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课程设计格式要求
数据库课程设计概要
信息工程学院课程设计报告设计名称:数据库课程设计姓名:学号:专业班级:系(院):设计时间:设计地点:指导老师:userName Varchar(16) Not null(主键) 用户名userPassword Varchar(16) Not null 密码userPurview Varchar(8) null 用户权限4 关系图4-15 物理设计数据库物理设计阶段的任务是根据具体计算机系统(DBMS和硬件等)的特点,为给定的数据库模型确定合理的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
所谓的“合理”主要有两个含义:一个是要使设计出的物理数据库占用较少的存储空间,另一个对数据库的操作具有尽可能高的速度。
主要体现在后者。
(1)建立索引:①对课程表在Cno属性列上建立聚集索引,在Cname,Ccredt,Csemester,Cperiod属性列上建立非聚集索引。
②对学生表在Sno属性列上建立聚集索引,在Sname,Ssex,Sage,Sdept属性列上建立非聚集索引③对成绩表在Cno,Sno属性列上建立聚集索引,在grade属性列上建立非聚集索引④对用户表在userName属性列上建立聚集索引,在userPassword,userPurview属性列上建立非聚集索引(2)存储结构确定数据库的存储结构主要指确定数据的存放位置和存储结构,包括确定关系、索引、日志、备份等的存储安排与存储结构,以与确定系统存储参数的配置。
将日志文件和数据库对象(表、索引等)分别放在不同的磁盘可以改进系统的性能。
所以系统将日志文件和数据文件存放在不同磁盘上。
6.数据库建立(1)创建数据库图10-2学生选课系统登录界面图登陆代码为:try{DataBase db = new DataBase();DataSet ds = new DataSet();string sqlStr = "select userPassword,userPurview from 用户表 where userName='" + txtuserName.Text.Trim() + "'"; ds = db.GetDataFormDB(sqlStr);string str1, str2,str3;str1 = ds.Tables[0].Rows[0].ItemArray[0].ToString().Trim();str3 = ds.Tables[0].Rows[0].ItemArray[1].ToString().Trim();str2 = txtPassWord.Text.Trim();if (str1 == str2){if (str3 == comboBox1.Text.ToString().Trim()){Form2 ob_Form2 = new Form2();erInfo[0] = txtuserName.Text.Trim();erInfo[1] = ds.Tables[0].Rows[0].ItemArray[1].ToString();ob_Form2.Show();this.Hide();}else{MessageBox.Show("用户权限错误,请重新输入");comboBox1.Text = "";comboBox1.Focus();}}else{MessageBox.Show("用户名或密码错误,请重新输入");txtuserName.Text = "";txtPassWord.Text = "";txtuserName.Focus();}}catch{MessageBox.Show("用户名或密码错误","错误");}②学生选课系统主界面如图10-3略图10-3学生选课系统主界面③学生信息管理界面如图10-4图10-4学生信息管理界面可以进行学生信息的添加、修改、删除操作。
数据库应用课程设计内容和要求
数据库应用课程设计内容和要求一、课程设计目的与要求1.1课程设计目的本课程的课程设计实际是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学习完《数据库应用》课程后,进行的一次全面的综合训练,其目的在于加深对数据库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理解,掌握运用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软件的基本方法。
1.2课程设计的实验环境硬件要求能运行Windowx 9.X操作系统的微机系统。
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软件可以选用:FoxPro for Windows;Visual FoxPro;Microsoft Access,或其他数据库管理系统。
1.3课程设计的预备知识熟悉数据库的基本知识及一种以上数据库系统开发软件。
1.4课程设计要求按课程设计指导书提供的课题,应根据下一节给出的基本需求独立完成八个方面的设计,标有“可选”的部分可根据设计时间的安排及工作量的大小适当选择。
选用其他课题或不同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可以组成设计小组,分模块进行,共同协作完成一个应用系统的开发任务。
要求书写详细的设计说明书,对复杂的代码段和程序段,应画出程序流程图。
在界面设计中,画出每个窗口的布局,有多个窗口时,按模块调用的方式画出窗口调用图。
用手工画好报表和标签样式。
严禁相互抄袭。
1.5课程设计的考核要求设计完成后,必须提交设计说明书,软件数据盘。
由指导教师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级分制评定成绩。
成绩不及格者不能获得学分,其余可获得3学分。
1.6 课程性质与学分该课程设计为3学分,54学时,供电子商务专业信息管理方向进行课程设计时参考。
二、课程设计内容2.1数据库设计与基本操作1.数据项间的联系根据课题给出的用户基本需求,写出各数据实体的数据项和联系实体的活动以及活动要使用的数据项,通过E—R图来表示。
由E—R图建立适当的表,并按照不同范式的定义,对表进行规范化。
2.建立数据库及数据字典对规范化的表,根据用户需求,定义字段名、类型、宽度和小数点,建立数据库结构。
根据每张规范化表,对应建立一个数据库文件。
数据库课程设计报告内容及格式要求
中国计量学院现代科技学院课程设计报告撰写规范及要求一、课程设计报告的基本结构课程设计报告的基本结构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前置部分:包括封面和目录等;2.主体部分:包括前言(引言)、正文、参考文献和致谢等;3.附录部分:包括某些重要的原始数据、图纸;二、课程设计报告的内容要求(一)前置部分1.封面设计报告题目应能够概括整篇报告最重要的内容,简明、恰当,一般不超过25个字。
2.目录目录由报告的章、节、附录、附件等序号、名称和页码组成。
(二)主体部分1. 前言(引言)内容主要为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现状,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该研究工作在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实用价值与理论意义。
2.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包括研究开展的理论依据、主体研究内容及过程、结论等部分。
正文内容要求实事求是、客观真实、准确完备、合乎逻辑、层次分明、语言流畅、结构严谨,并符合学科、专业的有关要求。
