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文言翻译与断句
文言断句、翻译
![文言断句、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d4f873af0029bd64783e2c32.png)
一.文言文断句技巧文言断句、标点最根本的方法是多读多背,形成语感。
有了一定的语感,读到该停顿之处,就会自然而然的停顿,不必苦思。
断句加标点也讲求一定的技巧,方法如下⑴名词断句法通读全文,找出人名、地名、事名、物名、朝代名、国名、官职名等。
这些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
然后考虑:什么人,办什么事,采用什么方式,取得什么接结果。
例如: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
《资治通鉴》⑵借助虚词断句文言文中的虚词用法较多。
如“盖”“夫”“其”等发语词常放在句首,“耳”“乎”“哉”“焉”“也”“耶”等语气词常放在句尾,“之”“以”“则”“而”等助词、连词、介词常放在句子中,掌握了这些词的用法,会更好地帮助我们断句。
﹙曰后往往加冒号;“盖”、“夫”大多在句首;“于”、“而”一般在中间;“耶”、“乎”经常表疑问;“矣”、“耳”后面加句号;“哉”字后面跟感叹;“也”、“者”表停顿或句或逗看情况。
﹚如: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从句意看,这段文字是使者与赵威后的对话。
威后的对话中有三个相同的结构,都是“耶”字煞尾,它是表疑问的,故应用问号。
在第二个“曰”字后的引文中,“岂”是表反问的副词,应放在句首,和后边的“乎”照应,构成“岂------乎”句式,“岂”前应断开。
因此,全句可断为: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⑶借助成份断句文言句式中,主谓结构居多,但主语常省略。
借助句子成份,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
如:诸葛亮之次渭滨关中震动魏明帝深惧晋宣王战乃遣辛毗为军师句中动词有“次、震动、惧、战、遣、为”等,然后以动词为中心,弄清句子结构,“次”的主语是“诸葛亮”,补语是“渭滨”;“震动”的主语是“关中”;“惧”的主语是“魏明帝”,宾语是“晋宣王战”;“遣”的主语也是“魏明帝”,宾语是“辛毗”,而“辛毗”又是“为军师”的主语。
3.1.2文言句读和翻译
![3.1.2文言句读和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0872818b8762caaedc33d402.png)
酒③大陈,以饮乡人。镠起劝酒,自唱还乡歌以娱宾。
文言句读和翻译
真题体验
时将筑宫殿,望气者④言:‚因故府大之,不过百年;填
西湖之半,可得千年。‛武肃⑤笑曰:‚焉有千年而其中
不出真主⑥者乎?奈何困吾民为!‛遂弗改造。
首 页
(节选自《西湖梦寻·钱王祠》作者 【注释】
张岱)
①省茔垄:祭扫祖墓。②亟拜:急忙下拜。
首 页
米煮之果腹而归。
(节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
文言句读和翻译
真题体验
1.用“/”为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2分) 红日将颓余思粥担者即为买米煮之果腹而归。 [答案]红日将颓/余思粥/担者即为买米煮之/果腹而归。
首 页
(2分,对三处2分,两处1分,一处不得分) [解析] 断句应在粗通文意的基础上进行,注意关键
首 页
纷纷出来游玩赏春。面对美好春光,人们深深陶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表达流畅,意思符合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在理解句子大意的基础上,加以合理的想象,
③牛酒:即牛和酒,古代用来犒劳、祭祀。④望气者:
观测云气占卜之人。⑤武肃:即钱镠。⑥真主:贤明
的君主。
文言句读和翻译
真题体验
3.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 (限断三处) (3分) 盖初生时光怪满室父惧将沉于了溪。
首 页
[答案] 盖初生时/光怪满室/父惧/将沉于了溪。 [解析] 断句应建立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一些关键 的提示词语也要注意,如“光怪、父”等,同时注意 只划三处。
浙江新中考中考语文复习第三篇专题二文言文阅读第二节文言断句和翻译课件1209218
![浙江新中考中考语文复习第三篇专题二文言文阅读第二节文言断句和翻译课件1209218](https://img.taocdn.com/s3/m/a0641d0e9e31433238689308.png)
解题:翻译时要注意添做到课内外的迁移运用。“汝”字,
在《愚公移山》“甚矣,汝之不惠”句中学过;“异”字,
在《出师表》“不宜异同”句中学过。另外,有些句子直译
后,与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会有比较大的不同,可以考虑
作适当的意译。
答案:(示例)从今以后,可以让他和你们一起到学院读
书,住宿吃饭的标准不能和你们有所不同(或者意译为:要
和你们一样)。
第十一页,共60页。
第十二页,共60页。
一、初中阶段文言文特殊句式 1.判断句。判断句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 对主语进行判断,常见句式为“……者,……也”,翻译 为“……,是……”。如:“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 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2.倒装句。翻译这类句子时,要调整好语序,按照现 代汉语的一般语序翻译。如:“甚矣,汝之不惠。”
(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孝孺投笔于地,且哭且骂曰:“死即死耳,诏不可草!” 方孝孺把笔抛在地上,一边哭一边骂说:“死就死吧, 诏书(我)是不可能帮你起草的!”
