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反应工程基础第二章

合集下载

聚合物反应工程基础知识总结

聚合物反应工程基础知识总结

聚合物反应工程基础知识总结第一章(填空、选择、简答)1.聚合物反应和聚合物生产的特点:①反应机理多样,动力学关系复杂,重现性差,微量杂质影响大。

②除了要考虑转化率外,还要考虑聚合度及其分布,共聚物组成及其分布和序列分布,聚合物结构和性能等。

③要考虑反应时候的聚合物流动、混合、传热、传质等问题。

④要考虑反应器放大的问题。

2.本课程研究内容:1)聚合物反应器的最佳设计。

2)进行聚合反应操作的最佳设计和控制。

第二章(所有题型)化学反应器:完成化学反应的专门容器或设备。

1、反应器分类:1)按物料相态分类(这个老师重点上没说)2)按结构型式分类类型优点缺点举例釜式反应器优点:结构简单,加工方便,传质、传热效率高,适应性强,操作弹性大,连续操作时温度、浓度易控制,产品质量均一,适于多品种、小批量生产。

要求达到高转化率时,反应器容积大顺丁橡胶,丁苯橡胶,聚氯乙烯管式反应器结构简单、加工方便,耐高压,传热面大,热交换效率高,容易实现自动控制对慢速反应管子要求长且压降大高压聚乙烯的生产,石脑油的裂解,轻油裂解生产乙烯塔式反应器挡板型: 适于快速和中速反应过程,结构复杂固体填充式: 结构简单,耐腐蚀,适于快速和瞬间反应过程不同塔不同,书上没说,具体见老师ppt吧o(╯□╰)o苯乙烯的本体聚合,已内酰胺的缩聚流化床反应器传热好,温度均匀,易控制催化剂的磨损大,床内返混大,高转化率难丙烯氨氧化制丙烯腈,萘氧化制苯酐,聚烯烃的生产3)按操作方式分类间歇反应器:在反应之前将原料一次性加入反应器中,直到反应达到规定的转化率,即得反应物,通常带有搅拌器的釜式反应器。

优点是:操作弹性大,主要用于小批量生产。

连续操作反应器:反应物连续加入反应器产物连续引出反应器,属于稳态过程,可以采用釜式、管式和塔式反应器。

优点是:适宜于大规模的工业生产,生产能力较强,产品质量稳定易于实现自动化操作。

半连续操作反应器:预先将部分反应物在反应前一次加入反应器,其余的反应物在反应过程中连续或断连续加入,或者在反应过程中将某种产物连续地从反应器中取出,属于非稳态过程。

聚合反应工程基础(全套课件567P)

聚合反应工程基础(全套课件567P)
polyvinyl acetate polyvinyl alcohol polybutadiene polyacrylnitrile
1.1.1 高分子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
2. 结构系统命名法:由(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 IUPAC)提出
I 26
1.1.2 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特点
H--NH(CH2)6NH--CO(CH2)4CO--OH
重复结构单元
结构单元
结构单元
n
例2:尼龙66 的重复单元与结构单元
----( CH2--CH=CH--CH 2 -)--(-CH --CH-)---2 y x
n
例3:丁苯橡胶 的重复结构单元与结构单元
I 24
1.1.2 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特点
实际上,分子量的大小并无明确的界限,一般
-- -- - --< 1,000 < - - - - - - < 10,000 < - - - - - < 1,000,000 < - - - - 低分子物 低/齐聚物 (Oligomer) 高聚物 (Polymer)
PS
PVC PTFE PAA PET
polystyrene
Polyvinyl chloride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polyacrylic acid polyester
聚甲基丙烯酯 甲酯
聚醋酸乙烯 聚乙烯醇 聚丁二烯 聚丙烯腈
PMMA
PVAc PVA PB PAN
polymethylmet hacrylate
主要参考书目
1. 陈甘棠著,《聚合反应工程基础》,中国石化出版社,1991 2. 史子瑾主编,《聚合反应工程基础》,化学工业出版社, 1991 3. C.McGreavy(Ed),“Polymer Reactor Engineering”,Blackie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聚合物反应工程(2-1,2-2)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聚合物反应工程(2-1,2-2)

第一章 绪论

聚合反应工程研究的内容为: 1、进行聚合反应器的最佳设计 ; 2、进行聚合反应操作的最佳设计和控制;
第一章 绪论

本课程分为八章,由理论到实际,完成对聚合反 应工程内容讲授。 下面是各章节的目录
聚合物反应工程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聚合物反应工程




第三章 第六节 第七节 第八节 第九节 第十节
聚合反应工程分析 均相自由基共聚 缩聚反应 非均相聚合反应 流动与混合对聚合物分布的影响 聚合过程的凋节与控制
聚合物反应工程
第四章 化工流变学基础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非牛顿流体 非牛顿流体的流变特性 非牛顿流体在圆管中层流流动的分析 非牛顿流体在圆管中湍流流动的分析 非牛顿流体流变性的测量
第一节 化学反应和反应器分类


