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信用制度,信用制度的概念
湖南科技大学经管学院《货币金融学》阶段性考试(信用的演进)含答案解析
湖南科技大学经管学院《货币金融学》阶段性考试(信用的演进)考试时长 60分钟专业:金融学年级:2019级学号:姓名:一、名词解释:1.信用:道德范畴中的信用主要指诚信,即通过履行承诺而取得他人的信任。
经济范畴中的信用主要指借贷活动,这种借贷行为是指以偿还为条件的付出,偿还性和支付利息是它的基本特征。
2.高利贷:以极高的利率为特征的一种借贷活动,它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是占主导地位的基本信用形式。
其特点是利率极高,且不稳定。
3.实物借贷:以实物为标准进行的借贷活动,即贷者把一定的实物贷给借者,借者到期以实物形式归还本金,并以实物形式支付利息。
在前资本主义社会,实物借贷是一种很普遍的借贷方式。
4.货币借贷:以货币为标的进行的借贷活动,即贷者把一定数额的货币贷给借者,借者到期用货币归还本金,并用货币支付利息。
货币借贷更灵活,是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主要借贷形式。
5.金融:金融是货币运动和信用活动的融合体。
6.国际信用:是指跨国的借贷活动,即债务人和债权人不是同一个国家的居民。
国际信用活动状况是一个国家国际收支平衡表统计和反映的内容之一。
7.债权信用:指当事人之间通过建立债权债务关系进行的融资活动。
8.股权融资:通过发行股票进行的融资活动。
在股权融资活动中,当事人之间的关系是权益关系,提供资金者即股东,对入股资金不能要求偿还,但可从公司的收益中得到回报。
9.直接融资:资金供求双方通过特定的金融工具直接形成债权债务关系或所有权关系的融资形式。
其工具主要有商业票据、股票、债券等。
10.间接融资:资金供求双方不构成直接的债权债务关系,而是分别与金融中介发生债权债务关系的融资形式。
其典型形式是银行的存贷款业务。
11.企业信用:是指以企业作为融资主体的信用形式,即由企业作为资金的需求者或债务人的融资活动。
其主要形式包括商业信用、银行贷款、债券融资和股权融资等。
12.信用评估:是对企业、金融机构、社会组织和个人履行各类经济承诺的能力及可信程度的评价,主要是偿还债务的能力及其可偿债程度的综合评价,评估结果通常用特定的等级符号来表示。
中国的信用制度
虚假出资是指公司发起人、股东并未交付货币、实物或者未转移财产所有权,而与代收股款的银行串通,由银行出具收款证明,或者与资产评估机构、验资机构串通由资产评估机构、验资机构出具财产所有权转移证明、出资证明,骗取公司的登记的行为。
根据《公司法》第208条规定,对于虚假出资的公司发起人,股东,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并处以虚假出资金额5%以上10%以下罚款的行政处罚。
依《刑法》第159条的规定,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虚假出资金额或者抽逃出资金额2%以上10%以下罚金。
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头版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2001年4月18日)的规定,公司发起人、股东违反公司法的规定未交付货币、实物或者未转移财产权,虚假出资,或者在公司成立后又抽逃其出资,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1)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给公司、股东、债权人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累计数额在10万元至50万元以上的;(2)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①致使公司资不抵债或者无法正常经营的;②公司发起人、股东合谋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的;③因虚假出资、抽逃出资,受过行政处罚二次以上,又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的;④利用虚假出资、抽逃出资所得资金进行违法活动的。
(二)建立和完善企业信用制度是信息不对称条件下金融市场的一种必然选择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是金融市场的一个明显特征。
在合同订立到债务还清之前的这段时间内,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会诱使借款人脱离监控,道德风险可能导致擅自改变资金用途,增大资金运用的风险。
由专门的资信评估机构对企业信用进行评估,进而建立企业信用制度,就是克服由信息不对称和不完全所带来的种种金融交易困难的一种有效的制度安排。
“三角债”通常由甲企业欠乙企业的债,乙企业欠丙企业的债,丙企业又欠甲企业的债以及与此类似的债务关系构成。
诚实守信制度
诚实守信制度诚实守信制度是一种法律和道德规范,是指个体或组织在交往、交易和合作中应遵守的诚实、诚信和守信原则。
这一制度的核心是信用和信任,它对于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商业和社会关系至关重要。
诚实守信制度涵盖了充分披露信息、遵守合同、履行承诺、守法合规等方面内容,对于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诚实守信制度在商业活动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商业领域,诚实守信不仅是企业与客户建立起的基石,也是企业与供应商、合作伙伴以及其他利益相关方之间建立信任的关键要素。
只有通过真实、准确和透明的信息披露,企业与其他利益相关方才能在诚信的基础上建立起稳固的商业关系。
同时,诚实守信也是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的基本要求,有助于防止欺诈行为和不正当竞争的发生。
其次,诚实守信制度对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在社会层面上,诚实守信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基础。
只有秉持诚实守信的原则,个体和组织才能相互信任、相互理解,进而形成一种稳定和谐的社会关系网络。
此外,在政府治理中,诚实守信也是保证公共利益和社会正义的重要保证。
政府需要以身作则,遵守守法诚信的原则,推动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诚实守信制度还对于法律和道德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无论在传统社会还是现代社会,诚实和守信都被视为高尚的美德。
遵守诚实守信制度可以提升个人和组织的声誉和形象,也有利于树立正面的社会形象。
同时,诚实守信也是法治社会的基础,是建立和维护法律秩序的基本前提。
只有个体和组织遵守法律规定,守法合规,才能确保社会的稳定和法制的有效实施。
在诚实守信制度的执行过程中,相关监管机构和法律体系发挥着重要作用。
监管机构应建立健全的监管制度和执行机制,对违反诚实守信原则的行为进行严厉的追责和处罚,并对诚实守信的个体和组织进行表彰和奖励。
法律体系应对诚实守信原则进行明确的规定,建立起多层次、全方位的法律保护体系,以保障诚实守信制度的有效实施。
总结起来,诚实守信制度是一种法律和道德规范,体现了诚实、诚信和守信的原则。
企业信用制度
企业信用制度
是指建立和完善企业信用信息管理和监管体系,以便从全面、准确、及时的角度评估和监管企业的信用状况。
企业信用制度的目的是保护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环境,促进诚信经营,减少企业违法违规行为,提升企业的信用等级和声誉。
企业信用制度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信用记录与评级:建立和管理企业信用档案,记录企业的信用历史和行为,对企业进行信用评级。
这些信息可以包括企业的注册资本、经营状况、纳税记录、法律纠纷等。
2. 信用信息公示:向公众公示企业的信用信息,包括信用评级、信用报告、违法违规记录等。
这可以让消费者、合作伙伴和监管机构了解企业的信用风险。
3. 信用奖惩机制:建立奖惩制度,对诚信经营的企业给予奖励和优惠政策,对信用不良的企业给予处罚和限制。
这可以激励企业遵守诚信原则,同时惩罚不守信的企业。
4. 监管和执法: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和执法力度,及时发现和处理企业的违法违规行为,提高市场经济的秩序和规范。