第三十一页,共60页。
【参考译文】 方孝孺,字希直,一字希古,是浙江宁海人。方孝孺 年幼时机警聪敏,两眼炯炯有神,每天读书超过一寸厚。 他成年后跟从宋濂学习,常常把阐明王道、使天下达到太 平作为自己的使命。他曾经卧病在床,家中断了粮食。家 人把这件事告诉他,他笑着说:“古人一个月才吃九顿饭, 贫困的人难道只有我吗?”
(节选自《明史·方孝孺传》) 【注释】①磔,zhé,古代一种酷刑,把肢体分裂。
第二十九页,共60页。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读书日盈.寸 满 ②尝卧病,绝.粮 断,尽 (2)给文 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 ,停顿处用 “/”划开。(限 断两处) 城下之日 / 彼必不降 / 幸勿杀之。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断句和翻译课件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断句和翻译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71e6e59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3a.png)
反问 “不亦...乎”、“孰与……乎”、“其……乎”、“安……哉”、 句式 “何……为”等反问句式;
被动 句式
“为……所……”、“受……于……”、“见于……”等被动句式;
固定 “如……何”、“况……乎”、“何(以) ……为”等固定句式,以及文 句式 言文中常常出现的总分、分总形式,这些都是我们断句时很好的帮手。
战
下无法守”,吾往年读之,亦无甚警惕;近岁在外办事, 乃知上之人必揆诸道,下之人必守乎法。若人人以道揆
演
自许,从心而不从法,则下凌上矣。“爱人不亲”章,
练
往年读之,不甚亲切;近岁阅历日久乃知治人不治者智 不足也此切己体察之一端也。
1.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 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 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14
季A子B贤C使D国E及F季G子H则I吴J可K以L兴M及N兄O弟P相Q继
CHM
【解析】吴王寿梦有四个儿子:长子叫谒;次子叫余祭;三子叫夷昧;少 子叫季札,被称为延陵季子,在兄弟中数他最贤能,三个兄长都知道这一 点。于是吴王寿梦死后,长子谒要将王位让给季子,季子始终不肯接受。 谒便作誓约说:“季子贤能,如果君位传给季子,那么吴国就能兴盛。我 们就按照兄弟次序继承王位。”(他)每当吃饭时便祈祷说:“但愿我能 早死,把君位传给季子。”
文言文断句和翻译
1
文 言 文 断 句
2
字句必须能讲通
原
内容必须与整体语境相符
文
则
兼顾古汉语词汇、语法、音韵、修辞以及古代
文化常识
言
断
名代断句
句
虚词断句
方 法
句式断句
排偶断句
对话断句
第四章 文言文阅读 第二节 文言翻译与断句
![第四章 文言文阅读 第二节 文言翻译与断句](https://img.taocdn.com/s3/m/9094113383c4bb4cf7ecd13e.png)
第四章文言文阅读第二节文言翻译与断句第二节文言翻译与断句第一部分六年高考题荟萃2009年高考题1.(09年广东卷)用“/”给下列文段断句。
李迪贤相也方仁宗初立章献临朝颇挟其才将有专制之患迪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而仁宗君德日就章献亦全令名古人所谓社稷臣与斯见之。
答案李迪贤相也/方仁宗初立/章献临朝/颇挟其才/将有专制之患/迪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而仁宗君德日就/章献亦全令名/古人所谓社稷臣/于斯见之。
2.(09年江苏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6处)观足下所为文百余篇实先意气而后辞句慕古而尚仁义者苟为之不已资以学问则古作者不为难到古者其身不遇于世,寄志于言,求言遇于后世也。
自两汉以来,富贵者千百,自今观之,声势光明,孰若马迁、相如、贾谊、刘向、扬雄之徒,斯人也岂求知于当世哉。
(选自杜牧《答庄充书》,有删节)答案观足下所为文百余篇/实先意气而后辞句/慕古而尚仁义者/苟为之不已/资以学问/则古作者不为难到/古者其身不遇于世……3.(09年北京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短句。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
(取材于《老子·七十七章》)答案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补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
解析文言文的断句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与翻译相关的题型,其难度低于翻译,但读不懂文句,断句也是很困难的。
考生可在读懂大意的基础上,据标志词进行辅助断句。
如据实词“补不足”、“人”、“损”,据虚词“之”、“是以”等可辅助判断。
2008年高考题1.(08北京)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
