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3课备课

合集下载

第13课《卖油翁》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13课《卖油翁》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13课《卖油翁》核心素养教学设计一、核心素养目标:1.语言建构与运用:理解文言句意,揣摩人物的心理和态度。

2.思维发展与提升:揣摩关键语句,感受文言表达的简洁之美。

3.审美鉴赏与创造:学会利用文中关键词句分析人物形象。

4.文化传承与理解:了解卖油翁和陈尧咨的交锋过程,感受小人物不卑不亢、坚定自信,充满智慧的优秀品格的光辉与魅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揣摩关键词句,掌握分析人物的方法;教学难点:学习质疑陈康肃与卖油翁的技艺,结合补充材料,探究文章主旨,感受文中流露出的为人处世之道。

三、教学设想《卖油翁》是统编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文言文,本单元所选课文涉及到了保姆、车夫、平凡的父辈、卖油翁等,他们都是看似平凡的“小人物”,却折射初了人性的光芒。

本文中的卖油翁就是一个平凡中折射出伟大的小人物,也是一位身怀绝技、谦虚低调的智者,凭借着高超的倒油技术,让骄傲自矜、刚愎自用的陈康肃无言以对。

本文言简意赅,仅133字,却刻画了两个截然不同的人物形象。

七年级下期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文言文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通过借助工具书、课文注释了解文章的内容,但缺乏对与文言文语言细细品味的能力。

本文语言简洁,学生基本能够通过自主学习理解文意。

此外,文章塑造的人物形象也十分鲜明,蕴含的道理较为深刻,如果不细读文本,对文章对理解往往停留在表面,难深入体会文中人物形象之丰富及蕴含的道理之深刻。

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反复的阅读中品读文章,感受文言文言简义丰之美。

四、教学方法:朗读法、启发式教学法、合作探究法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音频、视频六、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设计我国有句俗话:“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这句话常用来称赞各行各业的能工巧匠。

在过去的几千年当中,这类能工巧匠多得无法统计。

今天我们就来走近这样一位老人,在欧阳修笔下,他貌似平常,却身怀绝技,他到底是谁呢?二、预习检测1.作者简介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优质教案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优质教案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能够说出文章所呈现的详写和略写的内容,并能说出各部分体现了叶圣陶先生的怎样的美德。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文中关键信息的内涵,深化理解“叶圣陶先生的的美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文章的学习,学生能够强化对人物性格的观察能力,能够树立起“事必躬亲”和“宽人严己”的社交态度。

教学重点:1.能够说出文章所呈现的详写和略写的内容,并能说出各部分体现了叶圣陶先生的怎样的美德。

2.略读方法的学习。

教学难点:感知文章自然真切、沉稳平实的“写话”风格。

教学时数:课时教学过程:导入师:同学们,我们的语文课本来自于哪家出版社?生:人民教育出版社。

师:这家出版社大名鼎鼎,看它的社名,这是当年毛主席亲自题写的。

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第一任社长,第一位总编辑同样了不起,他就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

好,今天我们就一起跟随作者张中行一起来认识教育大家、语文大家叶圣陶老先生。

(教师板书)一、预习检查(一)叶圣陶与作者简介请一位同学为大家来朗读课下注释一(叶圣陶先生和作者简介)。

教师明确:注释字音,倪(ní)焕之。

提醒学生将叶老的身份、代表作以及作者的代表作用红笔划出来。

师补充背景简介:在叶圣陶先生出任人民教育出版社之后,他调任当时还是教师的张中行到出版社任职,两人在工作中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在叶圣陶去世之后,作者张中行写下了这篇追念故人的文章——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出示学习目标(PPT展示)。

(二)字词读音草率( ) 生疏( ) 商酌 ( ) 恳切( ) 譬如( ) 朦胧 ( ) 累赘( ) 拖沓( ) 妥帖( )诲人不倦 ( ) 不耻下问 ( )鞠躬尽瘁 ( ) 颠沛流离 ( )请同学来读本课的生字词。

教师明确读音:1. 诲(huì)人不倦,2. “赘”这个词在“累赘”一词中读轻声,以及“别扭(niu)”同样也读轻声。

明确字形:需要注意的是成语“颠沛流离”的“沛”是一竖,不要写成“点、竖”。

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 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设计及反思

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 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设计及反思

13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本文对人物以小见大的刻画方法。

2.领会本文行文平易、内涵深厚的写作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读课文,理解文意,理解文中所记述的叶圣陶先生的过人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叶圣陶先生宽人律己的品性。

重难点重点理解文中关键语句的含义,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难点领会文章叙议结合、朴实简洁、内涵深厚的写作特点以及以小见大,通过具体事例展示人物全貌的写人方法。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叶圣陶是我国著名教育家,他的一生为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著作等身,但他一向宽以待人,严于律己。

