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化和凝固学案3.17

合集下载

熔化和凝固教案

熔化和凝固教案

熔化和凝固教案教案标题:熔化和凝固教案教案目标:1. 理解熔化和凝固是物质的相变过程。

2. 知道熔化和凝固的条件和影响因素。

3. 辨别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并能解释其意义。

4.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与熔化和凝固相关的问题。

教学资源:1. 课本或教学资料2. 图片或实物展示熔化和凝固过程3. 实验材料:蜡烛、烧杯、温度计等4. 讲解PPT和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通过展示或描述物体熔化和凝固的场景,引发学生对熔化和凝固的思考。

2. 提问学生关于熔化和凝固的经验和观察结果。

概念讲解(15分钟):1. 使用PPT或板书,解释熔化和凝固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强调物质的相变过程。

2. 介绍熔化和凝固的条件和影响因素,如温度、压力等。

3. 向学生展示不同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并解释其意义。

示范实验(20分钟):1. 进行一个简单的熔化和凝固实验,例如使用蜡烛。

- 首先,点燃蜡烛,观察蜡烛燃烧产生的蜡油。

- 然后,将一个烧杯放在蜡烛火焰下,收集蜡油。

- 继续加热蜡油,直到完全熔化,凝固后再重复加热过程。

2. 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与记录温度变化和观察结果。

3. 结合实验结果,强调熔化和凝固是可逆过程,并解释其原因。

活动和练习(20分钟):1. 分发练习题或小组活动任务,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与熔化和凝固相关的问题。

2. 指导学生使用熔点和凝固点的概念解释为什么在冰块融化时温度保持恒定,或为什么加盐可以降低冰的凝固点。

3. 鼓励学生进行讨论和合作,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解答。

总结和评价(10分钟):1. 巩固学生对熔化和凝固的理解,总结关键概念和重要观察结果。

2. 提问学生关于熔化和凝固的问题,激发他们的思考和深入探究。

3. 对学生的参与和表现进行评价,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并提供进一步指导和支持。

教学延伸:1. 带领学生进行更多有关熔化和凝固的实验和观察。

2.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或研究了解不同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并探究其原因。

熔化和凝固教案4篇

熔化和凝固教案4篇

熔化和凝固教案熔化和凝固教案4篇熔化和凝固教案1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及状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意义;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了解有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区别晶体和非晶体的一种方法;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图像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情感;通过实验培养善于实践和克服困难的良好意志和品质及协作精神2学情分析“物态变化”一章研究了物质常见的3种状态间的6个变化。

虽然这节课位于第四章的第二节,但“熔化和凝固”是学生即将要学习的六个变化中的第一对变化。

本节教学的关键是晶体、非晶体熔化实验的数据分析,所以完成晶体、非晶体熔化实验是本节课的前提。

这节课中,学生是第一次在一个实验中使用如此复杂的仪器,第一次观察和记录如此多的现象和数据,第一次学习用图像的方法分析数据找规律,所以,教师和学生必须在课前做好充足的准备,才能在课堂上完成这个探究实验,获得有效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找到规律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探究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的规律;学习利用图像分析数据找规律方法;教学难点根据实验数据描点画图、并分析图像找到规律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导入提问:自然界中物质常见的状态有几种?ppt图片展示“水的不同物态”,再问:物质的3种状态之间可以发生相互转化吗?(ppt课件辅助教学)活动2【讲授】讲授演示实验并实物投影:“冰棍化了”“蜡烛液的凝固”一、熔化和凝固:1、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提问:铁能熔化吗?用什么方式可以使铁熔化?ppt图片展示“铁熔化成铁水”,提出问题:再问:铁在熔化过程中状态是怎么变的呢?它的温度变化情况又如何呢?提出问题:“探究固体熔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规律”实验设计交流对于实验的设计已经让同学们预习并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设计实验,并写出实验报告,下面请同学到讲台上展示实验报告,并说明如何设计的实验。

