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积的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多边形的面积 整理和复习》精品课教案_18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多边形的面积  整理和复习》精品课教案_18

《多边形的面积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整理和复习》。

【教学目标】1.梳理本单元所学知识,整理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及公式推导过程,能灵活熟练地运用公式解决问题。

2.经历回顾、梳理、类比、归纳等过程,沟通图形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体会转化思想,培养空间观念。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享受思维的乐趣。

【教学重点】整理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及公式的推导过程,能灵活熟练地运用公式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间的内在联系,掌握转化的思想方法,构建知识网络。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思维导图、课堂投票等教学资源,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磁条教具。

【教学过程】一、开门见山,引入课题师:同学们,咱们这一单元主要学了什么内容?(多边形的面积)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对本单元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揭示课题)二、梳理知识,形成网络(一)整理单元知识要点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这一单元里面咱们都学习了哪些知识?请大家用“思维导图”把本单元的知识要点列举出来。

(教师把思维导图推送给全班同学,同学们在平板上完善思维导图,全班交流。

)(二)整理多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师: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是我们本单元学习的基本图形,他们的面积你们都会计算吗?请把它们的计算方法分别写出来。

(教师以“课堂提问”的方式把问题推送给全班同学,同学们在平板上依次写出各种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师选取学生的作品展示交流。

)(三)整理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1.师: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呢?请同学们结合老师推送给你们的课件在小组内交流交流。

(教师把图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的课件推送给全班同学,同学们结合课件交流讨论。

)2.全班交流、汇报展示(1)师:哪个小组来说说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生:把平行四边形沿着它的“高”剪下来,分成两个部分,运用“割补”法,经过“平移”,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了长方形。

小学数学_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推导总复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_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推导总复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推导总复习》——奇妙的转化法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1、引导学生回顾、整理平面图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进一步理顺图形间的相互关系,并能较熟练运用公式解决问题。

2、通过课前自学、小组合作交流分享和集体学习与交流,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索能力,在分享中取长补短,互相学习,体验分享的乐趣。

3、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引导学生探寻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构建知识网络,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从中学会整理知识,感知转化法的实用性和趣味性,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提升学生的空间观念、几何直观素质。

整理完善知识结构,能理解并清晰明白的表述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理解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之间的内在联系,能较熟练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能理解并清晰明白的表述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多媒体课件,助学单,课本,学生课前自学利用助学单让学生课前,用自己的方法梳理学过的平面图形的面积。

教师调查学生的助学单情况并针对学生的情况调整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1、通过前测了解学生对这部份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情况,便于有的放矢,有目的的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与整理。

2、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回顾与学习,提前对知识进行思量,便于让知识呈现有思维的产生与延续,为课的产生做铺垫。

3、便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自我学习习惯,积累更多的自我学习经验。

故事:唐僧取经回来后,想把一块地奖给三个徒弟,唐僧拿出三条同样长的超长绳子,叫三位徒弟用绳子各围一块地。

八戒抢着说:我要围成长方形,;沙僧接着说:我要围成正方形;悟空灵机一闪,得意的说:我要围成圆形。

1、谈话:你觉得谁的方法最合算?(请多位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理由可以多样,但应有一定的道理。

如:你为什么喜欢这种方法?“感觉这样面积会大一些”,不能光凭感觉,还是要有一定的道理才对哈。

)师:也就是说,方法最好的也就是面积最大的。

要想确定谁的面积最大,光凭感觉是不行的,应... ...“算一算”2 、快问快答,感知逻辑推理:师:测测大家的反映速度,要求快速回答:要求圆的面积,需知道什么条件?(半径)要求正方形的面积,需知道?(边长)要求长方形的面积,需知道?(长与宽)半径、边长、长、宽有吗?(没有)没有怎么办?( ... ...可以通过周长来求)周长一样长吗?从哪看出来的?(一样,因为是三条同样长的绳子,绳子就是周长)绳子的长度有吗?(没有)没有怎么办?( ... ...设)师结:这就是推理,我们在解决问题时,常有先斗胆猜测→再推理→再验证→推出结论。

