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在华利润转移以及避税问题.
在华跨国公司利用转移定价避税的现状及趋势
的完 善 ,在 华 跨 国公 司利 用 转 移定 价 避 税 的空 间 日趋 缩 小 , 电子 商 务逐 渐 成 为 在华 跨 国 公 司 转 移 定价 新 取 向 ,预 约 定 价 成 为在 华跨 国公 司 转 移 定 价 的不 能 不 选
择 的重 要 方 式 。
A
以低价购进 原材料
或 中间 产 晶
B
根 据 国 家 税 务 总 局 和 商 务 部 的 相 关 统 计 资 料 显
低 税 率 的 国家 或 地 区 的 母 公 司或 子 公 司
高 税 率 的 国 家 或 地 区 豹 母 公
司 或 子 公 司.
示 , 商 投 资 企 业 每 年 的 “ 亏 ” 约 在 20 0亿 元 左 外 报 大 0 右 , 果按 照 1%的 实 际所 得 税 率 计 算 , 国 每 年 因 此 如 5 我 损 失 的 税 收 收 入 约 为 30亿 元 ,而 由 转 让 定 价 造 成 的 0 税 收损 失 约 占 6 %的 比例 ( 仁 宇 ,0 8。这 说 明 很 多 0 熊 20) 在 华 跨 国公 司利 用 转 移 价 格 避 税 以 增 加 其 整 体 利 润 。 本 文拟对近几 年在华跨 国公司的避 税情 况予 以分析 , 并 归 纳 其 可 能 的 发 展趋 势 。
得 税 属 于适 中 偏 低 的水 平 。 我 国企 业 所 得 税 率 明 显 低
于 日本 的所 得 税 3 . 、 国 的所 得 税 3 . 95 美 % 93 %和 德 国 的 所 得 税 3 .%。 全世 界 19个 实 行 企 业 所 得 税 的 国 家 89 5
跨国公司的税收筹划与利润转移
跨国公司的税收筹划与利润转移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跨国业务的扩张,跨国公司普遍面临税收筹划与利润转移的问题。
税收筹划是指通过合理合法的手段,最大限度地降低跨国公司的税务负担。
而利润转移则是指跨国公司通过内部定价政策和其他财务安排,将利润从高税率国家转移至低税率国家,以减少税务成本。
本文将讨论跨国公司进行税收筹划和利润转移的原因、方法以及相关问题。
一、税收筹划的原因跨国公司进行税收筹划的原因有多种。
首先,税收筹划可以降低企业的整体税务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利润。
在全球范围内,各个国家的税务政策和税率差异较大,跨国公司通过优化营业地点、利用税务优惠政策等方式,可以降低税负和税务风险。
其次,税收筹划可以优化跨国公司的全球供应链和生产布局,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跨国公司可以通过设立子公司、成立控股公司或者进行跨境合并收购等方式,将产能和利润转移到税率较低的国家或地区,从而实现税务和运营的双重效益。
此外,税收筹划还可以为跨国公司提供更多的商业机会和增长空间。
通过利用各国税务政策的差异,跨国公司可以更好地开拓国际市场、拓展业务领域,提高企业的全球化水平和影响力。
二、利润转移的方法跨国公司利用内部定价政策和其他财务手段进行利润转移的方法有多种。
内部定价政策是指跨国公司通过在集团内部进行商品和服务的交易,以影响跨国公司各子公司的利润分配和税收负担。
常用的内部定价方法包括“成本加利润法”、“可比市场价格法”和“投资回报法”等。
其中,“成本加利润法”是指根据生产成本加上合理利润来确定内部交易价格;“可比市场价格法”是指参考同类商品或服务在公开市场上的价格来确定内部交易价格;“投资回报法”是指根据企业的资本结构和资本回报率来确定内部交易价格。
除了内部定价政策,跨国公司还可以通过借款和财务安排等方式进行利润转移。
跨国公司可以通过向高税率国家子公司提供内部债务和高利率贷款,降低该子公司的利润,从而减少税务负担。
同时,跨国公司还可以通过合理的财务安排,例如转移知识产权的使用权、授权子公司进行研发活动等,将利润从高税率国家转移到低税率国家。
跨国公司七大合理避税技巧
跨国公司七大合理避税技巧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业务,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税务成本,往往会利用合法的避税技巧。
在世界范围内,有一些常见的合理避税技巧被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七大跨国公司合理避税技巧。
1.利用税收优惠地:跨国公司可以将部分业务迁移到税收优惠地,从而减少税务负担。
许多国家在吸引外资方面提供了各种激励政策,例如免税、减税或延迟缴税等,并通过建立特殊经济区或自由贸易区来吸引跨国公司。
因此,通过在税收优惠地进行商业活动,公司可以降低税收成本。
2.利用跨国公司的集团公司结构:通过在不同国家设立子公司或分支机构,跨国公司可以实现利润的转移和优化。
通过合理的内部定价机制,公司可以将利润调整到税收较低的地区,从而避免高税率地区的税收负担。
此外,通过管理和服务费用的调整,公司可以将利润转移到税收较低的地区。
3.利用税收协定:跨国公司可以利用税收协定来避免重复征税。
税收协定是两个或多个国家之间签订的协议,旨在避免跨境收入重复征税。
通过利用税收协定的相关规定,跨国公司可以在不同国家之间合理分配利润,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少税务负担。
4.利用关联公司贷款:通过在不同国家的关联公司之间进行贷款,跨国公司可以通过支付利息的方式将利润转移到低税率的国家。
通过设立关联公司并进行贷款,公司可以在税收较高的地区减少利润,从而降低税务负担。
5.跨国公司内部资产转移:通过将资产转移到低税率的国家,跨国公司可以降低税务负担。
例如,跨国公司可以将知识产权转移到低税率的国家,并通过在该国家注册知识产权来减少税收负担。
6.跨国公司的跨国合并和重组:通过跨国合并和重组,跨国公司可以重组其业务结构,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税收负担。
通过合并或重组,公司可以加强对跨国税务政策的适应能力,并减少重复税收。
7.合法的税务安排:跨国公司可以通过合法的税务安排来最大限度地减少税收负担。
税务安排可以包括利用税收优惠政策、税收回避规则等。
在进行税务安排时,跨国公司应确保合规性,并遵守各国的税收法规和国际税收准则。
跨国企业在华避税的案例跨国公司国际避税案例
跨国企业在华避税的案例跨国公司国际避税案例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不断发展,跨国公司已成为世界经济舞台上最为耀眼的明星。
然而,跨国公司在不断推动世界经济向前发展的同时,也在充分利用其自身优势,采用各种避税手段规避税收,以寻求全球利益最大化,进而产生了侵犯各国税收主权,破坏税收公平竞争等一系列负面效应。
以下是WTT分享给大家的关于在华避税案例分析^p ,欢迎大家前来阅读!在华避税案例分析^p 篇1:M公司是一家全球知名企业,在世界五百强的排名长期名列前茅,总部设在美国。
1995年公司在北京投资设立了外商独资企业,经过两次增资,注册资本高达20________0万美元。
虽然M公司实力强大,但令人感到蹊跷的是,它在中国的子公司自设立以来几乎没有什么盈利。
