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温克族PPT课件
少数民族文化--鄂温克族
少数民族文化--鄂温克族鄂温克族,有人口26315人。
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的鄂温克族自治旗。
其他散居在陈巴尔虎旗、额尔古纳左旗、莫力达瓦旗、阿荣旗、扎兰屯市和黑龙江省讷河县等地。
多与蒙古、达斡尔、汉、鄂伦春等民族交错杂居。
鄂温克族生活的地区,处于大兴安岭支脉的丘陵山区。
这里有广袤的草原,茂密的原始森林和众多的江河湖泊。
资源丰富、山河秀美。
但由于自然条件不同,各地区鄂温克族的生产生活方式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
聚居在鄂温克族自治旗和陈巴尔虎旗的鄂温克族主要从事畜牧业;讷河县的鄂温克族从事农业;居住在莫力达瓦旗、阿荣旗、扎兰屯市等地的鄂温克族则以半农半猎为生;而额尔古纳左旗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的鄂温克族还从事着传统的狩猎业。
因为他们狩猎时使用驯鹿,常被称为“使用驯鹿的鄂温克人”。
“鄂温克”是民族自称,意为“住在大山林中的人们”。
过去是因居住地不同,鄂温克族曾分别被称为“索伦”、“通古斯”、“雅库特”等。
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人民的意愿,统称鄂温克族。
鄂温克族多信萨满教,牧区居民同时信藏传佛教。
有自己的语言。
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通古斯语支,分辉、伊敏河、莫尔格河、熬鲁古雅三种方言。
牧区通用蒙古文,农区和山区通用汉文。
尊老待客与敬火之俗鄂温克族重礼好客,长幼之间恪守着严格的礼节。
无论何时何地,老人都受到普遍的尊重。
听到长辈呼叫时,必须立即站起来答应。
吃饭时,必须老人动筷后晚辈才能吃。
年轻人遇到长辈,必须施礼问安、敬烟等,如果是骑在马上,必须下马;有客临门,他们认为是家里的喜事,必须热情相待。
他们说:“外来的人不会背着自己的房子,你出去同样不能背走你的家。
如果不招待外来的客人,你出门也没人照顾你。
有火的屋才有人进来,有枝的树才有鸟落。
”所以,当你走进鄂温克牧民的蒙古包时,主人准会给你端出香甜的奶茶,当你走进鄂温克猎民的撮罗子时,你就会大饱口福,尝到鹿或麋鹿的胸口肉、脊骨肉、肥肠及驯鹿奶等山珍野味。
鄂温克族精品PPT课件
春
夏
秋
冬
生产方式
• 聚居在鄂温克族自治旗和陈巴尔虎旗的鄂 温克族主要从事畜牧业(通古斯鄂温克) ;
• 讷河县的鄂温克族从事农业(索伦鄂温克 );
宗教信仰
• 鄂温克族被誉为“森林之舟”,信奉萨满教 和喇嘛教,牧区有些人还信仰藏传佛教。敬 奉鬼神,崇拜大自然。习惯上主要有动物崇 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
• 动物崇拜熊。鄂温克人对熊异常敬畏,认为 • 是鄂自温克己族的百先姓人以,森禁林止、大猎山捕、。
火、 水作为民族的标志,象征着 生机、活力和兴旺。
民族分布
• 鄂温克族是跨越中国、俄罗斯居住的跨界 民族。在俄罗斯境内曾被称为通古斯人,现定名为埃文 克族,约有5万人左右,主要分布在西伯利亚地区。
• 我国鄂温克族共有30505人,其中87%人口分布在内 蒙古自治区,主要居住在东北大兴安岭和呼伦贝尔草
原,与其他民族交错杂居,形成了大分散、小聚居的分布 特点。
小铜铃,裙子上从右向左分别有日 月星辰火山河树熊鹿蛇等10个图案 ,裙子下缘钉有12条飘带,从右向
左分别有十二生肖。除绣制各种图 案外还要配挂数十种神偶。
• 护肩:“扎浩特通”,上部左 右两侧各钉有180个贝壳,后 背绣有各种兽禽。兽禽越多, 萨满神力越大。有的护肩上还 缀有各种神偶,在双肩上各绣 有一只布谷鸟寓意不断传递信 息使萨满随时都能知道周边情 况。
