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文书
文言文《与吴质书》原文及译文

文言文《与吴质书》原文及译文导读:本文文言文《与吴质书》原文及译文,来源互联网,仅供读者阅读参考.《与吴质书》魏晋:曹丕二月三日,丕白。
岁月易得,别来行复四年。
三年不见,《东山》犹叹其远,况乃过之,思何可支!虽书疏往返,未足解其劳结。
昔年疾疫,亲故多离其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痛可言邪?昔日游处,行则连舆,止则接席,何曾须臾相失!每至觞酌流行,丝)竹并奏,酒酣耳热,仰而赋诗,当此之时,忽然不自知乐也。
谓百年己分,可长共相保,何图数年之间,零落略尽,言之伤心。
顷撰其遗文,都为一集,观其姓名,已为鬼录。
追思昔游,犹在心目,而此诸子,化为粪壤,可复道哉?观古今文人,类不护细行,鲜能以名节自立。
而伟长独怀文抱质,恬淡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谓彬彬君子者矣。
著《中论》二十余篇,成一家之言,词义典雅,足传于后,此子为不朽矣。
德琏常斐然有述作之意,其才学足以著书,美志不遂,良可痛惜。
间者历览诸子之文,对之技泪,既痛逝者,行自念也。
孔璋章表殊健,微为繁富。
公干有逸气,但未遒耳;其五言诗之善者,妙绝时人。
元瑜书记翩翩,致足乐也。
仲宣独自善于辞赋,惜其体弱,不足起其文,至于所善,古人无以远过。
昔伯牙绝弦于钟期,仲尼覆醢于子路,痛知音之难遇,伤门人之莫逮。
诸子但为未及古人,自一时之儁也,今之存者,已不逮矣。
后生可畏,来者难诬,然恐吾与足下不及见也。
年行已长大,所怀万端,时有所虑,至通夜不瞑,志意何时复类昔日?已成老翁,但未白头耳。
光武言:"年三十余,在兵中十岁,所更非一。
"吾德不及之,而年与之齐矣。
以犬羊之质,服虎豹之文,无众星之明,假日月之光,动见瞻观,何时易乎?恐永不复得为昔日游也。
少壮真当努力,年一过往,何可攀援,古人思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顷何以自娱?颇复有所述造不?东望於邑,裁书叙心。
丕白。
【白话译文】二月三日,曹丕说。
时间过得很快,我们分别又将四年。
三年不见,《东山》诗里的士兵尚且感叹离别时间太长,何况我们分别都已经超过三年,思念之情怎么能够忍受呢!虽然书信来往,不足以解除郁结在心头的深切怀念之情。
2019年整理--外事文书的写法

外事文书的写法外事文书是国与国之间,外交代表机构和有关部门进行对外交涉和礼仪往来的书信形式。
它必须完全体现国家当前的对外方针政策和有关法规。
即使是礼节性函件,假如格式、行文或内容不合常规,也可能引起收件方的误解和不愉快,甚至影响到国家关系。
因此,在外事文书的草拟和发送方面要求很严格,要做到文字严谨、准确,客套用语和格式合乎惯例。
同时,收发文要及时,尤其是外交上的文书往来,收下回复或不予置理以至拒收退回,均反映一种政治态度,不能有半点马虎。
几种外事文书1.照会照会指国家之间用于外交方面有关事宜的通知,有关问题的交涉,外交礼仪的表示以及对某一问题的正式表态等方面的外交往来文书。
按其重要程度分有正式照会和普通照会两种。
正式照会由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外交部长、大使、代办、临时代办等人签名发出,并用第一人称写成,一般不盖机关印章。
普通照会由外交机关(外交部)或外交代表机关发出,行文用第三人称,如盖机关印章,一般不签字。
但有的国家要求加盖印章后再由使节或授权的外交官签名。
正式照会和普通照会的区别主要在于它们使用范围不同。
正式照会用于:一是重大事情的通知。
如国家领导人的变更,大使、领事的更换,对某国承认、断交、复交等事项的正式通知。
二是重要问题的交涉。
如建议缔结或修改条约,建议召开双边、多边国际会议,互设领事馆,委托代管本国财产,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的访问以及其他有关政治、军事、经济等重要问题的交涉。
三是隆重的礼仪表示。
如表示庆贺、吊唁等等。
四是为了表示对某一件事的非凡重视,也有使用正式照会的。
普通照会用于进行一般性交涉、行政性通知、办理日常事务和交际往来。
由于外事文书日趋简化,普通照会的使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政府之间关于重要问题的来往,现在也多使用普通照会。
普通照会以同样内容普遍分发给当地各外交代表机关的,亦称通告照会。
例如,外交部用以向外交团发送各种事务性通知、规定、条例等照会,以及各外交代表机关用以通知大使、临时代办离任、返任,外交官到离任、休假日等。
二、外交公报的翻译

(4)若公报中有具体时间,则根据具体事情的时间选用时态。
双方领导人对今年2月(即2004年2月——编者注)在北京成功举行的中欧
双方领导人同意中欧在能源战略、政策、发展与改革等方面加强对
话机制,积极开展交流与合作。双方领导人鼓励有关部门尽快就和平 利用核能合作协定开始磋商。
Leaders also agreed to enhance the dialogue mechanism in the area of
energy strategy, policy, development and reform with a view to activating exchanges and cooperation. They encouraged the departments concerned to start consultations as soon as possible on an agreement on cooperation in the field of peaceful use of nuclear energy.