企业财务报表显示,除个别年度微利外,多年来一直处于亏损状态,6年累计亏损达20多亿元。
但是,从M公司所处的行业看,北京市该行业的平均利润率在12%以上,而这家公司的平均利润率只有-18%。
调查发现,这家公司累计亏损巨大,并不是因为产品在市场上销售差,而是因为利润的一半以上都要支付给美国母公司,作为提供研发服务和技术支持的特许经营费用,也就是说中国子公司利润需至少超过目前的一半以上方能盈利。
在进行了大量论证后,我国税务部门指出其不合理性,并最终获得了美方的承认。
最终,M公司的中国子公司补税及利息共计8.4亿元,按照企业目前销售规模测算,其未来每年将为中国增加税收1亿多元。
在华避税案例分析^p 篇2:案例一:河北一家食品公司,20__年主营产品的内销价格为71元/箱,但出口价格仅却为36元/箱;山东一家制药公司通过境外母公司直接定价的方式,将出口产品单价定为比国内同类产品平均价格低40元,以此来减少销售收入、变相将实际利润转移出境。
在当前形势下,企业的上述行为不仅会成为资金外逃的通道,造成国家税收的流失,还会成为外国指责中国低价倾销的口实之一。
案例二:河北一陶瓷有限公司,与其香港母公司签订协议,规定每年按其销售收入的32%向境外支付咨询费,仅20__年就支付了804万美元,相当于其当年利润的3倍。
跨国企业转让定价避税问题与治理措施
跨国企业转让定价避税问题与治理措施跨国公司利用转让定价进行避税,对我国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并且给国家带来了经济损失,造成不公平的营商环境。
强化跨国公司转让定价反避税管理,已是当今税收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跟上国际反避税管理步伐,提升我国反避税管理水平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通过介绍跨国公司转让定价避税情况与我国反避税管理现状,运用案例分析研究法对 A 汽配公司的基本情况、行业概况、关联关系和关联交易类型等基础数据采集后,采用了功能分析法、风险分析法、价值链分析法和可比性分析法对其进行反避税管理分析。
然后对A 公司开展特别纳税调整进行可行性分析,并根据分析的启示对健全我国关于跨国公司转让定价反避税管理提出了五点建议,包括构建精确和具有可比性的行业利润数据库、畅通第三方信息共享的渠道、打造全国一体化反避税管理专用平台、继续推进反避税法律体系的建设、大力培育反避税管理专业人才团队等,旨在从多方面提高跨国公司转让定价反避税管理水平。
跨国公司;转让定价;反避税管理;案例研究;汽配公司。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use transfer pricing to avoid tax, which has caused serious harm to our economy and brought economic loss to the country, resulting in unfair business environment. It is an important work of tax administration to strengthen the transfer pricing and tax avoidance management. 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o keep pace with international anti-avoidancetax management and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anti-tax avoidance management in China.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transfer pricing tax avoidance of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and the status quo of China's anti-tax avoidance management, a case analysis method was used to collect basic data such as the basic situation, industry profile, related relationship, andrelated transaction types of auto parts company, using a functional analysis method. The risk analysis method, value chain analysis method and comparable analysis method are used to analyze the anti-tax avoidance management.Then we conducted a feasibility analysis on the special tax adjustments made by Company A, and based on the insights from the analysis, we put forward five suggestions for improving China’s anti-tax avoidance management for transfer pricing of multinational companies. Including the construction of accurate and comparable industry profit database, smooth access to third-party information sharing channels,creating a national integrated anti-tax avoidance management platform, continuing to promote anti-tax avoidance legal system,and vigorously cultivating anti-tax avoidance management professionals, to improve the anti-tax avoidance management of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from a variety of aspects.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Transfer pricing; Anti-tax avoidancemanagement; Case Study; Auto parts company。
跨国公司的税收避税和逃税行为
跨国公司的税收避税和逃税行为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然而,一些跨国公司却利用各种手段,通过税收避税和逃税来规避应纳税金,对各国的税收系统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本文将探讨跨国公司的税收避税和逃税行为,并思考对此问题的解决方法。