今天我们一起跟随张中行的目光,看看他眼中的叶圣陶。

二、知识小窗1.张中行,河北省香河县人,著名学者、哲学家、散文家。

主要从事语文、古典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

曾参加编写《汉语课本》《古代散文选》等。

是二十世纪末未名湖畔三雅士之一,与季羡林、金克木合称“燕园三老”。

季羡林先生称赞他为“高人、逸人、至人、超人”。

2.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字秉臣,辛亥革命后改字圣陶。

汉族人,江苏苏州人,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曾当过10年的小学语文教师。

解放后,叶圣陶曾担任出版总署副署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教育部副部长。

主要作品:我国第一部童话集《稻草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倪焕之》,短篇小说集《隔膜》《火灾》《线下》等。

在长期的编辑生涯中,先后主编或编辑过《诗》杂志、《文学周报》《小说月报》《中学生》《中学生文艺》《开明少年》等多种重要的文学、语文教育刊物和几十种中小学语文教科书,撰写过十多本语文教育方面的论著,为语文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整体感知根据对文章的理解,为文章划分层次。

第一部分(1):交代叶圣陶先生逝世及“我”的悲哀心情。

第二部分(2~8):先总写后分写,歌颂叶圣陶先生过人的品性。

第二部分第一层(2):总写叶圣陶先生的品德有过人之处。

七年级下册语文13课《卖油翁》教案课件

七年级下册语文13课《卖油翁》教案课件

七年级下册语文13课《卖油翁》教案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3课《卖油翁》。

本课主要讲述了卖油翁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巧妙地从一个富家子弟手中夺回了被夺走的油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领会到卖油翁的聪明才智和他不屈不挠的精神。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特点。

3. 培养学生热爱文学,热爱生活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难点: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阅读理解:1. 卖油翁为什么要夺回被夺走的油?2. 卖油翁是如何巧妙地夺回油的呢?3. 课文中的富家子弟有何特点?3. 分析讨论:4. 课堂练习:根据课文内容,完成课后练习题。

5. 拓展延伸:让学生谈谈自己身边的故事,类似卖油翁这样聪明才智的人。

六、板书设计卖油翁1. 夺油原因2. 夺油过程3. 富家子弟特点七、作业设计1. 课后练习题2. 写一篇关于身边聪明才智的人的短文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卖油翁的故事,让学生领会到了聪明才智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得到了提高。

但在课堂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拓展延伸部分,学生分享了自己身边的故事,丰富了课堂内容,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今后可以继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课堂活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重点关注1. 课文插图的选取与展示:插图应能够体现课文中的关键情节,如卖油翁与富家子弟的对话、卖油翁巧妙夺回油的场景等,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和人物形象。

2. 阅读理解问题的设计:问题应涵盖课文的主要情节、人物性格、修辞手法等方面,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理解课文。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文原文叶圣陶先生于1988年2月16日逝世。

记得那是旧历丁卯年除夕,晚上得知这消息,外面正响着鞭炮,万想不到这繁碎而响亮的声音也把他送走了,心里立即罩上双层的悲哀。

参加遗体告别仪式之后,总想写点什么,一则说说自己的心情,二则作为纪念。

可是一拖延就三个月过去了。

依理,或依礼,都应该尽早拿起笔来。

写什么呢?这有困难。

一是他业绩多,成就大,写不胜写;二是遗体告别仪式印了《叶圣陶同志生平》的文本,一生事业已经简明扼要地说了;三是著作等身,为人,以及文学、教育、语文等方面,足以沾溉后人的,都明摆着,用不着再费辞。

但纪念文是还要写。

为了不重复,打算沿着两条线选取题材:一是写与我有关的,二是写不见于或不明显见于高文典册的。

我第一次见到叶圣陶先生,是五十年代初,我编课本,他领导编课本。

这之前,我当然知道他,那是上学时期,大量读新文学作品的时候。

那时候他还没以字行,用叶绍钧的名字。

我的印象,比如与鲁迅、郁达夫相比,鲁迅笔下多锋芒,郁达夫有才任情,叶先生只是平实规矩而已。

相识之后,交往渐多,感到过去的印象虽然不能说错,也失之太浅;至少是没有触及最重要的方面,品德。

《左传》说不朽有三种,居第一位的是立德。

在这方面,就我熟悉的一些前辈说,叶圣陶先生总当排在最前列。

中国读书人的思想,汉魏以后不出三个大圈圈:儒、道、释。

搀合的情况很复杂,如有的人是儒而兼道,或阳儒阴道;有的人儒而兼释,或半儒半释;有的人达则为儒,穷则修道;等等。

叶圣陶先生则不搀合,而是单一的儒,思想是这样,行为也是这样。

这有时使我想到《论语》上的话,一处是:“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一处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两处都是孔老夫子认为虽心向往之而力有未能的,可是叶圣陶先生却偏偏做到了。