企业信用制度的实施可以提高企业的诚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同时,它也可以为消费者和合作伙伴提供可靠的参考和保障,避免与信用不良的企业合作。
第 1 页共 1 页。
什么是信用制度,信用制度的概念
什么是信用制度,信用制度的概念篇一:各种信用制度的特点一、各种信用制度的特点:1、商业信用:a、商业信用与特定商品交易紧密结合在一起;b、商业信用过程中债权人和债务人是工商企业;c、商业信用的动态与产业周期各阶段产业资本的动态一致;d、商业信用是一种直接信用具有社会普遍性、分散性和自发性2、银行信用:a、银行信用中提供的资本是从产业资本循环中游离出来的资本b、银行信用反映着以银行为一方以其他经济主题为另一方的信用关系c、银行信用的动态与产业周期各阶段产业资本的动态不同d、银行信用扩大了信用的界限3、国家信用:a、安全性高风险小b、具有财政和信用的双重性c、用途具有专一性4、消费信用:a、非生产性b、期限较长c、风险比较大5、国际信用:a、规模大b、风险大且具有双向性c复杂性d方向上不对称二、为什么把股票集资看作一种信用关系首先股份公司的资本所有权和经营权在形式上分离股东即所有者一般不直接经营而是邀请经理经营经理虽有支配实际资本的权利但没有所有权其次股份公司筹集资金后投资者不必具体过问生产经营的过程而只获得股息和分红收入这一点类似于存款者的存款取息再次投资者如需要现金可以随时出售股票具有很强的流动性最后股份公司的存在以信用关系的普遍发展为前提条件三、利率的分类1、按市场规律划分2、按能否调整划分3、按期限划分4、按市场范围划分5、按实际经济的影响划分(名义实际)6、按利率的执行情况(一般优惠)7、按融资主体(再贴现率银行同业拆借利率银行存款利率银行贷款利率民间借贷利率)五、影响利率的主要因素:1、平均利润率2、经济运行周期3、借贷资金的供求状况4、物价水平5、央行的货币政策6、银行的成本和贷款对象7历史利率水平8国际利率水平六、利率对经济的调节作用:1、对宏观经济的调节:1)聚集社会闲置资金2)调节经济结构3)调节信贷和投资规模4)调节货币流通5)影响企业的生产、投资规模6)调节国际收支平衡2、对微观经济的调节:1)提高企业资金使用效率2)改变人们的储蓄和消费行为八、货币供求均衡的概念及含义:概念:指示剂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基本一致表现为物价相对稳定经济稳定增长的长期趋势三层理解:1货币均衡是指货币供给和需求基本相等2均衡包括供求总量的相等和供求结构的一致各个主体在市场上提供的商品和劳务都能等价交换3货币供求在一定幅度内相互偏离的广义均衡九、引发通胀的原因及治理对策:原因:1、财政性过量发行(财政赤字);2、信用膨胀——信用的过度扩张;3、投资规模扩大;4、外贸的巨额顺差和大量国外游资的涌入治理对策:1、财政金融紧缩政策:(需求拉上型)2、工资——物价管制:(成本推进型)冻结、管制3、实施供给政策:减税削减政府公共开支限制货币供给增长率4、币制改革:(恶性通胀)5、结构调整:微观的财政/货币政策6、保持经济低速增长7、国际紧缩政策十、通胀的分类:1、需求拉上型通胀;2、成推进型通胀:1)工资推进型2)利润推进型;3、心理预期型通胀:1)适应性预期2)合理预期;4、结构性通胀;5、输入型通胀十一、商业银行:1、定义:是各国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通过吸收单位存款和个人存款从事贷款发放、投资等获取利润的企业2、特点:利息水平相当信用功能扩大具备信用创造功能(最本质的特征)3、基本职能:信用中介支付中介信用创造调节经济金融服务4、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三性原则: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安全性:要求商银在经营活动中必须保持足够的清偿能力尽量避免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保证银行的经营与发展流动性:要求商银能够随时应付客户提存满足必要的贷款需求包括资产流动性和负债流动性效益性:要求商银在可能的情况下尽可能的追求利润最大化这是商银经营活动的主要动力和最终目标有其性质决定三者关系:既有统一的一面又有矛盾的一面必须寻求三者的最佳组合但往往只能在牺牲其它两项的基础上来使另一项增加如何在三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在保障银行资产安全的条件下将利润率提高到最大限度是商银经营管理的核心内容十二、货币政策的含义:一国央行为了实现其既定的宏观经济目标针对货币供给量以及信用量进行调控所制定和采取的方针和措施其构成要素:货币政策工具中介目标最终目标三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正向传导、逆向制约货币政策的目标: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目标为: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十三、货币政策工具:1、、一般性政策工具1)存款准备金政策:含义:央行在国家法律所赋予的权力范围内通过规定和调整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缴存央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间接调节货币供给量的金融手段作用机制: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会影响货币乘数影响超额准备金影响社会公众信用需求的预期缺点:能量太大对经济的震动太大;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可能会使超额准备金率较低的银行立即陷入流动性困境优点:主动权在央行对货币供给量产生迅速有力的影响对货币供给量的调控比较客观公平受外界干扰较小较准确地体现央行的政策2)再贴现率:含义:通过调整再贴现率来调整利率调节经济的手段作用机制:影响利率总的水平影响利率的结构产生一种告示效应防止金融恐慌的作用缺点:缺乏对商业银行的强制性影响其告示效应是相对的不确定的优点:有助于央行发挥最后贷款人的作用具有调节的灵活性和微调性既能调节货币供给总量又能调节货币供给结构3)公开市场业务:含义:央行以某一时期的货币供给量指标为依据通过在金融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来控制货币供给量影响利率水平的行为作用机制:影响利率、商银的超额准备金调节长短期证券市场的利率结构和利率水平缺点:缺乏对商业银行的强制性影响收效比较缓慢对技术要求比较高优点:央行始终处于主动地位灵活精巧的进行调节可以经常性持续性的操作产生一种连续性的效果具有极强的可逆性操作迅速2、选择性政策工具:证券投机的信用管理消费信用管理不动产放款管理优惠利率预缴输入保证金3、直接信贷管理:信用总额管理流动性比率管理利率管制直接干预4、其他政策工具:道义劝告窗口指导判断一个货币政策工具的好坏从5个方面判断:对利率、货币供给量、商业银行行为、大众心理预期的影响程度有一定的伸缩性十四、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1、制定目的:表明货币政策实施进度为央行提供追踪目标便于央行随时调整2、选择标准:1)可测性:经济变量数据容易收集且准确;2)可控型:经济变量数据央行可以容易控制;3)相关性:中介目标与最终目标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央行通过对中介目标的控制和调节来促进最终目标的实现;4)抗干扰性:能准确传达央行的意愿3、政策目标包括货币供给量和利率1)货币供给量的特点:其变化直接影响经济活动央行对其控制力比较强与货币政策的意图联系紧不容易把政策性效果和非政策性效果相混淆;缺点:不能正确预测其效果货币供应量对经济调节滞后且是个多层次的概念2)利率的特点:央行容易控制数据容易获得与最终目标的相关性强;缺点:因缺乏对预期通胀率的计算难以控制其数值利率对经济活动的调节更多地依赖于经济主体对经济收益变化的敏感性容易把政策性效果和非政策性效果相混淆两个政策目标只能二选一不能同时选择4、操作目标包括银行准备金和基础货币5、关系:操作目标是货币政策工具的直接作用对象是货币政策工具传递的首个目标是短期调节;政策目标是操作目标的直接作用对象是政策传递的间接目标是中长期调节十五、货币政策传导机制:1、机构传导:央行调整对银行的再贴现率—商银的可贷资金量—商银的存贷率—调节市场资金供求关系使市场利率按央行调节的目标发生变动2、市场传导:央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调节市场资金供求状况—商银利率和市场利率作用货币政策的时滞:内部时滞、中期时滞、外部时滞四、主要的利率决定理论及基本内容1、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理论基础是剩余价值论以剩余价值在不同资本家之间的分割作为研究的起点内容:a、利息是货币资本家从只能资本家那里分割出来的剩余价值其表现为利润利息率取决于利润率该利润率为平均利润率b、由于利率取决于平均利润率利率有以下三个特点平均利率有不断下降的趋势平均利率在一定阶段内具有相对稳定性平均利率的决定具有必然性也有一定的偶然性2、西方利率决定理论:1)古典学派的储蓄—投资理论(纯实物):社会上存在单一利率水平在该利率水平下经济运行处于充分就业的平衡状态该状态不受任何货币数量变动的影响它强调非货币因素在利率决定中的作用2)流动性偏好理论(凯恩斯):r取决于货币供求状况“流动陷阱学说”—当G供给曲线M’与L平行部分相交时r将不再变动G供给上升将导致S上升不会对r 