《熔化和凝固》教案

《熔化和凝固》教案

《熔化和凝固》教案一、教学目标本节课将学生引入材料的物性变化领域,使其具备以下能力:1、了解物质的不同状态以及状态之间的相互转换;2、掌握材料的熔化和凝固原理;3、能够自主探究并解决物质状态变化问题。

二、教学内容1、物质的三态2、熔化和凝固3、状态变化的问题探究三、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2、互动探究3、小组讨论四、教具准备1、幻灯片2、热板3、药品玻璃杯4、铁蜡烛五、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幻灯片展示物质的三态以及状态之间的相互转换,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物质的物性变化。

2、讲解首先讲解物质的三态,即固态、液态、气态,并进一步介绍物质状态之间的相互转换原理。

接着介绍熔化和凝固的原理,以及熔化和凝固图示的展示。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可以通过展示熔化和凝固的实物示例,如药品玻璃杯和铁蜡烛来进行讲解。

3、探究提出状态变化的问题,如何解决液态变固态、固态变气态等问题。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自主探究材料状态变化问题,并在小组内讨论解决方案。

4、总结在小组讨论结束后,让学生汇总并展示各自解决方案,并对状态变化问题做出总结。

六、作业1、做一份报告,对本节课进行总结。

2、调查一种物质在不同情况下状态的变化情况,并给出解决方案。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掌握了物质的三态,了解了状态之间的相互转换原理,掌握了材料的熔化和凝固原理。

同时,通过探究状态变化的问题,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和问题解决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材料的物性变化。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应更加注重学生实践操作的能力,让他们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和加深自己的理解。

熔化与凝固优秀学案

熔化与凝固优秀学案

第五章物态变化
第二节熔化与凝固
一、预习资料
1.预习思考:
(1)什么是熔化?什么是凝固呢?
(2)生活中的哪些现象是熔化和凝固?
(3)如何让固体熔化?
(4)晶体和非晶体除了结构不同,熔化的规律是否也不同呢?
2.实验探究:固体熔化时的规律
实验目标(1)让海波和蜡缓慢的熔化,观察熔化过程。

(2)探究海波和石蜡熔化的规律。

设计实验实验器材:海波、石蜡……
实验方法:
1.为了延长熔化过程,该如何加热呢?
2.当出现什么现象的时候,说明熔化开始了?
3.为了更好的反应熔化过程,可以将实验数据利用图像进行分析。

进行实验、收集数据
时间/s
海波的温度/℃
状态
海波在____________________熔化。

(填海波熔化的时间段)时间/s
蜡的温度/℃
状态
石蜡在____________________熔化。

(填石蜡熔化的时间段)
3.体验海波凝固的规律
(1)你是如何让海波凝固的?
(2)你还观察了哪些现象?
(3)你有何发现?
二、规律总结
三、思考练习
1.实验后,海波附着在试管上,很难洗净,你能够帮老师想到什么办法轻易的将试管洗干净吗?
2.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什么是0 ℃?
变式训练:“我叫冰,也叫水,现在我的体温恰好是0℃,请你们告诉我,我是应该熔化,还是应该凝固呢?
3.人们在夏天常吃冰棍解暑,这是什么道理?
拓展思维:刚才盛放冰块的烧杯外面有一层小水珠,它们是怎么形成的呢?。

熔化和凝固导学案

熔化和凝固导学案

2.3熔化和凝固【自主学习】一、概念 1、熔化:物质从 变为 的过程叫做 。

2、凝固:物质从 变为 的过程叫做 。

二、实例: 1、水 成冰,冰 成水。

2、岩石 成岩浆,岩浆 成岩石。

3、铁水浇铸部件是 过程。

【实验探究】一、探究海波的熔化特点(一)实验设计1、器材: 、 、 、 、 、 等。

2、加热方法: ,能使物体 。

3、观察: 、 。

(二)观察海波的熔化前的特点1、海波在熔化前,吸收 ,温度 ,此时为 态。

2、海波在熔化时(熔化过程), 吸收热量,温度 ,此时为 。

3、海波在熔化后,吸收热量,温度 ,此时为 态。

4、海波的熔化过程用了 分钟。

5、大致画出海波熔化过程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二、探究蜂蜡的熔化特点1、蜂蜡熔化的熔化过程,温度 , 吸收热量。

