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课程设计格式说明书
建筑设备自动化课程设计说明书
建筑设备自动化课程设计说明书建筑设备自动化课程设计说明书一、课程概述建筑设备自动化课程是针对建筑设备控制和智能化管理进行设计的一门专业课。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建筑设备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应用技术的理解和熟练应用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实际工程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建筑设备的控制效能和能源利用效率。
二、课程教学目标1. 掌握建筑设备自动化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了解建筑设备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应用和前景;3. 熟悉建筑设备控制系统的工作流程和基本电气原理;4. 掌握建筑设备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和调试方法;5. 能够应用建筑设备自动化技术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三、课程内容1. 建筑设备自动化基础知识- 建筑设备自动化概述- 系统建模与仿真- 控制系统基本原理- 传感器与执行器技术- 通信与网络技术2. 建筑设备控制系统- 控制器硬件与软件选型- 控制策略与算法设计- 控制系统调试与故障排除- 实时监测与数据处理3. 建筑设备自动化应用技术- 空调系统自动化控制- 照明系统自动化控制- 电梯与升降机控制- 消防系统自动化控制- 能源管理与节能技术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解,介绍建筑设备自动化的基本理论和应用知识;2.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手动操作,掌握建筑设备控制系统的工作流程和调试方法;3. 实验设计:布置实验课程设计,引导学生独立完成建筑设备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与调试;4. 课程论文:要求学生撰写与建筑设备自动化相关的课程论文,加深对该领域的理解和研究兴趣。
五、评估方式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实验成绩;2. 课程设计成绩:根据学生完成的课程设计报告和实验结果进行评分;3. 期末考试:组织开展综合考试,检验学生对课程整体内容的掌握程度。
六、参考教材1. 《建筑设备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高葆德、黄天锡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 《建筑设备自动化控制系统》孟令贤著机械工业出版社七、参考项目1. 楼宇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2. 智能照明系统的设计与优化3. 楼宇空调系统的自动化控制4. 消防报警系统的集成与管理5. 建筑能耗监测与节能措施研究以上是对建筑设备自动化课程设计说明书的相关参考内容,希望能对你的课程设计提供一定的帮助。
自动化11级“自动化系统课程设计”报告格式要求
“自动化系统课程设计”报告要求1、学生应独立完成不少于20页6000字以上的设计报告,报告雷同者报告成绩记不及格。
2、课程设计报告要求用A4纸打印。
题目:2号黑体;一级标题:3号宋体;二级标题:小3号宋体;三级标题:4号宋体;正文:小4号宋体,1.5倍行距。
页边距:上下左2.5cm、右2.0cm。
图表要规范,清晰,要有图名图序和表名表序。
3、封面格式统一(见最后一页)。
4、报告要求包含下列内容:设计题目、设计要求、设计的作用目的、所用仪器设备、系统硬件设计系统软件设计(硬件设计要分模块电路设计及分析、软件设计要有程序流程图)、系统调试(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源程序、心得体会、参考文献,共十大点,不分章节,每一点作为一级标题。
5、在课程设计报告正式提交前向指导老师提交一份2000字的课程设计日志(手写稿),课程设计报告(打印稿)应在设计结束后一周内交指导教师批阅。
课程设计成绩应按教学大纲基本要求和相应评分细则进行评定和记载。
成绩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优秀率一般不超过学生人数的15%。
对不及格学生,应严格按照学院学分制与学籍管理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处理。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报告雷同者、报告内容文不对题者、格式混乱者,成绩记不及格!!!报告内容提纲一、设计题目二、设计要求(包括设计内容描述)三、某某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作用与目的四、所用设备及软件五、某某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方案1系统总体设计(要有系统总体结构原理图、程序流程图等)2.系统工作原理六、某某自动化控制系统硬件设计(附系统总体结构电路原理图)1.系统整体设计2.各单元电路设计七、某某自动化控制系统软件设计(要有程序流程图)1.主程序流程设计2.各子程序设计八、实验调试结果(调试工具、方法、运行效果或仿真结果)九、设计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十、设计心得十一、参考文献十二、附录1:某某自动化控制系统总体结构电路原理图附录2:程序清单湖南文理学院课程设计报告课程名称:自动化系统课程设计专业班级:自动化1110?班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时间:2014年月日报告成绩:湖南文理学院制。
(完整版)自动化专业毕业课程设计格式
2. 课程(毕业)设计(论文)撰写的内容与要求2.1 题目题目应简短、明确、有概括性,并能恰当、准确的反映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题目不超过25个字,除非确有必要,一般不设副标题。
2.2摘要与关键词2.2.1 摘要摘要是论文内容的简要陈述,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
