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通用工具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手电钻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5篇范文)
![手电钻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5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b6954656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fc.png)
手电钻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5篇范文)第1篇手电钻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使用手电钻时,首先到工具库领取电钻及橡皮手套,然后找电工接线,严禁私自乱接。
2、电钻外壳必须有接地线或者接中性线保护。
3、电钻导线要保护好,严禁乱拖防止轧坏、割破。
更不准把电线拖到油水中,防止油水腐蚀电线。
4、使用时一定要带胶皮手套,穿胶皮鞋。
在潮湿的地方工作时,必须站在橡皮垫或干燥的木板上工作,以防触电。
5、使用当中如发现电钻漏电、震动、高热或有异声时,应立即停止工作,找电工检查修理。
6、钻未完全停止转动时,不能卸、换钻头。
7、停电、休息或离开工作地时,应立即切断电源。
8、如用力压电钻时,必须使电钻垂直工件,而且固定端要特别牢固。
9、胶皮手套等绝缘用品,不许随便乱放。
工作完毕时,应将电钻及绝缘用品一并放到指定地方。
第2篇木工手电钻安全操作规程1.手电钻的电源线不得有破皮漏电,使用时应戴绝缘手套,应设带漏电保护开关的电闸板。
2.操作时,应先启动后接触工件,钻薄工件要垫平垫实,钻斜孔要防止滑钻。
3.操作时应用杠杆加压,不准用身体直接压在上面。
第3篇手电钻操作规程1、手电钻外壳必须有接地或者中性线保护。
2、手电钻导线要保护好,严禁乱拖防止轧坏、割破,更不准把电线拖到油水中,防止油水腐蚀电线。
3、使用手电钻时一定要戴胶皮手套,穿胶布鞋;在潮湿的地方工作时,必须站在橡皮垫或干燥的木板上工作,以防触电。
4、使用手电钻当中发现电钻漏电、震动、高热或者有异声时,应立即停止工作,找电工检查修理。
5、手电钻未完全停止转动时,不能卸、换钻头。
6、停电休息或离开工作地时,应立即切断手电钻电源。
7、如用力压电钻时,必须是电钻垂直工作,而且固定端要特别牢固。
8、胶皮手套等绝缘用品,不许随便乱放,工作完毕时,应将电钻放到指定地点。
第4篇手电钻安全使用操作规程第一章手电钻简介一、手电钻定义:手电钻(手枪钻)——用于金属材料、木材、塑料等钻孔的工具。
当装有正反转开关和电子调速装置后,可用来作电螺丝批。
工具安全操作规程
![工具安全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801a94d9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6d.png)
工具安全操作规程一、使用铿刀、刮刀、扁铲等工具,不可用力过猛。
扁铲有卷边或裂纹,不得使用,顶部有油污要及时清除。
二、使用手锤、大锤,不准戴手套。
锤柄、锤头上不得有油污。
打大锤时,不得对站,甩转方向不得有人,掌平锤头部要避开,要用工具指示打锤。
三、使用钢锯,工件要夹牢,用力要均匀。
工件将锯断时,要用手或支架托住。
四、使用活扳手,扳口尺寸应与螺帽尺寸相符,不应在手柄上加套管。
高空上操作应使用死扳手,如用活扳手时,要用绳子拴牢,人要系好安全带。
五、使用台虎钳,钳把不得用套管加力或用手锤敲打,所夹工件不得超过钳口最大行程的2/3。
六、在同一工作台两边凿、铲物件,中间应设防护网。
单面工作台,要一面靠墙。
七、检查设备内部,要用安全行灯或手电筒,禁用明火。
对头重脚轻,容易倾倒的设备,一定要垫实撑牢。
八、拆卸设备部件,应放置稳固。
装配时,严禁用手插入连接面或探摸螺孔。
取放垫铁时,手指应放在垫铁的两侧。
九、在倒链吊起的部件下检修、组装时,应将链子打结保险,并必须用道木或支架等垫稳。
十、设备清洗、脱脂的场地,要通风良好,严禁烟火。
清洗零件应用煤油。
用过的棉纱、布头、油纸等应收集在金属容器内。
十一、设备试运转,应严格按照单项安全技术措施进行。
运转时,不准擦洗和修理,并严禁将头、手伸入机械行程范围内。
十二、构件摆放及拼装,必须卡牢,移动、翻身时撬杠支点要垫稳,滚动或滑动时前方不可站人。
十三、组装大型构件,连接螺栓必须紧固,点焊部位必须焊牢。
圆筒形工件,应固定垫好。
十四、滚动台两侧滚轮应保持水平,拼装体中心垂线与滚轮中心夹角不得小于35°,工件转动线速度,不得超过3m/min。
十五、在滚动台(转胎)上拼装容器(塔、罐),采用卷扬机牵引,钢丝绳必须沿容器表面由底部引出,并在相反方向设置保险牵引绳,防止容器脱落。
十六、大锤的木把应材质坚实,安装牢固。
锤头必须平整,无缺棱、裂纹、卷边等缺陷。
十七、风铲风管接头、阀门等应完好,铲头有裂纹禁止使用,操作中及时清理毛刺。
平台和划线工具安全操作规程(通用工具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平台和划线工具安全操作规程(通用工具安全技术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0633002d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a0.png)
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参考)平台和划线工具安全操作规程1.平台必须放平放稳,台面上不准放置杂物。
2.划线用完的划针,尖头要朝下。
工作完后,要把工具放在工具箱内,3.千斤顶的尖端要保持尖锐,升降要灵活可靠,否则不准使用。
4.千斤顶顶工件的位置要适当,并用指定工具进行调整,力量要平衡。
工件和平面间要放垫本,以防工件翻倒伤人。
5.工件顶在千斤顶上,禁止打眼冲孔。
附件:安全生产总则为保证安全生产,全厂职工除遵守本岗位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外,还必须遵守下列总则:1.认真执行国家有关劳动安全法规、规定及本厂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2.新入厂工、调换工种的工人及来厂实习、代培和临时参加生产的人员,必须经过安全教育和操作技术培训,经考试合格后在师傅的指导下进行操作。
3.电气、起重、焊接、锅炉、压力容器、车辆驾驶、火化工等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操作。
4.操作工必须熟悉产品性能、工艺规程及设备操作要求,会正确处理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故障。
5.操作前必须按规定正确穿戴好个人的防护用品。
披肩发、长辫必须罩人工作帽内。
进入有可能发生物体打击的场所必须戴安全帽;有可能被传动机械绞辗伤害的作业不准戴手套;不准穿戴围巾、围裙,脖子上不准佩带装饰品;生产作业场所不准赤膊;不准穿高跟鞋、拖鞋(除规定外)。
6.工作时应集中精力、坚守岗位,不准做与本职工作无关的事。
上班前不准饮酒。
7.开动非本工种以外设备时,须经有关领导批准。
8.操作对人体有发生伤害危险的机械设备时,应检查安全防护装置是否齐全可靠,否则不准进行操作。
9.不准随意拆卸、挪动各种安全防护装置,安全信号装置,防护围栏、警戒标志等。
10.检修机械、电气设备时,必须切断电源,挂上警示牌。
合闸前要仔细检查,确认无人检修后方准合闸。
11.操作中使用的行灯及局部照明,其电压不得超过36V,金属容器内和潮湿场所作业不得超过12V。
12.生产场所应保持整齐、清洁、原材料、半成品及成品要堆放合理,安全通道畅通,废料应及时清除。
常用工具、机具安全技术规程范文
![常用工具、机具安全技术规程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c466c29a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60.png)
常用工具、机具安全技术规程范文第一章总章第一条:为保障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制定本安全技术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工作人员在使用各类常用工具和机具时的安全操作。