正文中出现的符号和缩语应采用本学科、专业的权威性机构或学术团体所公布的规定。
正文字数一般不少于10000字。
正文中可包括与研究有密切关系的表格、曲线图、构造图、示意图、图解、框图、流程图、记录图、布置图、地图、照片、图版等。
图意应表达明确,每一表格和图均应有简短确切的题名。
3.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指学生为撰写论文而引用的有关图书资料,以报告中用到的新近正式发表的期刊文章为主,参考文献应有一定数量,能满足论文要求。
按顺序编码标注。
如果正文中完全引用参考文献的原话,则应在正文引用句后面用上标标注参考文献序号。
引用参考文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时也应加标注。
标注可以是脚注或尾注。
4.致谢可以在正文后对下列方面致谢:国家科学基金、资助研究工作的奖学金基金、合同单位、资助或支持的企业、组织或个人;协助完成研究工作和提供便利条件的组织或个人;在研究工作中提出建议和提供帮助的人;给予转载和引用权的资料、图片、文献、研究思想和设想的所有者;其他应感谢的组织或个人。
数据库课程设计要求
数据库课程设计要求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包括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等;2. 使学生了解关系数据库的原理,如表、记录、字段、主键、外键等;3. 引导学生掌握SQL语言的基本操作,如增删改查等;4. 培养学生运用数据库设计原则,进行简单的数据库设计和优化。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数据库软件进行数据管理的能力;2. 提高学生利用SQL语言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能力;3.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时,运用数据库设计方法进行问题分解和解决方案设计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数据库技术产生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2.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沟通协调能力;3. 引导学生认识到数据库技术在现代社会信息管理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尊重和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高年级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数据库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编程基础,对数据库有一定了解,但缺乏系统学习和实践。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案例教学、任务驱动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后续相关课程和实际应用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数据库基本概念: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等;相关教材章节:第一章 数据库概述2. 关系数据库原理:关系模型、实体与属性、表与记录、主键与外键、关系运算等;相关教材章节:第二章 关系数据库原理3. SQL语言操作:数据定义、数据操纵、数据查询、数据控制等;相关教材章节:第三章 SQL语言4. 数据库设计: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数据库实施与优化等;相关教材章节:第四章 数据库设计5. 数据库应用案例: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数据库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相关教材章节:第五章 数据库应用案例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周:数据库基本概念第二周:关系数据库原理第三周:SQL语言操作第四周:数据库设计第五周:数据库应用案例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进行科学组织和系统安排,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确保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能够解决实际应用问题。
数据库课课程设计模板
数据库课课程设计模板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据库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如数据、数据库、数据模型等;(2)掌握数据库的设计和实现的基本方法;(3)熟悉数据库的管理和维护的基本技术;(4)了解数据库领域的新技术和新应用。
2.技能目标:(1)能够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数据库设计和实现;(2)能够进行数据库的查询、更新和维护;(3)能够运用数据库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数据库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自主学习的能力;(3)使学生认识到数据库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二、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数据库、数据模型等;2.数据库的设计和实现: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等;3.数据库的管理和维护:安全性、完整性、并发控制、恢复等;4.数据库技术的新发展:关系数据库、面向对象数据库、分布式数据库等;5.数据库应用实践: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数据库技术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3.实验法:通过上机实验,使学生熟悉数据库管理系统,提高实际操作能力;4.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课程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国内知名出版社出版的数据库教材;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数据库技术参考书籍;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案例分析等多媒体教学资料;4.实验设备:提供计算机实验室,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2.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要求学生按时完成,并根据作业的质量和完成情况给予评估;3.考试:设置期中和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数据库知识的掌握程度;4.实践项目:让学生分组完成一个实际的数据库应用项目,评估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数据库课程设计撰写要求
