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鹤方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巧夺天工 青铜时代绝唱 壶是古代青铜酒具的一种,也是青铜礼器的重要种类之一,自商代就已有 之,主要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诗经》中曾有"清酒百壶"的记载,所指的便 是这类器物。其造型多种多样,有方壶、扁壶、圆壶、瓠形壶等等,莲鹤方壶 就是东周时期的代表器物。 莲鹤方壶主体部分为西周后期以来流行的方壶造型,造型宏伟气派,装饰 典雅华美。壶颈两侧用回首之龙形怪兽为耳,腹部四角各攀附一立体飞龙,圈 足下有两个侧首吐舌的卷尾兽,似乎在倾其全力承托重器。构思新颖,设计巧 妙。方壶通体满饰蟠螭纹,这些蟠螭纹相互缠绕,不分主次,上下穿插,四面 延展,似乎努力追求一种总体上的动态平衡。莲鹤方壶的外形宏伟气派。壶冠 呈双层盛开的莲瓣形,中间立一展翅欲飞的鹤,莲花肥硕盛开,仙鹤站立花芯, 一大一小,一静一动,一花一鸟,搭配巧妙;壶颈两侧用附壁回首之龙形怪兽 为耳;器身满饰蟠螭纹,腹部四角各攀附一立体小兽,圈足下有两个侧首吐舌 的卷尾兽,倾其全力承托重器。莲鹤方壶巧夺天工,是春秋时期青铜艺术的代 表之作。它主体部分是西周后期以来流行的方壶造型,壶上物像众多,杂而不 乱,神龙怪虎,神态各具。 莲鹤方壶巧夺天工,是春秋时期青铜艺术的代表之作。它主体部分是西周 后期以来流行的方壶造型,壶上物像众多,杂而不乱,神龙怪虎,神态各具。 当然,方壶装饰最为精彩的乃是盖顶仰起盛开的双层莲瓣,最为精彩的是盖顶 仰起盛开的双层莲瓣,以及伫立莲瓣中央一只立鹤。仙鹤亭亭玉立,双翼舒展, 引颈欲鸣,表现出的清新自由、轻松活泼的感觉,形神俱佳,栩栩如生。 因此莲鹤方壶被专家们誉为“青铜时代的绝唱”,它说明郑国的工业科技水平 特别是青铜器铸造工艺,在当时处于领先地位。
春秋莲鹤方壶 是1923年河南新郑李家楼郑公大墓出土的春秋时期铜器、青铜器。 规格: 高118厘米 重64.28公斤 口长30.5厘米 口宽24.9厘米 年代: 春秋时期 类型 质地类型: 青铜器 功用类型: 酒具 栏目关键词: 夏商周时期酒器 中文名称: 莲鹤方壶 文物现状:北京故宫博物院、河南博物院 莲鹤方壶是春秋时代著名青铜器。为国家级文物,青铜制。方壶形体 高大,藏故宫的一件通高122厘米,宽54厘米,口长30.5厘米,口宽 24.9厘米。器物外表满饰蜿蜒曲折的蟠螭驻纹,四角各饰一条张翼寻缘 的虺龙,器座为两巨晰。口沿一周饰双层怒放莲花瓣,中间置一只展翅 欲飞的仙鹤,造型奇特优美,装饰精美绝伦。它一反商周器物威严,狞 厉恐怖的特点,呈现出一派生机,是当时社会大变革时期新兴地主阶级 地位上升的产物。它以独特的造型、精美的装饰被誉为东方最美的青铜 器。因此莲鹤方壶是中国古代青铜器中的杰作之一。

从布满壶身上下的龙纹来看,龙在人们心中有其特殊的地位,人们对龙的 崇敬是由来已久的。我们从神话传说、史料记载中可以看出,当时的人是 把龙作为神通广大的神灵,因它能腾云驾雾、呼风唤雨,是能驾驭一切动 物的神人,作为人的化身,是人、龙混为一体的。三组蚌图,一字排开, 由南向北分别为:第一组,龙、虎和人骨架相组合;第二组,虎、龙、鹿 相错并重叠而组成;第三组,虎、龙和人相组合。三组蚌图案相距20—25 米,同处在遗址中心的一高地上,而且摆塑得如此之精,显然是有着深厚 的时代背景,它反映了当时人的信仰和观念。尤其是龙的造型已接近了后 代龙的形状,龙虎相配组合为一起,更是属首次发现。而且,所摆塑的形 象生动自然,在中国美术史上也是难得一见的。此蚌塑龙虎图案的时代距 今约6000年左右,被誉为“天下第一龙”。 龙已成为中国原始社会的崇拜对象,当时人们对各种自然变化还无法充分 认识,他们将自然界一切皆视为有灵。从天上日月星辰,空中风雨雷电, 至地上生物、非生物…等,皆视为神灵。原始人对这些自然现象,意识到 一股神秘力量,是崇敬,也是慑服,于是将天上与世间物象联系起来,企 图用熟悉的动物来解释。就把龙作为鱼、鳄、蛇、猪、马、牛等动物,和 云、雷电、虹霓等自然天象模糊集合而产生的一种神物。先民们是以现实 生物和自然天象为基础,将自己对身外世界的畏惧、依赖、疑惑、想象、 崇拜等等,都贯穿、投注、体现到龙的模糊集合中了。因此,把龙作为保 护神,作为图腾。
莲鹤方壶壶体纹饰 莲鹤方壶腹部 四角飞龙
莲鹤方壶两 侧镂空双龙 耳
莲鹤方壶被专家们誉为“青铜时代的 绝唱”, 郭沫若先生说莲上的鹤 “突破上古时代之鸿蒙,正踌踌满志, 睥视一切,践踏传统于其脚下,而欲 作更高更远的飞翔”、“乃时代精神 之象征”,是中国艺术风格的一个新 的开端。这也是它的艺术价值。
莲鹤方壶的背后,蕴含着的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文化内涵。 在23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河南新郑是郑国的国都, 后来郑国灭亡了,昔日繁华的新郑都城废弃了。1923年, 新郑市李家楼的乡绅李锐想在菜园里挖一口井,没想到 却挖出了郑国国君的大墓,当时北洋陆军第十四师师长 靳云鹗把挖掘出来的青铜器全部归公,送给河南古物保 存所收藏。河南古物保存所就是现在河南博物院的前身, 包括莲鹤方壶在内的郑公大墓出土文物,也成为河南博 物院的首批收藏。在此后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莲 鹤方壶经过辗转流离,终于在1950年重新被运回河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