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科学《感知软硬》教案 - 副本
幼儿园小班教案《感知软硬》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教案《感知软硬》含反思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物体的软硬属性。
2.能够辨别物体的软硬属性。
3.培养幼儿观察、感知、判断的能力。
4.提升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
教学准备1.沙发、枕头、水果、石头、塑料球等物品。
2.手纸、抹布、海绵各一个。
3.一块蓝色海绵。
教学环节导入环节在教室中摆放沙发、枕头、水果、石头、塑料球等物品,引导幼儿先用手摸摸这些物品,看是否软硬不同,并让幼儿说出自己摸到的感觉。
实验环节1.接着,老师将手纸放在幼儿面前,让幼儿用手轻轻触摸,询问幼儿觉得手纸是软的还是硬的,并让幼儿说出理由。
2.将抹布放在幼儿面前,询问幼儿抹布是软的还是硬的,让幼儿用手轻轻触摸,并说出理由。
3.最后拿出海绵,放在幼儿面前,问幼儿这个是软的还是硬的,并让幼儿用手轻轻触摸,并说出理由。
4.要求幼儿把手伸到装满水的盆中,感受水的温度和湿润程度。
实践环节1.让幼儿用双手握着一个塑料球,让他们感受球的软硬程度。
2.让幼儿从教室中取一个物品,说出这个物品的软硬程度,再摸摸这个物品,验证自己的猜测是否准确。
3.老师示范削橘子皮,然后让幼儿进行实践。
总结环节1.让幼儿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向家长们展示今天制作的手工。
2.鼓励幼儿用他们自己的语言描述所学到的东西,引导他们谈论不同物体之间的区别。
反思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幼儿了解物体的软硬属性,并能够分辨出物品的软硬程度。
通过实验环节引导幼儿在触摸和感觉中学习,实践环节则在幼儿的操作中来巩固他们的理解。
这一节课开设得非常好,可以更好地达到我们的目标并提升幼儿的感知能力。
但是,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注意幼儿的心理情况。
一些幼儿可能会因为摸到物品的软硬程度与自己的想法不符而感到困惑和沮丧。
我们需要给他们足够的鼓励和支持,在教学中时刻注意他们的情绪变化,并及时给予帮助和支持。
此外,我们应该尽可能引导幼儿自主探索和学习,让他们在自己的思考和实践中体验到成长的乐趣和成就感。
同时,注意不同幼儿的个性差异和发展水平,因材施教,让每个幼儿都能够得到最好的教育。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及反思《感知软硬》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及反思《感知软硬》教案: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感知软硬》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认识事物的软硬属性,掌握软硬的概念,并能通过感知区分不同物体的软硬度。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通过实践感知和探究,提高幼儿的科学思维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小组活动增进交流与合作。
教学准备:1. 幼儿园的软硬物品:海绵、木块、泥土、纸巾等。
2. 教学工具:投影仪、教具、图示等。
3. 游戏道具:运球、软球、硬球等。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10分钟)1. 教师向幼儿展示一些软硬材料,比如海绵、木块等,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2. 教师提问:“你知道它们是什么东西吗?它们有什么特点?”鼓励幼儿回答,并简单介绍软硬的概念。
Step 2: 感知软硬(20分钟)1. 教师将一些软硬材料放在幼儿面前,让幼儿用手触摸,并与他们进行交流:“它是软的还是硬的?”2. 分成小组,每组给幼儿分发不同的材料,让他们对比、触摸并互相交流感受,然后向全班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
3. 让幼儿将软硬材料分成两组,分别标记为“软”和“硬”,并分享他们的分类标准。
Step 3: 探索软硬(20分钟)1. 教师提供一箱材料给小组,引导幼儿合作探索材料的软硬度。
2. 每个小组选择一样软硬材料,用塑料锤敲打在地面上,观察声音和变形情况,进一步认识材料的软硬特性。
3. 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归纳出软硬材料的特点,并将结果在黑板上记录下来。
Step 4: 游戏活动(20分钟)1. 教师带领幼儿进行一些和软硬相关的游戏,如运球、软球、硬球的比较,让幼儿通过实际操作感知软硬度。
2. 游戏结束后,让幼儿讨论不同球的软硬度,并归纳出规律。
Step 5: 反思总结(10分钟)1. 教师引导幼儿回忆学到的知识:“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软的是什么样子的?硬的是什么样子的?”2.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观察结果,以及他们在小组合作中遇到的困难与解决方法。
《感知软硬》幼儿园小班教案
《感知软硬》幼儿园小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感知和辨别软硬不同的物体。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触觉敏感性,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周围事物的探索兴趣,增进他们的好奇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能够通过触摸感知物体的软硬。
2. 教学难点:让幼儿能够用语言描述软硬不同的物体。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准备不同软硬程度的物体,如海绵、沙袋、气球、木块等。
2. 环境准备:保持教室环境安静、舒适,有利于幼儿集中注意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介绍今天的学习内容,引导幼儿关注软硬不同的物体。
2. 主体活动:b. 幼儿用语言描述所感受的软硬物体,如“这个海绵软软的”,“这个木块硬硬的”。
