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泉实验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喷泉实验及拓展应用教案

喷泉实验及拓展应用教案

喷泉实验及拓展应用教案喷泉实验是物理实验中常见的一个实验项目,它通过利用气体的流动和压力原理,使水通过一定的装置形成喷射,引起水柱从地面喷出。

这个实验不仅能够直观地展示压力和流体力学的原理,还具有趣味性和教育性,适合用于小学和初中的科学实验教学中。

以下是一份喷泉实验及拓展应用的教案:一、实验目的:通过喷泉实验探究压力对流体运动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喷泉原理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实验器材和材料:1. 水容器(如一个玻璃瓶)2. 小型水泵3. 排水管4. 水管5. 水龙头三、实验步骤:1. 将水容器放在桌面上,用水龙头或其他方法向水容器中注满水。

2. 将排水管连接到水容器底部,排水管另一端放入一个可以接水的容器中。

3. 将水泵插入水容器中,保证水泵的电线已连接好。

4. 打开水泵电源,观察水容器中的水流动情况。

5. 调节水泵的工作时长和水流强弱,观察喷泉高度的变化。

四、实验结果和分析:1. 实验中,当水泵开始工作时,水开始从喷泉装置中喷出,形成一个水柱。

2. 随着水泵的工作时长和水流强弱的变化,喷泉的高度也会有相应的变化。

当水流强大时,喷泉高度较高;当水流较小时,喷泉高度较低。

五、实验讨论和问题提出:1.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发现当水从喷泉中喷出时,有一个明显的高度,这是因为水受到一定的压力作用。

2. 喷泉实验中,水从喷泉装置中喷出的高度与水流的强度有关。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为什么水流强大时,喷泉的高度会较高?为什么水流较小时,喷泉的高度会较低?六、实验拓展:1. 将水泵的出口与气球相连接,打开水泵,观察气球的膨胀情况。

可以发现,随着水流的输入,气球会逐渐膨胀,这是因为水的压力作用的结果。

2. 进一步拓展,将水泵的水管朝上垂直放置,打开水泵,观察水柱的形成和高度变化。

可以发现,当水柱达到一定高度后,水柱会折回降低高度,并重新形成喷射,形成周期性的喷泉效果。

3. 可以讨论喷泉的应用,例如喷泉广场、音乐喷泉、喷泉景观等,并初步探究喷泉设计中的原理。

喷泉实验策划书范文3篇

喷泉实验策划书范文3篇

喷泉实验策划书范文3篇篇一喷泉实验策划书一、实验名称喷泉实验二、实验目的1. 了解喷泉实验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2. 观察喷泉的形成过程,加深对气体溶解度和压强差的理解。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验原理喷泉实验是利用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差异,通过改变气体和液体之间的压强差,使液体从一个容器中被吸入另一个容器中,形成喷泉的现象。

四、实验器材圆底烧瓶、短颈漏斗、橡胶管、止水夹、玻璃导管、集气瓶、铁架台、蓝色石蕊试纸、酚酞试液、浓盐酸、氨气、蒸馏水。

五、实验步骤1. 按图连接好实验装置,在圆底烧瓶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滴入几滴酚酞试液,使溶液呈红色。

2. 在短颈漏斗中加入适量的浓盐酸,将其固定在铁架台上。

3. 打开止水夹,用玻璃导管将氨气通入圆底烧瓶中,观察现象。

4. 关闭止水夹,用热毛巾捂住圆底烧瓶,观察现象。

六、实验现象1. 氨气通入圆底烧瓶后,溶液逐渐变红,形成美丽的喷泉。

2. 关闭止水夹,用热毛巾捂住圆底烧瓶后,喷泉停止,溶液恢复红色。

七、实验分析1. 氨气通入圆底烧瓶后,与水发生反应,氯化铵,使溶液呈碱性,酚酞试液遇碱变红。

2. 关闭止水夹后,烧瓶内的压强增大,将水压入漏斗中,形成喷泉。

3. 用热毛巾捂住烧瓶后,氨气的溶解度减小,烧瓶内的压强减小,喷泉停止。

八、注意事项1. 实验中应注意安全,防止氨气泄漏。

3. 实验结束后,应及时清理废液,洗净仪器。

九、实验拓展1. 可以让学生思考如何设计实验,使喷泉的颜色发生变化。

2. 可以让学生探讨喷泉实验在生活中的应用。

篇二喷泉实验策划书一、实验名称喷泉实验二、实验目的1. 了解喷泉实验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2. 观察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和反应现象。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验原理喷泉实验是利用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差异,通过产生负压将水压入装置中,形成喷泉的一种实验。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使用氨气(NH3)和酚酞溶液来演示喷泉实验。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制作喷泉(三篇)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制作喷泉(三篇)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制作喷泉(三篇)目录: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制作喷泉一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剥花生二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动物的保护色三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制作喷泉一活动目标:1.乐于参与探究活动,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2.通过操作感知空气的存在。

3.在活动中体验发现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1.实验材料:塑料瓶、吸管、装有水的脸盆、小水杯;2.记录表格、记号笔、报纸、抹布、视频课件、表演绸带若干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欣赏喷泉1.师:我们已经用磁铁做了一些小实验,有打电话、钓鱼等。

今天有两位叔叔他们也来做小实验,我们一起看看他们用了哪些材料?做了什么实验?2.幼儿欣赏《可乐喷泉实验》,问:“你看到了什么?叔叔用什么材料制作喷泉的?”3.喷泉真好玩,我们也来做喷泉吧!二、指导幼儿制作喷泉。

