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整体性专题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5.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共18张PPT)优质课件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5.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共18张PPT)优质课件
奇迹往往是执著者造成的。许多人惊奇地发现,他们之所以达不到自己孜孜以求的目标,是因为他们的主要目标太小、而且太模糊不清,使自己失去动力。如果你的主 的实现就会遥遥无期。因此,真正能激励你奋发向上的是确立一个既宏伟又具体的远大目标。实现目标的道路绝不是坦途。它总是呈现出一条波浪线,有起也有落,但 看你的时间表,框出你放松、调整、恢复元气的时间。即使你现在感觉不错,也要做好调整计划。这才是明智之举。在自己的事业波峰时,要给自己安排休整点。安排 使是离开自己挚爱的工作也要如此。只有这样,在你重新投入工作时才能更富激情。困难对于脑力运动者来说,不过是一场场艰辛的比赛。真正的运动者总是盼望比赛 就很难在生活中找到动力,如果学会了把握困难带来的机遇,你自然会动力陡生。所以,困难不可怕,可怕的是回避困难。大多数人通过别人对自己的印象和看法来看 错,尤其正面反馈。但是,仅凭别人的一面之辞,把自己的个人形象建立在别人身上,就会面临严重束缚自己的。因此,只把这些溢美之词当作自己生活中的点缀。人 人身上找寻自己,应该经常自省。有时候我们不做一件事,是因为我们没有把握做好。我们感到自己“状态不佳”或精力不足时,往往会把必须做的事放在一边,或静 果有些事你知道需要做却又提不起劲,尽管去做,不要怕犯错。给自己一点自嘲式幽默。抱一种打趣的心情来对待自己做不好的事情,一旦做起来了尽管乐在其中。所 战后,要尽量放松。在脑电波开始平和你的中枢神经系统时,你可感受到自己的内在动力在不断增加。你很快会知道自己有何收获。自己能做的事,放松可以产生迎接 ,面对社会,面对工作,一切的未来都需要自己去把握。人一定要靠自己。命运如何眷顾,都不会去怜惜一个不努力的人,更不会去同情一个懒惰的人,一切都需要自 帮你,一时的享受也只不过是过眼云烟,成功需要自己去努力。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的疲软,再加上每年几百万毕业生涌向社会,社会生存压力太大,以至 努力提高自己。看着身边一个个同龄人那么优秀,看着朋友圈的老同学个个事业有成、买房买车,我们心急如梵,害怕被这个社会抛弃。所以努力、焦躁、急迫这些名 太想改变自己,太想早一日成为自己梦想中的那个自己。收藏各种技能学习资料,塞满了电脑各大硬盘;报名流行的各种付费社群,忙的人仰马翻;于是科比看四点钟 纷开始早起打卡行动。其实……其实我们不觉得太心急了吗?这是有一次自己疲于奔命,病倒了,在医院打点滴时想到的。我时常恐慌,害怕自己浪费时间,就连在医 的一种浪费。想快点结束,所以乘着护士不在,自己偷偷的拨快了点滴速度。刚开始自己还能勉强受得了,过了差不多十分钟,真心忍不住了,只好叫护士帮我调到合 上,我就在想,平时做事和打点滴何尝不是一样,都是有一个度,你太急躁了、太想赶超,身体是受不了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我们还年轻,还有大把的时间够我们 是1000前面的那个若是1都不存在了,后面再多的0又有什么用?我是一个急性子,做事风风火火的,所以对于想改变自己,是比任何人都要心急。这次病倒了,个人感 通乱忙乎才导致的,病倒换来的努力根本是一钱不值。生病的那几天,我跟自己的大学老师打了一个电话,想让老师帮我解惑一下,自己到底是怎么了。别人也很努力 我了,为啥他们反到身体倍棒而一无所获的自己却病倒了?老师开着电脑,给我分享了两个小故事讲的第一个故事是“保龄球效应”,保龄球投掷对象是10个瓶子,你 是90分,而你如果每次能砸倒10个瓶子,最终得分是240分。故事讲完,老师问我明白啥意思没?我说大概猜到一点,你

高中地理复习之自然环境整体性

高中地理复习之自然环境整体性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与差异性教师用——板书一、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差异 1、自然环境存在差异性2、自然带的命名:温度带 + 植被 + 带 如:热带雨林带、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二、地域分异的规律1、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分异规律:以热量为基础2、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中纬地区表现明显) 分异规律:距海远近引起的水分差异(影响因素)3、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 (影响因素)分异规律:海拔高度引起的水热状况的垂直差异全球性地域分异 温度带分异 海陆分异 差异性的体 现{区域性地域分异{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水热组合{气候 差异自然带一.基础知识1(1)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1)地带性分异规律地理环境的整体性(2)垂直自然带(高山植物区)的一般规律:①相对高度愈大,纬度位置愈低的山地,自然带数量愈多。

②山麓的自然带与山地所在地的水平自然带(基带)一致,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更替与纬度地带性相似。