摘要应包括论文的创新见解、主要论点及理论与实际意义。
摘要中不宜使用公式、图表、不标注引用文献编号。
避免将摘要写成目录式的内容介绍。
2.2.2 关键词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能覆盖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词条。
关键词一般列3—5个,按词条的外延层次排列(外延大的排在前面)。
2.3 正文正文包括绪论、正文主体与结论等部分。
2.3.1 绪论绪论一般作为第一章。
绪论应包括:本设计(论文)的目的与实际意义;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及要达到的技术要求;本设计(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简述本课题在国内外文献综述;有时也简单介绍研究方法、材料的依据等。
2.3.2 论文主体论文主体是论文的主要部分,应结构合理,层次清楚,重点突出,文字简练、通顺。
论文主体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各方面:本研究内容的设计原理及总体方案设计与选择论证;本研究内容的各部分的(包括硬件和软件)设计计算;本研究内容试验方案设计的可行性、有效性以及试验数据处理及分析;本研究内容的理论分析。
对本研究内容及成果应进行较全面、客观的理论阐述,应指出本研究内容中的创新、改进与实际应用之处,阐述本课题研究中尚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开展研究的见解和建议。
对于将其他领域的理论、结果引用到本研究领域者,应说明该理论的出处,并论述引用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2.3.3 结论学位论文的结论单独作为一章排写,但不加章号。
结论是对整个论文主要的成果的总结。
在结论中应明确指出本研究内容的成果,或新见解、新观点,对其应用前景和社会经济价值等加以预测和评价,并指出今后进一步在本研究方向进行研究工作的展望与设想。
结论内容一般在2000字以内。
泵站自动化课设说明书
泵站自动化课设说明书1. 引言本文档是对泵站自动化课设进行详细说明的文档。
本课设旨在设计一个泵站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对水泵的自动控制和监测,提高泵站的运行效率和平安性。
2. 课设背景传统的泵站通常需要人工操作,对水泵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和调控。
然而,这种手动操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操作人员的经验和能力等。
为了提高泵站的运行效率和平安性,自动化控制系统成为必要的选择。
3. 课设目标本课设的目标是设计一个泵站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以下功能:- 实时监测水泵的运行状态,包括水位、压力等参数; - 根据监测到的参数,自动调节水泵的运行速度和启停; - 提供远程监控和操作的能力,方便运维人员对泵站进行管理。
4. 系统设计4.1 硬件设计本系统的硬件设计包括以下几个关键组件: - 水位传感器:用于监测水泵的水位,实时反响给控制系统; - 压力传感器:用于监测水泵的出水压力,同样实时反响给控制系统; - 控制器:负责对传感器的采集数据进行处理,并根据预设的逻辑控制水泵的运行; - 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用于接收控制器的指令,并控制水泵的启停和运行速度;- 人机界面:提供了一个界面,方便运维人员进行远程监控和操作。
4.2 软件设计本系统的软件设计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模块: - 数据采集模块:负责从传感器读取水位和压力数据,并传递给控制模块; - 控制模块:根据预设的逻辑判断,控制水泵的启停和运行速度; - 远程监控模块:通过人机界面,实现对泵站的远程监控和操作; - 数据存储模块: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存储,方便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处理。
5. 实施方案本课设的实施方案如下:- 第1周:完成系统需求分析和框架设计;- 第2周:完成硬件选型和购置; - 第3周:进行硬件的组装和连线;- 第4周:完成软件的编写和调试; - 第5周:进行系统集成测试和性能优化; - 第6周:完成系统的部署和上线; - 第7周:进行系统的验收和调优。
自动化系统课程设计
自动化系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自动化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领域;2. 掌握自动化系统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如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等;3. 了解自动化系统在不同行业中的应用案例,如工业自动化、智能家居等;4. 掌握自动化系统设计的基本流程和方法。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简单的自动化系统问题;2. 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完成简单的自动化系统搭建和调试;3. 学会使用相关软件工具进行自动化系统的仿真和设计;4. 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能在小组项目中发挥积极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自动化技术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2. 培养学生关注自动化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提高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3.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4. 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动化技术对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树立正确的科技观。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自动化系统的基础知识和设计方法,培养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同时培养对自动化技术的兴趣和责任感。
