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与断句(讲)(解析版)
文言文断句与翻译
文言文断句与翻译文言文断句与翻译一、断句解读韩愈在《师说》中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习其句读就是教学生断句。
中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一篇代章甚至一本书,都是一个汉字挨着一个汉字地写下来的,所以前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常常在一句话的末了用。
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du)。
给古书断句也可以叫断句读。
二、考点解析2004年,断句被列入北京高考语代《考试说明》。
作为一项能力来考查,2005年复旦大学自主招生试题中也出现了给文言文加标点的题目,2005、2006全国高考有多个省市考了文言文断句。
断句是考查文言文的传统方式,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
明辨句读,要综合运用古汉语字词句及古代历史代化等方面的常识,因而断句能力高低,成了阅读文言文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
古人之所以重视断句,是因为断句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对代意的理解,断句失误,必然误解古代原意。
古书中就有一些记录断句不当而造成理解错误的材料。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有这样一个故事: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夔一足(一足,一只脚。
笔者注),信乎?曰:夔,人也,何故一足?彼其无他异,而独通于声。
尧曰:夔一而足矣。
使为乐正。
故君子曰:夔有一,足。
非一足也。
这个小故事,对于人们认识断句的重要性,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三、高考试题回放(1)用/给第一部分文言文阅读材料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断句。
(3分)史官曰交友之道难矣人当意气相得时以身相许若无难事至事变势穷不能蹈其所言而背去多矣况既死而能养其亲乎吾观杜环事虽古所称义烈之士何以过而世俗恒谓今人不逮古人不亦诬天下士人哉参考答案:(1)史官曰/交友之道难矣/人当意气相得时以身相许/若无难事/至事变势穷/不能蹈其所言而背去者多矣/况既死而能养其亲乎/吾观杜环事/虽古所称义烈之士何以过/而世俗恒谓今人不逮古人/不亦诬天下士子哉(2006年高考广东语代卷第12题)从试卷的得分情况可以看出,考生文言文的断句能力较差,这实质上是缺乏文言文的语感。
第十讲——文言文断句与翻译
3、寻找标志,辅助断句。
1、代名词 2、找虚词 3、察对话 4、辨句式
同学们给文言文标点时,常犯的一个毛病是一边看一边注上标点,看完了, 也就标完了。待回头检查时,又觉得有许多不妥之处,却又无法改正。其实这 种“一步到位”的方法是行不通的。因此,在给文言断句时,有四个环节。
①先通读全文,了解文意,分析情节。此时切勿动手标点,如一遍读 完不能理解,可连续读上二至三遍,直至理解。 ②根据文章的内容或层次,先断出几个大的段落或层次,此时注意句 首、句末虚词,这样凭借段落、层次或句首、句末虚词,把确有把握 的地方断开来。
辰 辰
文 言 文
老财主立字据
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以 (小组合作) 从财主的角度怎么断句? 从先生的角度怎么断句?
曾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一个富翁生性吝啬,聘请教书先生时,讲明膳食供给很微薄。当时,这 位教书先生一口应允了。但借口恐怕口说无凭,写了一张没有加标点符号的合约:“无鸡鸭亦可无 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富翁根据自己的主观愿望,理解为“ ”欣然签字。哪 知吃第一顿时,教书先生就大喊大叫:“怎么尽是素菜,没有荤菜,我们不是约好了 ‘ ’ 吗?”弄得这个富翁哭笑不得。
③对每一段落或层次按照前后顺序,从头到尾地进行解剖,分出若干 个句子,加上恰当的标点。
④通读全文,进行检查,对个别疑难之处,可根据上下文予以推断。
代名词
1、代名词:古人有姓、名、字、封号、谥号、谦称、自称、别称、尊称,官名、 文体名称等。 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时间等。 常见代词基本有下面三种: ⑴人称代词: 吾、我、予、余、朕、孤、寡人、臣、仆、妾等词,代说话或写文章的人, 即今之所谓第一人称代词。其中“我”字,不仅各时代的文言皆用,而且 一直用到现在。其余的在现代汉语中都不用了。 尔、汝、君、公、阁下、陛下、足下等,代受话人,是第二人称代词,相 当于现代汉语的“你”“您”。其中“阁下”“陛下”有外交用语中还用。 若遇到这些情况要做停顿。如: (1)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2)捕蛇者/说。(3)陋室/铭。 (4)爱莲/说。(5)出师/表。(6)马/说。(7)汉/丞相/诸葛/武侯祠。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06文言文的断句(学生版+解析)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06.文言文的断句【思维导图】【知识要点】一、知识点断句:断句,断句又称“句读”,是阅读文言文最基本的能力。
我国古典书籍上本无标点符号,古人通读时根据文义作停顿,或同时在书上按停顿加圈点,叫做断句。
这种“句”往往比现在语法所讲的“句“短。
二、断句的方法(一)基本方法:读文段,知大意阅读。
通过语感逐字翻译句子,明确大意。
根据句意面出朗读节奏。
(二)借助词性断句。
标出文段中的重要的名词,特别是专有名词。
如人名、地名、事名、物名、官名、族名、国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朝代名、官职名等。
这些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
小结归纳:(1)主谓之间、谓宾之间、谓语中心词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2)古人的姓、名、字、封号、谥号、谦称、自称、别称、尊称、官名、文体名称等的后面要停顿。
(三)借助文言虚词断句在句尾的语气词:者、也、矣、焉、哉、耶、耳、邪等。
在句首的单音节发语词:夫、惟、盖、凡、苟、若、岂等。
句首的复音节虛词:至若、于是、是故、若夫、至于、嗟夫、虽然、然则等。
疑问语气词:何、胡、安、曷、焉、何如、奈何等。
(四)句首的时间词之前往往断开时间词主要有:少顷、少时、顷之、俄顷、忽、忽然、既而、俄而等。
(五)借助对话标志词断句特殊对话标志:语、曰、云、言、道、谓等。
(六)借助文言句式断句如判断句、宾语前置、倒装句等。
(1)如:…者…也,是典型的判断句式或表示判断关系的词等;【解题方法】1.主谓之间要停顿。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
2.动宾(动补)之问要停顿。
①受任/于败军之际。
3.句首语气词(发语词)要和后面的句子分开。
①盖/竹柏影也。
4. 句首表示假设、转折的连词(若,至若,而,然则)后面必停顿。
①然则/何时而乐耶?5. 句首总结性的词语如”故”、“是故”、“是以“后面必停顿。
①故/自号日醉翁也。
6.承接前文的指示代词之后要停顿,如“是”“此”。
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文言文断句和翻译
对曰夫兵在御之得其道不在 众多陛下取其壮健以道御之 足以无敌于天下何必多取细 弱 以 增 虚 数 乎!