③同一自然带阳坡的分布高度一般比阴坡高④积雪冰川带下限(即雪线)高度副热带地区最高,纬度高则雪线低;迎风坡低于背风坡;阴坡低于阳坡山地垂直地带分布与向阳坡的关系,雪线高度与迎风坡降水:A 、南半球中高纬地区B 、北半球中高纬地区C 、雪线与降水(3)非地带性分异规律(4)气候类型与自然带的对应关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60分)几千万年前,恐龙称霸全球,但不知什么原因,恐龙突然绝灭。

一种学说认为,是小行星撞击地球所致,另一种学说认为是地球的气候发生剧变。

据此回答1~2题。

1、什么要素的变化使得恐龙生存的环境更加恶劣?最准确的说法是 ( ) A .气候变化 B .植物变化C .水的变化 D .各自然要素都发生了变化2、恐龙绝灭后,地球上其他动物得以生存和繁衍下来,这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什么功能在起作用()A.光合作用 B.生产功能 C.分解功能 D.平衡功能古代诗歌或名言中往往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地理知识。

高中地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中地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中地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练习题(附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当秋风吹起,一片片银杏叶由绿变黄,成为秋天最绚烂的乐章。

10月底-11月初可以去北京的钓鱼台银杏大道,11月中下旬可以转战浙江的长兴十里古银杏长廊,11月中旬到12月上旬是广东韶关南雄帽子峰镇赏银杏的好时节。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银杏林属于()A.落叶阔叶林B.常绿阔叶林C.常绿硬叶林D.针叶林2.以上地区银杏树叶转黄的时间不同,其主要影响因素为()A.地形B.降水C.光照D.热量3.下列有关土壤说法错误的是()A.土层厚、层次多或分层明显,表明土壤发育程度高B.土壤的颜色、有机质含量等,可以反映环境因素对土壤形成过程的影响C.我们到田地中观察到的土壤不全是自然土壤D.陆地表面的疏松表层就是土壤明太鱼是一种冷水性深水鱼,主要分布在日本海、鄂霍次克海和白令海等海域。

明太鱼晾晒成鱼干需天然冷冻,冻结又融化的次数越多肉质越有弹力,口感越好,价格越高。

每年10月至次年4月是最佳晾晒时期。

延边人擅长加工明太鱼,从国外进口冷冻鲜明太鱼,经加工处理后再转销至朝鲜、韩国和日本。

现在延边已成为东北亚明太鱼加工规模最大的地区。

下图示意明太鱼进口、加工及销售路线。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日本海西南部成为明太鱼主要分布区的主导因素是A.纬度B.径流C.寒流D.盐度5.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相比,延边晾晒优质明太鱼干的有利条件有①纬度低,气温高,蒸发快②临近渔场,运输费用低③昼夜温差大,冻融次数多④季风影响小,阴雨天气少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6.下图为我国南方地区某地典型红壤剖面的土层垂直序列图。

据此,完成下题。

图中代表淀积层的是()A.①B.②C.③D.④下图所示盆地某沙漠年平均降水量不超过150mm,冬季稳定积雪日数在100~150天,积雪深度可达20cm。

其植被覆盖率较我国其他沙漠高。

高中地理复习之自然环境整体性 -学生用

高中地理复习之自然环境整体性 -学生用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与差异性一.基础知识1(1)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1)地带性分异规律地理环境的整体性(2)垂直自然带(高山植物区)的一般规律:①相对高度愈大,纬度位置愈低的山地,自然带数量愈多。

②山麓的自然带与山地所在地的水平自然带(基带)一致,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更替与纬度地带性相似。

③同一自然带阳坡的分布高度一般比阴坡高④积雪冰川带下限(即雪线)高度副热带地区最高,纬度高则雪线低;迎风坡低于背风坡;阴坡低于阳坡山地垂直地带分布与向阳坡的关系,雪线高度与迎风坡降水:A 、南半球中高纬地区B 、北半球中高纬地区C 、雪线与降水(3)非地带性分异规律(4)气候类型与自然带的对应关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60分)几千万年前,恐龙称霸全球,但不知什么原因,恐龙突然绝灭。

一种学说认为,是小行星撞击地球所致,另一种学说认为是地球的气候发生剧变。

据此回答1~2题。

1、什么要素的变化使得恐龙生存的环境更加恶劣?最准确的说法是 ( ) A.气候变化 B.植物变化C.水的变化 D.各自然要素都发生了变化2、恐龙绝灭后,地球上其他动物得以生存和繁衍下来,这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什么功能在起作用()A.光合作用 B.生产功能 C.分解功能 D.平衡功能古代诗歌或名言中往往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地理知识。

据此回答3~5题。

3、“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盛始开”,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 A.气候 B.地形 C.土壤 D.水文4、“牵一发而动全身”生动地阐述了自然环境中的哪种规律 ( )A.整体性 B.地域差异 C.地带性 D.非地带性5、“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诗句,反映了生态系统的 ( ) A.物质循环关系 B.能量流动关系 C.生态金字塔关系 D.食物链关系白令海峡是亚欧大陆与北美大陆相距最近处,如果在这里修建一条铁路同原有铁路连通,可以为两大陆提供一条便捷的陆上交通通道。

