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复习
《语言学概论》知识点复习

《语言学概论》知识点复习一.词汇1.词的概念和基本特征:词是语言的基本单位,具有形式和意义上的特点,是表达概念的基本手段。
2.词的分类:词可根据词形、词义、词性等进行分类。
3.词汇义和词义的概念:词的义指的是词汇在语言中所代表的意义;而词义是指词的其中一种特定的意义。
4.语义的概念:语义是指语言所能表达的意义,它研究词汇的意义和句子的意义。
5.语义关系:包括同义关系、反义关系、上下位关系和连词关系等。
6.多义词和一义词:多义词是指一个词具有多个不同的词义,一义词则是指一个词只有一个词义。
7.词义的反思性特点:反思性特点是指由于词义的发展和扩展,使得一部分词汇原本只能指代具体事物的名称,逐渐发展为可以用来指代抽象概念的称谓。
8.词的构词和构词法:构词是指用来形成新词的方法和技巧,构词法则是研究这些方法和技巧的学科。
9.词汇的生成和消失:词汇的生成是指新的词汇在语言中的出现和流行,而消失则是指一些词汇在语言中的逐渐淘汰。
10.词的历时变化:词的历时变化是指词汇在语言发展过程中的变化和演变。
二.语音1.语音的概念:语音是语言的基本要素之一,研究语言音素、音节和音系等内容。
2.音位和音素:音位指的是语音系统中不同的基本音单元,而音素则是指在一种具体语音系统中有决定意义的语音单位。
3.国际音标:国际音标是一种国际通用的音标符号,用于表示各种语言的语音。
4.声调:声调是指语音中声音的高低和音调变化。
5.语调:语调是指在一句话中语音音调的变化。
6.连读和重音:连读是指在语音流通的过程中,语音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连接;重音是指在词语和句子中,一些音节能够产生的较大音量、较长时间和较高音调。
7.训练和修正:语音训练是指通过学习和练习,使得个体能够正确地使用语音来表达意义;语音修正是指对发音错误进行纠正和改正。
三.语法1.语法的概念:语法是语言结构和组织的规律和原则。
2.句子的基本概念:句子是表达完整意义的语言单位,由主语、谓语和宾语等成分组成。
语言学概论考试复习题

一、单选题1.语言成分的借用,最常见、最突出的是()A、词语的借用B、语音成分的借用C、词缀的借用D、语法结构的借用答案: A2.在二十世纪,对哲学、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产生重大影响的语言学流派是()A、历史比较语言学B、心理语言学C、结构主义语言学D、社会语言学答案: C3.主要解释某个词语所代表事物的概念知识的一类词典是()A、历史词典B、信息词典C、语言词典D、百科词典答案: D4.语汇是词和语的集这是合,下列关于“语”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语”是所有词组的集合B、“语”的意义是若干词的意义的加合C、“语”是可以拆分的语言片段D、“语”包括“固定词组”和“熟语”答案: D5.下列各项中,语义结构属于复合述谓结构的一项是()A、这样做不值得B、他跑过去开门C、我们单位需要增加编制D、他们正在研究如何筹集资金答案: B6.从现有文字史的资料来看,最早出现的字符大多是()A、记号B、笔画C、音符D、意符答案: D二、 判断题7.下列成对的词语中,属于相对反义词的一组是( )A 、成功—失败B 、合法—非法C 、本地—外地D 、勤劳—懒惰答案: D8.句子语调的高低升降变化表现最为明显的是( )A 、句首部分B 、句中部分C 、句终部分D 、句首和句终部分答案: C1.音强是指声音的强弱,它决定于振动所产生的基本频率。
A 、正确B 、错误答案: 错误2.语言符号具有线条性的特征,意味着语言符号的组合,按照时间的顺序依次组合。
A 、正确B 、错误答案: 错误3.心理现实是存在于客观现实与语言符号之间的人脑中的信息存在状态。
A 、正确B 、错误答案: 正确4.语文学时期的语言研究,通过自觉地探索语言自身的规律来为古典文献的解读服务。
A 、正确B 、错误答案: 错误5.语言学所研究的“语言”是指具体的话语。
A 、正确B 、错误答案: 错误6.文字是人类社会信息传递的第一性的、最基本的手段。
《语言学概论》复习知识点——汇总

《语言学概论》复习知识点——汇总一、语言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1.语言学的定义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2.语言的定义与特点3.语言学的研究对象:语言符号、语音、词汇、语法、语义、语用等二、语音学1.音素与音素的分类2.语音的基本概念:发音器官、发音过程、音素与音位等3.语音的分类与描述方式:音库、国际音标等4.语音变体:音位变体、变体规律等三、词汇学1.词的定义及词的层次结构:词汇、形态、语素等2.词的分类:实词与虚词、实词的分类等3.词的构成过程:派生、复合、转化等4.词义与词义关系:同义、反义、上下位、隐喻、类比等5.词的语法功能:词类、语法关系等四、语法学1.句子的定义与分类:从句、疑问句、陈述句等2.句法的基本概念:短语、成分、汉语的基本句型等3.句法关系与句法结构:并列、从属、修饰等4.句法规则与句法分析:形式语法、语义角度的句法分析等5.语法现象的分析与解释:形式语法与功能语法的对比、语法规则、语法的普遍性、语法的可及性等五、语义学1.语义的定义与特点2.词义的构成与分类:词汇意义、语法意义、逻辑意义、上下文意义等3.语义关系与语义角色:同义、反义、上下位、隐喻、类比、关联等4.语义现象的分析与解释:语义成分的划分与关系、语义的可及性、语义的派生与转化等六、语用学1.语用学的定义与研究领域2.语言交际与语言交际行为:意图、目的、合作原则等3.言外之意与言外之行:言外之意的表示方式、言外之行的示例等4.语用现象的分析与解释:语言行为、语用规则、语用的多样性等七、语言学研究方法与分支学科1.语言学研究的方法论:描述性研究、实证研究等2.语言学的分支学科:应用语言学、对比语言学、历史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等3.参考书目和领域动态:《现代语言学导论》、《实用语义学》、《语法学》等这些都是《语言学概论》中的重要知识点,希望以上内容对您的复习有所帮助。
语言学概论复习题

《语言学概论》复习题一、名词解释言语:言语是利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行为和结果。
征候:音位变体:音位变体是指处于互补关系中的各个音素被看成同一音位在不同位置上的代表,是同一个音位的不同的变异形式。
音步:语流中大致等距离出现的若干(北京话和英语为两个)音节的节奏单元。