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增多。中欧双方应本着互信、互利、平等、协作 的原则共同维护国际安全,加强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与安全及 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推动多边主义和国际关系民主化。
Leaders were of the view that the current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was
新闻公报、联合新闻公报等。“联合公报”要比“联合新闻公报”
更正式一些。
外交公报翻译分析
1. 紧扣原文内涵实质准确措辞
(Accurate Diction by keeping Closely to the Connotation of the Source Language)
外事笔译

• 外事翻译的定义 外事翻译就是外事话语(discourse of foreign affairs)的翻译。具体而言,就是把一种语言在 某一外事话语中表达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中符 合外事活动话语规范的语言表达出来,使译文 能够在听者或读者中产生与源语外事话语在源 语听者或读者中产生的相同效果。
• 外事翻译的特点 外事翻译的内容主要是在各种外交、外事场合上口头和书 面的讲话和文件。在外事场合,口、笔译往往同时使用。 比如建交谈判、关于国际公约的谈判,都要求译员既能 口译,又能将所谈的内容和结果落实到文字上,成为公 报、公约、条约、备录、协议等。有时是先口译,然后 产生文件。有时则在讲话、演讲前将稿件译好,再到现 场作口译。
• 联合公报:是政党之间、国家之间或政府之间就某些重 大事项或问题经过会谈、协商取得一致意见或达成谅解 后,双方联合签署发布的文件。 • 新闻公报:是以新闻的形式将重大事件向国内外公布的 文件。与新闻相似,新闻公报在语义组织上遵循新闻写 作中的“首重原则”,即将最主要的信息在文本的开头 就呈现出来,然后按信息的重要程度依次组织文本。 • 联合新闻公报:既具有联合公报的正式性和信息性,也 具有新闻公报的时效性和新闻性。
• 第三,就翻译处理方式而言,外事翻译可分为全译、节 译、摘译、编译和译述等类别。
•
本课程以外事笔译为主体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各类外事文书。外事文书分类如下:
外交文书:国家间、政府间、外交部和驻外外交代表机关在外交活动 中形成的书面文件。(公报、声明、宣言、白皮书等)
对外文书:国家机关、地方政府、军队、人民团体及其领导人和官员 在外事活动中形成的书面文件。(外事活动中的领导人发言稿、涉 外合同等) 对外交往文书:对外交往中为处理一系列事务性和日常性工作而制作 和使用的文书。(照会、备忘录、邀请信和请柬、对外函件外事访 问日程表、涉外名片等) 涉外礼仪文书:以信函和电子邮件方式传递信息、互通情况及交流感 情的涉外文书。(祝贺函电、感谢函电、慰问函电、吊唁函电等) 涉外旅行文书:涉外旅行管理机构和出国人员在办理出入世界各国过 境手续过程中制作和使用的一系列专用文书。(护照、签证与签证 申请表、黄皮书、入境表与出境表、海关申报表等)
太阁立志5外交文书

外交文书持有人
外交文书名地点乱麻之章日轮之章升龙之章霸道之章转变之章太平之章
图书釜山宇久纯定宇久纯定宇久纯定宇久纯定宗义调宗义调
文引釜山宗义调宗义调宗义调宗义调宗义调宗义调
国王图书釜山松浦隆信松浦隆信松浦隆信松浦隆信宗义调宗义调
日本国王印宁波大内义长毛利元就毛利元就毛利辉元毛利辉元毛利辉元
日字勘合宁波三好长庆三好长庆足利义昭三好长治末吉孙左卫门末吉孙左卫门
本字勘合宁波足利义辉足利义辉岛津贵久足利义昭岛津义弘岛津义弘
渡航朱印状吕宋今井宗久今井宗久今井宗久今井宗久今井宗薰今井宗薰
交易朱印状吕宋岛津贵久岛津贵久岛津贵久岛津贵久岛津义弘岛津义弘
贸易朱印状吕宋岛井宗室岛井宗室岛井宗室岛井宗室末吉孙左卫门末吉孙左卫门。
对外文书使用的要求

---------------------------------------------------------------范文最新推荐------------------------------------------------------对外文书使用的要求格式使用对外文书首先要注意格式,不要用错。
如外长和外交代表使用正式照会,不要用普通照会的格式,非外交代表机构使用对外函件,不要用照会格式等等。
人称人称要与文书格式相适应。
正式照会、外交函件、电报均是以签署人的口气用第一人称写成。
