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篇文言文实词翻译复习
120个常见文言文实词翻译
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
译:然而庭前台阶总是静悄悄的,小鸟时常飞下来啄食,即使人来了它也不飞走。
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
译:项羽军队驻扎在鸿门下,刘邦军队驻扎在霸上,相距四十里。
阿母谓阿女:“汝可去应之。
”译:刘母对儿女说:“你可以去答应他。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译:我自从去年辞别了京城长安,贬官养病在这浔阳城。
62.劝果行,国人皆劝。
译:伐吴行动坚决地这样做了,国内的人民都相互勉励。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译:而且宋荣子即使能够让全世界的人都称赞他,他也不会更加受到鼓励;全世界的人都非议他,他也不会感到更加沮丧。
怀王稚子子兰劝王行。
译:怀王的小儿子子兰却劝怀王去。
63.却却坐促弦弦转急。
译:然后回到座位上,将弦调得更紧弹得更急。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篱,却匈奴七百余里。
译:秦始皇于是又派蒙恬在北方修筑长城,守卫边境,击退匈奴人七百多里。
64.如坐须臾,沛公起如厕。
译:坐了一会儿,沛公起身上厕所。
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译:回忆旧日的这些事情,觉得它们好像发生在昨天,让人忍不住要长声号哭。
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
且为之奈何”译:沛公沉默了一会儿,说:“当然是抵挡不住的,怎么办才好呢”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译: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就不要指望自己的百姓比邻国多了。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译:现在人家正是刀和砧板,而我们是被人宰割的鱼和肉,为什么还要告辞呢65.若寡人闻,古之贤君,四方之民归之,若水之归下也。
译:我听说,古代贤明的君主,四方的百姓归附他,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译:徐公不如您漂亮啊!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译:你进去上前给他们敬酒祝寿,敬酒祝寿之后,就请求舞剑助兴,趁机将沛公击倒在座位上,杀掉他。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
译:秦朝的天下并没有变小变弱,雍州的地势,崤山和函谷关的险固,还是从前那样。
文言实词及翻译120个
文言实词及翻译120个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文言实词是理解文言文的基础。
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对于准确理解文言文的含义至关重要。
下面为您列举 120 个常见的文言实词,并附上简单的翻译和例句,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运用。
1、爱:喜爱,爱护。
例如:“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爱护他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导他。
)2、安:①安稳,安定。
“风雨不动安如山。
” ②怎么。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3、被:①覆盖。
“被发行吟泽畔。
” ②表示被动。
“忠而被谤。
”4、倍:①通“背”,背叛,违背。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 ②加倍。
“每逢佳节倍思亲。
”5、本:①草木的根或茎干。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 ②根本,基础。
“此之谓失其本心。
”6、鄙:①边疆,边远的地方。
“蜀之鄙有二僧。
” ②庸俗,浅陋。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7、兵:①兵器,武器。
“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 ②军队。
“赵亦盛设兵以待秦。
”8、病:①疾病。
“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 ②困苦,困乏。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9、察:①仔细看,观察。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②明察,了解。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10、朝:①早晨。
“朝辞白帝彩云间。
” ②朝廷。
“于是入朝见威王。
” ③朝代。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11、曾:①读“zēng”,指与自己隔两代的亲属。
“曾祖”“曾孙” ②读“céng”,副词,曾经。
“曾经沧海难为水。
”12、乘:①乘坐,驾驭。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 ②趁着,凭借。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13、诚:①真心,真诚。