为实现课程目标,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自动化系统基本概念与原理- 自动化系统的定义、分类及发展历程;- 自动化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关键技术。
2. 自动化系统关键组成部分- 传感器的原理、分类和应用;- 执行器的原理、分类和应用;- 控制器的原理、分类和应用。
3. 自动化系统应用案例分析- 工业自动化系统案例及分析;- 智能家居系统案例及分析;- 其他行业自动化应用案例及分析。
4. 自动化系统设计流程与方法- 自动化系统设计的基本流程;- 系统建模、仿真与优化方法;- 控制策略的选择与应用。
5. 实践操作与项目制作- 简单自动化系统的搭建与调试;- 相关软件工具的使用;- 小组项目实践与成果展示。
自动化课程设计格式说明书
目录1.…………………………………………………………… 页码1.1……………………………………………………………页码1.2……………………………………………………………页码... 2.……………………………………………………………页码2.1………………………………………………………… 页码2.2………………………………………………………… 页码...(给出二级目录,宋体小四,20磅行距)设计题目(标题用黑体小二字,居中书写,单倍行距,段前空24磅,段后空18磅。
)摘要:(摘要内容用小四号宋体字书写,两端对齐。
论文的摘要,是课程内容的高度概括,摘要应包括:对设计目的简要描述、对使用的方法和设计过程进行的进行介绍、对设计结果的简要概括等内容。
摘要的写法应力求精确简明,尤其要避免“第1章……;第2章……;……”这样的陈述方式。
)关键词:(不超过5个,每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间隔)1. 设计背景(黑体三号字,居中书写,单倍行距,段前空24磅,段后空18磅)1.1 任务阐述(黑体四号(14pt)字居左书写,行距为固定值20磅,段前空24磅,段后空6磅,其中数字、符号采用Times New Roman)(采用小四号(12pt)字,汉字用宋体,英文用Times New Roman体,两端对齐书写,段落首行左缩进2个汉字符。
行距为固定值20磅(段落中有数学表达式时,可根据表达需要设置该段的行距。
)1.2 任务分析(宋体小四,1.5倍行距)2.设计方案2.1 系统方案设计(分析比较各种方案的优缺点,画出系统框图;宋体小四,1.5倍行距)2.2单元电路设计(单元电路设计、参数计算和器件选择;宋体小四,1.5倍行距)注意:图、表和表达式按章编号,用两位阿拉伯数字分别编号,前一位数字为章的序号,后一数字为本章内图、表或表达式的顺序号。
两数字间用半角横线“-”或小数点“.”连接。
例如“图2-1”或“图2.1”,“表5-6”或“表5.6”,“式(1-2)”或“式(1.2)”等等。
自动化课程设计
自动化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自动化的基本概念,掌握自动化系统的工作原理;2. 使学生掌握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类型及各自的特点;3. 引导学生了解自动化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到自动化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意义。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自动化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 培养学生设计简单的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能力;3. 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通过课程实验,学会使用自动化设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自动化技术的兴趣,培养其探索精神;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使其在小组合作中学会相互尊重、相互支持;3.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其认识到自动化技术对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重要性。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旨在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掌握自动化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学生特点:考虑到学生所在年级,已具备一定的物理、数学和信息技术基础,具备初步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创新,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于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自动化基本概念:自动化定义、自动化系统组成、自动化控制系统分类;2. 自动化控制原理:反馈控制、开环控制、闭环控制;3. 自动化技术应用:工业自动化、农业自动化、家居自动化;4. 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控制系统的建模、控制器设计、系统仿真;5. 自动化设备及其应用: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编程语言;6. 课程实验: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搭建与调试。
教学大纲安排:第一周:自动化基本概念、自动化系统组成;第二周:自动化控制系统分类、反馈控制原理;第三周:开环控制与闭环控制、工业自动化应用;第四周:农业自动化、家居自动化;第五周:控制系统的建模、控制器设计;第六周:系统仿真、自动化设备介绍;第七周:课程实验一:传感器应用;第八周:课程实验二:执行器与控制器编程;第九周:课程实验三:自动化控制系统搭建与调试。
自动化课程设计格式规范
自动化专业课程设计报告格式规范一、自动化专业课程设计报告基本格式要求1.设计报告正文用小四号宋体字,单倍行距。
文内标题采用3级标注,即1,1.1,1. 1. 1。
