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与渗透试验方法研究
扎染实验研究报告
扎染实验研究报告
有抽象结论及合适的图表
摘要
本文以多色染料渗透扎染为主题,通过实验将多色染料渗透扎染效果
加以研究,实验中采用了不同颜色的染料,以及不同的比例,研究了多色
染料渗透扎染的不同效果。
通过分析结果表明,扎染时可以分为连续染色、混合染色和混杂染色三种状态,不同颜色的染料混合,可以表现出更加丰
富的色彩变化;而混杂染色在一定范围内,染色效果会比混合染色要更加
明显。
关键词:多色染料;渗透扎染;研究
1绪论
渗透扎染是指通过染料与穿孔材料的相互渗透作用,将所需要的颜色
染色在穿孔材料表面的工艺流程,其常用于地毯、服装、汽车内饰及家具
等产品的装饰设计。
渗透扎染的特点是染色效果美观、染色稳定,能够根
据使用者的要求做出精细的细节设计,使得产品在色彩上更加丰富多彩,
从而提高产品的美观性。
2实验方法
2.1实验材料
实验材料主要有染料(柠檬黄、艳紫、青绿)及穿孔纸材料。
2.2实验程序
(1)将穿孔纸放入染料桶中,浸泡5~10分钟;
(2)将浸泡过的穿孔纸放入染液中,保持5~10分钟。
实验室常用几种细胞实验的实验步骤和细胞荧光染色方法小结
实验室常用几种细胞实验的实验步骤和细胞荧光染色方法小结一、细胞培养细胞培养是指将动植物的细胞或者组织块继代传入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中,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培养和繁殖。
细胞培养常用的步骤包括:1.选择合适的细胞株和培养基,根据研究需要选择不同类型的细胞株和相应的培养基。
常用的培养基有DMEM、RPMI-1640等。
2.细胞解冻或分离,将细胞解冻或分离后,将细胞悬液加入培养基中。
3.细胞培养和传代,将细胞培养在37摄氏度,5%CO2的细胞培养箱中,定期检查和观察细胞的生长情况。
当细胞密度达到一定程度时,进行细胞传代。
二、细胞处理细胞处理是指在细胞培养过程中添加不同的处理物质,用来观察细胞对各种刺激的反应或研究细胞功能和代谢等。
常用的细胞处理方法包括:1.药物处理,将目标药物或化合物加入细胞培养基中,观察细胞对药物的反应,如细胞凋亡、增殖等。
2.蛋白质表达或干扰,通过转染或基因表达技术,将外源蛋白质或RNA干扰片段导入细胞,研究细胞功能和代谢途径。
三、细胞传代细胞传代是指将细胞从当前的培养中分离出来,进行重新培养和繁殖。
传代一般在细胞密度达到一定程度时进行。
传代的步骤包括:1.蜕皮,将细胞培养基倒入培养皿中,轻轻摇晃培养皿,使细胞贴壁。
2.产生细胞质脱附剂,脱除老化细胞,补充新的细胞培养基。
3.转移细胞,将细胞悬液转移至新的培养皿中,继续培养和繁殖。
四、细胞荧光染色细胞荧光染色是一种常用的细胞实验技术,在研究细胞形态、结构、功能和代谢途径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常用的细胞荧光染色方法包括:1.DAPI染色,DAPI是一种特异性染色剂,能够与DNA结合并发出蓝色荧光。
DAPI染色能够直观的观察到细胞的核。
2.FITC染色,FITC是一种绿色荧光染色剂,可用于标记细胞内的蛋白质或特定的分子,如细胞骨架蛋白等。
3. Rhodamine染色,Rhodamine是一种红色荧光染色剂,常用于标记细胞内的蛋白质、RNA等。
甲苯胺蓝染色渗透试验
甲苯胺蓝染色渗透试验
1.目的
根据ASTM F1929-2012标准方法采用染色渗透法检测无菌包装封口泄漏性能2.设备及工具、材料
天平(万分之一)10mL注射器,甲苯胺蓝、曲拉通X-100(氚X-1004)、纯化水、烧杯、试管
3.配制方法
3.1.用天平称量0.5g Triton X-100,与20ml纯化水混合,搅拌或摇动容器,混合二者。
待Triton X-100分散后。
再加入纯化水定容至100ml。
3.2.用天平称量0.05g甲苯胺蓝,加入混合了Triton X-100的溶液中,搅拌或摇动容器混合均匀,即成0.05%甲苯胺蓝染色液。
4.试验方法
4.1.把已灭菌产品包装在试验开始之前,放置于大气温度23±2℃(73.4±3.6oF)和相对湿度50±2%环境中进行存贮24小时。
4.2.依据ASTM F1929-2012标准,将足够的染料渗透液注入包装中,覆盖最长的封边,深度约5mm(0.25英寸)(注入方法:可以使用带有软管的注射器通过切口送入染料渗透剂)使染料渗透液与封边保持接触最少5s最多20s的时间,旋转包装使每道封边都能接触渗透液,如有需要可以补充染色液,确保每道封边都能接触足够量的染色液。
通过包装的透明面目力检测密封区,看有无泄漏或者通道出现,也可使用放大镜进行细致的观察。
5.检验标准
在包装透明的一边,用肉眼检测封口区域。
即可看见封口区的通道。
检查染色液有无透过密封区到达另一侧或染色液有无通过确定的通道进入密封区内部的迹象。
6.注意事项
染色渗透液与包装材料封边的作用时间不应超过20秒。
混凝土液体渗透检测方法
混凝土液体渗透检测方法混凝土液体渗透检测方法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材料,其耐久性和承载能力是对建筑物稳定性至关重要的。
然而,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会遭受各种损坏,如裂缝、渗水等,这些损坏会导致混凝土结构的失效。
因此,为了确保混凝土结构的安全和稳定,需要及时进行液体渗透检测。
液体渗透检测方法是一种可靠的检测混凝土表面渗透性能的方法,主要应用于混凝土结构的质量检测、水密性检测和修复设计等方面。