c. 教师引导幼儿比较不同物体的软硬程度,让幼儿学会辨别。
3. 总结延伸:教师带领幼儿总结今天学习的软硬物体,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学以致用。
五、作业布置1. 家庭作业:让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找出家里的软硬物体,并描述给家长听。
2.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评价目标:通过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触摸和描述软硬物体的准确性以及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价幼儿对软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评价方法:观察记录:教师在课堂上记录幼儿触摸和描述软硬物体的表现。
课后反馈:家长提供的幼儿在家中完成作业的反馈信息。
小组讨论: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分享对软硬物体的认识。
七、教学拓展1. 活动延伸:邀请家长参与,开展一次家庭亲子活动,让家长和幼儿一起制作软硬物体的手工艺品,增进亲子关系的加深幼儿对软硬概念的理解。
2. 环境创设:在教室的探索区放置各种软硬物体,鼓励幼儿在自由活动时间自主探索,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应对本次教学活动进行反思,考虑幼儿的参与度、教学内容的设计是否适合幼儿的认知水平,以及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感知软硬》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感知软硬》含反思一、教学主题感知软硬二、教学目标1.了解事物的软硬程度;2.讨论不同材质的触感特征和硬度特征;3.培育幼儿的触觉本领和察看本领;4.拓展幼儿的学问面,丰富幼儿的科学学问。
三、教学内容1.认知颜色、形状等基本语汇。
2.讨论各类材质的硬度特征和触感特征,如:玩具,布制品,纸板,铁制品等。
3.认知四周的环境、植物、家具等。
4.探究不同材质对于幼儿生活的影响。
四、学习活动1.导入活动。
引导幼儿在课堂中环视四周,感知四周的环境,询问环境中的硬件和软件。
2.老师示范活动。
供给三个纸张球和一个塑料球,询问幼儿是不是全部球都一样,如不同请说明。
3.触感比较活动。
请幼儿用手去探究、轻轻拨弄,探讨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4.实际操作活动。
请幼儿将几个玩具分门别类,硬玩具和软玩具。
5.记忆复述活动。
请幼儿在肢体表现基础上,说说各类材质的触感特征、硬度特征。
五、教学手段老师辅导;触觉、视觉、口述。
六、教学反思“感知软硬”这个教学主题适用于幼儿园小班。
这个教学主题,除了培育幼儿们感知软硬的本领,更紧要的是培育幼儿们的感知力和察看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纳了多种教学手段,提高了幼儿们的学习爱好,有利于培育幼儿们的探究精神。
在导入活动中,引导幼儿们环视课堂,询问了环境中的硬件和软件,为教学打下一个基础。
示范活动中,通过供给三个纸张球和一个塑料球等硬软弹性不同的物品,让幼儿们探讨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以便于幼儿深刻理解硬和软的概念。
在实际操作活动中,幼儿通过分类和比较硬和软的玩具,更好地理解了两者之间的差异。
在记忆复述活动中,幼儿在肢体表现基础上,再去说说各类材质的触感特征、硬度特征,能够巩固他们的学问,促进他们的口头表达本领。
总之,在教学中,我尽心尽力,采纳了多种教学手段,为幼儿的感知本领和探究精神的培育奠定了基础。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重视幼儿的察看和探究本领,让他们更自动地参加到教学中,同时加强对幼儿对学问的巩固,提高他们的记忆力和口头表达本领。
小班科学:感知软硬教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幼儿通过观察、触摸、比较等方法,感知软硬不同的物体,并能用词语进行描述。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触摸能力和比较能力,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认识软硬不同的物体:气球、海绵、塑料杯、石头、木块等。
2. 学习用词语描述物体的软硬程度:软、硬、较软、较硬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通过观察、触摸、比较等方法,感知软硬不同的物体,并用词语进行描述。
2. 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比较物体软硬程度的不同,并能用词语进行描述。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各种软硬不同的物体(气球、海绵、塑料杯、石头、木块等)、篮子、记录表格等。
2. 环境:安静、舒适、光线明亮的教室。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出示各种软硬不同的物体,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看看这些物体,它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2. 观察与触摸:教师组织幼儿触摸、观察这些物体,引导幼儿感知软硬程度的不同。
3. 比较与分类:教师引导幼儿两两比较这些物体的软硬程度,并将它们分成软、硬、较软、较硬四类。
4. 描述与记录:教师引导幼儿用词语描述这些物体的软硬程度,并让幼儿将描述记录在表格上。
5. 总结与拓展: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软硬不同的物体,并引导幼儿思考:软硬程度不同的物体在生活中的应用。
六、教学评价1. 评价目标:通过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评价他们对于软硬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评价方法:观察记录、幼儿描述、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评价。
3. 评价内容:幼儿能否观察到物体的软硬差异,能否用恰当的词语进行描述,以及能否将物体正确分类。
