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机及配置方法
1实验 交换机的基本配置和操作
实验交换机的基本配置2、远程配置方式Telnet方式Telnet协议是一种远程访问协议,可以用它登录到远程计算机、网络设备或专用TCP/IP网络。
Windows 95/98及其以后的Windows系统、UNIX/Linux等系统中都内置有Telnet客户端程序,我们就可以用它来实现与远程交换机的通信。
在使用Telnet连接至交换机前,应当确认已经做好以下准备工作:·在用于管理的计算机中安装有TCP/IP协议,并配置好了IP地址信息。
·在被管理的交换机上已经配置好IP地址信息。
如果尚未配置IP地址信息,则必须通过Console端口进行设置。
·在被管理的交换机上建立了具有管理权限的用户帐户。
如果没有建立新的帐户,则Cisco交换机默认的管理员帐户为”Admin“。
连接交换机a.先启动交换机,等待OK灯不闪烁;b.点击“开始”——“运行”——输入“cmd”——输入“telnet 192.168.10*.10”,连接到不同的交换机上。
c.所需密码均为“cisco”。
在此步骤中思考以下问题:1、交换机的型号是什么?2、交换机的以太网地址是什么?3、交换机上有些什么样的端口?交换机配置模式及帮助交换机配置模式是用于不同级别的命令对交换机进行配置,同时提供了一定的安全性、规范性。
对于几种配置模式的学习,需要不断的使用才可掌握。
几种配置模式如下:普通用户模式:开机直接进入普通用户模式,在该模式下我们只能查询交换机的一些基础信息,如版本号(show version)。
提示信息:switch>特权用户模式:在普通用户模式下输入enable 命令即可进入特权用户模式,在该模式下我们可以查看交换机的配置信息和调试信息等等。
提示信息:switch#全局配置模式:在特权用户模式下输入configure terminal 命令即可进入全局配置模式,在该模式下主要完成全局参数的配置。
提示信息:switch(config)#接口配置模式:在全局配置模式下输入interface interface-list 即可进入接口配置模式,在该模式下主要完成接口参数的配置。
交换机的基本配置方法
交换机的基本配置方法交换机是一种常用的网络设备,用于连接局域网中的计算机和其他设备。
交换机的基本配置是网络管理员必须掌握的技能,下面将就交换机的基本配置方法作简单介绍。
1. 连接交换机连接好电源、网线和天线或光纤之后,将电源开关打开,等到交换机指示灯正常亮起来后,交换机连接就完成了。
2. 进入交换机管理系统通过网线或串口连接交换机,使用Web管理、Telnet登陆等方式进入交换机管理系统。
3. 创建VLAN创建VLAN是为了将一个物理LAN划分成不同的逻辑LAN,以实现不同用户或应用间数据的隔离。
可以使用以下步骤创建VLAN: - 进入交换机管理系统。
- 找到VLAN的设置选项。
- 选择创建新的VLAN。
- 设定VLAN的ID(VLAN的编号),名称等信息。
- 将相应的端口加入VLAN。
4. 配置IP地址配置IP地址是为了使交换机可以通过网络被管理。
可以使用以下步骤配置IP地址:- 进入交换机管理系统。
- 找到IP地址的设置选项。
- 输入交换机的IP地址、子网掩码和网关等信息。
5. 配置端口配置端口是为了使交换机能够正确地传送数据包,可以使用以下步骤配置端口:- 进入交换机管理系统。
- 找到端口的设置选项。
- 配置端口的速度、双工模式、安全性等信息。
6. 配置QoSQos(Quality of Service)是为了实现网络流量的优化和控制,可以使用以下步骤配置QoS:- 进入交换机管理系统。
- 找到QoS的设置选项。
- 配置QoS的规则,限制和优先级等信息。
7. 配置STPSTP(Spanning Tree Protocol)是为了避免桥环,确保网络的可靠性,可以使用以下步骤配置STP:- 进入交换机管理系统。
- 找到STP的设置选项。
- 配置STP的类型,距离,优先级等信息。
总之,以上是交换机的基本配置方法的简单介绍,网络管理员们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针对性学习和实践,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
交换机配置技巧和方法
交换机配置技巧和方法交换机是用于实现局域网内各设备之间数据的转发和通信的重要网络设备。
配置交换机能够提高网络的可靠性、性能和安全性,下面是一些交换机配置的技巧和方法:1.确定交换机的基本配置:配置交换机的基本信息,如主机名、管理IP地址、管理员密码等。
2.设定VLAN:使用VLAN(虚拟局域网)可以将一个物理网络划分为多个逻辑网络,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和性能。
配置VLAN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将设备划分到不同的网络中。
3.设置端口安全:通过设置端口安全,可以限制某个端口只能连接特定的设备或MAC地址。
这样可以有效防止未授权设备接入网络,提升网络的安全性。
4.配置链路聚合:链路聚合(LinkAggregation)可以将多个物理链路绑定成一个逻辑链路,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带宽利用率。
配置链路聚合可以增加带宽和冗余,提高网络的可靠性。
5.开启STP/RSTP协议:STP(SpanningTreeProtocol)和RSTP(RapidSpanningTreeProtocol)可以避免网络中出现环路,从而防止广播风暴和数据包的无限循环。
开启STP/RSTP协议可以提高网络的稳定性。
6.配置QoS:QoS(QualityofService)可以对网络流量进行优先级调度和限速,保证重要数据的传输质量。
