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知识记忆和提取的理论模型
记忆术科学的记忆方法研究
记忆术科学的记忆方法研究一、概述记忆,作为人类心智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我们对世界的认知与理解。
记忆的复杂性和易变性使得我们往往难以有效地掌握和利用它。
对记忆的科学研究,尤其是记忆术的研究,成为了认知科学领域的重要课题。
记忆术,即提高记忆效率和准确性的技巧和方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从古希腊罗马时期的记忆宫殿,到中世纪的修辞学记忆法,再到现代的信息处理和认知心理学理论,记忆术的研究和实践不断发展,形成了丰富的知识体系。
本文旨在探讨科学的记忆方法研究,通过深入剖析记忆的本质和过程,结合现代认知科学的研究成果,介绍一系列实用的记忆术技巧和方法。
我们希望通过这些研究,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记忆的工作原理,提高记忆效率,从而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更好地应用记忆。
1. 记忆术的概念和历史背景记忆术,或称记忆技巧,是一种旨在提高记忆效率和能力的方法或技术。
其历史可追溯到古希腊和罗马时期,当时的学者和演说家们使用各种技巧来帮助他们记住长篇的诗歌、历史和法律文献。
随着时间的推移,记忆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并在文艺复兴时期达到了高峰。
许多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如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都精通记忆术,并将其应用于他们的艺术创作和科学研究中。
记忆术的核心概念是通过使用特定的方法和技巧来帮助个体更有效地存储、回忆和使用信息。
这些方法可能包括关联记忆法、位置记忆法、音乐记忆法、图像记忆法等。
每一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点和适用场景,而选择合适的记忆方法则取决于个人的学习风格和记忆特点。
在现代社会,随着信息量的爆炸式增长,记忆术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无论是学生、职场人士还是研究人员,都需要高效、准确的记忆方法来帮助他们应对日益复杂的学习和工作任务。
对记忆术的研究和应用不仅具有历史价值,更具有现实意义。
通过深入了解记忆术的概念和历史背景,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原理和方法,进而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我们的记忆效率和能力。
2. 记忆术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中,记忆术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信息加工理论(5)
信息加工程序 (The Atkinson-Shiffrin Model )
认知理论的教学模型
信息纳入 认知结构 学生现有 认知结构 记忆结构 转化 学科内容 结构 学生显示 适当的/预期的 认知结构
调整或完善 记忆结构操作
输入变量
过程变量
输出变量
感觉记忆
感觉记忆:接受大量来自各种感觉系统的信 息,信息只保留短暂的时间,一般不超过几 秒钟 感知(perception):感觉器官接受刺激后, 对其中部分刺激进行加工的过程 感知不是对刺激直接接受,还涉及心理加工、 过去的知识经验、动机及其他因素的影响
长时记忆
长时记忆(long-term memory)又名永久记忆 (permanent memory),容量非常大,信息保存 的时间非常长 长时记忆之所以出问题,其原因并不在于信息的丧 失,而在于我们缺乏提取信息的渠道和搜索信息的 能力 长时记忆主要有三大部分:情景记忆(episodic memory)、语义记忆(semantic memory)、程序 记忆(procedural memory)
教育心理学
信息加工理论和认知理论
华中师范大学信息技术系 张屹
第五讲 信息加工理论和认知理论
信息加工模型 记忆和遗忘 元认知策略 认知教学策略
认知学习理论的概念地图
信息加工模型
The Atkinson-Shiffrin Model 感觉记忆 短时记忆或工作记忆 长时记忆 其他信息加工模型 有关脑的研究
实验1:评价“诚实”与“不太诚实”的图片比 区分“男性”与“女性”的图片记忆效果好 (Bower,1974), 实验2:区分“形象词”与“非形象词”的记忆 效果优于识别单词中是否包含“a” (Kapur,1994)
[工作记忆的理论模型]工作记忆理论模型
《[工作记忆的理论模型]工作记忆理论模型》摘要:rl xv) 、语音回路( lgl l) 和视空模板(Vl k) 三子系统构成,新模型(图3)增加了新子系统即情景缓冲区( br)并且加入了工作记忆与长记忆系,97年Bl和模拟短记忆障碍实验基础上提出了工作记忆三系统概念用"工作记忆"(rkg r)替代原"短记忆"(rr r )概念工作记忆( rkg r) 是指体执行认知任, 对信息暂储存与操作能力你知道工作记忆理论模型有哪些吗?下面由编给你带关工作记忆理论模型希望对你有助!