数据库课程设计说明书撰写要求一、数据库课程设计说明书撰写要求:1、第一章引言对所设计的应用系统进行概要性的综述。
包括:设计开发的意义。
所设计应用系统的任务及目标。
设计开发及运行的软硬件环境。
2、第二章系统分析与设计包括;系统需求分析( 对系统的目标任务进行简单描述并给出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给出E-R图)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给出关系模式并用表格描述关系模式的属性名、类型、完整性约束等)数据库物理结构设计(任选,可给出要创建的索引)数据库创建(创建表的界面、创建外码的界面)系统总体结构设计(给出系统总体结构图)3、第三章系统开发及实现论述设计开发采用的技术及设计效果(逐模块或主要模块)(对模块要论述要实现的功能、界面设计效果、实现方法)4、第四章总结对设计开发过程作一个小结(收获、问题、体会等)。
5、参考文献(不少于5篇)6、附录(附部分源代码)7.编写格式要求见下方:封面及格式撰写格式要求如下:数据库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一律采用单面打印。
纸张大小为A4复印纸,页边距采用:上2.5cm、下2.0cm、左2.8cm、右1.2cm。
无特殊要求的汉字采用小四号宋体字,行间距为1.25倍行距。
页眉从正文开始,一律设为“数据库课程设计说明书”,采用宋体五号字居中书写。
页码从正文开始按阿拉伯数字(宋体小五号)连续编排,居中书写。
二、内容要求及编写格式1.封面见上。
2.正文一般由标题、文字段落、图、表和式五个部分构成。
⑴引言或绪论介绍选题的理由、课题主要解决的问题,说明研究问题采用的手段、方法,简述研究成果及其意义。
⑵内容小节内的小标题序号用1、2、3……,小标题用黑体字单列一行,小标题内序号用⑴、⑵、⑶……,其余层次序号依次用A、B、C……,a、b、c……。
正文中引用参考文献应在引用处所加[ ]号内注明文献号码。
视具体情况,将参考文献序号作为上角标,或作为文字段落的组成部分。
如“某某人对此作了研究[1,3,7~9]或数学模型见文献[1,5,9~12]”等。
数据库课程设计规范
数据库课程设计规范1.1 数据库课程设计规范要求1、课程设计教学目的数据库课程设计是《数据库原理及技术》类课程的重要实践环节,其目的是:(1)巩固和加深对数据库基本知识的理解,提高综合运用课程知识的能力。
(2)使学生掌握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的基本内容、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进行规范化应用软件设计的能力。
(3)深刻领会与掌握数据库应用系统规范化设计过程与步骤,使学生能够应用数据库系统原理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对系统进行概念设计,学会设计局部E-R图,全局E-R图;培养学生在概念设计的基础上应用关系规范化理论对系统进行逻辑设计的能力,特别是要培养学生应用SQL语言对所设计的规范化关系模型进行全面操作的能力;培养学生应用事务处理、存储过程、触发器、游标技术等来数据库系统的数据完整、安全、一致、充分共享和快速恢复的能力。
(3)使学生掌握使用各种计算机技能和相关参考资料,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多种技能,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进行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的能力。
(4)培养学生开发与设计的创新能力。
2、课程设计选题课程设计最好学生各自独立进行,或分工明确的2-3人小组合作进行。
为此,学生可在题目或要求各不相同情况下各自选题,或由指导老师指定题目。
要注意各题目的难易程度、工作量大小、水平要求等的平衡性。
选题题目要根据现实经济生活和学生兴趣等,不断更新,题目要求难易适中,涉及业务情况容易了解,涉及其他专业的“专业性”不要太强。
3、课程设计天数原则上集中两周(10天),根据学生课程学习的课时、开发技能掌握的情况可增减,一般不少于一周。
采用实验室集中设计辅导与学生课后设计开发相结合的要求,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实践积极性,发挥学生开发设计的能动性。
课程设计一般安排在开设课程所在学期末,或安排于短学期、独立课程等。
4、课程设计地点课程设计集中地点一般安排在专业(计算机)实验室,实验室要具备数据库服务器环境及开发设计语言或工具平台。
实验室具有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则更好。
Oracle数据库课程设计(1学分)实验指导书模板
计算机学院实验指导书课程编号:课程名称:课程学分:实验学时:适用专业:学生实验守则第一条学生进入实验室从事实验、科研活动,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
第二条实验前必须做好预习,明确实验的目的、内容、方法和步骤,未经预习或无故迟到15分钟以上者,指导人员有权取消其实验资格。
第三条保持实验室的严肃、安静,不得在实验室内大声喧哗、嬉闹,不准在实验室内进食、吸烟和乱吐乱丢杂物。
第四条学生必须在实验指导老师规定实验开始时,方可动手实验,严禁未经许可就开始实验。
学生必须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进行实验,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服从实验教师或实验技术人员的指导(对有特殊要求的实验,必须按要求穿戴安全防护用具后方可进行实验),如违反操作规程或不听从指导而造成仪器设备损坏等事故者,按学校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五条学生应备有专用实验记录本,实验记录是原始性记录,是撰写实验报告的主要依据,内容要求真实、客观地反映实际情况,实验结果须经实验教师或实验技术人员认可。
第六条严防事故,确保实验室的安全。
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实验教师或实验技术人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
第七条实验完成后,应将仪器、工具及实验场地等进行清理、归还,经实验教师或实验技术人员同意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第八条独立完成实验报告,按时交给实验教师,不得抄袭或臆造。
实验报告是实验完成后的全面总结,它主要包括: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仪器设备、实验条件、实验数据、结果分析和问题讨论。
