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馆》赏读解析
老舍 茶馆 赏析
• 2、精彩的潜台词,是老舍戏剧语言的又一 突出特点。最后一句话“将!你完啦!” 更是一语双关的潜台词,它点明了一个时 代的终结。
• “我不熟悉政治舞台上的高官大人,也不十 分懂政治。我只认识一些小人物,这些人 物是经常下茶馆的,我要是把他们集合到 一个茶馆里,用他们生活上的变迁反映社 会的变迁,不就侧面透露出一些政治消息 么?”
茶馆是三教九流会面之处,可以容纳各色人物,
一个小茶馆就是一个大社会。
大
小
社
茶
会
馆
茶馆简介
《茶馆》代表了老舍话剧创作的最高 成就,作品以旧北京城中一个大茶馆-- 裕泰茶馆的兴哀为背景,通过对茶馆及各 类人物变迁的描写,反映了从清末、民初 到抗战胜利后三个不同时代的近50年的社 会面貌,揭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 从动荡、黑暗和罪恶。
品市井言语 观人物百态
王利发形象分析(语言与个性)
• <1>对难民:
• “别耽误功夫!我自己还顾不了自己呢! • 强硬、冷漠
• <2>对巡警、大兵:
• “老总们,实在对不起,还没开张,要不然,诸位住在这儿,一定欢迎! • 奉承巴结、讨好、委曲求全,明知是敲诈,还赔着笑脸不得罪他们 • 反映的性格:胆小怕事,圆滑自私
话 剧:
《残雾》《张自忠》《归去来兮》等九部。(1939 年至1943年间,独立完成或与人合著的剧本)《龙须 沟》《方珍珠》《茶馆》 (1957年发表并演出的《茶 馆》,代表了老舍先生话剧创作的最高成就)。
老舍《茶馆》艺术特色赏析
老舍《茶馆》艺术特色赏析老舍先生一生创作了很多精品力作,可谓十分高产。
其中,我认为《茶馆》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
在这篇长篇小说中,老舍从一个侧面来描写北平社会的生活画面和世态人情。
读过《茶馆》后,我受益匪浅。
老舍先生的作品以小说最为著名,被誉为“人民艺术家”。
其实,在他成名前,还有很多短篇佳作问世。
这篇《茶馆》的主题与内容与老舍以往所有的作品都不相同。
它主要反映北京城市的风土人情、习俗特点、历史变迁等。
通过大茶馆这样一个舞台,将老北京的世俗百态展现在人们眼前。
故事发生在北京裕泰大茶馆。
大茶馆里的掌柜王利发因为劳累过度病死,几个有威望的人物如秦仲义、常四爷等也陆续离开了这个大茶馆。
这个大茶馆就只剩下王利发的独子王掌柜。
王掌柜年纪轻轻,便当上了这个大茶馆的经理。
虽然茶馆中各类人物众多,但这位经理却有自己的一套管理办法。
人们读《茶馆》的时候,就能感觉到书中人物之间微妙复杂的关系,使你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到浓郁的市井生活气息。
书中主要人物众多:有王掌柜,秦仲义,常四爷,松二爷等。
王掌柜虽然年纪轻轻,但他办事果断干练,善于处理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
秦仲义则更显示出老北京人的精明强干,是一个天生的生意人。
常四爷原本是清朝遗老,因为与康熙皇帝政见不合,才流落到北京城里做了汉奸。
此人尖酸刻薄,贪财好利。
但他对茶馆中的工作人员又极为体贴。
松二爷是个京戏迷,见了漂亮姑娘就走不动路。
后来他真的爱上了花茶馆的小伙计王利发的妹妹王小姐。
小姐虽然对他有些看法,但对他也不错。
《茶馆》的主题思想是表现旧中国正在崩溃,新中国即将诞生,一场革命即将到来。
人们都在为革命作准备。
小说以清末民初军阀混战和直奉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生动地描述了当时社会的黑暗现状。
老舍曾说过:“文学作品有三种不朽,一是盛世不朽,二是乱世不朽,三是卑劣不朽。
”《茶馆》中的王掌柜,则是当时旧中国封建统治阶级的典型形象,具有深刻的讽刺意味。
大茶馆就像是当时社会的缩影。
茶馆课文精讲
茶馆课文精讲一、章节划分《茶馆》的段落划分通常按照剧情的发展和历史背景来进行。
以下是《茶馆》的一种可能的段落划分方式:第一幕:清末时期,裕泰茶馆生意兴隆,三教九流的人物云集于此。
这个场景中,作者通过描绘各种人物的形象和对话,展现了清末社会的众生相,深刻反映了帝国主义的渗透、侵略和封建统治的荒淫、腐败所造成的农民的破产、市民贫困和社会黑暗。
同时,也揭示了部分人对改革和革命的期待以及部分人的顽固和守旧。
第二幕(节选部分):民国时期,军阀混战,茶馆生意艰难。
尽管王利发苦心改良,但也只能惨淡经营。
这个部分展示了社会的动荡和变革对普通百姓生活的影响,以及人们在这种环境下的无奈和挣扎。