第三条:工作人员应经过相应的培训并具有相应的资质证书方能使用相应的工具和机具。
第四条:工作人员在使用常用工具和机具时,应注意细节操作,确保安全无误。
第五条:工作人员操作常用工具和机具时应注意协同工作,不得个人行事,确保他人安全。
第六条:工作人员应按照安全规程对工具和机具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安全性能。
第二章常用工具安全技术规程第一节锤子第七条:使用锤子时,应先检查锤头是否有损坏,如有损坏应及时更换。
第八条:锤子工作时,必须穿戴好防护手套。
第九条:使用力度过大的锤子时,要避免人员站在锤子落下的方向上。
损坏周围物品。
第十一条:使用锤子时,永远不要用手或其他身体部位来挡住锤子。
第十二条:使用完锤子后,应将其放置在安全位置,防止被他人误用。
第二节扳手第十三条:使用扳手时,应注意扳手的型号和规格,以免使用不当导致危险。
第十四条:使用扳手时,应检查其是否松、断等缺陷,发现问题应及时更换。
第十五条:使用扳手时,应保持手柄直线,避免歪斜的扳手卡住或滑脱。
第十六条:扳手使用时,应避免使用力过猛,以免破坏螺纹或损坏工具。
第十七条:使用扳手时,应注意周围的工作人员,以免误伤他人。
第十八条:使用完扳手后,应将其收好或悬挂在安全位置。
第三节锯子第十九条:使用锯子时,应检查锯齿是否钝,如发现钝齿应及时修复或更换。
坏周围物品。
第二十一条:使用锯子时,应注意正确使用力度,以免导致卡钢。
第二十二条:锯子工作时,要避免人员站在锯齿方向上。
第二十三条:使用完锯子后,应将其收好或悬挂在安全位置。
第四节手电钻第二十四条:使用手电钻前应检查电源线是否有损坏,如有损坏应及时更换。
第二十五条:使用手电钻时应配戴好防护手套和护目镜。
第二十六条:手电钻使用时,不得戴手套进行操作,以免发生安全事故。
常用工具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三篇)
![常用工具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a9788a72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17.png)
常用工具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一、引言工具是我们日常工作中必不可少的辅助物品,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保障了工作质量。
然而,由于常用工具的使用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如果操作不当或使用不合理,很容易引发事故或伤害。
因此,为了确保我们的工作安全,必须遵守常用工具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工具,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事故的发生。
二、基本原则1. 安全第一:做任何操作之前,必须要考虑到安全因素,保证自身的安全。
2. 操作规程:按照工具的操作说明或相应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随意改变操作方式。
3. 熟悉工具:在使用新工具之前,必须充分了解其结构和使用方法,并掌握其相关知识。
4. 保养维修:定期对常用工具进行保养维修,确保其正常工作。
5. 前期准备:在操作之前,应对工作场地进行检查,保证操作区域无障碍,以免妨碍安全操作。
6. 佩戴防护:做好安全防护,如戴上安全帽、护目镜、手套等,以防止意外伤害。
三、各类工具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 手工具(1)扳手:在使用扳手之前,应检查扳手是否有损坏,确保工作时滑轮不会松动,应使用合适的扳手进行操作,并调整扳手的角度以适应工作的需要,不要用力过用过程。
(2)斧头:使用斧头时,应站稳,并保持斧头与目标物垂直,使用时手握斧柄下侧,并保持斧柄与地面垂直,使用斧头时,必须佩戴护目镜和防护手套。
(3)榔头:使用榔头时,应用力均匀,并保持目标物与榔头垂直,使用榔头时必须佩戴安全眼镜。
(4)刀具:使用刀具时,应确保刀片锋利,并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创口刀与目标物相对垂直,不要向自己或他人方向切割,使用刀具时必须佩戴防护手套。
2. 电动工具(1)电钻:使用电钻之前,必须检查电钻的开关是否正常,握住电钻的握把,用力均匀地垂直向工件施加力,使用电钻时必须佩戴护目镜。
(2)电锯:使用电锯之前,必须戴上防护眼镜、手套和安全靴,确保电锯的刃片锋利并无损坏,使用时目标物与锯片保持垂直,切割完毕后,关闭电锯的电源。
(3)电磨:使用电磨之前,必须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操作,并确保电磨的砂轮无断裂和破损,使用时应戴上护目镜和防护手套。
常用工具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常用工具安全技术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c62ff390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bb.png)
常用工具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 背景介绍常用工具是指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常用到的工具,如刀具、锤子、螺丝刀等。
但是,如果这些工具不正确地使用或存放,就会造成意外伤害或损失。
因此,制定常用工具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对保障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 目的和适用范围目的是为了规范常用工具的使用和管理,减少事故的发生,保护工作人员的安全。
适用范围包括所有使用常用工具的场所和人员,如工厂、建筑工地、家庭等。
3. 安全技术操作规程3.1 选择合适的工具在使用工具之前,应根据具体的工作需要选择合适的工具。
比如,使用刀具时选择合适的刀片,使用锤子时选择合适的规格和材质。
3.2 正确使用工具在使用工具时,必须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
例如,使用刀具时应避免直接对人体施力、在不稳定的表面上使用力等。
使用锤子时应保持手柄干燥,避免磕碰。
3.3 安全存放工具工具在不使用时应安全地存放起来,避免造成伤害或丢失。
工具应放在专门的存储箱中,有锁定功能时应锁上。
不使用的电动工具应拔掉插座。
3.4 定期检查工具应定期对工具进行检查,确保其工作状态良好。
如发现有损坏或松动的工具应及时更换或修复。
3.5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在使用工具时,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等。
这样能够保护工作人员的安全。
3.6 培训和教育对使用常用工具的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安全技术操作能力。
3.7 处理事故如果发生意外事故,应立即停止使用工具,并及时报告上级主管和安全人员。
对受伤人员要及时进行急救处理。
4. 责任分工4.1 领导责任上级领导应制定和组织实施常用工具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并确保其执行。
4.2 管理责任相关部门负责对常用工具进行管理,包括检查和维护工具的使用情况。
4.3 人员责任每个工作人员都有责任遵守和执行常用工具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确保自身安全和他人安全。
5. 监督和检查相关部门应定期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常用工具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