下面将详细介绍混凝土液体渗透检测方法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准备工作1.1 准备材料首先需要准备检测仪器和试剂。
液体渗透检测仪器一般包括液体渗透泵、渗透液、蒸发器、测厚仪等。
渗透液种类繁多,常用的有红色染色液、绿色染色液、蓝色染色液等。
需要根据具体需要选择合适的试剂。
1.2 准备混凝土表面混凝土表面必须干燥、洁净、平整、无油污、无灰尘等杂物。
如果表面有残留的障碍物会影响液体渗透的结果,因此需要进行清洁。
1.3 液体渗透试验条件液体渗透试验应在室温下进行,温度应保持在20℃至30℃之间,湿度应控制在60%以下。
二、液体渗透检测方法步骤2.1 表面预处理将待测表面用砂纸或其他方法打磨,以去除表面的杂质和毛刺。
然后用吸尘器或刷子将表面上的灰尘和杂物清除干净。
2.2 涂敷渗透剂将液体渗透剂涂在混凝土表面,涂敷的面积应尽量大,涂敷厚度应保持在2-3mm之间。
涂敷后静置10-20分钟,允许渗透剂充分渗透混凝土内部。
2.3 染色处理在渗透剂未干透时,将染色液均匀涂在渗透剂表面上,待染色液进入混凝土内部后,再继续涂敷渗透剂。
染色液的作用是使渗透剂在混凝土内部形成一个染色区域,以便观察渗透剂在混凝土内部的渗透情况。
2.4 涂敷蒸发剂在染色液进入混凝土内部后,涂敷蒸发剂,蒸发剂的作用是加速渗透剂在混凝土内部的蒸发,以便观察液体渗透情况。
蒸发剂的使用量应适当,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渗透结果。
2.5 检测渗透情况在涂敷蒸发剂后,观察渗透剂在混凝土内部的渗透情况。
细胞渗透性实验报告
细胞渗透性实验报告细胞渗透性实验报告细胞渗透性是指细胞膜对溶质和溶剂的渗透性能力。
细胞渗透性实验是一种常用的研究细胞膜通透性的方法,通过观察细胞膜对不同溶质和溶剂的渗透情况,可以了解细胞膜的完整性和通透性。
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培养细胞、制备实验所需的溶液和培养基等。
在实验中,我们选择了小鼠肺细胞作为研究对象。
首先,将小鼠肺细胞培养在含有适当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中,保持其正常生长。
然后,将细胞分装到培养皿中,形成单层细胞膜。
为了研究细胞膜的渗透性,我们需要制备一系列浓度不同的溶液。
我们选择了蔗糖溶液和盐水溶液作为实验溶液。
首先,制备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浓度范围从0.1M到1.0M。
然后,制备不同浓度的盐水溶液,浓度范围也从0.1M到1.0M。
这些溶液将用于观察细胞膜对溶质的渗透情况。
实验过程中,我们将细胞培养皿中的培养基抽取掉,用实验溶液替代。
然后,观察细胞在不同溶液中的变化。
通过显微镜观察,我们可以看到细胞在不同溶液中的形态和状态有所不同。
细胞在低浓度溶液中可能会膨胀,而在高浓度溶液中可能会收缩。
这是因为溶液中的溶质浓度不同,导致细胞内外溶质浓度的差异引起的。
为了更直观地观察细胞膜的渗透性,我们还可以使用荧光染料进行实验。
荧光染料可以渗透到细胞内部,通过观察荧光的强度和分布,可以了解细胞膜的通透性。
在实验中,我们选择了荧光染料FITC(荧光异硫氰酸物)进行染色。
将FITC溶液加入细胞培养皿中,让其与细胞接触。
然后,观察荧光的强度和分布情况。
如果荧光染料能够进入细胞内部,说明细胞膜的通透性较高。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细胞膜的渗透性与溶质浓度和溶剂种类有关。
在实验中,我们发现蔗糖溶液对细胞膜的渗透性较低,而盐水溶液对细胞膜的渗透性较高。
这是因为蔗糖分子相对较大,不能轻易穿过细胞膜;而盐水中的离子可以通过细胞膜上的通道蛋白进入细胞内部。
细胞渗透性实验对于研究细胞膜的功能和生理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了解细胞膜的渗透性,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细胞内外溶质的交换和平衡,以及细胞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布染色实验报告
布染色实验报告布染色实验报告一、引言布染色是一种常见的染色方法,通过将染料与布料接触,使染料分子渗透到布料纤维中,从而实现染色效果。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布料进行不同染料的染色实验,观察并比较不同染料对布料的染色效果。
二、实验材料和方法1. 实验材料:- 白色棉布- 不同颜色的染料(红色、蓝色、黄色等)- 盐- 水2. 实验方法:- 将白色棉布切割成相同大小的小块。
- 准备不同颜色的染料溶液,每种染料溶液的浓度相同。
- 在不同的容器中分别加入染料溶液,每个容器中放入一块棉布。
- 加入适量的盐,促进染料渗透。
- 将容器放置在温暖通风的地方静置一段时间,观察染料在布料上的染色效果。
三、实验结果和讨论1. 红色染料实验将红色染料溶液与棉布接触后,棉布逐渐呈现出鲜艳的红色。
红色染料在布料上的染色效果较好,染色均匀且颜色饱和度高。
这可能是因为红色染料分子较小,能够更容易渗透到布料纤维中。
2. 蓝色染料实验与红色染料相比,蓝色染料在布料上的染色效果稍逊一筹。
蓝色染料的颜色较为淡雅,染色均匀度也较好。
蓝色染料分子相对较大,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充分渗透到布料纤维中。
3. 黄色染料实验黄色染料在布料上的染色效果较为明显,颜色鲜艳。
与红色染料相似,黄色染料分子较小,能够较快地渗透到布料纤维中。
然而,与蓝色染料相比,黄色染料的颜色饱和度稍低。