2、在右上图大致画出蜂蜡熔化过程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

三、晶体与非晶体1、有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尽管 ,但温度却 ,即有 的熔化温度,这类固体叫做 。

2、晶体 时的温度叫做 。

3、在海波熔化图像中找到海波的熔点。

海波熔化 蜂蜡熔化4、还有一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只要不断吸热,温度就会,即固定的熔化温度,这类固体叫做。

5、根据刚才的实验,海波属于,蜂蜡属于。

6、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看是否有固定的。

【举一反三】1、观察奈的熔化:奈是,奈的熔点是℃。

2、观察冰的熔化:冰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属于。

3、作出冰的熔化图像:☆如上图,试管中的冰达到熔点,4、继续吸热,所以熔化。

5、观察石蜡的熔化:烛蜡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属于。

6、例题:某固体25℃开始熔化,到80 ℃才熔化完,它属于。

四、晶体熔点表1、不同晶体的熔点是的;2、同种晶体在条件相同时,熔点是一值。

3、方法:应该用熔点的锅熔化熔点的金属。

五、凝固过程的特点(凝固与熔化过程正好相反)1、晶体凝固时也有一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做。

2、同种晶体的熔点与凝固点。

3、思考:晶体凝固的条件、。

4、非晶体既没有,也没用。

熔化和凝固_教案

熔化和凝固_教案

熔化和凝固【教学目标】了解熔化和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知道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可以转化的。

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

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意义,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感知用图像法研究物理量变化的优点。

通过对比,了解有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区别晶体和非晶体的一种方法。

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和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奥秘的情感。

【教学用具】酒精灯、烧杯、冰、松香、温度计【教学方法】实验演示、探究、讨论【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从气态变为液态或液态变为气态,知道了它们之间的一些关系。

这节课我们来看看固态和液态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二、新课教学熔化: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现象称为熔化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现象称为凝固1.活动:探究冰、松香的熔化特点请四位同学,两人一组合作,分别对冰和松香进行研究,每过半分钟,一人读温度计,一人描述物质的状态,其它同学把数据填入书上的表格。

实验完成后,让同学把所测得数据在时间温度图上描点,并引导他们用光滑的曲线描绘出来。

引导对图像进行分析,得出在熔化时两物质的不同点。

结论:冰熔化时,温度不变,需要吸热松香熔化时,温度升高,需要吸热晶体:固体在熔化时,虽然受热,但温度保持不变,即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同时此时的温度我们称之为熔点。

非晶体:固体在熔化时,温度不断升高,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区别晶体和非晶体主要看固体在熔化时有没有固定的温度,即有没有熔点。

2.引导学生查表:查钨、锡、冰、固态水银的熔点并分别做出一些解释,白炽灯为什么用钨丝;为什么在北方不用水银温度计3.由于凝固是熔化的反过程,它的过程与熔化恰恰相反。

根据熔化的曲线图,让学生推导出凝固的曲线图,并分别讨论、争论、操作、作图得出凝固结论。

液体不同点相同点有无凝固点熔融状态的晶体凝固过程温度不变放热有熔融状态的非晶体凝固过程温度下降放热无4.熔化、凝固的应用课外活动:讨论:在什么情况下,熔化、凝固会对我们产生不利影响?如何避免?。

八年级物理《熔化和凝固》教案【4篇】

八年级物理《熔化和凝固》教案【4篇】

八年级物理《熔化和凝固》教案【4篇】八班级物理熔化和凝固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了解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及状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分。