第三幕: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统治时期的社会生活。
这个部分通过描绘茶馆的衰落和倒闭,以及茶馆中常客和老板的命运变迁,反映了社会的黑暗和混乱,以及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绝望和迷茫。
这种段落划分方式根据剧情的发展和历史背景将《茶馆》分为三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其独特的主题和情节,共同构成了这部深刻反映当时社会现实和人性的经典之作。
同时,这种划分方式也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茶馆》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二、文章赏析《茶馆》是老舍先生的经典之作,它通过一个小茶馆的兴衰变迁,巧妙地反映了中国近半个世纪的社会变革和历史沧桑。
以下是对《茶馆》的赏析:老舍先生以独特的艺术构思,通过侧面透露法,将半个世纪的社会变迁融入到一个小小的茶馆中。
他没有选择某个特殊的家庭或人物作为主角,而是将视角对准了社会各个阶层的人物,通过他们在茶馆中的活动和对话,展现了社会的众生相。
这种构思方式既避免了正面冲突和高亢昂扬的颂歌,又通过小茶馆的兴衰变迁,巧妙地折射出了整个社会的风云变幻。
老舍先生在人物塑造上也有着独到的见解。
他没有将某个人物塑造成完美的英雄或反派,而是让每个人物都有着自己的性格特点和矛盾冲突。
这些人物既有善良勤奋的,也有昧着良心为洋人办事的,还有凭借一点势力欺压百姓的。
《茶馆》鉴赏
《茶馆》鉴赏作者:来源:《作文周刊·高二版》2015年第16期话剧《茶馆》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创作的一部不朽著作。
全剧以一家大茶馆的兴衰变迁为背景,向人们展示了从清末到抗战胜利后的50年间北京的社会风貌及各阶层人物的不同命运。
《茶馆》的艺术特色主要有以下几点:1.戏剧冲突。
全剧虽然集中了三教九流的人物,但他们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具体的、针锋相对的冲突,人物与茶馆的兴衰也没有直接关系。
作者把矛盾的焦点指向那个旧时代,人物与人物之间的每一个小冲突,都暗示了人民与旧时代的冲突。
在第二幕中,李三的抱怨、巡警的勒索、难民的哀告、逃兵的蛮横,都表现了军阀混战给社会造成的黑暗,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而刘麻子、唐铁嘴等人也正是那个黑暗社会的产物。
这种近乎“无事的悲剧”更能激起人们对旧时代的强烈憎恨。
2.小中见大。
作者没有选取重大的社会题材,没有去描写中国戊戌变法以来的重大事件和重要的人物,而是通过茶馆的兴衰来展现。
茶馆作为社会的一个“窗口”,就是一个小的社会。
全剧通过它的每况愈下,最终为黑暗所吞没的现状,展现出一个时代不如一个时代的历史事实,揭示出吃人的旧社会必然要灭亡的历史规律。
3.人像展览式结构。
即通过一个个生动鲜活的人物的命运、沉浮,来深化作品的主题。
作品没有一个完整的情节线索,没有贯串始终的矛盾冲突,而是以众多人物的活动带动情节的发展,人物没有明显的主次之分,每个人的台词都不多,在茶馆中一闪而过,各自说着自己的事情。
剧中人物的活动,都是截取他们在茶馆中的一个横断面。
这无数个画面组织起来,便构成了一幅卷轴画,随着剧情逐步展开。
4.语言。
一是人物语言的个性化。
作者善于根据人物的身份和性格,选取符合他们心理的个性化语言。
如:王利发的语言谦恭、周到,与各种人物应酬反应机敏、对答如流,符合他茶馆掌柜的身份。
常四爷的语言则豪爽耿直,带有闯荡多年的侠气和饱经沧桑的沉重感。
宋恩子、吴祥子的语言则狡猾奸诈,傲慢无理,具有老牌特务的特点。
《茶馆》书籍赏析
《茶馆》书籍赏析《茶馆》是中国著名作家老舍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该书以上海的一家茶馆为背景,通过茶馆老板王利发和他的一群顾客之间的对话和争吵,展现了中国社会在20世纪初的动荡和变革。
这部作品以其深刻的社会观察和对人性的揭示而广受好评,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的杰作之一。
首先,该书以茶馆为背景,通过茶馆老板王利发和他的一群顾客之间的对话和争吵,展现了中国社会在20世纪初的动荡和变革。
茶馆作为一个社交场所,吸引了各种各样的人物,他们来自不同的阶层和背景,各自怀揣着不同的梦想和抱负。
