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结课论文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论文
贸易保护主义与自由贸易间的区别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和各国经济交往的加强,自由贸易的拥护者和贸易保护主义者之间展开了无数次辩论。
两种理论在其立场上持截然不同的观点。
世界多数国家都是根据自己的国情和竞争对手的状况,分别采用自由贸易和保护主义政策,以期保护本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增强其贸易保护主义在国际中的竞争力。
贸易保护主义,是指在对外贸易中实行限制进口以保护本国商品在国内市场免受外国商品竞争,并向本国商品提供各种优惠以增强其国际竞争力的主张和政策。
其重点保护的对象是那些幼稚而有发展前途的工业,即建立时需要大量投资并且所生产的是最重要的生活必需品的工业。
并且,贸易保护主义对国内工业的保护决不应是无限期的,否则,将会出现保护落后和保护低效率的结局。
有些被保护了一定时期的工业部门,当其产品价格已低于国外同类产品的价格时,可以降低保护程度或完全撤除保护,让其进入国际市场自由竞争;有些被保护的工业部门,在过了一定的保护期后仍没有明显进步,离开政府给予的协助和扶植仍难以独立发展,这表明它们不适宜成为被保护的对象,政府应该撤除对它们的保护,任其自生自灭。
而自由贸易指政府不采用关税、配额或其他形式来干预国际贸易的政策。
即国家取消对进出口贸易的限制和障碍,取消本国进出口商品各种优待和特权,对进出口商品不加干涉和限制,使商品自由进出口,在国内市场上自由竞争的贸易政策。
自由贸易理论产生的基本依据是比较优势理论——各国只要按照比较利益的原则,生产自己优势的产品,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就会从中得到利益。
它是“保护贸易”的对称。
这并不意味着完全放弃对进出口贸易的管理和关税制度,而是根据外贸法规即有关贸易条约与协定,使国内外产品在市场上处于平等地位,展开自由竞争与交易,在关税制度上,只是不采用保护关税,但为了增加财政收入,仍可征收财政关税。
自由主义者认为国际经济关系的性质是和谐的,各国之间存在共同利益,合作是可以实现的,他们对世界的看法类似于政治自由主义。
国际贸易的论文范文(通用11篇)
国际贸易的论文范文(通用11篇)【篇一】国际贸易的论文摘要:基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完善中国-东盟贸易发展模式,有助于推动实现贸易自由化和资源有效配置,提升中国与东盟国家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自2010年正式成立以来历经10年发展成为继北美自由贸易区与欧盟之后的世界第三个自由贸易区。
中国与东盟双方经济联系,在不断的贸易合作中双方机制不断完善,经济实力与区域整体的效率和竞争力也不断提升,促进成员国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
本文以中国-东盟贸易发展为背景,首先介绍构建自由贸易区的理论基础,从经济和政治两个立场探析中国-东盟贸易合作的必要性,通过当前中国-东盟贸易数据分析指出其特点和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加快中国与东盟贸易合作提出对策,以促进实现双方贸易利益的最大化,实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中国-东盟;贸易数据分析;贸易利益;研究在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背景下,中国-东盟经济贸易发展通过利用双方经济的互补性和不断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提高经济效益,增强区域整体活力,加快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
在日益频繁的贸易合作中,双方发展机制不断健全完善,各自经济实力、区域整体竞争力也不断提升。
通过双方贸易、投资及其他领域的密切合作,有助于推动中国和东盟的经济贸易发展。
不过,在存在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亟需我们解决。
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构建的理论基础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不同国家就经济发展、某一经济领域、经济地区进行联合发展。
在达成经济联盟的过程中,经济生产要素在国家区域范围中实现自由化流动,促使生产资源配置的优化发展,促进生产效率的提升。
关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构建的理论基础我们主要从关税同盟理论和一国模型与两国模型两个方面探讨。
1.关税同盟理论关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其理论基础就是关税同盟理论。
在1950年,《关税同盟问题》这本书的出版标志着关税同盟理论的形成。
国际贸易与实务毕业论文参考范文
国际贸易与实务毕业论文参考范文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具有涉外活动特点的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学科,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国际贸易与实务毕业论文参考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国际贸易与实务毕业论文参考范文篇1浅谈项目化教学在国际贸易实训教学中的应用1 项目化教学的涵义项目化教学就是以一个“任务”为驱动通过完整的项目工作来进行实践教学和培训的活动。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以明确的目标为导向,学生围绕目标来开展自主学习,教师在其中扮演监督员、辅导员和总结人员的角色协助学生圆满完成任务,并在此过程中实现对学习内容的充分掌握。
在这一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和建设性将充分的得到发挥,而教师将从传统的讲授教学活动中脱离,真正意义上实现学生主导的教学模式。
1)教师活动采用项目化教学,教师需要在前期做好充分的准备,不仅对整个教学方法有深刻的认识,更要对所操作项目有全盘的掌握。
