城的象征意义三亿文库论围城的象征意义1、引言“《围城》是中国近代文学是中最有趣和最用心经营的小说,可能亦是最伟大的一部。
作为讽刺文学,它令人想起像《儒林外史》那一类的著名中国古典小说。
但是它比它们优胜,因为它有统一的结构和更丰富的戏剧性。
和牵扯众多人物而结构松懈《儒林外史》有别,《围城》是一篇称得上是“浪荡汉”的喜剧旅程录。
” ①2、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围城”在回国的船上方鸿渐与已有未婚夫的鲍小姐的一夜之情,他责怪鲍小姐行为不检,但是对待鲍小姐的勾引又是觉得很兴奋。
“他们俩的交情,像热带植物一样迅速生长。
”直到最后他发现鲍小姐玩弄了他,他还阿Q似的精神胜利法安慰自己,“并没有吃亏”,“占了便宜”。
然后很可悲的得意起来。
同船回国的女博士苏文纨对方鸿渐一厢情愿。
回到上海之后,方鸿渐出于礼貌去拜访苏文纨,在苏文纨的家里见到苏文纨的表妹唐晓芙,方鸿渐对唐晓芙一见钟情,不断的追求唐晓芙。
被苏文纨发现后,一气之下,把方鸿渐买假文凭、与鲍小姐的一夜情等事告诉了唐晓芙。
方鸿渐被唐晓芙拒绝后心灰意冷,和另一个失败的追求者赵辛楣成为了好朋友,并一同去了三闾大学,却发现大学里的明争暗斗,最后稀里糊涂的与孙柔嘉结婚。
方鸿渐并不想进入孙柔嘉的生活,结婚后,他想从孙柔嘉的生活中冲出来,可是他是被动的人,不敢也不会行动。
方鸿渐通过和孙柔嘉结婚才明白家庭关系之间的复杂。
“天生人是叫他们孤独的,一个个该各归各,老死不相往来。
身体里容不下的东西,或消化,或排泄,是个人的事;为什么心里容不下的情感,要找同伴来分摊?聚在一起,动不动自己冒犯人,或者人开罪自己,好像一只只刺猬,只好保持着彼此间的距离,要亲密团结,不是你刺痛我的肉,就是我擦破你的皮。
”在这样的现实环境中,他想摆脱封建的婚姻传统,却得不到所有人的支持;想追求事业的成功,却没办法应付复杂的人际关系;向往幸福的婚姻,却与孙柔嘉性格上的不和谐而失败。
在方鸿渐曲折的人生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隐形的“围城”,有的人认为这里的“围城”仅仅指的是婚姻的枷锁。
《围城》意象分析
《围城》意象分析2006-09-1414:59:55| 分类:默认分类 | 标签: |字号大简介:鉴于围城这部小说情节的复杂性,使得小说中的意象也变得复杂起来。
为了保证对于这部作品中意象分析的清晰性,本文将从最具典型性的三个意象着手,具体包括:主题“围城”的象征意义(“围城”就成为人类全部挫折的象征,都是理想的不断升腾和一再破灭);主人公“方鸿渐”的象征意义(集中了当时受西学影响而并未具有独立人格的一部分文化人的人格弱点和精神缺陷);老“钟”的象征意义(暗示人类冲入冲出“围城”这种渴望与满足间的荒诞)。
关键词:“围城”,“方鸿渐”,老挂“钟”正文:高建新老师说:“文学是可以安顿灵魂的东西!”而一部作品传神的地方往往是具体的细节,体现在作品上我个人认为就是“意象”。
所以这次我打算将重点放在《围城》“意象”的透析上。
之所以这样定位并不是因为要抛弃钱钟书先生的睿智,绝妙的讽刺语言,独特的人物性格,纷乱的故事情节,尖锐的矛盾冲突,也不是独特的思想内涵。
是因诸此之类已被学界研究的较为透彻和清晰。
大家都知道,意象本是分析诗歌和散文时的用语,指构成一种意境的各个事物。
这种事物往往带有作者主观的情感,当然读者理解起来也是并不一定完全吻合作者的写作意图。
对于《围城》这部作品来说其对于不同文化的阶层的文学接受者所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