理论模型、Bl三成分工作记忆模型Bl 和提出三成分模型由央执行系统( rl xv) 、语音回路( lgl l) 和视空模板(Vl k) 三子系统构成央执行系统相当系统核其功能主要包括对工作记忆各子系统功能协调、对编码和提取策略控制、操纵系统以及从长记忆提取信息语音回路责以声音基础信息储存与控制能通默重新激活消退着语音表征而且还可以将面语言换语音代码视空模板主要责储存和加工视觉空信息可能包含视觉和空两分系统三成分模型指导日常活动假想图该模型不但释了许多实验结似乎还能释我们日常生活现象因提出便备受推崇但是不可避免也存着以下些缺陷、各子系统与长记忆分离例子是随机单词记忆任被试只能即回忆出约5 单词但如根据散容进行记忆则能够回忆出6 左右单词很显然这多出这0 多项目()长记忆、央执行系统没有存贮能力有些脑损伤患者他们智力表现良而且央执行系统也能够正常地工作他们延回忆成绩却非常差而即回忆成绩却很三成分模型设定其子系统容量有限并且央执行系统没有存贮能力所以这不能很地释这种现象3、语音回路和视空模板两不子系统分离许多研究证明即使是简单言语单元也都是言语和视觉编码结合也就是说语音回路和视空模板并不是完全分离它们信息某种水平上存着相作用理论模型二、Bl四成分工作记忆模型了弥补以上这些缺陷000 年Bl 对原模型进行了升级[]新模型(图3)增加了新子系统即情景缓冲区( br)并且加入了工作记忆与长记忆系情景缓冲区与语音回路、视空模板并列受央执行系统控制是容量有限存储区它是能用多种维代码储存信息系统语音回路、视空模板和长记忆提供了暂整合信息平台通央执行系统将不信息整合成完整连贯情景虽然不类型信息整合身由央执行系统完成但是情景缓冲区能保存其整合结并支持续整合操作新模型视空模板、情景缓冲器和语音回路这些部分表示流体智力系统;而视觉语义、长情景记忆和语言这些部分则表示晶体智力系统通新工作记忆模型我们可以看到不但流体系统可以影响晶体系统而且通学习程晶体系统也可以接地对流体系统产生影响这两者是相作用和影响根据心理学ll提出智力结构学说r般智力可以分成两种普通因素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流体智力包含推理能力、记忆容量和信息加工速等知觉、认知能力和操作技能与遗传因素(天赋)关系较密切;晶体智力则包含了将己获得知识和技能应用到问题能力与词汇、数学技能及知识验关系密切受天环境(学习、训练、实践) 影响作用较因四成分工作记忆模型提出能更地释工作记忆和长记忆关系也给人们研究工作记忆能力和智力(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 关系提供了新启发其他理论模型除了Bl多成分模型学术界还流行着很多其他工作记忆理论模型理论模型三、嵌套加工模型嵌套加工模型是由l 988年他早期研究基础上提出其主要目是了结构对和工作记忆领域系列观察结进行释说明嵌套加工模型仅有储存结构这储存区就相当长记忆系统而且它还被假定对系列相关特征表征进行储存(或称特征整合)首先长储存区嵌套信息子集可以被放入突出临激活状态这种激活有限而且容易消失其次这被激活信息子集可被进步激活而进入焦这就使得这些信息更突出明显(也就是工作记忆)这焦容量(工作记忆容量)是有限次只能容纳少量信息虽然这模型与Bl模型有共处但它们还是有些质区别这些区别主要包括嵌套加工模型把工作记忆看作长记忆子系统而不是专门暂储存系统对不类型刺激(比如视觉、触觉和语言信息)短储存是共存储媒介(长记忆)进行而不是像多成分模型那样储存具体材子系统进行除了基言语复述外策略性加工也对重新激活已储存信息也起重要作用工作记忆信息保持既可通基言语复述获得也可通策略性(隐)加工已储存信息获得其他模型还有Lv等R模型、Brr 等认知交模型和g等控制模型等等这些模型从不角对工作记忆实质和结构进行了阐述概括起这些模型致可以分成两类类是欧洲传统模型其代表就是Bl 多成分模型强调把工作记忆分成多种具有独立附属系统突出通道特异性加工和储存另类是北美传统模型以程嵌套模型代表强调工作记忆整体性突出般性分配和激活重探讨工作记忆复杂认知任作用工作记忆定义作记忆是种对信息进行暂加工和贮存容量有限记忆系统许多复杂认知活动起重要作用97年Bl和模拟短记忆障碍实验基础上提出了工作记忆三系统概念用"工作记忆"(rkg r)替代原"短记忆"(rr r )概念工作记忆和短记忆有了不义和语境工作记忆(rkgr)工作记忆是种较短围记忆形式能够让脑组织处理多种想法工作记忆是从长记忆提取出存着分离记忆结构工作记忆依赖脑前额叶皮层神环路功能尤其是谷氨酸神元与多巴胺神元平衡。
认知过程中的信息处理模型
认知过程中的信息处理模型信息处理模型是认知心理学中关于人类认知过程的理论框架,它描述了人们如何接收、存储、处理和应用信息。
在信息处理模型中,信息被认为是通过感知、记忆、思维和决策等过程进行处理。
本文将探讨认知过程中的信息处理模型,并分析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信息处理模型主要包括五个阶段:感知、编码、存储、检索和应用。
首先是感知阶段,它是指我们通过感觉器官接收外界的刺激,如视觉、听觉、触觉等。
在这个阶段,人们会感知到大量的信息,然后选择对其进行关注和处理。
接下来是编码阶段,它指的是将感知到的信息转化为可处理的内部表示形式。
这个阶段主要依赖于人们的注意力和意识,我们会将感知到的信息加工和筛选,并按照一定的规则和结构进行组织和编码。
编码可以是语言、图像、符号等形式,能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和记忆信息。
存储阶段是指将编码后的信息在记忆系统中储存和保留。
人类的记忆系统分为工作记忆和长期记忆两部分。
工作记忆是我们在短时间内存储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它有限的容量决定了我们能同时处理的信息数量。
长期记忆则是我们永久性地存储和保留信息的能力,其中包括了语义记忆和情景记忆等。
检索阶段是指我们从记忆系统中获取和提取之前存储的信息。
我们通常会根据需要和目标主动地在记忆中进行搜索和回忆。
检索可能受到编码和存储方式的影响,有时候会遇到记忆的遗忘和遗失现象。
不过,适当的提示和联想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信息的检索。
最后是应用阶段,也就是将获取的信息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这个阶段主要涉及到我们对信息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通过思考、问题解决和决策等过程,我们将信息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整合和应用,从而达到解决问题、实现目标的目的。
