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交叉设计
交通立体交叉设计
历史与发展
历史
交通立体交叉设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随着城市化 进程的加速和交通需求的增加,立体交叉设计逐渐成为城市 交通建设的重要手段。
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城市交通需求的不断变化,交通立体交叉 设计也在不断发展创新,如智能化控制、环保设计、多功能 设计等方面的应用,为城市交通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04 交通立体交叉设计的优化与创新
CHAPTER
智能化交通设计
智能交通信号控制
通过实时监测交通流量,调整信 号灯的配时,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智能交通监控系统
利用高清摄像头和传感器,实时监 测交通状况,为交通管理部门提供 决策支持。
智能停车系统
通过智能化的停车位预约、导航和 收费系统,提高停车效率和便利性。
提供舒适、便捷的公共交通服务,满 足不同乘客的需求。
人行道与自行车道
优化人行道和自行车道的布局和设计, 提高行人和骑行者的安全性和舒适度。
创新设计理念与方法
多元化交通方式融合
将不同交通方式融合在一个交通体系中,实现高效、便捷的出行。
创新结构设计
采用新型的结构设计理念和方法,提高立体交叉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特点
立体交叉设计具有提高交通效率、减 少交通拥堵、提高交通安全性和美化 城市景观等特点。
设计原则与目标
设计原则
交通立体交叉设计应遵循安全、高效、经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设计目标
通过优化交通流线、提高交通流量、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减少环境污染和提 高城市形象等手段,实现交通立体交叉设计的目标。
优点
减少车辆行驶距离,提高 通行效率,缓解交通拥堵。
缺点
结构复杂,造价较高,施 工难度大。
道路立体交叉设计(课件)
立体交叉设计的优势和挑战
优势
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减少交通事故、美化城市景观。
挑战
占用土地面积大、工程投资高、设计和施工难度较 大。
结论和要点
立体交叉设计可以有效改善道路交通状况,提高通行能力,并为城市增添美丽景观。然而,其设计和施工也面 临一些挑战。
道路立体交叉设计
随着城市发展的不断壮大,道路交通承载压力也在增加。本课件介绍道路立 体交叉的定义、分类以及设计原则,帮助您更好地理解道路立体交叉设计。
立体交叉的定义和背景
立体交叉是指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等道路交通中,通过交叉、分叉、立交桥等工程实现交通流的分离和安 全通行。
立体交叉的分类
天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通过桥梁方式将两个或多个道路交叉连接在一起。
地下通道
通过地下车道形式将道路交叉连接在一起。
立交桥
通过桥梁和地下车道相结合的方式将道路交叉连接在一起。
立体交叉的设计原则
1 通行安全
确保交叉口车辆和行人的 安全通行。
2 交通效率
3 美观和环境
提高道路交通的通行能力, 减少拥堵。
设计要与周围环境和谐统 一,美化城市景观。
立体交叉的设计要素
结构设计
选取合适的结构形式和材料, 保证交叉设施的稳定性和耐久 性。
交通规划
合理规划车道、出入口位置和 转弯半径,确保交通流畅。
交通标志
设置明确的标志和标线,指引 车辆和行人正确行驶。
成功的立体交叉设计案例
案例一
兼顾功能性与美观,交叉口成为 城市的地标建筑。
案例二
合理规划车道和转弯半径,确保 交通顺畅。
案例三
城市道路设计第六章立体交叉
二、互通式立交匝道横断面设计
匝道横断面由车 道、路缘带、硬 路肩(紧急停车带) 和防撞墙(防护栏) 组成。采用填土 路堤时,防护栏 设于土路肩上。 匝道横断面组 成如表6-6。
匝道横断面形式单向应采用单幅式断面,双向应采用双幅式断面。 中央分车带困难路段可采用分隔物(钢护栏和混凝土护栏)。机动车 车道宽应根据车型及计算行车速度确定,见表6-7所列数值。单车道 匝道须设紧急停车带,紧急停车带宽度为2.5m。双幅式断面分车带 应满足最小宽度的要求(表6-8)。