平推流和理想混合流是为了分析方便而人为的加以 理想化的二种极端的流动型态,平推流反应器中不 存在返混,而理想混合流反应器中返混最大,工业 上所使用的实际反应器由于种种原因而产生死角, 沟流,傍路、短路及不均匀的速度分布使之偏离理 想流动,这种偏离谓之非理想流动。相应的反应器 即为非理想流动反应器,在其中存在部分的返混。 在工程设计上,常常把比较接近某种理想流动型态 的过程当作理想流动来处理。
第一节 化学反应和反应器分类

通常可用幂函数的形式表示:
式中rA为反应速率常数。a1 a2为实验测定 的常数.反应的总级数为a1+ a2 对于基元 反应a1 a2分 别与计算方程式中的a、b 相 等。若反应是由若干个基元反应组成的反 应级数需用实验测定。

第二章 聚合反应工程基础(2-3、2-4)

第二章 聚合反应工程基础(2-3、2-4)


稳定性是指对系统外加一个干扰,使过 程失去平衡,当外干扰消失后,若过程 有能力回复到原来的状态,则过程具有 稳定性,否则是不稳定。稳定性是系统 的一种动态特征。 自衡能力
第四节 理想混合反应器的热稳定性

如聚合过程中的爆聚,特别对于那些放 热量大,初始反应物浓度高,反应速度 快的反应过程,更应充分注意热稳定性 问题。
聚合反应工程
第三节 理想反应器设计

(2)连串反应
第三节 理想反应器设计
第三节 理想反应器设计

将A与B迅速混合
有三种加料方式 A慢慢加入B中 B 慢慢加入A中 将A与B迅速混合 S逐渐增多 R逐渐增多 R S
第三节 理想反应器设计
第三节 理想反应器设计
第三节 理想反应器设计



结论 (1)对于单一反应,因不存在产物分布 问题,所以在反应器选择时主要考虑容 积效率大小。 (2)对于复杂反应,在反应器的选择时 提高目的产物的收率。 (3)温度对复杂反应的产物分布也有重 大的影响。
第四节 理想混合关系, 所以反应过程的热变化对化学反应有决 定性的影响,反应器的设计必须考虑温 盘的控制。 另一方面,反应器操作时,总会遇到温 度的失控,偏离设定的操作条件,此时 反应器能否正常操作与反应器的热稳定 性有很大的关系。
第四节 理想混合反应器的热稳定性
这是热稳定性的又一条件。
第四节 理想混合反应器的热稳定性
第四节 理想混合反应器的热稳定性
第四节 理想混合反应器的热稳定性
第四节 理想混合反应器的热稳定性

第四节结束
第四节 理想混合反应器的热稳定性
• 当体系处于稳态时,放热度率与 除热速率应相等。
第四节 理想混合反应器的热稳定性

聚合反应工程基础(全套课件567P)

聚合反应工程基础(全套课件567P)
聚合反应工程基础
I
1
传递过程 化学工程 (三传一反) 单元操作 化学反应工程
高分子化学 高分子物理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 聚合反应工程 聚合物加工工程
聚合反应工程
I
2
•Black box (experiential) model •Mechanism-based model
基本问题:
均相自由基均聚 均相自由基共聚 非均相自由基聚合 连续聚合 缩合聚合 Modeling? 聚合反应速度 Computable! 聚合物分子量及其分布 Designable! 共聚物组成及其分布 Operable! 聚合物粒径及粒径分布 Controllable!
均聚物:“聚(Poly)”+单体名,如:
乙烯 聚乙烯 (Polyethylene,PE) 甲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late, PMMA)
甲基丙烯酸
也有以假想单体为基础命名,如聚 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
[CH2
CH] n OH
乙烯醇为假想的单体,聚乙烯醇实际上是聚醋酸乙烯(polyvinyl acetate)的水解产物。 I
甘油+ 邻苯二甲酸酐
合成橡胶:
丁二烯(Butadiene)+ 苯乙烯(Styrene) 丁二烯(Butadiene)+ 丙烯腈(Acrylonitrile) 乙烯(ethylene)+丙烯(propylene)
I
乙丙橡胶(EPR)
15
1.1.1 高分子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
2) 以高分子链的结构特征命名
4. N.A.Dotson et al., “Polymerization Process Modeling”, VCH,

聚合物反应工程基础第二章

聚合物反应工程基础第二章
Ae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4. 复合反应
复合反应:是几个反应同时进行的,常
见的复合反应有平行反应,连锁反应,平行- 连锁反应等。
k1 A k2
R
A
k1
R
k2
S
S
Company Logo
⑴ 平行反应
k1 A k2 R S
rA =
dCA = k1CA + k2CA = ( k1+k2 )CA dt
Company Logo
例1 某厂以己二酸与己二醇等摩尔缩聚反应生产醇酸 树脂。用间歇反应器,反应温度70℃,催化剂为H2SO4。 已知:cA0=4 kmol· -3;反应动力学方程为: m
m3· kmol-1· -1 min 若每天处理2400kg己二酸,每批操作辅助生产时
间为1h,反应器装填系数为0.75,求:
第二章 化学反应工程基础
Company Logo
3. 等温恒容单一反应动力学方程
⑴ 一级不可逆反应
A
1 dnA rA= V dt
恒容
S
dCA 一级 KCA dt
对于等温系统,k为常数,初始条件: t=0,CA=CA0
1 lnCA0 1 1 t= = ln 1-x K CA K A
Company Logo
tr=tt-t‘
④ 求cAf:
⑤ 若计算的cAf小于任务要求的cAf则满足要求
rA = -
1 V
nA 0
dn A dt
= dx A dt
dx A dt
1 V
dn A0 (1-x A ) dt
= V 0 (1+ε A x A )
CA0 = 1+ε A x A