• 头盔神帽:“伊依鲁 日” ,帽盔为圆形 ,用铁条或铜打制帮 帽架,用大绒做帽头 ,帽上部有铜制鹿角 ,角叉三至九叉不等 ,角叉越多,表明萨 满的品级、资历和威 望越高。神帽、鹿角 叉上悬挂数条彩色飘 带,象征“斜仁”即 彩虹,神帽前面帽沿 垂有红色丝条,遮住 双眼,但不超过鼻尖 ,显示出萨满的神奇 色彩
认识少数民族——鄂温克族(课件)-小学生主题班会
鄂温克人的皮手套多种多样,其中5指 手套缝有美丽图案,很是精制。用狍、 (犭+罕)腿皮做的靴子,美观、防潮、 轻便、耐磨,适于在山林雪地上行走
民族文化
宗教信仰
过去,鄂温克族多信萨满 教,牧区的居民同时信喇 嘛教。1945年前还保留有 动物崇拜、图腾崇拜和祖 先崇拜等残余,部分氏族 以鸟类和熊等为图腾崇拜 对象。各氏族或大家族有
子、帽子、手套、袜子等。
妇女的衣袍以布制的为主,在农 区衣袍要镶边衬里,穿长袍时外 面罩长、短坎肩。敖鲁古雅鄂温 克族妇女穿连衣裙,衣领较大,
加白、黑、红色领边。
前面对襟。陈巴尔虎旗鄂 温克族妇女冬夏都穿连衣 裙、上身较窄,下身裙部
多褶宽大。
已婚妇女的衣袖上缝有一寸来宽的彩布绕袖、 穿有彩色布镶边的坎肩。男子的帽子呈圆锥 形。顶部有红缨穗,多以蓝布为面,夏季为 单布帽,冬帽用羔皮、水獭皮或猞猁皮制作。
语形式对话。
语言文字
因为鄂温克语是没有文字的语言, 所以生活中的清规戒律无法用文 字固定下来,只好用说教的形式 指导后人。萨满教的萨满语言相 对深奥一些,从现在的眼光看, 积淀了古老的词汇。今天听来是 很费劲的,似有汉语中的文言或 诗的意味。随着时代的发展,在 现代社会生活中,鄂温克人普遍 掌握了汉语、蒙语,有很多汉语 和蒙语的词汇进入鄂温克语中。
“根千”即是居住在格尼河的 鄂温克人,有“涂克冬”、 “纳哈他”、“卡尔他基尔”三 大氏族。由于迁徙和人口
繁衍等因素的影响,
鄂温克人的氏族又分化出 若干个大家族,鄂温克语 称其为“毛哄”。“毛哄”是建 立在公有制基础之上的父 系家族公社,通常由同一 父系祖先十代以内的子孙
组成。
民族服饰
鄂温克族的传统服装以皮制为多。 用狍皮、(犭+罕)皮、鹿皮、羊皮 等制作冬季长袍、裤子、套裤、靴
鄂温克族介绍PPT
六、鄂温克族的驯鹿文化
• 在大兴安岭的密林深处,生活着以狩猎和放养驯鹿为生的 鄂温克人。这种独特的驯鹿文化已经延续了数千年。然而, 今天,随着生态环境及生活方式的改变,鄂温克人的驯鹿 文化正在走向消亡。 • 鄂温克驯鹿人也称鄂温克猎民(主要根据他们的职业特征 并有别于其他鄂温克族而言的),是鄂温克族的一部分。 他们是三百多年前从现俄罗斯境内的外贝尔加尔湖沿岸和 列拿河流域迁徙过来的,并世代在大兴安岭过着游牧生活, 1965年定居敖鲁古雅(鄂温克语意为杨树林茂盛的地方), 1973年成立了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这里既是鄂温克驯鹿 人的定居点,也是乡政府的所在地,位于大兴安岭西北麓 的满归林业局经营区内,距满归镇17公里。 •
鄂温克族简介
一、人口及地理分布
•
鄂温克族是跨越中国、俄罗斯居住的 跨界民族。在俄罗斯境内曾被称为通古 斯人,现定名为埃文克族,约有5万人 左右,主要分布在西伯利亚地区。我国 主要分布在东北黑龙江省讷河市和内蒙 古自治区。与其他民族交错杂居,形成 了大分散、小聚居的分布特点。 1957 年统一民族名称为鄂温克,意思是“住 在大山林里的人们”。有人口26315人 (1994年)。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 人口普查统计,鄂温克族人口数为 30505。现在(2011年)只有243人了。 中国少数民族人口倒数第四多的民族。 在北纬52度的大兴安岭原始森林里,至 今仍有鄂温克人的脚印与炊烟,其定居 点便是有“北极村”之称的敖鲁古雅鄂 温克猎人村。
三、信仰与标志
• 鄂温克的意思是“住在大山林中的人 们”。这正是他们生活环境的特点,密 密森林是他们的家乡 鄂温克族被誉为“森林之舟”,信奉萨 满教和喇嘛教,鹿善于奔跑而且柔顺、 和美具有神力,古代人对它产生崇拜之 情,史书中对它有记载。蒙古萨满认为 鹿能显灵,可以驱魔镇邪。鄂温克族百 姓以森林、大山、火、水作为民族的标 志,象征着生机、活力和兴旺。 鲜卑人的墓葬中,常有马、牛、羊为殉 牲,唯不见有鹿为殉牲。联系到后来在 黑龙江沿岸、在大兴安岭山脉中发现的 岩画驯鹿图,联系到明清时期大兴安岭 的鄂伦春、鄂温克人被称为“使鹿部”, 史学家们认定:鲜卑郭洛是驯鹿。北方 的这座大山因栖息驯鹿即鲜卑郭洛而得 名大鲜卑山;北方这个古老的民族驯鹿 标志因居住在大鲜卑山而又自称为鲜卑 人。以祥瑞而名兽,以瑞兽而名山、名 腰带,又以山名族,转了好大一个弯子。 北方,则有鹿作为民族的标志。