杨朱过于宋东之逆旅有妾二人其恶者贵美者贱杨子问其故逆旅之父答曰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杨子谓弟子曰:“行贤而去自贤之心,焉往而不美。
文言文节奏划分及翻译
![文言文节奏划分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a08d4c42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88.png)
夫文言文,古人之言也,其文简奥,节奏明快,读之令人心旷神怡。
然欲读通文言文,非独记其字义,辨其句读,更需领悟其节奏,方能得其真意。
本文将论述文言文节奏划分之要领,并附以翻译,以助学者领悟。
一、文言文节奏划分1. 句读句读,即句子的停顿。
文言文句读,有定句读与变句读之分。
(1)定句读:指句子中固定的停顿点。
如:“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此句中,“孔子曰”与“学而时习之”之间,为定句读。
(2)变句读:指句子中根据语气、修辞等需要灵活停顿的点。
如:“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此句中,“食无求饱”与“居无求安”之间,为变句读。
2. 词语节奏词语节奏,即词语中的停顿。
文言文中,词语节奏有以下几种情况:(1)单音节词:如“日、月、山、水”等,读时无需停顿。
(2)双音节词:如“天地、日月、山水”等,读时在中间停顿,如“天地/日月”。
(3)多音节词:如“国家、百姓、人民”等,读时在词组内部停顿,如“国家/百姓”。
二、文言文翻译1. 直译直译,即直接翻译。
在翻译文言文时,直译是最基本的方法。
如:“吾日三省吾身。
”直译为:“我每天三次反省自己。
”2. 意译意译,即根据原文的意思进行翻译。
在翻译文言文时,意译适用于难以直译的句子。
如:“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意译为:“孔子说:‘学习并时常温习,难道不是很愉快吗?’”3. 融译融译,即将直译和意译相结合。
在翻译文言文时,融译适用于复杂的句子。
如:“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融译为:“孔子说:‘了解学问的人不如喜欢学问的人,喜欢学问的人不如以学问为乐的人。
’”三、总结文言文节奏划分及翻译,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环节。
学者需认真领悟文言文节奏,掌握直译、意译、融译等翻译方法,方能深入理解文言文,领略古人之智慧。
现将本文要点总结如下:1. 文言文句读有定句读与变句读之分。
2. 词语节奏有单音节、双音节、多音节之分。
25文言句读和翻译
![25文言句读和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e1a2c654a98271fe910ef9e0.png)
二、从微观上把握句中每个实词、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以理解实词和虚词为基础,对常用文言实词虚词,尤其是活用、
3.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划出两处。(2分)
方 急 时∕不 及召 下 兵∕以 故 荆 轲 逐 秦 王。
[解析] 此题考查文言句子的准确断句。要读懂文句,从整体 上根据其意思来划分朗读停顿。
4.翻译下列句子。(6分) (1)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_心__里_的__愤__怒__还__没__发__作__出__来__,__上__天__就__降__示__了__征__兆__。________ (2)使毕使于前。 让__他__在__(_大__王__)_面__前__完__成__使__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徐君温良泛爱,所居以循吏②称,不为皦察之政③,而行不 失于直。观其所说④,而其为人可得也。堂成,君与客饮于堂上。 客醉而歌曰:“吾欲为曲⑤,为曲必屈,曲可为乎?吾欲为直, 为直必折,直可为乎?有如此杉,特立不倚,散柯布叶,安而 不危乎?封植灌溉,剪伐不至,杉不自知,而人是依乎!庐山 之民,升堂见杉,怀思其人,其无已乎?”歌阕而罢。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翻译时应以直译为主,意 译为辅。翻译这个句子,应采用直译的方式,注意落实关键词 语的意思。如:“欲”“直”“折”“乎”四个关键词的翻译 错一个扣0.5分。
考点涵析
理解和翻译文言句子是综合考查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读、 文言句式和特殊句子的一种手段。文言句读是翻译文言句子的前 提,而准确的文言句读必须在理解句子内容的基础上完成。翻译 文言文要求准确、通顺。准确是指译文要尽量符合原文意思;通 顺是指译文前后连贯,语言流畅,合乎现代汉语语法规范。
文言断句与翻译
![文言断句与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b9875eb865ce050877321308.png)
④语感断句法:根据长期阅读形成的 文言语感能力来断句。
整体把握文章、理解文意, 断句的关键。
(二)翻译:完成下面的习题,请同学们自己总
结一下翻译的方法。
