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高中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课件(共23张PPT)

合集下载

中职语文《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课件23张

中职语文《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课件23张

总结评价:
1. 评价辛弃疾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辛弃疾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被广泛认可, 他以爱国忧国为主题的词作深深影响了 后世。他的作品充满热情和豪情,笔触 细腻,赋予了词新的生命力。辛弃疾的 词作不但在南宋文学中独树一帜,也对 后世的文人墨客产生了深远影响,如明 代的杨慎、清代的纳兰性德等。他的作 品既是对当时社会的反映,也是对个人 情感的表达,将文学与社会、个人与国 家紧密相连,这使得他在文学史上占据
3. 诗中意象的运用和表现手法。
1. 意象的运用: 2. 表现手法:
思想感情及艺术特色:
1. 辛弃疾的爱国情怀;
辛弃疾的爱国情怀在《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得 到了充分的体现。这首词表达了他对南宋王朝屈辱和 不得志的愤怒和无奈,同时表现出了对沦陷区的深切 思念和无限担忧。其中“水空流、暗摧园内愁”,他 表现出忧国忧民的心情;“愁永昼”写出了对失去的 土地、家人、故国无法平息的愁思。总的来说,此诗 通过对楼头雨、鱼鳞波等景物的描写,寄托了诗人强 烈的爱国情怀。
3. 与古代其他山水田园诗的比较。
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是一首描 写江西风景的词,与其他山水田园诗相比,它 更多地关注了自然景观与历史背景的融合。它 不仅描绘了美丽的山川风光,还融入了作者对 南宋王朝国破家亡的悲愤情感,将个人的情感 与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这种将个人情 感与自然景观相结合的手法,是辛弃疾这首词 的独特之处。
向往。
3. 艺术特色,如修辞手法、表达技巧等。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的艺术特色表 现在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上。该诗运用了 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以“青山遮不住, 毕竟东流去”象征祖国河山和中华民族的 命运,表现出诗人对国家、民族的深厚感 情。同时,该诗还运用了对比、反衬等表 达技巧,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对比“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突出 了诗人对国家、民族的忧虑和关切。此外,

高中语文《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ppt

高中语文《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ppt

高中语文《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ppt
ppt简介:
辛弃疾此首《菩萨蛮》,用极高明之比兴艺术,写极深沉之爱国情思,无愧为词中瑰宝。

词题“书江西造口壁”,起写郁孤台与清江。

造口一名皂口,在江西万安县西南六十里(《万安县志》)。

词中的郁孤台在赣州城西北角(《嘉靖赣州府志图》),因“隆阜郁然,孤起平地数丈”得名。

“唐李勉为虔州(即赣州)剌史时,登临北望,慨然曰:‘余虽不及子牟,而心在魏阙一也。

’改郁孤为望阙。

”(《方舆胜览》)清江即赣江。

章、贡二水抱赣州城而流,至郁孤台下汇为赣江北流,经造口、万安、太和、吉州(治庐陵,今吉安)、隆兴府(即洪州,今南昌市 ),入鄱阳湖注入长江。

辛弃疾《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PPT

辛弃疾《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PPT
4.行人: 被金兵骚 扰流离失 所的人。
5.长安: 借指汴京。
6.可怜: 可惜。
7.愁余: 我正发愁。
8.鹧鸪: 鸟名,叫 声悲切, 像在说 “行不得 也”,也 借此指恢 复中原之 事行不得。
诗词翻译
郁孤台下这赣江清澈的 流水,水中有多少逃难 行人的眼泪。从西北眺 望长安,可惜只能见到 无数的青山。
起义反金
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金主 完颜亮大举南侵,在其后方的汉族 人民由于不堪金人严苛的压榨,奋
目起 反 抗 。 当 金 人 内 部 矛 盾 爆 发 , 完
颜亮在前线为部下所杀,金军向北
录撤 退 时 , 辛 弃 疾 于 绍 兴 三 十 二 年
(1162年)奉命南下与南宋朝廷 联络。在他完成使命归来的途中, 听到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所杀、义军 溃散的消息,便率领五十多人袭击 几万人的敌营,把叛徒擒拿带回建 康,交给南宋朝廷处决(当街游行 示众,后砍头)。
理解题
2、“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中“可怜”一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 思想感情?
“可怜”一词抒发了词人对祖国大好 河山沦丧的痛惜,以及渴望收复中原 但抱负难以实现的悲愤。
完 感结
谢 聆 听