在正式照会中,一般不用“我们”一词,普通照会一般以单位名义用第三人称写成,称对方亦用第三人称,不可用“贵方”或“贵馆”等措词,而是重提受照机关的名称。
以机构名义书写的对外函件亦用第三人称。
另外,签署者与受文者要相适应,即人对人、单位对单位。
如:正式照会是人对人,普通照会是单位对单位。
在个人对个人的外交文书中讲究身份对等,如元首对元首,总理对总理,外长对外长。
但也有特殊情况,如大使作为国家的全权代表可对外长、总理、元首,而代办一般只对外长。
其他的对外函件可根据实际情况书写。
客套用语客套用语要与格式相适应。
如普通照会开头的“×××向×××致意”这一客套用语不能用作个人函件中的开头语,非外交机关发的对外文书也不用这一套语,照会结尾的致敬语使用时要注意与双方的身1 / 6份、关系和场合相适应。
如,致代办处的文书一般用“顺致敬意”或“顺致崇高的敬意”;给外交部和大使馆的文书则一般用“顺致崇高的敬意”。
事务性的文书,亦用“顺致崇高的敬意”。
致敬语不能自成一页,应紧跟正文后另起一段。
称呼文书抬头即受文人的职衔、姓名等要全称,文中第一出现职衔、姓名也要全称。
第二次出现则可用简称。
国名文书信封和文中的抬头的国名等均用全称。
文中第一次出现时用全称,以后可用简称。
但有些国家由于情况特殊,如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国名则须用全称。
外交文书中的“四字格”翻译

90外交文书中的“四字格”翻译■郑欢欢 范星星★/中国计量大学人文与外语学院摘 要:在结合自身的学习方法且翻阅相关文献后,本文将着重阐述“四字格”在英译汉中的运用以及其在汉译英过程中的翻译方法与技巧。
关键词:外交文书 四字格 翻译一、外交文书以及四字格的概述相关资料显示,外交文书是一种外交文件,属于政治文献,是国家从事国际联络与外事活动的专用文书。
就其语言特点而言,大都精练简洁、逻辑有理。
外交文书可以分为外交宣言、公报、声明等。
译者翻译外交文书时需要注意其政治性与政策性。
四字格作为汉语的一大语言特征,大致可分为汉语成语和普通词语。
总体而言,四字格言简意赅、形式工整且较为正式,其在外交文书中的使用越来越频繁。
二、英译汉中四字格的合理运用我们都知道,中英文的语言特点差异较大。
但就外交文书而言,两种语言存在着不少共性。
外交文书的语言大都规范简洁,且总体行文流畅。
若英文原文已使用对偶、排比或平行等结构,那么便可在翻译过程中发挥汉语的语言优势,合理使用四字格。
试看下文例子。
原文1.On the basis of mutual trust and respect,equality and mutual benefit and with a view to securing a win-win result for all.(姜球霞.2011)译文1.1在相互信任和尊重、平等与互利的基础上,以三方共赢为目的。
(姜球霞.2011)译文1.2在互相信任、互相尊重、平等互利、谋求共赢的基础上。
(姜球霞.2011)试比较译文1.1与1.2。
我们可以看到,原文是由”and ”短语组成的平行结构,较为工整,但译文1.1使用了参差不齐的二字词组,使译文在形式上失去平衡,在语音上缺乏节奏。
而译文1.2连用四个四字格词语,在形式上做到了与原文统一,就语音上增强了音感,在忠于原文的翻译标准基础上,增强了原文的表达效果。
就外交文书的翻译而言,忠于原文的内容与表达意思固然是翻译的基础,但若能在内容、形式且语音上达到所谓“信、达、雅”的境界,四字格的使用必不可少。
对外函件标准格式介绍

对外函件标准格式介绍对外文书是对外交往的书信形式,是进行对外交涉和礼仪往来的一种重要手段。
各种文书均体现国家的对外方针政策和有关法规,所以起草和发送对外文书是政策性很强的工作。
即使是一件纯属礼节性的函件,如果格式与行文不合常规,也可能引起收件人的误解和不愉快,如果文内有其他错误,则会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
因此,书写对外文书要求文字严谨、精练、准确,客套用语要合乎惯例,格式要美观大方,打印要整洁。
收到各类文书要尽快处理,切勿拖压,尤其是外交上的文书往来,收下回复或不予置理以至拒收退回,都反映一种政治态度。
因此对外文书处理要十分慎重。
一般情况下,除某些纯属通知性的文电外,应以相应的文书进行答复或复谢。
一、几种对外文书(1)照会照会分正式照会和普通照会两种。
正式照会由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外交部长、大使、代办、临时代办等人签名发出,并用第一人称写成。
一般不盖机关印章。
普通照会由外交机关(外交部)或外交代表机关发出,行文用第三人称,加盖机关印章,一般不签字。
但有的国家要求加盖印章后再由使节或受权的外交官签名。