变动产生影响3)新古典学派的可贷资金理论:4)IS—LM框架下利率的决定(希克斯汉森):社会上存在实物市场与货币市场这两个市场只有两个市场同时达到平衡即LM与IS相交其交点才能决定利率和收入水平七、主要货币需求理论的基本内容:1、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1)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流通量决定于一定期间内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和货币流通速度2)货币的数量不影响价格水平商品的价值决定商品的价格;是一种定性的分析不是定量的研究;研究的是交易性的货币需求2、费雪的交易货币需求理论:1)假设:假设商品流通速度V是一个常数;假设商品交易数量T是一个常数;假设物价水平P 是一个被动决定的值2)内容:物价水平会随流通中货币的数量变动而正比例的变动3、剑桥学派的先进余额需求理论:Md=kPy4、凯恩斯流动偏好理论(货币需求理论)1)货币需求是特定时期能够且愿意持有的货币的两人们之所以愿意持有货币原因是流动性偏好;2)三种动机诱发人们的货币需求:1交易动机(所得动机营业动机)2预防动机3投机动机:通过对市场利率的预测在现金和政权的选择中所获收益货币需求是交易需求和资产需求的总和5、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认为影响人们货币需求的因素:1财富总额2物质财富占总财富的比例3货币和其他资产的预期收益率4人们持有货币所的效用及影响效用的因素Md/P=f(y,w,rm,rb,re,1/p,dp/dt,u)注意:1货币需求不仅是利率的函数亦是所有资产收益率达函数2引入了物价水平和物价变动率3他强调货币需求的相对稳定性货币供给增长速度要与GNP增长保持一个稳定的比例三者比较:马费:同—持币动机相同;异—物价水平与货币数量是否有关在;剑与费:(1)费强调的是货币的媒介功能;剑强调货币的资产功能(2)费是从宏观角度分析的关注经济改革等对货币的影响剑从微观角度分析货币需求关注人的心理主观与其对货币的影响是一重大进步篇二:9、信用概念的制度分析信用概念的制度分析:摘要:信用的基本要义是对借的偿还利息作为信用的伴生物构成信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国家中严格的信用关系是建立在对私有产权保护的基础上的这既是信用的经济基础也是它的法律基础传统计划经济中与其说有良好的信用关系不如说有严格的财经纪律中国信用危机的典型表现是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它加大了经济增长的边际成本降低效率改革的出路一是对国有商业银行体系进行改革二是转变政府职能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信用经济但在我国现阶段的经济生活中信用观念淡漠已成为银行产生不良贷款和制约信用制度发展的重要原因本文从分析信用的概念入手分析信用产生的经济基础和法律基础并对完善和发展我国的信用体系提出建议一、什么是信用在《新帕格雷夫经济大辞典》中对信用的解释是:“提供信贷(Credit)意味着把对某物(如一笔钱)的财产权给以让度以交换在将来的某一特定时刻对另外的物品(如另外一部分钱)的所有权”《牛津法律大辞典》的解释是:“信用(Credit)指在得到或提供货物或服务后并不立即而是允诺在将来付给报酬的做法”黄达主编的《货币银行学》对信用的解释是:“信用这个范畴是指借贷行为这种经济行为的特点是以收回为条件的付出或以归还为义务的取得;而且贷者之所以贷出是因为有权取得利息后者之所以可能借入是因为承担了支付利息的义务”综上所述信用的基本要义是对借的偿还信用还有一个伴生物即利息它构成信用的不可分割的部分但是信用偿还的经济基础?如果借款者到期拒绝偿还是否可以寻求法律保护?法律保护的依据何在?二、信用的经济基础和法律基础在西方的文献中不大容易找到为什么会产生信用的讨论如借钱为什么一定要还如果不还如何处置?这或许是因为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中保护私人产权是宪法的基本要义不同的财产所有者在交换其财产时必须实行等价交换的原则如果是价值的单方面转移必须用契约的形式约定偿还的时间和条件以保证财产的权利《新帕格雷夫经济大辞典》解释说:“产权是一种通过社会强制而实现的对某种经济物品的多种用途进行选择的权力”产权是一系列权利的组合包括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支配权、索取权、继承权和不可侵犯权对产权主体利益的保护在操作上直接体现为对侵权行为造成的损失加以赔偿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法律赔偿二是衡平赔偿前者是指由法律裁定侵权人向权益人进行赔偿;后者是以“禁令”的形式禁止行为一旦侵犯要受到严厉处罚和制裁信用关系是产权关系的延伸债务人不履行合同就是对债权人财产权利的侵犯也就是违背了宪法和法律对产权的保护方式在深层次上实际是国家功能与产权的关系问题因此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国家中严格的信用关系是建立在对私有产权保护的基础上的这既是信用的经济基础也是它的法律基础三、审视计划经济中的信用关系改革开放之后有两次影响很大的信用危机一次是90年代初的三角债发生在企业之间;一次是90年代末的银行不良资产发生在企业与银行之间这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中是没有发生过的这是否意味着计划经济中存在着良好的信用基础我们可以继续沿用计划经济的信用管理办法呢?一是单一的银行信用没有资金的体外循环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中实行大一统的银行信贷管理体制银行系统虽然几经分合但基本上可以看做只有中国人民银行一家银行它既制定政策又办理业务;同时对企事业单位实行严格的现金管理工资发放由工资总额控制企业收支两条线不允许坐支100元以上的交易必须用支票这种制度保证了将整个社会资金的运行严密地控制在银行也就是政府的手里二是托收承付的银行结算制度银行具有监督企业按时清偿债务的职能当时的大宗交易必须通过银行进行结算销售方将销售凭证交由自己的开户行委托银行为自己收款;银行再将有关凭证交由购货方的开户行;购货方承付后其开户银行就可以划款了在这一过程中银行有监督企业按时付款的职能与之相关的还有银行信贷计划方面的保证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中企业的生产计划、原材料调拨计划、工资水平、产品价格和销售由政府主管机构制定银行按照企业的生产计划制定其贷款计划分为定额流动资金贷款和超定额流动资金贷款(满足临时性资金需求)在卖方市场的经济环境中几乎不存在产品卖不出去的可能所以企业在生产、销售、分配甚至原材料购进等方面没有自由权的情况下主观上很难产生拖欠别人货款的意愿因此虽然计划经济中不同的债权人和债务人在产权归属上高度统一但拖欠债务尤其是长期拖欠债务的现象极少发生但这不等于在计划经济中存在着良好的信用关系因为在当时情况下企业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不是法律意义上的契约关系没有相应的法律来解释和保证债权人和债务人的权利义务而是靠诚信的道德和产权主体的行政手段来维系和调解因此传统计划经济中与其说有良好的信用关系不如说有严格的财经纪律四、审视同一产权主体内部的信用关系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合同法》、《担保法》、《银行法》和《企业法》等一系列法律文件的颁布在法律层面上明确了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的信用关系这里要讨论的问题是:在同一产权主体内部是否会建立真正的契约关系如果同属一个产权主体的两个企业之间出现了信用纠纷谁是最终仲裁者?