鄂温克族PPT
鄂温克人吃熊肉时,有一些禁忌, 吃时长者先把熬好的熊油用小匙倒进火 堆祭火神。油遇火冒出光亮时,大家喊 “火笑了,火笑了”。然后共同学乌鸦 的叫声发出“嘎嘎”的声音,并说“是 乌鸦在吃你的肉”。通常每人轮流三圈 喝三勺熊油,三圈之后就可以随便吃。 吃完后,还要对熊骨进行风葬。
八、婚嫁 鄂温克族基本上沿袭一夫一妻制, 所不同的是有“氏族外婚”和“姑舅表 亲”现象。“姑舅表亲”就是姑表兄弟 姐妹之间通婚,并且有优先婚配的权利 。女子出嫁后,在婆家如生女孩,则喜 欢嫁给舅舅家人,俗称“还骨头”。鄂 温克族历史上的婚姻嫁娶习俗,实质上 是两氏族之间的婚配,后来才逐步发展 到与外族通婚。与外族通婚早已习惯化 ,萨马街的鄂温克族与外族通婚已一半 以上。
六、交通 鄂温克人主要以驯鹿、马、大轮车、 马车、滑雪板、雪橇等作为交通工具。 金勒,鄂温克语意为滑雪板,以松木为 原料,前端上翘,后端呈坡形,中间有 一绑脚的带子,踏上穿行于林海雪原中 ,风驰电饭时要让老年人和长辈先吃,然后 晚辈人才开始吃;吃肉、喝酒时要先祭火 、祭神;吃手把肉时要用刀子,但禁止在 别人面前晃动刀子,更不允许用刀尖指人 ;有客人在家吃饭时,当看到客人吃完碗 里的饭时,主人主动盛饭给客人,直到客 人谢绝为止。在以手把肉宴请客人时,羊 胸脯、血肠是不可缺少的肉食,按一般规 矩,主人要先从羊胸脯上切肉,送到客人 的盘中;血肠上桌时,也要切成块送到客 人的盘中,如此每一种不同做法的肉食上 桌时,主人一般都要先切给客人。
鄂温克族礼仪知识
鄂温克族的礼仪知识鄂温克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一个少数民族,由于历史上的迁徙和居住地区的不同,过去先后被称为“索伦”、“通古斯”、“雅库特”等。
20xx年开始统一称为鄂温克族。
鄂温克族的礼仪习俗一直沿袭至今。
“鄂温克”是通古斯语,意为“住在大山林中的人们”。
由于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和限制,鄂温克人从事生产的内容和方式各不相同。
居住在鄂温克自治旗和陈巴尔虎旗的鄂温克人主要从事畜牧业;居住在嫩江平原上的布特哈旗、阿荣旗等地的鄂温克人从事半农半猎生产;散居在黑龙江省讷河的鄂温克人主要进行农业生产;而生活在额尔古纳在旗大兴安岭密林中的鄂温克人则以狩猎为主。
由于这部分人饲养和使用驯鹿,因此常常被称作“使用驯鹿的鄂温克人”。
鄂温克族非常讲究礼仪。
老年人在社会上受到普遍尊敬。
年轻人出远门归来或在外遇见老年人或长辈时,要行屈膝请安礼,并敬烟。
如果路上相遇,要下马或下车向老人请安问好。
无论是在“撮罗子”里、在蒙古包里,还是在土木结构的住房里,坐位铺位都讲究长幼有序,以长者为尊。
平时长辈老人来串门访问,年轻人要起立让座,行装烟礼。
长辈们交谈时,年轻人不得随便插话。
平时出入屋门,要礼让长辈老人在先。
吃饭时,在长辈老人动筷后,晚辈才可动筷用餐。
鄂温克族还把平辈人之间和睦相处,关心爱护幼儿,邻里互相帮助,对于有困难的人给予照顾,作为传统美德和礼仪习惯。
鄂温克族讲究热情礼貌待客,常说“外来的人不会背自己的房子走”。
客人来到时,出门相迎,向客人问候并热情地让进屋里。
对外来客人,无论是年轻的还是长者,都要倒茶敬烟。
在牧区,要向客人敬奶茶,用奶食品、酒肉招待。
在敖鲁古雅乡居住的鄂温克人,习惯上用鹿、(犭罕)的胸口肉、脊骨肉、肥肠和驯鹿奶招待尊贵客人。
鄂温克族不仅对客人热情招待,希望来客不要见外、客气。
到别人家做客时,也要考虑自己的身份,问候主人家的长辈老人,尊重主人的习惯。
草原ppt课件
4.盛情款待
5.联欢话别 主客联欢图
精选课件
阅读提示: 1. 自读课文, 思考课文是从哪三个方面来展现草原 的美妙风光?
