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政党报刊思想的变迁 (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党报刊思想的变迁
三、中共对私营新闻业的改造
从私营公助到公私合营
私营公助: 1949年11月31日,中宣部致电华东局宣传部:‚私营报纸及公私合营报纸 ,在现阶段,有其一定的必要,故应有条件予以扶助‛;并要求华东局宣传部扶助《大 公报》:‚拨给适当数目纸张,作为公股投入该报。‛这种经济扶助有别于银行贷款, 直接作为股份投入,使得私营报纸的产权结构开始发生转变。 时至1952年底,经历了三反五反、思想改造历次运动,已为数不多的私营报纸迎来了自 创办以来的最大转折:公私合营。‚公私合营,只是在经济上有些私股暂予保留,而报 纸实际上已成为党报。‛ 在保留私营报纸最多的上海,中共上海市委下达了《市委关于 上海新闻界思想改造后加强领导问题的通知》,进一步加强对私营报纸的管束,同时宣 布《文汇报》、《新闻日报》、《新民晚报》同时进行公私合营,到1953年,所有私营 报纸都转变为公私合营报纸,后来又逐渐退还私股,实际上皆为公营。
政党报刊思想的变迁
二、延安《解放日报》的改造
‚新型记者‛:主体的改造与重塑
‚改版与思想教育改造是不可分的,把报纸变为马列主义的真正的党 的机关报,包括教育一大批新的知识分子,也包括犯有主观主义而可以改 造的人,统统改造过来。‛ ——陆定一
政党报刊思想的变迁
二、延安《解放日报》的改造
‚新型记者‛:主体的改造与重塑
政党报刊思想的变迁
二、延安《解放日报》的改造
《解放日报》改造的意义
延安《解放日报》的改版及其典范效应,在于从思想和管理制度上实现了党对报纸的绝 对领导,不仅成为全党团结和统一的一个不可分割部分,而且为实现全党的这种新的团 结和统一,起到了自己重要贡献。 《解放日报》改版,导致党报发生整体性变化。它对于党报的建设和成型,对于党报真 正成为党的战斗的机关报,同样是一次成功的尝试,是一个重大的创举,即:创立了中 国新闻史和党报史一种独特的报刊类型和操作模式——以组织喉舌为性质,以党的一元 化领导为体制,以四性一统(党性、群众性、战斗性、指导性,统一在党性之下)为理 论框架的延安范式。
2000年,国务院正式同意将中国记协的成立日11月8日定为记者节。
政党报刊思想的变迁
二、延安《解放日报》的改造
《解放日报》的创刊
1941年5月16日,由《新中华报》改组而 成的《解放日报》创刊。该报是在革命根据地 出版的第一个大型的、每日出版的中共中央机 关报,也是抗日战争时期及解放战争初期革命 根据地影响最大的报纸。
政党报刊思想的变迁
一、中共的新闻事业
《新青年》
1915年9月15日创刊,前期是启蒙刊物。 1920年改组,转身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刊物。
政党报刊思想的变迁
一、中共的新闻事业
《向导》周报
1922年创刊于上海,中共第一个政治机关报。
政党报刊思想的变迁
一、中共的新闻事业
‚红色中华通讯社‛与《红色中华》的创建
பைடு நூலகம்
政党报刊思想的变迁
二、延安《解放日报》的改造
党报改造的实质:延安《解放日报》的改版,属于延安整风运动——意识形态规整统一 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改版,只是表象,其实质则是通过版面的调整,明确报纸与党组 织的关系,从而使办报的观念、制度以及具体操作,都归统到党的一元化领导,成为党 组织这个巨大集体的喉舌。 版面变化:原先的一国际、二国内、三边区、四本地的原有格局完全打破,变为一版为 要闻,且以边区消息为主,二版是边区和国内消息版,三版为国际版,四版为副刊。