1.教师向幼儿介绍实验材料。

2.教师示范制作喷泉。

(1)在密封的塑料瓶里扎两个洞,灌上水,插上两根吸管。

(2)用力向其中一根吸管吹气,水就会从另一根吸管里喷出来。

3.教师介绍喷泉实验原理:我们向一根吸管吹气,吹入的空气会变成气泡,对水施加压力,水就会从另一根吸管中被推挤上来,形成喷泉。

只要不断吹气,水就会不断喷出来。

4.幼儿制作喷泉,教师随堂指导。

5.幼儿玩喷泉,提醒幼儿不要弄湿衣服。

三、引导幼儿讨论:怎样让喷泉喷得更高?1.问:怎样让喷泉喷得更高?请你试试,并记录下来。

2.鼓励幼儿大胆猜想,并能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来。

教师注意观察幼儿,了解幼儿的问题和发现并给以适时的支持与帮助。

3.预想与对策:玩的过程中存在操作技能上的问题,如喷泉的水柱总是喷到脸上、手上,有时瓶子爱倒……帮助幼儿发现操作技巧中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4.讨论结果:鼓励幼儿大胆与同伴交流,关注每个幼儿的发现和感受,获得相关经验。

如:孔打得高,喷泉喷得高;用力吹,喷泉喷得高。

四、游戏表演:1.幼儿分组竞赛,比比谁的喷泉喷得更远?2.表扬遵守游戏规则的幼儿。

大班科学教案自制喷泉5篇

大班科学教案自制喷泉5篇

大班科学教案自制喷泉5篇活动目标1.通过玩玩、看看等活动,使幼儿初步了解一些水注喷高的缘由。

2.能够通过自己的语言清晰的表述出自己的探究结果。

3.培育幼儿动手操作、大胆探究的力量。

活动预备1.图片—喷水台2.水盆、水、能舀水的容器。

活动过程一、幼儿自由玩水1.请幼儿自己选择器具来玩水。

2.教师巡回观看,了解幼儿玩水的几种方法。

二、了解喷泉1.出示图片-喷泉,幼儿观看。

教师:小朋友看看图片上是什么?(喷泉)你怎么看出来是喷泉呢?(幼儿知道并说出水是向上喷的。

)2.怎样才能让水喷上去呢?(鼓舞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探究喷泉1.尝试制造喷泉教师:小朋友,你们来试一试怎样才能任谁向上喷呢?请幼儿自由玩水,进展探究。

2.教师巡回观看,并记忆幼儿的探究结果。

教师小结幼儿的探究状况:哪些幼儿想出了让水向上喷的方法,能使水向上喷。

哪些幼儿找不到让水向上喷的方法。

3.请幼儿演示怎样制造出的喷泉。

4.请幼儿演示不能制造出喷泉。

引导幼儿共同找出不喷水的缘由。

四、人工喷泉1.请幼儿自由结合两人一组进展喷泉竞赛,看谁的喷泉喷的高,并讲出自己喷泉喷的高的缘由。

2.幼儿争论如何让喷泉喷的更高。

3.请幼儿查找适宜的材料,制造出喷的更高的喷泉。

大班科学教案自制喷泉篇二活动目标:1、在探究中发觉和了解喷泉形成的简洁原理。

2、乐于探究,积极参加喷泉小试验。

3、感受喷泉给生活带来的欢乐。

4、培育幼儿对事物的奇怪心,乐于大胆探究和试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预备:1、材料:饮料瓶、盖子、一次性杯子、管子。

(在饮料瓶身和一次性杯子上钻好洞)2、喷泉的视频和图片。

活动过程:一、第一次探究,沟通发觉。

教师:小朋友,你们见过喷泉吗?在哪里见过?教师:今日,我们来玩一个喷泉嬉戏。

教师带来了一些材料,这些材料小朋友们在日常生活中都见过的,看看哪个小朋友能利用这些材料玩出喷泉。

教师:师请坐得端正的小朋友上来操作。

(请个别幼儿操作,其他幼儿欣赏)教师:谁来说说,他是怎么玩出喷泉的?(幼儿答复)二、其次次探究,了解喷泉的形成。

喷泉教案5篇

喷泉教案5篇

喷泉教案5篇教师在教学前需要详细撰写教案,以确保课堂顺利进行,制订教案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安排教学活动,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喷泉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喷泉教案篇1活动目标:1、探索运用多种材料制作小喷泉,初步感知喷泉的形成。

2、运用多种方法探索发现孔的大小与水柱之间的关系。

3、大胆分享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感受其中的乐趣。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瓶子若干(盖子另放,有的有孔、有的没孔)针管、塑料袋、牙签、气球;瓶盖有大小两个孔的饮料瓶;装水的整理箱5个。

音乐喷泉和水幕电影的视频。

《high歌》音频。

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1、提问:你见过喷泉吗?喷泉是什么样的?2、小结:小朋友在广场、公园都见过喷泉,有的向高处喷,有的喷泉是向四周喷的,有的喷泉是旋转喷的。