七、教学拓展1. 家庭作业:请家长协助,让孩子在家中找到更多的软硬不同的物体,并记录下来。
2. 主题活动:软硬主题的科学角,展示幼儿收集的软硬物体,并进行交流分享。
八、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幼儿在活动中安全地触摸和操作物体,避免尖锐或易碎物品的使用。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及反思《感知软硬》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及反思《感知软硬》《感知软硬》是一节针对幼儿园小班的科学活动课程。
通过这节课,旨在帮助幼儿感知物体的软硬差异,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触觉。
一、活动目标:1. 帮助幼儿感知物体的软硬特征;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触觉;3.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活动准备:1. 物体:提供一些常见的固体物体,如玩具、绳子、布料等;2. 图片:准备一些图片,显示不同硬度的物体,如石头、海绵等;3. 角色扮演:准备小工具,如锤子、橡皮榔头等;4. 图书:准备一些与软硬感知相关的图书。
三、活动过程:1. 导入:老师可以先带领幼儿回顾已学过的物体分类知识,问幼儿们有哪些物体是硬的?有哪些物体是软的?并让幼儿分别触摸一些物体来感受它们的软硬差异。
2. 观察比较:老师通过展示图片或实物,让幼儿观察并比较不同硬度的物体,引导幼儿发现它们的不同特点。
同时,老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如“哪个物体更硬?”“哪个物体更软?”等等,鼓励幼儿进行思考和回答。
3. 触摸实验:为了进一步巩固幼儿对于软硬的感知,老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一些触摸实验活动。
比如,让幼儿轮流摸一些隐藏在布袋中的物体,通过触摸来判断这些物体是硬的还是软的。
在实验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幼儿探索物体的软硬特征,并让幼儿用自己的话来描述它们的感觉。
4. 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幼儿可以进一步感知物体的软硬差异。
老师可以扮演一个小修理工,拿着不同的工具让幼儿触摸和判断工具的硬度。
幼儿也可以扮演小修理工,通过使用不同的工具来感知物体的硬度差异。
5. 综合运用:老师可以让幼儿运用已学到的知识,观察和比较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体,如鞋底、玩具等,判断它们的硬度,然后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出来。
在这个过程中,鼓励幼儿多多观察、思考和交流。
四、活动反思:通过这节《感知软硬》的科学活动,幼儿得以感知物体的软硬差异,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触觉。
通过观察、比较、触摸实验、角色扮演和综合运用等不同的活动形式,幼儿获得了切实的体验和感知,进一步巩固了对于软硬特征的认知。
小班科学活动教案以感知软硬为题
小班科学活动教案——感知软硬一、活动目标:1. 引导幼儿感知物体的软硬程度,培养幼儿的触觉能力。
2. 通过观察、比较、触摸等方法,让幼儿了解软硬不同的物体特点。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表达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1. 教具准备:软硬不同的物品,如海绵、石头、气球、积木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活动室,适当的光线和温度。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介绍活动主题,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环境中软硬不同的物品。
3. 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讨论软硬物品的特点和用途。
4. 游戏环节:软硬分类游戏,幼儿将软硬物品分成两组,教师检查并给予鼓励。
四、活动延伸:1. 家庭作业:家长协助幼儿在家中找出软硬不同的物品,拍照至班级群,与同学们分享。
2. 环境创设:在活动室中设立“软硬物品展示区”,让幼儿自由触摸、观察。
3. 后续活动:开展“软硬物品创意画”活动,让幼儿用软硬不同的物品进行绘画创作。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软硬概念的理解。
2. 关注幼儿在家庭作业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软硬物品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3. 结合后续活动的开展,评估幼儿对软硬知识的学习兴趣和应用能力。
六、活动准备:1. 教具准备:软硬不同的物品,如海绵、石头、气球、积木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活动室,适当的光线和温度。
3. 家庭作业准备:请家长协助幼儿在家中找出软硬不同的物品,拍照至班级群,与同学们分享。
七、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介绍活动主题,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环境中软硬不同的物品。
3. 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讨论软硬物品的特点和用途。
4. 家庭作业分享:请幼儿分享家庭作业中的软硬物品照片,让同学们一起观察和学习。
5. 游戏环节:软硬分类游戏,幼儿将软硬物品分成两组,教师检查并给予鼓励。
八、活动延伸:1. 环境创设:在活动室中设立“软硬物品展示区”,让幼儿自由触摸、观察。
《感知软硬》幼儿园小班教案
《感知软硬》幼儿园小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观察、触摸、比较等方式,感知软硬不同的物体。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想象力。