4. 染色混合实验将红色、蓝色和黄色染料溶液混合后,与棉布接触,观察到混合染料在布料上形成了新的颜色。
这表明不同颜色的染料可以混合产生新的颜色效果。
然而,混合染料的染色效果可能会受到染料浓度和混合比例的影响。
四、实验结论通过对不同染料的布染色实验,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红色染料在布料上的染色效果较好,颜色饱和度高。
- 蓝色染料的染色效果稍逊一筹,颜色较为淡雅。
- 黄色染料的染色效果明显,颜色鲜艳。
- 不同颜色的染料可以混合产生新的颜色效果。
五、实验改进和展望本实验可以进一步改进和扩展,例如:- 添加不同浓度的染料溶液,以观察染色效果的变化。
CEIA虚焊课程提问的解答(二)
虚焊的预防与检测技术CEIA虚焊课程提问的解答(二)中电天奥子集团第10研究所陈正浩3月25日CEIA邀请中航空空导弹研究院方辉研究员在线上作了关于《虚焊的定义、成因及判定》的演讲,十分精彩;期间,很多业内人士围绕虚焊提了不少问题,由于时间关系,不少没有来得及解释,有的转入技术交流群。
所提的问题基本上围绕虚焊而展开的,我把它归纳成两类,第一类是“虚焊的预防与检测”,第二类是其他问题。
通过对所提问题的分析发现有两个十分有趣的现象,其一,对于导致虚焊的主要因素的元器件引脚和焊端的氧化问题,基本上都是局限于如何应对“如何去氧化”而不是“如何防止氧化”,这就好比人们的注意力不是如何防止“火灾”而是关注“火灾了如何救火”?其二是面对类似BGA这类仅有底部焊接端子的片式器件,还有人提出没有仪器设备怎么检验?以及认为视觉系统(Vi)和AOI可以检查虚焊?认为X-RAY可以作为判断是否是虚焊的依据!为此,特写成《虚焊的预防及检测技术》一文,供业内人士参考。
二.虚焊的检测虚焊检测最权威的诠释应该由可靠性专业人员作出,笔者仅仅是作为一个老工艺人员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仅作参考。
1.BGA焊接后是芯片端直径大还是PCB端大?这个特征是否可以作为X-RAY检测虚焊的依据?有规范文件吗?虚焊的根本特征和判别依据是在焊接参数正常的情况下,金属间化合物的厚度不符合要求;IPC7095C 规定,焊球连接后它们的高度和宽度需要在规定和可接受的界限内。
最重要的是焊球与基板上的焊盘之间要形成适当的金相结合。
2.不用设备如何检验BGA/CGA?BGA你们常用不用设备的检测手段,能不能具体说一下?BGA/CGA焊接质量必须用设备。
3.怎么样去理解Cu6Sn5呢?是Cu和Sn一定的比例组合的吗?怎样判断生成的是Cu6Sn5?金相分析。
4.BIT测试技术如何跟虚焊技术检测结合?有没有通过飞针结合视觉(Vi)测试进行虚焊的检测?通过VI 测试掌握虚焊效果怎么样?BIT是机内测试技术,其主要功能是把设备的故障隔离到可更换的单元,可以起到压缩故障范围的作用,而虚焊发生的元器件焊接的某一个点上。
染料渗透法-主要有以下3种方法
染料渗透法-主要有以下3种方法:①纵切片法:沿牙齿中轴将牙齿纵向劈开利用解剖显微镜或扫描电镜观察染色深度染料渗透法-主要有以下3种方法:①纵切片法:沿牙齿中轴将牙齿纵向劈开利用解剖显微镜或扫描电镜观察染色深度。
②横切片法:将牙齿横断制成连续切片(每个2 mm),观察每个切片有无染料。
③透明技术法:将染色后的牙齿进行脱矿脱水处理后使其呈透明状,在解剖显微镜下观察染料渗透距离,可以定量分析微渗漏情况。
因切片法有可能损失部分牙体组织和染料,影响结果准确性,而透明法可三维方向观察染料渗透情况,同时保持牙齿完整性,使染料不会丢失。
学术术语来源---四种暂封材料对根管治疗后冠方微渗漏的影响章润贞,夏荣,冀章章(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口腔科,安徽省合肥市230601)文章亮点:1根管治疗后及时的冠修复对冠方封闭的影响很大,根管充填后冠方封闭不严可导致细菌在根管内扩散,引起根管治疗失败,故冠方微渗漏是导致根管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2 实验选择了临床常见的4种暂封材料Coltosol、Caviton、ZOE与Ceivitron 暂封根管治疗后的人离体牙冠方,观察不同暂封材料的冠方封闭效果,结果发现Coltosol和Caviton材料的暂封效果较好,其次为ZOE,Ceivitron最差,Coltosol和Caviton用于暂封的适宜时间为一二周,ZOE和Ceivitron为1周。
关键词:生物材料;口腔生物材料;暂封材料;冠方微渗漏;根管治疗主题词:根管充填;根管疗法摘要背景:临床上需要进行根管治疗的牙齿多数有较大牙体缺损,甚至是残冠、残根,而且永久性修复体需要在治疗后一段时间才能完成,故根管治疗后冠修复前暂时封固对冠方微渗漏的影响已经被临床医生所重视。
目的:评价不同暂封材料对根管治疗后牙冠方微渗漏的影响,探讨根管治疗后牙冠方微渗漏发生情况及与时间的关系。
方法:收集人离体牙126颗,其中120颗为实验组,3颗为阳性对照组,3颗为阴性对照组。
渗透探伤的原理与方法
互联网+渗透探伤
借助互联网技术,实现远程监控、 数据共享和实时分析,提升渗透 探伤的信息化水平。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其他渗透探伤法
其他渗透探伤法包括水基渗透探伤法、油基渗透探伤 法、溶剂渗透探伤法等。这些方法都是基于渗透原理,
利用不同的介质实现缺陷的显示。
输标02入题
水基渗透探伤法的优点是检测结果清晰、对人体无害、 成本低廉,适用于表面粗糙的工件检测。
01
03
溶剂渗透探伤法的优点是检测速度快、操作简便,适 用于大面积工件的快速检测,但溶剂对人体有害,需
