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地理专题复习城市复习(共44张PPT)

合集下载

2019高考地理复习—城市专题(城市与城市化)(共71张PPT)

2019高考地理复习—城市专题(城市与城市化)(共71张PPT)
①临近铁路和工业区,交通便利,方便工人的上下班, 但工业生产和铁路运行车辆,会带来噪声污染和空气 污染,影响居民的生活
②位于市区边缘,远离工业区和铁路,环境污染 小,但远离公路主干线,与市区的联系不方便
③附近没有大型的工业 区,邻近森林公园,环 境优美清洁,临地铁, 交通便利,是比较理想 的居住区位
2.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变化的 必备条件是 A.城市服务等级提高 B.城市交通条件改善 C.城市流动人口增加 D.城市生态环境优化
解析 第1题,从图中看出,该特大城市中心商务区白天人
口与1970年比值增大,夜间人口与1970年比值减小,昼夜人
口密度变化加大,这说明在中心商务区居住的人口越来越少,
其服务范围扩大
为城市服务区内的 位于人口稠密地区的
人口 条件
居民提供货物和服 务,服务人口要达 到一定数量(门槛
城市服务范围相对较 小;相反,位于人口 稀少地区的城市服务
人口)
范围相对较大
某一级中心地正常存在所必需的服务范围和服务人数 门槛: 低级商品, 门槛人口低 高级商品, 门槛人口高
图:早点铺和一般餐馆的服务范围
成都市、合肥市、重庆市、浦
华盛顿
东新区
兰州市、延 安市、宜昌 市、西宁市
城市形态例题 1.关于城市形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城市地域形态受城市规划的影响,与所
处地理环境关系不大
B.山区的城市形态受地形、地貌的限制,不
同地区差别不大
C.山区城市用地比较集中,往往形成集中发
展的城市形态
D.沿河谷发展的城市往往形成条带状的格局
城市功能区的形成如下图所示:
主要功能区比较
1.下图为“某特大城市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 口密度变化图”。白天人口主要指工作人口,夜间人 口主要指居住人口。 1.中心商务区白天与夜间人口密度的变化直接反映

2019届高考地理总复习课件:城市化.ppt

2019届高考地理总复习课件:城市化.ppt
有利:合理的城市化可以改善环境
1.影响 不利:过快的城市化会使城市_环__境__质__量__下降, 甚至出现_环__境__污__染__问题
2.生态城市建设 (1)发展_低__污__染__的__节__能__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城市各类活
动对环境的污染;
(2)使城市景观尽可能与_自__然__景__观__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
经济发展水平。
4.意义 (1)带来了_聚__落__形__态__的变化; (2)带来了_生__产__方__式__、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巨大变化; (3)_区__域__社__会__经__济__发展的必然结果,社会进步的表现。
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1.一般表现
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可以表示为
一条_稍__被__拉__平__的__“__S_”__曲线。 2.阶段和形特点
城市化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表现出不同的进程
国家类型 比较项目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起步 时间
早晚 原因
早(英国最早,从 18世纪中叶开始)
工业化早
晚(20世纪中叶以来)
国家独立较晚,工业 化晚
目前 速度
快慢 原因
趋缓(甚至停滞)

城市化已推进到相 民族经济发展,人口
对成熟阶段
增长迅速
城市 人口 比重
(1)下列关于两类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图表示发展中国家
B.乙图表示发达国家
C.目前,甲类国家城市化速度快于乙类国家
D.目前,甲类国家城市化水平高于乙类国家
(2)近年来,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城市人口向郊区、乡 村居民点和小城镇流动,其原因不是 ( )。 A.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 B.乡村及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C.城市经济发展缓慢 D.地铁、高速公路等交通事业的发展 解析 甲类国家城市人口增长缓慢,为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目 前城市化水平高,速度慢。乙类国家城市人口增长迅速,为发 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目前水平低,速度快。发达国家的人们对 环境质量要求提高,而乡村环境优美,随着小城镇及乡村基础 设施的完善及交通事业的发展,人口逐渐从城市向乡村及小城

高考地理总复习——城市与城市化(共60张PPT)