通过合理配置QoS,可以提高网络的性能和稳定性。
7.进行ACL配置:ACL(AccessControlList)可以对网络流量进行过滤和限制,实现对网络资源的精细控制。
配置ACL可以增强网络的安全性,并且可以根据需要对特定的数据流进行过滤。
8.使用VTP进行VLAN管理:VTP (VLANTrunkingProtocol)可以实现交换机之间的VLAN信息的自动同步和管理。
使用VTP可以简化VLAN的管理和配置。
9.配置端口镜像:端口镜像可以将指定端口的流量复制到另外一个端口上进行监控和分析。
配置端口镜像可以方便进行网络调试和故障排除。
交换机的基本配置方法及VLAN常用命令详解
交换机的基本配置方法及VLAN常用命令详解导读交换机的配置过程是比较复杂的,也会因品牌与产品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今日,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交换机的基本配置模式以及VLAN常用配置命令。
交换机的基本配置方法及VLAN常用命令详解交换机的配置过程是比较复杂的,也会因品牌与产品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今日,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交换机的基本配置模式以及VLAN常用配置命令。
一、交换机的基本配置模式:用户模式:switch>特权模式:Switch#进入方法:在默认的用户模式下输入:enable进入。
退出方法:输:exit退回到用户模式。
注意用户模式和特权模式的前面代码的区别:一个是switch>;一个是Switch#。
VLAN模式:Switch(vlan)#进入方法:从#模式输入vlandatabase进入全局配置模式:Switch(config)#进入方法:从#模式输入configterminal进入接口配置模式:Switch(config-if)#进入方法:从(config)#模式输入interface+接口号进入终端线路配置模式:Switch(config-line)#进入方法:从(config)#模式输入line+终端标识进入要记住这些交换机的配置模式,要知道如何进入和退出,也有能看懂当前处于哪个模式下,在所有模式中,输入exit返回上级,输入end或ctrl+z退出。
二、VLAN的常用配置命令:交换机没有被划分VLAN的时候,交换机默认只有VLAN1,所有的端口都在VLAN1里面,所以我们是不能创建也不能删除VLAN1的。
创建VLANSwitch#vlandatabase(进入VLAN数据库)Switch(vlan)#vlan10namevlan10switch(vlan)#vlan20namevlan20第一条命令:进入VLAN数据库第二条命令:创建一个名称为VLAN10的VLAN10第三条命令:创建一个名称为VLAN20的VLAN20这里Name属性最好定义一下,如果不定义会和默认VLAN名称冲突,这样一一对应比较好。
交换机的基本配置方法
交换机的基本配置方法一.实验原理1.1以太网交换机基础以太网的最初形态就是在一段同轴电缆上连接多台计算机,所有计算机都共享这段电缆。
所以每当某台计算机占有电缆时,其他计算机都只能等待。
这种传统的共享以太网极大的受到计算机数量的影响。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可以做到的是减少冲突域类的主机数量,这就是以太网交换机采用的有效措施。
以太网交换机在数据链路层进行数据转发时需要确认数据帧应该发送到哪一端口,而不是简单的向所有端口转发,这就是交换机MAC地址表的功能。
以太网交换机包含很多重要的硬件组成部分:业务接口、主板、CPU、内存、Flash、电源系统。
以太网交换机的软件主要包括引导程序和核心操作系统两部分。
1.2以太网交换机配置方式以太网交换机的配置方式很多,如本地Console口配置,Telnet远程登陆配置,FTP、TFTP配置和哑终端方式配置。
其中最为常用的配置方式就是Console口配置和Telnet 远程配置。
二.实验内容:交换机配置方法三.实验目的:掌握交换机几种常用配置方法四.实验环境:在实验中,我们采用华为3Com Quidway三层交换机来组建实验环境。
具体实验环境如图所示。
用标准Console线缆的水晶头一段插在交换机的Console口上,另一端的接口插在PC机上的Conslole上。
同时为了实现Telnet配置,用一根网线的一段连接交换机的以太网口,另一端连接PC机的网口。
五.实验步骤:(1)首先启动超级终端,点击Windows的开始-程序-附件-通讯-超级终端。
(2)根据提示输入连接名称后确定,在选择连接的时候选择对应的串口(COM1或COM2),配置串口参数。
串口的配置参数如下:单击“确定”按钮即可正常建立与交换机的通信。
Telnet配置:如果交换机配置了IP地址,我们就可以在本地或远程使用Telnet登陆到交换机上进行配置。
(1)配置交换机的IP地址:S3526最多支持32个VLAN虚接口,可以在VLAN虚接口上分别配置32个IP地址。
交换机及配置方法
项配置状态(如:端口配置、VLAN配置)等, 具体配置命令在实验中有详细介绍。
全局配置模式的提示符:交换机名(config)#
操作技巧:
•不管在任何模式,按esc键可返回上一级模式,
按Ctrl+z可返回特权用户模式
•按?键可以列出当前可输入的项目
31
•按Tab键可补全当前单词
普通用户模式的提示符:交换机名>
(2)、特权用户模式:在普通用户模式下输入enable 命令即可进入特权用户模式,在该模式下我们可以查 看交换机的配置信息和调试信息,进入全局配置模 式模式,保存或删除配置文件等等。
特权用户模式的提示符:交换机名#
30