第四章

相关练习
默写题
1、在《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中,用比喻的手法,将清水比作 行人泪,写出背离故乡的悲苦之 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2、在《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中,用典写出作者有家难回的悲 愤之情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辛 弃
造菩
疾 创 作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PPT课件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PPT课件

系有重阙赏都注到译原 故封重,析。释无文文 园闭遮境:此:数:: 、的拦界抬处长青我西 而意,顿头代安山举北 故味望时遥指:。头望 国,也无望宋今 眺长 难顿望限长都陕 望安 回挫不高安汴西 西, 的有见远,京省 北可 沉力,。西。西 的怜 郁,境然风可安 长无 的表界而残怜市 安数 心达遂,照:, ,山 情了一无,可为 可。 。作变数汉惜汉 惜
·
创 作 背 景
·
---
品 欣 赏
菩 萨 蛮 书
。下绵水顶今的点书
江 西
了 这
延 不
, 思
) ,
江 西
词 。
刑 狱
江 西
造 口 壁
首绝绪俯省作驻造
词,也瞰赣者节口
,于似不州至赣壁
抒是这舍市造江》
发“江昼城口,是
国借水夜区,途辛
家水般流西远经弃
兴怨波逝北眺造疾
.
4
人难广境造从腔赏注人译原 上
作 品
的到,,口百磅析释的文文 阕 悲江不国是里礴::眼::
日 ) , 字 幼 安 , 号 稼 轩 , 山 东 济 南
弃 疾 (
年 月 日 -

简 介
2


江 青 西郁
欣 赏
晚山 正遮 愁不
北孤 望台 长下
菩 萨
余 住 安清

·
,, 山毕 深竟 闻东 鹧流
,江 可水 怜, 无中 数间
辛 弃 疾
书 江
西

鸪 去 山多

。 。 。少




.

3

亡山澜而部郁口任《 的”起去贺孤时江菩 感,伏的兰台所西萨 慨写,江山(作提蛮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ppt课件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ppt课件

晚 正 愁 余 , 山 深 闻 鹧 鸪 。 ” 词 情 词 境
: 时 局 并 不 乐 观 , 词 人 心 情 并 不 轻 松 。
“ 行 不 得 也 哥 哥 ” , 啼 声 凄 苦 。
zhè gū
: 鹧 鸪 ( ) : 鸟 名 。 传 说 其 叫
来 鹧 鸪 的 鸣 叫 声 。
: 夕 阳 西 下 我 正 满 怀 愁 绪 , 听 到 深 山
宝境沉,一情下发 ,高的以筹。片家

作 品
体欣
欣赏
---
赏菩 萨 蛮
·
书 江 西 造 口 壁
9
觉片次而莽口唐此梁卓 名
作 品
无,从又悲壁圭大启人 家
限慨远有壮,璋声超月 悲叹处气如不《镗《《
点 评
---
欣 赏 菩 萨
愤不写魄此假唐鞳艺词 。尽山足,雕宋 蘅统
·
蛮 书 江
tāngtà
。。畅诚脍词 馆》
西 造
末下发不,简 词:
口 壁
以 愁 闻 鹧 鸪 作 结
片 , 将 山 水 打 成
其 情 。 起 从 近 处
多 见 。 盖 以 直 情
自 抒 悲 愤 。 小 词
释 》 : 此 首 书 江
, 未 曾 有 也 。
选 》 : 《 菩 萨 蛮
忠 愤 之 气 , 拂 拂
,成写郁而西 尤一水勃苍造
,,
》 如
指 端 。
日 ) , 字 幼 安 , 号 稼 轩 , 山 东 济 南
弃 疾 (
年 月 日 -