词法:指的是包括词类和各类词的构成、词形变化的规律和类型。
句法:指的是短语、句子的结构规律和类型。
语法学分词法和句法两个部分,词法的研究范围包括词类和各类词的构成、词性变化(形态)。
句法的研究范围是短语、句子的结构规律和类型。
词缀又分为屈折词缀和派生词缀两类。
派生词缀:派生词缀是加在词干上构成新词的词缀。
这种构成新词的方法叫派生法,所构成的词叫派生词。
派生词缀又根据在单词中的位置分为前缀和后缀两类。
屈折词缀:屈折词缀加在词干的后边,不构成新词,传递不同的语法关系或语法范畴,如数、时、格等。
如books中的-s是屈折词缀,传递复数;wiser中的-er是屈折词缀,传递比较级概念,等。
孤立语:又称分析语或词根语,这类语言的特点在于其一般不是通过词的内部形态变化(又称作屈折变化)来表达语法的作用,而是通过独立的虚词和固定的词序来表达语法意义,而且一般而言,分析语缺乏多数的格变化。
汉语、彝语、壮语、苗语、越南语都是孤立语。
需要注意的是,"孤立语言"与"孤立语"是不相同的,"孤立语言"指的是与任何其它的语言不存在亲属关系的语言。
屈折语:是以词形变化作为表示语法关系的主要手段的语言;特点是有丰富的词形变化来表示词与词之间的关系;以俄语、英语为代表。
黏着语:一种语言的语法类型,通过在词根的前中后粘贴不同的词尾来实现语法功能。
日语、土耳其语是典型的黏着语。
复综语:按类型分类法分类的语言的一种。
特点是把主语、宾语和其它语法项结合到动词词干上,以构成一个单独的词,但表达一个句子的意思。
词义:是词的内容,是主观主体对客观事物现象的反映,包含着人们对客观事物各种特点的认识。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详细

《语⾔学概论》复习资料详细语⾔学概论第⼀章语⾔与语⾔学第⼀节绪论(语⾔学及其地位)语⾔学,顾名思义,是研究语⾔的科学。
语⾔是语⾔学的研究对象,所以,我们说,语⾔学是以语⾔作为专门研究对象的⼀门社会科学。
语⾔和⾔语的区分德·索绪尔(瑞⼠):20世纪最著名、影响最远的语⾔学家之⼀。
他的学说被誉为“哥⽩尼式的⾰命”,导致了欧美结构主义语⾔学派的诞⽣和发展,并使语⾔学成为⼀门真正独⽴的、⼗分专门的科学。
现代语⾔学的历史,正是从他这⾥开始的。
索绪尔被称为“现代语⾔学之⽗”;索绪尔在《普通语⾔学教程》中对语⾔和⾔语的区分作了系统的理论阐述。
其⽬的是为了纯化语⾔研究对象。
“语⾔”是说话所使⽤的⼀套符号系统;“⾔语”指说出来的话。
(语⾔和⾔语的关系:①抽象和具体的统⼀。
②⼀般和个别的统⼀。
③客观和主观的统⼀。
④稳定性和灵活性的统⼀。
)两者之间的联系(索绪尔称为的“第⼀个⼗字路⼝”)第⼀,没有⾔语就没有语⾔。
⾔语是第⼀性的,语⾔是第⼆性的。
第⼆,语⾔来源于⾔语⼜反作⽤于⾔语,起着决定性的规范作⽤。
区分的意义⾸先,它使语⾔的研究精确了范围;其次,对语⾔学习具有指导意义。
再则,知道了这⼀道理,就会对⽇常⽣活中许多含混的概念重新建⽴较为清醒的认识。
语⾔的存在形式:⽂字产⽣以前,语⾔只有⼀种存在形式—⼝语。
⽂字产⽣以后,⼈们⽤⽂字把语⾔记录下来,产⽣了书⾯语,在书⾯语的基础上⼜产⽣了⽂学语⾔。
⼝语就是⼈们通过发⾳器官发出声⾳以表达意义的⾔语体系,这是语⾔的原始存在形式。
对于⼈类来说,在⽂字产⽣以前⼈们使⽤语⾔进⾏交际只使⽤⼝头形式。
书⾯语就是长期使⽤⽂字记录⼝语后所形成的书⾯⾔语体系。
⼝语和书⾯语的联系:(1)⼝语是书⾯语产⽣的基础。
(2)书⾯语是⼝语的加⼯和创造。
⼝语和书⾯语的区别:(1)存现形式不⼀样,表现风格不同。
(2)物质基础不⼀样,发展速度不同。
⾔语的形式:外部⾔语:⼈们可以听到或看到的话语。
内部⾔语:⼈们听不到的内⼼独⽩(⽤看不见的肌⾁说话)两种形式都是运⽤语⾔的过程和结果。
语言学概论完整版复习资料

第一章语言和语言学1.语言与各个领域的社会活动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这种情况下,语言学必须明确自己的研究对象,才能成为一门现代意义上的科学。
2.任何符号,包括语言符号都是形式和意义的统一体。
3.什么是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表示为有声的口头语言即口语,而当出现了文字以后,又表现为有形的书面语言即书面语。
4.语言符号的强制性正因为语言符号是社会约定俗成的,因此在同一社会,同一时代,对使用同一种语言的每一个社会成员来说是强制性的,是不能任意改变的,因为如果个人可以任意改变,那就互相听不懂了,也就从根本上丧失了交际工具的作用。
5.语言与言语的区别语言是言语活动中同一社会群体共同掌握的、有规律可循而又成系统的那一部分;而含有个人要素或个人杂质的说话行为和说出来的话只能属于言语。
第二章语音1.声音的四要素:音高,音强,音长,音质2.振幅:也就是发音体振动时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偏移距离。
3.频率:发音体在每一秒钟内振动的次数。
4.音高:就是声音的高低。
它是由频率的大小决定的。
频率同音高成正比。
频率越大,声音越高;频率越小,声音越低。
5.音强:就是声音的强弱。
它是由振幅的大小决定的。
振幅同音强成正比,振幅的大小又决定于使发音体振动外力的大小。
外力大,振幅就大,声音就强;外力小,振幅就小,声音就弱。
6.音长:就是声音的长短。
它是由发音体振动的持续时间决定的。
发音体振动的持续时间长,声音就长;发音体振动的时间短,声音就短。
7.基音:振动中有一个频率最低的振动,由它发出的声音叫做“基音”。
其他振动发出的声音叫做“陪音”。
8.乐音:当基音的频率的陪音的频率之间存在着整数倍的比例关系时,会形成一种复杂而有规则的,具有周期性重复特征的声波形式,这种声音叫做乐音。
9.噪音:如果基音的频率和陪音的频率之间不存在整倍数的比例关系,就会形成一种杂乱无章的不规则的声波形式,这种声音叫做噪音。
10.语音的生理基础: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协同动作而产生的,人的发音及其运动是“语音的生理基础”,决定着语音的生理特征。
语言学概论复习题

《语言学概论》复习题一、名词解释(28个)层级系统:语言结构要素的各个单位,在语言结构中,并非处在同一个平面上,而是分为不同的层和级。
语言的底层是一套音位,即音与义相结合而划分出来的音的结构成分。
音位经组合而与某种意义相结合就能构成语言的符号和符号的序列,这是语言的上层。
这一层又可以分若干级:第一级是语素,这是语言中音义结合的最小结构单位,是构词材料;第二级是由语素的组合构成的词,是造句材料,是交际的基本单位;第三级是由词构成的句子;词和句子都是符号的序列。
语言系统的层次结构可以图示为:音位>语素>词>句子层级系统(语言单位处在不同的层次上额的,其中音位和音节处在系统的底层,为系统提供形式,即音系层,形式层,上层有语素,词,句子叫语法层,符号层。
