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造假案

合集下载

会计人员财务造假案例

会计人员财务造假案例

会计人员财务造假案例
以下是一个会计人员财务造假案例:康美药业财务造假案,涉案会计师事务所广东正中珠江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被没收业务收入1425万元,并处以4275万元罚款,合计5700万元,其中签字注册会计师杨文蔚被给予警告,处罚10万元。

在该案件中,康美药业被指出存在财务造假行为,而正中珠江会计师事务所及其合伙人被追责,需要承担相应的行政处罚和连带责任。

这也提醒了广大会计从业人员,要遵守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切勿触碰法律红线。

会计造假案例

会计造假案例

会计造假案例会计造假是指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故意隐瞒或篡改有关会计记录,以谋取个人或公司利益的行为。

会计造假不仅损害了企业的声誉,也损害了投资者和社会公众的利益。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会计造假的案例,以便更好地了解这一问题。

案例一,WorldCom公司。

2002年,美国第二大电信公司WorldCom公司因为会计造假丑闻而申请破产保护。

该公司的高管人员利用会计手段,将数十亿美元的费用误记为资本支出,以此来掩盖公司的亏损。

这一丑闻最终导致了WorldCom公司数百亿美元的资产贬值,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大的企业破产案。

案例二,Enron公司。

Enron公司是美国一家能源公司,也因为会计造假案例而声名狼藉。

公司高管人员通过虚构交易和隐瞒债务等手段,使公司的利润看起来更加可观,吸引了大量投资者。

然而,实际上公司的财务状况却是岌岌可危。

2001年,Enron公司宣布破产,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大的企业破产案之一。

案例三,山水集团。

山水集团是中国知名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但因为会计造假案例而备受关注。

2016年,山水集团因为涉嫌虚报销售额、利润和资产规模,被证监会处以重罚。

公司高层人员通过虚构业绩、夸大资产规模等手段,误导了投资者和监管部门,最终导致了公司的信用受损和股价暴跌。

以上案例充分说明了会计造假对企业和社会的危害。

会计造假不仅损害了企业的声誉和利益,也损害了投资者和社会公众的利益。

因此,加强会计监管,提高会计信息披露的透明度,是防范会计造假的重要举措。

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内部审计,依法依规编制财务报表,增强会计信息的可信度和可靠性。

同时,投资者和社会公众也应增强风险意识,理性投资,不盲目追逐高额利润,以免受到会计造假案例的伤害。

总之,会计造假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对企业和社会造成了严重的损害。

各方应共同努力,加强监管,提高透明度,防范会计造假,维护企业和社会的正常秩序。

红光实业会计造假案分析

红光实业会计造假案分析

“红光实业”会计造假案分析此次,我选择的是成都红光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为红光实业。

它于1997年6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代码为600083。

其前身是国营红光电子管厂,始建于1958年,是在成都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注册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

该厂是我国"一五"期间156项重点工程项目之一,是我国最早建成的大型综合性电子束器件基地,也是我国第一只彩色显像管的诞生地。

根据了解其上市前的相关信息,主要是上市公告书"和"招股说明书"。

它主体是由上市公司提供、经相关中介机构认定的财务资料等信息。

因此下面对相关信息披露的介绍,也主要基于红光实业上市前所公开披露的这两份文件。

当时公司上市采取 "总量控制,限报家数"的政策下。

红光实业披露的经成都市蜀都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上市前三年销售收人和利润总额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项目/年份1996年1995年1994年主营业务收入42,492 95,676 83,771利润总额6,331 11,685 9,042净利润 5,428 7,860 6,076 红光公司在1997年4月 (股票公开发行前一个月),进行了一次1:0.4的缩股,将原来4亿股的总股数缩为1.6亿股。

再按缩股后的股数对前三年净利润计算每股收益,倒算出1994~1996年的每股税后利润分别为0.380元、0.491元、0.339元;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每股6.05元的发行价格。

红光公司还提供了经会计师事务所审核的盈利预测数字: "预计公司1997年度全年净利润7,055万元,每股税后利润(全面摊薄)0.3063元/股,每股税后利润 (加权平均)0.3513元/股。