简 介
2


江 青 西郁
欣 赏
晚山 正遮 愁不 余住
北孤 望台 长下 安清
菩 萨 蛮

第六单元《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课件_图文

第六单元《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课件_图文
大家好
1
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宋] 辛 弃 疾
2
辛弃疾(1140-1207), 字幼安,号稼轩,历城 (今山东济南)人。一生 以恢复为志。工于词,为 豪放派词人代表,风格沉 郁顿挫,悲壮激烈,人称 “词中之龙”,与苏轼并 称“苏辛”。著有《稼轩 长短句》,今人辑有《辛 稼轩诗文抄存》。《全宋 词》存词六百二十余首。
流去。
18
赏析“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青山能遮住北望的视线,却挡不住军民 收复失地的决心。作者用“东流去”的 赣江水比喻军民抗敌收复失地之心。这
也是诗人其志向。
19
江晚正愁余
傍晚在江边我愁绪不绝
山深闻鹧鸪
却听到深山里鹧鸪的声音
20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 鸪”,请分析“鹧鸪”这一
意象所寄寓的情感。
这是诗人在直接表明心迹,
“愁”是愁其国破家亡,是
忧国忧民。“闻鹧鸪”表示
要像鹧鸪“但南不北”,决
不向金人屈膝,坚定了自己
的报国志向。
21
§词作赏析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一句表达了 词人怎样的心情?
天色渐渐暗了,黄昏悄然来临,深山中又传 来鹧鸪鸣叫,声声悲鸣。
词人以此鸟鸣声作结,反映了愿望与现实的矛 盾,暗喻了恢复大业难以实现、国事多艰的情况。
25
一、直接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青春作伴好还乡。
2.春潮带雨晚来急,__________________。 3.有约不来过夜半,__________________。 4.知否?知否?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毕竟东流去。 答案:1.白日放歌须纵酒 2.野渡无人舟自横 3.闲敲棋子落灯花 4.应是绿肥红瘦 5.青山遮不住

《菩萨蛮_书江西造口壁》赏析ppt课件

《菩萨蛮_书江西造口壁》赏析ppt课件


这首词大处着眼,小处落墨,善于通过具 体景物烘托复杂的内心感受。暗示复杂的斗 争形势,形象鲜明,语言简洁,含义深刻, 耐人咀嚼。


1.题目为“书江西造口壁”,为什么开篇从几百里路之外 的“郁孤台”写起?(结合课后注释和下文词句回答) 2.既然李勉因嫌郁孤台名不雅,改名为“望阙台”,词人 为什么还用“郁孤台”开篇? 3.“中间多少行人泪”,“行人”指当年在金人逼迫下逃 难的人, 词人是如何描写难民的痛苦的? 4.“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请说说这两句词表达了 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5.“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周济说是“借水怨山”, 说得是用比兴的手法。请你说说这两句中的“山”“水” 分别比喻什么。 6.“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请分析“鹧鸪”这一意 象所寄寓的情感。 7.“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两句以下,是登台所望所 感,一波三折,请具体分析是如何一波三折的。
东流去 愁余 闻鹧鸪 比喻抗敌收复失地的决心不可阻挡 愁国破家亡,表达忧国忧民之情 以鹧鸪的哀鸣,既表明报国志向,又表明了 壮难酬的悲愤
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
Hale Waihona Puke 上片:控诉金兵入侵,对北方领土和 抗敌军民的深切怀念。 下片:即景抒情,表明了必胜 的信心,抒写壮志难酬的悲愤。
主题:写词人途经造口所见所感,表达了 词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及抗金的决心,抒发 了壮志难酬的悲愤。
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 清江水 中间/多少/行人泪。 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 可怜/无数山。 怜
水是清的,却充满了历史的血泪。(感慨、控 诉)“多少行人泪”,极写侵略战争给人民带 来的深重苦难。
对京城汴梁失去感到惋惜及对北宋盛时的追念。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语文课件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语文课件