“帝感其诚。
” ②确实,的确。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14、除:①台阶。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
” ②任命,授职。
“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15、辞:①言辞,文辞。
“辞达而已矣。
” ②告别。
“今者出,未辞也。
”16、从:①跟随,跟从。
“从先人还家。
” ②听从,顺从。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 ③自,由。
文言文实词例句加翻译
一、实词例句及翻译1. 例句:子路,孔门弟子也。
翻译:子路是孔子的弟子。
2. 例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翻译:学习并且时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3. 例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翻译:聪明而且好学,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
4. 例句:三人行,必有我师。
翻译:三个人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我可以向他学习的人。
5. 例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翻译:温习旧知识从而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就可以成为老师了。
6. 例句: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翻译:我每天反省自己:为人出谋划策是否忠诚?与朋友交往是否诚信?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7. 例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翻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
8. 例句: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翻译:到了冬天寒冷的时候,才知道松柏的叶子最后才凋零。
9. 例句: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翻译:不担心财物少,只担心分配不均;不担心生活贫穷,只担心心里不安。
10. 例句: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翻译:人民是国家的根本,根本稳固了,国家才能安宁。
二、实词解析1. 子路:孔子弟子,名仲由,字子路。
2. 学而:学习并且。
3. 时习:时常温习。
4. 说:愉快。
5. 敏:聪明。
6. 好学:喜欢学习。
7. 下问: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
8. 行:行走。
9. 三人:三个人。
10. 必有:必定有。
11. 温故:温习旧知识。
12. 知:智慧。
13. 岁寒:冬天寒冷的时候。
14. 调:凋零。
15. 寡:少。
16. 均:均匀。
17. 贫:贫穷。
18. 安:安心。
19. 民惟邦本:人民是国家的根本。
20. 本固:根本稳固。
以上为文言文实词例句及翻译,通过对这些实词的掌握,有助于提高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实词的积累,多读多练,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
高考语文文言文个实词及其例句翻译
高考语文文言文个实词及其例句翻译1.爱,ài(1)名词,恩惠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
”(《左传?昭公二十年》)——等到子产死去,孔子听说这件事后,流着眼泪说:“他是古代为我们留下来的恩惠啊。
”(2)动词①给人恩惠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史记?陈涉世家》)——吴广平素给人恩惠,士兵有很多肯为他所用。
②喜爱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韩愈《师说》)——喜爱他的儿子,选择良师教他们。
③怜惜,同情爱其二毛,则如服焉。
(《左传?子鱼论战》)——怜惜那些鬓发斑白的老人,还不如向他们投降。
④吝惜,舍不得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孟子?齐桓晋文之事》)——齐国虽然不算广大富裕,但我怎么会吝惜一头牛呢?⑤通“薆”,隐蔽,躲藏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诗经?邶风?静女》)——躲藏起来不见面,(急得我)抓耳挠腮来回走。
(3)形容词,吝啬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百姓都认为您是吝啬啊。
2.安,ān(1)形容词①安全,平安谢庄遂安。
(《冯婉贞》)——谢庄于是就安全了。
②安稳风雨不动安如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在风雨中像大山一样安稳。
③安定,舒适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季氏将伐颛臾》)——不担忧(东西)少而担忧分配得不均匀,不担忧贫穷而担忧社会不安定。
(2)动词①安身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左传?曹刿论战》)——使人安身立命的衣物食品,不敢独自占有,一定拿出来分给别人。