"部分由于上述信息包装,再配合当时整个股票市场的大势,红光实业(1983)的上市认购中签率不足2.8%,锁定认购资金133亿元。

不久根据中国证监会的调查结果:红光实业(1983)1997年6月初股票上市发行,募集了4.1亿元资金;当年年报披露亏损1.98亿元、每股收益为-0.86元。

近年会计人员违规案例

近年会计人员违规案例

近年会计人员违规案例那我给你讲几个近年会计人员违规的案例吧。

一、康得新财务造假案。

1. 事件经过。

康得新曾经可是个明星企业呢。

但是啊,他们家的会计人员和公司高层勾结,搞出了超级大的财务造假。

他们虚增了巨额的营业收入和利润。

怎么虚增的呢?就是在会计账目上做手脚,比如说虚构销售业务。

本来没卖出去那么多产品,硬是在账上记了一大笔销售出去的收入,就好像是在画饼,还把这个饼画到了账本上。

他们通过一系列复杂的手段,让公司看起来盈利状况特别好,连续四年虚增利润达到119亿元。

这可不是个小数目啊,就像一个人本来口袋里没几个钱,却硬要装作是个大富翁。

2. 后果。

这种造假行为被发现后,康得新的股票那是一落千丈。

投资者可就惨了,很多人因为相信了公司漂亮的财务报表而投资,结果血本无归。

那些参与造假的会计人员呢,当然也受到了严厉的处罚,有的被吊销了会计从业资格证,甚至还面临着刑事指控,就像玩火玩大了,最后把自己也给烧着了。

二、瑞幸咖啡财务造假案。

1. 事件经过。

瑞幸咖啡,大家都知道吧,到处都是它的门店。

可谁能想到,他们的会计也在搞鬼呢。

他们通过虚增销售额的方式来美化公司业绩。

比如说,他们可能自己编造了一些根本不存在的订单,或者是让员工自己下单来虚增销售量。

这就好比是自己给自己送钱,在账本上却显示是顾客买咖啡的收入。

而且啊,他们还在成本核算上做文章,故意把成本算低,这样利润就显得更高了。

这就像一个小商贩,本来进价10元的东西,他非说进价是5元,然后按照正常售价卖出去,就说自己赚了很多,其实是在骗人。

2. 后果。

事情曝光后,瑞幸咖啡的声誉受到了极大的损害。

在美国股市上,股价暴跌,还面临着很多投资者的诉讼。

那些参与造假的会计人员也没好果子吃,被追究责任,而且整个事件也让瑞幸咖啡面临着巨大的经营危机,好多门店都受到了影响,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一块倒了,带动一片都倒了。

三、獐子岛“扇贝去哪儿了”事件。

1. 事件经过。

獐子岛的会计人员可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违反会计法的真实案例

违反会计法的真实案例

违反会计法的真实案例
近年来,违反会计法的真实案例屡屡发生,给企业和社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以下是一些典型案例。

首先是上市公司“伟星新材料”财务造假案。

该公司在2016、2017年财报中虚增收入和利润,隐瞒负债和费用,骗取了投资者和监管部门的信任。

此前,该公司还多次违反会计法规定,未及时披露财务信息、违规占用企业资产。

最终,该公司被证监会处以重罚,股票在2019年被暂停上市。

其次是私募基金管理人“澳柯玛投资”的违规操作。

该公司用虚假账户和财务报表隐藏了投资损失,骗取投资者的资金并非法挪用。

由于缺乏资管业务经验和风险意识,该公司的管理团队对风险控制不力,导致资金被大量亏损。

最终,该公司被证监会吊销基金从业资格,相关人员也被追究刑事责任。

再次是某地方农村信用社“犇犇贷”乱象。

该信用社通过伪造贷款人身份、夸大项目收益等方式,虚增贷款业务规模,骗取政府补贴和利息差。

而且,该信用社的财务报表存在虚增、弄虚作假等问题,违反了《会计法》的规定。

最终,该信用社被银保监会处罚,相关人员也面临行政和刑事责任。

违反会计法的行为给企业、投资者和社会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损害了公众的信任和对企业的声誉。

因此,加强会计监管,完善会计制度,加强会计人员教育培训,提高企业会计治理水平,避免违法违规的行为发生至关重要。

同时,投资者和市场监管机构也需要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监督和惩戒力度。

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公众利益和市场秩序的稳定发展。

会计师事务所违法典型案例

会计师事务所违法典型案例

会计师事务所违法典型案例一、瑞华会计师事务所——康得新财务造假案。

康得新曾经可是资本市场的明星企业,号称“新材料独角兽”呢。

结果呢,被爆出来财务造假。

这瑞华会计师事务所可就脱不了干系了。

瑞华在对康得新审计的时候啊,那简直是“睁眼瞎”。

康得新虚构了大量的销售收入,把自己的业绩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就像一个人本来没钱却装作大款一样。

而瑞华呢,在审计过程中没有发现这些明显的造假迹象。

比如说,康得新有巨额的银行存款不实,瑞华居然都没审出来。

这就好比一个保安,眼睁睁看着小偷把东西偷走了,还说自己没看见。

最后啊,这事儿被查出来了,瑞华因为这个受到了监管部门的严厉处罚,声誉也是一落千丈。

好多上市公司一看,这瑞华不靠谱啊,纷纷和它解约。

这就告诉我们,会计师事务所要是不负责任,那后果可是相当严重的。

二、正中珠江会计师事务所——康美药业造假事件。

康美药业那可是医药界的“大忽悠”。

它的财务造假手段也是五花八门。

正中珠江会计师事务所作为康美药业的审计机构,在这个事儿里扮演了一个很不光彩的角色。

康美药业的财务报表那简直就是“小说”,虚构了几百亿的货币资金。

正中珠江在审计的时候就像在走过场。

你想啊,几百亿啊,这么大的数字,就像一座大山一样,它居然能在审计报告里当作没看见。

就好比一个厨师做菜,里面放了一大把沙子,食客都吃出来了,厨师还说菜没问题。

正中珠江在对康美药业的审计过程中,没有执行有效的审计程序,对一些明显的异常情况视而不见。

康美药业东窗事发,正中珠江也受到了重罚。

它的那些注册会计师啊,就像在舞台上出了大丑的演员,被大家指指点点。

这也给其他会计师事务所敲响了警钟,审计工作可不是闹着玩的,必须得认真负责。

三、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违规案。

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所呢,也有自己的“黑历史”。

它在对一些企业进行审计的时候,存在好多违规行为。

比如说,它在审计过程中没有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

就像一个司机在路上开车,不看路况,不看交通标志一样。

会计法律制度典型案例(3篇)

会计法律制度典型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XX公司成立于2005年,主要从事房地产开发与销售业务。

公司在经营过程中,为了追求高额利润,非法虚开发票,涉及金额巨大。

此案于2019年被当地税务局和公安机关联合查处,成为我国近年来较为典型的会计法律制度违规案例。

二、违法事实1. 虚开发票XX公司在2015年至2018年间,为了虚增收入、逃避税收,与多家供应商签订了虚假购销合同,并向供应商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

