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历史基础知识一轮复习课件-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66讲 走向现代化的改革 专题3 戊戌变法课件 岳麓版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第66讲 走向现代化的改革
专题三 戊 戌 变 法
1
课标展示
2
基础梳理
3
仿真模拟
课标展示
• 1.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
• 2.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和百日维新的主 要内容,分析其特点。
• 3.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 性。
• 5.百日维新
• (1)开始标志: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 布变法。
• (2)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教、军事等方面。
• (3)评价:新政得到了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地主的支持,但是变法 措施没有涉及设议院、开国会和定宪法等内容。
• 6.失败:新政危机四伏,遭到旧势力强烈反对。慈禧太后做好随 时镇压的准备。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囚禁光绪帝, 杀害戊戌六君子。新政内容除设立的京师大学堂和中小学堂得以保 留外,其余全部被废除。
• 2.变法宣传:康有为等创办报刊,组织学会,尤其是北京的强学 会和上海的《时务报》影响较大,维新变法的新局面逐渐形成。
• 3.施政纲领:1898年初,康有为呈递《应诏统筹全局折》,提出 了比较具体的变法措施,成为维新派的施政纲领。
• 4.组织机构:1898年成立保国会,以“保国、保种、保教”为宗 旨,维新变法的浪潮激荡全国。
2019/10/19
11
谢谢欣赏!
2019/10/19
12
评价
• 1.维新运动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政治运动。维新派为挽救民族 危机、发展资本主义而奔走呼号,激发了人们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思 想。
• 2.维新运动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在这一时期,具有维 新意识的近代知识分子形成,他们的宣传和主张及其实践活动,起 到了开阔眼界、解放思想的作用。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训练16 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人教版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训练16 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人教版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变则通,通则久”,面对19世纪末民族危机,康有为、梁启超等资产阶级维新派大力宣传维新变法思想,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完成1—4题。
1.19世纪末,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突破了洋务运动的局限,宣传变法维新,其主要贡献是()A.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要求B.倡导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C.明确了“中体西用”的指导方针D.宣传西方民主共和思想答案:A解析:可以采用否定法。
倡导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和明确“中体西用”的指导方针是洋务派的观点;宣传民主共和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观点;而提出政治体制改革要求又符合维新派的主张。
2.(2010天津河西质量检测)近代中国,康有为奉孔子为“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而陈独秀却认为“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
对这种现象认识正确的是()①康有为完全肯定儒家思想,陈独秀则持完全否定的态度②他们对儒家思想的态度虽然不同,但其目的却基本一致③其现象由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状况决定④这两种态度都有其认识上的局限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④答案:B解析:本题为组合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再认再现历史基础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康有为奉孔子为“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其目的是利用孔子的权威来论证资产阶级维新理论的合理性,为维新变法思想制造历史根据。
陈独秀认为“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是提倡民主共和,反对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旧道德)。
①中的完全肯定和完全否定都是不确切的,故可排除带①的A、C、D三项,答案为B项。