实验报告一律用钢笔或圆珠笔书写,统一采用国家标准所规定的单位与符号,要求文字书写工整,不得潦草;作图规范,不得随手勾画。
目录实验一、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Oracle数据库课程设计报告实验一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实验目的1、掌握Oracle数据库的安装、配置;2、重点掌握Oracle数据库开发(重点);3、掌握Oracle数据库设计(难点)。
二、实验原理及说明1、Oracle数据库的安装、配置Oracle安装与卸载创建/删除数据库2、SQL*Plus的使用SQL*Plus的环境配置SQL*Plus的的启动SQL*Plus登录,注销,编辑等命令3、SQL语句的使用数据查询语言数据操纵语言数据定义语言数据控制语言常用函数的使用创建索引创建视图分区表创建序列创建同义词4、完整性约束的使用主键约束唯一键约束外键约束非空约束check约束默认值5、PL/SQL编程数据类型与运算符PL/SQL语句控制结构编写存储过程编写触发器编写游标包编写函数6、移动数据库导出数据导入数据使用工具实现对数据的导入导出三、实验内容学生从以下题目中选择一题,单独完成课程设计内容:题目一:物业管理信息系统软件是一套具备记录、查询物业小区业主信息、物业管理费用信息、水电煤气费用信息、有线电视信息、供暖费用信息、业主房款缴纳信息,并且可以打印输出上述信息报表(月报表、季报表、年报表)的管理软件系统。
中国石油大学《数据库课程设计》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期末考试《数据库课程设计》学习中心:_________ 姓名:_______ 学号:_______关于课程考试违规作弊的说明1、提交文件中涉嫌抄袭内容(包括抄袭网上、书籍、报刊杂志及其他已有论文),带有明显外校标记,不符合学院要求或学生本人情况,或存在查明出处的内容或其他可疑字样者,判为抄袭,成绩为“0”。
2、两人或两人以上答题内容或用语有50%以上相同者判为雷同,成绩为“0”。
3、所提交试卷或材料没有对老师题目进行作答或提交内容与该课程要求完全不相干者,认定为“白卷”或“错卷”,成绩为“0”。
一、提交一份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报告,内容要求如下:1.从应用系统选题中选择一个管理系统;(选题从以下35题中任选一题)2.概念模型设计(要求用E-R图画出概念模型)⑴确定实体及其主码、属性;⑵确定类型的类型及其属性;3.逻辑结构设计⑴定义数据库中表的所有属性及其类型、宽度;⑵定义关系模式及其主码、外部码;⑶定义视图,说明每个视图的作用;4.行为设计⑴标明查询文件的内容;⑵标明表单文件的作用;⑶标明报表文件的输出内容;二、题目14、房屋中介公司售房信息系统数据库主要包括如下内容:现有房源情况、买卖房屋者的基本情况、交易情况等。
该系统需实现三个主要功能:各种信息的维护、各种信息的查询、各种信息的统计。
数据库主要包括如下内容:现有房源情况、买卖房屋者的基本情况、交易情况等。
该系统需实现三个主要功能:各种信息的维护、各种信息的查询、各种信息的统计。
一、概念模型设计(1)合并各分E-R图,消除属性冲突、命名冲突、结构冲突等三类冲突,得到初步 E-R 图,再消除不必要冗余,得到的基本 E-R 图如下所示:(2)各 E-R 图各实体的属性如下所示:房源:房源( 编号,城区,环境,付款,来源,委托,产权,状态 )客源:客源( 客户编号,客户姓名,客户电话,电子邮箱,客户地址,具体位置,产权性质,最低购价,最高购价,最小面积,最大面积,委托日期,截止日期,录入人员,当前状态 )职员:职员( 职员编号, 姓名,性别,身份证号,学历,职务,所在部门,出生日期,联系电话,联系电话,家庭住址,电子邮箱,备注,简历 )各E-R 图中联系的属性如下所示:销售信息:销售信息 ( 售房编号,编号,具体位置,配套环境,房,厅,土地性质,产权性质,价格,产权名称,产权编号,业主姓名,业主电话,联系人,联系电话,委托日期,截止日期,录入人员,当前状态,备注 )二、逻辑结构设计关系模式房源信息,客源信息不存在非主属性对主属性的部分函数依赖,也不存在传递函数依赖,已经达到了 3NF,但是购房信息,租房信息中存在着一些数据冗余。
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20070725
《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课程名称:数据库原理课程代码:02113008一、课程基本情况1.学分:3 学时:2周2.课程性质:实践教学3.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教育4.适用对象:本科5.先修课程:计算机基础,数据结构6.教材与参考书目:王珊萨师煊编著《数据库系统概论》7.考核方式:设计答辩二、课程教学目的课程设计是课程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完成教学计划达到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是课程教学计划中综合性较强的实践教学环节,它对帮助学生全面牢固地掌握课堂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实际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本课程设计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技术实践课。
其主要目的是:1、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数据库原理理论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计算机应用实际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掌握用所学的数据库原理知识设计计算机课题的思想和方法。
3、培养学生调查研究、查阅文献、资料、手册以及编写技术文献的能力。
4、通过课程设计,要求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设计课题的全部内容,包括:⑴通过调查研究和上机实习,收集和调查有关技术资料。
⑵掌握设计课题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⑶根据课题的要求进行上机实验调试。
三、课程内容、时间分配及教学基本要求1、选题原则课程设计可根据课程的教学要求,使学生能达到某一技能的训练,为学生毕业设计提供扎实的基本技能训练的需要进行选题。
选题的基本原则是:1、必须符合计算机科学专业课程训练的要求。
2、在满足课程训练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选择一些有一定实用价值的课题。
3、选题要有利于深化所学课程的知识和拓展知识面。
4、课题任务要有一定的设计、工程量,以保证学生得到一定程度的训练。
5、课题的设计难度要适中,以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经过努力可以完成为宜。
2、课程设计题目由指导教师或学生自行选择一个数据库相关的题目。
题目至少要包括后台数据库和前台应用程序两部分。
数据库中应该含有多张表,表与表之间应该有一定的联系。
数据库课程设计报告格式要求