经查实,虚开发票金额累计达到2.5亿元。

2. 伪造财务凭证XX公司在财务核算过程中,伪造了大量的原始凭证,包括购销合同、入库单、出库单等,以掩盖虚开发票的事实。

这些伪造的凭证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严重扰乱了会计核算秩序。

3. 隐瞒收入XX公司在财务报表中,故意隐瞒部分销售收入,以减少应纳税额。

经查实,隐瞒的销售收入金额达到1亿元。

4. 虚报成本XX公司在财务报表中,虚报了大量的成本费用,包括材料费、人工费、管理费等,以降低利润总额。

经查实,虚报的成本费用金额达到5000万元。

三、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XX公司及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被追究以下法律责任:1. 税务机关对XX公司作出如下处罚:(1)追缴应纳税款、滞纳金、罚款共计1.5亿元;(2)没收违法所得2000万元;(3)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拘留。

2. 会计主管部门对XX公司作出如下处罚:(1)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2)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四、案例分析1. 虚开发票的严重性虚开发票是违反会计法律制度的行为,不仅扰乱了税收秩序,还损害了国家利益。

本案中,XX公司虚开发票金额巨大,严重影响了税收征管工作。

2. 伪造财务凭证的危害伪造财务凭证是违反会计法律制度的行为,不仅损害了企业利益,还可能误导投资者和债权人。

本案中,XX公司伪造财务凭证,掩盖了虚开发票的事实,严重扰乱了会计核算秩序。

会计法律责任案例近五年(3篇)

会计法律责任案例近五年(3篇)

第1篇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会计法律法规体系日益健全,会计法律责任意识也在不断增强。

本文将回顾近五年内我国发生的几起具有代表性的会计法律责任案例,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和教训,以期为我国会计行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一、案例一:上海某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2018年)案情简介:上海某上市公司在2018年年度报告中,虚增营业收入、利润总额等财务数据,涉及金额高达数亿元。

经调查,公司董事长、财务总监等关键人员涉嫌违规操作。

法律责任:法院依法判决公司及相关责任人承担刑事责任,涉及人员被判处有期徒刑,并处以罚金。

案例分析:该案反映了上市公司内部监管机制不健全,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缺失等问题。

公司管理层为了追求短期利益,不惜虚报财务数据,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

此案警示企业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性。

二、案例二:深圳某公司涉嫌偷税漏税案(2019年)案情简介:深圳某公司通过虚假发票、隐瞒收入等手段,长期逃避税收。

经税务机关调查,该公司涉嫌偷税漏税金额高达数千万元。

法律责任:法院依法判决该公司补缴税款,并处以相应的罚款。

案例分析:该案暴露出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存在漏洞,会计人员法律意识淡薄。

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不惜采取违法手段逃避税收。

此案提醒企业要树立正确的税收观念,严格遵守税收法律法规,诚信纳税。

三、案例三:北京某会计师事务所违规出具审计报告案(2020年)案情简介:北京某会计师事务所接受委托,为一家上市公司出具审计报告。

在审计过程中,该所未能发现公司存在的重大财务问题,导致审计报告失实。

法律责任:监管部门对会计师事务所及其相关人员进行了处罚,并吊销了其执业资格。

案例分析:该案反映了会计师事务所内部质量控制制度不完善,审计人员专业素养不足等问题。

会计师事务所作为审计市场的主体,应承担起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责任。

此案警示会计师事务所要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审计质量,确保审计报告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会计舞弊案例分析-美国施乐造假案分析

会计舞弊案例分析-美国施乐造假案分析

会计舞弊案例分析-美国施乐造假案分析美国施乐造假案分析班级:学号:姓名:案件描述:美国施乐(Xerox)公司是一家历史悠久的以经营办公设备为主的跨国企业。

2000年,由于佳能的竞争,施乐股价跌至7美元以下,至2001年,施乐股价已跌再跌,进入严重亏损状态,,资产大幅缩水,2002年4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对其近年来的收入报表提出质疑,指控该公司有做假账嫌疑,并处以1000万罚款,同时要求该公司重新进行审计,彻底清查账目。