还有音乐喷泉,它会随着音乐的高低起伏而变高变低、变长变短,还有水幕电影,喷泉的水会形成一道幕布,上面会演出电影。

这些都是人工喷泉。

3、提问:你知道喷泉的水是怎么喷出来的吗?4、小结:每个人工喷泉都有一个泵,它给一个足够大的力,让水从小孔里喷出去,这样我们就看到了美丽的喷泉。

二、探索用多种材料制作喷泉的方法。

1、观察材料,引导幼儿猜测:哪些材料可以做小喷泉?该怎么做小喷泉?2、幼儿尝试制作喷泉。

3、分享交流制作喷泉的方法。

(1)幼儿展示自制小喷泉。

(2)请幼儿介绍自己制作喷泉的方法。

4、小结:小朋友刚刚做了许多小喷泉,有的小朋友是一个人做的,有的小朋友还会和别人合作。

有的小朋友用塑料袋、有的用针管、有的用气球、有的用饮料瓶,都是把水装进这些容器里,这些容器上还要有孔,给一个足够大的力,让水从小孔里喷出来,这样我们的小喷泉就做好了!三、探索孔的大小与水柱的关系。

1、观察新的材料,提问:瓶盖上有什么?如果用这个瓶盖做喷泉,大孔喷出的水柱和小孔喷出的水柱一样吗?大孔喷出的水柱是什么样?小孔喷出的水柱是什么样?2、幼儿将自己的猜想记录在纸上猜想一栏。

【大班科学教案】大班科学:有趣的喷泉

【大班科学教案】大班科学:有趣的喷泉

【大班科学教案】大班科学:有趣的喷泉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喷泉形成的原理,知道水压和空气压力对喷泉的影响。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体验科学实验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引导幼儿理解喷泉形成的原理,即水压和空气压力的作用。

(2)指导幼儿成功完成简单的喷泉实验。

2、难点(1)帮助幼儿理解较为抽象的水压和空气压力的概念。

(2)在实验过程中,确保幼儿的操作安全,避免意外发生。

三、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通过展示喷泉的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幼儿直观地感受喷泉的形态和特点。

2、实验探究法组织幼儿进行简单的喷泉实验,让他们在实践中探索喷泉形成的原理。

3、讨论交流法引导幼儿在实验后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促进幼儿之间的思维碰撞和交流。

四、教学准备1、材料准备塑料瓶、吸管、胶带、水盆、水等。

2、知识准备幼儿对水的特性有一定的了解,如知道水是流动的液体。

五、教学过程1、导入(3 分钟)通过播放一段美丽的喷泉视频,引起幼儿的兴趣。

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看到了什么?喷泉漂亮吗?你们想不想知道喷泉是怎么形成的呢?(1)拿出一个装满水的塑料瓶,用手挤压瓶子,水会从瓶口流出。

(2)向幼儿解释,这是因为我们对瓶子施加了压力,水就被挤出来了。

(3)接着,拿出一个有吸管的塑料瓶,将吸管插入瓶中,用胶带固定好,瓶中装半瓶水。

(4)然后问幼儿,如果我们对着吸管吹气,会发生什么呢?(5)向幼儿讲解,当我们向吸管吹气时,瓶内的空气压力增大,水就会被压出来,形成喷泉。

3、幼儿实验(15 分钟)(1)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套实验材料。

(2)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注意安全,不要将水洒到身上或地上。

(3)鼓励幼儿尝试不同的吹气力度和角度,观察喷泉的变化。

4、分享与讨论(10 分钟)(1)请幼儿分享自己的实验结果,说说自己是怎么做的,看到了什么。

(2)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有的小组喷泉喷得高,有的喷得低。

创意的喷泉教案:让学生动手制作有趣的喷泉装置

创意的喷泉教案:让学生动手制作有趣的喷泉装置

创意的喷泉教案:让学生动手制作有趣的喷泉装置让学生动手制作有趣的喷泉装置创意能力是一个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能力,而创意的培养也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为了帮助学生提高创意能力,本文将介绍一种有趣的教学方法:制作喷泉装置。

一、教学目的1、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力,提高创意水平;2、通过动手实践掌握机械制作、电路连接等技能;3、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

二、教学准备1、材料准备:学生每组需要准备水泵、水管、水阀、电池盒、导线、电源等材料。

2、工具准备:钳子、螺丝刀、电烙铁等机械工具。

3、教学环境:实验室或课堂,学生每组需要一个工作台。

三、教学步骤1、讲解喷泉原理:通过水泵将水送入水管,然后通过水阀的控制实现水流的开启和关闭,最终形成喷泉。

2、组织学生分组,每组5-6人,让每组学生设计自己的喷泉装置。

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意,可以设计出各种形状的喷泉,例如球形、方形、人形等等。

3、学生开始制作。

首先需要将水泵和电源连接起来,确保水泵可以正常工作。

接着需要将水阀与水管连接起来,让水流得以控制。

最后将喷泉的外壳制作出来,可以使用3D打印等现代技术,也可以自己动手用木材或其他材料构建。

4、装置制作完成后,每组学生需要向其他组展示自己的喷泉装置,并解释其原理和设计思路。

5、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将每组学生制作的喷泉装置放在一起,形成一个大型的喷泉装置。

四、教学效果评估1、观察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创意能力,以及是否能将自己的想法问世。

2、观察学生是否能掌握机械制作、电路连接等技能。

3、观察学生在合作过程中是否有良好的沟通协作能力,并发挥自己的团队合作精神。

五、教学总结通过本次教学,学生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创意能力,也能够掌握机械制作和电路连接等技能,并且能够锻炼自己的团队合作精神。

本教案的创意思路来源于实际生活中的喷泉装置,让学生从生活中来,回归生活中去,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之中,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