在了解税收避税和逃税之前,我们需要明确这两个概念的区别。
税收避税是指跨国公司通过合法手段,利用国内外税收制度的差异来减少纳税金额的行为。
这种行为虽然在法律上是合法的,但却常常使得跨国公司在合理的税收分担上减少了负担。
而逃税则是指跨国公司通过不合法手段来逃避纳税义务,如虚假报税、偷漏税款等行为。
税收避税和逃税的实施方式多种多样,下面我们将分别探讨。
首先是税收避税。
跨国公司常常通过设立子公司和分支机构来实现税收避税的目的。
他们将公司总部设在低税率的国家或地区,利用转移定价、债务转移等手段,将利润转移到低税率地区,从而减少税负。
此外,他们还会利用各国之间的双重征税协定,通过在两个国家都享受减税的规定,最终减少纳税额。
其次是逃税行为。
相对于税收避税而言,逃税行为更具有违法性。
跨国公司通过虚构交易、虚假报表等手段,隐瞒利润和收入,以规避纳税义务。
逃税行为不仅损害了国家税收体系的公平性,还削弱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影响着各项公共服务的提供。
然而,对于跨国公司的税收避税和逃税问题,各国政府面临着许多挑战。
首先,跨国公司的财务结构复杂,公司总部和子公司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追溯资金流动非常困难。
其次,不同国家的税收制度和政策存在差异,相互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和合作。
这为跨国公司的税收避税和逃税提供了可乘之机。
为了解决跨国公司税收问题,国际社会积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各国政府应加强税收合作,建立税务信息交换机制,分享境外设立的子公司和分支机构的财务信息。
其次,各国税务部门可以加大对跨国公司的审计力度,加强监督,对关键领域进行重点监管,严厉打击逃税行为。
同时,国际社会也需要推动国际税收规则的变革,建立更加公平和透明的税收体系,减少国家之间的税收竞争。
跨国公司转移定价及反避税分析
跨国公司转移定价及反避税分析作者:黄璜来源:《科学与财富》2017年第30期摘要:由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不断繁荣发展,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作为重要的经营模式,同时能够通过内部贸易的方法,将定价转移。
跨国公司普遍使用转移定价的策略,从而达到了能够减少税款支出的目的。
但是随着跨国公司在华投资范围越来越广,对于国际避税问题的矛盾也日益突出,转移定价对我国的市场经济,以及税收体系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因此,为了保护我国收入的完整,确保在经济全球化贸易中我国企业能够减少损失。
所以面对跨国公司的转移定价的避税策略需要进行着重分析,同时针对这些问题,对于日后如何防范避税问题应该提出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跨国公司;转移定价;避税;防范一、转移定价及主要定价策略的概述跨国公司通过转移定价的方式避税,转移定价通俗的说就是将价格进行转移。
跨国公司内部进行商品和劳务的交易时,并没有按照市场供求关系定制的价格进行交易,而是按照跨国公司的内部交易价格进行交易,这也让跨国公司的定价策略也进行了划分,主要用两种:高进低出,低进高出。
采取高进低出的策略,通常是为了让跨国公司将利润进行转移,避免因为东道国的市场经济环境的中出现的影响因素,比如:货币贬值等因素,让跨国企业在东道国进行生产经营时,会因为税率太高,以及外汇的管制条件很严时,跨国公司就会采取这种方法将利益进行转移。
而东道国因为所得税太低,以及跨国公司在东道国境内的子公司需要进行资金周转,以及需要进行市场宣传时,跨国公司为了能够在短期内筹措到资金,会选用低进高出的方式进行利润停滞。
二、跨国公司进行国际避税的主要方法(一)虚构避税营业跨国公司在进行国际避税的主要方法有:虚构避税地营业。
跨国公司在东道国进行生产经营时,通常在跨国公司需要开设避税地公司。
避税地公司通常是跨国企业开设的一个中介,通过中介内部的需要业务,进行虚买虚卖的账目记录,借此来转移跨国公司的利润,以及其他收入,所以虚构避税营业地也是进行国际避税一种方法。
跨国公司利润转移与国际税收政策研究
跨国公司利润转移与国际税收政策研究尽管世界各国政府普遍采取了一系列的税收政策,但跨国公司仍然利用各种手段将利润转移到税务规模较小或税收优惠政策较好的地区,从而有效地规避一部分税收责任。
这种行为对于国家财政收入和全球税收秩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因此,研究跨国公司利润转移与国际税收政策势在必行。
首先,需要了解跨国公司利润转移的常见手段。
在利润转移过程中,跨国公司往往采取以下几种主要策略。
第一,价格转移。
通过在不同国家之间调整商品或服务的定价,跨国公司可以将利润转移到税务规模较小的地区。
例如,将生产成本高的子公司购买价格定得很高,转移利润到税务规模较小的地区。
第二,财务转移。
跨国公司通过设立虚拟公司、贷款方式等手法,将利润从高税收国家转移到低税收国家,实现税收优惠。
第三,知识产权转移。
通过将知识产权转移到税收优惠政策较好的地区,跨国公司可以通过支付知识产权使用费等方式将利润转移到该地区。
其次,国际社会对于跨国公司利润转移的影响逐渐引起关注。
随着全球化和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跨国公司利润转移现象日益普遍,且规模逐渐扩大。
这使得全球税收秩序面临严重的挑战,因为越来越多的国家发现自己无法有效地征收税收。
为应对跨国公司利润转移挑战,国际社会提出了一系列的国际税收政策措施。
例如,全球普遍原则转向地原则,即税收征管重点由源头(如生产、销售等)转向落地,以消除跨国公司利润转移的影响。
此外,一些国家还加强了对于转让定价的监管,建立了信息交换和合作机制,以保留并追回跨国公司未缴纳的税收。
然而,对于跨国公司利润转移与国际税收政策的研究仍然存在许多挑战。
首先,隐蔽性高。
由于跨国公司利润转移问题的复杂性和不透明性,研究人员难以获得真实、准确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
其次,国家利益的冲突。
不同国家存在不同的利益诉求,国际税收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常常受制于国家自身的利益考虑,因此,建立全球协调一致的税收政策面临巨大的挑战。
尽管面临诸多难题,研究跨国公司利润转移与国际税收政策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跨国企业利润转移与国际税收规避的监管挑战
跨国企业利润转移与国际税收规避的监管挑战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跨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的业务活动也日益频繁。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跨国企业利润转移和国际税收规避等问题的加剧。