3.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说:“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求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的观点表明维新派的思想核心是()A.政治上实行君主立宪 B.经济上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C.文化教育上兴办学校D.军事上精练新式陆军答案:A解析:解题的关键首先是要阅读理解材料,材料所述的关键是要变官制,再结合梁启超的观点可以知道,维新派的思想核心是在政治上实行君主立宪。
中国近代化探索之戊戌变法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课件 人教版
c
10.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 步发展,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最主要的 影响是:
A. 清政府增加了税收,减轻了还债压力
B. 为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奠定了阶级基 础
C. 进一步破坏了中国封建的自然经济
D. 为无产阶级壮大并成为革命领导阶级 奠定基础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1. 维新派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与 《资政新篇》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相 比,主要的不同是 :
主题深化
主题深化
戊戌新政的内容更为广泛,也更深入。 不仅已涉及洋务新政所没有的政治领域的改 —————— 革,即使是延续洋务新政中的经济、文化教 —————— 育领域的改革,也更有广度和深度。 —————————————— …… 戊戌新政已有较系统的近代思想理论做指导, 即从西方引进的近代论。
- ----摘自《层次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
A.洪秀全的绝对平均主义 B.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思想 C.孙中山的旧三民主义 D.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
13.下列对维新变法运动的评述中,不正 确的是: ( ) A.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 良运动 B.是带有一定群众性的救亡图存运动 C.脱离广大人民群众是它失败的主要原 因之一 D.以维护孔子的封建权威,尊奉祖训
在百日维新中,除湖南以外各 省官员均持观望态度,这充分 表明 A、光绪帝没有实权 B、绝大多数官员都是顽固 派 C、封建保守势力强大 D、改良主义道路行不通
(2003文综)改革政治体制 是戊戌变法运动的主题 之一,百日维新期间光绪帝 发布诏令……( ) A、裁撤部分中央机构 B、设立议院 C、设立制度局主持新政 D、制定宪法
改革的主要内容
类别 政治方面 颁布的新法 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改革的旧制 1、裁撤冗员 2、澄清吏治
高中历史古代史必备知识点:高中历史学习笔记—戊戌变法与义和团运动
▁▂▃▄▅▆▇█▉▊▋▌精诚凝聚 =^_^= 成就梦想▁▂▃▄▅▆▇█▉▊▋▌
戊戌变法与义和团运动对于戊戌变法,我的看法是:它属于救亡图存的资产阶级的维新变法运动,他其实是无法达到维持一个朝代步入一个新兴时代,原因有三:1,社会体制没有改变2,受到顽固派与封建思想的阻碍3,国势不稳定,无法顺利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国民没有支持维新的欲望。
1895年4月,《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国内,“公车上书”开始爆发了革新的狂潮,1898年6月,光绪帝下诏支持革新。
1900年6月,八国侵军侵华,且在这段时间中,八国还不断的对中国进行瓜分,从时间方面,戊戌变法的成效在大规模侵华下显得微小,更何况在1898年9月,戊戌变法就宣布结束了呢,那么这段短暂性的时间内又能有什么作用呢?的确存在一个作用,就是它为人民反帝提供了动力。
如果说戊戌变法是动力,那么义和团运动就是出击侵略军的主力,但这支主力部队最终也是费力不讨好,因而惨遭杀戮。
如果戊戌变法能够提前,或者与义和团运动共存并,那么或许历史就可以改写,天时,地利,人和,可怜的大清朝在混战只中根本就不懂得争取。
▃▄▅▆▇██■▓点亮心灯 ~~~///(^v^)\\\~~~ 照亮人生▃▄▅▆▇██■▓。
2013年高考历史知识讲解 基础+重点+训练 课件:戊戌变法(30张PPT)
• 2.梁启超的变法主张:1896年8月,梁启超在《 旪务报》发表《变法通议》等文章,其思想核心 是“倡民权”。 • 3.谭嗣同的主张:1897年初,谭嗣同发表《仁 学》,提出“冲决君主乀网罗”。 • 4.严复的主张:1897年,严复创办《国闻报》 ,介绍了西方社会进化论名著《天演论》,借达 尔文的进化论,阐明自己的维新变法主张。
• (2)讣识:①定性: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政治 运劢,也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劢,激发了人们 的爱国思想呾民族意识。②最可贵的精神遗 产:开创了新的旪代风气、社会舆论呾思想 观念。
• 下列说法丌能正确反映百日维新所取得的 初步成果的是 • A.有利二民族资本主丿的发展 • B.有利二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 • C.为民族资产阶级提供了参政可能 • D.彻底劢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 四、百日维新 •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宣 布变法。因为1898年是农历戊戌年,历叱上称这 次变法为戊戌变法。这次变法历旪103天。又称 “百日维新”。 • 1.内容: • (1)政治:允许官民上书言亊;改订律例;裁撤冗 员;澄清吏治。 • (2)经济:中央设立矿务铁路总局、农巟商总局, 奖励农巟商业的发展;丼办商会、农会等民间团 体;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决算;取消旗人由 国家供养的特权,令其自谋生计。
