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家庭与社区教育》教学大纲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课程教学大纲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课程教学大纲总学时数:36周学时:2适用专业:学前教育专业一、课程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具备从事学前教育的初步技能和能力,能够综合运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知识,分析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指导家长设计出科学的育儿方案。
二、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主要是研究出生至5、6岁儿童家庭教育活动,揭示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规律,以提高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质量的一门学科。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方向课。
学习此课程,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基本规律和特征,掌握托儿所、幼儿园家长工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以便在学前教育实践中能充分发挥家长的教育作用,进一步调动家长支持、配合、参与托儿所、幼儿园教育的积极性,促进儿童更好地成长发展。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在本课程教学中,要遵循以下几个基本要求:1、要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讲述教育理论知识时,要注重联系实际进行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教学,反对从书本到书本、单调乏味地机械讲授。
2、要坚持在教学中以启发引导学生思考、研究为核心:在教学中传授知识是基础、是中介,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学会思考和研究,应是本课程更为重要的目的和任务。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引导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以培养他们的多种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3、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拥有良好的学习方法、习惯和能力,学会自学。
4、课堂教学要与课外活动,教育实习等活动结合起来,以培养学生具备从事学前教育的初步技能和能力,以便在学前教育实践中能充分发挥家长的教育作用,进一步调动家长支持、配合、参与托儿所、幼儿园教育的积极性,促进儿童更好地成长发展。
四、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概述(5课时)(一)教学基本要求了解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特点和作用,理解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目的及任务,掌握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原则与方法。
学前教育学大纲
《学前教育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学前教育学》主要是研究学前教育的现象,揭示学前教育的规律,以增强学生从事学前教育工作的职业素质,提高学前教育质量的一门学科。
(二)课程设置目标设置《学前教育学》这门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学前教育的基本知识和主要理论,掌握学前教育的实践技能和重要能力,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树立正确的儿童观,认识到游戏在儿童成长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学会设计学前教育课程,能够合理安排獐的一日活动;理解幼儿教师工作特点,把握与家长合作的形式和策略。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章导论(一)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理解婴儿教育、幼儿教育、学前教育、早期教育的概念,掌握学前教育机构的不同形式,了解学前教育学产生发展的过程、学习与研究的方法。
(二)本章教学内容第一节学前教育与学前教育学一、学前教育的概念及界定二、学前教育的机构及形式三、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第二节学前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一、学前教育思想的产生二、学前教育理论的建立三、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第三节学前教育学的学习与研究方法一、学习学前教育学的方法二、研究学前教育学的方法第二章学前儿童观(一)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理解不同的儿童观,认识到儿童的受教育权和游戏权,能够树立正确的儿童观。
(二)本章教学内容第一节儿童观的界说一、儿童观的概念二、儿童观的种类第二节儿童权利的扩大与保护一、儿童权利的国际认识二、儿童权利的中国承诺三、儿童权利的保障与实施第三节正确儿童观的树立一、儿童有各种合法权利二、儿童的成长受制于多种因素三、儿童发展的潜力要及时挖掘四、儿童是连续不断发展的五、儿童的发展具有差异性六、儿童通过活动得到发展七、儿童作为一个整体来发展第三章学前教育观(一)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学前教育的发展现状以在幼儿成长发展中的作用,理解我国学前教育的目标,能够树立科学的学前教育观。