当然本文又不可避免地带有我这位对其意象解析者的主观性,下文将就将从最具典型性的三个意象着手,具体包括:主题“围城”的象征意义;主人公“方鸿渐”的象征意义;老“钟”的象征意义,谨代表个人观点。
“围城”对《围城》意象的分析最为主要的当然是“围城”这一主体意象。
小说以“围城”为题,其字面意义即被围困的城堡,而此“围城”又是一个文学的意象,一个生动的象征,综看全文我觉得有两个方面的意思值得讨论。
作为婚姻比喻意义的“围城”写方鸿渐、赵辛楣、苏文纨、褚慎明等酒楼小聚,席间褚慎明大言不惭,吹自己怎样和罗素谈结婚离婚的事,引出英国古语,“说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结局。
【现代文学】简析《围城》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现代文学】简析《围城》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思想内容:
1、《围城》的含义,用作者的话说,就是人生的婚姻好比一座被围的城,已婚的恰好是处于被围的城中,极力要冲出城出,而未婚的则如攻城的勇士,拼命想冲进城去。
2、小说所反映的要远比它所命名的“围城”有更为深广的社会内容,它象征这当时的人生“一无可进的进口,一无可去的去处”的绝境。
3、作品以留法回国的青年方鸿渐为中心,描绘了一群留学生与大学教授,在生活、工作、婚姻恋爱等问题上遇到的矛盾纠葛,以及由此表现出来的猥琐灵魂和灰色人生。
艺术特色:
1、作品中高超的讽刺幽默手法,大量的奇妙譬喻,以及丰富的知识容量,构成了小说独特的风格。
十分熟谙地在说天道地中掺入讽喻的喜趣。
2、作者在小说中妙语连珠,新意迭出,明明在写某件事物,却往往旁逸斜出,多方引喻,使事物的特征愈见鲜明。
3、中外典故、理论学识、生活印象,都一齐奔汇笔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围城》意象分析
2006-09-14 14:59:55| 分类:默认分类| 标签:|字号大
简介:鉴于围城这部小说情节的复杂性,使得小说中的意象也变得复杂起来。
为了保证对于这部作品中意象分析的清晰性,本文将从最具典型性的三个意象着手,具体包括:主题“围城”的象征意义(“围城”就成为人类全部挫折的象征,都是理想的不断升腾和一再破灭);主人公“方鸿渐”的象征意义(集中了当时受西学影响而并未具有独立人格的一部分文化人的人格弱点和精神缺陷);老“钟”的象征意义(暗示人类冲入冲出“围城”这种渴望与满足间的荒诞)。
关键词:“围城”,“方鸿渐”,老挂“钟”
正文:
高建新老师说:“文学是可以安顿灵魂的东西!”而一部作品传神的地方往往是具体的细节,体现在作品上我个人认为就是“意象”。
所以这次我打算将重点放在《围城》“意象”的透析上。
之所以这样定位并不是因为要抛弃钱钟书先生的睿智,绝妙的讽刺语言,独特的人物性格,纷乱的故事情节,尖锐的矛盾冲突,也不是独特的思想内涵。
是因诸此之类已被学界研究的较为透彻和清晰。
大家都知道,意象本是分析诗歌和散文时的用语,指构成一种意境的各个事物。
这种事物往往带有作者主观的情感,当然读者理解起来也是并不一定完全吻合作者的写作意图。
对于《围城》这部作品来说其对于不同文化的阶层的文学接受者所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
当然本文又不可避免地带有我这位对其意象解析者的主观性,下文将就将从最具典型性的三个意象着手,具体包括:主题“围城”的象征意义;主人公“方鸿渐”的象征意义;老“钟”的象征意义,谨代表个人观点。