常用工具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常用工具安全技术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2679d437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c4.png)
常用工具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为确保常用工具的安全使用和防止事故的发生,以下是常用工具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一、常用工具的分类和标识1. 常用工具按照功能分为:切削类工具、钳工类工具、量具、电动工具等。
2. 常用工具应根据其性质、规格、编号等标识明确,便于使用者辨认,每类工具都应贴有标识牌。
二、常用工具的保养与维修1. 常用工具在使用过程中要保持清洁、干燥,避免长时间暴露在潮湿的环境下。
2. 每次使用后,应检查工具是否有失效、损坏、锈蚀等情况。
如发现则应立即报废或送修。
3. 常用工具的配件、附件,在使用前应检查清楚,不得变换、丢失等。
4. 电动工具应注意保养和修理,插头插座要干燥,电器接地良好。
三、常用工具的使用安全技术要求1. 切削类工具的使用时,请尽可能确保工具锋利,避免锋利度不足,缺口、磨损等情况,且刃口正确设置、夹紧可靠、螺丝紧固不松动。
2. 在进行钳工作业时,不允许用手去挤压,应使用专用工具。
3. 量具类工具要精确可靠,使用前应检验检查,保证误差在规定的允许范围内。
4. 电动工具的电路配线、电路开关、电缆等应具有一定的绝缘强度和可靠性,避免电击等危险。
四、常用工具的存放管理1. 常用工具应摆放在专用工具柜内,每件工具上应有编号,按类别放在相应的工具抽屉内。
2. 清点工具时,应确认柜内工具是否齐全,并及时补充、更换。
3. 严格工具借用管理制度,凡使用工具的人员必须向管理人员签借,并在使用完毕后及时归还。
五、常用工具的操作注意事项1. 操作前应检查清楚,特别是便携式电动工具要检查电源是否符合要求、工具是否正常、锋利程度是否足够等。
2. 在使用刀具等工具时,应站在安全的操作位置。
未熟悉工具或未接受培训的人员不得随意动用工具,不得碰触或接近工具动部件。
3. 钳工作业有破裂或碎片飞弹的风险,应戴劳保手套、防护眼罩等安全防护用品。
4. 量具使用时,应轻放、轻拿,避免硬碰、失落,保持精度和灵敏度。
以上是常用工具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主要内容,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规程要求,确保工具的安全使用和防止事故的发生。
小型通用工具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三篇)
![小型通用工具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e68b60ec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a9.png)
小型通用工具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小型通用工具(如电钻、电锯、气动工具等)是现代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但它们也会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为了防止事故的发生,保护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公司制定了《小型通用工具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一、安全准备1. 使用小型通用工具前,必须使用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安全眼镜、耳塞等。
2. 使用前应检查工具的外观是否完好,是否有明显的损坏,如有问题应立即报告维修部门。
3. 工作区域应保持整洁,无杂物堆放,防止意外触碰。
二、正确使用小型通用工具1. 必须熟悉使用工具的操作手册,并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2. 在使用气动工具时,应检查气源是否稳定,气压是否符合要求,并定期检查气源管道的连接是否松动。
3. 使用电动工具时,应使用合适的电源线,并确保电源线没有破损。
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发现线材有问题,应立即停止使用,并交由专业人员进行检修。
4. 使用电动工具时,应注意线材和刀具等的位置,避免发生跌倒、绊倒等事故。
5. 在使用电锯类工具时,应确保工件牢固固定,以免工件脱落导致切割不准确或伤人。
三、操作时的安全注意事项1. 必须按照工具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严禁擅自改装或在工具上添加外部设备。
2. 在操作工具前,应观察周围环境,确保没有其他人员靠近,防止发生伤害事故。
3. 严禁使用疲劳、醉酒或服用药物的状态下操作工具,以免影响判断力和反应能力。
4. 操作工具时,必须专心致志,严禁同时进行多项工作或与他人交谈,以免分散注意力。
5. 在操作安装在高处的工具时,必须使用防滑梯子,并确保工具牢固固定,避免掉落。
四、工具维护和存放1. 工作结束后,必须停止工具的运行,并进行清洁。
2. 长时间不使用工具时,应将其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发生潮气腐蚀或意外触碰。
3. 工具的保养和维修应交由专业人员负责,切勿私自拆卸或修理。
五、事故应急处理1. 发生工具事故时,应立即停止工作,并及时报告相关人员。
常用工具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常用工具安全技术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02ee7a57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6e.png)
常用工具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一、前言常用工具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是为了确保工作人员在使用常用工具时能够遵循相关安全规定,并保护他们自身的安全而制定的。
本规程涵盖了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安全操作、预防事故等内容,旨在降低工作人员的事故发生率,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二、常用工具安全操作规程1. 工具准备1.1 工具选择在使用工具之前,必须确认所选用的工具是适合于当前工作的。
选择时,应考虑工作对象的特性、工作环境的要求以及工具的性能等。
1.2 工具检查在使用工具之前,必须对其进行检查。
检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工具的完整性、使用寿命、刃口或刀刃的状况以及操作部件的灵活性等。
如有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并进行维修或更换。
2. 工具使用2.1 工具保持清洁工具使用时,应保持其清洁。
如果工具上有油污、铁屑等杂质,必须先予以清洗,以免影响工具的使用效果。
2.2 工具保养工具使用一段时间后,必须进行保养。
保养内容包括:清洗、润滑、磨损部位的修复等。
保养工作应定期进行,并记录在相应的保养表中。
2.3 工具使用前注意事项在使用工具前,应先熟悉其使用方法和操作要领。
如有需要,可进行相关培训。
使用前还应检查工具的操作部件是否灵活,是否有杂质等。
2.4 工具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在使用工具时,必须严格遵守以下规定:(1)确保工作场所明亮且通风良好,避免在黑暗或缺氧环境下使用工具。
(2)避免使用破损的工具,以免造成伤害。
(3)使用工具时,应保持专注,防止分心造成事故。
(4)在使用刀具时,必须采取安全措施,如佩戴手套、戴上眼镜等。
(5)使用锐利工具时,应注意基本的安全防范措施,如将刃口朝下放置、将刃口放在安全位置等。