出功能模块图) ③安全性与完整性要求 (4)概念模型设计 生成基本E-R图 (5)逻辑模型设计
把ER模型图转换为关系表 (6)物理模型设计 在sql server中实际创建的表 (7)主要模块的设计以及代码 按功能模块进行划分,进行前台界面的设计,把前台界面和后台数 据库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理系统。 (8)总结 ①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②设计的体会。 (9)参考文献。
题目一:人事管理系统
1、系统功能的基本要求: (1) 员工各种信息的输入,包括员工的基本信息、学历信息、婚 姻状况信息、职称等。 (2) 员工各种信息的修改; (3) 对于转出、辞职、辞退、退休员工信息的删除; (4) 按照一定的条件,查询、统计符合条件的员工信息;至少应 该包括每个员工详细信息的查询、按婚姻状况查询、按学历 查询、按工作岗位查询等,至少应该包括按学历、婚姻状 况、岗位、参加工作时间等统计各自的员工信息; (5) 对查询、统计的结果打印输出。
2、数据库要求:在数据库中至少应该包含下列数据表: (1) 员工基本信息表; (2) 员工婚姻情况表,反映员工的配偶信息; (3) 员工学历信息表,反映员工的学历、专业、毕业时间、学 校、外语情况等; (4) 企业工作岗位表; (5) 企业部门信息表。
Hale Waihona Puke 一、题目 人事管理系统二、内容 需求分析、数据库设计、数据库建立、数据输入、应用系统的设计和
开发、用户界面的设计和实现、系统调试和安装等。
三、要求
(一)报告内容格式要求 纸张大小为A4纸。正文为5号宋体, 一级标题:第一章( 标题,2号宋体,上下空两行居中,行距为5号
数据库设计规范范文
数据库设计规范范文1.命名规范:-表名、列名、视图名和索引名应具有描述性。
-避免使用保留字作为对象的名称。
-使用统一的命名约定,如下划线分隔或驼峰命名法。
2.完整性约束:-使用主键和唯一约束来确保数据的唯一性。
-使用外键约束来维护关系的完整性。
-使用检查约束来对列的取值进行限制。
3.规范化:-采用规范化技术来设计数据库模式,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有效性。
-将数据拆分成适当的表,避免数据冗余。
-设计合适的关系模式,避免数据的不一致性。
4.数据类型和大小:-选择合适的数据类型和大小,以节省存储空间并提高查询性能。
-避免使用过大或过小的数据类型,以免浪费存储空间或引发数据溢出。
5.索引和查询优化:-为经常使用的列创建索引,以提高查询性能。
-避免创建过多的索引,以减少写操作的开销。
-使用合适的查询语句,避免全表扫描和笛卡尔积。
-使用表分区技术来提高查询和维护的效率。
6.安全性:-对敏感数据采取额外的安全措施,如加密。
-限制对数据库的访问权限,只给予必要的用户访问权限。
-定期备份数据库,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可恢复性。
7.文档化:-对数据库的结构和设计进行文档化,以便于团队成员的理解和维护。
-记录数据库的版本变更和修改历史。
8.性能优化:-定期进行数据库性能评估,对性能瓶颈进行调优。
-优化查询语句,重写复杂的查询,以提高查询性能。
-根据数据特点进行分区设计和冗余数据的优化。
9.数据访问和事务管理:-使用合适的访问控制机制,对数据库进行细粒度的权限控制。
-合理使用事务管理,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10.数据库监控和日志记录:-监控数据库的运行状态,包括CPU利用率、磁盘空间和内存使用情况等。
-启用数据库的日志功能,记录数据库的操作和错误信息,以便进行故障排查。
综上所述,数据库设计规范是保证数据库系统高效稳定运行的基础,良好的数据库设计规范不仅可以提高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还可以提升系统的性能和可维护性。
数据库课程设计报告书写规范
1.5cm; 13)打印:一般要求双面打印(可以节约纸张);报告每页紧凑打
印,可以每页38行每行39个字(或更多)。
10
5
(5)页眉
奇数页:中间为“具体课程设计的题目”的字 样;偶数页:中间为“×××学院数据库课程 设计”字样;页眉使用小5号宋体。
6
(6)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放在报告的后面,编排要求如下: 参考文献只选用最主要的列入,未公开发表的资料或协作成果,应
征得有关方面的同意,以脚注方式顺序标明。参考文献选用顺序 编码制,按文章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 1)专著的著录格式为:作者(编者).书名.版本.出版地:出版者, 出版年.页码; 2)专著中析出文章的著录格式为:作者.题名.见(In):编者.书名. 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 3)连续出版物析出文献的著录格式为:作者.题名.期刊名,年,卷 (期):页码; 4)译文的著录格式为:①作者;译者.论文译名.见(In):编者.书 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②作者;译者.论文译名.期刊 名,年,卷(期):页码;
章节编号方法应符合国家标准。例如:科技论文的章节编号方法 应采用分级阿拉伯数字编号方法,第一级为1、2、3等,第二级 为2.1、2.2、2.3等,第三级为2.2.1、2.2.2、2.2.3等,但分级阿 拉伯数字的编号一般不超过三级,两级之间用下角圆点隔开,每 一级的末尾不加标点。
各层标题均单独占行书写。第一级标题序数顶格书写,后空二格 接写标题,末尾不加标点;第二、三标题序数顶格书写,后空一 格接写标题,末尾不加标点。正文中对总项包括的分项采用 (1)、(2)、(3)…单独序号,对分项中的小项采用①、②、 ③…的序号或数字加半括号,括号后不再加其他标点。
数据库课程设计报告模板及要求
《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XX系统》数据库设计设计人:班级:(一)系统需求分析(二)数据库设计要求:根据上一步的需求分析,参考下面的模板及标注做数据库设计。
1.概念结构设计对系统处理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出本系统一共有XX个实体,它们分别是:XX,XX……。
进一步分析各实体之间的关系,得出系统ER图,如图X所示图4.4 整体E-R图进一步分析各实体的属性,如下描述。
2.逻辑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是概念结构设计的下一阶段,设计根据概念阶段的E-R图转化成系统支持的数据模型,本选课系统采用关系模型。
系统中的E-R图转换为关系模型如下:学校(学校编号,学校名称)比赛项目(项目编号,项目规则,项目名称,项目类型,制定人,制定日期,学校编号)运动员(运动员编号,姓名,性别,年龄,院系名称,遣派人数,运动队编号)运动队(运动队编号,运动队名称)裁判员(裁判员编号,姓名,性别,岗位,项目编号)成绩(等级,排名,用户名,密码)报表(报表编号,报表名称,打印时间)报名(运动员编号,项目编号,比赛细则,人数限制)参加(运动员编号,项目编号,比赛地点,比赛时间,比赛人数)裁决(裁判员编号,项目编号,裁决人)评定(裁判员编号,项目编号,评定规则,评定人)处理(等级,裁判员编号,处理人)…3.数据表设计说明:用户信息表用来存放用户的基本信息和一些登录信息。