同年6约8日,施乐提交了的1997年至2001年的重述年度财务报表中,承认在此期间虚计收入64亿美元、税前利润14亿元。

施乐的会计欺诈案随即曝光,并在资本市场上激起轩然大波,成为财经界的热点问题。

作弊动机分析:施乐的财务诈欺主要动机还是出于利益驱动,归结几点:1.迎合市场的盈利预期,促使公司股价保持良好走势。

通过改变会计处理方法来调节账面利润。

违规提前或延后确认利润、为了提高流动性而进行交易安排等,这些手段的一个直接目的就是要达到或超过证券分析师的盈利预测以及公司内部制定的盈利目标。

通过这些会计操作手段虚增和平滑了公司的盈余数字,达到并超过了市场的预期,使得公司股价一直保持较好的走势。

2.使企业高级管理者保全职位并获取高额报酬。

施乐之所以要利用会计操纵手段来使公司业绩达到公司内部盈利目标和市场预期,主要还是因为这关系到公司管理层的切身利益,包括报酬和职位。

正是依赖于公司经营业绩的酬金以及与股价直接相关的股票收入,促使公司管理层不惜使用违法的会计处理来谋取高额的回报。

除报酬之外,职位的保全也是动机之一。

因为市场竞争使的没有创造出色业绩的管理层面临被辞退的风险,而会计利润又是评价管理层业绩的重要指标,管理层有动机为保全职位而去操纵会计利润。

3.中介机构为保住重要客户并从中取得巨额服务收入。

在巨额利润诱惑下,为施乐提供会计服务的毕马威屈服于施乐的违规,在职业规范和操守面前失去本色。

锦州港会计造假案

锦州港会计造假案

• 1.银行存款审计的重要性。 • 锦州港、银广夏、蓝田股份都涉及虚增 巨额银行存款,可见货币资金造假的普遍 性。但我们有些同志往往认为银行存款审 计不过是对对银行对账单及发发银行询证 函而已,殊不知,如今银行对账单及银行 询证函的可靠性变得越来越差,尤其是客 户与银行勾结的情况下。
锦州港造假对会计职业界启示
• 根据第一次整改报告,锦州港1996年~1999年 四年间造假手法非常简单,就是直接虚增应收账 款或货币资金,但这种造假手法非常危险。截至 1999年末,该公司账面货币资金只有45 693万元, 其中有21 367万元是虚构的,笔者不清楚锦州港是 否与银行勾结,否则虚增巨额银行存款在审计过 程中还是比较容易被发现的。锦州港可能也意识 到这种造假手法不保险,从2000年开始,有意填 补银行存款巨额窟窿,假账主要从固定资产和在 建工程走,到了2001年,可能担心虚构巨额银行 存款被查,通过虚增在建工程名义将银行存款窟 窿补上,这样到了2001年末,货币资金被填实了, 而在建工程及固定资产虚增了34 164万元。
• 1999年:虚增收入11 554万元,虚减财务费用1 687 万元 • 会计分录 • Dr.银行存款 14 064万元 • 在建工程 1 582万元 • Cr.主营业务收入 11 554万元 • 应收账款 4 093万元 • (虚增收入) • Dr.在建工程 1 687万元 • Cr.财务费用 1 687万元 • (利息费用不当资本化)
锦州港会计造假案
一、锦州港 会计造假案基本情况
• 锦州港是一家主营港口业务的上市公司,其A 股证券代码是600190,B股证券代码是900952。 2002年10月,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中国著名民营 企业家、央视2000年底经济人物张宏伟掌控的锦 州港A(600190)、锦港B(900952)涉嫌巨额财务造假 被媒体揭发,锦州港之后两次公布造假事实,涉 嫌虚增利润56 818万元。锦州港造假使著名的毕马 威会计公司非常难堪,因为毕马威一直为其出具 的是标准无保留意见,由于锦州港造假受到了财 政部的处罚,毕马威因此也被中国投资者告上法 庭,成为中国第一家成被告的四大会计公司。

蓝田股份会计造假案启示

蓝田股份会计造假案启示

蓝田股份会计造假案启示一、案例背景介绍蓝田股份做为一家从农业为主的综合性经营企业,自1996年6月上市以来一直保持了业绩优良高速成长的特性,其1996年至今的每股收益分别达到了0.61元、0.64元、0.82元、1.15元以及今年的0.97元。

从2000年的年报看,已步入稳定发展轨道的蓝田,目前含金量很高,其4.31亿元的净利润绝大部分均来自主营,在主营业务收入基本持平的情况下,虽由于成本略有增加,使每股盈利下降0.18元,但摊薄后19.81%的净资产收益率以及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1.76元的现金流量额都表现了蓝田通过大力开发高科技蓝田股份公司农业而产生了实实在在的稳定回报。

从财务角度看,其流动比率为0.77,速动比率为0.27,资金运用较充分,短期偿债能力虽由于存贷较大而略有不足,但提了4296万元的存货跌价准备还是比较稳健的,另外只有23.18%的资产负债率也说明了其稳定的财务结构。

从经营上说,该公司形成了以饮品、食品、蛋类以及冷饮类为主的完整名优农产品结构,其生态农业旅游的综合开发已走上正轨,新年度里将大力建设洪湖绿色食品基地项目以及新建10万亩银杏采摘中圃基地项目和年产200吨银杏黄铜甙项目,预计建成后可增加净利润2亿元。

年报股东数为160559户比上期又增加了42%,因此二级市场表现并不太好,市盈率按最新数据统计也只有18倍左右。

特别是该公司董事会提议,2001年度利润分配一次,分配比例不低于当期可供股东分配利润的50%,2000年度未分配利润用于分配的比例不低于50%,将采取送红股与派现相结合的形式,派现比例不少于20%,其2000年未分配利润在本次派2元后仍将达9.16亿元,加上4亿元以上的净利润,应该说分红潜力十分惊人。

2002年元月21日、22日,生态农业(原蓝田股份600709)的股票突然被停牌,市场目光再次聚焦到这只曾经备受关注的“绩优神话股”。

停牌也许仅仅是个开端。

高管受到公安机关调查、资金链断裂以及受到中国证监会深入进行的稽查,似乎预示着这只绩优股的神话正走向终结。

财务造假经典案例

财务造假经典案例

经典审计案例之一:“银广夏”上市公司造假案广夏(银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银广夏)是1993年经宁夏回族自治区体改委和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批准,采用社会筹集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是宁夏首家上市公司,1994年6月17日,银广夏A股(股票代码:000557)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上市6年内公司的资产总额从1.79亿元增至24.3亿元,股本从7400万股扩张至50526万股,税后利润增长率达540%,具备了成为中国未来大蓝筹股的潜力。

这是自治区确定的中药现代化、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生态建设先进企业经营;高科技中药制药生产、销售;动植物养殖、销售;食品、日用化工品生产、销售;房地产开发、销售;餐饮业、酒店业;葡萄酒的生产、销售(建成3.24万亩酿酒葡萄种植基);公司采用多项高新技术治理沙漠,在沙漠治理及生态农业方面的卓越成绩受到党和政府、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赞誉,获得多项荣誉。

江泽民主席称赞银广夏不但治了沙,改善了生态环境,还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做了一件大好事,开创了我国企业治沙的先河,在西部大开发中打响了头一炮。

胡锦涛副主席赞扬说:你们是西部大开发的先行者。

曾因其骄人的业绩和诱人的前景而被称为“中国第一蓝筹股”。

(是指具有稳定的盈余记录,能定期分派较优厚的股息,被公认为业绩优良的公司的普通股票,又称为"绩优股")这只股票是1999年12月30日股价开始启动,至2000年4月19日已涨至35.83元。