期初,向学生说明项目的目标、具体完成任务的要求、预期的困难等,引导学生进入项目执行阶段;中期,则主要围绕学生出现的问题做好辅助和指导工作;后期,对学生的项目进行效果测评和总结分析,便于帮助学生从项目中获取知识,并充分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最为关键的就是实现角色的转变,教师不再是一部可供学生随时查阅的百科全书或者滔滔不绝的传道者,而要退居次要位置,成为为学生的向导和顾问。
2)学生活动项目化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和探索贯穿始终,包括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的实施和最终的评价等都由学生全权负责。
学生可以独立的完成一项任务,也可以在团队合作中扮演某个角色承担某一部分的工作,但无论是哪种模式,都要对整个项目的全过程进行了解,并为各个环节出现的问题寻找解决的方法。
在这样一路摸索一路总结的过程中最终实现项目化教学的终极目标――对项目背后隐藏的知识进行挖掘和消化。
项目化教学起初理论的提出是在构建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并且多用于工科的教学改革和探索,但其后很多应用型学科在实践教学的活动中也逐渐意识到项目化教学对于传统教学的革新,因此也在近年加以尝试和应用。
有关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的论文3篇
国际贸易的论文篇一:《国际贸易结算风险管理和防范》任何企业在进行国际贸易交流时,必须要了解、掌握不同结算方式的适用条件,任何一种对某一方绝对有利,而对另一方可能带来重大风险的结算方式最好能够将其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不过度使用和推广,在口常结算中企业必须要对不同结算方式进行相应的管理和防范,以便寻找到一个平衡的支点保障双方利益。
一、汇付风险的管理和防范汇付结算中,无论哪种汇付形式,出口商均承担的是主要风险,所以对于汇付风险的管理和防范工作,也就是出于降低出口商风险的角度而采取的措施。
(一)慎用赊销和货到付款前文己经提及到赊销和货到付款对出口商的影响,特别是当货物离开后,出口商一旦失去对货物的控制权,可能就会遇到进口商恶性拖款或者不支付事件,导致大量货款无法追回,影响出口商融资再发展。
所以,在国际贸易结算中,最好采用开立信用证或者其他多种方式相结合的策略,尽可能的降低结算风险。
(二)估量准确预付比例预付定金是汇付结算中比较常使用的结算方法,出口商对于预付定金比例的设置也是一门精深的学问,过高进口商非但不接受还有可能导致结算失败,过低又显得定金如同鸡肋一样食之无味。
一般情况下,预付定金按照合同总值的百分之三十支付,或者参照发达国家的根据运输距离的费用来设置预付金额,这样做既可以保障出口商的基本利益,又可以在不触及进口商根本利益的前提下牵制其活动,敦促其尽快完成余款支付。
二、托收风险的管理和防范托收这种结算方式主要考验的是进口商的信用度,结合前一章节对托收风险表现形式的分析,因此可以认为托收风险的管理和防范其实就是对进口商的防范,主要针对点是进口商的信用度、进口商所在地的各项交易习惯和政治、经济环境等方面。
首先,在当今错综复杂的国际化市场中,我国企业为了更快地融入到世界大家庭中,盲目地选择一些合伙伙伴,特别是有些不法分子看到有些企业忙于扩大规模的动机,介绍一些根本不了解或者刚成立的公司,欺骗出口商的货物及钱财。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结课论文
内容摘要众所周知,国际贸易术语,又叫“价格术语”、“交货条件”,是在国际贸易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用以确定买卖标的物的价格、买卖双方各自承担的费用、风险、责任范围的,以英文缩写表示的专门术语。
贸易术语的主要作用在于简化了国际商务谈判的内容,缩短了交易磋商过程,节省了交易费用,极大地促进了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和国际市场接轨,全球化趋势愈加明显,但是在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过程中机遇和挑战并存,在国际贸易中还存在不少风险。
主要是指在国际贸易业务流程中发生的风险,在国际贸易业务中,由于受不可知因素的影响,与外方发生贸易纠纷是不可避免的。
在进行贸易的过程中进出口双方都存在着各种风险,进出口商也会采取各种手段防范风险。
通过贸易术语的恰当选择来防范贸易风险是其中的一个手段。
所以慎重选择恰当的贸易术语对与贸易风险的防范和规避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国际贸易术语、贸易风险、选择、防范规避贸易术语的选择和贸易术语的防范一、贸易术语的范围及分类贸易术语是一种国际贸易惯例,如果当事人选择使用,该贸易术语即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
目前国际上贸易双方当事人采取较多及影响较大的贸易术语惯例为《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00》,(简称《INCOTERMS2000》)在其中一共有13个贸易术语,依次分为E、F、C、D、四组,主要涉及货物的运输、风险划分、投保义务、交货地点、出口进口结关手续及费用负担、装卸货义务适用的运输方式等内容。
目前关于《INCOTERMS2000》中的各种贸易术语进行解释及比较的研究比较多,普遍认为就买卖双方承担的权利和义务来看,E组—F组—C组—D组,总的变化趋势是:卖方的义务负担和风险逐渐减轻。
按此理解,很多初学国际贸易术语的人即认为对卖方来说,E组贸易术语是卖方承担风险和义务最少的贸易术语。
因为该术语是指卖方将货物从工厂或仓库交付给买方,即完成了交货。
按这种理解,人们便产生这样一个概念:出口商理应按照前面的次序选择贸易术语,因为可以在国际贸易中承担尽量少的义务和风险。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国际贸易实务期末结课论文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国际贸易实务期末结课论文《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国际贸易实务期末结课论文》一、引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一直以来都是热门的学科,国际贸易实务作为该专业的核心内容,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本文旨在探讨国际贸易实务的重要性,以及其在国际经济中的角色和影响。
