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管施工方案说明书
顶管工程施工组织方案

顶管工程施工组织方案一、工程概况顶管工程是一种地下弯曲顶管工程,是地下直线隧道施工技术的一种。
通常情况下,该工程是建设在城市地下地道交通系统的地下部分,用于解决城市地下交通拥堵问题。
顶管工程具有施工速度快、工程量大、技术要求高等特点。
本次顶管工程施工项目位于XX市,工程总长度为X公里,全线共设有X个顶管站点。
本次工程采用地下直线隧道施工技术,采用大型隧道掘进机作为主要施工设备。
二、施工组织方案(一)组织机构设置为了保证施工工程的顺利进展,特制定如下组织机构设置:1. 总指挥部:负责整个顶管工程施工的总体策划、协调和管理工作。
设有总指挥、副总指挥、工程办公室、安全环保部、技术质量部等职能部门。
2. 施工单位:负责具体的施工工作,按照总指挥部的统一部署和要求进行工作。
设有施工经理、技术员、安全员、机械司机等职能人员。
3. 监理单位:负责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设有监理工程师、质量检查员、安全监督员等职能人员。
4. 设计单位:负责提供施工图纸、技术支持等工作。
设有设计师、工程师等职能人员。
(二)施工方案1. 施工工艺:本次顶管工程采用地下直线隧道施工技术,主要包括开挖、支护、注浆、顶管安装等工艺流程。
施工过程中,需加强对地下管线、地质情况、周边环境的监测和保护工作。
2. 施工现场布置:根据施工要求,确定顶管工程施工现场布置方案,包括施工临时办公区、仓库、作业区、进出场道路、材料堆放区等设施的设置。
3. 施工设备:本次顶管工程主要施工设备包括大型隧道掘进机、支护设备、注浆设备、顶管安装机械等。
需根据工程量和要求进行设备采购和租赁。
4. 施工人员:根据工程进度和任务分工,合理安排施工人员,包括技术人员、作业人员、保洁人员等。
并进行相关技能培训和安全教育。
5. 安全防护:加强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工作,包括安全教育、安全标识、安全设施、安全检查等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6. 环境保护:根据环境保护要求,采取控制粉尘、减少振动、处理废弃物等措施,保护周边环境。
管道顶管施工方案

管道顶管施工方案一、工程概述为了满足城市化发展的需求,我公司拟对区域进行管道顶管施工,主要包括燃气管道、水管道和污水管道等三类管道。
本方案将详细介绍管道顶管的施工工艺流程、主要设备和材料选用、施工安全及质量控制等内容。
二、施工工艺流程1.前期准备工作(1)设计图纸的编制:根据工程需要,制定详细的施工设计图纸,并报批相应部门审批。
(2)调查勘察:对工程所在区域的地质、水文、气象等情况进行勘察,并编制相应报告。
(3)施工准备:确定施工队伍,制定施工计划,采购施工所需的材料和设备。
2.管道预制作业(1)材料准备:采购所需的管道材料,包括钢管、塑料管等。
(2)切割加工:根据设计要求,对管道进行切割、倒角等加工处理。
(3)焊接和连接:采用电焊等方法对管道进行连接,确保连接牢固。
3.地面开挖(1)确定挖掘范围:根据设计要求确定管道的路径和埋设深度,对地面进行标志。
(2)机械开挖:采用挖掘机等机械设备进行地面开挖,确保开挖面平整。
(3)排土运输:将挖掘出的土方通过运输车辆或施工机械进行排土运输,确保现场整洁。
4.管道顶管(1)安装导向设备:根据设计要求,在地面开挖好的掘进隧道上安装导向设备,以确保管道的顺利推进。
(2)管道推进:将预制好的管道逐段推送到掘进隧道内,推进的同时逐渐拆除导向设备。
(3)管道连接:在管道推进完成后,进行管道的连接和密封处理,确保管道的连通性和密封性。
(4)封孔处理:对管道推进完成后的掘进隧道进行封孔处理,防止水土流失和管道破坏。
5.后期收尾工作(1)管道确认:对管道进行封堵和压力测试,确保管道的使用性能符合要求。
(2)地面恢复:对地面进行回填和夯实处理,使地面恢复平坦。
(3)施工记录:编制施工记录和竣工图纸,进行验收和交接。
三、主要设备和材料选用1.设备(1)挖掘机:用于地面开挖作业,选用适合工程需求的挖掘机型号和规格。
(2)推进机:用于管道的推进作业,选用推进机具有较好的推进能力和精度。
顶管施工方案(通用)

顶管施工方案(通用)一、施工概述顶管工程是一种常见的地下管道施工方法,其施工方案需要综合考虑设计要求、地质条件、施工现场及设备条件等因素。
顶管施工是指在地表上沿管道线路开挖出一条长方形的开口,然后在地下利用推进机械施工将管道一节一节地向前推进完成施工任务。
二、施工工艺1.前期准备–确定施工范围及地形地貌情况;–制订详细施工方案和施工图纸;–准备所需施工材料和设备。
2.开挖工程–利用挖掘机开挖出地表长方形开口;–按设计要求控制开口尺寸和深度;–清理挖掘出的泥土和岩石。
3.管道推进–将管道连接好,通过推进机械推进;–按照设计要求控制推进速度;–定期检查管道连接质量和管道偏斜情况。
4.管道连接–在地下挖掘出连接井,将管道进行连接;–确保连接牢固,防止漏水。
5.灌浆封固–施工完成后,对管道周围进行灌浆封固;–确保管道稳定,防止管道塌陷。
三、安全措施1.施工现场应设立施工安全警示标志,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2.施工人员应佩戴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具,如安全帽、安全鞋等。
3.施工现场设备应符合相关安全标准,使用前应检查设备状态。
4.施工过程中应注意通风透气,防止有害气体积聚。
5.施工结束后应对现场进行清理,确保施工现场整洁有序。
四、质量控制1.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管道连接质量。
2.施工结束后应进行管道通水试验,检查管道是否漏水,并针对漏水情况及时处理。
3.完成施工后应对工程进行验收,确保施工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五、总结顶管施工是一项技术要求较高的工程,需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并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以确保施工顺利进行并保障工程质量。
通过严格遵守安全措施和质量标准,可以有效减少施工风险,保障工程顺利完成。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能对顶管施工方案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以上为顶管施工方案的通用内容介绍,希望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顶管施工设计说明