次日实施了优厚的分红方案10转增10后,即进入填权行情,2000年12月29日完全填权并创下37.99元新高,折合为除权前的价格75.98元,较一年前启动时的价位上涨440%。

复权后股价更是高达340元。

2001年8月,媒体对银广夏会计报表造假进行了全面报道,据财政部、证监会、中注协的调查表明,银广夏从1998年至2001年期间,累计虚增销售收入104962.6万元,少计费用4945.34万元,导至虚增利润77156.7万元,其中1998年虚增利润1776.1万元,1999年虚增利润17781.86万元,2000年虚增利润56704.74万元,2001年上半年虚增利润894万元。

会计造假经典案例

会计造假经典案例

会计造假经典案例会计造假是指企业为了谋取不正当利益,通过人为操作财务报表,虚增收入、减少成本、隐瞒负债等手段,来误导投资者和利益相关方,从而达到欺诈的目的。

会计造假不仅会损害企业自身的利益,也会对整个市场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引发金融风险。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经典的会计造假案例,以便更好地警示和防范这一现象。

第一,Enron公司会计丑闻。

Enron公司是一家总部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休斯顿的能源公司,曾是世界上最大的自然气和电力公司之一。

然而,2001年,Enron公司因为涉嫌进行大规模的会计造假而破产。

该公司通过虚构收入、隐瞒负债,以及利用特殊目的实体等手段,掩盖了公司的真实财务状况。

最终,Enron公司因为财务造假丑闻而破产,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大的企业破产案之一。

第二,WorldCom公司会计丑闻。

WorldCom公司是一家总部位于美国密西西比州的电信公司,也曾是世界上最大的电信公司之一。

然而,2002年,WorldCom公司因为涉嫌进行数十亿美元的会计造假而破产。

该公司通过虚构收入、操纵净利润,以及隐瞒巨额负债等手段,误导了投资者和监管机构。

最终,WorldCom公司因为财务造假丑闻而破产,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大的企业破产案之一。

第三,中信证券会计丑闻。

中信证券是中国大陆的一家知名证券公司,也曾是中国证券市场的领军企业之一。

然而,2017年,中信证券因为涉嫌进行财务造假而受到监管部门的处罚。

该公司通过虚构收入、操纵业绩,以及隐瞒投资损失等手段,误导了投资者和监管部门。

最终,中信证券因为财务造假丑闻而受到了行政处罚,成为中国证券市场的一起重大事件。

以上这些案例都充分展示了会计造假对企业和市场所造成的严重危害。

因此,企业和相关监管部门应当高度重视会计造假问题,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提高透明度和信息披露的质量,以避免和防范类似的事件再次发生。

同时,投资者和利益相关方也应当保持警惕,增强风险意识,理性投资,以免受到会计造假的伤害。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财务造假典型案例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财务造假典型案例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财务造假典型案例文章属性•【公布机关】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公布日期】2024.06.26•【分类】其他正文最高人民法院发布财务造假典型案例诚信是市场最宝贵的基石。

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弘扬诚信文化,健全诚信建设长效机制。

财务造假行为破坏了整个市场规则和诚信体系建设,严重损害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最高人民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立足和延伸司法职能,对财务造假违法犯罪案件加强审判指导,制发司法解释、规范性文件,发布典型案例,意在依法整治财务审计秩序、有效遏制财务造假工作,不断加大对财务造假等行为惩治力度,坚守法治和诚信底线,构建公开透明、诚信为本的市场环境。

人民法院对财务造假案件的妥善审理,关系到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的维护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为进一步发挥司法服务保障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职能作用及典型案例的引领示范价值,最高人民法院此次发布五个财务造假典型案例。

这批案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全方位各环节打击财务造假行为,全面落实“零容忍”要求。

本次选取的典型案例涉及上市公司、挂牌公司、普通国有公司及私营企业多类主体,造假行为涵盖挂牌公司公开转让、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出具虚假审计报告骗取银行贷款等多个场景。

人民法院对于证券发行人、主办券商、财务顾问、会计师事务所等众多财务造假主体,根据各自过错予以相应刑事与民事打击,落实了党中央关于对财务造假“零容忍”的要求。

二是惩首恶、打帮凶,坚持“过责相当”原则。

证券发行企业的大股东和实控人是财务造假的首恶,首先应予以严惩。

同时承销保荐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证券服务机构怠于履行“看门人”职责,参与或配合财务造假,严重损害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损害中小投资者权益,影响了市场投资信心和国家金融安全,也应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锦州港上市公司会计造假案分析

锦州港上市公司会计造假案分析

在建工程 23,714 6,006 24,221 固定资产合计 70,702 82,987 99,754
41,356 41,787 47,413
118,15 3 144,485 184,763
48,127 187,757
合计 财务费用
折旧费
3,865 7,049 5,319 3,395 3,778 23,406 1,483 3,139 2,283 882 1,280 9,067 2,382 3,910 3,036 2,513 2,498 14,339 2002(上) 2001 2000 共二十五页 1999 1998 合计
往玩弄文字游戏,把某些模糊的业务在“主营业务”和“其他业务”之间颠来 倒去,稍微粗心的投资者就会受骗。但是,如果一家公司的“主营业务利润” 与“其他业务利润”严重不成比例,甚至是“其他业务利润”高于“主
名“飞草”这样告诉记者 • 10月15日 锦州港对记者转达的质疑材料持明确的否定态度。 • 10月16日 这一资料通过和讯网公开舆论哗然,交易所对锦州港实施
停牌处理。锦州港称,交易所提供的理由正是由该学者质疑文章引发 的“市场重大传闻”。 • 10月17日 锦州港突然态度有变,并告知(ɡào zhī)记者:“似乎也不好 说该学者的质疑完全失真”。正逢此时,锦州港召开临时股东大会, 选出了接任张宏伟董事长职务的“新人”,更引发公众的种种猜测。 • 10月22日 锦州港公告了推选新董事长和财政部对其核查的结果,承 认了2000年以前虚增业绩和资产的事实,从而部分证实了仅仅在几 天前还被锦州港定性为失真的学者质疑。
虚增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在建工程2371460062422141356417874741348127固定资产合计固定资产合计707028298799754118153144485184763187757合计3865704953193395377823406财务费用14833139228388212809067折旧费23823910303625132498143392002上2001200019991998合计上市公司2002上20012000上港集箱015029034重庆港九006013014天津港0204031深赤湾015021022盐田港007011009平均值014028022锦州港0050110142001年主营收入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周转率上港集箱年主营收入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周转率上港集箱213847374049057营口港203913420406重庆港九1029741701025天津港100067149635067深赤湾4758511888604盐田港38341105441036锦州港28653137291021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固定资产原价在建工程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原价在建工程累计折旧?一最大的假账来源

