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衰老与肿瘤的发生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端粒研究报告

端粒研究报告

端粒研究报告端粒研究报告摘要: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DNA序列,它们在细胞分裂中发挥着关键的结构和功能作用。

端粒的发现与研究对于揭示细胞衰老、增强免疫功能、促进肿瘤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主要介绍了端粒的结构、功能以及与人类健康相关的研究进展。

引言:端粒是由多个重复序列(TTAGGG)组成的DNA序列,在染色体末端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结构。

它们的主要功能是防止染色体末端的损伤、保护基因组的稳定性以及参与细胞分裂过程。

端粒的损失或异常会导致染色体重组、融合以及衰老等现象。

近年来,端粒的研究成为了科学家们关注的焦点,对于揭示细胞老化、治疗肿瘤、延缓衰老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方法:端粒的研究主要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细胞生物学技术以及细胞免疫学技术等手段进行。

在实验室中,科学家们可以通过衡量端粒长度、分析端粒结构以及观察端粒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的变化来研究端粒的功能和机制。

发现与进展:通过研究发现,端粒的长度与细胞衰老、疾病风险以及寿命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

较短的端粒长度被认为与细胞衰老以及某些疾病的发生相关。

相反,较长的端粒长度则与较低的疾病风险和更长的寿命相关。

此外,端粒也被发现参与了免疫细胞的增殖和活化过程,对于增强免疫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研究还发现,某些肿瘤细胞可以通过激活端粒酶(telomerase)来延长其端粒长度,从而保持其不受限的增殖能力。

结论与展望:端粒的研究为我们了解细胞衰老、疾病发生发展以及寿命的影响因素提供了重要线索。

对于肿瘤治疗和抗衰老疗法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端粒研究仍然存在许多未解之谜,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索。

未来的研究可以聚焦于端粒与细胞衰老之间的相互作用、细胞衰老的调控机制以及开发相关的治疗策略。

细胞衰老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细胞衰老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细胞衰老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细胞衰老是一个复杂且多步骤的生物学过程,涉及众多分子机制和信号通路的交互作用。

这一过程不仅影响细胞的生理功能,也是多种退行性疾病和衰老相关疾病的重要诱因。

因此,对细胞衰老分子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本文旨在全面综述近年来细胞衰老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文章首先回顾了细胞衰老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历程,为后续探讨分子机制奠定基础。

随后,重点介绍了细胞衰老过程中涉及的关键分子和信号通路,包括端粒酶、端粒长度、DNA损伤反应、表观遗传学变化、蛋白质稳态失衡、线粒体功能障碍等方面。

文章还探讨了细胞衰老与年龄相关疾病的关系,以及潜在的抗衰老策略。

通过本文的综述,读者可以全面了解细胞衰老分子机制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前沿动态,为深入研究细胞衰老及其相关疾病提供有益的启示和指导。

本文也为抗衰老药物研发和临床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细胞衰老的主要特征细胞衰老是一个复杂且多阶段的过程,涉及多个生物分子和细胞结构的变化。

这些变化不仅影响细胞的功能,还与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密切相关。

细胞衰老的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细胞衰老会导致细胞形态的改变。

随着细胞的老化,细胞体积通常会增大,细胞核也会变得更大,同时细胞内的水分减少,使得细胞整体变得干燥并失去原有的弹性。

细胞内的代谢活动会发生变化。

衰老细胞中的酶活性降低,导致细胞代谢速度减慢,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能力下降。

细胞内的能量生成也会受到影响,导致细胞功能逐渐衰退。

衰老细胞还会表现出对损伤的修复能力下降。

随着年龄的增长,细胞对DNA损伤、蛋白质损伤等的修复能力逐渐减弱,使得细胞更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损害。

衰老细胞在信号传导和基因表达方面也会发生变化。

一些与细胞衰老相关的基因会被激活或抑制,导致细胞内的信号传导通路发生改变。

这些变化不仅影响细胞内的基因表达,还可能影响细胞与其他细胞的交互作用,从而影响整个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衰老与肿瘤治疗及中医肾理论

细胞衰老与肿瘤治疗及中医肾理论
p t n敲 除 、B A -e RF突 变 等 因素 பைடு நூலகம் 导 肿 瘤 形 成 的过 程 , 果 同 时 如
老 (c e e a e sn se c )、应 激 或 异 常 信 号 诱 导 衰老 a c lr t d e e c n e
( t e so b r a ts g a i g i d c ds n s e c , T S S s r s r a e r n i n l n — n u e e e c n e S A I )
有细胞衰老 的发生, 肿瘤发病的几率大为减低 ;而在形成肿瘤 的细 胞 中, 几乎都 存在 一定程度 的衰老障碍 , 别是端粒酶 的 特 激活 ;肿瘤细胞衰老 的能力还与治疗效应密切相关 。
1 细 胞增 殖 衰 老
E F 号通路的激活相关, 中T 3 D N a R —E F 2信 其 P 一c K 1—p B 2 通路 5
或 外 在 衰 老 (x r n i e ec n e []这 些 不 同 的命 名 也 提 e t i scs n s e c )2 - 3
示 了细胞衰老领域研究 的活跃 。细胞早熟衰老的发生与 T 3 P5
 ̄C K I (2 “ 一 p B E F 或 C K 2 (1 一 p B DNap1 “ ) R— 2 DN a p 6 “) R —
( 上海 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上海 2 0 3 ) 0 0 2 关键词 :细胞衰老;肿瘤; 中医肾理论 中图分类号 :R 7 2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 -3 42 0 )50 0 -2 0 55 0 (0 80 —0 80 定基 因激活等 非端粒信 号的刺激下发 生衰老, 种形式的细 胞 这 衰老 与端粒 的缩 短无关, 也与细胞 的具体增殖代次 无关, 故称