(二)本章教学内容第一节学前教育的价值一、保证胎儿健康的出生二、保证婴儿及时的成长三、保证幼儿迅速的发展第二节学前教育的发展一、学前教育机构的发展二、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三、学前特殊教育的发展四、社区学前教育的发展五、网上学前教育的发展六、学前教育发展的未来第三节学前教育的目标一、我国学前教育的目标二、中外学前教育目标的比较第四节科学学前教育的树立一、热爱儿童二、尊重儿童三、全面教育儿童四、寓教育于活动之中五、教育要儿童化六、多种教育形式结合七、因儿童而施教八、争取家庭配合第五节学前儿童的因材施教一、实现角色转换二、深入研究儿童三、构建独特环境四、开展小型活动五、考虑儿童的学习方式六、利用儿童的强项七、实行多元评价第四章学前教育的课程(一)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学前教育课程的涵义、种类和方案,正解学前教育课程的理论观点,掌握设计学前教育课程的原则,学会评价学前教育的课程。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教学大纲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教学大纲一、大纲说明课程总学时:96学时,其中面授32学时,自学64学时适用专业类型及层次: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函授)预修课程要求:学前教育学、学前儿童心理学总学分:6学分课程的性质、目的、任务及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是为学前教育专业函授本科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员理解学前阶段,儿童父母的行为模式、教养方式、亲子互动模式以及亲子关系对孩子身心发展以及教养效能的影响,并掌握较为科学的作为父母的行为模式、教养方式、亲子互动模式,以及利于提升教养效能的亲子关系。
这些知识和方法的学习,有利于幼儿教师更好地指导家长提升教养素质,改进教育方法,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创造更为理想的家庭环境。
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在教学中,结合课程的目的和学员的实际情况,一方面要做到精讲,另一方面又要做到两个联系。
一是不断拓展学员的视野,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养方式、亲子互动模式,提升教养效能;二是要联系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实际,联系实际家校合作途径,使之有利于发挥幼儿园在指导家庭教育上的积极作用,对于提升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教养效能起到应有的价值。
二、大纲正文第一章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概述学时:6学时(面授2学时,自学4学时)本章讲授要点:1.家庭的特点2.健康且功能健全家庭的主要特征3.父母的教育责任4.学前家庭教育学的含义与任务5.邓克米尔关于有效能父母的标准重点:健康且功能健全家庭的主要特征;父母的教育责任;邓克米尔关于有效能父母的标准难点:健康且功能健全家庭的主要特征第一节什么是家庭第二节什么是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学第二章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历史与现状学时:6学时(面授2学时,自学4学时)本章讲授要点:1.中国家庭教育的历史发展2.中国家庭教育的传统3.西方国家的育儿观4.西方国家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5.中国家庭教育现状:优势与问题6.家庭教育的发展趋势重点:中国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和一些值得注意和避免的问题;西方国家的育儿观;西方国家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中国家庭教育现状:优势与问题;家庭教育的发展趋势。
《学前教育学》教学大纲(定稿)电子教案
《学前教育学》教学大纲(定稿)《学前教育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学前教育学课程编号: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必修课学时/学分:48/3开设学期:3开设单位:教师教育学院适用专业:学前教育专业说明一、课程性质与说明1.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必修课2.课程说明《学前教育学》是高等师范院校培养合格幼儿教师和从事学前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程,是突出教师教育特色的重要标志。
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并重的基础理论课程,偏重于研究学前儿童教育的宏观问题及其一般活动规律。
其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学前教育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及在整个教育系统中的地位与价值、掌握学前教育的先进思想及基本理论、领会科学的教育观念、认识学前儿童自身发展的特征及学前教育活动的基本特点等。
内容包括:学前教育学概述;学前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学前教育和儿童身心发展的关系;学前教育的性质、任务及目标;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内容和方法;学前教育的教师和保育员;学前教育对象;学前儿童的班级管理;幼儿园的教育环境;学前教育和家庭、社区;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等内容。
二、教学目标1.正确认识学前教育及学前教育学的概念,了解学前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阶段;2.明确学前教育的产生和发展阶段,了解一些学前教育家的重要的学前教育思想;3.理解学前教育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4.明确学前教育和儿童身心发展的关系,了解儿童发展的基本观点,讨论影响儿童身心发展的因素。
5. 明确学前教育的性质、任务及目标;6. 了解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内容:游戏活动、教学活动、一日生活活动季节假日活动。
8. 明确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内容和方法。
9. 明确学前教育的教师和保育员的劳动特点和职责任务基准业发展的要求。
10. 明确学前教育对象的属性和权利义务,师幼关系的特征。
11.了解学前儿童的班级管理的内容、基本要求和方法。