在这个独特的空间里,他们展现出了各自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多元化和矛盾性。
通过这些人物的对话和争吵,作者巧妙地勾勒出了一个真实而丰富的社会画卷,让读者深刻地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和人心的复杂。
其次,该书以其深刻的社会观察和对人性的揭示而广受好评。
在《茶馆》中,老舍通过对茶馆里各种人物的刻画和对话的安排,揭示了当时中国社会的诸多问题,如封建礼教的束缚、资本主义的侵蚀、民族意识的觉醒等。
同时,他也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矛盾,如贪婪、自私、虚荣、懦弱等。
通过这些揭示,老舍不仅展现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真实面貌,也让读者对人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从而引发了对社会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最后,该书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的杰作之一。
《茶馆》以其深刻的社会观察和对人性的揭示,以及优秀的文学艺术表现,赢得了广大读者的赞誉和喜爱。
它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对世界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思考,为读者呈现了一个真实而丰富的社会画卷,让人们对当时中国社会和人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引发了对社会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因此,它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的杰作之一,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综上所述,《茶馆》以其深刻的社会观察和对人性的揭示,以及优秀的文学艺术表现,赢得了广大读者的赞誉和喜爱,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的杰作之一。
茶馆评析
《茶馆》赏析一、老舍先生曾说:“我的写法多少有点新的尝试,没完全叫老套子捆住。
”老舍先生的剧本写法新尝试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与曹禺的《雷雨》作比较加以分析)老舍先生相对于传统戏剧写法不同的新尝试在《茶馆》的第二幕中主要表现在结构、情节与戏剧冲突的设计上。
1、卷轴画式的平面结构(也叫人像展览式结构)。
这一幕出场的人物有三十多个。
有台词的近二十人。
这些人物没有特别突出的主次之分,人物不断登场,又不断下场。
茶馆中每个人物的台词也都不多,他们在茶馆一闪而过,口中说着自己的事情。
比如:旧民主主义者崔久峰与王利发的对话,只表现了他理想破灭后的沮丧和失望;松二爷的出场也只表现了封建遗老的没落。
即使是起着贯串作用的茶馆主人王利发,也没有什么重场戏,只是在与茶客的交往中表现自己。
由此看来剧中人物的活动,都是截取他们在茶馆中的一个横断面。
无数的画面组织起来,构成了一幅卷轴画,随着剧情而逐步展开。
《雷雨》采用的是紧凑集中的戏剧结构——“锁闭式”:戏剧一开始,就已面临紧张的矛盾冲突,情节的开端、发展则放在情节向高潮推进过程中用回忆、倒叙等方式逐步加以交代。
《雷雨》基本遵循戏剧创作“三一律”原则——即“时间、地点、情节一致”,一出戏只演一件事,剧情必须发生在同一地方、一昼夜之内。
作者把跨越三十年的故事集中在一天的午后到夜里两点钟,巧妙运用了“回顾”和“穿插”的方法,把“现在的戏剧”和“过去的戏剧”交织在一起,在周公馆的客厅里重现,充分表现周鲁两家的矛盾。
2、淡化贯穿始终的情节设置,这一幕没有统一的情节,人物虽多,但关系并不复杂。
每个人的故事都是单一的,人物之间的联系也基本上是单线的,小范围之内的。
(比如,一开始出场的跑堂的李三,与茶馆有关的戏不多,他的戏主要集中在他与茶馆主人之间的矛盾上,抱怨活忙而工钱少。
再比如刘麻子的戏主要是与两位逃兵有关,茶馆只是他做贩卖人口交易的一个场所。
王利发的戏是属于应付生意的,这是人物身份决定的。
老舍_茶馆_赏析
走进《茶馆》 第二幕