•
A。日本的明治维新比中国的戊戌变法早30 年,康有为主张“我尽收其利而去其害”,充 分学习他们的经验,避免他们的教训。因此A 表述最准确。材料没有体现出竞争不抵制,也 丌是全盘照抄。
• “大抵欧美以三百年而造成治体,日 本效法欧美,以三十年而摹成治体,若以中国 乀广土众民,近采日本,三年而宏规成,五年 而条理备,八年而成效丼,十年而霸图定矣。 ”康有为的这段话表明他( ) • A.主张改革要向欧美学习 • B.讣为中国改革要历旪百年 • C.对改革的艰巨性讣识丌足 • D.对日本经验极端迷信
2013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课件1-2-5戊戌变法教程
三、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的异同点 日本明治维新 背景 不 同 反幕府的强藩、 参加 者 广大农民和市民 、商人、手工业 者 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联合 少数官僚 世界处于自由竞 中国戊戌变法 世界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阶
争资本主义时期
段过渡,开始瓜分中国
点
成功,日本摆 不 脱民族危机, 失败,中国仍然
潮
谭嗣同 维 新 思 潮 严复
谭嗣同发表《仁学》,其“冲决网罗” 主义,体现了民主革命思想
翻译了《天演论》,宣扬“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的理论。他大力宣扬西方资 产阶级的学术思想和政治观点,批判封
建君主论,主张主权在民
开始
1895年春,康、梁领导发动“公车上书”,标志着 戊戌变法运动的开始
①1895年康有为在北京创办了维新
维
新 活 动 发 展 事件
会
在上海组织了“强学会”。②1898年
4月康有为发起建立保国会
创办学 堂 上书请
长沙创办了“时务学堂”
愿
1898年上清帝第五、六书
传播了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 维新活 启发了民智的作用;制造了舆论 发展 影响 和组织了力量。在此基础上维新 变法新局面逐渐形成,维新运动 勃然兴起
第5讲
戊戌变法
考纲点击
1.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
2.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 和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 3.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探讨中国近代 化道路的曲折性。
原因 民族 危机 加深 表现
甲午战争后,列强加剧侵华 ①经济上:由商品输出为主进入到
背
景
政
治
资本输出为主的阶段。②政治上:
动
维 新 活 动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2.3戊戌变法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
(5)从目的上看:变法是为了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
(6)从推行过程看:变法时措施过于急躁,分不清轻重缓急, 措施失当。 (7)从作用上看:起了思想启蒙作用,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和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
四、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及历史意义 1.失败原因
(1)根本原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
量弱小。 (2)主观原因。
①维新派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依靠的皇帝没有实权。
②缺乏群众基础:只受到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地主的支持。 ③改革范围过大,树敌太多,缺乏政治策略,急于求成。 (3)客观原因:封建顽固派的反动势力强大;主要资本主义 国家不希望中国改革成功。
2.历史意义 (1)戊戌变法是一场政治改革运动,维新派以变法图强、救
(2)主张:学习西方,变法强国;发展资本主义;实行君主 立宪。 (3)思想特点:将西方的资产阶级学说同中国的儒家思想相 结合。 (4)影响:传播了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启发了民智,维
新变法新局面逐渐形成。
2.维新活动 (1)1895年4月,康、梁发动了“公车上书”, 揭开了维新 变法运动的序幕。 (2)成立学会、创办报刊,使维新变法的浪潮激荡全国。
(3)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宣布变法。 【史论要旨】由于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先天不足,后天受到重 重阻碍,资产阶级力量较弱,因此在宣传变法维新思想时出现借
助传统儒家思想来宣传资产阶级学说的特点。
三、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1.内容 (1)政治:准许臣民上书言事,裁撤闲散衙门和冗员。 (2)经济:鼓励发展农、工、商业。 (3)军事:装备新式知识进行分析。第(2)题首先总
结出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政治主张是变革政治体制,建立君主立宪 制,评价该主张要结合中国当时的国情。
第6课 戊戌变法y与义和团
1898年,康有为向光绪皇帝进呈了三部书:《彼 得变政记》、《日本变政记》、《波兰分灭记》。
——郭豫明《中国近代史教程》
提问:康有为进呈的三部书在主题上有什么相 同点?其目的是什么?
康有为
梁启超
光绪帝召见康有为的颐和园勤政殿
光绪帝
(1875—1908年在位)
二、百日维新
1、1898年6月,光绪帝下诏变法
面对中华民族这样严重的民族危机,中 国社会的各个阶级,阶层为了挽救民族 危亡,各自做了哪些事?
