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城市

合集下载

卫星城理论.ppt

卫星城理论.ppt

3.1.田园城市与 卫星城 3.2.评价与思考
独立卫星城的特点——按比例疏 散人口和产业,有成套的服务设 施,具备完善的或不亚于大城市 的居住条件、公用设施、文化生 活等,可保证全体居民在本城工 作和生活。
卫星城理论 ·一、卫星城理论产生与发展
一.产生与发展
1.1.概念 1.2.产生过程 1.3.发展阶段 1.4.理论影响
二.相关分析 2.1.分类 2.2.形成条件 2.3.规模 2.4.功能
1.3发展阶段
卧城:居民的工作和文化生活仍在主城;
1912年到1920年间,巴黎制定的郊区居住建筑规划,意图在距巴 黎中心16km的范围内建立28座卧城,有效地缓解了城市中心区的居住 人口集中和用地紧张等问题,但是由于居民就业和娱乐生活仍依靠母 城,所以母城和子城之间的交通荷载随之增加,中心区产业集中等问 题也未能解决。
70年代上海市由于建设石油化工总厂而发展起来的金山卫星城,
3.1.田园城市与 住宅和公共设施配套齐全,建设效果较好。
卫星城
3.2.评价与思考
卫星城理论 ·二、卫星城理论的核心要素及内容
一.产生与发展
1.1.概念 1.2.产生过程 1.3.发展阶段 1.4.理论影响
2.1卫星城分类 主导职能:工业、居住、科研与文教3类;
在这次会议上,明确提出了卫星城市的定义,认为卫星城市是一个经济上、 社会上、文化上具有现代城市性质的独立城市单位,但同时又是从属于某个大 城市的派生产物。
三.思考与评价
3.1.田园城市与
卫星城
3.2.评价与思考
卫星城理论 ·一、卫星城理论产生与发展
一.产生与发展 1.1.概念 1.2.产生过程 1.3.发展阶段 1.4.理论影响

卫星城

卫星城

卫星城一、卫星城概念的提出和发展演变“卫星城”设想的提出,最早可追溯到1898年英国霍华德的花园城市理论。

“卫星城”的概念则由美国的泰勒于1915年在《卫星城镇》一书中正式提出。

一般认为,卫星城是大城市体系中的一个层次,是依附于大城市、与大城市联系紧密、处在大城市周边而又相对独立的中小城市。

从世界范围看,卫星城的发展演进经历了4个阶段:一是一战后出现的“卧城”,完全承担居住功能,与城市中心区距离不超过20公里。

二是在“卧城”的基础上发展工业与配套设施,成为具有半独立功能的新区,但仍然没有功能完整的混合工商业区。

三是具有相对独立功能的卫星城,能为城市居民提供大部分就业岗位,拥有工业区、生活区和文化、消费等配套设施,人口规模在10万—20万甚至更大。

四是目前欧美国家的多中心敞开式城市结构,卫星城与主城间通过高速交通线联系起来,主城的功能逐渐扩散到卫星城。

目前正逐步走向第4个阶段。

卫星城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城市化中发挥了很大作用:它有利于疏散中心城市工业、人口,克服交通堵塞、环境污染、住房紧张等“城市病”;有利于分解中心城市的功能,转移中心城市的资源、要素,促进卫星城周边农村地区的城市化、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有利于构建“中心城区、中等城市、小城市”的网络化城市结构,形成大中小城市“结构有序、功能互补、整体优化、共建共享”的良好格局。

二、国外卫星城的几种发展模式(一)英国:以生活工作相结合为原则指导卫星城建设英国新城是在中央政府组建的新城委员会的指导下,由中央政府拨款成立的新城开发公司联合私有企业开发建设的。