用户登录时,输入用户名与密码进行登录,通过用户信息表对用户名和密码进行校验。
用户信息表如表1所示。
表1用户信息表字段名称数据类型长度说明YH_IDYH_NAME YH_MIMA CharCharChar82020用户编号(主键)用户名用户密码说明:项目成绩表来存放运动员项目成绩的基本信息。
在系统前台用户查看的项目成绩都是通过这个项目成绩表显示给用户的,项目成绩表如表2所示。
表2项目成绩表字段名称数据类型长度说明YDY_ID XM_ID 自动编号Char88运动员编号(主键)项目编号(外键)XM_NAME YS_CJYS_PMJS_CJJS_pm CharCharCharCharChar208884项目名称预赛成绩预赛排名决赛成绩决赛排名说明:比赛项目以及比赛时间都会写入到比赛项目表中,记录学校设置的比赛项目情况,以便于运动员查询比赛项目以及比赛时间。
数据库课课程设计范例
数据库课课程设计范例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概念、设计方法和操作技能。
具体包括:1.知识目标:了解数据库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基本组成;掌握数据库设计的原则和方法;熟悉数据库的操作和管理。
2.技能目标:能够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数据库的创建、表的设计、数据的插入、查询和修改;具备简单的数据库维护和优化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据库技术的兴趣,认识到数据库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数据库的基本概念:介绍数据库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基本组成,使学生了解数据库的基本情况。
2.数据库设计方法:讲解数据库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引导学生掌握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步骤。
3.数据库操作和管理: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熟悉数据库的创建、表的设计、数据的插入、查询和修改等操作。
4.数据库应用案例:分析实际应用案例,使学生了解数据库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设计方法和操作技能,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数据库在实际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实验法:安排实验环节,让学生动手操作,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数据库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课件,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实验设备:准备充足的数据库实验设备,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动手实践。
5.在线资源:推荐一些优质的在线教程和案例,方便学生课后自主学习。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评估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理解程度。
数据库设计格式规范
1) 标准化和规范化数据的标准化有助于消除数据库中的数据冗余。
标准化有好几种形式,但Third Normal Form(3NF)通常被认为在性能、扩展性和数据完整性方面达到了最好平衡。
简单来说,遵守3NF 标准的数据库的表设计原则是:“One Fact in One Place”即某个表只包括其本身基本的属性,当不是它们本身所具有的属性时需进行分解。
表之间的关系通过外键相连接。
它具有以下特点:有一组表专门存放通过键连接起来的关联数据。
举例:某个存放客户及其有关定单的3NF 数据库就可能有两个表:Customer和Order。
Order表不包含定单关联客户的任何信息,但表内会存放一个键值,该键指向Customer表里包含该客户信息的那一行。
事实上,为了效率的缘故,对表不进行标准化有时也是必要的。
2) 数据驱动采用数据驱动而非硬编码的方式,许多策略变更和维护都会方便得多,大大增强系统的灵活性和扩展性。
举例,假如用户界面要访问外部数据源(文件、XML 文档、其他数据库等),不妨把相应的连接和路径信息存储在用户界面支持表里。
还有,如果用户界面执行工作流之类的任务(发送邮件、打印信笺、修改记录状态等),那么产生工作流的数据也可以存放在数据库里。
角色权限管理也可以通过数据驱动来完成。
事实上,如果过程是数据驱动的,你就可以把相当大的责任推给用户,由用户来维护自己的工作流过程。
3) 考虑各种变化在设计数据库的时候考虑到哪些数据字段将来可能会发生变更。
举例,姓氏就是如此(注意是西方人的姓氏,比如女性结婚后从夫姓等)。
所以,在建立系统存储客户信息时,在单独的一个数据表里存储姓氏字段,而且还附加起始日和终止日等字段,这样就可以跟踪这一数据条目的变化。
2.数据库涉及字符规范采用26个英文字母(区分大小写)和0-9这十个自然数,加上下划线'_'组成,共63个字符.不能出现其他字符(注释除外).注意事项:1) 以上MYSQL数据库命名都不得超过30个字符的系统限制.变量名的长度限制为29(不包括标识字符@).2) 数据对象、变量的命名都采用英文字符,禁止使用中文命名.绝对不要在对象名的字符之间留空格.3) 小心保留词,要保证你的字段名没有和保留词、数据库系统或者常用访问方法冲突5) 保持字段名和类型的一致性,在命名字段并为其指定数据类型的时候一定要保证一致性.假如数据类型在一个表里是整数,那在另一个表里可就别变成字符型了.3.数据库MYSQL数据库命名规范数据库,数据表一律使用前缀正式数据库名使用小写英文以及下划线组成,尽量说明是那个应用或者系统在使用的.比如:1.web_19floor_net2.web_car备份数据库名使用正式库名加上备份时间组成,如:1.web_19floor_net_200704032.web_car_200704034.数据库表MYSQL数据库命名规范数据表名使用小写英文以及下划线组成,尽量说明是那个应用或者系统在使用的.相关应用的数据表使用同一前缀,如论坛的表使用cdb_前缀,博客的数据表使用supe_前缀,前缀名称一般不超过5字比如:1.web_user2.web_group3.supe_userspace备份数据表名使用正式表名加上备份时间组成,如:1.web_user_200704032.web_group_200704033.supe_userspace_200704035.字段MYSQL数据库命名规范字段名称使用单词组合完成,首字母小写,后面单词的首字母大写,最好是带表名前缀.如 web_user 表的字段:erIderNameerPassword表与表之间的相关联字段要用统一名称,如 web_user 表里面的 userId 和 web_group 表里面的 userId 相对应6.字段类型规范规则:用尽量少的存储空间来存数一个字段的数据.