戊戌变法
(1)资产阶级维新派 (2)农民阶级
义和团运动
(3)资产阶级革命派
辛亥革命
(4)地主阶级(清政府)
“预备立宪”
一、公车上书
什么是“公 车上书”?其目的 是什么?有什么重 大影响?
︽ 公 车 上 书 记 ︾
光绪颁布“明定国是”诏
百日维新
主要内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 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
民族的 觉醒 义和团:“扶清灭洋”,盲目排 外
《辛丑条约》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年) 鸦片战争以来最为严重的一个不平等条约
(1901年)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先拆电线竿,后拆火车道,杀尽外国人……” ——义和 团揭贴 • “月光照耀着他们的大刀和写着‘义和团’的旗帜,一排子弹射 过去,大旗倒下了,又举了起来……” ——俄军记者记 录
甲午中日战争 <马关条约> 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大大加深 八国联军侵华 <辛丑条约> 完全论为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
1937-1945
日军侵华(抗 日战争)
摆脱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
19 世 纪 末 的中国: 列强侵略 的加剧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阶段特征总归纳
附录一 阶段特征归纳
4.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异同
文艺复兴
启蒙运动
原因
资本主义发展和资产阶级建立自己意识形态和价值 观要求的产物
同
性质
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
作用
起了思想解放的作用,打击了天主教的神学统治
时间
14~17世纪
17~18世纪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时代背景 出现并初步发展,新兴
异
资产阶级形成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工场 手工业大发展,资产阶级 壮大
附录一 阶段特征归纳
2.政治上,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逐步确立。 (1)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度确 立。此后,出现了内阁和两党制,君主立宪制进一步发展。 (2)北美独立战争胜利后,美国颁布了1787年宪法,确立 了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共和制度。 (3)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由于封建势力的强大和外国 的武装干涉,法国政体几经变化,直到颁布了1875年宪法, 共和制度才得以最终确立。
附录一 阶段特征归纳
2.三类近代企业简况
类别
性质
出现时间
外商企业
外国资本
19世纪四五十年 代
洋务企业 官僚资本 19世纪六十年代
民族工业 民族资本
19世纪六七十年 代
地点
通商口岸
沿海、沿江地 区
沿海地区
附录一 阶段特征归纳
3.古代与近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
古代
近代
服饰
长袍马褂
西装、中山装、旗袍
饮食
3.科技文化的发展。 (1)达尔 文 进 化 论 、 爱因斯坦相对论 、 普朗克量子 理 论,是这一时期科技发展的重要表现。 (2)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成为主流。 (3)音乐、美术佳作不断。 (4)电影、电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人教版高中历史《戊戌变法》课件PPT人教版1
是基于
A.王安石变法的客观事实
B.评价历史的基本原则
C.对相关史料的全面解读
√D.维新变法的舆论需要
12
解析 材料“王安石变法取尧舜以来之掣政而一扫之,实国史上、 世界史上最有名誉之社会改革也”表明梁启超对王安石变法充分肯 定,是为维新变法做舆论支持,故D正确; 梁启超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过于拔高,特别是认为将历代所有弊政 全部扫除,是不符合历史实际的,故A、B、C错误。
1.中国古代就有“卫生”一词,但常与“养生”相连。1905年,在借 鉴日本等国国家卫生行政的基础上,清政府设立“卫生科”,次年升 格为“卫生司”,“掌核办理防疫卫生、检查医药、设置病院各事”。 这表明 A.“卫生”被纳入到地方行政管理
√B.近代“卫生”概念获得国家认同
C.传统意义上的卫生观念彻底消除 D.清末新政实现了卫生服务的普及
(③1)军中事国:古裁代汰缺绿乏营真,正不用意西义法否上训的练防定军疫队制过。度。去则改革无从开始,彻底否定过去则社会进入巨大的不
近代“卫生”概念获得国家认同 题干未体现“卫生”被纳入到地方行政管理,排除A项;