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意义。

教学重难点探究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的规律;学习利用图像分析数据找规律方法。

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引言:物质的三种状态及变化1、物质有三态:固态、液态、气态。

2、物质从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叫做物态变。

二、新课:(一、)熔化和凝固现象探究试验:1、提出问题:不同物质的熔化与凝固的规律一吗?主要是探究熔化与凝固时的温度变化、状态变化规律。

2、假设和猜想:不同物质的熔化规律相同。

不同物质的熔化规律不相同。

试验所需器材。

3、试验设计及要求:把硫代硫酸钠和蜡加热,并把温度计放入两种物质中,从40℃开头1分钟观看它们的状态和读出相应的温度,直到全部熔化后为止。

思索:对海波的加热方式是水浴加热,试验中为什么要水浴加热?留意事项:(1)留意温度计和酒精灯的正确使用。

(2)熔化过程中搅拌器要不断轻轻搅拌。

4、海波与蜡的熔化曲线分析。

5、结论:1、海波有肯定的熔化温度;(达到48℃)熔化过程汲取热量,保持温度不变。

2、石蜡没有肯定的熔化温度。

熔化过程汲取热量,温度上升。

(二)熔化常见的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海波、冰、食盐、萘、各种金属。

非晶体:蜡、松香、玻璃、沥青。

1、晶体有肯定的熔化温度;非晶体没有肯定的熔化温度。

2、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3、晶体熔化条件:(1)达到熔点;(2)连续吸热。

几种晶体物质的熔点(三)凝固1、晶体凝固时有确定的温度;非晶体凝固时没有确定的温度。

2、凝固点:液态晶体物质凝固时的温度。

同一种晶体物质,凝固点=熔点。

3、晶体凝固条件:(1)达到凝固点;(2)连续放热。

(四)熔化吸热、凝固放热解释现象把正在熔化的冰拿到温度为0℃的房间里,冰能不能连续熔化?八班级物理熔化和凝固教案以及习题篇二一、复习测评:1、温度是用来描述物体__________的物理量。

熔化和凝固教案

熔化和凝固教案

熔化和凝固教案熔化和凝固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熔化和凝固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的能力,培养学生总结和归纳的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增强学生对实验科学的认知和热爱。

二、教学重点1. 熔化和凝固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熔化和凝固的实验观察和总结。

三、教学难点如何通过实验观察和总结,深入理解熔化和凝固的本质和特点。

四、教学方法1. 集体教学法:通过教师讲解的方式,介绍熔化和凝固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验操作的方式,观察和总结熔化和凝固的规律。

3. 讨论教学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全班讨论的方式,加深学生对熔化和凝固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块冰,让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这块冰是怎么形成的?如果将冰加热,会发生什么变化?2. 知识讲解(15分钟)通过幻灯片或黑板,教师简要讲解熔化和凝固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熔化:物质由固态转化为液态的过程称为熔化,也可以称为熔融。

熔化是固态物质的分子或离子脱离固定位置在内部进行无规则运动,形成无序排列的液态状态。

凝固:物质由液态转化为固态的过程称为凝固。

凝固是液态物质的分子或离子停止无规则运动,重新接近、排列有序的过程。

3. 实验操作(30分钟)实验一:熔化材料:一段香蕉、火柴、火苗步骤:1) 将香蕉切成小块,放在实验器皿中。

2) 用火柴点燃,将火焰靠近香蕉。

观察:香蕉发生变化,变软液状。

实验二:凝固材料:一些纯净水、冷冻室步骤:1) 将纯净水倒入冷冻室,放入冰箱冷冻。

2) 等待一段时间后,取出冷冻室观察。

观察:水变成了冰,成为固态。

4. 实验总结(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熔化和凝固的特点和规律,包括:1) 熔化是固体变为液体,凝固是液体变为固体。