对曰/夫兵在御之得其道/不在众多/ 陛下取其壮健/以道御之/足以无敌于 天下/何必多取细弱/以增虚数乎!
译文:(魏徵)答复说:“军队是否有用在
于能否统领得法,而不在人数众多。陛下征发 成丁男子中身体健壮的,用合适的方法统带, 足以无敌于天下,何必再多征募尚未成丁的男 子,用来虚增人数啊!
夫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为 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夫童 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 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 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人而非 真全不复有初矣
人呢?所以说高大的宫室与放纵的游乐,不被人 们羡慕觊觎,那是太少了。
[译文] 孟子说:“言语浅近而含义深远,这是 善言;操守简约而给予广博,这是善道。君子的言语, 讲的虽是常见的事情,可是道就在其中;君子的操守, 从修养自己开始,从而使天下太平。有些人的缺点就 在于放弃自己的田地,却去锄别人的田地——要求别 人的很重,而自己负担的却很轻。”
鲁有恶者其父出而见商咄反而告 其邻曰商咄不若吾子矣且其子至 恶也商咄至美也彼以至美不如至 恶尤乎爱也故知美之恶知恶之美 然后能知美恶矣
其前山曰陶山/华阳外史弘景之所隐居/其东南山曰 日铸之峰/欧冶子之所铸剑也/寺之后/薄崖石有阁曰 松风阁/奎上人居之。
灵峰山,山上有金鸡峰。峰上的草大多是竹子,数木大多是 枫树、松树。鸟类大多是竹鸡,竹鸡的形状像鸡但比鸡小, 身上有花纹色彩,喜欢鸣叫。有座寺庙坐落在山中,四面环 山。寺前面的山叫做陶山,是华阳外史(官职名)陶弘景隐 居的地方。寺的东南面的山叫做日铸峰,是欧冶子铸剑的地 方。寺的后面叫做薄崖石,石上有座楼阁叫做松风阁,奎上 人(宗奎)住在里面。
专题03 文言断句(解析版)-备战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文言文阅读备考秘籍(七年级)
专题03文言断句★考点分析★给文言文断句,首先要研读短文,理解文段的大意。
熟读精思,理解内容是正确断句的前提。
因为读不懂就点不断,不理解就点不准。
我们在大致掌握了文章意思之后,凭语感把确有把握、容易分辨的地方先断开来,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分析难断的句子。
下面一些语言标志,可以帮助我们断句:1.文言文在叙述人物的对话时,经常用曰云言等字,所以,遇到曰云言等字,如果它是表示说的意思时,后面应断开,如: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
2.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
3.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
4.常用在句首的时间词,如未几、已而、既而、俄而等,前面应当断开,后面有时也可断开。
如“俄而/雪骤”5.文言文的一些习惯句式,如“不亦/说乎”,可在其前后断句。
6.文言文习惯上较为固定的结构(词组),如有所、无所、有以、无以、以为、何所、孰若、至于、足以、得无、无乃、何以、于是、然则等,不要把它们拆开。
一些专有名词,如官名、地名、人名等,中间也不能断开。
如“王凝之/妻也””7.名词、代词经常做主语或宾语,如果判断这个名词或代词做主语,就在它的前面断开,如:“其/一犬坐于前”。
如果判断这个名词或代词做宾语,就在它的后面断开。
动词的前后往往都不能断开,因为它前面往往有主语,后面往往有宾语。
8.古人写文章,很多时候讲究对仗工整,多用对偶句、排比句、反复句。
利用这一特点,也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断句的准确率。
题目做完后通读一遍,凭借语法知识和语感,来检验断句是否正确合理:点断后的句子是否讲得通,是否符合情理、符合逻辑。
要想提高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我们平时就要注意学好课本中的经典文言课文,掌握实词、虚词、句法、词法,培养扎实的文言功底;熟读一些经典的文言文,培养语感;适当做一些专题练习,加强运用。
这样,正确断句的能力就会在阅读和实践中形成。
专题06 文言文停顿(解析版)-2023年中考语文考前抓大分技法之文言文阅读
专题06文言文停顿(解析版)【考点穿透】明辨句读,要综合运用古代汉语字词句及古代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中考对断句的考查,从题型来讲有两种:一是客观题,一是主观题。
从材料的来源来看,有的出自所选文段,有的出自其他典籍,还有的出自教材后的补充文段。
从所选语句的特点来看,有的句式整齐,有的有明显的标志。
从考查重点来看,侧重于语法停顿而非语音停顿,一般不考具体的标点,只要求用斜线断开。
文言文停顿与断句规律文言文中的停顿与断句有两种:一是句子与句子间的停顿,即根据标点符号来确定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停顿;一是句子中短暂的停顿,它是以词或词组为单位,根据句子的成分关系和意义关系来划分语气停顿。
确定文言文停顿与断句,大致有以下几种方法:一、一些虚词放在句子的开头强调语气时,一般应停顿,如“至”、“夫”、“若夫”、“盖”、“故”、“惟”等。
例:盖/大苏泛赤壁云二、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复音词,而在古汉语中是两个单音词时,需停顿。
例: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三、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动词和补语之间一般要停顿。
例:先帝/不以/臣卑鄙四、“也”在句子中间时,一般应停顿。
例:余闻之也/久矣五、古代的年号、国号、官职、爵位、地名等之间一般要停顿。
例:虞山/王毅叔远甫/刻六、句子中有省略成分时,一般应在省略位置后或前省与后省之间停顿。
例: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典例在线】【1-2022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20. 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
(只画一处)晋陶渊明独爱菊【答案】晋陶渊明/独爱菊【解析】本题考查划分文言文句子节奏的能力。