编辑和打印论文时一律使用规范的简化字,不得使用不合规定的繁体字、简化字、复合字、异体字或自造汉字。
2.设计报告正文每页加注页码。
页码位臵在页面底端(页脚)居中,样式为“第X页”。
3.设计报告在打印时要求在每一页的正上方加页眉。
内容为:“西安交通大学课程设计报告”。
字体格式为:五号楷体GB_2312,居中排列,双下划线。
如:西安交通大学课程设计报告4.设计报告排版、打印一律用A4纸,单面打印。
5.论文页面设臵要求:页边距为上3.5cm,下3cm,左侧(装订侧)2.5cm,右侧2.1cm;每页36行,页眉为2.5cm;页脚为2.0cm。
二、设计报告前臵部分1.中文摘要简要说明课程设计的目的、方法、成果。
中文摘要字数为200字左右。
中文摘要中除个别英文缩写外,一律用汉字写成,不得出现公式、图、表和参考文献等。
2.设计报告中文摘要排版要求(1)设计报告的中文摘要不加页眉、页脚,不标页码;(2)页面设臵与正文要求相同;(3)中文摘要排版要求:设计题目用三号黑体,标题之前空一行,标题与摘要之间空一行;“摘要”用四号楷体GB_2312,正文部分采用小四号宋体,单倍行距。
3.关键词(1)关键词应选取能反映设计主体内容的词或词组(新学科的重要术语也可选用),每篇选取3~5个,中间用“;”隔开。
(2)“关键词”用四号楷体GB_2312,关键词内容采用小四号宋体,单倍行距。
4.目录(1)目录中章、节号均使用阿拉伯数字,如章为1,分层次序为1.1及1.1.1等3个层次。
章为小四号黑体字,节为小四号宋体字;(2)目录中章节应有页号,页号从正文开始至全文结束;(3)目录页码另编,并加页眉。
三、设计报告主体部分设计报告主体部分包括正文、结论、致谢及参考文献。
1.主体部分标题格式第一章(三号黑体、二倍行距)......(居中排)章节层次1.1 XXX(四号黑体、1.5倍行距)......(居左,不接排)节级层次1.1.1 XXX(四号楷体、1.5倍行距)......(居左,不接排)三级标题后若再出现层次采用以下格式:(1)XXX(小四号宋体)XX(接排)条款层次①XXX(小四号宋体)XX(接排)2.正文设计报告的正文是核心部分,占主要篇幅,由于设计选题的差异,对正文内容不能作统一的规定。
自动化应用的课程设计
自动化应用的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自动化应用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掌握基本的自动化技术和工具,培养学生对自动化应用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1.理解自动化应用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掌握常见的自动化技术和工具的使用方法;3.了解自动化应用在各个领域的具体应用案例。
技能目标包括:1.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简单的自动化问题;2.能够独立操作自动化设备和工具;3.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设计和优化自动化应用系统。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1.培养学生对自动化应用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3.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科技发展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自动化应用的基本概念、原理、技术和应用案例。
具体安排如下:1.自动化应用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介绍自动化的定义、分类和基本原理,让学生了解自动化应用的基础知识。
2.常见的自动化技术和工具:讲解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等基本组成部分的作用和应用,介绍PLC、变频器、触摸屏等常见自动化设备和工具的使用方法。
3.自动化应用案例分析:分析自动化在工业生产、农业生产、日常生活等领域的具体应用,让学生了解自动化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具体包括:1.讲授法:讲解自动化应用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案例,让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
2.讨论法:学生针对实际案例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自动化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自动化技术在实际中的应用。
4.实验法:安排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掌握自动化设备和工具的使用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择一本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资料。
2.参考书:提供一些与课程相关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自动化课程设计方案设计方案说明书
重庆大学本科学生课程设计任务书工程简况:某综合大楼设中央空调系统、建筑给排水系统、变配电系统等,中央空调系统见条件图,所用空调末端方式包括新风+风机盘管系统、定风量系统、变风量系统<VAV)。
设计任务:设计该大楼的建筑设备自动系统<BAS),包括空调系统(含机房冷热源系统>、建筑给排水系统、变配电系统、电梯等监控子系统进行初步设计。
工程实施后,要求能对上述几个子系统的机电设备实行有效的监控和管理;提高室内空气品质并使室内温湿度达到最佳舒适程度;降低能源消耗和节省运行、维护费用。
设计内容:冷热源系统监控冷热源的监测与控制包括冷冻机或锅炉主机及各辅助系统的监测控制。
这个系统采用2台离心式制冷机,1台螺杆式制冷机,2台锅炉,5台冷冻水泵,3台热水泵。
其监测内容:制冷机和锅炉进出口温度;冷热源侧总流量;旁通管上的流量;冷机和锅炉的启停控制;运行/停止状态监测,正常/故障状态监测;一次泵的启停控制;手/自动状态监测,运行/停止状态监测,正常/故障状态监测,远程/就地控制监测;水流开关打开关闭监测。
控制原理:启停控制在冷冻水系统中,要求系统在启动或停止的过程中,冷水机组应与相应的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等进行电气联锁。