细胞衰老与肿瘤发生发展

细胞衰老与肿瘤发生发展
2 . 2 p l 6 I NK4 a / p R b途 径
叉的 信号 传 导 途 径 : 即p l 9 AR F—p 5 3和 p 1 6 I NK4 a R b通 路 ] 。至于 端粒 相关 机制 、 致癌 基 因引发 的 衰老 、 应激或 异常信号诱导的衰老[ S - 8 ] , 都 可 归入
[ 关 键词 ]细胞 衰老 ; 肿瘤; 肿 瘤诊 断
[ 中 图 分 类 号 】R 7 3 0 . 2 3 1 [ 文 献 标 识 码 】A [ 论 文编 号 ]1 0 0 4 — 0 9 5 1 ( 2 0 1 3 ) 0 4 — 0 4 5 5 — 0 3
细胞 衰老 不 是 由生长 时 间决 定 , 而 是 由分 裂次 数决 定 。 体外 培 养细胞 随着 传代 次数 增加 , 衰 老细胞 逐渐 增 多 , 直 至 所 有细 胞 都 趋 于 老 化 。机 体 内细胞
酶 MD M2 、 P RH2和 C O P 1 [ J 。人 体 试 验 证 明。
p I 9 A R F在 MD M2水 平参 与 了 p 5 3途径 。在 Rb途 径 健全 的细 胞里 , p 5 3通 过诱 导 p 2 1引起 G1 期 限制 点停 顿 ; 在R b途 径缺 陷 的细 胞 , 则 绕过 限 制 点反 应 导致 p 5 3 依 赖 的凋亡 。

I NK4 a / A RF基 因 位 于 人 染 色 体 9 p 2 1 , 是 人 类 肿 瘤常 见基 因失 活 位 点 , 该 基 因通 过 基 因重 叠 编 码 两种 抑 癌 蛋 白: p 1 6 I NK4 a和 p l 4 A RF 。R b基 因 是
最早发 现 的肿瘤抑 制 基 因, R b蛋 白的磷 酸化 程度 与 细胞周期 密切 相 关 , 处 于 静 止状 态 的 淋 巴细胞 仅 仅 表 达非磷 酸 化 的 R b , 而终 末分 化 的单核 细胞 和粒 细 胞仅表 达高 水平 的非磷 酸化 的 R b , 即使 在生 长 因子

自噬、衰老与肿瘤免疫

自噬、衰老与肿瘤免疫

目前 认 为 ,与 肿 瘤 细 胞 产 生 的 和细 胞 自噬 途 径 (autophagy path— 而 获得 活性 。E1一泛 素 结 合 的 中间
其他蛋 白一样,肿瘤抗原也存在2种 way)[3-5]。
体再 将 泛 素 (ubiquitin,Ub)转 移 给
基金 项 目:国 家 自 然 科 学 基 金 资 助 项 目 (30771999,3072783);江 苏省 自然科 学 基 金 资 助 项 目(BK20082096) 作者单位:210009 江苏省 南京市 ,东南大学医 学 院免 疫 学 系
中心 ,进 入 26S蛋 白酶 体 的底 物 蛋 同参 与 了变 性 Huntingtin蛋 白 的 聚 3 自噬 、衰 老与肿 瘤
白质被 多 次 切 割 ,最 后 形 成 3~22 集 和 降解 ,提 示 :泛素化 靶 蛋 白的降
个 氨基 酸残 基 的小 肽 ,在 泛 素 解 离 解 可 能 与 p62与 LC3的 相 互 结 合
命现 象 自噬 既可 以清 除胞质 内受损 的细胞
细胞死 亡形 式有程 序性 细胞凋 器 、代 谢产 物 以及 胞 内感染 微 生物
王 立 新 教授
亡 (apoptosis)、细 胞 自噬 和 细 胞 坏 等 ,以实现 细胞代 谢 、细 胞器更 新 和 死 (necrosis)3种类 型 ,其 中 自噬性 胞 内防御 的 需要 ,同时 它 又可 作 为
184
实 用 老 年 医 学 2010年 6月 第 24卷 第 3期 Pract Geriatr,June 2010,Vo1.24.No.3
自 噬 \衰 老 与 肿 瘤 免 疫
王 立新
[中图分类 号] R 329.25;R 730.3 [文献标识码 ] A doi:10.3969/j.issn.1003-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98.2010.03.03

细胞衰老检测指标及衰老模型研究进展

细胞衰老检测指标及衰老模型研究进展

细胞衰老(cellular senescence,CS)是细胞增殖、分化能力和生理功能逐渐发生衰退的变化过程[1~2]。

细胞衰老研究是衰老机制、抗衰老、抗癌[3]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而构建细胞的衰老模型是研究细胞衰老必不可少的步骤。