顶管施工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本顶管工程为宣城市峡山路污水顶管工程,工程位于宣城市经济开发区,为DN1000钢筋砼管,管埋深约7。
5—14.7米,顶管长度为112米,计划设Φ4.5米工作井1个,Φ3米接受井4个。
根据所提供施工图及现场踏勘,顶管穿越的土层大部分为粘土夹角砾层,且地下水位低顶管所在图层均于地下稳定水位线上,因此综合考虑,顶管施工工艺采用手掘式顶管机既是非机械的开放式(或敞口式)顶管机,在施工时,采用手工的方法才破碎工作面的土层,破碎辅助工具主要有镐、锹以及冲击锤等.破碎下来的泥土或岩石通过专用运输车来输送。
二、设计依据:1、根据踏勘及宣城地区经验,本工程设计岩土参数如下:粘土夹角砾,γ=19。
9KN/M3,C=32KPa, ψ=28°。
2、《顶管施工技术》人民教育出版社3、《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GB∕T11836—1999)。
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1).5、《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2003)。
三、注意的材料的选用及要求1、钢材:“Φ”钢筋HPB235,“Φ”钢筋HRB335.2、水泥:强度不低于32。
5MPa的普通硝酸盐水泥。
3、沙子:中砂,含泥量不得大于3%.4、碎石:中碎。
5、顶管材料DN1000钢筋砼管道112米,采用F型刚制承口的III级顶管专用管材,在钢套环内设楔形胶圈密封止水。
未经事宜:按国家相关建筑材料规范执行。
四、主要施工方案根据实际地层状况,在本着安全第一的基础上,经技术经济分析,本顶管工程的工作井和接收井采用圆形钢筋砼支护方式;顶管采用手掘式(或敞口式)顶管机,方案概述如下:4.1施工顺序总体施工顺序:顶管工作井、接收井施工→顶管施工→检查井及内管道施工→回填收尾.第一施工顺序为1#工作井→1#、2#、3#接收井。
第二施工顺序为2#工作井→3#接收井、3#工作井。
第三施工顺序为3#工作井→接受井.4.2工作井、接收井施工本工程共设3座工作井和4座接收井(见平面布置图),均采用钢筋砼支护工艺施工。
管道顶管定向牵引施工方案

管道顶管(定向牵引)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引水管道穿越XXX省道顶管工程.二、施工准备1.首先对拟穿越地段进行踏勘,查明该地段建筑基础、地下障碍物及地下公用管线的种类、位置、埋深、走向以及管材、尺寸。
再利用管线探测仪进一步确定地下各种管线的走向及深度.最后根据相关部门的管位交底进行复核.2.查明拟穿越地段的土层结构、分布特征和工程地质性质。
3.场地平整、确定钻机位置、入土点、出土点以及造斜段长度等。
4.通过勘测结果进行导向孔轨迹设计,定出最合适的轨迹。
5.所有施工机械设备登记、检查进入施工现场。
6.接通水和电,准备好泥浆泵、清水泵。
7.配制泥浆,根据土质配制相应浓度的泥浆。
8.基于本项目涉及XXX省道车流量较大,施工期间不得占用公路堆放施工材料及施工机具,避免对XXX省道交通安全及正常运营造成干扰。
三、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1定向钻工程施工流程图1、前期准备在每次实际操作前除了做好穿越地层的土质类型、含水量、透水性、含砾石比例等地质勘探资料的收集外,还一个不漏地把相关单位或部门请到观场。
面对面地把管线性质、水平位置、垂直深度和管划路径的左右方位、管线的直径及所需要的最小净空等交代清楚,作好记录,并在地面作好标记.在实际操作时还对特殊部门如电缆管理部门,请他们派人来现场监督。
要求施工单位精确测绘管线起点、折点、交点、终点、分支点、变坡点和变径点的座标和高程,认真作好数据计算、层点绘制、落实措施、保证施工方案切实可行。
2、进场及工作坑开挖a.施工便道的修筑:沿用现有道路。
b.平整场地:在入土端用平整一块12m×6m的施工场地,在出土端用平整一块6m×4m的施工场地.根据设计要求,然后开挖工作坑。
工作坑、接收坑必须高质量完成,工作坑、接收坑均设计为矩形,尺寸分别为4。
5m(长)×2m(宽)×2。
5m(深),3m(长)×2m(宽)×2。
5m(深),根据实际开挖和地层情况确定如何护壁,出土侧开挖拖管辅助斜坡为6m(长)×1m(宽)。
顶管工程施工方案