在记者的身份上,反对‚无冕之王‛的新闻观念,确立‚新型记者‛——党的喉舌、眼 睛和耳目。在观念上要有彻底转变,不能再有像一般报纸记者跑新闻那样的想法,而是 把目光向内,转到‚党的工作‛和‚群众生活‛。‚旧的传统是:报纸只谈上层人物的 活动,或者登载只供消遣的社会新闻‛,‚新‛的做法就是‚深入广大群众的生活中去 ‛,‚旧‛的观念以为‚报纸只是报纸工作人员的工作‛,新型记者则是‚更密切的与 工农兵结合,更诚恳的倾听他们的意见,更真切的表达他们的意见,更耐心更友好地帮 助他们掌握新闻事业,掌握这一战斗的武器。也就是彻底端正党报工作人员的思想倾向 ,不允许类似‚独立性‛或‚同人办报‛的观念之存在。把‚无冕之王‛抨击为随心所 欲自作主张,就是为建立新型记者作为‚集体喉舌‛的绝对服从。‚我们党报的记者通 讯员,决不能像资产阶级报纸的记者通讯员那样,自称为‘无冕之王’,我们老老实实 自称为公仆,我们是党和人民这个大集体的公仆。‛‚每一个做党报记者的同志要认识 到自己作党的喉舌、党的眼睛、党的耳朵是很光荣的‛。
政党报刊思想的变迁
二、延安《解放日报》的改造
《解放日报》改造的原因
党报改造是延安整风运动的组成部分。党何以要改造?客观看,由于长期处于互为分割 的根据地,中共中央的集中领导未必都能落到实处;就组织思想看,当时还没有树立毛 泽东及其思想的绝对地位,对于党的路线、政策等等尚有各自不同的认识和理解。因此 所谓改造党,实际上就是要扭转此种组织涣散和思想混乱,在思想上组织上统一在中央 的权威之下,亦即党的领导一元化。 博古式的‚党报‛不符合当时延安所需要的那种功能定位,‚报纸的主要任务就是宣传 党的政策,贯彻党的政策,反映党的工作,反映群众生活,要这样做,才是名副其实的 党报,如果报纸只是或者以极大的篇幅为国内外通讯社登载消息,那么这样的党报是党 性不强,不过为别人的通讯社当义务的宣传员而已,这样的报纸是不能完成党的任务的 ‛。——《为改造党报的通知》
政党报刊思想的变迁
二、延安《解放日报》的改造
《解放日报》的改造
1942年3月16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作出了《为改造党报的通知》,要求各地根据整风精 神来检查和改造报纸。 内容: : 1、加强党对报纸的领导。‚把报纸办好,是党的一个中心工作‛,‚各地方 党部应当对自己的报纸加以极大注意,尤应根据毛泽东同志整顿三风的号召,来检查和 改造报纸‛。‚要使党报编辑部与党的领导机关的政治生活联成一气。‛2.增强报纸 的党性和群众性。‚报纸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宣传党的政策,贯彻党的政策,反映党的工 作,反映群众生活。‛‚如果报纸只是或者以极大篇幅为国内外通讯社登载消息,那末 这样的报纸是党性不强‛,‚就须立即加以改正‛。‚要有与党的生活与群众生活密切 相联系的通讯员或特约撰稿员‛,文字‚应力求通俗简洁‛。3.加强报纸的战斗性。 一方面,‚要有适当的正确的自我批评‛ 和‚批评‛。‚在党报上可以容许各种不同观 点的论争,可以容许一切非党人士站在善意的立场上对我们各方面工作的批评或建议的 言论发表。‛
政党报刊思想的变迁
三、中共对私营新闻业的改造
私营报业的命运安排——以《大公报》为例
《关于大公报若干问题的通知》(1954年) 1、中央曾明确规定《大公报》以财政经济贸易方面的工作及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 主主改造为其主要的宣传报导内容,并准备条件向财政经济方面的专业报纸的方向发展 。此外,并可适当注意配合国际问题的宣传和报导。这一方针今后仍应继续贯彻执行。 现在《大公报》实际已是党领导的公私合营的报纸,但为适应国内外的政治情况,目前 对外仍保持私营的面目。各有关地区和部门的党组织应根撽中央这一指示的精神对待《 大公报》,并予以应得的协助。 2、 《大公报》编辑部的主要部分决定逐步由天津迁移北京,由中央宣传部通过该报的党 组实现党的领导。但天津市委仍应负责领导和管理该报在天津部分的日常工作和党的生 活,特别是要负责领导该报有关天津市的工作的宣传,包括财经贸易和对资本主义工商 业的改造方针的宣传,并协助其逐步解决所需的工作干部,纯洁和整顿该报的编辑部。 《大公报》企业经营方针的问题,应由中央文化部出版事业管理局统一管理。
政党报刊思想的变迁
二、延安《解放日报》的改造
‚新型记者‛:主体的改造与重塑
