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中“曲高和寡”现象反思
音乐教学的反思
音乐教学的反思在当今社会,音乐教育被普遍认为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然而,传统的音乐教学方式是否真正契合学生的需求和时代的潮流,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反思。
传统音乐教学的困境传统音乐教学往往注重歌曲的传唱和乐器的技术练习,忽视了音乐的内涵和表达。
学生在这种环境下容易产生学习兴趣的流失,音乐教学被视作一种枯燥乏味的功课,而非一种享受和表达情感的方式。
此外,传统音乐教学还存在着对学生个性的忽视。
因为教学内容的单一和标准化,学生的独特音乐天赋和兴趣无法得到有效的发挥和培养,导致了学生之间的音乐表现差异较大,难以形成统一的乐团氛围。
走向多元化的音乐教育针对传统音乐教学所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重新审视音乐教育的本质和目的,倡导多元化的音乐教学方式。
首先,音乐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和表现力。
通过让学生了解音乐的历史背景、风格特点以及表现技巧,引导他们在音乐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形成独特的音乐个性。
其次,音乐教学应该注重发现和培养学生的音乐特长。
教师应该倾听学生的音乐创作和表演,给予他们个性化的指导和鼓励,激发学生的音乐潜能,引导他们走向音乐的光芒。
最后,音乐教学应该注重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合唱、合奏和音乐创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形成统一的乐团氛围,共同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结语音乐教学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创造力,让他们在音乐中感受真实的快乐和成就。
通过多元化的音乐教学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个性和团队精神,让音乐教育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种美好回忆和人生财富。
愿我们共同努力,让音乐教育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音乐教学活动中的音乐教学反思与改进
音乐教学活动中的音乐教学反思与改进一、反思1.教学内容单一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教学内容过于单一,往往只注重唱歌和乐器演奏,忽视了音乐欣赏、音乐创作等方面。
这样的教学方式容易让孩子们产生审美疲劳,无法全面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2.教学方法传统传统的音乐教学方法往往以教师为主导,孩子们只是被动接受知识。
这样的教学方式不利于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和创造力,也难以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3.教学评价过于片面在音乐教学中,评价往往只关注孩子们的演唱和演奏技巧,忽视了他们在音乐欣赏、创作等方面的表现。
这样的评价方式容易让孩子们产生挫败感,影响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二、改进措施1.丰富教学内容为了让孩子们全面了解音乐,我在教学内容上进行了丰富。
除了唱歌和乐器演奏,我还加入了音乐欣赏、音乐创作、音乐故事等环节。
这样一来,孩子们可以在不同的环节中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2.创新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通过创设有趣的音乐情境,让孩子们在情境中自然地感受音乐。
(2)游戏教学:将音乐教学与游戏相结合,让孩子们在游戏中轻松地学习音乐。
(3)合作教学:鼓励孩子们进行合作创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造力。
3.客观评价孩子们的音乐表现在评价孩子们的音乐表现时,我不仅关注他们的演唱和演奏技巧,还关注他们在音乐欣赏、创作等方面的表现。
这样的评价方式更加全面,有利于提高孩子们的自信心和音乐素养。
案例一:音乐欣赏教学在音乐欣赏环节,我选取了一些经典的音乐作品,如《梁祝》、《四季》等。
我会让孩子们聆听音乐,感受音乐的美。
然后,我会引导他们从音乐的结构、情感等方面进行分析,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音乐。
我会让孩子们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案例二:音乐创作教学在音乐创作环节,我鼓励孩子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属于自己的音乐作品。
我会为他们提供一些基本的音乐素材,如旋律、节奏等。
在创作过程中,我会耐心指导孩子们,帮助他们解决创作中的问题。
声音的高与底教学反思
声音的高与底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嘿,听着,咱们今天聊聊声音的高与底。
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
想想,你知道的,声音就像调色盘,各种音调和音色交织在一起。
高音就像春天的小鸟叽叽喳喳,活泼可爱;低音嘛,像是山间的溪水,沉稳又深邃。
你看,孩子们对声音的敏感程度真是让人惊讶,有时候一个简单的音符就能让他们开心得手舞足蹈,真是活宝!在课堂上,我就喜欢用这种声音的对比来引导他们,嘿,别小看这个,作用可大了。
想象一下,上课的时候,我拿出一把小小的木琴,轻轻一敲,高音清脆,真是让人耳朵一亮。
孩子们立刻就来了兴趣,眼睛都亮了起来。
然后,我故意把音调降低,低音厚重,简直像是在跟他们讲故事。
这个时候,他们的脸上就浮现出那种“哦,原来声音可以这样”的表情,真是让人忍俊不禁。
教学过程就像调音,得把每个音符都调到位,才能让整个乐曲和谐。
当然了,教孩子们区分高低音,不光是为了让他们听得清楚,更是为了培养他们的音乐感知能力。
那可是终身受益的技能呢。
就像常说的,教会他们一条河,能让他们一辈子都不愁喝水。
每次我看到他们因为能准确分辨音高而露出的那种得意的笑容,心里就乐开了花。
真是太棒了,他们的成长就是我最大的动力呀!我也会让他们自己试着发声,高声喊“好!”然后再低声说“好”,孩子们的声音时而如雷,时而如水,感觉就像是在参与一场小小的音乐会,特别热闹。
听着他们的欢笑声,我忍不住想,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情感的交流,咱们可是一起在这条路上前行的伙伴呀!看着他们的积极参与,我的内心是满满的成就感。
不过,教学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小麻烦。
比如,有些孩子可能会觉得高音尖锐,不太喜欢。
这时候,我就会鼓励他们,嘿,没关系,声音就像人一样,有不同的性格。