12. 理解幼儿园的教育环境的特点和意义,初步掌握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方法。
13. 明确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的意义与任务,了解存在的问题,了解幼小衔接发展趋势。
幼儿园社会科学教案家庭与社区的认识
幼儿园社会科学教案家庭与社区的认识一、教学目标:1.使幼儿了解家庭和社区的基本概念,认识家庭的作用,感恩家庭的爱。
2.培养幼儿维护家庭和社区的良好习惯,学会从小事做起,关心社区,尊重社区。
3.引导幼儿了解家庭和社区的各种角色和职责,培养幼儿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认识家庭和社区的基本概念,理解家庭的作用。
2.培养幼儿维护家庭和社区的良好习惯,学会从小事做起,关心社区,尊重社区。
三、教学难点:1.培养幼儿参与社会活动的意识,引导幼儿了解家庭和社区的各种角色和职责。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老师带领幼儿回忆一下家庭是什么,家庭中有哪些成员?家庭是怎样帮助我们成长的?让幼儿回忆自己从家庭中获得的爱和关怀,并向家庭表示感恩之情。
2.学习(15分钟):(1)介绍家庭和社区的定义及作用,并进行简单的解释。
家庭是指由爸爸、妈妈、孩子组成的小组织,它有供我们居住的房子,有温暖和谐的生活环境。
社区是我们所居住的小区或周边地区,有很多的人们居住在一起,并共同维护社区的和谐和安宁。
(2)布置任务:每个幼儿回家观察自己家庭的角色和职责,并写下来。
3.分享(10分钟):幼儿在班级中依次分享自己观察到的家庭成员的角色和职责,老师帮助幼儿总结其中的共同点和特点,并引导幼儿发现家庭成员之间相互依赖和关爱。
4.活动(15分钟):(1)角色扮演: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扮演一个家庭成员,表演家庭成员的日常生活和职责。
(2)社区参观:带领幼儿走出校园,参观附近的社区。
引导幼儿观察社区环境和人们在社区中的活动,了解社区的重要性和多样性。
5.总结(10分钟):请幼儿总结社区参观的收获,并与幼儿一起总结家庭和社区的作用和重要性。
6.拓展活动(10分钟):(1)绘画活动:让幼儿绘制自己家庭的大合影,并在画面上标出每个家庭成员的名字,表示对家庭成员的感恩之情。
(2)家庭作品展示:每个幼儿带来一件家庭成员为他们做的东西(可能是绘画、手工制品等),幼儿依次展示并分享这件作品的意义和来自家庭的爱。
《学前儿童家庭与社区教育》教学大纲
《学前儿童家庭与社区教育》教学大纲《学前儿童家庭与社区教育》这门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课。
该课程主要是研究家庭与社区环境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探讨探讨幼儿园与家庭、社区的互动与合作关系及其对学前儿童社会适应的影响,并阐述建立幼儿园与家庭、社区伙伴关系的方法和策略,以优化学前儿童的成长环境,提高父母的教养效能和家庭生活质量,提高社区对家庭的育儿支持效率,并建立良好的幼儿园与家庭、社区伙伴关系,以支持学前儿童的发展。
该课程包括两个模块:家庭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以及家庭教育;幼儿园与家庭、社区的关系。
第一模块:家庭与儿童发展(1学分)教学目的:1. 理解不同家庭与家庭环境及父母角色对儿童发展的影响(信念与责任);2. 理解亲子关系和教养行为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知识与能力);3. 理解父母的立场,学习与家庭沟通合作(知识与能力,实践与体验);4. 形成对儿童发展进行分析与解读和干预或支持的能力(实践与体验)教学任务:1. 掌握社会生态系统论对儿童发展的诠释2. 掌握家庭、家庭发展、家庭教育、亲子关系的运作3. 理解亲子关系对儿童发展的影响4. 掌握教养行为与儿童自我的发展、社会适应、成就动机的关系;5. 了解指向于儿童健康发展的儿童行为管理策略6. 学会支持家庭帮助儿童应对压力教学方法:本模块采用课堂面授、案例分析以及角色扮演和社会调查等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第一章导论第二章生态学视野下的儿童发展第1节生态心理学对儿童发展的诠释第2节层次结构理论对儿童发展的诠释第3节人类发展生态学对儿童发展的诠释第4节人类发展文化本质理论对儿童发展的诠释第三章家庭和父母的角色第1节家庭功能和家庭类型第2节养育者角色第3节养育行为与儿童发展第四章家庭与儿童早期社会关系的发展第1节依恋与儿童发展第2节积极亲子关系与儿童发展第3节家庭与儿童同伴关系第五章家庭与儿童自我的发展第1节家庭与儿童的自主性与主动性第2节家庭与儿童的自尊第3节家庭与儿童的性别角色第六章家庭与儿童成就动机的发展第1节家庭与儿童的成就动机第2节支持家庭发展儿童的成就动机第七章家庭与儿童情绪能力的发展第1节家庭与儿童的情绪能力第2节支持家庭发展儿童解决问题的能力第3节支持家庭处理儿童的压力事件第八章家庭中的儿童行为管理第1节儿童行为管理的理论基础第2节家庭指向儿童成长的行为管理第3节家庭中儿童相关行为问题的处理第二模块:幼儿园与家庭、社区的关系(1学分)教学目的:1. 理解与家庭、社区合作的重要性(信念与责任);2. 培养学前教育教师与家庭、社区沟通、合作的能力(知识与能力,实践与体验);3. 培养教师对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指导的能力(知识与能力,实践与体验);4. 培养准教师理解、解决家园沟通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的能力(知识与能力,实践与体验)教学任务:1. 理解家园合作的基础和条件,理解合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2. 学习处理教师和家长互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对策;3. 熟悉合作类型家庭的家庭教育指导技巧和重点4. 掌握三方共育的途径和方法5、了解家庭和社区的资源,学习利用各种资源促进幼儿发展教学方法:本模块采用课堂面授、案例分析、与幼儿园实时对接和课程实习等方法。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教学大纲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编号:263130112.课程名称:学前儿童家庭教育3.英文名称:Preschool children's family education4. 课程简介:《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职业延展课程(技能拓展以适应岗位需求),属于必选选修课 , 它主要是研究0~6、7岁儿童的家庭教育活动, 揭示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规律,以提高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质量的一门学科。