文言文断句和翻译
分析并翻译
• • • • • •
⑴其李将军之谓也? [分析] 留——李将军; 删——之 换——其:大概、恐怕、差不多/也„„吧; 调——„„之谓(宾语前置的一种固定句式):说的 是„„/是说„„
• • • • • • • • • • • • • •
⑵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 [分析] 留——死、天下、为; 换——及:到、等到 之:的 日:时候 知:熟知、了解 不知:不熟知、不了解 与:和 皆:都 尽:竭尽、极力表示、„„至极 哀:哀悼 补——知:知之者 不知:不知之者 皆为尽哀:皆为(之)尽哀
出现修辞手法,翻译原则如下:
• 1.一看就懂的加以保留。 •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 休 。” • 我的心像磁针石一样永指南方,不达 目的决不罢休。 • 2.换成现代汉语中同值的修辞。 • “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 • 译:铜墙铁壁绵延千里。
• 3.有时无法翻译或改换,就干脆去 掉修辞,还其本体本义。 • “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 译:在北边修筑长城守卫边防。 • 4.本体和喻体都译出。 • 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 译文:为什么要保持美玉一样高洁 的品德而使自己被流放呢?
文言文翻译 和断句
得分点设置
词法:实词、虚词(18个)
• • • • ①一词多义: ②古今异义: ③通假字: ④词类活用:(名作动、名意动、名作状、动词使动、形 作<使>动、形意动) • ⑤同义、偏义复词 • 注:语气揣摩:(陈述、疑问、感叹、揣测、祈使等)
句法:
• ①特殊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 • ②固定结构:
4.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 “不若与人。”——《庄暴见孟子》 译文:(孟子)问:“一个人欣赏音乐快乐, 和别人一起欣赏音乐也快乐,哪一种更快乐 呢?”(齐宣王)回答说:“不如同别人 (一起欣赏音乐快乐)。” ——补充省略句中的主语、谓语等 5.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译文:项伯于是在夜间骑马快奔到沛公军中, 私下会见了张良,把这件事全部告诉了(他)。 ——补充省略句中的宾语 等
(名师整理)最新语文中考《文言文断句和翻译》专题训练(含答案解析)
文言文断句和翻译专题训练一、文言文断句方法及训练(一)断句原则:1.通读全文,把握大意。
(断句必先得关注语境)2.先易后难,寻找标志。
3.读后检查,通顺合理。
(二)断句技巧1.找名词(或代词),定句读。
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时间等。
名词或代词一般常常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如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名、官职名等,再来确定停顿的位置。
(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
例如《赤壁之战》中,“初,鲁肃闻刘表卒”,先用全称,以下“肃径迎之”“肃宣权旨”就不再提姓了。
)(1)人称代词第一人称:吾、我、予、余、朕、孤、寡人、臣、仆、妾第二人称:尔、汝、女、若、乃、而、子、君、公、阁下、陛下、足下⑵疑问代词:问人--“谁”“孰”/问事--“奚”“胡“曷”“恶”“安”“焉”/“何”可问人也可问事1⑶指示代词:“此”“是”“斯”“兹”“夫”“之”“其”“彼”〖训练1〗太宗曾罢朝怒曰会杀此田舍汉文德后问谁触忤陛下帝曰岂过魏征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帝惊曰皇后何为若是对曰妾闻主圣臣忠今陛下圣明故魏征得直言妾幸备数后宫安敢不贺答案:太宗曾罢朝,怒曰:“会杀此田舍汉!”文德后问:“谁触忤陛下?”帝曰:“岂过魏征,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
”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
帝惊曰:“皇后何为若是?”对曰:“妾闻主圣臣忠,今陛下圣明,故魏征得直言。
妾幸备数后宫,安敢不贺?”(选自唐·刘觫《隋唐嘉话》)2.找动词,定句读。
文言句式中,主谓结构居多,但主语常常省略,关键是抓住动词(形容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
〖训练2〗杨朱过于宋东之逆旅有妾二人其恶者贵美者贱杨子问其故逆旅之父答曰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杨子谓弟子曰行贤而去自贤之心焉往而不羡答案:杨朱过于宋东之逆旅/有妾二人/其恶者贵/美者贱/杨子问其故/逆旅之父答曰/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杨子谓弟子曰/行贤而去自贤之心/焉往而不美。
专题03 文言断句(解析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文言文阅读精选考点突破
专题03 文言断句★考点分析★给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
明辨句读,是阅读古文最基本的能力。
断句的基础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
因此断句前先要通读几遍,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与上下文的联系。
在断句时,还应注意文章的体裁、语言风格、句意的完整与否。
标点的使用要合乎规范,和现代汉语标点的用法相同。
加强诵读,增强语感,对断句标点有很大的帮助。
除此之外,断句大致还可以遵循如下几条规律:(1)、找名词(代词),定句读。
和现代汉语一样,文言文中名词(代词)一般也常常用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基本上可以断出句读了。
(2)、看虚词,定句读。
古人写文章,不用标点符号。
他们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标志。
尤其是语气词和一些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