对于飞机、汽车等复杂机械的复合材料零部件,渗透探伤能够快速准 确地检测出其内部的缺陷,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05 渗透探伤的优缺点
优点
检测范围广
渗透探伤可以检测各种材料表面开口和非开 口的缺陷,如金属、陶瓷、塑料等。
检测结果直观
渗透探伤的检测结果可以直接观察到,缺陷 的形状、大小和位置一目了然。
03
橡胶制品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气孔、夹渣等缺陷,渗透探
伤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出这些缺陷。
复合材料的探伤
检测复合板材
渗透探伤可以检测复合板材中的界面分层、脱粘等缺陷,确保产品 质量。
检测复合管道
在复合管道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渗透探伤可以检测出界面分层、 脱粘等缺陷,提高管道的安全性。
检测复合材料零部件
检测。
荧光渗透探伤法的缺点是荧光物 质对人体有害,需要采取相应的
防护措施。
染色渗透探伤法
染色渗透探伤法是一种常用的无损检测方法, 其原理是利用染色剂在毛细作用下的吸附和扩 散作用,显示出缺陷的存在。
染色渗透探伤法的优点是检测结果直观、操作 简便、成本低廉,适用于小型工件和简单结构 的检测。
染料渗透法-主要有以下3种方法
染料渗透法-主要有以下3种方法:①纵切片法:沿牙齿中轴将牙齿纵向劈开利用解剖显微镜或扫描电镜观察染色深度染料渗透法-主要有以下3种方法:①纵切片法:沿牙齿中轴将牙齿纵向劈开利用解剖显微镜或扫描电镜观察染色深度。
②横切片法:将牙齿横断制成连续切片(每个2 mm),观察每个切片有无染料。
③透明技术法:将染色后的牙齿进行脱矿脱水处理后使其呈透明状,在解剖显微镜下观察染料渗透距离,可以定量分析微渗漏情况。
因切片法有可能损失部分牙体组织和染料,影响结果准确性,而透明法可三维方向观察染料渗透情况,同时保持牙齿完整性,使染料不会丢失。
学术术语来源---四种暂封材料对根管治疗后冠方微渗漏的影响章润贞,夏荣,冀章章(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口腔科,安徽省合肥市230601)文章亮点:1根管治疗后及时的冠修复对冠方封闭的影响很大,根管充填后冠方封闭不严可导致细菌在根管内扩散,引起根管治疗失败,故冠方微渗漏是导致根管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2 实验选择了临床常见的4种暂封材料Coltosol、Caviton、ZOE与Ceivitron 暂封根管治疗后的人离体牙冠方,观察不同暂封材料的冠方封闭效果,结果发现Coltosol和Caviton材料的暂封效果较好,其次为ZOE,Ceivitron最差,Coltosol和Caviton用于暂封的适宜时间为一二周,ZOE和Ceivitron为1周。
关键词:生物材料;口腔生物材料;暂封材料;冠方微渗漏;根管治疗主题词:根管充填;根管疗法摘要背景:临床上需要进行根管治疗的牙齿多数有较大牙体缺损,甚至是残冠、残根,而且永久性修复体需要在治疗后一段时间才能完成,故根管治疗后冠修复前暂时封固对冠方微渗漏的影响已经被临床医生所重视。
目的:评价不同暂封材料对根管治疗后牙冠方微渗漏的影响,探讨根管治疗后牙冠方微渗漏发生情况及与时间的关系。
方法:收集人离体牙126颗,其中120颗为实验组,3颗为阳性对照组,3颗为阴性对照组。
HE染色试验技术及注意事项
HE染色试验技术及注意事项HE染色是一种常用的细胞和组织染色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组织学、病理学以及生物学研究中。
本文将介绍HE染色试验的技术步骤和注意事项。
1.取得组织标本:首先需要取得待染色的组织标本。
一般情况下,可选择人体组织或动物组织。
组织标本应尽可能新鲜,并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保存。
2.固定组织标本:将组织标本固定在染色盘或载玻片上,以便后续的染色过程。
一般可选择使用福尔马林等化学物质进行固定,固定时间根据组织类型和标本大小而有所差异。
3.脱水:将固定的组织标本逐渐脱水,以去除组织中的水分。
这一步骤可以通过使用乙醇或异丙醇等溶剂进行。
4.渗透:在脱水之后,组织标本需要通过将其浸入合适的介质中进行渗透。
一般可使用有机溶剂,如丙酮或二甲苯。
5.制片:将渗透的组织放置在试管或盛有液体的容器中,然后将其切割成较薄的切片。
切片的厚度一般为3-5微米。
切片可以使用组织切割机或手工切片进行。
6.上染剂:将切片放入HE染色试剂中,浸泡一定时间以完成染色。
HE染色试剂主要由酸性染料和碱性染料组成,其中酸性染料为苏木精,碱性染料为伊红。
7.清洗:用去离子水或蒸馏水轻轻冲洗染色后的切片,以清除未结合的染色剂。
8.脱水:将染色后的切片通过逐渐浸入不同浓度的醇溶液中进行脱水,去除多余的水分。
9.透明化:使用透明介质,如柳酮或醋酸酯,使切片透明并保护其结构。
10.固定封片:将透明的切片放置在载玻片上,涂上适当的封片胶固定。
然后将载玻片放至烘箱中,进行封片胶的固化。
1.样本的存放:取得的组织标本必须及时固定和保存,以避免样本的腐败和变形。
2.染色时间控制:染色时间的长短会影响到最终染色结果的清晰度。
过长或过短的染色时间都会导致结果模糊不清。
3.清洗彻底:在清洗环节,要确保切片上的染色剂完全被清洗干净,以避免染色剂残留影响结果。
4.切片的薄度:切片的厚度直接影响到染色结果的清晰度和质量,因此需要掌握好切片的技巧和标本的处理。
无菌医用包装的完成性染色渗透检测
无菌医用包装的完成性/染色渗透检测
无菌医疗券械包装的多样性决定了包装材料检测方法的多样化。