这一问题给国际税收监管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已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
一、跨国企业利润转移的现象跨国企业利润转移指的是企业将利润从高税率国家转移至低税率国家的行为。
这种行为并非非法,但却给高税率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税收损失。
为避免这种损失,许多国家都对跨国企业的利润转移行为进行了立法,并试图通过国际税收规则的协调来解决这一问题。
然而,跨国企业利润转移的复杂性导致了监管的困难。
首先,跨国企业通常拥有庞大的全球业务网络,利用内部定价、虚拟营业部门等方式将利润转移至低税率国家。
其次,跨国企业可以利用知识产权、商标等进行利润转移,甚至通过设立离岸公司等方式规避税收。
这些行为使得税收监管的工作更加复杂和繁琐。
二、国际税收规避的监管挑战1. 税收规则的多样性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税收规则的差异,跨国企业可以利用税收政策的差异来进行利润转移,并从中获得税收优惠。
如何协调各国之间的税收规则,减少税收政策的滥用,成为了国际税收监管的一个重要挑战。
2. 国家间合作的不足要解决跨国企业利润转移和国际税收规避问题,需要各国之间的合作和信息共享。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国家利益的冲突和信息保密等原因,各国之间的合作并不十分紧密。
这导致了税收规避行为的难以监管和打击。
3. 技术手段的迅速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跨国企业可以利用技术手段来进行利润转移和税收规避。
比如,通过设立虚拟的数字企业,利用互联网跨境销售等方式,使得传统的税收监管手段变得不再有效。
这给国际税收监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三、国际税收规避的监管对策1. 增强国际合作各国应加强合作,共享信息,对跨国企业的利润转移行为进行监管。
建立统一的国际税收规则,防止税收政策的滥用和避税行为的发生。
在华跨国公司转移定价的手段、影响及其控制
华跨国公司转移定价的手段、影响及其控制1. 引言华跨国公司在国际业务中使用转移定价手段,以调整集团内部的利润分配,优化税务筹划以及进行跨国运营。
本文将探讨华跨国公司转移定价的手段、其对公司和国家的影响,以及相应的控制措施。
2. 转移定价手段华跨国公司通过以下转移定价手段来调整利润分配和税务筹划:2.1. 内部交易定价内部交易定价是指公司内部不同部门或关联企业之间进行商品和服务交易时的定价规则。
华跨国公司可以通过压低价格将利润转移至低税率地区,或通过高价销售将利润集中在高税率地区。
2.2. 优惠定价优惠定价是指华跨国公司在某些国家或地区面临竞争压力时,通过提供优惠价格获得税收和财务上的优势。
这可以通过定价策略、合同条款等手段实现。
2.3. 品牌使用费华跨国公司可以将其在某些地区的知名品牌授权给关联公司,以支付品牌使用费。
通过将利润转移至低税率地区或避税天堂,达到减少税负的目的。
2.4. 财富管理中心设立华跨国公司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设立财富管理中心,将利润集中管理和投资在低税率地区,以减少税负并最大化利润。
3. 影响华跨国公司转移定价的实施会产生以下影响:3.1. 利润分配调整通过转移定价手段,华跨国公司可以调整利润分配,将利润集中在低税率地区,最大限度地减少税负。
这导致了在高税率地区获得的利润减少,可能会对当地经济和税收收入产生不利影响。
3.2. 税收损失华跨国公司通过转移定价手段将利润转移至低税率地区或避税天堂,以减少税负。
这导致了高税率地区的税收损失,给国家的财政平衡和税收收入带来不利影响。
3.3. 税务竞争加剧不同国家为吸引外国投资和跨国公司落户,通过降低税率和提供各种税收优惠措施来进行税务竞争。
这导致华跨国公司有更多的选择,同时增加了国际税收规则和合规的复杂性。
3.4. 跨国公司形象问题华跨国公司在实施转移定价手段时,可能会引起公众和媒体对其道德和合法性的质疑。
这对公司的形象和声誉产生负面影响,可能导致合作伙伴和消费者的信任问题。
跨国公司税收规避与争议解决研究
跨国公司税收规避与争议解决研究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与加速,跨国公司的发展逐渐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
跨国公司的发展不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同时也带来了税收规避和国际税收争议等问题。
本文将就跨国公司如何规避税收以及争议解决进行分析探讨。
一、跨国公司的税收规避现象跨国公司的税收规避现象是指通过利用国家之间的税收规则差异,采取各种手段来降低纳税负担的行为。
这种行为对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会带来巨大的税收损失。
而跨国公司的税收规避是如何实现的呢?1. 利用税收天堂针对税收天堂,其实指的是国际上一些政治不稳定、经济不发达、对税收管理不严格的国家或地区。
跨国公司通过将其企业利润转移到这些国家或地区,通过滥用这些国家或地区的税收设置,以达到虚报收入、避税的目的。
这些国家或地区往往不会对企业开展有效监管,税务机构也无法解决实质性税收问题,从而帮助跨国公司规避税收。
2. 采用虚假报表的方式还有跨国公司通过其子公司、关联公司或分支机构之间的虚假定价的方式,将高利润转移到低税率国家,虚高费用降低其高税率国家的所得;或者将低利润转移至高税率国家,从而降低其所得。
例如,跨国公司可以通过虚增成本异常高的销售价格,降低跨国公司的利润,以此降低被税公司应纳税收的数额。
3. 利用非居民企业的方式跨国公司还可以通过注册非居民企业来避税。
注册非居民企业往往是在国家法律上所不承认的一种行为。
例如,通过在地界内设立一家完全属于股东(中、外资)持有的境外控股公司,将它登记为非居民企业,以减少被税公司的税负。
这种方式既难以监管,也严重侵害了国家的税收利益。
二、争议解决方式跨国公司为了降低税负,采取各种方式规避税收,这些行为导致国际税收争议不断。
如何解决国际税收争议,一直是国际税务界极为关心的问题。
国际间涉税纠纷解决方式多样,有下列几种:1.谈判协商在国际税务领域,谈判协商是解决涉税争议的常用方法,双方可在保证自身合法权益的情况下,通过谈判、妥协的方式解决。
跨国公司税收规避及对策
跨国公司税收规避及对策在全球化的时代,跨国企业越来越多地加入到国际贸易中,并且越来越多的公司在不同国家设立了子公司和生产基地,以实现更高的盈利。
然而,这也意味着跨国企业可以通过利用不同的国家税法,来避免或减少其应缴纳的税款。
这种行为被称为税收规避。
税收规避的种类有很多,包括通过将收益转移到低税率的国家来避税,将利润转移到海外子公司,以及通过虚假债务提供来规避税款等等。
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全球社会,也对公司本身带来了风险。
如果税务部门和监管机构发现这种行为,会对公司的信誉和声誉造成损害,并可能导致惩罚,包括罚款和法律诉讼。
