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隧道施工组织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XX隧道施工组织设计

一、总则

1.1 编制依据

(1)新建铁路沃尔迪亚至默克莱勘察设计投标文件;

(2)根据所获得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当地资源、交通状况及施工环境等调查资料;

(3)主要的工程技术标准、规程:

1)《铁路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标准》(TB 10502—1993)

2)《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TB 10121—2007)

3)《铁路建设项目现场管理规范》(TB 10441—2008)

4)《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0—2005)

5)《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指南》铁建设〔2008〕105号6)《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 10101—1999)

7)《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指南》铁建设〔2008〕105号8)《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上册)(TB 10401.1—2003)9)《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下册)(TB 10401.2—2003)10)《铁路隧道瓦斯技术规程》

11)《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4—2008)

12)《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3)《爆破安全规程实施手册》

1.2 编制原则

(1)节约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原则,依法用地、合理规划、科学设

计、少占土地;搞好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维持既有交通秩序。

(2)科学、经济、合理的原则。合理安排施工顺序,组织均衡、连续生产;以关键工序为中心,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工期、资源优化;管理目标明确,指标量化、措施具体、针对性强。

(3)引进、创新、发展的原则。积极采用、鼓励研发旨在提高工程技术和施工装备水平、保证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降低工程成本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

(4)“六位一体”管理的原则。结合建设项目特点,建立建设项目管理的目标体系、责任体系、分级控制系统和评价评估体系,按照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基本环节,将质量、安全、工期、投资效益、环境保护和技术创新分解细化为最佳匹配的实施目标,以标准化管理为基础,全面实现“六位一体”管理要求。

(5)符合性原则。满足建设工期和工程质量标准,符合施工安全。

1.3 编制范围

本施组的编制范围为XX隧道AK181+785(设计起点)~AK185+620(设计终点), 线路正线全长3835m。

1.4 设计概况

1、洞门及洞口工程

⑪隧道进、出口均为XX式洞门。

⑫进出口仰坡坡率1:X,坡面采用喷锚支护进行防护,并植草及灌木绿化,与路基、桥梁段过渡顺接。

⑬洞顶截水天沟排水引至地势低洼沟谷处或路基侧沟内。

2、衬砌支护

⑪全隧采用复合式衬砌,由初期支护、防水隔离层与二次衬砌组成,

⑫隧道施工全过程采用监控量测、超前地质预报。支护采用超前支护、超前周边注浆、上半掌子面注浆、径向注浆等辅助措施。

3、防、排水

隧道防排水采取“防、排、截、堵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达到防水可靠、经济合理的目的。

4 、弃碴

XX隧道弃碴总量约21.48万m3(实方),根据线路或站场调配X 万m3,本隧道设弃碴场2座,设计总容量26.0万m3,总计占地X亩,占林地X亩,耕地X亩。

进口弃碴场位于线路AK181+785附近,设计容量13.0万m3,占用林地X亩,耕地X亩。

出口弃碴场位于线路AK185+620附近,设计容量万13.0m3,占用林地X亩,耕地X亩。

隧道总出碴量:

隧道开挖断面为56m2,隧道总长度为3835m。

总出碴量为:56*3835=214760≈21.48万m3

二、工程概况

2.1 XX隧道概况

XX隧道位于XXXXX的山坡上。隧道进口里程AK181+785,出口里程AK185+620,隧道全场3835m,为单线隧道;隧道内最大埋深X m,最小覆土厚度约XXm。

全隧Ⅲ级围岩段采用全断面法施工,Ⅳ级围岩段采用上、下台阶法施工,Ⅴ级围岩采用三台阶七部作业法或弧形导坑预留核心土法施工,明洞采用明挖法施工。

2.2 主要技术标准

铁路等级:Ⅱ级。

正线数目:单线。

速度目标值:120km。将配制好的浆液送入搅拌式储浆桶内备用。

③在确定注浆管内无阻塞物后,即可进行注浆管安装。把管子插入孔内,再将管顶入孔内到设计要求深度,使橡胶栓塞与孔壁充分挤压紧实,注浆管和止浆塞固定。注浆管外露的长度不小于30~40cm,以便连接孔口阀门和管路。注浆管安放好后,在注浆管管口加上孔口盖,以防止杂物进入。

④注浆管路系统的试运转:用1.5~2倍于注浆终压的压力对系统进行吸水试验检查,并接好水、电;检查管路系统能否耐压,有无漏水;检查管路连接是否正确;检查设备状况是否正常;使设备充分热身,试运转时间为20min。

⑤注浆顺序:遵循先边排,后内排、跳孔、由疏至密注浆顺序;自路基坡脚向中心的顺序进行,先两侧后中间,以保证注浆质量。注浆方式采用分段前进方式,即先钻孔后注浆。

⑥灌浆压力控制根据受灌地层的地质条件和渗透性、灌浆时吸浆量,以及对浆液稠度变换等一并考虑。一般情况下,当吸浆量较小时,

可尽快地达到规定的灌浆压力;而在吸浆量较大时,则可较缓慢的升到规定的灌浆压力。

灌浆过程中,灌浆压力的控制采用“一次升压法”。“一次升压法”,就是在灌浆开始后,将压力尽快的升高到规定的压力,使整个灌浆过程尽量是在规定的压力下进行。其优点是裂隙不至于在低压下提前被堵塞,能较多地灌进一些浆液,使一些较小的裂隙也能得到充分地灌实。

⑦提管、回填

注浆完成后应立即拔管,若拔管不及时,浆液会把注浆管凝固住而造成拔管困难。拔管时使用拔管机。每次上拔高度为500mm。拔出管后,及时刷洗注浆管,以便保持清洁、通畅。

⑧封孔

注浆结束拔出套管后,用C15砼封孔,封孔时必须边灌边插捣,确保孔内密实。严禁不封孔或假封孔,以致人为形成竖向水力通道,加重隧道岩溶病害。封孔完成后,在原孔位处标注注浆孔号,要求字迹工整、清晰。

⑨注浆原始记录整编

I每个注浆作业工班在注浆施工过程中,都必须边施工边记录,当天的注浆施工记录必须当天整理完成,不得积压或遗漏。

II注浆原始记录是竣工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各记录人员应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做到字迹工整、资料整洁无误,填写规范齐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