根据诱发因素的不同,细胞衰老可以划分成应激诱导早衰(stress-inducedpremature senescence,SIPS)、复制性衰老(replicative senescence,RS)[4~5]、癌基因诱导衰老(oncogene-in-duced senescence,OIS)。

衰老指标对于验证所制备模型成功与否十分重要,指标的选择也同样重要。

目前,不同文献中使用的衰老细胞模型和检测指标都不尽相同。

不同情况下如何选用合适的模型和检测指标尚无统一标准。

本文讨论和分析了现有的一些细胞衰老模型的建立方法,列举了常用的细胞衰老检测指标并总结了其选择方法,以便为相关的研究提供参考。

1检测指标细胞衰老的特征包括细胞形态变化、细胞周期阻滞、氧化应激水平和染色质的改变。

由于没有单一的性状可以独自定义细胞衰老,所以体外衰老表型的确定往往需要多个特征同时验证,有文献建议至少验证3个不同的特征[6]。

具体的检测指标有基于这些特征的通用指标,如:衰老相关的β-半乳糖苷酶(senescence-associated beta-galac-tosidase,SA-β-Gal)活性升高、细胞形态改变、衰老相关蛋白质累积、细胞周期分布改变、DNA 损伤灶产生[7]、衰老相关的分泌表型(senescence-as-sociated secretory phenotype,SASP)[1,8]等;也有基于DOI:10.16605/ki.1007-7847.2021.03.0138细胞衰老检测指标及衰老模型研究进展张凌云,刘缨*(北京中医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国北京102488)摘要:细胞衰老被认为是一种细胞生长周期停滞状态,它不可逆转。

端粒、端粒酶与细胞衰老及肿瘤的研究进展

端粒、端粒酶与细胞衰老及肿瘤的研究进展

端粒、端粒酶与细胞衰老及肿瘤的研究进展作者:刘东成徐芃程弈星来源:《硅谷》2008年第16期[摘要]端粒是保护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的“帽子”,当端粒长度因细胞复制而缩短到极限时,细胞就会走向衰老甚至死亡,而端粒酶的存在能补充已缩短的端粒从而延长细胞寿命甚至使其得到永生。

端粒-端粒酶系统与人类的衰老和肿瘤的形成与发展无疑有着某些密切的联系,透彻分析其关系对抗衰老以及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端粒端粒酶细胞衰老肿瘤中图分类号:Q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08)0820008-02衰老是指生物体在结构和功能上表现出来的种种退化。

100年前人们认为,只有体质才会衰老而死亡,而种质是不会衰老的,直到1961年Hayflick才证实了细胞衰老,从此人们对衰老的研究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细胞衰老是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改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后的结果,自“端粒缩短是触发细胞衰老的分子钟”的假说[1]提出后,科学家们已通过实验提供了大量证据来证明该假说,随着对端粒和端粒酶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的深入,它们与衰老的关系日渐明确,并成为国内外研究衰老机理的热点之一。

一、端粒的结构和功能端粒(telomere)是保护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并维持其完整的特殊的DNA/蛋白质复合物,它像“帽子”一样扣在染色体的两端,从而维护染色体的完整性和稳定性,防止染色体被降解、融合和重组,便分裂后得到的子代细胞能准确的获得完整的遗传信息.(一)端粒DNA的结构端粒DNA由两条长短不同的DNA链构成,一条富含G,另一条富含C。

富含G的那条链5′→3′指向染色体末端,此链比富含C 的链在其3′末端尾处可多出12~16个核苷酸的长度,即3′悬挂链(3′overhang strand),一定条件下能形成一个大的具有规律性很高的鸟嘌呤四联体结构,此结构是通过单链之间或单链内对应的G残基之间形成Hoogsteen碱基配对,从而使4段富含G的链旋聚成一段的四链体DNA。

端粒机制与衰老和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端粒机制与衰老和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导构建 了稳定的异染色质复合物 , 后者可长期抑制与生长控制基因相关的启动子 , 进而导致衰老发生。 不同性质的刺激以不同的方式导致衰老。Dr 等报道在小 鼠细胞或人纤维母细胞的某些株中 ,b或 ie a R p3中一个失活可逆转衰老 。因此 , 5 J 似乎保持 p3和 R 5 B功能是衰老发生所必须的 , 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 C m i 等报 道一 些人 细胞 株 以 p6N 4 a ps i lIK a依 赖形 式 发 生 衰老 , 而另 一 些则 由 p3介 导 衰 老 [ 。在 其 研 究 5 7 ]
端 粒 机 制 与 衰 老 和癌 关 系的研 究进 展


