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忻州一中等四校2016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理综)

合集下载

弹簧专题(1)

弹簧专题(1)

弹簧专题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知识清单1. 考虑外壳重力时弹簧秤读数 弹簧秤结构简图 正测 倒测 平测读数:F 1 平衡F 1=F 2-m 0g读数:F 1 平衡F 1=F 2+m 0g读数:F 1平衡 F 1=F 2,右加速F 2-F 1=m 0a【提醒】若为轻质弹簧秤,则m 0=0,无论如何测量,都有F 1=F 2。

2. 弹簧连接物的静摩擦力的变化问题【关键提示】物块不发生相对滑动,则弹簧弹力不变,切向其它外力变化则会引起静摩擦力变化。

3. 弹簧长度的变化问题4. 瞬时加速度问题的两类模型(1)刚性绳(或接触面)——不发生明显形变就能产生弹力的物体,剪断(或脱离)后,其弹力立即消失,不需要形变恢复时间.(2)弹簧(或橡皮绳)——两端同时连接(或附着)有物体的弹簧(或橡皮绳),特点是形变量大,其形变恢复需要较长时间,在瞬时性问题中,其弹力的大小往往可以看成保持不变. [思维深化](1)如图2、图3中小球m 1、m 2原来均静止,现如果均从图中B 处剪断,则图2中的弹簧和图3中的下段绳子,它们的拉力将分别如何变化?θmFmF壳 F 1m 0F 2壳F 1m 0 F 2 壳 F 1m 0 F 2壳图2 图3(2)如果均从图中A 处剪断,则图2中的弹簧和图3中的下段绳子的拉力又将如何变化呢?(3)由(1)(2)的分析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5. 小球砸弹簧问题 (1)下落的“三段四点”:(2)四个图像v-t 图a-t 图F-t 图a-x 图6. 恒力推弹簧连接的两物体问题7. 分离问题分离类型:A 与弹簧分离A 处于压缩状态,k gm x A 1接触AFa处于原长,分离:弹力为零;加速度此瞬间还为零 0tv速度相等, 压缩量最大P QPQP QF9.两物体分离问题临界条件:①力的角度:A、B间弹力为零F AB=0;②运动学的角度:v A=v B、a A=a B.位移:x =x 1-x 2,运动学公式:x =½at 12 分离前:F=(m A +m B )a+kx ;分离后:F -m B g =m B a 10.含弹簧的功能关系竖直小球砸弹簧倾斜小球砸弹簧水平弹簧推小球11.弹性势能的三种处理方法弹性势能E P =½kx 2,高考对此公式不作要求,因此在高中阶段出现弹性势能问题时,除非题目明确告诉了此公式,否则不需要此公式即可解决,其处理方法常有以下三种:①功能法:根据弹簧弹力做的功等于弹性势能的变化量计算;或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计算出弹性势能; ②等值法:压缩量和伸长量相同时,弹簧对应的弹性势能相等,在此过程中弹性势能的变化量为零; ③“设而不求”法:如果两次弹簧变化量相同,则这两次弹性势能变化量相同,两次作差即可消去。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5: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讲案)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5: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讲案)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5: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讲案)人教版高三总复习专题15: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讲案)目标明讲1.了解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基本题型及命题规律。

2.掌握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基本方法,准确鉴赏诗歌中的表达技巧。

考点详讲◇考点一:修辞手法【真题回放】1.【2016年高考上海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8分)野望(唐)杜甫西山白雪三城戍①,南浦清江万里桥②。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③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注】①三城戍:西山三城的堡垒,三城,与吐蕃临界,为蜀边要塞。

②南浦句:南浦,泛指送别之地。

万里桥,在成都杜甫草堂的东边。

③涓埃:细流与微尘,比喻微小。

(1)下列各组词语不符合对仗要求的一项是()(1分)A.第一、二句中的“白雪”与“清江”B.第三、四句中的“诸弟”与“一身”C.第五、六句中的“供多病”与“答圣朝”D.第七、八句中的“时极目”与“日萧条”(2)从“切合题目”的角度分析本诗,恰当的一项是()。

(2分)A.第一、二句中的“西山”“南浦”切合“野”字。

B.第三、四句“海内”“天涯”切合“野望“二字。

C.第五、六句中的“迟暮”“涓埃”切合“望“字。

D.第七句中的“出郊”“极目”切合“野望”二字。

(3)全诗是怎样表现作者的情感的?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

(5分)2.【2016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的元曲,回答问题。

(8分)水仙子.舟中孙周卿孤舟夜泊洞庭边,灯火青荧对客船,朔风吹老梅花片。

推开篷雪满天。

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

一笑琅然。

(1)分析“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使用的两种修辞手法。

(4分)(2)结合作品,简要分析作者的感情变化。

(4分)【规律探秘】高考对于修辞手法的考查,一般要求结合具体内容作相应的具体分析,而不能泛泛而谈。

高考对修辞手法的考查一般分两个层面,一是辨认修辞格,二是说明其表达效果。

山西省2016届高三下学期高考前质量检测理科综合试题理科综合答案

山西省2016届高三下学期高考前质量检测理科综合试题理科综合答案

2016年高考前质量监测考试试题(卷)理科综合试题参考答案评分说明:1. 考生如按其他方法或步骤解答,正确的,同样给分;有错的,根据错误的性质,参照评分参考中相应的规定评分。

2. 计算题只有最后答案而无演算过程的,不给分;只写出一般公式但未能与试题所给的具体条件联系的,不给分。

A 卷选择题答案 一、选择题1. A2. B3. C4. C5. B6. D7. D8. B9. D 10. A 11. C 12. D 13. C 二、选择题14. C 15. A 16. B 17. B 18. C 19. BCD 20. BD 21. ADB 卷选择题答案 一、选择题1. A2. D3. B4. A5. C6. D7. D8. B9. D 10. B 11. C 12. D 13. C 二、选择题14. C 15. A 16. A 17. C 18. C 19. ACD 20. BD 21. ADA 、B 卷非选择题参考答案 (一)必考题 22.(6分) (1)1t d∆(2分) (2))11()(22122122t t x x d ∆-∆-(2分)(3)0.440(2分) 23.(9分)(1)C (1分) B (1分) (2)1996.0(2分) (3)偏小(1分)(4)1.60(或1.6)(2分) 8.8(或8.81、8.808都正确)(2分) 24.(13分)解:(1)加速电压为U 时,粒子射出b 板时速度为v ,中心线处半径为rqU =12mv 2 ……………………………………………………………(2分) r = R c +R d2 …………………………………………………………(1分) qE =m v 2r …………………………………………………………(2分) 解得E =4UR c+R d………………………………………………………(1分)(2)加速电压为2U 时,设粒子射出b 板时速度为v′q ×2U =12mv ′2 …………………………………………………………(2分) qE +qv ′B = m v ′2r ……………………………………………………(3分) 解得B =2R c+R dmUq ……………………………………………(2分)25.(19分)解:(1)取水平向右为正向,相对木板滑动时,铅块与木板间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N 5.22==mg f μ……………………………………………………(1分)当铅块在木板1上滑动时,两块木板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为N 0.3211=+=g m M f )(μ…………………………………………(2分)因为f < f 1 ,所以铅块在木板1上运动时,两块木板都保持静止。

2016年高考试题——理综,含答案

2016年高考试题——理综,含答案

试题类型: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在细胞的生命历程中,会出现分裂、分化等现象。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细胞的有丝分裂对生物性状的遗传有贡献B. 哺乳动物的造血干细胞是未经分化的细胞C. 细胞分化是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D. 通过组织培养可将植物椰肉细胞培育成新的植株2. 某种物质可插入DNA分子两条链的碱基对之间,使DNA双链不能解开。

若在细胞正常生长的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该物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随后细胞中的DNA复制发生障碍B. 随后细胞中的RNA转录发生障碍C. 该物质可将细胞周期阻断在分裂中期D. 可推测该物质对癌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3. 下列关于动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可影响激素的分泌B. 切除动物垂体后,血液中生长激素的浓度下降C. 通过对转录的调节可影响蛋白质类激素的合成量D. 血液中胰岛素增加可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4.关于高等植物叶绿体中色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 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乙醇中B. 构成叶绿素的镁可以由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C. 通常,红外光和紫外光可被叶绿体中的色素吸收用于光合作用D. 黑暗中生长的植物幼苗叶片呈黄色是由于叶绿素合成受阻引起的5. 如果采用样方法调查某地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A.计数甲地内蒲公英的总数,再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B. 计数所有样方内蒲公英总数,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C. 计算出每个样方中蒲公英的密度,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密度的平均值,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D. 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的总数,除以所有样方的面积之和,再乘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6. 果蝇的某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G、g控制,且对于这对性状的表现型而言,G对g 完全显性。

(解析版)山西省忻州一中、康杰中学、长治二中、临汾一中2014届高三第三次四校联考语文试题

(解析版)山西省忻州一中、康杰中学、长治二中、临汾一中2014届高三第三次四校联考语文试题

(解析版)山西省忻州一中、康杰中学、长治二中、临汾一中2014届高三第三次四校联考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谈中国艺术学的当代建构王文章中国民族艺术以独特的创造法则和审美取向在世界艺术之林独树一帜。