2) 熔化是分子或离子脱离固定位置,进行无规则运动;凝固是分子或离子停止无规则运动,重新接近、排列有序。

《熔化和凝固》 导学案

《熔化和凝固》 导学案

《熔化和凝固》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熔化和凝固的概念,能识别生活中的熔化和凝固现象。

2、了解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特点,知道熔点和凝固点的概念。

3、能用图象描述熔化和凝固的过程,会根据图象分析相关物理量的变化。

4、了解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特点。

(2)熔化和凝固图象的分析。

2、难点(1)理解晶体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温度不变但仍吸热或放热。

(2)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熔化和凝固图象,并能从图象中获取相关信息。

三、知识梳理(一)熔化和凝固的概念1、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

例如,冰化成水、蜡烛受热熔化等。

2、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例如,水结成冰、钢水浇铸成钢锭等。

(二)晶体和非晶体1、晶体(1)定义:有固定熔化温度的固体叫做晶体。

(2)常见的晶体:冰、海波、各种金属、萘等。

(3)晶体熔化的特点:在熔化过程中,晶体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4)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

2、非晶体(1)定义:没有固定熔化温度的固体叫做非晶体。

(2)常见的非晶体:松香、玻璃、沥青、石蜡等。

(3)非晶体熔化的特点:在熔化过程中,非晶体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

(三)熔化和凝固图象1、晶体的熔化图象(1)图象特点:图象中有一段与时间轴平行的线段,表示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

(2)分析:图象中平行于时间轴的线段对应的温度即为晶体的熔点。

在熔化前,晶体温度不断升高;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熔化结束后,温度继续升高。

2、晶体的凝固图象(1)图象特点:图象中有一段与时间轴平行的线段,表示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不变。

(2)分析:图象中平行于时间轴的线段对应的温度即为晶体的凝固点。

在凝固前,液体温度不断降低;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凝固结束后,温度继续降低。

3、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象(1)图象特点:图象中温度随时间不断变化,没有与时间轴平行的线段。

熔化和凝固 【学案】

熔化和凝固 【学案】

熔化和凝固【学案】学习目标1、能区别物质的气态、液态和固体三种形态。

2、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3、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4、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

重点、难点重点、难点:通过实验探究归纳出晶体与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本质区别.................,进一步总结出不同物质熔化和凝固的规律;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在方格纸上描绘固体熔化图象,根据图象叙述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的特点学法指导1.在自然界中,水有三种存在形态,分别是(固态)、(液态)、(气态)水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物体在固态、液态、气态之间发生转化的过程叫做物态变化。

2.探究固态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时,注意探究的各个环节,即如何提出问题,如何进行猜想和假设等等3.晶体的凝固是熔化的逆过程,同理,晶体的熔化时凝固的逆过程课前预习1.熔化:2.凝固:3.熔点:4.凝固点:写出下列物态变化过程:我们在把水放入冰箱的冷冻室后水结成冰(),再把冰块放入饮料中后冰又变成水()。

生日上的蜡烛受到高温变成蜡液(),一部分蜡液落在桌上后变成固体()。

路桥施工中工人们把块状沥青放在炉内加热成液体(),液体的沥青洒在路面上以后变成变为固态()[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数据:问题1:根据海波和石蜡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关系),并结合实验分析,海波和石蜡在熔化过程有什么特点?从中可以找出什么规律?1、两种物质的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有什么特点?2、AB段曲线对应的一段时间内,海波与松香各是什么状态?温度怎样变化?3、BC段,海波与松香各是什么状态?温度是否变化?4、CD段,海波与松香各是什么状态?温度怎样变化?给海波加热,海波的温度不断,当温度上升到℃时,开始熔化。

在熔化过程中虽然继续吸热,但海波的温度却保持℃不变,直到完全熔化后温度才继续上升(换句话说:海波在一定的温度下,在熔化过程中热量,温度保持 )。

熔化和凝固导学案

熔化和凝固导学案

第二章第二节熔化和凝固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知道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2.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3.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感知用图像法研究物理量变化的优点;4.通过对比,了解有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区别晶体和非晶体的一种方法。