坡道上平曲线设置超高,必须考虑纵坡对实际超高的不利 影响。合成坡度一般最大不超过8%,冰雪地区不应超过6 %。合成坡度按下式计算: iH=(i2h+i2Z)1/2 式中:iH--合成坡度(%); ih--超高横坡(%) ih--纵坡(%)
六、匝道端部出入口设计 匝道端部是包括匝道渐变段,变速车道、匝道端点等邻近主线出人 口部分的统称。匝道端部可以根据端部变速车道的外形分为平行式 和直接式,也可根据端部变速车道车道数分成单车道和多车道。 1.匝道端部出人口设计要点 (1)立交枢纽匝道的出人口,应设置在主线行车道右侧。受条件限 制的特殊情况下,出入口只能设置在主线行车道左侧时,应把左侧 出人口按主线车道分流或合流形式设计,具体要求按“主线分流合 流处的辅助车道”的设置要求进行。互通式立体交叉匝道出人口一 般情况应设在主线行车道右侧,除特殊情况或在相交次要道路且其 出人口交通量较小的条件下才可设置在次要道路左侧。
周围环境和街 适用于宽街道及周围房屋简 道宽度 单可以拆迁 城市街道的艺 因高出地面,对艺术处理要 术处理 求高 原有地下管线 不需要改建 排水 容易解决
施工过程对原 工期短,影响小,甚至可以 有交通的影响 在不封锁交通的情况下施工 经济 工程的养护费用相对较低, 钢材用量小,圬工体积大
城市道路设计第六章道路立体交叉
04
立体交叉的实例分析
实例一:四路交叉立体交叉设计
总结词
高效利用空间
详细描述
四路交叉立体交叉设计是一种常见的立体交叉形式,通过在不同高度上设置交 叉口,使得四个方向的车辆能够同时进行交汇,提高了道路的通行效率和交通 安全性。
实例二:高架桥式立体交叉设计
总结词
缓解交通压力
详细描述
高架桥式立体交叉设计通常用于高速公路或交通流量较大的城市主干道,通过建 设高架桥将不同方向的车辆进行分流,有效缓解交通压力,提高车辆行驶速度和 道路通行能力。
立体交叉设计需注重人性化,提供方 便的步行、自行车道等设施,促进绿 色出行。
THANKS
感谢观看
提高交通流量的效率, 减少交通拥堵和延误。
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如噪音、空气污染等。
合理利用资源和资金, 降低建设和维护成本。
设计要素
01
交叉口布局
合理规划交叉口的空间布局,包括 车道数、交通信号灯等。
道路线形
确保道路线形与交通需求相匹配, 减少行驶难度和安全隐患。
03
02
车流组织
优化车流方向和流量分配,提高交 通流畅度。
选型依据
1 2
交通流量与流向
根据不同方向和车流量的需求,选择合适的立体 交叉形式,以提高交通流畅度和安全性。
道路等级与功能
考虑不同等级道路的交通特点,选择适合道路功 能的立体交叉形式,以满足交通需求。
3
工程造价与施工难度
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考虑立体交叉的工程 造价和施工难度,选择经济合理的方案。
城市道路设计第六章道路立 体交叉
• 立体交叉概述 • 立体交叉设计原则与要素 • 立体交叉的选型与规划 • 立体交叉的实例分析 • 立体交叉的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
第九章 道路立体交叉设计
5)X形立交:又称半定向式立交
5)X形立交
5)X形立交:又称半定向式立交 对角左转匝道拉开布置
3.环形立交 ▪ 相交道路的车流轨迹线因匝道数不足而共同使用,且有交
织路段的交叉 。
三路立交
3.环形立交 ▪ 相交道路的车流轨迹线因匝道数不足而共同使用,且有交
织路段的交叉 。
四路立交
3.环形立交 ▪ 相交道路的车流轨迹线因道
2)半直接式:又称半定向式匝道
(1)左出右进式:左转车辆从左侧直接驶出后左转弯,到 相交道路时由右侧驶入。
2)半直接式:又称半定向式匝道
(1)左出右进式:左转车辆从左侧直接驶出后左转弯,到 相交道路时由右侧驶入。
(2)右出左进式:左转车辆从右侧右转驶出,在匝道上左 转,到相交道路后直接由左侧驶入。
一级公路同其它公路交叉,应尽量采用立体交叉。交叉类型 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互通式立体交叉或分离式立体交叉。(部 分立交)
一般公路间的交叉,在交通条件需要或有条件的地点,可采 用立体交叉。(个别立交)
(三)宜采用互通式立体交叉的情况
▪ 1.相交道路的性质、任务:高速、一级公路之间及其与通往 市(县)级及其以上城市或其他重要政治、经济中心、重要港口、 机场、车站和游览胜地的道路相交处应设置互通式立交。
(二)互通式立交 构成:设跨线构造物使相交道路空间分离,且上、下道路有 匝道连接,以供转弯车辆行驶的交叉方式。 特点:车辆可转弯行驶,全部或部分消灭了冲突点,各方向 行车干扰较小,但立交结构复杂,占地多,造价高。
互通式立体交叉分类及平面布置方式
1.部分互通式立交 相交道路的车流轨迹线之间至少有一个平面冲突点的交叉。 适用条件:当个别方向的交通量很小或分期修建时,高速道 路与次要道路相交或用地和地形等限制时可采用这种类型立交。 代表形式:菱形立交