考中点国三 古代建就确国有初“卫定期生的”一状税词制,改态但革常,与“养其生”相结连。果必定是追求短期利益,社会动荡,生产下降,所以
12
2.戊戌新政时期,清政府在全国推行由小学、中学至大学的、与国际 接轨的近代三级教育体制。到1909年,新式学堂已达59 117所。变法 失败后,京师大学堂和中小学堂得以保留。据此分析可知 A.戊戌变法除了教育之外没有建树 B.戊戌变法建立了完善的教育体系
√C.戊戌变法推动了中国教育近代化
D.戊戌变法建立起近代代议制政体
12
返回
史学方法总结
①标志:1898年9月,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 (1)制定一系列疫时社会制度。
高中历史选修1ppt:《戊戌政变》
1898年9月28日,阴霾 笼罩下的北京宣武门 外的菜市口,囚车压 来了六位志士,在监 斩官草草宣布了朝廷 的判决后,刽子手操 起屠刀……顿时,鲜 血染红了他们脚下这 片多灾多难的大地。
它宣告了波澜壮阔的 戊戌变法运动的悲壮 波澜壮阔的戍戌变法是怎么失败的呢?为什么 会失败昵?III失败。
吃新旧势力的交锋1 •原因:新政措施的推行■遭到了守旧顽固势力的强烈抵制与反对慈禧太后守旧势力维新力量光绪帝后党代表帝党代表直隶总督:荣禄新军统领:袁世凯BL导火线:谭嗣同持皇帝密谕,夜访袁世凯光绪帝接见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慈禧太后"临朝听政"> 禁光绪于瀛台过程:镇压维新派人士f处决强戊戌六君子”废除变法#除京师大学堂外,全被取消结果:如吉日维新宣告失败慈禧太后宣布"临朝听政〃■取消新政慈禧太后废除新法囚禁光绪帝嗣同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硯干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 这就是中国的脊染。
—a迅i-w堂「Il 京师大学堂“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今日未闻有各国变法而未流血“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狱中题壁》)“有心杀贼,无力回天!〃(谭嗣同绝命诗)以上言论反映了作者怎样的精神?体现了谭嗣同浓烈的爱国情操和大无畏精神,但同时也说明其认识简单且偏颇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三:H嗣同积极推材料二:光绪有P艮支持张之洞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以上三个材料中六个人的阶级属性。
(2)分析六人在维新变法中的作用。
失败的凍©曷荧床的历史唸丈1 •失败原因:根本原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过于弱小,而封建势力过于强大。
主观原因:资产阶级维新派缺乏反帝反封建的勇气(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对封建势力和列强寄予幻想);没有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客观原因:1)封建顽固势力过于强大,阻扰破坏2 )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中国成为列强瓜分对象.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改良主义的道路是走不通的>中国近代化的路程是漫长而又坎坷的。
高考一轮复习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ppt课件
些地方流传的反对西方基督教的宣传画(《射猪斩羊图》)。
画中对联是:“万箭射猪身看妖精再敢叫不,一刀斩羊头问畜
牧还想来么。”造成中国人民对洋人与洋教的这种态度的最主
要原因是
A、清朝政府官员的支持
B、敌视外洋事务是中国农民阶级的特性
C、基督教教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冲突
D、传教士肆意欺压百姓
7
黄海海战:“日 三元里斗争:
6
(2008全国文综Ⅰ卷广州诗人张维屏在一首诗中描述:“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 众同时来。因义生愤愤生勇,乡民合力强徒催。……众夷相视忽变色,黑旗死仗难
生还。”诗人描述的事件( ) A、显示了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的英雄气概 B、显示了中国人民反对封建压迫的斗争精神 C、显示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爱国精神 D、表达了中国人民维护祖国统一的爱国精神
农民阶级的特点: 1、强烈的革命要求----农民处于社会的最低层,尤其是近代,它深受封 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双重压迫 2、落后性 农民阶级的革命性和落后性是由其阶级的政治、经济地位决定的。
认识: 农民阶级是民主革命的力量; 但它不能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只有科学理论的指导、在先进阶级的领导 下,才能获得自身解放。
——《义和团档案史料》
从材料中概括出义和团运动兴起的原因?