高考地理总复习——城市与城市化(共60张PPT)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生产力取得巨大进步。 一方面,原有城镇规模不断扩大;
另外一方面,新设了一大批市、镇。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高 考地理 总复习 ——城 市与城 市化( 共60张PPT)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高 考地理 总复习 ——城 市与城 市化( 共60张PPT)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高 考地理 总复习 ——城 市与城 市化( 共60张PPT)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高 考地理 总复习 ——城 市与城 市化( 共60张PPT)
城市化的表现
➢ 城市人口数量增加 ➢ 城市用地规模增加 ➢ 城市数量增加,等级提升 ➢ 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上升 ➢ 劳动力从第一产业转到二、三产业
全国建成区面积(km²)
※ 数据来源网络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高 考地理 总复习 ——城 市与城 市化( 共60张PPT)
城市化的表现
➢ 城市人口数量增加 ➢ 城市用地规模增加 ➢ 城市数量增加,等级提升 ➢ 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上升 ➢ 劳动力从第一产业转到二、三产业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高 考地理 总复习 ——城 市与城 市化( 共60张PPT)
2. 与住宅区之间应该设 置有隔离带
住宅
1. 靠近河流获取水源 2. 布局河流下游,污染
较小,自来水厂布局 水
河流上游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高 考地理 总复习 ——城 市与城 市化( 共60张PPT)
典型例题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课件高考地理总复习——城市与城市化(共60张PPT)
地理必修二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之城市空间结构(共69张PPT)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之城市空间结构(共69张PPT)

读图指导 1.功能区类型的判断
(1)看清楚图名和图例。 (2)注意分布的关系,一般商业区分布在中心位置,从里向外 依次是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 (3)抓住各种功能区的典型特征,如住宅区为城市最基本的功 能区,城区内部所占面积最大;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城市外围, 沿交通线分布;商业区所占面积比例最小,更为集中。 (4)注意各种功能区人口密度随时间的变化。
考情概览·备考定向
考纲解读 考试内容 核心知识点
全国卷五年考题统 计
题型
命题研究
城市功能分区

城市内部空间 城市内部空间
结构和不同等 结构的形成及

级城市的服务 影响因素
功能
不同等级城市 的服务功能

城市化的进程

- 内容探究:城市功能区、 城市区位与城市化问题
- 是常考点。重点关注城 市空间结构示意图与城
【排查纠错】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等级高的城市具有的职能,等级低的一定没有。( × ) (2)同一个区域内,等级较高的城市的服务范围包含多个等级 较低的城市的服务范围,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是层层嵌 套的。( √ ) (3)同一个区域内,城市等级是变化的,但变化是有条件的。 (√ )
解析 本题考查城市的空间结构的变化。从图中看出,城市范 围扩大,商业区的分布更广,选项A错误。在原有工业区的基 础上,又出现了4个工业区,选项B错误。湖滨地区的住宅区并 未增多,选项C错误。从图中道路的分布可以看出,中部、南 部路网密度增大,选项D正确。 答案 D
命题角度三 商业区区位条件分析 阅读图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深 度 解 读]
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的判读(常考的 典图示例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7.2城市化课件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7.2城市化课件

ppt精选
7
2.驱动力
驱动 力
含义
因素
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 推力 使人群离开
大;收入低,社会服务短 (乡村) 乡村的因素
缺;自然灾害等
吸引人群来 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保障
拉力
到城市的因 程度高,文化设施齐全,交
(城市)

通便捷
ppt精选
8
3.最主要的标志: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4.意义 (1)带来了 聚落形态 的变化。
第二部分 人文地理(必修2)
ppt精选
1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ppt精选
2
第二节 城市化
主干梳理 夯基固源
高频考点 互动探究
ppt精选
研经析典图考表题 归层纳级技演巧练
3
J 解读考纲 分析考情
权威解读 预测考向
ppt精选
4
ppt精选
5
Z 主干梳理 夯基固源
牢抓基础 强化认知
ppt精选
6
一、城市化 1.概念:人口向 城镇 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 城镇的过程。
ppt精选
27
(2)由图示信息可推测我国目前( )
A.城市化仍处于初期阶段
B.大部分地区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
C.城市化快速发展
D.城市化进程已经完成
解析 第(1)题,1995年以后城市化水平与GDP标准值的差
距迅速缩小,说明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逐渐相适应。第(2)
题,我国城市化水平与世界城市化水平的差距在快速减小,不断
精研细究 通道悟法
ppt精选
17
考点一
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差异 图解考点
ppt精选