高中地理总复习考点规范练13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含答案)

高中地理总复习考点规范练13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含答案)

考点规范练13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下图为地理环境中的碳循环图。

读图,完成第1~2题。

1.与全球变暖关系最密切的是()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2.此图可以说明()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②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是独立存在的③地理环境中的碳循环往往跨越圈层界限④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是单向的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下图为岩石表面因覆盖藻类而呈现出的红石景观。

红石景观一般分布在海拔2000~4000米的谷地里。

研究发现,此类红石上的藻类喜低温潮湿的环境,依附生长于“新鲜”的石头表面,是一种先锋植物,之后便为其他植物群落所取代。

据此完成第3~5题。

3.形成图示红石景观的“新鲜”石头可能来源于()A.火山喷发形成的固结物B.冰川融水形成的泥石堆积物C.岩石风化形成的残留物D.河流沉积作用形成的沉积物4.我国下列地区中最可能出现该类景观的是()A.粤东B.苏南C.川西D.陕北5.该藻类作为一种先锋植物,对所在区域生态系统所起的作用是()A.改善生物生存环境B.挤占生物生存空间C.破坏生物多样性D.延缓岩石风化进程索科特拉岛(位置如图所示)曾与大陆相连,约600万年前,强烈的地壳运动使其与大陆分离,该岛植物稀少,却拥有307种特有植物物种,龙血树是该岛代表性物种之一,外观独特,树冠茂密如倒转的雨伞,零散分布在岛上的石灰岩地区。

据此完成第6~8题。

6.索科特拉岛拥有多种特有植物的原因主要是()A.地处热带地区B.地壳运动活跃C.自然环境多样D.长期远离大陆7.根据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推断索科特拉岛的气候特点是()A.炎热少雨B.高温多雨C.温和湿润D.凉爽干燥8.龙血树巨伞树冠的功能主要是()A.防止强光灼伤树干B.提高光合作用强度C.减少土壤水分蒸发D.增加叶面蒸腾散热(2021广西南宁二模)土壤墒情通常用土壤体积含水量来衡量,合理的土壤墒情是作物生长的保障,而饱墒(含水量>20%)和失墒(含水量<8%)都不利于作物生长。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以黄土高原为例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以黄土高原为例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为例
课标展示:
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 环境的整体性。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P85的文字,找出主要的地理要素, 会描述它们之间的关系,总结出整体性的原理。 2、通过阅读P87的文字,会描述自然地理环境整 体性的重要表现形式。 3、通过“案例2,黄土流失”的实例,从地理环 境各要素(气候、土壤植被、地貌等)的相互作 用,来阐明其整体性。 4、运用“黄土高原的治理措施”,解释地理环境 的整体性,达到学以致用。
原 因
植被
缺少植被的保护,地表光秃裸露。
滥垦乱伐、 过度放牧 人 为 人多地少, 因 生产方式 素 落后
修路、采 矿破坏地 表
黄土高原的土壤受流水侵蚀,逐渐失去了肥沃的表土层,土壤肥力逐渐下
降。在土壤受到侵蚀的同时地面被流水侵蚀形成沟谷。长期的流水侵蚀使沟谷 不断加长和加深,进而平坦的高原面被沟谷切割成破碎状。已被人类严重破坏 的自然植被的高度和覆盖度随水土流失继续下降,并与土壤表土层同步消失。 河流携带的泥沙在黄河的下游沉积,河道淤高,河流改道,形成泛滥平原。
A
B
人口增长
C
扩大荒地
D
开垦面积
人地关系恶性循环示意图
选择合适的答案填入上表: A.人均耕地减少,燃料、粮食需求增加 B. 开垦荒地,砍伐森林,破坏植被 C.水土流失加剧,自然灾害频繁 D.土地肥力下降,农作物产量降低
小结
水文变化


地貌变化

土壤侵蚀

植被退化
气候变化
泥沙淤积,泛滥平原 侵蚀沟谷,沟壑纵横 表土流失,肥力下降 植被下降,逐渐消失 蒸发加剧,趋于干旱
基本原理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高中地理 3.2《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高中地理 3.2《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编号:07主备人:刘家林审核人: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自学质疑:1.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包括哪些?如何构成一个有机整体的?2.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体现在那几个方面?3.厄尔尼诺现象是发生在南美洲太平洋沿岸海水异常的现象。

每隔年发生一次,发生时会使秘鲁附近海区大量死亡,秘鲁沿岸荒漠地带出现灾害。

4.青藏高原是与强烈挤压下形成的,它的形成引发并加强了亚洲季风,使和成为全球最强盛季风气候区。

还使中亚、西亚成为“”同时阻挡了西伯利亚的南下气流,对高原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

5.地球圈层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和来实现的。

是维持地表系统正常运行的动力,也是联系四大圈层的桥梁和纽带。

6.海洋对大气的作用是通过输送大气中的来改变,因此说海洋是大气的主要源。

大气对海洋的作用通过风的驱动作用将传输给海洋。

并通过大气与水面的作用驱动水体运动,形成。

7.大气圈与水圈之间还存在势能交换与传输。

当气压升高时,海面就会,气压降低时,海面就会。

8.地球圈层间的物质运动通过、、作用体现明显,使物质不断迁移,形成碳循环、氧循环等。

9.碳循环不仅能满足的需要,还起到调节的作用。

10.喀斯特地貌的成因(1)喀斯特作用的本质: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对可溶性岩石的和作用。