二、预习探学、合作互学、交流助学:(一)熔化和凝固1.活动:将蜡烛点燃后,倾斜一个角度,让蜡烛油滴在纸上,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

2.总结:物质的态和态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熔化:物质从___ 态变为____ 态的现象。

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凝固:物质从___ 态变为____ 态的现象。

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熔化和凝固的特点1.活动2.4 探究冰、烛蜡的熔化特点(1)阅读课本P39,了解“探究冰、烛蜡的熔化特点”实验方案,讨论下列问题:①在“探究冰的熔化特点”实验过程中是采用什么来加热的?为什么没有用酒精灯加热?②在“探究烛蜡的熔化特点”实验过程中采用“水浴法”加热有什么好处?2.利用本节预习题中的表格和图像,你发现冰与烛蜡熔化时的温度变化有什么特点?冰熔化(是图像中段)时,温度,需要(吸/放)热;烛蜡熔化时,温度,需要(吸/放)热。

总结:①固体熔化需要(吸/放)热。

但温度(不一定/一定)升高。

晶体:有___________的固体叫晶体。

如:海波、冰、食盐、水晶、各种金属等。

②固体非晶体:没有__________ 的固体叫非晶体。

如:松香、玻璃、蜂蜡、沥青等。

③晶体熔化需要(吸/放)热,但温度;非晶体熔化需要(吸/放)热,但温度。

3.的温度叫熔点。

阅读课本上“一些晶体的熔点”,记住冰的熔点,并讨论下列问题:①哪种晶体的熔点高?熔点是多少?为什么照明用的白炽灯要选钨丝作为灯丝的材料?②能否用铝锅来熔化铁?为什么?③水银、酒精、水在室温下都是液态,在-500C时呈固态的是______ _。

八年级上《熔化和凝固》导学案

八年级上《熔化和凝固》导学案

八年级上《熔化和凝固》导学案导学目标1.了解物质的熔化和凝固过程;2.掌握熔化和凝固的条件和影响因素;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和预测物质的熔化和凝固现象。

导学重点1.熔化和凝固的定义;2.熔化和凝固的条件;3.熔化和凝固的影响因素。

导学步骤1. 导入新课老师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并回答问题的方式,帮助学生复习上一堂课的知识。

例如:•我们上一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请回顾一下凝固和熔化的定义是什么?2. 学习新知通过讲解和示例演示,引导学生学习熔化和凝固的条件和影响因素。

2.1 熔化和凝固的定义•熔化:物质在升高温度时,由固体状态过渡到液体状态的过程。

•凝固:物质在降低温度时,由液体状态过渡到固体状态的过程。

2.2 熔化和凝固的条件•熔化的条件:物质的温度达到熔点,且外界对物质施加的压力小于物质的融化压强。

•凝固的条件:物质的温度降到凝固点,且外界对物质施加的压力大于物质的融化压强。

2.3 熔化和凝固的影响因素•温度:温度的升高可以使物质更容易熔化,温度的降低可以使物质更容易凝固。

•压力:外界对物质的压力大小也会影响熔化和凝固的过程。

当外界压力小于物质的融化压强时,物质容易熔化;当外界压力大于物质的融化压强时,物质容易凝固。

3. 拓展学习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物质,思考其熔化和凝固的过程,以及影响因素。

例如:•请观察一下杯中的冰块,当温度升高时,冰块会发生什么变化?•你能想到其他物质的熔化和凝固过程吗?它们的温度和压力有什么影响吗?4. 小结导学通过复习和总结,帮助学生对熔化和凝固的知识进行巩固,并梳理思路。

例如:•请你用自己的话总结一下熔化和凝固的定义,条件和影响因素。

课后作业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以下问题:1.为什么寒冷的冬天水管会冻结?2.如果要加速冰块的熔化过程,你会采取什么措施?总结通过本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熔化和凝固的定义,条件和影响因素。