比如能用int的就不用char或者varchar能用tinyint的就不用int能用varchar(20)的就不用varchar(255)时间戳字段尽量用int型,如created:表示从'1970-01-01 08:00:00'开始的int秒数,采用英文单词的过去式;gmtCreated:表示datetime类型的时间,即形如'1980-01-01 00:00:00'的时间串,Java中对应的类型为Timestamp7.数据库设计文档规范所有数据库设计要写成文档,文档以模块化形式表达.大致格式如下:'-------------------------------------------' 表名: web_user' 作者: Aeolus(傻鱼)' 日期: 2007-04-11' 版本: 1.0' 描述:保存用户资料' 具体内容:' UserID int,自动增量用户代码' UserName char(12) 用户名字' ......'--------------------------------------------8.索引使用原则:1) 逻辑主键使用唯一的成组索引,对系统键(作为存储过程)采用唯一的非成组索引,对任何外键列采用非成组索引.考虑数据库的空间有多大,表如何进行访问,还有这些访问是否主要用作读写.2) 大多数数据库都索引自动创建的主键字段,但是可别忘了索引外键,它们也是经常使用的键,比如运行查询显示主表和所有关联表的某条记录就用得上.3) 不要索引blob/text等字段,不要索引大型字段(有很多字符),这样作会让索引占用太多的存储空间.4) 不要索引常用的小型表不要为小型数据表设置任何键,假如它们经常有插入和删除操作就更别这样作了.对这些插入和删除操作的索引维护可能比扫描表空间消耗更多的时间.9.sql语句规范所有sql关键词全部大写,比如SELECT,UPDATE,FROM,ORDER,BY等,所有的表名和库名都要用``包含如:SELECT COUNT(*) FROM `cdb_members` WHERE `userName` = 'aeolus';10.其他设计技巧1) 避免使用触发器触发器的功能通常可以用其他方式实现.在调试程序时触发器可能成为干扰.假如你确实需要采用触发器,你最好集中对它文档化.2) 使用常用英语(或者其他任何语言)而不要使用编码或者拼音首字母缩写在创建下拉菜单、列表、报表时最好按照英语名排序.假如需要编码或者拼音首字母缩写,可以在旁边附上用户知道的英语.3) 保存常用信息让一个表专门存放一般数据库信息非常有用.在这个表里存放数据库当前版本、最近检查/修复(对Access)、关联设计文档的名称、客户等信息.这样可以实现一种简单机制跟踪数据库,当客户抱怨他们的数据库没有达到希望的要求而与你联系时,这样做对非客户机/服务器环境特别有用.4) 包含版本机制在数据库中引入版本控制机制来确定使用中的数据库的版本.时间一长,用户的需求总是会改变的.最终可能会要求修改数据库结构.把版本信息直接存放到数据库中更为方便.5) 编制文档对所有的快捷方式、MYSQL数据库命名规范、限制和函数都要编制文档.采用给表、列、触发器等加注释的数据库工具.对开发、支持和跟踪修改非常有用.对数据库文档化,或者在数据库自身的内部或者单独建立文档.这样,当过了一年多时间后再回过头来做第2 个版本,犯错的机会将大大减少.6) 测试、测试、反复测试建立或者修订数据库之后,必须用用户新输入的数据测试数据字段.最重要的是,让用户进行测试并且同用户一道保证选择的数据类型满足商业要求.测试需要在把新数据库投入实际服务之前完成.7) 检查设计在开发期间检查数据库设计的常用技术是通过其所支持的应用程序原型检查数据库.换句话说,针对每一种最终表达数据的原型应用,保证你检查了数据模型并且查看如何取出数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数据库开发技术》课程设计(宋体小四号空九行)设计题目:年级专业:组长:小组成员:指导教师:完成日期:2011年6月10日题目摘要:摘要篇幅以一页为限,字数为300以内。
摘要正文后,列出3-5个关键词。
“关键词:”是关键词部分的引导,不可省略。
关键词请尽量用《汉语主题词表》等词表提供的规范词。
最后不加标点符号。
关键词:写作规范;排版格式;课程设计,1.1 论文格式基本要求 (1)1.2 论文页眉页脚的编排 (1)1.3 论文正文格式 (2)1.4 章节标题格式 (2)1.5 各章之间的分隔符设置 (2)1.6 正文中的编号 (3)2 图表及公式的格式说明 (4)2.1 图的格式说明 (4)2.1.1 图的格式示例 (4)2.1.2 图的格式描述 (5)2.2 表的格式说明 (5)2.2.1 表的格式示例 (5)2.2.2 表的格式描述 (6)2.3 参考文献的格式说明 (6)2.3.1 参考文献在正文中引用的书写格式 (6)2.3.2 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 (6)3 打印说明 (8)3.1 封面 (8)3.2 中英文摘要 (8)3.3 目录 (8)3.4 正文 (8)4 第4章题目(黑体,小三,1.5倍行距,段后1行) (9)4.1 第一节题目(黑体,四号,1.5倍行距,段前0.5行) (9)4.1.1 第一节一级题目(黑体,小四,1.5倍行距,段前0.5行) (9)结论 (10)参考文献 (11)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正文”不可省略。
正文是课程设计的主体,要着重反映设计或论文的工作,要突出毕业设计的设计过程、设计依据及解决问题的方法;毕业论文重点要突出研究的新见解,例如新思想、新观点、新规律、新研究方法、新结果等。
正文一般可包括:理论分析;试验装置和测试方法;对试验结果的分析讨论及理论计算结果的比较等。
正文要求论点正确,推理严谨,数据可靠,文字精练,条理分明,文字图表规范、清晰和整齐,在论文的行文上,要注意语句通顺,达到科技论文所必须具备的“正确、准确、明确”的要求。
计算单位采用国务院颁布的《统一公制计量单位中文名称方案》中规定和名称。
各类单位、符号必须在论文中统一使用,外文字母必须注意大小写,正斜体。
简化字采用正式公布过的,不能自造和误写。
在论文的行文上,要注意语句通顺,达到科技论文所必须具备的“正确、准确、明确”的要求。
1.1 论文格式基本要求论文格式基本要求:(1)纸型:A4纸,单面打印。
(2)页边距:上3.5cm,下2.5cm,左2.5cm、右2.5cm。
(3)页眉:2.5cm,页脚:2cm,左侧装订。
(4)字体:正文全部宋体、小四。
(5)行距:多倍行距:1.25,段前、段后均为0,取消网格对齐选项。
1.2 论文页眉页脚的编排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页码。
页码应由正文首页开始,作为第1页。
封面不编入页码。
将摘要、Abstract、目录等前置部分单独编排页码(具本参照该论文模板)。
页码必须标注在每页页脚底部居中位置,宋体,小五。
页眉,宋体,五号,居中。
填写内容是“课程设计中文题目”。
模板中已经将字体和字号要求自动设置为缺省值,只需双击页面中页眉位置,按要求将填写内容替换即可。
1.3 论文正文格式正文选用模板中的样式所定义的“正文”,每段落首行缩进2字;或者手动设置成每段落首行缩进2字,字体:宋体,字号:小四,行距:多倍行距 1.25,间距:段前、段后均为0行,取消网格对齐选项。
1.4 章节标题格式(1)每章的章标题选用模板中的样式所定义的“标题1”,居左;或者手动设置成字体:黑体,居左,字号:三号,1.5倍行距,段后1行,段前为0行。
每章另起一页。
章序号为阿拉伯数字。
在输入章标题之后,按回车键,即可直接输入每章正文。
(2)每节的节标题选用模板中的样式所定义的“标题2”,居左;或者手动设置成字体:黑体,居左,字号:四号,1.5倍行距,段后为0,段前0.5行。
(3)节中的一级标题选用模板中的样式所定义的“标题3”,居左;或者手动设置成字体:黑体,居左,字号:小四,1.5倍行距,段后为0,段前0.5行。