聚合反应工程讲课课件1.2

聚合反应工程讲课课件1.2

高聚物流体流动曲线图上的三个区域
1、第一牛顿区 低切变速率,曲线的斜率n=1, 符合牛顿流动定律。该区的黏度通常 称为零切黏度μ 。 2、假塑性区(非牛顿区) 流动曲线的斜率n<1,该区的黏度为表观黏度μ a,随着切变 速率的增加, μ a值变小。通常聚合物流体加工成型时所经 受的切变速率正在这一范围内。 3、第二牛顿区 在高切变速率区,流动曲线的斜率 n=1,符合牛顿流动定 律。该区的黏度称为无穷切剪切黏度或极限剪切黏度 μ∞。 从聚合物流动曲线,可求得 μ 、μ ∞和 μ a。
lg 0 lg A d lg C
A, d 均为常数,将lg 0 对 lg C 作图,得图2-18。
浓度对非牛顿流体特性的影响
lg 0 lg A d lg C
Cc为临界浓度,低于Cc 的溶液为牛顿型,高于 Cc的溶液为非牛顿型。 其斜率随剪切速率的增 加而下降。
4 3 2 1
4
T
不同敏感性。 柔性链的黏度随剪切速率增加明显下降。 原因:链柔顺,易取向。如聚氯醚。 刚性链则不敏感。 原因:链刚性,分子间力大,不易受剪 切力而取向。
Thank you !
非牛顿流体流动曲线比较
E:屈服-假塑性流体

D:宾汉塑性流体 F:屈服-胀塑性流体
y
B:假塑性流体
A:牛顿流体
C:胀塑性流体
剪切速率

图2-2(b)各种不同流体的流动曲线
非牛顿流体分类与特征
非依时性非牛顿流体
1.假塑性流体和胀塑性流体 2.宾汉塑性流体
依时性非牛顿流体
1.触变性流体 2.震凝性流体
高聚物流体的流变性和黏弹性
低分子液体流动所产生的形变是完全不 可逆的,而高聚物在流动过程中所发生 的形变中: 只有一部分(黏性流动)是不可逆的。 因为高聚物的流动并不是高分子链之间 的简单的相对滑移的结果,而是各个链 段分段运动的总结果。在外力作用下, 高分子链顺外力场有所伸展,这就是说, 在高聚物进行黏性流动的同时,必然会 伴随一定量的高弹形变,这部分高弹形 Model of a monomer 变显然是可逆的,外力消失后,高分子 链又要蜷曲起来,因而整个形变要恢复 一部分。

第一章 聚合反应工程基础1-2

第一章 聚合反应工程基础1-2
• 平推流反应器(活塞流、柱塞流); • 理想混合流反应器; • 非理想流动反应器。
返混:反应器内不同年龄的流体微元间的混合。
平推流反应器
• 反应器内每一微元体积中的流体均以同样 的速度向前移动;
• 稳态操作时,反应器各个截面上物料浓度 不随时间而变化;
• 物料浓度沿流动方向而改变,反应速率随 空间位置改变。
理想混合流反应器
• 强烈搅拌作用,刚进入反应器的物料微元 与器内原有的物料微元瞬时充分混合,各 点浓度相等,出口流体组成与器内相同。
• 微元停留时间分布 • 管径小、流速大的管式反应器作为平推流
反应器处理;带有强烈搅拌的釜式反应器 作为理想混合流反应器。
2.2 均相反应动力学 2.2.1 相关术语
20世纪30年代,丹克莱尔(Damhohler)论述了扩散、流体流 动和传热对反应器产率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梯尔(Thiele)和史尔多维奇对扩散反应问题作了开拓性的工作
40年代,霍根(Hougen)、华生(Waston)著作《化学过程原理》 法兰克-卡明聂斯基著作《化学动力学中的扩散与传热》问世 1957年,荷兰阿姆斯特丹第一次欧洲反应工程会议——确立 了化学反应工程的名称
1.3 聚合物合成材料的发展
1910年,美国正式工业化生产酚醛树脂,随后相继合成出丁 苯橡胶、丁腈橡胶、氯丁橡胶、尼龙-66、聚酯纤维、高压聚乙 烯和聚氯乙烯,产量和品种在世界大战中得到快速发展。 1920年,H. Staudinger提出了“高分子化合物的概念,建立 了大分子链的学术观点并系统研究了加聚反应。
应机理; • 不同操作方式对聚合过程的影响; • 粘度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
3)化工流变学基础 • 非牛顿流体的分类、流变特性;

《反应工程》第二章课后答案

《反应工程》第二章课后答案

2 反应动力学基础2.1在一体积为4L 的恒容反应器中进行A 的水解反应,反应前 A 的含量为12.23%(重量),混合物的密度为1g/mL ,反应物A 的分子量为88。