华, 甘
潇, 王雄 清
6 10 ) 2 00
( 阳师范学 院动物应用技术研究所 , 绵 四川绵 阳
要 :组织干细胞再生能力的减退可 导致 衰老。具 有 自我 更新能 力的干 细胞 由于 少数癌基 因突 变被 赋 予
恶性化 。 而功 能交叉的肿瘤抑制机制 一p6N 4 —Ro R 1IK a i ,A F—p 3和端粒 一则避免 这种 恶性化 的发 生。然 而这 些 5
维普资讯
20 0 7年 1 1月
绵 阳师范学院学报
J un lo a y n r l nv ri o r a fMin a gNoma U ies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No , 0 v 20 7
第2 6卷
第 1 期 1
Vo 6 No 1 12 .1
文章编号 :17 -1x 20 ) 1 0 60 626 2 (0 7 1 - 6 -5 0
正常机体功能的维持要求有新生的细胞补充 由于代谢带来 的损失 , 而大量、 专一性 的细胞增殖明显 , 增 加 了干细胞 基 因组发 生体 细胞突 变 的几 率 , 中一 部分 可 能 的突变 靶 点 即为 癌基 因的相 关 基 因 。例 如 , 其 大约 1 %新 生儿 脐血 中存在 有 A L—E O癌基 因融合 的骨髓 克 隆基 因 , 者 与急 性 白血 病 相关 … ; M T 后 每三 个 成人 个体 中可检 测 出一 个发 生 IH—Bl g c 2易位 , IH—B l 而 g c 2易位通 常 与滤 泡性 淋 巴瘤 相关 联 J 由于在 。 人群 中这些癌症的实际发病率远低于上述值 , 这表明存在有效的肿瘤抑制机制监控这些潜在癌 细胞 的生 长和生存。在人体 , 有三种基本的和功能上交叉 的肿瘤抑制机制发挥作用 , 分别是 p6N 4 — b A F— lIK a R 、 R p3和端 粒途 径 。这三种 肿瘤 抑制机 制 的共 同效 应抑 制 了干细胞再 生 的能力 。 5

细胞衰老与抗衰老药物senolytics的研究进展细胞衰老; p16; p53;senolytics

细胞衰老与抗衰老药物senolytics的研究进展细胞衰老; p16; p53;senolytics

1961年, HAYFLICK和MOORHEAD[1]在培养人胚胎原代成纤维细胞时意外发现, 细胞在分裂约50 代后进入了增殖停滞的状态; 后来研究者在培养其他原代细胞时也观察到了类似的现象, 并将其命名为复制性细胞衰老(replicative senescence)。

几十年后, HARLEY等[2]才证实这种复制性衰老是由于细胞在复制过程中出现了失误: 即DNA聚合酶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不能完全合成滞后链, 致使染色体末端保护其结构稳定的端粒受损。

端粒的长度随着细胞的复制逐渐缩短, 直至染色体末端完全裸露, 最终导致DNA损伤及细胞衰老的发生。

研究者根据这一特性, 设计了在细胞内稳定表达编码端粒酶的hTert基因以阻止端粒在细胞复制过程中的消耗, 最终成功地在体外构建了永生化的原代细胞系[3]。

尽管体内衰老的细胞维持代谢活性, 但其增殖能力的丧失是机体在细胞水平上老化的表现, 因此也被称为生理性衰老。

然而, 除了端粒缩短导致的生理性衰老, 学者们发现外界还存在其他刺激能够导致细胞衰老的发生, 并将其统称为病理性细胞衰老或过早衰老(premature senescence)。

这种刺激主要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由于体外细胞培养过程中细胞生长环境(例如氧浓度和营养物质含量等)的改变导致的衰老, 此类应激导致的细胞衰老可以通过改善培养条件使细胞重新进入到周期循环中[4]; 另一类主要包括癌基因激活(如ras、raf、myc等)、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积聚、热应激以及DNA损伤等, 这些刺激促使细胞进入了不可逆的周期抑制状态[5]。

研究表明, 这些刺激主要通过诱导DNA损伤、激活p38 激酶(p38MAPK)通路、NF-κB途径或激活细胞周期抑制因子引发周期抑制, 促使细胞永久性脱离周期循环, 最终诱发体内或体外的过早衰老。

1 细胞衰老的主要特征细胞衰老的主要特征之一是稳定的增殖抑制, 目前细胞周期抑制是体内或者体外鉴定细胞衰老的重要辅助手段[6]。

细胞衰老和肿瘤的关系及其调控

细胞衰老和肿瘤的关系及其调控

细胞衰老和肿瘤的关系及其调控细胞衰老与肿瘤的关系及其调控随着人类寿命的不断延长,对细胞衰老的研究日益成为生命科学的前沿领域。

研究表明,细胞衰老和肿瘤的发生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并且肿瘤的形成往往与细胞衰老的失控有关。

本文将从基本概念、细胞损伤和DNA损伤与细胞衰老的关系、细胞衰老与肿瘤的关系以及细胞衰老的调控等方面来探讨细胞衰老与肿瘤的关系及其调控。

一、基本概念细胞衰老是指在细胞达到一定的增殖次数后,由于近端端粒的逐渐缩短和其他的细胞信号通路的参与,导致细胞生长的缓慢或停滞,减少细胞分裂次数和功能退化等现象。

而肿瘤则是指由于某些原因使细胞的生长调节机制失效,导致细胞不受控制地增殖,并最终形成具有内在异质性和功能异常的肿瘤细胞群。

二、细胞损伤和DNA损伤与细胞衰老的关系细胞损伤和DNA损伤是导致细胞衰老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般认为,细胞内的DNA在其代谢和维修过程中通常能够得到充分的保护,但随着细胞的生长、分裂以及生命活动的持续,DNA会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种外界因素(如化学物质、辐射、自由基和病毒等)的不断损伤。