二、课程说明1.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目的(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能深刻理解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特征及重要意义;(2)掌握学前教育机构开展家长工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构建家庭、学前教育机构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共同促进学前儿童的健康成长;(3)了解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前沿发展动态和学科成就,形成现代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观念,提高科研意识及能力。
教学要求(1)介绍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便于实际操作,解决实际问题;(2)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突出重点,以有利于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3)在初步学习、调查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当前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特点及基本规律;(4)注重与先行课程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及后续课程学前教育学等课程的相互衔接。
2.与相关课程衔接:先行课程包括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后续课程包括学前教育学等。
3.学时、学分:总32学时、周2学时, 2学分4.开课学期:第1学期5.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法6.考核方式:考试7.教材:学前儿童家庭教育陈策,邱仁根主编.江西高校出版社,2015年7月第1版。
本教材适用学前教育专业专科、本科学生使用。
8.教学参考资料: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丁连信主编.科学出版社,2011年6月第2版三、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教学目标1.掌握家庭、家庭教育的概念及其发展;2.理解家庭教育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在此基础上形成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
《家庭与社区教育》课程标准
《家庭与社区教育》课程标准建议课时数:8 适用专业:学前教育专业一、课程性质《家庭与社区教育》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选修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和理论性并重的应用性基础课程。
该课程主要涉及家庭与社区教育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以及家庭教育与社区教育的实施策略等内容。
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较完整地了解家庭学前教育、社区学前教育等非正规学前教育的特点与实施途径,提高组织家开展庭教育的指导能力。
该课程的先修课程为《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和《学前教育学》。
二、课程目标学生应达到的具体职业能力目标:●理解协调家庭、社区各种教育力量的重要性●掌握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与社区教育的特点、基本内容与实施方法●关注学前儿童家庭与社区教育当前热点与趋势,能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分析●提高组织开展家庭教育的指导能力三、课程内容和要求四、实施建议(一)教材选用与编写1.《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李洪曾主编,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2.《幼儿家庭教育与指导》常瑞芳主编,高等教育学出版社,2012年第二版3.《学前家庭教育》丁边信主编科学教育出版社 2007年第一版4.《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共育的研究》李生兰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年第一版(二)教学建议1.可采用讲授法进行教学,在讲授过程中须密切结合家庭与社区教育案例,以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2.每一章节上完后,应布置学生及时去看与本章节有关的文献。
(三)教学基本条件1.该课程任教的教师必须对家庭与社区教育有较深的研究,同时要有丰富的幼儿教育实践经验。
2.教学场所需要有多媒体设备。
(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本课程研发有完整的课程标准、授课计划、教案、课件、教学视频、教学案例等资源可供学习使用。
五、教学评价。
学前儿童家庭关系教育教案
学前儿童家庭关系教育教案一、教案背景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关系的质量逐渐受到重视。
学前儿童正处于家庭关系建构的关键阶段,他们对家庭成员的态度与行为会直接影响他们日后的社交与人际关系。
因此,学前儿童家庭关系教育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前教育者设计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以促进学前儿童良好的家庭关系建立。
二、教育目标1. 帮助学前儿童认识家庭成员的重要性,培养对父母、兄弟姐妹等家庭成员的尊重与关爱。
2. 培养学前儿童与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能力,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与需求,并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