很显然从形式上任何法人和自然人都可以签订合同与对方建立契约关系但是如果出现了合同纠纷就涉及了财产的处置权问题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同属一个产权主体——国家政府作为国家的代理人有权处理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的资产也就是说政府拥有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资产的处置权信用是财产使用权和索取权在金融领域的体现金融运行的基本特征是GG’当借款者不能按合同规定归还贷款时贷款者的财产索取权无法实现这时就可以寻求法律的保护也只有作为国家机器的司法机构才有权力对公民的财产纠纷进行仲裁但是如果借贷关系发生在一个产权主体内部即借贷双方同属一个产权主体那么产权主体就有权力对借贷双方的利益进行调节和仲裁尤其是司法不独立时政府的权利与法律的责任在很多领域是重叠的当履行和约的成本大于毁约的收益时产权主体会按照对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处置财产纠纷而不会是将信用原则放在第一位这是符合经济学的逻辑的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政府要求银行贷款给指定的企业或者要求银行豁免企业的债务这都是政府所有者权利的具体化换言之当国有银行和国有企业作为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的矛盾激化到必须进入法律程序有可能导致一方的破产或倒闭时他们共同的所有者——政府(国家)就有权力出面制止这时政府就是债务纠纷的最终仲裁者例如最近政府在处理国有银行不良资产时采取了两大举措:一是成立资产管理公司收购了国有商业银行14000亿的不良资产表明政府承认这部分贷款的合理性或合法性;二是完成了金额4000多亿涉及600多户国有重点企业的债转股将国有企业所欠银行的债务转为国有商业银行对企业的股权(戴相龙行长在“XX不良资产处理国际论坛”上的讲话)这实际上是通过银行贷款对企业追加了资本金这种处理办法带有明显的财政性质但从政府的角度看所付出的交易成本最低并且完全没有违背产权的法律规定五、政府干预为什么会导致银行创造不良贷款?当政府直接介人信用关系时为什么常常会导致经济的低效率?首先分析国家的性质政府是国家的代理人国家作为阶级统治的工具具有双重目标特征:第一是通过降低交易费用使社会总产出最大化以增进全体人员的福利;第二是确保统治集团垄断租金最大化作为国家的代理人政府的行为必将受到国家双重目标的约束一方面政府会不遗余力地通过法律建设、制度建设、机构建设和设施建设等方式积极建立和保护有效率、低成本的交易秩序;但另一方面就有可能牺牲经济效率确保统治集团利益的最大化历史的选择往往是国家首先确立统治集团收益最大化的规则然后再确立和追求降低交易费用的效率原则因此诺斯曾指出:“在使统治者(和他的集团)的租金最大化的所有权结构与降低交易费用、促进经济增长的有效率体制之间存在着持久的冲突这种基本矛盾是社会不能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根源”仍以“债转股”为例在理论上对国有企业在银行的逾期贷款有三种解决办法:(1)银行以某种方式放弃追索权:(2)政府出钱代为偿还;(3)执行法律程序从同一个产权主体的角度三种解决办法均不涉及财产主体的变化但是不同的解决办法的外部影响尤其从建立信用制度。
第一章 信用与社会信用体系
(三)信用管理
信用管理是指对信用交易中授受信用的主体的信
用进行专门管理的活动。
信用交易是指在交易中,您作为交易的一方向对
方承诺在未来偿还的前提下,对方向您提供资金、 商品或服务的活动。比如,商业银行向您发放贷 款,或您享受先服务后付费,产品赊销、赊购等, 这些交易就属于信用交易。
(二)信用服务(见第二章)
实体信用与社会信用信息管理与服务
信用信息管理与服务的参与者有各种信 用中介机构(如征信公司、资信评级公 司等),它们以社会实体信用活动为基 础,以政府部门、金融部门、企业、个 人为主要客户,以经营并销售信用信息 与信用产品、提供专业化和社会化的信 用服务为手段。
主要信用服务:征信(企业征信、
??信用总规模信用总规模政府部门负债金融部门负债政府部门负债金融部门负债非金融企业部门负债居民部门负债非金融企业部门负债居民部门负债??金融与非金融部门信用规模金融与非金融部门信用规模金融部门信用规模金融部门信用规模金融部门负债金融部门负债货币货币准货币金融机构债券通货企业存款居准货币金融机构债券通货企业存款居民储蓄存款金融机构债券民储蓄存款金融机构债券非金融部门信用非金融部门信用总信用总信用金融部门信用政金融部门信用政府部门负债非金融企业部门负债居民负债府部门负债非金融企业部门负债居民负债??公共部门信用规模与私人部门信用规模公共部门信用规模与私人部门信用规模公共部门信用公共部门信用政府信用政府信用中央政府负债地方政府负债政府职能部中央政府负债地方政府负债政府职能部门负债门负债门负债门负债债券应付账款向银行的借款及透支债券应付账款向银行的借款及透支私人部门信用私人部门信用非金融企业信用个人信用非金融企业信用个人信用??非金融企业信用规模与个人信用规模非金融企业信用规模与个人信用规模非金融企业信用非金融企业信用非金融企业部门负债非金融企业部门负债公司债券商业赊购款银行贷款抵押公司债券商业赊购款银行贷款抵押个人信用个人信用居民负债居民负债消费信贷抵押商业赊购及分期付款消费信贷抵押商业赊购及分期付款专家学者的研究结论
信用与社会信用体系
-刘光明《论市场秩序与企业信用》
补充内容一
加强企业信用建设刻不容缓
• 六、企业信用好坏关系人类社会可持续 发展
• 全国每年因逃废债务、产品质量低劣、制假售 假、“三角债”造成的损失和现款交易增加的 各种成本约占到我国GDP的10% • 据估计,我国年均假冒伪劣产品的产值在1万 亿元以上,相当于一年国内生产总值的5%左 右。生产这些不具有使用价值的产品,仍然要 消耗大量的能源、原材料和其他资源。
补充内容一
加强企业信用建设刻不容缓
补充内容一
加强企业信用建设刻不容缓
• 山西疫苗
补充内容一
加强企业信用建设刻不容缓
• • • •
(四)证券市场一度成为风险重灾区 上市公司虚假信息 大股东疯狂占有上市公司资金 证券公司大量挪用客户保证金
补充内容一
加强企业信用建设刻不容缓
• 三、企业信用好坏关系到国家形象 • 俄罗斯 • 跳蚤市场
参考书
• 《社会信用体系知识读本》
(主编徐宪平、执行主编黄卫东) 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5年12月
补充内容一
加强企业信用建设刻不容缓
• 一、企业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
• • • • • •
• 如果上述“没有”均成立,那么人类将回到原始社会
(一)信用是市场经济的灵魂 没有信用就没有货币 没有信用就没有交易更没有赊购赊销 没有信用就没有银行和信贷 没有信用就没有股票和债券 没有信用就没有现代企业制度
加强企业信用建设刻不容缓
• • • • • •
二、我们正面临严重的企业信用危机 (一)合同履约率低 合同交易只占整个经济交易量的30% 只有50%能够得到履行 (二)恶意逃废债务 逾期应收账款占贸易额的比重超过5% ,为发 达国家的10到20倍 • 三角债上万亿元 :不赊销等死,赊销找死
信用的定义
什么是信用?所谓信用,一种简明的解释是,信用即承诺的可期性。
或者说,信用即委托(方)与受托(方)之间的责任承诺。
既然是一种责任承诺,也就意味着信用只能是一种有条件的相互性信任担保和平等对应的信用责任。
在现代社会中介化、公共化程度空前提高的情况下,发生信用关系的双方的相互性责任承诺,需要通过诉诸于社会法制规定、契约合同、社会中介机构或组织(如,银行、公证机构等等)来给予确认和担保。
但这并不意味着信用仅仅是一种外在的规范。
信用具有个人美德伦理和社会规范伦理的双重特性。
现代社会的信用体系本身就是由个人信用系统和社会信用系统两个基本方面所共同构成的:个人信用系统是指根据社会个体的收入和资产、已发生的借贷与偿还、信用透支或信用消费、不良信用行为所受处罚和诉讼的情况,对个人信用等级的评价、记录,以及根据上述情况所确定的是否对某个人发放信贷、信贷的规模之金融评价制度和社会对待方式。
一般意义上的个人信用还可较为宽泛地理解,个人在包括经济交易在内的各种社会交往中所表现并获得社会或群体确认的可信任的人格品德,是一种诚实人格和信任美德的自律约束所实现的个人自觉承诺。
但要确认个人的人格信用品德,就需要有必要的社会调查机制、个人资信的经验事实证据、以及客观公正的社会评估机制和标准,非如此不足以确证个人的人格信用品德。
在此意义上,即使是个人信用也不只是一个个人美德的问题,而且还是、甚至更重要的是作为社会公民的公民道德问题,或者是作为某种特殊群体(政治党派、宗教或文化共同体、利益集团等等)成员的成员道德问题。
与个人信用系统相比,社会信用系统要更为复杂一些。
它是依据国家法制体系和市场规则体系所建立、维持和实现的社会普遍有效的责任信用体系。
因此,社会信用实际由制度信用和市场信用两个基本方面构成。
制度信用是现代社会信用的规范基础,是以国家法制秩序确立的强制性信用行为法则,不容违反。