译文

郁孤台下这赣江的流水,水中有多少行人的眼 泪。 我抬头眺望西北的长安,可惜只见到无数的青 山。 但青山怎能把江水挡住,浩浩江水终于向东流


去。

江边日晚我正满怀愁绪,听到深山传来声声鹧 鸪。
有人说此词在情感上“一波三折”。 1、试分析作者在上阕中的情感。 2、下阕中“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是 传诵千古的名句。但清江这一段的流向明明 不是向东,而是向南的。你觉得它寓含着什 么深层含义? 3、末句“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蕴含 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立志报国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山 东济南人。他比陆游小十五岁,出生时北方久已 沦陷于女真人之手。他的祖父辛赞虽在金国任职, 却一直希望有机会“投衅而起,以纾君父所不共 戴天之愤”,并常常带着辛弃疾“登高望远,指 画山河”(《美芹十论》),同时,辛弃疾也不 断亲眼目睹汉人在女真人统治下所受的屈辱与痛 苦,这一切使他在青少年时代就立下了恢复中原、 报国雪耻的志向。 而另一方面,正由于辛弃疾是在金人统治下 的北方长大的,他也较少受到汉人一味循规蹈矩 的传统文化教育,在他身上,有一种燕赵奇士的 侠义之气。
2、下阕中“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 去。”寓含着什么深层含义?
寓意:驱逐金侵略者,收复中原, 雪洗国耻,当前是困难重重。但历 史的车轮是不可阻挡的,爱国者的 理想一定会实现的。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蕴含
了词人怎样,而
那“行不得也哥哥”的鹧鸪啼声,更使 他愁上加愁。全词一波三折,极尽回环 宛曲之美。
在此期间,他由签判到知州,由提点刑狱到安抚使, 虽然宦迹无常,但政绩卓著。他出任滁州知州仅半 年,当地“荒陋之气”一洗而空。他在湖南帅任, 创置“飞虎军”,“军成,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 之冠。”他不失为一个有清醒政治头脑忧国忧民的 好官。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课件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课件

