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书治要》与官德修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群书治要》与官德修养
刘余莉
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
尊敬的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很高兴和大家一起来学习《群书治要》与官德修养。我们主要讲两个问题:第一个,在《群书治要》中论述的官德修养的重要性;第二个问题,就讲一讲官德修养的主要内容。
一、为什么必须重视官德修养
(一)关系到官员的成败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必须重视官德修养呢?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第一,就是关系到官员自身的成败,在《群书治要》的《大学》上有这样一句话,说“德者,本也;财者,末也”。这句话的意思,很多人都误解了。说正是因为这句话,我才不敢学习传统文化了。因为它告诉我们德行很重要,而财富不重要。其实这是对这一句话的误解。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德行是财富的根本,而财富是德行的枝叶花果,外在显现。像我们学植物的人都知道,植物的枝叶花果能够延伸到哪里,它下边的根也必须能够延伸到哪里。所以中国人有一句话叫厚德载物。外在的财物、身份、地位、名声等等,要靠深厚的德行才能承载。
在《中庸》上也有这样一句话,说“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一个人要想获得福禄寿名都齐全,那怎么样呢?必须得有深厚的德行。
正如孔老夫子在评价舜王的时候,他总结的这句话。舜王,他被列为24孝之首,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他的后母、他的父亲还有他的一个弟弟,三番五次的要致他于死地。但是舜王并没有怀恨在心,想着去打击报复,反而总是反省自己做的不够好,不能够得父母的欢心。虽然得了天子之位,仍然还去田野去豪气。为什么呢?因为觉得自己做儿子的孝道没有尽的圆满。后来,他的德行终于感化他的后母,也感化了天下的百姓。这个就告诉我们,一个人要想得到福禄、寿名齐全,也必须培养自己深厚的德行。
而在《尚书》上,有这样一句话,说“内作色荒,外作禽荒。甘酒嗜音,峻宇雕墙。有一于此,未或不亡”。在内兴起了迷恋女色之风,在外喜欢打猎、游戏,没有节制,还喜欢饮酒,还喜欢靡靡之音,住着又高又大的房屋,墙上还雕着花纹。以上这几种情况,如果有一件出现了,就没有不灭亡的。你看古人,他看一个人现前的所作所为,他就能够评价出、推断出这个人以后的兴衰成败。比如说,在史书上,都有这样的故事。最后的结果和这个人预测的
一模一样。他们是靠什么来预测的呢?是因为这些人熟读圣贤经典,他们看到了一个人现在迷恋女色,又喜欢玩物丧志,该甘于饮酒,没有节制,喜欢靡靡之音,住着太过分奢侈的房子,那么就能判断出他以后的结局了。而我们看了这一句话,我们要非常地警醒。
特别是在魏征的小注上,这样写了一句,说更何况这几种情况我们都做到了呢?这几种情况做到了一件都会没有不灭亡的了,那么更何况有的领导者这几件事全都做了呢,那还有不灭亡的吗?所以这个就告诉我们,领导者的道德修养至关重要,对自己的自身成败非常地关键。
在2013年的3月8日,习近平同志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的审议时说,我们国家培养一个领导干部比培养一个飞行员的花费要多的多,而更多的还是我们倾注的精神和精力。但是,一着不慎,毁于一旦。不管你以前做了多少有益的工作,功罪不可相抵。如果搞不好,领导干部的岗位就真会变成高危职业。他还说,我在中央纪委全会上讲,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这项工作要继续坚持,去搞好完善建设。同时,在我们国家,有一句话,叫“面壁成佛”,就是自我境界的提升。这段话的意思是说,领导者要重视自己的官德修养,否则的话就可能使自己的努力毁于一旦、前功尽弃。而且我们既要在反腐败的过程中,重视制度的建设,同时也要注重提高领导干部的道德修养。