顶管工程施工方案项目背景在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资源的紧张使得地下空间的利用越来越重要。
顶管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地下管道的修建、维护和更新。
本顶管工程项目位于市中心区域,居民密集,地下管网复杂,目前需要对旧水管进行更换和升级,音惨需要进行顶管工程。
施工方案1. 方案概述本项目计划采用顶管技术对旧水管进行替换和升级,方案如下:1.按照设计要求开挖出顶管工作坑,并在坑内搭建施工平台。
2.进行顶管隧道掘进,掘进始点采用手作法,掘进末端采用盾构法,保证顶管的质量和安全。
3.安装顶管,将新的水管埋设于地下,与城市供水管网连接,保证供水系统的正常运行。
4.顶管完成后,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完成施工。
2. 顶管工作坑1.开挖施工坑: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开挖顶管工作坑,施工坑应有足够的尺寸,以保证工人能够在施工过程中进行作业。
2.施工平台的建设:在施工坑内搭设施工平台,确保施工人员在操作时有足够的空间和工作条件。
3.设防措施:为了确保工人的安全和施工的顺利进行,建立施工工地封闭,安装警示标志,设置了警告线和安全指示牌等设施。
3. 顶管隧道工程1.隧道掘进:掘进采用手作法和机械化方法相结合,掘进始点采用手工掘进,仔细检查隧道短距离,确保隧道的尺寸符合设计要求,以减小拓宽隧道的工作量,掘进末端采用盾构法实施。
2.土方处理:施工过程中所挖出的土方应及时清理和妥善处置,确保土方不危及环境安全。
3.暴露管线的处理:施工过程中遇到暴露的管线,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严格的设置和修整。
4. 顶管施工要点1.现场施工人员应做好人身防护,必须穿戴符合规定的防护装备和安全防护用品,例如安全帽、安全鞋、防护手套等。
2.机械开挖必须符合规定,工地全体人员一定要注意安全,尤其是对机械操纵人员和路面行人的注意事项。
3.顶管隧道掘进过程中,在需要调试的时候,应在安全的范围内进行调试,以防止人身伤害和墙体失稳。
4.顶管工程完成后,应对现场实行深度清理,清理施工现场及周围的砂土和乱石,以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和质量。
顶管的施工方案

顶管的施工方案顶管是一种特殊的管道施工方法,它主要应用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施工中。
以下是一份700字的顶管的施工方案。
一、施工前准备工作:1. 购置与使用环境相适应的顶管设备,包括顶管机、顶管管片等。
2. 开展相关的技术培训,确保工人熟悉顶管施工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3. 确定施工方案和时间计划,包括施工序列、施工区域划分等。
4. 准备好施工所需的材料,包括管材、沙石料、水泥等。
二、施工流程:1. 地面准备:在施工区域进行挖掘,清理地面上的杂物和污泥。
2. 施工平台:在挖掘的地方铺设土平台,用于支撑顶管机等设备的操作。
3. 安装顶管机:将顶管机放置在施工平台上,并进行调整,确保其水平度和稳定性。
4. 确定施工起点:根据施工方案和设计要求,确定好顶管的起点。
5. 开始顶管:启动顶管机,将其沿着预定的施工线路慢慢推进,同时将管片逐段套入并固定。
6. 管片连接:当需要更换管片时,需要确保前一段管片安全固定后,再进行下一段管片的连接。
7. 管道安装:将管道逐段推进,直至顶管机从另一端出口。
8. 环境保护:顶管过程中要注意环境保护,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确保施工过程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9. 完工验收:完成顶管后,对顶管进行全面检查和测试,确保其质量和使用效果符合设计要求。
10. 施工总结: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总结,总结施工中的经验和不足,为今后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借鉴和改进。
三、施工安全措施:1. 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佩戴安全防护装备,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2. 对施工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转。
3. 设置警示标志和围挡,确保工地安全,并进行现场巡视和监测。
4. 在施工期间,要严禁闲杂人员和其他施工设备进入施工现场。
5. 在施工期间要考虑到降雨等意外情况的处理,防止因不可控因素引起的事故。
以上是一份700字的顶管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前准备工作、施工流程和施工安全措施。
顶管施工方案(完整版)

顶管施工方案(完整版)范本1:顶管施工方案(完整版)1. 引言1.1 项目背景1.2 项目目标1.3 项目范围2. 施工方案概述2.1 施工目标2.2 施工策略2.3 施工方法2.3.1 预处理工作2.3.2 顶管安装2.3.3 管道连接2.3.4 封孔与回填2.4 施工组织2.4.1 人员组织2.4.2 设备与材料组织2.5 安全措施3. 项目准备3.1 前期工作3.2 设计审查3.3 材料采购与检查3.4 设备准备4. 水平定向钻顶管施工流程4.1 钻孔4.1.1 钻孔设备选择与调试4.1.2 钻孔程序设置4.2 管道铺设与安装4.2.1 管道制作与检查4.2.2 顶管安装准备工作4.2.3 顶管施工过程4.3 补强与回填4.3.1 补强材料选择与施工4.3.2 回填处理5. 施工质量控制5.1 质量控制流程5.2 施工质量检查与验收6. 环境保护6.1 施工对环境的影响6.2 环境保护措施与处理方法6.3 废弃物处理7. 进度计划与风险管理7.1 施工进度计划制定7.2 风险分析与应对措施8. 项目交付与验收8.1 施工完工报告8.2 竣工验收9. 经济投资与成本控制9.1 施工费用估算9.2 成本控制与变更管理10. 附件罗列出本所涉及附件如下:1. 项目设计文件2. 施工图纸3. 设备调试记录4. 环境评估报告5. 安全生产许可证6. 竣工验收报告本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对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工作进行规范和监督的法规。
2. 环境保护法:规定了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和责任制度。
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办法:对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管理办法。
范本2:顶管施工方案(详细版)1. 引言1.1 项目背景1.2 项目目标1.3 项目范围2. 施工方案概述2.1 施工目标与要求2.2 施工策略与原则2.3 施工方法与工艺2.3.1 土层分析与设计2.3.2 顶管施工设备与材料2.3.3 施工工艺流程2.4 安全与环保措施2.4.1 安全管理要求2.4.2 环保管理要求3. 施工前准备3.1 工程测量与设计3.2 设备与材料采购3.3 人员组织与培训3.4 施工现场准备4. 施工过程与方法4.1 成桩工程4.1 打桩工艺流程4.2 顶管施工4.2.1 顶管施工工艺流程4.2.2 施工质量控制4.3 回填与平整4.3.1 回填材料与方法4.3.2 平整与修复5. 管网连接5.1 管道连接工艺5.2 连接质量控制6. 环境保护与安全管理6.1 环境保护措施6.2 安全管理与应急预案6.3 废弃物处理7. 质量控制与验收7.1 施工质量控制要求7.2 施工质量验收标准8. 进度管理与风险控制8.1 施工进度计划8.2 风险识别与应对措施9. 项目总结与经验总结9.1 施工总结报告9.2 经验总结与改进意见10. 附件清单罗列出本所涉及附件如下:1. 工程测量与设计报告2. 设备与材料购置合同3. 人员组织与培训记录4. 环境保护与安全管理方案5. 施工质量控制记录6. 施工进度计划与变更控制本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家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法规标准,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顶管工程施工方案范本