3. 引导学前儿童理解家庭中的责任与义务,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与责任感。
4. 促进学前儿童与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连接,建立稳定、和谐的家庭关系。
三、教育活动安排活动一:认识家庭成员1. 教育者可准备一份家庭关系树模板,让学前儿童以图形的形式画出自己的家庭成员和亲戚关系。
2. 教育者引导学前儿童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每个家庭成员,分享他们与家庭成员的美好回忆。
3. 教育者介绍家庭关系的概念,帮助学前儿童意识到家庭成员在他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活动二:情感表达与倾听1. 教育者为学前儿童提供一些家庭情感表达的例句,并指导他们练习表达自己对家庭成员的感受。
2. 教育者组织学前儿童进行情感分享活动,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说出自己与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体验。
3. 教育者鼓励学前儿童在倾听他人分享时,提供积极的反馈和支持,培养他们的倾听技巧和同理心。
活动三:责任与合作意识培养1. 教育者组织学前儿童玩团队游戏,让他们体验合作的乐趣,并从中领悟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2. 教育者与学前儿童一起制定一份家庭责任清单,让孩子们在家庭生活中承担一些小的责任,如整理自己的房间、帮助父母做家务等。
3. 教育者鼓励学前儿童与家庭成员一起制定游戏规则、制作卡片等,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
活动四:情感连接与沟通1. 教育者设计亲子互动游戏,让学前儿童与家庭成员一起参与,增强彼此之间的情感连接。
学前儿童家庭与社区教育
临海电大
学前儿童家庭与社区教育 第四讲
-0-
• 第十一章 家庭教育指导工作 • 复习提纲 (课本重点提示) • 习题讲解
学前儿童家庭与社区教育 第四讲
-1-
• 第十一章 家庭教育指导工作 • 复习提纲 (课本重点提示) • 习题讲解
学前儿童家庭与社区教育 第四讲
-2-
第十一章 家庭教育指导工作
学前儿童家庭与社区教育 第四讲
-29-
习题讲解
• ⑴家长对待子女的态度要一致; • ⑵家长对所有子女要一视同仁; • ⑶对子女的态度要一以贯之。 • 针对本题目中出现的童家庭与社区教育 第四讲
-30-
• 请从父母教养方式的角度分析以下案例: 父母教养方式 • 南燕爸爸从不对南燕生气,但也从不过问南燕的事情,南燕向爸爸 说起幼儿园里有趣的事情,爸爸也只是心不在焉地“嗯”一下,眼 睛却看着别的地方。南燕爸爸说其实他不喜欢小孩子。南燕的所有 事情都由妈妈负责,每天早上南燕都是第一个到幼儿园,要等很长 时间才会有小朋友来和她玩,因为妈妈要赶着去很远的单位上班, 每天下午妈妈都是匆匆忙忙接上南燕就走,因为妈妈要赶回家做 饭。南燕的妈妈太忙了,白天忙工作,晚上忙家务还要看书学习写 论文,根本没有时间和南燕一起玩,有时南燕要求妈妈跟她玩游 戏,妈妈总是不耐烦地说:妈妈没时间!你自己玩吧!南燕的幼年 时期就这样孤独地渡过了。
学前儿童家庭与社区教育 第四讲
-28-
习题讲解
解释题目 • (1)家庭教育会出现态度不一致,教育不同意的现象。 • (2)是由于家庭成员生活经历。对社会生活的体验、思 想文化修养、教育思想、教育能力不同,每个成员与子 女关系不同; • (3)而且家庭教育缺乏学校教育那样的整体性,因此, 极易出现家庭教育的不一致的问题。 解释现象
第七章 学前儿童家庭与社区教育
第一节
家庭与社区概述
(二)社区教育
社区教育是社区组织或社会工作者在社区范围内,依托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针对社区全体居民进行的 以增进公民素质、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社区发展和进步,建立平等、正义、互相关怀的社会为宗旨的社会教 育。
社区教育是一种教育的组织形式,即按照社区建设发展及居民的需要,充分地、有效地利用社区的教育资源 来组织、实施各级各类的教育。社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以各种教育方式、多种教育手段提高国民的素质。它 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节
家庭与社区概述
四、国内外社区教育概况
(三)其他亚洲国家的社区教育 以色列,社区极为重视对不同年龄儿童的家长进行分层指导,以提高指导的效率。 (1)指导0-3岁儿童家长的方案 (2)指导3-6岁儿童家长的方案 印度,社区教育学前儿童的方案主要有两种: (1)母亲教育孩子的方案 (2)大孩子帮助小孩子方案
第一节
家庭与社区概述
五、家庭与社区共育
社区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社区作为社会的基本细胞及缩影,虽不能全部反映出社会的全部特征,但是社 区和社会之间却存在不可分割的联系。 家庭教育是现代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起点。 社会经济和教育的发展表明,社会参与教育已成为国际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 社区学前教育是社区出于保护儿童、教育儿童,为儿童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而对家庭或学校的教 育活动提供服务和指导。
学前儿童家庭与社区教育
北京出版社
第
七
学前儿童家庭 与社区教育
章
家庭|社区教育|社区环境
第七章
学前儿童家庭 与社区教育
学习目标
了解社区教育的基本概念及其特征。 理解社区环境的内容及其对幼儿教育的作用。 理解家庭与社区共育的目标与内容。 掌握家庭与社区共育的原则。 了解家庭与社区共育的策略。
家庭与社区教育课程教学大纲
家庭与社区教育课程教学大纲(学时:32 学分:2)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家庭与社区教育是学前教育专业本科教学计划中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该课程主要是研究出生至5、6岁儿童家庭教育活动以及家庭、社区和幼儿园对儿童的合作共育,揭示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规律、研究社区资源开发的策略,以提高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质量的一门学科。
学习此课程,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基本规律和特征,掌握托儿所、幼儿园家长工作和社区资源开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以便在学前教育实践中能充分发挥家长和社区的教育作用,进一步调动家长和社区支持、配合、参与托儿所、幼儿园教育的积极性,促进儿童更好地成长发展。