2019届高中地理复习--人口城市(共30张PPT)

2019届高中地理复习--人口城市(共30张PPT)

B.老年人口比例逐年下降 D.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增加
5.该直辖市是 A.北京市
B.天津市
√ C.上海市 D.重庆市
三、人口的容量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版)
●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
释其形成原因。
●结合实例,解释城镇和乡村内部的空
●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说明 间结构特征,说明合理利用城乡空间
A.城市新增用地以商业用地为主 B.乡村人口数量持续增长 C.城市人口增长以自然增长为主
√D.农业用地面积有所减少
二、城市化 1、城市区位
2、城市化过程和特点
3、城市化的影响
城 硬化地面 市 平整土地 化 破…坏…植被
环 境
自然 环境
人文 环境
(12年课标卷)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飞速发展,耕地不断被
(2017年课标2)3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白令海峡(图7)宽35—86千米,平均水深42米,最大水深52米,海峡两
侧为山地。在第四纪冰期全盛时,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相连,印第安人祖先由 此进入美洲。冰后期,温度上升,海平面升高,白令海峡形成,亚欧大陆与美 洲大陆间联系受到阻碍。即使在冬季白令海峡封冻时,人们仍难以徒步跨越。
பைடு நூலகம்
D.优化城乡用地结构
(17年课标3)某条城市地铁线穿越大河,途经的主要客流集散地。 图2示意该地铁线各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据此完成4~6题。
4.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的高低
主要取决于
√A.站点的用地面积 B.周边的人流量
C.站点的信息化水平
D.周边的环境质量
5. 根据所处区位和地铁站点综合
服务等级,推测甲、乙、丙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教学课件)(共41张PPT).ppt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教学课件)(共41张PPT).ppt
纬度近海地带
气温适宜、降 水适度
上人口的大城
市大多分布在 降水量不__足__4_0_0
毫米的地区
【预习检测一】 一、城市的区位选择
自然 因素
城市区位
原因
举例
地形
___平__原___地区 有利于城市的兴 起和发展
自然条件优越; 便于基础设施建 设;___交__通___方 便
我国大城市多 分布在地势 第__二__三__阶__梯_上
气候
河流
全面性
区 位
自然资源:
主导性
因 社会
交通
动态性

经济 政治、军事、宗教
条件
科技、旅游
城市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度区 位 作 用 强
农业社会阶段
自然地 理区位
工业社会阶段
经济地 理区位
后工业化阶段
科技、旅游
城市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城市发展阶段
自然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
城 市 影 体上响呈明减显弱,趋但势总。交宗新通教因、因素政素不治减断仍弱出然,现重科。要技,、军旅事游、等
B.在利润的吸引下,不断有新的供应点出现, 原有的服务范围会因此而缩小。这时,该货物的供 应处于饱和。每个供应点的服务范围仍是圆形的, 并彼此相切。
C.如果每个供应点的服务范围都是圆形相切却 不重叠的话,圆与圆之间就会存在空白区。这里的 消费者如果都选择最近的供应点来寻求服务的话, 空白区又可以分割成三部分,分别属于三个离其最 近的供应点。
2.正确表述图中城市等级或 服务范围的是( ) A.苏州市有4个城镇等级 B.昆山服务范围最广 C.常熟、张家港、太仓的 服务范围层层嵌套
√D.苏通大桥建成通车后, 苏州市的服务范围扩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起步早晚、城市化水平高低、目前发展速度
发达 发展中
城市化 起步
早 晚
目前城 市化水 平