(2)形成条件①岩石种类:,如、②岩石特性:性、透水性③水的溶蚀力:取决于水中所含二氧化碳、有机酸、无机酸的数量及水的的强弱④水的流动性:取决于、地面坡度以及岩石裂隙的类型与连通性(3)喀斯特地貌:包括地面喀斯特地貌和地下喀斯特地貌。

举例说明:总结桂林山水的成因:探究展示:1.如果热带雨林遭大量砍伐将会导致哪一系列后果?2、读课本“厄尔尼诺现象”的文字材料和相关插图,分析其中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主要表现。

(1)阅读一、二自然段,联系“洋流与海洋渔场”知识,填出空格处的内容。

(2)排除地名因素,秘鲁渔场能在其他地区形成吗?为什么?这说明了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什么表现?(3)阅读第三自然段,当太平洋东部海区水温异常升高时,将产生哪些连锁反应?这说明了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什么表现?(4)阅读第四自然段和“厄尔尼诺与全球气候异常图(1982年)”,读出世界气候异常区及异常的表现。

【高中地理】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高中地理】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高中地理】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自然地理环境由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土壤圈、人类圈组成的有机整体。

自然地理环境五要素:气候、地貌(地形)、水文、土壤、生物(植被)。

2整体性: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表现:①地理环境各要素不是孤立发展的,每一个要素都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②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包括对其他地区的影响)。

3土壤:具备肥力,能生长植物的陆地结石表层。

肥力就是土壤的本质属性。

成土母质: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矿物养分的最初来源。

对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化学组成均有重要影响(继承关系)。

气候: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和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和强度。

例如:中等水热条件下,土壤有机质累积最多。

(温带半湿润环境下的黑土就是世界上最富饶的土壤);通过影响岩石的风化过程、地貌形态以及生物的活动,间接影响土壤的构成和发育。

例如:湿热条件下风化壳最厚,土壤层厚度小。

旱情或者炎热条件下,风化壳厚,土壤层也厚。

生物: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土壤肥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有机质含量的多少。

没有生物的参与(生物循环),就不会有土壤的形成。

(成土母质→低等植物生长→原始土壤→高等植物生长→成熟土壤)。

一般而言,森林土壤有机质含量要低于草地土壤。

地形:通过对物质、能量的再分配间接促进作用于土壤。

例如土壤的垂直地带原产。

平缓的山坡:地表物质搬迁速度快,容易发育浓厚的土壤。

平缓的地方:地表物质的冲刷速度慢,平衡的气候生物条件发育浓厚的土壤。

阳坡:温度条件不好,但冷却受高,水分极差,阴坡反之。

人类活动:积极影响―改造自然土壤为各种耕作土壤;消极影响―土壤退化(水土流失、盐渍化、荒漠化和土壤污染等等)3环境的整体性建议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必须存有综合的考量和对策。

高中地理总复习第4章检测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含答案)

高中地理总复习第4章检测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含答案)

第四章检测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21辽宁二模)热融湖塘是指在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下因温度升高导致地表土层沉陷,融水汇聚于洼地形成的湖泊。

青藏高原是我国热融湖塘分布最广泛的地区,湖塘周边的原生植被多为高寒草甸。

热融湖塘的形成与发展对其周围的自然环境产生了较大影响。

据此完成第1~2题。

1.近年来,青藏高原热融湖塘的面积趋于增加,主要是因为当地()A.冰川融化B.退耕还牧C.地面沉降D.冻土消融2.随着青藏高原热融湖塘面积的扩大,湖塘周边的高寒草甸()A.向荒漠转变B.向耕地转变C.向灌丛转变D.未发生转变蚂蚁是地球上分布最广泛、数量最多的昆虫物种之一,一般生活在地势相对平坦的地下筑巢中。

蚂蚁喜热,在15~40℃都可正常生长,但最佳生长气温为25~35℃,低于10℃就进入冬眠。

蚂蚁生存的土壤湿度为10%~20%,空气相对湿度为70%~90%。

下表为我国云南省西部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西坡垂直带蚂蚁群落重要指标。

据此完成第3~4题。

3.影响高黎贡山南北段蚂蚁物种数目、个体总数和密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B.热量C.降水D.光照4.高黎贡山南段山顶蚂蚁物种数目、个体总数和密度都较高,其主要原因可能是()A.地形平缓B.热量充足C.降水丰富D.光照充足(2021广西摸底)土壤有机碳浓度是指单位质量土壤中有机质所含碳元素的质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