1,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 2,良进曰:“九江王黥布,楚枭将,与项王有郗 (xì ,通 “隙”,矛盾,隔阂 );彭越与齐王田 荣反梁地。此两人可急使。 ……”汉王乃遣随何
④增补法,是通过增加、补充词句来翻译文言文的方法。 主要是增补省略成分。
如:归
亦
捧心 而颦 Nhomakorabea其 里。
(丑女)回家后也捧着胸口、皱着眉头在村里(走来走去)。
⑤删减法:是通过删除文言文原文中的一些发语词、 语气词等来翻译文言文的方法。
如:……近 代 未 之 有 也。 ……近代从未有过这样的事。 ⑥保留法:是将文言文中的一些词语原样保存在译文 中的翻译方法。主要是人名、地名、官名、族名,以 及时间、年号等专有名词。 如:“西施”
文言断句与翻译
一、“考纲”:“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 子。”
在这句话中,“理解”是指能读懂文言文表达 的内容,理解文意是断句和翻译的基础。 文言断句是根据对文意的理解,确定无标点 的文言语句的停顿,有时也要求加标点。 文言翻译是语言的转换——把古汉语转换为 现代汉语,并准确地表达原文的思想内容。 断句和翻译关系密切——对文章全面正确的 理解、准确的断句是翻译的基础,翻译则是运 用现代汉语对文言文意的精确表述;断句是解 读文言文的初步能力,翻译是解读文言文的高 层次能力。
练习3、阅读下文,翻译画线语句 ……(何远)后为武康令,愈厉廉节, 除淫祀,正身率职,民甚称之。太守王彬 巡属县,诸县皆盛供帐以待焉。至武康, 远独设糗③水而已。武帝闻其能,擢为宣 城太守。自县为近畿④大郡,近代未之有 也。 …… 注释 ③糗(qiǔ):干粮。④近畿(jī): 京城附近地区。
文言文断句与翻译PPT课件
![文言文断句与翻译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ffe47ac31b765ce040814c1.png)
CHENLI
7
三、借助虚词断句
•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 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 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 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CHENLI
8
三、借助虚词断句
•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 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
• 或谓郊岛谁贫曰岛为甚也曰何以知之以其诗知之郊曰种稻 耕白水负薪斫青山岛曰市中有樵山客舍寒无烟井底有甘泉 釜中尝苦干孟氏薪米自足而岛家俱无以是知之耳
• 或谓:“郊岛谁贫?”曰:“岛为甚也。”曰:“何以知之?”“以 其诗知之。郊曰:‘种稻耕白水,负薪斫青山。’岛曰:‘市中有樵 山,客舍寒无烟。井底有甘泉,釜中尝苦干。’孟氏薪米自足,而岛 家俱无,以是知之耳。”
CHENLI
15
09年北大自主招生断句兼翻译
• 吴人之妇/有绮其衣者/衣数十袭/届时而易之/而 特居于盗乡/盗涎而妇弗觉/犹日炫其华绣于丛莽 之下/盗遂杀而取之/盗不足论/而吾甚怪此妇知绮 其衣/而不知所以置其身/夫使托身于荐绅之家/健 者门焉/严扃深居/盗乌得取/唯其濒盗居而复炫其 装/此其所以死耳/天下有才之士不犹吴妇之绮其 衣乎/托非其人/则与盗邻/盗贪利而耆杀/故炫能 于乱邦/匪有全者/杜袭喻繁钦曰/子若见能不已/ 非吾徒也/钦卒用其言/以免于刘表之祸/呜呼/袭 可谓善藏矣/钦亦可谓善听矣/不尔/吾未见其不为 吴妇也
CHENLI
14
09年北大自主招生断句兼翻译
• 吴人之妇有绮其衣者衣数十袭届时而易之而特居 于盗乡盗涎而妇弗觉犹日炫其华绣于丛莽之下盗 遂杀而取之盗不足论而吾甚怪此妇知绮其衣而不 知所以置其身夫使托身于荐绅之家健者门焉严扃 深居盗乌得取唯其濒盗居而复炫其装此其所以死 耳天下有才之士不犹吴妇之绮其衣乎托非其人则 与盗邻盗贪利而耆杀故炫能于乱邦匪有全者杜袭 喻繁钦曰子若见能不已非吾徒也钦卒用其言以免 于刘表之祸呜呼袭可谓善藏矣钦亦可谓善听矣不 尔吾未见其不为吴妇也
文言文断句口诀及翻译
![文言文断句口诀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aa775ce3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e8.png)
文言文,古汉语,文法深,断句难。
欲求解,口诀传,遵循规,无遗言。
一、看标点,易断句。
凡有标点,皆可断处,句读之间,一目了然。
二、找虚词,断句端。
虚词常作,句中停顿,若遇助词,必断无疑。
三、视实词,定断点。
实词之间,意义相连,若断此处,意义难全。
四、句式同,断句同。
四字为句,两句为一,六字为句,三句为联。
五、语序正,断无差。
文言文序,先主后宾,断句于此,不失其义。
六、韵脚对,断无错。
韵文断句,韵脚为据,韵脚对应,断句无误。
七、对仗句,断句同。
对仗之句,断法相同,若断此处,对仗不合。
八、疑问句,断句显。
疑问之句,句末问号,断句于此,疑问明确。
九、感叹句,断句长。
感叹之句,句末感叹,断句于此,感叹强烈。
十、省略句,断句巧。
省略之句,意犹未尽,断句巧妙,意蕴深远。
翻译如下:文言文,是古代汉语,文法深奥,断句困难。
想要解开其中的奥秘,这里有口诀传授,遵循这些规则,不会有遗漏。
一、看标点,易断句。