3. 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软硬不同的物体,发展幼儿的表述能力。
4.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通过观察、触摸、比较等方式,感知软硬不同的物体。
难点: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软硬不同的物体。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软硬不同的物品,如气球、海绵、木块、塑料积木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活动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介绍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引导幼儿观察和触摸软硬不同的物品。
2. 主体活动:(1)教师展示软硬不同的物品,让幼儿观察和触摸,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软硬的特点。
(2)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活动,让幼儿互相交流自己的观察和触摸心得。
(3)教师引导幼儿进行分类,将软硬不同的物品分成两组。
3. 总结与拓展:(1)教师组织幼儿总结今天学习的内容,让幼儿说出软硬不同的物品。
(2)教师引导幼儿思考:还有哪些物品是软的?哪些物品是硬的?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软硬概念的理解。
2. 关注幼儿在触摸、比较物品时的表现,了解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倾听幼儿在交流、表述时的语言,了解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4. 搜集幼儿在活动中提出的疑问,以便在后续教学中进行针对性的引导。
六、教学内容:1. 通过观察和触摸,让幼儿认识和区分软硬不同的物品。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想象力。
3. 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软硬不同的物体,发展幼儿的表述能力。
4.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七、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向幼儿介绍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引导幼儿观察和触摸软硬不同的物品。
2. 主体活动:(1)教师展示软硬不同的物品,让幼儿观察和触摸,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软硬的特点。
(2)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活动,让幼儿互相交流自己的观察和触摸心得。
幼儿园小班教案《感知软硬》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教案《感知软硬》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和区分软硬材料,培养他们的触觉感知能力。
2.帮助幼儿通过触碰和感知活动,认识软硬材料的特点,激发他们对材料的好奇心。
3.促进幼儿动手动脑,发展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软硬材料的概念介绍。
2.软硬材料示例:棉花、木块等。
3.感知软硬材料的活动设计。
三、教学准备1.各种软硬材料样本。
2.感知软硬材料的触碰盒或袋子。
3.教学板书。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教师向幼儿展示软硬材料样本,让幼儿触摸、感知,并引导幼儿讨论软硬材料的不同之处。
第二步:活动设计1.利用触碰盒或袋子,让幼儿闭眼摸索不同的软硬材料,并描述手感。
2.小组活动:让幼儿分组,用软硬材料搭建模型或图形,展示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3.创意游戏:教师出示某种软硬材料,让幼儿猜测是软的还是硬的,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推理能力。
第三步:总结教师和幼儿共同总结软硬材料的特点,引导幼儿思考软硬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启发他们发现更多有趣的事物。
五、教学反思本次教案设计中,感知软硬材料的活动引起了幼儿们极大的兴趣,他们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看法。
通过活动,幼儿的触觉感知能力得到了锻炼,也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然而,也有部分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出对软硬材料的辨别能力较差,需多加引导。
未来,我将在活动中增加更多的启发性问题,帮助幼儿更深入地理解软硬材料,并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通过这节教案,我也体会到了教学中的一些不足之处,希望在日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为幼儿提供更具启发性和趣味性的学习体验。
以上是本次幼儿园小班教案《感知软硬》含反思的内容,希望能够引导幼儿在感知软硬材料活动中发现更多乐趣。
幼儿园小班教案《感知软硬》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教案《感知软硬》含反思教案标题:感知软硬一、教学目标:1.能够用手触摸、用眼观察等多种感官方式感知软硬材料的不同特点。
2.能够简单区分和描述不同材料的软硬程度,并进行分类。
3.能够培养幼儿对触感的敏感度和观察力,增强感知能力。
4.能够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和创造力,培养其动手实践能力。
二、教学准备:1.用于观察的多种软硬材料,例如海绵、木块、塑料球等。
2.幼儿园活动室或户外场地。
3.一些容器,用于装放材料。
4.盲目遮挡物,例如眼罩或面具。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介绍今天的主题:“感知软硬”。