因此,跨国企业必须采取措施遵守法律,避免税务规避,避免对社会和自身造成负面影响。
本文将介绍一些跨国企业可以遵守的最佳实践和对策,以避免税务规避。
一、制定全球策略跨国企业必须根据其全球业务的本质,制定国际税务策略。
公司应该考虑其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销售、品牌知名度、研发和生产等因素制定策略。
此外,公司应该意识到,拥有公正、透明的税收战略,可以为公司带来投资者信任和保持竞争优势。
这正是国际市场上的大公司们所追求的。
二、透明度公司应该制定透明的财务原则,确保在不同国家和地区都能够遵守相关法规和规定。
例如,在获得政府补贴时,必须透明披露企业状况。
这样可以降低公司可能面临的多年后因隐瞒信息被罚课等风险的可能。
三、社会责任跨国企业应该认识到其在国际社会中的社会责任,并采取相关行动,以充分履行其社会责任。
公司可以制定与所在国家的增长相关的社会责任计划,包括通过捐献和慈善事业等方式回馈社会,并推广与社会、环保相关的行动。
四、遵守税收规定跨国企业应该遵守其所在国家和运营国家的税法。
对于企业而言,税收规定是底线,税务违法行为会降低企业运营水平。
如果企业在不同国家之间存在差异并遵循符合当地法规的行动则能减少被追责的可能。
五、加强国际合作跨国企业应该积极参与国际税务合作。
例如,通过加入联合国反贪污公约、OECD税收合作论坛和国际税收协定等多项倡议行动,建立高透明度的税务原则、中立税制等措施以建立良好税收合作。
利润转移与跨国企业的税收规划
利润转移与跨国企业的税收规划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和跨国企业的不断增多,税收规划对于企业来说变得愈发重要。
在尽力优化自身税负的同时,许多跨国企业也以各种手段将利润转移至低税率的国家或地区,以降低整体税负。
然而,这种利润转移的行为既可能带来合法的税务优势,也可能引发国际税收争议。
本文将就利润转移与跨国企业的税收规划进行探讨。
一、背景介绍随着全球化的兴起,跨国企业面临着不同国家的税收制度及税率差异。
一些国家采取了较高税率的税收政策,而其他地区则以较低的税率吸引外资。
为了降低税负,跨国企业可以通过利润转移的方式,将利润从高税率国家转移到低税率国家,从而减少企业的全球税务负担。
二、利润转移的方式1. 虚拟办事处和母公司支付费用跨国企业可以通过设置虚拟办事处的方式,将部分利润转移到费用发生地。
例如,企业可以设立一个位于低税率国家的虚拟办事处,并向该办事处支付费用,这样利润就可以从高税率国家转移到低税率国家。
2. 税务规避和避免双重征税跨国企业可以通过合理的合约安排和税务结构设计,避免在多个国家同时缴纳税款。
例如,企业可以通过在跨国业务中设立合适的关联公司,利用双重税收协定和税收合理安排,来避免重复征税。
三、国际税收争议与合法性尽管利润转移存在一定合法性,但也容易引发国际税收争议。
一些国家和国际组织开始对跨国企业的税收规划进行严格监管,并提出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来限制利润转移行为。
例如,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制定了《基地侵蚀和利润转移规则(BEPS)》,旨在遏制利润转移行为。
然而,在一定条件下,利润转移仍然具有合法性。
合法的利润转移应当遵循透明度原则,以真实的商业目的为基础,并符合相关国家的税法。
此外,企业还应当主动披露相关税务信息,以增加透明度。
四、合规性与可持续发展随着国际税收规则的趋紧和监管的加强,跨国企业应当将合规性列为首要任务。
企业需要积极与各国税务机构合作,主动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并及时履行相关税务申报义务。
跨国公司利润转移的税务风险评估
跨国公司利润转移的税务风险评估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跨国公司的业务范围和规模也不断扩大。
为了最大程度地降低税负,跨国公司普遍采取利润转移策略,通过将利润在不同国家之间进行调整和转移,从而实现税务优势。
然而,这种做法也同时带来了一定的税务风险。
本文将评估跨国公司利润转移的税务风险,并提供相应的建议。
一、背景介绍跨国公司利润转移是指跨国公司通过内部定价、合同安排或其他方式,将利润合法地在不同国家间进行调整和转移,以达到税务规划和税务优惠的目的。
这种行为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跨国公司在高税负国家的税负,同时提高了在低税负国家的利润,并提高了整体的税前利润。
二、税务风险评估1. 法律合规风险跨国公司的利润转移策略必须符合各国税务法律的规定,否则将面临法律风险。
例如,在某些国家,将利润转移至低税负国家可能会被税务机关认定为避税行为,从而导致罚款或其他法律后果。
解决方案:跨国公司应咨询专业税务顾问,确保利润转移策略符合各国法律法规。
同时,及时了解各国税法的更新和变化,以保持合规性。
2. 跨国税务审查风险随着跨国公司利润转移问题的日益突出,各国税务机关对跨国公司的税务筹划行为进行了更加严格的审查。
他们会关注跨国公司的内部定价政策、合同安排以及转移定价文件的完整性和合理性。
解决方案:跨国公司应主动配合税务机关的审查,提供充分的文件和证据来证明利润转移是合法和合理的。
公司还可以通过合理的报告披露和透明度,增加与税务机关的沟通,减少审查风险。
3. 国际税收政策风险各国在税收政策方面存在差异,例如在内部定价原则、转让定价文件要求和利润分配原则方面的差异。
由于这些差异,跨国公司需要同时遵守不同国家的税收政策,以确保不会违反任何国家的法律法规。
解决方案:跨国公司应与各国税务机关保持密切联系,了解各国税收政策的变化和差异,并相应地调整利润转移策略。
同时,建立跨国公司内部的税务管理机构,以确保公司全面了解、遵守和管理各国税务政策。
跨国公司在国际贸易中的税收筹划与避税问题
跨国公司在国际贸易中的税收筹划与避税问题税收筹划是跨国公司在国际贸易中一个重要的议题,合理合法地减少税负对于跨国公司而言至关重要。
然而,过度的税收筹划可能引发避税行为,给国际贸易和全球经济造成负面影响。
本文将探讨跨国公司在国际贸易中的税收筹划与避税问题。
一、税收筹划的意义与目的税收筹划是指企业利用税收法律规定中的差异,通过合理的税务规划来在国际贸易中合法地减少税负。
税收筹划的目的在于最大化利润,提高企业竞争力。
通过合理的税收筹划措施,跨国公司可以在国际市场中获取更多的资源。
二、税收筹划的合法性与合规性跨国公司进行税收筹划必须遵守国际和各国的税收法规,并遵循合法合规的原则。
合法合规的税收筹划应当遵守国家税收政策,依法纳税并遵守国际税收规则。
跨国公司应当充分了解目标国家的税法,正确理解并运用相关税收法律。
三、税收筹划的方式与方法跨国公司在进行税收筹划时,可以采取多种方式与方法:1. 税负转移:企业可以通过将利润转移至税收负担较低的国家或地区,以达到降低整体税负的目的。
2. 利用税收协定:税收协定是国际社会为了避免双重征税而达成的协议,跨国公司可以利用这些协定来最大程度地减少税负。
3. 避免管辖权争议:通过合理分配利润、资产和税务义务,跨国公司可以避免因管辖权争议而导致的双重征税问题。
四、税收避税的风险与挑战税收筹划的过度和滥用可能会引发税收避税行为,给国际贸易带来风险和挑战。