在等温常压解:利用反应时间与组分A 的浓度变化数据,作出C A ~t 的关系曲线,用镜面法求得t=3.5h 时该点的切线,即为水解速率。

切线的斜率为0.760.125/.6.1α-==-mol l h由(2.6)式可知反应物的水解速率为 0.125/.-==dC A r mol l h A dt2.2在一管式反应器中常压300℃等温下进行甲烷化反应:2423+→+CO H CH H O催化剂体积为10ml ,原料气中CO 的含量为3%,其余为N 2,H 2气体,改变进口原料气流量Q 0解:是一个流动反应器,其反应速率式可用(2.7)式来表示00000(1)(1)-==-=-=-A A RA A A A A A A AdF r dV F F X Q C X dF Q C dX 故反应速率可表示为:0000(/)==A A A A A R R dX dX rQ C C dV d V Q用X A ~V R /Q 0作图,过V R /Q 0=0.20min 的点作切线,即得该条件下的dX A /d(V R /Q 0)值α。

0.650.04 1.790.34α-==故CO 的转化速率为 40030.10130.03 6.3810/8.31410573--⨯===⨯⨯⨯A A P C mol l RT4300 6.3810 1.79 1.1410/.min (/)--==⨯⨯=⨯A A A R dX r C mol l d V Q2.3已知在Fe-Mg 催化剂上水煤气变换反应的正反应动力学方程为:20.850.4/-=⋅w CO CO r k y y kmol kg h式中y CO 和y C O2为一氧化碳及二氧化碳的瞬间摩尔分率,0.1MPa 压力及700K 时反应速率常数k W 等于0.0535kmol/kg.h 。

聚合反应工程基础第二章.ppt

聚合反应工程基础第二章.ppt

进料乙烷的摩尔流率是:
计算1100KFA时0 反FxAB应速00.率1.875常数0.2:19kmol s1
E
k A0e RT
k1100K k1000K

E
A0e 1100R
E
A0e 1000R
E 11001000
e R 11001000
k1100K
347.3103 11001000
以两只不等容的理想混合反应器串联操作为例:
对于第一级反应器
1

C x A0 A1 rA1
对于第二级反应器
2 CA0
xA2 xA1 rA2
反应所需的总平均停留时间为 1 2
两种组合方式均可达到最终转化率xA2。如果能确定 最佳xA1,可使反应总体积最小。
1/rA
0.0725e 8.314 11001000
3.23s1
膨胀率:
A

2 1 1
1
进口体积流量:
V0

FA 0 RT0 p0

0.219103 8.3141100 600 103

3.34m3s1
VR
V0

cA0
xA 0
dxA rA
VR
V0cA0
xA 0

FA0 FA rA V 0
整理得到:
FA0 xA0 xA rAV
V xA0 xA
FA0
rA

V V0
cA0
xA0 xA rA
恒容条件下又可以简化为: cA0 cA cA0 xA
rA
rA
等温变容情况下
cA

第2章逐讲义步聚合反应

第2章逐讲义步聚合反应

2.1 概述
(2) 单体的官能度与平均官能度 单体的官能度 定义:一个单体分子上反应活性中心的数目。 实例:苯酚的官能度为3,甲醛的官能度为2。 单体的平均官能度fav 定义:体系中每个单体平均带有的反应活性中心的数目。
f体体 系系 中中 实 活单 际 性体 参 中 fA N N A 分 加 A 心 fN B N B 子 B 反 数 N fC C N 总 应 C 数 的
由单体的平均官能度的定义可知:单体的平均官能度不但与体 系内各种单体的官能度有关,而且还与单体的配料比有关。
2.1 概述
平均官能度的价值 通过平均官能度数值可以直接判断缩聚反应所得产物的
结构与反应类型。 当f>2时,产物为支链或网状结构,属于体型缩聚; 当f=2时,产物为线型结构,属于线型缩聚; 当f<2时,体系中有单官能团物质,不能生成高聚物。
2.1 概述
2.1.2 逐步聚合反应的单体
(1) 官能团与单体 官能团与活性中心:
官能团是指单体分子中能参加反应并能表征反应类型的原 子团,其中直接参加反应的部分称为活性中心。 常见官能团的类型: 如:羟基(-OH)、氨基(-NH2)、羧基(-COOH)、活 泼原子(H、Cl)等。 还有异氰酸酯基(-N=C=O)、烯酮基(-C=C=O)等。 常用的单体类型(见表2-2) 二官能团单体:二元酸、二元醇、二元胺、 ω-氨基酸、 ω-羟基酸等 三官能团单体:甘油、偏苯三酸等 四官能团单体:季戊四醇、均苯四酸等 多官能团知识运用能力,并学会 通过逻辑分析,把握事物的本质; ➢ 通过了解各种逐步聚合反应在高分子合成工业中的应用,丰 富学生的专业素养。
2.1 概述
2.1.1 逐步聚合反应及其分类
缩聚反应 具有两个可两个以上官能团的同种或不同种类分子化合

聚合反应工程基础

聚合反应工程基础

第二章化学反应工程基础1.说明聚合反应工程的研究内容及其重要性。

研究内容:①以工业规模的聚合过程为对象,以聚合反应动力学和聚合体系传递规律为基础;②将一般定性规律上升为数学模型,从而解决一般技术问题到复杂反应器设计,放大等提供定量分析方法和手段;③为聚合过程的开发,优化工艺条件等提供数学分析手段。