市场信用一般是指通过经济契约或商业合同所确立的信用规范,它同样得到国家法制的支持,同时也得到商业文化或市场环境的支持。
信用即是一种道德品质,也是一种制度和规则申论
信用即是一种道德品质,也是一种制度和规则申论什么叫信用?不仅是个人的品性,更是整个社会的道德标准。
信用的内涵更是深刻,它不仅包含了一种道德品质,更是一种制度和规则。
信用是指一种信任和尊重,它不仅指的是一种道德规范,更是一种交往形式。
在这种交往形式中,一方承诺按照规定、时限、数量或者质量完成任务,另一方按照规定负责合理的报酬;当交易完成后,双方保持良好的信用关系,坚守着自己的承诺。
因此,信用是社会道德准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代表着一种社会关系的可靠性和可信赖,也代表着一种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的贯彻。
一个社会,要发展起来,必须有良好的信用环境,这将构成一个全新的社会秩序。
就像贸易一样,当涉及到金钱或物资时,信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双方只有信任和信用才能共同发展,否则他们只能以财物作为交换,而真正的双赢则被遗忘在角落里。
另外,信用还可以帮助企业实现长期发展,因为它能够让企业得到更多的融资,企业的信用可以作为一种担保,可以让企业更快地实现发展,使它能够更好地把握商机,实现更多的经济收获。
信用是一种道德品质,它构成了社会的制度和规则,根植于人的本性中。
而且,信用不仅是个人的品质,更是家庭的基因,因此,家长和学校都在培养孩子们的信用素养,从小就让他们意识到信用是一个人生活和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让他们了解到信用不仅可以让自己在生活中有所得,在社会上更能获得尊重。
信用不仅是一种尊重,也是一种责任,而作为一种社会的责任,政府、法律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政府要维护企业负责任的态度,积极推动企业自律,建立起科学有效的诚信制度。
例如,政府可以严格执行法律,对不负责任的企业予以处罚;同时政府也要配合企业通过促进诚信意识概念的普及,加强消费者对诚信制度和规范的了解,使诚信成为一种常态。
对于个体而言,保持良好的信用记录也是拥有一个良好的社会形象的基础,只有严格的自律,才能够长期保持良好的信用记录,做到积极守本、勤俭节约,这也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尊重的一种做法。
关于马克思恩格斯的诚实信用思想
ABSTRACTTheHonestandCredit7IhoughtofMarxandEnf≯lsisoneoftheimportantpartofMaD(ism.OnthebasisofdeVel叩ingtheusefulanddiscardingtheuselessoftheHonestandCreditthoughtofAntiquity’sandtheW色stemscholars’,theysearchedthecommoditymanufacturingandcommoditycirculaIing,analyzingtheessenceconnotationandthefunctioninsocietyadequately,puttingforwardmanyimportantviewpoints,composedtheMarxandEngels’HonestandCreditthoughtwhichconceivedinnoVatingspirit.Basedontheinvestigationsoftheback{rroundoftheHonestandCreditThoughtofMarxandEngels,IconcludethemainViewpointsofit.one,creditsVstemisoneofimportantcharacteristicofCapitalisticProductionMode.7I’wo,thenaturalIybaseofCapitalisticCfeditSystemisthecurrencyquathepaymentmeans.Three,theeme玛enceandexistofCreditSystemisdeVelopingtheusefulanddiscardingtheuselessofCaDitalisticProductionMode.Four'theuninlateintentofthe()editSystemofo印italismistocreatemoresurplusvalue.Isummarizethemaincharacteristicofit.one,theyusedtheinherent出ivingofinteresttoanalyzetheconnotationofcreditsystem_1’wo,tlleytookparttheessenceofcfed“systeminregardofeconomicru|e.Three,theysurveyedtheprincipiaofcreditsysteminthefegardoftheangleofsOcialhistory.Alth叭lghmostofchemmnonC叩italisticProductionMode,thereafemanVtobeusedforreferenceaIldinstmctionalsignificanceforSocialisticMarketEconomy.Itembodiesthatitispropitioustodefinitudethemeanin£ofhonestandcfeditofSocialisticMarketEconomVonconception.ItvailStofoundthecreditsystemofSocialisticMarketEconomyonpfactice.ItmakesforperfectingthetheoryofSocialisticMafketEconomVontheorv.KEYWORDS:Marxism,honest,credit,creditsystem原刨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信用利息与利率概念
第二章信用、利息与利率信用:是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体现着特定的经济关系,是不发生所有权变化的价值单方面的暂时让渡或转移。
信用制度:信用制度即为约束信用主体行为的一系列规范与准则及其产权结构的合约性安排。
信用制度安排可以是正式的,也可以是非正式的。
正式的信用制度是约束信用主体行为及其关系的法律法规和市场规则,而非正式的信用制度是约束信用主体行为及其关系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和风俗习惯等。
商业信用:商业信用指工商企业之间相互提供的、与商品交易直接相联系的信用形式。
它包括企业之间以赊销、分期付款等形式提供的信用以及在商品交易的基础上以预付定金等形式提供的信用。
银行信用:银行信用指各种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以存、放款等多种业务形式提供的货币形态的信用。
银行信用和商业信用一起构成经济社会信用体系的主体。
国家信用:国家信用又称公共信用制度,伴随着政府财政赤字的发生而产生。
它指国家及其附属机构作为债务人或债权人,依据信用原则向社会公众和国外政府举债或向债务国放债的一种形式。
消费信用:消费信用指为消费者提供的、用于满足其消费需求的信用形式。
其实质是通过赊销或消费贷款等方式,为消费者提供提前消费的条件,促进商品的销售和刺激人们的消费。
国际信用:国际信用是指国与国之间的企业、经济组织、金融机构及国际经济组织相互提供的与国际贸易密切联系的信用形式。
国际信用是进行国际结算、扩大进出口贸易的主要手段之一。
出口信贷:出口信贷是国际贸易中的一种中长期贷款形式,是一国政府为了促进本国出口,增强国际竞争能力,而对本国出口企业给予利息补贴和提供信用担保的信用形式。
可分为卖方信贷和买方信贷两种。
卖方信贷:卖方信贷是出口方的银行或金融机构对出口商提供的信贷。
买方信贷:买方信贷是由出口方的银行或金融机构直接向进口商或进口方银行或金融机构提供贷款的方式。
银行信贷:国际间的银行信贷是进口企业或进口方银行直接从外国金融机构借入资金的一种信用形式。
金融学-第二章(信用制度)
货币 资本1
支付1 货币 资本1
支付2
商品 资本1 劳动力
生产要素
生产生产 生产 商品
资本
资本2
回流1 货币
资本2
回流2 货币
资本3
3、信用构成要素: 信用关系主体:信用参与者
价值(本金)
授信者
价值(本金、利息)
受信者
信用载体:信用工具 信用制度规则
信用制度通过非正式制度安排和正式制度安排两种方式形成。 • 非正式制度安排的信用制度由地方风俗、交易习惯、意识价 值等长期演化而来,被人们自觉遵守认同。 • 正式制度安排的信用制度主要是对交易双方行为进行强制约 束,表现为法律条文约束的各种交易规则。