正文各级标题编号的示例如图1-1所示。
图1-1 标题编号的示例1.5 各章之间的分隔符设置各章之间应重新分页,使用“分页符”进行分隔。
设置方法:在“插入”菜单中选择“分隔符(B)…”,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分隔符类型为“分页符”,确定即可另起一页。
1.6 正文中的编号正文中的图、表、附注、公式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章编号。
如图1-2,表2-1,附注4-5,式6-7等。
如“图1-.2”就是指本论文第1章的第2个图。
文中参考文献采用阿拉伯数字根据全文统一编号,如文献[3]等,在正文中引用时用右上角标标出。
附录中的图、表、附注、参考文献、公式另行编号,如图A1,表B2,附注B3,或文献[A3]。
2 图表及公式的格式说明2.1 图的格式说明2.1.1 图的格式示例图在正文中的格式示例如图2-1所示。
图2-1 样式表、图序号后面,同样留两个字符(汉字状态敲两次空格键)。
图2-1显示了论文模板中所定义的样式选择方法。
使用鼠标选择相应的样式,对应的文字格式就发生相应改变。
2.1.2 图的格式描述(1)图的绘制方法①插图、照片应尽量通过扫描粘贴进本文。
②简单文字图可用WORD直接绘制,复杂的图考虑使用相应的图形绘制软件完成,提高图形表达质量。
(2)图的位置①图居中排列。
②图与上文之间应留一空行。
(3)图的版式“设置图片格式”的“版式”为“上下型”或“嵌入型”,不得“浮于文字之上”。
(4)图名的写法①图名居中并位于图下,编号应分章编号,如图2-1。
②图名与下文留一空行。
③图及其名称要放在同一页中,不能跨接两页。
④图内文字清晰、美观。
⑤图名设置为宋体,五号,居中。
段后0.52.2 表的格式说明2.2.1 表的格式示例表在正文中的常用格式如表2-1所示。
表2-1本质过程途径或方法规划、实施、控制目标效率、成本效益活动或作业流动与储存处理对象原材料、在制品、产成品、相关信息范围从原点(供应商)到终点(最终顾客)目的或目标适应顾客的需求(产品、功能、数量、质量、时间、价格)2.2.2 表的格式描述(1)表的绘制方法表要用WORD绘制,不要粘贴,一律采用三线格。
(2)表的位置①表格居中排列。
②表格与下文应留一行空格。
(3)表的版式①表的大小尽量以一页的页面为限,不要超限,一旦超限要加续表。
(4)表名的写法①表名应当在表的上方并且居中。
编号应分章编号,如表2-1等。
②表名与上文留一空行。
③表及其名称要放在同一页中,不能跨接两页。
④表内文字全文统一,设置为宋体,五号。
⑤表名设置为宋体,五号,且居中,段前0.5行。
2.3 参考文献的格式说明2.3.1 参考文献在正文中引用的书写格式引用的文献在正文中用方括号和阿拉伯数字按顺序以右上角标形式标注在引用处。
2.3.2 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1)参考文献按照在正文中引用的顺序进行编码。
(2)作者一律姓前名后(外文作者名应缩写),作者间用“,”间隔。
作者少于3人应全部写出,3人以上只列出前3人,后加“等”或“et al”。
(3)标题“参考文献”选用模板中的样式所定义的“参考文献”,再居中;或者手动设置成字体:黑体,居中,字号:小三,1.5倍行距,段后1行,段前为0行。
(4)参考文献正文设置成字体:宋体,居左,字号:小四号,单倍行距,段后、段前均为0行。
“参考文献”四个字符之间空一个字符。
(5)按照引用的文献类型不同使用不同的表示方法。
①专著(注意应标明出版地及所参阅内容在原文献中的位置),表示方法为:[序号] 作者.专著名[文献类型标志].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②期刊中析出的文献(注明应标明年、卷、期,尤其注意区分卷和期号),表示方法为:[序号] 作者.题(篇)名[文献类型标志].刊名.出版年,卷号(期号):起止页.③会议论文,表示方法为:[序号] 作者.篇名[文献类型标志].会议名,会址,开会年: 起止页.④专著(文集)中析出的文献,表示方法为:[序号] 作者.篇名[文献类型标志].见(In):文集的编(著)者.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⑤学位论文,表示方法为:[序号] 作者.题(篇)名[文献类型标志]:(博(硕)士学位论文).授学位地:授学位单位,授学位年.⑥专利文献,表示方法为:[序号] 专利申请者.专利题名[文献类型标志].专利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3 打印说明3.1 封面按照首页格式制作封面。
3.2 中英文摘要单面打印。
3.3 目录单面打印。
3.4 正文正文从引言开始到致谢结束,单面打印。
4 第4章题目(黑体,小三,1.5倍行距,段后1行)4.1 第一节题目(黑体,四号,1.5倍行距,段前0.5行)4.1.1 第一节一级题目(黑体,小四,1.5倍行距,段前0.5行)结论结论是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的逻辑发展,是整篇论文的归宿。
结论是在理论分析、试验结果的基础上,经过分析、推理、判断、归纳的过程而形成的总观点。
结论必须完整、准确、鲜明、并突出与前人不同的新见解。
书写格式说明:标题“结论”选用模板中的样式所定义的“结论”,或者手动设置成字体:黑体,居中,字号:三号,1.5倍行距,段后1行,段前为0行。
结论正文选用模板中的样式所定义的“正文”,每段落首行缩进2字;或者手动设置成每段落首行缩进2字,字体:宋体,字号:小四,行距:多倍行距 1.25,间距:段参考文献[1]朱祯.走向21世纪的植物分子生物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121[2]J.萨姆布鲁克等.分子克隆实验指南[M].金冬燕等译.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115~116[3]张忠林,任延国,沈燕新等。
苏云金芽孢杆菌晶体毒蛋白基因在烟草叶绿体中的表达[J]。
遣传学报,2000,16(1):72~76[4]Rusterucci,Aviv D H ,Holt B F ,et al.The disease resistance signaling components EDSI and PAD4 are essential regulators of the cell death pathway controlled by LSD1 in Arabidopsis[J].Plant Cell,2001,13(10):2211~2215[5] 钟文发.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C]//赵玮.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中国运筹学会第五届大会论文集.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468~471[6]姜锡州.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法[P].中国专利,881056073,1989-07-26[7] 李炳穆.理想的图书馆员和信息专家的素质与形象[J].图书情报工作,2000(2):5-8.[8] 陶仁骥.密码学与数学[J].自然杂志,1984,7(7):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