目前城 市化速 度


城市化
郊区化
逆城市化
图形
前期
人口 流动 方向
人口由乡村 迁往城市,
中期
人口由市区
迁往郊区
中心城区 城市郊区
乡村或小城镇
人口由市郊 迁往乡村或 小城镇
后期
发展中国家处在初期或中期加速阶段,发达国家处在逆城市 化阶段
城市化对 地理环境 的影响
有利 不利:环境问题、交通问题、住房问题、社会问题 措施
城市化的含义
农业人口
非农业人口
农村地区
城市地区
农业活动
非农业活动
2、城市化的主要表现:
• * 城市人口的增加 • * 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 * 城市数量增加 • * 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衡量国家和地区城市化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
平。加强心组学习,要求班子成员带头 学习,带 头开展 大讨论 。 二是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依托党组(扩 大)会 、集学 习会和 班子碰 头会,坚 持民主 集 制,修订完善“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和“四 个不直 接分管 ”工作 要求。 重组局 机关支 部, 落实局班子成员担任支部书记要求,按 规定组 织开展 “三会 一课”。 落实责 任管控 廉 政风险点,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 状,向监 管服务 对象发 放《征 求形式 主义官 僚 主义问题意见建议反馈表》,开展岗位 廉政风 险点排 查并制 定风险 管控措 施。注 重
危害:一是城市触目惊心超大规模的贫民窟,二是农村 的凋敝。
剩余农产品的出现
城市起源 手工业同农业的分工及商业的出现
集市演变为城市
发展阶段
工业革命前——数量少,规模小 工业革命后——数量增加,规模扩大 二战后——发展迅速,出现特大城市和城市群
城市化 定义、四个表现
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
特点 大城市数量迅速增加,大城市带出现
(4)扩大绿地面积。
第二节 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
城市区位
自然因素:河流、气候、地形、矿产资源
区位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交通、经济基础、生产方式、政治、文化
区位变化
军事、宗教、科技、旅游成为新城市
作用பைடு நூலகம்—对区域发展起主导作用
城市体系 活动——满足城市自身需求及为城市自身以外的地区服务
中心地理论:中心地城市级别越高,服务范围越大,数目
美国作为郊区化最早的国家,同时也是城市蔓延出现最早、最为典型的国家:早在20世纪20~50年代, 美国前往郊区的主要是经济收入较高、拥有私人汽车的白人中产阶级。到了20世纪70年代,随着经济 的发展,私人汽车进一步普及,蓝领阶层等普通民众也有能力迁往近郊,早期郊迁的中产阶级则到更 远的郊区寻觅新居,加剧了人口和城市空间的进一步扩张。到了80年代以后,不仅是居住区,新的工 厂区、办公园区(office park)也纷纷前往郊区。郊区工作岗位的增加又进一步促进了城市人口甚至政 府税收的外迁。这一时期,城市扩张的触角开始伸向原来的森林和农田。 总的来说,城市蔓延是指城市化地区失控扩展与蔓延的现象,它使原来主要集中在中心区的城市活动 扩散到城市外围,城市形态呈现出分散、低密度、区域功能单一和依赖汽车交通的特点。 [1]
严管与激励并 重,制定实施《区安监
城市中心区 (推力因素)
A. 工业高度密集、交通拥挤, 污染严重,环境恶化;
B. 地价上涨,居住条件差。
城市边缘和小城镇 (拉力因素)
A.环境优良。
B.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缩小了城乡差别
阻力减少
现代交通网络和现代通信的发展
畸 形 城 市 化
发展中国家之间,城市化水平也存在较大差异。 拉丁美洲城市化水平接近发达国家(超前城市化)
1. 人口迁移的原因 2. 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 3. 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 4. 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5. 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与联系 6. 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 7. 人口老龄化的原因 8. 我国性别比例失调的原因及产生的后果
打开课本和城市A卷答案最后
第一节 城市发展与城市化 第二节 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 第三节 城市空间结构
探究二:6、分析逆城市化的原因
2018年区安监局局长述廉报告总结 2018年X月底,我从区文新局调任到区 安监局 。在党 风廉政 建设工 作方面, 我时刻 牢 记职责使命,践行“四个亲自”,坚持问题 导向,立 足“补 短板、 建制度 、强管 理、提 质
效”,着力打造“学习型、实干型、实干 型”安监 机关。 一是强化政治理论学习。以常态化开 展政治 理论学 习入手, 建立“半月学 堂”集学 习 制度,原汁原味学习党内最新法规、领 导讲话 指示和 会议精 神要求, 在学习 基础上 强 调理论联系实际,围绕“强监管与促发 展、执 法刚性 与自由 裁量、 主体责 任与本 质 安全”等组织开展大讨论活动,切实提 高安监 工作政 治站位 和全局 同志政 策理论 水
城市空间结构
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地域形态、空间结构)
下图是“我国某城市1990年和2008年的功能区分布简图”,读图完成1—2题。