二、信用制度规则建立的必要条件
1、国家建立权威的法律制度体系。 2、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明晰产权关系。
产权是信用制度的基础,清晰的产权是追求长期利益的动力
3、健全社会信用系统,形成良好的信用关系环境。 4、构筑公民自我约束和相互监督风尚
三、信用制度的技术
信用制度的技术层面包括:信用评估机构、企业信用评估和个人 信用评估。 1、信用评估机构 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体系——评级需求较强(美国为代表) 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体系——评级需求较弱(德国、日本、中国) 2、企业信用评估 模式:企业之间的信用评级;银企之间的信用评级。 3、个人信用评估: 个人信用评估是对个人在市场经济交往中履约能力和信誉 程度的评价
四、消费信用
1、含义: 是由工商企业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提供的、用以满足其 消费需求的信用形式。 2、消费信用的形式: 商品赊销、分期付款、消费贷款。 3、消费信用的工具:信用卡。
五 其他信用形式
1、国际信用 2、公司信用: 3、民间信用: 4、合作信用: 信用合作社、互助储金会等。
信用概念的制度分析
“ 产权是一 种通过社会 强制而实 现 的对
某 种 经 济 物 品 的 多 种用 途进 行 选 择 的权
力 。 ” 权 是 一 系 列 权 利 的 组 台 . 括 所 产 包
传统的计 划经济 中是 没有 发生过 的 . 这 是否意味着计划经 济中存在着 良好 的信 用 基础,我们可 以继续沿用计划经济 的
之所 以可能借人 ,是因为承担 支付利
息的义务。 f 收稿 日期 ]0 1 】 — 7 20 一 2 2
的保护在操作 上直 接体现为对侵权 行为
造 成 的损 失 加 赔 偿 。主要 有两 种 方 式 :
侵犯. 也就 是违 背 了 宪法 和 法 律
念淡漠 ,已成为银行产生 不 良贷款 和制
约 信 用 制 度 发 展 的 重 要原 囡 。 本 文 从分 析 信 用 的 概 念 人 手 分析 信用 产 生 的经 济 基 础 和 法 律 基 础 并对 完善 和 发 展我 国 的 信用 体 系提 出 建议 。
《 津法律大辞典》 牛 的解释 是:信用 “
(rdt. 在 得 到 或 提 供 货 物 或 服 务 后 Ce i 指 ) 并 不 立 即 而 是 允诺 在 将来 付 给 报酬 的做
法。”
时间和条件, 保证财产的权 利。
《 帕格雷夫 经济大 辞典》 释说 : 新 解
黄 达 主编 的《 币银 行 学 》 信 用 的 货 对 解 释 是 :信 用 这 个 范 畴 是 指 借 贷 行 为 。 “
关键 词 : 用 : 用制度 : 用 关 系 信 信 信
文 章编号 :0 3 4 2 (O 2 3 0 0 — 3 10 — 6 5 2 o )- 0 6 0
中图分 类号 :8 04 文 献标识 码 : F2 A
货币银行学--信用和信用制度
货币银行学--信用和信用制度1.信用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它的产生与货币的职能密切相关。
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支付手段(正确答案)D、世界货币2.直接为企业的生产流通服务,与社会生产过程相联系的信用形式是( )。
A、国际信用B、国家信用C、银行信用D、商业信用(正确答案)3.一国信用制度的基础和最基本的信用形式是( )。
A、银行信用B、商业信用(正确答案)C、国家信用D、消费信用4.债权人和债务人都是工商企业的信用形式是( )。
A、银行信用B、商业信用(正确答案)C、国家信用D、消费信用5.以金融机构为媒介的信用是( )。
A、银行信用(正确答案)B、消费信用C、商业信用D、国家信用6.现代社会信用体系的主导和核心是( )。
A、商业信用B、银行信用(正确答案)C、国家信用D、消费信用7.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最重要的信用形式是( )。
A、国际信用B、国家信用C、银行信用(正确答案)D、商业信用8.下列属于消费信用的是( )。
A、住房贷款(正确答案)B、补偿贸易C、直接投资D、出口信贷9.最常见的消费信用形式是( )。
A、赊销B、消费贷款C、分期付款(正确答案)D、信用贷款10.信用工具的流动性与债务人的信用、期限的关系是成( )。
A、正比,正比B、正比,反比(正确答案)C、反比,反比D、反比,正比11.本票涉及的当事人有( )。
A、出票银行和收款人B、出票人、付款人和收款人C、出票银行和付款人D、出票人和收款人(正确答案)12.下面对票据负有连带责任的当事人是( )。
A、收款人B、背书人(正确答案)C、付款人D、持票人13.在下列信用工具中不涉及到三方当事人的是( )。
A、支票B、商业信用证C、商业汇票D、银行汇票(正确答案)14.下列不属于直接金融工具的是( )。
A、政府债券B、公司债券C、股票D、银行存单(正确答案)1.信用、信誉具有商业价值。
对(正确答案)错2.信用、诚信、信誉这三个概念之间虽有共性,但也有区别。
什么是信用制度信用制度的概念
什么是信用制度?——信用制度的概念一、引言信用制度是当今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经济制度,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信用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能够引导市场交易行为,调节经济状态,减少市场风险,提高社会生产力。
本文将对信用制度进行详细介绍,包括定义、功能、组成以及应用等内容。
二、信用制度的定义信用制度是为了维护市场交易的稳定、健康和公正,以信用为核心的一种经济制度。
信用制度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借助市场、监管和社会道德等手段,通过建立信用评价制度,对市场交易主体进行信用评估,并对信用评估结果进行记录和公示,以此来促进市场交易的诚信、透明和安全。
三、信用制度的功能1. 促进市场交易通过信用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可以引导市场交易主体遵循规则、守信用,提高市场交易的效率和效果。
同时,信用制度能够约束不良交易行为,降低市场风险,保障市场的健康和稳定。
2. 调节经济状态信用制度能够反映市场交易主体的信用水平,通过信用评估,提高市场交易中主体的信用记录和信用水平,进而调节市场交易状态,达到市场交易的优化和协调。
3. 提高社会生产力信用制度是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社会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
信用制度的建设与完善,不仅有助于提高企业、个人的信用形象和社会影响力,还能够提供有效的催化剂,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进一步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
四、信用制度的组成1. 信用评价制度信用评价制度是信用制度的核心组成部分,为市场交易主体提供信用评估功能。
通过确定评价指标、建立评价标准、搜集评估信息等方式,对市场交易主体进行评估,形成信用记录和信用记录体系。
2. 信用公示、承诺和修复信用公示、承诺和修复是信用制度的重要补充组成部分。
在信用评估的基础上,为市场交易主体提供信用公示、承诺和修复机制,引导市场交易主体诚信守信,提高市场透明度和诚信度,加强信用关系的维护和修复。
3. 信用管理和监管体系信用管理和监管体系是信用制度的重要支撑组成部分。
信用制度
信用制度
1:信用制度是指关于信用及信用关系的“制度安排”,是对信用行为及关系的规范和保证,即约束人们信用活动和关系的行为规则。
2:信用管理制度是社区为确保信用活动的正常进行而制定的有关法律法规,如信用征集、信用调查、信用评估、信用保证等信用活动。
3:信用制度最早是在商品交换的发展中形成的。
信用关系出现并且快速发展,渗透到人们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便产生了对这一关系固定化和规范化的要求,即通过信用制度来规范和安排信用关系。
4:信用制度约束人们信守诺言、履行约定,在获取一定利益的同时,出让相应的利益或履行一定的责任和义务,实现利益的互置。
信用制度就是对这种利益关系规范,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一系列规则。
什么是征信制度