(3)、全局配置模式:在特权用户模式下输入 configure terminal命令即可进入全局配置模式, 在该模式下主要完成全局参数的配置,如设置
32
(2)基本操作命令 修改交换机名:
switch(config)#hostname SA SA(config)#
更改Enable密码:
SA(config)#enable password ******
保存当前配置文件
SA#write
删除配置文件
SA#erase startup-config
重新启动交换机
SA#reload
33
(3)端口配置命令 端口配置的主要内容有:
配置端口交换速率(10M、100M、1000M和auto) 设置端口工作模式(分full、 half 、和auto) 设置端口描述
switch(config)#interface fa0/1 *进入端口1 switch(config-if)#speed 100 *设置端口速率为100M switch(config-if)#duplex full *设置为全双工工作模式 switch(config-if)#description port1 *端口描述为port1
交换机与路由器及其基本配置
交换机与路由器及其基本配置交换机与路由器基本配置⒈介绍交换机(Switch)和路由器(Router)是计算机网络中常见的设备,它们在网络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基本配置方法。
⒉交换机的基本配置⑴硬件连接首先,将交换机与计算机网络中的其他设备进行适当的物理连接。
确保交换机的电源连接正常,并将计算机、服务器、打印机等设备连接到交换机的相应端口上。
⑵ VLAN配置若需要将网络拆分为多个虚拟局域网(VLAN),则需要进行VLAN的配置。
打开交换机的管理界面,创建所需的VLAN,并将相应的端口分配给各个VLAN。
⑶端口安全配置为了增强网络安全性,可以配置交换机的端口安全功能。
可以限制每个端口的MAC地质数量、启用端口的安全认证、配置远程管理接口等。
⑷交换机端口镜像如果需要监控网络流量或进行网络故障排查,可以配置交换机的端口镜像功能。
通过指定源端口和目标端口,将原始端口的所有流量复制到目标端口,以便进行分析和监控。
⒊路由器的基本配置⑴硬件连接将路由器与交换机或其他网络设备进行适当的物理连接。
确保路由器的电源连接正常,并将网络中的设备连接到路由器的相应端口上。
⑵ IP地质配置为路由器的每个接口配置IP地质。
根据网络拓扑和需求,分配正确的IP地质和子网掩码,并确保每个接口的IP地质不冲突。
⑶静态路由配置若需要手动指定路由表中的路由项,可以配置静态路由。
通过添加路由项,将目的网络与下一跳路由器关联起来,以便数据包能够正确地转发。
⑷动态路由配置如果网络规模较大或需要自动学习和更新路由表,可以配置动态路由协议,如OSPF或BGP。
路由器将通过与其他路由器交换信息来自动学习和更新路由表。
⒋附件本文档附带以下附件:附件1:交换机配置示例截图附件2:路由器配置示例截图⒌法律名词及注释⑴ 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虚拟局域网,通过交换机将网络拆分为多个逻辑上隔离的局域网。
交换机配置教程
交换机配置教程目录一、基础概念 (2)1.1 什么是交换机 (2)1.2 交换机的功能 (3)二、交换机基本操作 (4)2.1 连接电源 (5)2.2 登录交换机 (6)2.3 查看和修改配置 (7)三、交换机基本配置 (8)四、交换机高级配置 (9)五、交换机故障排查与维护 (10)5.1 常见故障排查方法 (11)5.2 系统升级与备份 (12)六、交换机配置实例 (14)6.1 企业办公网络配置示例 (15)6.2 校园网配置示例 (16)6.3 企业数据中心配置示例 (17)七、交换机命令行界面 (18)八、交换机配置文件管理 (19)8.1 配置文件的作用 (21)8.2 配置文件的创建与导入 (22)8.3 配置文件的备份与恢复 (24)九、交换机与网络操作系统的集成 (24)十、交换机安全性配置 (26)10.1 交换机安全管理 (27)10.2 交换机端口安全 (28)10.3 交换机访问控制列表 (29)十一、交换机性能优化 (31)11.1 交换机端口流量控制 (33)11.2 交换机背压控制 (34)11.3 交换机缓存优化 (35)十二、交换机应用场景 (37)12.1 企业办公网络 (38)12.2 企业数据中心 (40)12.3 无线网络 (42)十三、总结与展望 (43)13.1 交换机配置教程总结 (44)13.2 未来交换机技术发展趋势 (44)一、基础概念交换机是一种网络设备,主要用于在局域网(LAN)中实现数据的转发和通信。
它的主要功能是接收来自一个端口的数据包,然后根据目标MAC地址将数据包转发到另一个端口,从而实现不同设备之间的通信。
交换机的工作原理类似于电话交换机,通过识别源MAC地址和目标MAC地址来决定数据包的转发路径。
交换机通常有两种工作模式:访问控制列表(ACL)模式和广播模式。
在ACL模式下,交换机会根据预先设定的规则对数据包进行过滤,只有符合规则的数据包才会被转发。
交换机的基本配置方法
交换机的基本配置方法一、交换机的基本定义交换机是计算机网络中的关键设备之一,它可以实现局域网中不同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和转发。
作为网络设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交换机的基本配置是确保网络正常运行的关键一步。