正式照会和普通照会的区别还在于它们使用范围不同。
正式照会用于:1.重大事情的通知。
如国家领导人的变更,大使、领事的更换,承认、断交、复交等事项的正式通知。
2.重要问题的交涉。
如建议缔结或修改条约,建议召开双边、多边国际会议,互设领事馆,委托代管本国财产,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的访问以及其他有关政治、军事、经济等重要问题的交涉。
3.隆重的礼仪表示。
如表示庆贺、吊唁等等。
4.为了表示对某一件事的特别重视,也有使用正式照会的。
普通照会用于进行一般交涉、行政性通知、办理日常事务、交际往来。
由于外交文书日趋简化,普通照会的使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政府之间关于重要国际问题的来往,现在也多使用普通照会。
普通照会以同样内容普遍分给当地各外交代表机关的,亦称通告照会。
例如,外交部用以向外交团发送各种事务性通知、规定、条例等照会,以及各外交代表机关用以通知大使、临时代办离任、返任,外交官到离任、例假日等。
第三单元 外交声明的翻译

第三单元外交声明的翻译The Translation of Diplomatic Statement1.定义:外交声明(diplomatic statement): 是政府就某一国家、国际事件或涉外问题表明立场、路线、政策、态度或主张的外交文书。
一般有政府声明、外交部声明、外交部发言人声明、外交部发言人谈话等形式。
类别有单方声明(unilateral statement)和联合声明(joint statement)。
2.结构:分三部分:标题、正文、落款Joint Declaration on the Promotion of Tripartite Cooperation Among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Japan andthe Republic of Korea (Abbreviated Version) ------- (标题)We, the heads of …. We hereby issue a joint declaration as follows:IWith geographical promixity, ….. but also contribute to the realization of peace, and prosperity throughout East Asia.IIThe adv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VIWe, the leaders of China, Japan and the ROK shared the view that ……-----(正文)Wen Jiabao, Premier of the State Council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Junichiro Koizumi, Prime Minister, JapanRoh Moo-Hyun, President, Republic of KoreaSigned at Bali, Indonesia, October 7, 2003in tripartite in the English language ----(落款)3.标题翻译标题构成的三要素:发表外交公报的单位,事由,文种。
晚清外交文书变化再审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公文虽然体 系已近完善 , 但也 因为程式 的严
格 规定 、 格式 的凝 固不变 、 对高低尊卑等级 的极度敏感 而偏离实用轨道 , 不可避免地走 向衰亡 。 尤其在复杂多变的外事交锋中, 传 统 的谕 、 敕谕等极重礼数 、 套语 , 显然不能直 接有效地传文达意。因而更为实用 、 通用 , 更 趋 向现代标准的照会 、 条约等文书才会进入
时, 乾隆口 和嘉庆 两帝转致英 国国王的 “ 中日北京专条”在正式成文前多次修改 , 力 文书的下行方向 。 至1 8 4 0 年 8月 2 9日, 中 公文交往列为第二个议题 。琦善声 公文均使用敕谕格式。战后 , 清朝的主要外 求文意平和 、 中性。如将 “ 遣兵 ” 改为 “ 往台” 英谈判 , 所有国家的官员都有等级差别 。义律反 交对象由藩属 国变为西方列强 , 在外交文书 等 , 总之几乎不出现任何强硬的字眼。 在文书 称 : 上不得不作 出改变和妥协 以适应形势 的变 交往 中, 甚至有“ 汉文正使 ” 特为 审查修饰言 驳 : 英 国驻华官员得到“ 平等待遇和直接的官 化, 具体表现在 以下方 面。