新城开发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在新城内平衡就业和居住。

为增加就业,英国中央政府工业部在考虑工业项目时,优先把相应的工业项目安置在大城市周边的新城。

新城开发公司为吸引国家和私人投资,也向企业提供优惠条件,如向职工提供低价住房等。

新城规划特别重视产业结构的平衡,以保证向居民提供各类不同的就业岗位,这一举措同时起到了防范某一产业遭遇困难新城经济停顿不前的作用。

摊大饼和卫星城

摊大饼和卫星城

摊大饼的含义这个词从字面上来理解,是指城市的建设发展采用围绕一个核心,以同心圆的方式不断向外扩张。

如果从学术上作更深层次的理解,则是在批判城市的发展处于一种盲目的,无序的扩张状态。

人类发展的文明史也是一部城市发展史和城市化进程史。

考察世界各发达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无一例外地经历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非农产业转移的过程。

在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城市化同样是绕不开的路。

而国内外城市化发展的历程,主要有两种:一是城市的不断发展,其外延不断扩大,同时不断地向周围地区的扩散与渗透。

根据历史,古往今来,几乎所有的大城市和特大城市都是通过这种方式来扩张的;二是围绕大城市四周不断发展的小城镇,伴随着规模的扩大和功能的提升,逐渐增强了吸纳人口和扩大就业的能力,形成一串各具风格和特色鲜明的卫星型城市带,这也是比较新型的大城市扩张方式。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数量和体积的不断扩大,采取什么样的扩张方式就需要细细地考虑了。

2“摊大饼”的优点1.能够快速有效地扩张城市集聚力,提高城市综合实力“摊大饼”方式产生的集聚力是非常明显的。

在城市快速进行的外延扩展过程中,其基础设施、城市功能都将会不断完善,而且能够非常明显地超越普通的中小城市。

原有的产业扩张,新进的产业加盟,城市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升级,经济实力会明显增强。

2.能够快速提升城市形象。

通常来说,一个城市规模的快速提升带给人们最多的,最直观的东西就是城市变大了,相应的功能、配套、规模建筑都上去了,也就是看起来像一个大城市了。

这种心理作用有时候是非常巨大的。

也就是说,这种心理作用所带来的隐形经济效益是巨大的,但其变数也是巨大的。

如何对这种隐形经济效益加以引导和利用,化不利为有利,是大城市在扩张过程中应该要仔细考虑的问题。

3.能够快速有效地吸引大批的人才,提高城市科研教育实力,以利于城市的进一步扩张在现代产业发展中,人才与科技将是决定城市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经济发展的潜力主要表现在对人才资源和技术成果的占有上。

卫星城镇理论讲说ppt课件

卫星城镇理论讲说ppt课件
关键词: 人口 就业 住宅 公共设施 相对独立性
2
卫星城功能
(1)城乡联系协调发展
卫星城一般处在交通方便、位置优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较 高的大城市周围,同时又与广大农村有着紧密的联系,是城乡联系的 必要环节,因此具有城乡联系协调功能。
为大城市提供从农村聚集而来的原材料、农副产品、各种劳务, 为大城市向农村转移产品、技术、资金、人才,开辟广阔的市场。 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从卫星城镇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由卧城到半独立卫星城镇, 到基本完成独立新城。其规模逐渐趋向由小变大,又简单到复杂 的过程。
15
国内
中国在40年代末,在上海城市规划中已提出在市区周围建设卫星 城镇的设想。
50年代末上海﹑北京等城市的总体规划中都考虑了卫星城镇的规 划和建设。
上海城市规划中建设的第一批卫星城镇有闵mǐn行﹑吴泾jīng﹑ 松江﹑嘉定﹑安亭和吴淞。
70年代上海市由于建设石油化工总厂而发展起来的金山卫星城, 住宅和公共设施配套齐全,建设效果较好。
16
谢谢!
17
一方面建设有一定 的工业建筑和服务性公 共设施,另一方面,通 过地铁等轨道交通加强 与母城的联系;而且各 个卫星城之间,卫星城 与城市中心区之间以公 园等绿地形式相隔。
在半独立卫星城内, 有从中心城市迁入的或 新建的大批工厂,并建 有相应配套的居民住宅 与生活服务设施。
9
1.3发展阶段
半独立卫星城:有一定数量的工厂企业和公共设施,居民可就地工作;
独立卫星城的特点——按比例疏 散人口和产业,有成套的服务设 施,具备完善的或不亚于大城市 的居住条件、公用设施、文化生 活等,可保证全体居民在本城工 作和生活。
11
1.3发展阶段 独立的卫星城:距母城较远,有自己的工业及全套服务设 施,可以独立存在。