冷水机组启动顺序为:选定冷水机组:开冷却塔阀——开冷却塔风机——开冷却水阀——开冷却水泵——开冷冻水阀——开冷冻水泵——开冷水机组;冷水机组停止顺序为:选定冷水机组:关冷水机组——关冷冻泵——关冷冻水阀——关冷却水泵——关冷却水阀——关冷却塔风机——关冷却塔阀。
根据相关联锁设备发给控制器的开关信息,发出命令让冷冻机,水泵启停。
冷机<锅炉)台数控制目的:根据冷负荷情况适当地确定冷冻机的运行台数使冷量满足用户要求,系统更节能高效。
原理:利用冷机<锅炉)前后的温度传感器,冷机<锅炉)前的流量传感器,旁通管上的流量传感器,分水器的各支管流量监测,集水器各支管的温度监测,将反馈信号送入控制器,通过运算得出实际产冷<热)量,以及用户侧需要的冷<热)量,通过控制器进行冷机<锅炉)台数控制。
自动化技术的课程设计
自动化技术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自动化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领域;2. 掌握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部分,如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等;3. 学习自动化技术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案例,了解其对社会发展的贡献。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简单的自动控制系统,进行基本的控制策略设计;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团队协作的能力,通过实践活动,设计并制作简单的自动化装置;3. 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使其能够针对实际问题提出合理的自动化解决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自动化技术的兴趣,激发其创新精神;2. 增强学生的科技意识,使其认识到自动化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3. 引导学生关注自动化技术在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积极意义,培养其社会责任感。
本课程针对年级特点,结合学科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培养学生对自动化技术的认知、应用和创新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既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又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方向。
二、教学内容1. 自动化技术基本概念:自动化技术的定义、分类及其发展历程;相关章节:教材第1章 自动化技术概述。
2. 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等组件的功能与原理;相关章节:教材第2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与原理。
3. 常见自动控制策略:如PID控制、模糊控制等;相关章节:教材第3章 自动控制策略。
4. 自动化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智能家居、工业自动化、交通控制等领域案例;相关章节:教材第4章 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5. 自动化技术实践:设计并制作简单的自动化装置,如温度控制器、智能家居系统等;相关章节:教材第5章 自动化技术实践。
教学内容按照课程目标进行科学、系统地组织,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教学大纲明确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确保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通过实践活动提高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
教学内容与教材紧密关联,便于学生查阅相关章节,巩固所学知识。
自动化专业课程设计报告书
自动化专业课程设计便携式测距仪系统设计学生学号: 2009041227 学生姓名:李玉成班级: 09412指导教师:王辉起止日期:哈尔滨工程大学自动化学院一、设计要求用单片机设计一套超声波测距检测系统,实现对测距的显示和提示以及临界报警二、设计方案设计思路由于超声波指向性强,能量消耗缓慢,在介质中传播的距离较远,因而超声波经常用于距离的测量。
利用超声波检测距离,设计比较方便,计算处理也较简单,并且在测量精度方面也能达到工业生产等自动化的使用要求。
超声波发生器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用电气方式产生超声波,一类是用机械方式产生超声波。
电气方式包括压电型、电动型等;机械方式有加尔统笛、液哨和气流旋笛等。
它们所产生的超声波的频率、功率、和声波特性各不相同,因而用途也各不相同。
目前在近距离测量方面常用的是压电式超声波换能器。
根据设计要求并综合各方面因素,本文采用STC89C52单片机作为控制器,用1602液晶进行温度及距离的显示,超声波驱动信号用单片机的定时器。
在北方季节温差较大,对声速的影响也就比较大,如果对测量精度要求较高时,传统的那种将声速固定用340m/s 来计算距离的方式就无法满足需求。
所以为了提高测量队精确性,在本设计中加入了以DS18B20为核心的温度补偿装置。
测量时先通过温度传感器DS18B20测出当前环境温度,然后用STC89S52单片机计算出此时的声速,再测量超声波发射和返回的时间差,以此算出最终距离。
本系统的超声波测距可测出回波和发射脉冲之间的时间间隔,再利用公式S=Ct/2就可以算出距离,通过温度传感器测出当前温度[6],以此计算出当前声速,测出更加准确的距离值,最终在1602液晶上显示出来。
当测量距离过近货过远时,系统会发出警告。
正常距离予以显示。
为了实现以上功能,系统大致设计了如下几个模块:(1)单片机最小系统(2)液晶显示模块(3)超声波接收、发射模块(4)报警模块(5)温度补偿模块(6)电源模块设计方案的论证超声波测距的原理是利用超声波的发射和接受,根据超声波传播的时间来计算出传播距离。
自动化专业课教案模板范文
---课程名称:自动化系统设计与实现授课教师: [教师姓名]授课班级: [班级名称]授课时间: [日期]课时安排: [课时数]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理解自动化系统的基本组成与工作原理。