如:夫、盖、凡、窃、清、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常常用在句首;也、矣、欤、焉、哉等语气词常常用在句尾;以、干、为、而、则等连词常用在句中。
根据这一特点,找出虚词就有助于句读。
(3)、找顶真,定句读。
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
句子前后相承,前一句做宾语的词,在后一句又作了主语。
例如:“畏惧则存想,存想则目虚见。
”(王充《订鬼》)根据这一特点,我们也可以确定句读。
(4)、据排偶,定句读。
一排比、对偶、对称是文言文中最常见的修辞方法。
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语言上的一大特点。
这一特点,又为断句提供了方便。
(5)、依总分,定句读。
文言文中,也往往有总分、分总的形式,据此也可以进行断句。
(6)、对话、引文定句读。
文言文中对话、引用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
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
(7)、察反复,定句读。
反复,特别是间隔反复,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
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多次反复,这也为断句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文言文停顿与翻译
而/不 知/太 守 之/乐 其 乐 也
练一练:望晚日照城郭(《登泰山记》) 解读:
“望晚”是“向晚”、“傍晚”之意, 全句有“望晚”、“日照”、“城郭”三 个意义单位。不可读成“望/晚日/照城郭”。
望 晚/日 照/城 郭
二、语法结构划分法
❖ 根据语言顺序处理停顿,即按照“主 语——谓语——宾语”、“定语——中 心语”、“状语——中心语”、“动补” 来停顿,也就是说在主谓之间、动宾之 间、状语与中心语之间、动补之间要作 停顿,以使语意明显。
❖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常见文
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
❖
(2)理解翻译文中的句子 。
❖
(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
❖
(4)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进行
评价,对阅读材料的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进行
赏析。
(5)正确划分朗读节奏并断句。
❖
(6)拓展迁移 。
2014年南通文言文中考试题
的处所,不能读成:山/行/六七里
六、留心形同于现代双音合成词现象的朗 读停顿。
❖ 古代汉语连在一起的两个单音 词,形同于现代的双音节合成词, 朗读时必须分开,不能把古代两个 单音词读成现代的双音合成词。
例1、于是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例2、可以 可/以/已/大风 可/以/一战
例3、妻子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语,可以连读,不必停顿。
4、 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一般不停顿。
❖ 例、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三、文言句式特点划分法
❖ 要留心文言句式特点,如倒装句(主谓倒 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
2021-2022年高考语文复习专题突破:文言文阅读之断句和翻译
2021-2022年高考语文复习专题突破:文言文阅读之断句和翻译第四节断句和翻译1.用“/”给下面一段文言文断句。
夫学者所以求益耳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忍长者轻慢同列人疾之如仇敌恶之如鸱枭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节选自《颜氏家训》)【答案】夫学者/所以求益耳/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忍长者/轻慢同列/人疾之如仇敌/恶之如鸱枭/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人也。
建安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奔袁绍。
曹公禽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
及羽杀颜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赏赐。
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于袁军。
左右欲追之,曹公曰:“彼各为其主,勿追也。
”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
”羽便伸臂令医劈之。
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
(节选自《三国志·关羽传》)(1)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于袁军。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关键点:“封”,动词,译为“封存”;“拜书”,动宾短语,“拜”为动词,表敬称,“书”为名词,译为“书信”,“拜书”译为“呈上书信”;“奔”,译为“投奔”;“于袁军”为介宾短语作后置状语,翻译时应移至动词前。
(2)关键点:句式“为……所……”表被动;“贯”为动词“贯穿”,这里据语境译为“射穿”。
【答案】(1)关羽全部封存了曹操给他的赏赐,呈上书信告辞,然后到袁绍军中投奔刘备去了。
(2)关羽曾被乱箭射中,箭射穿了他的左臂。
【参考译文】……关羽曾经被一支飞箭射中,箭穿透了他的左臂,后来,伤口虽然愈合了,(但是)每到阴雨天,骨头常常疼痛。
文言文断句与翻译
文言文断句与翻译一、用“/”为下面文字断句。