而DNA的损伤和修复在一个平衡状态中持续进行,但当损伤的程度达到一定的临界值时,就会引起细胞的衰老。

三、细胞衰老与肿瘤的关系细胞衰老和肿瘤的发生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一方面,细胞衰老可以抑制肿瘤的发生。

在一个健康的机体内,正常细胞衰老的过程可以起到对癌细胞的保护作用,这是因为衰老细胞会进入细胞凋亡,从而消除了潜在的肿瘤细胞和可能的肿瘤环境。

另一方面,细胞衰老也可以促进肿瘤的发生。

当细胞内的生长调节机制受到破坏,导致大量细胞失去对生长的正常调控,这时候体内的细胞往往会失去正常的增殖和生命周期控制,从而出现肿瘤细胞的增殖和恶性转化。

四、细胞衰老的调控细胞衰老的调控非常复杂。

当前,许多研究认为,细胞衰老的调控涉及到多种信号通路和分子机制。

其中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细胞周期调控、DNA修复和分子通路信号传递。

这些机制通过多种方式参与调控细胞内的功能活动,从而影响完整的细胞衰老和肿瘤环境的形成过程。

衰老和肿瘤

衰老和肿瘤

59《肝癌电子杂志》 2020年 第7卷 第4期衰老和肿瘤程书钧(国家癌症中心/ 国家肿瘤临床研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北京 100021)1 概述老年人口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迅速增长。

2010年,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有1.78亿,并以年均约500万人口的速度快速增加,至2020年会达到2.48亿,老龄化比例将达到17%。

我们一般认为衰老是机体整体系统功能的下降,和疾病有密切的关系。

例如,神经系统功能的下降可以引起老年性痴呆;心血管功能的下降可能会引起心脑血管疾病;代谢功能的失调会引起血糖升高甚至是糖尿病。

那么肿瘤的发生是否与衰老相关?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我们认为,肿瘤的发生与年龄有密切的关系。

研究表明,年龄在40岁左右,肿瘤的发生率在2%左右;但是年龄到了80岁,肿瘤发生率上升到50%左右。

临床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其高发年龄段在60~80岁。

因此,肿瘤的发生与年龄密切相关。

目前在肿瘤研究领域中的一个主流学说认为:肿瘤的发生是由于体细胞突变导致。

迄今为止发现的所有实体肿瘤都可以检测出基因突变,也就所谓的驱动基因突变(driver gene mutation )。

根据这一理论,20多年衍生出一个非常重要的肿瘤治疗方向就是靶向药物治疗。

靶向药物治疗主要是针对肿瘤的特定突变基因,比如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伊马替尼(商品名格列卫)、治疗肺腺癌的吉非替尼(商品名易瑞沙,Iressa ),以及治疗乳腺癌的曲妥珠单抗(商品名赫赛汀,Herceptin )。

靶向药物治疗对于恶性肿瘤的治疗是一个重大的进步;但是到目前为止,几乎所有的靶向治疗药物,经过或长或短的治疗时间,最后都会产生耐药,而且靶向治疗所针对的人群也只有一定的比例,各个瘤种的比例不一,针对的往往是比例较小的一部分人群。

所以单纯用基因突变学说很难解释肿瘤发生发展的整体阶段。

研究表明,在健康人群中,95%的个体至少有一份组织存在体细胞突变,而且大约有1/3的个体可以检测出与致癌相关的驱动基因突变;同时老年人中与致癌相关的驱动基因突变比例更高。

p53与间充质干细胞衰老及相关疾病研究进展

p53与间充质干细胞衰老及相关疾病研究进展

p 3与 间充质 干细胞 衰老及相关疾病研 究进展 5
姜津霞 综述 , 顾志峰 审校
( 南通 大学 附属 医院风 湿免 疫科 , 苏 2 6 0 ) 江 2 0 1
【 关键词】 问充质 干细胞 ; 衰老 ; 系统性红斑狼疮 ;5 ; p 3 衰老相关 B 半乳糖苷酶 一
[ 图分 类号 】 R 9 . 中 5 32 1 4 【 献标 志码 】 B 文
的频发 失活 , 出 p 3 因是 一 个肿瘤 抑制基 因。 提 5基 1 5 . p 3蛋 白的 结构 p3基 因编码 的核 磷 酸蛋 白分 2 5
Bx a 表达调节凋亡[ p 3 7 5 可通过调控胰岛素/ F 1 1 , I 一 G
通 路 影 响下 游 基 因 N — B表 达 调 节 凋 亡 [还 可通 FK 8 1 。
进化保守性 。17 99年 Ln 和 Ca f d ae r o 首先用免疫 w r
学方 法 ,在 S 4 V 0转染 的小 鼠细胞 中鉴 定 出与 S 4 V0
T抗原相互作用的 p3 白。 5蛋 随后 Ei h 等通过共 lau y
转染 p 3及 rs 基 ~ 0 基 酸残 基 ) 10 30氨 。该 区域包 含进 化保 守 区 Ⅱ、 Ⅳ和 V。f1 碱性 区 (1~ 9 3C端 30 30氨基
应激反应 , 诱导细胞周期停滞、 凋亡与衰老。间充质
干 细 胞 ( eecy ls m cl . C ) 一 类 属 于 m snhma t e sMS s是 e l
过于扰 生长 因子 的信号转 导通路 引起细胞 凋亡 。
Cak lre等 [ 研 究 发 现胸 腺 细胞 凋 亡依 赖 于野 生 型 9 1
子量为 5 K , 33 3 D 由 9 个氨基酸组成 , 几乎所有 的体 细胞内均可检测到 p3 白。根据 p 3 白一级结 5蛋 5蛋