信息处理模型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学习中,我们通过感知和编码来接受和理解教材中的知识;通过存储和检索来记忆和提取学习内容。
在工作中,我们需要处理大量的信息,将其编码并存储在记忆中,以便日后使用。
在决策过程中,我们会根据之前获取的信息进行评估和权衡,最终做出选择。
认知心理学中的信息加工模型
认知心理学中的信息加工模型在认知心理学中,信息加工模型是一种描述人类如何处理和加工信息的重要理论框架。
该模型通过分析和解释人类认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以及信息如何在注意、记忆和思维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传递,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大脑的工作原理。
1. 感知阶段在信息加工模型中,感知阶段是信息加工的起始点。
当外界刺激通过我们的感觉器官进入大脑后,我们首先进行感知的过程。
在感知阶段,我们会通过感觉器官对外界刺激进行感知、筛选和加工,以提取出对我们来说重要的信息。
感知阶段在认知过程中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它为后续的认知活动提供了必要的输入。
2. 注意与选择性注意在感知阶段之后,注意力的作用变得尤为重要。
注意力决定了我们对信息的选择性加工和处理。
由于我们所接收到的信息量远远超过我们能够处理的能力,我们需要利用注意力的机制来选择我们关注的对象或信息。
通过选择性注意,我们能够把大量的信息中选出对我们来说最重要、最相关的部分进行深入加工。
3. 短期记忆与工作记忆短期记忆(STM)和工作记忆(WM)是信息加工模型中的另外两个重要概念。
短期记忆是指大脑短暂保存并加工信息的能力,它的容量相对较小,维持时间也较短。
而工作记忆则是更广义上的记忆系统,它不仅包括了短期记忆的功能,还包括了对信息的操作、加工、存储和检索等复杂的过程。
工作记忆在认知过程中扮演着临时存储和处理信息的角色,它的能力与个体的认知能力密切相关。
4. 长期记忆长期记忆(LTM)是指记忆系统中持久存储的信息。
在认知过程中,经过重复和加工,在我们的长期记忆中形成了新的知识和经验。
长期记忆的容量较大,保持时间较久,它对于我们的学习、记忆、思维等认知活动起着重要的支持作用。
长期记忆可以进一步分为显性记忆和隐性记忆,显性记忆指的是我们有意识、故意回忆和使用的记忆,而隐性记忆则是我们无意识和下意识中通过学习和经验习得的记忆。
5. 信息加工的过程在信息加工模型中,信息加工的过程包括了感知、注意、记忆、思维等多个环节。
认知心理学
第一章绪论1. 狭义的认知心理学主要是指以信息加工理论观点为核心的心理学,又被称为信息加工心理学。
它是认知心理学中居主导地位的范式和理论取向。
2. 在这个意义上,认知心理学是以个体的心理结构和心理过程为研究对象,探讨人类认知的信息加工过程,在把人看作信息加工系统时,揭示人类认知过程中信息加工的内部心理机制,即信息的获得、存储、加工、提取和运用,其研究范围按照人的认知过程包括知觉、注意、表象、记忆、思维、言语、推理、问题解决等心理过程。
3.两种加工方式:串行加工和并行加工4.认知心理学的实质就在于它主张研究认知活动本身的结构和过程,并且把这些心理过程看作信息加工系统。
5.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Neisser出版了《认知心理学》,标志着认知心理学的确立。
6. 减法反应时实验起初是用来确定某个心理过程所需的时间,但是反过来看,也可以从两种反应时的差数来判定某个心理过程的存在。
认知心理学正是这样来应用减法反应时实验的。
减法反应时实验的逻辑是安排两种反应时作业,其中一个作业包含另一个作业所没有的一个因素,而在其他方面均相同,从这两个作业的反应时之差来判定与之相应的加工阶段。
这种实验在原则上有一定的合理性,在实践上是可行的。
认知心理学也正是应用减法反应时实验提供的数据来推论其背后的信息加工过程的。
但是,减法反应时实验也有其弱点:使用这种方法要求实验者对实验任务引起的刺激与反应之间的一系列心理过程有精确的认识,并且要求两个相减的任务中共有的心理过程要严格匹配,这一般是很难的。
这些弱点大大限制了减法法的广泛使用。
7. 加法反应时实验认为,完成一个作业所需要的时间是一系列信息加工阶段分别需要的时间的总和,如果发现可以影响完成作业所需的时间的一些因素,那么单独地或成对地应用这些因素进行实验,就可以观察到完成作业的时间变化。
使用加法反应时实验可以证实信息加工过程是否包含一个假定的环节。
加法反应时实验的逻辑:如果两个因素的效应是相互制约的,即一个因素的效应可以改变另一个因素的效应,那么这两个因素只作用于同一个信息加工阶段;如果两个因素的效应分别是独立的,即可以相加,那么这两个因素各自作用于某一特定的加工阶段。
记忆心理学第3章 工作记忆1
波布鲁的实验
波布鲁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们让被试在两种情况
下回忆简单的主语——动词——宾语语句。
在第一种情况下:现成
在第二种情况下:自编
结果是第一种情况下能回忆29%.第二种情况确目回忆58 %。
小实验:
湖苇摇志兴水钓专芦鱼波垂边不底游轻浅致心 其漫浮清洗旁澈鸭舞在柳水衣溪小中乐激条流
你把上面这40个字从头到尾读5遍,然后默写, 看能默写出多少来。
Sternberg(1969)发现,提取时间是词表 长度的函数。
(三)提取结构和熟练记忆理论
被试1000%的过度学习之后如何扩充工作记忆容量?工作记忆的 扩充机制只有在非常严格的环境下才能获得:
第—,被试必须能迅速地在长时记忆中储存信息。这要求被试的 长时记忆中有大量与特定类型信息相关的知识与模式。这种能力 不仅存在于记忆专家身上,而且存在于特定领域专家身上;
5、 晚期工作记忆模型
Baddeley的WM模型近年来最大的发 展是:在传统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新的 子系统,即情境缓冲区.它是为了克服传统模 型的弱点而提出的.