以大自然为师,创造出更美好的喷泉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

以大自然为师,创造出更美好的喷泉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

以大自然为师,创造出更美好的喷泉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

在本节科学课中,我们将以大自然为师,学习和体验一些喷泉的原理。

这样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自然界的奥秘,并通过亲自参与活动来展现他们的创造力。

接下来,我们就来介绍一些关于创造出美好喷泉的教案。

一、实验一:水上喷泉材料:杯子、吸管、水步骤:1、取一个透明的杯子,将杯子内的水注满。

2、用吸管轻轻地将杯子中的水吸起1-2厘米。

3、然后将吸管的一端放在瓶口下面,形成一个封闭的水柱。

4、当你轻轻地向杯子中吹气时,水就会从嘴上喷出,形成一个美丽的水柱。

这个实验非常简单,可以让孩子们亲自参与到其中,让他们了解到水的特性,以及吸管和气流对水的作用。

二、实验二:气泡喷泉材料:半瓶苏打水、明胶粉、水、亮闪闪的装饰物、苯甲酸、小块纸步骤:1、将一半苏打水倒入碗中。

2、加入大约半匙明胶粉,并将它们混合在一起,直到它们充分溶解。

3、将残余在碗中的1/2苏打水重复刚才的步骤。

4、接下来,将两个碗放上一起,取出一个漏斗,并将它们相互连接。

5、取两个小匙子,其中一个装苯甲酸,另一个装些小块纸,放在漏斗周围。

6、在这个过程中,苯甲酸和小块纸会落到明胶和苏打水的中间,并且快速的气泡喷泉会在瓶口处形成。

7、在喷泉表面撒一些亮闪闪的装饰物,让它看起来更加美丽。

这个实验可以帮助孩子们了解化学反应中气泡的生成和水的特性,同时还可以培养其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三、实验三:喷射水柱材料:塑料瓶、不易断裂的塑料袋、魔术贴、玻璃珠、饮管、水步骤:1、打一个小洞在塑料瓶的侧面,然后在瓶颈上方再打一个小洞,从后面准备好一张填充好水的塑料袋。

2、将填充好的塑料袋放入瓶中,转动袋子,直到尾部对齐轮廓。

3、用几个玻璃珠将塑料袋的底部受压缩,然后用魔术贴固定住。

4、将饮管插在瓶颈上方的小洞中,然后将口吸在饮管上,这时可以观察到饮管上的水位。

5、建议在洒水盆中进行这个实验,为了能够控制好飞溅的水。

当吸管口吹气时,水就会射出塑料袋的尾部,并且形成一个水柱高度不同的喷泉。

大班科学有趣的喷泉教案13篇

大班科学有趣的喷泉教案13篇

大班科学有趣的喷泉教案大班科学有趣的喷泉教案13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科学有趣的喷泉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科学有趣的喷泉教案1活动目标1、感知视觉暂留造成的奇妙现象。

2、在游戏中体会两种颜色相配的陀螺旋转后会产生新颜色的奇妙现象,并能认真记录。

3、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4、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5、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感知陀螺转动时颜色的奇妙变化。

教学难点:了解奇妙的视觉暂留现象。

活动准备塑料陀螺(幼儿人手一个)自制彩色卡片若干实验大记录表一张幼儿实验记录表(幼儿人手一份)油画棒有关视觉暂留的几种玩具活动过程一、出示陀螺,幼儿自由探索,激发兴趣。

1、玩陀螺师:宝贝们,大家快来看看,图片上的两位小朋友在玩什么呢?他们看起来玩的很开心。

大家玩过陀螺吗?你们想不想来玩一玩呢?老师给大家带来好多呢,一会儿就让你的陀螺宝宝随着音乐一起舞蹈吧!音乐一停,陀螺宝宝的舞蹈也要暂停,他们要休息一会儿。

宝贝们听明白了吗?好,跳起来喽!(播放音乐)大家玩的开心吗?请你们来说说你是怎么玩的?2、引出彩色卡片师:刚才老师也玩了玩,确实很好玩,可是我的陀螺宝宝说“我有点冷,我不想玩了”。

哦,原来寒冷的冬天到了,陀螺宝宝也怕冷,所以他不愿意和我玩了,不过,没关系的,侯老师给它准备了一顶好看的帽子,这样,它出来跳舞的时候就不会感觉冷了。

大家看我给陀螺宝宝选择的小帽子吧。

(出示彩色卡片,引导幼儿观察,说出卡片颜色)好,现在我要请它跳舞给你们看了。

(音乐开始,教师分组给幼儿展示旋转的陀螺)3、尝试第一张卡片师:有的小朋友说他也想来试一试,那我们快来试试吧,看看你们转动陀螺时能发现什么小秘密?现在请小朋友给你的陀螺宝宝戴好帽子,让我们一起随着音乐来试试吧!等陀螺宝宝停止跳舞以后把你发现的小秘密告诉我们。

喷泉实验探究教案初中

喷泉实验探究教案初中

喷泉实验探究教案初中教学目标:1. 了解喷泉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

2. 掌握如何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喷泉的形成过程。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教学重点:1. 喷泉实验的基本原理。

2. 喷泉实验的操作步骤。

3. 喷泉实验中的观察和分析。

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烧杯、试管、滴定管、酚酞指示剂、NaOH溶液、HCl溶液、清水。

2. 实验材料:棉花、塑料袋、绳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喷泉现象,如公园、商场等地方的喷泉。