)基音:声音大都是由许多频率不同的纯音构成的复合波,其中频率最低的那个纯音叫基音音位变体:音位和音位组合的时候,由于受邻音的影响,或者由于说话时的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可能发生不同的变化,这种变化称为语流音变。
是同一个音位的不同的变异形式,是音位在特定语音环境中的具体体现或具体代表。
音步:由若干音节构成的语音的单位。
音步一般分为2-3个音节,也可以是1个甚至4-5个音节。
词法:对词形变化所表现出来的语法意义的概括。
语素组合在词的规则和词的变化规则合称词法。
句法:依照词与词组合时所产生的各种语法意义而划分出来的语法类别。
词组合成词组或句子的规则。
派生词缀:黏附在词根语素上构成新词,增加了新的词汇义内容或改变了词的类别归属的词缀。
根据词根和派生词缀的位置关系又可分为前缀、后缀、中缀。
屈折词缀:粘附在词尾,只改变词的形式,不构成新词的词缀。
孤立语:缺少形态变化的语言。
又叫词根语,缺乏词形变化;特点是词序严格、虚词重要、复合词多、派生词少;以汉语为代表。
词义:是和词的语音形式结合在一起的人们对现实现象的概括反映和各种附加色彩。
由人们对现实现象的反映以及由此带来的人们对现实现象的主观评价。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一)1. 为什么语言和种族没有必然联系?答:语言能力和生理因素、心理因素有关,但语言不是一种生理现象,也不是一种心理现象,不是遗传的,而是一种社会现象。
语言完全是在一种语言环境中后天获得的,所以语言和种族没有必然联系。
2. 简答语言符号的特点。
答:(1)符号和语言,“能指”和“所指”。
能指是能够指称某种意义的成分,所指是给符号所指的意义内容创制了一个专门术语。
(2)语言符号的“任意性”。
符号的物质实体和表示的意义之间没有必然的理据关系,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和表示的意义之间也没有必然的理据关系,完全是任意的,约定俗成的。
(3)语言符号的强制性和可变性。
在同一社会、同一时代,对使用同一种语言的每一个社会成员来说是强制性的,而语言又是发展变化着的。
(4)语言符号的离散特性和线性特性。
话只能一个字一个字,一句话一句话地说,因此语言符号是离散的,而且在时间这根轴上是成线性排列的。
3. 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的关系。
答:组合关系体现在一个语言单位和前一个语言单位或后一个语言单位,或和前后两个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是横向关系。
聚合关系是在组合的某一个位置上能够相互替换,有共同的特点,故能聚合归类。
组合是横向的结构关系,聚合是归类规则,有了组合、聚合关系,便展现出了整个语言平面,聚合关系是组合关系中体现出来的,或者说是从组合关系中分析出来的,而组合关系又表现为聚合类的线性序列。
所以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有机地统一,不可分割。
4. 解释“符号”答:符号指根据社会的约定俗成使用某种特定的物质实体来表示某种特定的意义而形成的实体和意义的结合体。
5. 解释“语言”答:语言是言语活动中同一社会群体共同掌握的,有规律可循而又成系统的那一部分,语言是均质的,是言语活动中的社会部分。
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具有鲜明的地区性、民族性和历史性。
6. 口语和书面语的关系。
答: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是口语,第二种客观存在形式,是书面语。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全)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全)一、知识题(填空与选择):1、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口头交际行为。
2、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
3、瑞典、挪威、丹麦三个国家使用同一个语言。
4、口语和书面语包括物理现象和心理现象。
5、口头交际活动有两个因素:语言和言语。
6、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开创了20世纪现代语言学的新局面。
7、语言系统是由语音系统、语汇系统、语法系统、语义系统组成。
8、在任何语言中,音调变化都是语调的主要构成因素。
9、音强变化在许多语言中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10、音质是由声波的形式决定的。
11、音质是声音四要素中最重要的。
12、人体的发音器官包括发音的动力源、发音体、共鸣腔。
13、口腔、鼻腔和咽腔是人类共鸣腔。
14、语音的物理属性和生理属性是语音的自然属性。
15、[e][ ε][a][ u ][o ][ ][ ɑ]八个音被称作定位元音或标准元音。
16、辅音的音质决定于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17、音位变体分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
18、音素之间存在着对立关系和互补关系。
19、韵母分成韵头、韵腹、韵尾。
20、常见的语流音变现象有同化、异化、脱落、弱化、增音。
21、同化又可分顺同化和逆同化。
22、从音位理论的角度看,最小的音段是音位。
音位的组合又可进一步划分为音节、音节组合、语句。
23、汉藏语系包括汉语、藏语、苗语。
印欧语系一般都是非声调语言,包括英语、法语、俄语等。
24、声调可从调值和调位两方面来分析。
25、重音可分为词重音和句重音。
26、语汇学包括语汇的类聚系统和语汇的构造形式。
27、根据音节的数量将词分成单音节词、双音节词和多音节词。
根据包含语素的数量将词分成单纯词和合成词。
28、古语词包括历史词语和文言词语。
根据词的不同来源分成新造词、古语词、方言词和外来词。
29、语法分为词法部分和句法部分。
30、语法单位通常分成语素、词、词组和句子。
31、语法手段分成词法手段和句法手段。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

1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2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