§朗读全词
山 深 闻 鹧 鸪 。
江 晚 正 愁 予 ,
毕 竟 东 流 去 。
青 山 遮 不 住 ,
可 怜 无 数 山 。
西 北 望 长 安 ,
中 间 多 少 行 人 泪 !
郁 孤 台 下 清 江 水 ,
菩 萨 蛮
【 书 宋 江 】 西
造 辛 弃 口 疾 壁
此是诗人抚今追昔、即景明志 之作。
郁孤台下清江水
背景:
这首词为公元1176年(宋孝宗淳 熙三年)作者任江西提点刑狱,驻节 赣州、途经造口时所作。当时辛弃疾 南归十余年,在江西任刑法狱颂方面 的官吏,经常巡回往复于湖南、江西 等地。来到造口,俯瞰不舍昼夜流逝 而去的江水,远望绵延不绝的青山, 词人的思绪也似这江水般波澜起伏, 像那青山般绵延不绝,于是写下了这 首词。
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宋 ] 辛 弃 疾
辛弃疾(1140-1207), 字幼安,号稼轩,历城 (今山东济南)人。一生 以恢复为志。工于词,为 豪放派词人代表,风格沉 郁顿挫,悲壮激烈,人称 “词中之龙”,与苏轼并 称“苏辛”。著有《稼轩 长短句》,今人辑有《辛 稼轩诗文抄存》。《全宋 词》存词六百二十余首。
西北望长安
向西北遥望长安城
可怜无数山
可惜有无数青山遮住视线
向北遥望故都,可惜 被前面无数的青山遮 挡住了。 “山”是 多么可恶呀!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可怜是可惜的意思),请说说 这两句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 感情。
表达了诗人对北宋盛时的追念 和对它的失去感到惋惜。
总结上片:
词的上片控诉金兵入侵, 对北方领土和抗敌军命表 示深切的怀念。
江晚正愁余
傍晚在江边我愁绪不绝
山深闻鹧鸪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ppt课件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ppt课件
啼叫:“行不得也,哥哥。”
18
总结下片:
表露收复失地的决心, 抒发了忧国忧民之愁情。
19
主旨:
词人借江水抒发了抚今追昔, 望故乡不得回的悲愤之情, 表现了恢复中原的意志和不 可阻挡的必胜信念,同时表 达出壮志难酬之感。
20
2
背景:
这首词为公元1176年(宋孝宗淳熙
三年)作者任江西提点刑狱,驻节赣
州、途经造口时所作。当时辛弃疾南
归十余年,在江西任刑法狱颂方面的
官吏,经常巡回往复于湖南、江西等
地。来到造口,俯瞰不舍昼夜流逝而
去的江水,远望绵延不绝的青山,词
人的思绪也似这江水般波澜起伏,像
那青山般绵延不绝,于是写下了这首
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宋] 辛 弃 疾
1
辛弃疾(1140-1207), 字幼安,号稼轩,历城 (今山东济南)人。一生 以恢复为志。工于词,为 豪放派词人代表,风格沉 郁顿挫,悲壮激烈,人称 “词中之龙”,与苏轼并 称“苏辛”。著有《稼轩 长短句》,今人辑有《辛 稼轩诗文抄存》。《全宋 词》存词六百二十余首。
8
西北望长安
向西北遥望长安城
可怜无数山
可惜有无数青山遮住视线
9
向北遥望故都,可惜 被前面无数的青山遮 挡住了。 “山”是多
么可恶呀!
10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可怜是可惜的意思),请说说 这两句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
感情。பைடு நூலகம்
表达了诗人对北宋盛时的追念 和对它的失去感到惋惜。
11
总结上片:
中间多少行人泪
中间有多少百姓的血和泪
6
“中间多少行人泪”,“行人” 指当年在金人逼迫下逃难的人, 词人是如何描写难民的痛苦的?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郁孤台下清江水) 教学课件(共21张)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郁孤台下清江水) 教学课件(共21张)
辛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 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 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 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 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 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在苏轼的基础上,大大开拓了词的 思想意境,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 后人遂以“苏辛”并称。
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背景:
这首词为公元1176年(宋孝宗淳 熙三年)作者任江西提点刑狱,驻节 赣州、途经造口时所作。当时辛弃疾 南归十余年,在江西任刑法狱颂方面 的官吏,经常巡回往复于湖南、江西 等地。来到造口,俯瞰不舍昼夜流逝 而去的江水,远望绵延不绝的青山, 词人的思绪也似这江水般波澜起伏, 像那青山般绵延不绝,于是写下了这 首词。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 鸪”,请分析“鹧鸪”这一 意象所寄寓的情感。
寄寓着词人对主和派 阻挠恢复大业的不满和 无法收复中原的悲痛之 情。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一句, 现在常常被引用,说说这句在本 词中的含义和现在引用的含义。
本词中的含义:青山再高,也遮不住滚 滚东流的江水;国家虽然残破,但我复国 家统一的爱国热情不变。现在引用的含义: 客观规律不可抗拒,历史毕竟要发展,表 达一种哲理。
题目为“书江西造口壁”,为什 么开篇从几百里路之外的“郁孤 台”写起? 李勉登郁孤台北望长安,表示 心念朝廷;词人从郁孤台写起,下 文又写“西北望长安”,也是为了 表达怀念中原、渴望收复中原的愿 望。暗用典故。词中的长安应代指 汴梁。
既然李勉因嫌郁孤台名不雅,改 名为“望阙台”,词人为什么还 用“郁孤台”开篇?
“郁”有郁勃、沉郁之意, “孤”有巍巍独立之感,郁孤 台三字劈面便呈显出一座郁然 孤立的高台。词人调动这三字 开篇,显然有满腔磅礴之激愤 之情。
“中间多少行人泪”,“行人” 指当年在金人逼迫下逃难的人, 词人是如何描写难民的痛苦的? 用清江水比喻“行人泪”, 写出了背离故园的无尽悲苦。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长春版 (共23张PPT)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长春版 (共23张PPT)