李三、王淑芬、王利发
难
民
巡警、大兵
刘麻子
常四爷、松二爷、宋恩 子、吴祥子 老林、老陈 崔久峰、秦二爷
唐铁嘴、报童 大令
康顺子、大力
第 1 场 : 李 三 怨 钱 少 活 多
第 2 场 : 群 难 民 哀 告 遭 喝
第 3 场 : 巡 警 借 摊 派 盘 剥
第 4 场 : 大 兵 吃 败 仗 劫 夺
常四爷是旗人,在满清 时吃皇粮。但是他对腐败的 清王朝不满,对洋人更加痛 恨。因一句‚大清国要完‛ 被抓起来,出狱后参加义和 团,以后又凭力气靠卖菜为 生。他正直,善良,敢作敢 为,富于正义感。他不讳言 他的不满,对抓过他的特务 仍然很强硬,对正在发愁的 王利发则雪中送炭。就是这 样一个人,最后也穷困潦倒, 绝望地喊出:‚我爱咱们的 中国呀,可是谁爱我呢?‛ 这个形象代表了不甘受奴役 的中国人,反映出旧中国人 民的反抗情绪。
王利发的形象特点:
这样一个自私、圆滑、善于应酬;精明干练的小 商人。他每天满脸堆笑逢迎来自、特务、警察多方 面的敲诈滋扰,他心地不坏,对世间的苦难早已熟 视无睹。他是个本分买卖人,希望社会安定,自个 儿的生意也顺心点儿,可社会总跟他拧着劲儿来, 他不敢跟社会较劲,只能俯首当“顺民”,常劝茶 客们“莫谈国事”。世间兵荒马乱,城区别的大茶 馆都破产歇业了,他还苦撑着,时不时地想出些个 小招数。最终他仍然无法抵御各种反动势力的欺压, 也没有逃脱破产的命运,当茶馆被人霸占后,他悬 梁自尽。
第三幕:抗战胜利后,国民党统治时期的社 会生活。剧中所有正直的人都陷于一种不可 自拔的困境中。
抗日战争胜利,国民党特务和美国兵在北京横行。这时的裕泰 茶馆更加破败,只有“莫谈国事”的纸条写得更多,字也写得更大。 这一幕中,几个主要人物都已老态龙钟并且有了子孙;这些小辈干 起坏事来,比他们的父辈更加无耻。幕启,康妈妈正在商量去西山 找康大力,由小刘麻子介绍来当女招待的小丁宝,走进茶馆与老掌 柜的攀谈。这个时候,黑暗势力更加猖獗,百姓生活更加困苦。小 刘麻子向小唐铁嘴炫耀着他那一套拐骗妇女的缺德计划,被国民党 党部雇用的打手小二德子跑到茶馆来抓人,庞四奶奶则来恐吓王利 发让他交出康顺子。普通百姓呢,包办满汉全席的有名厨师被迫到 监狱去蒸窝头,出名的评书艺人一次挣不上三个杂合面饼子钱,常 四爷的生活更加艰苦,秦仲义的工厂被人霸占。对此,王利发已失 去生活的信心,他让儿子、儿媳、孙女都跟着康妈妈到西山去逃命。 这时,常四爷、秦仲义相继来到茶馆 ,找阔别多年的老掌柜谈心。 他们互诉不幸,含着眼泪为自己撒起了纸钱。这时,茶馆里的灯光 渐渐暗下去了,而大街上的阳光却渐渐明亮起来。
《茶馆》阅读练习及答案(南京市2023届高三)
二、南京市2023届高三年级学情调研模拟试题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9分)(一)语段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14 分)茶馆(节选)老舍松二爷好像又有事儿?常四爷反正打不起来!要真打的话,早到城外头去啦;到茶馆来干吗?[二德子,一位打手,恰好进来,听见了常四爷的话。
]二德子(凑过去)你这是对谁甩闲话呢?常四爷(不肯示弱)你问我哪?花钱喝茶,难道还教谁管着吗?松二爷(打量了二德子一番)我说这位爷,您是营里当差的吧?来,坐下喝一碗,我们也都是外场人。
二德子你管我当差不当差呢!常四爷要抖威风,跟洋人干去,洋人厉害!英法联军烧了圆明园,尊家吃着官饷,可没见您去冲锋打仗!二德子甭说打洋人不打,我先管教管教你!(要动手)[别的茶客依旧进行他们自己的事。
王利发急忙跑过来。
]王利发哥儿们,都是街面上的朋友,有话好说。
德爷,您后边坐![二德子不听王利发的话,一下子把一个盖碗搂下桌去,摔碎。
翻手要抓常四爷的脖领。
]常四爷(闪过)你要怎么着?二德子怎么着?我碰不了洋人,还碰不了你吗?马五爷(并未立起)二德子,你威风啊!二德子(四下扫视,看到马五爷)喝,马五爷,您在这儿哪?我可眼拙,没看见您!(过去请安)马五爷有什么事好好地说,干吗动不动地就讲打?二德子嗻!您说得对!我到后头坐坐去。
李三,这儿的茶钱我候啦!(往后面走去)常四爷(凑过来,要对马五爷发牢骚)这位爷,您圣明,您给评评理!马五爷(立起来)我还有事,再见!(走出去)常四爷(对王利发)邪!这倒是个怪人!王利发您不知道这是马五爷呀?怪不得您也得罪了他!常四爷我也得罪了他?我今天出门没挑好日子!王利发(低声地)刚才您说洋人怎样,他就是吃洋饭的。
信洋教,说洋话,有事情可以一直地找宛平县的县太爷去,要不怎么连官面上都不惹他呢!常四爷(往原处走)哼,我就不佩服吃洋饭的!……[秦仲义,穿得很讲究,满面春风,走进来。
]王利发哎哟!秦二爷,您怎么这样清闲,会想起下茶馆来了?也没带个底下人?秦仲义来看看,看看你这年轻小伙子会做生意不会!王利发唉,一边做一边学吧,指着这个吃饭嘛。
