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数数的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数数的组成》说课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一年级数学下册第31—33页的内容。本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扩展到100以内各数的认识。这个知识点不仅是学习100以内数计算的基础,也是认识更大的自然数的基础。它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必须使学生切实学好。
在分析教材的基础上,灵活的运用教材,我认为开始的主题图,如果10只一群地出示,虽然有利于学生估数,但这样学生能很快地10只10只地数出羊群只数是100,在后面数100个物体的个数时,就会受其影响而10个10个地数。这样的数法,要在学生会逐个数数的基础上自然生成,其实,它比一个一个地数要高一个层次,数数单位由“一”变成了“十”,不利于学生把100以内的数逐个数出来,因此,我把主题图的出示放在了一个一个数物体之后。经过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及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能够熟练地一个一个地或一十一十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
(2)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过程与方法: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体会数位的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能力以及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本课的重点放在让学生能够灵活地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数出100以内的数,难点在于数数过程中整十数的链接。
二、说学情
一年级的学生在入学前,经过了学前教育,很多学生在未学习这一课前,已能数出100以内的数(虽然只是唱数),而且在他们的生活体验中,常常会接触到100以内的数。但孩子们的头脑中,还未有100以内数的概念,要让学生准确数出物体的个数,还有困难,即使数出100以内的数,也只是用点数的方法,估数意识薄弱。学生对100以内数感层次还比较低。这一课教学就是要帮助孩子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通过估计和比较建立数感。为以后学习数学其他知识奠定
十分重要的基础。
三、说教具和学具
教具:课件、糖块、花生等
学具:尽量提供学生熟悉的素材,花生、糖块、玉米粒……这些材料作为学习的对象,学生既熟悉又新奇,消除了以往那种只有小棒一种单一学具的乏味感,提高学生数数的兴趣与参与度。
四、说教法和学法
1.动手操作学习。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各种感官协同活动,做到在观察中思维,在思维中操作,概念的形成由具体到抽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合作学习。师生合作、生生合作贯穿教学全过程,注意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营造平等、互助的学习氛围。
“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努力营造学生在教学活动独立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成为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的参与者与创造者,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究”秉承着这样的指导思想,在整个教学流程设计上力求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我主要安排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复习旧知,激趣导入
我深知,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许多好的习惯有待培养,在课堂伊始,先在黑板上设立存储良好习惯的存储罐,以星星的形式存入,比如:倾听的习惯、响亮的回答问题的习惯、认真思索的习惯等等,并告诉孩子,这是一生取之不尽的宝贵财富,使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导向。
这个环节我主要是安排了一个师生互动的活动:教师和学生进行数数比赛,在数的时候,如果学生是一个一个地数,教师就两个两个地数:如果学生两个两个地数,教师就五个五个、甚至是十个十个地数……这样安排,从学生知识角度和思维趋势进行探底,既了解学生的起点,把握教学起点,又能使学生感受到数数方法的多样性,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二、操作探究
根据教材的编排体系,这个环节我分为三部分来进行教学:
(一)第一次数、估数,初步感知100
让学生建立数感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而学生数感的建立主要依赖于丰富多彩的生活实际,故而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为学生提供了他们
熟悉的素材:花生,糖块等(数量都在100)并合理地利用这些素材,有层次地进行教学:
(1)数出10个物体,让学生看一看,用手捧一捧,10个是这么多,然后,在数出20个物体,用同样的方法培养孩子的估计意识。
(2)让孩子把学具袋里的所有物品都倒出来,在估一估,学具袋里物品的数量是多少呢?先感受20个多少,再提出问题,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引到教学情境中进行思考,学生的数感在不知不觉中开始建立。
(3)验证结果。请一生到讲台前面展示,拿一个数一个,全班齐数,数出结果是100个,看看谁估计得最准。通过学生自主地数出了100以内各数,体会到数是在数物体的过程中产生的,为脱离实物抽象数数做准备。
(4)估一估,一袋糖块大约有多少颗。通过这个步骤,进一步训练学生的估数能力,并进一步体会估数在生活中的重要,感受生活中的数学。
在这一环节中,我充分预设,如果孩子在数数时,有以“十”为单位摆放的生成,就直接步入下一教学环节,对学生给予表扬并引导其他学生思考“这个学生是怎样做的,刚好数出100,又让人一眼看出是100.。”如果课堂上没有这种生成,就提出新要求:
(二)再次数,建立对计数单位的感性认识,进一步认识100
虽然同样是数数,但对学生的要求却提高了。刚好数出100,又要让人一眼看出是100。提出这些要求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能用自己认为的方便、快捷的方法数数,并在操作的过程中,发现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百,100里面有10个十的知识点。考虑到在操作的过程中,部分学生可能还像以往一样,数出一大堆,影响对知识的理解,这里要特别强调小组间的合作与互助,而且在学生汇报时要进行展示,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三)第三次数,理解数的组成
教材把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数数时接近整十数到整十数的过渡,以及数的组成这两个知识点,安排了两个例题进行教学,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我认为教材的安排有点重复,故在教学中将这两个内容安排到一个环节进行教学。具体分为以下五个层次:
(1)实物数出35个物体,要求学生边摆边说出有几个十和几个一。接着摆到42,当摆到39的时候问:39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9个一再摆一个是多少?有几个十?四个十就是几十?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本节课的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