§词作赏析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来临,深山中又传 来鹧鸪鸣叫,声声悲鸣。
词人以此鸟鸣声作结,反映了愿望与现实的矛 盾,暗喻了恢复大业难以实现、国事多艰的情况。
反映作者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情。
下片:即景抒情,表明了必胜的信心,抒写 壮志难酬的悲愤。
作者登郁孤台北望长安,表示心念朝廷;词 人从郁孤台写起,下文又写“西北望长 安”,也是为了表达怀念中原、渴望收复 中原的愿望。暗用典故。
§词作赏析 “中间多少行人泪!”
极写侵略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
史实背景:宋高宗建炎三年至四年,金 兵南侵,分两路渡江。其中一路追隆佑太后 (哲宗皇后,高宗伯母),隆佑从南昌仓促 南逃,至造口,金兵虽未追上,可是他们沿 赣江南下,一路上抢掠杀戮,惨不忍睹。
8.《约客》中刻画主人公约客久等不至的心境的句子是:
____有__约__不___来__过_,夜_半______闲__敲__棋___子。落灯花
9.《如梦令》中创造性地、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暮春风雨后花叶
神采的句子是“______知__否__?知__否____应__是__绿?肥___红__瘦______”。
峰峦重重的自然障碍。 暗示主和派在收复河山问题上形成的社会障碍。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可怜是可惜的意思),请说说 这两句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
感情。
用典“望长安”表达了作者怀念中
原故土之情;而重山阻隔,表达了 故园难回的义愤之情、忠愤之情。
上片:控诉金兵入侵,表达对北方领土和抗 敌军民的深切怀念。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8/292021/8/292021/8/292021/8/298/29/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8月29日星期日2021/8/292021/8/292021/8/29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8月2021/8/292021/8/292021/8/298/29/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8/292021/8/29August 29,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8/292021/8/292021/8/292021/8/2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遥望 汴京城 可惜 南宋朝廷内的投降派
向西北方遥望汴京城,可惜被无数青山遮住了视线。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青山隔不断百姓的心,江水毕竟要向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黄昏的江边,我正愁绪满怀,又听见从山的深处传来了鹧鸪鸟的叫声。
赏析: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词意+效果: “行人泪”是逃难人的眼泪的意思,表达了词人对北宋昌盛时的怀念 和对它的失去的惋惜。
②句意+效果: 青山隔不断百姓的心,江水毕竟要向东流去,这两句诗含蓄地传达了 词人对抵抗外敌,光复山河的坚定意志和信心.
③句意+写法+效果: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这里东流的江水比喻词人和广大爱国志士 收复中原的坚定意志,“青山”比喻阻挠爱国者抗金收复中原的反动 势力,主要指主和派,表达作者克服一切阻力,抵抗外敌,收复山河 的坚定意志和信心。
第二时期:南渡初期1162(22岁)—1181(42岁)
辛弃疾南归后只担任过一些闲散官职。但 他的爱国热情不减,积极建言献策:乾道 元年给孝宗上《美芹十论》,乾道六年又 给宰相虞允文上《九议》,全面、精辟地 分析了形势,提出了进取方略,显示了他 卓越的政治和军事才干。
乾道八年,辛弃疾出任滁州知州,有政绩; 淳熙二年,辛弃疾出任江西提点刑狱,镇 压了茶商军,因功加官。此后又历任京西 转运判官,湖北、江西、湖南安抚使、转 运使等职。在整治地方、惩办贪官、平定 暴乱、发展生产方面颇有成绩。淳熙八年 冬,他被诬以贪污等罪名革职。
开禧二年,韩侂胄北伐,大败而归。 开禧三年,朝廷为了借重辛弃疾的威 望挽救危机,诏命辛弃疾为试兵部侍 郎,辛弃疾上章辞免;后朝廷又决定 起用他为枢密都承旨,此时辛弃疾已 重病卧床,不久便抱恨溘然长逝。
辛弃疾诗词中抒发的思想感情
• 1思念故土,渴望收复失地、统一山河。 • 2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偏安于一隅的愤恨。 • 3忧虑国事,感叹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 • 4描绘江南农村的秀丽风光,表现宁静朴素的农村