②安置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
(《三国演义?失街亭》)——离山十里有王平在那里安置营地。
③抚慰,安抚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如果刘备和(刘表的儿子及部将)那些人同心协力,上下一致,就应该加以抚慰,和他们结成同盟好友。
④使……安定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使他们到来之后,就要使他们安定下来。
⑤安心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
(《琵琶行》)——我调出京城做官二年来,感到坦然安心。
文言文的实词及例句翻译
1. 实词:安例句:今者大王安坐而观之。
(《史记·淮阴侯列传》)翻译:现在大王您安静地坐着观看。
2. 实词:良例句:良久,乃闻有哭泣声。
(《史记·陈涉世家》)翻译:过了很久,才听到有哭泣的声音。
3. 实词:善例句: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翻译: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其中必定有我可以向他学习的人。
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对他们的缺点加以改正。
”4. 实词:惧例句:吾恐美人之迟暮。
(《离骚》)翻译:我担心美丽的女子会慢慢老去。
5. 实词:怨例句:世人皆谓我何求,我但求怨言休。
(《白头吟》)翻译:世人皆说我追求什么,我只希望别人的怨恨停止。
6. 实词:绝例句: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李白《望庐山瀑布》)翻译:登上高山,可以看到天地之间的壮观景象,浩瀚的大江一去不复返。
7. 实词:顾例句:顾我何言,天意怜幽草。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翻译:看我有什么话说,天意怜惜这幽静的草木。
8. 实词:尽例句:临别赠言,尽此一杯。
(李白《将进酒》)翻译:在分别之际,用这杯酒作为临别的赠言。
9. 实词:临例句:临风而立,心旷神怡。
(陶渊明《饮酒·其五》)翻译:站在风中,心情舒畅,精神愉悦。
10. 实词:去例句:去国怀乡,忧思难忘。
(王之涣《登鹳雀楼》)翻译:离开国家,怀念家乡,忧愁思念难以忘怀。
通过以上例句,我们可以看出文言文实词的丰富性和表达方式的多样性。
在阅读文言文时,了解实词的含义和用法对于理解文意至关重要。
希望这些例句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文言文实词的用法。
文言文实词及例句翻译
例句:道可道,非常道。
译:道,即道理、法则。
此句意为:能够用言语表述的道,就不是永恒不变的道。
二、实词:仁例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仁,即仁爱、仁慈。
此句意为: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三、实词:义例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译:义,即道义、正义。
此句意为:富贵不能使我放纵,贫贱不能使我改变志向,威武不能使我屈服。
四、实词:孝例句: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译:孝,即孝顺、孝敬。
此句意为:父母在世,不要远行,如果必须外出,要有一定的去处。
五、实词:礼例句: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译:礼,即礼仪、礼节。
此句意为:不合礼仪的事不要看,不合礼仪的事不要听,不合礼仪的事不要说,不合礼仪的事不要做。
六、实词:信例句: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译:信,即诚信、信任。
此句意为:一个人如果没有诚信,就不知道他是否可行。
七、实词:智例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智,即智慧、聪明。
此句意为: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
例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译:勇,即勇敢、有胆量。
此句意为:富贵不能使我放纵,贫贱不能使我改变志向,威武不能使我屈服,这就是大丈夫。
九、实词:节例句:节操如兰,德行如松。
译:节,即节操、品德。
此句意为:节操如兰花般纯洁,德行如松树般坚贞。
十、实词:德例句: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谋大,难矣哉!译:德,即品德、德行。
此句意为:品德浅薄却地位尊贵,智慧微小却谋略宏大,这是很难的!综上所述,文言文实词丰富多样,内涵深远。
通过对实词及例句的翻译,我们不仅能够领略古人的智慧,更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120个实词及翻译
1.爱(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爱护)译文:爱他的孩子,选择老师教他的孩子。
(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喜欢,爱好)译文:秦皇喜欢奢侈,老百姓也顾念自己的家业。
(3)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吝惜)译文:不吝惜物产丰饶的地方。
(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爱惜,吝惜)译文:如果当初韩、魏、赵三国国君各自爱惜自己的领土。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慕欣赏)译文:我唯独爱慕莲花的从淤泥中生长却不受泥的沾染。