最终无菌医械包装性能测试大致包含了以下几个项目:
1.目力力检测
2.包装完整性测试/染色渗透
3.密封抗拉强度
4.透气性
5.微生物屏障(阻菌性)试验
6.包装老化性试验
本次主要介绍包装完整性测试/染色渗透(ASTM F1929)
意义和用途:有害的生物或颗粒可能通过孔隙进入到医疗器械包装内部。
这些孔隙经常出现在包装的热封处。
孔隙还有可能是材料本身的针孔。
本试验方法的目标是通过染料的泄露来目视观察通道缺陷的存在。
原理:使用染色渗透剂,在一定的时间内观测染料在医用吸塑盒包装内渗透的情况。
适用范围:适用于透明薄膜和多孔性的薄片形成包装材料(材料通过封边预成型包装)或在20秒内保持染料渗透液并能阻止密封区域褪色的多孔性包装材料。
方位的试验检测人员对医用吸塑盒进行渗透试验
方法:保证试验样品干燥洁净,在规定的温度计湿度下平衡24小时,将染色渗透剂注入样品医用吸塑包装中,浸泡无菌吸塑包装最长边,目视渗透剂溶液高度约为5mm ,使其充分接触,保持半分钟左右,观察渗透情况(可使用放大镜观察)。
再按照上述方法检查所有封边。
如图所示,采用染色渗透法对方位医用吸塑盒进行检测,测试吸塑盒与特卫强盖材热封边是否产生孔隙及通道缺陷,以确保医疗器械吸塑包装的密封状态。
苯胺蓝染色原理及方法
苯胺蓝染色原理及方法染色技术是现代生物学和医学领域中不可或缺的实验手段之一。
其中,苯胺蓝染色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蛋白质分离和检测中。
本文将介绍苯胺蓝染色的原理及方法。
一、苯胺蓝染色的原理苯胺蓝是一种阳离子染料,它可以与蛋白质中的阴离子基团形成盐类结合物,从而使蛋白质变得可见。
苯胺蓝染色的过程中,蛋白质首先与染料中的苯胺离子结合形成一个淡蓝色的复合物。
接着,加入稀酸性条件下,盐类结合物会变得更加紧密,使得染色物质更加稳定,同时蛋白质也被染色成深蓝色。
二、苯胺蓝染色的方法苯胺蓝染色的方法分为两种:固定染色法和渗透染色法。
1. 固定染色法固定染色法是指在蛋白质电泳后,将凝胶固定在一定的条件下,然后进行染色。
该方法对蛋白质的分离效果较好,但操作较为繁琐。
步骤如下:(1)将电泳分离后的凝胶放入固定液中(例如50%甲醛,10%醋酸)固定蛋白质。
(2)将固定后的凝胶用去离子水洗涤3次,每次15分钟,以去除固定液中的甲醛和醋酸。
(3)将凝胶放入染料中(例如0.1%苯胺蓝,10%醋酸和50%甲醇),在室温下染色1小时。
(4)将凝胶用去离子水洗涤3次,每次15分钟,以去除多余的染料。
(5)将凝胶放入去离子水中漂洗至染料全部去除,然后进行图像分析。
2. 渗透染色法渗透染色法是指在电泳前,将蛋白质与染料混合,然后进行电泳。
该方法操作简单,但对蛋白质的分离效果较差。
步骤如下:(1)将蛋白质样品与染料混合,终浓度为0.1%苯胺蓝。
(2)将混合物加入电泳槽中,进行电泳。
(3)电泳完毕后,将凝胶用去离子水洗涤3次,每次15分钟,以去除多余的染料。
(4)将凝胶放入去离子水中漂洗至染料全部去除,然后进行图像分析。
三、苯胺蓝染色的优缺点苯胺蓝染色是一种简单易行、成本低廉的染色方法,其优点主要包括:(1)对于常见的蛋白质,染色效果较好,可直接观察到染色区域。
(2)染色效果稳定,不易褪色,可长期保存。
(3)操作简单,成本低廉,适用于大规模的样品分析。
渗透检测技术
渗透技术检测摘要:渗透检测在特种设备行业及机械行业里应用广泛。
特种设备行业包括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承压设备,以及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等机电设备。
荧光渗透检测在航空、航天、兵器、舰艇、原子能等国防工业领域中应用特别广泛。
关键词:渗透检测毛细管作用1 引言渗透检测是以毛细管作用原理为基础的检查非多孔性固体材料表面开口缺陷的一种无损检测方法。
确切地说:就是利用毛细管现象使黄绿色荧光渗透液或有色非荧光渗透渗入到缺陷里,经清洗后,再利用显像剂的毛细管作用吸附出缺陷中残留渗透液,从而达到检测缺陷的目的。
2 渗透检测的过程发展没有哪本书上说PT检测是从某年被发现而发展起来的,不象RT检测是在伦琴发现X 射线后逐渐出现了检测技术,而PT检测方法是在民间中发现后经研究逐渐演变起来的。
例如:用碳黑涂在陶器的表面上,在擦净表面,裂纹就可显现出来,这就是陶瓷厂检查陶瓷的传统方法。
另外采用浸油的方法检测零部件表面裂纹是一种原始液体渗透方法,这种方法配合以白粉显像检验称之为油—白法,而广泛被应用。
油—白法最早被铁道部门得到应用,这种方法是将重滑油稀释在煤油中,得到一种看上去是脏而黑的混合液体作为渗透液,机车零部件杆、轴、曲柄等,用碱液煮洗并干燥后浸入渗透液中,过几小时甚至二十四小时以上,取出零件用浸有煤油的抹布把零件表面摖净,在涂上一种白粉加酒精的悬浮液,待酒精自会发后,在零件表面形成均匀的白色背景上出现深黑色渗透剂显示的裂纹,该方法只能检测比较大的裂纹。
本世纪30—40年代美国人斯威策对PT渗透液作了大量试验和研究,首先他把着色染料加入到渗透液中增加了缺陷显示的颜色的对比度,1941年他又把荧光染料加到渗透液中,用显像粉显像增加了检测的灵敏度,从而使PT检测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随着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材料出现,例如:航天航空所用的各种轻合金、工程塑料、工业陶瓷等,用于他们制造不少关键部件都采用该种方法检查。
染色与渗透试验方法研究