顶管工程施工方案范本第一章总则一、项目概况本工程为某某项目的一部分,总长XX米,主要工程内容为顶管工程,施工起点位于XX处,终点位于XX处,分为XX段,工程地处山区/平原/城市等区域,周边环境复杂,施工难度大。
二、施工主体本工程由某某施工单位承揽,根据合同约定,施工单位需按照合同要求完成工程的施工任务,并保证工程质量、工期安全。
三、施工依据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本施工方案制定,具有合法性、可行性和操作性。
四、施工目标1. 完成工程的施工任务,保证工程质量。
2. 严格按照施工合同约定的工期完成工程,确保工程进度。
3. 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得到有效执行,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和施工设施的安全。
第二章工程准备一、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 工程资料准备:施工单位需提前准备好工程施工所需的各项相关资料,包括技术文件、施工图纸、技术标准等。
2. 施工人员培训:施工单位需对参与施工的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技术培训,确保施工人员具备相应的技能和安全意识。
3. 施工设备准备:施工单位需准备好所需的施工设备、机械设备、安全防护设备等。
二、施工区域准备1. 施工区域勘察:施工单位需对施工区域进行勘察,了解地质情况、地下管线、建筑物等情况,确保施工前有足够的信息。
2. 施工区域清理:清理施工区域内的杂物、植被、建筑物等,为施工作业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安全防护措施1. 制定安全技术交底方案,保证每一位施工人员掌握施工现场安全规范要求,并按规定使用防护设备。
2. 确保施工现场设置合理的安全警示标志,保证施工现场环境秩序、安全。
3. 安排专人负责现场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
第三章施工工艺一、施工方法根据工程设计要求和现场实际情况,采用顶管法进行施工,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预处理工作:包括清理施工现场、设置工作台、布置设备等。
2. 钻孔定位:确定顶管开挖位置,钻孔设备按设计要求开挖孔洞。
3. 开挖隧道:采用顶管法进行开挖作业,确保开挖工程安全、顺利进行。
顶管支护工程施工方案

本项目为某风电项目外送线路过道路电缆顶管工程,道路宽度为78m,设计采用电缆方案。
由于地质条件为中风化泥质粉砂岩,且在顶管施工过程中发现大块坚硬岩石,地勘数据不太准确,顶管施工开挖比较困难,进度缓慢。
为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特制定本顶管支护工程施工方案。
二、施工方案1. 施工工艺(1)顶管前准备:首先进行现场测量,确定顶管轴线,做好标高控制。
其次,根据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顶管设备,如钢筒、顶管机等。
(2)顶管施工:采用机械辅助人工开凿的方式,将顶管设备从接收井处推进至施工段末端。
在顶管过程中,根据地质条件,采取分段开挖、分段支护、分段回填的施工方法。
(3)支护施工:在顶管过程中,对开挖面进行支护,防止坍塌。
支护材料可选用喷射混凝土、锚杆、钢筋网等。
支护施工应按照以下顺序进行:a. 喷射混凝土:在开挖面喷一层厚度为50mm的混凝土,起到初步支护作用。
b. 锚杆:在喷射混凝土后,采用锚杆对开挖面进行加固,锚杆长度不小于2m,间距为1m。
c. 钢筋网:在锚杆施工完成后,铺设钢筋网,钢筋网间距为200mm×200mm。
d. 喷射混凝土:在钢筋网铺设完成后,再喷一层厚度为50mm的混凝土,起到最终支护作用。
2. 施工流程(1)顶管前准备:现场测量、确定顶管轴线、标高控制、设备选择。
(2)顶管施工:分段开挖、分段支护、分段回填。
(3)支护施工:喷射混凝土、锚杆、钢筋网、喷射混凝土。
(4)顶管设备推进:从接收井处推进至施工段末端。
(5)顶管后处理:顶管施工完成后,对顶管设备进行拆除、清理。
三、施工安全措施1. 施工现场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2. 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施工规范,确保施工质量。
3. 顶管设备推进过程中,加强监测,确保顶管轴线偏差在允许范围内。
4. 支护施工过程中,确保支护材料质量,防止坍塌事故发生。
5. 施工过程中,加强环保措施,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四、施工进度安排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确保工程按期完成。
顶管专项施工方案(3篇)