土壤温度和水分影响土壤有机质的形成与分解。

下图示意祁连山中段森林草原带(海拔3000米附近)南坡和北坡不同深度土壤有机碳浓度变化。

据此完成第5~6题。

5.下列关于祁连山南坡、北坡土壤有机碳浓度的描述,正确的是()A.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小B.随土层深度增加,南、北坡有机碳浓度差值增大C.北坡土壤有机碳浓度变化幅度小于南坡D.北坡土壤有机碳浓度低于南坡6.同一土层深度,北坡土壤有机碳浓度比南坡大的原因是北坡()A.热量条件好,植被茂盛B.土壤水分含量较高,植被覆盖率高C.蒸发强,植被少D.微生物分解旺盛,有机质积累多丹霞地貌典型特征是陡崖广泛发育,许多山峰四面陡崖,山顶平坦狭小,崖底则是山峰和悬崖围闭的沟谷。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热点微专题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热点微专题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

2.热带云雾林有利于寄生、附生植物生长,是因为其 ( )
A.树木茂密,土层深厚
B.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
C.海拔较高,气温较低
D.云雾缭绕,养分充足
3.云雾林成为很多动植物避难所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
A.气候湿润,位置偏远
B.人为进行开发保护
C.地处山区,风力较弱
D.自然环境独特单一
【答案】1.B 2.D 3.A
(3)全球变暖导致海冰融化,浮冰减少,影响北极熊的觅食和繁殖; 人类大肆捕杀海豹和北极熊;生产和生活排放的废弃物致使海水污染, 严重影响北极的生存环境。
海南岛的热带云雾林主要分为热带山地常绿林和热带山顶矮林两大 类,主要分布在霸王岭、尖峰岭、黎母山、五指山、吊罗山和鹦哥岭等 林区海拔1 200米以上的山顶或山脊,分布环境平均气温在19 ℃左右, 日平均空气相对湿度能达到88%以上,云雾出现频率高,风力强劲,土 壤含水量常处于饱和状态。一般植物靠根得到水分,而热带云雾林多利 用树叶吸食雾水以此获取水分,植株相对矮小,树干弯曲。近年来受全 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与其他森林相比,热带云雾林的生存环境变得更加 脆弱。
[解析]第1题,与低海拔地区相比,海拔高的地区,气温低,风力大, 林木相对矮小,植株密度较小;海拔高不易被开发利用;由于山顶面积
小,云雾林分布面积较小。第2题,热带云雾林位于海拔较高的山地, 土层不会太厚;寄生、附生植物不直接与土壤接触,因此要从寄生的生
物中吸取充足的养分才能生存;
人类活动影响小和气温较低不是影响寄生、附生植物生长的主要因素。 第3题,从图中可知,云雾林水汽充足,气候湿润,海拔高,位置偏远, 成为很多动植物的避难所;由材料可知云雾林是热带雨林的一种,泛指 海拔较高的山地生长的原始热带雨林,原始热带雨林地区一般人烟稀少, 而且从材料和图中看不出有人为开发和保护;地处山顶,风力较强;热 带雨林中自然环境较复杂,动植物种类也较丰富。

地理高一必修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知识点归纳

地理高一必修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知识点归纳

地理高一必修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知识点归纳(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述职报告、心得体会、工作计划、演讲稿、教案大全、作文大全、合同范文、活动方案、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job reports, insights, work plans, speeches, lesson plans, essays, contract samples, activity plan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第1页共2页地理高一必修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知识点归纳地理学是关于地球与及其特征、居民和现象的学问。

高中地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知识点

高中地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知识点

知识点一、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地理要素组成。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通过水循环、大气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

2、生物循环:生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及无机盐合成为贮藏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糖类),并且释放出氧,同时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又成为动物的食物。

植物和动物的有机残体被微生物分解后,又以无机物的形式归还到周围环境中。

这种有机质的合成与分解过程,称为生物循环。

生物循环促使自然界物质和化学元素不断地迁移运动,能量不断地流动、转化,从而把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有机界和无机界联系起来。

3、生物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生物既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产物,又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创造者。

(1)现今地球大气组成,是生物生命活动参与的结果。

大气中的氧主要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大气中的氮也有一部分来自生物的作用。

(2)生物生命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陆地水的化学成分。

(3)加快了岩石的风化,促成了土壤的形成。

(4)生物多次对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进行加工。

使地球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从而形成了适宜人类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

二、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1、生产功能:指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生产功能主要依赖于光合作用。

2、平衡功能: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

(大气本身不具备减缓co2 增加的功能,但是在自然地理环境中通过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却能消除部分新增的co2)三、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1、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时刻在演化(气候变化、地貌变化)2、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

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要素的演化。

四、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1、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

高中地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高中地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高中地理 第 1 页 共 1 页 高中地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 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特点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特点:
(1)自然地理环境的各要素相互联系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会产生生产功能、平衡功能等整体性功能,这是单个地理要素所不具有的。

(2)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发展变化是统一的,每个地理要素的演化都是自然地理环境演化的一个方面,如我国西北地区,气候、水文、土壤等自然要素共同构成了西北独特的荒漠环境。

(如下图
)
(3)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还表现在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乃至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

下图为大量使用矿物燃料、滥伐森林引起整个生态环境失调的例子。

2. 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分析思路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决定了在协调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时,必须考虑陆地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在分析具体问题时要遵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思路,首先明确人类活动所牵的“一发”是哪一要素,进而逐一分析这“一发”的变化所引起的其他要素发生的变化,最终导致“全身”呈现出怎样的变化。