SMT焊点的染色与渗透试验方法研究罗道军 朱明(中国赛宝实验室 广州 510610 luodj@)摘 要本文系统地分析和总结了染色与渗透试验方法在SMT焊点质量分析上的应用,以及其应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偏差,并给出了解决偏差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SMT焊点 染色与渗透前 言随着SMT技术与元器件高密封装技术的迅速发展,其焊点的质量与可靠性的检测试验技术也必须适应这种发展的需求,使用各种先进的检测试验仪器设备的新技术也层出不穷,但是价高与维护困难也使工业界大多数企业承担不起。
染色与渗透检测技术应用于焊点特别是SMT组装的BGA等阵列式焊点的质量检测中已经有多年的历史,并证明十分有效。
其优点是操作简单易行、成本低劣,几乎每个厂家都可以完成,另外获得的质量信息也丰富准确,有时获得的信息甚至比另外一种破坏性的分析方法-金相切片所获得的信息更加准确。
不过这种测试方法是破坏性的,一旦进行了该试验,样品便要报废。
尽管如此,染色与渗透试验方法在焊点质量检测评价方面的广泛使用是必然的趋势。
正是由于方法的简单,造成许多试验者没有仔细研究其细节,往往导致很多试验出现偏差,严重的可能得到错误的结果。
本文将系统地研究分析染色与渗透试验的过程以及误差来源,并提出相应地改进建议。
1 染色与渗透试验的基本原理将焊点置于红色墨水或染料中,让红墨水或染料渗入焊点的裂纹之中,干燥后将焊点强行分离,焊点一般会从薄弱的环节(裂纹处)开裂,因此可以通过检查开裂处的界面的染色面积与界面来判断裂纹的大小与深浅、以及裂纹的界面,从而获得焊点质量信息。
通过染色与渗透试验可以获得焊点分离界面的信息与失效焊点分布的信息,这对焊点的质量评估以及失效原因分析非常有价值。
2 染色与渗透试验方法描述2.1样品准备首先小心将需要试验的样品从电路板组件(PCBA)上截取下来。
如果PCBA不大,也可以将含有需要测试器件的整个PCBA一起进行试验,但是这样做的化,需要有足够大的装有红墨水的容器,同时也可能浪费更多的红墨水,假若红墨水价格较贵的化,成本就会增加。
不同染料对杉木心材竹材染色的渗透性研究
不同染料对杉木心材/竹材染色的渗透性研究作者:邱玲来源:《农家致富顾问·下半月》2019年第06期摘要通过对比杉木心材、竹材使用活性红染料、直接染料大红色以及食品级胭脂色染料在相同人染色条件下的上色效果及固色度。
关键词杉木;竹材;染料由于珍贵红木材数量减少且价格昂贵,为了满足人们的需要获得更好的装饰效果,提高产品价值及视觉效果,对木材染色非常有必要。
本论文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染料对杉木心材染色的渗透性进行研究。
1 常用的木材染色剂种类可以用于木材染色的染色剂很多,主要分为天然生物染料、酸性染料、碱性染料、直接染料、活性染料和颜料等。
活性染料是分子中含有反应活性基团,能与木材中的羟基形成共价键的有机化合物。
直接染料是一些不经特殊处理就能直接作用于木材上的染料,属阴离子染料,它与木纤维的结合是依靠它们的分子间的范德华力和氢键力[1]。
2 试验方法准备活性红染料、直接染料大红色以及食品级胭脂色染料各3g;四块3cm*3cm*2cm的木条;450ml蒸馏水。
在三个250ml的烧杯中,将3g染料分别溶解在150ml的蒸馏水中,保证质量分数为2.0%。
将三组小木块分别放入三个烧杯中,在温度为90℃的条件下,蒸煮4小时。
试验期间,为保证小木条染色均匀,应保证木条完全浸入染剂中,并不时翻动小木条。
四小时后,取出木块冲洗浮色至水流无色为止,并将木条挂晾阴干。
阴干一周后,用色差计测量已染色的木块的色度和明度。
3 试研结果与分析3.1 試验结果总色差计算公式?E=[(△L)2+(△a)2+△b)2]1/2。
(Z:直接染料加热条件下染色的样块ZB:直接染料不加热条件下染色的样块H:活性染料加热条件下染色的样块Y:食品级胭脂色染料加热条件下染色的样块)其中空白样品杉木L:75.12,a:9.89,b:20.16,竹片L:82.99,a:8.17,b:22.14。
3.1.1 染色情况3.2 试验结果分析活性染料对于木材与竹材的染色能力最强,上染率最高。
染色渗透操作方法
染色渗透操作方法
染色渗透是一种常用的渗透测试方法,可以有效地帮助渗透测试人员发现目标系统中存在的漏洞。
下面是染色渗透的操作方法:
1. 确定目标系统:首先需要确定目标系统,包括目标IP 地址、目标域名等。
2. 定义攻击范围:针对目标系统,需要明确渗透测试人员能够使用的攻击方式以及攻击范围。
3. 选择染色渗透工具:目前常用的染色渗透工具包括Metasploit、Nmap、Wireshark、Aircrack-ng等。
4. 执行染色渗透:在选择好工具后,执行染色渗透。
该过程需要有一定的技术基础和渗透经验。
5. 收集信息并分析:在执行染色渗透后,需要收集信息并进行分析,目的是发现攻击路径和漏洞。
6. 确认漏洞:在分析信息后,需要对发现的漏洞进行确认,判断其是否可以被利用。
7. 编写报告:最后,渗透测试人员需要编写报告,详细地描述目标系统的安全
状况、发现的漏洞以及建议的解决方案。
以上是染色渗透的基本操作方法,需要在实际操作中灵活运用,结合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工具和技术。
染色渗透剂原理
染色渗透剂原理
染色渗透剂是一种具有渗透性的液体,其原理在于渗透能力和显色效果。
这些渗透剂能够深入材料的微小孔隙和纤维中,将色彩牢牢融入材料内部,使色彩更加持久和均匀。
同时,它们的显色效果出色,可以轻松实现各种浓淡和饱和度的色彩,让材料焕发出独特的魅力。
在石材、纺织等行业中,染色渗透剂被广泛应用。
对于石材,利用石材的缝隙、毛孔和微小孔洞,染色渗透剂可以很容易地吸收到石材中去,从而实现石材的表面染色处理。
在纺织行业,染色渗透剂的分子结构能够与纤维表面产生亲和力,使染料更容易渗透到纤维内部,从而实现纺织品的染色。
此外,渗透剂还可以降低液体表面张力或界面张力,使固体物料更易浸润。