2. 提问学生:喷泉是如何形成的?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喷泉的形成原理。

二、实验原理讲解(10分钟)1. 讲解喷泉实验的基本原理:通过改变容器内压强,使容器内的液体喷出形成喷泉。

2. 讲解喷泉实验的操作步骤:准备实验用具,将NaOH溶液倒入烧杯中,将HCl溶液滴入试管中,用棉花和塑料袋制作喷泉装置,将滴定管插入烧杯中,观察喷泉的形成。

三、实验操作(1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一份实验用具。

2. 学生按照操作步骤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3.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喷泉的形成过程,并记录观察结果。

四、实验分析(10分钟)1.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分享观察到的喷泉形成过程。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喷泉实验中的原理,如压强变化、液体喷出等。

3. 学生讨论:如何使喷泉喷射更高、更远?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学生总结喷泉实验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2. 学生反思自己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提出改进措施。

3. 教师对学生的实验情况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尝试自制喷泉装置,进行喷泉实验展示。

2. 学生可以探究不同液体、不同压强条件下的喷泉实验现象。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喷泉实验,让学生了解了喷泉形成的原理,掌握了实验操作步骤,培养了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但在实验分析环节,部分学生对喷泉原理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讲解。

幼儿园科学教案喷泉

幼儿园科学教案喷泉

幼儿园科学教案喷泉【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喷泉的特点和工作原理;2.观察和探究喷泉的现象和变化;3.培养幼儿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教学准备:1.图片或视频资料:喷泉的照片或者播放喷泉的视频;2.实际物体:水枪、水管;3.材料准备:纸、水漆。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观察、探究:教师给予幼儿一些图片或视频资料,让他们观察喷泉的样子和现象,引导幼儿发表自己的观察和猜想。

2.提问:喷泉的水是怎么喷出来的?为什么喷泉的水会上升?二、展示(10分钟)1.实物展示:教师展示水枪和水管,通过演示让幼儿观察并感受水的喷射现象。

2.讲解:教师简要介绍喷泉的原理,解释为什么喷泉的水能够上升。

三、实践(25分钟)1.小组活动: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给予一些纸和水漆,让他们自由发挥,制作喷泉样式的艺术品。

2.展示:每个小组准备好后,让他们展示自己制作的喷泉艺术品,并解释自己的设计理念。

四、讨论(20分钟)1.观察:教师带领幼儿观察不同喷泉样式的艺术品,引导幼儿讨论其中的差异和表现形式。

2.探究:教师提问:喷泉的水是怎么上升的?为什么喷泉的高度不同?3.讨论:根据幼儿的观察和思考,引导他们对喷泉的现象和原理进行讨论和交流。

五、总结(10分钟)1.总结:教师总结幼儿讨论的内容,概括喷泉的特点和工作原理。

2.提醒:教师提醒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和思考,发现更多的自然现象。

六、延伸活动(自由探究)(15分钟)1.自由探究:教师为幼儿提供水和喷水器,让他们自由探究如何制作一个小型的喷泉。

2.观察和记录:引导幼儿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他们的实验结果和心得体会。

展示方式:利用实物展示、示范性操作以及小组展示的方式进行。

评价方式:通过观察和讨论幼儿的参与度和表现,以及小组展示的喷泉艺术品,综合评价幼儿对喷泉的理解和创作能力。

注意事项:1.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言简意赅地讲解喷泉的原理;2.幼儿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安全,教师在旁进行引导和监督;3.教师鼓励幼儿多思考、多观察,并引导他们进行探究和交流。

喷泉实验教案(5篇)

喷泉实验教案(5篇)

喷泉实验教案(5篇)喷泉实验教案篇一喷泉实验教案内容:喷泉实验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四节中与氨有关的喷泉实验。

在这一节的相关内容中,绝大多数都不能算是高中化学的重点,而喷泉实验是个例外,它是高中的一个非常经典的实验。

它的实验现象,原理以及由此得出的氨的物理性质历年来在各省高考中出现频率都较高。

学情分析:学生来到高中不久,一般还未经历文理分科,且由于初中化学的趣味性和实验性较强,同学们对化学这一门学科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但是,同学们进入高中,在考试中遇到一些新的实验题后,很多同学对这些实验不知怎么分析才好。

这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教学目标:了解并掌握喷泉实验的基本做法根据实验现象,自己会分析实验的原理,注意事项,并由此得出结论。

引领同学们一起探讨出分析实验题目的三个步骤教学重难点:对喷泉实验的原理的分析注意事项的全面性以及完整性对该实验的升华和提升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提出问题→分析实验装置图→观看实验视频→小组讨论→同学代表发言→教师总结→和学生一起总结实验的探究方法教师采用边看视频边讲解的方法使所有学生能弄清楚整个实验的过程,最大限度的让学生参与进来,真正学会分析实验的方法。

教学过程:投影一张漂亮的喷泉图片提问大家看老师的ppt上是什么啊?(学生答:喷泉)老师的喷泉呀是我们在广场,公园等地可以看到的,但是其实喷泉不仅仅可以在这些地方看见,在我们的化学实验室里也是可以看到的,大家想看吗?(学生答:想看)好!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我们实验室里面的喷泉!板书:喷泉实验(请同学们翻开书本的97面,自己先预习一下实验的基本内容)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首先咱们就一起来看看实验的装置吧!投影:该实验的实验装置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实验装置,我请一个同学来分析一下装置啊,好,××同学!××:铁架台,装了三分之二水的烧杯,带有胶头滴管和玻璃管的塞子,装满氨气的烧瓶教师:非常好!看来大家预习的还是相当认真的。