从“阳虚阴实”病机探讨细胞衰老在肿瘤进展中的作用机制

从“阳虚阴实”病机探讨细胞衰老在肿瘤进展中的作用机制

从“阳虚阴实”病机探讨细胞衰老在肿瘤进展中的作用机制王 栋1,张 艳1,张 傲1,徐靖宣1,孟静岩2(1.天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天津301617;2.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天津301617) [摘要] 肿瘤最基本的生物学特征是细胞逃避衰老,无限增殖,其机制可能与端粒缩短、DNA损伤、细胞周期阻滞及衰老相关的分泌表型(SASP )因子等相关。

衰老是一种细胞防御机制,以减少细胞获得不必要的损伤。

既往研究认为,细胞衰老是肿瘤发生的有效屏障。

然而,衰老的细胞也可通过增强SASP 因子的分泌促进肿瘤的形成、增殖、迁移和侵袭。

中医认为肿瘤的病机多为本虚标实,“阳虚阴实”是病机的核心。

阳虚不化,以虚为本;阴形积聚,以实为标。

细胞衰老是阳气亏虚的微观体现。

细胞衰老导致气血津液功能失调,病理产物蓄积,阳愈虚,阴形乃成。

阴形耗损阳气,阳虚甚,留邪成积,积聚为实,导致肿瘤的发生和进展。

多项研究表明,靶向调控细胞衰老是防治肿瘤的重要途径,而中医药具有多组分、多途径、多靶点调控细胞衰老抗肿瘤进展的优势。

故从“阳虚阴实”角度,以“扶阳之虚,消阴之实”为法,组方遣药靶向调控细胞衰老以抑制肿瘤发生与进展,以期为中医药防治肿瘤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肿瘤;阳虚阴实;细胞衰老;衰老相关的分泌表型;免疫监视doi :10.3969/j.issn.1008-8849.2024.05.012[中图分类号] R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8849(2024)05-0651-08 根据2020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统计,全球约有1930万例新发癌症病例和近1000万例癌症患者死亡。

癌症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依然居高不下,严重威胁了患者的生命和健康[1]。

有研究发现,细胞衰老是肿瘤发生与进展的重要因素[2]。

在肿瘤的治疗中,诱导细胞衰老是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有效方法。

然而,衰老的肿瘤细胞分泌的衰老相关分泌表型(SASP)因子在肿瘤发生与进展中的作用不容忽[通信作者] 孟静岩,E -mail :mengjy@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2274396,81973728)视。

细胞衰老与肿瘤发生的关系研究

细胞衰老与肿瘤发生的关系研究

细胞衰老与肿瘤发生的关系研究细胞衰老和肿瘤发生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临床医学和生物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细胞衰老是指细胞因为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影响而逐渐失去功能活性,最终进入细胞死亡阶段。

而肿瘤则是由于细胞分裂和增殖异常而形成的一类疾病。

深入研究细胞衰老与肿瘤发生的关系,对于预防和治疗肿瘤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细胞衰老的机制细胞衰老与基因、环境和内在调控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

在细胞衰老的过程中,基因变异、环境压力和生物学时钟等因素会对细胞的功能和活力产生影响。

细胞衰老的机制包括:端粒缩短、损伤积累、氧化应激和染色质不稳定等。

二、肿瘤发生机制的多样性肿瘤的发生机制非常复杂,涉及到多个细胞信号通路的异常活化和基因突变等。

肿瘤细胞的异常增殖和分化是由于细胞周期调控失衡和抑癌基因功能异常等因素导致。

肿瘤干细胞假说认为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是由一小部分具有干细胞特性的肿瘤干细胞所驱动的。

三、细胞衰老与肿瘤发生的关联性细胞衰老和肿瘤发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传统观点认为细胞衰老可抑制肿瘤发生,而新的研究表明细胞衰老也可能促进肿瘤的发展。

细胞衰老与肿瘤发生的关系可能存在因细胞类型、细胞寿命和环境等因素的差异而产生多样性。

四、细胞衰老在肿瘤预防中的作用细胞衰老在肿瘤预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细胞衰老通过抑制细胞增殖和调节细胞周期等方式,阻止了异常细胞的进一步生长和分裂。