经典会计造假案例

经典会计造假案例

经典会计造假案例会计造假是指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故意隐瞒或歪曲真实的财务信息,以达到欺骗投资者、债权人和监管机构的目的。

会计造假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不仅损害了企业的声誉,也对整个市场经济秩序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经典的会计造假案例,希望可以引起大家对会计伦理和财务透明度的重视。

Enron公司。

Enron公司是美国一家能源公司,曾经是全球最大的自然气和电力公司之一。

然而,2001年,Enron公司因为涉嫌会计造假而破产。

Enron公司通过虚构交易和隐瞒巨额债务,将巨额亏损转化为利润,虚增了公司的财务业绩。

这一严重的会计造假行为最终导致了Enron公司的破产,成为了美国历史上最大的企业破产案件之一。

WorldCom公司。

WorldCom公司是美国一家电信巨头,也曾是世界上最大的电信公司之一。

然而,2002年,WorldCom公司因为涉嫌会计造假而申请破产保护。

WorldCom公司通过虚构收入和隐瞒支出,虚假地提高了公司的利润和现金流量。

这一严重的会计造假行为最终导致了WorldCom公司的破产,并且成为了美国历史上最大的企业会计丑闻之一。

这些经典的会计造假案例给我们提出了警示。

会计造假不仅是一种道德和法律上的败坏,更是对投资者和社会的欺骗。

企业应该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加强对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的监督,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感。

监管部门也应该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加大对会计造假行为的打击力度,维护市场的公平和透明。

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地防范和打击会计造假行为,维护市场的正常秩序,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总之,会计造假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给企业和社会带来了严重的损失。

企业和社会应该高度重视会计伦理和财务透明度,加强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管,共同维护市场的公平和透明,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地预防和打击会计造假行为,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会计造假案例