三.工作记忆的神经心理学基础
(一)相关研究 中央执行控制可能与额叶活动关系密切 中央执行功能可能定位于额叶,尤其是背外
侧前额皮层,同时,内侧颞皮层和海马与编码 和提取都有关。
3、回忆
回忆、再认、状态依从记忆和重学节省 等形式是根据长时记忆的记忆经验的恢 复的效果的角度区分的。一种事物被接 触后,个体能在有关这一事物的刺激作 用下,回想起这一事物来的形式就叫回 忆。它是对贮存于长时记忆中的经验的 直接回想的形式。
4、状态依从记忆
有时,我们在某一环境条件下接触了某 种事物之后,在另外的环境条件下不能 再认这一事物或回忆有关这一事物的记 忆经验。但当回到原初接触这一事物的 环境时,就能再认这一事物或回忆有关 这一事物的记忆经验。
(完整版)记忆研究综述报告
记忆研究综述摘要记忆是大脑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功能之一,20世纪50年代以来,科学家对大脑的记忆的机理进行大量地研究,取得很多成就,但仍然存在很多未知。
海马是形成记忆的必不可少的组织,海马的不同部位在记忆的不同阶段发挥不同作用,海马的损害会导致记忆障碍。
记忆形成的过程包括编码、储存、提取三个阶段。
根据记忆的时间长短和记忆阶段,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期记忆。
长期记忆的表现形式有外显式和内隐式。
提出一些模型来解释,但并不完善。
遗忘是记忆的一个特征,大脑某些结构损伤后,会产生遗忘症。
1.记忆的生理结构基础1.1神经细胞大脑是由神经细胞构成的,神经细胞分为树突、细胞体和轴突三部分。
轴突于树突之间的相接处叫突触,突触是神经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结构。
当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突触就会生长、增加,使之与相邻的神经细胞联结、沟通。
接受同样的刺激次数越多,其联结就越紧密而形成了定式,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记忆。
1.2海马[1]海马区是大脑皮质的一个内褶区,在侧脑室底部绕脉络膜裂形成一弓形隆起,它由两个扇形部分所组成。
早期科学家发现,因癫痫而行双侧颞叶包括海马结构切除的病人记忆发生障碍,表现为不能记住刚看过的文字内容,他们认为他对新知识经验的保持只能持续5秒钟,但切除以前已经保持的记忆没受影响。
神经科学家们开始相信,不同的脑部结构在记忆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内侧颞叶系统是由海马及相邻有关皮层组成,包括内嗅皮层、外嗅皮层和海马旁回。
海马是内侧颞叶记忆系统中与学习记忆最密切相关的结构。
临床上也陆续发现,海马及边缘系统其他部位的一过性缺血,可导致一过性的遗忘症。
海马及周围结构的很小损害,都可引起明显的记忆障碍。
此外对动物的海马也进行了积极研究。
海马是正常记忆必不可少的结构基础。
海马的损害会导致记忆的障碍,而且似乎主要是近记忆的障碍。
海马区在脑中为发作阈值低的部位。
因为几乎所有癫痫患者的发作皆由海马区所起始,像这类以海马区为主的发作,有许多的情形是很难以药物治疗的。
实验心理学II04 记忆
精选ppt
29
巴特利特的生平简介
Bartlett (1886.10.20 — 1969.9.30)
1914年起在剑桥实验心理学 研究室任教,1922年任主任 ,1931年正式成为剑桥大学 实验心理学教授。1944年创 建属于英国医学研究院的应 用心理学研究所。1932年被 推为皇家学会会员,1948年 被授予 “勋爵”,是英国实验心 理学家第一人。
Roediger等人主张记忆系统只有一个,外显记忆 与内隐记忆测验之间的分离现象只是反映了两类 测验所要求的认知程序(或过程)不同而已。这 种观点包括4个基本假设:
¬ 如果记忆测验所要求的认知过程与学习时所要求的认知 过程相似或重叠,则测验的成绩好,否则就差;
- 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要求的提取过程不同,结果,这两 类测验从学习时不同的加工过程获益也就不同;
精选ppt
3
短时记忆的容量
记忆广度(memory span)法 以数字材料为例,向被试朗读或视觉呈现一系列数字
,呈现速度为每秒一个数字。呈现一次后,让被试立 刻按原来呈现的顺序把数字写下来。被试所能正确写 下来的最长系列叫做记忆广度。
记忆广度的具体计算方法如下:同一长度的数字系列 连续呈现,每种长度各呈现3个系列。正确再现一个 系列得1/3分,3个系列全部正确再现者得1分。以得1 分的最长系列的长度为基础,在加上从其他长度系列 所得的分数就是所求的记忆广度。
特 点 感觉寄存器
短时存储器
长时存储器
登记信息 注意之前的
要求注意
背诵
信息的保持 信息的形式
容量 信息的丧失
痕迹存在 提取
不可能
继续注意、背诵
复述、组织
输入的刻板 语音的、可能是视觉的、 大部分是意义的、某些听
工作记忆及其理论模型
这些发现对于理解工作记忆的神经机制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它们揭示了工 作记忆是如何利用神经资源来编码、存储和检索信息的。其次,这些发现有助于 我们理解工作记忆如何与长时记忆交互作用,从而影响我们的学习和知识获取。 最后,这些发现可能对开发新的认知训练和干预策略具有指导意义,以提高工作 记忆的性能。
然而,尽管ERP技术在工作记忆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有许多问题 需要解决。例如,我们需要更深入地了解各种ERP成分的具体功能和神经基础。 此外,还需要进一步研究ERP成分在工作记忆不同阶段(如编码、存储和检索) 中的变化及其意义。
工作记忆及其理论模型
01 引言
03 理论模型 05 研究结果
目录
02 工作记忆 04 研究方法 06 认知过程,它在许多高级认知功能中起着核心作用, 如推理、学习和解决问题。自20世纪初以来,工作记忆及其理论模型一直是认知 神经科学的重要研究领域。本次演示将介绍工作记忆的定义、特点及其在认知神 经科学中的应用,阐述工作记忆的理论模型,并对其优缺点进行分析,同时介绍 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及未来展望。
事件相关电位(ERP)是一种用于研究人类神经认知过程的技术,可以用来 检测大脑对特定刺激事件的电生理反应。在工作记忆的研究中,ERP技术主要与 记忆编码、存储和检索相关的事件相关电位成分。