“围城”
对《围城》意象的分析最为主要的当然是“围城”这一主体意象。
小说以“围城”为题,其字面意义即被围困的城堡,而此“围城”又是一个文学的意象,一个生动的象征,综看全文我觉得有两个方面的意思值得讨论。
作为婚姻比喻意义的“围城”写方鸿渐、赵辛楣、苏文纨、褚慎明等酒楼小聚,席间褚慎明大言不惭,吹自己怎样和罗素谈结婚离婚的事,引出英国古语,“说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结局。
”苏文纨接着引出了“围城”意象,她说:“法国也有这么一句话。
不过,不说是鸟笼,说是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这是将人类的婚姻活动比喻成具体的城堡形象。
在方鸿渐跟孙柔嘉结婚后认识到彼此的尴尬说:“结婚以后,你总会发现你娶的不是原来的人,换了另外一个,早知道这样,结婚以前那种追求,恋爱等等全可以省掉,谈恋爱的时候,双方本相全收敛起来,到结婚后,还没有彼此认清,倒是老是婚姻干脆,索性结婚以前谁也不认识谁”。
真是一语洞穿,表现出进入城堡的婚姻男女的那种欲逃不得而又无法摆脱的心理尴尬;同时城堡又吸引着千万的男女鼓舞着进城的热情和勇气,城内城外的人表现出一种行为的反差。
将“被围困的城堡”表达得淋漓尽致。
而上述仅是浅层的表象意义,更深刻的是指斥人性弱点的隐性含义。
作为文化象征意义的“围城”,在其文化层面上有着广泛的象征意义。
1989年左右拍摄电视连续剧《围城》,钱钟书与
编导孙雄飞的谈话揭示了“围城”的文化意义,他说:“天下是矛盾的,不普及就变成名贵。
什么是‘时髦’?就是不普及。
一变普及就不‘时髦’了,这和人生、‘围城’的意义是一样的。
”“时髦”和“不时髦”相互转化,恰如城堡外的人朝里冲,冲进去便是名贵的“普及”,一普及便掉价,恰如婚姻中人的离婚愿望。
所以说,冲进“围城”和逃出“围城”,不仅仅指人的婚姻活动,还可以象征人类社会的各种活动,甚至可以说,它是人类生存方式和生命状态的一种高度的艺术概括。
表现人类活动中表现出的一种惯常而又矛盾的“悖反”状态,为实现某一种目的做起,实现目的后常常找到的是空虚,成功“异化”成——对成功的否定。
我认为,“围城”所描绘的更是人类理想主义和幻想破灭的永恒循环。
追求生活幸福,追求事业成功,追求才华卓越是人的本性之一,因此,人对一切都满怀美好理想。
由于这理想往往只是从自我出发的一厢情愿,只是主观臆想的虚妄幻像。
而不是冲击的的必然,也不是事物发展的“结局”,所以所谓憧憬,常常不过是单相思、白日梦。
因此,浪漫的情感在事实面前往往碰壁。
人不甘心于失败,于是,新的一轮奋斗又开始了。
《围城》中方鸿渐的活动,实现与孙柔嘉的婚姻(开始是企图实现与唐晓芙的婚姻)固然是他冲击的围城,同时,回国又何尝不是他冲击的围城?去三闾大学又何尝不是他冲击的围城?在漫漫旅途上望眼欲穿想到达目的地又何尝不是他冲击的围城?种种的冲击都收获着失落和空虚,都否定着冲击行为的本身,但冲击却没有停止,热情在焦灼地燃烧,希望永远是那座远方的城堡。
所以“围城”就成为人类全部挫折的象征,都是理想的不断升腾和一再破灭。
方鸿渐
谈过主体意象后我们再来看一看“围城”中主人公这一意象的显性和隐性含义。
方鸿渐是《围城》这部作品的主人公,是情节的中心和事件的焦点,也是作品人性批判、文化批判和哲学解读的最为重要的形象载体。
他是一个现代新儒的典型人物,出身于江南某小县城一个传统守旧封建家庭,生活在旧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受过西方文化的影响,在传统文化里浸染,聪明幽默,但意志薄弱,优柔寡断,既缺乏明确坚定的人生信念,又不懂得人情世态的炎凉。