茶馆读书笔记及赏析
茶馆读书笔记及赏析茶馆读书笔记及赏析篇1在《茶馆》之前其作品中没有一位亮明满族身份的人物!但《茶馆》中出现了两个旗人形象松二爷和常四爷,分别是老舍批判和维护的对象。
松二爷身上体现的是三百年来积下的历史文化旧习和心理症结,使一般的旗人既忘了自谴,也忘了自励。
他们创造了一种独具特色的生活方式:有钱的真讲究,没钱的穷讲究。
他们对一切都失去了信心,内部的冲击和外来的凌辱,必然使这个民族走向衰落。
老舍对于常四爷这个满族人物形象的塑造和精神世界的探索,是其满族情结的第一次正面释放。
常四爷,这个老北京旗人中间走出来的自食其力者,是《茶馆》这出戏里,最少受到挖苦、批判的一个形象。
可见老舍对这个人物是付出了最大的感情的,有满满的同情和寄托。
”作者写常四爷的主要用意:一是要人们知道旗人下层有一批忠肝义胆的爱国者。
二是要表明从清末过来的满族人,并不都是些坐吃等死的“窝囊废”。
三是表现满族精神文化中一些极有价值的东西。
首先,在常四爷的身上体现了晚清时八旗将士的多数人仍在坚守的爱国情操。
当清朝末年他还吃着皇粮、坐得起茶馆的时候,就很瞧不上“吃洋饭”的马五爷,瞧不上崇洋媚外的国人、尤其是感到国不国民不民的惨状后,他能冲口喊出:“我看哪,大清国要完!”出狱后就赶上庚子年,为扶清灭洋,他跟洋人打了几仗。
虽然国还是破了,但他的民族气节还在,“什么时候洋人敢再动兵,我姓常的还准备跟他们打打呢!我是旗人,旗人也是中国人哪!”其次,常四爷一生保持着满族人“又倔又硬”的脾气,不向恶人低头,不向命运让步。
“我卖菜呢!自食其力,不含糊!”“铁杆庄稼没有啦,还不卖膀子力气吗?”再次,常四爷心地善良,正直豪爽,为人仗义。
在他还没没落时,看到穷苦人会施舍碗面给人。
当自食其力时也没有人穷志短,“瞧着给,该给多少给多少!”松二爷死了连棺材也是他化缘化来的!作为旗人他对国家的命运有着清醒的认识,大清国应该受到历史的惩罚:“该亡!我是旗人,可是我得说句公道话!”敢于正视,才可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茶馆》赏析(大学语文)
《茶馆》赏析(大学语文)赏析读这种随笔,最好是坐在夏日清凉的树荫下,手执檀香小扇,不时品一口淡淡的香茗,细细地读,慢慢地品。
这样,初读淡如水,再读香如茶,三品便浓似酒了。
这种随笔中,没有剑拔弩张的惊恐,没有缠绵悱恻的情牵,没有喋喋不休、一厢情愿的说教,有的是罕为人知的风土人情,人生哲理,真闻实感。
它像一幅风俗画,墨虽淡而诸般景象蕴藏其中;像一曲轻音乐,节奏平缓却似一股清流透人心脾。
作者用白描的笔法,向我们展现了20年代南国名城南京的一幅茶馆工笔画。
开头即告诉读者,“一个地方的形形色色,各种各样的荟萃”,全可通过茶馆展现出来。
然后,作者以消闲者的闲情逸致,耐着性子,有条不紊地依次介绍,像拉洋片一样,景象万千却杂而不乱。
先介绍茶馆的建筑:“或楼,或台,或居,或阁,或园;”再介绍招牌:“有奇芳,有民众,有得月,有六朝。
”接着,作者重点介绍茶馆的人。
这里,作者有一段精彩的描绘。
写茶馆之人多,分两层写。
第一层写平日上午九十点钟之后“茶馆简直成了蜂窝:那么多的蜂子向里头钻,又是那么多的蜂子朝外边拥”,何其贴切、形象!第二层写星期日的“更热闹”,就像“蜂群和蜂群打起仗”,这形容这比喻简直是神来之笔,妙极了!当写到茶馆的生意时,通过介绍楼上楼下的茶价不同、不同等级的人的茶具不同,实写茶馆的规矩、风俗和民风。
此外,作者还在这看似“高雅”的所在,插上两个小插曲:一是写乞丐。
主要写乞丐微颤的手和“眼睛里放射出来的饥饿的光芒”。
二是写推销眼镜的狡狯的小贩。
插入这两个小情节倒不一定有什么特殊用意,我看还是为了写茶馆的人的形形色色(如开头所点)。
如果再看下去,与下文里提到的“卖印着女人们大腿的画报特别多”,“卖耳挖的也特别多”,使人很自然想起作者开头的“各种各样的荟萃”的预言不虚。
形形色色的人、事、景观,必然引起作者形形色色的联想。
此文结尾时,作者虽没直写增长了见识,却写学到了对付茶房的“鼻子还能大似脸吗”的俏皮话,还联想到自己“有着长白的胡须”能为茶馆“写上一两块新鲜的横额”的将来,写到这里,作者已将自己与茶馆融为一体。
《茶馆》老舍解析
唐铁嘴 相面为生,吸鸦片。
松二爷 常四爷 旗人,胆小而爱说话。 旗人,松二爷的好友,都是裕泰的 主顾。正直,善良 二德子 营里当差的打手 马五爷 吃洋饭的恶霸 李 三 跑堂的。勤恳,心眼好。 说媒拉纤,心狠意毒。
刘麻子
宋恩子 吴祥子
特务。 宋恩子的同事。
康六
康顺子
失地的农民
女。康六的女儿。被卖给庞太监为妻。