二、 产 生变化 的原 因分析
向清朝提 出“ 变通 旧制 ” 的两 点请求 : 一 是 在 两国问建立新 的商 务关 系 ;二是 派遣使 个请求 , 对 于后一请求予 以拒绝。当时欧
后经清廷议定 , 批准朝鲜的第 “ 社会实际需要是公文文体产生 、 发展 、 节进驻北京 。
一
回复“ 夷书” 的定例。以往清政府视外国为蛮 消亡的根本动力 , 不间断地围绕满足 、 顺应实
习惯使 用谕 等下行文 ,而要求西人对己使 外交文书的具体行文措辞也更加小心谨慎 , 而中方坚持“ 书信平行 , 事关 国体” , 拒绝英国 用 禀等 上行 文。马戛尔尼和阿美士德使华 精雕细琢 。如 1 8 7 4年应对中 日领土纠纷的 不合“ 体制 ” 的文书 , 更不同意改变 自己对外
浅析宋朝和高丽外交文书“牒”的分类

浅析宋朝和高丽外交文书“牒”的分类
陈少丰
【期刊名称】《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1(030)005
【摘要】牒是宋朝与高丽政府机构之间外交照会时使用的一种外交文书。
按照牒
的内容和目的划分,可分为通报性文牒、交涉性文牒和推荐性文牒三种。
牒具有三
个优点:一是有利于宋丽外交的灵活开展;二是传递成本低、效率高;三是行文简单、信息明确。
【总页数】3页(P52-54)
【作者】陈少丰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福建福州35000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829.3
【相关文献】
1.论宋朝对外交往文书中的"禀正朔"现象 [J], 冒志祥
2.宋朝邮政管理体制的一个侧面--以进奏院的职责与官方文书的分类为中心 [J],
游彪
3.中国宋朝与高丽外交关系论略 [J], 孙建民;顾宏义
4.冒志祥:《宋朝的对外交往格局:论宋朝外交文书形态》 [J],
5.“藩服自有格式”:外交文书所见宋朝与周边诸国的双向认识 [J], 黄纯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清朝对欧外交文书

清朝对欧外交文书
1793年,英国人想与大清通商,派使团来见乾隆皇帝,希望两
国能建立商业与贸易关系。
最终,英国使团没有完成任务,不过乾隆还是给英国国王写了一份文书。
这份文书的开头是:奉天承运皇帝敕谕英吉利国王知悉,咨尔国王远在重洋,倾心向化,特遣使恭赍表章,航海来廷,叩祝万寿,并备进方物,用将忱悃。
朕披阅表文,词意肫恳,具见国王恭顺之诚,深为嘉许。
这种口气,一点不像国与国的交往文书,完全就是皇帝写给臣子的口气。
这不能怪乾隆妄自尊大,因为那个时候,中西方交流却有限,乾隆及许多大臣对欧洲国家的发展及科技都十分不了解。
在他们眼里,欧洲那些国家是蛮夷之地,西洋科技只是雕虫小技,我是大天朝无所不有,不需要进行商贸往来。
不过,到了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光绪帝给英国国王的国
书完全是另一种口气了。
开头变成:大清国大皇帝敬问大英国大皇帝。
乾隆称英国的统治者为国王,光绪却改称为大皇帝,这是清廷经历了八国联军侵华,知道洋人的厉害,再也不敢瞧不起人家了。
而且这份国书希望英国方面同意徐世昌、载泽、绍英到英国考察政治建设方面的。
所以口气与乾隆比较起来,是180度的转变。
俄国外交文书选译——关于1907年英俄《西藏协定》

作者: 陈春华[1]
作者机构: [1]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出版物刊名: 中国藏学
页码: 40-49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1期
主题词: 英国;俄国;《西藏协定》;1907年;外交文书
摘要:19世纪末20世纪初,为侵占我国领土西藏而激烈争夺的英俄两国,在1907年国际大背景下,出于各自的政治需要和目的,背着中国,就西藏问题达成了妥协,签订了《西藏协定》,严重侵犯了中国主权。
英俄通过签订《西藏协定》,还确认了彼此在西藏的侵略权益,规定了此后对西藏的基本政策,并以"西藏问题"为筹码,在波斯问题和阿富汗问题上进行了交易。
此外,英俄还合谋在《西藏协定》中首次提出了所谓"中国对西藏之宗主权",以否定中国在西藏的主权,不仅为1912年英国政府提出"西藏在中国宗主权之下自治",妄图将西藏从分裂出去,提供了所谓依据,而且为俄国把"中国在外蒙古之宗主权","外蒙古自治"载入1913年中俄《声明文件》和1915年《中俄蒙协约》,妄图将外蒙古从中国分裂出去提供了先例,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后果。