艺术创造的多样性和精粹性,艺术认知的深刻性和审美思想闪耀的光辉,都可与世界上任何国家、民族媲美。

但不能否认的是,以现代学术眼光来看,我们对自己的艺术缺乏严密逻辑论证和系统理论体系建构的系统性、体系性的研究和把握,从历史的纵向上来看尤其如此。

当代中国艺术的研究,要改变传统的非学理性的感性体悟式研究方式,不能再停留在无需确定学科边界的“广谱研究”上。

艺术学学科体系的建构无疑为我们改变这一艺术研究的状况提供了一种可能性。

建构中国艺术学知识体系,要关照它与哲学、美学等知识体系的内在联系,同时要以具有国际学术视野的坐标来审视中国艺术学体系的建构,比如不因改变多少年来持有偏见的“西方艺术中心论”而偏移为“东方艺术中心论”。

有了正确的坐标,才会有“美美与共”的学术眼光。

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首先需要面对的是中国传统艺术理论资源的转化与发展。

如果不能做到在这样一个深厚的“中国特色”的基础上对中国学术传统的继承与发扬,我们就很难建立起“中国的艺术学”。

同时也必须认识到,今天努力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学学科体系,开掘其蕴含的人文历史价值,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既有着历史的必然性,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复兴和在新的时代文化崛起的必然要求。

(摘自《艺术百家》2013年第3期,有删改)【小题2】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艺术创造的多样性和精粹性,艺术认知的深刻性和审美思想闪耀的光辉是中国民族艺术独树一帜,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的重要原因。

山西省临汾一中、忻州一中、康杰中学、长治二中2013届高三第三次四校联考数学理试题

山西省临汾一中、忻州一中、康杰中学、长治二中2013届高三第三次四校联考数学理试题

2013届高三年级第三次四校联考数学试题(理科)命题:临汾一中 忻州一中 康杰中学 长治二中(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 集合{}|02P x Z x =∈≤<,{}4|2≤∈=x Z x M ,则P M 等于 A.{}1B. {}1,0C. )2,0[D. ]2,0[2. 某教师一天上3个班级的课,每班一节,如果一天共9节课,上午5节、下午4节,并且教师不能连上3节课(第5和第6节不算连上),那么这位教师一天的课的所有排法有 A. 474种B. 77种C. 462种D. 79种3. 复数z 1=3+i,z 2=1-i,则复数21z z 的虚部为 A. 2B. -2iC. -2D. 2i4. 过点(2,0)M 作圆221x y +=的两条切线MA ,MB (A ,B 为切点),则MA MB ⋅=A.2B.52 C.2D.32 5. 函数()()sin 0,2f x x πωϕωϕ⎛⎫=+><⎪⎝⎭的最小正周期是π,若其图像向右平移3π个单位后得到的函数为奇函数,则函数()f x 的图像A.关于点,012π⎛⎫⎪⎝⎭对称B.关于直线12x π=对称C.关于点5,012π⎛⎫⎪⎝⎭对称D.关于直线512x π=对称 6. 如图所示的算法流程图中输出的最后一个数为-55,则判断框中的条件为A.?11<nB. ?11≥nC.?10<nD. ?10≥n7. 点P 为双曲线1C :和圆2C :2222b a y x +=+的一个交点,且12212F PF F PF ∠=∠,其中21,F F 为双曲线1C 的两个焦点,则双曲线1C 的离心率为D.2 8. 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是如图所示的三个直角三角形, 则该几何体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A.10π B.50π C.25π D.100π9. 对于下列命题:①在△ABC 中,若sin2sin2A B =,则△ABC为等腰三角形;②已知a ,b ,c 是△ABC 的三边长,若2a =,5b =,6A π=,则△ABC 有两组解;③设2012sin3a π=,2012cos 3b π=,2012tan 3c π=,则a b c >>;④将函数2sin 36y x π⎛⎫=+ ⎪⎝⎭图象向左平移6π个单位,得到函数2cos 36y x π⎛⎫=+ ⎪⎝⎭图象.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A.0B.1C. 2D.310. 已知球的直径SC=4,A ,B 是该球球面上的两点, 30=∠=∠BSC ASC ,则棱锥S —ABC的体积为A .B.C.D. 111. 函数()cos f x x π=与函数()2log 1g x x =-的图像所有交点的横坐标之和为 A .2B. 4C. 6D. 812. 函数)(x f y =为定义在R 上的减函数,函数)1(-=x f y 的图像关于点(1,0)对称, ,x y 满足不等式0)2()2(22≤-+-y y f x x f ,(1,2),(,)M N x y ,O 为坐标原点,则当41≤≤x 时,OM ON ⋅的取值范围为 ( )A .[)+∞,12B .[]3,0C .[]12,3D .[]12,0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在正三角形3AB =中,D 是AB 上的点,3,1AB BD ==,则AB AD ⋅=.14. 实数对(,)x y 满足不等式组20,250,20,x y x y y --≤⎧⎪+-≥⎨⎪-≤⎩则目标函数z=kx -y 当且仅当x=3,y=1时取最大值,则k 的取值范围是 .15.已知xxx f ln )(=,在区间[]3,2上任取一点0x ,使得0'()0f x >的概率为 . 16.已知定义在R 上的函数)(x f 是奇函数且满足)()23(x f x f =-,3)2(-=-f ,数列{}n a 满足11-=a ,且21n n S an n=⨯+(其中n S 为{}n a 的前n 项和),则=+)()(65a f a f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证明过程. 17.(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各项均为正数的数列{}n a 前n 项和为n S ,首项为1a ,且n n S a ,,21成等差数列.(1)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2)若nb na )21(2=,设nn n a b c =,求数列{}n c 的前n 项和n T . 18.(本小题满分12分)某中学参加一次社会公益活动(以下简称活动).该校合唱团共有100名学生,他们参加活动的次数统计如图所示. (1)求合唱团学生参加活动的人均次数;(2)从合唱团中任意选两名学生,求他们参加活动次数恰好相等的概率.(3)从合唱团中任选两名学生,用ξ表示这两人参加活动次数之差的绝对值,求随机变量ξ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E ξ.19.(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四边形PCBM 是直角梯形,90PCB ∠=︒,PM ∥BC ,1,2PM BC ==.又1AC =,120,ACB AB PC ∠=︒⊥,直线AM 与直线PC 所成的角为60︒.(1)求证:PC AC ⊥;(2)求二面角M AC B --的余弦值. 20.(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椭圆,22)0(1:2222=>>=+e b a by a x C 的离心率左、右焦点分别为F 1、F 2,点)3,2(P ,点F 2在线段PF 1的中垂线上。

高考数学(理)二轮试题:第8章《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含答案)

高考数学(理)二轮试题:第8章《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含答案)