这种润湿和渗透作用是渗透剂的重要性能之一,在颜料色浆、乳胶漆、色漆的制备中常使用渗透剂,有时也用作乳化剂、分散剂或稳定剂。
总之,染色渗透剂通过其渗透能力和显色效果,将色彩牢固地融入材料内部,使材料呈现出持久、均匀且丰富多彩的色彩效果。
同时,渗透剂还具有润湿和分散作用,可以提高液体对固体物料的浸润性和分散性,从而在各种应用中发挥重要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MT焊点的染色与渗透试验方法研究罗道军 朱明(中国赛宝实验室 广州 510610 luodj@)摘 要本文系统地分析和总结了染色与渗透试验方法在SMT焊点质量分析上的应用,以及其应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偏差,并给出了解决偏差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SMT焊点 染色与渗透前 言随着SMT技术与元器件高密封装技术的迅速发展,其焊点的质量与可靠性的检测试验技术也必须适应这种发展的需求,使用各种先进的检测试验仪器设备的新技术也层出不穷,但是价高与维护困难也使工业界大多数企业承担不起。
染色与渗透检测技术应用于焊点特别是SMT组装的BGA等阵列式焊点的质量检测中已经有多年的历史,并证明十分有效。
其优点是操作简单易行、成本低劣,几乎每个厂家都可以完成,另外获得的质量信息也丰富准确,有时获得的信息甚至比另外一种破坏性的分析方法-金相切片所获得的信息更加准确。
不过这种测试方法是破坏性的,一旦进行了该试验,样品便要报废。
尽管如此,染色与渗透试验方法在焊点质量检测评价方面的广泛使用是必然的趋势。
正是由于方法的简单,造成许多试验者没有仔细研究其细节,往往导致很多试验出现偏差,严重的可能得到错误的结果。
本文将系统地研究分析染色与渗透试验的过程以及误差来源,并提出相应地改进建议。
1 染色与渗透试验的基本原理将焊点置于红色墨水或染料中,让红墨水或染料渗入焊点的裂纹之中,干燥后将焊点强行分离,焊点一般会从薄弱的环节(裂纹处)开裂,因此可以通过检查开裂处的界面的染色面积与界面来判断裂纹的大小与深浅、以及裂纹的界面,从而获得焊点质量信息。
通过染色与渗透试验可以获得焊点分离界面的信息与失效焊点分布的信息,这对焊点的质量评估以及失效原因分析非常有价值。
2 染色与渗透试验方法描述2.1样品准备首先小心将需要试验的样品从电路板组件(PCBA)上截取下来。
如果PCBA不大,也可以将含有需要测试器件的整个PCBA一起进行试验,但是这样做的化,需要有足够大的装有红墨水的容器,同时也可能浪费更多的红墨水,假若红墨水价格较贵的化,成本就会增加。
不过直接截取样品也需要特别的小心,可使用专门的工具,千万不能造成被试验样品的焊点的破坏或损伤。
1.2 染色与渗透在样品准备好后,可以直接将样品置于装有红墨水的容器中,盖严后抽真空,一般可抽至100毫巴(mbar)的压强。
这样可以使得残留在缝隙或裂纹中的气体排放出来,同时让红墨水渗入到它应该去的地方并将其染红。
通常为了使红墨水有更好的渗透效果,往往在红墨水当中加入几滴表面活性剂以降低其表面张力。
1.3 烘烤染色后的样品在等多余的红墨水流干后,即放入温度为100℃左右的烘箱,烘烤直至样品干燥,时间依使用的红墨水的性质而定,一般需要一个小时,最快也要15分钟,最长时间甚至要四个小时以上才能烘干。
烘干的样品通常需要放入干燥器皿中冷却至室温,以免吸湿。
1.4 器件分离可以通过各种工具将染色后的器件分离,以检查其焊点是否有被染红的界面。
分离的方法一般是使用L型的钢钩先翘动器件的四个角,并弯折PCBA使器件的焊点部分断裂。
再在器件的表面使用强力胶固定一大小适当的钢筒(见图1),将器件所在的PCBA固定后垂直向上引伸钢筒,即可分离器件。
如果器件太大或过于牢固,可以使用如图2的占孔施力的方法。
有人建议在分离难分离的器件时,使用升温至140℃或保温的方法,但实际操作非常麻烦或困难,业界都很少使用。
图1 分离器件的垂直引伸夹具 图2 占孔拉伸分离器件方法示意图1.5 检查与记录使用足够放大倍率的立体或金相显微镜检查器件分离后的界面。
注意应该对称的检查分离后的PCB与器件这两个表面,注意拍照记录染成红色的界面,一般都是对称的,即PCB 面与器件引脚上的界面都会同时染红或不红。
特别提醒的是需要仔细记录焊点染红的界面(失效或分离模式),及其面积,还有该焊点在整个器件所有焊点中的分布规律。
3 染色与渗透试验结果分析与应用通过染色试验我们可以得到焊点质量的信息,尤其是通过对分离界面及其分布的信息可以获得工艺改进的依据,甚至能够分清质量事故的责任。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染色找到焊点中裂纹存在的界面,以BGA器件来举例,其分离模式通常有BGA焊球/器件焊盘(TypeⅡ)、BGA 球本身破裂(TypeⅢ)、BGA 球/PCB 焊盘、PCB 焊盘/PCB 基板(TypeⅥ)等,有些甚至能够分清焊锡膏回流后的焊料与焊球(TypeⅣ)或焊盘(TypeⅤ)的界面(见图3)。
如果没有染成红色,则证明该焊点本身没有质量问题(注:但并不一定表明没有可靠性问题)。
如果出现第一种或第二种开裂失效模式,则至少证明这是器件本身的质量问题,是器件在加工置球的时候没有控制好最佳条件,导致该处出现裂纹;如果是第三种失效模式情况则比较复杂:可能是SMT 工艺没有控制好导致焊球中大量气孔或回流不足金属化不好,使得哪怕低应力存在即导致裂纹,这种情况需要金相切片来做进一步的判断;如果是第四种失效模式,则表明该BGA 焊球表面可能受到严重污染或氧化,可以通过流程查找与批次统计分析来判断污染或氧化的来源;如果是第五种情况,则可能存在三种情况:一是PCB 焊盘受到氧化或污染导致可焊性不良,二可能是焊锡膏的润湿性不良或漏印,三则可能是工艺参数设置不良,导致焊锡膏的润湿不佳,而第一种情况存在的可能性最大,这可以通过其它手段如可焊性测试与SEM 等进一步分析来判断。