简而言之:聚合反应工程研究内容为:进行聚合反应器最佳设计;进行聚合反应操作的最佳设计和控制。

2.动力学方程建立时,数据收集方式和处理方式有哪些收集方式:化学分析方法,物理化学分析方法处理方式:积分法,微分法。

3.反应器基本要求有哪些①提供反应物料进行反应所需容积,保证设备一定生产能力;②具有足够传热面积;③保证参加反应的物料均匀混合4.基本物料衡算式,热量衡算式①物料衡算:反应物A流入速度-反应物A流出速度-反应物A反应消失速度-反应物A积累速度=0(简作:流入量-流出量-消失量-积累量=0)②热量衡算:随物料流入热量-随物料流出热量-反应系统与外界交换热量+反应过程的热效应-积累热量=05.何谓容积效率影响容积效率的因素有哪些工业上,衡量单位反应器体积所能达到的生产能力称之为容积效率,它等于在同一反应,相同速度、产量、转化率条件下,平推流反应器与理论混合反应器所需总体积比:η=Vp/Vm=τp/τm。

影响因素:反应器类型,反应级数,生产过程中转化率有关6.何为平推流和理想混合流①反应物料在长径比很大的反应器中流动时,反应器内每一微元体积中流体均以同样速度向前移动,此种流动形态称平推流;②由于反应器强烈搅拌作用,使刚进入反应器物料微元与器内原有物料元瞬时达到充分混合,使各点浓度相等且不随时间变化,出口流体组成与器内相等此流动形态称理想混合流。

7.实现反应器的热稳定操作需满足哪些条件①Qr=Qc,Qr体系放出热量;②dQc/dT>dQr/dT,Qc除热量;③△T=T-Tw<RT2/E,E反应活化能,T反应器温度,Tw冷却液温度8.何为返混形成返混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返混:指反应器中不同年龄的流体微元间的混合;原因:①由于物料与流向相反运动所造成,②由于不均匀的速度分布所引起的,③由于反应器结构所引起死角、短路、沟流、旁路等。

聚合反应工程基础第二章3

聚合反应工程基础第二章3
0.8
VR 1.03 xA 2 ln 1 xA 0 2.50m 3
三、全混流反应器
全混流反应器又称全
混釜或连续流动充分搅拌
槽式反应器,简称CSTR。
流入反应器的物料,在瞬
间与反应器内的物料混合 均匀,即在反应器中各处 物料的温度、浓度都是相 同的。
1. 全混流反应器特性
体系,对关键组份A作物料衡算,如图所示,
这时dV=Stdl,式中St为截面积。
dl
L
进入量-排出量-反应量=累积量 FA-(FA+dFA)-rA· dV=0
由于
微分
FA=FA0(1-xA)
dFA=-FA0dxA
所以
FA0dxA=rAdV
为平推流反应器物料平衡方程的微分式。
对整个反应器而言,应将上式积分。
相同时没有返混。如果各支路之间的转化率
不同,就会出现不同转化率的物流相互混合,
即不同停留时间的物流的混合,就是返混。
因此应当遵循的条件:
1 2
VR1 : VR 2 V01 : V02
2. 全混流反应器的并联操作
多个全混流反应器并联操作时,达到
相同转化率使反应器体积最小,与平推流并
联操作同样道理,必须满足的条件相同。
x 1 A xA c A0 x A c A0 x A A 1 xA kcA k 1 xA kcA0 1 A xA
xA 1 A xA kcA0 1 xA
变容一级不可逆反应:

变容二级不可逆反应:
c A0 x A 2 kcA
VR V0 cA 0
xA
0
0.8 dxA V0 cA0 0 kcA

聚合物反应工程基础第二章概要

聚合物反应工程基础第二章概要
相和液相反应。
Company Logo
② 釜式反应器:一般高径比为1—3。适用于 液相、液-液相、气-液相及液-固相反应。 ③ 塔式反应器:一般高径比在3—30之间。 ④ 流化床反应器 ⑤ 固定床反应器
Company Logo
搅拌釜式反应器
重油的催化裂化流化床反应器
邻二甲苯氧化制苯酐多管式固定床反应器
Company Logo
⑵ 全混流反应器 由于反应器中强烈的搅拌作用,使刚
进入反应器的物料与器内原有的物料瞬间 达到充分混合,使各点浓度相等且不随时 间变化,出口流体组成与器内相等。
4. 基本概念
Company Logo
⑴ 化学反应式
aA bB rR sS
⑵ 化学反应计量式
aA bB rR sS
⑶ 化学反应动力学方程有多种形式,对于均相反应,方程多 数可以写为(或可以近似写为,至少在一定浓度范围之内可以写为) 幂函数形式,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某一方次呈正比。
Company Logo
对于体系中只进行一个不可逆反应的过程
aA bB rR sS
rA kccAmcBn
mol m3s1
⑵ 具有足够的传热面积,保证反应过程中热 量的传递,使反应指控在最适合的温度下进行。
⑶ 保证参加反应的物料均匀混合。
2. 物料衡算
Company Logo
反应物A 的流入速度
反应物A 的流出速度ຫໍສະໝຸດ 反应物A由于 反应的消失速度
反应物A 的积累速度
0
上式是普遍的物料衡算式,无论对流动系统或 间歇系统均可适用。对于间歇反应器式中的流入项与 流出项都为零,对于稳态操作的连续流动反应器累积 项为零,而对于非稳态操作的连续流动反应器和半连 续反应器式中四项均不为零。

第二章 逐步聚合反应.