新高中地理高考解密06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分层

新高中地理高考解密06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分层

解密06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A组考点专练考向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2020·浙江高三月考)北方针叶林分布于45°~70° N的寒温带地区,向南延伸到我国大兴安岭北部。

其群落结构极其简单,林冠下灌木(根深)、草本植物(根浅)及苔藓地衣(无根)组成,林下土壤为酸性贫瘠的灰土,林下植被的物种占总植被数的90%以上。

某研究团队研究了林火对北方针叶林林下植被的影响。

右图示意林火后林下植被的生产力和物种丰富度的动态变化。

完成下面小题。

1.林火后的前15年生产力水平迅速升高的原因有()①土壤酸性增强②有机质降解变慢③土壤温度升高④林下光照增多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高强度大面积林火会烧毁植被的地上部分。

推测高强度林火后,初期林下植被的优势物种是()A.乔水B.灌木C.草本植物D.苔藓地衣(2020·浙江嘉兴一中其他模拟)下图为天山林区季节性冻融期间不同群落类型土壤“微生物量氮”含量动态变化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关于图中土壤“微生物量氮”变化特征说法正确的是()①土壤冻结期间,林地土壤“微生物量氮”含量下降最快②土壤融化期间,林地土壤“微生物量氮”含量增长最快③整个图示期间,草地土壤“微生物量氮”含量均低于灌丛④整个图示期间,各群落土壤“微生物量氮”含量均先降后升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土壤深冻期,各群落中林地土壤“微生物量氮”含量最低的原因是()A.林冠截留雨水,土壤水分条件差B.林冠遮挡作用,土壤光照条件差C.有机质含量低,土壤养分条件差D.地表积雪厚度小,土壤热量条件差(2019·浙江期中)地理环境中各事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若某事象发生变化就会给其他事象带来影响,甚至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5.图中所示的中心事象“甲”最有可能是()A.人口数量增多B.围湖造田C.森林破坏D.气候变化6.上图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A.综合性特征B.整体性特征C.区域性特征D.差异性特征考向二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2020·浙江一模)下图为某山地北坡部分气候指标垂直分布图。

高中地理: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

高中地理: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以石坝河小流域为例一、背景资料石坝河主要位于明光市石坝镇境内,发源于小横山北麓,流经石坝、包集、津里等三个乡镇,最后注入女山湖。

河流长度约30千米,流域面积约400平方千米。

明光市沿淮河南岸分布,从宏观范围来讲明光市位于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分界带上,所以石坝河流域自然环境兼有南北方的特点。

小流域气候为亚热带季风向温带季风过度的气候。

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年降雨量800毫米左右,气候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

该河流域地形为平原,但上游区起伏较大,河谷窄而陡;下游河谷较宽,谷地坡面较广。

植被也具有南北方过度区特点,以落叶阔叶树为主,如槐树、楝树、榆树、柳树、朴树、桕树、椿树、栗树、白杨树、马尾松等。

其中朴树、桕树生长速度慢,木质细密、坚硬;生长周期长抗病虫害能力强,是良好的用材树种和绿化树种。

朴树还被选为我市的市树。

由于流域内为平坦的平原地形,所以大部分土地都开辟为耕地,林地很少,农业作物分布多,植被覆盖率冬夏季节变化很大。

土壤以棕黄壤为主,上游低矮岗地多沙质土壤,谷地两侧水稻土较多。

二、学法指导主动参与、善于合作、乐于探究,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学习方式,以小组合作为代表的合作学习。

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怎样才能让小组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其有效性和实效性呢?我在地理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实践和探索。

1、教师组织分工,学生明确职责在该节内容教学时,我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10人,组长一名,负责组织工作;副组长一名,负责协调、记录工作。

这样做既可以保证小组学习有序有效进行,又能为全班交流提供方便。

比如,教师检查学生掌握知识时,不用再逐一叫学生名字,可以直接说:“请某个小组来完成。

”教师也可以就同一个问题请不同小组的同学生发言。

这样做利于不同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

问题设计与任务分配:石坝河流域气候与水文的联系————第一组石坝河流域水文与生物的联系————第二组石坝河流域地形与河流的联系————第三组2、有序学习,合作提高教学中,我大都让学生先自学,然后组织小组展示和全班交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专题整体性【知识精析】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自然环境五大要素及其相互关系2.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分析思路(1)判断地理环境的主导性要素。

主要从分析地理位置入手,抓住区域内的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环境要素中的主导性要素。

(2)“一果多因”的推理。

“整体性”是一种分析问题的基本思维模式,在分析、解释一些地理现象时,往往是“一果多因”,需要根据“果”利用发散性思维进行推理“因”。

例如,大陆副热带高压控制地区西海岸的沙漠成因,除大气环流的影响外,还有洋流的影响。

(3)“一因多果”的推理。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之一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在分析某一地理环境要素时,一定要抓住“因”,并分析该因的变化所引起的其他地理因素的变化。