精品题库试题理数1. (2014大纲全国,8,5分)正四棱锥的顶点都在同一球面上.若该棱锥的高为4,底面边长为2,则该球的表面积为()A. B.16π C.9π D.1.A1.设球的半径为R,由题意可得(4-R)2+()2=R2,解得R=,所以该球的表面积为4πR2=.故选A.2. (2014湖北,8,5分)《算数书》竹简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在湖北省江陵县张家山出土,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有系统的数学典籍,其中记载有求“囷盖”的术:置如其周,令相乘也.又以高乘之,三十六成一.该术相当于给出了由圆锥的底面周长L与高h,计算其体积V的近似公式V≈L2h.它实际上是将圆锥体积公式中的圆周率π近似取为3.那么,近似公式V≈L2h相当于将圆锥体积公式中的π近似取为()A. B. C. D.2.B2.圆锥的体积V=πr2h=πh=,由题意得12π≈,π近似取为,故选B.3. (2014陕西,5,5分)已知底面边长为1,侧棱长为的正四棱柱的各顶点均在同一个球面上,则该球的体积为()A. B.4π C.2π D.3.D3.如图为正四棱柱AC1.根据题意得AC=,∴对角面ACC1A1为正方形,∴外接球直径2R=A1C=2,∴R=1,∴V球=,故选D.4.(2014安徽,7,5分)一个多面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多面体的表面积为()A.21+B.18+C.21D.184.A4.根据题意作出直观图如图,该多面体是由正方体切去两个角而得到的,根据三视图可知其表面积为6+2××()2=6×+=21+.故选A.5.(2014浙江,3,5分)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单位:cm)如图所示,则此几何体的表面积是()A.90 cm2B.129 cm2C.132 cm2D.138 cm25.D5.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由一个直三棱柱与一个长方体组合而成(如图),其表面积为S=3×5+2××4×3+4×3+3×3+2×4×3+2×4×6+3×6=138(cm2).6.(2014重庆一中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6)已知一个四面体的一条棱长为,其余棱长均为2,则这个四面体的体积为()(A)1 (B)(C)(D)36. A6. 取边长为的边的中点, 并与其对棱的两个端点连接,7.(2014重庆一中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5)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下图所示,则它的表面积为()(A)(B)(C)(D)7. B7. 该三视图对应的几何体为组合体,其中上半部为半径为3母线长为5的圆锥,下半部为底面半径为3高为5的圆柱,所以其表面积为.8.(2014天津蓟县第二中学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5) 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标出的数据.可得这个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A.B.C.D. 128. B8. 从三视图中可以看出该几何体是正四棱锥,且其斜高为底面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故其表面积为.9. (2014山西忻州一中、康杰中学、临汾一中、长治二中四校高三第三次联考,11) 三棱锥P—ABC的四个顶点均在同一球面上,其中△ABC是正三角形,PA⊥平面ABC,PA=2AB=6,则该球的体积为()9. B9. 三棱锥P-ABC的外接球与高为6底面边长为3的正三棱柱的外接球相同,即可把三棱锥P-ABC补成高为6底面边长为3的正三棱柱,由此可得球心O到底面ABC的距离为3,设底面ABC的外接圆圆心为O1, 连接OA, O1A、OO1, 则O1A =, OO1=3,所以OA2=O1A2+=,所以该求的体积为.10. (2014山西忻州一中、康杰中学、临汾一中、长治二中四校高三第三次联考,3) 下图是一个体积为10的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则图中x的值为( )A. 2B. 3C. 4D. 510. A10. 根据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由两部分组成,上半部为底面边长分别为3和2的长方形高为x的四棱锥,下半部为高为1底面边长分别为3和2的长方形的长方体,所以其体积为,解得x=2.11. (2014山西太原高三模拟考试(一),10) 在三棱锥S-ABC中,AB⊥BC, AB=BC=,SA=SC=2,二面角S-AC-B的余弦值是, 若S、A、B、C都在同一球面上,则该球的表面积是( )11. D11. 取线段AC的中点E, 则由题意可得SE⊥AC, BE⊥AC, 则∠SEB即为二面角S-AC-B的平面角, 在△SEB中, SE=, BE=1, 根据余弦定理, 得, 在△SAB和△SCB中, 满足勾股定理, 可得SA⊥AB, SC⊥BC, 所以S、A、B、C都在同一球面上,则该球的直径是SB, 所以该球的表面积为.12. (2014山西太原高三模拟考试(一),8) 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单位:cm),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A. (32+) ㎝3B. (32+) ㎝3C. (41+) ㎝3D. (41+) ㎝312. C12. 该三视图对应的几何体为由上中下三部分构成的组合体,其中上半部是长宽高分别为3、3、1的长方体;中半部为底面直径为1高为1的圆柱;下半部为长宽高分别为4、4、2的长方体,其体积为.13.(2014安徽合肥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3) 某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A.B.C.D. 13.B13. 由三视图知,原几何体是一个三棱柱,底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且腰长为2,所以该三棱柱的体积.14. (2014重庆杨家坪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6) 已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若该几何体的体积为24,则该几何体的底面积是()A. 6B. 12C. 18D. 2414. C14. 根据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一个有一条侧棱垂直于底面的四棱锥,该四棱锥的高为4,因为体积为24,所以底面积.15. (2014河北石家庄高中毕业班复习教学质量检测(二),8) 点, ,,在同一个球的球面上,,, 若四面体体积的最大值为, 则该球的表面积为( )15. C15. 如图,当平面时,四面体体积的最大. 此时,,所以,设球半径为R,则,即,从而,故.16. (2014湖北黄冈高三4月模拟考试,6) 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正视图是正三角形,则几何体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A.B.C.D.16. D16.原几何体如图中三棱锥,由已知正视图、侧视图和俯视图均是三角形,可知该几何体有一个侧面垂直于底面,高为,底面是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则这个几何体的外接球的球心在高线上,且是等边三角形的中心,所以这个几何体的外接球的半径为,所以这个几何体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17. (2014河北唐山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9) 正三棱锥的高和底面边长都等于6,则其外接球的表面积为()A.B.C.D.17. D17. 设球半径为,如图所示,可得,解得,所以表面积为.18. (2014河北唐山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7) 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A. 6B. 2C. 3D.18.D18. 由三视图知,原几何体的体积为.19. (2014贵州贵阳高三适应性监测考试, 5) 下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的体积等于()19.D19.该几何体是一三棱柱,qi 其体积为=4.20. (2014黑龙江哈尔滨第三中学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8) 如图所示,是一个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且这个空间几何体的所有顶点都在同一个球面上,则这个球的表面积是()A. B. C. D.20. C20. 由三视图知,原几何体是一个三棱柱,其底边为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高为2,所以球心在三棱柱上下两底面的中心的连线的中点,球的半径为,球的表面积为.21.(2014山东潍坊高三3月模拟考试数学(理)试题,7)三棱锥S-ABC的所有顶点都在球O的表面上,SA平面ABC,AB BC,又SA=AB= BC=1,则球O的表面积为( )(A) (B)(C) 3(D) 1221. C21. 三棱锥S-ABC的外接球与高为1底面边长为1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三棱柱的外接球相同,即可把三棱锥P-ABC补成高为1底面边长为1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三棱柱,由此可得球心O到底面ABC的距离为,设底面ABC的外接圆圆心为O1, 连接OA, O1A、OO1, 则O1A =, OO1=,所以OA2=O1A2+=,所以该求的体积为.22.(2014吉林实验中学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8)若某棱锥的三视图(单位:cm) 如图所示,则该棱锥的体积等于()A.10 cm3B.20 cm3C.30 cm3D.40 cm322. B22. 根据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为如下图所示的四棱锥,其中PA⊥PB,底面ABCD为矩形且与侧面PAB垂直,过点P作线段AB的垂线,则该垂线即为四棱锥的高,其长度为cm,而矩形ABCD的边长AD=5,AB=5,所以其体积为cm3.23.(2014湖北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数学(理)试题,4)已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单位:cm)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是()A.48cm3B.98cm3 C.88cm3D.78cm323. B23. 该三视图对应的几何体为长、宽、高分别为6 cm、3 cm、6 cm的长方体截去一个三棱锥后所得的几何体,其体积为6×3×6-98 cm3.24.(2014河南豫东豫北十所名校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四)数学(理)试题, 11) 如图所示,棱长为6的正方体无论从哪一个面看,都有两个直通的边长为l的正方形孔,则这个有孔正方体的表面积(含孔内各面)是( )( A) 222(B) 258 (C) 312 (D) 32424. C24. 表面积等于正方体的表面积减去12个表面上的小正方形面积,加上6个棱柱的侧面积,减去6个通道的6个小正方体的表面积.则S=6×36-12+6×4×6-6×6=312.故选C.25.(2014河南豫东豫北十所名校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四)数学(理)试题, 4) 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正视图与侧视图均为矩形,俯视图上半部分为半,圆,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A) (B) (C) (D)25. C25. 根据三视图可知,该几何题是由半圆柱和直三棱柱构成的组合体,其中半圆柱的底面半径为1,高为2;直三棱柱的底面是腰长为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故该几何体的体积为.26.(2014吉林省长春市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调研测试,9) 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它的表面积为()A. B.C.D.26.26. 由几何体的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一个沿旋转轴作截面,截取的半个圆锥,底面半径是1,高是2,所以母线长为,所以其表面积为底面半圆面积和圆锥的侧面积的一半以及截面三角形的面积的和,即,故选.27.(2014湖北武汉高三2月调研测试,8) 如图,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E,H分别是棱A1B1,D1C1上的点(点E与B1不重合),且EH∥A1D1,过EH的平面与棱BB1,CC1相交,交点分别为F,G.设AB=2AA1=2a.在长方体ABCD-A1B1C1D1内随机选取一点,记该点取自于几何体A1ABFE-D1DCGH内的概率为P,当点E,F分别在棱A1B1,BB1上运动且满足EF=a时,则P的最小值为27. D27. 根据几何概型,===,其中“=” 当且仅当时成立. 故选D.28. (2014吉林高中毕业班上学期期末复习检测, 7) 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则该几何体的体积是()A.B.C.D.28. B28. 由三视图知,原几何体是由一个半圆柱与一个半圆锥构成,其体积为.29. (2014河南郑州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质量预测, 4) 如图,某几何体的正视图和俯视图都是矩形,侧视图是平行四边形,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A.B.C.D.29. C29.由已知,元几何体为四棱柱,其底面边长为,侧视图的高为,底面积为,又因为棱柱的高为3,侧面积为,故原几何体的表面积为.30. (2014河北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五次调研考试, 3) 一个几何体按比例绘制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单位:), 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A. B. C. D.30.C30.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由三个棱长为1的正方体加半个正方体构成,所以体积为31.(2014成都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8) 一个长方体被一个平面截去一部分后所剩几何体的三视图如下图所示(单位:cm) ,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A) 120 (B) 80 (C) 100(D) 6031. C31.画出直观图可知,原几何体的体积.32. (2014北京东城高三12月教学质量调研) 一个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A)(B)(C)(D)32. C32. 原几何体是由一个圆柱与一个圆锥构成,其体积为.33.(2014江苏,8,5分)设甲、乙两个圆柱的底面积分别为S1、S2,体积分别为V1、V2,若它们的侧面积相等,且=,则的值是________.33.33.设圆柱甲的底面半径为r1,高为h1,圆柱乙的底面半径为r2,高为h2.由题意得==,∴=.又∵S甲侧=S乙侧,即2πr1h1=2πr2h2,∴==,故==·=×=.34.(2014山东,13,5分)三棱锥P-ABC中,D,E分别为PB,PC的中点,记三棱锥D-ABE的体积为V1,P-ABC的体积为V2,则=________.34.34.如图,设S△ABD=S1,S△PAB=S2,E到平面ABD的距离为h1,C到平面PAB的距离为h2,则S2=2S1,h2=2h1,V1=S1h1,V2=S2h2,∴==.35.(2014天津,10,5分)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单位:m),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________m3.35.π35.该几何体由一个圆锥和一个圆柱组成,故体积V=π×12×4+×π×22×2=π(m3).36.13.(2014天津蓟县邦均中学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13) 如果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单位长度: cm), 则此几何体的表面积是。

山西省沂州市高三第三次四校联考(理综化学部分).doc

山西省沂州市高三第三次四校联考(理综化学部分).doc

山西省沂州市高三第三次四校联考(理综化学部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e:Cu:64第Ⅰ 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