(6)使用电动工具时,必须注意耐压、绝缘等相关要求。
(7)避免与其他工具或物品干扰,保持安全距离。
(8)遵守简单直观的原则,不可将工具用于非指定的用途。
3. 工具保管3.1 定期检查工具定期检查工具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如有发现问题,应及时维修、更换,确保工具可靠可用。
生产中心常用工具安全操作规程
![生产中心常用工具安全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66aa0c64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e4.png)
生产中心常用工具安全操作规程为了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工作安全,保护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制定一套完善的生产中心常用工具安全操作规程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个关于生产中心常用工具安全操作的规程范本,供参考:一、通用规定1.所有员工必须接受安全培训,并熟悉并遵守本规程的要求。
2.员工在使用工具前必须检查其状态,确保工具完好无损,无松动和磨损现象,并能正常使用。
3.不得随意更改或修理工具,如有故障或需要维修,应向维修人员报告。
4.不得私自调整工具的电能或气能设置,如有需要应得到上级授权并由专业人员操作。
5.手持工具必须稳定地握持,并避免与其他员工或工作物干扰。
6.所有使用电动工具的员工必须戴上适当的安全手套和护目镜,避免电击和眼部伤害。
7.遇到异常情况,例如工具损伤、电源故障等,应立即停止工作并向上级汇报。
1.手动工具1.1锤子:使用锤子时,应确保使用正确的重量和类型的锤子,并确保锤柄牢固。
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身体稳定并保护手指和脚趾避免受伤。
1.2起子:使用起子时,应选择适当尺寸和类型的起子,并确保起子刀口无损坏。
在使用时应稳定握持起子,并避免对工作物或自己造成伤害。
1.3扳手:使用扳手时,应选择合适尺寸的扳手,并确保扳手的螺旋脚与工作物充分贴合。
使用时需要保持扳手的垂直和力度适中,避免不必要的力量。
2.电动工具2.1电钻:使用电钻时,应确保电钻电源接线正确,并穿戴好护目镜和手套。
在使用之前,需要检查电钻是否处于正常状态,避免发生危险。
2.2电动切割工具:使用电动切割工具之前,必须穿戴好耳罩、护目镜和手套,并确保电源连接正确。
在使用时,应保持切割工具刀片的锋利状态,严禁将手指或其他身体部位靠近刀片。
2.3焊接机:使用焊接机时,应确保焊接机正常运行,并穿戴好适当的防护设备,例如护目镜、焊接手套和焊接工作服。
在操作之前,需要检查焊接机是否处于正常状态,避免发生电击或火灾等危险。
以上规程仅是一个模板,实际的规程应根据具体的生产中心情况而作出调整和补充。
常用工具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常用工具安全技术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ea996b46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ba.png)
常用工具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一、前言常用工具是指在工作中常用的手工工具和电动工具。
使用常用工具时,必须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以确保工作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本文将介绍常用工具的安全操作规程,包括手工工具的使用、电动工具的使用、工具维护和保养等方面。
二、手工工具的使用1. 使用合适的工具:使用适合当前工作的工具,不要使用不当或损坏的工具。
2. 确保工具的完好:使用前检查工具的外观和功能,如有问题及时修复或替换。
3. 正确握持工具:握持工具时,要保持手的平稳和握力适中,以免滑动或掉落。
4. 保持工具清洁:使用后要及时清洁工具,防止沾染杂物造成危险。
5. 避免过度使用力量:不要过度用力,以免造成工具损坏或意外受伤。
6. 使用工具时保持专注:避免分心或急躁,以保证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7. 操作时要保持平衡:操作时要保持身体的平衡,避免因失去平衡而导致意外发生。
8. 存放工具时要注意有序:使用后要将工具放回指定位置,以便下次使用时方便找到。
三、电动工具的使用1. 使用合适的电动工具:使用适合当前工作的电动工具,不能随意替代或改装。
2. 确保电动工具的完好:使用前检查电动工具的外观和电源线,如有问题及时修复或替换。
3. 掌握电动工具的使用方法:使用前要仔细阅读相关说明书,遵循正确的使用方法。
4. 防止电动工具启动:在插入电源之前,要先关闭电动工具的开关,以免意外启动。
5. 使用时要保持握持稳定:握持电动工具时,要保持稳定的手势,避免滑动或失去控制。
6.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使用电动工具时要戴上相应的防护装备,如安全眼镜和手套。
7. 使用安全开关:电动工具应配备安全开关,可以在紧急情况下立即停止运行。
8. 避免过度使用电源:不要超过电动工具的额定功率,以免损坏电动工具或导致火灾。
四、工具维护和保养1. 定期检查工具:定期检查工具的外观和功能,如有问题及时修复或替换。
2. 保持工具清洁:使用后要及时清洁工具,同时清除工具上的杂物和脏物。
汽车修理工常用工具安全操作规程(3篇)
![汽车修理工常用工具安全操作规程(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81f6722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91.png)
汽车修理工常用工具安全操作规程一、引言汽车修理工作是一项需要高度技术和经验的工作,为了保证操作的安全性和工作效率,汽车修理工常用工具必须得到正确的使用和保养。
本文将介绍汽车修理工常用工具的安全操作规程,以提醒和指导修理工在工作中注意安全。
二、仪器设备操作规程1. 气动工具(1)使用前应确认气压稳定,无漏气现象。
操作时应稳固支撑工具并将其固定在工作台上。
(2)接插件应与气源连接牢固,并使用尼龙套接头等固定装置,避免断裂和松动。
(3)使用时应佩戴防护眼镜和乳胶手套,并要远离易燃和易爆物品。
2. 电动工具(1)使用前应检查插头和电线是否完好,机身是否有损坏。
如有损坏应及时修复或更换。
(2)握把部分要保持干燥,握把的弯曲距离应符合人体工程学标准。
(3)使用时应保持电动工具与电线分离,避免交叉绞缠。
(4)工作时应保持一定的脚手架或工作平台,不得站在不稳定的位置。
3. 手动工具(1)使用前应检查手柄和刀片是否完好,如有损坏应及时更换。
(2)使用时应保持手柄清洁和干燥,以确保良好的握力。
(3)不得将手指靠近刀片等锐利部分,防止发生割伤事故。
(4)使用其他手动工具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遵循其安全使用规程。
三、安全操作规程1. 操作时应佩戴个人防护设备,包括防护眼镜、防护手套和耳塞等,以确保自身的安全。
同时要保持工区的整洁和明亮,防止发生滑倒和摔倒事故。
2. 气动工具的使用应确保气源稳定,压力调整合适,并使用气源滤清器、油水分离器等设备,保护气动工具的寿命。
3. 电动工具的使用应确保电源正常,并避免电线绞缠、握把潮湿等情况发生。
在使用电动工具时,应保持集中注意力,避免分散注意力导致安全隐患。
4. 手动工具的使用应根据具体操作要求进行,避免将手指靠近锐利部分以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5. 在进行操作之前,应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或相关安全提示,熟悉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熟悉的操作,应咨询专业人士以确保操作的安全性。
螺旋千斤顶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三篇)