只要有标点符号的地方,都可以作为断句的地方,句读之间的分隔,一目了然。
二、找虚词,断句端。
虚词经常作为句中的停顿,如果遇到助词,必定要在这里断句。
三、视实词,定断点。
实词之间,意义相连,如果在这里断句,会导致意义不完整。
四、句式同,断句同。
四字一句,两句一组,六字一句,三句一联。
五、语序正,断无差。
文言文的语序,主语在前,宾语在后,断句于此,意思不会出错。
六、韵脚对,断无错。
韵文断句,以韵脚为依据,韵脚对应的地方,断句不会有错。
七、对仗句,断句同。
对仗的句子,断句的方法相同,如果在这里断句,对仗就会不协调。
八、疑问句,断句显。
疑问句的句子,句末有问号,断句于此,疑问就会显得明确。
九、感叹句,断句长。
感叹句的句子,句末有感叹号,断句于此,感叹就会显得强烈。
十、省略句,断句巧。
省略的句子,意思还没有表达完,断句要巧妙,才能表达出深远的含义。
断句_文言翻译与断句(精品)_公开课
![断句_文言翻译与断句(精品)_公开课](https://img.taocdn.com/s3/m/4619240aeff9aef8941e063f.png)
等意义,直译会不明确,应用意译。如: 秋毫不敢有所近。 (《鸿门宴》) 直译:连秋天里野兽的毫毛也不敢接近。听 起来很别扭,不如意译为:连最小的东西都不 敢接近。这样听起来容易让人理解、接受。
巩 固 提 高
翻译下列句子。 1、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2、千古江山,英堆无觅孙仲谋处。 3、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4、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六、并。在文言文的一些单句或对偶、排比的
复句中有“变文”(“互文同义”)的用法 , 几个同义词配合使用。翻译时可以合并。如:
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孔雀东南飞》)
其中“东西”、“左右”翻译时可以合并:坟墓四周 种植上松柏、梧桐树。
上面介绍的基本上是直译的方法,无法直译 的,也不能逐字逐句地硬译,那就要在传达原 作精神的前提下采用意译的方法。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寡人之于国也》) 可译成:凭(自己只跑了)五十步笑(跑了)一百步 的,那怎么样呢?
四、删。文言文有些词,删去后不影 响句子的准确通顺,可以删略。 1、删除无意义的虚词。如:
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者”起提顿作用,“也”表示判断语气。翻译时, “者”、“也”都可删去不译。陈胜是阳城人 。
句,句不离段” 。翻译文言文,要以 直译为主,力求字字落实;无法直译 的,可以领悟原文精神,采用意译, 要做到“对”而“不死”。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
信——要求是忠实于原文的内容和每个句子
达——要求是翻译出的现代文表意要明确、
语言要通畅、对原文的语气进行重点理解, 使译文更达意。
的含义,用现代汉语字字落实、句句落实直译 出来。不可以随意增减内容。
七、直译。译出实词、虚词,活用的词和通假字,
固定格式。例如:无乃……与?译为恐怕……吧;是何 异于……译为“这与……有什么不同?”;直……耳译 为只是……罢了。如何(何如)、奈何、若何(何若) 连用,表询问或商量的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怎么样 (的)、为什么、怎么等。
文言断句与翻译-PPT课件
![文言断句与翻译-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f2e8d6aa8956bec0875e305.png)
•
牛弘性宽厚笃志(专心致志) 于学虽职务繁杂书不释手弟弼好酒 而酗尝醉射杀弘驾车牛弘还宅其妻 迎谓曰叔射杀牛弘无所怪问直答曰 作脯坐定其妻又曰叔忽(突然)射 杀牛大是异事弘曰已知颜色自若读 书不辍
唯是脯资饩牵竭矣,吾子之将行也。
• 一、牛弘笃学 • 牛弘性宽厚,笃志于学,虽职务 繁杂,书不释手。弟弼好酒而酗, 尝醉射杀弘驾车牛。弘还宅,其 妻迎谓曰:“叔射杀牛。”弘无 所怪问,直答曰:“作脯。”坐 定,其妻又曰:“叔忽射杀牛, 大是异事。”弘曰:“已知。” 颜色自若,读书不辍。
•
给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 读”。明辨句读,是阅读古文最基本的 能力。断句的基础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 会。因此断句前先要通读几遍,力求对 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将能断开 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精 力分析难断句与上下文的联系。在断句 时,还应注意文章的体裁、语言风格、 句意的完整与否。标点的使用要合乎规 范,和现代汉语标点的用法相同。加强 诵读,增强语感,对断句标点有很大的 帮助。
(3)看虚词,定句读。古人写文章, 不用标点符号。他们明辨句读,虚词就 成了重要标志。尤其是语气词和一些连 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如: 夫、盖、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 敬副词,常常用在句首;也、矣、乎、 耶、欤(邪)、焉、哉等语气词,常常 用在句尾;以、于、为、而、则等连词 常用在句中。根据这一特点,找出虚词 就有助于句读。