既有多种方言,也有民族共同语。
3方言特点:本身也有一种完整的系统。
语音,词汇,语法结构系统。
语音的差异最大,词汇的差异次之,语法比较小。
4汉语地位:1.世界上历史悠久的,发展水平最高的语言之一。
2.各兄弟民族的语言接受了汉语的许多影响。
3.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4.与国外许多民族的语言相互影响。
5.联合国六种正式工作语言之一。
5语素——词——短语——句子(手)人(有读音,有意义,最小的语素)(沙发)(无法拆后原来意义不变)(伟)(无法单独成词)6现代汉语的特点:(一)语音方面①没有复辅音②元音占优势③有声调(二)词汇方面①汉语词形较短,单音节语素多②双音节词占优势③新词的构成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三)语法方面①汉语表示语法意义的手段主要用语序和虚词,不大用形态②词、短语和句子的结构原则基本一致③词类和句法成分关系复杂④量词和语气词十分丰富7七大方言区:1.北方方言(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内部一致性较强,分布地域最广,使用人口占73%)。
包含有华北东北方言和西北方言、西南方言、江淮方言2.吴方言(苏州话。
占7.2%)包括上海、江苏省大部、浙江大部地区3.湘方言(长沙话,3.2%)。
包括湖南大部分地区4.赣方言(南昌话,3.3%)。
江西省大部分地区5.客家方言(广东梅县话,客家方言仍自成系统,内部差别不太大,3.6%)。
6.闽方言(最重要的是闽东方言,福州话。
闽南方言,厦门话。
5.7%)。
主要包括福建和海南大部分地区7.粤方言(广州话。
4%)。
8语音的性质:一、语音的物理属性。
语音四要素:1.音高:声音的高低,决定于发音体颤动的快慢。
2.音强:声音的强弱,决定于发音体颤动幅度的大小。
3.音长:声音的长短,决定于发音体颤动的时间的久暂。
语言学概论复习

语⾔学概论复习语⾔学概论第⼀章语⾔及其发展1.试从语⾔的结构体系和交际功能谈谈什么叫语⾔?(⼀)结构体系:(1)词汇是语⾔的建筑材料,由词和熟语组成。
(2)语法是语⾔的组织规律。
语法规则可以把词素组成词或词形,把词构成词组,把词和词组构成句⼦。
(3)语⾔体系是⾳义结合的,语⾔体系是客观存在的,具有稳固性、民族性和普遍性。
(⼆)语⾔的社会功能:(1)语⾔作为交际⼯具是⼀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2)语⾔是社会现象,它是全民性的,没有阶级性。
(3)语⾔的社会作⽤:帮助⼈们脱离动物界、结成社会、发展思维、组织社会⽣产,是促进⼈类⽂明的⼒量之⼀。
(4)语⾔对社会具有依赖性,是为了满⾜社会的交际需要⽽产⽣、存在和发展的。
(5)语⾔是交流思维和传递信息的⼯具。
(6)语⾔具有⾃我调节功能,个体之间的调节功能,个体与群体、群体之间的调节功能,族际交际功能(涉及双语现象)和⼈机之间的调节功能。
2.谈谈语⾔和⾔语的关系。
(⾔语是在特定的⾔语环境中为完成特定的交际任务对语⾔的使⽤,语⾔存在于⾔语之中。
)(1)语⾔体系是⾔语的基础,⾔语活动要选择语⾔中的词汇和语法⼿段,组成话语。
(2)⾔语活动中,说写活动建构话语,听读活动理解话语。
(3)⾔语活动中产⽣的、存在于话语中的新的语⾔现象不断补充到语⾔体系中,使语⾔处于构建和不断丰富和发展之中。
(4)在语⾔体系中,词汇和语法处于经常的相互作⽤之中。
3.什么叫语⾔的分化和统⼀?(1)语⾔的分化:是指⽅⾔之间和亲属语⾔之间差别扩⼤、语⾔增多的过程。
以社会的分化为前提。
(2)语⾔的统⼀:是指各⽅⾔、各亲属语⾔之间差别缩⼩,不同语⾔相互混合,语⾔减少的过程。
社会政治、经济、⽂化的接近导致语⾔的统⼀。
4.语⾔的统⼀有哪⼏种情况?(⼀)⽅⾔集中为民族共同语。
(如:现代汉语普通话就是以北⽅⽅⾔为基础的汉民族共同标准语。
)(⼆)语⾔交融。
(1)侵略者的语⾔同化了当地居民的语⾔;(2)侵略者的语⾔被同化;(3)两种语⾔同时使⽤,形成双语制。
《语言学概论》复习

C.家牙打哈抓 D.盖反外丹抬
3.分析句子"我们天天看见从东方的山峰后面升起来的太阳",能得到的词组成分是(D)。
A. 天天看见从东方的山峰后面。
B. 我们天天看见。
C. 升起来的太阳。
D.东方的山峰后面 。
4.下列各种说法只有(C)是正确的。
8.汉字的发展趋势是(由繁趋简)。
9.语言在不同行业、不同阶层等社会因素方面发生变化,由此产生了(社会方言)。
10.词义会不断地发生变化,例如英语单词deer,过去泛指动物,现在只表示鹿,这种意义变化的方式叫做(缩小)。
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说明: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到题中横线上。
①语言从本质上说是社会的,具有社会性。一个社会是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整体。语言就是一定社会的产物,是社会特有的一种现象,社会以外无所谓语言,没有社会,也就没有语言。语言是在劳动过程中因为交际的需要而产生的,是与人类社会、人的抽象思维同时产生的。语言的发展受社会制约,语言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社会的死亡而死亡。总之,语言的一切自始至终都与人类社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社会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给语言带来影响,都会在语言中反映出来。社会性可以说是语言的本质特性。
5. 变换下面具有语法多义的句子,使其变成单义结构。(3分)
我们负责给这个公司培养四个实验室技术员。
A. 我们负责给这个公司的四个实验室培养技术员。
B. 我们负责给这个公司培养四个实验室的四个技术员。
五、问答题(共40分)
1. 语言是社会现象还是自然现象?说说你的看法。(6分)
语言学概论复习重点

音位是一定的语言或方言系统中,能区别不同语言符号的最小语音单位,是根据语音的社会性质划分出来的。
(斜线//是音位标记。
)音位是最小的语音形式,不能再切分。
音位虽能再分成若干区别性语音特征,但一个单一的语音特征不能构成一种语音形式。
非音质音位是以音高、音长、音强为语音形式的音位,又叫超音质音位或超音段音位。
非音质音位包括调位、时位和重位三种。
国际音标是国际语音协会于 1888 年指定并开始使用的。
它的指定原则是“一个因素只用一个音标表示。
一个音标只表示一个因素”,因素和标写符号一一对应。