二、国际贸易的概念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之间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这种交换可以通过进口和出口来实现。
国际贸易有助于不同国家之间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效率,扩大市场,促进经济增长。
三、国际贸易的作用1. 促进全球经济增长国际贸易有助于各国充分发挥其比较优势,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推动全球经济的增长。
通过国际贸易,各国可以互相补充不足,实现互利互惠。
2. 扩大市场国际贸易使产品和服务能够进入更广泛的市场。
这有助于企业扩大规模,增加销售,提高利润。
同时,也给消费者提供更多多样的选择。
3. 降低成本国际贸易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因为各国可以选择在生产成本较低的地方生产特定产品。
这降低了商品价格,使消费者受益。
4. 促进技术创新国际贸易鼓励企业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以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中生存。
这有助于推动技术创新,提高生产力。
四、国际贸易的挑战1. 贸易壁垒国际贸易常常受到贸易壁垒的限制,如关税、配额和非关税壁垒。
这些壁垒会增加贸易成本,限制了国际贸易的规模。
2. 不平等贸易一些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处于较强的地位,而其他国家则相对较弱。
这可能导致不平等贸易关系,使一些国家处于不利地位。
3. 贸易战争贸易战争可能会对国际贸易造成严重破坏,导致经济不稳定。
因此,国际合作和贸易协定至关重要,以减少潜在的贸易紧张局势。
五、国际贸易的未来展望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际贸易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然而,未来的国际贸易可能会面临更多的挑战,如气候变化、数字化贸易和新技术的冲击。
因此,各国需要共同努力,制定有效的政策来应对这些挑战,促进可持续的国际贸易。
六、结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需要深入了解国际贸易实务的重要性以及其在国际经济中的作用。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结课论文
欢迎下载交流 谢谢
2、包装业
抓紧对中小包装企业的集体整合;实施联合发展战略;加大力度;建立我国绿色包装工业体系;加快振兴包装装备制造业..着力开发新型包装原辅材料;发展包装机械制造业;提高包装机械的科技水平;加速新产品的开发;充分利用包装行业的信息资源;进一步推广现代物流管理;合理布局城乡物流线路..物流企业应加强信息流通;积极发展多样式联运、集装箱和特种货物等现代运输方式;加强运输企业的协调;创新物流服务模式;加强资源整合;满足多样性的物流需要..
五抓住机遇迎接
尽管目前我国乳业的竞争力不强;但只要抓住机遇;发挥需求市场的潜在优势;利用好本土化的资源和学习创新能力;以国际标准为基础;制定自己的乳品标准;就能不断向国际最高水平靠近..
六政府是乳业发展的推动者
进一步完善乳品检验检测体系;改进乳品安全法律法规;建立乳品违规处罚制度;强化标准执行..一方面要严把入世关;切实做到对达不到标准的乳品坚决不允许进入市场;另一方面;如果发现乳品企业有不符合操作规范的;应不留余地的清出市场..
2、从劳动力总量来看
我国是拥有13亿的人口大国;劳动力占据一定的优势;不仅劳动力资源丰富而且价格低廉;使得我国乳制品的生产成本中的人工成本比较低;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但是国内缺乏奶牛专业管理及乳品品种研发等复合人才;高端人才还是缺少的..
3、从技术水平来看
近年来;国内大型乳品集团不断提高自身技术水平;加大产品科技创新;市场占有率不断上升..但仍然存在产出效率非常低;使得资源的整合利用能力不强;相关资源的总量优势发挥不出来的现象..而且;我国乳业传统的发展模式占主导;过度依赖要素资源;造成大量资源浪费的同时;生产效率也不高..因此我国乳业成为资本技术融合型的高效发展模式;还要进行很长时间的努力..
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论文(通用12篇)
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论文(通用12篇)摘要我国进行对外开放之后,与各国间的贸易、货品及人员流动也日益频繁。
而只有通过有效实现国际物流工作的利益最大化,加强出口市场的管理规范,鼓励企业技术创新等措施,才能够加快我国国际贸易前进的脚步。
从而增强本国商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促进国际贸易工作高效稳定的开展。
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目前的国际贸易现状及发展模式,研究其发展路径,并提供了几点应对策略。
关键词国贸;发展模式;路径分析正文世界在发展,时代在变化,国际市场的竞争也愈加激烈,使得对外贸易的环境也愈加复杂。
在此背景下,与各国之间的一些贸易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
我国要解决当前的国贸问题,并就必须选择有效的发展路径完善和改进国贸现状。
一、当前国际贸易发展的问题肆意消耗资源。
众所周知,我国自然资源丰富,属于能源大国。
但受到我国当前的国情限制,我国在当前国际贸易中,主要的出口产品为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加工型两类。
而为了保证国际市场的需求,扩大贸易出口额,许多企业开始肆意开采消耗我国的自然资源,导致当前矿产资源十分稀缺,而国内森林耕地面积也在不断减少,我国自然资源在不断地被消耗,但仍然无法满足持续增长的国际市场的需求。
国际竞争力较弱。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知:我国在当前国际贸易中,主要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虽然我国在最近几年已经逐渐开始有意识地进行转型,也越来越看重科学技术的运用,并增加了高新技术产品的产出比,但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国际贸易当中的地位仍然无法撼动,而且从短期国贸市场来看,劳动密集型产品仍然占主导地位。