立体交叉设计讲解
菱形立体交叉
部分苜蓿叶立交1
幸运草
部分苜蓿叶立交2
部分苜蓿叶立交3
苜蓿叶式立交
长条苜蓿叶形立交
三层式苜蓿叶形立交
苜蓿叶立交4
喇叭形立交
喇叭形立交
喇叭形立交
广州广惠高速立交
环形立交
二层式环形立体交叉朝阳门立交
三层式环形立体交叉朝阳门立交
四层式环形立体交叉广州区庄立交
迂回涡轮式立交1
了冲突点; ②车流可连续运行,提高了道路的通行能力; ③节约了运行时间和燃料消耗; ④控制了相交道路车辆的出入,减少了对高速道路的干扰。
立体交叉的组成
立体交叉口的基本组成
跨线桥(或地道)
主(正)线 匝道
入口
出、入口 变速车道 集散车道
出口
立体交叉的设置及分类
立体交叉的设置条件
1. 相交道路等级高 2. 地形适宜 3. 道路与铁路交叉
互通式立交的类型
互通式立交分类
按车辆交通组成分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和分行的立体交叉 按交通组织是否在次要道路保留平面交叉分为部分互通式立交 和完全互通式立交。
部分互通式立交
1. 菱形立体交叉 2. 部分苜蓿叶立交
完全互通式立交
苜蓿叶式立交 喇叭形立体交叉 环形立体交叉 迂回涡轮式立交 定向式与部分定向式立交 组合式立交
平、纵组合线形设计
匝道端部设计
出、入口设计
变速车道设计
匝道基本形式-右转匝道
匝道基本形式-左转匝道
环形左转匝道
定向式左转匝道
匝道基本形式-左转匝道
迂回式左转匝道
匝道入口设计
(a)减速车道 (b)交通岛端部作一定偏 移
匝道出口设计
(a)较小的合流角
第五章立体交叉设计1
三路定向 80-
形立交
100
70-80 70- 800080 11000
6.07.0
1、高速公路相互交叉;
2、地形适宜的双向分离式道路 相交。
对公路立交在确定基本形式时,应根据各方面的 交通量,结合地形、地物、当地交通条件综合考虑而 定,并注意以下几点:
(1)直行和转弯交通量均大,相交道路的计算行车速度 较高并要求用较高的速度集散时,可采用定向式或半 定向式立交。
出口
左转匝 道
右转匝
绿
正
道
化
线
加速
车道
入
口
减速 车道 集散车
道
入
跨线 口 正
桥
线
第二节 立体交叉的类型和使用条件
一、按结构物形式分类 立体交叉按相交道路结构物形式划分为上跨式和下穿
式两类: 1.上跨式
这种立交施工方便,造价较低,排水易处理, 但占地 大,引道较长,高架桥影响视线和市容。宜用于市区以外 或周围有高大建筑物处。
图 9-5 喇 叭 形 立 交
(2)苜蓿叶式立交 如图9-6所示
图中 a)为标准形 b)为带集散车道形
a)
b)
图 9-6 苜 蓿 叶 式 立 交
(3)子叶式立交 如图9-7所示
图 9-7 子 叶 式 立 交
只需一座构造物,造型美观, 造价较低。
(4)Y形立交
a)为定向Y形 b)为半定向Y形,右下图为三层式
8.512.5
7.09.0
3.55.0
2.53.5
1、高速公路相互交叉; 2、高速公路与市郊快速路相 交。
1、高速公路相互交叉; 2、高速公路与快速路,主干 路相交; 3、用地允许的市区主要交叉 口。
公路运输6_第六章 公路立体交叉设计
第一节 概 述
(6)城市道路立交用地限制较严,往往采用非标准型立 交;而公路立交用地限制较松,多采用标准型立交。 (7)城市道路立交比公路立交更多地重视美观问题。 (8)城市道路立交设计需考虑施工时在狭小的场地条件 下,便于维持原有交通和快速施工问题;而公路立交 施工时场地多不受限制,交通组织也较方便,只需注 意适当的工期即可。 (9)城市道路立交比公路立交的排水系统更为复杂。 (10)城市道路立交对绿化比公路立交更为重视。 七、立交设计资料、步骤及成果 (一)设计资料收集
第六章 公路立体交叉设计
表格
第一节 概 述
第一节 概 述
一、立交的定义 公路立体交叉是指两条或多条路线(公路与公路、公 路与铁路、公路与其他交通线路)在不同平面上相互 交叉的连接方式,又称公路立交枢纽。 二、立交的组成 (一)主体部分 主体部分是指直接为车辆的直行、转向行驶的组成部 分,包括跨越设施、主线、匝道三部分,如图6⁃1所示。
第一节 概 述
施工图设计是以提交详细的施工图为目的的详细设计 工作。 六、公路立交与城市立交的比较 公路立体交叉和城市道路立体交叉,它们的作用、主 要组成部分和设计方法方面基本相同,但由于受地形、 地物、用地以及收费制等条件的影响,使得二者之间 又有一些区别,设计的主导思想有差异。 (1)公路上一般为收费立交,可供选择的形式较少;而 城市道路上的立交一般不收费,可供选择的形式较多。
第一节 概 述