草原景色美,草原的人美,草原的民俗美
2.课文第一自然段主要抓住草原上的哪些景物来描写? 它们有 什么特点 ?看到这些景物,作者的心情怎样? 说说草原给你留下了什么深刻印象?
精选课件
“碧”是形容青__草__很___绿__,“千里”是指
草_原__很_辽__阔__,“一”是都_和_全_____的意思。这
句话写出草原碧_绿_____、辽__阔_____的特点。
精选课件
羊群 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 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
的大花。
把
比作白色的大花.
草原像绿毯.
精选课件
精选课件
返回
毯 tǎn (毛毯、地毯)
渲 xuàn (渲染)
勒 lè(勾勒、勒索、勒令) 吟 yín (吟诗、呻吟)
迂 yū (迂回、迂见) 蹄 tí(马蹄、铁蹄)
襟 jīn (衣襟 襟怀) 貌 mào(相貌、外貌)
拘 jū (拘束 拘留 拘谨)羞 xiū (害羞 羞耻)
涩 sè(羞涩 艰涩)
跤 jiāo (摔跤)
C、按地点转换的顺序
精选课件
精选课件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2.作者用上了比喻 的手法,把 小丘线条比作一 幅中国画,突出了草原的辽阔碧绿,小丘线条的 柔美
精选课件
面对这样的美景,你有什么感受?
精选课件
此时,作者心中又有什么感受呢?
(1)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 (舒服),既愿(久立四望 ),又想坐下 (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2)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 (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 )草原的无限 乐趣。
56个民族是一家PPT课件1∣教科版 (共24张PPT)
56个民族是一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56个民族名称:
汉族 、壮族、 满族、 回族 、苗族、 维吾尔族、 彝族、 土家族、 蒙古族 、藏族 、傣(dǎi)族 、僳僳(lì, sù)族 、朝鲜族 、高山族 、纳西族 、布朗族 、阿昌 族 、怒族 、鄂温克族 、鄂伦春族、 赫哲族 、门巴族 、 白族 、保安族 、布依族、 达斡(wò)尔族、 德昂族、 东乡族、 侗(dòng)族 、独龙族、 俄罗斯族 、哈尼 族 、哈萨克族、 基诺族 、京族 、景颇族 、柯尔克孜 族、 拉祜(hù)族 、黎族、 畲(shē)族、 珞(luò) 巴族、 毛南族 、仫佬(mù,lǎo)族、 普米族 、羌 (qiāng)族、 撒拉族 、水族、 塔吉克族、 塔塔尔族、 仡佬(gē,lǎo)族、 土族 、佤(wǎ)族、 乌孜别克 族 、锡伯族 、瑶族 、裕固族
藏族
看下面的图,了解民族特色。
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库尔勒 惯,如:语言、 服饰、饮食等方面(为下节课“多彩 的民族风情”做准备)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二部分的有关句段,感受“鸟的天堂”里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2.学习课文第二部分,理解“应接不暇”、“留恋”等词语的意思,会用“应接不暇”造句。 3.精读课文,体会课文描写景物动态和静态的方法,了解作者观察描写的精细、巧妙。 教学过程:
一、精读课文,感受情趣 1.有感情朗读(背诵)课文第一部分的第5、7、8自然段。
中华各民族简介——鄂温克族
中华各民族简介——鄂温克族鄂温克族概况历史:“鄂温克”是民族自称,意为“住在大山林中的人们”。
过去是因居住地不同,鄂温克族曾分别被称为“索伦”,“通古斯”,“雅库特”等。
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人民的意愿,统称鄂温克族。
人口:鄂温克族现有人口约2.7万人。
分布:鄂温克族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的鄂温克族自治旗。