会计造假案例

1. “百年老店”东芝再陷财务造假 2015年07月从2015年初至今,日企高层因为各种原因,频频出来道歉,先是东洋橡胶,再到丰田汽车,如今东芝的老大们也齐刷刷的低头鞠躬;有140年历史的东芝, 2008年以后被指持续地做假账,让企业凭空多出了1518亿日元的利润;东芝的问题最集中地表露出了日本企业目前的困境;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日本证券监管机构在接到来自东芝内部的举报后,从今年2月开始暗中调查该公司会计违规问题;日本证券监管机构认定,东芝未能实时计入亏损,涉嫌违反日本金融商品交易法;受到强大外界压力的东芝公司不得不聘请由专业律师和会计师组成的第三方团队,对该公司进行独立审计;日本NHK援引未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的话说,外聘的第三方机构发现,东芝财务造假是“系统性的”,在质询了公司内部大约200名管理层人员之后,审计机构指出,东芝在很多业务上都涉嫌财务造假,如基础设施建设业务、半导体业务以及个人电脑业务;审计机构得出的结论是,东芝应该下调过去5年的营业利润1500亿日元约12亿美元,而此前日本共同社的一篇报道认为,东芝公司虚报的集团营业利润总额很可能超过1700亿日元,是该公司此前公布的3倍548亿日元;2.美国历史上最大的财务造假案之一:世通公司WorldCom财务造假案世界通信公司成立于1983年,在不到20年的时间内,成为美国的第二大长途电信营运商仅次于1877年成立的美国电报公司AT&T,如果不是司法部在2001年否决了世界通信与斯普瑞特Srint公司的合并方案,他很可能成为美国电信业的龙头老大;世界通信的成功应归功于其创始人本纳德·埃伯斯Bernard J. Ebbers在收购兼并方面的禀赋以及首席财务官司考特D·苏利文Scott D. Sullivan;从1983年成立至2001年,世界通信共完成了65项重大收购兼并;2002年7月21申请破产保护前,世界通信是一个业务范围覆盖65个国家,拥有85000名员工、1000多亿美元资产、350多亿美元营业收入,为2000多万个人客户和数万家公司客户提供语音话务、数据传输和因特网服务的超大型跨国公司;首先发现世界通信财务舞弊的是内部审计部的副总经理辛西亚·库伯Cynthia Cooper,2002年末被评为时代杂志一年一度的新闻人物此外,还有安然公司的雪伦·沃特金斯Sherron Watkins和联邦调查局的柯琳·罗莉Coleen Rowley根据SEC以及美国总检查长办公室向法院递交的起诉书,世界通信会计造假的动机是为了迎合华尔街财务分析师的盈利预测;世通的财务舞弊手法大致有以下五种类型;世通的财务舞弊手法大致有以下五种类型:1、滥用准备金,冲销线路成本滥用准备金科目,利用以前年度计提的各种准备如递延税款、坏账准备、预提费用冲销线路成本,以夸大对外报告的利润,是世通的第一类财务舞弊手法;美国证券交易管理委员会SEC和司法部已经查实的这类造假金额就高达亿美元;2、冲回线路成本,夸大资本支出世通的高管人员以“预付容量”为借口,要求分支机构将原已确认为经营费用的线路成本冲回,转至固定资产等资本支出账户,以此降低经营费用,调高经营利润;SEC和司法部已查实的这类造假金额高达亿美元;3、武断分摊收购成本,蓄意低估商誉通可谓劣迹斑斑;除了在线路成本方面弄虚作假外,世通还利用收购兼并进行会计操纵;在收购兼并过程中利用所谓的未完工研发支出In- process R&D进行报表粉饰,是美国上市公司惯用的伎俩;其做法是:尽可能将收购价格分摊至未完工研发支出,并作为一次性损失在收购当期予以确认,以达到在未来期间减少商誉摊销或避免减值损失的目的;4、随意计提固定资产减值,虚增未来期间经营业绩世通一方面通过确认31亿美元的未完工研发支出压低商誉,另一面通过计提34亿美元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虚增未来期间的利润;5、借会计准则变化之机,大肆进行巨额冲销世通最终将收购MCI所形成的商誉确认为301亿美元,并分40年摊销;世通在这5年中的商誉及其他无形资产占其资产总额的比例一直在50%左右徘徊;高额的商誉成为制约世通经营业绩的沉重包袱;为此,世通以会计准则变化为“契机”,利用巨额冲销来消化并购所形成的代价高昂的商誉;如何计提无形资产特别是商誉的减值准备,是财务会计面临的一大难题;2002年上半年,世通聘请安永Ernst&Young根据142号准则的要求对商誉进行评估,拟在第二季度确认一次性商誉减值损失150~200亿美元,估值差异幅度高达50亿美元;会计造假丑闻曝光后,世通聘请美国评估公司American Appraisal对商誉及其他无形资产进行全面评估,得出的结论是:账面价值超过500亿美元的商誉及其他无形资产已一文不值,拟在查清所有会计造假问题后,全额计提减值准备;两个着名的评估机构,在同一个会计年度内对世通商誉所做的价值评估,形成如此之大的反差,确实令人瞠目;3. 新大地财务造假案新大地是一家主营业务为良种油茶苗的培育与推广及油茶精深加工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其通过体外资金循环的方式成为了创业板历史上财务造假第一股并载入中国财务造假案的史册;根据公开资料显示,从事食用油加工业业务的企业除了西王食品和金健米业的毛利率维持在22%和15%左右之外,其余的企业毛利率均在6%上下波动;然而我们故事的主角新大地,茶油09年至11年的毛利率分别为%、%和%,有机肥10年和11年的毛利率分别为%和%,三年平均综合毛利率维持在40%左右;这高的离奇的毛利率背后是体外资金循环虚增的收入和成本核算的异常;有机肥在10年进入市场的时候毛利率是%,而在11年其毛利率提高至%;而在10年至11年期间,有机肥的销售量完成了%的增长,这已经不能用经济学常识去解释的了;试想一下,商家为了扩大市场份额把价格压低打进市场,但是新大地的有机肥在完成惊人的销售量增长同时,还保持着高额的毛利率和毛利增速;说这个违背经济学常识,是因为适用于撇脂定价法的商品一般都是受专利保护、需求价格弹性小的产品,而有机肥显然不满足以上条件;对于销量增长如此快的企业,其销售费用占收入的比重却不足3%,不禁让人对其销售增长产生怀疑:新大地将银行贷款、私下的股权转让协议收到的资金和以采购原材料和在建工程的名义耗费的资金转移至其关联方和控制的账户,把自有资金转移至体外;然后再通过销售的名义,把体外的资金汇入本公司,虚增利润;这种财务造假手法高超的地方在于,现金流量表的总量是不变的;也就是说,审计师在对银行实施函证程序的时候,并不能发现异常情况;但是对于现金流量表的内部结构而言,则是完全打乱;新大地以在建工程的名义把自有资金转移出体外和把银行贷款的钱转移至体外,再通过销售的名义把资金汇回本公司,在这个过程中,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的现金流入减少,但是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入增加,最后的结果是营业收入增加而现金流总体没有发生变化;。

会计处罚案例

会计处罚案例

会计处罚案例案例名称:公司A财务造假案案情概述:公司A是一家市场上知名的制造业公司,以生产和销售家电产品为主。

近期该公司的财务报表出现了严重的失实情况,财务数据被人为篡改,严重违反了会计准则,并且误导了投资者和潜在投资者。

调查经过:经过初步调查,发现公司A的财务主管B参与了财务造假的行为。

据调查显示,财务主管B在财务报告中故意夸大了公司收入和利润,以欺骗投资者,提高公司的股票价格。

B 还虚构了一批不存在的供应商,并通过虚假交易提高了公司的销售额。

通过进一步调查,还发现B私自将公司的资金用于个人支出,并通过向其他员工施压,让他们为其行为提供了支持。

法律后果:公司A的严重的财务造假行为构成了欺诈行为,严重影响了市场公正和投资者利益。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财务主管B将面临以下处罚:1. 经济处罚:财务主管B将被处以巨额罚款,罚款金额将根据其所得的违规利益和造成的损失程度进行定额。