![螺旋千斤顶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460c1273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57.png)
螺旋千斤顶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螺旋千斤顶是一种常用的举升工具,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但是,由于操作不当或其他原因导致的事故仍时有发生。
为了确保安全使用螺旋千斤顶,以下是一份____字的操作规程,供参考。
一、螺旋千斤顶的基本概念和定义螺旋千斤顶是一种手动千斤顶,通过旋转螺杆来提升或降低载荷。
它由底座、螺杆、把手和顶针组成。
二、螺旋千斤顶的安全要求1. 使用前应检查螺旋千斤顶的外观是否完好,各部件是否可靠,如有磨损或损坏的地方应及时更换。
2. 使用螺旋千斤顶时,应选择承载能力大于或等于所需承载的型号。
3. 学习和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4. 在使用过程中,严禁超过螺旋千斤顶的额定承载能力,以免发生事故。
5. 禁止在螺旋千斤顶上使用替代品,以免产生安全隐患。
三、螺旋千斤顶的操作程序1. 在使用螺旋千斤顶前,应确认地面平整、坚固,并选择正确的放置位置。
2. 将螺旋千斤顶垂直放置在要举升的物体旁边,确保顶针与物体接触稳定。
3. 将把手插入螺杆手柄上,并紧固。
4. 顺时针旋转把手,使螺杆下降,直至螺旋千斤顶与物体充分接触。
5. 调整物体与螺旋千斤顶之间的间隙,确保顶针位于正确的位置。
6. 慢慢逆时针旋转把手,使螺杆上升,逐渐提升物体。
7. 当物体达到所需高度时,停止旋转螺杆,并检查是否稳定。
8. 完成工作后,逆时针旋转把手,使螺旋千斤顶下降,直至物体放置在合适的位置。
9. 拔出把手,并将其储存在安全的位置。
四、螺旋千斤顶的安全注意事项1. 在操作过程中,注意保持身体平衡,避免用力过猛造成身体失去平衡。
2. 注意螺杆的方向,避免错误操作导致举升物体下降。
3. 在使用螺旋千斤顶的过程中,严禁将手、足或其他身体部位放置在举升物体下方,以免造成伤害。
4. 在操作螺旋千斤顶时,严禁倾斜螺旋千斤顶或过载使用,以免发生事故。
5. 若遇到螺旋千斤顶无法正常操作或工作异常的问题,应及时停止使用,并向专业技术人员咨询或维修。
常用工具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模版
![常用工具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4d536971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3c.png)
常用工具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模版一、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目的本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目的是规范使用常用工具时的安全操作,保障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本规程适用于所有使用常用工具的操作人员。
二、常用工具的安全操作原则1. 熟悉工具的使用说明书和安全操作信息,遵守使用规定。
2. 在使用工具之前,检查工具的外观和操作部件是否完好,如有损坏应及时报修或更换。
3. 在使用工具之前,检查电源是否正常,确保工具的可用性。
4. 使用工具时,应使用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头盔、安全鞋、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5. 在使用工具时,应保持工作区域整洁,避免杂物妨碍操作。
6. 在使用电动工具时,应注意电源安全,确保电源线不被拉扯、压碾。
7. 不得擅自更改工具的设计或性能,避免引发意外。
8. 在操作过程中,不得穿着宽松的衣物或长发,以避免被工具夹紧。
9. 在操作工具时,要保持集中注意力,避免分心造成意外。
10. 所有使用工具的人员必须经过相应的培训和考核,具备操作资格证书。
三、锤子的安全操作规程1. 在使用锤子之前,检查锤子的锤头是否松动或有裂纹,确保锤子的正常使用。
2. 使用锤子时,要把握好力度和角度,以避免工具滑动或影响操作效果。
3. 除非必要,不得用锤子敲击容易破裂或损坏的物体。
4. 在使用锤子敲击物体时,应确保周围没有其他人员。
5. 使用锤子时应站稳站好,在敲击物体时不得走动。
6. 使用锤子时,不得戴手套或其他物品,以保持握把的稳定性。
四、扳手的安全操作规程1. 在使用扳手之前,检查扳手的活动部件是否灵活,确保扳手的正常使用。
2. 使用扳手时,要保持正确的使用角度和力度,以避免扳手滑动或造成损伤。
3. 不得使用扳手作为撬棍或其他用途,以免造成工具损坏或人身伤害。
4. 在使用扳手时,应确保周围没有其他人员,以避免意外发生。
5. 除非必要,不得使用加力装置或延长杆来增加扭力。
五、电动工具的安全操作规程1. 在使用电动工具之前,检查电源是否正常,电源线是否完好无损。
常用通用工具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常用通用工具安全技术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0cdbf68a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6e.png)
常用工具安全技术操作规程3。
1钳工台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工种:钳工1、本岗位危险源/环境因素:物体打击、机械伤害、高处坠落、其他伤害。
2、达到的标准:钳台安装必须平稳牢固、照明灯具使用安全电压、工具物品摆放整齐可靠。
3、安全操作规程和要求:3.1工作前:3。
1。
1检查钳工台安装是否平稳牢固。
3.1.2钳工台上的照明灯具必须使用安全电压(≤36V)。
3.2工作中:操作者在钳工台上工作时,应避免对面有人工作、通行或逗留,若无法满足时,钳工台上必须设置密度适当的安全网.3。
3工作后:及时清理钳工台上的杂物,工具和工件应放在指定的地方。
4、应急处理:若钳工台上物体滑落或人坠落受伤时,应立即包扎或送医院治疗。
3.2虎钳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工种:钳工1、本岗位危险源/环境因素:危险源:物体打击、机械伤害、其他伤害.环境因素:有足够作业空间、照度适中等。
2、达到的标准:虎钳完好。
3、安全操作规程和要求:3。
1工作前:3.1。
1检查虎钳上是否放置有工具,以防掉下伤人。
3.1。
2转坐式虎钳是否将固定螺丝扳紧。
3.2工作中:3.2。
1用虎钳夹持工件时,钳口的夹持宽度不得大于螺杆行程的2/3;夹紧时不得用加力套管套在手柄上或用手锤锤击手柄。
3.2。
2工件夹紧后,手柄应朝下。
3。
2。
3工件超出钳口部分太长,要加支承。
装卸工件时,必须采取防止工件坠落的措施。
3。
3工作后:3。
3。
1虎钳的丝杆、螺母要擦洗和加油,保持清洁.如有损坏,不得使用.3.3。
2要经常保持完好,磨平时要及时修理,防止工件滑脱。
钳口紧固螺丝要经常检查,以防松动.不准使用已经滑扣的螺丝。
3。
3。
3对虎钳完好性进行检查、如有损坏及时更换。
4、应急处理:若发生虎钳夹持不紧而物体滑落砸伤脚时,应立即包扎或送医院治疗。
3.3手锤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工种:钳工1、本岗位危险源/环境因素:危险源:物体打击、机械伤害、其他伤害。
环境因素:足够的工作空间、照度。
2、达到的标准:手锤柄为硬质木料,大小长短适中;两人配合击锤时勿正面相对;锤柄与锤头连接牢固,无卷边、毛刺和缺陷,保证其完好性。
通用工具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通用工具安全技术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a5dbda66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5c.png)
通用工具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 引言通用工具是在日常工作中常用的工具,如刀具、锤子、扳手等。