一生写了约计800万字的作品。主要有:长篇小说《老张 的哲学》、《二马》、《离婚》、《牛天赐传》、《骆驼 祥子》、《四世同堂》;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 辈子》;短篇小说《柳家大院》、《断魂枪》;剧本《龙 须沟》、《茶馆》、《方珍珠》。他的作品以具有独特的 幽默风格和浓郁的民族色彩,以及从内容到形式的雅俗共 赏而赢得了广大的读者。
《茶馆》代表了老舍话剧创作的最高 成就,作品以旧北京城中一个大茶馆----裕 泰茶馆的兴哀为背景,通过对茶馆及各人 物命运变迁的描写,反映了从清末、民初 到抗战胜利后三个不同时代的近50年的社 会面貌,揭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 的动荡、黑暗和罪恶。
冲突:人民与旧时代之间的特殊的矛盾冲突
剧情通过在茶馆里活动的70多个各色各样的人
《骆驼祥子》(1936)是老舍这时期最有代表性 的作品,也是现代长篇小说的一部杰作。
全剧共三幕,各写一个时代
第一幕:清末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裕泰 茶馆生意兴隆,三教九流,各色人物云集于 此。 第二幕民国军阀混战时期,茶馆生意艰难, 尽管王利发苦心改良,但也只能惨淡经营。 第三幕:抗战胜利后,国民党统治时期的社 会生活。剧中所有正直的人都陷于一种不可 自拔的困境中。
第五单元主题
戏剧
1、复习戏剧常识。 (1)什么是戏剧?
戏剧文学指供戏剧舞台演出用的剧本。
老舍代表文学作品《茶馆》经典名著导读赏析好句摘抄PPT
秦二爷是民族资本家,他出场时少年 得志,对实业救国充满信心,但显示 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年幼无知
经过几十年风雨,他只剩下对现实和 自我痛苦而盲目的诅咒。秦二爷的悲 剧是旧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性格和命运 的缩影
主题思想
《茶馆》通过“裕泰”的茶 馆陈设由古朴一新式一简 陋的变化,昭示了茶馆在 各个特定历史时期中的时 代特征和文化特征
《茶馆》
老舍代表文学作品之一
汇报人:11
人物介绍
王利发是裕泰茶馆的掌柜,也是贯 穿全剧的人物。他从父亲手里继承 了裕泰茶馆,也继承了他的处世哲 学,即多说好话,多作揖。他胆小、 自私,又精明、干练、善于应酬, 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态度。在黑 暗的旧中国,尽管王利发善于应酬, 善于经营,不断改良,却无法抵御 各种反动势力的欺压。他对此也抱 有强烈的不满,但表达得十分含蓄。 就是这样一个精于处世的小商人, 最终仍然没能逃脱破产的命运。王 利发的悲剧,是旧中国广大市民生 活命运的真实写照
艺术特色
老舍在《茶馆》中塑造了许多小人物。王利发与秦仲义在社会风浪中的 命运升沉都有相同之处,他俩都没有逃脱破产的下场。剧中也出现了一 些权势人物,但从处理这些人物的漫画式、剪影式的手法来看,他们也 还是作为小人物来描写的。这些小人物都是老舍笔下幽默的对象,正是 这些小人物形象才提供了这种寓悲于喜,啼笑皆非的题材。
开始时,茶客的弄鸟、吃 茶、玩虫,虽有些略带古 风的声色,但由于“侦缉”的 出现及“莫谈国事”的纸条, 一动一静,均产生着一种 压抑的气氛
《茶馆》的结尾描写了王利发、常四爷、秦仲义三位老人经历了三个黑暗的年代, 已看透了旧中国社会现实的腐败,在凄凉、绝望中,撒纸钱“祭奠自己”,同时也 是在给旧时代送葬。王利发最后自缢,以死向黑暗的社会发出了抗议
统编版语文七上名著《茶馆》导读及考点梳理
统编版语文七上名著《茶馆》导读及考点
梳理
一、导读
《茶馆》是鲁迅先生所著的一篇话剧,他通过这个故事,深刻地揭示了晚清民初时期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疾苦。
故事中的茶馆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组织,平民百姓在这里得以相聚,探讨社会、政治等方面的话题。
但是,这个组织也面临着很多问题,比如黑社会的威胁、官场的腐败、人民的生活困境等。
通过茶馆这个场景,鲁迅向读者展示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并通过不同角色的对话和行动表达了自己深刻的思考和对社会的批判。
二、考点梳理
1. 本文类型为话剧,与小说和散文不同,需要注意阅读和理解方式的变化。
2. 故事情节的描述中,出现了很多对话,需要注意对话内容的理解,把握角色的性格特点和情感变化。
3. 鲁迅先生在文章中的用词非常准确、生动,去玩各种人物的语言风格,需要从语言上剖析人物的形象。