首先,让我们探讨一下工作记忆的ERP研究中的一些关键发现。例如,N400 是一个反映语义记忆活动的ERP成分,当呈现与预期不符的语义信息时,N400的 幅度会增大。这表明工作记忆在处理和存储信息时,会根据信息的意义性和相关 性进行编码。此外,P300是一个反映注意力和知觉加工的ERP成分,当信息与个 体的期望或需求相关时,其幅度会增大。P300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工作记忆在处 理和检索信息时的效率。
三种记忆的加工机制理论综述
综上所述 , 记忆任 务的加工过程 是复杂 的。经过几十年 的研 究, 对记忆机制理论建设取得 了系列 的成果 ,然而也存在许多不 足 。各种理论解释的视觉和广度各不相同 ,早期形成的理论 ,解 释记忆现 象 的广度 最小 。各 理论都无法 都有无法解 释 的记忆现 象, 对其产生机制 的论述都有猜测成分 ,其中对错误记忆产生机 制的猜测成分最大 。 目前的研 究, 只有 内隐记 忆提 出了加工分离的研 究方法来对
时为前瞻记忆、 错误 记忆 的研 究带来了极大 的便 利和 积极的促进 作用 。依托 内隐记忆的研究技术和有关的理论思想 ,相信 前瞻记 忆和 错误 记忆 理论的探 索和 构建将逐 步得到完善。 参考 文献:
[ 1 ] T u 1 v i n g E .O r g a n i z a t i o n o f M e m o r y :Q u o V a d i 8 7[ A ] . G a z z a n i g a M S .T h e C o n g n i t i r e N e u r o s i c e n c e 【 C 】 .C a m b r  ̄ d g e :
两中加工 ( 外 显 记 忆和 内 隐 记忆 )分别 进 行 定量 的测 量 。但 这 同
双重加工机 制是 Mc Dn a a l i &E i n s e t i n( 2 0 0 0 )提 出的。他认 为,前瞻记忆的提取是一个 既依赖策 略加工 , 又 依赖 自动j j n 7 - 的
双重加工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三种 记 忆 的加 工机 制 理论 综述
王亚 斯
( 襄 阳职业技术 学院 湖北 寰 阳 4 4 1 0 0 0 )
斯皮罗的认知弹性理论
作用:
认知弹性超文本既教会学生如何获得 依据背景的、多维度的、非分割的整 体知识,还教会学生对情境敏感的知 识集群进行加工和灵活应用的技能。 这些技能有的是为某些知识领域所特 有的,有的则普遍有用的。
例子:教学中教了同学密度的知识,但他们不一定会解释冬天水
管破裂,冬天江面水结冰,而鱼不会冻死的现象
初级学习是简单化的学习,是学习中的低级阶段, 只要求学生知道一些重要概念、方法和事实,并能 够将所学的东西简单再现出来即可,所涉及的内容 主要是结构良好领域的知识。 高级学习是认知弹性理论所倡导的基本学习方式, 高级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把握知识的复杂性,能分析、 思考、推断问题并能在新的情境中灵活使用这些知 识,解决实际问题,所涉及的内容主要是非良好领 域结构的知识。 由此可见,高级学习的学习目标相对于初级学习有 了很大改变,从记忆概念和事实转变为掌握概念复 杂性的重要方面,从知识的简单提取转变为知识的 迁移和应用。也可以说,结构良好领域的学习主要 是初级学习,而复杂和结构不良领域的学习则主要 是高级学习。
结构不良领域的知识的特点: (1)概念的复杂性。知识应用的每个 实例同时涉及许多概念,如多种图示、 角度和组织原则等,每个概念都有其 自身的复杂性,而且这些概念存在相 互作用。 (2)实例的不规则性。每个实例所涉 及概念的数量、地位、作用以及相互 作用的模式各不相同。
对学习的分类:斯皮若基于其知识的分类将学 习分为初级学习与高级学习。
该模型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提出要学习的基本概念; 第二阶段则提供情景化的范例,主要是为了 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增强学习兴趣和加 强理解。 第三阶段把学到的新知识运用到不同领域, 第一组把新知识运用到工作环境中,第二组 把概念应用到学习环境中。 第四阶段是第三阶段的继续,对第三阶段的 方案进行评价并提出建议。 第五阶段是去除环境下再建构所学知识,即 学习者内化学习的过程。
理论模型一、baddeley的三成分工作
理论模型一、baddeley的三成分工作理论模型一、baddeley的三成分工作记忆模型baddeley 和hitch 提出的三成分模型由中央执行系统( central executive) 、语音回路( phonological loop) 和视空间模板(visuo-spatial sketchpad) 三个子系统构成。
中央执行系统相当于系统内核,其功能主要包括对工作记忆中各子系统功能的协调、对编码和提取策略的控制、操纵注意系统以及从长时记忆中提取信息。
语音回路负责以声音为基础的信息的储存与控制,能通过默读重新激活消退着的语音表征,而且还可以将书面语言转换为语音代码。
视空间模板主要负责储存和加工视觉空间信息,可能包含视觉和空间两个分系统。
三成分模型指导日常活动的假想图该模型不但解释了许多实验结果,似乎还能解释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因此,一经提出便备受推崇。
但是,不可避免的,也存在着以下一些缺陷。
1、各子系统与长时记忆的分离。
一个例子是,在随机的单词记忆任务中,被试只能即时回忆出大约5 个单词,但如果根据散文内容进行记忆,则能够回忆出16 个左右的单词。
很显然,这多出来的这10 多个项目(item)来自长时记忆。
2、中央执行系统没有存贮能力。
有一些脑损伤患者,他们的智力表现良好,而且中央执行系统也能够正常地工作。
他们的延时回忆成绩却非常差,而即时回忆成绩却很好。
三成分模型设定其子系统的容量有限,并且中央执行系统没有存贮能力,所以,这不能很好地解释这种现象。
3、语音回路和视空间模板两个不同子系统的分离。
许多研究证明,即使是简单的言语单元也都是言语和视觉编码的结合。
也就是说,语音回路和视空间模板并不是完全分离的,它们之间的信息在某种水平上存在着相互作用。
理论模型二、baddeley的四成分工作记忆模型为了弥补以上的这些缺陷,2000 年,baddeley 对原本的模型进行了升级[11]。
新的模型(图3)增加了一个新的子系统,即情景缓冲区(episodic buffer),并且加入了工作记忆与长时记忆的联系。