例如,在热带雨林区破坏植被后所引起区域内气候、水文、土壤、生物等方面的变化。

3.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的四大应用(1)分析地理环境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协调一致的关系。

常分析某一区域景观的成因,如结合地理位置分析气温、降水等对生物景观的影响。

(2)分析地理环境某一要素变化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的变化。

一般结合区域图、景观图、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运用各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原理,分析某一地理要素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3)根据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分析一个区域的变化对其他区域的影响。

常结合某一地区环境的变化分析环境问题成因;结合题目提供的自然现象或过程,提取出所描述的自然地理要素,分析与之相关地区内在的关联性和演变运动过程中的因果关系。

(4)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决定了在协调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时,必须考虑陆地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在分析具体问题时要遵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思路,首先明确人类活动所牵的“一发”是哪一要素,进而逐一分析这“一发”的变化所引起的其他要素发生的变化,最终导致“全身”呈现出怎样的变化。

二、地理环境的各要素之间整体性典例分析自然地理环境是由地貌、岩石、大气、水、生物和土壤等地理要素共同组成的,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每一要素通过与其他要素进行物质与能量交换,改变着其他要素的性质,对自然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化起着重要作用。

典例分析如下:三、掌握地理环境整体性答题模板之河》在意大利罗马米兰等地演出,引起当地民众广泛关注。

为进一步向意大利民众介绍京杭运河,运用所学地理知识,据图18简述京杭运河沿线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

(10分)【答案】位于东部沿海地区:地处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以平原、丘陵为主,中部略高、南北地;淮河以北为温带季风气候,植被为落叶阔叶林;淮河以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自北向南有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等河流流过。

【解析】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应从地形地貌、气候、植被、水文、土壤等自然环境要素方面分析。

据图可知,京杭大运河位于东部沿海地区,工程地处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流经天津、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和浙江,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中部略高、南北低;淮河以北为北方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相应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淮河以南为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相应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素养提升】一、选择题(2018·衡水金卷信息卷(五))下图为中国天山冰川面积随海拔分布图,据此完成1~3题。

1.海拔3800~4800m为天山冰川集中发育区,其原因可能是该海拔区间()A.降水量最大 B.受西风影响最大C.受冬季风影响最大 D.降雪量与消融量的差值最大2.天山冰川末端海拔的最小值为2640m,其分布的位置可能为()A.伊犁河流域 B.塔里木河流域C.准噶尔盆地 D.吐鲁番一哈密盆地3.对近50年间天山冰川面积缩小影响最直接的是()A.冬季降水量减少 B.夏季降水量增多C.夏季气温升高 D.冬季气温升高1.D 冰川的发育主要由冰川消融和形成关系决定,而非降水量多少直接决定,A错;西风和冬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冰川发育不仅仅和降水有关,还和气温导致的消融有关,故BC错;山脉或山峰的海拔高度及其在形成与消融平衡线高度以上的相对高差才是决定山地冰川数量多少和规模大小的主要地形要素。

天山3800 ~4800m的降雪量与消融量差值最大,积雪最多,因而成为天山冰川集中发育区。

故该题选D。

2.A 天山位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量的多少对冰川分布海拔有直接影响,所以冰川分布位置最低的流域应当是降水量较大的流域,相对其他三地伊犁河流域受西风带来的水汽影响降水较多,利于冰川的形成。

故该题选A。

3.C 一个地方的冰川面积不是固定不变的。

季节变化就能引起冰川面积的变化:夏季气温较高,冰川面积缩小;冬季气温降低冰川面积扩大。

相对而言,夏季的冰川面积比较稳定,由于这个缘故,冰川面积大都是在夏季最热月进行测定的。

冬季降水量减少和冬季气温升高对冰川形成面积的影响小,AD错;夏季降水量增多,有利于冰川形成面积扩大,B错;冰川面积变化主要看冰川形成与消融关系,而夏季气温升高对冰川面积的减少影响最直接,故该题选C。

(2018·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冲刺卷(二))下图为尼日尔河流量的空间变化图,左边数字表示河段的位置,右边数宇表示该河段位置的年平均流量。

中游河段有许多宽滩及湖沼地带,有“内陆三角洲”之称。

读图,完成4~6题。

4.河段1-6同为热带草原气候,但植被自西南向东北由森林草原过渡到荒漠草原。

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热量 B.水分 C.光照 D.地形5.流水沉积作用最为显著的河段是()A. 2-4 B. 4-6 C. 1-3 D. 8-106.河段6-8流量变幅小的主要原因是()A.降水季节变化小 B.湿地的调节作用C.水分蒸发强度小 D.水库的大量修建4.B 读图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得出尼日尔河源头河段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河段1-6同为热带草原气候,但植被自西南向东北由森林草原过渡到荒漠草原,主要原因是降水的差异,所以B正确。

5.B 读图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得出尼日尔河源头河段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河段4-6流经丘陵、平原地区,海拔较平稳,河流落差小,流水沉积作用最为显著,所哟B正确。

6.B 读图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得出尼日尔河流域内有大面积的沼泽、湿地分布,具有涵养水源、调蓄洪水的功能,因此河段6-8流量变幅小,所以B正确。