4. 本文所揭示的社会现实和人民面临的种种问题,需要认真思考,深入挖掘文章中所隐含的意义。
同时可以从构思和表现手法等方面探讨鲁迅的写作特点。
浅析老舍《茶馆》的艺术特色
浅析老舍《茶馆》的艺术特色目录摘要 (2)Abstract (3)前言 (4)正文 (4)一、主题表达的“反描”手法 (4)二、“侧面透露”的表现手法 (5)三、“人像展览”的结构形式 (6)四、独具特色的话剧语言 (7)五、真实与荒诞相结合的情节艺术 (8)六、总体风貌的喜剧样式 (9)结语 (10)参考文献 (11)致谢 (12)摘要《茶馆》是一部三幕话剧。
作者以高超的艺术手法,通过茶馆这个窗口,在三幕戏中分别截取了三个时代的横断面,深刻地展现了不同时代的社会生活本质。
《茶馆》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在国内外话剧史上赢得了极其重要的地位,曾被誉为“东方来的奇迹”。
《茶馆》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主题表达的“反描”手法,“侧面透露”的表现手法,“人像展览”的结构形式,独具特色的话剧语言,真实与荒诞相结合的情节艺术,总体风貌的喜剧样式。
关键词:艺术特色话剧社会本质AbstractDrama "teahouse" is a three ACTS. Author with superb artistic technique, through the window of the teahouse in act 3 scene cross-sectional answers from three times, respectively, showed different era profoundly the essence of social life. "Teahouse" for its unique artistic style, teachs the won the extremely important status at home and abroad, has been hailed as a "miracle" from the east. "Teahouse" art characteristic mainly reflects in: theme expression "stroke" technique, "revealed" side expression, the structure of "portrait exhibition", the unique features of drama language, combined with a ridiculous plot of real art, the overall style of comedy style.Keywords: drama society essence art characteristics前言《茶馆》在那个黑暗的时代以其独特的文学价值和艺术魅力,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和观众的检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凭力气挣饭吃,我的身 上更有劲了!‛
敢作敢为Biblioteka 富于正义感松二爷形象分析(语言与个性)
“怎么样?我想大哭一场!看见我这身衣裳没有? 我还像个人吗?” “我饿着,也不能叫鸟儿饿着!” “我看见您二位的灰大褂呀,就想起前清的事儿! 不能不请安!”
《茶馆》人物众生相
王淑芬:女。四十来岁。王利发掌柜的妻子。 李 三:男。三十多岁。跑堂的。勤恳,心眼好。
王利发:男。四十多岁。因父亲早死,他很年轻就做了裕泰茶馆的 掌柜。
众难民:有男有女,有老有少。
巡 警:男。二十多岁,敲诈王老板。
众老总:一群散兵游勇,来茶馆抢钱。 唐铁嘴:男。三十来岁。相面为生,吸鸦片。 报 童:男。十几岁。
为什么要单单写一个茶馆?老 舍如是说
茶馆是三教九流会面之处,可以多容纳 各色人物。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这 出戏虽只有三幕,可是写了五十来年的变迁。 在这些变迁里,没法子躲开政治问题。可是, 我不熟悉政治舞台上的高官大人,没法子正 面描写他们的促进与促退。我也不十分懂政 治。我只认识一些小人物,这些人物是经常 下茶馆的。那么,我要是把他们集合到一个 茶馆里,用他们生活上的变迁反映社会的变 迁,不就侧面地透露出一些政治消息么?这 样,我就决定了去写《茶馆》。
(四)无关紧要的人物一律招之即来, 挥之即去,毫不客气。
概括本幕情节(人物进行了什么活动?)