2.安(1)风雨不动安如山。
(安稳)译文:(房子)不被风雨所动摇,安稳得像山一样。
(2)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怎么)译文:燕雀怎么会知道鸿鹄的志向呢?(3)然后得一夕安寝。
(安逸)译文: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
(4)则易扶安,与盟结好。
(安抚,抚慰)译文:就应当安慰他们,与他们结盟友好。
(5)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
(安置,安放)译文:距山十里地有王平在那里安营扎寨。
(6)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
(哪里)译文:将军您迎顺曹操想要得到一个什么归宿呢?(7)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养生)译文:衣服食品这些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专有。
(8)既来之,则安之。
(使…安)译文:他们既然来了,就得让他们安心。
3.被(1)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表示被动)译文:诚信而被怀疑,尽忠却被诽谤,能没有怨愤吗?(2)将军身被坚执锐。
(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译文:将军亲身披着坚固的铁甲,拿着锐利的武器。
(3)将发行吟泽畔。
(通“披”披散)译文:披散着头发沿着水边边走边吟唱。
(4)闻妻言,如被冰雪。
(覆盖)译文:听了妻子的话,全身好象盖上冰雪一样。
(5)秦王复击轲,被八创(遭受,遇到)译文:秦王又击杀荆轲,(荆轲)受了八处伤。
4.倍(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叛,违背)译文:希望你(对项王)详细地说明,我是不敢忘恩负义的。
(2)焉用亡邻以倍郑(增加)译文:怎么能用灭掉郑国来加强邻国(3)每逢佳节倍思亲(越发,更加)译文:每逢佳节良辰,越发思念亲人5.本(1)盖亦反其本矣(根本基础)译文:还是返回到根本上来吧(2)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版本稿本)译文:现在保存这稿本不忍心废弃,在路途中用收抄录下来(3)予本非文人画士(本来原来)译文:我本来不是文人画士(4)此之谓失其本心(原本的)译文:这就叫做丧失了本性(5)抑本其成败之迹(推究本源)译文:还是推究他成功失败的原因6.鄙(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边界地方)译文:四川的边境上有两个和尚,其中的一个贫穷,其中的一个富有。
常考文言文实词翻译
直译法是指将文言文中的实词直接翻译成现代汉语,保持原词的原意。
这种方法适用于大多数实词的翻译。
例如:1.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孟子·告子下》)翻译:因此,上天要把重大的使命降临到这个人的身上。
2.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孟子·告子下》)翻译:以前宁愿死也不接受,现在为了宫殿的华丽而接受了。
二、意译法意译法是指根据文言文实词的内涵,用现代汉语表达其大致意思。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难以直译的实词。
例如:1.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论语·为政》)翻译:君子之间的交往淡如水,小人之间的交往甜如蜜。
2.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翻译:学习并时常温习,不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吗?三、增译法增译法是指在翻译过程中,为了使句子更加通顺、易懂,适当增加一些现代汉语词汇。
例如:1.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翻译:道路漫长而又遥远,我将不断努力寻求真理。
2.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将进酒》)翻译:人生得意之时要尽情享受,不要让金杯空对皎洁的月亮。
减译法是指在翻译过程中,为了使句子更加简洁,适当删减一些文言文中的虚词。
例如:1.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翻译:了解的人不如喜欢的人,喜欢的人不如乐在其中的人。
2.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说》)翻译:老师,是用来传授知识、教授技艺、解答疑惑的人。
总之,在翻译文言文实词时,要根据具体语境和词义,灵活运用直译、意译、增译、减译等方法。
同时,要多积累文言文词汇,提高自己的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
以下是一些常考文言文实词的翻译实例:1. 治:治理、处理例句:治大国如烹小鲜。
(《老子》)2. 谋:计划、策略例句: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论语·卫灵公》)3. 善:优点、长处例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4. 勇:勇敢、有胆量例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高考语文常考的文言文实词及翻译
高考语文常考的文言文实词及翻译一、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是应当熟悉的重点词,一些词义,是高考文言文阅读中会遇到的。