亚洲城市卫星仰角-包括亚洲四号

亚洲城市卫星仰角-包括亚洲四号
126.5
40.2
四川
成都
104.1
30.7
187.0
54.0
177.3
54.2
147.4
49.1
攀枝花
101.7
26.5
182.7
59.0
171.5
58.8
140.0
51.6
西昌
102.2
28.0
183.6
57.3
173.0
57.1
142.2
50.6
宜宾
104.6
28.8
188.5
56.1
178.1
54.8
162.1
54.4
株州
113.2
27.8
205.8
54.6
196.2
56.4
161.2
56.1
山西
太原
112.5
37.9
199.1
44.3
191.3
45.5
164.5
44.9
朔州
112.5
39.3
198.6
42.8
191.0
43.9
164.9
43.4
运城
111.0
35.0
197.9
47.8
189.5
223.1
55.4
214.5
58.7
175.1
63.5
亚洲二号卫星
亚洲3S卫星
亚洲四号卫星
东经100.5度
东经105.5度
东经122.2度
国家
城市
东经
北纬
方位角
仰角
方位角
仰角
方位角
仰角
(度)

卫星定位城市测量技术标准

卫星定位城市测量技术标准

卫星定位城市测量技术标准一、定义卫星定位城市测量技术是利用本体空间信息定位系统技术对城市街道路网定位,对城市建筑物来进行探测,实现三维地理信息采集,从而进行城市测量的技术。

卫星定位城市测量是指通过GPS、北斗等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将测量位置定位到地球表面,同时使用测绘仪器等仪器设备,以街道,建筑等地物的点,线,面的精确观测点数据,对它们进行精确测量,完成三维地理信息采集和城市地物物体的精确定位等相关工作,为后续城市规划一次性定址提供准确信息平台及依据。

二、标准1. 测量仪器应为国家标准或其他相应国家规定的认可的计量仪器,具有用以证明精度的相应使用证书或出厂证书;2. 地物选取:测量建筑物时应尽可能将地物面对观测仪器,以确保精度;3. 定位计算:应严格按照“国家城市测量定位规范”进行计算;4. 数据处理:采集的数据应全部经过处理,以确保精度和准确性;5. 采集与成果:城市测量结果应符合国家标准及技术文件规定的要求,采集数据应将各工序成果整合、修改,形成底图,并符合国家相关规定;6. 成果审核:应按照城市测量定位标准进行审核;7. 成果使用:在使用城市测量成果过程中,应遵循国家相关规定的要求,依法取得相关使用和管理许可。

三、技术要求1. 测量精度:采集的坐标点误差精度要求不大于±0.5米;2. 数据存储:完成采集技术之后,应将数据实时存储,避免数据丢失,也可将数据按照国家规定格式上传到地理信息系统中;3. 坐标系:城市测量成果应使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控制的全国大地坐标系统进行采用;4. 遥测:主要指利用GPS、北斗等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以及增加的光电检测设备进行的野外进行的定位,采集数据,以满足城市测量定位的要求;5. 遥感:主要指在城市测量定位中,遥感设备能够对卫星定位设备所测量出的传感器数据,在精度、空间分辨率等方面有更高要求的应用,以及完善和改善城市测量定位结果;6. 信息编辑:采集的数据应经过编辑,以确保城市测量定位的准确性;7. 质量控制:采用新技术和技术,建立质量控制体系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卫星城的管理

卫星城的管理

我国城市卫星城的管理和建设
一卫星城的概念
按照现代化小城市的要求推进卫星城市的开发建设,是加速城镇化,提振内需,破解中心镇发展瓶颈的有效手段;同时卫星城市也是宁波构筑网络化大都市的关键一环,是连接城乡的关键节点。

从国外发达国家的实践来看,卫星城市的发展是城镇化与工业化互动发展的必然。

宁波卫星城市的试点本身是扩权强镇的改革深入,是宁波加快科学发展、转型发展、和谐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