第二章  逐步聚合反应.

第二章 逐步聚合反应§2.1 概述前面提到,大部分缩聚反应属于逐步聚合机理,因此,以缩聚反应为例来阐述逐步聚合反应的规律和特点,并介绍重要逐步聚合物。

缩聚是基团间的反应,乙二醇和对苯二甲酸缩聚成涤纶聚酯,以及己二酸和己二胺缩聚成聚酰胺-66,都是典型的例子。

nHO(CH2)2OH+n +(2n-1)H 2O 2)22)4CONH(CH 2)6H nHOOC(CH 2)4COOH+nH 2N(CH 2)6NH +(2n-1)H 2O缩聚在高分子合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聚酯、聚酰胺、酚醛树脂、环氧树脂、醇酚树脂等杂链聚合物多由缩聚反应合成。

此外,聚碳酸酯、聚酰亚胺、聚苯硫醚等工程塑料,聚硅氧烷、硅酸盐等半无机或无机高分子,纤维素、核酸、蛋白质等天然高分子都是缩聚物,可见缩聚反应涉及面很广。

特别是近年来通过缩聚反应制得了许多性能优异的工程塑料和耐热聚合物。

缩聚逐步聚合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发展得很快,新方法、新品种、新工艺不断出现,这一领域十分活跃。

还有不少非缩聚的逐步聚合,如合成聚氨酯的聚加成、制聚砜的芳核取代、制聚苯醚的氧化耦合、己内酰胺经水催化合成尼龙-6的开环聚合等。

这些聚合反应产物多数是杂链聚合物,与缩聚物相似。

§2.2 缩合反应与缩聚反应一、缩合反应——两个官能团间缩掉一小分子进行的化合反应缩合反应的反应物中每个反应物只能有一个官能团。

例如:O H H COOC CH OH CH CH COOH CH 2523233+→+O H CH CONHCH CH NH CH H C COOH CH 23232233+→+O H CH OCH CH CH OH CH CH 22322323+→O H OCOCH CO CH COOH CH 22333+→分别生成酯、酰胺、醚和酸酐。

二、缩聚反应1、缩聚反应的定义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官能团的单体之间连续、重复进行的缩合反应,即缩合聚合反应,简称缩聚反应。

聚合物反应工程基础第二章

聚合物反应工程基础第二章

Company Logo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 dCA/dt =0
CAe = k2CA0/( k1+k2 )
CA0 - CAe ( k1+k2 ) t = ln CA - CAe CA0 - CAe K = k1/k2 = C
Ae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4. 复合反应
复合反应:是几个反应同时进行的,常
积分:
t=0
ln
CR0=CS0=0
C A0 CA k 1 +k 2 t
CA=CA0e-(k1+k2)t k1 CA0[1-e-(k1+k2)t] CR= k1+k2 得: k2 CS = CA0[1-e-(k1+k2)t] k1+k2
Company Logo
⑵ 连串反应
A k1 R k2 S
Company Logo
例1 某厂以己二酸与己二醇等摩尔缩聚反应生产醇酸 树脂。用间歇反应器,反应温度70℃,催化剂为H2SO4。 已知:cA0=4 kmol· -3;反应动力学方程为: m
m3· kmol-1· -1 min 若每天处理2400kg己二酸,每批操作辅助生产时
间为1h,反应器装填系数为0.75,求:
设计计算过程对于给定的生产任务即单位时间处理的原料量fa以及原料组成ca0达到的产品要求xaf及辅助生产时间t动力学方程等均作为给定的条件设计计算出间歇反应器的体积
第二章 化学反应工程基础
Company Logo
3. 等温恒容单一反应动力学方程
⑴ 一级不可逆反应
A
1 dnA rA= V dt
恒容
S
tr=tt-t‘

聚合反应工程基础第二章4

聚合反应工程基础第二章4
t/s 0 120 240 360 480 600 720 840 960 1080 Σ c/(g· ) m 0.0 6.5 12.5 12.5 10.0 5.0 2.5 1.0 0.0 0.0 50.0
-3
∑c 0 6.5 19.0 31.5 41.5 46.5 49.0 50.0 50.0 50.0
dF t dt
t
E t
F t E t dt
0
F E t dt 1
0

⑶ 数学期望——平均停留时间
变量(时间t)对坐标原点的一次矩。
t


0
tEt t d

1
0
tdF t
⑷ 方差——散度
变量(时间t)对数学期望的二次矩。
m Vcdt Vct Vc c
0 0 0



E t
Vc m

c t c
0
F t
Vt m
c
0
t
c c
0 0
t
t
tc c
0 0
2 t

t 2c t 2
0

t c
2

c
0
0
t
2
计算值如表所示:
F(t) 0 0.13 0.38 0.63 0.83 0.93 0.98 1.00 1.00 1.0
E(t) 0 0.001083 0.002083 0.002083 0.00167 0.000823 0.0004167 0.000167 0 0
tc 0 780 3000 4500 4800 3000 1800 840 0 0 18720