因此,我常常跟别人说:“叶老既是躬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所以确是人之师表。

”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无不为他的待人深厚而感动。

第13课《卖油翁》一等奖创新教案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13课《卖油翁》一等奖创新教案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13课《卖油翁》一等奖创新教案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卖油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继续训练朗读,通过朗读文本,熟悉文本故事内容。

结合以往所学,利用文下注释,理解文言句意,并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含义和文言虚词用法。

结合文章内容,揣摩人物的心理和态度,并从中体会文章主旨。

【教学重点】结合以往所学,利用文下注释,理解文言句意,并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含义和文言虚词用法。

【教学难点】结合文章内容,揣摩人物的心理和态度,并从中体会文章主旨。

【教学方法】诵读法、圈点批注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一、导入: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六一居士传》提问:“六一居士”是谁呢?【学生结合日常积累,猜测六一居士的相关信息。

】二、作者简介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

文学创作: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散文成就最高,与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

史学著作:与宋祁合著《新唐书》,独立撰写《新五代史》。

金石学著作:《集古录》,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金石学著作。

【学生结合文下注释和日常积累,自行介绍作者信息,并结合教师介绍补充自己的笔记】三、作品介绍(一)《归田录》《卖油翁》选自笔记小说集《归田录》。

“《归田录》者,朝廷之遗事,史官之所不记,与夫士大夫笑谈之余而可录者,录之以备闲居之览也。

”——《归田录·自序》欧阳修提问:请阅读材料,猜测《归田录》的内容和创作背景。

【学生阅读材料,从中提炼出关键信息,猜测《归田录》的成书背景和其内容】明确:欧阳修晚年辞官闲居颍州时所作,故书名归田。

多记朝庭旧事和士大夫琐事,大多系亲身经历、见闻,史料翔实可靠。

笔记小说是具有小说性质,介于随笔和小说之间的一种文体。

笔记体小说多以人物趣闻逸事、民间故事传说为题材,具有写人粗疏、叙事简约、篇幅短小、形式灵活、不拘一格的特点。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③事》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③事》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③事》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文原文我第一次见到叶圣陶先生,是五十年代初,我编课本,他领导编课本。

这之前,我当然知道他,那是上学时期,大量读新文学作品的时候。

那时候他还没以字行,用叶绍钧的名字。

我的印象,比如与鲁迅、郁达夫相比,鲁迅笔下多锋芒,郁达夫有才任情,叶先生只是平实规矩而已。

相识之后,交往渐多,感到过去的印象虽然不能说错,也失之太浅;至少是没有触及最重要的方面,品德。

《左传》说不朽有三种,居第一位的是立德。

在这方面,就我熟悉的一些前辈说,叶圣陶先生总当排在最前列。

中国读书人的思想,汉魏以后不出三个大圈圈:儒、道、释。

搀合的情况很复杂,如有的人是儒而兼道,或阳儒阴道;有的人儒而兼释,或半儒半释;有的人达则为儒,穷则修道;等等。

叶圣陶先生则不搀合,而是单一的儒,思想是这样,行为也是这样。

这有时使我想到《论语》上的话,一处是:“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一处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两处都是孔老夫子认为虽心向往之而力有未能的,可是叶圣陶先生却偏偏做到了。

因此,我常常跟别人说:“叶老既是躬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所以确是人之师表。

”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无不为他的待人深厚而感动。

前些年,一次听吕叔湘先生说,当年他在上海,有一天到叶先生屋里去,见叶先生伏案执笔改什么,走近一看,是描他的一篇文章的标点。

这一次他受了教育,此后写文章,文字标点一定清清楚楚,不敢草率了事。

我同叶圣陶先生文墨方面的交往,从共同修润课本的文字开始。

其时他刚到北方来,跟家乡人说苏州话,跟其他地方人说南腔北调话。

可是他写文章坚决用普通话。

普通话他生疏,于是不耻下问,让我帮他修润。

我出于对他的尊敬,想不直接动笔,只提一些商酌性的意见。

他说:“不必客气。

这样反而费事,还是直接改上。

不限于语言,有什么不妥都改。

千万不要慎重,怕改得不妥。

第13课《卖油翁》教学设计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13课《卖油翁》教学设计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完成导学卡的情况,并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指点同学,并且把学生的学习情况记录下来。

四、小组交流,开拓思维小组成员互相交流导学卡上的问题,教师走动查看小组情况。

教师对小组的表现,小组的问题做好记录。

学生群学完,教师对群学的情况进行适当的点评。

五、学生主导,教师助推学生有序分组上台展示所学成果。

译文: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世上没有第二个人能跟他相媲美,他也就凭着这种本领而自夸。

曾经(有一次),(他)在家里(射箭的)场地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在那里斜着眼睛看着他,很久都没有离开。

卖油的老头看他射十箭中了八九成,但只是微微点点头。

陈尧咨问卖油翁:”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箭法不是很高明吗?”卖油的老翁说:“没有别的(奥妙),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