喷泉实验策划书范文3篇

喷泉实验策划书范文3篇

喷泉实验策划书范文3篇篇一《喷泉实验策划书范文》一、实验主题“神奇的喷泉”二、实验目的通过进行喷泉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气体压强变化对实验现象的影响,加深对相关化学知识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三、实验原理氨气等气体极易溶于水,当圆底烧瓶内充满氨气后,用带有尖嘴导管的橡皮塞塞紧瓶口,倒置烧瓶,使尖嘴导管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

打开止水夹,氨气迅速溶于水,导致烧瓶内压强急剧减小,大气压将水压入烧瓶,形成美丽的喷泉。

四、实验用品1. 仪器:圆底烧瓶、带尖嘴导管的橡皮塞、铁架台、止水夹、烧杯。

2. 药品:氨气(或氯化氢气体等)、水。

五、实验步骤1. 检查实验装置的气密性,确保装置不漏气。

2. 在圆底烧瓶中收集满氨气(或其他合适气体)。

3. 将带有尖嘴导管的橡皮塞塞紧烧瓶瓶口,倒置烧瓶,使尖嘴导管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

4. 用铁架台固定好烧瓶。

5. 打开止水夹,观察实验现象。

六、注意事项2. 收集气体时要确保纯度,以免影响实验效果。

3. 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气体泄漏。

七、实验拓展1. 可尝试使用不同的气体进行实验,观察喷泉的效果。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改变实验条件来控制喷泉的高度和持续时间。

1. 组织学生讨论实验现象和原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篇二《喷泉实验策划书范文》一、实验目的通过进行喷泉实验,直观地展示气体溶解性与压强变化之间的关系,增强对相关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兴趣。

二、实验原理氨气等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在圆底烧瓶中,当滴管中的水挤入烧瓶后,氨气迅速溶解,使烧瓶内压强急剧减小,外界大气压将水压入烧瓶,形成美丽的喷泉。

三、实验用品1. 仪器:圆底烧瓶、带尖嘴的玻璃管、胶头滴管、铁架台、止水夹。

2. 药品:氨气(或氯化氢气体)、水、酚酞试液(可选)。

四、实验步骤1. 按图组装好实验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 在圆底烧瓶中收集满氨气(或氯化氢气体)。

3. 关闭止水夹,向烧瓶内滴入几滴酚酞试液(若需要观察颜色变化)。

喷泉实验教案

喷泉实验教案

喷泉实验教案
一、实验目的
1.探究不同高度的水柱喷射高度与压力之间的关系。

2.实验并了解压力和引力的相关知识。

二、实验器材
喷泉装置、水桶、尺子
三、实验步骤
1.将喷泉装置放在水桶中,将其底部固定在水桶底部。

2.将喷泉装置接通水源,调节水源大小,并记录每个高度的喷射高度。

3.将喷泉水柱产生的每个高度与水源压力记录下来。

4.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图表,分析喷泉高度和水柱高度与压力之间的关系。

四、实验注意事项
1.实验中要注意水的安全使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2.在实验中要仔细观察和记录数据,以获得准确的实验结果。

3.在实验结束后,先将喷泉装置关闭,再关闭水源。

五、实验结果分析
1.实验结果表明,喷泉高度和水柱高度与压力有关,水源压力越大,产生的喷泉高度越高。

2.实验结果还表明,引力在喷泉实验装置中起着重要作用,因为喷泉水柱高度受到引力的影响。

3.实验结果可以进一步说明压力和引力在物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喷泉实验探究教学设计

喷泉实验探究教学设计

喷泉实验探究教学设计实验名称:喷泉实验探究实验目标:1.探究不同喷泉口的形状对喷泉高度的影响;2.探究不同水流量对喷泉高度的影响;3.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观察现象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实验工具和材料:1.喷泉装置(包括水箱、喷嘴、水泵等);2.不同形状的喷泉口(如圆形口、方形口等);3.测量尺、计时器等。

实验步骤:1.实验前准备:a.连接喷泉装置并保证其正常运行;b.准备好不同形状的喷泉口;c.准备好测量尺、计时器等实验工具。

2.实验步骤:a.将水泵打开,调节水流量至合适;b.使用圆形口进行实验:i.在一定高度上将圆形喷泉口固定在喷泉装置上;ii. 记录喷泉的高度及喷水时间;iii. 重复实验三次并取平均值。

c.使用方形口进行实验:i.将圆形口更换为方形口,并重复步骤b中的实验。

d.比较两种喷泉口的实验数据,分析其差异。

e.根据实验结果,讨论引起差异的原因。

3.实验结果:a.记录圆形口和方形口的喷泉高度及时间数据;b.统计数据并进行比较;c.根据数据结果进行讨论和分析。

实验讨论与总结:1.根据实验结果,对比圆形口和方形口的喷泉高度及时间数据。

2.分析实验结果,讨论喷泉口形状对喷泉高度的影响。

3.分析实验结果,讨论水流量对喷泉高度的影响。

4.总结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拓展实验:1.探究不同喷泉材质对喷泉高度的影响;2.探究不同水温对喷泉高度的影响;3.探究不同喷泉装置参数(如水压、水位等)对喷泉高度的影响。

安全注意事项:1.操作实验时要小心,避免发生意外;2.实验过程中如果出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实验并寻求帮助。

教学反思: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对不同喷泉口的形状对喷泉高度的影响进行实际观察和数据分析。

同时,通过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还可以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观察现象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此外,通过提出拓展实验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探究。