正确使用和存放通用工具是保障工作安全的重要环节。
本操作规程旨在指导使用通用工具的人员正确操作,并加强对通用工具的安全管理,减少事故和伤害的发生。
2. 通用工具的分类和标识2.1 通用工具的分类通用工具根据其用途和特点可以分为手持工具、电动工具和特殊工具等。
2.1.1 手持工具手持工具是指人们直接使用手持的工具,如刀具、锤子、扳手、螺丝刀等。
2.1.2 电动工具电动工具是指使用电能作为动力源的工具,如电锯、电钻、电动螺丝刀等。
2.1.3 特殊工具特殊工具是指用于特殊场景或特殊作业的工具,如高空作业工具、爆破工具等。
2.2 通用工具的标识为了方便识别和管理通用工具,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标识:•标记颜色:不同类型的工具可以使用不同颜色进行标记,如红色表示易燃工具,黄色表示电动工具等。
•文字标识:在工具上粘贴标签或写上标识的文字,标明工具的名称、型号、规格等信息。
•编号标识:给每个工具分配一个唯一的编号,方便追踪和管理。
3. 通用工具的安全使用3.1 使用前准备使用通用工具前,应进行以下准备工作:1.检查工具的完整性:确保工具没有损坏、变形或松动现象。
2.检查刃口锐度:对于刀具等有刃口的工具,要检查刃口是否锋利,如不锋利要及时磨刃。
3.确保工具携带合适:选择合适的工具携带方式,如使用工具箱或带袋等。
3.2 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在使用通用工具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安全事项:1.使用正确姿势:正确握持工具,避免使用不当姿势造成伤害。
2.注意力集中:使用工具时要集中注意力,避免分散注意力导致事故发生。
3.切勿乱扔工具:使用完毕的工具应及时放回指定位置,不得随意丢弃或乱放。
4.防范火灾:某些通用工具易燃,使用时要远离火源,避免引发火灾。
5.避免与他人靠近:在使用通用工具时要保持一定距离,防止误伤他人。
6.不使用生锈工具:遇到生锈的工具应及时更换或清除生锈,防止对工作造成影响。
常用工具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汇编(7篇范文)
![常用工具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汇编(7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5adc2f14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43.png)
常用工具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汇编(7篇范文)第1篇常用工具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常用工具主要是指:台钻、手电钻、扳手、手锤、锉刀、手锯、凿子、冲子、螺丝刀、虎钳、千斤顶、刮刀等。
凡使用上述工具必须熟知并认真执行本规定。
台钻1、工作前应扎紧袖口,戴好帽子。
女工必须将头发塞进帽子里。
操作时严禁戴手套及围巾,手中不准拿棉纱等物。
2、工作前先检查机器、工具、电器设备和安全防护装置是否完好。
3、工作时精力要集中,严禁用手触动正在转动的任何部位。
变换车速,测量工件以及装卸工件、钻头、夹具等都必须在机器停稳后进行。
4、工件必须垫稳夹牢,必要时要在工件下面放垫块。
5、工件即将钻透时,应减慢进刀速度。
6、钻孔时,工作台面上不准放置刀具、量具及其它物品。
7、调整钻头的松紧必须用钻头钥匙,不准用锤子或其他东西敲打。
手电钻1、认真执行台钻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2、手电钻应使用三芯(单相)四芯(三相)橡胶软线。
露出的线头必须有胶圈固定,电线长度不得超过10米。
3、使用前必须认真检查,如发现电线绝缘不良、插头破裂、无接地线等情况时,禁止使用。
接电源时,必须了解电源电压与电钻电压是否相符。
4、使用手电钻要戴好绝缘手套或站在绝缘台上操作。
工作时如发现漏电、震动、异响或温度过高等现象必须立即停止使用,请电工检修。
5、手电钻时身体要保持平稳,操作者持稳电钻不可晃动。
工作时用力要适当。
6、工作中不准把电线缠在身上、肩上。
移动手电钻时必须手握钻柄,严禁拖拉电线。
7、手电钻使用的导线必须保证不受其他物体撞击、碾压和割戳,在车辆通过的地方,电线必须架空。
8、在高处作业需使用手电钻必须有安全措施。
在机器内或金属容器内使用手电钻必须有人监护。
扳手1、扳手与螺帽的规格必须相符。
扳手上有油污应随时擦干净。
2、活扳手的活动吻头应放在用力的方向。
3、使用扳手时用力要适当,不准两只扳手连在一起使用。
不准加套管。
4、不准将扳手当作锤子使用。
六、手锤1、锤头与锤把间必须加木楔楔进。
常用工具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范文(3篇)
![常用工具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范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a38408f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c2.png)
常用工具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范文1. 引言常用工具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是为了确保工作场所中常用工具的安全使用而制定的操作指南。
本规程的目的是保障人员和财产安全,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并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2.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所有需要使用常用工具的人员,包括但不限于操作人员、维护人员和管理人员。
3. 安全设备和装备3.1 所有使用常用工具的人员必须佩戴符合安全标准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眼镜、安全鞋和手套等。
3.2 在使用特定工具时,必须使用符合标准的安全设备,如防护罩、防护网等。
3.3 所有安全设备和装备必须经过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功能完好。
4. 工具的选择和购买4.1 在选择和购买工具时,必须确保其质量可靠,符合安全标准,并根据工作需求选择合适的工具。
4.2 工具必须配备使用说明书和安全注意事项,并妥善保管。
5. 工具的储存和保养5.1 工具必须存放在干燥、通风、无腐蚀性和无火源的地方。
5.2 储存和保养工具时,必须按照使用说明书和相关标准进行。
5.3 定期对工具进行检查,发现有损坏或失效的工具必须及时更换或修理。
6. 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6.1 在使用工具之前,必须仔细阅读和理解使用说明书和安全注意事项。
6.2 每次使用工具之前,必须对其进行检查,确保其功能正常,无损坏和失效现象。
6.3 使用工具时,必须保持专注,避免分心和疲劳。
6.4 不得擅自修改或改变工具的结构和功能。
6.5 使用电动工具时,必须保持适当的握把姿势,避免将手指暴露在工具活动部件的范围内。
7. 工具的维护和修理7.1 工具的维护和修理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
7.2 维护和修理工具时,必须按照维修手册和相关标准进行。
7.3 维护和修理过程中,必须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如断电、上锁等。
8. 工具的报废处理8.1 对于严重损坏、失效或无法修复的工具,必须及时报废,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8.2 报废的工具必须标识清晰,以防止误用。
9. 应急措施9.1 在工具使用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时,必须立即停止工作,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和报警。