教育心理学记忆
记忆的过程和阶段
感觉记忆
外界刺激通过感觉器官形成感觉 信息,并短暂地保留在感觉记忆
中。
短时记忆
通过复述等方式将感觉记忆中的信 息转入短时记忆,并短暂地保持。
长时记忆
通过反复复习和提取,将短时记忆 中的信息转入长时记忆,长期保持。
记忆的重要性
学习的基础
没有记忆,学习无法进行,知识无法积累。
思维的前提
03
记忆的策略和方法
记忆术
记忆术是通过运用想象、联想和创造性的方法来帮助记忆信息的技巧。例 如,使用首字母缩略词、韵律、故事串联等技巧来帮助记忆。
记忆术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组织和处理信息,提高记忆的持久性和准确 性。
常见的记忆术包括:关联法、位置法、路线法、缩略词法等。
组织与关联
01
将信息组织成有意义的形式,如分类、归纳和总结, 有助于提高记忆效果。
情绪与记忆
情绪可以影响记忆的编码、存储 和提取过程。
积极情绪可以提高记忆的准确性, 而消极情绪可能会干扰记忆。
利用情绪来促进记忆的方法包括: 情感调节、情绪表达和情绪共鸣
等。
04
教育中的记忆应用
课程设计中的记忆策略
记忆编码
在课程设计时,教师应注意信息的呈现方式,如使用 多种感官刺激,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记忆编码。
思维是对经验的加工和提炼,而经验保存在记忆 中,因此记忆是思维的前提。
个性心理特征
记忆的发展水平是个性心理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 影响人的认知、情感和行为。
02
记忆的理论和模型
记忆的信息加工模型
总结词
该模型将记忆看作是一个信息加工过程,包括信息的输入、编码、存储和提取等阶段。
详细描述
心理学:第六讲 记忆:信息的编码、存储与提取
▪ ……在这个寓言里面,我的中心思想是,具有复杂性的系统最好 是采取层级结构的形式,而层级结构有一些与系统的具体内容无 关的共同性质。我将论证说,层级结构是构造复杂事物的建筑师
▪ 记忆心理学家假定,每一种感觉通道都有一种感 觉记忆。视觉上的后像(afterimage);在听觉上的 余音(echo)。
▪ 若不加注意,感觉记忆转瞬即失。
瞬时记忆的储存时限与容量
▪ 整体报告法:给被试看12个字符,要被试报告出 他所瞥及的全部资料,约四五个。
▪ 部分报告法:12个字母分成三排同时呈现,随机 出现一种声音,根据声音报告某一排字符。结果 发现被试能够完整报告出76%。说明被试捕捉到 的信息量不是四五个,而是9个左右。
▪ 外显记忆:
▪ 内隐记忆:人脑内部潜在的不需要意识参 与的一种无觉察的记忆。
▪ 这幅图有什么不正常? ▪ 图中缺什么?
长时记忆的储存
▪ 在长时记忆中贮存的信息,在原则上是分 类处理的。
▪ 有脑损伤病人的左半球部分受伤,可以记住如 何混合、搅拌、配料等烹饪过程,即知道“如 何做”,但却不记得这些配料应该“是什么”。
▪ 用抽象的文字或符号代表具体事物。
▪ 存储
▪ 将经编码的信息,留存在记忆中,以备必要 时可供检索之用。
▪ 贮存的时间长短,视记忆类别而定。
▪ 一般认为,不同性质之信息(如属视觉、听觉、 味觉等不同信息), 与大脑皮质之各部位功能 有关。
▪ 提取
8字模型例题
8字模型例题摘要:1.8 字模型简介2.8 字模型的应用领域3.8 字模型的基本原理4.8 字模型的例题解析5.总结正文:【1.8 字模型简介】8 字模型,又称八字模型,是一种用于描述和分析人类认知过程的理论模型。
它由我国心理学家提出,以简洁的八个字概括认知过程中的信息加工、存储、提取等关键环节,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
【2.8 字模型的应用领域】8 字模型广泛应用于心理学、教育学、认知科学等领域,对于理解人类认知过程、提高学习效果、优化教育方法等方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3.8 字模型的基本原理】8 字模型包括四个核心环节:输入、编码、存储和提取。
1) 输入:外部信息通过感知系统进入大脑,形成认知的初始阶段。
2) 编码:大脑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将其转化为可以存储和提取的认知形式。
3) 存储:经过编码的信息被储存在长时记忆中,为后续提取和应用提供支持。
4) 提取:在需要时,大脑从长时记忆中检索相关信息,并将其应用于当前任务。
【4.8 字模型的例题解析】以下是一个关于8 字模型的例题解析:例题:请用8 字模型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如何记忆和提取知识的。
解析: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首先通过阅读、听讲等方式接收外部信息(输入)。
接着,学生对所接收的信息进行理解和加工(编码),将抽象的知识概念转化为易于理解和记忆的形式。
然后,学生将编码后的知识储存在长时记忆中(存储)。
最后,在需要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时,学生从长时记忆中提取相关知识(提取),并将其应用于当前任务。
【5.总结】8 字模型是一种简洁而深刻的理论模型,能够有效地揭示人类认知过程的基本规律。
baddeley 1992提出的工作记忆模型
baddeley 1992提出的工作记忆模型
巴德利(Baddeley)在1992年提出了工作记忆模型,该模型是一个对短期记忆的解释和理论模型。
该模型由三个主要组成部分组成:
1. 中央执行系统(Central Executive):中央执行系统是工作记忆的核心组成部分,负责协调和控制其他两个部分的工作。
它负责处理和管理信息的加工过程,决定将哪些信息存储在工作记忆中,以及在什么时间进行处理。
中央执行系统也可以进行注意力的控制和分配,帮助人们在多个任务之间切换和集中注意力。
2. 音频循环系统(Phonological Loop):音频循环系统负责处理和维持语言和语音信息。
它由两个子部分组成:音频短期存储(Phonological Store)负责暂时存储语音信息,例如听到的话语;语音复述(Articulatory Control Process)负责重复和保持语音信息在意识中的活动状态,以防止其被遗忘。
3. 视觉空间系统(Visuospatial Sketchpad):视觉空间系统负责处理和维持视觉和空间信息。
它帮助人们在脑海中形成和操作图像和空间信息,并在解决视觉或空间任务时提供辅助。