(一)杨德祖为魏武主簿时作相国门始构榱桷魏武自出看使人题门作活字便去杨见即令坏之既竟曰门中活阔字王正嫌门大也【参考答案】杨德祖为魏武主簿时/作相国门/始构榱桷/魏武自出看/使人题门作活字/便去/杨见/即令坏之/既竟/曰/门中活/阔字/王正嫌门大也(二)魏武尝过曹娥碑下,杨脩从。
碑背上见题作“黄绢幼妇,外孙虀臼”八字。
魏武谓修曰解不答曰解魏武曰卿未可言待我思之行三十里魏武乃曰吾已得令修别记所知修曰黄绢色丝也于字为绝幼妇少女也于字为妙外孙女子也于字为好虀臼受辛也于字为辞所谓绝妙好辞也魏武亦记之与修同乃叹曰我才不及卿乃较三十里【参考答案】魏武尝过曹娥碑下,杨脩从。
碑背上见题作“黄绢幼妇,外孙虀臼”八字。
魏武谓修曰/解不/答曰/解/魏武曰/卿未可言/待我思之/行三十里/魏武乃曰/吾已得/令修别记所知/修曰/黄绢/色丝也/于字为绝/幼妇/少女也/于字为妙/外孙/女子也/于字为好/虀臼/受辛也/于字为辞/所谓绝妙好辞也/魏武亦记之/与修同/乃叹曰/我才不及卿/乃较三十里/(三)御孙曰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俭来也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故曰俭德之共也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故曰侈恶之大也【参考答案】御孙曰/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俭来也/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故曰/俭/德之共也/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故曰/侈/恶之大也/(四)古之圣王为宫室为宫室之法曰室高足以辟润湿边足以御风寒上足以待雪霜雨露宫墙之高足以别男女之礼仅此则止凡费财劳力不加利者不为也【参考答案】古之圣王为宫室/为宫室之法曰/室高足以辟润湿/边足以御风寒/上足以待雪霜雨露/宫墙之高/足以别男女之礼/仅此则止/凡费财劳力不加利者/不为也/(五)凡人主必信信而又信谁人不亲信立则虚言可以赏矣虚言可以赏则六合之内皆为己府矣信之所及尽制之矣制之而不用人之有也制之而用之己之有也己有之则天地之物毕为用矣【参考答案】凡人主必信/信而又信/谁人不亲/信立/则虚言可以赏矣/虚言可以赏/则六合之内皆为己府矣/信之所及/尽制之矣/制之而不用/人之有也/制之而用之/己之有也/己有之/则天地之物毕为用矣/(六)君臣不信则百姓诽谤社稷不宁处官不信则少不畏长贵贱相轻赏罚不信则民易犯法不可使令交友不信则离散郁怨不能相亲百工不信则器械苦伪丹漆染色不贞夫可与为始可与为终可与尊通可与卑穷者其唯信乎!信而又信,重袭于身,乃通于天。
文言文断句与翻译
文言文断句与翻译高三2013-10-30 11:31文言文断句与翻译一、断句解读韩愈在《师说》中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习其句读”就是教学生断句。
中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一篇代章甚至一本书,都是一个汉字挨着一个汉字地写下来的,所以前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常常在一句话的末了用“。
”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 (dòu)。
给古书断句也可以叫断句读。
二、考点解析2004年,断句被列入北京语代《考试说明》。
作为一项能力来考查,2005年复旦大学自主招生试题中也出现了给加标点的题目,2005、2006全国有多个省市考了文言文断句。
断句是考查文言文的传统方式,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
明辨句读,要综合运用古汉语字词句及古代代化等方面的常识,因而断句能力高低,成了文言文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
古人之所以重视断句,是因为断句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对代意的理解,断句失误,必然误解古代原意。
古书中就有一些记录断句不当而造成理解错误的材料。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有这样一个故事: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夔一足(一足,一只脚。
笔者注),信乎?”曰:“夔,人也,何故一足?”彼其无他异,而独通于声。
尧曰:“夔一而足矣。
”使为乐正。
故君子曰:“夔有一,足。
非一足也。
”这个小故事,对于人们认识断句的重要性,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三、高考试题回放(1)用“/”给第一部分文言文阅读材料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断句。
(3分)史官曰交友之道难矣人当意气相得时以身相许若无难事至事变势穷不能蹈其所言而背去多矣况既死而能养其亲乎吾观杜环事虽古所称义烈之士何以过而世俗恒谓今人不逮古人不亦诬天下士人哉参考:(1)史官曰/交友之道难矣/人当意气相得时以身相许/若无难事/至事变势穷/不能蹈其所言而背去者多矣/况既死而能养其亲乎/吾观杜环事/虽古所称义烈之士何以过/而世俗恒谓今人不逮古人/不亦诬天下士子哉(2006年高考广东语代卷第12题)从试卷的得分情况可以看出,考生文言文的断句能力较差,这实质上是缺乏文言文的语感。
文言文翻译与断句(测)(解析版)
一、【2019届广东深圳高中高三12月模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宗泽,字汝霖,婺州义乌人,泽自幼豪爽有大志,登元祐六年进士第。
廷对极陈时弊,考官恶直,置末甲..,设师儒,讲论经术,风俗一变,自此擢科者相继。
通判登..,调衢州龙游令。
民未知学,泽为建庠序州。
境内官田数百顷,皆不毛之地,岁输万余缗,率横取于民。
泽奏免之。
朝廷遣使由登州结女真,盟海上,谋夹攻契丹,泽语所亲曰:“天下自是多事矣。
”退居东阳,结庐山谷间。
靖康元年命知磁州时太原失守官两河者率托故不行泽曰食禄而避难不可也即日单骑就道从羸卒十余人磁经敌骑蹂躏之余,人民逃徙,泽至,缮城壁,浚隍池,治器械,募义勇,始为固守不移之计,上言:“邢、洺、磁,赵、相五州各蓄精兵二万人,敌攻一郡则四郡皆应,是一郡之兵常有十万人。
”上嘉之,金人逼二帝北行,康王即帝位于南京,泽入见,涕泗交颐,陈兴复大计,金人谋攻汴京,自郑抵白沙,去汴京密迩,都人震恐。
僚属入问计,泽方对客围棋,笑曰:“何事张皇?刘衍等在外必能御敌。
”乃选精锐数千,使绕出敌后,伏其归路。
金人果败,自是不复犯东京。