首先,要通读全文,综合运用学 过的知识,顾及前后文,反复研究, 人物及关系 把握主要内容。 事件 • 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 其意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帝曰 方且图之后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 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 曰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 堂帝顾谓主曰事不谐矣 如其克谐, •
《文言断句与翻译》课件
![《文言断句与翻译》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3340233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27.png)
文言断句的实际应用
诗歌
文言断句被广泛应用在中国古代 诗歌中,创作出千古绝唱,留下 珍贵的人类文化遗产。
书法
文言断句为书法创作者提供了基 础和框架,促进了书法艺术的发 展。
经典著作
许多中国古代经典都是以文言断 句的形式编写的,如《论语》、 《庄子》等。
文言断句的基本规则
分句
• 按照意义独立分出句子, 一句话可以分为多个句
1
对仗法
通过对应词汇和句子,使文本具有一定韵律和节奏感。
2
借代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用一个词或短语代替一个已经确定的内容,使文本更简明扼要。
3
反复法
利用同义词或反复句式加强语气,并使文本更容易理解记忆。
文言断句的翻译方法
逐字翻译法
尽可能地保留原文的结构和意义,用现代汉语直 译。
转化法
将文言的某些语言现象转换为现代汉语的类型和 结构,然后翻译。
意译法
根据文言的特点和上下文,转换为意义相近的现 代汉语翻译。
加点解释法
在翻译时加入注释或解释,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原 文的意义。
案例分析:优秀的文言断句翻译实例
原文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聚精会神,刻苦努力,方能掘到发掘文学艺术前 沿之山间玉,挖出伟大作品中的新意。 冤魂不散,祸国殃民。
翻译
文言断句与翻译
欢迎来到文言断句与翻译的课程!在这个课程中,我们将探索文言断句的规 则和技巧,并学习如何用最好的方式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
什么是文言断句
历史渊源
文言断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千年前的甲骨文时期,迄今仍然广泛应用。
句法特点
文言断句的主要特点是每句话都可以独立成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文言翻译与断句第二节文言翻译与断句 2010年联考题 1.(广东省中山市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一幅数千言不加点窜当时学者翕然宗之而博览强记尤长典章制度喜诲诱后进以成名者甚众答案精密有规裁/善细字起草/一幅数千言/不加点窜/当时学者/翕然宗之/而博览强记/尤长典章制度/喜诲诱后进/以成名者甚众 2.(浙江省金华十校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把下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客有问陈季方:“足下家君太丘,有何功德而荷天下重名?”季方曰:“吾家君譬如桂树生泰山之阿,上有万仞之高,下有不测之深;上为甘露所沾,下为渊泉所润。
当斯之时,桂树焉知泰山之高,渊泉之深,不知有功德与无也!” 注:太丘:陈��,字仲弓,东汉颍川许(现在河南许昌)人,做过太丘县令。
(1)足下家君太丘,有何功德而荷天下重名?(2)当斯之时,桂树焉知泰山之高,渊泉之深,不知有功德与无也!答案(1)您的父亲太丘先生,有何功德而负天下盛名?(2)这时候桂树哪知道泰山有多高,渊泉有多深呢!所以我不知道我爸爸有什么功德。
【参考译文】有客人问陈季方(陈谌):“ 您的父亲太丘先生,有何功德而负天下盛名?”季方回答说:“我爸爸就像生在泰山角落的桂树,上有万仞高峰,下有万丈深渊;上承甘露浸湿,下被渊泉滋润。
这时候桂树哪知道泰山有多高,渊泉有多深呢!所以我不知道我爸爸有什么功德。
” 3.(广东省佛山市2010届高三一模)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论曰朱穆见偏党毁俗志抑朋游之私遂著《绝交》之论蔡邕以为穆贞而孤穆徒以友分少全因绝同志之求党侠生敝而忘得朋之义蔡氏贞孤之言其为然也!答案论曰 / 朱穆见偏党毁俗 / 志抑朋游之私/ 遂著《绝交》之论 / 蔡邕以为穆贞而孤/ 穆徒以友分少全 / 因绝同志之求 / 党侠生敝 / 而忘得朋之义 / 蔡氏贞孤之言 / 其为然也! 4.(广东省深圳高级中学2010届高三一模)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古人有言一夫不耕或受其饥一妇不织或受其寒况数万之众其所损废亦以多矣推之于古验之于今必然之效也答案(1)古人有言/一夫不耕/或受其饥/一妇不织/或受其寒/况数万之众/其所损废/亦以多矣/推之于古/验之于今/必然之效也 5.(浙江省杭州外国语2010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用斜线(/)给下列文字断句。