研究发现,通过激活细胞衰老机制,可以抑制肿瘤的发生和生长。

五、细胞衰老与肿瘤治疗的相关研究细胞衰老还与肿瘤治疗的有效性和预后有关。

临床研究表明,在肿瘤治疗过程中,细胞衰老的程度和细胞凋亡的增加与治疗的反应和预后密切相关。

因此,了解和研究细胞衰老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对于制定更加个体化和有效的治疗策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综上所述,细胞衰老与肿瘤发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深入研究这一关系,可以为肿瘤的预防和治疗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未来的研究应该进一步揭示细胞衰老和肿瘤发生的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开展更具针对性的治疗策略的研究,以更好地控制和治疗肿瘤。

细胞衰老与恶性肿瘤发生关系研究

细胞衰老与恶性肿瘤发生关系研究

细胞衰老与恶性肿瘤发生关系研究细胞衰老是人体生理上不可避免的过程。

在细胞分化和增殖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氧化应激和DNA损伤等问题,导致细胞的逐渐衰老。

而恶性肿瘤则是指细胞发生异常分化和增殖的疾病,能够给人体带来严重的威胁。

那么,这两者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关系呢?1. 细胞衰老与肿瘤的关系细胞衰老被认为与肿瘤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内某些细胞出现了明显的衰老迹象,例如染色体末端的端粒长度变短、染色体上的损伤点增多等等。

这些细胞的生理状态不断下降,也更容易发生突变引起异常增殖和癌症等疾病。

研究还发现,当细胞衰老后,会引起免疫细胞的活性下降、DNA修复的减缓等等,也会给细胞分化带来诸多负面影响。

而这些因素都是肿瘤发生的重要因素。

2. 细胞衰老影响肿瘤的生长另一方面,细胞衰老还可能影响肿瘤的发展过程。

在早期肿瘤进展过程中,人体会通过抑制恶性细胞的增殖来防止其扩散。

细胞衰老过程中,某些细胞会自我摧毁,这也包括患有了癌症的细胞。

这种自我消亡的现象也被称为细胞凋亡。

细胞凋亡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阻止肿瘤的扩散和生长。

但是,一旦细胞的衰老状态发生了改变,抑癌机制也可能无法正常运作,导致癌症的恶性转移。

3. 细胞衰老如何参与治疗?最后,介绍一些目前的医学研究进展。

现有研究发现,超过100个的基因与细胞的衰老过程有关联。

而治疗带有恶性肿瘤的患者时,常常会受到化疗和放疗等方式的各种干扰。

因此需要通过改变细胞衰老过程,来提高肿瘤治疗水平。

研究人员采用的一种方法称为“克隆急救”,通过干细胞克隆的方式,可以避免患者一些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还能治疗ie癌症等恶性肿瘤,也有利于延长患者的生命。

然而,这种细胞再生的过程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验证其有效性。

最后,可以总结一下,细胞衰老和肿瘤的关系是复杂而微妙的。

一方面,细胞衰老可能是肿瘤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另一方面,如果能够利用细胞衰老的原理,开辟出更好的治疗方法,就有可能在遏制肿瘤生长的同时,让人体获得更好的健康。

细胞衰老与癌症相关的基因

细胞衰老与癌症相关的基因

细胞衰老与癌症相关的基因细胞衰老和癌症之间存在许多共同点,其中最明显的便是它们二者都涉及到基因的调控。

人们对于细胞衰老这一生物学现象十分感兴趣,因为细胞对于生命的延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比之下,癌症则是一种恶性肿瘤,它与细胞的异常增殖有关。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一些与细胞衰老和癌症相关的基因。

1. TP53TP53是人类基因组中最著名的基因之一。

它被认为是全球最常发生突变的基因之一,与多种癌症(如乳腺癌、结直肠癌和肺癌等)的发生有关。

此外,TP53还被认为是控制细胞衰老进程的一个基因。

这也就意味着,当TP53失活时,人体细胞就会不断地分裂,直至发展成一种恶性肿瘤。

2. BRCA1/2BRCA1和BRCA2基因是人体基因组中的两个重要的抑癌基因,它们的突变与多种癌症的发生有关,尤其是与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此外,BRCA1/2也被认为是调节细胞衰老的基因之一。

一些研究发现,当这两个基因的表达发生异常时,人体的细胞衰老进程就会出现问题,从而引发一系列的疾病。

3. RASRAS基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癌基因,它在多种癌症中发生突变。

此外,RAS还被认为是控制细胞衰老进程的重要因素。

当RAS表达异常时,人体的细胞就会失去正常的分裂调控,这将导致癌症的发生。

4. ATMATM基因是一个致癌基因的抑制基因,在它的表达出现异常时,人体就会失去对DNA的修复功能,从而增加癌症发生的风险。

同时,ATM也被认为是控制体细胞衰老的重要基因之一。

如果ATM基因的表达失衡,这将导致人体细胞过早地进入衰老阶段,增加出现疾病的风险。

5. FOXOFOXO基因是一类调节细胞周期的基因,除此之外,它还被认为是防止癌症和控制细胞衰老的重要基因之一。

大量的研究显示,当FOXO的表达出现问题时,人体细胞就会快速衰老,从而减缓细胞的生存时间。

总之,细胞衰老和癌症发生在人体细胞的不正常生长和分裂的过程中,其中某些基因的表达异常将对这一过程产生重大影响。

细胞自噬在衰老和肿瘤中的作用

细胞自噬在衰老和肿瘤中的作用

细胞自噬在衰老和肿瘤中的作用细胞自噬是一种细胞内部自我调节的过程,通过将细胞内部的有害物质和老化、损坏的细胞器、蛋白质等分解为基本的分子,在细胞内部提供能量和物质的循环利用。