二、交换机的类型2.1 三层交换机与二层交换机的区别1.三层交换机:–可以基于IP地址进行转发–支持静态和动态路由功能–能够实现VLAN间的互联–更适用于大型网络环境2.二层交换机:–只能基于MAC地址进行转发–不支持路由功能–能够实现VLAN内的数据传输–常用于小型局域网2.2 可管理交换机与不可管理交换机的区别1.可管理交换机:–支持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可以进行远程配置–具有更多的安全性和故障排查功能2.不可管理交换机:–没有远程配置功能–无法进行详细的故障排查–适用于小型网络环境三、交换机的基本配置步骤3.1 连接交换机1.使用网线将计算机与交换机连接2.确保网线连接的端口符合规定3.2 配置基本参数3.2.1 设置主机名Switch> enableSwitch# configure terminalSwitch(config)# hostname Switch13.2.2 设置管理口IP地址Switch(config)# interface vlan 1Switch(config-if)# 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 Switch(config-if)# no shutdown3.2.3 设置时钟Switch(config)# clock timezone CST 83.2.4 开启远程管理功能Switch(config)# line vty 0 15Switch(config-line)# password ciscoSwitch(config-line)# login3.3 配置VLAN3.3.1 创建VLANSwitch(config)# vlan 10Switch(config-vlan)# name SalesSwitch(config-vlan)# exit3.3.2 将端口划分到VLANSwitch(config)# interface fastEthernet 0/1Switch(config-if)# switchport mode accessSwitch(config-if)# 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Switch(config-if)# exit3.4 配置端口安全3.4.1 配置端口安全Switch(config)# interface fastEthernet 0/1Switch(config-if)# switchport port-securitySwitch(config-if)# switchport port-security maximum 2Switch(config-if)# switchport port-security violation shutdown Switch(config-if)# exit3.4.2 配置违规动作Switch(config)# errdisable recovery cause psecure-violation Switch(config)# errdisable recovery interval 303.5 配置链路聚合1.配置链路聚合组Switch(config)# interface range gigabitEthernet 0/1 - 2Switch(config-if)# channel-group 1 mode onSwitch(config-if)# exit2.配置链路聚合组间的链路聚合控制协议(LACP)Switch(config)# interface port-channel 1Switch(config-if)# lacp port-priority 32768Switch(config-if)# exit四、交换机的常用命令1.显示交换机配置信息:Switch# show running-config2.显示端口状态:Switch# show interfaces status3.显示VLAN信息:Switch# show vlan4.显示链路聚合信息:Switch# show etherchannel summary5.清楚端口错误计数器:Switch# clear counters interface fastEthernet 0/1五、交换机的故障排查1.检查链路状态和端口状态2.检查VLAN配置和端口划分情况3.检查链路聚合组的配置4.检查网线连接是否正常5.检查交换机的配置是否正确六、总结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了解了交换机的基本定义、不同类型的交换机以及它们的区别。
交换机的配置方法
交换机的配置方法首先,登录交换机的管理界面。
可以通过终端连接或使用web浏览器访问交换机的IP地址。
接下来,根据交换机的品牌和型号,选择相应的配置命令。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交换机配置命令:1. 配置基本网络设置:设置交换机的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等。
config terminalinterface vlan 1ip address <IP地址> <子网掩码>default-gateway <默认网关>exit2. 配置VLAN:创建VLAN,并将端口分配给相应的VLAN。
config terminalvlan <VLAN号>name <VLAN名称>exitinterface <接口号>switchport mode accessswitchport access vlan <VLAN号>exit3. 配置端口安全:限制允许连接到交换机的设备数量。
config terminalinterface <接口号>switchport port-securityswitchport port-security maximum <设备数量>switchport port-security violation <违规动作>exit4. 配置镜像端口:将指定接口上的网络流量复制到指定的监控接口上,以便进行网络分析。