第1篇一、工程概况1. 工程名称:XX城市排水管道工程2. 工程地点:XX市XX区3. 工程规模:本工程为XX城市排水管道工程,全长约XX公里,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顶管施工、管道铺设、检查井及雨水口等配套设施建设。
4. 工程特点:本工程地处城市繁华地段,施工场地狭小,周边建筑物密集,地下管线复杂,施工难度较大。
二、顶管施工概述1. 顶管施工原理:顶管施工是一种不开挖地面的管道施工方法,通过顶管机将管道从工作井中顶进至接收井,实现管道的铺设。
2. 顶管施工特点:顶管施工具有施工速度快、对周边环境影响小、适应性强等特点。
三、顶管施工方案1. 施工准备(1)施工组织成立顶管施工领导小组,负责顶管施工的组织、协调和管理工作。
(2)人员配备根据工程规模和施工要求,配备充足的施工人员,包括顶管施工技术人员、操作人员、管理人员等。
(3)设备准备根据工程需要,准备顶管机、挖掘机、运输车辆、测量仪器等设备。
2. 施工工艺(1)顶管机选择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和管道直径,选择合适的顶管机。
本工程采用螺旋钻式顶管机。
(2)顶管施工流程1)现场勘查:对顶管线路进行现场勘查,了解地质条件和地下管线情况。
2)工作井施工:按照设计要求,挖掘工作井,确保井内空间满足顶管机施工要求。
3)导向系统设置:设置导向系统,确保顶管机沿设计线路顶进。
4)顶管施工:启动顶管机,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顶管施工。
5)接收井施工:在顶管施工过程中,挖掘接收井,确保井内空间满足管道安装要求。
6)管道安装:将管道从接收井中拉出,进行管道安装。
7)检查井及雨水口施工:按照设计要求,施工检查井及雨水口。
8)管道试压及通水:对管道进行试压及通水试验,确保管道质量。
3. 施工质量控制(1)顶管机质量:顶管机应选用具有合格证书的产品,确保顶管机性能稳定。
(2)导向系统质量:导向系统应采用高精度导向设备,确保顶管机沿设计线路顶进。
(3)管道质量:管道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确保管道质量。
顶管施工方案

顶管施工方案顶管施工方案是在地下进行管道施工时常用的一种施工方案。
它是一种非开挖施工方式,适用于城市建设、公路、铁路等地下管线交通隧道和城市建设工程中的管道敷设。
本文将介绍顶管施工方案的工作原理、施工步骤及注意事项。
一、工作原理顶管施工是一种推进管道的施工方式,施工中使用推力作用将顶管设备推进到预定施工位置,然后进行管道敷设。
其工作原理是,在地面或地下通过井口将顶管设备放入施工井,然后启动机械装置,通过推力推进设备,同时管道也随之推进。
这种施工方式有效避免了地面开挖等对城市交通和环境的影响。
二、施工步骤1.方案设计:制定合理的顶管施工方案是确保顶管施工顺利进行的前提。
方案设计应包括顶管设备选择、控制措施、应急预案等。
2.施工设备准备:确认施工现场的地质情况,选择合适的顶管设备和工艺,准备好所需的施工设备和人员。
3.施工现场布置:在施工现场设置施工井和临时工地,按照方案设计进行道路交通管制和地下管线标识,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4.井下施工:顶管施工过程中的井下施工是关键环节。
在井下施工过程中,应根据方案设计,对地质条件、管道敷设等进行监测和控制,确保顶管的稳定推进。
5.管道敷设和连接:在顶管推进过程中,及时进行管道敷设和连接。
管道连接点要进行质量检测,确保连接的牢固和完整。
6.质量检验:顶管施工完成后,应进行全面的质量检验。
检查管道连接点的密封性、管道的安装垂直度和水平度等指标,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三、注意事项1.地质勘察:在进行顶管施工前,需要进行地质勘察,了解地下管线、土层、地下水位等情况,为施工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2.安全预防: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强安全防护措施,如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安装监控设备等,确保施工人员和周围环境的安全。
3.应急预案:在施工前应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包括危险情况的应对措施、人员疏散方案等,确保应急工作的及时和有效。
4.施工质量:施工质量是顶管工程的关键,应加强对顶管设备的维护保养,并进行全面的质量检验,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顶管施工组织方案

通讯采用数字程控交换机,各联络点之间可以通过电话自由通讯,在管道内空气潮湿,应使用防潮防爆的矿用电话机,以保证通话质量。
监控采用了两台监视器,分别对顶管机操作面和主顶操纵台进行监控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这样地面人员能及时了解施工情况,发生问题可以立即着手解决。为了解决传输信号长距离输送衰减的问题,将信号通过放大器放大后再送上地面,保证了图像的清晰。
顶管施工时采用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激光测距仪进行测量。具体测量的技术要求参见桥梁工程测量的技术要求。顶进轴线的偏差与管道顶进阻力、地面沉降、管道接口的水密性及管道水力条件有很大关系,所以下面的控制及量测方法是必不可少的。在工作井后靠前设置一牢固的测量平台,平台高度与轴线标高相匹配并可作少量调节,激光经纬仪安置在平台上,调整红外线激光方向、高度与设计轴线一致。现场结合机头前后壳体间折角、机头滚动角,二维倾斜仪读数,即可测出机头的现存偏差及发展趋势。从而确定纠偏动作的方向、大小及时机。以上各参数均可在地面操纵台的电视屏幕、仪表板上看到。对某一纠偏动作,机头前后壳体即在这方向上产生一定量的折角,在顶进时,机头即沿此方向纠偏。每次纠偏操作的执行均需仔细讨论,记录在册,并密切观察其后反应。当班从员须将整个管道的线型偏差量以曲线图形式绘出,以利操作控制。为了消除测量基准的误差,每顶进50M还要对测量基准作一次复测。在机头进洞前20M处,对机头的偏差进行一次精确的测量,确定纠偏控制措施,以确保机头以尽可能小的偏差进洞。
3、进洞及后期收尾工作:
该部分工程包括:托架搭建、接收导轨就位,洞口止水装置安装、洞口地基加固,机头偏差复测。井位复测、打开洞门、机头进洞并吊运、管道清洗、防腐涂料、管节偏差测量记录。为了减少顶进管节的后期沉降,在顶进完毕后还要在压浆孔向管外压水泥砂浆,以填充管外扰动土缝隙,提高管外土体的承载能力。
顶管的施工方案(3篇)