立体交叉的位置通常是处于两条(或多条)等级较高道路 的交叉点上,它在公路网中起着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 (二)规模庞大,造价昂贵 立交结构实体庞大,占地多,投资费用高是立体交叉 的又一特征。 (三)形式多样,工程复杂 立体交叉桥跨与匝道的灵活多变,加上立交区环境复 杂,使立体交叉类型和式样千变万化,千姿百态。 (四)区域制约,设计灵活 立交工程还具有很强的区域性。
道路立体交叉设计92.pptx
(三)匝道横断面及加宽 1.匝道横断面
第16页/共40页
(三)匝道横断面及加宽 1.匝道横断面 2.匝道圆曲线加宽
第17页/共40页
(四)匝道的超高及其过渡 1.不设超高的圆曲线半径
第18页/共40页
(四)匝道的超高及其过渡 1.不设超高的圆曲线半径 2.超高值确定
第19页/共40页
两个象限集中布置
第8页/共40页
二、匝道的特性 1.对称性: 2.任何一个方向左转的车辆,均可在所有象限内完成左转弯运行。 3.所有行驶方向左转的车辆,均可在部分象限内完成左转弯运行。
三个象限集中布置
第9页/共40页
三、匝道的设计依据 (一)立交的等级 公路互通式立交根据相交道路的等级划分为三级。
(四)匝道的超高及其过渡 1.不设超高的圆曲线半径 2.超高值确定 3.超高过渡方式:
绕行车道中心旋转 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
第20页/共40页
第五节 端部设计
定义:端部是指匝道两端分别与正线相连接的道口,它包括出入口、变速车道及辅 助车道等。
一、出口与入口设计 主线出、入口:一般情况下主线出、入口应设在主线行车道的右侧,出口位置应易 于识别。 通视区域:匝道汇入主线之前保持主线100m和匝道60m的三角形区域内通视。
第30页/共40页
2.常用收费立交的形式
▪ 1)三路收费立交:多采用喇叭形、y形及子叶式立交,只 需一个设在支线上的收费站。
2)四路收费立交: 一般只设1个收费站。
高速公路与一般道路相交
第31页/共40页
2.常用收费立交的形式
▪ 1)三路收费立交:多采用喇叭形、y形及子叶式立交,只 需一个设在支线上的收费站。
2.平面布置:
立体交叉设计-立体交叉选型与设计
特点:形式简单,仅需一座跨线构造物,占地少、造
价低,但行车干扰大。
适用:高速路与次要道路相交个别方向的交通量很少
或分期修建,用地或地形条件限制。
注意:平面交叉设在次要道路上。
部分互通式立交
部分苜蓿叶形立交 菱形立交
交织型立交
含义:相交道路的车流轨迹线以交织的方式运行,存 在交织路段的交叉。 代表形式:环形立交 (图示) 特点:能保证主要道路直行,交通组织方便,无冲突 点,占地较少、但通行能力受限。 适用:高速路与次要道路相交,以用于五条及五条以 上道路相交为宜。 注意:布设应注意让主要道路直行。
交织型立交
环形立交(椭圆环形)
宝安创业立交桥
立体交叉的分类
3. 按其它方式划分
(1) 按相交道路的条数 三路立交、四路立交、多路立交 (2) 按立体交叉的层数 两层式立交、三层式立交、多层式立交
(3) 按立体交叉的用途
公路立交、城市道路立交、铁路立交、人行立交
(4) 按是否收费
收费立交、不收费立交
完全互通式立交
含义:相交道路的车流轨迹线全部在空间分离的交叉。
代表形式:喇叭形立交、苜蓿叶形立交 通行能力大,但占地大、造价高。
适用:高速路间及高速路与其它等级较高的道路相交。
特点:匝道数和转弯方向数相等,无冲突点,行车安全,
部分互通式立交
含义:相交道路的车流轨迹线间至少有一个平面冲突 点的交叉。 代表形式:菱形立交、部分苜蓿叶形立交 (图示)
左转弯车辆绕行距离较长。
T形交叉。应将环圈式匝道设在交通量小的方
适用: 向上,主线转弯交通量大时宜采用A式,反之
采用B式。
匝道类型
A. 定向型匝道 B.半定向型匝道 C. 小环形匝道 D.环形匝道
《道路立体交叉设计》课件
立体交叉是指在不同平面上通过匝道相互连接的交叉路口,使得车辆可以通过立体交叉口在不同平面上进行分流 ,提高交通流畅度和安全性。
立体交叉分类
根据构造形式,立体交叉可分为分离式和互通式两类。分离式立体交叉仅通过匝道实现直行车流的分流,不涉及 转弯车流;互通式立体交叉则通过多条匝道实现直行和转弯车流的分流。
架桥型、地面型等多种类型。
03
分离式立交的设计要点
分离式立交设计需考虑交通流量、流向、道路等级、安全与舒适性、环
境与景观等因素,同时要注重优化立交结构、提高通行效率、降低建设
成本。
立交的线形设计
立交线形设计概述
立交线形设计是指对立交的道路走向 、坡度、弯道等进行合理的设计,以 确保车辆行驶的安全与舒适性。
03
CATALOGUE
道路立体交叉设计技术
互通式立交设计
互通式立交设计概述
互通式立交是一种多层次、多方向、多通道的立体交叉道 路设计,用于实现不同方向和不同道路等级的交通转换。
互通式立交的类型
根据交叉道路的等级、交通流量和流向等条件,互通式立 交可分为喇叭型、Y型、T型、十字型等多种类型。
互通式立交的设计要点