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总复习教学设计[修改版]

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总复习教学设计[修改版]

第一篇: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总复习教学设计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总复习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p75页内容教学目标:1、知识性目标:引导学生回忆整理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及推导过程,并能熟练的应用公式进行计算。

2、过程性目标: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构建知识网络,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从中学习整理知识,领会学习方法。

3、情感性目标: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转化”等思想方法;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复习计算公式及推导过程,并能熟练的应用公式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探索计算公式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教学准备:六个平面图形的纸片,关于面积计算公式推导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交代复习内容,板书课题。

二、分步梳理,引导建构1、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有哪些?(大屏幕出示)2、什么是平面图形的周长?什么是平面图形的面积?(汇报,大屏幕出示)3、我们都学过哪些图形的周长?字母公式是什么?4、这节课我们着重研究平面图形的面积,而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都是怎么推导出来的,同学们还记得吗?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跟老师一起重温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①我们是用数方格的方法得出长方形的面积。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用字母表示:s=ab ②正方形是长和宽都相等的长方形,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用字母表示:S=a2 ③把平行四边形割补平移,拼成一个长方形。

长方形的长等于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高。

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用字母表示:s=ah ④把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形的面积旋转平移,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三角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三角形的高。

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所以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圆的周长和面积的复习》教案(通用14篇)

《圆的周长和面积的复习》教案(通用14篇)

《圆的周长和面积的复习》教案《圆的周长和面积的复习》教案(通用14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圆的周长和面积的复习》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圆的周长和面积的复习》教案篇1教学素材:根据人教版和北师大版课标教材六年级上册中圆的相关知识自行开发的教材。

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进一步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

2、能运用圆的知识熟练、正确解答有关圆的周长和面积的问题。

3、建立知识间的联系,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教学设计思想:复习课是帮助学生复习、巩固已学过的知识,建立知识间的联系,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课型。

复习课不同于练习课,复习课虽然要继续训练解题的技能技巧,但其更重要的任务是把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把原来分散学习的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它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

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稳定、清晰的核心概念,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便于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也为以后学习新概念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二、回顾整理,讨论交流。

1、怎样求圆的周长?求圆的面积有几种情况?2、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3、精彩会放。

(教师结合课件演示帮助学生回顾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4、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对我们学习的启示。

(转化思想)5、学生交流:在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时怎样能够提高计算速度?三、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教师结合图片演示,让学生提出有关圆的周长和面积的问题。

图片内容:农村的喷灌、碾子、拴在木桩上的小羊。

四、走进美丽的图形世界教师通过一些圆形和正方形等图形的变化,形成各种几何图形,让学生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五、开心词典以开心词典的形式,让学生做六道选择题。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 多边形的面积 整理和复习- 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 多边形的面积 整理和复习- 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 多边形的面积整理和复习- 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通过复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2)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的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整理、合作交流,培养其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其求知欲;(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的运用。

2.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所学的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平面图形面积计算方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提出问题:我们学过的图形面积计算方法有哪些?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2. 自主整理(1)让学生自主整理已学的平面图形面积计算方法,总结规律。

(2)提示学生关注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及其推导过程。

3. 合作交流(1)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整理成果,互相补充、完善。

(2)每组选代表汇报,全班交流,教师点评并总结。

4. 巩固练习(1)设计针对性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练习题包括基本题、提高题和拓展题,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5. 解决实际问题(1)呈现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面积公式解决。

(2)问题设计要贴近生活,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6. 课堂小结(1)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总结学习方法。