并向幼儿们展示不同的软硬材料,让幼儿们先用手触摸、用眼观察等感官方式感受一下。
2.探究活动(15分钟):a.教师将不同的软硬材料放在同一容器中,幼儿轮流伸手触摸并描述触感的特点。
例如:“这个材料很软,像棉花一样。
”或:“这个材料很硬,像石头一样。
”b.教师引导幼儿们用手将材料分类,按软硬程度分组,可以使用两个容器进行分类。
3.拓展活动(30分钟):a.幼儿分组,每组给一份不同的软硬材料。
让幼儿们在观察和感受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创作。
例如:用海绵搭建一个小房子,用木块修建一座桥梁等。
b.教师在活动过程中引导幼儿们观察和比较不同材料的优缺点,鼓励幼儿们尝试结合不同材料进行创作。
4.总结(10分钟):a.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今天的活动内容,总结出软硬材料的特点和分类方法。
b.幼儿自评与互评,幼儿们可以讲述自己的收获、感受、困惑等。
5.反思(10分钟):通过观察和引导,幼儿在活动中充分感知了软硬材料的不同特点,并通过分类和创作活动展示了自己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然而,在活动过程中,有的幼儿可能存在以下问题:-触摸不够细致,难以准确感知材料的软硬程度。
-无法很好地用言语描述触感的特点。
-创作时缺乏想象力,不知道如何将不同材料结合起来。
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可以改进授课的方法和手段,例如增加观察材料的次数,提供更多的触感体验等。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感知软硬》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感知软硬》教学目标1.理解什么是硬和软物体。
2.学会通过触摸和观察来感知物体的软硬程度。
3.培养幼儿观察、发现和探究的能力。
教学准备1.模拟软硬物体的材料,如海绵、棉花、小石子、木块等。
2.听触板或软硬物体挂图。
3.幼儿感官积木、积木盒。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情境1.教师介绍今天的科学活动主题:感知软硬。
2.让幼儿们看一看教室里有哪些物品是软的,哪些物品是硬的。
3.老师出示听触板或软硬物体挂图,让幼儿们感知不同物体的软硬程度。
第二步:感知硬物1.教师将不同硬度的物品放在幼儿面前,如石头、玩具球、木块等,请幼儿用手摸一摸,感知不同硬度的物品的区别。
2.老师引导幼儿,用手指敲击物品,感受声响的大小和力度,辨别不同硬度的物品。
3.用海绵等软材料来对比石头等硬材料,让幼儿看到、摸到、听到软硬的区别。
第三步:感知软物1.老师介绍海绵等松软材料,让幼儿摸摸感受。
2.老师介绍棉花等松软材料,让幼儿摸摸感受。
3.老师用小石子来对比海绵和棉花等软材料,并让幼儿将这些材料分类,区分不同的软度程度。
第四步:幼儿感官积木游戏1.老师分发幼儿感官积木到每位幼儿手中。
2.让幼儿们摸摸幼儿感官积木的材料,感知不同软硬程度的区别。
3.教师安排幼儿进行积木盒找“相同”或“不同”的游戏,根据幼儿感知材料软度的大小进行分类比较,同时可以听辨和理解老师的指令。
总结本次活动通过对不同软硬度的物品进行摸、看、听的感知学习,让幼儿们懂得了什么是“软”和“硬”,也让幼儿们学会了通过触摸和观察来感知物体的软硬程度。
同时,这个活动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发现和探究能力,丰富了幼儿的感知与理解能力,有利于幼儿的少儿科学启蒙教育,为他们探索未来打下良好基础。
小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感知软硬》2篇
小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感知软硬》小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感知软硬》精选2篇(一)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和实践,感知物体的软硬特性。
2. 探究导致物体软硬特性的因素。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教学准备:1. 课件或素材:包含不同硬度的物体图片和实物。
2. 实验器材:不同硬度的物体、秤、尺子等。
3. 实验记录表。
教学步骤:Step 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具有不同硬度的物体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物体硬度的思考。
例如,展示一块木板、一块石头和一块泡沫等物体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它们的外观和质地,并提问:这些物体的硬度有什么不同?Step 2:实验观察(15分钟)将不同硬度的物体分发给学生,让他们亲自感知和比较物体的硬度。
引导学生使用手指、指甲或其他物体来探究物体的硬度,并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
学生可以用使用尺子和秤量取物体的尺寸和重量等数据。
Step 3:讨论和总结(10分钟)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他们能否感知到物体的硬度有什么表现?与硬度有关的因素有哪些?引导学生从物体的外观、质地、重量等方面进行讨论和总结。
学生可以先小组讨论,然后全班共享。
Step 4:拓展实验(10分钟)给学生一些无法感知硬度的物体,例如气体和液体,让他们尝试观察和比较这些物体的特性。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有些物体的硬度无法直接感知?这些物体的硬度是如何确定的?Step 5:反思与展望(5分钟)让学生回顾今天的实验和讨论,总结学到了什么,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例如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物体硬度,思考为什么一些物体坚硬,一些物体柔软等。
教学反思:这堂课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式,让学生感知和探究物体的硬度特性。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能够准确观察和记录物体的硬度。