6.化学反应经常伴随着颜色变化,下列关于颜色的叙述正确的是①鸡蛋白溶液遇浓硝酸---黄色②淀粉碘化钾溶液遇碘离子---蓝色③溴化银见光分解---白色④热的氧化铜遇乙醇---红色⑤新制氯水久置后---无色⑥过氧化钠在空气中久置---淡黄色⑦苯酚溶液遇氯化铁溶液---红色⑧胆矾遇浓硫酸---白色A.①③⑤⑦⑧B.①④⑤⑧C.②③④⑥D.④⑤⑥7.短周期元素X、Y、Z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

X与Y、Z位于相邻周期,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X原子内层电子数的3倍或者是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的氢化物溶于水显酸性B.Z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在空气中存放不易变质C.Y的氧化物是离子化合物D.X和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都是弱酸8.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mol C10H中共价键总数一定为29N AB.4.6g NO2与N2O4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0.3N A个原子C.常温下100mL 0.1mol/L醋酸溶液中含醋酸分子0.01N AD.用含有0.1molFeCl3的饱和溶液制得的氢氧化铁胶体中,胶粒数一定等于0.1N A9.在三个密闭的容器中分别充入Ne、H2、O2、三种气体,当它们的温度和密度都相同时,这三种气体的压强(P)从大到小为A.p(Ne)>p(H2)>p(O2)B.p(H2)>p(O2)>p(Ne)C.p(O2)>p(Ne)>p(H2)D.p(H2)>p(Ne)>p(O2)10.对下列各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表述正确的是A.在25℃100mLNH4Cl溶液中:C(Cl-)=C(NH4+)+C(NH3∙H2O)B.0.1mol·L-1的NaHCO3溶液中:C(Na+)=C(HCO3-)+C(H2CO3)+2C(CO32-)C.将0.2mol·L-1NaA溶液和0.1mol·L-1盐酸等体积混合所得碱性溶液中:C(Na+)+C(H+)=C(A-)+C(Cl-)D.0.1mol·L-1的(NH4)2SO4溶液中:C(SO42-)>C(NH4+)>C(H+)>C(OH-)11.如图装置电解一段时间,当某极析出0.32g Cu时,I、Ⅱ、Ⅲ中溶液pH分别为(溶液足量,体积均为100mL且电解前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A.13、7、1 B.12、7、2C.1、7、13 D.7、13、112.可逆反应A(g)+3B(g) 2C(g);△H<0。

山西省临汾一中、忻州一中、长治二中等五校高三上学期第三次五校联考化学试题

山西省临汾一中、忻州一中、长治二中等五校高三上学期第三次五校联考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Li 7 C 12 N 14 O 16 Mg 24 S 32 Cu 64第I卷(选择题共42分)―、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化学与环境的叙述中的错误是A.燃煤时鼓入过量的空气可以减少酸雨的产生B.利用汽车尾气催化装置可将尾气中的NO和CO转化为无害气体C.“煤改气”、“煤改电”等工程有利于减少雾霾D.工业废气排放之前必须回收处理以防污染大气【答案】A【考点定位】考查空气污染【名师点晴】本考点考查了空气的污染、危害及其措施,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空气污染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粉尘主要指一些固体小颗粒.雾霾是一种大气污染现象,是由固体小颗粒造成的污染.2. 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A.镁离子的结构示意图:B.苯甲酸乙酯的结构简式:C.CO2的电子式:D.中子数为18的氯原子:Cl1817【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镁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故A错误;B.苯甲酸乙酯的结构简式为,故B正确;C.CO2的电子式为,故C错误;D.中子数为18的氯原子的质量数为35,故D错误;故选B.【考点定位】考查化学用语的正误判断【名师点晴】解决这类问题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有:①书写电子式时应特别注意如下几个方面:阴离子及多核阳离子均要加“"并注明电荷,书写共价化合物电子式时,不得使用“”,没有成键的价电子也要写出来。

②书写结构式、结构简式时首先要明确原子间结合顺序(如HClO应是H—O—Cl,而不是H—Cl-O),其次是书写结构简式时,碳碳双键、碳碳三键应该写出来。

③比例模型、球棍模型要能体现原子的相对大小及分子的空间结构。

3.同温同压下,分别用等质量的H2、CO、CO2、NH3四种气体吹起四个气球,其中由H2吹起的是【答案】C【考点定位】考查阿伏伽德罗定律及其推论【名师点晴】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定律及其推论,灵活运用公式是解本题关键。

山西省忻州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考物理三模试卷含解析

山西省忻州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考物理三模试卷含解析

2023年高考物理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如图所示的逻辑电路中,当A 端输入电信号”1”、B 端输入电信号”0”时,则在C 和D 端输出的电信号分别为A .1和0B .0和1C .1和lD .0和02、如图所示,静止在匀强磁场中的某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当它放出一个α粒子后,其速度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测得α粒子和反冲核轨道半径之比为44:1,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α粒子与反冲粒子的动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B .原来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电荷数为90C .反冲核的核电荷数为88D .α粒子和反冲粒子的速度之比为1:883、用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表示磁感应强度的单位,下列符合要求的是( )A .Wb•m 2B .Wb/m 2C .N•m/AD .kg/(S 2•A )4、如图,虚线a 、b 、c 为电场中三个等势面,相邻等势面间的电势差相同,实线为一个电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M 、N 是轨迹与等势面a ,c 的交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电子一定从M 点向N 点运动B .等势面c 的电势最低C .电子通过M 点时的加速度比通过N 点时小D .电子通过M 点时的机械能比通过N 点时大5、如图所示,固定在同一平面内有三条彼此绝缘的通电直导线,导线中的电流123I I I ==,方向为图中箭头方向,在三根导线所在平面内有a、b、c、d四个点,四个点距相邻导线的距离都相等,则四个点中合磁感应强度最大的点是()A.a点B.b点C.c点D.d点6、大喇叭滑梯是游客非常喜爱的大型水上游乐设施。

2016年全国高考理综卷以及详解

2016年全国高考理综卷以及详解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 卷)14. 一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之间充满云母介质,接在恒压直流电源上。

若将云母介质移出,则电容器( )A. 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大,极板间电场强度变大B. 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小,极板间电场强度变大C. 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大,极板间电场强度不变D. 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小,极板间电场强度不变【解析】由4πr SC kdε=可知,当云母介质抽出时,r ε变小,电容器的电容C 变小;因为电容器接在恒压直流电源上,故U 不变,根据Q CU =可知,当C 减小时,Q 减小。

再由UE d=,由于U 与d 都不变,故电场强度E 不变,答案为 D15. 现代质谱仪可用来分析比质子重很多倍的离子,其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加速电压恒定。

质子在入口处从静止开始被加速电场加速,经匀强磁场偏转后从出口离开磁场。

若某种一价正离子在入口处从静止开始被同一加速电场加速,为使它经匀强磁场偏转后仍从同一出口离开磁场,需将磁感应强度增加到原来的12倍。

此离子和质子的质量比约为( ) A. 11 B. 12 C. 121 D. 144【解析】设质子的质量数和电荷数分别为1m 、1q ,一价正离子的质量数和电荷数为2m 、2q ,对于任意粒子,在加速电场中,由动能定理得:2102qU mv =- 得 2qU v m = ①在磁场中应满足 2v qvB m r= ②由题意,由于两种粒子从同一入口垂直进入磁场,从同一出口垂直离开磁场,故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应相同. 由①②式联立求解得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12mUr B q=,由于加速电压不变,故1212212111r B m q r B m q =⋅⋅= 其中211212B B q q ==,,可得121144m m = 故一价正离子与质子的质量比约为14416. 一含有理想变压器的电路如图所示,图中电阻12R R 、和3R 的阻值分别是31ΩΩ、和4Ω,○A 为理想交流电流表,U 为正弦交流电压源,输出电压的有效值恒定。