(2)教师点评,强调重点知识,提出课后作业要求。

四、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结合生活实际,运用所学的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提高其数学素养。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整理与复习》(大单元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整理与复习》(大单元教学设计)
4.数据与统计: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统计图表,解决问题。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数感、符号意识及空间观念,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观念,学会用数学语言表达现实世界中的问题。
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5.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激发探索精神,增强学习兴趣。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对于整理与复习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有很多自己的想法,讨论氛围浓厚。但在引导与启发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于开放性问题的思考不够深入,可能是因为他们的思维习惯还未完全养成。为此,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多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最后,在总结回顾环节,学生们能够较好地概括今天所学的知识点,但仍有个别学生表示对某些知识点掌握得不够牢固。针对这一点,我计划在课后加强个别辅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整理与复习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例如:解决包含加减法的复合问题,如“小明有5元钱,买了一个3元的铅笔后,还剩多少钱?”
-角的度量与应用:理解角的度量单位,学会使用量角器,解决与角度相关的问题。
-例如:使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度数,比较不同角的大小。
-解决问题的策略选择:根据问题情境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例如:面对实际问题时,能够分析问题结构,选择恰当的数学工具解决问题。

整理与复习(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 北师大版

整理与复习(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 北师大版

整理与复习(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整理与复习,加深对数学四年级上册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对数学四年级上册的知识进行整理与复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数的认识和表示:整数的认识、读写和表示方法,整数的加法和减法,整数的乘法和除法。

2. 量的计量:长度的认识、测量和表示,面积的认识、测量和表示,体积的认识、测量和表示。

3. 几何图形:三角形、四边形、圆形的认识和性质,图形的变换和组合。

4. 数据的整理和表示:数据的收集、整理和表示方法,统计图表的认识和应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整理与复习,加深对数学四年级上册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复习等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数学四年级上册所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整理知识:按照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3. 复习知识:通过讲解、练习等方式,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4. 解决问题:设计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5. 总结反思: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和反思,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面积》教学设计复习与整理

《面积》教学设计复习与整理

面积和面积单位泸县梁才学校解树伦【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32~36页例1、例2、例3。

【教学目标】1能结合实物或平面图形,理解面积的含义。

2能用多种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通过观察、操作,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1能结合实物或平面图形,理解面积的含义。

2能用多种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能用多种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大小树叶各一张,钉子板,橡皮筋,照片一张,两段绳子,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趣创新教师出示春游时和学生一起照的放大的照片。

教师:同学们,这是前几天我们班春游时老师和你们一起照的照片,这是一张珍贵的照片,猜一猜老师会把它怎样?教师:如果给这张照片加上框,需要多少木条?这求的是什么?(周长)如果我要想给相框配上玻璃,需要多大的玻璃?这又是求的什么呢?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教师:等我们今天学习了面积的知识后,你们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了。

二、理解面积的意义1认识物体的面积教师出示两条线段,让学生观察这两条线段有什么不一样,再出示大小不同的两片树叶,让学生观察又有什么不同?教师:通过观察我们知道,物体既有长短之分,又有大小之分。

黑板、课桌、书本、树叶、文具盒等都可以叫做物体。

教师出示文具盒,让学生观察:一眼看去,我们先看到的是什么?教师:是的,许多物体都有它们的表面,请同学们观察一下,在教室里你可以看到哪些物体的面?让学生闭上眼睛,摸一摸数学书和课桌的表面,说一说有什么感觉?教师:大家的感觉都不错,课桌的表面比较大,我们就说课桌表面的面积比较大;数学书的表面比较小,我们就说数学书表面的面积比较小。

教师:看来物体的面是有大小的,有的物体面大,有的物体面小,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物体的面积(板书:面积)。

比如数学书表面的大小就是数学书表面的面积。

让学生分小组相互说一说教室的地面、墙面,黑板面,桌面,文具盒面……的面积分别指的是什么?2认识平面图形的面积教师:物体表面有大有小,那么这些平面图形也有大小吗?电脑显示4个图形,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这些平面图形中谁最大?谁最小?教师:对,我们可以直接地比较出三角形比圆大。

人教版数学《整理和复习(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整理和复习(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整理和复习(第四单元)》教学设计◆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人教版数学《整理和复习(第四单元)》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人教版数学《整理和复习(第四单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⒈根据圆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公式掌握圆周长与面积的计算方法。