通过讨论和总结,学生对物体硬度的因素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拓展实验中,让学生接触到了无法直接感知硬度的物体,提升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活动《感知软硬》及教学反思(共5则)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活动《感知软硬》及教学反思(共5则)第一篇: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活动《感知软硬》及教学反思小班科学教案活动《感知软硬》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科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通过感官感知物体的软硬,掌握感知物体软硬的方法,并且能把自己的感受正确的表达出来,对探究物体软硬产生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体验运用各种感官感知物体软硬的乐趣,初步掌握软硬的概念,并且能按物体的软硬分类,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感知软硬》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1、对探究物体软硬产生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体验运用各种感官感知物体软硬的乐趣。
2、通过感官感知物体的软硬,掌握感知物体软硬的方法,并且能把自己的感受正确的表达出来。
3、初步掌握软硬的概念,并且能按物体的软硬分类。
4、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索事物变化的愿望。
5、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活动重难点:1、活动重点:掌握感知的方法。
2、活动难点:能按物体的软硬进行分类。
活动准备:1、材料准备:(1)两个神秘袋、一个大筐两个小筐;(2)软的物品:棉花糖、面包、娃娃、枕头、毛衣、毛巾、衣服、泡沫板、气球、面巾纸、洗碗布若干;(3)硬的物品:硬糖、铁片、木头、硬纸盒、茶杯、勺子、积木、石头、玻璃瓶等。
2、经验准备:能说出软硬物体的活动过程:(一)摸一摸,猜一猜,感知物体的软硬1、教师出示神秘袋(一个装软软的物品,一个装硬硬的物品),先请一名幼儿到前面摸一摸,捏一捏,说一说感觉怎么样?猜一猜里面是什么?(教师把东西从神秘袋里拿出来)2、所有的小朋友都摸一摸,捏一捏该物品,验证这名幼儿说的感觉,让所有幼儿都感受到物体的软硬,并且能说出“感觉软软的/硬硬的”。
(二)分一分,用不同的感官感知各种材料并试着进行分类。
1、把软硬材料混在一起,分成若干份。
2、要求:摸一摸,捏一捏,压一压,尝一尝,敲一敲,摔一摔。
3、幼儿分组实验,把软软的和硬硬的物品分成两组,教师做适当指导。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感知软硬》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感知软硬》1500字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通过触摸物体,感知物体的软硬程度。
2. 培养幼儿对物体软硬特征的感知能力。
3. 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归类的能力。
4. 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并培养探究精神。
教学准备:1. 硬物品:铁块、木块、石块等。
2. 软物品:棉花、海绵、毛巾等。
3. 每个幼儿一份小袋子。
4. 美工纸、剪刀、胶水。
教学活动:活动一:游戏引入1. 引导幼儿坐在一起,展示一只硬皮球和一只软玩具,在幼儿眼前同时摆放。
2. 提问:请问这两个东西有什么不同呢?(硬、软)3. 引导幼儿说出硬和软的特点,激发幼儿的注意力和思考。
4. 引导幼儿互相触摸皮球和软玩具体验硬和软的感觉。
活动二:感知软硬1. 将准备好的硬物品和软物品分别放入小袋子中,让每个幼儿闭上眼睛,从袋子中摸出一个物品。
2. 让幼儿打开眼睛,观察摸到的物品是软还是硬,并说出自己的答案。
活动三:感知软硬特征1. 将幼儿分成小组,给每个小组分发一份包含硬物品和软物品的样本。
2. 引导幼儿观察每个物品,让他们说出物品的软硬特征,并将他们的回答记录在美工纸上。
3. 引导幼儿讨论,比较他们观察到的物品,看看有没有相同的特征。
活动四:仿制软硬小动物1. 给幼儿发放美工纸、剪刀、胶水等工具,引导他们制作一个软硬小动物。
2. 引导幼儿从物品样本中选择一个硬的物品和一个软的物品,比如石块和棉花。
3. 鼓励幼儿将剪刀小心地剪开硬物品和软物品,将里面的材料放在美工纸上。
4. 引导幼儿将石块装在美工纸上的一侧,棉花装在另一侧,制作出一个有硬和软部分的小动物。
活动五:展示和分享1. 让幼儿展示他们制作的小动物,引导他们描述动物的软硬特征。
2.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制作小动物的过程和体会。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幼儿能够通过触摸物体感知物体的软硬程度,培养了幼儿的观察、比较、归类的能力。
同时,通过制作软硬小动物,激发了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并培养了他们的探究精神。
小班科学:感知软硬教学教案
小班科学:感知软硬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幼儿通过观察、触摸和比较,了解和感知不同物体的软硬程度。
1.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触摸感知能力和比较分析能力。
1.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学主题:感知软硬2.2 教学重点:让幼儿通过实践,感知不同物体的软硬程度。
2.3 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分析物体的软硬程度。
第三章:教学准备3.1 教具准备:各种软硬不同的物体,如海绵、石头、气球、木块等。
3.2 环境准备:安静、整洁的教室,适合幼儿进行观察和触摸。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教师向幼儿介绍今天的主题:“感知软硬”,引导幼儿思考什么是软,什么是硬。
4.2 主体活动:(1) 教师展示各种软硬不同的物体,让幼儿观察和触摸,引导幼儿感知软硬。