经济:大部分鄂温克人以放牧为生,其余从事农耕。
驯鹿曾是鄂温克人唯一的交通工具,被誉为“森林之舟”。
鄂温克族风俗图腾:礼仪:鄂温克族好客并讲究礼节,到鄂温克族家里做客,主人把皮垫摆在哪里,客人就在哪里落座,不得随意挪移皮垫。
客人落座后,女主人随即端上奶茶,然后煮兽肉,肉煮好后,女主人拿出猎刀切一小块肉投入火堆里,然后再给客人们吃。
如果来者是贵客,通常还要献上驯鹿的奶。
鄂温克族待客必须有酒,除饮用白酒外,家家都能自酿野果酒。
敬酒时主人要高举酒杯先往火中倾注点滴,自己先呷一口再请客人喝。
鄂温克族认为:外出的人谁也不会背着房子走,如果自己不招待别人,自己出门后也不会有人照顾。
禁忌:鄂温克族产妇未满月前,忌外人带枪或钥匙进屋,以防产妇断奶。
父母在世时,儿子不得蓄胡须;下午忌理发、刮脸,带孝者尤忌;忌说“死”,若老人死,要说“成佛了”;小孩死,要说“小活了”;搬家时,忌在曾死人的地点留下不洁之物,如指甲、头发、破布包、包脚布等;忌谩骂牲畜;忌抛撒奶类食品,若不慎撒落,应将所撒的奶少许于前额;忌宰杀或出卖未停奶的母畜;禁止夫妻互换衣帽穿戴,否则以为狩猎将无所获;禁止女人摸男人的头,俗信男人头上有佛,摸男子头是对佛的亵渎。
除此之外,该族还有诸多狩猎禁忌以及火神忌、入门忌等。
信仰:鄂温克族多信萨满教,牧区居民同时信藏传佛教。
婚俗:鄂温克猎民的婚姻一般包括求亲、订婚、结婚几个阶段。
临近婚期,男方家不管离女方家多远,都要迁到女方家附近。
结婚之日,新郎在父母亲友的陪同下,带上送给女方的10只驯鹿到女方家去,女方也以同样的队伍到路上来迎接。
鄂温克族介绍PPT 共37页
族名称问题,并组织鄂温克族的广大群众对族称问题广泛地进行酝酿、讨论。
他们列举了大量事实,证明三部分人本是一个民族——鄂温克族是无疑的。
人民政府根据他们一致的要求,恢复了原来的真正族称——鄂温克。
三、信仰与标志
• 鄂温克的意思是“住在大山林中的人 们”。这正是他们生活环境的特点,密 密森林是他们的家乡
• 鄂温克族被誉为“森林之舟”,信奉萨 满教和喇嘛教,鹿善于奔跑而且柔顺、 和美具有神力,古代人对它产生崇拜之 情,史书中对它有记载。蒙古萨满认为 鹿能显灵,可以驱魔镇邪。鄂温克族百 姓以森林、大山、火、水作为民族的标 志,象征着生机、活力和兴旺。
他们的族源,可以追溯到北朝与隋唐时期室韦各部中的某些地理、习俗与鄂温克族有渊源关系的部
落,特别是其中的“北室韦”、“钵室韦”、“深未沮室韦”,以及唐代在贝加尔湖东北苔原森林
区使鹿的“鞠”部落等。后来,他们向东发展,其中一支来到黑龙江中游雅克萨(今俄罗斯阿尔巴
津)一带,明代文献中记述的“乘鹿出入”的“北山野人”,一般认为即鄂温克与鄂伦春人的直接
少,处于隔绝,逐渐形成区域间的经济和生活略有差异;曾被其它民族分别
称为“索伦”、“通古斯”、“雅库特”、“霍恩克尔”、“喀木尼堪”、
“特格”等。事实上,这几部分人本是一个民族,他们有共同的语言和风俗
习惯,只是在生产、生活上有某些差异。如被称“索伦”的人数最多,约有
两万三干多人,分布在辉河、伊敏河、莫和尔图河、雅鲁河、济沁河、绰尔
•
鄂温克族人民在历史上从不承认自己是“索伦”、“通古斯”、“雅库
特”等,他们祖祖辈辈都自称是“鄂温克”。然而,他们恢复本民族自称的
愿望,在历代统治阶级民族压迫的制度下,始终未能实现。解放后,党和人
关于鄂温克的书
关于鄂温克的书## 鄂温克族:北方民族的瑰宝鄂温克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地区的黑龙江、内蒙古和吉林等地。
他们是北方民族的一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
本文将从鄂温克族的起源、传统生活方式和文化特点等方面进行介绍。
### 起源和聚居地鄂温克族是属于蒙古族大家族的一支,与达斡尔族、蒙古族等有着共同的起源。
根据历史资料记录,早在13世纪初期,鄂温克族就已经形成并开始迁徙和繁衍生息。
他们主要聚居在黑龙江流域和大兴安岭地区。
由于环境的影响,鄂温克族形成了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
### 传统生活方式鄂温克族传统的生活方式以游牧、狩猎和渔捞为主。
他们通常栖居在辽阔的原野上,以驯鹿为重要的生活资源。
驯鹿能提供肉食和皮革,对于鄂温克族来说是不可或缺的生活资料。
鄂温克族人们靠着驯鹿的帮助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在鄂温克族传统的居住区,会建有特殊的圆顶帐篷,即著名的"鄂温克包"。