机遇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新材料、新工艺的应 用,道路立体交叉设计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 遇。例如,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将有助于提高 设计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绿色建筑材料和节 能技术的应用将有助于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新结构和新形式的设计将有助于提高交通效 率和安全性。
当前,我国道路交通发展迅速,对立 体交叉设计的需求越来越大,亟需培 养专业的立体交叉设计人才。
课程目标
01
掌握立体交叉设计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02
了解立体交叉设计的实际应用和案例分析。
《立体交叉造型》课件
立体交叉造型的优势
立体交叉造型可以使设计作品更加生动有趣,突破平面限制,给人一种立体感和层次感。
立体交叉造型的构成要素
主体形状
主体形状是立体交叉造型的 核心,可以选择各种几何形 状或自由形态。
副体构成
副体构成是指组成立体交叉 造型的各个元素,可以是图 形、文字、图像等。
视图选择
视图选择决定了立体交叉造 型的展示形式,可以选择透 视图、正视图等。
立体交叉造型的设计方法
1 步骤一:确定主体
形状
根据设计目的和风格选 择合适的主体形状,例 如立方体、椭圆等。
2 步骤二:安排副体
构成
将不同的副体构成按照 一定规律组合在主体形 状上,创造出丰富的交 叉效果。
立体交叉造型的发展前景
随着科技与艺术的不断发展,立体交叉造型将在设计领域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立体交叉造型》PPT课 件
欢迎来到《立体交叉造型》PPT课件!本课程将介绍立体交叉造型的概述、 构成要素、设计方法、案例分析、设计技巧以及它的优点和发展前景。
立体交叉造型概述
什么是立体交叉造型?
立体交叉造型是一种创意设计技术,通过交叉叠加不同形状和颜色的元素,创造出立体感 和动态效果。
立体交叉造型的应用场景
立体交叉造型的设计技巧
1
技巧一:运用对称原理
通过对称排列副体构成,增强立构成中运用明暗对比,使立体交叉造型更具层次感。
3
技巧三:运用透视法
采用透视效果展示立体交叉造型,创造出更真实的空间感。
结论
立体交叉造型的优点
立体交叉造型可以增加视觉冲击力,吸引观众的关注,使设计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道路交叉设计立体交叉设计
23:13:14
3.2互通式立交的基本类型的特点
3、部分苜蓿叶型 这种型式是只在部分象限内设置匝道、或
在所有象限内仅设置部分环道的立交。(图 3.2.8,3.2.9) 4、定向型 四岔定向型互通式立交是一种结构最复杂、 行车条件最好的立交,所有左转弯车辆均用 匝道直接进出,转向角小,转弯半径大,路 线短捷,无平交冲突点,也无交织路段。 (图3.2.10,3.2.11,3.2.12)
3.1互通式立交的基本组成和交通组织分析 2、对右转弯车流,用右转弯匝道连接。有
两种方式: 1)从主线的右侧直接右转弯连接到相交道
路主线的右侧。(图3.1.3(1)) 2)从主线的左侧,通过立交桥构造物,左
转270°实现右转弯。(图3.1.3(2))
23:13:14
3.1互通式立交的基本组成和交通组织分析
6)当相交道路均为双向交通时,用定向匝 道组织左转弯,即从一条主线右侧分流后, 匝道连续跨越(或下穿)二条主线,再从另 一主线右侧合流。(图3.1.4(6))。
23:13:14
3.2互通式立交的基本类型的特点
一、三岔立交 三岔立交有喇叭型、定向Y型、半定向Y型和
三岔菱型
1、喇叭型
用一个小型匝道和一个外环道来实现左转弯 运行,无冲突点,行车安全。(图3.2.1)
23:13:14
3.2互通式立交的基本类型的特点 7、喇叭型 可用两个三岔喇叭型的组合或一个喇叭与
其它型式组合。(图3.2.20,3.2.21)
23:13:14
3.3互通式立交规划与型式选择
一、设置互通式立交的条件 1、根据高速公路完全控制出入的特点,下
道路立体交叉设计
道路立体交叉设计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道路交通问题也日益突出。
为了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和交通安全性,道路立体交叉设计成为一个重要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从设计原则、类型和优点等方面,对道路立体交叉进行详细介绍。