宁宗嘉泰三年被起用。次年,受宁宗召见, 问以北伐大计,但并未重用,将其改任镇 江知府。辛弃疾一方面积极备战,一边又 劝韩侂胄不可草率冒进。宁宗开禧元年, 因与韩意见不合而遭弹劾罢官,回到瓢泉, 其理想壮志彻底破灭。
第四时期:晚年再起 1203(64岁—1207(68岁)
宁宗嘉泰三年被起用。次年,受宁宗召见, 问以北伐大计,但并未重用,将其改任镇 江知府。辛弃疾一方面积极备战,一边又 劝韩侂胄不可草率冒进。宁宗开禧元年, 因与韩意见不合而遭弹劾罢官,回到瓢泉, 其理想壮志彻底破灭。
第一时期:南渡之前1140-1162(22岁)
辛弃疾从小读书,受业于著名学者刘 瞻。 辛赞虽仕金,但未忘故国,在辛弃疾 心中播下了爱国思想的种子;沦陷区 人民的痛苦生活更加深了他对金人统 治的憎恨。 后辛弃疾组织义军参加耿京起义,进 行抗金斗争。
得知叛徒张安国谋杀耿京、投降金人后, 辛弃疾义愤填膺,组织五十名壮士,突 袭金兵大营,活捉张安国,并押回建康, 斩首示众。这一传奇式英勇事迹盛传一 时,轰动南宋朝野,从此他就留在了南 方。
辛弃疾的这首《菩萨蛮》词,
作于他担任江西提点刑狱时。公 元1129年,金兵侵扰江西,残杀 百姓,使这一带遭受极大破坏。 辛弃疾在江西任职期间,曾登过 郁孤台,想起发生在这里的那场 历史悲剧,抚时感事,情不能已, 于是题写了这首词。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郁孤台下滔滔奔流的清江水,水中有多少逃难人的眼泪。
句意+写法+效果: 黄昏的江边,我正愁绪满怀,又听见从山的深处传
来了鹧鸪鸟的叫声。用了环境描写,渲染了凄凉的环 境气氛,用鹧鸪鸟叫声烘托了人物凄苦的心情,表达 了词人又忧心忡忡(chōng)的复杂心情。
主题
通过写对金兵入侵的控诉和对北方 领土的怀念,表达了词人抗敌的坚定信 念和收复失地的决心、忧国忧民的情怀, 抒发了词人壮志难酬的悲愤。
赏析: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词意+效果: ①“愁”指词人愁国破家亡,表达词人忧国忧民之情。 ②“愁”是词人愁绪满怀的意思,包含了怀念中原故土(沦陷区) 之情,故园难回的义愤(忠愤)之情,对主和派阻挠恢复大业的不 满和无法收复中原的悲痛之情,想收复失地,但又身不由己的矛盾 心情。
"山深闻鹧鸪":句意+效果: 天色渐渐暗了,黄昏悄然来临,深山中又传来鹧鸪鸟的鸣叫声,声声悲 鸣,以鹧鸪的哀鸣,既表明报国志向,又表明了壮志难酬的悲愤。
词意+效果: 无数山:暗指不图恢复只求苟安的南宋小王朝内大大小小的投降派。 (南宋朝廷内的投降派),表现了词人的悲愤之情。
词意+效果: “可怜”是可惜的意思,表达了词人对北宋昌盛时的怀念和对它的失 去的惋惜。
赏析: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①词意+效果: “青山”,喻指主和派或“外族入侵者”。人们引用时“青山”指各 种阻挠前进的势力。词人希望收复中原,还都汴京,可惜有重重阻挠, 理想不能实现。表达了词人极端悲愤忧郁的思想感情。
第三时期:赋闲生活 1181(42岁)—1203(64岁)
辛弃疾退居上饶的带湖和瓢泉,过了近 二十年的赋闲生活。他给居室起名“稼 轩”,并以此为号,写下了一系列激越 奋发、寓意高远的作品,形成了他的文 学创作高潮,也奠定了他在文学史上的 不朽地位。
第四时期:晚年再起 1203(64岁—1207(68岁)
句意+效果: 郁孤台下滔滔奔流的清江水,水中有多少逃难人的眼泪,词人把“清 江水”和“行人泪”联系在一起,以水写泪,写侵略战争给人民带来 的深重苦难,表达了词人几十年来国破家亡的深深悲痛和无比愤恨。
赏析: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词意+效果: “望”是遥望的意思,表现了词人关注国事的爱国情感,表现了他对 中原民众的深切同情,表现了他对苟且偷安的南宋统治者的批评。
生活。
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词牌名
题目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 余,山深闻鹧鸪。
作者:
辛弃疾,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 字幼安,别号稼轩,今山东济南人。与 苏轼同为豪放派词人,世称“苏辛”。
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二 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 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 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 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显示 其卓越军事才能与爱国热忱。但提出的 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打击, 曾长期落职闲居于江西上饶、铅山一带。 韩侂胄当政时一度起用,不久病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