config terminalmonitor session 1 source interface <被监视接口>monitor session 1 destination interface <监控接口>exit5. 配置链路聚合:将多个物理接口组合成一个逻辑接口,提供更高的带宽和冗余性。
config terminalinterface range <物理接口范围>channel-group <聚合组号> mode <聚合模式>exit6. 配置静态路由:手动配置路由表,以便交换机可以进行不同子网之间的通信。
交换机和路由器基本配置
交换机和路由器基本配置交换机和路由器基本配置一、前言本文档旨在提供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基本配置指南,以帮助用户了解如何正确配置和管理网络设备。
本文档详细介绍了每个章节的配置步骤和注意事项,方便用户按照指南进行操作。
二、硬件准备1·确保交换机和路由器已正确安装,并连接到电源和网络线路。
2·确保有正确的管理权限和凭据来访问设备。
三、交换机基本配置1·连接到交换机a·使用串口或网络线缆将计算机连接到交换机的管理端口。
b·配置计算机的IP地质,确保与交换机的管理接口在同一网络段。
2·登录交换机a·打开SSH(Secure Shell)客户端,并输入交换机的管理IP地质。
b·使用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交换机。
3·配置基本参数a·配置交换机的主机名,确保唯一性并易于识别。
b·配置管理VLAN,以便远程管理设备。
c·配置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参数,以实现对交换机的监控和管理。
4·创建和配置VLANa·创建VLAN并指定相应的VLAN ID。
b·将端口分配给相应的VLAN。
c·配置VLAN接口的IP地质,以实现不同VLAN之间的通信。
5·配置STP(Spanning Tree Protocol)a·启用STP机制,以防止网络环路导致的数据包洪泛。
b·配置根桥和边界端口,以优化网络拓扑。
6·配置端口安全a·配置端口安全以限制与特定MAC地质相关联的设备的接入。
b·配置端口安全阈值,以控制允许接入的设备数量。
7·配置QoS(Quality of Service)a·配置QoS以实现对网络流量的优先级分类和限制。
b·配置流量控制策略,以保证重要数据的传输质量。
交换机及vlan配置方法
交换机及vlan配置方法交换机是一种计算机网络设备,用于在局域网中传输数据包。
而Virtual LAN (VLAN)是一种将物理局域网(LAN)划分为逻辑上独立的虚拟局域网的技术。
交换机的配置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连接交换机和电脑:首先需要将交换机与电脑通过网线连接起来,可以使用网线连接到交换机的任意一个端口。
2. 设定交换机的IP地址:通过电脑的网卡配置界面,将电脑的IP地址设为交换机所在局域网的一个可用IP地址,然后打开电脑上的浏览器,输入交换机默认IP地址(一般为192.168.0.1或192.168.1.1),即可进入交换机的配置界面。
3. 配置交换机的基本信息:在交换机的配置界面中,可以设置交换机的管理密码、主机名、系统时间等基本信息。
4. 设置交换机的端口属性:交换机的端口可以被配置为不同的属性,常见的包括ACCESS、TRUNK和HYBRID。
ACCESS端口用于连接网络终端设备,TRUNK 端口用于连接交换机之间或交换机与路由器之间的链路,HYBRID端口是同时支持ACCESS和TRUNK属性。
5. 创建和配置VLAN:在交换机的配置界面中,可以创建和配置VLAN。
首先需要创建VLAN,并为每个VLAN指定一个标识(VLAN ID),然后将相应的端口分配给对应的VLAN。
6. 设置VLAN间的通信:默认情况下,不同VLAN之间是隔离的,即不能相互通信。
如果需要允许不同VLAN之间的通信,可以配置交换机的端口为Trunk 端口,或者使用交换机上的路由功能。
7. 测试和验证:在配置完成后,可以进行一些测试和验证工作,例如通过ping 命令测试不同VLAN之间的连通性,或使用spanning-tree协议检测网络中的环路。
总结一下,配置交换机主要包括连接交换机和电脑、设定交换机的IP地址、配置交换机的基本信息、设置交换机的端口属性、创建和配置VLAN、设置VLAN 间的通信,以及进行测试和验证。
交换机的基本配置方法
交换机的基本配置方法
交换机的基本配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连接交换机:将交换机插入电源并连接网络电缆。
2. 登录交换机:使用电脑上的终端模拟器(如PuTTY)或Web浏览器(如Chrome)登录到交换机。
3. 配置基本信息:设置交换机的主机名、管理IP地址、管理员密码等基本信息。
4. 配置端口:配置交换机各个端口的速率、全双工/半双工模式等参数,以及VLAN(虚拟局域网)。
5. 配置STP(生成树协议):STP可以避免网络环路,保证交换机的正常运行。
6. 配置ACL(访问控制列表):ACL可以限制某些流量的访问,提高网络的安全性。
7. 配置QoS(质量服务):QoS可以管理和优化数据流,提高网络传输效率和稳定性。
8. 保存配置:将配置保存到交换机的闪存中,以便在重启后恢复配置。
以上就是交换机的基本配置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操作可能会因交换机的型号和厂商而异,建议参考交换机的技术手册进行实际操作。
交换机的基本配置与管理
交换机的基本配置与管理交换机是计算机网络中的重要设备,用于连接多台计算机和其他网络设备,实现数据的传输和网络流量的控制。