你可以选择用不同的方式去表达自己。
每个人的声音都是独一无二的,咱们要学会欣赏和接纳,这可是一门重要的功课哦!我常常打趣道:“如果声音都是一样的,那这个世界就太无聊了!”我还会跟他们分享一些关于音乐的小故事。
声音的高与低课后反思
声音的高与低课后反思声音的高与低课后反思1. 前言声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与他人进行有效的交流,还能够给予我们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在声音的世界中,高音和低音代表着不同的情感和意义。
通过对声音的高与低的课后反思,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声音的变化和影响。
2.声音的高与低声音的高与低主要是通过频率的不同来判断的。
高音与低音之间的频率差异可以引起人们不同的认知和反应。
高音往往给人们以轻盈、明亮和愉悦的感觉,而低音则给人们以深沉、厚重和沉重的感觉。
在音乐中,高音和低音能够产生截然不同的音乐效果。
高音往往让人感到欢快、明亮和舒适,而低音则带来深沉、沉稳和震撼的感觉。
这种音乐的变化可以使音乐更加丰富多样,给我们的听觉带来更多的享受。
3.声音的影响声音的高与低不仅在音乐中有着显著的影响,还在其他领域中产生重要的作用。
警笛的高音是为了能够引起人们的警觉和注意,而低音的电影音效则常常用来营造紧张、恐怖和压抑的氛围。
声音的高与低可以改变我们对于事物的感受和体验,进而影响我们的情绪和思维。
声音的高与低也与人的语言能力密切相关。
高音有助于对话的清晰度和表达的准确性,而低音则使人的声音更加富有磁性和魅力。
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和掌握声音的高与低,提高我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沟通效果。
4. 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感受和应用声音的高与低。
在音乐欣赏过程中,我们可以留意音乐中高音和低音的变化,体验不同音色所带来的感受和情感。
在演讲和表达中,我们可以注意使用适合的音调和音量,使自己的声音更加丰富和有感染力。
我们还可以通过声音的高与低来调节自己的情绪和心境。
当我们感到疲倦或压抑时,可以尝试听一些高音愉快的音乐,让声音的明亮和轻盈感带来积极的情绪改变。
而当我们想要沉静下来或进入深思时,可以选择一些低音的音乐或自然声音,让声音的厚重和深沉感带来平静和思考的空间。
5. 个人观点和理解对于声音的高与低,我认为它不仅是一种物理现象,更是一种情感和体验的表达。
2023年高中音乐课教学反思(6篇)
2023年高中音乐课教学反思(6篇)高中音乐课教学反思1现在的学生热衷多的是流行歌曲、偶象歌星,而对教材中的歌曲却不屑一顾;他们可以如数家珍似的报出一长溜的、连音乐老师恐怕还未所闻的歌名及某某歌星所唱,而对音乐课上老师反复教唱、竭尽所能讲解的`歌(乐)曲却模糊不清,甚至毫无印象……从此现象反思我们的教育,我们的课堂教学存在许多问题;一、课堂音乐教学中的“音乐”含量过低音乐课类似文学课,语言文字解说的多,音乐语言、挖掘艺术情感的少。
音乐课即唱歌课,仅仅唱会歌曲的多,唱好歌曲、唱得有滋有味的少。
音乐课即技能课,枯燥乏味、机械训练的多,兴趣激发、情感抒发的少。
二、课堂音乐教学中的“教师”定位失衡教师做够做足“教”字这篇__的多,创设良好环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体验的少。
教师在构思一堂课从开始直到完成教案及教学全过程,经常考虑的是我该怎样做、怎样教,很少考虑学生怎样来学、怎样来体验。
一些教案连教师说的每一句话都有了,惟独没有“这时学生该干什么、此时学生会出现什么”。
只想课堂45分钟我该怎样安排,却没想到作为“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向互动过程”。
音乐学习本身是一个复杂多样的变体,,包括听觉、视觉、运动觉全方位的。
而这种信息的输入,没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学习者的主动参与、积极体验,那“学”的过程、“学”的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高中音乐课教学反思2一个学期已经过去,回顾前一时期的音乐课教学,下面两个方面体会较深。
一、学习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目的。
作为音乐教师,首先应该明确音乐教育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能力。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音乐的各种要素、各种手段作出整体性的反应,要积极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音乐中丰富的情感内涵,还要坚决引导学生感受、体验、鉴赏音乐的'美,从而使学生不仅做到现在受益,而且做到终身受益。
音乐教学工作的反思总结
音乐教学工作的反思总结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音乐教育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反思,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对我的音乐教学工作进行反思总结,以期能够不断完善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首先,我发现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审美情趣。
音乐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演奏乐器或唱歌,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因此,我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意识,通过带领学生欣赏优秀的音乐作品,让他们感受到音乐的美妙和力量。
同时,我也鼓励学生参与音乐创作和表演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到音乐所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
其次,在音乐教学中,我发现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和技巧。
音乐是一门艺术,学习音乐需要掌握一定的技能和方法。
因此,我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和技巧,包括音乐理论、乐器演奏技巧、声乐训练等。
同时,我也注重开展多种形式的音乐活动,如合唱团、乐团、舞蹈等,让学生通过合作和表演提升自己的音乐能力和技巧。