2. 司法追究:公司A将向司法机关报案,要求对财务主管B的行为展开深入调查并追究其法律责任。

如果确认B的行为构成犯罪,他将可能面临刑事指控,并面临刑事制裁。

3. 行业限制:财务主管B将被禁止继续从事任何与财务会计相关的职业,包括担任任何公司的财务主管、会计师等职位。

4. 其他行政处罚:财务主管B将被吊销相关证书,不能从事相关的财务会计行业。

公司A还将被责令进行整改,并对其财务报表进行重新审计和公开披露。

结论:公司A的财务造假行为对其正常运营和声誉造成了严重损害。

经过相应的法律程序和惩罚,可以有效地维护市场公正和投资者利益。

为了避免类似的违规行为再次发生,公司A也需要加强内部管理和监督机制,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准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前,由于Tesco案缺少 更多细节上的披露,外界 尚不清楚其财务造假的具 体操作,然而可以肯定的 是,Tesco由此所招致的 “厄运”才刚刚开始。按 照SFO通常进行犯罪调查 的程序和惯例,对Tesco 的调查很可能会持续数年 才能结束,这对在全球零 售市场上已经风雨飘摇的 Tesco来说,将是一个非 常沉重的打击,也将成为 新任CEO以及财务负责人 的重大考验。
英国严重欺诈办公室 (SFO) 对Tesco案展 开全面犯罪调查
最新消息显示,英国严重欺诈办 公室(SFO)已经取代英国金融市 场行为监管局 (Financial Conduct Authority—— FCA)对Tesco的财务造假问题展 开全面犯罪调查,这意味着案件的 严重程度和复杂性都已升级。根据 初步调查结果,截至目前,Tesco 财务上的虚增利润已经从2.5亿英镑 (约合人民币25亿元)增加到了 2.63亿英镑,因为财务造假被停职 高管已经由4名增加到8名,而未来 有可能有更多的管理人员被牵扯其 中。在Tesco案中,财务造假被描 述为“提早认列营收、延迟认列成 本”的重大会计缺失。
05 03
涉嫌虚构业务合同虚增
04
2013年收入 1,567.74万

涉嫌利用与广告公司的框 架协议虚增 2013年收入 93.34万元
延后确认 2013年年终奖减
少应计成本费用
24,954,316.65元
一、2013年涉嫌提前确认有承诺政策的收入 87,446,901.48元;
估计是销售协议中约定有某些指标或条款, 未来约定期间内若无法达成则可能产生部 分或全部的销售退回。意味着在该期间结 束前,风险未完全转移至客户,不满足确 认收入的条件,应当作为预收款处理。
二、2013年以“打新”等为名营销,涉嫌虚 增销售收入 2,872,486.68元;
可能是将客户缴存的委托大智慧打新股、 属பைடு நூலகம்“代收代付”性质的款项记为销售收 入。通知中没有提到是否同时虚增了成本, 因此不确定仅仅扩充了销售盘子,还是虚 增了利润。
三、涉嫌利用与广告公司的框架协议虚增 2013年收入 93.34万元;
2、研发费用成本的列支。按照国际会计准则的
规定,如果可以预计这一研发项目可以在几年之 后(比如3年)取得成果的话,那么研发费用就可 以分摊到未来的3年。但是,一旦3年或几年之后 没有转化为成果,企业的这种入账方式就面临问 题,需要重新调账,当然上市企业也将面临来自 市场的信誉危机。
3、减少准备金。通过减少准备金来减少成本的列 支。比如企业在面临重大诉讼或争议事件之时, 按照国际会计准则的规定,如果企业在很大程度 上可能要在这场诉讼或争议中失败而面临重大赔 偿,企业就需要提早安排相应规模或额度的准备 金,但是如果企业明知如此而没有做出相应安排, 以此来故意减少成本列支的话,一旦被发现,企 业也将面临财务造假的丑闻以及重大责任。
五、涉嫌虚构业务合同虚增 2013年收入 1,567.74万元;
六、子公司涉嫌提前合并天津民泰,影响合 并报表利润总额 8,250,098.88元,影响商誉 4,331,301.91元。
并表时点早于达成实质控制的时点。由于 被收购子公司的利润是从实质控制的时点 到年末这段期间内才能合并入母公司,提 前并表可以多合并一段期间的利润。同时 并表时点的变动影响了合并起始日子公司 的净资产,从而影响了商誉。
大智慧造假方式:
子公司涉嫌提前合并天津 民泰,影响合并报表利润 总额 8,250,098.88元,影 响商誉4 ,331,301.91元
2013年涉嫌提前确 认有承诺政策的收入
87,446,901.48元
01 06 02
2013年以“打新” 等为名营销,涉嫌 虚增销售收入 2,872,486.68元
常见的造假方式,用虚假的服务类合同虚 增收入,可能是挂应收账款,也可能用体 外资金借客户名义打进来填坑。不过这个 金额这么小,有可能合同是真的,但存在 跨期问题;或者是把某部分合同中约定、 但实际没有提供的服务所对应的价款也计 入了收入。
四、延后确认 2013年年终奖减少应计成本 费用 24,954,316.65元;这是常见的会计差 错和调节利润方式,少计成本和负债。
国内外会计造假案件
小组成员:许玉丽 李倩雯 容培英 孔慧莹 许静雯
大智慧财务造假行为:
大智慧在2013年存在多起涉嫌 财务造假行为:提前确认有承 诺政策的收入8744.69万元; 以“打新”等为名营销,涉嫌 虚增销售收入287.25万元;延 后确认2013年年终奖减少应计 成本费用2495.43万元;利用 与广告公司的框架协议以及业 务合同分别虚增收入93.34万元 以及1567.74万元;公司子公 司涉嫌提前合并天津民泰,影 响合并报表利润总额825.01万 元,商誉433.13万元

Tesco造假的路径?
1、提早计算收入,延迟认列成本。但企业往往能 够把1月2日签的单子,改成前一年12月31日签的, 这样做法通常无法避免,但导致的结果却是本来
第二年才有的收益被计算到当年,这就是提早认
列营收。延迟认列成本方面,会计通常能够通过 记账的方式把应付账款推到下一年,以90天账期 的应付账款为例,本来是9月30日的应付账,在 财务记录上可以被写成10月2日,这样,当年的 成本就可以人为“缩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