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20年:反思与期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股市20年:反思与期望

2010年12月01日 09:52:49 来源:文汇报作者:石建勋

中国股市20年的发展,是一个制度不断完善、监管逐渐严格的过程。尽管取得了很大进展,但20年的股市仍然很年轻,距离公平、公正、公开的规范市场还有比较长的一段路要走,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而核心问题,是加快完善投资者保护机制

股市在我国经济生活中已举足轻重

20年前的11月末12月初,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相继成立,中国股市在新的历史时期重新起步。20年后的今天,中国股市走过了发达国家股市走了上百年的路,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值市场,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而受到世界瞩目。

经过20年发展,目前中国资本市场已拥有A股、B股、中小企业板、创业板和期货、黄金、外汇等多个交易市场,拥有股票、债券、期货等多个交易品种,拥有上市公司1800家,证券投资者开户数接近1.5亿。

20年,中国股市一路走来并不平坦,可以说跌宕起伏。有时它像个柔弱的婴儿,需要呵护;有时它像个任性的孩子,需要调教;有时它像个毛躁的小伙,需要冷静;有时它又像个无辜少年,默默承受着各种责难……它的每一个成长阶段,都伴随着思想的解放和认识的突破,都伴随着阵痛,小到投资者个人,大到国家监管层面都在痛定思痛中不断成熟。与此同时,中国股市的制度建设日趋完善,为持续发展营造着更坚实的基础。

在世界历史上,股市在一国发展历程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也是如此。而今,股市在我国经济生活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在优化资源配置、推进国家创新战略、实现产业升级换代和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实现增长方式转换、促进企业健全公司治理、丰富全社会融资和投资渠道、提高人民群众财产性收入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核心问题是加快完善投资者保护机制

中国股市20年的发展,是一个制度不断完善、监管逐渐严格的过程。尽管取得了很大进展,但20年的股市仍然很年轻,距离公平、公正、公开的规范市场还有比较长的一段路要走,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上市公司质量和市场监管水平亟待提高,轻投资功能、重融资功能的理念亟待改变,法律法规需要不断健全等,而核心问题,是加快完善投资者保护机制。

目前中国有近1.5亿开户股民,股市联系着亿万家庭,它的一举一动,都牵动

着数亿人的敏感神经,股市大幅波动不仅对中国的经济发展而且对社会和谐稳定

产生着重大影响。不仅要对广大股民进行风险教育,更要积极给予他们保护,切

实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这是资本市场长期稳定发展和社会和谐的要求。

股市的大众化、国际化,对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证监会等5部门《关于依法打击和防控资本市场内幕交易的意见》,对打击

内幕交易作了全面部署,在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方面又迈出了积极一步。未来,

监管层还应在打击传言扰市、操纵股指行为等方面加大力度。从目前已知的信息

看,导致“11·12”市场暴跌的深层原因值得深究,这其中固然有市场本身调整

的需要,但上调印花税的传言,以及某国际知名投行向投资者广泛散布“卖出中

国股票”建议则是大跌的导火索,而此前不久,正是这一投行发布了一份“积极

看好中国投资前景”的策略报告——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有操纵股指牟利之嫌。

对于此类事件,必须追查到底。引发全球金融危机的华尔街的大鳄们,眼下正虎

视眈眈窥视着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资本市场,伺机兴风作浪,谋取暴利,我们对

此必须有高度的警惕。内地与香港金融监管机构应加强监管合作,联手打击操纵

市场的国际资本大鳄,尽力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和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资本市场当为促进经济转型担负重任

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十二五”期间调结构促增长的政策基调,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

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国际经验表明,一个高效而健全的资本市场对于经济成

功转型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作为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平台,包含主板、中小板和

创业板的多层次资本市场能够提供一整套引导资源流动的聚集机制、促进技术转

化的创新机制、鼓励创业投资的培育机制、实现优胜劣汰的筛选机制,辅之以探

索建设中的集中监管、互联互通的债券市场,构成企业多渠道筹集资金的市场基

础。这同时也是老百姓增加财产性收入的重要场所。

“十二五”时期,资本市场在为发展新兴产业、推进城镇化等提供融资渠道等多方面负有重任。要从全局高度规划中国资本市场的长远发展战略,把资本市

场发展纳入国民经济整体发展规划之中,相互协调配套。资本市场应自我完善,

不断提高市场效率,拓展市场边界,提高国际化水平,在经济转型期担当好重要

角色。

(作者为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导)

内地股市正经历深度调整建立国际板不能急乎乎2010年05月10日 11:20:21 来源:证券日报【字号大小】【留言】【打印】【关闭】

建立股市国际板不能“急乎乎”

今年以来,在资本市场一系列创新活动当中,国际板建设的进程备受各界关注。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剑阁8日在一次会议上说,目前内地股市正在经历深度调整,股市的短期波动会影响国际板推出的时间,但不会影响内地推出国际板的决心。

笔者认为,出于完善和优化市场参与者结构、提高市场开放层次等方面的考虑,建立一个与中国国情、市情相符的国际板市场,有必要。但同时,建立国际板与任何改革措施一样,都应稳妥推进,不必“急乎乎”。

有关在境内交易所开设国际板的建议,最早在2007年4月由上交所创新实验室《市场质量报告(2007)》提出。2009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在《2008年国际金融市场报告》中提出进一步研究红筹企业回归A股市场以及推进国际板建设的相关问题,提升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竞争力。

从这个层面上看,建立国际板是有必要的,不仅将为中国投资者提供投资境外公司的渠道,也将会为中国股市带来大量的优质蓝筹股。正如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剑阁所说,国际板的创建“有利于打造蓝筹市场,有利于丰富中国资本市场的投资产品。”同时,让海外企业到中国挂牌,让百姓的民间资金,甚至国家资金在国际板市场上购买股份,很可能更有利于保护中国境外资产的安全性。这也为国际板赋予了在今天这个经济环境背景下的又一个现实意义。

但是,国际板推出时机的选择最关键。目前,国内股市正在经历深度调整,同时,创业板、股指期货等方面也处于磨合过程之中。国际板推出的时间还不好确定。笔者认为,慎重决策、慎选时点是充分尊重市场的表现,也是决策理智的必然。

不可否认,股权分置改革的成功实践已经使中国资本市场实现了一次脱胎换骨的洗礼,而基金、券商、社保、QFII等多层次市场投资者结构也日益丰满,融资融券、股指期货的推出进一步完善了市场交易品种,一个包含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的多层次市场格局已经立体呈现。但这其中的问题也在不断暴露出来,诸如IPO改革、创业板市场各项机制政策的完善、融资融券业务的进一步推广、股指期货市场容量的扩大以及投资者教育的不断深化等等,都还需要加强制度性建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