鄂温克族人们常常居住在这样的帐篷里,它为他们提供了温暖和安全的居住环境。
此外,鄂温克族人还精于制作独特的手工艺品,如刺绣、编织等。
他们的手工艺品以精致的工艺和丰富的图案而著称,能够很好地反映出鄂温克族民族的艺术风格和审美观。
### 文化特点鄂温克族是一个富有民族特色和浓厚文化传承的民族。
他们有着丰富多样的民俗风情,以民谣和舞蹈为主要表达方式。
鄂温克族的民谣歌曲通常以自然景物、生活琐事为主题,既能反映出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也能表达他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在鄂温克族的文化传统中,还有一种独特的民间表演形式,即驯鹿滑雪。
这是一种与驯鹿紧密相关的运动,鄂温克族的年轻人通常会驾驭驯鹿在雪地上进行滑行表演,展示他们的勇敢和技巧。
### 重要节日鄂温克族有许多重要的传统节日,其中最重要的是驯鹿节。
驯鹿节是鄂温克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通常在每年的农历八月举行。
这个节日以庆祝丰收和感谢驯鹿的帮助为主题,人们会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如赛驯鹿、歌舞表演等。
中国少数民族介绍(全)PPT课件
民俗:歌舞
手鼓
弹拨尔
17
概况:分布
藏族
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区,其余分布在青海、四川、甘肃 及云南等地。
18
Hale Waihona Puke 民俗:服饰19民俗:饮食
藏族的饮食主要 是糌粑、肉食和 奶制品,不吃奇 蹄类兽肉,大部 分地区还有不吃 飞禽和鱼的习惯。
20
民俗:民居
农区碉房
牧区帐房
21
民俗:节日活动
藏历雪顿节 、
望果节、藏历年、 酥油花灯节 、沐浴 节等。
27
28
民俗:居住
29
民俗:饮食
傣族以大米为主食,最具特色的是竹筒饭, 喜食酸食,嗜酒和槟榔。
30
民俗:节日活动
傣族的新年,傣语称为 “楞喝桑堪”或“桑堪比 迈”。由于欢度新年的时候, 要举行热烈而隆重的泼水祝 福活动,外地人都把它称为 泼水节。
31
民俗:歌舞
杨丽萍孔雀舞
32
填一填
()衣()食
蒙古族的守门狗和猎犬禁止外人打骂 11
维吾尔族
概况:分布
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以南的喀什、和田一 带和阿克苏、库尔勒地区。
12
民俗:居住
13
民俗:服饰
14
民俗:饮食
禁忌:忌食马、驴、骡、狗肉以及动 物的血和自死动物,尤其禁食猪肉, 一般不饮酒。
15
民俗:节日活动
肉孜节、古 尔邦节、圣 纪节、那吾 鲁孜节 16
22
民俗:宗教信仰
作为藏族传统文化最 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藏传佛 教,也有少数人信奉原始 宗教苯教。
23
傣族
概况:分布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及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其余 大部分分布在云南省各县。
鄂温克族ppt课件
驯鹿
鄂温克人的主食包括煮鹿肉,鹿肉
汤,烤鹿肉
3
鹿肉汤---独特的汤菜
汤味醇厚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诱人
4
煮鹿肉—十分简便的饮食方法
保持鹿肉原有的味道和营养价值
5
烤鹿肉
6
手把肉
7
鹿胎膏,鹿茸片,鹿心血
十分珍贵,可做药材治病
8
乳制品
奶酪,奶干,奶茶,奶渣
9
桦树汁
春末夏初时,在森林的狩猎者饮用的天然饮料, 被鄂温克人认为是山神的乳汁与恩赐
驯鹿鄂温克人的主食包括煮鹿肉鹿肉汤烤鹿肉鹿肉汤独特的汤菜汤味醇厚诱人春末夏初时在森林的狩猎者饮用的天然饮料被鄂温克人认为是山神的乳汁与恩赐10野菜野果11禁忌一旦得病忌食鲢鱼特别是黄鲢鱼12谢谢观看
鄂 温克族
--独特的饮食
1
饮食特色:
鄂温克族以乳、肉、面为主食; 肉类以牛羊肉为主; 每日三餐均不能离开奶茶;
10
野菜,野果
11
禁忌
忌食狗肉 忌食自死的动物之肉 一旦得病,忌食鲢鱼(特别是黄鲢鱼)
12
谢谢观看!