再次,在音乐教学中,我发现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音乐是一种集体艺术,需要团队合作和默契配合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因此,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集体音乐活动,并注重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在合唱团、乐团等集体音乐活动中,我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合作训练,并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的沟通和协作习惯。
最后,在音乐教学中,我发现要注重与时俱进,结合现代技术手段进行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教育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因此,我在音乐教学中积极引入现代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教学、音乐软件、网络教学等,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我也鼓励学生积极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音乐创作和表演,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和创造空间。
总之,音乐教学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通过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审美情趣、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和技巧、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以及结合现代技术手段进行教学,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声音的高与低教学反思
声音的高与低教学反思教学反思,真的是一门艺术。
特别是声音的高与低这一课,哎呀,想起来就让人哭笑不得。
你知道,刚开始的时候,我心里想着,这个内容肯定简单。
可是,谁能想到,学生们对声音的感知居然有那么大的差异!我准备了各种各样的练习,想着大家肯定会积极参与,结果却发现有些同学一点兴趣都没有,仿佛在听天书似的。
你说,声音的高低不就是像唱歌一样吗?可是,我的同学们,真的是个个大大咧咧,完全不在状态。
于是,我决定调动一下气氛,不能让课堂变成一潭死水。
我开始给他们讲一些有趣的故事。
比如,有个小男孩,特别喜欢模仿动物的声音,学狗叫、学猫叫,简直像个小演员。
他一开口,班里的同学们都乐了,气氛瞬间活跃起来。
这时候,我心里想着,嘿,这个方法不错,看来声调的高低不光是知识,还是一门表演艺术!所以,我也开始模仿,声音高了像小鸟,声音低了像熊。
学生们笑得前仰后合,我觉得,课堂气氛终于变得热烈起来了。
然后,我又想到了一个主意,让学生们自己来表现。
他们开始分组,一组模仿高音,一组模仿低音。
结果,真是精彩纷呈,有的同学模仿成了歌唱比赛,有的同学竟然还模仿起了电影里的经典角色。
你能想象吗?一个男生竟然把《狮子王》里的辛巴学得惟妙惟肖,声音高亢得像只公鸡,惹得大家哄堂大笑。
这样的场景让我意识到,原来声音的高低不仅仅是技术上的东西,更是情感的表达!学生们的眼睛里闪烁着光芒,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我心里乐开了花。
不过,教学中也有小插曲。
那天,突然有个学生冒出来说:“老师,我觉得声音高低和我的心情有关系。
”我当时愣了一下,心想,这小子真是个哲学家!我问他为什么,他一本正经地说:“有时候我高兴的时候,声音就会高高的;而伤心的时候,声音就会低低的。
”这话一出,整个班级都静了下来,大家开始讨论起自己的声音与情感的关系。
哇,这真是意外之喜,让我觉得课堂的深度一下子提升了。
不过,有些同学还是没能跟上节奏。
有的同学显得很羞涩,可能是没信心吧,声音总是低得像蚊子一样。
高中音乐教学反思与总结
高中音乐教学反思与总结一、教学反思1. 教学目标不清晰在本学期的音乐教学中,我发现自己在设定教学目标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
有时候我没有明确教学目标,导致教学过程中有些混乱。
下一学期,我需要更加仔细地制定每节课的教学目标,确保学生能够清楚地知道他们应该达到什么样的目标。
2. 缺乏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我在音乐教学中使用的教学方法相对较少,主要以课堂讲解为主。
这样的教学方式可能会使学生失去兴趣。
下一学期,我计划引入更多的互动式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合唱练等,以激发学生的研究热情。
3. 没有充分利用辅助资源我在教学中没有充分利用可用的辅助资源,如音乐录影带、音频材料等。
这些资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音乐,提高他们的研究效果。
明年,我计划更多地使用这些辅助资源,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在研究中获得更多的乐趣。
二、教学总结1. 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通过布置一定的音乐作业,扩大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是今年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有些学生在开始时对音乐并不热衷,但通过创设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和引入一些有趣的音乐元素,逐渐激发了他们的研究兴趣。
明年,我将继续关注学生的兴趣培养,进一步挖掘他们的潜力。
2. 促进学生成长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和个人修养同样重要。
我在教学中注重个别学生的发展,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并提高技能。
课后与学生保持良好的沟通,了解他们的进步和需求,并为他们提供相关的帮助和指导。
明年,我将继续关注学生的成长,尽可能发掘他们的才华和潜力。
3. 培养合作意识音乐教学中,学生之间的合作是非常重要的。
我在课堂上鼓励学生之间互相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活动和合唱练,学生学会了相互支持和合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明年,我将继续加强学生的合作意识,让他们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音乐任务。
总之,通过对本学期音乐教学的反思和总结,我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为明年的教学做出了相应的调整计划。
下一学期,我将更加明确教学目标,引入更多的教学方法和辅助资源,注重学生的兴趣培养、成长和合作意识的培养,以期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音乐鉴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