宁波卫星城市的建设是以原有城镇为基础的,但是要实现由“镇”向“城”的跨越式发展,必须创新体制机制,逐步建立一套与卫星城市发展相适应的体制机制,使得新的生产关系不仅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且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卫星城理论

卫星城理论

卫星城理论体系评述[摘要] 卫星城是大城市体系中的一个层次,是依附于大城市、与大城市联系紧密、处在大城市周边而又与大城市相对独立的中小城市。

卫星城是在“花园城市”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目的是要分散中心城市的人口和工业,解决城市人口膨胀问题。

它的特点是建筑密度低,环境质量高,一般有绿地与中心城区分隔。

多数卫星城是借助于特大城市中心城区的辐射力由旧有的小城镇发展形成,少数是在新规划的郊区和乡村空地上建设而成。

一、卫星城的产生卫星城是和特大城市紧密联系着的。

从其基本含义来看,卫星城就是地处大都市周边、同大都市的中心城区有一定距离、具有一定数量人口规模、并且同大都市中心城区有着密切联系的新兴城镇,犹如地球的卫星一般,故形象的称其为卫星城。

从卫星城同特大城市城区的距离来看,从几十公里到一百多公里不等,这主要依赖于卫星城兴起的条件与发展前景、特大城市城区的规模和经济能量以及交通运输条件与当初城市规划建设的超前意识等。

卫星城的人口规模主要依赖于卫星城的产业规模、人口的承载能力和交通运输条件。

确认是否成为卫星城的关键,主要是这些新兴的城镇同特大城市中心城区联系的密切程度。

卫星城的兴起和发展,应该是直接受到特大城市的辐射和拉引推进,或者是特大城市人口及产业的分流、配套以及转移。

其基本特征是以一定规模城市为中心,在其周围兴建一圈较小的城镇,形成一个市镇组合群。

二、卫星城的发展1.卫星城发展的基本条件(1)母城条件,即特大城市的发展只有特大城市的发展达到相当大的规模和足够强大的经济实力时,才在客观上产生建设卫星城的要求,并且在主观上具有建设卫星城的可能。

特大城市不断的发展,不可避免带来“都市病”。

为了克服与缓解“都市病”,也为了使自发的城市郊区化合理有序的发展,政府就着手进行“卫星城”的建设计划,同时,作为特大城市的政府,也有财力建设若干个卫星新城。

(2)子城(卫星新城)发展的自然环境条件要使子城——卫星城有发展前景,必须在地理位置的距离上比较适当。

卫星城建设及其在我国的发展2

卫星城建设及其在我国的发展2

卫星城建设及其在我国的发展[摘要]通过介绍卫星城的概念,发展历史,分类,作用,圈层理论在卫星城的应用以及我国卫星城发展现状,从中发现我国大城市在卫星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的对策和意见有建立更高层次的领导、协调机构、给足政策,突出特色、确定各卫星城所承担母城的功能定位、增强卫星城的产业支撑能力、加大区域中心的辐射和带动力,扩大本区域的扩散效益。

最后总结出母城在卫星城时务必都保持着对卫星城的极化和扩散效益的存在的结论。

[关键词]卫星城存在问题对策越来越多资料表明,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发展进程的脚步也“步步紧逼”,刻不容缓,促进城市化发展主要受“推力”和“拉力”两种力量控制着。

第一是来自农村生存环境恶劣一系列原因导致人们愿意背井离乡的推动力。

其中包括四个方面的原因。

(一)农业的“季节性”性失业现象所带来的生产停滞和无法获取收入是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化的“推力”因素之一。

(二)人口剧增带来的直接后果是人地关系紧张,农村生存环境恶化,过多的劳动力束缚在“僧多粥少”的土地上,于是解决剩余劳动力的问题,不仅在宏观层面上需要关注,微观到个体农户家庭身上,也自发性地转移到城市去。