1. 法律和道德风险:过度的税收筹划可能违反国家税法与国际税收规则,并引发法律和道德风险。
2. 双重征税风险:跨国公司过度利用税收筹划手段,可能导致利润被多次征税,增加了财务和税务风险。
3. 媒体和公众压力:税收避税的负面影响会引发媒体和公众关注,可能导致声誉损失和消费者不信任。
五、促进税收合规与合作为了营造公平竞争的国际贸易环境,促进税收合规和合作是至关重要的。
1. 国际税收协调:各国之间应加强沟通与合作,建立有效的国际税收协调机制,避免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等行为。
在华跨国公司转移定价的避税和反避税分析
在华跨国公司转移定价的避税和反避税分析【摘要】经济全球化,跨国公司应运而生。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吸引了世界各国的企业来投资。
作为跨国公司,追求最大利润是其最终目标,而通过转移定价以躲避国际税收也成为了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本篇论文通过对在华跨国公司转移定价避税现状的分析,对在华跨国公司通过转移定价避税进行反避税规制提供有借鉴意义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跨国公司转移定价避税反避税一、跨国公司转移定价概述(一)跨国公司的定义。
跨国公司,又称多国公司、国际公司、超国家公司和宇宙公司等。
跨国公司主要是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企业,以本国为基地,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世界各地设立分支机构或子公司,从事国际化生产和经营活动的垄断企业。
(二)跨国公司转移定价的内涵。
所谓转移定价,是指跨国公司的母公司与各国子公司之间或各国子公司之间转移产品和劳务时所采用的特殊的定价方法。
之所以被称其为特殊的定价方法,是因为这种价格的制定不受国际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它不是独立的各方在公开市场上按竞争原则确定的价格,而是公司根据谋求全球利益最大化目的和其它全球战略而制定的偏离正常市场价格的内部交易价格。
二、在华跨国公司转移定价避税现状分析(一)在华跨国公司转移定价的操作方式。
1.实物交易中的转移定价。
实物交易中的转移定价具体包括产品、设备、原材料、零部件购销、投入资产估价等业务中实行的转移定价,其主要手段是采取“高进低出”或“低进高出”,借此转移利润或逃避我国税收。
2.货币、证券交易中的转移定价。
主要是指跨国公司关联企业间货币、证券借贷业务中采用的转移定价,通过自行提高或降低利率,在跨国公司内部重新分配利润。
3.劳务转让中的转移价格。
劳务交易不同于商品交易,其价格弹性大、成本和成效难确定,价格转移具有更大的隐蔽性。
一方面外方向中方收取高额的服务费,以增大成本费用,减少利润逃税避税;另一方面外方对中方所提供的服务,则少报甚至不报服务费,以减少中方利润。
跨国公司面临的税收问题
跨国公司面临的税收问题近年来,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成为国际经济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伴随着跨国公司的增加,他们所面临的税收问题也日益突出。
税收问题涉及多个国家的立法、税收体系的不同以及国际税收规则的复杂性等方面。
本文将探讨跨国公司面临的税收问题和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第一,跨国公司普遍存在避税行为。
为了降低税负,一些跨国公司通过合理利用国际税收规则,将利润转移到低税收率的国家或地区,以避免高税收负担。
这种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其他国家的利益,导致其税收收入减少。
为此,各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强税收监管和合作,打击跨国公司的避税行为。
然而,由于国际税收规则的复杂性和实施的各种困难,避税问题依然存在。
第二,税收规则的不一致导致了跨国公司跨国税收困境。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税收立法和税收体系,这导致了不同国家的税收规则存在差异。
在跨国经营过程中,跨国公司往往需要面对不同国家的税收规则,这给他们带来了复杂性和困扰。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一直在推动国际税收规则的协调和合作,寻求共识并减少税收规则的不一致性。
第三,税收竞争加剧了跨国公司税收问题。
为了吸引外国投资和促进经济发展,许多国家采取了降低税率和提供税收优惠等措施。
这种税收竞争导致了跨国公司对于税收优惠的追逐,甚至出现一些低税率的离岸金融中心。
这使得跨国公司更有可能通过移动利润和资源来获得税收优惠,从而进一步削弱了国家税收收入。
针对以上问题,国际社会开始加强合作,推动国际税收规则的改革。
一些国际组织和政府试图通过制定一致的税收准则来解决避税问题,并加强税收监管。
同时,加强信息交流和合作,共同打击跨国公司的避税行为。
此外,一些国家也提出了增加税收透明度和公正性的方案,以减少税收竞争对国家税收的冲击。
然而,税收问题的解决并不容易。
在国际税收规则的制定和实施中,各国之间的利益分歧和权力争夺依然存在,这使得达成一致的税收准则变得困难。
跨国公司在华避税及其对策
浅谈跨国公司在华避税及其对策中图分类号:f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3)01-000-01摘要跨国公司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是跨国转移利润、逃避税收给我国财税收入造成的损失也不容忽视。
通过对常用的各种避税手段分析,提出防范避税的一些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避税转移利润反避税问题建议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发展,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动下,跨国公司已成为我国参与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和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的极为重要的经济实体。
但其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也较多。
为了追求高额利润,采取不正当手段,扭曲国际贸易和投资正常开展,造成国际间贸易摩擦不断;或者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使中方合作者利益受损;转移生态环境污染;利用我国税法规定的漏洞,以种种公开或隐蔽的的手段避税或逃税,造成我国财税收入损失等。
本文将着重谈讨一下跨国公司在我国转移利润造成我国财税收入损失机制及对策。