什么是征信制度什么是征信制度征信制度,是指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个人和企业的信用信息,形成信用评估结果,并对各类机构和个人进行信用评价和监测的一种制度。
它是衡量和评价一个人或者一个企业信用状况的一种工具和手段。
征信制度的背景可以追溯到信用社会的发展。
在传统社会中,人们主要通过熟人关系和口碑来了解一个人或者一个公司的信用状况。
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全面改革,社会信用系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问题。
为了更好地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平竞争,征信制度应运而生。
征信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预防和减少风险。
在金融领域,征信制度可以帮助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评估借款人的信用状况,避免贷款违约和坏账的发生。
同时,征信制度也可以对企业和个人的信用进行评价和监测,促进企业和个人的守信行为和诚实经营。
征信制度的运作方式一般包括信息采集、信息分析和信息使用三个主要环节。
信息采集阶段,征信机构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个人和企业的信用信息,包括个人征信报告和企业信用报告。
信息分析阶段,征信机构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通过建立信用评估模型得出信用评级结果。
信息使用阶段,征信机构将信用评级结果提供给各类金融机构和企业,并且根据相关法律和政策对信息使用进行监管和管理。
征信制度的优势和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它可以提供权威的信用评估结果,避免了信息不对称和信息不完全的问题,有利于提高金融机构和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
其次,征信制度可以鼓励个人和企业的守信行为和诚实经营,增加信用市场的活力和竞争性。
最后,征信制度能够为个人和企业提供更多的信用服务和便利,例如信用卡、贷款和审批等。
然而,征信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由于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存在一定的成本和时间延迟,征信制度可能无法及时反映个人和企业的最新信用状况。
其次,征信机构需要保护个人和企业的隐私权,确保信息的安全和保密。
最后,征信制度需要建立合理有效的监管机制,防止信息滥用和不当操作。
司法信用管理制度
司法信用管理制度一、司法信用管理制度的概念和意义司法信用管理制度是指通过建立一套信用记录的机制,对个人或组织的信用状况进行评估和监督的制度。
它包括了对司法行为和信用信息的收集、整理和记录,以及对信用状况进行评估和监督的过程。
司法信用管理制度是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和法律数据库基础上的一种制度,它通过数字化的方式来管理个人或组织的信用信息,提高信用评估的效率和准确性。
司法信用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方面,它可以有效地监督和评估个人或组织的信用状况,对于防范和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法治建设和提升社会信用水平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另一方面,司法信用管理制度还可以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提升社会治理的效能,为个人和组织提供更加公平和透明的社会环境和法治保障。
二、司法信用管理制度的构成和运行机制司法信用管理制度的构成主要包括了信用信息的收集和记录机制、信用评估和监督机制以及信用奖惩机制等部分。
首先,信用信息的收集和记录是司法信用管理制度的基础,它通过建立相关的数据库和信息系统,对个人或组织的司法行为和信用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和记录。
其次,信用评估和监督是司法信用管理制度的核心,它通过对信用信息进行评估和监督,对个人或组织的信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以便在相关决策中起到参考作用。
最后,信用奖惩是司法信用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对信用信息进行奖励或惩罚,促进个人或组织的信用行为规茙。
司法信用管理制度的运行机制主要包括了信用信息的采集和整理、信用评估和监督、信用奖惩和信息共享等环节。
首先,信用信息的采集和整理是司法信用管理制度的起始阶段,它通过建立相关的信息采集和整理机制,对个人或组织的司法行为和信用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和记录。
其次,信用评估和监督是司法信用管理制度的重要环节,它通过对信用信息进行评估和监督,对个人或组织的信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以便在相关决策中起到参考作用。
三、司法信用管理制度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司法信用管理制度是一项新兴的管理制度,虽然已经在不少国家和地区得到推广和应用,但是在实践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信用制度,信用制度的概念篇一:各种信用制度的特点一、各种信用制度的特点:1、商业信用:a、商业信用与特定商品交易紧密结合在一起;b、商业信用过程中债权人和债务人是工商企业;c、商业信用的动态与产业周期各阶段产业资本的动态一致;d、商业信用是一种直接信用,具有社会普遍性、分散性和自发性。
2、银行信用:a、银行信用中提供的资本是从产业资本循环中游离出来的资本b、银行信用反映着以银行为一方,以其他经济主题为另一方的信用关系c、银行信用的动态与产业周期各阶段产业资本的动态不同d、银行信用扩大了信用的界限。
3、国家信用:a、安全性高,风险小b、具有财政和信用的双重性c、用途具有专一性。
4、消费信用:a、非生产性b、期限较长c、风险比较大。
5、国际信用:a、规模大 b、风险大且具有双向性c复杂性d方向上不对称二、为什么把股票集资看作一种信用关系?首先,股份公司的资本所有权和经营权在形式上分离。
股东即所有者一般不直接经营,而是邀请经理经营,经理虽有支配实际资本的权利,但没有所有权。
其次,股份公司筹集资金后,投资者不必具体过问生产经营的过程,而只获得股息和分红收入,这一点类似于存款者的存款取息。
再次,投资者如需要现金,可以随时出售股票,具有很强的流动性。
最后,股份公司的存在以信用关系的普遍发展为前提条件。
三、利率的分类1、按市场规律划分,2、按能否调整划分3、按期限划分4、按市场范围划分5、按实际经济的影响划分(名义&实际)6、按利率的执行情况(一般&优惠)7、按融资主体(再贴现率&银行同业拆借利率&银行存款利率&银行贷款利率&民间借贷利率)五、影响利率的主要因素:1、平均利润率2、经济运行周期3、借贷资金的供求状况4、物价水平5、央行的货币政策6、银行的成本和贷款对象7历史利率水平8国际利率水平六、利率对经济的调节作用:1、对宏观经济的调节:1)聚集社会闲置资金2)调节经济结构3)调节信贷和投资规模4)调节货币流通5)影响企业的生产、投资规模6)调节国际收支平衡2、对微观经济的调节:1)提高企业资金使用效率2)改变人们的储蓄和消费行为八、货币供求均衡的概念及含义:概念:指示剂货币供给和真实货币需求基本一致,表现为物价相对稳定,经济稳定增长的长期趋势。
三层理解:1货币均衡是指货币供给和真实需求基本相等2均衡包括供求总量的相等和供求结构的一致,各个主体在市场上提供的商品和劳务都能等价交换。
3货币供求在一定幅度内相互偏离的广义均衡。
九、引发通胀的原因及治理对策:原因:1、财政性过量发行(财政赤字);2、信用膨胀——信用的过度扩张;3、投资规模扩大;4、外贸的巨额顺差和大量国外游资的涌入。
治理对策:1、财政金融紧缩政策:(需求拉上型)2、工资——物价管制:(成本推进型)冻结、管制3、实施供给政策:减税,削减政府公共开支,限制货币供给增长率4、币制改革:(恶性通胀)5、结构调整:微观的财政/货币政策6、保持经济低速增长7、国际紧缩政策十、通胀的分类:1、需求拉上型通胀;2、成推进型通胀:1)工资推进型2)利润推进型;3、心理预期型通胀:1)适应性预期2)合理预期;4、结构性通胀;5、输入型通胀十一、商业银行:1、定义:是各国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通过吸收单位存款和个人存款,从事贷款发放、投资等获取利润的企业。