而第六种失效模式则确定是PCB 本身质量问题,一般是焊盘附着力太差。
此外,我们还可以使用失效分布地图(Mapping)方式来清晰地表征的失效焊点的分布(见图4),图中每个焊点用一个空格来表示,空格的颜色代表焊点裂纹的面积占整个焊点的面积比例大小。
通过这样一个Mapping 图,我们可以获得更多的非常有用的信息,如焊点开裂集中在某个区域,我们在选择切片分析时将有意识地选择这个位置分析,否则对焊点数目较大时切片位置不对会影响效率。
另外,焊点裂纹集中的地方可能是受到应力最大的地方,如四周的焊点,这样就可以通过PCB 的设计与工艺优化来消除。
总之,Mapping 图会给出焊点整体质量的直观信息,如果裂纹(红、黄与绿)太多且杂乱无章,则显示许多工作需要改进。
这种通过染色面积来检测焊点的裂纹大小或深度的方法与难度更大的金相切片检测方法相比有时往往跟准确。
如图5,如果按A 线切片得到结果将是焊点贯穿性开裂;而如果按B 线切片,则结果是未见开裂。
这时染色与渗透试验的结果则更能全面反映焊点质量的实际情况。
图3 焊点失效模式示意图Laminate(PCB)PadSolder Paste Lead (Solder Ball)Pad or UBM Laminate(BGA) Type Ⅰ(Pad/BGA) Type Ⅱ(Ball/Pad)Type Ⅲ Ball BrittleType Ⅳ(Ball/Solder Paste) Type Ⅴ(Solder Paste/Pad) Type Ⅵ(Pad/Laminate)50%(小于100%) 图4 器件焊点染色试验失效模式分布图图 5 切片分析与染色分析结果的差异(染色部分显示焊点开裂)4 试验过程的质量控制从以上试验过程的描述可见,其实非常简单,只要有一个显微镜以及简单的工具就可以完成。
但是,经过我们仔细的研究分析,许多地方如果不够注意的话则非常容易出现偏差,甚至得到错误的结论。
因此,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提醒注意:一、取样过程。
取样过程必须小心谨慎,避免受试样品受到外来的机械应力的损伤,如要轻拿轻放,不能使用剪刀等工具,一般要使用专用的切割取样机,并且切割的位置要保持与器件适当的距离。
如果可以则尽量使用大的染色池,以免去切割取样的麻烦。
二、清洗。
样品在染色前,一般需要选用专用的溶剂对样品进行认真的清洗。
因为经过回流工艺后,焊锡膏中助焊剂会残留在焊点地周围,有些还特别地严重,这些残留物中含有较多的松香或树脂类物质,他们会焊点的裂纹或缝隙,阻止接下来的红墨水的渗透。
清洗AB剂可以选用卤代烃类溶剂如三氯乙烯或醚类溶剂如乙二醇单丁醚来清洗,往往可以获得很好的效果。
三、染色液的选择。
染色液的选择非常重要,应该选择那些憎水性的染色稳定的渗透性强的红墨水,而一般不能使用对那些含有易吸湿物质的普通红墨水。
因为器件分离后如果来不及马上检查,吸湿性强的红墨水将很快吸湿空气中的水份,并且迅速扩散,导致原本未存在裂纹的界面都染上红色或部分染色的区域面积扩大,这样会导致结果出现极大偏差(见图6)。
控制这种偏差只有在器件分离后立刻检查完所有焊点,而要在几分钟的时间内完成所有焊点的检查显然不可能。
扩散严重的甚至本来没有裂纹的焊点却出现了100%开裂的焊点的错误判定。
相比之下,使用良好性能的染色液所得到的结果则完全不同(见图7)。
A:器件分离后3分钟 B:器件分离后5分钟C:器件分离后8分钟 D:器件分离后20分钟图 6 染色面积因染色液的选择不当导致的扩展变化四、器件分离。
该操作过程需要注意的是,必须确保器件的干燥与多余物的必要清理为前提,以免本来没有染色的界面得到染色的结果。
同时注意不要平推器件,尽量垂直分离器件,因为裂纹的界面可能由于分离不当导致界面擦伤而不清晰,不易评定失效模式与计算开裂面积,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五、烘烤条件。
由于有些器件焊点间距太细,且器件本身很大,导致表面干燥而内部的裂纹中的染色液不易干燥,如果不够时间,常常出现分离器件后染色面积扩大的情况。
最好在试验前摸清该染色液的最长的干燥时间。
而温度一般控制在100℃左右,最高不超过120℃,以免超过PCB的Tg温度导致新的失效模式产生,甚至焊点金属化结构的变化。
BGA sidePCB side器件分离后5分钟BGA sidePCB side器件分离后120分钟图7 新型染色液的染色效果不随时间变化结 论染色与渗透试验是一项操作简单而非常有效的焊点质量分析技术,它的使用可以获得焊点质量的全面信息。
但是,也需要关注测试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特别是关键的取样过程与染色液的选取,这些关键环节如果处理不当,将会得到完全相反的结果。
同时需要提醒的是,该试验方法是一种破坏性的手段,如果样品的数量不够则不宜盲目采用。
参考文献1 S. C. Bolton, A. J. Mawer, and E. Mammo, Influence of Plastic Ball Grid Array Design/Materials Upon Solder Joint Reliability ,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crocircuits and Electronic Packaging, Vol. 18, No.2 , 1995, pp. 109-120.2 中国赛宝实验室可靠性分析中心,<染色与渗透试验作业指导书> 2006年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