在新闻操作理念上,以政治为原则,形成‚用事实说话‛的报道特征。 报道不能没有事 实,因此在内容上,工农边区的新闻、大生产运动的典型纷纷成为报纸的头条。同时报 道不能没有自己的立场,这最终化为一句易懂生动的话,就是‚用事实说话‛。后来胡 乔木就说,就如同学会说话一样,人人要学会写新闻。因为新闻是今天最主要、最有效 的宣传形式,宣传,当然是我们大家都有责任。学写新闻就是叫我们学会用叙述事实来 发表意见。于是,选择什么,如何报道,均不能不时刻注意事实中所要表达或可能会表 达的‚话‛。于是,‚话‛即倾向,成为新闻把关的首要条件。
‚红中社‛创办于1931年,1937年移名‚新华通 讯社‛
《红色中华》创刊于1931年,1937年改名为《新 中华报》
政党报刊思想的变迁
一、中共的新闻事业
《新华日报》
1938年创刊于南京,为中共在国统区创 办的第一张机关报。
政党报刊思想的变迁
一、中共的新闻事业
中国青年记者协会
1937年11月8日创办于上海,中国记协的前身。
政党报刊思想的变迁
二、延安《解放日报》的改造
‚新型记者‛:主体的改造与重塑
在办报队伍的构建上,反对‚记者办报‛而奉行‚全党办报‛,消除办报者的专业意识 ,走向工农结合并改造自己。——‚各分区党委及县委宣传部长,均应担任解放日报通 讯员,并与报馆取得直接联系,负责组织其所管地区内通讯员工作,组织同级党政负责 同志及党外人士替解放日报写文章,选定区级干部中有起码写作能力的同志做通讯员‛ 。这种傍着党政机构级别层层而建的网络,并非一般意义上媒体与投稿人的关系,而是 组织与组织的行为。就报纸一方,主要为解决稿源之急,但内地里则是通过这样的联系 ,‚完成真正战斗的党的机关报的责任‛,从而‚成为党中央传播党的路线贯彻党的政 策与宣传组织群众的锐利武器。‛ 作为党组织的一方,则可以通过工作经验的介绍,不 仅有利于推动和指导工作,而且党组织的权力直接介入了报纸。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 党报——作为集体的宣传员、鼓动员和组织者,就具有了扎实的依托,以《解放日报》 后来的概括,这就叫‚全党办报‛。
政党报刊思想的变迁
二、延安《解放日报》的改造
‚新型记者‛:主体的改造与重塑
在新闻操作理念上,以政治为原则,形成‚用事实说话‛的报道特征。 1948年华北《 人民日报》发表的《全区人民团结斗争,战胜各种灾害》的报道,受到中宣部的严厉批 评,其错误归结为二:第一,全篇三分之二以上的巨大篇幅都是极乏味地而且极零乱地 用于详细列举各区各种灾情,构成一幅黑暗的图画,使人读后感到异常沉重的压迫,没 有或很少有鼓舞的力量。第二,对于灾害原因的分析完全错误。造成如此严重错误的根 源,就是‚只罗列现象‛的客观主义。无论是中宣部的批评抑或日后华北《人民日报》 所做的检查,都没有提及报道中具体事实有否失真(比如夸大、五个W失实等),其矛头 所指是客观主义所导致的不全面、不正确。解放区秋收‚平均有七成‛,报道中没有就 此从积极方面宣传战胜灾荒的巨大成绩,这是片面,以致报道角度错误;灾荒的原因笼 统地归之于‚长期战争‛,这是没有正确反映甚至是歪曲了因果关系。因此,该条报道 的致命之处,是对事实的选择、分析、评价的立足点错误。一句话,其基本倾向错了。 ‚忽视积极的鼓舞指导,是不能容许的有害的客观主义倾向。‛
政党报刊思想的变迁
三、中共对私营新闻业的改造
背景
新中国最初实行的是‚联合政府‛,基于在全社会范围内体现这一统战政策,执政 党不能出于‚舆论一律‛的目的,对一切传播机构实行党化管理,而不得不在相当程 度上允许一部分私营媒体继续存在一个时期。
在建国进程中,中共中央对私营报业实行了区别对待的政策:没收军管反动报纸, 保护进步报纸,对中间性的报纸允许登记后继续出版。 建国初期私营报业普遍面临经营困难: 1950年3月新闻出版署统计,全国共有报纸 336家,其中私营报纸58家;到1951年8月下旬,私营报纸只剩25家。
博古
政党报刊思想的变迁
二、延安《解放日报》的改造
《解放日报》的创刊
宗旨:‚本报之使命为何?团结全国人民战胜日本帝国主义一语足以尽之。 这是中国共产党的总路线,也就是本报的使命。‛ 版面:每天一篇社论或言论文章;一版为要问和欧洲消息,二版是远东新 闻版,三版是以大后方新闻为主的国内新闻版,四版则是边区新闻和副刊 各占其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