不 重 视 反 映 在 课 堂 教 学 中 就 是 教 师 将 音 乐 鉴 赏 课 视 为 简 单 的教唱音乐课 程 。 学 生 在 课 堂 上 被 动 学 习 演 唱 歌 曲 。 教 师 采 用传 统教学观 念向学生灌 输音乐理 论知识 , 限 制 学 生 音 乐 素 质全 面提高 。 学 生完 全不能 切实 参与 到音乐 鉴 赏课 中 , 其 音 乐感知能力 和欣赏能力 迟迟得 不到提高 , 违 背 音 乐 鉴 赏 课 开
2 0 1 5 年 第 4 7 期是 试 周 刊
音 乐 鉴 赏 教 学 中 存 在 的 问 题 及 应 对 措 施
拓 鹏
( 河 北 交 响乐 团 , 河 北 石 家庄 0 5 0 0 0 0 )
摘 要: 在 我 国课 程 中 , 音 乐鉴 赏是 学 生 的 基 础 学 习课 程 , 学 生接 受教 育 并 不 能 只停 留在 文 化 知 识 层 面 , 而 忽 视 艺 术 素 养 层 面的能力培养。 随 着教 育 对 音 乐 鉴 赏 的 重 视 程 度 日益 提 高 , 音 乐 鉴 赏 成 为提 高 学 生 审 美水 平 的 重 要 手段 。当前 阶段 我 国教 育 事 业 虽 在 音 乐 鉴 赏 方 面 取 得 了重 大进 步 , 但 仍 旧存 在 很 多问 题 , 很 多 学 生 不 能 真 正 融 入 音 乐 鉴 赏课 中 , 使 音 乐鉴 赏课 成 为 另 一 种 形 式 的 纯 知 识 记 忆课 程 , 学 生在 音 乐鉴 赏 中 的 主体 性 发 挥 较 少 , 根 据 在 乐 团 中 多年 的 工作 经验 , 本 文 对 音 乐鉴 赏教 学 中存 在 的 问题 和
二、 音 乐 鉴 赏 教 学 中的 问题 应 对 措 施 1 . 教 师要 正 确认 识 音 乐 鉴 赏 的 教 学 目标 . 改 变观 念 教 师 要 真 正 改 善 音 乐 鉴赏 教 学 现 状 , 需 要从 观念 上 开 始 改 变, 最 重 要 的 是对 开 展 音 乐 鉴 赏 课 要 实 现 的 教 学 目标 形 成 一 个 正 确 的思 维 概 念 认 识 , 教 师 要 明 确 音 乐 鉴 赏 课 的 开 展 是重 在 培 养 学 生 的欣 赏 鉴 别 能 力 、 提 高 个 人 的艺 术 素 质 水 平 , 而 不 是 理 论 知识 的背 诵记 忆 。 任 何 能 力形 成 都 需 要 参 与其 中 , 切身感受 . 所 谓“ 纸上得来终 觉浅 , 绝 知此事要躬行 ” . 教 师 要 改 变 教 学 观 念, 从 思 想 上 重视 起 来 , 多 创造 让学 生 倾 听 音 乐 、 鉴 赏 音 乐 的 机 会, 使学 生在 一 次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欣赏 过 程 中得 到能 力 锻 炼 和经 验 积 累 2 . 营造 鉴 赏 的课 堂 艺 术 氛 围 . 提 高 学 生 的 学 习兴 趣 音 乐 鉴 赏 的 教 材 内容 本 身 不 是 很 好 理 解 的 .具 有 较 高 艺 术 价 值 ,学 生 初 步 接 触 时要 想感 悟 其 中情 感 和 思 想 是 有 一 定 难 度 的 。 通 常 学 生 在 难 以理 解 一 项 事 物 的情 况 下 是 很 容 易 产 生 厌 恶 情 绪 的 ,教 师 要 提 高 学 生 兴 趣 不 能 从 改 变 教 材 内容 着 手, 需 要 从 营造 课 堂 氛 围 着 手 。教 师 可 以 利 用 多 媒 体 技 术 等 , 使 学 生 在 观 看 影 片 或 视 频 的过 程 中 ,将 要 欣 赏 音 乐 与 影 片 或 视频要传 达的情感相结 合 , 更深刻 地 、 真实地 感受音 乐情感 。 用 新 颖 的 教 学 氛 围调 动 学 生 的 学 习 积 极 性 。激 发 学 生 对 音 乐 鉴赏的学习兴趣。 3 . 引导 学 生 成 为 音 乐鉴 赏 课 的 主 体 . 培养想象力。 教 师 不 仅 要 在 自身 层 面 上 加 以改 变 . 还要改变学生 . 在 音 乐 鉴 赏 教 学 中 使 学 生 充 分 意 识 到 自 己是 音 乐 鉴 赏课 的 参 与 主 体, 然后 鼓 励 学 生 积 极 参 与 。在 音 乐 鉴 赏 教 材 中 , 不论是作 曲
从《平均律钢琴曲集》曲高和寡的现象中反思我国音乐教育
已经成为我 国音乐 教育的最终 目的 ,这也是 20 年音乐教育北京 06 国际论 坛的一个核心主 旨, 得到 了国内外 专家 的一 致认 同 , 受到 了 国家教育部 的高度重视 。如果音乐教育成功了 , 人们 的音乐修养才 能够达到较高的层次 , 才会使得更 多的人接受高雅 艺术 , 从而让像 《 平均 律钢琴 曲集 》 这样的艺术奇葩在 中国的大地上灿烂 开放。另 外, 随着经 济的发展 , 各种媒体 的热炒 , 流行音乐以不可抗拒的力量 铺天盖地而来 , 让我 国的文化生态 发生了 巨大变 化 , 以强大商业运 作为后盾的流行音乐 以及其它种 种因素对其它 音乐文化带来 了极
首先从普 通中小学音乐教育上 来说 ,其音 乐教育力度是 相当 薄弱 的。许 多年以来我 国普通 中小学学校音乐 一直处于一种 有名 无实 的状态 , 乐课似乎 已经 成为语 文 、 音 数学等 主课老师们 的抢夺 目标或是成为学生们休息课 的代名词 。在升学考试面前 , 音乐课的 美育作用已经被人们所淡忘 , 甚至不值一提 。 是学校作为文化艺 但
的高度重视 , 从根本上来说还需要政府文化教育部门给予更 多的努
力, 建立相关政策鼓励发展民族音乐和严肃音乐。而学校作为文化
传 承的主要 渠道 , 则更要担负起更多 的责 任 , 建立 民族音乐与严肃
音乐文化观念 ,完成民族音 乐与 严肃音 乐文化传 承的重要任务 , 从 思想意识对人 们进行 音乐教育 , 建立有 中国特色 的音乐教 育体系 , 让人们走 出对流行音乐 的肤浅认识和欣赏 , 走进高雅艺术的殿 堂。
家, 让更多 的人成为 “ 音乐 人 口”。 以要让 更多的人 成为音 乐人 口 所
11课感知音乐的高低(四)教学反思
11课感知音乐的高低(四)教学反思在本周的音乐课中,我继续教授学生如何感知音乐的高低。
通过一系列的练习和活动,我发现学生们对于音高的理解和感知能力有了明显的提升。
我使用了一些简单的乐曲示范,让学生们通过听觉来辨别音乐的高低。
我选择了一些旋律简单、音域较小的乐曲,以帮助学生们更容易地分辨音高的差异。
通过反复聆听和比较,学生们逐渐掌握了如何区分音高的技巧。
我设计了一些互动性强的游戏,让学生们积极参与并运用所学的知识。
例如,我给每个学生发放了一个小号,然后我逐个弹奏不同的音符,学生们需要根据听到的音高来吹奏相应的音符。
这个活动不仅加强了学生们对音高的感知,还提高了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反应速度。
我还结合了视觉辅助教具,如音高线和音符图表,帮助学生们更直观地理解音高的概念。
通过观察音高线上的不同位置和音符图表上的符号,学生们能够更清晰地理解音高的高低差异,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的音乐演奏中。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学生个体的差异和需求。
对于一些学习较快的学生,我提供了更复杂的音乐素材和挑战性的练习,以帮助他们进一步提升音高感知的能力。
而对于一些学习较慢或有困难的学生,我则提供了更多的辅导和示范,确保他们能够跟上教学进度。
通过本周的教学实践,我发现学生们对音高的感知能力有了明显的提升。
他们能够更准确地辨别音乐中的高低音,并且能够将这些技
巧应用到实际的音乐演奏中。
我将继续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展,并根据他们的需求进行个性化的辅导,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感知音乐的高低。