正确配置和管理交换机对于保障网络的稳定运行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交换机的基本配置与管理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交换机。
一、交换机的基本配置交换机的基本配置包括设置IP地址、VLAN、端口速率、端口安全等。
以下是具体步骤:1. 设置IP地址:在交换机上配置IP地址,可通过命令行界面或Web界面进行操作。
首先进入交换机的配置模式,然后为交换机的管理接口分配一个IP地址和子网掩码,确保交换机能够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
2. 配置VLAN:VLAN是虚拟局域网的缩写,用于将交换机划分为多个逻辑网络。
在交换机中创建VLAN并将端口划分到相应的VLAN 中,可以实现不同VLAN之间的隔离和通信。
3. 设置端口速率:交换机的端口速率设置决定了数据传输的速度。
根据网络需求和设备性能,可以设置端口的速率,如10Mbps、100Mbps、1000Mbps等。
4. 配置端口安全:通过配置端口安全功能,可以限制交换机上连接的设备数量和MAC地址。
可以设置最大允许连接的设备数目,或者指定允许连接的MAC地址列表,增加网络的安全性。
二、交换机的管理交换机的管理包括监控交换机状态、进行故障排除、更新交换机固件等。
以下是管理交换机的常见方法:1. 监控交换机状态:通过交换机提供的命令行界面或Web界面,可以查看交换机的各项状态信息,如端口的连接状态、数据流量、CPU利用率等。
及时监控交换机的状态,可以发现并解决潜在的问题。
2. 进行故障排除:当交换机发生故障或网络出现问题时,需要进行故障排除。
可以通过查看交换机日志、检查网络连接和配置、使用网络诊断工具等方法,找出问题所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故障。
3. 更新交换机固件:交换机的固件是指交换机上的操作系统和软件程序。
定期更新交换机的固件可以修复已知的安全漏洞、改进性能和功能,并提供更好的兼容性。
全国计算机考试四级网络工程师复习考点总结2——交换机基础知识以及配置方法
一、交换机的配置方式交换机有多种配置方式,可以使用每台交换机提供的控制(console)端口,直接对交换机进行配置,也可以使用telnet命令,远程登录到交换机上,作为交换机的一个远程终端对交换机进行配置,还可以将交换机设置为web服务器,然后在网络上的一个终端站点使用浏览器对交换机进行配置。
在交换机刚刚出厂、第一次对他进行配置时常通过计算机的串口连接交换机的控制台端口进行配置,也就是利用控制(console)端口配置。
如果希望通过远程拨号连接到交换机配置,那么应该在AUX端口上连接MODEM。
二、交换机内存常识Cisco的交换机中,有四种功能不同、材质不同的内存:1、ROM:只读,用来存储引导(启动)软件;2、Flash:闪存,用来保护IOS系统软件;3、RAN:可读写,作用很广,与计算机的内存类似;4、NVRAM:非易失性可读写存储器,掉电后仍然可以保存信息,用于保存IOS 启动时读入的配置数据。
三、交换机的工作模式介绍在Cisco交换机中,有四种工作模式:1、用户模式:提示符:Switch>,登录到交换机时自动进入该模式,这时通常只能查看,对IOS的运作不会产生任何影响,可直接通过命令进入特权模式;2、特权模式:提示符:Switch#,在用户模式下执行enable命令进入,可以完成任何事情,包括检查配置文件、重新启动交换机等,它的命令集是用户模式下的超集;3、全局配置模式:提示符:Switch(config)#,在特权模式下执行configure terminal 命令进入,在该模式下,进行的任何改动都会影响IOS的全局运作。
可以配置全局参数如主机名、口令、IP地址等;4、配置模式:用于单独的组件进行配置,例如:接口配置模式(提示符:Switch (config-if)#,全局模式输入interface),线路配置模式(提示符:Switch (config-line)#,全局模式输入line console),VTP配置模式(提示符:Switch (vlan)#,特权模式下输入vlan database),VLAN配置模式(提示符:Switch (config-vlan)#,全局模式输入vlan vlan-id)。
交换机简单操作及配置ppt课件
实验内容和目的
掌握交换机等设备的初始化连接。 熟悉三层交换机的配置,掌握VLAN的划分
及VLAN之间的访问控制。 了解DHCP服务的功能。
255.255.255.0 C3560(dhcp-config)#dns-server 192.168.2.10 C3560(dhcp-config)#default-router 192.168.3.1 C3560(dhcp-config)#exit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通过Console连接交换机
再将Console线接入交换机Console口中。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24 C3560(config-if-range)#switchport access vlan 4 C3560(config-if-range)#exit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通过Console连接交换机
交换机配置方法-交换机配置指令
-------------Actions-------------------
1 进入配置界面后,如果是第一次配置,则首先要进行的就是 IP 地
[P] Ping
址配置,这主要是为后面进行远程配置而准备。IP 地址配置方法如下:
[C] Clear cached DNS entries