高中物理力学各省试题

高中物理力学各省试题

1. (2021重庆杨家坪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7)如下图,物体A、B质量分别为2m和m由轻质细绳相连.竖直向上的恒力F=6mg作用在物体A上,使A B一起向上加速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求:(1) A、B一起运动的加速度为多大;(2)轻绳对物体B的拉力.2. (2021山西忻州一中、康杰中学、临汾一中、长治二中四校高三第三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24)如下图的装置叫做阿特伍德机,是阿特伍德创制的一种著名力学实验装置,用来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绳子两端的物体下落(上升)的加速度总是小于自由落体的加速度g,同自由落体相比,下落相同的高度,所花费的时间要长,这使得实验者有足够的时间沉着的观测、研究.物体A、B的质量相等均为M物体C的质量为m轻绳与轻滑轮间的摩擦不计,轻绳不可伸长且足够长,如果“"工",求:(1)物体B从静止开始下落一段距离的时间与其自由落体下落同样的距离所用时间的比值.(2)系统在由静止释放后的运动过程中,物体C对B的拉力.」卓3. (2021山东青岛高三第一次模拟测试理综物理, 22)如下图,一质量为m的物块在与水平方向成.的力F的作用下从A点由静止开始沿水平直轨道运动,到B点后撤去力F,物体飞出后越过’壕沟〞落在平台EG段.物块的质量m =1kg,物块与水平直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四二0.5, AB段长L=10m) BE的高度差h =0.8m , BE的水平距离x =1.6m ,假设物块可看做质点,空气阻力不计, g取10m/s2.(1)要越过壕沟,求物块在B点最小速度v的大小;(2)假设(=37°,为使物块恰好越过壕沟〞,求拉力F的大小;(3)假设.大小不确定,为使物块恰好越过‘壕沟〞,求力F的最小值(结果可保存根号).4. (2021江苏南通高三2月第一次调研测试物理试题,13)如下图,一质量M=3.0kg、足够长的木板B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其上外表放置质量m=l. 0kg的小木块A, A B均处于静止状态,A与B间的动摩擦因数四=0.30 ,且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现给2木块A施加一随时间t变化的水平力F=kt〔k=2.0N/s〕,取g=10m/s .〔1〕假设木板B固定,那么经过多少时间木块A开始,t动?〔2〕假设木板B固定,求t2=2.0s时木块A的加速度大小.〔3〕假设木板B不固定,求t3=1.0S时木块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5.〔湖北省八校2021届高三第二次联考〕〔14分〕如图,可看作质点的小物块放在长木板正中间,长木板质量为M=4kg,长度为L=2m小物块质量为m=1kg长木板置于光滑水平地面上,两物体皆静止.现在用一大小为F的水平恒力作用于小物块上,发现只有当F 超过2.5N时,才能让两物体间产生相对滑动.设两物体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大小等于滑动摩擦力大小,重力加速度g=10m/s2,试求:6—□____ M 森的加加%"K M〔1〕小物块和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2〕假设一开始力F就作用在长木板上,且F=12N那么小物块经过多长时间从长木板上掉下?6 .〔甘肃省兰州一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测试〕〔14分〕两个叠在一起的滑块,置于固定的、倾角为.的斜面上,如下图,滑块A、B质量分别为M m A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出,B与A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国,两滑块都从静止开始以相同的加速度从斜面滑下,求滑块B受到的摩擦力.7 .〔2021年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联考〕〔14分〕如下图,A球从倾角.=30°的光滑斜面上某点由静止开始滚下,然后进入足够长的光滑水平面上,经M点时速度大小不发生变化,方向马上变为水平向左. B球从M点开始向左做直线运动,试问:①假设A球从斜面上某一高处静止滚下,同时B球以V0=8 m/s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 A球的高度满足什么条件, A、B两球能发生碰撞.②假设A球从斜面上N点静止开始滚下, MN= 10 m, B球同日^从M点由静止向左以加速度a=2 m/s 2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问:经多长时间两者相碰?〔g=lO m/s 2〕8.〔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2021届高三第一次联考〕〔8分〕钱江晚报2021-09-27报道,八旬老伯屋顶种南瓜坠落砸车,车主索赔三万八. 5楼楼顶掉下的老南瓜,将凯美瑞车顶砸出深15厘米大坑.假设5楼楼顶南瓜离车顶高度15米,南瓜质量1.5千克,南瓜下落作自由落体运动,砸车后匀减速到零.(取g=10m/s2,不计空气阻力)求:(1)南瓜砸车瞬间的速度大小;(2)南瓜砸车过程汽车车顶受到的平均作用力大小.9.(2021年沈阳市高中三年级教学质量监测(一))(20分)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2 kg 的足够长的木板,木板上最有端有一大小可忽略、质量为m=3kg的物块,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川=,国,且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开始时物块和木板都静止,距木板左端L=2.4m处有一固定在水平面上的竖直弹性挡板P.现对物块施加一水平向左外力F= 6N,假设木板与挡板P发生撞击时间极短,并且搏击时无动能损失,物块始终未能与挡板相撞,求:(1)木板第一次撞击挡板P时的速度1为多少?(2)木板从第一次撞击挡板P到运动至有端最远处所需的时间专及此时物块距木板右端的距离X为多少?(3)木板与挡板P会发生屡次撞击直至静止,而物块一直向左运动.每次木板与挡板p 撞击前物块和木板都已相对静止,最后木板静止于挡板P处,求木板与物块都静止时物块距木板有端的距离X为多少?10.(北京市西城区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测试)如下图,一个倾角.=45.的斜面固定于水平地面上,斜面顶端距水平地面的高度h=1m,斜面底端有一垂直于斜面的固定挡板.一个质量m=1kg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自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向下滑动,到达斜面底端时与挡板碰撞,假设小物块与挡板碰撞过程中无机械能损失. 小物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2数尸0.2.重力加速度g= 10 m/s .(1)求小物块沿斜面下滑时的加速度大小a;(2)求小物块第一次与挡板碰撞前的速度大小v;(3)小物块最终停在挡板上,求整个过程中由于摩擦而产生的热量Q.11.(安徽省合肥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足够长光滑斜面BC的倾角以会产,小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水平面与斜面之间B点有一小段弧形连接,一质量m= 2kg的小物块静止于A点,现用与水平方向成门一炉角的恒力F拉小物块,如下图,小物块经"=4,到达B点,并迅速撤去拉力F.A B两点相距…属,(钻应一心,, g取时近产),求:⑴恒力F的大小;⑵小物块从B点沿斜面向上运动的最大距离门;(机械能守恒)⑶小物块停止运动时到B点的距离工,12.(2021年哈尔滨市第三中学第一次高考模拟试卷)(14分)如下图,水平地面上有一个静止的直角三角滑块P,顶点A到地面的距离h = 1.8m,水平地面上D处有一固定障碍物, 滑块C端到D的距离L = 6.4m.在其顶点A处放一个小物块Q不粘连,最初系统静止不动. 现对滑块左端施加水平向右的推力 F = 35N,使二者相对静止一起向右运动,当C端撞到障碍物时立即撤去力F,且1t块P立即以原速率反弹,小物块Q最终落在地面上.滑块P质量M = 4.0kg ,小物块Q质量m = 1.0kg , P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科=0.2.(取g = 10 m/s2)求:(1)小物块Q落地前瞬间的速度;(2)小物块Q落地时到滑块P的B端的距离.13.如图4-2-25所示,一水平光滑、距地面高为h、边长为a的正方形MNPQ桌面上,用长为L的不可伸长的轻绳连接质量分别为m A、m B的A、B两小球,两小球在绳子拉力的作用下,绕绳子上的某点O以不同的线速度做匀速圆周运动,圆心 .与桌面中央重合,已知mA= 0.5 kg, L= 1.2 m, L AO =0.8 m, a= 2.1 m, h= 1.25 m, A 球的速度大小V A= 0.4 m/s , 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求:(1)绳子上的拉力F以及B球的质量mB;(2)假设当绳子与MN平行时忽然断开,那么经过1.5 s两球的水平距离;(与地面撞击后.前进方向的速度不变)(3)两小球落至地面时,落点间的距离.14如图4-2-26所示,小球从光滑的圆弧轨道下滑至水平轨道末端时,光电装置被触动,限制电路会使转筒马上以某一角速度匀速连续转动起来.转筒的底面半径为R,轨道末端与转筒上部相平,与转筒的转轴距离为L,且与转筒侧壁上的小孔的高度差为h;开始时转筒静止,且小孔正对着轨道方向.现让一小球从圆弧轨道上的某处无初速滑下,假设正好能钻入转筒的小孔(小孔比小球略大,小球视为质点,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求:(1)小球从圆弧轨道上释放时的高度为H ;(2)转筒转动的角速度3.解析:(1)设小球离开轨道进入小孔的时间为t,那么由平抛运动规律得h = 2gt2,L-R=v0t小球在轨道上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故有mgH =2mv2(2)在小球做平抛运动的时间内,圆筒必须恰好转整数转,小球才能钻进小孔,即 co H 2n 兀 n = 1,2,3…).所以 3= n 兀 ^\^^(门=1,2,3…) 答案:(1)(L 4h R )(2)n兀 2g (n=1,2,3…) 15、12021济南模拟】如下图,半径为 R= 0.8 m 的四分之一圆弧形光滑轨道竖直放置,圆弧最低点B 与长为L=1 m 的水平桌面相切于 B 点,BC 离地面高为h= 0.45 m,质量为m = 1.0 kg 的小滑块从圆弧顶点 D 由静止释放,滑块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科=0.6, 取 g= 10 m/s 2.求:(1)小滑块刚到达圆弧面的 B 点时对圆弧的压力大小; (2)小滑块落地点与 C 点的水平距离.1 _【解析】(1)滑块由D 至ij B 过程中:mgR= 1mv B2 V B在 B 点 F — mg = m 一 R 解得 V B =4 m/s, F = 30 N由牛顿第三定律知,小滑块刚到达圆弧面的B 点时对圆弧的压力为, 一, 一 1 O 1 O (2)由 B 到 C 过程:一mg 匕?mvC —?mv B 解得 VC = 2 m/s 一 ... ,一 . . 1c 滑块由C 点平抛:h = 2gt 2 解得 t=0.3 s落地点与C 点水平距离为x= V C t= 0.6 m16(2021江苏,8, 3分)如下图,A 、B 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 2m 和m,静止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 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p,B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之上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 .现对A 施加一水平拉力F,那么( )— /A.当F<2pmg 时,A 、B 都相对地面静止5 \_B.当F =2师g 时,A 的加速度为3闯30 N.联立解得:C.当F>3gg时,A相对B滑动D.无论F为何值,B的加速度不会超过二国[答案]1.BCD17.〔2021四川,7, 6分〕如下图,水平传送带以速度v1匀速运动,小物体R Q由通过定滑轮且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t=0时刻P在传送带左端具有速度v2,P与定滑轮间的绳水平,t=t0 时刻P离开传送带.不计定滑轮质量和摩擦,绳足够长.正确描述小物体P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可能是〔〕[答案]3.BC18 . 〔2021山东青岛高三第一次模拟测试理综物理, 15〕如下图,倾角为3〔r的斜面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两端分别系着小球A和物块B,跨过固定于斜面体顶端的定滑轮0〔不计滑轮白^摩擦〕, A的质量为m B的质量为4m开始时,用手托住A,使0A段绳恰好处于水平伸直状态〔绳中无拉力〕, 0B绳平行于斜面,此时B静止不动,将A由静止释放,在其下摆过程中B始终保持静止.那么在绳子到达竖直位置之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A运动到最低点时物块B所受的摩擦力为mgB.物块B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没有发生变化C.假设适当增加0A段绳子的长度,物块可能发生运动D.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方向一定水平向右[答案]10.15. AD19 .〔武汉市2021届高中毕业生二月调研测试〕如下图,倾斜传送带沿逆时针方向匀速转动,在传送带的A端无初速度放置一物块.选择B端所在的水平面为参考平面,物块从A端运动到B端的过程中,其机械能E与位移x的关系图象可能正确的选项是:[答案]13.20 . BD20 .〔湖北省八校2021届高三第二次联考〕如下图,质量为m的木块A放在水平面上的质量为M 的斜面B上,现用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两个水平推力F分别作用在A B上,A、B均B. B与地面之间一定存在摩擦力C. B对A的支持力一定等于mgD.地面对B的支持力大小一定等于〔m+M〕 g[答案]14.17 . D21.〔山东省济南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测试〕如下图,质量为M的斜面体A放在粗糙水平面上,用轻绳拴住质量为m的小球B置于斜面上,轻绳与斜面平行且另一端固定在竖直墙面上,不计小球与斜面间的摩擦,斜面体与墙不接触,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那么A.水平面对斜面体没有摩擦力作用B.水平面对斜面体有向左的摩擦力作用C.斜面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M+ m gD.斜面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小于〔M+ m g[答案]20.3 . D22.〔湖北省黄冈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测试〕如下图,物块A放在直角三角形斜面体B上面,B放在弹簧上面并紧挨着竖直墙壁,初始时A B静止;现用力F沿斜面向上推A,但A、B仍未动.那么施力F后,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A、B之间的摩擦力一定变大B. B与墙面的弹力可能不变C. B与墙之间可能没有摩擦力D.弹簧弹力一定不变[答案]22.16 . D23. 〔09 •江苏物理• 9〕如下图,两质量相等的物块A B通过一轻质弹簧连接, B足够长、放置在水平面上,所有接触面均光滑.弹簧开始时处于原长,运动过程中始终处在弹性限度内.在物块A上施加一个水平恒力, A B从静止开始运动到第一次速度相等的过程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有〔BCDA.当A、B加速度相等时,系统的机械能最大B.当A、B加速度相等时,A、B的速度差最大C.当A、B的速度相等时,A的速度到达最大D.当A、B的速度相等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24如图,半圆形凹槽的半径为R,.点为其圆心.在与O点等高的边缘A、B两点分别以速度V I、V2水平相向抛出两个小球, v i : v2=1 : 3,两小球恰落在弧面上的P点.那么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一A /AOP 45B.假设要使两小球落在P点右侧的弧面上同一点,那么应使v i、V2都增大C.改变v i、V2,只要两小球落在弧面上的同一点, v i与V2之和就不变D.假设只增大v i,两小球可在空中相遇25.在观看双人把戏滑冰表演时,观众有时会看到女运发动被男运发动拉着离开冰面在空中做水平方向的匀速圆周运动.通过目测估计拉住女运发动的男运发动的手臂和水平冰面的夹角约为45°,重力加速度为g=i0 m/s2,假设女运发动的体重为35 kg,据此可估算该女运发动〔〕A.受到的拉力约为350v2 N B,受到的拉力约为350 NC.向心加速度约为i0 m/s2D.向心加速度约为ioV2 m/s226. 〔20i0湖北局部重点中学联考〕如图4—2—i3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置于正方体的光滑盒子中,盒子的边长略大于球的直径.某同学拿着该盒子在竖直平面内做半径为 R 的匀 速圆周运动,重力加速度为 g,空气阻力不计,要使在最高点时盒子与小球之间恰 好无作用力,那么〔〕A .该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一定小于 B.该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一定等于C.盒子在最低点时盒子与小球之间的作用力大小可能小于D.盒子在最低点时盒子与小球之间的作用力大小可能大于27 .图示所示,为某一皮带传动装置.主动轮的半径为r i,从动轮的半径为 r 2.主动轮做顺时针转动,转速为 n,转动过程中皮带不打滑.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28 .质量为m 的石块从半径为 R 的半球形的碗口下滑到碗的最低点的过程中,如果摩擦力的 作用使得石块的速度大小不变,如图 4 —2—17所示,那么〔 〕 A.由于速率不变,所以石块的加速度为零 B.石块下滑过程中受的合外力越来越大 C.石块下滑过程中受的摩擦力大小不变D.石块下滑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始终指向球心29.如图4 — 2—19甲所示,一根细线上端固定在 S 点,下端连一小铁球 A,让小铁球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此装置构成一圆锥摆〔不计空气阻力〕.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 .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受到重力、绳子的拉力和向心力作用 B.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的角速度一定大于 \打〔1为摆长〕 C.另有一个圆锥摆,摆长更大一点,两者悬点相同,如图 4—2—19乙所示,如果改变 两小球的角速度,使两者恰好在同一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那么B 球的角速度大于 A 球的角速度D.如果两个小球的质量相等,那么在图乙中两条细线受到的拉力相等2mg 2mgB.从动轮做逆时针转动D,从动轮的转速为孩nA.从动轮做顺时针转动10.如图4—2—24所示,一个竖直放置的圆锥筒可绕其中央OO'转动,筒内壁粗糙,筒口半径和筒高分别为R和H,筒内壁A点的高度为筒高的一半.内壁上有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随圆锥筒一起做匀速转动,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小物块所受合外力指向.点B.当转动角速度 3=招旦时,小物块不受摩擦力作用RC.当转动角速度3> "RH时,小物块受摩擦力沿AO方向D.当转动角速度3<当gH时,小物块受摩擦力沿AO方向30、如下图,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支架质量为M,支架顶端用细线拴着的摆球质量为m, 现将摆球拉至水平位置, 而后释放,摆球运动过程中,支架始终不动,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在释放前的瞬间,支架对地面的压力为〔m+M〕gB.在释放前的瞬间,支架对地面的压力为MgC.摆球到达最低点时,支架对地面的压力为〔m+M〕gD.摆球到达最低点时,支架对地面的压力为〔3m+M〕g【答案】选B、D.所受的拉力F A和F B的大小关系为A. F A>F BC. F A=F B= mg( ) B. F A<F BD. F A= F B>mg31.如图2所示,天车下吊着两个质量都是m的工件A和B,系A的吊绳较短,系B的吊绳较长.假设天车运动到P处忽然停止,那么两吊绳。