除此之外,虽然我国目前出口了许多高新技术产品,但真正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还是比较稀少的,而我国的科技水平与各发达国家相比也明显处于落后水平。
由此可见,我国国贸无法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其在世界经济市场中的地位也令人堪忧。
贸易冲突严重。
我国属于人口大国,相对来说劳动力资源就比较丰富,且劳动力价格也比较低廉,劳动力成本不高也导致了我国商品在出口市场中的价格低廉,也对同类的进口国市场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国际贸易实务论文(6篇)
国际贸易实务论文(6篇)摘要:在当前《国际贸易结算》课程的教学中仍存在着教学手段落后、理论脱离实践等问题,急需对教学方法进行。
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教学过程的经验提出了案例教学法、实验教学法和双语教学法的实际运用,希望借此提升本课程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国际贸易结算;案例教学;实验教学法;双语教学法1、当前《国际贸易结算》课程教学中的问题分析1.1教学手段滞后对于《国际贸易结算》课程,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都是教师满堂灌,此法虽然在讲解中更系统、更完整,但会抹杀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这种教学模式的主要表现就是课堂上学生只知道不停地记笔记,而不会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更谈不上进行创新了。
此种教学方法教师讲得很努力,但教学效果并不明显,学生只是一味地被动接受,对课程内容缺乏学习的兴趣。
此种教学模式下培养的学走上工作岗位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在工作中极容易受挫。
1.2理论脱离实践在当前高校中承担《国际贸易结算》的老师很少有外贸企业的工作的经验,基本上都是从学校再回到学校,理论知识相对都很扎实。
但缺乏实践经验。
在教学中这些授课教师仅仅是凭借课本再借助互联网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这种脱离实际的教学模式很难满足学生们的需求,因为这些知识学生也很容易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得,他们缺乏的是对一些实际操作的了解。
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不能将学到的理论和实践有效结合,缺乏实践操作的能力,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往往是“纸上谈兵”。
1.3教材不能随时更新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与国际结算相关的国际惯例、进出口单据形式等也相应作出调整。
但由于教材出版滞后,教材内容与实际的操作会出现脱节,比如《UCP600》,《URDG758》等最新版惯例已生效,但很多高校使用的教材还没有及时更换。
而且比较好的双语教材也比较缺乏,更不利于高校推行《国际贸易结算》双语教学的进程。
2、《国际贸易结算》课程教学方法的2.1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的特点是启发式、讨论式和互动式。
国际贸易实务论文最新8篇
国际贸易实务论文最新8篇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一种综合性的文体,通过论文可直接看出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和专业基础。
怎么写论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白话文整理的国际贸易实务论文最新8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摘要:国际贸易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但目前高职高专国际贸易专业的教育水平.无论是培养目标还是课程结构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都落后于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不适应市场经济需要。
因此,高职高专国际贸易专业建设已迫在眉睫。
关键词: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专业建设;能力模块;课程建设;思路一、专业建设思路专业建设整体思路是实现“三大转变”,即从传统的课堂向学习工场转变:从以就业为导向向以就业能力培养为导向转变;从千校一面向突出特色转变。
(一)从传统课堂向学习工场转变其中一个核心的概念就是工学结合,它是以职业岗位和具体工作过程的分析作为课程设置的理念,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组织教学内容的人才培养模式。
我们将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根据岗位业务能力要求分析、设计了基础能力(一级能力)、就业核心能力(二级能力)和职业拓展能力(三级能力)三个能力模块,并以此为基础,设计专业主干课程。
(二)从以就业为导向向以就业能力培养为导向转变在教学过程中,既注重传授知识、技能又注重教授解决问题的方法,选择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及企业资深人士教授学生核心实训课;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还肩负着职业素质训导工作,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以适应学生就业需要。
(三)从千校一面向突出特色转变目前经管类高职院校基本都开设国际贸易专业.如何办出自己特色一直是我们多年来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我们培养目标的特色:“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培养进出口及相关环节中的技能型复合型专门人才。