第1篇一、工程概况顶管施工是一种在地下管线施工中常用的方法,适用于穿越各种障碍物,如河流、铁路、公路、建筑物等。
本方案针对某地下管线顶管施工项目进行编制,项目位于我国某城市,主要穿越区域为住宅区、商业区及交通要道。
二、工程特点1. 穿越地层复杂:本项目穿越地层包括砂土、粉土、黏土等,地层稳定性较差,对顶管施工提出较高要求。
2. 穿越距离长:本项目顶管穿越距离约800米,对施工组织、施工工艺及设备要求较高。
3. 施工环境复杂:施工区域涉及住宅区、商业区及交通要道,施工期间需确保周边环境不受影响。
4. 工期要求紧:项目工期约6个月,需合理安排施工进度,确保工程按时完成。
三、施工方案1. 施工准备(1)组织施工队伍:成立顶管施工项目部,负责施工组织、协调、监督等工作。
(2)人员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确保施工人员掌握顶管施工技术及安全操作规程。
(3)材料设备准备:准备顶管设备、管道、施工材料等,确保施工过程中所需物资充足。
(4)现场勘查:对施工区域进行勘查,了解地下管线、地下设施等情况,为施工提供依据。
2. 施工工艺(1)顶管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准备→测量放线→工作井开挖→导向墙施工→管道预制→顶管施工→验收。
(2)顶管施工方法:1)导向墙施工:根据设计要求,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确保导向墙的稳定性。
2)管道预制:在地面预制管道,确保管道质量合格。
3)顶管施工:1)顶管设备安装:将顶管设备安装在导向墙上,确保设备稳定运行。
2)顶进作业:采用液压顶进机进行顶进作业,确保管道平稳推进。
3)纠偏控制:在顶进过程中,实时监测管道偏移情况,及时调整纠偏措施。
4)顶管结束:管道顶进至设计位置,进行顶管结束作业。
3. 施工措施(1)加强施工组织管理:建立健全施工组织体系,确保施工进度、质量和安全。
(2)优化施工方案:针对地层复杂、穿越距离长等特点,优化施工方案,提高施工效率。
(3)加强设备管理:确保顶管设备正常运行,降低设备故障率。
顶管施工方案

顶管施工方案一、顶管施工工艺流程二、顶管施工技术分析2.1 顶管分别采用手工掘进式顶管法、挤压式顶管法。
若设计要求采用外夹套钢管时,先顶外套钢管,然后再安装球墨铸铁管道。
2.2 顶力计算根据我公司多年来的实践经验和有关技术资料,按下列经验公式计算顶力:P=fνD1 L [2H+(2H+ D1)²tg2(45o-φ/2)+ω/(νD1)] +P F公式中:P为总顶力f 为顶进时管道表面与周围土层间的摩擦系数ν为管道所处土层的重力密度D1为管道外径H为管道顶部以上覆盖土层的厚度L管道的顶进长度φ为管道所处土层的内磨擦角ω为单位长度的自重P F为顶进时,管道迎面阻力。
2.3 工作坑设计2.3.1工作坑几何尺寸⑴工作坑底部宽度(B):B=D1+S(米)⑵工作坑底部长度(L):L=L1+ L2+ L3+ L4+ L5(米)⑶工作坑深度:顶进坑深度(H1)H1=h1+ h2+ h3接受坑深度(H2)H2=h1+ h3上述公式中:D1为管道外径S为操作宽度,可取2.5-3.2米L1为工具管长度,钢管不小于0.6米L2为管节长度L3为运土工作间长度L4千斤顶长度L5后背墙厚度h1地面至管道底外缘的深度h2管道底部外缘至导轨的高度h3基础及垫层的厚度2.3.2工作坑内浇注砂石混凝土基础;安装后背墙;导轨;千斤顶、顶铁等顶管机械设备;激光水准仪等测量设备;吊钩、吊斗等运输设备。
2.3.3后背墙应进行稳定性验算,必要时采取加固措施。
三、顶管工作坑3.1 顶管工作坑的位置顶管工作坑的位置应按下列条件选择:⑴管道井室的位置;⑵可利用坑壁土体作后背;⑶便于排水、出土和运输⑷对地上、地下建筑物、构筑物易于采取保护和安全施工的措施;⑸距电源和水源较近,交通方便;⑹单向顶进行时设在下游侧。
3.2采用装配式后背墙3.2.1装配式后背墙采用方木、型钢、钢板组装而成,组装后的后背墙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3.3.2后背墙的底端在工件坑底以下不小于0.5米。
南五环顶管施工方案