英俄《西藏协定》的签订充分可以反应了英、俄帝国主义为了各自的利益,既相互争夺,又彼此妥协让步和相互勾结的本性。
文章选译的10件俄国外交文书记述了英俄两国签订《西藏协定》的全过程。
外事办英语公务员笔试题目

外事办英语公务员笔试题目题目一: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和外交政策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指国家在处理国际事务时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和准则。
外交政策则是国家为实现自身利益而采取的对外行动的总体指导方针。
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包括平等互利、和平共处、非干涉内政、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等。
这些原则在国际社会中得到广泛认可,也是国际关系稳定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石。
外交政策是一个国家根据自身利益和国际形势制定的对外行动方针。
外交政策的制定应该考虑到国家的经济、安全、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利益,同时也应该兼顾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
一个成功的外交政策应该能够维护和增进国家的利益,提高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声誉。
题目二: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国际组织是由多个国家或地区自愿组成的,旨在解决国际问题、促进国际合作的组织体系。
通过国际组织,各国可以共同协商、合作,解决国际争端和矛盾,推动和平、稳定和发展。
目前,国际组织在全球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全球治理是指在全球范围内通过各种机制和规则进行合作和管理,以解决全球性问题和挑战。
全球治理的目标是促进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安全和公平。
在全球治理中,国际组织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协调各国的行动,推动全球事务的解决和合作。
题目三:外交文书的撰写和处理外交文书是外交活动中的重要工具,用于记录、传达和处理各种外交事务。
外交文书的撰写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和规范,包括准确性、简明扼要、语言得体等。
外交文书的处理则需要注意保密性、及时性和敏感性等方面。
外交文书的撰写主要包括报告、备忘录、公报、请示、通报等。
这些文书通常需要通过书面形式传达给外交对象或外交机构。
在撰写外交文书时,应该清楚表达自己的意图和立场,同时注意客观、公正的处理问题。
外交文书的处理主要包括审查、分发、存档等程序。
在处理外交文书时,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保密规定,确保外交文书的安全和保密。
同时,对于紧急情况或特殊情况下的外交文书,应该及时处理和回复,以维护外交关系的稳定和顺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交文书(1)适用范围及特点:又称外交文件。
进行国际联络和外事活动使用的专用文书。
使用于国家及其外交机关、派出机构、外交代表与他国及其外交主管机关之间,或国家与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之间。
其特点:①体现国家的对外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申明和承担国家之间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相互权利与义务的作用。
②主要文种和文件格式为国际间公认,行文须遵循国际惯例并体现对等的原则,讲究书写格式、用纸规格、用印及签署等。
③注重交际礼貌用语和措词慎重。
如身份称呼,依照惯例,称呼对方为“先生”、“阁下”、“陛下”、“尊敬的××”等;对有争议的事件,酌情写“表示遗憾”、“提请注意”、“抗议”、“强烈抗议”等。