”既具有大专程度的专业知识,又具有高级技能,并能切实做到毕业即能上岗.上岗即能操作。
二、专业建设内容(一)专业建设目标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态度和职业习惯;致力于培养外贸业务员、外贸跟单员、国际商务单证员、报关员、报检员等外贸行业的各个岗位。
国际贸易实务论文(5篇)
国际贸易实务论文(5篇)国际贸易实务论文(5篇)国际贸易实务论文范文第1篇1、教学不能很好地理论联系实际国际贸易实务在本质上是一门实践科学,该课程的教学与讨论必需与实践结合。
然而,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和其他专业的毕业生相比,除英语力量较强外,其他方面缺乏明显优势。
这主要由于当前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片面强调理论学问和已有阅历,在课堂教学中为了使授课内容能够以更加形象。
生动、丰富的方式得以体现,过分注意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等教学模式,而不是将重点放在教学内容本身的时效性和操作性。
老师的讲授从书本到书本,简单与外贸实际业务脱节。
2、教材编纂和选用方面比较混乱,教学内容滞后于实践目前,开设有国际贸易专业的院校多达数百所,这些院校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材编纂和选用上缺乏差异性和针对性。
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院校在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上大同小异,教材不能很好地满意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同学的教学需要。
据统计,截止2021年3月有关国际贸易实务的教材多达300多个版本,这些教材虽名称各异,但在内容和结构体系上差别不明显。
[2](各院校之间缺乏充分的沟通与合作,不利搞校教学资源的优化整合。
此外,由于国际贸易局势变化较快,国际贸易实务教材往往滞后于实践。
一般而言,新政策的出台和新理论的消失往往需要较长时间,而其作为教学内容被纳入教材则耗时更久。
例如:UCP600于2021年7月1日正式生效,但很多2021年以前出版的国际贸易实务教材仍旧以介绍UCP500条款为主,这类教材由于不能准时更新就会滞后于国际贸易实践,使用这类教材就不能很好地满意社会的需要。
3、实践性教学环节较少,同学动手力量差当前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中,实践性教学环节普遍较弱,同学缺少体验进出口业务操作过程的机会,很难全面、系统、规范地把握进出口贸易的主要操作技能和操作方法,在审核和修改信用证,填制各种单证,报验报关和防范商业风险等方面都存在明显不足。
另一方面,一般外贸用人单位在聘请人员时往往强调具有基本操作阅历,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培育出的同学因缺乏实务操作技能,满意不了用人单位的要求。
国际贸易实务论文3000字
国际贸易实务论文3000字篇一:国际贸易论文3000字:人民币_国际贸易论文3000字:人民币论文的选定不是一下子就能够确定的.若选择的毕业论文题目范围较大,则写出来的毕业论文内容比较空洞,下面是编辑老师为各位同学准备的国际贸易论文3000字。
20xx年,我国对汇率制度进行重大改革,不再单一盯住美元,改为实施一篮子货币进行人民币汇率定价的制度,这是向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方向迈出的关键一步。
此后人民币汇率波动明显加大,并呈现明显升值趋势,同时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贸易顺差不断增加。
本文从实际有效汇率的角度来分析和研究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贸易结构的影响并分析原因,通过实证方法加以验证,最后给出相关的结论和政策建议。
一、我国贸易结构的变动分析我们运用贸易特化系数(TSC,Trade Specialization Coefficient)这一指标来衡量和分析中国对外贸易结构的变动趋势。
本文中的对外贸易结构指的是对外贸易的商品结构,即各类进出口商品占全部贸易额的比例。
贸易特化系数是一国某种/类贸易产品的净出口额与其进出口总额之比,其计算公式为:TSC=(XM)/(X+M),-11。
一般说来,当TSC指标值越接近一1时,表明贸易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比较优势越低,当TSC 指标值越接近1时,则表明贸易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比较优势越高,当TSC指标值接近零时,贸易产品的竞争优势则比较均衡。
如果一个地区的高级贸易部门的贸易特化系数呈上升趋势,而低级贸易部门的贸易特化系数呈下降趋势,那么可以认为该地区贸易结构呈优化趋势。
篇二:国际贸易实务心得论文课程名称:国际贸易实务姓名:小滨班级:学号:指导教师:安宁时间:20xx年月日关键词:体会、难点、突破点、总结在选修课程时,看到国际贸易实务,于是很感兴趣,果断就选了。
在学习这门课程前,我认为国贸就是单纯地做国际交易买卖。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后,我才领悟到,国际贸易学是一门要有严谨的逻辑数学思维和良好的外语能力的学科,而且本身这门课程也是丰富的学科。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论文
姓名:朱红艳班级:14人力资源管理学号:14514064国际贸易结算中存在问题的分析研究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国际贸易越来越频繁,且交易额通常巨大。
选择合适的结算方式成为国际贸易的关键环节。
而如今在国际贸易中,结算方式种类繁多,如何发现结算当中的弊端,并避免弊端的出现,成为首要考虑的问题。
关键词:国际贸易结算信用证风险国际贸易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商品贸易活动,贸易牵扯到很多方面,也增加了贸易本身的复杂性和困难程度。
而结算是国际贸易的连接点,倘若结算环节出了问题,将导致整个贸易进程不能继续。