(三)中国过去实行的“农业促工业”的发展道路使得工农业也发展变得畸形,受到过多照顾的工业生产出来的工业品的在价格上长期压制农产品。

(四)农业生产的边际收益递减性也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推动”因素之一。

第二关于城市“拉力”是指来自城市相对优越的工作环境和经济待遇等原因导致的吸引力,或者说是城市对农村所展现出来的独特魅力。

其中,城市的繁华富裕,较高的就业率,更好的发展前途等因素都会对城市化拉力的形成产生促进作用。

然而,过多人口涌入城市所带来的弊端包括住房问题,交通拥挤,社会治安,福利保障以及社会歧视等诸多因素,为了而解决城市化的弊端,国内外讨论的声音众多,但是大概认可的方式只有两种:一是大城市的发展及周围地区的扩散,即卫星城。

美国卫星城在哪个州

美国卫星城在哪个州

美国卫星城在哪个州
美国卫星城位于佛罗里达州的奥兰多,是佛罗里达州的中心城市。

卫星城素以“安宁、物便”而闻名,让所有来此的游客都体会到了一种放松的心情。

美国卫星城位于佛罗里达州的奥兰多,其地处佛罗里达东南部,是佛罗里达大苹果也就是
佛罗里达州的中心城市。

卫星城拥有众多历史古迹、有名景点和热门购物场所,素以“安宁、物便”而闻名,让所有来此的游客都体会到了一种放松的心情。

美国卫星城有着千姿百态的风景线,其美丽的湖泊映在阳光下,有着五颜六色的枫叶环绕,非常的诱人。

这里拥有许多旅游景点,如:可高可低的迪斯尼乐园、鬼屋、水上乐园等,
值得一去。

美国卫星城还有很多当地特色美食,牛排、面条、冰淇淋等,是一些游客们经常游览的地方,这里有不同风格的餐饮店,应有尽有,令游客们品尝当地特色美食。

美国卫星城散发着迷人的芳香,这座安静而又繁华的城市,让人想起午夜的夏日,总是给
人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

可以说,卫星城是真正的一流城市,是位于佛罗里达州的地中海
之岸,是个好去处。

卫星城的演变与城市化

卫星城的演变与城市化

卫星城的演变与城市化卫星城的演变与城市化从20世纪初英国创建卫星城以来,各国卫星城的建设可⼤体分为以⼈⼝郊区化为主要特征的第⼀代卫星城、以产业郊区化为特征的第⼆代卫星城、完全独⽴的卫星新城和从单中⼼的城市结构过渡到多中⼼开敞式城市的“带城”四个阶段。

1、⼈⼝郊区化——依附性的“卧城”⼀般来说,当区域城市化率达到50%以上的时候,城市的扩散作⽤就开始超过集聚作⽤,因⽽会出现城市⼈⼝向城外溢出的现象。

这种城市⼈⼝的外迁,主要是流向离城市中⼼地区不太远⽽⽣态环境相对较好的郊区。

20世纪初,国外⼀些⼤城市的分散作⽤⽇趋明显,为满⾜城市空间扩展的需要,便在与“母城”之间联系较为便利的交通线附近设⽴了部分卫星城。

1903年,英国⾸先开始了实践,在⾸都伦敦的郊区最早建起了莱奇沃斯城,后来⼜建起了威尔温⽥园称。

法国巴黎也在郊区规划了28个居住区。

最初的卫星城功能⽐较单⼀,仅仅在于分散居住⼈⼝,被形象地称为“卧城”。

它们⼀般位于交通⼲线上,距离中⼼城市较近,⼀般为20—30公⾥左右,容纳⼈⼝⼀般为2万—6万⼈。

早期这种以居住功能为主的第⼀代卫星城⾃主性很差,城区多以居民区为主,城内居民⼤多是“母城”的通勤职⼯,每天沿交通线作钟摆式流动,⽇常基本⽣活在郊区的“卧城”,⽽⼯作和⽂化⽣活则要回中⼼城⾥去,对“母城”的依赖性很强。