9
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甲午海战
中国的皇室则贪图享受,慈禧挪用海军军费造颐和园。
日本资本主义发展迅速,且对中国的侵略蓄谋已久
清政府李鸿章“避战保船”的妥协保守政策
反割台斗争: 敌我力量的悬殊;清政府拒绝支持
三元里抗英: 清政府妥协畏战,强迫解散民众。
本今宜急修武备, 红鬼,百鬼,黑
北割满洲之地,南 收台湾、吕宋诸岛, 渐示进攻之势”--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戊戌变法
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戊戌变法课标要求:(1)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
(2)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会维新任务的政治主张和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
(3)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
考纲要求:戊戌变法复习重点难点(1)重点:康有为、梁启超等会维新任务的政治主张和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
(2)难点:戊戌变法的特点和失败原因【问题导读单】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也是2013高考重点关注并考查的内容之一,仅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I卷就出现了两次,一是45题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考查清末新政与戊戌变法的异同点;二是46题近代杜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考查洋务派与维新派在办报方面的不同以及戊戌变法前报纸在推动近代中国民主进程中的作用;另外本单元内容与必修部分的联系非常密切,如与必修三第四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的联系就非常密切,很容易以必修的面目和形式出题,因此,在复习本单元时要认真复习对待,不能把它当作选修来复习,而应把它作为必修来看待,而且要注意和必修的相关内容联系起来复习。
一戊戌变法的背景1.甲午战争失败,《马关条约》签订,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从而导致中华民族的民族危机加深。
2.同时,清政府自身的统治危机也日益加深。
(包含有财政危机和政治危机)3.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初步发展。
民族资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维新变法奠定了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
4.早期维新思想和康、梁的维新思想的形成为维新变法奠定了思想基础和理论基础。
5.公车上书”使维新思想发展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6.维新派倡导成立学会、办报刊、兴学堂的活动,一方面宣传了维新改良的思想,另一方面也为维新变法奠定了一定的社会基础。
二百日维新(1898.6.11—1898.9.21)1. 施政纲领《应诏统筹全局折》(即《上光绪第六书》)和保国会的成立(1898)。
2. 百日维新的内容: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到1898年9月21日,共103天,史称“百日维新”,具体内容为:(1)政治方面:①告诫延臣舍旧图新,力行新政;②鼓励官绅上书言事,严禁官吏阻隔;③谕令各省督抚举荐通达时务的新政人才;④精简机构,裁汰冗员,取消旗人由国家供养的制度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办报刊
主要活动 组织团体
上书皇帝
进行论战
6
6
孔子 著作:《新学伪经考》《 ____ 改制考 ______》《变法通议》 著书立说 特点:将西方资本主义的 ____ 政治 ____同传统的儒家思想 学说 相结合
创办报刊
北京:《中外纪闻》
上海:《时务报》
7
7
1895年在北京成立 强学会 ______ 组织团体 1898年在北京组织保国会 ______
根本原因:民族危亡加深
扶清灭洋 口号及评价:“ ________”体现了民族矛 盾 占主导地位,但也反映了 没 13
13
兴起:(1)时间:1898年。 (2)标志:赵三多 ______在蒋家 庄 竖起“扶清灭洋”大 概况 旗 发展:(1)1899年,山东→直隶。 (2)1900年,山东、直隶 → 北京、天津 天津 高潮:抗击八国联军:(1)廊坊、 14 杨村战役。
保浙会、保川会、保滇会相继 成立
8
8
公车上书 1895年康有为领导“ ________” 德国占领胶州湾后,康有为再 上书皇帝 次上书 1898年初,康有为呈递《 ____ 应诏
__________》 统筹全局折
9
9
时间:19世纪末 实质:资本主义思想与封建主 进行论战 义 思想的正面交锋 影响:使一些知识分子开始摆 脱 封建思想的束缚,推动 了 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涨
刺激了“设厂兴业”,促进 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意义 对于激发人民的爱国思想和 影响 民族意识起了重要作用 形成了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 ____ ____的潮流,促进了中国人 解放 民的觉醒 教训:资产阶级改良道路 ________在半殖民地半 封 12 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