他还说,现在的社会诱惑太多,围绕权力的陷阱太多。面对纷繁的物质利益,要做到君子之交淡如水,官商交往要有道,相敬如宾而不要勾肩搭背,要划出公私分明的界限。公务人员和领导干部要守住底线,要像出家人天天念“阿弥陀佛”一样,天天念“我们是人民的勤务员”。你手中的权力来自人民,伸手必被捉。心中要有敬畏。知道什么是高压线,想都不要想,一触即跳,才能守得住底线。这都是强调领导干部要重视自己的道德修养,守住道德的底线,不要做那些违法犯纪的事。
(二)关系到民风的善恶
第二,官德修养也关系到社会民风的善恶。在《群书治要•礼记》上说了这样一段话——“下之事上也,不从其所令,而从其所行。上好是物,下必有甚矣。故上之所好恶,不可不慎也,是民之表也”。这句话说得很好,说下级侍奉上级,并不是服从他所命令的,而是服从他所行为的。因此上级领导喜欢某一个东西,下边的属下就一定会有比他更加喜好的。因此,上级领导所喜恶和爱好的东西,就不能够不谨慎,因为他都是社会大众人民的表率。
在《说文解字》上,把这个叫“教”,定义为“上所示,下所效”。这也强调了领导干部的率先示范的效果。实践也确实证明,上行则下效。大臣不廉、小臣必污,小臣不廉、风俗
必败。所以在《孟子》上也说了这样一句话,应把那个有仁德心的人选拔在领导的位置上。如果一个人没有仁德之心,却处于高高的位置,这就是等同于把他的过恶传播到广大的民众。这也说明了领导干部的德行,关系到社会民风的善恶。
(三)关系到国家的盛衰
第三,也关系到国家的盛衰。在《群书治要•崔寔政论》上也说了,总结了国家盛衰的原因,说了这样一段话,说“凡天下之所以不治者,常由人主承平日久,俗渐弊而不寤,政浸衰而不改,习乱安危,逸不自睹”,大凡天下之所以得不到治理的原因,通常是因为君主、领导者继承太平之世已经很久了,社会风俗逐渐变坏也不觉悟,政治逐渐腐败也不更改,习惯于乱相,安于危机,而且还逸乐看不到这些危机。“或荒耽嗜欲,不恤万机”,有的沉迷于欲望的享受,不理国家政事。“或耳蔽箴诲,厌伪忽真”,或者有的人耳朵里听不进劝告和教诲的真言,满足于虚伪、忽视真诚。“或犹豫歧路,莫适所从”,有的人是在歧路徘徊,不知道何去何从。“或见信之佐,括囊守禄”,有的是被信任的大臣,却为了保住自己的俸禄,不敢犯言直谏,闭口不言。“或疏远之臣,言之贱废”,有的是被疏远了的臣子,因为他的身份、地位低微,他的谏言也不被采用,被废弃了。“是以王纲纵弛于上,智士郁伊于下,悲夫”,因此,这个国家的法纪纲常在上很松驰,有识之志在下面忧心忡忡,这真是可悲啊。这一段话是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由盛转衰的根本原因是官员的道德出现了问题。
李商隐在《咏史》之中,也这样说到,“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曾国藩在他的家书中也写到,“家败离不开一个奢字,人败离不开一个逸字,讨人厌离不开一个骄字”。一个家族、国家、企业、政党的破败,都是因为这里边的每一个人过上了过分奢侈、过分浪费的生活。一个人以前都在走上坡路,突然转折了,开始走下坡路了。这个转折点何在呢?什么时候你认为自己的奋斗已经差不多了,可该享受一下人生了。什么时候人生的转折点就出现了。一个人讨人厌、讨人不喜欢,就是过分的骄傲、自以为是、不把别人放在眼里。这些阐述都是告诉我们,领导者的骄奢淫逸不仅给自己招致了失败,也给社会、国家从盛转衰带来了转折。
二、官德修养的主要内容
既然我们知道了官德修养的重要性,那怎么样进行官德修养呢?官德修养应该有哪些主要的内容呢?我们看第二个问题,官德修养的主要内容。我们把它分成三个方面:第一,修身;第二,爱民;第三,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