不会出现混淆或两可的现象。
为了与一般的字母相区别。
通常把国际音标所用的标写符号放在方括号[ ]里。
国际音标所代表的音是全世界一致的,我们不要把它和具体语言中形状相同的字母的读音混为一谈。
在连续的语流中,由于受邻近音的影响或由于说话时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所引起的语音变化叫做语流音变。
常见的语流音变现象主要有同化、异化、弱化、脱落四种。
一种语言内部分成几种不同的方言,或者这些方言进而分成几种不同的语言,这种现象,叫做语言分化。
语言是随着社会的分化而分化的,也就是说,社会的分化是语言分化的原因。
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社会方言、地域方言和亲属语言。
聚合关系在语言学上聚合关系指在结构的某个特殊位置上可以相互替代的成分之间的关系或者是共现的成分和非共现的成分之间的关系,同一聚合关系语句只受句法关系限制语义因素不在考虑范围处于聚合关系中的语句与共同的句法特征但在语义上不能互相替换聚合关系就是语言结构某一位置上能够互相替换的具有某种相同作用的单位(如音位、词)之间的关系,简单说就是符号与符号之间的替换关系。
几个词,一组词,他们性质相同,具有同样的组合功能,在语言结构的同一个位置上可以互相替换,替换后生成不同的句子,这些词之间的这种替换关系,就是聚合关系。
语言的替换是随着不同民族的接触或融合而发生的不同语言系统的排挤和替代,是不同语言统一为一种语言的一条重要途径。
语言学概论复习(全)

语言学概论复习(全)语音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发音的声音和音调。
不同的语言和方言有不同的语音系统,包括语音的音位、音系、音调等。
语音学研究语音的产生、结构、变化和规律,是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语音的正确使用对于交际和沟通至关重要,因此语音教育也是语言教育中重要的一部分。
学语义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研究语言符号与其所表示的意义之间的关系。
它涉及到语言符号的语用、语境、隐喻等方面,是语言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领域。
语义学的研究对象包括词汇、短语、句子等,其目的是揭示语言符号与意义之间的规律和机制。
重新改写:语音是语言的声音,是承载语言符号系统的媒介。
它是人类发音器官发出的具有交际功能的有意义声音,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双重属性。
在语言的音形义三个基本属性中,语音是第一属性。
语音的物理基础主要有音高、音强、音长、音色。
元音是一种音素,与辅音相对。
元音是在发音过程中由气流通过口腔而不受阻碍发出的音。
汉语拼音方案的字母代表的音属于元音。
元音的不同是由共鸣腔的不同形状造成的。
每个元音的音质由舌位的高低、前后和嘴唇的圆展这三个因素的结合决定。
文白异读指的是一个方言中不少汉字具有两个或多个有文雅/白俗风格区别的语音形式,形成系统的层次。
文读一般是读书音,使用于正式场合,来自权威方言或者民族共同语;白读是口语音,使用于非正式场合,是本方言自己的读音。
历史比较法是根据语音对应关系,比较方言或亲属语言之间的差别来拟测原始“祖语”的方法,是推溯方言或亲属语言的演变过程的有效方法。
音位是从语音的社会属性的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能区别意义的线性单位。
一个音位往往包含几个音素。
音位的作用是区分词或语素的语音形式。
语文学是广义的语言学,研究古代书面语,旨在解读古典文献。
其发源地有古印度、古中国、古希腊-罗马,分别涉及构词法、文字、音韵、训诂、语法、修辞、逻辑等方面。
语言联盟指的是一片地理区域内的不同语言不仅在词汇上有大量的借贷,而且在语音、语法系统的结构格局、结构规则方面也十分相似,但是各语言仍然有相当数量的核心词根彼此不同。
英语语言学概论期末复习

第一章绪论1.1什么是语言1.2语言的性质(1)语言具有系统性(systematic )(2)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语言符号是一种象征符号。
(3)语言符号的任意性(arbitrariness )与理据性(motivation )(4)口头性(5)语言是人类特有的(6)语言是用于交际的寒暄交谈(phatic communion )马林诺夫斯基提出的,认为语言除了用于表达思想、交流感情外,还可以用语言营造一种气氛或保持社会接触。
这种不用于表达思想、交流感情的语言使用,叫寒暄交谈。
1.3语言的起源1.4语言的分类1.4.1系属分类(Genetic Classification )历史比较语言学通过比较各种语言在不同时期语音、词性、曲折变化、语法结构上的相同特点来建立语言族系。
将语言分为语系(family )——语族(group )——语支(branch )——语言英语、德语属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西日耳曼语支。
法语属印欧语系罗曼语族中罗曼语支。
汉语属汉藏语系汉语族。
1.4.2 类型分类(Typological Classifacation )根据词的结构类型,可分为(1)孤立语(isolating isolating languagelanguage )又叫词根语,一个词代表一个意思,缺少形态变化,语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
汉语是典型的孤立语。
(2)粘着语(agglutinative language )简单词组成复合词,而词性和意义不变。
在词根前、中、后粘贴不同的词缀实现语法功能。
日语、韩语、土耳其语是典型的黏着语。
(3)屈折语(inflectional inflectional languagelanguage )词形变化表语法关系的语言。
英语是不太典型的屈折语。
(4)多式综合语(polysynthesis polysynthesis languagelanguage )把主、宾和其它语法项结合到动词词干上以构成一个单独的词,但表达一个句子的意思。
语言学概论复习全

一.填空题〔20个空,20分〕1、中国传统语文学的三个部门为:音韵学、文字学、训诂学2、西方传统语言学以古希腊-罗马为主。
3、历史比拟语言学的诞生标志着语言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4、语言的社会功能表现为语言的信息传递功能、语言的人际互动功能。