⒉培养学生灵活、全面的运用知识的能力,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⒊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灵活运用周长或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周长与面积的区别。

1、什么是圆?圆周长的计算公式是什么?圆面积公式的计算公式是什么?2、计算下题。

求出它的周长与面积。

(1)学生动手计算。

(2)周长与面积有什么不同?概念不同,计算公式不同,单位不同。

3、判断。

两个图形相比较,哪个图形的周长长,哪个图形的面积就大。

(错。

周长的长短和面积的大小没有必然的联系。

)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一个圆形花坛,直径是4米,周长是多少米?3.144=12.56(米)2、一个圆形花坛,周长是12.56米,直径是多少米?12.563.14=4(米)3、一个圆形花坛的半径是2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3.1422=12.56(平方米)4、一个圆形花坛的周长是12.56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r=12.56(23.14)= 2(米) 3.1422=12.56(平方米)5、一个环形铁片,外直径是6米,内直径是4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⑴ 3.14( )2=28.26(平方米)3.14( )2=12.56(平方米)28.26-12.56=15.7 (平方米)⑵ - = 5(平方米)3.145=15.7(平方米)6、先测量所需要的数据,再计算半圆的周长和面积。

(解答结果保留整厘米数)7、一个圆形餐桌面直径是2m,它的周长多少米?它的面积是多少米?如果一个人需要0.5M宽的位置就餐,这张餐桌大约能坐多少人?+三、综合练习。

1、判断对错,(1)圆的半径都相等。

人教版数学《整理和复习(第四单元)》教学设计(通用10篇)

人教版数学《整理和复习(第四单元)》教学设计(通用10篇)

人教版数学《整理和复习(第四单元)》教学设计(通用10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人教版数学《整理和复习(第四单元)》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数学《整理和复习(第四单元)》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⒈根据圆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公式掌握圆周长与面积的计算方法。

⒉培养学生灵活、全面的运用知识的能力,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⒊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灵活运用周长或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周长与面积的区别。

1、什么是圆?圆周长的计算公式是什么?圆面积公式的计算公式是什么?2、计算下题。

求出它的周长与面积。

(1)学生动手计算。

(2)周长与面积有什么不同?概念不同,计算公式不同,单位不同。

3、判断。

两个图形相比较,哪个图形的周长长,哪个图形的面积就大。

(错。

周长的长短和面积的大小没有必然的联系。

)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一个圆形花坛,直径是4米,周长是多少米?3.14×4=12.56(米)2、一个圆形花坛,周长是12.56米,直径是多少米?12.56÷3.14=4(米)3、一个圆形花坛的半径是2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3.14×22=12.56(平方米)4、一个圆形花坛的周长是12.56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r=12.56÷(2×3.14)=2(米)3.14×22=12.56(平方米)5、一个环形铁片,外直径是6米,内直径是4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⑴3.14×()2=28.26(平方米)3.14×()2=12.56(平方米)28.26-12.56=15.7(平方米)⑵-=5(平方米)3.14×5=15.7(平方米)6、先测量所需要的数据,再计算半圆的周长和面积。

小学人教四年级数学《公顷和平方千米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小学人教四年级数学《公顷和平方千米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公顷和平方千米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浙江天台县平桥镇中心小学庞红星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形成面积单位实际大小的表象,并熟练进行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2、通过整理和复习,建立面积知识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3、能根据实际情况选用适当的面积单位。

4、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运用面积有关知识正确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在整理中建立面积之间的联系,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并能正确地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大小正方形各一个、5张卡片等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学生独立梳理知识1、揭题。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对《公顷和平方千米》这一单元进行整理和复习。

2、学生独立整理。

先请学生独立看书P34~P37,接着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整理本单元内容并记录下来。

3、反馈。

师:老师收集了几位同学的作品,请他们介绍一下整理的成果。

生1:生2:二、师生共同回顾和整理知识1、复习梳理面积单位的大小师:不管是用列表来整理还是用图形来整理,这个单元都包括哪些内容?根据学生反馈,教师板书:大小、进率(1)回忆1公顷、1平方千米的大小及它们的面积是怎样计算的。