国际贸易结算不同与国内贸易结算,它是范围以及交易规模更大的一种结算,它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及经济走向,所以说,如何处理正确好其中的问题,成为我国发展的迫切要求。
一我国当前经济现状自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三十年间,经济出现飞速发展,并且与其它国家交流更加密切,而其中就包含经济贸易,可以说国际贸易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功不可没。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在国际上说话权增加,扩大了出口,也增加更深层国际贸易的可能性。
然而也不可忽视一点,贸易纠纷却仍然很多,并严重影响国家间的经济交流。
尤其是与美及西方国家的贸易摩擦一步步升级,其中就有对结算方式的刻意限制,严重制约中国的出口,给中国带来巨大损失,也使中国商人对国际贸易的信心大大减弱。
二国际贸易结算中存在的问题1信用证结算产生的缺陷信用证是由进口方的开证行,根据进口商的申请,向出口商开发的,授权出口商按照信用证规定的条款,签发以该银行或进口商为付款人的汇票,并保证在交来符合信用证条款规定的汇票和单据时,该行必定承兑或付款的保证文件。
相对来说,信用证是国际贸易结算中较常使用的方式,因为在交易中存在较大违约风险时,信用证是支付交易成本最低的结算方式;然而当违约风险较少时,使用信用证结算则会增加交易成本。
在国际贸易实务中,除了增加了贸易的结算成本,而且还有信用证结算本身的缺陷,其缺陷在于,信用证业务的实际效用偏重于促使进口方履行付款责任,而对出口方提供与信用证要求相符单据的约束力比较小。
国际贸易实务论文(最新4篇)
国际贸易实务论文(最新4篇)在我国国民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与国际接轨的进程也在不断加快,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我国的经济发展也呈现国际化的发展态势,尤其是对外贸易的发展已经摆脱了传统的发展要素,有了更加与国际贸易相结合的发展动态和趋势。
本文将从这方面进行较为深入的剖析和探讨。
一、贸易成本的内涵和特点(一)贸易成本的内容在贸易成本的含义中,其中成本是所有经济活动在经营中最基础的组成要素之一,这种成本要素也是在国际贸易发展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在国际直接投资成本中,是由国外生产投入的成本、管理费用以及国内外的协调配合工作所支出的费用部分所组成,其中最为固定的成本部分是国外生产投入成本部分。
而当前的贸易成本所指的不仅仅是传统贸易交易过程中的贸易运输所形成的成本,还增添了其他包括贸易过程中的自然和人为的关税支出以及为了使贸易更好地达到互通,需要支出更多在文化和语言交流上的成本支出以及货币兑换所产生的费用,这都是在经济全球化的经济贸易发展趋势下所新增添的贸易成本的内容,都是贸易产生和发展所必须要经历的国家与国家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贸易协定的贸易成本。
(二)贸易成本的测度方法在贸易成本的特点中一个是直接度量法,这种方法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对贸易成本进行测度的方式。
这种测度方式是通过引力模型来建立一个双边流量贸易模型,从而对贸易成本进行推算。
而其中的引力模型的建立是通过两个贸易合作伙伴之间建立起来,要通过两个贸易伙伴的出口大小来确定它们的贸易收入的增函数,并形成它们两者之间距离产生的减函数。
其中,国民收入的多少直接反映出两个贸易伙伴合作所形成的吸引力的大小,而所形成的距离是对两者之间形成的排斥力的直接呈现,这种引力模型使贸易流量与所合作的贸易伙伴的GDP呈正比关系,而相反的,与经济距离之间产生反比关系。
另外一种贸易成本的测度方法是间接度量法,这种测度法的依据是实际贸易的流量度为基础,所反映的是贸易成本对进出口贸易的商品产生的价格变动关系,这种价格变动关系对进出口贸易的数量产生连锁反应的过程。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论文结课报告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论文题目管理学院物流12-1班朱彩芸31208234162015年6月一、案例提出有一份CIF 合同,出售一级咖啡豆50 吨。
合同规定:CIF 纽约每吨500 美元,6 月份装船,卖方在纽约提供单据,由买方支付现金。
货物于6月15 日装船,但卖方一直拖延到7月20日才把单据提交给买方。
由于当时咖啡豆国际市场价格下跌,买方拒绝接受单据,除非卖方赔偿差价损失。
试问在上述情况下,买方有无拒绝接受单据的权利?为什么?二、相关理论基础CIF术语CIF的全文是Cost Insurance and Freight (…named port of destination),即成本加保险费和运费(……指定目的港)。
采用CIF术语成交时,卖方的基本义务是,负责按通常条件租船定舱,支付到目的港的运费,并在规定的装运港和规定的期限内将货物装上船,装船后及时通知买方。
卖方还要负责办理从装运港到目。
1、采用CIF术语时,买卖双方各自承担的基本义务概括如下。
买方一般义务⑴承担货物越过船舷后一切风险。
⑵负责装船后装运港到目的港通常运费、保费以外费用。
⑶办理进口。
⑷支付货款。
卖方一般义务⑴安排运输,支付至目的港运费,及时通知买方。
⑵承担货物越过船舷前一切风险。
⑶办理保险,支付保费。
⑷办理出口。
⑸提供相应单据的港的货运保险,支付保险费。
2、保险险别的问题CIF术语中的“I”表示Insurance.即保险。
从价格构成来看,这是指保险费,就是说货价中包括了保险费;从卖方的责任讲,他要负责办理货运保险。
办理保险须明确险别,不同险别,保险人承担的责任范围不同,收取的保险费率也不同。
按CIF术语成交,一般在签订买卖合同时,在合同的保险条款中明确规定保险险别、保险金额等内容,这样,卖方就应按照合同的规定办理投保。
但如果合同中未能就保险险别等问题作出具体规定,那就要根据有关惯例来处理。
按照《2000通则》对CIF的解释,卖方只需投保最低的险别,但在买方要求时,并由买方承担费用的情况下,可加保战争、罢工、暴乱和民变险。
我的论文:学习《国际贸易实务》的总结
学习《国际贸易实务》的总结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专门研究国际间商品交换具体过程的学科,是一门具有涉外活动特点的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学科.它涉及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法律与惯例、国际金融、国际运输与保险等学科的基本原理与基本知识的运用。