音乐律动高低音教案反思
音乐律动高低音教案反思教案标题:音乐律动高低音教案反思引言: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理解音乐中的高低音律动,并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合作精神。
本文将对教案的设计和实施进行反思,并提供专业的建议和指导。
一、教案设计反思:1. 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教案中是否具备明确的学习目标,能够帮助学生理解高低音律动的概念和应用?2. 教学内容是否合理?教案中的音乐律动高低音内容是否与学生的年龄和学习水平相适应?3. 教学方法是否多样化?教案中是否包含了多种教学方法,如听觉训练、实践活动和小组合作等,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4. 教学资源是否充足?教案中是否提供了足够的音乐资源和器材,以支持学生的学习和实践活动?5. 教学评估是否有效?教案中是否包含了有效的评估方式,能够准确评估学生对高低音律动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二、教案实施反思:1. 教学过程是否流畅?教案中的教学过程是否有条不紊,能够顺利引导学生参与活动并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2. 学生参与度是否高?教案中的实践活动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3. 教学资源是否充分利用?教案中的音乐资源和器材是否得到充分利用,以提高学生对高低音律动的理解和感知能力?4. 教学反馈是否及时准确?教案中的教师反馈是否及时给予学生,帮助他们纠正错误并提高学习效果?5. 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教案中的教学活动是否能够使学生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提高他们对高低音律动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三、专业建议和指导:1. 确保教学目标明确具体,能够帮助学生理解高低音律动的概念和应用。
2. 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学习水平,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确保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趣味性。
3. 提供充足的音乐资源和器材,以支持学生的学习和实践活动。
4. 设计有效的评估方式,能够准确评估学生对高低音律动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5.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和反馈,及时纠正错误并提供指导。
6. 根据教学反思和学生反馈,不断改进教案设计和实施,提高教学效果。
新人教版二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设计和反思知识音的高低
新人教版二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设计和反思知识音的高低音的高低教学目标:知识与技术: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斗胆尝试、探讨,通过量种方式初步了解音的高低转变。
教学进程与方式:借助电教手腕,使学生在各项练习中进行制造性思维,从而让学生的创作本性自然展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一年级学生在充满乐趣的活动气氛中,活泼愉快地参与学习,让学生“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
教具预备:课件、音响、冲击乐器、玻璃杯、水、唱名卡片。
教学进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1 351 ,教师你好!53 31 同窗们好!二、看一看,比一比师:先出示图片两棵树对照,再请两位同窗出来比一比谁长的高一点,生:答师问:你是怎么明白谁高谁低呢?生:答师:同窗们,适才的对照是通过眼睛的观看就明白谁高谁低,那请问声音要如何来分辨高低呢?生:答。
三、听一听,比一比师:请你来听一听下面的声音都是什么声音呢?播放生活中的各类声音。
如:鸟叫、牛叫、风、雷雨、大钟、闹钟、大提琴、小提琴等,请学生说一说是什么声音。
出示相关图片,请学生仿照它们的声音,讨论一下谁的音高,谁的音低,彼此交流。
师提问:通过听辨适才的那么多奇异的声音,你能说说什么样的声音听起来高,什么样的声音听起来低吗?生:试探、回答师:今天我将和你们一路来探讨音的高低,出示课题。
适才小朋友们很细心,找到了这么多生活中的高低音。
四、敲一敲,比一比接下来让咱们“比一比”“敲一敲”:1.教师在桌子上放上两只透明的玻璃杯,杯子里别离倒入不同容量的水(敲击时能够发出不同音高的音),预备一根筷子,请个别学生用筷子敲击杯子,告知学生敲敲看那个杯子的音高,那个杯子的低。
(总结,重一点的声音低,轻一些的声音高)2.在拿出小鼓和三角铁,让学生敲一敲,听听谁的声音高。
(总结:沉一点的声音低,清脆,尖细的声音高)五、唱一唱、练一练(看看课件)(出示唱名卡)1 2 3 4 56 7课件里面有关音的高低知识和练习。
六、玩一玩、想一想(音乐火车游戏)音乐火车游戏,请小朋友依照音乐,自己编创动作感受高低不同的旋律,搭上音乐火车,围绕教室走一圈。
“曲高”未必“和寡”
“曲高”未必“和寡”[摘要]学生们超级喜爱音乐,希望在课上能取得身心的愉悦,但又对课程的内容缺少了解,缺乏爱好。
较之与讲义上的内容,他们更情愿去听流行歌曲。
针对这种现象,笔者的体会:(1)备课时莫忘备学生;(2)做学生与作者间的桥梁,激起学生情感共鸣;(3)娴熟运用参与式教学方式,调动学生踊跃性;(4)利用姊妹艺术,丰硕教学手腕。
[关键词]音乐教学高中音乐鉴赏课学生在高中音乐欣赏课中存在如此一个现象:学生们超级喜爱音乐,希望在课上能取得身心的愉悦,但又对课程的内容缺少了解,缺乏爱好。
较之与讲义上的内容,他们更情愿去听流行歌曲。
于是,一节课便在希望和失望的交替间终止了。
音乐本来是公共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之一,面对这种情形,咱们音乐教师不能不认真试探:如何充分调动自身教学手腕,培育学生关于这些优秀经典音乐的爱好,从而提高音乐鉴赏课的教学质量。
现就教学中的几个环节,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备课时莫忘备学生教师假设只依照讲义和教参来完成备课,写出来的教案看似目标明确、层次清楚,实那么却轻忽了教学对象——学生。
如此备出来的课,没能从学生的知识水平、生活体会等实际情形来预判学生的同意能力,师生之间的交流存在较大的障碍,教学成效可想而知。
乃至会有如此的现象,教师自我感觉良好,以为课上的很成功;学生却没能把握课上内容,乃至感觉一头雾水,不得要领。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备课时多想一想学生,咱们会取得意想不到的回报。
当面对一个课题时,我会分析,哪些地址学生较容易同意,哪些地址同意起来较难。