(2)举例说明1公顷、1平方千米各有多大。

2、复习梳理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1)师:你能说说1公顷和1平方千米的有什么联系?(2)回忆我们还学习过哪些面积单位?把5个面积单位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3)说说以前学过的面积单位各有多大?哪几个面积单位可以用手势比划出来?为什么?(4)5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各是多少,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5)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呢?三、基本练习查漏补缺1、我会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1)一部手机屏幕的表面积是60()。

2)一条学生凳凳面的面积约是8()。

3)北京动物园占地面积约86()。

4)大王莲叶片面积约2()。

5)一个杯子高15()。

6)天台县总面积约为1432 ()。

7)我国的陆地面积约为960万()。

多边形的面积复习课教学设计

多边形的面积复习课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课题:“多边形的面积〞整理与复习执教:浚县卫溪街道办事处西街小学李志英学习目标:1.复习已学图形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沟通图形面积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网络。

2.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并能够正确计算图形的面积。

3.能够运用面积计算公式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并能正确计算图形的面积。

学习难点:明确各种图形面积的推导过程,沟通图形面积之间的关系。

课前准备:课件、几个根本图形。

学习过程:一、督预示标1.课件出示:房间整理前后的图片,让学生进行比拟。

师:在生活中,我们对事物进行整理,可以让事物条理化;在学习中,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可以使知识更系统、更完整。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整理与复习“多边形的面积〞这一单元的知识。

〔板书课题:“多边形的面积〞整理与复习〕2.检查课前复习情况:〔1〕关于“多边形的面积〞这一单元的内容,课前你是怎样复习的?复习了哪些内容?〔2〕在复习的过程中,你还存在哪些问题?3.根据学生的复习情况定位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1.复习已学图形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沟通图形面积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网络。

2.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并能够正确计算图形的面积。

3.能够运用面积计算公式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二、自学梳理让学生根据自学提纲,再次梳理“多边形的面积〞这一单元的内容。

自学提纲1.回忆第四单元“多边形的面积〞的内容,你学到了什么?你还有哪些问题?2.我们是怎样推导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的?请尝试整理一下。

三、小组答疑1.小组长主持,各成员在小组内交流学到的知识和讨论解决仍存在的问题。

2.互说并整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3.推选出小组代表准备展示交流成果。

四、展示评价小组代表分别展示自己小组的交流成果,接受其他小组成员和老师的质疑、评价。

1.汇报我学到了什么。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6单元《多边形的面积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6单元《多边形的面积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6单元《多边形的面积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多边形的面积整理和复习》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6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巩固和掌握多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不同类型多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以及多边形面积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多边形知识,对多边形的特征和分类有一定的了解。

学生在四年级学习了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简单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具备了进一步学习多边形面积的基础。

但部分学生对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理解仍有一定难度,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巩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多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能够熟练运用多边形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实践操作等环节,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多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及应用。

2.难点:理解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多边形面积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多媒体课件,包括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实例分析等。

2.学习素材:准备相关的生活实例和练习题,用于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3.教学工具:准备黑板、粉笔、直尺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多边形实例,如足球场、自行车轮胎等,引导学生关注多边形的面积。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多边形的面积是如何计算的吗?”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3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3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整理与复习》是本学期的最后一单元,主要是对本学期所学知识的复习和整理。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分数的加减法、分数的乘除法、几何图形的面积、数据的收集和处理等。

教材通过复习和整理,帮助学生巩固本学期的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分数的加减法、分数的乘除法、几何图形的面积、数据的收集和处理等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部分学生在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有区别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和整理,使学生掌握分数的加减法、分数的乘除法、几何图形的面积、数据的收集和处理等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法,培养学生整理和复习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分数的加减法、分数的乘除法、几何图形的面积、数据的收集和处理等知识的运用。

2.难点: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法: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复习和整理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合作交流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实例教学法:通过具体实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