二、课程基本内容和要求:(一)家庭与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教学要求:1.初步了解幼儿家庭教育的基本概念2.基本把握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特点教学内容:1.家庭概述2.家庭教育概述3.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特点教学难点:家庭教育的优势与局限性(二)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制约因素教学要求:1.初步理解影响家庭教育的因素2.了解家长教养方式的分类教学内容:1.家长自身素质2.家长的教养态度与方式3.家庭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4. 家庭教育的社会历史背景教学难点:区别不同家长教养方式的特点(三)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目的、任务和内容教学要求:1.初步了解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目的2.基本掌握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3.基本了解实施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注意问题教学内容:1.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目的2.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任务和内容教学难点:1.正确认识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不同内容的价值2.形成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正确态度。
(四)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原则和方法1.初步了解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原则和方法2.基本把握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教学内容:1.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原则2.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方法教学难点:对于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综合把握(五)特殊年龄阶段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教学要求:1.初步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发展特点2.基本把握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保教要点教学内容:1.胎教2.0-1岁婴儿的家庭教育3.2-3岁逆反期儿童的家庭教育4.5-6岁儿童入学时的转折和家庭教育教学难点: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实施针对性的家庭教育策略(六)特殊类型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教学要求:1.了解不同的特殊类型儿童的判定依据2.基本把握针对不同特殊类型儿童的家庭教育策略教学内容:1.智力超常儿童的家庭教育2.智障儿童的家庭教育3.离散家庭儿童的家庭教育4. 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教学难点:根据不同类型的特殊儿童的特点实施有效的家庭教育(七)学前教育机构家庭教育的指导教学要求:1.了解学前教育机构家庭教育指导的意义、任务和原则2.初步学会学前教育机构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和途径3. 学会设计家园合作活动方案教学内容:1.学前教育机构家庭教育指导的意义和任务2.学前教育机构家庭教育指导的原则3.学前教育机构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和途径4.学前教育机构与家庭的合作活动教学难点:1. 学前教育机构家庭教育指导的方式方法2.家园合作活动方案设计(八)社区与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教学要求:1.初步理解社区教育的基本内涵2、学会开发社区教育资源的策略1.社区教育概述2.社区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教学难点:社区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策略(九)新形势下的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教学要求:1.基本了解我国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基本趋势2.基本了解我国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误区3.初步把握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变革的主要内容和原因教学内容:1.当前我国学前儿童家庭教育面临的新形势2.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变革教学难点: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误区的产生原因三、学时分配表(一)先修课程学前教育概论,幼儿园教育政策法规(二)教学建议教师浓缩幼儿园科学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精华,提取出典型的、有代表性的实例,指导学生对选定的案例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审理和讨论,作出自己的判断和评价,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幼儿园教育实践相结合。
《社区与家庭教育》课程教学大纲
《社区与家庭教育》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信息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目标:
1.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了解家庭教育的性质特点、历史发展,掌握当代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服务的基本知识理论。
2.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理解家庭和社区教育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树立重视家庭教育及开展“家-校-社”合作共育的基本观念。
3.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提升分析、解决当代家庭教育问题的能力,增强与家庭、社区的沟通能力、合作能力。
4.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有效开展家庭、社区教育指导实践。
三、教学内容与预期学习成效
3
4
四、成绩评定及考核方式
五、课程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建议教材
自编讲义
2.主要参考书
赵忠心.家庭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李天燕.家庭教育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缪建东.家庭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周奇.家庭教育理论与实践 .科学出版社,2019
吴奇程、袁元.家庭教育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厉以贤.社区教育原理.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
吴遵民.当代社区教育新视野.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学前教育教学计划中的家庭与社区教育
学前教育教学计划中的家庭与社区教育学前教育是指为幼儿提供系统性、全面性的教育活动,旨在促进幼儿身心发展和全面素质提高。
在学前教育的教学计划中,家庭和社区教育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学前教育中家庭与社区教育的作用、目标以及实施方法。
一、家庭教育的作用和目标家庭是孩子们最早、最重要的教育单位。
在学前教育教学计划中,家庭教育的作用和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点:1. 形成良好的家庭氛围:良好的家庭氛围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家长应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 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学前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而家庭教育可以通过培养孩子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能力,帮助幼儿更好地适应学前教育环境。
3. 建立亲子关系:家庭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注重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
建立积极、良好的亲子关系有助于促进孩子的发展和学习。
二、社区教育的作用和目标社区教育是学前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社区教育的作用和目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供丰富多样的资源:社区是孩子们成长的重要场所,社区教育可以提供各种资源,如图书馆、公园、游乐场等,为幼儿提供广泛的学习机会和体验。
2. 培养社交能力:社区教育可以为幼儿提供与同龄人交往的机会,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 加强家校合作:社区教育是家校合作的重要平台。
家长和教师可以通过社区教育平台共同探讨幼儿的成长与教育问题,实现家校共育。
三、家庭和社区教育的实施方法为了更好地实施家庭和社区教育,教育者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 家庭教育方面:- 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增加亲子互动和交流的时间;- 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保持家庭中的安静和整洁;- 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让他们懂得独立处理一些日常事务。
2. 社区教育方面:- 组织丰富多样的社区活动,如亲子游园、亲子阅读等;- 建立社区教育资源库,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材料;- 加强和学前教育机构的合作,共同推动幼儿教育的发展。
《婴幼儿家庭与社区教育》授课计划
《婴幼儿家庭与社区教育》授课计划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帮助婴幼儿家庭了解社区教育的重要性,掌握家庭教育的技巧和方法,提高婴幼儿的教育水平,促进婴幼儿健康成长。
二、授课目标1. 了解婴幼儿家庭与社区教育的重要性;2. 掌握婴幼儿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 学会如何与婴幼儿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4. 了解婴幼儿成长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应对方法;5. 培养婴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授课内容第一部分:婴幼儿家庭教育概述1. 婴幼儿家庭教育的意义和重要性;2. 婴幼儿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 婴幼儿成长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应对方法。
第二部分:家庭教育与社区教育的关系1. 社区教育的重要性及特点;2. 家庭教育与社区教育的关系及合作方式;3. 如何利用社区资源促进婴幼儿健康成长。