关于难点,我会花较多时刻来试探,用如何的方式能引发学生对这部份知识的爱好,用什么方式引导学生去真正把握这部份知识。
例如,在备《划时期的音乐大师——贝多芬》这节课时,我着重考虑了如此一个问题:如何让学生充分感知到贝多芬音乐里的“自由、平等、博爱”的启蒙思想,体会到他音乐中所包括的理性与思索的辉煌。
若是只依照讲义和教参来组织教学内容,显然内容会比较抽象、生涩,过量理论性的语言,更会拉大学生与音乐之间的距离。
小班音乐高和低教案反思
小班音乐高和低教案反思教案标题:小班音乐高和低教案反思教案反思:在小班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入高音和低音的概念,帮助幼儿感知和区分不同的音调。
以下是对教案的反思和一些建议,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1.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在教案中,应明确列出教学目标,例如:- 能够听辨高音和低音的区别;- 能够模仿高音和低音;- 能够通过声音的高低进行简单的音乐创作。
2. 教学内容的设计:- 引入高音和低音的概念:通过使用不同的乐器或声音资源,向幼儿展示高音和低音的区别。
可以使用钢琴、小提琴等乐器演奏高音和低音的示范,同时播放一些具有高低音特点的音乐片段。
- 高音和低音的模仿:鼓励幼儿模仿教师演奏的高音和低音,可以使用身体动作或声音模仿的方式进行。
- 高音和低音的创作:提供简单的乐器或声音资源,让幼儿自由发挥,创作一些简单的音乐片段,强调高音和低音的运用。
3. 教学方法的选择:- 视听法:通过展示和演示不同的高音和低音,帮助幼儿直观地感知和理解概念。
- 听觉训练法:通过听辨高音和低音的练习,提高幼儿对音调的敏感度和辨别能力。
- 模仿法:通过模仿教师演奏的高音和低音,培养幼儿的音乐表达和模仿能力。
- 创作法:通过提供创作的机会,激发幼儿的音乐创造力和想象力。
4. 教学活动的丰富性:- 游戏活动: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例如“找高音”和“找低音”,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和巩固所学内容。
- 听音乐鉴赏:选择一些具有明显高低音特点的音乐作品,让幼儿欣赏和辨别其中的高音和低音。
- 乐器体验:让幼儿亲自尝试演奏一些乐器,感受高音和低音的不同。
5. 评估方式的多样性:- 观察记录:通过观察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记录他们对高音和低音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 口头回答:提出一些问题,让幼儿口头回答,检查他们对高音和低音的认知程度。
- 创作展示:让幼儿展示他们创作的音乐片段,评估他们对高音和低音运用的能力。
通过以上反思和建议,教师可以进一步完善小班音乐高和低教案,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并提高幼儿对音调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音的高低教学反思
音的高低教学反思声音的变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音量是由物体的振动的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就越弱。
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振动的频率越快,声音就越高;振动的频率越慢,声音就越低。
过程与方法:运用语言来描述和记录的声音,并能根据声音的高、低、强、弱给听到的声音分类。
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善于观察,并把事物的特点和性质相联系的习惯。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比较,认识音量由物体的振动幅度决定,感受声音的强弱和高低变化。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比较声音的强弱和高低变化。
【教学准备】为每一组准备:1把钢尺或塑料尺、2个同样的杯子里面装有不同量的水、1张“杯子声音高低的实验记录单”、一块钉两颗钉子的木板、1根橡皮筋。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前播放一段音乐给学生欣赏《西班牙斗牛士》,问学生:听了音乐后有什么感受(让学生初步感受声音的高低、强弱变化)揭示课题《声音的变化》(二)展开新课1.观察比较声音的强弱变化一把钢尺,怎样使它发出声音(1)实验:使钢尺的一部分伸出约10cm,用一只手压住尺子的一端,另外一只手拨动另一端。
注意拨动尺子时避免尺子和桌面撞击。
先轻轻拨动钢尺,观察钢尺上下振动的幅度有多大,发出的声音有多强,并用振动幅度的大或小、声音强或弱作记录。
再用力拨动钢尺,与前面的实验进行比较,尺的上下振动幅度和发出的声音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重复实验3~4次,体会物体振动时,振动幅度的大小与声音强弱之间的关系。
(2)实验活动,记录实验结果。
(3)汇报实验结果(4)小结: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
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音量的单位是分贝。
2.观察比较声音的高低变化(1)实验:观察比较四个装有不同水量的杯子声音高低的变化四个杯子,分别盛水:满杯,3\/4杯,1\/2杯和1\/4杯。
试着用铅笔和小木棒敲击杯口,比较发出的声音。
能用声音高,较高,较低,低来描述吗现在记录单上记录预测。
音的高低教学反思
音的高低教学反思《音的高低》教学反思重难点选取的反思新课标理念强调指出,小学音乐教育应“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在本节课的全部教学中,我将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对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分五个环节进行:首先,我用一个童话故事把学生带进“森林音乐会”的研究情境中。
“昨天晚上有一只小精灵来告诉我,音乐森林里藏着一些秘密,要我今天一定带小朋友们去找一找。
究竟是些什么秘密呢?让我们坐上火车赶快到音乐森林去找找吧。
”紧接着,我扮演老虎和小猫在森林音乐会上演奏钢琴,分别在钢琴的低音区和高音区演奏《小雨沙沙》,学生通过对比听辨,就能很直观地感受出两次弹奏的音乐高低不同,从而引入课题《音的高低》。
这样导入,学生会因为好奇而产生强烈的研究兴趣,能形象直观地感知到音的高低。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音的高低的认识和辨别,我设计了两个活动。
引导学生通过实践体验去寻找、感受音的高低。
一个是“找一找”:让学生敲击打击乐器,聆听并模仿其发出的声音;联系生活模仿动物、交通工具等各种声音,从而找到高音和低音。
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容易混淆音的强弱和高低,误认为响的音就高,轻的音就低。
为了引导学生区分这两者的不同,我设计了“辨一辨”的活动:先让学生听辨并模仿几组声音的高低,仔细对比这些声音;让学生充分交流,总结出正确分辨高低音的方法:又尖又细的声音比较高,又粗又重的声音比较低。