它是所有涉外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也可以作为我们非经济专业的选修课.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与发展,我国的涉外经济与贸易越来越活跃,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就更加需要既懂得新的国际贸易法律与惯例,又了解国际贸易运作的具体程序和习惯做法的实用型专业人才.因此,在当前进一步贯彻对外开放政策,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形势下,学习和掌握国际贸易实务的知识,就成为所有从事有关涉外工作人员的当务之急。
为了了解更多的经济知识,也为了适应这个时代的需求,我报选了这门选修课。
一、学习《国际贸易实务》的主要内容一、合同的当事人与标的1、合同当事人2、商品名称3、商品质量4、商品数量5、包装二、国际贸易术语1、国际贸易术语及其运用2、国际贸易惯例三、进出口商品价格1、商品作价原则和影响价格因素2、作价方法3、国际贸易术语价格构成换算4、佣金与折扣5、出口商品成本核算6、合同中的价格条款四、国际货物运输1、运输方式2、装运条款3、运输单据五、国际货物运输保险1、国际货物运输保险的作用和原则2、海上货运保险的承保范围4、伦敦保险协会的保险条款5、其他运输方式项下的货运保险六、国际货款收付—-国际结算1、国际结算中的票据2、汇付3、托收4、信用证5、备用信用证与银行保函七、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1、进出口商品概念的法律依据2、进出口商品检验的时间和地点3、进出口商品检验机构八、国际贸易争议的预防与处理1、争议和索赔2、不可抗力3、国际贸易仲裁九、国际商务谈判1、国际货物贸易合同谈判2、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订立十、进出口合同的履行1、进口合同的履行2、出口合同的履行十一、贸易方式1、代理、包销、经销和寄售2、招标投标、拍卖、租赁3、对销贸易4、期货交易二、学习《国际贸易实务》的收获和体会经过一学期的学习,我对国际贸易实务的基本内容有了总体上的了解,一学期的学习收获很多,总结起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合同当事人是合同的主体,合同的标的是合同法律关系的客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结课论文—关于贸易术语的选择和贸易风险的防范姓名:张琪班级:工商管理1210内容摘要众所周知,国际贸易术语,又叫“价格术语”、“交货条件”,是在国际贸易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用以确定买卖标的物的价格、买卖双方各自承担的费用、风险、责任范围的,以英文缩写表示的专门术语。
贸易术语的主要作用在于简化了国际商务谈判的内容,缩短了交易磋商过程,节省了交易费用,极大地促进了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和国际市场接轨,全球化趋势愈加明显,但是在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过程中机遇和挑战并存,在国际贸易中还存在不少风险。
主要是指在国际贸易业务流程中发生的风险,在国际贸易业务中,由于受不可知因素的影响,与外方发生贸易纠纷是不可避免的。
在进行贸易的过程中进出口双方都存在着各种风险,进出口商也会采取各种手段防范风险。
通过贸易术语的恰当选择来防范贸易风险是其中的一个手段。
所以慎重选择恰当的贸易术语对与贸易风险的防范和规避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国际贸易术语、贸易风险、选择、防范规避贸易术语的选择和贸易术语的防范一、贸易术语的范围及分类贸易术语是一种国际贸易惯例,如果当事人选择使用,该贸易术语即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
目前国际上贸易双方当事人采取较多及影响较大的贸易术语惯例为《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00》,(简称《INCOTERMS2000》)在其中一共有13个贸易术语,依次分为E、F、C、D、四组,主要涉及货物的运输、风险划分、投保义务、交货地点、出口进口结关手续及费用负担、装卸货义务适用的运输方式等内容。
目前关于《INCOTERMS2000》中的各种贸易术语进行解释及比较的研究比较多,普遍认为就买卖双方承担的权利和义务来看,E组—F组—C组—D组,总的变化趋势是:卖方的义务负担和风险逐渐减轻。
按此理解,很多初学国际贸易术语的人即认为对卖方来说,E组贸易术语是卖方承担风险和义务最少的贸易术语。
因为该术语是指卖方将货物从工厂或仓库交付给买方,即完成了交货。
按这种理解,人们便产生这样一个概念:出口商理应按照前面的次序选择贸易术语,因为可以在国际贸易中承担尽量少的义务和风险。
然而现实似乎并不是这样,在目前的国际贸易实践中出口商选择E组贸易术语的并不多见,对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详尽分析的研究很少。
同时在大多数研究中对采用某一确定的贸易术语情况下买卖双方承担的风险的解释不是很全面,而且仅仅集中于对术语的解释及比较,为将术语选择的恰当性与贸易风险的防范这一实际问题相联系。
二、贸易术语的选择依据1.运输方式:以海运方式运输可采用FAS, FOB, CIF, CFR, 而EXW, FCA, CPT , CIP, DAT, DAP和DDP可适用任何运输方式。
2.当事人的能力:若买方的营销能力强,卖方所在地设有分支机构、代办处,可办理出口手续,则可采用EXW条件;相应地,能力强的卖方可采用DDP。
3.货物的种类:若成交的是杂货(general cargo),多数以定期租船运输为主,需要预订,采用CFR, CIF, CPT或CIP,由卖方在出口地负责安排运输事宜。
若成交货物为大宗物资或散装货,多以不定期船运输,可采用FOB或FAS等由买方洽订运输。
4.地理条件:水运方式,铁路、公路,多种运输5.贸易风险:结合其他贸易条件,考虑贸易风险。
如FOB与托收。
6.市场优势:若是卖方市场,卖方可选择对其较有利的EXW, FAS或FOB条件。
7.法则限制与交易习惯:有些国家规定以CFR或CIF条件出口,指定本国船公司运输及/和保险公司投保;日本业者习惯用FOB,中东习惯用CFR。
8.运费及保费的考虑:有些出口商可享受优惠费率,则可选择由卖方安排运输和/或保险;若运费及保费有上涨/下跌趋势,可采用FOB/CIF或CFR条件。