一、跨国公司在我国避税行为方式分析(一)通过转移定价避税的行为分析1. 通过购销业务转移定价。
这是在我国最为普遍的转移定价避税手段。
其操作模式为在境外设立关联中转公司,使在华子公司以高价向设在避税地的母公司或关联中转子公司购进原材料,又以低于成本的价格返销给母公司或销售给关联中转子公司,造成我国境内子公司亏损的假象,将利润转移至境外避税地的母公司或关联中转公司。
既可以在计算“免抵退”税环节骗取出口退税又能减轻所得税负担。
还同时享受“开始获利年度”的税收时间优惠待遇,推迟纳税时间。
2.通过劳务服务和特许权使用费实施转移定价。
外资企业向境外关联企业支付高额特许权使用费和劳务费用,使在华子公司发生亏损,从而将利润转移出境。
3. 通过设备供给转移定价。
一种是以设备作价投资入股,另一种是以经营租赁方式提供设备。
前者是投资者通过抬高设备的价格,增加资产原值,多提折旧,同时还享有较大的股权比重,分得较多的税后利润。
后者是通过在税前列支较高的租赁费造成当期利润的减少。
跨国集团佣金支出转移利润反避税案例分析
跨国集团佣金支出转移利润反避税案例分析一、案例简述1992 年9 月,日本B、C 两家外资企业出资组建境内某服装A 公司,其中B 公司投资比例90%,C 公司投资比例10%.A 公司主要经营高档织物面料的织造和整理加工,国标行业属于机织服装制造行业,有自营和代理进出口业务。
A 公司成立当年即进入获利年度,开始享受“两免三减半”优惠。
2010—2014 年期间,A 公司与香港D 公司、E 公司签订佣金协议,约定D 公司、E 公司负责为其扩展客户,佣金比例随销售金额变化,分为3% 和5% 两档。
A 公司与两家香港公司签订的协议内容完全一致。
A 公司经营情况见表1,佣金支付明细见表2.二、案件处理(一)疑点分析1. 本案中佣金支付根据A 公司销售合同的金额提取,持续时间较长,不符合独立交易原则。
佣金支付一般是介绍一次业务后支付,或是按年支付。
主管税务机关认为A 公司以支付给两家公司佣金的形式将应属于A 公司的利润转移到了境外关联方,存在逃避缴纳企业所得税的嫌疑。
2.A 公司从2001 年起就向法国客户销售产品,但从2006 年11 月起才开始支付佣金。
面对质疑A 公司表示,第一,支付佣金的对象为香港注册的具有合法经营资格的机构,且与A 公司不是关联关系,不存在利润转移的动机与可能性;第二,佣金支付具有合理商业目的,用于发展客户;第三,佣金提取比例为3% 或5%,并未超出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的限额且均已按照合同扣缴了营业税税款。
鉴于目前基层征管手段无法核实A 公司的交易情况,主管税务机关很难凭上述疑点直接否定其佣金支付的真实性或是商业目的的合理性。
在此情况下,我国启动了国际税收情报交换调查程序,就A 公司佣金合同内容的真实性和相关支付费用的情况,分别向法国和香港主管税务当局发出国际税收专项情报请求。
(二)情报交换回函2015 年8 月,我国收到了法国主管税务当局的情报回函,回函中明确了2011—2012 年期间A公司与法国客户之间的业务往来是直接进行的,与香港E 公司无任何联系,也未通过其他中间机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跨国公司在华利润转移以及避税问题一、案例背景在改革开放初期,计划经济转变过程中确实还存在一定阻力,因此宏观政策提出“开放可以引进技术、引进管理”,这也是为了打破阻力。
由此外资企业获得了在税收、土地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但是不少外资却以此作为获取超额收益的途径。
由国家统计局“利用外资与外商投资企业研究”课题组完成的一份关于外资的研究报告称,亏损的外商投资企业中约2/3为非正常亏损,每年通过转让定价避税的税款损失有300亿元。
外资企业凭借超国民待遇和避税手段,使其能以较低价格开拓和占领国内市场,已对内资企业产生了巨大的挤出效应。
研究跨国公司在华行为也可以为中国企业提供经验。
集团化、全球化是企业发展的趋势,中国企业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相当多的问题,向优秀的跨国公司学习,加强母子公司管控能力,是中国企业成功必经之路。
二、跨国公司利润转移-成功的横向管控在跨国公司全球化过程中,在其母子公司管控的整体框架的指导下,出于集团整体战略考虑,对于旗下众多不同业务领域、不同地区分布的子公司,母公司会根据运营环境的变化构筑有效的横向管控。
在财务管控的辅助之下,集团整体战略的实施就会更加迅速而有效。
1.跨国公司利润转移的动因-将属于中方的利润转入其集团内部跨国公司在中国建立子公司有多种方式,笼统的讲可分为中外合资公司和外商独资公司两种。
在中外合资公司里,中方合作伙伴并不包含在集团利益版图里,不是集团的一部分,那么跨国公司的母子管控体系里自然会涉及怎么样使其在华子公司能为集团创造更多的利润,在合资公司能创造的利润固定的情况下,根据在合资公司里双方共同分担收益和风险,跨国公司一般建立的横向管控就会要求想办法将合资公司的整体利润尽可能转移至母公司,或者全资子公司,以实现集团利益最大化。
我们刚刚提到的跨国公司对子公司利润控制以达到集团利润最大化的战略实际上是母子公司管控中的横向战略。
横向战略(Horizonta1 Strategy)是协调相关业务单元的目标和战略,包括协调现有业务单元和基于与现有单位的关联选择进入新产业。
横向战略是集团公司总部对下属业务单位在目标、政策上的协调统一。
那么是什么样的方式得以让这样的横向管控生效呢?2.跨国公司利润转移的途径要实施有效的横向管控,需要跨国公司全方位的思考合作中出现的各种有利于自己的机会,以及机会的利用价值。
横向管控光有战略不行,还需要有可操作的具体策略。
在华跨国公司实施利润转移这个横向管控战略所实施的策略不外乎以下2种:(1)利用品牌优势钳制合作伙伴合资企业的中方企业往往没有自己的品牌,而是期望于利用跨国公司提供的知名品牌迅速增加销量,抢占市场。
在合资之处,这样的做法确实能快速提高销量,但是也确立了中方对外资方的依赖,离开跨国公司提供的知名品牌,中方几乎无法生存。
基于此,跨国公司在合资企业运营的过程中就占据了主动,中方不得不看其脸色行事。
单纯的钳制住合作伙伴并不能为跨国公司带来直接的收益,对其横向战略的实施也没有直接的影响,跨国公司必须进一步的掌握合资企业的财务支配权,才能实现利润的转移。
那么财务支配权是怎么落到跨国公司手里的呢?(2)利用技术优势掌握购销渠道在许多合资企业里,中方拥有更多的控股权,按理说掌握领导权的应该是中方企业,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外资提供了“先进的管理经验”以及“先进的生产技术”,掌握了绝大多数实际问题的决策方向。
特别是外方凭技术控制权,在实际操作中控制了原材料和零部件的采购大权。
另外,作为合资公司成立的条件,跨国公司实际上掌握了集团大部分的销售权。
涉及到购销,就必然涉及财务,采购的结果是现金流出,销售的结果是现金流入,这就为跨国公司的利润转移提供了可能。
外资企业利润转移就发生在采购环节,其前提就是外方坚持“原始供应原则”,在中外合资的主机企业和整车企业,外方凭技术控制权,掌握了原材料和零部件的采购大权。
近年来,中外合资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采购原材料和零部件,普遍坚持“原始供应原则”,排斥中资企业。