”陈尧咨(听后)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就可以懂得这个道理。

”于是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把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油杓舀油注入葫芦里,油从钱孔注入而钱却没有湿。

于是说:“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熟练罢了。

”陈尧咨笑着将他送走了。

明确:善:擅长;矜:夸耀; 释担:放下担子; 睨:斜着眼看,形容不在意的样子。

;但:只是;颔:点头;忿然:恼怒的样子;重点实词:古今异义:1、尔安敢轻吾射,古意:怎么,表反问;今意:安静,安全2、但微颔之,古意:只是;今意:但是,表转折连词;词类活用:1、亦知射.乎(动词作名词,“射技”)2、安敢轻.吾射(形容词作动词,“轻视”)一词多义文言虚词:以尔之而六、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善射的陈尧咨和善酌的卖油翁的古诗,从文中我们又积累了一些实词和虚词的用法,体会了文言文的魅力,同时我们也明白了为人要谦虚低调的品格。

七、课后作业1、课后完成新课程辅导;2、熟读全文,试着背诵。

课题第11课《卖油翁》第二课时欧阳修目标1、感悟作者以“小故事”述“大道理”的写作手法。

第13课《卖油翁》教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13课《卖油翁》教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卖油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识记、理解、积累文言词语;培养借助工具书、注释理解课文的能力。

2、体会文章通过生动传神、细致入微的描写突出人物性格的特点,阐明道理的方法。

3、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体会文中描写的人物品质;学会正确看待自己和他人的长处。

教学重点:1、课文的朗读、背诵。

2、文言词语的积累。

3、把握人物形象,体会“熟能生巧”的道理。

教学难点:体会文章通过生动传神、细致入微的描写突出人物性格的特点,阐明道理的方法。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电脑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查阅相关资料。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1、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习一篇短小精悍却又耐人寻味的文言文故事——《卖油翁》。

2、回顾。

结合学过的文言故事,思考:文言文故事的学习要点有哪些?根据学生回答,师点拨归纳:读:字的正确读音、句子停顿正确、熟读、读出韵味;记:文学常识、重点文言词语、准确翻译全文、背诵课文;思:这篇文章有什么教育意义?揭示了什么道理?如何体现人物性格的?谈:自己的生活实际受到的启发。

3、出示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识记、理解、积累文言词语;培养借助工具书、注释理解课文的能力。

(重点)(2)体会文章通过生动传神、细致入微的描写突出人物性格的特点,阐明道理的方法。

(难点)(3)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体会文中描写的人物品质;学会正确看待自己和他人的长处。

(重点)二、自主先学(一)明确自学任务:1、朗读课文,读准字词音,理解重点字词含义。

2、对照注解,试试翻译全文。

3、说说文中两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二)交流明确:1、男女生以抢答的形式给红色标志的字词正音,清除读音障碍。

(比一比)①矜(jīn) ②圃(pǔ) ③睨(nì) ④颔(hàn) ⑤矢(shǐ)⑥忿(fèn) ⑦杓(sháo) ⑧酌(zhuó) ⑨沥(lì) ⑩遣(qiǎn)2、学生自由读,整体感知课文。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13《卖油翁》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13《卖油翁》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13《卖油翁》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卖油翁》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欧阳修的《卖油翁》是部编版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四课。

本单元课文都是关于“小人物"的故事,有买《山海经》的保姆长妈妈,蹬三轮的老王,用一辈子建成有九级台阶新屋的农民父亲,和以卖油为生的老翁。

这些人物虽然平凡,且有弱点,但在他们身上又常常闪现优秀品格的光辉,引导人们向善、务实、求美。

阅读这些文章,注意从标题、详略安排、角度选择等方面把握文章重点,感受文章的意蕴。

《卖油翁》是一则写事明理的寓言故事,叙事简明,道理内置,与欧阳修“文道并重”的文学主张非常契合。

欧阳修对文与道的关系持有新的观点,他主张文道并重,一是把文学看得与道同样重要,二是把文学的艺术形式看得与思想内容同样重要。

本文做到了文道兼有。

文,语言洗练,叙事浅显。

第一段叙事:写陈尧咨善射,卖油翁略表赞许。

两个人物,三句话,以极其精练的笔墨将陈尧咨的自命不凡和卖油翁的不以为然勾勒出来。

提出矛盾,设置悬念,引出下文。

第二段说理:说明熟能生巧的道理。

采用的是一问、一答、一做,卖油翁用现场酌油而钱不湿的现身说法让康肃公心服口服,而道理蕴含其中。

最后康肃公“笑而遣之",给人留下遐想空间。

这篇文章并没有高谈阔论,只是记叙卖油翁与陈尧咨对答和卖油翁酌油的经过,用一个生动的小故事讲明一个大道理。

文能吸引人,道能说服人,是笔记小说的典范。

二、设计思路:1.指导思想:《卖油翁》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归田录》,这是欧阳修所著的别集,共153卷,附录5卷,《归田录》是其中一卷,是他出知毫州时作。