聚合反应工程基础教学设计 (2)

聚合反应工程基础教学设计 (2)

聚合反应工程基础教学设计1. 背景聚合反应工程是高分子化学重要分支之一,它涉及到反应动力学、传热传质、流体力学等多学科知识。

聚合反应工程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高分子材料的生产和应用。

在高等学校化学工程专业中,聚合反应工程已经成为一个必修课程,对于专业技能的培养和研究生的继续深造也非常重要。

针对聚合反应工程的教学,如何使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和实验操作,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本文针对聚合反应工程的教学进行设计和讨论。

2. 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以下内容:•完全和半聚合反应的定义、判别及其动力学•树枝状聚合及其分支反应机理•高分子的重量平均和数平均分子量的计算方法•溶液聚合反应的条件、过程及反应控制方法3. 教学内容3.1 完全和半聚合反应完全聚合反应和半聚合反应是高分子聚合反应中最基本的两种类型。

完全聚合反应是指反应物完全转化为高分子聚合物的反应过程,而半聚合反应则是反应物转化为高聚物的同时,部分未反应物参与组成高聚物。

本部分将介绍完全聚合反应和半聚合反应的定义、判别及其动力学。

3.2 树枝状聚合树枝状聚合是高分子聚合反应中的一种重要分支反应机理。

树枝状聚合相比于线性聚合更具有分支特点,使聚合物的结构更加复杂和多样化。

本部分将介绍树枝状聚合的分支反应机理。

3.3 高分子量的计算方法高分子量是高分子聚合物物理性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可以通过重量平均分子量和数平均分子量来计算。

在本课程中将介绍这两种计算方法及其公式。

3.4 溶液聚合反应溶液聚合反应是高分子化学中常见的一种反应类型。

本部分将介绍溶液聚合反应的条件、过程及反应控制方法,并通过实验操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4. 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本课程采用一系列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包括:•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授、多媒体演示等方式,讲解相关理论知识点。

•实验操作:通过根据课程内容设计的实验方案,让学生亲身参与实验操作,掌握相关实验技能和知识点。

•课程练习:通过作业、练习题等方式,让学生巩固和回顾所学知识,并提高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多级串联全混流反应器
(1)代数法
等温一级不可逆反应
rAi
C A1
A S
1
V1 C A0 C A1 C A0 C A1 v0 rA1 C A1