- 掌握自动化系统的设计流程与方法。
- 熟悉常用自动化控制元件与系统的应用。
2. 能力目标:- 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设计简单的自动化系统。
-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 培养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
3. 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动手能力。
- 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和工程意识。
-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职业道德。
教学内容:一、引言1. 自动化系统的定义与分类2. 自动化系统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3. 本课程的学习意义与要求二、自动化系统基本组成1. 控制器2. 执行器3. 传感器4. 控制对象三、自动化系统设计流程1. 需求分析2. 系统设计3. 系统调试与优化四、常用自动化控制元件1. 传感器2. 执行器3. 控制器五、自动化系统案例分析1. 某工厂生产线自动化系统设计2. 某实验室自动化控制系统应用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自动化系统基本概念、设计流程及常用元件。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帮助学生理解自动化系统设计与应用。
3. 实验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自动化系统设计与实现实验,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教学手段:1. 多媒体课件2. 实验设备3. 案例资料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1. 引导学生思考自动化系统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2. 阐述本课程的学习目标与要求。
二、教学内容讲解1. 讲解自动化系统的基本组成与工作原理。
2. 介绍自动化系统设计流程与方法。
3. 讲解常用自动化控制元件。
三、案例分析1. 分析某工厂生产线自动化系统设计案例。
2. 分析某实验室自动化控制系统应用案例。
四、实验操作1. 组织学生进行自动化系统设计与实现实验。
2. 指导学生完成实验操作,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五、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自动化专业教育课程设计
自动化专业教育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自动化专业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运用自动化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理解自动化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分类;(2)掌握常见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和特点;(3)熟悉自动化仪表和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及应用;(4)了解自动化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
2.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自动化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2)具备自动化系统设计和调试的基本能力;(3)掌握自动化仪表和传感器的选用与安装方法;(4)学会编写自动化控制程序和调试技巧。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2)增强学生对自动化专业的兴趣和自信心;(3)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热点,运用专业知识服务社会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自动化基本概念和原理:介绍自动化的定义、分类和发展历程,掌握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基本原理。
2.自动控制系统设计:学习常见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如PID控制、模糊控制等,并能应用于实际工程。
3.自动化仪表和传感器:了解自动化仪表和传感器的基本原理,掌握其选用、安装和调试方法。
4.自动化领域的发展动态:关注自动化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技术发展趋势。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包括:1.讲授法:系统地传授自动化专业知识,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2.讨论法:学生针对实际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动化原理和方法。
4.实验法: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提供丰富的参考资料,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课件,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验设备,确保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
自动化课程设计正文
自动化课程设计正文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自动化基本概念,掌握自动化系统的工作原理与组成。