泽威声日著,北方闻其名,常尊惮之,对南人言,必曰宗爷爷,泽疏.言:“丁进数十万众愿守护京城,李成愿扈从还阙.,即渡河剿敌,杨进等兵百万,亦愿渡河,同致死力。
臣闻‘多助之至,天下顺之’,陛下及此时还京,则众心翕然,何敌国之足忧乎?”上乃降诏择日还京。
泽前后请上还京二十余奏,每为黄潜善等所抑,忧愤成疾,疽发于背,诸将入问疾,泽矍然曰:“吾以二帝蒙尘,积愤至此。
汝等能歼敌,则我死无恨。
”众皆流涕曰:“敢不尽力!”诸将出,泽叹曰:“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翌日,风雨昼晦。
泽无一语及家事,但连呼“过河”者三而薨。
都人号恸,遗表犹赞上还京,赠观文殿学士、通议大夫,谥忠简。
(节选自《宋史·宗泽传》,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靖康元年/命知磁州时/太原失/守官两河者率托故不行/泽曰/食禄而避难/不可也/即日单骑就道/从羸卒十余人/B.靖康元年/命知磁州时/太原失守/官两河者率托故不行/泽曰/食禄而避难/不可也/即日单骑/就道从羸卒十余人/C.靖康元年/命知磁州/时太原失守/官两河者率托故不行/泽曰/食禄而避难/不可也/即日单骑/就道从羸卒十余人/D.靖康元年/命知磁州/时太原失守/官两河者率托故不行/泽曰/食禄而避难/不可也/即日单骑就道/从羸卒十余人/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末甲,古代科举制度殿试中的一种等级,殿试录取的等级称甲,最低一等叫末甲。
断句_文言翻译与断句(精品)_公开课
等意义,直译会不明确,应用意译。如: 秋毫不敢有所近。 (《鸿门宴》) 直译:连秋天里野兽的毫毛也不敢接近。听 起来很别扭,不如意译为:连最小的东西都不 敢接近。这样听起来容易让人理解、接受。
巩 固 提 高
翻译下列句子。 1、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2、千古江山,英堆无觅孙仲谋处。 3、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4、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六、并。在文言文的一些单句或对偶、排比的
复句中有“变文”(“互文同义”)的用法 , 几个同义词配合使用。翻译时可以合并。如:
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孔雀东南飞》)
其中“东西”、“左右”翻译时可以合并:坟墓四周 种植上松柏、梧桐树。
上面介绍的基本上是直译的方法,无法直译 的,也不能逐字逐句地硬译,那就要在传达原 作精神的前提下采用意译的方法。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寡人之于国也》) 可译成:凭(自己只跑了)五十步笑(跑了)一百步 的,那怎么样呢?
四、删。文言文有些词,删去后不影 响句子的准确通顺,可以删略。 1、删除无意义的虚词。如:
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者”起提顿作用,“也”表示判断语气。翻译时, “者”、“也”都可删去不译。陈胜是阳城人 。
句,句不离段” 。翻译文言文,要以 直译为主,力求字字落实;无法直译 的,可以领悟原文精神,采用意译, 要做到“对”而“不死”。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
信——要求是忠实于原文的内容和每个句子
达——要求是翻译出的现代文表意要明确、
语言要通畅、对原文的语气进行重点理解, 使译文更达意。
的含义,用现代汉语字字落实、句句落实直译 出来。不可以随意增减内容。
七、直译。译出实词、虚词,活用的词和通假字,
固定格式。例如:无乃……与?译为恐怕……吧;是何 异于……译为“这与……有什么不同?”;直……耳译 为只是……罢了。如何(何如)、奈何、若何(何若) 连用,表询问或商量的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怎么样 (的)、为什么、怎么等。
重难点09 文言文阅读之断句(一)-备考2023(解析版)
重难点09 文言文阅读之断句掌握七大断点——断得准断点(一) 名词和代词文言文中的名词和代词常用来作主语和宾语。
断句时可先找出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国名、朝代名、器物名、动物名等;也可先找出代词,如“吾、予、余”(表示“我”)、“尔、汝(女)、公、卿、君、若”(表示“你”)、其、彼、此、之等。
这些名词和代词如果作主语,那么它们的前面就可能会断句;如果作宾语,那么它们的后面也可能会断句。
断点(二) 动词和形容词承担一个句子谓语成分的是动词、形容词(或活用为动词、形容词的其他词性)。
断句时,可以先找到语句中的动词、形容词,确定作为谓语的动词、形容词;然后根据谓语前的状语、主语和谓语后的宾语等来断定语句的停顿点。
断点(三) 对话词在文言文中,可借助“曰”“云”“言”“谓”“道”“问”等对话词来判断人物间的对话,从而进行断句。
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时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
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理清问者、答者,明辨句读。
虽然在高考中这种例子并不多,但关键时候还是有一定的作用的。
断点(四) 虚词虚词是明辨句读的重要标志,尤其是介词、语气词和一些连词,它们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
一些议论性语段,不像记叙性文字那样可借助具体情境去猜测,因而显得棘手、难度大,但是运用虚词就会使断句变得容易,使文段变得一目了然。
断点(五) 特殊句式文言文中的固定结构、判断句、反问句、被动句、变式句等都可以作为断句的切入点。
固定结构,如“如……何”“况……乎”“何……为”等;判断句,如“……者,……也”“……也”等;反问句,如“不亦……乎”“孰与……乎”“其……乎”“安……哉”“何……为”等;被动句,如“为……所……”“受……于……”“见……于……”等。
但是,文言文中常常会出现省略的情况,阻碍正确断句。
因此,必须依据语境补出省略的内容,才能作出准确判断。
断点(六)对称的句式。
断点(七)常用修辞文言文中经常运用对偶、排比、顶真、反复等修辞手法,这些修辞手法表现在语句运用上,具有前后相连、句式整齐的特点,我们可以根据这些修辞手法的特点进行断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向一翻译1.讲高考(1)考纲要求考生需准确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2)命题规律文言翻译是必考内容,考核2—3个小题,6—10分不等,题型有选择题也有主观题。