道路立体交叉设计的原则主要包括交通流量和速度、通行效率、安全性和环境影响等。
首先,设计应满足不同交通流量和速度的需求,确保交通通畅。
其次,设计应提高道路通行的效率,缩短通行时间和排队等待时间。
同时,设计也应注重交通安全,确保车辆、行人和自行车等的安全通行。
最后,设计应通过减少环境影响,减少噪音和空气污染等。
根据不同的交叉道路类型和需求,道路立体交叉设计可以分为立交桥、高架和地下隧道等几种类型。
立交桥是最常见的道路立体交叉形式,几条道路在一定高度的桥上交叉。
它通常适用于交通流量大、速度快的主要道路交叉口。
高架是将道路设置在地面以上,利用悬挂在桥梁上的支柱来支撑道路。
它适用于交通流量大、空间有限的区域。
地下隧道是将道路设置在地面以下,通常通过挖掘地面和建造隧道来实现。
它适用于需要保持地面美观和减少噪音污染的区域。
道路立体交叉设计具有许多优点。
首先,它可以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减少交通拥堵和排队等待时间,提高交通效率。
其次,它可以增加交通安全性,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立体交叉可以将不同方向的交通流分离,减少交叉冲突。
同时,它也可以提高行人和自行车等非机动车辆的安全。
此外,道路立体交叉设计还可以减少环境影响,降低噪音和空气污染等。
然而,道路立体交叉设计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它的建设成本较高。
立交桥、高架和地下隧道等结构的建造和维护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资源。
其次,它需要在道路规划和设计过程中考虑到地形地貌、土壤条件等因素,以确保结构的稳定和安全。
同时,也需要考虑到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因素,以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综上所述,道路立体交叉设计是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和交通安全性的重要解决方案。
通过满足不同交通流量和速度的需求,提高道路通行的效率,确保交通安全和减少环境影响等原则,选择合适的类型和进行详细设计,可以实现道路交通的良性发展。
道路立体交叉设计课程设计
道路立体交叉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道路立体交叉设计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功能。
2.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立体交叉设计的流程、关键参数和主要方法。
3. 让学生了解我国道路立体交叉设计的相关规范和标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道路立体交叉设计案例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立体交叉设计软件进行简单设计的能力。
3. 培养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解决道路立体交叉设计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道路立体交叉设计学科的兴趣,激发其探索精神。
2. 培养学生关注交通工程领域的发展,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善于沟通交流。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交通工程及相关专业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
课程旨在使学生在掌握道路立体交叉设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其成为具有专业素养和人文关怀的交通工程人才。
二、教学内容1. 道路立体交叉设计基本概念与分类- 章节关联:课本第3章- 内容列举:立体交叉的定义、功能、分类及适用场景。
2. 立体交叉设计流程与方法- 章节关联:课本第4章- 内容列举:设计流程、关键参数选取、设计方法及注意事项。
3. 道路立体交叉设计关键参数- 章节关联:课本第5章- 内容列举:交叉口间距、交织长度、坡度、视距等参数的确定方法。