建武四年太尉陈显达督众军北围马圈景宗从之以甲士二千设伏破魏援拓跋英四万人及克马圈显达论功以景宗为后景宗退无怨言魏主率众大至显达宵奔景宗导入山道故显达父子获全答案建武四年/太尉陈显达督众军北围马圈/景宗从之/以甲士二千设伏/破魏援拓跋英四万人/及克马圈/显达论功/以景宗为后/景宗退无怨言/魏主率众大至/显达宵奔/景宗导入山道/故显达父子获全。
6.(天津一中2010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盖智可以谋人而不可以谋天良医之子多死于病良巫之子多死于鬼彼岂工于活人而拙于活己之子哉答案盖智可以谋人,而不可以谋天。
良医之子,多死于病;良巫之子,多死于鬼;彼岂工于活人而拙于活己之子哉? 7. (重庆八中2010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用斜线(/)给下面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唐天宝中,南诏叛,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讨之,丧士卒六万人。
杨国忠掩其败状,仍叙其战功。
时募兵击南诏,人莫肯应募国忠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行者愁怨所在哭声振野。
至十三载,剑南留后李宓将兵七万往击南诏,南诏诱之深入,闭壁不战,宓粮尽,士卒瘴疫及饥死什七八,乃引还。
蛮追击之,宓被擒,全军皆没。
国忠隐其败,更以捷闻,益发兵讨之。
(《容斋随笔》卷四•李宓伐南诏)答案人莫肯应募/国忠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行者愁怨/所在哭声振野 8.(广东省深圳市2010届高三第一次调研)用“/”为下列文段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朱心�K《古文评注便览》评曰:欧阳公好士之诚出于天性故严之介演之奇即无曼卿亦必见取况二人皆交曼卿曼卿与公即非泛交又先下世则因此及彼人情天理也。
故两篇皆从此入手,只直书其事,而友谊盎然,所谓文到妙来,不过自写其性情耳。
答案欧阳公好士之诚出于天性/故严之介/演之奇/即无曼卿/亦必见取/况二人皆交曼卿/曼卿与公即非泛交/又先下世/则因此及彼/人情天理也。
故两篇皆从此入手,只直书其事,而友谊盎然,所谓文到妙来,不过自写其性情耳。
9.(湖南省雅礼中学2010届高三第六次月考)给下面的句子用斜线断句。
上�而政险则是虽无一至者无益也夫星之队木之鸣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答案上�而政险/则是虽无一至者 /无益也 /夫星之队/ 木之鸣/ 是天地之变/ 阴阳之化 /物之罕至者也 10.(天津市耀华中学2009届高三模拟考试)线(/)给下面短文断句。
季庄闻其至必倒屣出迎相对小室极意讲论自昼竟夜殆忘寝食告去则送之数里相得欢甚。
答案季庄闻其至/必倒屣出迎/相对小室/极意讲论/自昼竟夜/殆忘寝食/告去则送之数里/相得欢甚 11.(广东省韶关市2010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给文中语句断句。
善会骂曰老贼何敢拟议国士恨吾力劣不能擒汝等我岂是汝屠酤儿辈敢欲更相吏邪临之以兵辞气不挠凛然有节答案善会骂曰/老贼何敢拟议国士/恨吾力劣/不能擒汝等/我岂是汝屠酤儿辈/敢欲更相吏邪/临之以兵/辞气不挠/凛然有节 12.(广东省肇庆市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统一检测)/”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今泥熟仗素干不伏贺鲁为贼所破虏其妻子汉兵有于贺鲁诸部落得泥熟等家口将充贱者宜括取送还仍加赐赉答案今泥熟仗素干/不伏贺鲁/为贼所破/虏其妻子/汉兵有于贺鲁诸部落得泥熟等家口/将充贱者/宜括取送还/仍加赐赉 13.(山东省平度一中2010届高三上学期学情检测)列文言文段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况钟字伯律靖安人钟虽起刀笔然重学校礼文儒单门寒士多见振赡有邹亮者献诗于钟钟欲荐之或为匿名书毁亮钟曰是欲我速成亮名耳立奏之朝召授刑部司务迁御史答案(况钟,字伯律,是江西靖安人。
况钟虽然出身于刀笔吏,)却重视学校教育,礼敬文人儒士,贫寒之家的读书人有很多被他帮助的。
有个叫邹亮的人,献诗给况钟,况钟想要推荐他,有人写了匿名书信诋毁邹亮,况钟说道:“这是想让我更快地成就邹亮的名声啊。
”立即奏明朝廷,朝廷征召邹亮并授予他刑部司务一职,后升任御史。
14.(湖南省长沙市一中、雅礼中学2010届高三三月联考)斜线“/ ”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
其鳞�其肉刳其肠断其首而弃之鲲鲕遗胤莫不备俎豆是无异夫大鲔也答案脱其鳞/�其肉/刳其肠/断其首而弃之/鲲鲕遗胤/莫不备俎豆/是无异夫大鲔也。
15.(重庆一中09-10学年高三上学期调研测试)用“/”断句。
其诗比杜子美李太白为有余遂与渊明比辙虽驰骤从之常出其后其和渊明辙继之者亦一二焉答案其诗比杜子美李太白为有余/遂与渊明比/辙虽驰骤从之/常出其后/其和渊明/辙继之者/亦一二焉。