《归田录》是欧阳修的一本随笔,其中多记朝庭旧事和士大夫琐事,大多系亲身经历、见闻,史料翔实可靠。

《卖油翁》一文,陈尧咨是真实的历史人物,卖油翁是否存在,未可知。

但,不影响这篇文章的卓越。

语言精简,形象鲜明。

文中共塑造了两个人物:其一为陈尧咨,他曾知永兴军,引龙首渠入城,惠利于民;但又豪侈不循法度,用刑残酷,常致死人命。

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13课《卖油翁》教案

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13课《卖油翁》教案

12.《卖油翁》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文言实词,积累词语。

2.学习文章刻画人物性格特点的方法。

3.理解文章中揭示的“熟能生巧”及不能骄傲自满的道理。

重点难点1.学习本文刻画人物的方法。

2. 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理解本文揭示的道理。

学法指导诵读法、自主探究法、讨论点拨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我国有句俗话:“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这句话常用来称赞各行各业的能工巧匠。

在过去的几千年中,这类的能工巧匠多得无法统计。

在欧阳修笔下一位貌似平常,却身怀绝技的老人——卖油翁,他的绝活在哪里呢?作者简介欧阳修(1007-1072)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

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

谥(shì)号文忠。

吉州永丰人。

著有《欧阳文忠公文集》、《六一诗话》。

二、朗读课文:1.读准字音,注意多音字和通假字。

(ABC)矜(jīn)圃(pǔ)睨(nì)颔(hàn)矢(shǐ)忿(fèn)杓(sháo)酌(zhuó) 沥(lì)遣(qiǎn)2.读出节奏,注意停顿。

(ABC)方法指导:读出节奏,前提是读懂句子,理解句意,以“意义”划分停顿为主,联系上下文,在此基础上,再考虑句子的语法结构和一些标志性的文言虚词。

三、疏通文意:1.学生自学新词,发现疑难。

(ABC)2.结合注解翻译课文,提出疑难,师生共同探讨。

(ABC)轻:尔安敢轻吾射!(作动词用,轻视)射:尝射于家圃(动词,射箭)尔安敢轻吾射(名词,射箭的本领)之:睨之久而不去(代词,指陈尧咨射箭)但微颔之(代词,指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这一情况)以我酌油知之(代词,指射箭也是凭手熟的道理)以杓酌油沥之(代词,指油)笑而遣之(代词,指“卖油翁”)一词多义(“以”、“之”、“而”、“尔”),通假字四、分析文章:1、了解整个故事内容及主要人物。

学生复述故事(ABC)复述课文内容提示: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案
b.通过分析文章结构,学习作者运用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品格的写作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学生了解叶圣陶先生的为人,学习他的品格和精神。
b.学生培养对优秀人物的尊重和敬仰之情。
本节课内容主要包括:课文朗读、生字词学习、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品格探讨、写作方法学习等。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这篇课文,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提高语文素养。
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氛围活跃。但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在运用课文写作手法方面还存在一定困难。针对这一问题,我打算在课后辅导中,针对这部分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帮助他们掌握写作技巧。
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围绕叶圣陶先生品格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通过引导与启发,他们能够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学会与他人交流。但我也注意到,有些学生在讨论中较为沉默,今后教学中,我将关注这些学生的参与度,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举例:如叶圣陶先生对待工作的严谨态度、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等。
b.语言表达技巧:学生需学习并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等,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举例:如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在文中的应用。
c.人物品格分析:学生要能够分析叶圣陶先生的品格特点,领会作者通过典型事例展现人物品格的写作方法。
-举例:通过叶圣陶先生的具体事迹,分析其诚实守信、敬业爱岗等品格特点。
在理论介绍部分,我发现有些学生对叶圣陶先生的生平事迹了解不够,导致他们在后续的分析和讨论中显得有些吃力。因此,我决定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加强对课文背景知识的补充,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在新课讲授中,我特别强调了叶圣陶先生的品格特点和文章的写作手法。通过案例分析,我发现学生们对这些重点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然而,在难点解析部分,仍有部分学生表示难以把握。为此,我计划在下一节课中增加一些互动环节,如让学生们分组讨论,共同探讨难点问题,以提高他们的理解程度。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3课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案 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3课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案 新人教版

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目的:1.了解作者,积累相关语言。

2.学习与运用略读的方式,抓住阅读重点,并读出自己的心得。

3.学习叶老待人宽待己严的品质。

教学时间:2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的1.了解作者,积累相关语言。

2.学习与运用略读的方式,理清结构,基本理解文意。

教学内容与步骤情景激趣:张中行,原名张璇,著名学者、哲学家、散文家。

主要从事语文、古代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

是二十世纪末未名湖畔三雅士之一,与季羡林、金克木合称“燕园三老”。

季羡林先生称赞他为“高人、逸人、至人、超人”。

许怡评价他涉猎广泛,博闻强记,遍及文史、古典、佛学、哲学诸多领域,人称“杂家”。

《小雅》中说:“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是说崇高的德行,虽然不能达到这种程度,可是心里却一直向往着。