2. 使学生了解自动化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到自动化技术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3. 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的自动化编程知识,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能独立完成简单的自动化项目搭建与编程。
2. 提高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学会在项目中进行有效沟通与分工。
3.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敢于尝试新的解决方案,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自动化技术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2. 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与自信心,使他们在面对挑战时保持坚持不懈的精神。
3.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尊重他人,关心集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将重点放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学习成果,以便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自动化基本概念:自动化系统的定义、分类及其应用领域。
教材章节:第一章 自动化概述2. 自动化系统组成: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被控对象等。
教材章节:第二章 自动化系统组成3. 自动化编程基础:逻辑控制、顺序控制、函数与子程序等。
教材章节:第三章 自动化编程基础4. 自动化技术应用:工业自动化、智能家居、机器人等。
教材章节:第四章 自动化技术应用5. 实践项目:设计并实现一个简单的自动化系统,如红绿灯控制系统、温度控制器等。
教材章节:第五章 实践项目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第一周:自动化基本概念及系统组成第二周:自动化编程基础第三周:自动化技术应用第四周:实践项目设计与实现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教材章节,制定详细的教学大纲。
在教学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自动化专业课程设计方案(PPT32页)
书面报告
40%
➢ 程序设计 ➢ 结果分析
70% 30%
MATLAB及控制系统仿真课程设计
一、基于观测器的倒立摆控制系统设计及仿真
(分数占比80%)
一级倒立摆
二级倒立摆
三级倒立摆
一级直线顺摆
摆
摆是进行控制理论研究的典型实验平台,可以分为 倒立摆和顺摆。
由于倒立摆系统的控制策略和杂技运动员顶杆平衡表演 的技巧有异曲同工之处,极富趣味性,而且许多抽象的 控制理论概念如系统稳定性、可控性和系统抗干扰能力 等等,都可以通过倒立摆系统实验直观的表现出来,因 此在欧美发达国家的高等院校,它已成为必备的控制理 论教学实验设备。
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从事实际 控制系统的设计工作打下基础。 2、涉及的相关课程: 本综合设计涉及的相关课程主要有自动控制原理、现代控制 理论、过程控制、MATLAB及控制系统仿真等。
自动化专业课程设计(二)
3、基本流程: (1)系统分析及数学模型建立 (2)开环系统仿真及动态特性分析 (3)控制方案设计及闭环系统仿真实验 (4)实验结果分析 (5)撰写设计报告 4、要求: (1)要求理论正确,设计合理、仿真数据准确 (2)设计报告撰写规范
自动化专业课程设计方案(PPT32页)
自动化专业课程设计(二)
MATLAB及控制系统仿真课程设计
自动化专业课程设计方案(PPT32页)
自动化专业课程设计(二)
MATLAB及控制系统仿真课程设计
1、目的: 加强学生对控制理论及控制系统的理解,熟练应用计算机仿
真常用算法和工具,完成控制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训练。 提高学生对控制系统的综合及设计技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x轴方向:
CCS课设规范(学生用)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规范(学生用)1、说明书基本格式说明书规定所有文字内容为打印稿,各曲线和轨迹用MATLAB软件绘制。
2、说明书结构及要求(1)封面包括:题目、系别、班级、完成日期、成绩及指导教师(签字)、学生姓名等项。
(2)目录要求层次清晰,给出标题及页次。
打印时各章题序及标题用小4号黑体, 其余用小4号宋体。
行间距为固定值18磅,段前段后0行。
(3)正文(课程设计报告要求)正文应按照目录所确定的顺序依次撰写设计报告要写出详细的设计步骤,每步设计时用到的理论依据和结果,要求组态过程完整,计算机辅助设计过程包括Simulink仿真框图,利用Matlab语言对系统进行辅助设计、仿真和调试。
(4)参考文献(4-6篇)中外文参考文献按下述顺序和格式书写:[1]申晋,朱维申等.三峡永久船闸高边坡岩体裂隙分布的分形研究.岩土力学学报,1998,20(5):35—39[2]毛昶熙,周名德等.闸坝工程水力学与设计管理.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5:8—9英文参考文献及期刊杂志[3]Tanzi,Vito.Theory and policy:A comment on Dixie and on current tax theory.International Monetaryand Fund Staff Paper (IMF), Vol.39, No.4, 1992: 957-966著作按下述格式书写:[4]Rudiger Dorbusch.Policy making in the Open Economy.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1993: 1493、装订要求(1)沿左侧装订;(2)装订顺序:封面、任务书、目录、正文、参考文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1.…………………………………………………………… 页码1.1……………………………………………………………页码1.2……………………………………………………………页码.
.
. 2.……………………………………………………………页码2.1………………………………………………………… 页码2.2………………………………………………………… 页码.
.
.