城市群是城市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最高空间组织形式,是指在特定地域范围 内,一般以1个以上特大城市为核心,由至少3个以上大城市为构成单元, 依托发达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网络所形成的空间组织紧凑、经济联系紧 密、并最终实现高度同城化和高度一体化的城市群体。
城市体系 越少,相互距离越远
长江三角洲城市体系案例
第三节 城市空间结构
城市功 能区
形成—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集聚
主要功能区
商业区—分布在市中心和街道两侧 工业区—在城市外围,沿交通干线分布
住宅区—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城市功 能分区 成因
历史因素—城市功能分区形成基础 经济因素—地租高低(距市中心远近、交通通达度) 社会因素—职业、收入、民族、宗教 政策因素
剩余农产品的出现
城市起源 手工业同农业的分工
商业的出现
集市演变为城市
发展阶段
工业革命前——数量少,规模小 工业革命后——数量增加,规模扩大 二战后——发展迅速,出现特大城市和城市群
城市化 定义、四个表现
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
特点 大城市数量迅速增加,大城市带出现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差异加大(二者差异、畸形城市化)
城市功 能区
形成—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集聚
主要功能区
商业区—分布在市中心和街道两侧 工业区—在城市外围,沿交通干线分布
住宅区—在城市外围,沿交通干线分布
城市功 能分区 成因
历史因素—城市功能分区形成基础 经济因素—地租高低(距市中心远近、交通通达度) 社会因素—职业、收入、民族、宗教 政策因素
城市空间结构
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地域形态、空间结构)
图2反映了土地租金高低除了受距市中心远近外,还 受 交通 因素的影响,图中B处地租值比C地区要
高 (高、低)一些,因为这里 交通通达度高 。
展示交流
图3表明,与市中心距离直接影响地租的高低, 在竞争的环境下,
每块土地用于哪种活动,取决于各种活的
付租能力。
第三节 城市空间结构
城市功 能区
形成—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集聚
主要功能区
商业区—分布在市中心和街道两侧 工业区—在城市外围,沿交通干线分布
住宅区—在城市外围,沿交通干线分布
城市功 能分区 成因
历史因素—城市功能分区形成基础 经济因素—地租高低(距市中心远近、交通通达度) 社会因素—职业、收入、民族、宗教 政策因素
高低 层层 多多 是是 办零 公售 场店 所,
水平方向:以零售活动为主
某条城市地铁线穿越大河,途经主要的客流集散地.如图示意该 地铁线各站点综合服务等级
根据所处区位和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 级,推测甲、乙、丙站点沿线区域为
A. 中心商务区 B. 森林公园 C. 大型住宅区 D. 产业园区
第三节 城市空间结构
下图是“宁夏沿黄城市带规划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沿黄城市带形成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 水源 B. 交通 C. 地形 D. 能源 2.有关图示区域城镇的说法,正确的有 A. 青铜峡市的服务范围最大 B. 城市等级越高数量越多 C. 银川市提供的服务种类最多 D. 平罗位于贺兰的服务范围之内
变式练习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差异加大(二者差异、畸形城市化)
城市化对 地理环境 的影响
有利 不利:环境问题、交通问题、住房问题、社会问题 措施
【感悟城市】: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影响
城市化问题解决途径: (1)建立卫星城,分散城市职能,开发新区。 (2)进行合理规划,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 (3)加强城市管理,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
1、为什么不能将西北绿地改 建为学习(两点)
3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10分) 材料一 性别比是人口学上关于社会或国家男 女人口数量的一种比率,基本以每100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数目为计算标准。根 据自然规律,男女出生的正常比值应该为103~107。而我国目前的出生人口性别 比的平均值已高达117.84,位居世界首位。男女性别比悬殊已成为我国人口工作 难题之一。 材料二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指出,“十二五”时期,随着第一个 老年人口增长高峰的到来,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下图为我国每隔 5年的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示意图(含预测)。 (1)试分析我国性别比悬殊的 原因及其产生的后果。(4分)
下图中甲地所在的国家,农业以畜牧业为主,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货物过 境和港口服务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在甲地形成城市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 A. 港口 B. 地形 C. 气候 D. 公路枢纽 18.该城市发展成为该国首都的优势条 件是( ) A. 位置适中 B. 资源丰富 C. 气候宜人 D. 经济中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