1、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
(《五人墓碑记》)(追究,查办)2、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六国论》)(结交,亲附)3、孔子曰:吾与点也。
(《论语四子侍坐》)(赞同,称许)4、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六国论》)(招致)5、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遍赞于宾客。
(《魏公子列传》)(介绍,引见)6、自夏之徒不能赞一词。
(《孔子世家》)(辅助,改动)【(11全国)乃留愈幕府赞军事赞:辅佐】7、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让公子曰。
(《魏公子列传》)(责备)8、以是知公子恨之复反也。
(《魏公子列传》)(遗憾)9、平伐其功(《屈原列传》)(自夸,炫耀)10、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
(《项羽本纪》)(功勋)(逞。
)11、人穷则反本。
(《屈原列传》)(陷入困境)12、厚币委质事楚。
(《屈原列传》)(礼物)13、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刺客列传》)(礼物)14、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
(《项脊轩志》)(古代女子出嫁)(归:出嫁)15、而皆背晋以归梁。
此三者,吾遗恨也。
(《伶官传序》)(归附)(遗憾)16、穷饿无聊,追购又急。
(《指南录后序》)(没有依靠)(悬赏捉拿)17、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
(《项羽本纪》)(悬赏征求)【购仰妻子急,踪迹至通明家。
购:悬赏捉拿】18、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
(《项羽本纪》)(交游,交往)19、此所谓资怨而助祸矣。
(《刺客列传》)(助长,帮助)20、原始察终,见盛观衰。
(《太史公自序》)(推究本源)21、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举兵以逆军吏。
(《刺客列传》)(迎,迎击,抵抗)22、孔子贫且贱。
(《孔子世家》)(地位低下)【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
】23、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
(《过秦论》)(发扬,发展)(功业)24、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
篇文言文实词翻译复习
构:
• 又典经义注
典:
• 叉党人通直郎宋维等希叉旨 希:
• 为左右所谮
谮:
• 译句
• (1)且陛下修政教,解狱讼,何使明君失之于上,奸 臣窃之于下?(4分)
• (2)怿裁之以法,每抑黜之,为叉所疾。(3分)
• (3)怿以忠而获谤,乃鸠集昔忠烈之士,为《显忠录 》二十卷以见意焉。(3分、
• (2)士非好死而乐伤也,为其将知寒暑饥饱之审, 而见劳苦之明也。(5分)
• 而舍县之大家 其父见其志不可夺 时吴氏家延师儒 属鼎治,鼎论如法
舍: 夺:
延: 属:
• (1)吾故市人家,生子而能业,吾业不废足矣,奈 何从儒生游也?(5分)
• (2)上读表,曰:“孰谓方氏无人哉?是可以活其 命矣。”乃赦之,不问。(5分)
游:
• 逮至一无所得
逮:
• 移疾杜门
杜:
• 为粥以食饥者
食:
•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 (1)掞之以书责杰,长揖径归。(3分)
• (2)从父有客于南者,千里迎养,死葬如礼。(4分 )
• (3)使人而避此嫌,为善之路绝矣。(3分)
•
• 于时天下扰乱,伐叛讨贰
贰:
• 君有加惠于பைடு நூலகம்臣 加:
• 治国不失秉
秉:
• 君若宥而反之 宥:
• 是君与寡君之贼比也 比:
(1)若必治国家,则非臣之所能也,其唯管夷吾乎! (4分)
• 译文:
• (2)彼知吾将用之,必不吾予也。(3分)
• 译文:
• (3)于是鲁君乃不杀,遂生束缚而柙以予齐。(4分)
• 译文:
• 开奇之,曰:“公辅才也。” 奇:
文言文基本实词翻译
一、人人,指人类。
如:《论语·学而》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不生气,这不也是君子之风吗?二、地地,指地面。
如:《庄子·逍遥游》云:“地无垠,天无极。
”译:地面无边无际,天空无极限。
三、时时,指时间。
如:《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生于鲁,鲁国之时。
”译:孔子生于鲁国,那时正是鲁国。
四、事事,指事情。
如:《战国策·齐策》有言:“齐王使人于楚,楚王事之。
”译:齐王派人去楚国,楚王待之如事。
五、物物,指物品。
如:《诗经·周南·关雎》曰:“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译:关关和鸣的雎鸠,栖息在河中的小洲。
美丽贤淑的女子,是君子理想的配偶。
六、情情,指情感。
如:《诗经·秦风·无衣》云:“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与子同仇,与子偕老。
”译:君王兴兵,修整我的戈矛。
与你共同对抗敌人,与你白头偕老。
七、意意,指心意。
如:《论语·为政》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译:到了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之叶不会凋零。
八、言言,指言语。
如:《左传·僖公二十五年》载:“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译:君子说出的话,就像四匹马一样难以追回。