中央执行系统通过音频循环系统和视觉空间系统与外界交互,将外界的信息暂时存储在工作记忆中进行处理和操作。
该模型提供了对工作记忆的结构和功能的解释,并强调了不同类型信息的处理方式和特点。
记忆ppt课件
用 在 自 己 身 上 的 形 容 词
与两个因素有关: 区别性
当强调非常相似的项目之间的区别时,区别性显得 特别有用 精细加工
强调项目间的相似性和关系时,精细加工能够综合 信息,因而特别有用
用 在 自 己 身 上 的 形 容 词
对加工水平途径的批评
最初的的加工水平途径只强调了记忆编码,而对 记忆提取所涉及的一些细节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 视。因此,最初的加工水平途径并没有看到记忆 编码与记忆提取之间可能更为复杂的关系
用 在 自 己 身 上 的 形 容 词
关于虚假记忆的理论解释
• 基于激活的解释 • 虚假记忆也可能产生于提取过程
用 在 自 己 身 上 的 形 容 词
三、前瞻性的记忆
• 前瞻性记忆是指个体对未来要完成某一行为的记 忆
• Prom可分为基于时间的和基于事件的两种类型 • Prom包含以下过程:
编码→延迟→线索觉察→意图搜索→执行
用 在 自 己 身 上 的 形 容 词
用 在 自 己 身 上 的 形 容 词
用 在 自 己 身 上 的 形 容 词
用 在 自 己 身 上 的 形 容 词
存储和提取
用 在 自 己 身 上 的 形 容 词
第二节加工水平途径与编码特异性原则
• 加工水平途径理论 • 编码特异性原则
用 在 自 己 身 上 的 形 容 词
用 在 自 己 身 上 的 形 容 词
(三)RIF现象的三种非抑制解释
1、闭塞模型 2、资源扩散模型 3、联系衰减模型
用 在 自 己 身 上 的 形 容 词
(四)独立探测技术
用 在 自 己 身 上 的 形 容 词
定向遗忘
研究定向遗忘的方法——定向遗忘程序 单一项目提示法 成组提示法或项目表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科学进展 2004,12(3):330~339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空间知识记忆和提取的理论模型* 周荣刚张侃(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北京 100101) 摘要对物理空间知识记忆和提取规律的探讨一直是空间认知领域研究中的一个重点和热点。
对其进行深入研究,不仅有助于了解人类的空间行为,而且为相关的诸如界面设计、虚拟环境等空间认知应用领域(研究)提供支持。
该文从空间记忆的内在参照系理论、坐标系统模型、空间情境模型和位置记忆的空间类属模型4个方面对当前有关物理环境中空间知识记忆和提取的理论或模型进行了回顾并作了初步评价。
关键词空间知识记忆,内在参照系理论,坐标系统模型,空间情境模型,空间类属模型。
分类号 B842.21 引言 有关空间认知 (Spatial Cognition)的研究是一个古老而又崭新的课题。
就本源的意义来讲,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发生在而且只能发生在时间和空间之中。
其中空间更是具有及时性和现实性,人类在了解自己以及人和环境关系的过程中必然对空间关系产生极大的兴趣。
对人类如何获取物理环境中的空间知识以及如何使用所获得的空间信息完成相应的任务(如方位判断、导航策略和参照物等)的研究有助于人们深入了解自身关于空间知识形成的过程,这为旨在提高相应空间判断任务绩效的界面设计[1](包括地图、座舱仪表、空间定位系统和电子导航帮助等)和虚拟环境[1~4](包括完全沉浸虚拟环境、桌面虚拟环境和internet)中的信息呈现以及特殊状态(如失重和聋哑人[5])下的空间知识获取等领域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但是与其他领域的知觉和认知研究相比,一个良好的空间认知模式初出端倪的时间并不是很长,这反映了空间能力本质的模糊性,即便是“空间(spatial)”这一个词语也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物理环境中空间知识记忆方面的研究也是如此。
本文仅根据当前有关空间知识记忆方面的研究报告,对研究者所构建的空间知识记忆和提取的理论或模型进行了回顾和简单评价。
2 理论模型 2.1 空间记忆的内在参照系(intrinsic reference system)理论[6~9]根据McNamara等人的理论:人们是以空间参照系来建构环境的空间结构,进而形成对收稿日期:2003-10-2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270465)、教育部“十五”规划课题(FBB011067)、中国科学院院长基金(JHJ02013)资助项目。
通讯作者:张侃,E-mail: zhangk@; 电话:(010)64837096第12卷第3期 空间知识记忆和提取的理论模型 -331- 物理空间进行表征的认知空间结构,获知环境中物体的空间信息,而参照系统固有于物体布局本身,即环境的空间结构主要是以其自身特性(如房间中桌椅排成的行和列)被加以表征的,这种参照系统即为内在参照系统(intrinsic reference system )。
内在参照系的方向或轴的选择是基于线索的,如学习空间结构时的视角、经验(如指导语)、物体特性(如物体间的类似程度)和环境结构(如房间墙壁的突显),其中起支配作用的是自我经验方面的线索。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内在参照系的选择或其方向的确定不是静态的,随着其中某些线索(如视角)的变化而改变:当观察者以第一个视角对空间布局学习时,他们以与该视角平行(匹配)的内在参照系统对空间布局进行表征,通常情况下基于第一视角所选择的内在参照系不会随着观察者的移动和视角的改变而进行更新,当观察者处于后继视角时就如同从新的方向观察一熟悉物体。
但是如果第一视角与环境中某一突出轴不匹配而后继视角与之匹配,新的内在参照系(方向)就会取代原有的内在参照系(方向),相应的就以后继内在参照系(方向)对环境布局进行表征。
可以通过具体实例或实验对空间记忆的内在参照系理论进行进一步的了解。
根据实验结果McNamara (2003)认为:如果要求被试从两个观察点对某一场景进行学习,如被试先从0度对图1所示场景进行学习,此时所依据的内在参照系统与视角、物体所在的垫子以及房间的墙壁都是平行的,当位移到135度时其视角与环境线索(物体所在的垫子与房间的墙壁)不再平行,因而基于0度视角的内在参照系不会被破坏、被试会继续以0度位置时的内在参照系统对该空间布局进行表征。