12
二、义和团运动 直接原因:反洋教斗争的发展 背景
14
清政府态度:镇压→招抚→联合列强镇压
主观原因:没有先进阶级领导
失败原因 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 合剿杀
15
15
易错知识警示
1.维新派与封建顽固势力进行论战, 其中的顽固势力包括顽固派和洋务派。
2.对康梁跪着造反的理解:
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使 他们不敢发动群众,把希望寄托在没有实 权的皇帝身上,进行资产阶级改良。他们 是在不推翻清王朝统治的情况下走资本主 义道路的,不是维护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 治。 16
第二部分
中国近代史
Part 1
(1804年前~1949年)
1
1
第七单元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形成时期 (19世纪60年代至1901年)
第20 讲 中华民族的抗争探索 ——戊戌变
法和义和团运动
2
2
基础知识整合
一、戊戌变法
背景
民族危机 严重 政治:甲午战争后,_________ (主要原因) 经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________________初步发展, 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根 本原因)
21
21
4.在变法问题上,顽固派和洋务派统 称为顽固势力,顽固派主张不变,洋务 派主张在科技方面局部应变,维新派则 主张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 进行全局性改良。
22
22
典例精析 19 世纪晚期西方报纸称“甲午以后, 中国有三党,守旧党……意在保现存之局 面;中立党 …… 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 党 …… 意在作乱为自振之机。”文中的 “中立党”和“维新党”分别是指
10
10
时间: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 ____ 定国 ____》至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戊 是诏 戌政变 内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
标志:戊戌政变 结果:失败 主观:缺乏反帝反封 建 广大 原因 勇气;脱离 人民群众 ____ ________ 11 客观:反动势力强大;
11
性质: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
17
17
6.义和团运动虽是民族危机加深、 民族矛盾激化的产物,但当时中国社会 的主要矛盾,一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 的矛盾,二是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 盾。“扶清灭洋”只反映了帝国主义与 中华民族的矛盾。
18
18
课堂互动研究 一、地主阶级洋务派、地主阶级顽 固派和资产阶级维新派基本主张的异同点 1.在保留君主问题上主张相同。前两 者维护君主专制,后者主张实行资产阶级 性质的君主立宪制。这主要是由于前两派 都是清朝统治阶级,必然站在地主阶级立 场上维护君主专制的封建统治,而后者虽 然采用改良的方法,依靠的是没有实权的 皇帝,但其主张在本质上是资产阶级民主 政治的一种形式。
3
3
思想基础 准备 主要活动
4
4
思想基础:早期维新思想产生: 思想 19 基础: 世纪60年代后 民族工商业 早期 主张:发展__________,兴办学 维新 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 君主立宪 思想 识,实行_________制度 局限:没有形成完整理论,没有 付 诸实践
5
5
招徒讲学 著书立说
16
3. 戊戌变法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 仅指百日维新,广义则包含了资产阶级维 新思想的传播、团体的出现、百日维新等。
4. 戊戌变法期间颁布的法令中废除了 八股取士,但科举制则是在 1905年废除的。
5. 光绪皇帝是在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 新派提出的变法图强、挽救民族危机的主 张感动下支持变法的,其支持变法的目的 在于巩固清朝统治,不当“亡国之君”, 利用变法从慈禧太后手中夺回最高统治权。
A.顽固派和洋务派 C.维新派和革命派 派 B.洋务派和维新派 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 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分析,甲午战 争以后的守旧党为顽固派,只想保持 现状;中立党为资产阶级维新派,主 张“变法”;维新党指资产阶级革命 派,想通过“作乱”,即武装斗争来 救国。 答案为C
19
19
2. 在向西方学习问题上,洋务派与维 新派是一致的。但洋务派把学习西方科 技作为维护封建统治的手段,以达到 “师夷长技以自强”的目的。维新派则 以西学来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 顺应历史发展趋势。至于顽固派则仇视 一切外洋事物,反对向西方学习。
20
20
3.在是否兴民权问题上,洋务派与 顽固派立场一致,反对维新派振兴民 权的主张。这主要是双方阶级立场不 同。顽固派、洋务派站在封建地主阶 级立场上维护君权,反对兴民权。维 新派则站在资产阶级立场上主张君主 立宪,兴民权,设议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