13
鄂温克族精神文化
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都说人间疾苦可与人言无二三可在这个乌力楞里全都是纯真的灵魂他们一生与驯鹿相伴敢爱敢恨当你去跟他 们诉说现如今的焦虑也许他们会邀请你喝一碗热乎乎香喷喷的驯鹿奶茶也许会给你倒一碗酿好的酒也许分你吃很 多晒好的肉干甚至会邀请你拉起手一起在篝火旁跳舞为什么要活得那么累呢抬头看一眼星辰吧别忘记心中最初的 梦想他们真的太纯真了让我舍不得读完这本书舍不得与书中的人物告别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虽然鹿铃声听起来 越来越清脆了我抬头看了看月亮觉得它就像朝我们跑来的白色驯鹿而我再看那只离我们越来越近的驯鹿时觉得它 就是掉在地上的那半轮淡白的月亮我落泪了因为我已分不清天上人间了我也落泪了眼睛没有心里流了驯鹿找得到 回家的路在这个纷纷扰扰的现在世界我们也要要记得最初的路。
目录分析
第二节思想文化与 人
第一节思想文化的 内因
第三节思想文化与 艺术
第二节神话
第一节史诗
第三节民间叙事故 事
1
第一节自然与 动物民歌
2
第二节劳动生 活民歌
3
第三节爱情与 婚礼民歌
4
第四节历史与 思乡民歌
5
第五节神歌
第六节鄂温克 族民歌歌词结
构类型
第七节舞蹈
第一节生产知 识谚语
第二节生活知 识谚语
第三节自然知 识谚语
第四节伦理道 德谚语
第二节瑟宾节
第一节阿涅别节
第三节喜翁伊宁和 奥米那仁节
第四节印姆嫩节 第五节敖包节
第六节布伽丹节 第七节伊满伊宁节
第二节风雷雨神崇 拜
第一节天体崇拜
第三节山林河神崇 拜
第四节火神崇拜 第五节动物神崇拜
第六节萨满信仰
第七节萨满信仰与生 态环境
第二节生产禁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萨满神鞋
21
-
22
萨满身裙
-
23
-
24
-
25
日常生活
• 饮食: • 鄂温克族以乳、肉、面为主食,主要奶制品有:稀奶油、
黄油、奶渣、奶干和奶皮子。 • 肉类以牛羊肉为主。食肉的方法有:手把肉、灌血肠、熬
肉米粥和烤肉串等。 • 鄂温克族很少食用蔬菜。 • 鄂温克族都以奶茶为饮料,还饮用面茶、肉茶、驯鹿奶。
• 讷河县的鄂温克族从事农业(索伦鄂温克 );
• 居住在莫力达瓦旗、阿荣旗、扎兰屯市等 地的鄂温克族则以半农半猎为生;
• 额尔古纳左旗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的鄂温 克族还从事着传统的狩猎业。因为他们狩 猎时使用驯鹿,常被-称为“使用驯鹿的鄂 12
社会经济
• 五十年代以前,鄂温克族猎民仍然保持着原始社会末期的生产、生活 方式,吃兽肉、穿兽皮,住的是冬不防寒、夏不避雨的‘撮罗子’, 以驯养驯鹿为生。
• 自治旗成立以来,他们逐步改变了过去“逐水草而居”的状况,实行 定居放牧,一批猎民、牧民新村相继出现在林区和草原。
• 鄂温克着重发展畜牧业、农业,养殖驯鹿等。 • 新中国成立以来,鄂温克族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有了较显著的改善
。
-
13
语言
• 鄂温克族是有悠久历史和文化的民族。鄂 温克语言届阿尔泰语系,通古斯语族北语 文,没有文字。牧区通用蒙文,猎区、农 区和山区通用汉解放前只有少数知识分子 能懂满、蒙、汉、俄四种文字。
-
18
• 面具:多用铜、铁
皮制作,上面粘贴
有用黑熊毛制作的
胡须。萨满佩戴面
具、神冠等神具跳
萨满面具
神,认为可使神灵
附体,为患者治病
,为本氏族驱灾祈
祥,祈求人丁兴旺
、农猎丰收,也为
死者送魂。在跳神
过程中,神具始终
起着帮助萨满沟通
人神世界的作用。 -
19
• 神裙:“塔克卡”,下摆缀以60个 小铜铃,裙子上从右向左分别有日
• 神衣:鄂温克称“ 扎瓦”,又称“萨
满西克” ,形容“ 紧”“窄”,也有 神衣的含义。神衣 是用鹿皮等精制绣 花紧身驿襟长袍, 均为紧身窄袖。对
襟由8个铜扣系节 ,胸前缀有一面大 铜镜“纳贺热托列 护”心,镜称,“阿日坎托列”(护背镜)5个,尼什昆托列(小铜 镜)20个,“黑日塔”(小贝壳)胸部360个,“霍额特” (铜铃)膝下部54个,另有串珠等。
原,与其他民族交错杂居,形成了大分散、小聚居的分布 特点。