2、产业郊区化——半独⽴性的“辅城”“卧城”虽然可缓解中⼼城区的居住压⼒,但⼯作地和居住地相分离⼜增加了城市通勤的压⼒。

因此,针对“卧城”的缺陷,芬兰建筑师伊利尔﹒沙⾥宁于1917年提出建设⼀些解决⼀部分居民就业的半独⽴“辅城”,以缓解城市中⼼区的⽭盾。

“辅城”建设就是在“卧城”的基础上发展⼀定数量的⼯⼚、企业和服务设施,可是⼀部分居民就地⼯作,其他居民则仍然进城上班。

与“卧城”相⽐,其规模逐渐扩⼤,距离中⼼城区也较远,⼯业职能明显,独⽴性增强,成了具有半独⽴性功能的卫星城,但仍然没有功能完整的混合⼯商业区。

第七章 城市类型

第七章 城市类型

3、大都市带的地域组织特点: (1)多核心。区域内有若干个高人口密度的大城市核心,每个大城 市核心及其周围郊区县之间,以通勤流为主要指标的紧密社会经 济联系,组成一连串的大都市区。。 (2)交通走廊。大城市核心及大都市区沿高效率的交通走廊而发展。 (3)密集的交互作用。不仅都市区内部,中心城市与周围郊区之间 有密集的交互作用,都市区之间也有着密切的社会经济联系。 (4)规模特别庞大。戈特曼以2500万人口作为大都市带的规模标准。 (5)国家的核心区域。它集外贸门户职能、现代化工业职能、商 业金融职能、文化先导职能于一身,成为国家社会经济最发达、 经济效益最高的地区,甚至具有国际交往枢纽的作用。
第七章 重要城市类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新城
1、田园城市 田园城市(Garden City)是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 (E.Howard)1898年提出。主张在大城市的周边建立 以农业地带相互分隔、人口规模不大的一系列独立的 新城镇,使之同时具有积极的城市生活优点和舒适的 乡村自然环境,以疏散过分拥挤的城市人口。 每个田园城市都包括城市和乡村两部分,城市以绿带 环绕,布局上采用放射圆环格局,分区明确,人口限 制在三万人左右,并成群地集结在大城市周围。 第一座田园城莱彻沃斯(Letchworth)始建于1902年, 15年后人口仅达18000人,与霍华德的理想相距甚远。
五、国际都市
1、国际化大都市的概念 在现代经济技术高度发达和广泛联系的基础上, 具有世界或区域中主地位的现代化城市。按其国际化 程度又分为世界城市(全球城市)、国际性城市两类。 世界城市是指在全球或世界某一大区域范围内起到经 济枢纽作用,并具有高度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与国际服 务功能,集中世界主要的跨国公司与金融公司,城市 人口规模大部分在500万人以上的超级城市,有的已经 成为超大型城市群的核心城市。 国际性城市是指在人、财、物、信息和整体文化等方 面进行的跨国交流活动不断增加,其辐射力和吸引力 影响到国外,但其国际化程度还没有达到世界城市水 平的大城市。