5、语言习得的临界期说明语言具有先天生理和后天社会属性。
6、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和线条性。
7、语义角色可以分为:物体与动程两种根本的类型8、动程可以分为动作、性质/状态、使动三种根本的大类。
9、物体可以分为施事、受事、与事、主事、致事等大类。
10、言语行为可以分为言内行为、言外行为、言后行为三个环节。
11、文字的产生经历了实物记事、图画记事、刻画符号、原始的图画文字等几个阶段。
二.名词解释〔5个,20分〕1.语言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思维工具,它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构造规律而构成的符号体系。
世界语言十分复杂,专家估计大约有5000-7000种。
也有人认为只有两三千种。
2.形态在*些语言中,词与词组合时形式要发生变化。
同一个词与不同的词组合就有不同的变化,这些不同的变化形成一个聚合,叫做词形变化或者形态。
概而言之,通过改变词的外在形式来表示*种语法意义的语法手段叫形态。
词形变化或者说形态是词进入组合构造关系所要求的,其综合反映词的句法功能,因此完全可以作为划分词类的依据。
3.底层一种语言被另一种语言替换,被替换的语言留在替换语言中的成分,被称作"底层〞。
底层最主要的表现有两点:一是被替代语言社团的一些特殊发音习惯。
比方我国**、**郊区、**、**等地都有一种浊塞音声母,出现这种特殊音值的汉语方言刚好都处于壮侗族先民居住的地方,而壮侗语是具有成系统的浊内爆音声母的语言。
所以认为汉语方言中出现的浊内爆音是壮侗语留在汉语中的底层。
另一个常见的表现是地名,地名最容易留下被替代语言的痕迹,例如东北的"**〞、"**〞等等是满语的残留。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一、填空题第一章1.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
语言是语言学的研究对象。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语言学的基本任务是研究语言的规律,使人们懂得关于语言的理性知识。
2.中国、印度、希腊-罗马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
3.古代读音和意义,形成了统称“小学”的文字、音韵、训诂的我国传统语文学。
4.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五个阶段。
编码和解码是交际过程的两个根本的环节。
5.语言是把人和其他动物区别开来的一个重要的标志。
6.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7.语言是思维的工具8.思维能力是全人类共同的,语言是各民族不同的。
第二章1.语言是符号系统,这句话概括了语言本身的性质和特点。
2.语言符号使用起来最简便,容量最大,效果也最好。
3.音位不是符号,语言中最小的符号是语素,人们自然地感觉到的语言中的单位是词而不是语素。
4.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符号,那么词是语言中能够独立使用的符号。
句子是符号和符号组装的成品,是符号的序列,不再是单个的符号。
5.语言符号的最大侍点是它的任意性和线条性6.语言是一种分层装置,这种装置靠组合和替换来运转。
从音位到语素,这是语言分层装置里最关键的接合部. 音位语素→词→句子,这就是语言的层级装置:几十成千→成万→无穷,这就是这个层级装置所提供的效能。
7. 掌握语言需要有发达的大脑和灵活的发音器官,也就是说,要有抽象思维的能力和发音的能力。
第三章1.元音的本质问题:舌位的高低、前后,和嘴唇的圆展。
第六章1.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第七章1.世界上的各种语言按其亲属关系大致可以分为汉藏语系、印欧语系、乌拉尔语系、阿尔泰语系、闪-含语系、高加索语系、达罗昆荼语系、马来-玻利尼西亚语系、南亚语系以及其他一些语群和语言。
2.在各个语系中,印欧语系是研究得最充分、最深入的一个语系,甚至可以说,“语系”这个概念本身就是在印欧系各种语言的研究基础上提出和发展起来的。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语法规则)是大家说活的时候必须遵守的习惯,不是语言学家规定的。
2、语法的(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构成-?-种语言的语法规则。
3、语法单位主要有(句子)、(词组)、(词)、(语素)。
4、4、句子按其语气可以分为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不同的类型,例如“什么书他都喜欢看"是(陈述句)。
5、5.从意义和作用看,词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6、6.语法研究通常以词为界,词以上的规则叫(句法),词以下的规则叫(词法)。
7、7.根据在词中的不同作用,一般把语素分成(词根)、(词缀)、(词尾》三类,例如"学习"中的两个语素是(词根),"being"中的?ing是(词尾),"reader"中的er?是(词缀)。
8、8.(词尾)的主要作用是改变一个词的形式,但不能构成新词。
9.一个词,除去它的词尾,就是它的(词干)。
10.10.根据语素在间中的不同作用,把词根和词缀叫作(构词语素)语素,把词尾叫作(变词)语素。
11.11.汉语语素中,大部分是(词根)语素,(词缀)不多,没有(词尾)。
12.(合成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构词语素组成的词。
13.13.由词根语素按一定的规则组合起来构成的词,称为(复合词)。
?由词根语素和词缀组合起来构成的词称为(派生词),其构词规则又叫作(派生构词法),或叫(附加法)。
14.《主谓结构)、(述宾结构)、(达补结构)、(偏正结构)、(联合结构)是语言里最基本的结构格式。
15.15.体现语法形式的语法手段主要有(选词)、(词序)、(虚词)、(形态变化)。
16.16.直接组合起来构成一个更大的语法单位的两个组成成分明做(直接成分)。
17.17.词形变化的多数形式是(内加词尾),也有一些使词根内部的元音和辅音(发生变化)18.18.几种句子格式表示相同或相近的结构意义,称为(句法同义)。