南五环顶管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二、施工内容1.施工范围:南五环全线,总长度约XX公里。
2.施工内容:主要包括顶管的开挖、埋设、连接、维护等工作。
三、施工组织1.组织机构:成立施工总指挥部,负责工程的统筹协调和管理。
2.施工队伍:根据工程规模和工期的要求,组建施工队伍。
包括土建工程人员、机械操作人员、电工、管道工、安全监督员等。
四、施工方法1.顶管开挖:采用机械化施工方法,使用挖掘机进行开挖作业。
根据地质情况,同时进行支护工作,确保施工安全。
2.管道埋设:管道采用预制混凝土管道和钢管,并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相应的加固和防护工作。
埋设过程中,注意管道的位置、坡度和连接的牢固性。
3.管道连接:采用法兰连接和焊接连接两种方式。
在焊接连接中,要保证焊接工艺的规范和焊接质量的可靠性。
4.维护管理:施工完成后,进行管道的试压、清洗和保养工作。
定期巡检管道,及时排查和处理问题。
五、施工安全1.施工现场要做好封闭管理,设置警示标志和安全警戒线。
严禁非施工人员进入施工区域。
2.做好地下管线的勘查工作,避免对现有管线的破坏。
如遇到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修复。
3.做好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六、环保措施1.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环境保护法规的要求进行作业,减少噪音、粉尘和污染物的排放。
2.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期清理,及时清除垃圾和污染物,保持施工区域的整洁。
3.使用环保材料和设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七、质量控制1.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进行施工,确保管道的质量。
对关键节点进行检验和验收。
2.定期检测管道的安全性和使用性能,及时处理问题,保证管道的正常运行。
综上所述,南五环顶管施工方案主要包括工程概况、施工内容、施工组织、施工方法、施工安全、环保措施和质量控制等内容。
通过合理的组织和管理,采取科学的施工方法和措施,确保顶管工程的质量和安全,为南五环地区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6-1 顶管施工概况穿运地涵顶管段的轴线采用直线布置,为过水能力为30m3/s、内径尺寸为3.5m、外径为4.16m、长553.1m的钢筋混凝土顶管。
顶管采用“F”型接头式钢筋混凝土管,顶管共分3孔。
管间净距4.94m,管顶覆土厚 5.0~6.0 m,顶管顶高程-6.0m,底高程-10.1m。
在顶管范围内分布的土层有③2、④1、④2、⑤1、⑤2层。
其中③2、④2层土呈流塑状,高压缩性,土质差,京杭运河以北该二层土厚度相对较厚,顶管基础座落在④2层上,京杭运河以南顶管基础座落在⑤1、⑤2层上,土质较好。
顶管施工平、剖面图见附图6-01。
6-2 顶管施工工艺⑴顶管施工流程见下图:一、⑵顶管顶进工艺顶管顶进工艺见附图6-02。
6-3 顶力计算Φ3500mm顶管全长553m,采用土压平衡式顶管掘进机,穿越的土层主要为层④1粉土、层④2淤泥质粉质粘土和层⑤1粉质粘土。
对顶管机头和管节的顶进阻力进行估算。
⑴顶管机正面最大阻力:Pt =r(H+2/3D)tg2(45o+Φ/2)=18.5(7.35+2× 4.2/3) tg2(45o+20.8 o /2)=394kN/m2N =1/4πD2Pt=1/4π×4.22×342=5463kN⑵采取注浆减摩措施时,553m 管道摩阻力:F摩=KπD1L=5π×4.16×553=39338kN⑶总顶进阻力:∑F阻=N+F摩=5463+39338=44801kN⑷实际顶力:根据中继间的布置(见“6-4 中继间的布置”),顶进实际最大顶力就是100m管道摩阻力:F实= KπD1 L1=5π×4.16×100=6535kN式中:N —顶管机正面阻力(kN);Pt —被动土压力(kN);r —土容重(kN/m3);H —最大复土深度(m);Φ—内摩擦角(º);D —顶管机外径(m);D1 —砼管道外径(m);K —砼管道单位面积摩阻力(kN/m2),根据《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Gj08-11-1999),取5 kN/m2;L —砼管道长度(m)。
6-4 中继间的布置⑴中继间的布置根据以上顶力的计算并结合以往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为了减少顶进阻力,提高顶进质量,减少地表变形,施工中必须采用中间接力顶进。
当总推力达到中继间总推力40%~60%时,设置第一只中继间,以后每当达到中继间总推力的70%~80%时,设置一只中继间。
中继间的总推力为9000kN,使用中继间推进砼管道的长度:L1=9000×75%/(5π×4.16)=103米第一只中继间设于顶管机尾部处。
以后每隔100米设置一只中继间,设置5只,余下的53米由主顶承担。
每条顶管初步设置6只中继一、间,当主顶油缸达到中继间总推力的90%时,就必须启用中继间。
在施工中根据实际情况对中继间的布置可以作必要的调整。
⑵顶进实际最大顶力:根据中继间的布置,顶进实际最大顶力就是100m管道摩阻力:F实= KπD1 L1=5π×4.16×100=6535kN6-5 后背(座)设计顶管的后座由钢后靠、后座墙和工作井后方的土体三者组成。
在顶进过程中,各个油缸推力的反力均匀地作用在顶管的后座上。
对顶管后座的承受力进行估算。
顶管后座的承受力R为:R=αB(rH2Kp/2+2cH Kp)=2.0×1.2【18.5×122×tg2(45o+20.8o/2) +2×40×12×tg (45o+20.8o /2)】=16775kN式中:R—顶管后座承受力(kN);α—系数(取2.0);B —后座墙的宽度(m);H —后座墙的高度(m);Kp—被动土压系数,tg2(45o+Φ/2);c —土的内聚力(kPa)。
为确保安全,顶管后座的实际承受力应为:R/1.5=11184kN≤6535kN(实际最大顶力)由以上可见,顶管工作井的后座满足顶管顶力要求。