4. 立体交叉设计案例分析- 章节关联:课本第6章- 内容列举:国内外典型立体交叉设计案例,分析其设计原理和优缺点。
5. 立体交叉设计软件应用- 章节关联:课本第7章- 内容列举:介绍常用立体交叉设计软件,指导学生进行简单设计操作。
6. 道路立体交叉设计规范与标准- 章节关联:课本第8章- 内容列举:我国立体交叉设计相关规范、标准及其应用。
本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结合课本章节进行选择和组织,确保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刘子剑.互通式立体交叉设计原理与应用
刘子剑.互通式立体交叉设计原理与应用1.互通式立体交叉设计的介绍互通式立体交叉是一种现代化的交叉设计,主要是为了满足现代城市交通的发展需求,同时也能够提高交通事故的安全系数。
互通式立体交叉是指不同立交桥之间通过连续的匝道交换交通流,将立交桥组成一个结构完整、相互关联的整体,形成一个交通流完整的立体化交叉方式。
该设计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城市道路建设中。
2.互通式立体交叉的设计原则互通式立体交叉的设计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结构合理性原则互通式立体交叉的结构设计必须是合理的,既能够满足现代交通的需求,又能够保证交通流畅,提高安全系数。
同时,还需要考虑交叉点所在的区域的地形地貌等自然环境因素,最终构建出一种合理的、完整的立体交叉结构。
2.2功能性原则互通式立体交叉要首先保证其功能性,即通过交通分流和路线的划分,用户能够快速安全地到达目的地。
同时,在立交桥的设计中应该考虑到不同车辆的行驶速度和需求,从而达到高速公路无阻碍流畅通行的目的。
2.3经济可行性原则互通式立体交叉的设计应该遵循经济可行性原则,尽量减少施工、维护成本等方面的损失,同时还应该考虑环保问题,推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3.互通式立体交叉的应用互通式立体交叉在现代城市道路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既适用于城市交通密集的区域,也适用于东西交通流较大的地区。
互通式立体交叉的应用主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3.1交通安全互通式立体交叉的设计可以使不同车辆之间交通流畅,减少因交叉点或者路口发生的交通事故发生。
节约了交通事故的后期处理成本,提高了交通管理的安全系数。
3.2交通便利互通式立体交叉有较强的梯次性,可以分为入口、出口和立交桥等几个层次,使交通流骤变得更为顺畅。
同时,互通式立体交叉还可以设置考虑行驶距离更短的出口和入口。
通行车辆可以快速地安全地到达目的地,委员及不少时间。
3.3美化城市环境互通式立体交叉的应用,包括道路的规划、建设和管理等方面,使城市的交通环境更为美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交通量、交通性质
城市道路:Q现状=4000~6000PCV/h 主要交通性主干道,可选择立交。 三、社会条件、自然条件及管理方式 城市重要交叉口(出入城交叉口、快速路系统) 山城、大桥下的滨河路 城市边缘,交通量大而管理不方便。 四、公、铁立交设置条件 车交一次封闭时间超过20分钟。 昼间汽车和火车交通量达到一定程度。 昼间紧急封闭道口时间过长,且汽车交通量大。
立体交叉的范围:一般是指各相交道路出入口变速 车道渐变段顶点以内包含的正线和匝道的全部区 域。
入口 出口
正线
构造物
匝道
立交设置的影响因素及设置条件: 影响因素: ➢道路等级 ➢交通性质、交通量 ➢社会条件,自然条件及管理方式
设置条件: 一、道路等级 高速公路与其他道路相交,必须立交(含铁路) 一级公路与其他道路相交,应尽量立交 一般路有条件可设立交 城市快速路与快速路相交,必须立交(含铁路) 城市快速路与主干路相交,应采用立交。
部分苜蓿叶式立交
优点: ➢主线直行车快速通畅,单一驶出方式简化了主线 上的标志; ➢仅需一座桥,用地和工程费用较小; ➢远期可扩建为全苜蓿叶式立交。 缺点: ➢次线上存在平面交叉,有停车等待和错路远行可 能。 布设: ➢应使转弯车辆的出入尽量少妨碍主线的交通,最 好使每一转弯运行均为右转弯出入,不得已时应优 先考虑右转出口。平面交叉口应布置在次线上。
第九章道路立体交叉设计
本章主要内容 一、立体交叉口的组成及设置条件 二、立体交叉的基本类型及适用条件 三、立交规划 四、立交设计
设计任务:正确立体交叉口形式和规模、完成线位设计, 包括匝道、端部和其他方法等。
