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城市CI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城市形象策划

解读广州CI —千年广州引导我们飞升,有其自由的市民精神,沉思默想的生活;解读深圳CI —发现深圳文化,有其合金文化,松软地带,深圳化、新岭南、“飞升”文化;解读佛山CI —拥有自给自足的岭南特色,包容兼并性的第三大城市.那么上海呢?这个城市的CI 又是用什么来体现的呢?下面我们来解读上海CI——

上海城市理念识别MI

城市的理念识别(MI)是城市形象塑造中的核心问题,它是城市发展哲学和城市精神的结合体,反映了城市为长期战略目标的实现而确立的方针,它既是城市居民精神力量的基础,也是规范其行为的标准。城市理念识别属于思想、文化层面的东西,是城市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塑造城市形象最基本、最关键的因素,是城市识别系统中的”灵魂”——以人为本、科技创新、文化多元、合作共赢、面向未来",继续弘扬"创新"和"融合"的主旋律,创作一曲人类新世纪的美妙乐章。

上海城市精神—多歧性(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的多元文化)

上海文化的缺点是没有特点,没有独一无二的东西,一切都似曾相识,又有点陌生;但另一方面,没有特点本身,又是上海的最大特点。

上海文化海纳百川,包容万象,很难用一种确切的概念来定位。作为近代中国最大的、开放的移民城市,上海人来自全中国、全亚洲和全世界,以其宽容和大度,包容了这些五湖四海新移民带来的本土文化。就像纽约一样,上海是一个移民的大熔炉,是一个文化的大熔炉,所有的地域文化、宗教传统和高级文明,到了上海之后,互相渗透,互相影响,最后都一一失去了其本真性,演变为极具都市风格或东方神韵的“海派”。

上海这个大都市,既有很强的吞吐能力,胃口奇好,可以吸纳各种互相矛盾、对立冲突的文化,来者不拒;同时又有同样强大的消化能力,能够化腐朽为神奇,或者化神奇为腐朽,将各种不相关的元素结合在一起,做出一道海派大餐。

上海是一个展示的大码头,又是一个文化的搅拌机,她见多识广,眼光挑剔,又宽容并蓄,点石成金。上海文化的优势一是开放,二是杂交。开放加上杂交,便有创新。北京容纳得了异己,各种多元文化、区域文化可以在京城以原生态的方式独立相处,互不相关,又彼此竞争。而上海文化的向心力太强,各种亚文化来到上海之后,都被代表着都市文化的上海文化所改造,所同化,多元逐渐趋同,逐渐失去了其多元性,而呈现出同质性趋向。上海文化的缺点是没有特点,没有独一无二的东西,一切都似曾相识,又有点陌生;但另一方面,没有特点本身,又是上海的最大特点。

对比于中国的其他城市,上海的城市年龄比较年轻,她在全球化的浪潮中诞生,在国际开放中发展。上海的最成功之处,在于抓住了时势,不断求变、求新。改革开放年代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之后,上海的“与时俱进”更是显露无遗,所有的文化、所有的观念、所有的建筑与所有的商品,都要同全世界最先进、最时髦的水准接轨。这种精神,成就了上海的摩登、时尚和辉煌,也使得上海文化流质易变,缺乏底蕴;灵活有余,定力不足。有见世面、识大体的聪明,而缺乏北方古城那种自信、稳重的气象。

上海城市文化发展—海派、职业、布尔乔亚的务实、中庸

海派文化扎根于日常生活之中,海派是世俗的,也是务实的。上海人像英国人一样,不喜欢高谈阔论,不喜好抽象的理念教条,他们更相信经验,相信日常生活升华出来的理性。上海人永远做的比说的多,信奉的是拿实实在在的“货色”出来,而不是在话语上抢得优势。

上海具有国内难得的职业精神,将平凡的职业视为志业,在繁琐的俗务中做出美感,做出情调,做出诗意。在这一点上,上海人又像法国人,不满足于平庸的日常生活本身,总是在追求世俗背后的浪漫、实用背后的格调。上海人身上流淌的是明清士大夫的精神血脉,日常生活不一定奢华,但一定是精致的;情感或许不真诚,但一定是浪漫的。上海人注重形象,注重包装,注重外在的那层气质、品味和格调。