dC Ai kC Ai dt
C A0 1 1
C A2
C A0 C A1 1 2 1 1 1 2
对第i级反应器中的A组分进行物料衡算
v0C Ai 1 v0C Ai rAi Vi
Vi C Ai 1 C Ai C A0 xAi x Ai 1 i v0 rAi rAi
其中
C Ai 1 C A0 1 xAi 1
C Ai C A0 1 x Ai
dt
nA0
dxA dt
t C A0
0
C A dC dxA A CA0 r rA A
动力学方程式积分
2)间歇反应器
图解积分
图2-10恒容情况下间歇反应器的图解计算。
2)间歇反应器
(1)反应器容积
操作周期=反应时间+辅助时间
tT tR ta
有效容积=每小时处理物料的体积×操作周期
dt
反应达平衡equilibrium时,k1=k2,dC A 0
k1C Ae k2CRe k2 C A0 C Ae C Ae k2C A 0 k1 k2
C A0 C Ae k1 k2 t ln C A C Ae
2)等温恒容单一反应
一级可逆反应
A R
k2 k1
rA
dCA k1CA k2CR dt
若t=0,CR0=0,则CR=CA0-CA带入上式:
dC A k1C A k2 C A0 C A dt k1 k2 C A k2C A0 rA
k1C A0 k1 k2 t ln k1 k2 C A k2C A0
2)反应器的分类
按物料的相态分: (1)均相---均相反应无相界面,反应速率只与T或浓度有 关; (2)非均相---非均相反应有相界面,实际反应速率与相 界面大小及相见扩散速率有关。
按反应器的结构型式分: 釜式、管式、塔式、固定床、流化床、回转筒式、喷嘴式 等
3)反应器操作方式
间歇,半间歇,连续式
物料衡算 热量衡算 动量衡算 (压力差小,可忽略) 动力学方程
1)基本原理
物料衡算——质量守恒定律 流入量= 流出量 +反应消失量 +累积量
间歇式反应器:流入量=0,流出量=0; 稳态操作连续流动反应器:累积量=0; 非稳,连续,半连续:都不为零。
热量衡算——能量守恒定律 Q物料流入+Q反应过程的热效应 = Q物料流出 +Q反应系统与外界交换+Q累积
3)复合反应
平行反应
k1
A
k2
R S
dC rR R k1CA dt
k1 k2 t
dC rA A k1C A k2C A k1 k2 C A dt
ln CA k1 k2 t C A0
rS
dCS k2C A dt
C A C A0e
2)等温恒容单一反应
一级不可逆反应
A→S
dC A rA kC A dt
恒温系统,k为常数;初始条件,t=0,CA=CA0,对上式积 分:
1 C A0 1 1 t ln ln k C A k 1 xA
2)等温恒容单一反应
二级不可逆反应
A+B→S
dC A rA kC ACB dt
V2 C A1 C A 2 C A0 x A 2 x A1 2 v0 rA2 rA2
1 2
图2-19 不同大小二个理想混合反应器的组合。
5)多级串联全混流反应器
(3)优化多级全混釜的体积
②优化使反应器总体积最小必须有SKLMN最大
“最大矩形法”求最佳中间转化率XA:
C A C A0 1 xA C A0 xA C A0 C A
V 1 v0 C A0 C A C A0 C A C A0 x A v0 v0 rA rA rA
4)全混流反应器
图2-14 理想混合反应器的图rM
rA rB rL rM a b l m
1)反应速率
化学反应的速率方程式,通常可用幂函数的形式
1 dnA a a rA kC A1 CB2 V dt
阿伦尼乌斯关系式
k A0e
E RT
A0为常数,称为频率因子;E为活化能,J/mol; R为气体常数,R=8.31 J/(mol· K)
理想混合流反应器:
加入反应器的物料微元在强烈搅拌作用下与器内原有的物料微元瞬 时达到充分混合,器内各点浓度相等且不随t变化,出口流体的组成 与器内相同;存在强烈的返混。 返混=无穷大 停留时间分布
2.均相反应动力学 1)动力学方程的建立
2)等温恒容单一反应
3)复合反应
1)动力学方程的建立
实验数据的获得:物料浓度的测定,C~t
2)等温恒容单一反应
二级可逆反应
A+B S+P
rA dC A k1C ACB k2CS CR dt
若t=0,CR0= CS0=0,CA0= CB0,上式积分得:
x Ae 2 x Ae 1 x A K kt ln mC A0 x Ae x A
作图 ln
CA ~t C A0
可得斜率为k1+k2的直线
CR CR 0 k1 CS CS 0 k 2
+
做CR~CS图,直线斜率为k1/k2
k1 k k t CR C A0 1 e 1 2 k1 k2
解得k1,k2
k2 k k t CS C A0 1 e 1 2 k1 k2
4)全混流反应器(理想混合反应器)
5)多级串联全混流反应器
6)反应器型式和操作方法的评比和选择
1)基本原理
几个概念: 反应时间 停留时间 停留时间分布 平均停留时间 返混 平推流 全混流
1)基本原理
反应器的三个基本要求:容积、传热、混 合 反应器设计的目的:满足反应器的要求 反应器设计需要联立:
间歇:Q物料流入=0,Q物料流出=0; 稳态操作连续流动反应器: Q累积=0。
2)间歇反应器
(1)反应时间 对于微元时间dt内的物料衡算式: dnA 0 物料A的反应消失量 +累积量 =0 即 rAV dt
rAV dnA dt
xA
d nA0 1 xA
1 dni 恒容 dCi ri V dt dt
对于反应: aA bB lL mM 其各组分的反应速率分别为:
rA dC 1 dnA A V dt dt
rL
1 dnL dCL V dt dt
1 dnM dCM V dt dt
dC 1 dnB rB B V dt dt
积分法
推测动力学方程,得到C~t的直线,实验数据拟合。 试差过程。
微分法
dC A kf C A (1)假定反应机理 dt rA
(2)将实验所得的C~t数据绘图,在所得曲线相应C位置求 曲线的斜率dCA/dt,该斜率就代表该组成下的反应速率 (3)将所得各点dCA/dt对f(CA)作图,若所得直线通过原点, 说明假定的机理与实验数据相符,是,求出待定系数k,α, β。否则需重新进行。 (4)lg(dCA/dt)~lg CA


各级反应器体积相等
图2-16 多级串联理想混合反应器的图解计算。
5)多级串联全混流反应器
各级反应器体积不等
各级反应器温度不等
5)多级串联全混流反应器
表2-12 不同型式反应器体积比
5)多级串联全混流反应器
(3)优化多级全混釜的体积
①两只不等容全混流反应器
1
V1 C A0 C A1 C A0 xA1 v0 rA1 rA1
第二章
1.引言
化学反应工程基础
2.均相反应动力学
3.理想反应器的设计
4.理想混合反应器的热稳定性
5.连续流动反应器的停留时间分布
6.流动模型 7.停留时间分布与化学反应
1. 引言 1)反应速率
2)反应器分类
3)反应器操作方式 4)两种连续流动形态的理想反应器
1)反应速率
定义:以反应体积为基准时(均相反应),单位时间,单 位反应体积中所生成(或消失)的某组分的摩尔数
C A f dC V A CA 0 v0 rA
V 1 FA0 C A0 C A0

CA f
CA0
dC A rA
(2)反应器体积 V=v0τ
图2-12 平推流反应器的图解计算。
4)全混流反应器
稳态下: 反应物A流入速度=反应物A流出速度+消失速度
v0C A0 v0C A rA V
A和B的消失量是相等的,故:
C A 0 x A C B 0 xB
令: M CB 0
C A0 ( M 1)
rA
d C A 0 x AC A 0 dt
C A0
2 kC A0 1 x A M x A
dx A dt
CB 0C A M xA 1 1 kt ln ln C A0 M 1 M 1 x A C A0 CB 0 C A0C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