九、道道,指道路。
如:《诗经·周南·桃夭》云:“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译:这位姑娘出嫁,会适宜地经营家庭。
十、德德,指品德。
如:《论语·颜渊》曰:“仁者,爱人。
”译:有仁德的人,是爱护他人的。
十一、礼礼,指礼仪。
如:《礼记·曲礼》云:“礼者,敬人也。
”译:礼仪,就是尊敬他人。
十二、法法,指法律。
如:《史记·太史公自序》载:“法者,所以正天下也。
”译:法律,是用来治理天下的。
以上仅为文言文基本实词之翻译,实则文言文博大精深,实词众多,需深入学习方能领悟其妙。
文言文常见实词及其翻译
1. 谓(wèi):说,表示判断或说明。
例句: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说:“学习并且按时温习,不是很愉快吗?”)2. 于(yú):在,表示时间、地点、原因等。
例句: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我每天反省自己,对别人有欺诈吗?)3. 而(ér):表示转折、顺承、并列等关系。
例句: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我曾经整天思考,不如片刻的学习。
)4. 于(yú):比,表示比较。
例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青色是从蓝色中提取出来的,但比蓝色还要青。
)5. 以(yǐ):用,表示手段、方法等。
例句:以德服人,非以力服人。
(用德行来使人服从,不是用武力来使人服从。
)6. 其(qí):代词,表示所指的人或事物。
例句: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
”(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必定有我可以学习的人。
”)7. 也(yě):句末语气词,表示肯定、疑问、感叹等。
例句: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我曾经整天思考,不如片刻的学习。
)8. 于(yú):对,表示对象。
例句: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说:“自己不想要的,不要施加给别人。
”)9. 于(yú):因为,表示原因。
例句:君子之学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君子的学问,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10. 以(yǐ):凭借,表示依据。
例句:是以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因此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喜欢它的人,喜欢它的人不如乐在其中的人。
”)11. 也(yě):句中停顿,无实际意义。
例句: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我曾经整天思考,不如片刻的学习。
)12. 于(yú):对于,表示对象。
例句: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
”(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必定有我可以学习的人。
”)通过以上对文言文常见实词及其翻译的介绍,希望对大家在阅读古代文献时有所帮助。
文言文实词翻译及其例句
一、名词1. 实词:子翻译:儿子例句:子路,孔子弟子也。
(《论语·子路》)2. 实词:马翻译:马例句:马足以追之。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3. 实词:山翻译:山例句:登高望远,所以知天地之大也。
(《荀子·劝学》)二、动词1. 实词:行翻译:走、行走例句:行百里者半九十。
(《战国策·齐策》)2. 实词:食翻译:吃例句:民以食为天。
(《礼记·中庸》)3. 实词:读翻译:阅读例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增广贤文》)三、形容词1. 实词:大翻译:大例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念奴娇·赤壁怀古》)2. 实词:善翻译:好、善良例句:善人者,人亦从而善之。
(《孟子·离娄上》)3. 实词:美翻译:美例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关雎》)四、数词1. 实词:一翻译:一例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史记·淮阴侯列传》)2. 实词:三翻译:三例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论语·述而》)3. 实词:百翻译:百例句: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五、量词1. 实词:匹翻译:匹(用于马)例句:马匹众多,驰骋中原。
(《史记·项羽本纪》)2. 实词:枚翻译:枚(用于竹子)例句:松柏之茂,始自萌芽;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诗经·郑风·子衿》)3. 实词:个翻译:个(用于人、事物)例句:众人皆醉,我独醒。
(《楚辞·渔父》)通过以上列举的文言文实词及其翻译和例句,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文言文。
在阅读文言文时,要注重积累词汇,掌握实词的用法,这样才能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
高中文言实词120及翻译
高考文言文常见实词及例句解释(120个)1.爱ài(1)喜爱。
晋陶渊明独爱菊。