根据设计要求顶进工作井后座土体进行了3排Φ850搅拌桩进行土体加固,具体见附图6-03:顶管后靠布置示意图。
6-6 顶管机头选型及设备的规格、数量⑴顶管机头选型根据工程地质资料和业主要求。
结合多年的顶管施工经验,决定选用多刀盘土压平衡顶管机进行施工。
多刀盘土压平衡顶管机结构简单,设备投入少,经济合理,操作简便,技术先进,安全可靠,适用于淤泥质粘土、粘土、粉砂土、砂性土,尤其适用于在建筑群下、公路、河流等特殊地段的顶管施工。
⑵顶管机械设备①多刀盘土压平衡顶管机A. 根据土压平衡的基本原理,利用顶管机的刀盘切削搅拌正面土体,使机头土压仓内的土体压力平衡开挖面的水土压力,稳定土体。
以顶管机的顶速(即切削量)为常量,螺旋输送机转速(即排土量)为变量进行控制,使土压仓内的土体压力与开挖面的水土压力保持平衡,保证开挖面的土体稳定,控制地表的隆起和沉降。
B. 本机采用二段一铰承插式结构,在铰接处设置二道具有径向调节功能的密封装置,并设有注浆孔,一、便于在施工时同步注浆。
刀盘为电驱动,变频调速,控制刀盘转速,并在土压仓面板设置3只土压传感器,显示正面土体的土压力值。
纠偏系统采用8只双作用油缸,编成4组,与座标轴线呈45o布置,纠偏夹角α=±2o。
C. 在顶管机二段壳体之间均设有止转装置,可防止壳体在顶进中发生相对转动。
密封土仓上方设置注浆孔,可注入水或泥浆,改善土质,便于排土。
D. 螺旋输送机采用轴向端部出土,增加排土高度,为大容量土箱运输创造条件。
采用电驱动形式,变频调速,根据正面土体土压值大小,控制螺旋输送机排土速度,保持土压平衡。
②主顶装置主顶装置由底架、油缸组、顶进环、钢后靠及液压动力站等组成,是顶管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
A、底架主要承载顶管机、中继间、管节之用,底架为拼装式钢结构件,设置8只螺旋千斤顶,每只起重量320KN,可以调整底架高度达到施工要求;底架前端和两侧设置10只水平支撑,能将底架与井壁撑实,防止底架移位。
底架上部设置内外两付轨道,左右对称分布,内轨道作顶管机、中继间、管节的承载之用,外轨道则为顶进环行走之用。
B、油缸组根据要求,顶管机装备顶力为12000KN,选用双作用双冲程等推力油缸6只,每只油缸最大推力为2000KN,施工时主顶最大顶力不超过9000KN,避免因顶力过大使砼管节碎裂,并确保工作井安全。
油缸行程S=3500mm,油缸分两组,并用可分式结构的支座固定,左右对称分布,并用连接梁连成一体。
C、顶进环由顶环和顶座组成,顶环用螺栓固定在顶座上,顶座底部设置4只滚轮,放于外侧轨道上可往复运行。
顶进时顶环伸入管节尾部,起对中及导向作用,并传递油缸的顶力,使管节受力均布。
D、钢后靠主要承受油缸顶进时的反力,并将其均匀地传递到工作井钢筋砼井壁上,避免井壁因受力不匀而碎裂。
钢后靠的受力区域设有加强板,应尽可能与主顶进油缸对准。
钢后靠安装时应与顶进轴线保持垂直,与井壁留有约10cm空隙,并用素砼充填捣实。
E、主顶装置液压系统液压泵站选用25SCY14-1B和10SCY14-1B手动变量轴向柱塞油泵各一台组合而成,分别配备Y160L-6和Y132M-6型电机。
通过变频调速可自动改变油泵的流量,根据顶进一、时工况要求及时控制主顶油缸的顶速。
F、主顶装置技术参数油缸尺寸:D×d×L=Ø325×Ø280×2655mm油缸数量:6只油缸行程:S=3500mm装备顶力:F max=12000kN(P max=31.5Mpa)额定顶力:F额≤9000KN(P额≤25Mpa)顶进速度:V=0~80mm/min(3)中继间装置A、中继间装置的结构特征中继间采用二段一铰可伸缩的套筒承插式结构,偏转角α=±2o,长度约2000mm,外形几何尺寸与管节相同。
在铰接处设置二道可径向调节密封间隙的密封装置,确保顶进时不漏浆,并在承插处设置可以压注1号锂基润滑脂的油嘴,以减少顶进时密封圈的磨损。
在铰接处设置4只注浆孔,顶进时可以进行同步注浆,减小顶进阻力。
在正常顶进时,只用第一道密封装置,第二道作为储备。
当第一道密封圈磨损时,发现有漏浆点,即可用径向调节装置,调整密封间隙,使漏浆现象得以及时制止。
当第一道密封圈失效时,即可启用第二道密封装置,从而保证顶进的连续性。
由于顶进距离长,密封圈磨损相当厉害,为防止万一,第一道密封装置设计成可拆卸的,便于更换密封圈,从而达到万无一失。
B、中继间装置主要技术参数油缸尺寸:D×d×L=Ø168×Ø140×650mm油缸数量:20只油缸行程:S=300mm装备顶力:F max=10000kN( P max=31.5Mpa)额定顶力:F额≤9000kN (P额≤27Mpa)⑵顶管机头数量根据本标段工程施工总进度计划安排,顶管机头采用1只投入本工程即可满足业主工期要求,这样设备投入费用也较经济,可以相应减少工程的投资费用。
6-7 顶管施工测量及测量纠偏方法⑴顶管施工测量①顶管轴线的布设按甲方所提供的城市坐标点连接出洞井和进洞井之间的进、出洞门的两点坐标及高程,以坐标值的计算建立相应坐标系,为顶进轴线高程之差决定顶管顶进坡度。
②建立施工顶进轴线的观测台按独立坐标系放样后靠观测台(后台),使它精确地移动至顶管轴线上,用它正确指挥顶管的正确施工。
以后按施工的情况,决定定期复测后台的平面和高程位置。
③按三等水准连测两井之间的进出洞的情况,计算顶进设计坡一、度。
④顶进施工测量在后台架设J2型经伟仪一台,后视出洞口红三角(即顶进轴线)测顶管机的前标及后标的水平角和竖直角测一全测回,采用fx4500p计算编排程序计算顶管的头(切口)尾的平面和高程偏差离值,来正确指挥顶管的施工。
⑤注意问题顶管施工初次放样及顶进极为重要。
另外由于顶管后靠顶进中要造成变化,后台的布置应保持始终不动,来确保顶管施工的测量的正确性。
⑵测量纠偏控制①为了使顶进轴线和设计轴线相吻合,在顶进过程中,要经常对顶进轴线进行测量。
在正常情况下,每顶进一节管节测量一次,在出洞、纠偏、进洞时,适量增加测量次数。
施工时还要经常对测量控制点进行复测,以保证测量的精度。
②在施工过程中,要根据测量报表绘制顶进轴线的单值控制图,直接反映顶进轴线的偏差情况,使操作人员及时了解纠偏的方向,保证顶管机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③在实际顶进中,顶进轴线和设计轴线经常发生偏差,因此要采取纠偏措施,减小顶进轴线和设计轴线间的偏差值,使之尽量趋于一致。
顶进轴线发生偏差时,通过调节纠偏千斤顶的伸缩量,使偏差值逐渐减小并回至设计轴线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