(2)特殊要求:格式使用对外文书首先要注意格式,不要用错。
如外长和外交代表使用正式照会,不要用普通照会的格式,非外交代表机构使用对外函件,不要用照会格式等等。
人称人称要与文书格式相适应。
正式照会、外交函件、电报均是以签署人的口气用第一人称写成。
在正式照会中,一般不用“我们”一词,普通照会一般以单位名义用第三人称写成,称对方亦用第三人称,不可用“贵方”或“贵馆”等措词,而是重提受照机关的名称。
以机构名义书写的对外函件亦用第三人称。
另外,签署者与受文者要相适应,即人对人、单位对单位。
如:正式照会是人对人,普通照会是单位对单位。
在个人对个人的外交文书中讲究身份对等,如元首对元首,总理对总理,外长对外长。
但也有特殊情况,如大使作为国家的全权代表可对外长、总理、元首,而代办一般只对外长。
其他的对外函件可根据实际情况书写。
客套用语客套用语要与格式相适应。
如普通照会开头的“×××向×××致意”这一客套用语不能用作个人函件中的开头语,非外交机关发的对外文书也不用这一套语,照会结尾的致敬语使用时要注意与双方的身份、关系和场合相适应。
如,致代办处的文书一般用“顺致敬意”或“顺致崇高的敬意”;给外交部和大使馆的文书则一般用“顺致崇高的敬意”。
事务性的文书,亦用“顺致崇高的敬意”。
致敬语不能自成一页,应紧跟正文后另起一段。
称呼文书抬头即受文人的职衔、姓名等要全称,文中第一出现职衔、姓名也要全称。
第二次出现则可用简称。
国名文书信封和文中的抬头的国名等均用全称。
文中第一次出现时用全称,以后可用简称。
但有些国家由于情况特殊,如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国名则须用全称。
有些国家由于发生革命、政变或其他原因,国名可能改变,须随时注意,不要写错。
译文对外文书一般以本国文字为正本。
但为了使收件人能够确切理解文件的实质内容,往往附有收件国文字或通用的第三国文字的译文。
在本国向外国常驻代表机关发送事务性函件,也可仅用本国文字,不附译文。
较为重要的文书则附以译文为好(有的国家译文本上注有“非正式译文“字样)。
各国套语用法以及行文格式与中文不同,翻译时应注意,要符合各种文字的用法。
一般函电也可用接受国文字或通用文字书写。
(3)常用文种:有二三十种,包括公约、条约、协定、议定书,外交声明、公报、宣言,照会、备忘录,外交信函、电报,国书、颂词、答词,全权证书、批准书、委托书、领事任命书、领事证书,护照、签证等。
狭义的外交文书仅指照会、备忘录、函件3类。
用法:(一)照会照会分正式照会和普通照会两种。
正式照会由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外交部长、大使、代办、临时代办等人签名发出,并用第一人称写成。
一般不盖机关印章。
普通照会由外交机关(外交部)或外交代表机关发出,行文用第三人称,加盖机关印章,一般不签字。
但有的国家要求加盖印章后再由使节或受权的外交官签名。
正式照会和普通照会的区别还在于它们使用范围不同。
正式照会用于:1.重大事情的通知。
如国家领导人的变更,大使、领事的更换,承认、断交、复交等事项的正式通知。
2.重要问题的交涉。
如建议缔结或修改条约,建议召开双边、多边国际会议,互设领事馆,委托代管本国财产,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的访问以及其他有关政治、军事、经济等重要问题的交涉。
3.隆重的礼仪表示。
如表示庆贺、吊唁等等。
4.为了表示对某一件事的特别重视,也有使用正式照会的。
普通照会用于进行一般交涉、行政性通知、办理日常事务、交际往来。
由于外交文书日趋简化,普通照会的使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政府之间关于重要国际问题的来往,现在也多使用普通照会。
普通照会以同样内容普遍分发给当地各外交代表机关的,亦称通告照会。
例如,外交部用以向外交团发送各种事务性通知、规定、条例等照会,以及各外交代表机关用以通知大使、临时代办离任、返任,外交官到离任、例假日等。
这类通告照会可复印,受文机关可写“各国驻××国外交代表机关”。
(二)对外函件对外函件(包括外交函件)形式简便,使用范围较广。
国家领导人、外交人员以及各部门各机构写给外国相应人员与机构的书信都可采用这种形式。
根据内容情况,凡属重要者,视为正式函件,凡属事务性者,视为便函。
一般说来,领导人和外交代表之间的亲笔签名信即属外交函件。
(三)备忘录备忘录是外交代表机关之间使用的一种外交文书,用来说明就某一事件、问题进行交涉时在事实上、立场上、法律方面的细节,或用来重申外交会谈中的谈话内容。
可面交或送交对方,无客套语、致敬语,开头就叙述事实。
在会谈或交涉中为了对方便于记忆谈话的内容或避免误解,可预先写成备忘录面交对方,也可在谈话后将要点用备忘录送交对方。