(2)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活动,让幼儿相互比较和讨论,用自己的话描述软硬程度。
(3) 教师根据幼儿的描述,总结和展示软硬程度的差异。
4.3 延伸活动:教师引导幼儿思考软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坐在软软的沙发上感觉舒服,敲打硬硬的物体可以发出声音等。
第五章: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分析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优点和不足之处,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参考。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评价目标:通过评价,了解幼儿在感知软硬教学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学习效果和能力提升。
6.2 评价方法:观察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记录幼儿的触摸感知、比较分析和合作交流情况。
6.3 评价内容:(1) 幼儿对软硬概念的理解程度。
(2) 幼儿在触摸和比较物体时的观察力和感知能力。
(3) 幼儿在小组合作中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第七章:教学拓展7.1 拓展活动:组织幼儿进行软硬物品分类游戏,提高幼儿的分类能力和逻辑思维。
7.2 家庭作业:布置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寻找生活中的软硬物品,记录并分享给同学。
小班科学教案感知软硬
小班科学教案感知软硬【篇一:活动名称小班科学活动感知软硬】活动名称:小班科学活动《软宝宝和硬宝宝》指导老师:郑莹莹2014级28班说课:谭朴授课:周庭飞评课:肖莹霜答辩:万先一、活动名称:小班科学活动《软宝宝和硬宝宝》二、活动目标:1、幼儿通过各种感官,感知物体的软硬,并用正确的词表达自己的感受。
2、初步学习按物体的软硬分类。
3、在活动过程中感受到愉悦感和成就感。
三、活动重难点:重点:感知物体的软硬,并用正确的词表达自己的感受。
难点:给物体按软硬分类。
四、活动准备:1、神奇的盒子(红盒子里装软的东西,绿盒子里装硬的东西)。
2、每桌一个操作盒(装有玻璃球、棉花球、毛线球、硬币、乒乓球、石头、毛巾、坚果......)。
3、人手一个分类盒。
4、棉花糖、棒棒糖。
五、活动要求:1、爱护教具,在交流中使用文明用语。
2、在进行操作的过程中,不打闹。
六、活动过程:1、导入:出示神秘盒,猜一猜,激发幼儿兴趣(1)、小朋友都来摸一摸红(绿)色盒子里装的什么东西,感觉怎么样?(2)、猜一猜这里面软软的(硬硬的)都是些什么?2、基本部分1、教师分发操作材料,请幼儿用手摸一摸,进一步感知物体的软硬属性。
(1)、教师介绍操作盒和材料;(2)、让幼儿摸一摸,捏一捏,压一压,然后告诉同伴你发现了什么?(有的东西硬、有的东西软......)(3)、幼儿自由操作探索,教师个别指导、交流。
(4)、谈话:你刚才玩了什么?(玻璃球、棉花球、海绵球、毛线球、乒乓球、石头、毛巾、坚果......)发现了什么?(石头硬硬的、玻璃球硬硬的、海绵球软软的......)它们有什么不一样?(软硬......)5)教师小结:石头硬硬的、玻璃球硬硬的、海绵球软软的、毛巾软软的......3、分一分,学习按物体的软硬分类。
(1)、介绍分类盒和玩法:把捏起来软软的东西放进红盒子,把硬硬的东西放进绿盒子。
边放边说:我把软软的(硬硬的)xx放在了红(绿)盒子里。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活动《感知软硬》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活动《感知软硬》含反思活动目标通过本次活动,幼儿将会:1.了解事物的软硬属性;2.探究不同物体的硬软性质;3.通过触摸、感受的方式加深对软硬属性的理解。
活动准备材料1.抱枕、毛毯、海绵、木板等多种松软/硬实物;2.一张纸和一枚铅笔。
教具1.讲义;2.活动卡片。
环境室内环境宽敞明亮,教室空气流通,温度适宜。
活动过程导入(5分钟)1.与幼儿们打招呼,介绍本次活动的内容;2.通过简单的问题引入主题:“你知道什么东西是软的吗?什么东西是硬的?”。
活动(30分钟)1.展示各种松软/硬实物,让幼儿们触摸、感受,然后进行分类,将其分为软和硬两类;2.老师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幼儿思考,例如:“这个海绵是软的还是硬的?它可以变软吗?”;3.老师根据实物特性让幼儿感知并描述事物的软硬特性;4.老师可适时借助视频或图片让幼儿更好地理解事物的软硬属性;5.发放纸和铅笔,让幼儿画一组软的、一组硬的事物,并且说出他画的物体的特点。
结语与反思(5分钟)1.回顾整个活动过程,提醒幼儿们所学知识的重要性;2.询问幼儿们对活动的感受以及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3.教师进行活动反思,总结好的做法并记录有待改进的之处。
反思•优点:1.本次活动设置了多种实物,能够让幼儿通过触摸、感受的方式快速掌握事物的软硬属性;2.多种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培养了幼儿的思考能力;3.设置画图环节,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不足:1.活动内容设置较为简单,不够深入,可以增加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2.活动时间过短,可以考虑增加时间,使学习更为充分、深入。
总的来说,就是同一类的物体、感性、分类等概念的教学,很容易引出幼儿的会发生的好奇心,从而可以通过让他们参与到探究和发现的过程中,达到更好的效果。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感知软硬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感知软硬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通过观察、触摸等方式,了解软硬物体的特征。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能够辨别软硬物体,并能够用语言表达出来。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通过观察、触摸等方式,发现软硬物体的特征。