选择题是选取文言文阅读中语句进行翻译,选择翻译正确或错误的一项;主观题是选取文言文阅读中的语句或另外选择古籍中的文段进行翻译。
例1【2018年高考新课标Ⅲ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纯礼字彝叟以父仲淹荫知陵台令兼永安县永昭陵建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甓及工徒于一路独永安不受令使者以白陵使韩琦,琦曰:“范纯礼岂不知此?将必有说。
”他日,众质之,纯礼曰“陵寝..皆在邑境,岁时缮治无虚日,今乃与百县均赋,曷若置此,使之奉常时用乎?”琦是其对。
还朝,用为三司盐铁判官,以比部员外郎出遂州。
沪南有边事,调度苛棘,纯礼一以静待之,辨其可具者,不取于民。
民图像于庐,而奉之如神,名曰“范仲淹”。
草场火,民情疑怖,守吏惕息俟诛。
纯礼曰:“草湿则生火,何足怪!”但使密偿之。
库吏盗丝多罪至死,纯礼曰:“以棼然之丝而杀之,吾不忍也。
”听其家趣买以赎,命释其株连..以刻深为治,纯礼曰:“宽..者。
除户部郎中、京西转运副使。
徽宗立,以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
前尹猛相济,圣人之训。
方务去前之苛,犹虑未尽,岂有宽为患也。
”由是一切以宽处之。
中旨鞫享泽村民谋逆,纯礼审其故,此民入戏场观优,归途见匠者作桶,取而戴于首曰:“与刘先主如何?”遂为匠擒。
明日入对,徽宗问何以处之,对曰:“愚人村野无所知,若以叛逆蔽罪,恐辜好生之德。
以不应为杖之,足矣。
”曰:“何以戒后人?”曰:“正欲外间知陛下刑宪不滥,足以为训尔。
”徽宗从之。
纯礼沉毅刚正,曾布惮之,激驸马都尉王诜曰:“上欲除君承旨,范右丞不可。
”诜怒。
会诜馆辽使,纯礼主宴,诜诬其辄斥御名..,罢为端明殿学士、知颍昌府,提举崇福宫。
崇宁五年,复左朝议大夫,提举鸿庆宫。
卒,年七十六。
(节选自《宋史·范纯礼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纯礼字彝叟/以父仲淹荫/知陵台令兼永安县/永昭陵建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甓及工徒于一路/独永安不受令/B.纯礼字彝叟/以父仲淹/荫知陵台令兼永安县/永昭陵建/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甓及工徒于一路/独永安不受令/C.纯礼字彝叟/以父仲淹/荫知陵台令兼永安县/永昭陵建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甓及工徒于一路/独永安不受令/D.纯礼字彝叟/以父仲淹荫/知陵台令兼永安县/永昭陵建/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甓及工徒于一路/独永安不受令/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陵寝是帝王死后安葬的陵墓,陵墓建成后,还需设置守陵奉祀的官员以及禁卫。
B.“株”,本义树根,根与根间紧密相连,因而“株连”又指一人有罪而牵连他人。
C.前尹在文中指开封府前任府尹:“尹”为官名,如令尹、京兆尹,是知府的简称。
D.御名指皇帝名讳,古代与皇帝有关的事物前常加“御”字,如御玺指皇帝印信。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纯礼敢于抗言,受到韩琦赏识。
主管官员分配劳赋不当,他有理有据地提出异议,认为永安县负责陵寝日常维护,不应与各县均等,得到陵使韩琦认同。
B.纯礼关怀下属,处分重在惩戒。
他在遂州任上对下属宽厚,草场失火,守吏惶恐等候诛杀,库吏因盗丝将被处死,他均认为罪不至死而采用赔偿的惩处。
C.纯礼鉴察往事,治事去苛从宽。
在开封府任上,有村民被误告谋逆,他发现事实并非如此,认为应判杖刑,并以彰显皇上刑罚不滥为由,征得皇上认可。
D.纯礼坚毅刚直,不幸遭人算计。
他的正直让曾布恐惧,曾挑唆驸马都尉王诜诬告纯礼,王即借纯礼宴请辽使事构陷纯礼,致使纯礼蒙冤,最终遭到免职。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方务去前之苛,犹虑未尽,岂有宽为患也。
(2)愚人村野无所知,若以叛逆蔽罪,恐辜好生之德。
【答案】10.D11.C12.D13.(1)正尽力去除先前的苛责,尚且担心做得不够,哪有宽松成为祸患的呢。
(2)愚人粗鲁无知,如果以叛逆定靠,恐怕会辜负陛下爱惜生灵的仁德。
是可排除B和C。
“永昭陵建”的意思是“永昭陵修建”,这是一句话,应该断句,所以排除A项。
由此得出答案是D。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的句子正确断句。
能力层级为理解B。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采用的是文言文阅读常规题型。
常用的断句方法有:①根据文意断句;②利用对话标志断句,对话常以“曰”“云”“言”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③借助文言虚词断句,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敬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也、矣、焉、耳等经常用于陈述句尾,其后面一般要断开;疑问语气词:何、胡、安、何如、奈何、如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之后,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就可断句;④借助对比、对偶、排比、顶真等修辞断句。
本题可根据句意断句。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文化常识。
能力层级为识记A。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对古代常见文化常识的理解能力,延续了近年高考命题风格,合乎当今国学热的趋势。
选文是人物传记,一般主要考查的文化常识是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人才选拔、宫殿的名称、年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古代重要地名、官场的一些理解、朝廷的官职、礼仪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