以汽车生产企业为例,外商故意在其本国建立独资零部件企业,在中国建立中外合资整车公司。
中外合资公司挣的钱要分给中方一部分,但是外商在其本国建立的独资零部件公司挣的利润完全是外商的。
中国零部件企业给中外合资主机企业和整车企业供应配套产品,必须通过外方总部的“认证”。
这样就实现了“利润转移”。
“认证”只不过是一种手段,转移利润才是实质。
从母公司高价采购原材料和零部件是外资公司“偷梁换柱”的另一大法宝。
一家日资汽车零部件企业从母公司采购原材料,其采购价比中国同样的原材料高出数十倍。
权威人士告诉记者,外方从母公司高价采购原材料和零件,再以低价向母公司出售产品,从而把利润转移到母公司,加大中外合资企业的成本,减少中外合资企业的利润。
从集团战略,到横向战略,再到具体的操作策略,跨国公司表现出了横向管控的有效性,其在华子公司的发展战略早就纳入集团的整体战略之中,等到中方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似乎一切都已经不可动摇了。
三、跨国公司的避税分析-强大的财务管控在母子公司管控体系中,最受人们关注的无疑就是财务管控了,因为财务数据指标是母子公司管控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也是母子公司管控的核心。
母公司集权管理的基础是财务上掌握以下几种权利:(1)、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投资及收益分配的最终决策权;(2)、母公司对子公司的会计规范权,子公司执行母公司统一的会计制度及会计政策;(3)、母公司拥有对子公司的财务规范权。
1.跨国公司避税的动因――超国民待遇引发的税收漏洞在作出合理的财务管控之前,跨国公司会先研究所在国的国情,根据特定情况作出分析,结合企业的发展战略构建合适的财务管理模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对于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经营期在10年以上的,从开始获利的年度起,第1年和第2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3年至第5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对于这些企业,有两种方法可以做到不纳税:一是亏损,而是只盈利两年。
跨国公司未必会采用上述的经营方式,跨国公司有专门的律师来研究各国的政策,以及政策的漏洞,结合各种成本分析,作出非常合法又合理的财务管控,配合横向战略的执行。
2.跨国公司怎样避税我们在研究跨国公司在华避税方法的过程中发现,其强大的财务管控非常好的配合了集团整体战略和横向战略,凭借其全球一体化的财务管控体系,他们所制定的避税方案才能顺利实施。
那么,他们具体采用什么方法来避税呢?(1)价格转移从实践中发现的问题看,企业规避税收的手段主要有如下几种:其一,在跨境贸易方面,通过出口高报和进口低报向处于减免税期的企业转移利润,或者是通过出口低报和进口高报使已过减免税期的外商投资企业处于亏损或微利的状态。
就前者而言,企业规避的是境外的税收,不是中国税务部门关注的重点,但它往往是洗钱或热钱流入境内的重要渠道。
就后者而言,它损害的是中国的税基;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这一被跨国经营的企业所广泛采用的手段理应成为中国海关和税务部门关注的重点。
比如河北一家食品公司,2005年主营产品的内销价格为71元/箱,但出口价格仅却为36元/箱;山东一家制药公司通过境外母公司直接定价的方式,将出口产品单价定为比国内同类产品平均价格低40元,以此来减少销售收入、变相将实际利润转移出境。
在当前形势下,企业的上述行为不仅会成为资金外逃的通道,造成国家税收的流失,还会成为外国指责中国低价倾销的口实之一。
其二,在服务贸易方面,外商投资企业通过管理费分摊以及咨询费、技术专利费的转移支付,可以达到向境内或境外企业转移利润的目的。
比如河北一陶瓷有限公司,与其香港母公司签订协议,规定每年按其销售收入的32%向境外支付咨询费,仅2005年就支付了804万美元,相当于其当年利润的3倍。
深圳一石化有限公司,2003-2005年累计向境外关联企业支付技术转让费、服务费和商标许可费1.6亿元,占总管理费用的56.3%,占未弥补亏损2.6亿元的63%.其服务贸易开支的比重之高确实令人咋舌。
在华跨国公司显然将价格转移作为主要手段来实现利润转移和避税。
在母子公司财务管控的特点里,我们注意到在财务管理方式上,企业集团体现为高度的全面预算性,预算结构及运作过程较为复杂。
跨国公司显然深谙此道,其实际运作方法非常复杂,往往在国外转好几个圈,而且内部财务核算有着非常先进的软件系统,有的软件系统国内税务工作者根本就不会操作,监管极其困难。
(2) 资本弱化——虚假亏损的通道在资本项目交易方面,企业不仅可以通过股权转让或注册空壳公司的方式,将母公司注册地变更为离岸金融中心等税收优惠地区,并通过关联交易将利润转移到母公司;还可以通过增加股东贷款及资本弱化的手段,尽可能多地汇出债务利息、减少税前利润。
国际经合组织对资本弱化的认定标准为企业权益与债务资本之比低于1:1,美国税制对此的认定标准为1:1.5.按照中国现行税法,企业借入外债的应付利息可从企业税前所得中扣除。
为了达到避税的目的,有些外商投资企业就尽可能多地借入股东贷款,将权益资本与债务资本之比压至远低于1:1的国际标准,以通过资本弱化的手段造成账面亏损,而实际利润却通过债务利息的方式汇给境外的母公司。
除了资本弱化外,现在还有许多外商投资企业通过价格转移将实际收益汇往在避税型离岸金融中心注册的企业,而国内外商投资企业本身却长期处于亏损状态。
在母子公司财务管控体系里,资金管理(Treasury)是一项重要内容。
为了获得更多的资金用于企业的发展,向银行贷款几乎是每一个企业的必经之路,但银行贷款的利息却又使企业的财务费用急剧上升。
即便是股份制企业,可以通过公开市场筹措到大量资金,但是面对资本市场,却仍然存在一个投资回报的问题。
尽管在国内借款产生的利息也可以从企业税前所得中扣除,但是与其将利息付给国内的银行,还不如以更高的利率向母公司支付,同时达到避税和利润转移的目的。
(3)新外企是老外企逃避税收的载体境外投资方根据两免三减半的时间段,滚动设立新的外商投资企业,并通过境内新老外企之间或境内外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让老外企亏损、新外企获利则是另一种逃避税收的手段。
比如某著名的台资食品集团,就有按减免税期不断增设外商投资企业的趋势。
该台资的系列企业,设立后头两年的利润特别多;税收减半的三年,利润就显著下滑;全额缴税后,更马上陷入盈亏临界点或亏损状态。
而调整新老外商投资企业利润的办法还有前面提到的关联交易手段。
如青岛一韩资制鞋有限公司,通过境外母公司操纵进出口价格,以及让老外企承担新外企额外费用的办法,让老外企常年大额亏损、新外企利润率奇高。
该集团在税收优惠期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曾高达757%,与经营范围相同的老外企的持续亏损形成了鲜明对照。
我们前面已经提到,跨国公司有专门的律师团来研究各子公司所在国的法律,而中国目前在引进外资方面的制度缺陷成为跨国公司利用的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