为了让学生活学活用,牢固掌握辨别音的高低和强弱的方法,我还用钢琴弹奏出强弱不同但音高相同的音让学生听辨,明白音的高低和音的强弱无关。
这样,既突破了区分音的高低与音的强弱这个教学难点,又加深了学生对高低音的感受,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听辨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这一环节,我设计了师生合作做一做“神奇的水杯”的小实验来研究如何应用音的高低。
第一,我让学生分别敲出盛有满杯和半杯水的水杯对比创造出高低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教学中“曲高和寡”现象反思宝坻育英中学李志军宝坻教师进修学校孙钰玲音乐是人类最古老的、最具群众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
但我们在生活和教学活动中不难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对于音乐表演最为热衷的是从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小学生高年级开始出现部分学生转为热衷于欣赏音乐,到了初中阶段大部分男同学不再活跃于音乐表演的场合(据我观察这一年龄段的大多数男孩子更热衷于体育活动以彰现个性),而部分女同学也逐渐退到音乐表演的幕后;等到了高中阶段能继续音乐学习的“发烧友”已经是凤毛麟角了。
请看下面这组对初中学生调查的数据:表一:表二:表三:从以上统计数据我们不难看到:大部分学生对音乐学习是充满期待的;但在学习内容上与音乐教学又是有矛盾的。
从调查数据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大多数学生喜欢上音乐课(97%)、喜欢听音乐、喜欢唱歌(88.8%),但对现在音乐课本的“教学内容”满意度仅仅为43.30%;愿意在音乐课堂上“学唱”自己不喜欢的歌曲的有22.40%;而绝大多数学生(92.5%)欣赏的是流行歌曲,愿意在音乐课中加入流行音乐学习的占89.60%……,这说明什么问题呢?诗人屈原的弟子宋玉曾描述楚国一个音乐场景:一位歌者在唱歌,刚开始唱的是《下里》、《巴人》跟他一起唱和的有数千人,当他唱到《阳阿》、《薤露》时能跟他一起唱和的也有数百人,而当他唱到《阳春》、《白雪》时能唱和者不过数十人,等他运用“转调”等技术演唱时能跟唱的只有数人了。
这个“曲高和寡”的典故固然反映了歌者音乐修养、能力的高下及歌曲的雅俗之别,但也从侧面反映出音乐普及教育中的困难性。
反思一:音乐教学中“曲高和寡”现象的成因在那里?随着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特别是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向前推进,近年来音乐教育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但在音乐教学中,大多数中学生喜欢上音乐课,但不喜欢音乐课应学习的教学内容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曲高和寡”的现象呢?我想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音乐学科在中小学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没有确立起来。
众所周知,在长期的应试教育模式下,音乐教育在很多人眼里(特别是在学生家长和学校领导眼中)只是一门可有可无的“小三门”学科。
近年来,有很多高等艺术院校的毕业生,他们宁可在大城市中“打工”也不愿意到学校做一名普通的音乐教师,这不值得我们思索吗?同样,在我的身边就有很多我所熟知的音乐教师“改了行”,去教数、语、外等所谓的一些“主科”。
因为教这些学科才会被校领导重视,才能更广泛的得到学生家长与社会的认同,才能更早的评上更高级职称、提高待遇。
而那些工作在音乐教师岗位的同仁们则不外乎只剩下了两种人:一种人甘于寂寞、任劳任怨;另一种人甘于平凡、得过且过。
为了彻底改变音乐教育这种“曲高和寡”的现象、彻底改变音乐教师的尴尬局面,我觉得我们有必要呼吁国家为艺术教育“立法”,为高雅音乐的传播途径“立法”。
另一方面,长期以来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强调抽象知识记忆、简单模仿和大量的巩固练习,教师的教学以讲授知识、指导练习为主,忽视了对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理解能力和表现能力的培养。
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逐渐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生学习方法被动单一,“接受性学习”成为音乐教学过程中的主旋律。
在此过程中,学生就逐渐形成了对教师的依赖性,对音乐学习的消极,对音乐课堂教学内容的排斥。
反思二:在音乐教学中是教“下里巴人”还是教“阳春白雪”中学生为什么喜欢流行音乐?一个是外在的客观原因——源于社会环境影响。
在时下这个信息时代,流行的一切都等同于“商品”,都预示着商品背后的“巨大利益”,在这种“利益”的驱使下,“商业炒做”的威力是强大的;它对一个未成年的中学生的影响力更是不言而喻。
另一个内在的主观原因是——自娱;荀子曰:“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以不能免也,故人不能无乐。
”从人们诞生的那一刻起,音乐就开始陪伴着人生。
我们不也经常说要“寓教于乐”吗?可见“寓教于乐式”的教学是受师生欢迎的。
但“寓教于乐”等同与学生的“寓学于乐”吗?我想这两者之间是不能划等号的。
什么是“经典音乐”?余秋雨在《青年人的阅读》中对“文学名著”的论述应该给我们以启示:“名著不管是不是够格,总是时间和空间节选的结果,我们可以不在乎名著,却不可以不在乎时间和空间。
一部似乎并不怎么样的作品居然被时间和空间首肯,这本身就是一个极有文化深度的悬念,光凭着这个悬念也值得去读一读。
”经典音乐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精神,是一个民族优秀文化的结晶,更是一个民族优良文化传统得以传承的重要载体。
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其所蕴涵的丰富的人类精神生活是中学生身心得以健康成长的保障。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音乐教学中,应该“下里巴人”和“阳春白雪”兼而有之,而不是只有“下里巴人”。
“下里巴人”可以作为“阳春白雪”铺垫。
只有“下里巴人”则是可怕的。
如今的中学生音乐学习现状如不加以改变,则意味着在不远的将来,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他们成为这个社会的主力军时,我们的民族音乐文化精髓会在他们当中大量流失,而他们自身的精神生活也会因此而审美视野不宽广、审美情趣不高雅。
反思三:如何避免音乐教学中“曲高和寡”现象的出现从中学生的身心特点来看,他们正处于一个喜动不喜静的阶段。
他们在心理上一是越来越具有“成人感”,越来越具有“独立性”;二是具有较强的进取心,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音乐艺术倾向逐渐由自我表现、张扬个性向意志、情感的表达发展。