解答这类题目,主要靠平时的积累,要将相关知识记牢,这样就能轻松的将正确项与错误项区分开来。
若有些知识出现遗忘或疏漏,那就要运用排除法,以确定最终选项。
此题所选词语是课内及生活中常见的词语,并且选项只要求选出一个错项,难度不大。
12.【精准分析】此题综合考查筛选并整合文言文中的信息、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言文中心意思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命题者根据文本内容设计了四句话,对文本所写人物作四方面的分析概括。
因为只设计了一个错项,所以难度并不大。
A项内容涉及文本中范纯礼所说的“陵寝皆在邑境,岁时缮治无虚日,今乃与百县均赋,曷若置此,使之奉常时用乎”一语,据此可知该项表述正确。
B项内容涉及文本中“草场火,民情疑怖,守吏惕息俟诛。
纯礼曰:‘草湿则生火,何足怪!’但使密偿之。
库吏盗丝多罪至死,纯礼曰:‘以棼然之丝而杀之,吾不忍也。
’听其家趣买以赎,命释其株连者”,同时要注意前文的“以比部员外郎出知遂州”一语,对照可知此项表述正确。
C项内容涉及文本中自“以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至“以不应为杖之,足矣”部分,对照可知此项表述正确。
D项内容涉及文本中“会诜馆辽使,纯礼主宴,诜诬其辄斥御名”一句,由此句可知该项表述错误:是王诜设宴款待辽使,并不是纯礼宴请辽使。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归纳文章内容要点,把握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属于文言文阅读传统题型。
这类题目的重点在文意的理解,一般没有赏析的内容。
解答时要找出文段中与选项解释相对应语句,一一对应。
选项的叙述或分析的错误一般只在某一小点,主要有:个别实(虚)词故意译错;人物的事迹张冠李戴;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错位;人物性格陈述不恰当;凭空添加,无中生有;强加因果关系。
答题时注意“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差别和重点词语的翻译,还要注意上下文之间的关系。
一般文言中经常省略主语,所以注意辨析省略主语,区分“人物”,总体关照段首的“时间”、“地点”,区分“事件”表述是否错误等。
【考点定位】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属于文言文阅读传统题型。
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最基本的方法就是“留”“删”“调”“换”“补”。
对古今异义的词语、古代是单音节词语现代是双音节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地名、人名、器物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删”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删”,对省略的内容要补出。
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如此题中,文言实词“务”就是个多义词,应译为“致力”;而“村野”应译为“粗鄙”,切不要只照字面将其翻译为“乡村野外”。
【2019高考展望】近年高考对文言实词题目的考查从未间断,甚至有日渐重视的趋势。
如加大翻译的分数,增加选择题对文言句意的理解。
考生在平时的学习不可放松对文言实词意义和用法的积累,并加强对文言文的训练。
14.【精准分析】题干是“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在答题时把实词和虚词含义放回到原文中,结合具体语境和上下文来理解,是辨析虚词意义和用法的方法。
A项,“日”:作名词,每天的日常事情;B项,“胜”:作副词,完,全都。
D项,“其”,作代词,那。
C项,“之”: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可以不译;助词,表停顿,不译。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能力层级为理解B。
【试题点评】虚词的辨析方法如下,一是关注词性差异。
二是把握位置不同。
很多虚词的用法和意义都会随其在句中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明确这一点,不仅能在学习的时候做到纲举目张,事半功倍,答题时也能给我们提供一个更为清晰而高效的思路。
三是理解用法本质。
应该说大多数虚词的用法都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只要多积累,多总结,熟练掌握并不难,但对其中一些虚词的重要用法,如果没有准确、深刻的认识,只看表象而抓不住其本质特征,便很容易在做题时丢分。
四是结合具体语境。
考试答题时,面对试卷中陌生的语段,我们一定要根据“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的原则,结合具体语境,在准确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判断相应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切不可机械、盲目。
15.【精准分析】题干是“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首先要找出关键的采分点再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
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调换、删除。
注意实词、虚词、特殊句式、语气,修辞手法等,把握语境进行推断。
D项,应为“赐(端木赐,即子贡),这就是你的不对了”。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试题点评】该题要求考生给议论类文言文段找中心句,并给每段拟个小标题。
跟以往简单地从文言文中筛选整合信息不同。
命题不再只是要求考生读懂浅易的文言文,而是对他们的概括归纳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参考译文】(1)积少成多之道:一月一记不如一日一记,一季一记不如一月一记,一年一记不如一季一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