2.课件: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相应的课件。

3.练习题:针对所学知识,准备相应的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复习和整理本学期的所学知识,包括分数的加减法、分数的乘除法、几何图形的面积、数据的收集和处理等。

西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整理与复习》精品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1

西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整理与复习》精品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1

整理与复习第1课时整理与复习(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3页整理与复习第1、2题和第43~45页练习九第1、2、3、6、8题。

【教学目标】1.通过对面积和面积单位等知识的归纳和整理,巩固所学的知识,加深对面积和面积单位的理解,体会知识的内在联系。

2.在面积和面积单位等知识的复习过程中,使学生经历收集信息、整理信息、选择信息和运用信息的过程,初步学习一些整理知识的方法。

3.通过练习,进一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复习面积和面积单位的知识,使学生比较牢固地掌握。

2.培养学生自主复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自主独立整理第二单元第25~30页及第36~38页的知识。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教师引入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学完了第二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为了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巩固,本节课我们一起来对面积和面积单位的知识进行整理与复习。

2.教师板书。

(板书:面积与面积单位。

)二、教学新课1.回顾知识,自主梳理(1)教师要求:请同学们打开教科书第25~30页(面积和面积单位)及第36~38页(面积单位的换算),用自己的方法收集在这里学习的知识,并记录在草稿纸上。

(2)学生整理:学生独自整理。

教师巡视指导。

2.交流展示,引导建构(1)教师提示:以小组为单位,组长组织小组成员交流自己整理的知识,并根据组内同学的交流大家相互补充,形成小组整理的复习资料。

最后请各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将自己组内的整理成果进行汇报展示,全班进行补充。

(2)小组交流:各组长组织组内相互交流并记录。

教师巡视指导。

3.提炼方法,认知内化现在我们按照教科书的编排顺序一起来整理,谁来汇报在“面积和面积单位”“面积单位的换算”两部分分别学了哪些数学知识?(1)面积和面积单位①学生1:在这小节我们学习了面积的意义。

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叫作它们的面积。

(教师板书。

)②学生2:我们还学习了如何比较两个物体或图形面积的大小。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整理和复习》优秀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整理和复习》优秀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整理和复习》优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在复习整理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巩固所学内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二、教学内容
1. 数的认识
•自然数
•简单数列
•数的大小比较
2. 加减法
•加减法的口诀
•退位减法
•进位加法
3. 乘除法
•认识乘法和除法
•表内乘法
•除法的相关知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
•总结整理知识点
•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2. 教学难点
•解决学生在整理和复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惑
•解决学生对某些知识点掌握不牢固的问题
四、教学方法
1.课堂教学结合课外练习
2.利用举例和练习来引导学生
3.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
五、教学过程
1. 复习数的认识和大小比较
•回顾自然数的概念
•引导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2. 复习加减法口诀和运算
•复习加减法的口诀,引导学生快速计算结果
•练习退位减法和进位加法
3. 复习乘法和除法
•复习乘法口诀和相关知识点
•练习表内乘法和简单除法
六、教学反馈与评价
教师根据学生的练习及课堂表现进行评价,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给予指导。

通过课堂小测验等形式,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促进学生进一步提高。

以上是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整理和复习》优秀教学设计的总结,希望能对教学工作者提供一些启发。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整理和复习》精品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整理和复习》精品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整理和复习》精品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整理和复习》是对本册所学知识的一次全面梳理和巩固。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几何图形、量的计量、方程与问题解决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的认识、运算、几何图形等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一些概念、运算规则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部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对四年级上册所学知识有一个全面、系统的掌握,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让学生学会整理和复习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引导学生掌握整理和复习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2.难点:对一些概念、运算规则的深入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问题。

2.运用实例讲解法,使学生对抽象的数学概念有更清晰的认识。

3.采用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4.运用激励评价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深入研究,了解学生的学情,设计好教学方案。