所以他极易受环境支配,被他人牵制,常常陷入尴尬境地。
方鸿渐的文凭是假的,但是,他的“假文凭”与韩学愈的“假文凭”还有些不同,两人虽然都弄虚作假,方是为了对付国内亲戚的舆论,虽作假而时时脸红内疚;韩学愈却假戏真做,死硬到底,而且暗中排斥挤走知情者方鸿渐。
这就有了一种两面的看法,一方面方鸿渐在西方文化的诱蚀下人格精神在剥落,另一方面,又不能不说他具有聪慧者的精致的狡黠和灵敏,甚至还有点动人的善良。
方鸿渐与鲍小姐的苟且之乐实际是一场“失败”,他不过进入了一个陷阱。
与苏小姐和唐晓芙的爱情纠葛,他的追求和追求的结果是那样的南辕北辙。
与孙柔嘉的婚姻,在冲击“围城”和逃离“围城”的过程中,他不时可以看透事情的本质,又被这种“看透”所挤压,并且表现出一种懦弱着的卑怯和无能,如他想摆脱而游移不定,拖沓不决而最后与苏文纨反目成仇;如他明明感觉到自己是进入孙柔嘉的圈套,但他卑弱地根本就不想改变局势的发展,从另一侧面展现了方鸿渐想冲入婚姻围城之中的本相。
方鸿渐这个形象通过其尴尬的命运,不断地追求、不断地失落、失业、失恋、失态、失宠,他展示了人的有限性。
中国五四以后的很多作家,他们在描写一个很动人的形象的时候,他们要把主人公写得非常圆满、非常感人、非常崇高、非常伟岸。
但方鸿渐确实只是一个游手的混混,种种冲击都是为了混口饭吃。
在当时时代这样的混混文人客观来看是占主体的,他们没有自尊,丧失了为人的操守,类似于俄国叶甫盖尼奥涅金作品中的多余人典型——一种占社会主体的多余人,这又形成了一种矛盾。
所以方鸿渐的一生始终不断地从这一座“围城”走进另一座“围城”,永不安分、永不满足,因而永远苦恼。
在他身上集中了当时受西学影响而并未具有独立人格的一部分文化人的人格弱点和精神缺陷。
老挂“钟”
《围城》最后,当所有意象全部退出小说叙事时,钱钟书有意识地增加一个新的意象:那只每小时慢七分钟的老爷钟。
此钟可谓善作长鸣状,每逢到点鸣响时,就隔一刻钟响一次,因而要报完十二点整,需要三个小时,这样钟声永远落后于时间,而时间又恰恰寓于钟声,那就又陷入一种荒诞之中:时间自己与自己不相符。
在我看来此“钟”出自于丹麦哲学家基尔恺郭尔《非此即彼》,此书以一落伍时钟比喻荒诞。
在我国民间一样有互送礼品不送钟表的习惯,即不能平白为人送终诅咒别人,恰巧《非此即彼》典故之“钟”音译在我国又有“送终”之意,经不住让读者认为此“钟”是钱钟书先生对于二者的一个结合。
大家都知道此钟是方父送给他的结婚礼物,也因此这件反复出现以至最后替方鸿渐送终的传家宝象征内涵也变得浅白,以此来比喻人生的荒谬。
正如此钟刻画时间而又混淆时间。
钱钟书借取此典时,稍作变动,长鸣变慢点,但时间自我混淆或迷失这一根本喻意未变。
不过方家传家宝象征语义是有限的,最多是指称方鸿渐自我迷离,无出路的情形,绝非深于一切,包涵一切。
从这一意象的深层含义来看也并不包含有些学者的所谓暗示我国抗日斗争的某些含义,它也只能暗含荒诞之意,只能指斥人性内中渴望与满足间的荒谬不羁。
但是,照钱钟书的精心设计来看,此钟是要派大用场的,它不该是一个普通的意象,而该是上升到本体象征的,但从上述分析看来,钟实际上没有达到预期效应,与围城的本体象征性相比,它只是一个二级意象。
钱钟书反复提示此钟八次之多,可这老爷钟非常顽固和不识抬举,给人感觉总不可能是一个挂在墙上的方鸿渐,更不能与走在地板上的方鸿渐合一。
读者每次读到“钟”都不觉只会计算这只老挂钟这次又慢了多少。
很显然,“钟”很勉强上升为一个本体象征性的意象,但是它的单义性又顽强地否定自己有围城那么深邃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