2010年1月更新 1.(安徽省利辛二中2010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共断为5句)帝诘之宗道谢曰有故人自乡里来臣家贫无杯盘故就酒家饮答案帝诘之/宗道谢曰/有故人自乡里来/臣家贫无杯盘/故就酒家饮 2.(广东省2010届高三六校第三次联考)用“/”给下列文段断句。
至于临大事决大议垂绅正笏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谓社稷之臣矣其丰功盛烈所以铭彝鼎而被弦歌者乃邦家之光非闾里之荣也。
答案至于临大事/决大议/垂绅正笏/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谓社稷之臣矣/其丰功盛烈/所以铭彝鼎而被弦歌者/乃邦家之光/非闾里之荣也 3.(贵州省兴义九中09-1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为下文划线的句子断句。
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
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 孟子对曰:“有。
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答案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 4.(湖南省雅礼中学2010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给下面划线的句子用斜线断句。
臧孙行猛政,子贡非之,曰:“独不闻子产之相郑乎推贤举能抑恶扬善有大略者不问其短有厚德者不非小疵家给人足囹圄空虚。
子产卒,国人皆叩心流涕,三月不闻竽琴之音。
其生也见爱,死也可悲!” 答案独不闻子产之相郑乎/推贤举能/抑恶扬善/有大略者不问其短/有厚德者不非小疵/家给人足/囹圄空虚。
5.(湖南师大附中2010届高三第四次月考)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
梁丘据谓晏子曰吾至死不及夫子矣晏子曰婴闻之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婴非有异于人也常为而不置常行而不休者胡难及也(节选自《晏子春秋》)答案梁丘据谓晏子曰/吾至死不及夫子矣/晏子曰/婴闻之/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婴非有异于人也/常为而不置/常行而不休者/胡难及也参考译文:梁丘据对晏子说:“我到死也赶不上先生了!”晏子说:“我听说,肯做事的人常常可以获得成功,愿前行的人常常可以达到目的地。
我没有不同于别人的地方,只是经常去做而不放弃,经常前行而不停止,有什么难于赶上呢?” 6.(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0届高三上期期中考试)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其为政纤悉周密尝置二簿识民善恶以行劝惩又置通关勘合簿防出纳奸伪置纲运簿防运夫侵盗置馆夫簿防非理需求兴利除害不遗余力。
答案其为政/纤悉周密/尝置二簿/识民善恶/以行劝惩/又置通关勘合簿/防出纳奸伪/置纲运簿/防运夫侵盗/置馆夫簿/防非理需求/兴利除害/不遗余力。
7.(湖南省岳阳县一中、澧县一中2010届高三第一次联考)为文中未加标点的语句断句(只需断句不用考虑标点,停顿处用 / 表示)��死时有仆杨立者守之不去北兵见而义之缚之以归答案�菟朗� / 有仆杨立者 / 守之不去 / 北兵见而义之 / 缚之以归。
2007--2009年联考题 2009年联考题 1.(北京市西城区2009年5月高三年级抽样测试语文试题)用斜线(/)给下面的额短文断句。
孟子曰言近而旨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君子之言也不下带① 而道存焉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人病舍其田而芸人之田所求于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轻。
【注】①不下带:带,腰带。
古人不视下带,即只视带之上。
此处比喻注意眼前常见之事。
答案孟子曰/言近而旨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君子之言也/不下带而道存焉/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人病舍其田而芸人之田/所求于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轻。
2.(北京市海淀区2009年高三下学期期末练习〈语文〉)在下面短文中用“/”断句。
鲁有恶者其父出而见商咄反而告其邻曰商咄不若吾子矣且其子至恶也商咄至美也彼以至美不如至恶尤乎爱也故知美之恶知恶之美然后能知美恶矣(取材于《吕氏春秋•有始览•去尤》)答案鲁有恶者/其父出而见商咄/反而告其邻曰/商咄不若吾子矣/且其子至恶也/商咄至美也/彼以至美不如至恶/尤乎爱也/故知美之恶/知恶之美/然后能知美恶矣 3.(北京市丰台区2009届高三语文统一练习〈二〉)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