拥有崇高的德行,历来是文人墨客所推崇的。

今天我们所学的《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中记载的叶圣陶先生就是一位拥有崇高德行的人,让我们一起走进张中行的《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看看叶老具有怎样的德行。

探究生趣第一步,泛读课文。

指导学生阅读时,先让学生采用略读的方式,把握文章的要点,要求用序号标出意义段,用波浪线标出抒情或议论的文字,批注自己的阅读心得,列出自己不懂之处。

略读方法指导:略读又称跳读或浏览,是一种快速阅读文章以了解其内容大意的阅读方法。

它要求读者可以有选择地进行阅读,可跳过某些细节,以求抓住文章的大概,从而加快阅读速度。

据统计,训练有素的略读者的阅读速度可以达到每分钟3000到4000个词。

略读可以运用下列技巧:1.不在只言片语上纠缠,也不追求对所有细节都理解,只要快速掌握文章大意即可。

2. 要利用文章的标题、副标题、小标题、斜体词、黑体词、脚注、标点符号等,对文章进行预测略读。

3.通过阅读段落的主题句和结论句以快速掌握大意。

4.把握文体要素进行快速阅读,如记叙文六要素,议论文抓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等。

在阅读的过程中,校正读音,积累语言:繁碎:fán suì,繁杂琐碎。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优秀教案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优秀教案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优秀教案《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设计一、教材解读:《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这篇课文被安排在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3课,课文选自《读书》1900年第一期,有删改。

这篇课文是张中行回忆叶圣陶的文章,是一篇写人记事的散文。

作者通过回忆与叶圣陶先生交往中的几件小事,表现了叶圣陶严谨自律、待人宽厚的节操和风范,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追思敬仰之情。

《新课标》要求:七年级的学生“有自己的心得和体会,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

”同时要求:“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并能说出来,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获得有益启示。

”因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既要引导学生通过精读和略读领会文章主要内容,又要引导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体会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情感,更要善于抓住文章中的人物形象的特点,生发出自己的体会,获得对人生有益的启示。

七年级下学期的学生,一方面对写人记事的散文不再陌生,除了掌握了概述文章内容的基本方法之外,他们对于文章中人物特点的写作手法也有了一定的提升。

这个学段,要求学生在继续领会文章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打开思维,领悟文字中蕴含的思想和情感,借鉴本文写法进行写人记事的记叙文写作练习。

所以,在这堂课上,一方面需要深入了解课文的主旨,另一方面需要重点引导学生思考和感悟。

通过这篇文章要让学生体会到叶圣陶先生的精神品质,领会本文以小见大、叙议结合写法的好处,引领学神在学习人物美好品德的基础上掌握写人写文的技巧。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第二学期的学生,在经过半年初中语文的学习,在初中现代文的学习方法层面已经有了初步的积累,也渐渐开始有了自主合作学习方法上的思考。