9.关税制度:若买卖双方国家对进口货物采取免征收关税措施,可采用DDU。
若进口国有保税区,则区内买方进口货物也可采用DDU条件。
三、选择贸易术语中应当注意的几点问题众所周知,在我对外贸易业务中用以确定交货条件所使用的贸易术语主要是装运港交货的FOB、CIF和CFR这三种。
根据国际商会90年代末对40多个国家的调查统计,按使用的频繁程度,FOB排在第一位。
由于采用FOB条件成交时,卖方在装运港交货后,不负责安排运输和保险,也就担心运价上涨的问题。
而且在许多人中存在一种误解,即采用这三种常用术语成交,风险是完全相同的,都是以船舷为界转移风险,费用负担上也是“羊毛出在羊身上”,最后统归买方负担,只是责任上有所不同罢了。
这种误解导致一些人在对外成交时忽略了对贸易术语的认真选择,最后造成意想不到的损失发生。
其实,有关贸易术语的国际惯例《2000通则》中所说的“以船舷为界”划分风险,只是用以确定货物在交接过程中损坏或灭失的后果由卖方还是买方承担的问题,而并不泛指所有的风险,特别是不涉及收汇的风险问题。
事实证明,在我出口业务中,作为卖方根据交易的具体情况,慎重选择适当的贸易术语对于防范收汇风险,提高经济效益是十分必要的。
以下我谈谈在选择贸易术语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总体来讲,在出口业务中采用CIF或CFR术语成交要比采用FOB有利。
因为,在CIF条件下,国际货物买卖中涉及的三个合同(买卖合同、运输合同和保险合同)都由卖方作为其当事人,他可根据情况统筹安排备货、装运、投保等事项,保证作业流程上的相互衔接。
另外,有利于发展本国的航运业和保险业,增加服务贸易收入。
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应根据交易的商品的具体情况首先考虑自身安排运输有无困难,而且经济上是否合算等因素。
2、如不得已采用FOB条件成交时,对于买方派船到港装货的时间应在合同中作出明确规定,以免卖方货已备好,船迟迟不到,贻误装期的事情发生。
3、对于FOB条件下,买方指定境外货代的情况应慎重考虑是否接受。
最近以来屡屡发生买方与货代勾结,要求船方无单放货,造成卖方钱货两空的事情。
另外,还有的货代只在装运口岸设个小小的办事处,并无实际办理装运的能力,回过来再通过我方有关机构办理,既增加了环节,降低了效率,又提高了费用。
作为卖方应对买方指定的货代的资质情况有一定的了解,如认为不能接受,应及时予以拒绝。
4、选择贸易术语时还应与支付方式结合考虑。
如采用货到付款或托收等商业信用的收款方式时,尽量避免采用FOB或CFR术语。
因为这两种术语下,按照合同的规定,卖方没有办理货运保险的义务,而由买方根据情况自行办理。
如果履约时行情对买方不利,买方拒绝接收货物,就有可能不办保险,这样一旦货物在途中出险就可能导致钱货两空。
如不得已采用这两种术语成交,卖方应在当地投保卖方利益险。
5、即使采用信用证支付时,也应注意对托运人的规定,特别是FOB条件下,有些国外买方常在信用证中要求卖方提交的提单要以买方作为托运人(Shipper),这种做法也同样会给卖方带来收汇的风险。
在国际贸易中曾发生过这样的事情:买卖双方按FOB条件成交,合同规定以信用证支付。
买方开来的信用证中规定卖方提交的提单要注明托运人为买方。
卖方审证时发现这一问题。
但认为与承运人订立运输合同的是买方,买方作为托运人也顺理成章,另外,为此再修改信用证又要增加费用开支和延误装期,所以,卖方就照办了。
交货后提交的提单注明买方为托运人。
但结汇时因单证有不符点,被银行拒付并退单。
而货物在运输途中,买方以提单的托运人的名义指示承运人将货物交给他指定的收货人。
这样一来,卖方虽控制着作为物权凭证的提单,然而货物却已被买方指定的收货人提走。
卖方向法院起诉承运人无单放货,被法院以无权起诉为由予以驳回。
由此可见,在FOB合同下,以卖方还是买方作为托运人并非无足轻重的事情。
按照《汉堡规则》的解释,托运人有两种,一种是与承运人签定海上运输合同的人,另一种是将货物交给与海上货物运输有关的承运人的人。
根据上述解释,FOB合同下,买方或卖方均符合作为托运人的条件。
如果买方资信好,又有转售在途货物的要求,以买方作为托运人未尝不可。
但如果不是这样,从安全起见,还是以卖方作为托运人为好。
四、贸易风险的界定及防范(一)货物损失的风险及防范出口货物要经历生产、存储、运输、报关等过程,最终到达目的地。
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有货物损失的风险。
这种风险既有自然灾害带来的,也有人为原因带来的意外损失的风险。
对于货物损失的风险,虽然采用不同的贸易术语卖方承担的风险不同,但只要是可以预见的、在保险公司投保范围内的,出口商完全可以通过投保来避免损失。
因此在选择贸易术语时,要熟悉各种贸易术语的具体解释,分清在不同贸易术语下自己承担到何时为止的货物损失的风险。
(二)经济政策变动的风险及防范因为国际贸易涉及到两个及以上的国家,因此给出口企业带来影响的经济政策就包含两个方面:国内经济政策和其他国家经济政策。
出口商防范政策变动的风险重点在于随时关注及熟悉国内国际相关政策,能较准确地预见政策变动趋势。
(三)商品价格变化的风险及防范商品价格的上升或下降变动直接影响到出口商的利润的增加或减少。
出口商签订贸易合同之后,商品需要经历的从备货到最后交货的整个过程中有很多因素都会影响出口商品价格,最终会关系到订单能否达到预期利润。
这些因素也可以说是在既定的出口价格下,影响出口商品成本的因素,而成本越低利润也就越高。
对于此类风险,最好的办法是准确预测及降低成本。
而贸易术语是出口价格的组成部分。
出口商可以通过合理选择恰当的贸易术语来防范价格变化的风险。
(四)出口收汇的风险及防范在出口商面临的风险中,最大的风险就是收汇风险。
能否安全收汇可以说是决定整笔业务成败的关键。
随着当今世界金融海啸席卷全球,如何防范收汇风险也就更加成为出口商洽谈及签订合同所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
前面谈到贸易术语总的变化趋势是:E 组—F组—C组—D组,卖方承担的义务负担和货物损失的风险逐渐减轻。
但收汇风险的变化趋势基本是相反的。
卖方的收汇风险逐渐增大。
收汇风险无论如何都是存在的,但出口商可尽量选择收汇风险小的贸易术语,也就是应该尽可能把自己控制物权的时间延长。
五、总结综上所述,在明确了贸易术语的选择即贸易风险的界定和针对不同贸易风险的防范手段后,我们明白出口商在选择不同的贸易术语时的风险并不是简单地依据E组—F组—C组—D组顺序来减少的,出口商通过贸易术语选择的恰当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范贸易风险。
当然选择恰当的贸易术语是一个需要综合考虑的问题,所以以上四个主要风险都必须考虑到。
只有这样才能恰当的选择对出口商自己有利的术语,尽可能的做到防范贸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