在前面所出现的配置界面“Enter Selection:”后中输入“I”字母,
[X] Exit to previous menu
然后单击回车键,则出现如下配置信息:
Enter Selection:
The IP Configuration Menu appears。
在以上配置界面最后的“Enter Selection:”后再次输入“I”字母,
Catalyst 1900 - IP Configuration
Enter Selection:
的密码(为安全起见,在屏幕上都是以”*“号显示),输入好后按回车键
在这一版本中的配置方法与前面所介绍的配置方法基本一样,不同的
确认,重新回到以上登录主界面。
只是在这一版本中可以通过命令方式(选择”[K] Command Line“项即可)
2 在你配置好 IP 和密码后,交换机就能够按照默认的配置来正常工 进行一些较高级配置。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页眉双击删除即可。
交换机配置方法|交换机配置指令
如果您想为这个连接项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图标的话,您也可以在下图的 图标栏中选择一个,然后单击“确定”按钮,弹出如图所示的对话框。
谈起交换机本地配置,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交换机的物理连接。交
4 第 4 步:在“连接时使用”下拉列表框中选择与交换机相连的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WEB的管理
29
在IE地址栏中输入交换机的管理IP可以进入交换机的web管理页面
基于SNMP协议的管理
30
SNMP是简单网络管理协议的缩写,要先在计算机上安装网 络管理软件,运行后输入交换机管理IP地址及进行一些SNMP参 数设置后就能进入到管理界面
2、 交换机配置的三种用户工作模式
(1)、普通用户模式:开机直接进入普通用户模式, 在该模式下我们只能查询交换机的一些基础信息, 如版本号(show version) 普通用户模式的提示符:交换机名>
4
冲突域与广播域
冲突域是在一个时间内可以发送数据的主机的范围
连接到一个HUB的所有主机处于同一冲突域中,这些主机
在一个时间内只有一台能够发送数据,其他主机只能接。
交换机的每一端口即是一个独立的冲突域。 广播域,就是一份广播报文能够到达的主机的范围。交换机 对接收到的广播报文和多播报文的处理方式是向所有端口转
注意:
用普通以太网端口互连时要用交叉双绞线 用交换机上的级连端口(MDI)互连时要用直通双绞线
20
堆叠:
–通过堆叠线缆将交换机的背板连接起来 –扩展网络范围
–解决带宽瓶颈(单链路1G或更大)
–延时小 –统一管理 注:
堆叠连接又分菊花链连接和主从式连接两种
21
堆叠-菊花链
链路带宽1G 锐捷交换机支持最多8台交换机堆叠
******
(3)端口配置命令
端口配置的主要内容有: 配置端口交换速率(10M、100M、1000M和auto)
设置端口工作模式(分full、 half 、和auto)
设置端口描述 switch(config)#interface fa0/1 *进入端口1 switch(config-if)#speed 100 *设置端口速率为100M switch(config-if)#duplex full *设置为全双工工作模式
32
3、交换机常用命令
(1)显示类命令 *显示操作系统版本号 switch# show version *显示当前配置信息 switch# show running-config *显示端口配置信息 switch# show interfaces *显示指定交换端口的属性 switch# show interface [ interface mod/port]
交换机的工作原理及内部构造
交换机是一个多端口的网桥,每个端口都有桥 接功能,它能够在任意一对端口间转发帧。其内
部是依靠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C,ASIC)连接起来的,ASIC 可以把任意端口的 网段与别的端口的网段在数据链路层上相联。 交换机允许多组端口同时交换帧,相当于多 个网桥同时工作,可以实现帧转发的并行操作。
、转发帧等过程,因此在交换机的延迟时间比较长,但可
靠性比较高。
(3)无碎片直通(Fragment Free Through)
15
是介于直通式和存储转发式之间的一种解决方案,它检 查数据包的长度是否够64 Bytes(512bit)如果小于64 Bytes,说明该包是碎片(即在信息发送过程中由于冲突而产 生的残缺不全的帧),则丢弃该包,如果大于64 Bytes,则 发送该包。 无碎片直通是前两种方式的优化折中,在源站和交换机 输入端口之间的链路上不进行差错处理,差错处理放到目的 站进行,但避免了碎片的传输。该方式的数据处理速度比存 储转发方式快,但比直通式慢。
第二章 交换机及配置方法
1
一、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二、交换机外观及交换机互连 三、交换机的管理方式及配置模式 四、虚拟网络技术(VLAN) 五、生成树协议 六、 交换网络的端口安全 七、三层交换技术
一、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1、为什么要用交换机组网
2、交换机的内部结构
3、端口/MAC地址映射表
4、地址学习——建立端口/MAC地址映射表
发,简单地将数据抛弃,数据信息被限制在本地流动。
17
所以,以太网交换机隔离了本地信息,从而避免了网络上 不必要的数据流动,达到了交换机通信过滤的目的。
二、交换机外观及交换机互连
1、交换机的外观 前后面版图 接口介绍 指示灯介绍
18
交换机支持的接口类型
19
