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坞尾矿库勘察全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前言

一、工程概况

江西远坑金矿有限责任公司新高坞尾矿库位于选矿厂北东方向约400m。初期坝坝顶高程为180m,初期坝高27.5m,坝轴线长112m,坝顶宽4m,内边坡为1:2,165.2m标高处设宽1.5m的马道,下游坝坡为马道标高之上为1:1.6,马道之下为1:4。坝面采用草皮护坡,坝前设置碎石排水层、土工布反滤层。至今尾矿堆积的最大高程已达175.8m。受江西远坑金矿有限责任公司委托,我司承担该尾矿库稳定性评价任务,并进行稳定性分析验算。

二、本次工程勘察的技术要求

1、查明尾矿坝(初期坝)及堆积尾砂各土层分布情况,提供各土层的天然含水量、密度、颗分、比重、液限、塑限、渗透系数、抗剪强度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2、勘察到的不良地质现象提出推荐的处理方案。

3、查明尾矿库的尾砂沉积分布规律

4、查明尾矿堆积体的组成、密实程度及沉积条件。

5、查明尾矿堆积体及初期坝坝体是否存在软弱夹层。

6、查明勘探期间浸润线的位置。

7、查明尾矿库现有排洪系统的结构型式、断面尺寸、平面布置及各土层常规物理力学指标。

三、本次工程勘察的勘察依据

1、《岩土工程勘察技术规范》(YS5202-2004)

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

3、《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JGJ89-92)

4、《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87-2012)

5、《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6、《上游法尾矿堆积坝岩土工程地质勘察规范》(YBJ11-86)

第二节勘察工作及评述

根据工程现状及以往同类工程经验,本次勘察的目的是为了查明尾矿堆积体的组成,土层的结构及相应的物理力学性质,验证现尾矿坝的稳定性。按设计要求,本次施工勘探孔6个。钻孔布设见新高坞尾矿库工程勘察钻孔平面布置示意图,完成的主要工作量见表2-1。

主要工作量汇总表表2-1

一、勘探施工

本次钻孔施工采用XY—100型钻机,采用冲击回转套管护壁成孔工艺,钻孔开孔孔径φ127mm,终孔φ108mm,现场进行岩性编录。

二、土样的采取

钻孔取样采用φ91mm薄壁取样器,采用重锤少击法采取。共取

钻孔样30件,样品取上后,立即进行密封,防止日晒雨淋,并做好防压、防震措施。

三、现场原位测试

严格按要求进行标贯试验,共完成11次,试验工作按规范要求进行。

四、土工试验

为保证样品的真实性,样品取得后密封,防止日晒雨淋,做好防压、防震措施,并及时送往实验室进行原状尾矿样的各项物理力学性质试验,试验工作量见表2-2

试验工作量汇总表表2-2

第三节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一、地形及地貌

区内属构造剥蚀低山-丘陵地貌区,山体以北—南走向为主,区内山顶最高点为737.7m,相对高差264.23m。山坡天然坡度一般20—35○,山坡植被较茂密,山上冲沟发育且切割较深,沟谷中发育有山间小溪流,冲沟的出口部位常分布有冲洪积物。

二、区域地层

根据建设区及周边地质调查和区域地质资料综合显示,库区出露地层自老到新为中元古界双桥山群浅变质岩系(Ptsh),岩性为一套浅变质的火山碎屑沉积岩夹少量机性火山熔岩。新生界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和残坡积层(Q4el-dl)。

(1)中元古界双桥山群(Ptsh):岩性为一套浅变质的火山碎屑沉积岩夹少量机性火山熔岩。

(2)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层(Q4el-dl)及全新统冲积层(Q4al):残—坡积层(Q4el-dl),棕红色~棕黄色,粉质粘土、粘土碎石组成,可塑—硬塑,局部地段硬塑—坚硬,分布于评估区及拟建区山脊和山顶,山坡和山麓,富含植物根系。

冲、洪积层(Q4 al-Pl),该层分布于冲沟中,黄褐色,上部为粘土、粉质粘土、亚砂土,软塑~可塑;下部为砂砾石层,稍密。

三、区域地质构造与地震

库区在区域构造上处在杨子准地台江南台隆的东南缘,南东侧与钱塘台拗相邻,定位于赣东北韧性剪切蛇绿岩性构造混杂带中心带上盘金山韧性推覆变形带中。

库区内未见断层及岩浆岩分布,地质构造简单。

根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400万)和《江西省地震动参数区划图》(2003年),德兴市地处地震参数<0.05g,基本地震烈度小于6度,区域稳定性较好。

四、堆场工程地质条件

1、堆场形态

尾矿库初期坝为风化料土坝。沟谷横断面呈“V”字型。本工程只有初期坝,无堆积子坝。初期坝坝顶标高约180m,最终堆积滩顶标高180.0m。库内滩面呈西南高北东低;坝面植被较好,植被以人工植草皮为主。

2、堆场地层

据勘探揭露,场地内尾矿堆积物总体规律是:颗粒组成自坝体附近向尾矿库内由粗变细。上部颗粒较粗,为尾矿砂,下部颗粒变细,为尾矿土,薄层夹层现象较为普遍。库区各土层野外特征描述如下:

2.1尾细砂(Q4ml):褐灰色,稍湿~湿,结构稍密,含较多细砂夹层,厚度薄,大多在10cm左右,偶见粉土夹层。

2.2尾粉砂(Q4ml):褐灰色,稍湿~湿,结构稍密,含较多粉土夹层,厚度薄,大多在10cm左右,偶见矿泥或中砂夹层。

2.3尾粉土(Q4ml):褐灰色,湿,结构稍密,略有砂感,偶见粉砂和矿泥夹层。

2.4素填土(Q4ml):初期坝体,主要由黄褐色粘性土和碎石组成,上部碎石含量较高,往下呈依次减少趋势,底部基本为粘性土,稍湿。

2.5残积土(Q2del):棕红色~棕黄色,粉质粘土、粘土碎石组成,可塑-硬塑。

2.6强风化板岩(Pt):褐黄色至褐红色,原岩组织结构大部分破坏,遇水易软化,裂隙发育,裂隙中见褐黑色铁锰质氧化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