三、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软硬不同的物品,如海绵、石头、布、木块等。
2.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教学环境。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向幼儿展示软硬不同的物品,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字。
(2)教师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软的,什么是硬的吗?谁能告诉我?”2.探索活动(1)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发放软硬不同的物品。
(2)教师引导幼儿通过触摸、观察等方式,发现软硬物体的特征。
(3)教师提问:“你们觉得这些物品哪个是软的,哪个是硬的?为什么?”(4)教师鼓励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
(1)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发现,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3)教师引导幼儿了解软硬物体在生活中的应用。
4.实践操作(1)教师发放制作材料,引导幼儿动手制作软硬物体。
(2)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教师鼓励幼儿相互交流,分享制作心得。
5.展示评价(1)教师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介绍制作过程。
(2)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
6.结束语(2)教师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发现,培养探究精神。
五、教学反思1.教师在本节课中是否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2.教师是否关注到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给予个别指导?3.教师是否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真正体验到软硬物体的特征?5.教师在组织评价环节,是否能够激发幼儿的自信心和探究精神?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教师应认真反思,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每个幼儿都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成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班科学《感知软硬》教案 - 副本
活动目标:
1、对探究物体软硬产生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体验运用各种感官感知物体软硬的乐趣。
2、通过感官感知物体的软硬,掌握感知物体软硬的方法,并且能把自己的感受正确的表达出来。
3、初步掌握软硬的概念,并且能按物体的软硬分类。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掌握感知的方法。
2、活动难点:能按物体的软硬进行分类。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1)两个神秘袋、一个大筐两个小筐;(2)软的物品:棉花糖、面包、娃娃、枕头、毛衣、毛巾、衣服、泡沫板、气球、面巾纸、洗碗布若干;(3)硬的物品:硬糖、铁片、木头、硬纸盒、茶杯、勺子、积木、石头、玻璃瓶等。
2、经验准备:能说出软硬物体的活动过程:
(一)摸一摸,猜一猜,感知物体的软硬
1、教师出示神秘袋(一个装软软的物品,一个装硬硬的物品),先请一名幼儿到前面摸一摸,捏一捏,说一说感觉怎么样?猜一猜里面是什么?
(教师把东西从神秘袋里拿出来)
2、所有的小朋友都摸一摸,捏一捏该物品,验证这名幼儿说的感觉,让所有幼儿都感受到物体的软硬,并且能说出感觉软软的/硬硬的。
(二)分一分,用不同的感官感知各种材料并试着进行分类。
1、把软硬材料混在一起,分成若干份。
2、要求:摸一摸,捏一捏,压一压,尝一尝,敲一敲,摔一摔。
3、幼儿分组实验,把软软的和硬硬的物品分成两组,教师做适当指导。
4、操作完成后,交换分组进行检验。
5、教师引导幼儿互相讨论实际操作和检验别人操作成果的感受,交流感知的方法,进一步加深对物体软硬特性的认识。
小结:通过手,牙齿,皮肤,耳朵等感官摸一摸,捏一捏,咬一咬,敲一敲都可以感知物体软硬。
(三)巩固:游戏送玩具宝宝回家,学习按物体的软硬分类。
游戏规则:天黑了,软宝宝玩具,硬宝宝玩具都要回家了,我们一起把软宝宝和硬宝宝送回家吧。
(教师将幼儿刚刚分组操作的物品再次混合在一起,幼儿和教师一起分类,幼儿说感知方法,教师演示)。
活动延伸:让幼儿寻找并感知身边的物体哪些是软的哪些是硬的,让幼儿进一步感知分类物体的。
教学反思:幼儿科学教育的目标首先是让幼儿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教案设计中先用神秘袋,引起幼儿的兴趣,继而引入主题。
活动过程中,以分组实验―检验―交流讨论为主线。
首先让幼儿分组实验,科学教育的目标包括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分组实验可以让幼儿自己探究各种感知方法,这样对探究结果印象更深刻;然后让幼儿交换分组,检验其他组的操作是否正确,幼儿在检验过程中,在发现别人存在的问题的同时也会反思自己在操作过程中的错误,产生好奇;最后,教师引导幼儿互相讨论实际操作和检验别人操作成果的感受,交流感知的方法,进一步加深对物体软硬特性的认识。
《纲要》中明确要求,在科学教学活动目标中,幼儿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教学巩固阶段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再次分类,明确物体软硬的特性并且用多种感知方法进行分类。
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因此在活动延伸中,让幼儿寻找并感知身边的物体哪些是软的哪些是硬的,让幼儿进一步感知分类物体的软硬并运用到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