专题1.18 与热力学第一定律相关的计算题(解析版)

专题1.18 与热力学第一定律相关的计算题(解析版)

2020年高考物理100考点最新模拟题千题精练(选修3-3、3-4)第一部分热学(选修3-3)专题1.18 与热力学第一定律相关的计算题1.(10分) (2019洛阳二模)如图所示,用导热性能良好的气缸和活塞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气体的体积V1=8.0×10-3m3,温度T1=4.0×102K现使外界环境温度缓慢降低至T2,此过程中气体放出热最7.0×102J,内能减少了5.0×102J。

不计活塞的质量及活塞与气缸间的摩擦,外界大气压强P0=1.0×105Pa求:①此过程外界对气体做了多少功;②T2的值。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热力学第一定律、气体实验定律及其相关知识点。

【解题思路】2.(10分)(2019湖北四地七校考试联盟期末)如图所示,导热性能良好的柱形金属容器竖直放置,容器上端的轻质塞子将容器密闭,内有质量为m的活塞将容器分为A、B两个气室,A、B两个气室的体积均为V.活塞与容器内壁间气密性好,且没有摩擦,活塞的截面积为S.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大气压强大小为,A气室内气体的压强大小为。

(i)拔去容器上端的塞子,求活塞稳定后B气室的体积V B;(ii)拔去塞子待活塞稳定后,室温开始缓慢升高,从活塞稳定到其恰好上升到容器顶端的过程中B室气体从外界吸热为Q,求这个过程中B气室气体内能增量△U。

【思路分析】(i)拔去塞子待活塞稳定后,B室中的气体初末状态温度不变,根据玻意耳定律解答;(ii)根据功的公式求出气体对外做功,由热力学第一定律求解。

【名师解析】(i)拔去塞子待活塞稳定后,B室中的气体初末状态温度不变根据玻意耳定律,(+)•V=(+)•V B解得V B=V(ii)B气室气体吸收的热量,一部分用来对外做功,一部分为其内能增量,室温缓慢升高的过程中,气体对外做功为W=(+)•S•=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U=Q﹣W=Q﹣答:(i)拔去容器上端的塞子,活塞稳定后B气室的体积为V;(ii)拔去塞子待活塞稳定后,室温开始缓慢升高,从活塞稳定到其恰好上升到容器顶端的过程中B室气体从外界吸热为Q,这个过程中B气室气体内能增量为Q﹣。