2.学生准备:复习四年级上册所学知识,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准备。

3.教学资源:准备相关的教学素材,如PPT、实例、习题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整理和复习。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明白整理和复习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四年级上册所学的主要知识点,如数的认识、运算、几何图形等。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二年数学上:《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 》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二年数学上:《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 》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二年数学上:?其次单元—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教学教案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3页。

教学目标:1.使同学通过整理和复习,弄清楚本单元都学习了哪些学问,更坚固地理解和把握这些学问。

2.培育同学简洁的整理、归纳的力量,体验与同伴相互沟通学习乐趣。

教具、学具预备:同学每人一张反应练习题。

教学过程设计:一、小组沟通,整理学问师:昨天老师布置同学们回家对其次单元100以内的加减法进行整理和复习,现在给大家一段时间,把整理的结果在小组内相互沟通一下,小组长作好记录。

同学相互沟通,老师巡察,把握同学整理的状况。

小组汇报,全班沟通。

老师针对小组的汇报板书各局部内容,同时对同学予以确定。

师:同学们都整理得格外全面,有的小组补充的也格外好。

接下来,我们就先针对笔算加减法和用数学来进行复习。

二、稳固练习,发散思维1.尝试编题,抽象法那么师:谁能分别编一道进位加、不进位加、退位减和不退位减的算式同学针对每种类型分别编题,老师板书。

让同学把编出的题目进行计算。

师:笔算加法时应留意什么减法呢它们共同的地方是什么不同的又是什么指名答,老师把要点写在黑板上。

师:同学们说得格外正确。

那我们在计算的时候,哪位同学还有特殊提示同学们留意的地方同学自由发表想法。

2.反应测试,机敏把握师:接下来我们就做一组题目。

老师发个你的练习题第一题,做对一题,就可以从最上面圈一面小红旗〔笔算加法、减法个4题〕同学计算,老师巡察,然后集体订正。

反应:得到8面小红旗的请举手。

其次题:啄木鸟诊所〔4道有错误的竖式〕比一比谁的小医生当得好又快。

集体订正,分别说说错在哪。

3.应用拓展,解决问题〔1〕母鸡有45只,小鸡比母鸡多47只,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同学独立思考,依据条件提出问题,并独立列式计算。

〔2〕爸爸今年41岁,儿子今年13岁,爸爸比儿子大多少岁让同学列式计算:41-13=28〔岁〕紧接着出示“10年后〞这一条件,让同学思考10年后爸爸比儿子大多少岁同学或许会消灭两种答案:一种是大38岁,一种是大28岁。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2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2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整理与复习》单元主要内容有: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几何图形、量的计量、方程与解决问题。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三年级数学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重要单元。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要对之前学习的知识进行梳理和复习,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结构。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数的认识、运算、几何图形等知识点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在解决问题、运用方程等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数的认识、运算、几何图形等基本知识。

2.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精神。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对数的认识、运算、几何图形的复习,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结构。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方程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问题驱动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创设生活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教学PPT、课件,以便于直观展示教学内容。

2.准备相关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情境,如购物场景,引导学生复习数的认识和运算。

如:小明买了一支铅笔花了3元,他还剩下5元,请问他原来有多少元?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些常见的几何图形,如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引导学生复习几何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如:请问等边三角形的每个角是多少度?3.操练(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如:计算以下算式的结果:456 + 329、89 × 7、360 ÷ 6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积的整理和复习
教学设计理念:新理念下的整理和复习不再是简单的知识回顾与重复的做题练习。

而应是加强对知识前后间的联系与区别,将各领域中的单元知识的“点”、“片”内化到学生各自的知识网络中,同时引导学生选择适当的整理方法,通过知识的系统化、结构化和拓展提升,体现知识从凌乱到有序的过程,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归纳和整理知识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六册第五单元面积的整理与复习
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理解了面积的含义,认识了面积单位并掌握了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能进行换算及会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形成一定的整理知识的意识,和了解常用的整理知识的方法,并通过学生交流探讨多角度练习熟练的掌握面积与周长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能熟练的选择正确的方法解决实际的问题
教学手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自主的进行对面积知识的回顾整理,梳理形成知识网络。