所以,在这一阶段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是多方向的;有的学生喜欢流行音乐,而有的学生喜爱古典音乐,有的……对于他们这种“我就是我,我和世上一切都有区别”的心理表现,音乐教师一定要给予关注。
学习,特别是音乐学习,是充分体现学生自己以自己的学习过程为监控对象的学习。
然而,学生音乐学习能力的培养又是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的。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一定要起到“领路人”的作用。
而要想使学生“信其道”则首先要使其“亲其师”。
所以在培养学生音乐学习能力的过程中,教师的“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等行为将对端正学生音乐学习态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运用多种教学手段,采取多种教学策略。
1、“激情导课”——在音乐教学中当一个的“好导演”音乐学习活动首先是一种认知活动。
而在这种认知活动中,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是不稳定的。
这就需要教师的“激情”来帮助学生随时进行自我调节。
维果茨基指出:教育的影响是通过学生心理特点的“中介”和“折射”而发生作用的。
“中介”就是学生当时的内心体验,这种内心体验好像一个三棱镜,教育的影响只有通过它的“折射”才能对学生的心理发生作用。
所以,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多种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刺激学生的学习动机。
如:猜谜语、讲故事、做游戏等。
2、“大胆革新”——在教学内容上要多渠道联系学生实际生活,演一个“好配角”《音乐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要重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要加强音乐课与社会的联系。
”所以音乐教师应“大胆革新”教学内容,精选一些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音乐作品来补充教学。
如一些适合学生欣赏和学习的影视歌曲、学生感兴趣的流行歌曲等,从而拉近音乐课与学生生活的距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的人文内涵。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个人情绪的自我调节都会伴随着不同的情感体验——喜欢或是不满、兴奋或是烦恼、沉静或是浮躁等等,这都是个性的张扬以及个人价值观在起作用。
这时候他们的价值取向是什么呢?显然是学生个人的自我需求。
在这种自我需求的存在下,音乐教师所要扮演的是一个“好配角”。
这样不仅能更加激起学生的自我调节的驱动力,而且还能把握学生自我调节的方向。
如我在教学中有同学向我提议:在课堂中欣赏一下“周杰伦的歌曲”。
我说:“可以呀,但是要由你们自己搜集相关资料,向全班同学介绍”。
两、三周后“周杰伦歌曲听赏课”在几个同学的精心准备下如期进行,课中同学们对周杰伦的几首代表作进行了讨论、欣赏。
如《东风破》的古诗韵味;《以父之名》的美声伴唱、宗教韵味、说唱律动;《双截棍》的音乐动感;《蜗牛》的歌词内涵;《梯田》的环保意识等。
我对他们多角度的分析作品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3、“勇于探索”——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当质疑设问的“先行官”中学生的身心发展与他生活的家庭、集体、社会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学生不能够以积极正确的态度面对现实的问题,逃避、空想、懒于观察与学习、情绪不稳定、行为盲从、不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经不起挫折等现象时有发生。
音乐的愉悦性是其本身的特性之一,悦耳的音乐本身就会让学生产生快感。
但由于中学生的知识储备有限,生活阅历还比较肤浅,对于音乐的深层次认识,所以在音乐教学中就需要音乐教师充当质疑设问的“先行官”。
如我在讲解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时,创设以下问题:(1)为什么乐曲一开始音乐由低到高缓慢展开,而不是直接出现“鸟语花香”的旋律?(2)为什么乐曲中的“爱情主题”旋律反复出现,有何意味和暗示?(3)为什么乐曲中的“封建势力”的主题要设计为音乐下行,上行好吗?(4)乐曲中“投坟的锣声”体现了一种什么风格?(5)乐曲采用越剧音乐素材,但运用西洋“奏鸣曲式”进行创作是为了什么?通过一系列“设问”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不断思考,在“口水仗”中迫使学生运用以往所获得的学习经验加以发挥,在争辩中不知不觉的提高了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4、“强调过程的体验”——在教学中逐步加强学生的音乐感知,整合学生的音乐经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建立以鼓励为主的评价机制达尔文有一句格言:“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
让学生感知到音乐本体的方法我想莫过于增强“直观性训练”。
如:合唱中的和声训练,可运用“柯尔文音高手势”以无声的手势帮助学生建立音高、音准的概念;节奏训练可运用“声势练习”或“打击乐练习”体会音的长短;歌唱训练可运用“无声练习”体会歌唱的不同呼吸方式或打开喉咙的状态等等。
“体态律动”更是整合学生音乐经验的好方法,随着音乐的律动让学生自由的伸展身躯,随着音乐的情绪去表达自己的情感。
而“即兴创作”既扩充了学生对音乐的思考,又加强了对各种音乐语言的运用;在创作过程中,既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又获得了更丰富的生活经验;同时对于其它音乐教学内容的学习也会起到促进作用。
如乐理知识的学习、视唱练耳能力的提高等都会因创作的需要得到加强,尤其是它能够打破音乐的神秘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伟大领袖毛主席曾说:“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亲口尝一尝……”。
电影《牧马人》有一句经典台词:“人是一种喜欢玩耍的动物”都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做中学”或者说“玩中学”。
中学时期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方法论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
这一阶段的学生,他们对人生充满憧憬、对生活充满希望,在他们的脑海中,什么音乐都是美的,只有喜欢与不喜欢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