这个学段的孩子具有较强的好奇心,价值观也在形成过程中,一旦调动起来,课堂效率会大大提高。

本课的出现,对学生的做人做事都有很多的启发。

所以应该着重打开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通过适当的激励,来让学生真正高效地参与的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进而产生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优秀表格式教案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优秀表格式教案
(3)一次听吕叔湘先生说,当年他在上海,有一天到叶先生屋里去,见叶先生伏案执笔改什么,走近一看,是描他的一篇文章的标点。
——治学严谨
(4)可是下次还是照样来商量,好像应该做主的是我,不是他。
——诚恳谦逊
(4)有事,或无事,到东四八条他家去看他,告辞,拦阻他远送,无论怎样说,他一定还是走过三道门,四道台阶,送到大门外才告别,他鞠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路才转身回去。
品德:待人厚,律己严。
(二)文中是通过哪些事例来表现叶圣陶先生的这些品德的?
待人厚:修改文章(第三段);修润(第三段);送客(第四段);回信(第五段)。
律己严:写文章用写话风格 文风方面重视简洁 重视语文力求完美
第二课时
1、研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
(1)找出文中关于叶圣陶先生的描写,从中你感受到叶圣陶先生是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明确:第一部分(1):谈写作本文的缘由。
第二部分(2):总写叶圣陶先生的品德有过人之处。
第三部分(3-5):写叶圣陶先生为人宽厚的一面。
第四部分(6-8):从语文方面详写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另一面——律己严。
第五部分(9):谈对学习和仿效叶先生品德的思考。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眼中的叶圣陶先生具有哪些品德?
——待人宽厚
(5)凡是拿笔的人,尤其或有意或无意而写得不像话的人,都 要常常想想叶圣陶先生的写话的主张,以及提出这种主张的深重的苦心。
——写文章用写话风格,文风方面重视简洁,重视语文力求完美。 叶圣陶先生热切的主张规范现代汉语包含规范的语法、修辞、词汇、标点等。
2、从评价性语句中读出作者情感
勾画出找出文中评价性的语句,对照所记叙的事情,看一看这表现了作者对叶圣陶先生什么样的感情?
(1)“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这句评价对应叙述的小事是:叶圣陶对于来访的客人一定要远送,再三道谢,目送离开;即使晚年不能起床,对来探望的客人也还举手打拱,连声道谢。20世纪70年代作者曾去看望叶圣陶不遇,之后叶圣陶十分悔恨,并为作者沦为住旅店而悲伤。这令作者感慨:“想到十年来的社会现象,像叶圣陶这样的人竟越来越少了。”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语文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语文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案
举例:如“恪守”、“挚友”等词语,教师应解释其含义,并让学生举例说明如何在实际语境中使用。
2.教学难点
(1)课文深入理解: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深入理解课文的内涵和寓意具有一定的难度。教师需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如提问、小组讨论等,帮助学生突破这一难点。
举例:针对课文中的难点句子或段落,教师可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思考和讨论,从而深入理解课文。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语文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语文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课文朗读与感悟;生字词学习与掌握;课文内容分析与理解;叶圣陶先生生平事迹的了解;通过课文学习,体会叶圣陶先生的人格魅力和为人师表的品质;结合课文,进行人物描写和记叙文写作练习。本节课我们将深入探讨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叶圣陶先生的事迹中汲取人生智慧,培养他们尊重和敬仰优秀人物的品质。同时,通过学习课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后续的记叙文写作打下基础。
此外,关于学生小组讨论,我发现学生们在分享自己的观点时,有时会重复他人的观点,缺乏独立思考。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我打算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引导学生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并结合自己的思考进行补充和拓展。
在课程总结环节,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有了较为全面的回顾。但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仍有待提高。因此,我计划在课后加强个别辅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帮助他们更好地消化和吸收所学知识。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写作练习。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学习和传承叶圣陶先生的精神”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第13课《卖油翁》教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13课《卖油翁》教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卖油翁》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道理启示以及寓言、讽刺手法。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角色扮演活动。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卖油翁》中的道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通过学习《卖油翁》,使学生深入理解寓言故事背后的道理,培养其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引导学生掌握课文中的生词、成语,提高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学会分析文章句子,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3.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通过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举例解释:
-为了突破阅读理解的难点,教师可以设计问题链,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思考,例如:文章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这个故事传达了什么道理?你从故事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在句子分析方面,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深层含义。如:卖油翁说的话为什么能让陈尧咨感到羞愧?
-对于文学鉴赏的难点,教师可以通过对比分析、实例讲解等方法,让学生了解和体会文章的文学特点。例如:比较《卖油翁》与其他寓言故事,分析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从而理解寓言、讽刺手法在文章中的作用。

第13课《卖油翁》教学设计语文七年级下册3

第13课《卖油翁》教学设计语文七年级下册3

《卖油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文言句意,揣摩人物的心理和态度。

2.揣摩关键语句,感受文言表达的简洁之美。

3. 了解卖油翁和陈尧咨的交锋过程,感受小人物不卑不亢、坚定自信,充满智慧的优秀品格的光辉与魅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本单元的课文都是关于“小人物”的故事,如鲁迅笔下的阿长、杨绛笔下的老王、李森祥笔下的父亲。

今天我们来看看欧阳修笔下的“卖油翁”。

卖油翁,卖油的,无名无姓,用职业代替他的名字,还称呼他为,可见这也是一个十足的市井小人物。

二、读字音首先请同学们翻开课本69页,参照书下注释,自由朗读课文,圈画不确定的读音(一读)。

听朗读录音,标注你不会的读音(二读)。

20秒钟时间标注读音后,一起大声朗读课文(三读)。

设计意图:三读的过程,既解决字音问题,又能熟悉课文。

三、通文意结合注释,小组合作,疏通文意后,完成自我检测1.自我检测,解释字词:为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义项矜.(A耀 B骄)2尝.射于家圃(A试探 B曾经)3释.担而立(A解B放下)4但微颔.之(A下巴 B点头)安.敢轻吾射(A怎么 B.安放、设置)遣.之(A派遣 B打发)小贴士:一词多义的义项选择方法:( 1) 联系上下文,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

(2)判断其语法功能.(3)理解本意,根据语境分析引申义或比喻义。

(答案:1.A耀 2.B曾经 3.B放下 4.B点头 5.A怎么 6.B打发)2.自我检测,复述课文要求:贴近原文,说清起因、经过、结果陈康肃在菜园子里射箭。

一个卖油翁路过观看看到陈尧咨十箭里面中了八九箭,也只是微微点头。

陈尧咨有些生气,让卖油翁评价自己的箭术。

卖油翁认为只是手法熟练罢了,陈尧咨就愤怒了。

卖油翁就为他演示了倒油的绝活。

最后陈尧咨笑着打发卖油翁走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辨析一词多义的方法来识记字义以加强记忆,并通过复述故事的方式加强学生对文意的理解。