熔化和凝固是物质的状态变化过程,温度和压力是物质状态改变的重要因素。

熔化和凝固学案

熔化和凝固学案

第四章 第二节 熔化和凝固(一)一、学习目标1、能区别固、液和气三种物态。

2、知道熔化的概念。

3、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会画温度和时间的图象。

4、了解熔点的概念。

5、了解晶体与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变化规律的不同。

6、知道熔化吸热。

7、能用熔化的知识解释一些常见现象。

二、课堂学习(一)熔化和凝固的定义物质由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的过程叫做物态变化。

其中,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__ _____,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___ ___。

注意:熔化与溶化不同,前者表示物质从固态到液态,后者表示物质溶解在溶剂中的过程. (二)合作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 1、探究冰熔化过程温度变化规律请同学用双手握住小烧杯,用温度计测量冰的温度,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温度,直到全部熔化完毕再记录3-4次同时注意观察此时冰的状态,将读数和状态记录在表格中。

注意:温度计的玻璃泡始终不能露出,同时建议用简易搅拌器不断搅拌碎冰,使碎冰均匀受热。

——做好小组分工2、探究蜡熔化过程温度变化规律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换蜡重复以上步骤重做实验。

3、分析和论证 (1)请在以下坐标系中,以纵轴表示温度,横轴表示时间根据表中各个时刻的温度在坐标系中描点,试管铁架台然后将这些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分别作出冰和蜡熔化过程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

根据实验数据和现象填写以下内容: (2)冰熔化前是 态,它的温度随时间的增加而 ;冰从第 分钟开始熔化,此时是 态,第 分钟结束熔化,此时是 态,在熔化过程中是 态,整个过程温度 ;全部熔化后继续用手加热,温度 。

(3)冰熔化过程中,手有 感觉,说明 。

(4)蜡熔化过程一加热就开始变软,然后逐渐变稀,最后熔化为液体,整个过程温度 。

(5)蜡熔化过程需要对它不断加热,说明 。

(6)冰和蜡在熔化过程中有什么不同?(三)晶体和非晶体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是: 。

——从图象上如何区分晶体和非晶体?(四)晶体熔化的条件是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1中导学案
学科:物理编写:物理组授课时间:2012- -
姓名:班级:初一班学号:
课前评价:课后评价:教师评价:
第二课时:熔化和凝固
一、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了解固体熔化的特点;
2、知道晶体有熔点。

二、学习活动
实验准备:
仪器:铁架台,石棉网,烧杯,试管,温度计,酒精灯,海波,试管夹,火柴。

阅读教材实验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熔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凝固。

2、熔化是一个_______的过程,而凝固是一个_______的过程。

酒精灯使用方法:
3、左手扶灯身,右手摘下灯帽,口朝扣放在桌上。

4、划着火柴,从接近灯捻点燃酒精灯。

5、点燃后火柴,将熄灭的火柴梗投入污物桶。

6、实验中应用酒精灯的___________加热。

7、熄灭酒精灯时应注意:
不要,要。

实验:
阅读教材,按图所示,组装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并海波熔化实验装置
初一物理实验课导学案
记录实验数据。

经过讨论得出:
8、从实验现象中可以看出,海波经过缓慢加热,温度逐渐,当温度达到℃时,海波开始熔化。

在熔化过程中,虽然继续加热,但海波的温度,直到后,温度才继续上升。

阅读与思考:
阅读教材的熔点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9、固体可分为_______和_________两类,晶体的特点是。

10、属于晶体的有,属于非晶体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教材中的熔点表,填写下列物体的熔点。

铝,铜,锡,固态水银。

小结:
拓展题:
11、能否用铝制的容器熔化铜或锡?为什么?
12、在南极考察站能使用水银温度计测室外的温度吗?为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