第三部分: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1. 如何与婴幼儿建立信任和亲密关系;2. 沟通技巧和方法,包括语言和非语言沟通;3. 建立家庭规则和秩序,培养婴幼儿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第四部分:社会交往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1. 婴幼儿社交技能的培养方法;2. 如何在游戏中培养婴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3. 培养婴幼儿的同理心和社会责任感。
第五部分: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1. 分享成功家庭教育的案例和经验;2. 针对婴幼儿成长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3. 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让学员亲身体验婴幼儿家庭教育的方法和技巧。
四、授课方式1. 理论讲解:通过PPT、视频等形式,深入浅出地讲解婴幼儿家庭教育的基本知识和方法;2. 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家庭教育中常见的问题和解决方法;3. 实践操作:组织学员进行亲子互动游戏,亲身体验婴幼儿家庭教育的方法和技巧;4. 小组讨论:鼓励学员分享经验,交流心得,共同提高。
五、授课时间与地点授课时间:共计30小时,分为5次授课,每次4小时;授课地点:110教室。
六、总结与展望本课程通过讲解婴幼儿家庭教育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帮助婴幼儿家庭了解社区教育的重要性,掌握家庭教育的技巧和方法,提高婴幼儿的教育水平,促进婴幼儿的健康成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前儿童家庭与社区教育》教学大纲
《学前儿童家庭与社区教育》这门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课。
该课程主要是研究家庭与社区环境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探讨探讨幼儿园与家庭、社区的互动与合作关系及其对学前儿童社会适应的影响,并阐述建立幼儿园与家庭、社区伙伴关系的方法和策略,以优化学前儿童的成长环境,提高父母的教养效能和家庭生活质量,提高社区对家庭的育儿支持效率,并建立良好的幼儿园与家庭、社区伙伴关系,以支持学前儿童的发展。
该课程包括两个模块:家庭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以及家庭教育;幼儿园与家庭、社区的关系。
第一模块:家庭与儿童发展(1学分)
教学目的:1. 理解不同家庭与家庭环境及父母角色对儿童发展的影响(信念与责任);
2. 理解亲子关系和教养行为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知识与能力);
3. 理解父母的立场,学习与家庭沟通合作(知识与能力,实践与体验);
4. 形成对儿童发展进行分析与解读和干预或支持的能力(实践与体验)
教学任务:1. 掌握社会生态系统论对儿童发展的诠释
2. 掌握家庭、家庭发展、家庭教育、亲子关系的运作
3. 理解亲子关系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4. 掌握教养行为与儿童自我的发展、社会适应、成就动机的关系;
5. 了解指向于儿童健康发展的儿童行为管理策略
6. 学会支持家庭帮助儿童应对压力
教学方法:本模块采用课堂面授、案例分析以及角色扮演和社会调查等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
第一章导论
第二章生态学视野下的儿童发展
第1节生态心理学对儿童发展的诠释
第2节层次结构理论对儿童发展的诠释
第3节人类发展生态学对儿童发展的诠释
第4节人类发展文化本质理论对儿童发展的诠释
第三章家庭和父母的角色
第1节家庭功能和家庭类型
第2节养育者角色
第3节养育行为与儿童发展
第四章家庭与儿童早期社会关系的发展
第1节依恋与儿童发展
第2节积极亲子关系与儿童发展
第3节家庭与儿童同伴关系
第五章家庭与儿童自我的发展
第1节家庭与儿童的自主性与主动性
第2节家庭与儿童的自尊
第3节家庭与儿童的性别角色
第六章家庭与儿童成就动机的发展
第1节家庭与儿童的成就动机
第2节支持家庭发展儿童的成就动机
第七章家庭与儿童情绪能力的发展
第1节家庭与儿童的情绪能力
第2节支持家庭发展儿童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3节支持家庭处理儿童的压力事件
第八章家庭中的儿童行为管理
第1节儿童行为管理的理论基础
第2节家庭指向儿童成长的行为管理
第3节家庭中儿童相关行为问题的处理
第二模块:幼儿园与家庭、社区的关系(1学分)
教学目的:1. 理解与家庭、社区合作的重要性(信念与责任);
2. 培养学前教育教师与家庭、社区沟通、合作的能力(知识与能力,实践
与体验);
3. 培养教师对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指导的能力(知识与能力,实践与体验);
4. 培养准教师理解、解决家园沟通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的能力(知识与能力,
实践与体验)
教学任务:1. 理解家园合作的基础和条件,理解合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2. 学习处理教师和家长互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对策;
3. 熟悉合作类型家庭的家庭教育指导技巧和重点
4. 掌握三方共育的途径和方法
5、了解家庭和社区的资源,学习利用各种资源促进幼儿发展
教学方法:本模块采用课堂面授、案例分析、与幼儿园实时对接和课程实习等方法。
教学内容:
第九章幼儿园与家庭合作的起点、
第1节成功合作的基础
第2节幼儿园与家庭合作关系的开始
第十章幼儿园与家庭合作的益处和障碍
第1节幼儿园与家庭合作的益处
第2节幼儿园与家庭合作的障碍
第3节解决合作中的问题
第十一章幼儿园对处境特殊家庭的支持
第1节对有婚姻问题家庭的支持
第2节对有发展障碍儿童家庭的支持
第3节对新生儿家庭的支持
第4节对祖辈教养家庭的支持
第十二章社区与儿童的早期发展与教育
第1节社区在儿童早期发展中的责任
第2节社区的教育资源
第3节社区教育与社区学前教育
第十三章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的途径
第1节幼儿园与家庭的正式合作途径
第2节幼儿园与家庭的非正式合作途径
第十四章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的实践范式
第1节幼儿园与社区、家庭的伙伴关系
第2节亲师行动研究
第十五章三方共育:幼儿园、家庭与社区合作的策略
第1节家庭对社区资源的利用
第2节学校(幼儿园)对社区资源的利用——将社区融入学校(原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