语言学概论复习(完整)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语言的主观性:说话者在话语中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意图。
(互动的另一方面包括受话人受到影响,做出相应的语言或行动上的反馈。
)2.语言能力:人的抽象思维能力与灵活发音的能力有机结合。
人的语言能力的生理基础相同。
3.心理现实:贮存在人脑的人对客观现实认知的成果,是关于客观现实的各种知识信息。
其来源:①感官对客观现实的直接感知,经脑神经综合处理转化为记忆信息;②对语言文字的接收处理。
4.颤音:舌尖或小舌连续颤动而发出的音。
(是舌尖、小舌这两个柔软的尖状物处在十分放松并有气流的冲击的状态下连续颤动而发出的音。
)例如:俄语中的Р(如РУка,手)是舌尖颤音[r]。
5.闪音:舌头颤动一次发出的音。
例如:英语very中的处于弱读音节的r[ʃ]。
6.区别特征:具体语言中有区别音位作用的发音特征。
每一个音位都可以分解为几个不同的区别特征。
例如汉语普通话/ɑ/音位有不圆唇和舌位低两个发音特征;某个音位利用哪些特征和其他音位对立,这由该特征在音位系统中所处的地位而定。
例如:英语音位用清/p/浊/b/对立而不同于汉语普通话的用是否送气来区别。
7.语言节奏:语言的节奏是狭义的节奏,是语流中某些超音段要素在时间上等距离地、周期性地交替出现。
相当于音乐节拍但不如音乐规整严格。
包括音节(或韵素)型节奏和音步型节奏。
8.成句范畴:语气(陈述、疑问、祈使、感叹)、情态、时、语态等句子功能意义类别。
成句范畴有一定的表达形式,例如疑问句语气可以用语调或虚词表达。
9.黏着语:只以黏着语素替换作为表示语法关系的主要手段的语言。
例如土耳其语、维吾尔语、芬兰语等。
10.概念结构:词义之间的相互关系叫做一种语言的概念结构,词义的形成以现实现象为基础,同时也受制于本语言词义的相互关系(概念结构)。
不同的语言对现实有不同的切分,也就具有不同的概念结构。
11.中心意义:离开上下文后人们最熟悉的意义,它大多同本义一致,有时同本义不一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学概论复习题(附考试样卷)一、举例解释下列名词(每词4分,共20分)1.组合关系:组合关系就是两个同一性质的结构单位(如音位与音位、词与词等等)按照线性的顺序组合起来的关系。
例如"看"与"电影"组合成"看电影",互相之间具有支配关系。
2.音位变体:音位变体就是同一个音位的不同的变异形式,是音位在特定语音环境中的具体体现或具体代表。
例如/a/音位,在音节ang中实际念α,在音节jia中实际念A。
3.词干:一个词的词根和词缀合称词干。
例如teachers除去s外,其余部分就是词干。
4.拼音文字:用字母记录语言中的音节或音位的文字,文字体系比较简明,一个词的拼写反映出语言中的一个词的读音,例如英文就是拼音文字,单词man三个字母构成,与三个音标对应。
5.词语替换:词语替换就是用一个名称代替原来的名称,但所指称的现实现象没有发生改变,例如过去叫"戏子",现在叫做"演员"。
二、填空(每空1分,共10分)1.(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建立是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一个标志。
2.通过(聚合关系),我们可以使用句型造出许许多多的句子来。
3.音位可分两大类,例如汉语中的声调是(非音质音位)。
4.根据在词中的作用,语素可以分为三类,例如"I am going to buy some books",其中单词books中的语素"s"是(词尾)。
5."漂亮的景色"和"景色漂亮"的语法意义不同,造成这种不同的语法手段是(词序)。
6.英语动词be有八种形式,其过去时的复数形式是(were)。
7.词义的引申有两种方式,例如"病毒",本义是指"比病菌小、多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见的病原体",引申义指计算机病毒,即破坏计算机系统的一种程序,这种引申方式是(隐喻)。
8.汉字的发展趋势是(由繁趋简)。
9.语言在不同行业、不同阶层等社会因素方面发生变化,由此产生了(社会方言)。
10.词义会不断地发生变化,例如英语单词deer,过去泛指动物,现在只表示鹿,这种意义变化的方式叫做(缩小)。
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说明: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到题中横线上。
1.下列说法只有(A)是正确的。
A.拉斯克是历史比较语言学的代表人物。
B.索绪尔的代表著作是《语言论》。
C.语言的组合关系说明学习一种语言规则是可以类推的。
D.语言的任意性特点说明每个人都一改造语言规则的自由。
2.用严式国际音标给汉字注音,只有(D)组要用到音标a。
A.装腔王高笑B.烟元面全捐C.家牙打哈抓D.盖反外丹抬3.分析句子"我们天天看见从东方的山峰后面升起来的太阳",能得到的词组成分是(D)。
A.天天看见从东方的山峰后面。
B.我们天天看见。
C.升起来的太阳。
D.东方的山峰后面。
4.下列各种说法只有(C)是正确的。
A.一个词如果没有能产性特点就不是基本词。
B."光年去年前年明年"可以构成义场。
C."团结"和"勾结"是同义词,但二者的感情色彩不同。
D."打扫卫生"不符合组合规则,是病句。
5.下列说法只有(B)是正确的。
A.双语现象的最后结局是导致语言融合。
B.混合语不同于洋泾浜,它可以作为母语来学习。
C.语言要素的发展是不平衡的,语音变化最快D.词语替换指一个意思可以使用相同相近意思的词表达。
四、综合分析题(共20分)1.比较下列属于普通话的各组音位的区别特征。
(6分)①i-y相同点:都是舌面前、高元音;不同点:i是是不圆唇元音,y是圆唇元音。
②t-k相同点:都是不送气、清、塞音;不同点:t是舌尖前音,k是舌面后音。
③l-n相同点:都是舌尖前、浊音;不同点:l是边音,n是鼻音。
2.用严式国际音标给下面的汉字注音(4分)说明:每个音节只要求写出元音和辅音,声调符号不用写出来。
3.找出下面的多义短语然后分析其结构层次和结构关系。
(4分)打伤学校的老师咬死林场的职工羽毛球拍卖完了山里来的歌唱家"羽毛球拍卖完了"有歧义。
可以进行不同的层次分析。
羽毛球拍卖完了|___________||________|主谓|________||_||_||_____|偏正述补羽毛球拍卖完了|________||__________|主谓|____||____|述补gives:第三人称单数,人称范畴。
them:宾格,属于格的语法范畴。
pens:复数,属于数的语法范畴。
5. 变换下面具有语法多义的句子,使其变成单义结构。
(3分)我们负责给这个公司培养四个实验室技术员。