(给出二级目录,宋体小四,20磅行距)
设计题目(标题用黑体小二字,居中书写,单倍行距,段前空24磅,段
后空18磅。
)
摘要:
(摘要内容用小四号宋体字书写,两端对齐。
论文的摘要,是课程内容的高度概括,摘要应包括:对设计目的简要描述、对使用的方法和设计过程进行的进行介绍、对设计结果的简要概括等内容。
摘要的写法应力求精确简明,尤其要避免“第1章……;第2章……;……”这样的陈述方式。
)
关键词:(不超过5个,每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间隔)
1. 设计背景(黑体三号字,居中书写,单倍行距,段前空24磅,段后
空18磅)
1.1 任务阐述(黑体四号(14pt)字居左书写,行距为固定值20磅,段前空24磅,段后空6磅,其中数字、符号采用Times New Roman)(采用小四号(12pt)字,汉字用宋体,英文用Times New Roman体,两端对齐书写,段落首行左缩进2个汉字符。
行距为固定值20磅(段落中有数学表达式时,可根据表达需要设置该段的行距。
)
1.2 任务分析
(宋体小四,1.5倍行距)
2.设计方案
2.1 系统方案设计
(分析比较各种方案的优缺点,画出系统框图;宋体小四,1.5倍行距)
2.2单元电路设计
(单元电路设计、参数计算和器件选择;宋体小四,1.5倍行距)
注意:图、表和表达式按章编号,用两位阿拉伯数字分别编号,前一位数字为章的序号,后一数字为本章内图、表或表达式的顺序号。
两数字间用半角横线“-”或小数点“.”连接。
例如“图2-1”或“图2.1”,“表5-6”或“表5.6”,“式(1-2)”或“式(1.2)”等等。
图序与图名置于图的下方,采用宋体11pt 字居中书写,段前空6磅,段后空12磅,行距为单倍行距,图序与图名文字之间空一个汉字符宽度。
如果一个图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图组成时,各分图分别以(a)、(b)、(c)……作为图序,并须有分图名。
表中参数应标明量和单位的符号。
为使表格简洁易读,建议采用三线表(必要时可加辅助线),即表的上、下边线为单直线,线粗为1.5磅;第三条线为单直线,线粗为1磅。
表单元格中的文字一般应居中书写(上下居中,左右居中),不宜左右居中书写的,可采取两端对齐的方式书写。
表单元格中的文字采用11pt宋体字,单倍行距,段前空3磅,段后空3磅。
表序与表名,例如:“表3.1 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北京)”。
表3.1是表序,是“第3章第1个表”的序号,其余类推。
表序与表名置于表的上方,采用宋体11pt字居中书写,段前空12磅,段后空6磅,行距为单倍行距,表序与表名文字之间空一个汉字符。
当表格较大,不能在一页内打印时,可以“续表”的形式另页打印,格式同前,只需在表序前加“续”字即可,例如“续表3.1 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北京)”。
若在表下方注明资料来源,则此部分用宋体五号字,单倍行距,段前
空6磅,段后空12磅。
需要续表时,资料来源注明在续表之下。
表达式主要是指数字表达式,例如数学表达式,也包括文字表达式。
表达式采用与正文相同的字号居中书写,或另起一段空两个汉字符书写,一旦采用了上述两种格式中的一种,全文都要使用同一种格式。
表达式应有序号,序号用括号括起来置于表达式右边行末,序号与表达式之间不加任何连线。
表达式行的行距为单倍行距,段前空6磅,段后空6磅。
当表达式不是独立成行书写时,有表达式的段落的行距为单倍行距,段前空3磅,段后空3磅。
文中的表、图、表达式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章编号,例如:“表3.2”,“图2.5”,“式(3-1)”等。
若图或表中有附注,采用英文小写字母顺序编号,附注写在图或表的下方。
2.3完整电路设计
(画出完整的电路图,并说明电路的工作原理)
3. 方案实施
3.1 仿真实施
(宋体小四,1.5倍行距)
3.2硬件制作与调试
(使用的主要仪器,调试电路的方法和技巧,测试的数据和波形并与
计算结果比较分析,调试中出现的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宋体小四,1.5倍行距)
4. 结果与结论(给出设计结果,总结设计电路的特点,并提出改进意见)
4.1(宋体四号,加粗)
4.2(宋体四号,加粗)
(宋体小四,1.5倍行距)
5. 收获与致谢
(宋体小四,1.5倍行距)
6.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四个字的格式与章标题的格式相同。
参考文献表的正文部分用五号字,汉字用宋体,英文用Times New Roman体,行距采用固定值18磅,两端对齐。
每条文献的序号要加方括号“[ ]”。
可参照以下方法:
[1] 白书农.植物科学进展[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146-163. 专著
[2] 申健,金钧.电力系统仿真分析中几种同步发电机数学模型[J].电气技术.2007,4(9):48-51. 期刊
[3] 郑开青. 通讯系统模拟及软件[D]. 北京: 清华大学无线电系, 1987. 学位论文
[4] Li Yu Ahn Hand. Iterative learning control of fractional order nonlinear systems[C]// In 2010 IEEE International Symposlum on Intelligent Control, Yokohama: IEEE Press, 2010: 870-874. 会议论文
[5] 刘加林. 多功能一次性压舌板: 中国, 92214985.2. 1993-04-14. 专利
7. 附件
要求提供的附件包括:
1)问题回答记录
2)元器件清单
3)设计图纸(仿真图)
4)实物制作图
5)实物上电效果图
(图纸、软件、作品等附件列表,宋体小四,1.5倍行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