2.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与多种层次的练习,使学生熟练的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与换算方法及灵活运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来解决实际问题。

3.通过学生间的自我反思,相互学习,进一步完善学生认知结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自主整理建构本单元的知识网络。

2、能熟练掌握面积的含义、常用的面积单位及换算方法,并能灵活运用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3.提高学生分析和理解问题并灵活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前置助学单
教学过程:
一、趣味引入,唤醒旧知
师: 听说过阿凡提吗?一起来看看:(课件出示)
师:阿凡提帮国王解决了很多难题,国王奖励阿凡提一座房子,房子的客厅是长方形,长8米,宽6米,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预设:面积是多少?周长是多少?
师:今天我们把面积这一单元的知识.进行一下整理和复习(板书:面积的整理与复习)
二、组内交流、汇报完善
师:课前孩子们已经回顾了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教材进行了初步的整
理。

现在请同学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1、全班交流
汇报交流的要求:
(1)同学汇报时,请仔细倾听。

(2)如果同学整理不够完整,你可以待同学汇报完毕之后进行补充。

(3)最后对同学的整理及汇报做出评价。

预设生1:我来给大家汇报一下我整理的内容,这一单元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是面积、面积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和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什么是面积呢?面积指的是物体表面和封闭图形的大小。

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正方形的面积等于边长乘边长。

我还知道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
师:说完了吗孩子?谁来评价一下这位孩子整理的怎样啊,你有什么想说的吗?预设生1:他整理的很好
预设生2:它的书写很工整。

预设生3:他整理的比较全面。

师:(若没有学生评价,师:看来大家都认为这个孩子整理得得全面准确。

)咱们来看一看,他是按照什么顺序在整理这些内容(原来他是按新课学习时的先后在进行整理)这样的整理做到了有序(板书:有序)这样整理不会遗漏或重复。

并且它采用了表格的形式,看起来怎样啊?简洁而且条理清楚(板书:简洁)师:那下面哪些孩子和它的整理方法和形式一样的呢?真棒。

这么多孩子都想到一块去了。

那还有孩子和他们整理的方法不一样吗?快来给大家展示一下。

预设生1:我是这样整理的(采用大括号、或是大树、或是其他方式)师:这位孩子真有创意,能想到用这种形式整理,既做到了内容全面而且还很美观不错,孩子们的这种爱思考爱动脑的好习惯老师为你们点赞。

2、相互学习、完善补充
师: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孩子们,下面请大家在小组内对自己的整理进行完善完善,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笔对自己的整理进行完善和补充。

3、梳理知识、建构网络
师:好了,孩子们,整理的方法和形式可以多种多样,老师对这一单元也进行了整理,一起来看看。

课件出示:师带着学生一起回顾并板书,这一单元咱们首先学习了面积的定义(板书:定义),那什么是面积,一起说……边出示边板书边回顾呈现出完整的知识结构图。

师:经过这样有序的整理,整个单元的知识就更加清晰、有条理了。

老师希望大家每学完一个单元的知识都能像这样去进行整理,找到知识前后的联系,这样再
多的知识,我们也可以轻松的把它们理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4、基础练习、巩固深化。

师:下面老师想考考大家对本单元知识掌握的情况?敢接受挑战吗?
课件出示:
三、经典分享、拓展提升
1.要在长方形的空地上,圈一块最大的正方形种菜,剩余的地种花,请你算一算菜地的面积和周长。

2.阿凡提要给长6米,宽3米的厨房铺满正方形地砖
拓展延伸:阿凡提帮国王解决了一个难题,国王只好赏赐他,国王给了他36米长的绳子,让他随便圈地,但只能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圈到多少就给他多少。

国王是个吝啬的人,阿凡提却是个非常聪明的人,他把地圈好后,国王气得直跺脚。

大家猜猜什么原因?大家知道他圈地的面积是多大吗?
四、课堂总结
师;孩子们,这节课就要结束了,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板书设计:
面积的整理与复习
知识网络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