A.我们负责给这个公司的四个实验室培养技术员。
B.我们负责给这个公司培养四个实验室的四个技术员。
五、问答题(共40分)1.语言是社会现象还是自然现象?说说你的看法。
(6分)①语言从本质上说是社会的,具有社会性。
一个社会是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整体。
语言就是一定社会的产物,是社会特有的一种现象,社会以外无所谓语言,没有社会,也就没有语言。
语言是在劳动过程中因为交际的需要而产生的,是与人类社会、人的抽象思维同时产生的。
语言的发展受社会制约,语言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社会的死亡而死亡。
总之,语言的一切自始至终都与人类社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社会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给语言带来影响,都会在语言中反映出来。
社会性可以说是语言的本质特性。
②语言不是自然现象,而是社会现象。
如果语言是自然的,其产生发展就应该有自己的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社会的发展变化也不会给语言造成任何的影响,而实际上恰恰相反,语言的产生与发展都是同社会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
如果语言是自然现象,其产生和发展就应该有自己的一套规律,不受人类的约束,人类也不会有这样多种类的语言出现。
2.农民有农民的语言,地主有地主的语言,这是不是说语言有阶级性?(6分)语言没有积极性,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第一,从语言的服务对象看,语言是不是为特定的阶级和阶层服务的。
语言是人类社会统一使用的交际工具,一视同仁地为社会全体成员服务,不是为特定的阶级或阶层服务的。
语言只是一种工具,你可以用来表达思想,表达你的看法,但它本身没有阶级色彩。
第二,从语言自身结构来观察,考察语言到底在哪一方面体现出了阶级色彩还是没有体现。
语言的结构本身也是没有阶级性可言的。
构成语言的语音、词汇、语法系统,也是没有阶级性的。
比如语音中的音素、音位、元音、辅音之类,词汇中的词语、语法中的结构单位、结构规则等等,都谈不上有阶级性。
第三,从语言的产生的社会大环境来观察认识。
语言产生于没有阶级的社会,社会上连阶级都没有,语言作为社会的产物更谈不上有阶级性了。
至于说农民有农民的语言,地主有地主的语言,那是指思想意识而言的,不是指作为交际工具使用的语言。
3.语法范畴有哪些特点?试举一例说明。
(8分)语法范畴具有下面三个方面的特点:第一,有共同的意义领域。
比如比较级和最高级不同,但是都属于级这一范畴。
第二,同一语法范畴中的各个变化形式是互相对立的、排斥的。
比如数的语法范畴有单数和复数,但是一个词选择了复数形式,就绝对不是单数,反之亦然。
第三,同一语法范畴中的各个项所表示的意义不仅取决于它本身,而且也取决于它和其它项之间的相互制约的关系。
4.什么是形态变化?包括哪些内容?举例说明。
(8分)形态即词形变化,是指词与词组合时,由于表示语法意义的需要而发生的词形上的变化。
形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附加词尾:主要是在词干后面附加成分,表示某种语法意义。
例如英语名词后面加上s表示复数。
2.内部屈折:通过词的内部的词根中的元音或辅音发生变化构成语法形式。
比如英语名词woman的复数形式,把元音a变成e,整个词的读音变成了[wimin]。
3.异根:用不同的词根表示同一个词的不同的语法意义。
例如I的宾语是me,we的宾语是us,she的宾语是her。
5.什么是词义的概括性、有哪些表现形式?(6分)词义的概括性指词义是对客观现实现象的概括反映,它不是反映个别的具体的事物的特征,而是反映同一类事物现象的共同特征。
概括性是词义的一个十分突出的特点,每个词,无论它所指称的范围有多大,它都是具有概括性的,都反映的是客观现实的共同特征而舍弃了个别特征。
例如"苹果"这个词的意义,不是表示具体的红苹果、黄苹果、绿苹果、甜苹果、酸苹果、大苹果、小苹果,而是对各种各样类别(各种颜色、各种色彩、各种形状、各种味道、各个品种、各个产地……)的苹果的共同特征的概括,尽管现实世界中绝没有两个苹果是完全一样的。
词义概括性的表现形式是一般性、模糊性和全民性。
6.请解释说明什么是语言发展的渐变性特点和不平衡性特点。
(6分)渐变性和不平衡性是语言发展的两个最重要的特点。
①渐变性:渐变性是语言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指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变化,但语言不像社会变革那样产生突变,而是逐渐发展变化的,具有相对稳定性。
原因:这是由语言的社会功能所决定的,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社会成员相互联系的纽带和桥梁,是人们日常生活根本离不开的,人们无时无刻不使用语言,语言同社会的关系是如此密切,因此不可能发生巨变、突变,只能逐渐变化,即使社会发生了剧烈变化,语言也不马上巨变,大有我自岿然不动之势。
这样才能有人们的需要相适应,不至于影响人们的使用。
②不平衡性:第一,语言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发展不平衡,发展速度不一样,有的快,有的慢,其中词汇变化最快,语音和语法发展比较慢;新的事物现象或观念产生后,相应地要求有一个词语记录,这样才能进入交际领域,而对语音和语法就没有这样的要求,所以词汇和社会的联系最直接,变化当然就最迅速了。
第二,同一语言在不同地域发展情况不一样,向着不同的方向发展。
语言学概论(本)试题样卷一、举例解释下列名词(20分)1、语言符号的任意性2、音位的自由变体3、句法同义4、意音文字5、亲属语言二、填空题(10分)1、从一个横断面描写研究语言在一个时期的状态的语言学就是。
2、“小猫钓鱼”这个句子中的“小猫”、“钓”、“鱼”分别可以用“小鸡”、“吃”、“虫”来替换,这三组词相互之间的关系是。
3、“瑰”单念时是阴平调,但在“玫瑰”中声调变弱了,念轻声,这种变化是。
4、词的组合有多种类型,例如“看了一本书”是。
5、的主要特点是缺乏词形变化,但是词的次序很严格,例如汉语、壮语就是。
6、汉语基本词汇中的一些词,使用了数千年,如“人”、“水”、“火”等,这说明基本词汇具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