浅析卫星城市规划理论

浅析卫星城市规划理论
中图分 类号 : U9 4 T 8 文 献标 识码 : A ’
关键词 : 卫星城 市规划理论 , 出, 提 内涵
十六 大 报 告 提 出 :到 2 2 “ 0 0年 , 镇 人 口的 比 重 较 大 幅 度 提 中卫 星般 的小城市 , 工厂 从大 城市 人 口稠密 地 区迁到 那里 去 , 城 把
高 , 农差 别 , 乡差 别和地 区差别 扩大 的趋势 要逐 步扭转 。全 以解决大城市 因人 口过密而带来 的种种 弊端。 工 城
国城市化水平每年提高一个 百分 点 , 就有 1 0 万 农民变为市 民。 0 2
随后 , 多国家的大城市相继 兴起 了建立卫 星城 的构 想。英 许
中国 的城市化 水平要 达到 7 %以上 , 0 就要有 几亿农 民变 为市 民。 国率先 建立卫星城 , 继英 国之 后 , 国 、 法 日本 、 大利 、 意 苏联 、 国 、 美
维普资讯
第 3 卷 第2 期 4 8
2008年 10月
山 西 建 筑
S HANXI ARCHI TECTURE
Vo13 . 8 . 4 No 2
Oc. 2 0 t 08
・ 45 ,
文章 编 号 :0 96 2 (0 8 2 —0 50 10 —8 5 2 0 )80 4 —2
发展 , 要体现“ 城市 服务 、 支持农 村 , 工业 反 哺农业 的要 求 以及产 城市与母城 之 间保 持 着 相对 独 立但 密 不 可分 的关 系 , 它们 在 生 业集 聚 、 就业和人 口就地均衡 等协调开 发建 设 的思路_|。因此 , 】, ’
产、 生活 等方 面存在 着 紧密 的联系 。一 般来说 , 星城 有按规 则 卫 成功 的卫 星城市 能够形成强 大的联动互 补效应 , 中心城 区与周 构建的 自成体 系的工业 企 业 、 在 住宅 区和 成套 的生 活服 务设施 , 具 边城乡之间实现人 口和项 目的合 理转移和协 调发展 , 对解决 中国 有建筑密度低 , 环境 质量 高 , 一般 通过 绿地 防止 在发 展过 程 中与 现 阶段城市化发展过程 中所出现的问题具有重要 的指导意义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述
与母城相距较近的卫星城市,居住职能强,依附性强;距离较远的,工业职能强,独立性强,人口规模也大,有时甚至可达中等城市规模。

当前,城市规模越来越大,与中心城市距离越来越远。

这对发展生产协作,提供就业机会,平衡男女劳动力,提高公共设施水平,强化卫星城的独立性有着重要作用。

卫星城一般依托大城市,作为大城市空间上、功能上的疏解部分
基本结论:一致百虑,殊途同归
是,如果我们能审时度势,冷静思考,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
中吸取智慧,则不难得出下列基本结论:
第一,在纷繁的世界中,探寻整合之点。

中国成语:“高屋建瓴”,“兼容并包”,“和则生物”以及中国山小画论“以大观小”等等,这些话内涵不尽一致,但其总的精神都强调在观察和处理事物时要整体思维,综合集成。

20世纪建筑的成就史无前例,但是历史地看,只不过是长河之细流。

要让新世纪建筑学百川归海,就必须把现有的闪光片片、思绪万千的思想与成就去粗存精、去伪存真地整合起来,回归基本的理论,从事更伟大的创造,这是21世纪建筑学发展的共同追求。

第二,各循不同的道路达到共同目标。

区域差异客观存在,对于不同的地区和国家,建筑学的发展必须探求适合自身条件的蹊径,即所谓的“殊途”。

只有这样,人类才能真正地共生、可持续发展……
西谚云“条条大路通罗马”,没有同样的道路,但是可以走向共同的未来,即全人类安居乐业,享有良好的生活环境。

为此,建筑师要追求“人本”、“质量”、“能力”和“创造”……在有限的地球资源条件下,建立一个更加美好、更加公平的人居环境。

时值世纪之交,我们认识到时代主旋律,捕捉到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努力在共同的议题中谋求共识,并在协调的实践中随时加以发展。

应当看到,进入下一个世纪只是连续的社会、政治进程中的短暂的一刻。

今天我们的探索可能还只是一个开始,一个寄望于人类在总目标上协调行动的开始,一个在某些方面改弦易辙的伟大的开始。

21世纪人居环境建设任务庄严而沉重,但我们并不望而却步。

无论面临着多少疑虑和困难,我们都将信心百倍,不失胆识而又十分审慎地迎接未来,创造未来!
在此社会变革时期,任何理论研究与实践都是一种阶段性探索。

笔者通过历史与实践的纵横对比分析方法,并将地理界关于城市地域空间的有关成果与传统城市规划界的关于城市规划的理论相结合,试图对我国城市规划编制系列的完善进行探索和尝试,试图对都市圈规划这一时代特征鲜明的规划型式作一探析。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不少城市受到破坏,伴随着新一轮的城市重建工作,卫星城的实践又往前推进了一步。