高考数学(理)二轮试题:第2章《函数与方程》(含答案)

高考数学(理)二轮试题:第2章《函数与方程》(含答案)

精品题库试题理数1.(2014山东,8,5分)已知函数f(x)=|x-2|+1,g(x)=kx.若方程f(x)=g(x)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A. B. C.(1,2) D.(2,+∞)1.B1.f(x)=如图,作出y=f(x)的图象,其中A(2,1),则k OA=.要使方程f(x)=g(x)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则函数f(x)与g(x)的图象有两个不同的交点,由图可知,<k<1.2.(2014课表全国Ⅰ,11,5分)已知函数f(x)=ax3-3x2+1,若f(x)存在唯一的零点x 0,且x0>0,则a 的取值范围是()A.(2,+∞)B.(1,+∞)C.(-∞,-2)D.(-∞,-1)2.C2.(1)当a=0时,显然f(x)有两个零点,不符合题意.(2)当a≠0时, f '(x)=3ax2-6x,令f '(x)=0,解得x1=0,x2=.当a>0时,>0,所以函数f(x)=ax3-3x2+1在(-∞,0)与上为增函数,在上为减函数,因为f(x)存在唯一零点x0,且x0>0,则f(0)<0,即1<0,不成立.当a<0时,<0,所以函数f(x)=ax3-3x2+1在和(0,+∞)上为减函数,在上为增函数,因为f(x)存在唯一零点x0,且x0>0,则f>0,即a·-3·+1>0,解得a>2或a<-2,又因为a<0,故a的取值范围为(-∞,-2).选C.3.(2014重庆一中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7)已知函数的图像与轴恰好有三个不同的公共点,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A)(B)(C)(D)3. C3. , 当或时, 可得; 当时,, 所以函数的极小值为, 极大值为, 由题意可得, 解得.4. (2014山西太原高三模拟考试(一),12) 已知方程在(0,+∞)上有两个不同的解,(<),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4. C4. 由题意可得上有两个不同的解,(<),结合数形结合可得直线与曲线相切于点,且,则根据导数的几何意义可得切线的斜率为,根据两点间的斜率公式可得,由此可得,即,两边同除可得2故选C.5. (2014福州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测, 9) 若定义在上的函数满足,, 且当时, 其图象是四分之一圆(如图所示), 则函数在区间上的零点个数为( )A. 5B. 4C. 3D. 25. B5. 因为定义在上的函数满足, ,所以函数是偶函数,且关于对称,又因为函数的定义域是, 所以,令得,由表中数据可知的单调减区间为,单调增区间为,当时,函数的极小值为,所以在时取得极大值,且函数在上是增函数,所以当时由3个交点;时只有一个交点,故函数在区间上的零点个数为4.6. (2014河北石家庄高中毕业班复习教学质量检测(二),11) 已知函数其中为自然对数的底数,若关于的方程有且只有一个实数解,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A. B. C. D.6. B6. 先令,则,所以,从而方程只有一个解,即的图像与的图像只有一个交点. 由数形结合可知:当时,应满足;当时交点有且只有一个;综上所述,实数的取值范围为.选B.7. (2014贵州贵阳高三适应性监测考试, 8) 下列命题中假命题的是()A. ,,使B. ,函数都不是偶函数C. ,使D. >0, 函数有零点7.B7.当时,为偶函数,所以是假命题. , , 显然为真.8. (2014山东实验中学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8) 已知函数的零点分别为的大小关系是()A. B. C. D.8.A8. 由已知分别是,,的根, 作出,,,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得.9. (2014广东广州高三调研测试,8) 对于实数和,定义运算“*” :*设*,且关于的方程为恰有三个互不相等的实数根,,,则的取值范围是()A.B.C.D.9.A9. 由已知可得,作出的图像,不妨设,由图像可得,且,由重要不等式。

2016年3月2016届高三第一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I卷)理综卷(正式考试版)

2016年3月2016届高三第一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I卷)理综卷(正式考试版)

绝密★启用前【学科网学易大联考】2016年第一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Ⅰ卷】理科综合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3.考试作答时,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一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第Ⅱ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1C12N14O16F19Na23S32Cl35.5Ca40第Ⅰ卷(126分)一、选择题(共13小题。

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真核细胞的某些结构中含有核酸,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核糖体、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都含有核酸和遗传物质B.某些核酸可以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C.核酸和蛋白质一样,都主要合成于细胞质D.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染色后,细胞核处呈红色,细胞质中呈绿色2.近期国际杂志Cell Systems上刊登了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一项研究成果,科研人员利用蓝色光脉冲开启了一种名为Brn2的基因,当Brn2信号足够强时,干细胞就会快速转化为神经元。

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该实验证明了蓝色光脉冲可以促使于细胞分化为神经元B.Brn2基因在神经细胞的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C.蓝色光脉冲使Brn2基因的碱基序列发生了改变D.干细胞和神经元这两种细胞中,蛋白质的种类不完全相同3.某哺乳动物(2N=16)的两个细胞(染色体DNA均被32P标记),标记为A和B(A进行有丝分裂,B 进行减数分裂),将这两个细胞均置于31P标记的培养液中培养,使它们都进入第二次分裂后期(A、B第一次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分别标记为A1、A2和B1、B2),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A l和A2均有l6条染色体含31PB.B1和B2中的每一条染色体均含31PC.A1和A2中含4个染色体组,而B1和B2中只有一个染色体组D.A1和B2所含有的性染色体数目比为2:14. 某二倍体生物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了甲、乙、丙、丁4种类型的变异。

2016年高考全国3卷理综试题(含答案)

2016年高考全国3卷理综试题(含答案)

2016年高考全国3卷理综试题(含答案)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试题类型: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细胞膜两侧的离子浓度差是通过自由扩散实现的B. 细胞膜与线粒体膜、核膜中所含蛋白质的功能相同C. 分泌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的过程存在膜脂的流动现象D. 膜中的磷脂分子是由胆固醇、脂肪酸和磷酸组成的2. 在前人进行的下列研究中,采用的核心技术相同(或相似)的一组是①证明光合作用所释放的氧气来自于水②用紫外线等处理青霉菌选育高产青霉素菌株③用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证明A是遗传物质④用甲基绿和吡罗红对细胞染色,观察核酸的分布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3. 下列有关动物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外液渗透压的改变可影响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的量B. 肾小管通过主动运输吸收水的过程受抗利尿激素的调节C. 摄盐过多后饮水量的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D. 饮水增加导致尿生成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4.为了探究生长素的作用,将去尖端的玉米胚芽鞘切段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胚芽鞘上端一侧放置含有适宜浓度IAA的琼脂块,对照组胚芽鞘上端同侧放置不含IAA的琼脂块,两组胚芽鞘下段的琼脂块均不含IAA。

两组胚芽鞘在同样条件下,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对照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实验组胚芽鞘发生弯曲生长,如图所述。

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胚芽鞘b侧的IAA含量与b'侧的相等B. 胚芽鞘b侧与胚芽鞘c侧的IAA含量不同C. 胚芽鞘b'侧细胞能运输IAA而c'侧细胞不能D. 琼脂块d'从a'中获得的IAA量小于a'的输出量5. 我国谚语中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食物链的原理。

2017届高三一轮复习 作文之记叙文写作 单元测试2

2017届高三一轮复习 作文之记叙文写作 单元测试2

2017届高三一轮复习作文之记叙文写作单元测试1.(2016届辽宁省大连市第八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活着就要创造,如果没有梦想、事业、财富,人生的价值又如何体现。

——励志流行语人生本修行,万般皆身外,何必苦苦相争。

——星云物质时代,“皈依田园”似乎成了一种时尚。

河南夏邑、湖北钟祥等中国长寿之乡每年都会迎来数以万计、五湖四海的都市人定居,他们尊奉着当地人的“生活情调”——摒弃杂念,融入自然,生活规律。

要求:①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

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

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④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⑤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答案】孤独婉芬慢悠悠地上山。

她身体太弱,不一会就浑身冒汗,气喘吁吁。

婉芬将披肩系到腰间停下来大口地喘着粗气,两眼四下搜寻着树枝,她想给自己寻个手杖好拄着上山,但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只得且行且找。

此时,她真希望有一只大手拉着她向上攀爬。

“哦,学武。

你在那边还好吗?”婉芬喃喃地说。

她想他了,他是她的丈夫学武。

学武走了八个多月了。

他在病床上辗转了几个月,去年年底,在蒙特利尔最冷的那天,学武静静地走了。

尽管有一些心理准备,但一直期待奇迹发生的婉芬还是感觉太突然,因为学武的癌症一经发现就是晚期,在学武住院的几个月里,婉芬尽管忙乱,但因为学武还在,让她觉得还有主心骨。