上海的务实,是布尔乔亚精神的体现,上海的浪漫,是波希米亚人的风格,但极端的资产阶级和流浪文人的精神,极端的英格兰和法兰西传统,在上海又偏偏吃不开。上海不是一个走偏锋的城市,上海时尚,但不前卫;上海叛逆,又不偏激。上海城市精神的中庸性格和中道哲学,淘洗了那些偏激的传统,留下了中间的市民文化和小资文化,市民阶级是务实的,小资文化是浪漫的,而这两种城市精神在上海又没有绝对的界限,在最典型的上海人之中,务实与浪漫,兼而有之,相得益彰。

这就是上海城市文化的真实面相,她的优点就是她的缺点,她的现实便是她的过去。然而,当我们理解了上海城市的万般风情,她的所有的可爱与矫情之后,这一切还会是她的未来吗?上海包容,她会吐故纳新何种已有的传统?上海善变,她会向哪个方向去变?上海中庸,她会再度在文化上疯狂一把吗?

已有的文化性格和精神气质,不是一个城市不可变易的宿命,未来的上海是什么样的都市,一切有待于上海自身的选择。这不仅是一个城市的选择,也是每一个新老上海人的选择。

上海城市文化性格个性的思考——物态文化、形态文化、精神文化

上海城市文化性格与中外其他大城市相比有着非常明显的个性。她不像伦敦、巴黎,也不像中国的北京、西安是从传统的中心城市演变为现在的大都市,也不像孟买、新加坡是在殖民主义者控制下从荒滩上建设起来的。

上海近代以来的非上海籍外来人口始终占绝大多数。据历年统计,最高的年份是1885年和1950年各占85%,最低的年份是1935年和1946年各占79%.这一特点使上海城市文化的异质程度较高,往往是主随客“变”,而不是客随主“变”,充分体现上海的宽容性与开放格局。

物态文化来看。上海有豫园等典型的明清江南园林,也不乏带有地方特色又吸收了西方因素的石库门民宅;上海有英国新古典建筑代表的汇丰银行,有法国式的装饰主义建筑代表和平饭店,又有美国式建筑的代表上海大厦、上海市总工会等;有众多的地中海风情的西班牙别墅,又有马勒别墅那栋德国巴伐利亚路德维西王朝时代的城堡式别墅;还有北欧式民居和东瀛日本式的住宅;解放后又有一些俄式建筑,如今更有许多新的代表当代最新水平的建筑如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维斯汀酒店等等“巨无霸”拔地而起,万国建筑的美誉更加充实。

从形态文化来看。上海的绘画、舞台、影视艺术连同上海人的饮食菜肴师承广泛、丰姿多彩、精致曼妙、新颖时尚。上海的滑稽戏在同一场景下会听到浦东本地话、苏州话、宁波话、苏北话甚至广东话等方言,最能反映上海五方杂处的特性。

上海人的衣着打扮,以整洁、时尚闻名遐迩。中山装和南派旗袍或由上海创制,或在上海得到根本性的变革和发展,以致旗袍在国际上被称为Shanghai dress,顾名思义,是源自旗人的衬衣和氅衣经二三十年的不断发展变成现今富有民族特色、雅俗共赏的中国女性服装。

上海的体育竞技也更重于倾向技巧性、技术性的项目,往往以灵活快速见长,不简单地拼强悍、拼体力。

从精神文化来看。上海本土文化的“底色”是相当浓重的江南士大夫文化中的纤巧、文雅、浪漫温情的遗风和城市市民谨小慎微、爱计较、讲实惠性格的结合。江南士大夫文化的特点,特别注重文采,明季,以董其昌为首的华亭画派和以沈士充为代表的云间画派(统称松江画派)都以笔墨精妙、绚丽多采见长,这些江南士大夫在生活上亦以细腻精致著称,上海人日常生活的审美化趋势与此关系极大。上海的产品精致上乘与此不无关系。

百多年来,上海又处于中西文化交汇的前沿,而西方文化在上海大致也可分两支不同的又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的文化元素:其一,以英、美、德国为代表的基督教新派,讲究效率,偏爱简单、实用,主张理性,反对繁复;其二,以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拉丁国家为代表,更注重艺术性,浪漫、超脱带点颓废,上海白俄是十分法国化的,也都属这一类型。这两种元素在上海各自产生影响力,并形成“张力”——紧张快捷、追求效率和理性与超脱松弛、偏重艺术和浪漫的结合。

本土的、外来的,旧的、新的环境熏陶下,上海人形成处世精明,善于经营,讲究实惠,尊重约定,诚信守法,胸襟宽阔,开放大度,善于吸纳,崇尚趋新,敢于创先的精神素养和风气。

近代以来多少名儒硕彦汇聚于此,多少全国首创发端于此。上海是新文化运动的始发地与中心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