常用工具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常用工具安全技术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c621032d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29.png)
常用工具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一、概述常用工具是指在日常生产、工作和生活中常用的工具,如刀具、锤子、扳手、螺丝刀等。
正确使用工具是保障人身安全的重要前提,因此制定常用工具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是非常必要的。
本规程旨在指导使用人员正确使用常用工具和采取必要的安全技术措施,预防事故的发生,保障使用人员的人身安全。
二、基本原则1.正确使用:使用人员必须熟悉并正确使用工具,不得随意修改或滥用工具。
2.检查维护:使用人员在使用工具前必须进行检查并确保工具的完好无损,并及时进行维护。
3.个人防护:使用人员必须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护目镜、手套等。
4.安全操作:使用人员必须按照正确的工具使用方法进行操作,严禁违章作业。
三、使用人员的基本要求1.具备使用工具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并通过相关培训。
2.熟悉安全操作规程,并遵守相关规定。
3.熟悉工具的使用说明书,并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
4.具备良好的责任心和执行力,不酗酒、不吸烟,身心健康。
四、常见工具的安全使用技术措施1.刀具类工具:(1)使用前检查刀片和刀把是否完好,如有损坏应及时更换。
(2)使用时必须佩戴护目镜和手套,并保持刀片的远离身体。
(3)切割操作时,刀片应朝向远离身体的方向,不得面对他人或自己的体部。
(4)不得将刀具随意扔掷或乱放,使用完毕后必须放在指定的位置。
2.锤子类工具:(1)使用前检查锤头和锤柄是否完好,如有损坏应及时更换。
(2)使用时必须佩戴护目镜和手套,并确保工具的平衡性。
(3)锤击操作时,要保持正确的姿势,力度适中,避免反弹伤人。
(4)不得将锤子作为其他用途,如撬锁、砸玻璃等。
3.扳手类工具:(1)使用前检查扳手是否完好,如有变形或损坏应及时更换。
(2)使用时必须佩戴护目镜和手套,并保持正确的使用姿势。
(3)扳手的力度要适中,不要用力过猛,避免滑手。
(4)使用后应将扳手放在指定的位置,不得随意乱放。
4.螺丝刀类工具:(1)使用前检查螺丝刀是否完好,如有变形或损坏应及时更换。
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大全 (全面版)
![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大全 (全面版)](https://img.taocdn.com/s3/m/5c259944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54.png)
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大全(经典版本共计68种)普工操作规程1、操作前,要正确使用劳动保护用品,对使用的扒、铲、锤等工具进行检查,防止脱把。
2、进行挖掘的时候,如果发现不能辨认的物品,应及时报告上级处理,严禁随意敲击、玩弄.3、挖掘土方时,两人操作间距应保持2-3m由上往下逐层挖掘,禁止采掏洞(神仙土)的操作方法.4、在深坑内作业时,应视挖掘深度、地质情况和施工要求设置边坡顶撑或固壁支撑,严防冒顶、塌方。
夜间作业应悬挂示警红灯。
5、对于土质疏松或较宽、较深的沟坑,如果不能使用一般的支撑方法,必须按照特定的设计支撑.控出的土石方堆放及坑边材料的堆放,至少应堆放在1m以外,高度不得超过1﹒5m。
6、吊运土石方的绳索、滑轮、钩子、箩筐等应完好牢固,起吊时垂直下方不得有人.7、拆除固壁支撑应自下而上进行,填好一层,再拆一层,不得一次拆到顶.8、在挖掘土石方操作使用手风钻打眼时,手不得离开钻机风门。
严禁采取骑马式作业.9、使用凿岩机,胶皮风管不准缠绕打结,不得用折弯气管的方法制止通气。
凿岩时钎杆与孔必须保持在一条直线上,更换外头钻关应先关闭风门。
10、边坡高处作业,操作人员必须从上端系牢安全绳(带),戴好安全帽。
操作时只能平行作业,严禁上下重叠作业。
11、抬运材料时,要拿稳放牢,绳索工具要牢固.两人或多人抬运应互相配合,动作一致。
用车或筐运送不要装得太满,以防混落伤人。
12、往坑沟里运送材料,应用溜槽和吊运,下方不得站人。
堆砌石料、修整石块时,不得两人对面操作,严禁上下同时作业。
13、用手推车装运物料,应注意平稳,掌握重心,不得猛跑和撒把溜放。
前后车距在平地不得少于2m,下坡不得少于10m。
14、用汽车、拖拉机装运物料,车辆未停稳禁止上下和装卸,所装物料应垫好绑牢。
打开车相板应站在侧面。
不得攀站在驾驶室、车相以外的地方。
严禁人货混装。
15、深坑、井作业,坑井口要设置防护栏杆;提升吊运装置必须牢固有效,上下联系必须采用专门信号.16、采用冲抓法打孔,用扒杆安装塔式桩架时,升降扒杆动作要协调,到位后拉紧缆风绳,绑牢底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通用工具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常用工具安全技术操作规程钳工台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工种:钳工1、本岗位危险源/环境因素:物体打击、机械伤害、高处坠落、其他伤害。
2、达到的标准:钳台安装必须平稳牢固、照明灯具使用安全电压、工具物品摆放整齐可靠。
3、安全操作规程和要求:工作前:3.1.1检查钳工台安装是否平稳牢固。
3.1.2钳工台上的照明灯具必须使用安全电压(≤36V)。
工作中:操作者在钳工台上工作时,应避免对面有人工作、通行或逗留,若无法满足时,钳工台上必须设置密度适当的安全网。
工作后:及时清理钳工台上的杂物,工具和工件应放在指定的地方。
4、应急处理:若钳工台上物体滑落或人坠落受伤时,应立即包扎或送医院治疗。
虎钳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工种:钳工1、本岗位危险源/环境因素:危险源:物体打击、机械伤害、其他伤害。
环境因素:有足够作业空间、照度适中等。
2、达到的标准:虎钳完好。
3、安全操作规程和要求:工作前:3.1.1检查虎钳上是否放置有工具,以防掉下伤人。
3.1.2转坐式虎钳是否将固定螺丝扳紧。
工作中:3.2.1用虎钳夹持工件时,钳口的夹持宽度不得大于螺杆行程的2/3;夹紧时不得用加力套管套在手柄上或用手锤锤击手柄。
工件夹紧后,手柄应朝下。
3.2.3工件超出钳口部分太长,要加支承。
装卸工件时,必须采取防止工件坠落的措施。
工作后:3.3.1虎钳的丝杆、螺母要擦洗和加油,保持清洁。
如有损坏,不得使用。
3.3.2要经常保持完好,磨平时要及时修理,防止工件滑脱。
钳口紧固螺丝要经常检查,以防松动。
不准使用已经滑扣的螺丝。
3.3.3对虎钳完好性进行检查、如有损坏及时更换。
4、应急处理:若发生虎钳夹持不紧而物体滑落砸伤脚时,应立即包扎或送医院治疗。
手锤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工种:钳工1、本岗位危险源/环境因素:危险源:物体打击、机械伤害、其他伤害。
环境因素:足够的工作空间、照度。
2、达到的标准:手锤柄为硬质木料,大小长短适中;两人配合击锤时勿正面相对;锤柄与锤头连接牢固,无卷边、毛刺和缺陷,保证其完好性。
3、安全操作规程和要求:工作前:3.1.1手锤柄必须用硬质木料做成,大小长短要适宜。
锤柄应有适当的斜度,锤头上必须加铁锲,以免工作时甩掉锤头。
3.1.2应检查锤柄与锤头的连接是否牢固,锤头是否有裂纹、卷边或毛刺。
如有缺陷必须修好后方可使用。
3.1.3手上、手锤柄上、锤头上有油污时,必须擦干净后方能进行操作。
工作中:3.2.1两人配合击锤时,严禁正面相对。
打锤要稳,落锤要准。
动作要协调。
避免伤害对方。
3.2.2锤头淬火要适当,不能直接打硬钢及淬火的部件,以免崩裂伤人。
抡大锤时,对面和后面不准站人,并要注意周围人员的安全。
工作后:对完好性进行检查、如有损坏及时更换。
4、应急处理:若发生手锤击伤手时,应立即包扎或送医院治疗。