2、特点:利息水平相当,信用功能扩大,具备信用创造功能(最本质的特征)。
3、基本职能:信用中介,支付中介,信用创造,调节经济,金融服务。
4、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三性原则: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
安全性:要求商银在经营活动中必须保持足够的清偿能力,尽量避免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保证银行的经营与发展。
流动性:要求商银能够随时应付客户提存,满足必要的贷款需求,包括资产流动性和负债流动性。
效益性:要求商银在可能的情况下,尽可能的追求利润最大化,这是商银经营活动的主要动力和最终目标,有其性质决定。
三者关系:既有统一的一面又有矛盾的一面,必须寻求三者的最佳组合,但往往只能在牺牲其它两项的基础上来使另一项增加。
如何在三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在保障银行资产安全的条件下,将利润率提高到最大限度,是商银经营管理的核心内容。
十二、货币政策的含义:一国央行为了实现其既定的宏观经济目标,针对货币供给量以及信用量进行调控所制定和采取的方针和措施。
其构成要素:货币政策工具中介目标最终目标,三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正向传导、逆向制约。
货币政策的目标: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
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目标为: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十三、货币政策工具:1、、一般性政策工具1)存款准备金政策:含义:央行在国家法律所赋予的权力范围内,通过规定和调整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缴存央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间接调节货币供给量的金融手段。
作用机制: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会影响货币乘数,影响超额准备金,影响社会公众信用需求的预期。
缺点:能量太大,对经济的震动太大;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可能会使超额准备金率较低的银行立即陷入流动性困境。
优点:主动权在央行,对货币供给量产生迅速有力的影响,对货币供给量的调控比较客观公平,受外界干扰较小较准确地体现央行的政策。
2)再贴现率:含义:通过调整再贴现率来调整利率,调节经济的手段。
作用机制:影响利率总的水平,影响利率的结构,产生一种告示效应,防止金融恐慌的作用。
缺点:缺乏对商业银行的强制性影响,其告示效应是相对的不确定的。
优点:有助于央行发挥最后贷款人的作用,具有调节的灵活性和微调性,既能调节货币供给总量又能调节货币供给结构。
3)公开市场业务:含义:央行以某一时期的货币供给量指标为依据,通过在金融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来控制货币供给量,影响利率水平的行为。
作用机制:影响利率、商银的超额准备金,调节长短期证券市场的利率结构和利率水平。
缺点:缺乏对商业银行的强制性影响,收效比较缓慢,对技术要求比较高。
优点:央行始终处于主动地位,灵活精巧的进行调节,可以经常性持续性的操作产生一种连续性的效果,具有极强的可逆性,操作迅速。
2、选择性政策工具:证券投机的信用管理,消费信用管理,不动产放款管理,优惠利率,预缴输入保证金。
3、直接信贷管理:信用总额管理,流动性比率管理,利率管制,直接干预。
4、其他政策工具:道义劝告,窗口指导。
判断一个货币政策工具的好坏,从5个方面判断:对利率、货币供给量、商业银行行为、大众心理预期的影响程度,有一定的伸缩性。
十四、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1、制定目的:表明货币政策实施进度,为央行提供追踪目标,便于央行随时调整。
2、选择标准:1)可测性:经济变量数据容易收集且准确;2)可控型:经济变量数据央行可以容易控制;3)相关性:中介目标与最终目标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央行通过对中介目标的控制和调节来促进最终目标的实现;4)抗干扰性:能准确传达央行的意愿。
3、政策目标包括货币供给量和利率。
1)货币供给量的特点:其变化直接影响经济活动,央行对其控制力比较强,与货币政策的意图联系紧,不容易把政策性效果和非政策性效果相混淆;缺点:不能正确预测其效果,货币供应量对经济调节滞后且是个多层次的概念。
2)利率的特点:央行容易控制,数据容易获得,与最终目标的相关性强;缺点:因缺乏对预期通胀率的计算难以控制其数值,利率对经济活动的调节更多地依赖于经济主体对经济收益变化的敏感性,容易把政策性效果和非政策性效果相混淆。
两个政策目标只能二选一,不能同时选择。
4、操作目标包括银行准备金和基础货币。
5、关系:操作目标是货币政策工具的直接作用对象,是货币政策工具传递的首个目标,是短期调节;政策目标是操作目标的直接作用对象,是政策传递的间接目标,是中长期调节。
十五、货币政策传导机制:1、机构传导:央行调整对银行的再贴现率—商银的可贷资金量—商银的存贷率—调节市场资金供求关系,使市场利率按央行调节的目标发生变动。
2、市场传导:央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调节市场资金供求状况—商银利率和市场利率作用。
货币政策的时滞:内部时滞、中期时滞、外部时滞。
四、主要的利率决定理论及基本内容1、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理论基础是剩余价值论,以剩余价值在不同资本家之间的分割作为研究的起点。
内容:a、利息是货币资本家从只能资本家那里分割出来的剩余价值,其表现为利润。
利息率取决于利润率,该利润率为平均利润率。
b、由于利率取决于平均利润率,利率有以下三个特点,平均利率有不断下降的趋势,平均利率在一定阶段内具有相对稳定性,平均利率的决定具有必然性,也有一定的偶然性2、西方利率决定理论:1)古典学派的储蓄—投资理论(纯实物):社会上存在单一利率水平,在该利率水平下,经济运行处于充分就业的平衡状态,该状态不受任何货币数量变动的影响。
它强调非货币因素在利率决定中的作用。
2)流动性偏好理论(凯恩斯):r取决于货币供求状况,“流动陷阱学说”—当G供给曲线M’与L平行部分相交时,r将不再变动,G供给上升将导致S上升,不会对r变动产生影响。
3)新古典学派的可贷资金理论:4)IS—LM框架下利率的决定(希克斯,汉森):社会上存在实物市场与货币市场这两个市场,只有两个市场同时达到平衡即LM与IS相交,其交点才能决定利率和收入水平。
七、主要货币需求理论的基本内容:1、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1)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流通量决定于一定期间内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和货币流通速度。
2)货币的数量不影响价格水平,商品的价值决定商品的价格;是一种定性的分析,不是定量的研究;研究的是交易性的货币需求。
2、费雪的交易货币需求理论:1)假设:假设商品流通速度V是一个常数;假设商品交易数量T是一个常数;假设物价水平P是一个被动决定的值。
2)内容:物价水平会随流通中货币的数量变动而正比例的变动。
3、剑桥学派的先进余额需求理论:Md=kPy。
4、凯恩斯流动偏好理论(货币需求理论)1)货币需求是特定时期能够且愿意持有的货币的两,人们之所以愿意持有货币,原因是流动性偏好;2)三种动机诱发人们的货币需求:1交易动机(所得动机&营业动机)2预防动机3投机动机:通过对市场利率的预测,在现金和政权的选择中所获收益。
货币需求是交易需求和资产需求的总和。
5、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认为影响人们货币需求的因素:1财富总额2物质财富占总财富的比例3货币和其他资产的预期收益率4人们持有货币所的效用及影响效用的因素。
Md/P=f(y,w,rm,rb,re,1/p,dp/dt,u)注意:1货币需求不仅是利率的函数,亦是所有资产收益率达函数2引入了物价水平和物价变动率3 他强调货币需求的相对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