四、理情节陈尧咨:尚书工部郎中状元郎大人物卖油翁:无名无姓市井老儿小人物文中陈尧咨与卖油翁的身份地位差别甚大,两人之间的交锋可谓是精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开始篇中的环节在括号中打对号,具体操作为:插入→特殊符号→数学符号→选择“√”→确定。若选择作业讲评,可在批改作业后,上课前手写。
教学重点
理解文中关键语句的含义,整体感知文章涵深厚的写作特点
教学准备
课文朗读音频、多媒体课件
是否使用课件
教 学 实 施 过 程
集体备课及二次备课
阶段
环节
教学活动设计



()作业讲评
()预习检测
()复习回顾
()导入新课
叶圣陶是我国著名教育家,他的一生为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著作等身,但他一向宽以待人,严于律己。今天我们一起跟随张中行的目光,看看他眼中的叶圣陶。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精讲点拨
巩固检测
一、 作者简介
张中行,河北省香河县人,著名学者、哲学家、散文家。主要从事语文、古典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曾参加编写《汉语课本》《古代散文选》等。是二十世纪末未名湖畔三雅士之一,与季羡林、金克木合称“燕园三老”。季羡林先生称赞他为“高人、逸人、至人、超人”。
二、整体感知根据对文章的理解,为文章划分层次。
(1)在感情表达方面:善于理性控制感情,反显其真挚。
(2)在人物刻画方面,用具体的典型事例进行记叙,以小见大,凸显出人物的精神风貌。
(3)在文风方面:态度诚恳,叙述平实,语言朴素。



课堂小结
作业设置








说明:1、本文档受保护,只能在允许编辑的区域进行编辑。
2、集体备课及二次备课栏、教学反思栏、上课日期及个备人手写,板书设计栏可打印也可手写,其他栏目打印。
1.本文记述了叶圣陶先生哪些品德?分别用了哪些事例来进行说明?待人厚,律己严。
待人厚:(1)修改文章;(2)送客;(3)复信。
律己严:作文、做人,力求完美,以身作则。
2.文章开篇写道“心里立即罩上双层的悲哀”,这“双层的悲哀”的含义是什么? ——对叶老去世的悲哀,对失去这样一位教育大家而悲哀。
3.本文记叙的都是叶圣陶先生日常生活与工作的小事,作者却给予极高的评价。找出文中评价的语句,对照所叙事件,谈谈你的看法。
4.作者用了一个什么词来表述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这种风格具体讲的是什么? 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写话”
——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还特别重视“简洁”。
5.作者眼中的叶圣陶先生是怎样的形象?
作者通过一些典型事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躬行君子、堪为师表的忠厚长者宽以待人、严于律己的精神风貌。
(1)在这方面,就我熟悉的一些前辈说,叶圣陶先生总当排在最前列。叶圣陶先生是单一的儒,思想是这样,行为也是这样。
——高度评价了叶老先生总是将立德放在第一位。
(2)叶老既是躬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所以确是人之师表。——这是对叶老先生品德的过人之处总的评价。
(3)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
第一部分(1):交代叶圣陶先生逝世及“我”的悲哀心情。
第二部分(2~8):先总写后分写,歌颂叶圣陶先生过人的品性。
第二部分第一层(2):总写叶圣陶先生的品德有过人之处。
第二部分第二层(3~8):从待人厚和律己严两个方面写叶圣陶先生过人的品性。
第三部分(9):谈对学习叶圣陶先生品德的思考。
三、自主探究:
龙廷镇中心学校2017—2018学年度3443模式课时备课
年级:七年级 学科:语文 上课日期:2018年 月 日
课 题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课型
新授
主备人
个备人
学习目标
1.掌握本文对人物以小见大的刻画方法;
2.领会本文行文平易、内涵深厚的写作特点;
3.通读课文,理解文意,理解文中所记述的叶圣陶先生的;
4、学习叶圣陶先生宽人律己的品性
6.叶圣陶先生关于写文章要简洁的观点,在本文有所体现吗?举例说说。
本文叙述平实,语言朴素,所写正是简明而有条理的口头语,同时又不失其深致。本文的文字转换之处,下笔至简,如“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又如“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些地方都是文意转换的地方,而张中行先生均以一句话就完成了转折,简洁有力,深显功力。
——通过送客、回信这两件事来表现叶老先生待人宽厚。
(4)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赞扬了叶老先生事事躬行,严于律己。
(5)在我认识的一些前辈和同辈里,重视语文,努力求完美,并且以身作则,鞠躬尽瘁,叶圣陶先生应该说是第一位。
——高度评价了叶老先生作文、做人力求完美,以身作则,鞠躬尽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