但学武最终还是走了,在这远离故土、远离亲人的异国他乡,一切都要婉芬独自面对,她感觉罩在头顶上的那片天塌了,心里承受着从未有过的孤独。

终于,婉芬在草丛里捡起了一根还算合适的树棍儿,借助树棍儿的力量,婉芬的行进速度快了些。

上次来翠湖山庄还是和学武一起,婉芬的眼泪夺眶而出。

两年前,也是在七月。

儿子放暑假回国,学武休带薪假,夫妻二人在翠湖山庄小住几日,享受清净的二人世界。

夫妻二人那几日每天上午都会上山,有时是乘缆车上下,有时也徒步下山。

婉芬清楚地记得离开翠湖山庄的那个清晨,丈夫拉着婉芬就是从婉芬刚才走的那条小路来到了这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省一中等四校2016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理科综合一中一中二中康杰中学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 =16 Na=23 S=32 Cu=64 Ba=137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实验中所用材料、试剂与颜色反应的对应关系中,错误的是选项材料试剂实验目的颜色A 动物细胞台盼蓝检测细胞的死活死细胞被染成蓝色,活细胞不着色B 洋葱表皮细胞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液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细胞核被染成绿色,细胞质被染成红色C 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改良苯酚品红染液观察染色体的数目和形态染色体被染成红色D 人口腔上皮细胞健那绿染液观察线粒体的形态和分布线粒体为深绿色,细胞质基质为蓝绿色2.把数条5 cm长的马铃薯条分别浸在蒸馏水和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每隔一段时间测量薯条的长度。

右图显示薯条在不同溶液中长度改变的百分率。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马铃薯条通过渗透吸(失)水改变其长度B.在0.10 M蔗糖溶液中马铃薯细胞发生质壁分离C.马铃薯细胞液浓度相当于0.30 M的蔗糖溶液D.在0.40 M蔗糖溶液中马铃薯细胞失水3.从水体中取得一定水样,首先测定其初始溶氧量。

然后将水样灌入两个相同的瓶子中,一个白瓶完全透光,另一个黑瓶完全不透光,然后放回原来水层。

24小时后取出,分别测量白瓶和黑瓶中的溶氧量。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如在实验中意外损坏了黑瓶,则总光合量数据无法获得B.如在实验中白瓶意外坠落水底,则短时间,瓶生物叶绿体中C3含量会减少C.呼吸量应从黑瓶测定的数据计算得出D.测黑白瓶中的溶氧量时水样量应一致4.果蝇(2N=8)体的A/a与B/b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基因型为AaBb的果蝇体的某细胞正在发生细胞分裂(无染色体变异)。

下列说确的是A.含有4条染色体的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和姐妹染色单体B.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组成为AaBB的细胞一定是基因突变的结果C.基因组成为AAaaBBbb的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目为8或16条D.分裂过程中基因组成为AABB的细胞形成的子细胞都是生殖细胞5.下列说确的是A.N15标记的大肠杆菌在N14的培养基中繁殖3代,含N15的DNA占1/8B.果蝇精原细胞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染色单体、染色体、DNA分子之比为0:0:1:1C.在基因的转录过程中,解旋酶可断裂DNA中的氢键D.由氢键连接的一对脱氧核苷酸,已知含一个腺嘌呤,则其余为两个磷酸,两个脱氧核糖和一个尿嘧啶6.右图表示神经系统和分泌系统之间的联系,①②③④代表相关激素,下列说确的是A.激素②能促进甲状腺的分泌,抑制下丘脑分泌B.激素③的分泌,既有分级调节又有反馈调节C.激素①分泌量增加,能促进激素②和④的分泌D.寒冷环境下血液中激素①②③④的量均增加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84”消毒液具有漂白性是因为空气中的CO2与消毒液中的NaClO反应生成HClOB.“乙醇汽油”是向汽油中添加了一定比例的乙醇,该混合燃料的热值也发生了改变C.用聚乳酸塑料代替聚乙烯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D.丝绸和棉花的组成元素相同,分子结构不同,因而性质不同8.分子式为C6H12O2的有机物,该物质能发生银镜反应,且在酸性条件下水解为A和B。

不考虑立体异构,满足条件的该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共有A.8种 B. 12种 C. 15种 D. 20种9.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 L CCl4中含有的分子数为0.1N AB.标准状况下,6. 72L NO2与水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4N AC.28 g聚乙烯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n N AD.常温常压下,3.0g葡萄糖和冰醋酸的混合物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0.4 N A10.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组仪器装置的有关用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A.甲装置:可用来证明硫的非金属性比硅强B.乙装置:用盐酸标准液测氢氧化钠溶液浓度C.丙装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D.丁装置:可在瓶中先装满水,气体由②口入,收集NO气体11.A、B、C、D、E、F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前5种元素质子数之和为39,B、C同周期,A、D同主族,A、C能形成两种液态化合物A2C和A2C2,E元素的周期序数与主族序数相等。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r(D)> r(F)> r(A)B.D与C也能形成D2C和D2C2化合物,两种化合物中阳离子和阴离子个数比都为2:1C.把2mol D的单质投入足量的水中,产生的气体体积为22.4LD.由A、B、C三种元素组成的18电子微粒能发生氧化反应12.常温下,某酸HA 的电离常数:K=1×10-5,下列说确的是A .HA 溶液中加入NaA 固体后,)A ()()HA (--c OH c c 减小B .常温下,0.1mol/LHA 溶液中水电离的c(H +)为10-13mol/LC .NaA 溶液中加入HCl 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存在关系:2c(Na +)=c(A -)+ c(Cl -)D .常温下,0.1mol/LNaA 溶液水解常数为10-913.已知常温下K sp (AgCl)=1.6×10-10、K sp (AgI)=2.0×10-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含有大量Cl -的溶液中肯定不存在Ag +B .AgI 悬浊液中加入少量KI 粉末,平衡AgI(s) Ag +(aq)+I -(aq)向左移动,溶液中离子的总浓度会减小C .AgCl 悬浊液中逐渐加入KI 固体至c (I -)=K sp (AgI)/K sp (AgCl)mol·L -1时,AgCl 开始向AgI 沉淀转化D .向浓度均为0.01 mol·L -1的KCl 和KI 的混合溶液中滴加AgNO 3溶液,当Cl -开始沉淀时,溶液中I -的浓度为1.25×10-8 mol·L -1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一次课上老师拿来了一位同学所做的“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测量记录如下表,表中“速度v ”一行是这位同学用某种方法(方法不详)得到的物体在0,1,2,3,4,5几个位置的A B .⋅⋅⋅=⨯+⨯+⨯+⨯+⨯=1.038.11.013.11.088.01.063.01.038.0x 该方法不可以估算小车从位置0到位置5的位移C .v -t 图中阴影部分面积可精确表示小车从位置0到位置5的位移D .v -t 图中梯形OABC 的面积可粗略表示小车从位置0到位置5的位移15.甲、乙两玩具车(视为质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某时刻经过同一地点。

若以该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得到两车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

图象中的OC 与AB 平行,CB 与OA 平行,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t 1~t 2时间两车的距离越来越远B .0~ t 3时间甲车的平均速度大于乙车的平均速度C .0~t 2时间甲车的速度和乙车的速度始终不相等D .0~t 3时间甲车和乙车的位移相等16.如图所示两个壁光滑的倒立圆锥,底角不同,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A 、B 在两个圆锥壁相同高度处分别做匀速圆周运动。

关于小球A 、B 的运动情况,下列说确的是 A .两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大小相同B .两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同C .两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大小相同D .两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大小相同 0 1 3t /s v /(m/s) 2 4 -210 0 17.质量为m=20 kg 的物体,在大小恒定的水平外力F 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做直线运动。

0~2 s F与运动方向相反,2~4 s F 与运动方向相同,物体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

g 取10 m/s 2,则A .拉力F 的大小为100 NB .物体在4 s 时拉力的瞬时功率为120WC .4s 拉力所做的功为480JD .4s 物体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320 J18.美国在2016年2月11日宣布“探测到引力波的存在”。

天文学家通过观测双星轨道参数的变化来间接验证引力波的存在,证实了GW150914是两个黑洞并合的事件。

GW150914是一个36倍太阳质量的黑洞和一个29倍太阳质量的黑洞并合事件。

假设这两个黑洞绕它们连线上的某点做圆周运动,且这两个黑洞的间距缓慢减小。

若该黑洞系统在运动过程中各自质量不变且不受其它星系的影响,则关于这两个黑洞的运动,下列说确的是A .这两个黑洞运行的线速度大小始终相等B .这两个黑洞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小始终相等C .36倍太阳质量的黑洞和29倍太阳质量的黑洞运行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36:29D .随两个黑洞的间距缓慢减小,这两个黑洞运行的周期也在减小19.如图为处于静电场中某空腔导体周围的电场分布情况,实线表示电场线,虚线表示等势面。

A 、B 、C 为电场中的三个点,O 为空腔导体的一点。

下列说确的是A .A 点的电势比B 点的电势高B .A 点的电场强度小于B 点的电场强度C .导体表面的电场线与导体表面不垂直D .将正电荷从A 点移到C 点,电场力做正功20.如图甲所示,一单匝圆形闭合导线框半径为r ,线框电阻为R ,连接一交流电流表(阻不计)。

线框充满匀强磁场,已知该磁场磁感应强度B 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变化,如图乙所示(规定向下为B 的正方向),则下列说确的是 A .0.005s 时线框中的感应电流最大B .0.01s 时线框中感应电流方向从上往下看为顺时针方向C .0.015s 时电流表的示数为零D .0~0.02s 闭合导线框上产生的热量为44r Rπ 21.如图所示,在纸面半径为R 的圆形区域中充满了垂直于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

一点电荷从图中A 点以速度v 0垂直磁场射入,速度方向与半径方向的夹角为30°。

当该电荷离开磁场时,速度方向刚好改变了180°。

不计电荷的重力,下列说确的是A .该点电荷离开磁场时速度方向的反向延长线通过O 点B .该点电荷的比荷为02v BRC .该点电荷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为02R v π D .该点电荷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为03R v π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74分)A B 甲 0 0.01 0.02 0.03 t /s 0.1 B/T 乙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