在实施过程中,应确保实验装置的正常运行,并合理安排实验步骤,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初中物理制作实验喷泉教案

初中物理制作实验喷泉教案

教案:初中物理制作实验——喷泉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大气压强的概念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大气压强的概念及其计算。

2. 喷泉的原理及制作方法。

3. 实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大气压强的概念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喷泉的原理及制作方法。

2. 难点:实验操作步骤的掌握,注意事项的遵守。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玻璃瓶、塑料瓶、吸管、剪刀、胶带、水。

2. 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PPT展示喷泉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喷泉的形成原理。

进而引入本课的主题——大气压强的应用。

2. 讲解大气压强的概念及其计算讲解大气压强的定义、计算方法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让学生明白大气压强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如何在生活中观察到大气压强的作用。

3. 讲解喷泉的原理及制作方法讲解喷泉的原理,即利用大气压强将水压入瓶内,形成喷泉。

然后教授喷泉的制作方法,让学生明白如何利用给定的器材制作出喷泉。

4. 实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讲解实验操作步骤,包括如何准备实验器材、如何进行实验、如何观察实验现象等。

同时,强调注意事项,如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操作时要轻柔等。

5. 学生动手实验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组进行实验。

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操作,及时纠正错误,解答疑问。

6. 实验总结与拓展实验结束后,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现象,归纳出喷泉的原理。

然后提出拓展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进实验,使喷泉更稳定、更美观。

7.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大气压强的应用及其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同时,强调实验操作的正确性和注意事项的遵守。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制作实验喷泉,使学生了解了大气压强的概念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初中物理简易喷泉教案

初中物理简易喷泉教案

初中物理简易喷泉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喷泉现象的原理,掌握喷泉实验的基本操作。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

3. 引导学生运用物理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内容:1. 喷泉现象的原理2. 喷泉实验的操作步骤3. 喷泉实验的应用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一段喷泉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喷泉现象。

2. 学生分享对喷泉现象的了解和疑问。

3. 教师简要介绍喷泉现象的原理,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探究喷泉现象的原理(15分钟)1. 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水会从喷泉中喷出来?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喷泉现象的原理。

3.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总结并解释喷泉现象的原理。

三、喷泉实验操作步骤(20分钟)1. 教师展示喷泉实验器材,介绍实验步骤。

2.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喷泉装置。

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四、喷泉实验应用(15分钟)1. 教师提出问题:喷泉现象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喷泉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3.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总结并强调喷泉现象的实际意义。

五、总结与反思(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实验的收获,巩固喷泉现象的原理。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实验中的感受和收获。

3. 教师提出改进措施,为下次实验做好准备。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准确解释喷泉现象的原理。

2. 学生能熟练操作喷泉实验装置。

3. 学生能举例说明喷泉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资源:1. 喷泉实验器材:喷泉装置、水、剪刀、胶带等。

2. 教学课件:喷泉现象的原理、操作步骤、应用实例等。

教学建议:1. 喷泉实验前,教师应检查实验器材的完整性,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2.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安全,引导学生正确操作实验装置。

3. 实验结束后,教师应及时总结喷泉现象的原理,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教学反思:本次教案以简易喷泉实验为基础,通过探究喷泉现象的原理、操作步骤和应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

初中物理制作喷泉教案

初中物理制作喷泉教案

初中物理制作喷泉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大气压强的概念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学习制作喷泉的原理和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1. 大气压强的概念及其应用。

2. 制作喷泉的原理和方法。

教学难点:1. 大气压强的理解。

2. 制作喷泉的技巧。

教学准备:1. 每个学生准备一个玻璃瓶(约500ml)、一把剪刀、一根皮管、一个水盆。

2. 教师准备一个计时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大气压强的概念,解释大气压强是指大气对单位面积的压力。

2. 引导学生思考大气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吸管喝饮料、打气筒打气等。

二、制作喷泉(1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合作制作一个喷泉。

2.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制作喷泉的原理,即利用大气压强将水压出瓶子。

3. 学生按照以下步骤制作喷泉:a. 将玻璃瓶装满水,盖上瓶盖。

b. 用剪刀在瓶盖上戳一个小孔。

c. 将皮管的一端插入瓶盖的小孔中,另一端放入水盆中。

d. 迅速拔掉瓶盖,使瓶内空气与外界相通。

三、观察与实验(10分钟)1. 学生观察水盆中的水是否被喷出,记录喷出的时间和高度。

2. 学生重复实验,观察喷出的时间和高度是否一致。

四、总结与讨论(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制作喷泉的原理,即大气压强将水压出瓶子。

2. 学生讨论喷出的时间和高度是否与大气压强有关。

3. 教师解释喷出的时间和高度与大气压强有关,因为大气压强越大,喷出的水越高。

五、拓展与应用(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变喷出的时间和高度。

2. 学生尝试改变瓶子的高度、水的温度等因素,观察喷出的时间和高度的变化。

3.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果,解释为什么改变这些因素会影响喷出的时间和高度。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包括大气压强的概念、制作喷泉的原理和方法。

2. 学生反思自己在制作喷泉过程中的表现,提出改进的建议。

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回答大气压强的概念及其应用。

中班科学喷泉教案

中班科学喷泉教案

中班科学喷泉教案活动目标:1. 了解喷泉的原理。

2. 探索物体在水中的浮沉现象。

3. 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活动准备:1. 透明的塑料瓶若干。

2. 水杯、瓶子盖、塑料保鲜膜。

3. 小苏打、食用色素、醋。

4. 装饰用的小彩带、泡泡液、吸管。

活动过程:一、引入话题(5分钟)1. 教师出示一张喷泉的图片,问孩子们:“你们知道喷泉是怎么工作的吗?”2. 简要介绍喷泉的原理:水通过管道喷出,形成大小不一的水柱。