(《爱莲说》)(2)热爱。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归园田居(其一)》](3)爱护。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师说》)(4)爱惜。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
(《六国论》) (5)吝惜,舍不得。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过秦论》)(2014•江苏高考)(6)通“薆(ài)”,隐蔽,躲藏。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诗经•静女》) (7)吝啬。
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齐桓晋文之事》)(8)亲爱的,心爱的。
见大王爱女牧羊于野。
(《柳毅传》)2.安ān(1)抚慰,安抚。
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孔雀东南飞并序》)(2)安置,安放。
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
(《失街亭》)(3)使……安定。
既来之,则安之。
(《季氏将伐颛臾》)(4)安适,安身。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归去来兮辞并序》(5)安稳。
风雨不动安如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定。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谏太宗十思疏》)(6)表反问,哪里,怎么。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7)表疑问,哪里,哪儿。
沛公安在?(《鸿门宴》)3.被bèi(1)被子。
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
(《杨修之死》)(2)覆盖。
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
(《促织》)(3)施加,施及。
幸被齿发,何敢负德?(《柳毅传》)(4)遭受,遇到。
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荆轲刺秦王》(5)表示被动。
妆成每被秋娘妒。
(《琵琶行并序》)被pī(1)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
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
(《陈涉世家》) (2)披散,散开。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屈原列传》)4.倍bèi(1)原数基础上增加的相等数。
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
(《过秦论》)(2)加倍。
虽倍赏累罚而不免于乱。
(《五蠹》)(3)通“背”,违背,背叛。
文言文常考实词翻译
1. 乃:于是、就、就着。
如:“乃大喜,遂重赏之。
”(于是非常高兴,就重赏了他。
)2. 虽:虽然、尽管。
如:“虽困,犹未绝。
”(虽然困顿,但还没有放弃。
)3. 者也:……的原因。
如:“此之所以然者,以其不循理也。
”(这是之所以这样的原因,是因为他不遵循道理。
)4. 以:因为、由于。
如:“以吾观之,此必非善策。
”(以我的看法,这肯定不是好计策。
)5. 于:在、对于。
如:“于我何有哉?”(对我来说有什么呢?)6. 而:表转折、顺承。
如:“然则吾将何求?”(既然如此,我还有什么追求呢?)7. 之:代词,指代前面提到的人或事物。
如:“吾友之死,使我痛不欲生。
”(我的朋友去世,让我悲痛欲绝。
)8. 于:比、较。
如:“孔子于弟子,无所偏私。
”(孔子对待弟子,没有偏私。
)9. 故:所以、因此。
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在这个人身上。
)10. 之: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11. 于:在、从。
如:“吾于子,不亦君子乎?”(我对您,不是君子吗?)12. 而:表递进、转折。
如:“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然有美味的食物,不吃就不知道它的美味。
)13. 以:用、把。
如:“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因为自己昏庸,却要让别人明白。
)14. 之: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如:“吾友之死,使我痛不欲生。
”(我的朋友去世,让我悲痛欲绝。
)15. 于:比、较。
如:“孔子于弟子,无所偏私。
”(孔子对待弟子,没有偏私。
)以上列举的文言文常考实词,在翻译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 理解词义:首先要理解词的本义,再根据上下文推测其引申义。
2. 注意词性:文言文中,实词的词性往往比较灵活,要根据上下文确定其词性。
3. 关注语境:实词的翻译要结合语境,做到准确、通顺。
4. 善于联想:在翻译过程中,可以联想现代汉语中与文言文实词意义相近的词汇,以便更好地理解其含义。
文言文翻译加实词积累
夫学,须静也。
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译文:
学习必须保持安静。
才能需要通过学习来提升,没有学习就无法拓宽才能,没有志向就无法完成学业。
如果放纵懈怠就无法激励精神,如果急躁冒险就无法修养性情。
时间随着年岁的流逝而飞逝,意志随着日子的推移而消磨,最终变得枯萎衰败,大多不能与社会接轨。
悲哀地守在贫困的家中,又将何时能够有所作为呢!