1、李三抱怨 2、难民求助 3、巡警摊派勒索 4、大兵强取豪夺 5、唐铁嘴要租房 6、常四爷送菜、松二爷来祝贺开张 7、宋吴两特务来抓人、敲诈 8、刘麻子准备谈生意 9、康顺子找工作 10、刘麻子和逃兵老陈、老林交易。(大兵买妻) 11、崔久峰去念佛。(绝望) 12、老陈、老林被抢,刘麻子被抓
人物多,年代长,不易找到个中心故 事。作者采用了四个办法:
(一)主要人物自壮到老,贯穿全 剧。 这样,故事虽然松散,而中心人物
有些着落,就不至于说来说去,离题太远, 不知所云了。此剧的写法是以人物带动故 事。
(二)次要的人物父子相承,父子 都由同一演员扮演。这样也会帮助故事
的联续。在生活中,儿子不必继承父业; 可是在舞台上,父子由同一演员扮演,就 容易使观众看出故事是联贯下来的,虽然 一幕与一幕之间相隔许多年。
第二幕(节选部分):是写民国初年的军阀混战时期,辛亥革命后。社 会依然黑暗,洋人操纵军阀相互开战,富了洋人,更苦了百姓……
第三幕是写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统治时期,这是一个生与死、新与旧、 光明与黑暗交替的时代。美帝国主义与国民党反动派狼狈为奸,日子照 样不好过,甚至连最善于应付的茶馆老掌柜也上吊了。幸存的裕泰茶 馆,终于在恶势力压迫下倒闭了。
(三)我设法使每个角色都说他们自 己的事,可是又与时代发生关系。 像名厨
而落得去包办监狱的伙食,顺口说出这年月监狱里人多; 说书 的 先生 抱 怨生 意 不好 , 也顺 口 说出 真 玩艺 儿 要失 传……因此,人物虽各说各的,可是又都能帮助反映时代, 就使观众既看见了各色的人,也顺带着看见了一点儿那个 时代的面貌。这样的人物虽然也许只说了三五句话,可是 的确交代了他们的命运。
茶馆
老 舍
老舍( 1899 ~ 1966 )现代作家、杰 出的语言大师,是我国“五 · 四”以来 新文学的开拓者之一,享有世界声誉的 著名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 北京人。“文化大革命”初期因被迫害 投湖自尽。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 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 一生写了约计800万字的作品。主要有:长篇小说《老张 的哲学》、《二马》、《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中 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柳家大 院》、《断魂枪》;剧本《龙须沟》、《茶馆》。他的作 品以具有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浓郁的民族色彩,以及从内容 到形式的雅俗共赏而赢得了广大的读者。
旗人,满清时吃皇粮。 但是对腐败的清王朝不满, 对洋人更加痛恨。因一句 “大清国要完”被抓起来, 出狱后参加义和团,以后又 凭力气卖菜为生。他不讳言 他的不满,对抓过他的特务 仍然很强硬,对正在发愁的 王利发则雪中送炭。就是这 样一个人,最后也穷困潦倒, 绝望地喊出:“我爱咱们的 中国呀,可是谁爱我呢?” 这个形象代表了不甘受奴役 的中国人,反映出旧中国人 民的反抗情绪。 正直善良
《茶馆》剧情介绍:全剧通过在茶馆里活动的70多个
各色各样的人物,依次反映了三个时代长达50年的社会生活
第一幕(1898 年)正是戊戌变法刚刚失败,谭嗣同被问斩后不久。政治 黑暗,国弱民贫,洋人洋货,农村破产,维新派被杀,连太监也想娶老 婆,特务更随便抓人,有些人想办实业 …… 作者在这一幕里,向我们展 示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末日即将来临
裕泰茶馆的掌柜 多说好话,多作揖。 1.继承了父亲的处世哲学: 2.对不同人采取不同态度
王利发
对李三、康顺子
对难民
同情、但有限度
强硬、少怜悯
对巡警大兵、特务 讨好、巧于应付、怕得罪
对刘麻子 厌恶、仍笑脸相迎
圆滑 善于应酬 精明干练 胆小自私
3.善于经营,不断改良 精于处世的小商人,最终没能逃脱破产 的命运。其悲剧,是旧中国广大市民生 活命运的真实写照。
常四爷:男。三十来岁。松二爷的好友,都是裕泰的老主顾。正直, 体格好。 松二爷:男。三十来岁。胆小而爱说话。
宋恩子:男。二十多岁。老式特务。 吴祥子:男。二十多岁。宋恩子的同事。 住客数人:都是男的。 刘麻子:男。三十来岁。说媒拉纤,心黑手辣。
康顺子:女。康六的女儿,被卖给庞太监为妻。 康大力:男。十二岁,太监买来的义子,后与康顺子相依为命,并 投身革命。 老 林:男。三十多岁。逃兵。 老 陈:男。三十岁,逃兵,老林的把弟 ,两人准备买一个老婆共 享。 崔久峰:男。四十多岁。作过国会议员,后来修道,住在裕泰附设 的公寓里。 军 官:男。三十岁。 大令兵:都是男的,共七人。
常 四 爷 形 象 分 析 ( 语 言 与 个 性 )
*“ 今儿个城外头乱乱哄哄, 买不到菜;东抓西抓,抓 到这么两只鸡,几斤老腌 萝卜。听说你明天开张, 也许用的着,特意给你送 来了!‛ *‚瞧着给,该给多少给多 少!‛ *‚是呀,您的眼力不错! 戊戌年我就在这儿说了句 ‘大清国要完’,叫你二 位给抓了走,坐了一年多 的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