2、交换机的互连
级联: –交换机之间利用以太网接口连接起来 – 扩展网络范围 –单链路带宽瓶颈 –延时大
注意事项: 交换机的第一次配置必须要用带外方式进行;
25
使用带内管理模式,交换机必须事先有管理IP;
带外管理
Console口及配置线缆
Console口 (RJ45)
Console口 (DB9)
26
DB9-DB9线缆
DB9-RJ45线缆带外管理交换机Fra bibliotek作连线
利用配置线将主机的COM口和交换机的console口相连
33
34
(2)基本操作命令 修改交换机名: switch(config)#hostname SA SA(config)# 更改Enable密码: SA(config)#enable password 保存当前配置文件 SA#write 删除配置文件 SA#erase startup-config 重新启动交换机 SA#reload
过地址映射表决定将该数据转发到哪个端口。在图4.4所示的地
址映射表中,站点F与端口4相连。于是,交换机将信息转发到 端口4,不再向端口1、端口2和端口3转发。
假设站点A需要向站点C发送数据,交换机同样在端口1接收
该数据。通过搜索地址映射表,交换机发现站点C与端口1相连, 与发送的源站点处于同一端口。遇到这种情况,交换机不再转
3
• •
物理结构:总线结构或星型结构 工作机制:CSMA/CD: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
源主机1
目的主机1
目的主机2
源主机2
交换式以太网—交换机
交换式局域网从根本上改变了“共享介质”的工作方式,可以增 加局域网的带宽,改善局域网的性能与服务质量。 与共享式局域网不同,交换式局域网通常采用集中控制方式。使 用局域网交换机代替集线器,局域网交换机成为交换式局域网的核 心部件。
果不存在,交换机就将该对应关系添加到地址映射表;如果已
经存在,交换机将更新该表项。因此,在以太网交换机中,地 址是动态学习的。只要这个节点发送信息,交换机就能捕获到
12
它的MAC地址与其所在端口的对应关系。
提示:在计算机上发出PING命令交换机就能捕获到它。
5、信息转发——三种帧转发方式
(1)直通式(Cut Through)
9
3、端口/MAC地址映射表
10
交换机内部有一个“端口/MAC地址映射 表” ,表中存放着每个端口所连接的计算机网卡 的MAC地址。当交换机从某个端口接收到一个 MAC帧时,从MAC帧中读取目的MAC地址,并在 交换机内的“端口/MAC地址映射表”中进行检 索。当检索到一个匹配的表项时,就将这个MAC 帧发送到所匹配表项指定的端口中。这一点与集线 器不同,集线器会将收到的数据发向集线器的所有 端口。所以,连接到交换机上的计算机,不会因为 某两台计算机传送数据而影响其他计算机之间的通 信,多个端口上连接的计算机可以同时交换信息
5
发,连接到它的所有主机都将接收到此报文。
1 2 3 4
四个冲突域、一个广播域 结论: 一个集线器连接的所有主机都属于一个冲突域,也属于同 一个广播域。一个交换机的每个端口分别是一个冲突域,接在 不同端口上的主机分属不同的冲突域,但都属于同一个广播域。
6
集线器(HUB)工作在物理层 交换机(SWITCH)工作在数据链路层
5、信息转发——三种帧转发方式
6、通信过滤——本地信息隔离
2
1、为什么要用交换机组网
源主机1 目的主机1
目的主机2
共享式以太网—集线器
源主机2
当源主机1要发一个数据包给目的主机1的时候,首先源主机要先听HUB的 链路上是否有数据在跑,如果有那么源主机1等待,如果没有那么源主机1将 数据包发出.这样的做法是由于HUB上的链路是共享的,所以采用了发数据 包之前先进行冲突检测的方法,那么我们称为CSMA/CD.
11
4、地址学习——建立端口/MAC地址映射表
交换机中的地址映射表是怎样建立和维护的呢?一是交
换机如何知道哪台计算机连接到哪个端口;二是当计算机在交 换机的端口之间移动时,交换机如何维护地址映射表。
以太网交换机的地址学习是通过读取帧的源地址并记录帧
进入交换机的端口进行的。当得到MAC地址与端口的对应关系 后,交换机将检查地址映射表中是否已经存在该对应关系。如
打开超级终端
从开始-〉程序-〉附件-〉通讯-〉超级终端打开超级终端程序
配置超级终端
为连接命名 选择合适的COM口 配置正确的参数
27
TELNET管理交换机
在主机DOS命令行下输入: telnet ip address(交换机管理IP)
28
输入telnet密码和特权密码即可进入到交换机的配置界面
22
堆叠-主从式
链路带宽2.66G
23
三、交换机的管理方式及配置模式
1、交换机管理方式——带外管理与带内管理
2、 交换机配置的三种用户工作模式
3、交换机常用命令
24
1、交换机管理方式——带外管理与带内管理
(1)带外管理
通过带外对交换机进行管理(用超级终端进行配制)
(2)带内管理
通过Telnet 对交换机进行远程管理 通过Web 对交换机进行远程管理 通过SNMP 工作站对交换机进行远程管理
举例
当节点A需要向节点D发送信息时,节点A首先将目的 MAC地址为节点D的帧发往交换机端口 l。交换机接收该帧, 并在检测到其目的MAC地址后,在交换机的“端口/MAC地 址映射表”中查找节点D所连接的端口号。一旦查到节点D所 连接的端口号5,交换机将在端口1与端口5之间建立连接,将 信息转发到端口5。 与此同时,节点E需要向节点B发送信息。于是,交换机 的端口6与端口4也建立一条连接,并将端口6接收到的信息转 发至端口4。 这样,交换机在端口1至端口5和端口6至端口4之间建立 了两条并发的连接。节点A和节点E可以同时发送信息,节点 D和接入交换机端口4的以太网可以同时接收信息。根据需要, 交换机的各端口之间可以建立多条并发连接。交换机利用这 些并发连接,对通过交换机的数据信息进行转发和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