二、制作喷泉(10分钟)1. 教师示范如何制作简单的喷泉:将塑料瓶放入水杯中,盖好瓶盖,用塑料保鲜膜封住瓶口,然后在保鲜膜中央戳一个小孔。

2. 孩子们分组动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确保安全。

三、观察喷泉现象(5分钟)1. 每个孩子将自制的喷泉放在桌子上,加入适量的水和小苏打。

2. 滴入几滴食用色素,观察水柱的变化。

3. 倒入适量的醋,观察喷泉的变化。

四、探索浮沉现象(5分钟)1. 教师准备一些不同材质的物品(如小木块、铁钉、塑料瓶盖等)。

2. 孩子们将这些物品分别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浮沉情况。

3. 讨论为什么有些物体会浮在水面上,有些会沉下去。

五、装饰喷泉(5分钟)1. 孩子们用彩带、泡泡液、吸管为喷泉增添装饰,使其更加美观。

2. 尝试调整喷泉的高度和形状,观察变化。

六、总结分享(5分钟)1. 教师引导孩子们分享各自制作喷泉的经验和发现。

2. 鼓励孩子们提出问题,教师解答。

活动反思:通过本次科学活动,孩子们不仅了解了喷泉的原理,还亲自动手制作了喷泉,探索了物体在水中的浮沉现象。

活动中,孩子们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积极参与探索和实验。

教师在活动中起到了引导和启发的作用,及时给予孩子们指导和帮助,使活动顺利进行。

喷泉自然科学教案设计及反思

喷泉自然科学教案设计及反思

喷泉自然科学教案设计及反思教案标题:喷泉自然科学教案设计及反思教学目标:1. 理解喷泉的工作原理和基本构造。

2. 掌握喷泉与水的关系,了解水的运动规律。

3.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 喷泉模型或图片。

2. 水源。

3. 透明容器。

4. 水泵。

5. 水管。

6. 不同形状的喷头。

7. 实验记录表。

教学过程:引入:1. 展示喷泉的模型或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他们对喷泉的好奇心。

2. 提问学生是否知道喷泉是如何工作的,并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想法。

探究:1. 分组讨论喷泉的工作原理,并记录下自己的观点。

2.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使用水泵和水管连接水源和喷头,观察不同形状的喷头对喷泉水柱的影响。

3. 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并就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和分析。

4. 教师帮助学生总结实验结果,引导他们发现喷泉的水柱高度与喷头形状、水流速度等因素有关。

拓展:1.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设计自己的喷泉模型,并进行实验验证。

2. 学生展示自己的喷泉模型,并分享实验结果和体会。

总结:1. 教师帮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喷泉的工作原理和水的运动规律。

2.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反思自己在本节课中的学习情况和不足之处。

反思:1.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亮点和可以改进的地方。

2. 教师提供针对学生的个别指导和建议,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学习效果。

扩展活动:1. 学生可自行选择其他自然科学主题进行探究和实验,如气球的原理、电路的组成等。

2. 学生可编写实验报告,分享自己的实验过程和结果。

教案反思:本节课设计了一系列的探究活动,通过实验和讨论,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喷泉的工作原理和水的运动规律。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在实验记录和分析方面有一定的困难,需要更多的指导和练习。

下次教学时,我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和观察能力,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引导。

此外,我还计划引入更多的拓展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喷泉实验教学设计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板书设计
喷泉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喷泉的形成及实验成功的关键因素
2、通过实验探究喷泉实验产生的条件
3、了解喷泉实验原理在生活中的运用
二、实验原理
凡是化学反应结果能形成体系内外压强差的实验,均可设计为喷泉实验。

三、实验仪器
烧瓶,烧杯,导管,橡皮塞,稀盐酸(1:2),石灰石,稀氢氧化钠溶液、酚酞
四、实验步骤
1、连接制备CO2的装置检查气密性,接着在反应装置中
加入适量石灰石及已经配好的稀盐酸(1:2),并收集
气体。

2、用燃着的小木条检验是否装满气体,并且迅速倒入
事先配制的稀氢氧化钠溶液,快速塞上连接有导管并夹好止水夹的胶塞,振荡。

3、将烧瓶倒置在铁架台上,将事先准备好装有清水并
滴加了酚酞溶液的烧杯放在烧瓶下方,并将导管放
入水中。

4、打开止水夹,观察实验现象。

五、注意事项
1、实验装置气密性一定要好
2、气体一定要收集满
教学反思
1、多给学生动手实验的机
会,丰富学生的切身体验,让学生通过自己对实验的操作、现象观察、原理分析研究,获取探索知识的科学方法和乐趣,积极主动地掌握所学知识。

2、学生通过运用物理知识作铺垫,进行思考分析与计算讨论,加深了对喷泉实验的理解,拓宽了知识面,培养了综合运用各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从典型的“氨的喷泉实验”→迁移到其他气体与溶液间的喷泉设计→再扩展到气体与气体间的喷泉实验分析→火
山爆发现象的解释。

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认识过程使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掌握了科学学习的方法。

《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研究》
实验教案
课题:喷泉实验
院系:化学工程学院
班级: 2013级化学本科班
学号: 40271113108
姓名:王琴杨倩
指导老师:罗树常张志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