实词积累:
1. 学:学习,学问。
2. 静:安静,平静。
3. 才:才能,才华。
4. 广:拓宽,扩大。
5. 志:志向,意志。
6. 成:完成,成就。
7. 淫:放纵,放荡。
8. 慢:懈怠,懒惰。
9. 励:激励,鼓舞。
10. 精:精神,精力。
11. 险:冒险,冒险。
12. 躁:急躁,焦躁。
13. 治:修养,整治。
14. 性:性情,性格。
15. 驰:飞逝,疾驰。
16. 意:意志,心意。
17. 去:消逝,流逝。
18. 枯落:枯萎衰败。
19. 接:接触,接轨。
20. 庐:房屋,庐舍。
21. 何及:何时能够达到,何时能够实现。
通过这篇文言文的翻译和实词积累,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人的思想,同时也能够提高对文言文词汇的掌握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采之可茹 皆竞秀献状 被鹤氅衣
茹: 秀: 被:
• 将鄙世之胶扰而不之狎耶
狎:
• (1)章君负济世长才,当闽寇压境,尝树旗鼓,砺 戈矛,帅众而捣退之,盖有意植勋业以自见者。(5 分)
(2)其能凌岁寒而不易行者,非松也耶!是故 昔之君子每托之以自厉,求君之志,盖亦若斯而已。 (5分)
• 师胡宪,与朱熹游
构:
• 又典经义注
典:
• 叉党人通直郎宋维等希叉旨 希:
• 为左右所谮
谮:
• 译句
• (1)且陛下修政教,解狱讼,何使明君失之于上,奸 臣窃之于下?(4分)
• (2)怿裁之以法,每抑黜之,为叉所疾。(3分)
• (3)怿以忠而获谤,乃鸠集昔忠烈之士,为《显忠录 》二十卷以见意焉。(3分、Biblioteka • 以章献起于寒微起:
• 上大寤,由是独诛怀政
诛:
• 元昊攻延州,武事久弛
弛:
• ①语迪曰:“卿向不欲吾预国事,殆过矣。”
• 译文:
• ②诏不许,然甚壮其意。 • 译文:
• 臣既受命于专斧钺之威
专:
• 敢问其目
目:
• 军皆定次,将乃就舍
次:
• 白刃始合
合:
• (1)社稷安危,一在将军。今某国不臣,愿将军帅 师应之也。(5分)
• (2)士非好死而乐伤也,为其将知寒暑饥饱之审, 而见劳苦之明也。(5分)
• 而舍县之大家 其父见其志不可夺 时吴氏家延师儒 属鼎治,鼎论如法
舍: 夺:
延: 属:
• (1)吾故市人家,生子而能业,吾业不废足矣,奈 何从儒生游也?(5分)
• (2)上读表,曰:“孰谓方氏无人哉?是可以活其 命矣。”乃赦之,不问。(5分)
• 君有加惠于其臣 加:
• 治国不失秉
秉:
• 君若宥而反之 宥:
• 是君与寡君之贼比也 比:
(1)若必治国家,则非臣之所能也,其唯管夷吾乎! (4分)
• 译文:
• (2)彼知吾将用之,必不吾予也。(3分)
• 译文:
• (3)于是鲁君乃不杀,遂生束缚而柙以予齐。(4分)
• 译文:
• 开奇之,曰:“公辅才也。” 奇:
• 闭门不通宾客,由是渐得亲密 渐:
• 寻出补句容令,推诚于物
寻:
• 而超为帝所亲遇,疑之尤甚 遇:
• 译句(1)章七世孙封临沂县慈乡侯,子孙因家焉。
• (2)朝夕号泣,朔望辄步至墓所,哀感路人。
• (3)及峻平,任让与陶侃有旧,侃欲特不诛之,乃 请于帝。
• 若天假之年,继二南矣
假:
• 因愉之逆,又构杀勰
游:
• 逮至一无所得
逮:
• 移疾杜门
杜:
• 为粥以食饥者
食:
•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 (1)掞之以书责杰,长揖径归。(3分)
• (2)从父有客于南者,千里迎养,死葬如礼。(4分 )
• (3)使人而避此嫌,为善之路绝矣。(3分)
•
• 于时天下扰乱,伐叛讨贰
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