(2018·广东省韶关市2018届高三调研考试)森林可以吸收大量的CO2,而森林土壤是CO2产生的重要来源,土壤CO2主要来自于微生物呼吸、植物根呼吸和土壤动物呼吸。

某科研小组对武夷山同一海拔、同一坡向、同一优势树种(米槠林)的土壤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图所示。

据此完成7~9题。

森林土壤CO2排放速率与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和枯枝落叶量的关系示意7.武夷山森林土壤CO2排放量最高值出现在()A. 1~2月 B. 4~5月 C. 7~8月 D. 10~11月8.同海拔、同树种的武夷山东坡比西坡的土壤CO2排放量大,其主要原因是()A.降水较多 B.蒸发较大C.气温较高 D.枯枝落叶较多9.研究表明,天然米槠林土壤比人工米槠林土壤CO2排放量大,最可能的原因是()A.土壤温度较高 B.土壤湿度较大C.土壤含水量较高 D.枯枝落叶量较多7.C 根据图示曲线,森林土壤C02排放速率与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和枯枝落叶量呈正相关,枯枝落叶季节变化较小。

武夷山森林土壤C02排放量最高值出现在7~8月,此时是夏季,气温高,土壤温度高。

降水多,土壤含水量大,C对。

其它时段土壤温度较低,含水量较小,A、B、D错。

8.A 同海拔、同树种的武夷山东坡比西坡的土壤CO2排放量大,其主要原因是东坡是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A对。

蒸发量不是主要影响因素,B错。

两坡的气温、枯枝落叶差异不大,C、D错。

9.D 研究表明,天然米槠林土壤比人工米槠林土壤CO2排放量大,最可能的原因是天然林中的枯枝落叶量较多,人工林有人工管理,落叶量少,D对。

天然林与人工林在土壤温度、土壤湿度、土壤含水量方面差异小,不是主要因素,A、B、C错。

(2018·高考复习全程精练核心卷(三))冰川物质平衡又称冰川物质收支,是指某时段冰川固、液态水的收支状况(正平衡说明冰川增加,负平衡说明冰川退缩)。

斯瓦尔巴地区位于北欧北大西洋暖流的最北端。

下图为该地区某气象站冰川物质平衡统计图。

据此完成10~12题。

10.该气象站冰川物质平衡()A.冬季平衡波动较大 B.总体呈负平衡趋势C.年际平衡变化较小 D.年内季节变化不大11.导致该气象站冰川物质冬、夏平衡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夏季地处迎风坡降水量丰富B.冬季受暖流影响,降水量较少C.夏季气温升高,冰川消融量大D.冬季降水少,冰川积累波动变化小12.斯瓦尔巴地区冰川物质平衡变化,会导致当地()A.生物多样性减少 B.气候变暖加速 C.农业生长期延长 D.岛屿数量增加10.B 由图可知,该气象站从1995-2010年间,总体上夏季冰川物质平衡的数值变化大于冬季,每年冬季冰川物质平衡为正值,且波动小A错,而夏季冰川物质平衡为负值,且波动大,所以总体来看,从1995-2010年,该气象站的年际冰川物质平衡和季节波动较大且呈负平衡趋势,CD错,故选项B正确。

11.C 全球气侯变暖,特别是夏季气温升高使得冰川消融量大,使得夏季呈负平衡C对;该气象站冬季和夏季均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B错;如果夏季降水多,冰川物质平衡应该为正平衡A错;冬季降水多,其冰川物质平衡才能是正平衡,D错。

故选项C正确12.A 读图全年冰川物质平衡变化为负平衡,说明该地冰川在退缩,生态环境恶化,影响北极熊等极地生物生存,生物多样性减少,A对;气候变暖加速是冰川物质平衡呈负平衡的原因,B错;该地区位于极地附近,以冰川为主,无法发展种植业,C错;冰川融化会加剧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和部分岛屿,岛屿数量会减少,D错,故选项A正确。

【点睛】一定要理解题干中冰川物质平衡的定义,正平衡说明冰川增加,负平衡说明冰川退缩,注意把冬夏的平衡数据叠加,可以得出年总平衡为负平衡。

(2016·山西模拟)我国某地区的植被多呈斑块状分布。

在自然降水条件下,该地区结皮斑块产生的径流及其挟带的泥沙和溶解的养分均大量被位于下坡向的灌丛斑块截获。

下图示意该地区植被呈斑块状分布的山坡。

读图完成13~15题。

13.形成a处堆积物的地质作用最可能是( )A.风力作用B.流水作用C.冰川作用D.风化作用14.b处植被的作用主要是( )A.增加空气湿度和地表径流B.增加大风和沙尘天气C.阻止冰川移动D.拦截径流和泥沙15.从植被分布的格局看,该地区最可能位于( )A.荒漠地区B.沿海地区C.湿润地区D.平原地区13.B 读图,根据图中表示径流的箭头可知,形成a处堆积物的地质作用最可能是流水作用,灌丛将流水挟带的泥沙拦截,形成堆积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