• 鄂温克族最大的聚居区是鄂温克自治旗。
-
5
-
6
鄂温克族分支
• 鄂温克猎民是历史上有名的“使鹿部落”。据历史学家的 考证,鄂温克民族有索伦、通古斯和雅库特三个分支。
• 索伦族是农耕部落,通古斯是游牧部落,现在这两支鄂温 克族大部分居住在呼伦贝尔草原上的鄂温克族自治旗。
• 雅库特人就是生活在敖鲁古雅乡的鄂温克猎民,他们在大 兴安岭的密林中,靠打猎和饲养驯鹿生活,成为我国最后 的狩猎部落。
• 1965年,鄂温克猎民从中俄边境额尔古纳河畔奇乾乡搬迁 到敖鲁古雅,过上了定居的生活,开始新的生活。
-
7
敖鲁古雅乡的鄂温克猎民
索伦鄂温克农区人民
通古斯游牧部落
-
8
自然地理
• 鄂温克族自治旗地处大兴安岭山地西北坡 ,处于大兴安岭山地向呼伦贝尔平原的过 渡地段,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地理坐 标东经118°48′02″——121°09′25″,北纬 47°32′50″——49°15′37″。平均海拔高度 800——1000米。
住在大山林中的人们—— 鄂温克族
-
1
-
2
目录
• 民族简介 • 服装特点 • 服装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运用
-
3
民族起源
• 根据考古学和人类学的研究证实,鄂温克族的祖先大体分布于贝加尔湖周围 以东直至黑龙江中游以北地区。早在公元前2000前,即铜石器并用时代, 鄂温克族的先人就居住在贝加尔湖沿岸地区。
-
17
• 头盔神帽:“伊依鲁 日” ,帽盔为圆形 ,用铁条或铜打制帮 帽架,用大绒做帽头 ,帽上部有铜制鹿角 ,角叉三至九叉不等 ,角叉越多,表明萨 满的品级、资历和威 望越高。神帽、鹿角 叉上悬挂数条彩色飘 带,象征“斜仁”即 彩虹,神帽前面帽沿 垂有红色丝条,遮住 双眼,但不超过鼻尖 ,显示出萨满的神奇 色彩
•1732年,清朝从 布特哈地区抽调一 千六百名鄂温克兵 丁,携带家属迁至 呼伦贝尔草原地区, 其后裔就是今天的 鄂温克族自治旗的 鄂温克族。
-
4
民族分布
• 鄂温克族是跨越中国、俄罗斯居住的跨界 民族。在俄罗斯境内曾被称为通古斯人,现定名为埃文 克族,约有5万人左右,主要分布在西伯利亚地区。
• 我国鄂温克族共有30505人,其中87%人口分布在内 蒙古自治区,主要居住在东北大兴安岭和呼伦贝尔草
-
14
宗教信仰
• 鄂温克族被誉为“森林之舟”,信奉萨满教 和喇嘛教,牧区有些人还信仰藏传佛教。敬 奉鬼神,崇拜大自然。习惯上主要有动物崇 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
• 动物崇拜熊。鄂温克人对熊异常敬畏,认为 • 是鄂自温克己族的百先姓人以,森禁林止、大猎山捕、。
火、 水作为民族的标志,象征着 生机、活力和兴旺。
-
15
萨满教
• 起源于原始渔猎时代。萨满教的理论根基 是万物有灵论。它在我国北方古代各民族 中间的影响根深蒂固。
• 基本信仰:①生命之魂(斡仁) ②思想之 魂(哈尼) ③转生之魂(法加库)
• 自然崇拜:火,山,风雨雷电、日月星辰 。
• 动物崇拜:熊
• 祖神崇拜:氏族内亡故的曾祖父以上男祖
-
16
先
萨满服饰
月星辰火山河树熊鹿蛇等10个图案 ,裙子下缘钉有12条飘带,从右向 左分别有十二生肖。除绣制各种图
案外还要配挂数十种神偶。
-
20
• 护肩:“扎浩特通”,上部左 右两侧各钉有180个贝壳,后 背绣有各种兽禽。兽禽越多, 萨满神力越大。有的护肩上还 缀有各种神偶,在双肩上各绣 有一只布谷鸟寓意不断传递信 息使萨满随时都能知道周边情 况。
• 自治旗气候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
季漫长寒冷,夏季温和短促,降水较集中
。年平均气温在零下2.4—2.2℃之间,年平
均降水量为350毫米左右。全年无霜期平均
在100-120天左右。 -
9
-
10
春
夏
-
11
秋冬生产方式Fra bibliotek• 聚居在鄂温克族自治旗和陈巴尔虎旗的鄂 温克族主要从事畜牧业(通古斯鄂温克) ;
-
手把肉
26
味道浓香、营养丰富的奶食品和外焦里嫩、甜中带酸的“列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