英国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

艾伯克隆比(Patrick Abercrombie)于1944年主持完成了大伦敦规划方案(Greater London Plan)中,主要采取了在伦敦周围建设卫星城的方式,来疏散伦敦中心区人口。

这些卫星城独立性较强,城内有必要的生活服务设施,而且还有一定的工业,居民的工作及日常生活基本上可以就地解决,从而形成一个职能健全
的相对独立的城市。

如哈罗就是这样一个卫星城(图2-2-7),它于1947年规划设计的,1949年开始建造,距伦敦37公里,规划人口8万人,用地约2500公顷,由伦敦迁出一部分工业及人口来此。

生活居住区由多个邻里单位组成,每个邻里单位有小学和商业中心,几个邻里单位组成一个区。

城市主要道路在区与区之间的绿地穿过,联系着市中心、车站和工业区。

缓解首都商住压力的卫星城如雨后春笋般冒出
:在郊区建设新城市,把母城的功能疏解出来。

这些年虽然建了一些像望京、回龙观这样的新城区,但是由于它们没有城市的功能,只起到了供人们休息的“睡城”的作用,没能从根本上缓解市区的压力。

可以预计:以后北京的每个卫星城有不同功能特点和产业基础,先发展产业,吸引人口来就业,接下来建住宅、医疗、商业、学校等配套设施。

针对开发商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发展空间和机遇。

小空间有着一定的尺度亲和力、趣味性,日常化的可接近性,而在卫星城以及大城市,小空间也同样具备这些功能。

如果非要大尺度的,其中的多样性形态和丰富的构成也不可忽视。

负面:按照《卫星城规划》和这个规定,是不是这卫星城中,虽有五十万人口,也不得修广场及大路?难道是要以胡同及驿站的空间尺度,来营造伟大首都的几个大卫星城?
个人评述:在郊区建设新城市,把母城的功能疏解出来。

这些年虽然建了一些像望京、回龙观这样的新城区,但是由于它们没有城市的功能,只起到了供人们休息的“睡城”的作用,没能从根本上缓解市区的压力。

可以预计:以后北京的每个卫星城有不同功能特点和产业基础,先发展产业,吸引人口来就业,接下来建住宅、医疗、商业、学校等配套设施。

针对开发商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发展空间和机遇。

北京将引导城区教育、文化、卫生和商业向卫星城发展,增强吸纳社会投资的能力,并选择几个区位、产业基础和居住环境较好的卫星城,通过公开招标确定高水平规划,将其规划建设成适合50万人居住就业的现代化新型城市,成为分流城区产业、人口和吸引农民进城的重要载体。

市政府在今年的工作报告中已提出,北京已确定了“两轴——两带——多中心”城市空间新格局。

“两轴”即北京传统中轴线和长安街沿线构成的十字轴,是北京城市的精髓;“两带”即北起怀柔、密云,重点为顺义、通州、亦庄的“东部发展带”,以及包括延庆、昌平、良乡、黄村等在内的“西部生态带”;“多中心”则指的是在市区范围内建设CBD、奥运公园、中关村等多个综合服务区,并在市域范围内的“两带”上建设若干个新城。

目前卫星城的人口多在10万左右。

正面:小空间有着一定的尺度亲和力、趣味性,日常化的可接近性,而在卫星城以及大城市,小空间也同样具备这些功能。

如果非要大尺度的,其中的多样性形态和丰富的构成也不可忽视。

负面:按照《卫星城规划》和这个规定,是不是这卫星城中,虽有五十万人口,也不得修广场及大路?难道是要以胡同及驿站的空间尺度,来营造伟大首都的几个大卫星城?
通知要求,自通知印发之日起,各地城市一律暂停批准红线宽度超过80米(含80米)的城市道路项目和超过2公顷(含2公顷)的游憩集会广场项目。

原则上,人口规模在2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建设城市游憩集会广场的规模不得超过5公顷;而且在数量与布局上,也要符合城市总体规划与人均绿地规范等要求。

建设城市游憩集会广场,要根据城市环境、景观的需要,保证有一定的绿地。

目前拟建设的游憩集会广场,不符合上述规定标准的,要修改设计,控制在规定标准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