所以当想象空间中的朝向与匹配视角(0度)平行时被试相对方位判断(如“想象你站在book 上,面对wood ,请指出shoe 的方位”)的成绩最好,而想象空间中朝向与非匹配视角(135度)平行时相对方位判断(如“想象你站在clock 上,面对shoe ,请指出wood 的方位”)的成绩并不比和非匹配视角不平行的朝向时相对方位判断(如“想象你站在skillet 上,面对shoe ,请指出book 的方位”)成绩好。
相反如果第一次以135度视角对该场景进行观察而位移到0度视角时,内在参照系统就会发生变化。
Mou 和McNamara (2002)的研究中进一步明确提出了空间记忆的内在参照系统理论,在其一系列实验中被试被要求对如图2的场景进行学习:物体放在与密闭房间墙壁平行的一正方形垫子或圆柱型空间中的一块空地上。
在实验(Exp2)中,被试从315度学习该场景,要求一组被试以自我轴315度[如clock (站的物体)-jar (面对的物体)、scissors-shoe 和wood -book]、另一组被试以非我自我轴(如scissors -clock 、wood -shoe 、shoe -jar 和banana -book )0度学习该布局,结果(见图3)主要发现:在判断成绩和判断时间没有明显代偿的情况下,被要求以自我轴315度识记该场景的被试在从315度想象该空间布局(如“想象你站在图1 McNamara 等人研究中所采用的场景布局之一(被试所识记的是真实物体;McNamara, 2003)-332- 心理科学进展 2004年scissors上,面对shoe,请指出clock的位置”)时的成绩要好于从0度想象该空间(如“想象你站在scissors上,面对clock,请指出shoe的位置”)时的成绩,反之亦然,以非自我轴识记该布局的被试在从0度想象该布局时的成绩要好于从315度(也即真实观察点)想象该布局时的成绩。
这一研究有力地说明了主体的经验(如指导语)会影响主体进行空间布局识记时内在参照系的选择。
上方进行类比,结合一系列实验逐步构建了空间记忆的参照系统理论。
与McNamara等人早期的理论框架相比,内在参照系理论抛弃了空间记忆是基于自我参照和环境参照两个系统的看法,而是认为主体是以物体布局自身结构作为空间记忆的参照系统,这一系统不是固定的,其最终的确立或更新受主体经验、物体的空间或非空间特性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其中主体经验是主导因素。
2.2 空间知识获取的坐标系统模型(coordinate-system model of retrieval)[10~13] Sholl等人通过一系列研究提出了空间知识获取的坐标系统模型,该模型假设人是以两个子系统,即自我参照系统(Self-reference system)和物体内在系统/认知矢量空间(Object- to-object system/Cognitive vector space),对可行走环境内空间知识(navigating an environment on foot)进行表征和提取。
人们必须借助于参照系才能对空间位置和方向进行说明,研究表明人们对周围空间知识的组织是以身体为中心的即自我参照系统。
坐标模型的中心假设是以身体解剖轴(anatomical axes,如上-下轴、前-后轴和左右轴)组成坐标表征系统,而坐标系统对数量的物体空间关系进行调整。
坐标系统如图4B:由前-后轴和左-右轴组成,图为矢量空间和坐标系统的组合,为空间距离和方向的计算提供了一些列基本矢量。
矢量空间中自我参照系统的原点与主体在物理空间中的真实或想象位置一致,其方向与主体的朝向一致(前-后轴的前点)。
第12卷第3期 空间知识记忆和提取的理论模型 -333-而且从计算角度而言,负责编码物体——物体空间关系的矢量可以从参照轴中加以推测,至于矢量角如何编码物体间的相对方向该模型没有说明。
在这个模型中,物体—物体的空间关系存储于环境中心表征中,即朝向自由矢量空间(orientation-free vector space)。
朝向自由表征即在该表征系统中任何朝向的可利用性都是等同的,跟主体的朝向没有关系,其构成基础是若干朝向特定表征(orientation specific representations):功能上源于若干朝向特定表征的聚集性活动(collective activity)或结构上作为建构于若干低层级朝向特定表征(multiple lower-level orientation-specific representations)之上的单一高层级朝向自由表征(single higher-level orientation-free representations)。
坐标系统模型所假设的是物体—物体空间关系的单一高层级朝向自由表征,其作用形式类似于一认知矢量空间,如图4A所示:圆圈节点表示的是表征于数量网络中的物体、连接节点的矢量编码的是物体间的距离和角度。
矢量空间不包括整体参照系,因而不足以说明矢量角,因为至少需要3个物体才能创造一个空间角度。
在认知矢量空间中,矢量强度(随物体如路标被使用频次的变化而变化,使用频次高也即强矢量比使用频次低也即弱矢量更容易被激活)、物体间的距离(长距离矢量被激活所用的时间比短距离矢量被激活所用的时间要短)和物体间矢量的直接程度(图4A中节点4和节点5的连接是通过3建立起来的,因此矢量4-5可利用性程度要比矢量3-4程度低)都会影响主体对物体间相对关系的判断。
A B C图4 坐标系统模型图注:A表示的认知矢量空间,B表示的是自我参照系统,C表示的是认知矢量空间和自我参照系的结合(译自Sholl, 2000)目标矢量一旦被激活,主体便以欧式坐标(Euclidean coordinate)在自我参照系中对物体加以表征。
图4C说明了当主体想象身处节点3的位置时自我参照系统和认知矢量空间(物体内在参照系统)的结合。
如果与该模型预测的一样——认知矢量系统和自我参照系统在功能上是分离的,那么这两个系统中空间关系的易达性应是相互独立的。
比如影响自我参照系中某物体相对方向易达性的因素对认知矢量空间该方向的获取没有影响,反之亦然。
众多研究表明基于真实环境和想象环境的想象空间物体定位任务中存在方位效应,最为突出的是前-后效应,即主体定位前方物体的时间比定位后方物体的时间短,且在物体—物体的空间关系(object-to-object spatial relations)的情境下,这种效应依然存在,所以其表征或提取是在自我参照系中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