为了叙述事实或陈述、补充自己的观点、意见或驳复对方的观点、意见,如果用照会过于郑重时,可使用备忘录。
有时为了提醒某一件事,作为一种客气的催询,也可送交备忘录备忘录也可以作为正式照会或普通照会的附件。
面交的备忘录,不编号、不写抬头、不盖章;送交的则要编号、写抬头、要盖章。
有的标上“备忘录”三字。
(四)电报国家领导人、外交代表,各部门和机构亦常用电报同外国相应人员及单位进行文书往来。
电报多用于祝贺、慰问、吊唁及各种事务性联系。
抬头应写清受电人国名、地名、职衔、姓名,发电人亦应具职衔和全名或机构名称。
电报可直发收电人,亦可发有关国家外交部转或通过驻外使馆转交。
司法文书(1)适用范围及特点:侦查、检察、审判、公证等司法机关在处理各类案件的各个环节、步骤上形成与使用的专用文书特点:其制作须严格遵循法律规定。
确定生效之后的判决书、裁定书等,在执行上具有强制性。
司法文书作为书面依据和凭证,代表国家意志,适用法律,惩罚罪犯,保护公民,调整国家、集体(团体)、个人之间的法律关系,保障社会秩序。
(2)特殊要求:1.具有统一、固定的行文格式,目的在于明确反映参与人的身份事项、案由、案件的事实、证据、理由、结论。
审理的组织方式和人员等基本内容,体现法律程序要求的特定项目,以保证司法文书的合法性、完整性、准确性和有效性。
2.具有实事求是、严肃庄重、准确精练、逻辑严密的语体风格。
3.内容主要包括叙事、举证、说理和结论等,要求符合哲理、事理、法理、文理四者统一的原则。
4.结构相对固定,除标题、首部、尾部外,正文多数按照事实、理由、结论的顺序排列。
5.书写要求用钢笔黑墨水写,字迹端正、标点正确、数字正确,文中的发案时间、有关人员年龄、金额及实物数字等均用阿拉伯数码。
(3)常用文种:判决书、裁定书、诉状司法文书的种类很多,按参与诉讼活动的不同职能的机关分:侦查机关,主要有控告、检举书,控告、检举笔录,自首书,讯问、勘验、检查、搜查笔录,立案报告,案件侦查终结报告,提请批准逮捕书,逮捕证,通缉令等;检察机关,主要有起诉(免于起诉)决定,批准(不批准)逮捕决定,起诉书,抗诉书,补充侦查意见书等;审判机关,主要有诉状,开庭通知书,案件审理终结报告,调解书,判决书,裁定书,执行通知书,审判庭笔录,合议庭评议笔录,宣判笔录,刑事判决布告等;在公证机关形成的有证明书、委托证明书等公证书。
计划文书适用范围及特点:是对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工作目标、任务、措施和实现步骤等而作出的预测和设想,并把这些设想写成系统化、条理化的书面材料。
这类文书虽未列为国家正式公文,但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及其他各种组织经常用到,使用的频率较高。
特点:1、超前性2、创新性。
3、指导性。
4、客观性。
特殊要求:1、基础材料要准确。
2、任务指标有余地。
3、使用朴实的语言。
常用文种:计划、规划、方案、纲要、要点、打算、设想、预测和意见会计文书适用范围及特点:特殊要求:常用文种:科技文件材料适用范围及特点:在科研、设计、生产、建设等工作中,以特定的图形、符号、文字、数字和音像,描述自然现象、专业技术活动与传递科技思想的最初记录。
是科学技术档案的前身。
特殊要求:科技文件材料的正确形成和有效运转,是使其充分发挥作用的条件。
①编制科技文件材料要实现标准化,以提高科技文件材料的质量。
标准化的主要内容有:图样及设计文件的种类及其完整性;统一的名词、术语;编号原则和方法;审核签署的规定;图样更改办法;图样幅面大小、书写技术、标题栏组成格式和质量要求等。
②科技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要纳入生产技术或科研、设计管理。
具体指在下达科技任务计划的同时,科技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要列入计划;在检查科技工作进度与质量状况的同时,要检查科技文件材料的形成质量与管理效能;科技成果、研制产品、基建工程等,在进行技术鉴定与验收的同时,要检查验收有无完整、准确、系统的科技文件材料。
③每一项科技工作活动结束或告一段落,其中具有查考利用价值的科技文件材料,经过整理后按照归档制度向档案部门移交,是科技工作最后一道工序。
档案部门参与企业、事业单位的生产技术管理和科研、设计管理,有检查、协助科技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整理和归档等工作的职责。
常用文种:①工程图样②技术文字材料③目录式文件材料④声像文件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