第一节、立体交叉组成及设置条件
立体交叉的组成: 1.跨线构造物:它是立交实现车流空间分离的 主体构造物,包括设于地面以上的跨线桥(上跨 式)以叭形立交 苜蓿叶式立交 子叶式立交 X型式立交 Y型式立交
喇叭形立交
喇叭形立交可分为A式和B式。经环圈式左转匝 道驶入主线(或正线)为A式,驶出时为B式。
优点: 其它匝道都能为转弯车辆提供较高速度的半定向运 行;只需一座构造物,投资牧省;无冲突点相交织, 通行能力大,行车安全;造型美观,行车方向容易 辨别。 缺点: 环圈式匝道适应车速较低。 布设: 应将环圈式匝道设在交通量小的方向上,主线交通 量大时应采用A式。次线上跨对转弯交通视野有利, 下穿时宜斜交或弯穿。
(三)、立交形式选择的基本原则
1.确保行车安全畅通和车流的连续。 ➢相交道路等级高时应采用完全互通式立交; ➢交通量大、行车速度高的行车方向要求线形标准高、 路线短捷、纵坡平缓; ➢在城市道路上,若使机、非交通量都很大的车流分 离行驶,可采用三层或四层式立交。 2.立交形式应与环境相协调和周围建筑设施分布相 适应,力求合理利用地形,工程营运经济,造型美 观,结构新颖合理。 3.近远期结合。既考虑近期交通要求,减少投资费 用,又考虑远期交通需要而改建提高的可能。
Y型式立交
为三层式Y形立交 a)为定向Y形;b)为半定向Y形。
优点:能为转弯车辆提供高速的定向或半 定向运行;无交织,无冲突点,行车安全; 方向明确,路径短促,通行能力大,正线 外侧占地宽度较小。 缺点:需要构造物多,造价较高。
c)环形立交
相交道路的车流轨迹线因匝道数不足而共同使用, 且有交织路段的交叉。
a)、b)、c)分别为三路、四路、多路立交。
优点:能保证主线直通,交通组织方便,无冲突 点,占地较少。 缺点:次要道路的通行能力受到环道交织能力的 限制,车速受到中心岛直径的影响,构造物较多, 左转车辆绕行距离长。 适用于:主要道路与一般道路交叉,以用于五条 以上道路相交为宜。 布设:应让主线直通,中心岛可采用圆形、椭圆 形或其它形状。当采用环形立交时,必须根据相 交道路的性质进行比较研究,看环道的最大通行 能力和所采用的中心岛尺寸是否满足远期交通量 和车速的要求。
苜蓿叶式立交
a)为标准形; b)为带集散车道形。
优点:立交平面形似苜蓿叶,交通运行连续而 自然,无冲突点,可分期修建,仅需一座构造 物。 缺点:占地面积大,左转绕行距离较长,环圈 式匝道适应车速较低,且桥上、下存在交织; 应用:适于高速道路之间的立交,城市内因用 地限制很难采用。因其形式美观,如果在城市 外围的环路上采用,加之适当地绿化,也是较 为合适的。 布设:为消除主线上的交织、避免双重出口、 使标志简化以及提高立交的通行能力和行车安 全、可加设集散车道。
(二)、各种立交分析 a)部分互通式立交
菱形立交 部分苜蓿叶式立交
(二)、各种立交分析
菱形立交
a)三路立交,b) 四路立交。
优点: ➢能保证主线直行车辆快速通畅; ➢转弯车辆绕行距离较短;主线上具有高标准的单 一进出口,交通标志简单; ➢主线下穿时匝道坡度便于驶出车辆减速和驶入车 辆加速; ➢形式简单,仅需一座桥;用地和工程费用小。 缺点: ➢次线与匝道连接处为平面交叉,影响了通行能力 和行车安全。 布设: ➢应将平面交叉设在次线上,主线上跨或下穿视地 形和排水条件而定,一般以下穿为宜。次线上可通 过渠化或设置交通信号等措施组织交通。
子叶式立交:
只需一座构造物,造价较低,造型美观。 但交通运行条件不如喇叭式好,正线存 在交织,多用于苜蓿叶式立交的前期工 程。布设时以正线下穿为宜。
X型式立交
优点:各方向运行都有专用匝道,自由流畅,转向 明确;无冲突点,无交织,通行能力大;适应车速 高。 缺点:占地面积大,层多桥长,造价高,在城区很 难实现。
2.正线:它是组成立交的主体。指相交道路的直行 车行道。主要包括连接跨线构造物两端到地坪标高的 引道和交叉范围内引道以外的直行路段。
3.匝道:它是立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供上、 下相交道路转弯车辆行驶的连接道,有时包括匝道 与正线以及匝道与匝道之间的的跨线桥(或地道)。
4.出口与入口:由正线驶出进入匝道的道口为出 口,由匝道驶入正线的道口为入口。 5.变速车道:为适应车辆变速行驶的需要,而在 正线右侧的出入口附近设置的附加车道称为变速车 道。出口端为减速车道,入口端为加速车道。
第二节、立体交叉的基本类型及适用条件
(一)、立交分类与常用形式 立交分类: 1.按交通功能分 ➢分离式 ➢半互通式 ➢互通式 2.按跨越方式分 ➢上跨 ➢下穿
常用立交形式: 1.互通式 ①环交立交 ②苜蓿形 ③喇叭形 ④全定向 ⑤组合式——上述几种方式的组合 2.半互通式 ①菱形 ②不完全苜蓿叶、不完全定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