扁铲(錾子、凿子)、冲子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工种:钳工1、本岗位危险源/环境因素:危险源:机械伤害、其他伤害。
环境因素:足够的工作空间、照度。
2、达到的标准:扁铲或冲子禁止用高速钢制作、上顶无油污、不对着人铲工件、顶端无卷边、工作时精力集中、长度适中,保证其完好性。
3、安全操作规程和要求:工作前:3.1.1检查上顶端是否有油污,以免打滑。
3.1.2严禁用高速钢做扁铲或冲子。
3.1.3顶端若有卷边时,要及时修磨平滑,消除隐患,有裂纹时,不准使用。
3.1.4錾子的长度不得短于150mm;刃口淬火硬度适当,不能过硬。
工作中:3.2.1使用时,严禁对着人铲工件,防止铁屑弹出伤人。
3.2.2必须精力集中,不准四处观望或与他人闲谈。
3.2.3不得铲、冲淬火材料。
3.2.4使用时要保持适当的刃角。
严禁用钻头代替冲子。
工作后:检查是否完好,如有损坏及时更换。
4、应急处理:若发生扁铲(錾子、凿子)、冲子伤手时,应立即包扎或送医院治疗。
锉刀、刮刀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工种:钳工1、本岗位危险源/环境因素:危险源:机械伤害、其他伤害。
环境因素:足够的工作空间、照度。
2、达到的标准:锉刀、刮刀杆不准淬火、木柄装有金属箍、刮削方向禁止站人、清除铁屑不准用嘴吹或手擦,保证其完好性。
3、安全操作规程和要求:工作前:3.1.1木柄必须装有金属箍,禁止使用没有手柄或手柄松动的锉刀或刮刀。
3.1.2锉刀、刮刀杆不准淬火。
使用前要仔细检查有无裂纹,以防折断发生事故。
工作中:3.2.1推挫要平,压力与速度要适当,回拖要轻,以防发生事故。
3.2.2锉刀、刮刀不能当手锤、撬棒或冲子使用,以防折断。
3.2.3锉刀、刮刀或工件上有油污时,必须及时擦净,以防打滑。
3.2.4使用三角刮刀时,应握住木柄进行工作。
工作完毕后随即将刮刀装入套内。
3.2.5使用半圆刮刀时,刮削方向禁止站人,防止刀出伤人。
3.2.6清除铁屑,应使用专门工具,不准用嘴吹或手擦。
工作后:对完好性进行检查,如有损坏及时更换。
4、应急处理:若发生锉刀、刮刀伤手时,应立即包扎或送医院治疗。
扳手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工种:钳工1、本岗位危险源/环境因素:危险源:机械伤害、其他伤害。
环境因素:足够的工作空间、照度。
2、达到的标准:扳手与螺轮要紧密配合并防滑、扳螺帽时不可用力过猛、保证其完好性。
3、安全操作规程和要求:工作前:扳手钳口上和螺轮上不准沾有油脂,以防滑脱。
工作中:3.2.1扳手与螺轮要紧密配合,防止使用时打滑。
在高空工作时,尤其注意。
3.2.2使用时,禁止在扳手开口处加垫或将板把加管接长。
扳紧螺帽时,不可用力过猛,要逐渐施力,慢慢扭紧。
使用活动扳手时,应将固定面作为受力面,活动面作为辅助面,防止损坏扳手或伤人。
3.2.3严禁将扳手代替其它工具使用。
工作后:对完好性进行检查,如有损坏及时更换。
4、应急处理:若发生扳手扳滑造成受伤时,应立即包扎或送医院治疗。
起子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工种:钳工1、本岗位危险源/环境因素:危险源:其他伤害。
环境因素:足够的工作空间、照度。
2、达到的标准:起子的平口平整、厚薄适当、电动起子绝缘良好、保证其完好性。
3、安全操作规程和要求:工作前:起子的平口必须平整,厚薄适当,与槽口配合要好。
工作中:3.2.1使用起子时,用力方向不要对着自己或别人,以防滑脱伤人。
3.2.2严禁将起子代替其它工具使用。
3.2.3使用电动起子应注意绝缘良好,防止触电。
工作后:对完好性进行检查,如有损坏及时更换。
4、应急处理:若发生起子伤手时,应立即包扎或送医院治疗。
手锯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工种:钳工1、本岗位危险源/环境因素:危险源:其他伤害。
环境因素:足够的工作空间、照度。
2、达到的标准:件必须夹紧、正确使用、保证其完好性。
3、安全操作规程和要求:工作前:工件必须夹紧,不得松动,以防锯条折断伤人。
工作中:3.2.1锯割时,锯要靠近钳口,用力方向要正确,压力和速度要适宜。
3.2.2安装锯条时,锯齿方向应正确,松紧程度要适当,不得歪斜。
3.2.3工件即将被锯断时,要轻轻用力,防止压断锯条或者工件落下伤人。
工作后:对完好性进行检查,如有损坏及时更换。
4、应急处理:若发生锯片断裂伤手时,应立即包扎或送医院治疗。
板牙、丝攻和铰刀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工种:钳工1、本岗位危险源/环境因素:危险源:其他伤害。
环境因素:足够的工作空间、照度。
2、达到的标准:正确使用、不用嘴吹孔内的铁屑、保证其完好性。
3、安全操作规程和要求:工作前:按工艺和需要准备好相应的板牙、丝攻和铰刀。
工作中:3.2.1攻丝、套丝或铰孔时,要对正对直,用力要适当,防止折断。
3.2.2攻丝、套丝或铰孔时,严禁用嘴吹孔内的铁屑,以防伤眼。
严禁用手擦拭工件的表面,以防铁屑刺手。
工作后:对完好性进行检查,如有损坏及时更换。
4、应急处理:若发生板牙、丝攻和铰刀崩裂飞出伤人时,应立即停机,应立即包扎或送医院治疗。
平台和划线工具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工种:钳工1、本岗位危险源/环境因素:危险源:机械伤害、其他伤害。
环境因素:足够的工作空间、照度。
2、达到的标准:平台放平稳、台面上无杂物,不在平台上跳上跳下、正确使用千斤顶及划针等工具、保证其完好性。
3、安全操作规程和要求:工作前:3.1.1平台必须放平放稳,台面上严禁放置杂物。
3.1.2千斤顶的尖端要保持尖锐,升降灵活、可靠。
严禁使用有缺陷的千斤顶。
工作中:3.2.1千斤顶工作的位置要适当,进行调整时,必须使用指定的工具。
工件与平面之间须加垫木,防止工件翻倒伤人。
3.2.2划线用完的划针,尖头要朝下,以免伤人。
工作结束后,将工具放入工具箱内。
3.2.3严禁人在平台上跳上跳下。
3.2.4工件被顶在千斤顶上时,禁止打眼、冲孔或剧烈震动。
工作后:清理好工具,收完平台上物品,擦净保养平台。
4、应急处理:在划线过程中发生物体倾斜或滑落时,应根据具体情况作处理,首先保证人员安全。
梯子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工种:钳工1、本岗位危险源/环境因素:危险源:高处坠落、其他伤害。
环境因素:地面状况、悬挂点、周边无其他障碍物。
2、达到的标准:梯子符合国家标准、无破损,使用放置平稳、角度合理、1人登梯专人扶梯、采取防倾倒措施和人员的安全防护措施、保证其完好性。
3、安全操作规程和要求:工作前:3.1.1梯子的梯档应均匀,不得有缺档。
3.1.2梯子的顶端应有安全勾,梯脚应有防滑装置。
3.1.3在有电器线路的区域使用梯子,人与电线(低压)至少保持2.5m的距离,必要时采取停电措施。
3.1.4竹梯构件有连续裂损2个竹节或不连续裂损3个竹节的情况,禁止使用;金属梯有折弯或变形的情况,禁止使用。
工作中:3.2.1放梯子的角度以60º为宜,攀登梯子时,下面必须有人扶梯。
禁止两人同登一梯。
严禁站在梯子的顶档工作。
3.2.2使用梯子时,梯脚的支撑点必须是固定的,严禁利用活动物体增加梯子的高度。
竹、木梯下脚方必须有防滑胶皮。
登梯人必须系安全带,梯子周边要设安全警示标志,身上带的工具或物品必须有防止掉落的措施。
3.2.3人字梯的中间必须有可靠的撑杆锁固装置,方可使用。
工作后:3.3.1 拆除现场,清理物品。
3.3.2经常对完好性进行检查、如有损坏及时修理或更换。
4、应急处理:梯子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故障时,应立即停止作业,登梯人安全下来后再作处理。
行灯(移动式工作灯)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工种:钳工1、本岗位危险源/环境因素:危险源:触电。
环境因素:周边无易燃易爆物质。
2、达到的标准:行灯电源电压为安全电压、线路绝缘良好且不将线或灯浸泡在导电体中、不靠近易燃易爆物质。
3、安全操作规程和要求:工作前:3.1.1使用行灯前,进行检查,绝缘良好,以防漏电。
发现绝缘损坏时立即送交修理,排除隐患。
3.1.2行灯的电源电压必须是安全电压(≤36伏)。
工作中:3.2.1使用行灯时,严禁接触或靠近易燃易爆物质;严禁将线或灯浸泡在水中或其它溶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