在不同的生命阶段和生理状态下,细胞自噬起着不同的作用。

细胞自噬与衰老和肿瘤发生密切相关。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细胞自噬在衰老和肿瘤中的作用。

细胞自噬与细胞衰老的关系衰老是生物体的一种自然现象,与环境和遗传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

细胞的寿命是有限的,衰老是细胞寿命结束的一个过程。

细胞自噬与衰老密切相关,细胞自噬能够清除老化细胞器和衰老的细胞蛋白质,促进新陈代谢,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稳态和生理功能的平衡。

研究表明,细胞自噬能够减轻细胞衰老过程中累积的有害物质和蛋白聚集情况,降低细胞内氧化应激和线粒体功能受损的程度。

同时,细胞自噬还可以促进蛋白质合成和修复,提高细胞的抗衰老能力。

因此,对于促进细胞长寿和延缓衰老具有重要的作用。

细胞自噬与肿瘤的关系肿瘤是指细胞不受控制地增殖和扩散,形成新生物体的一种疾病。

细胞自噬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细胞自噬会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存活。

因为肿瘤细胞代谢旺盛,需要大量的营养和能量供应,细胞自噬提供了一种可行的途径。

此外,细胞自噬还能够清除随机产生的致癌物质和蛋白,降低细胞自发突变的可能性。

因此,适度的细胞自噬对于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转移有积极的作用。

然而,细胞自噬过度活跃也可能促进肿瘤细胞生长和扩散。

过度的自噬会导致储存蛋白的逆聚集,加速肿瘤细胞内涵小体的形成,进一步增加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存活。

同时,由于肿瘤细胞的变异和丧失控制,其对于细胞自噬的促进作用可能更为强烈。

因此,过度的细胞自噬可能会对肿瘤的治疗和预防造成一些影响。

结论细胞自噬在衰老和肿瘤中起着重要作用,在不同生理状态下有着不同的作用。

在衰老和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细胞自噬的合理调节可以对生命起到积极的作用。

因此,在未来的医学和临床应用中,细胞自噬会是一种强有力的治疗方案。

细胞衰老与肿瘤相关研究进展

细胞衰老与肿瘤相关研究进展

细胞衰老与肿瘤相关研究进展
王新苗;李杰;曹璐畅;马心怡;倪宝毅;朱广辉
【期刊名称】《现代肿瘤医学》
【年(卷),期】2024(32)3
【摘要】衰老是一种持久的、不可逆的生长停滞状态,往往伴随着形态结构的改变、功能的减退以及衰老相关表型的分泌。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细胞衰老与肿
瘤进展密切相关。

本文就细胞衰老与肿瘤的关系,以及通过调控衰老治疗肿瘤的相
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总页数】5页(P548-552)
【作者】王新苗;李杰;曹璐畅;马心怡;倪宝毅;朱广辉
【作者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肿瘤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0
【相关文献】
1.p16INK4a/p14ARF基因在细胞衰老和肿瘤抑制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2.药物影响细胞衰老及抗肿瘤疗效的机制研究进展
3.细胞衰老在肿瘤治疗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4.
肿瘤细胞衰老及相关治疗的研究进展5.细胞衰老与肿瘤生物学行为关系的研究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胞衰老与肿瘤的发生的研究进展
广东药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检验与检疫15 戚嘉铭
【摘要】近几年,细胞衰老成为一种针对癌细胞永久性生长的治疗肿瘤新途径,一直是细胞生物学家的研究重点。

研究发现,细胞衰老可以作为阻碍癌细胞致癌的抑制机制。

原因在于癌基因诱导具有双向性,癌基因的活化可以诱导细胞衰老。

但研究发现,细胞衰老同样可能促使癌细胞的增值。

【关键词】细胞衰老肿瘤癌细胞
细胞衰老是生物体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永久性生长抑制现象,能够防止老化的或非正常细胞的进一步生长,对抗细胞的无限增殖能力而对机体起到保护作用。

因此,死亡的细胞衰老与无限增殖的癌细胞一直都是细胞生物学家们致力研究的重点。

本文主要是描述探究决定细胞走向衰老还是转为癌细胞的因素的相关研究进展。

1、细胞衰老:一种阻碍癌细胞致癌的机制
在多种衰老细胞中,某些抑癌基因的过表达会引起细胞进入衰老程序,细胞绕过衰老途径是其永生化及癌变的必要条件,因而细胞复制性衰老是抑制肿瘤的一种可能机制.这样对衰老细胞的研究将为肿瘤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提供新的策略[12]。

细胞衰老是人体防癌的机制之一,研究细胞衰老对于抗肿瘤是很有意义的,同时为打开抗肿瘤药物治疗和新药的研发提供了依据。

1961年,Hayflick在体外培养成纤维细胞的研究中发现,正常二倍体细胞在体外条件下增殖分裂50~70代即进入一种衰老的状态,无法进一步传代培养,但仍然存活.正常的动物细胞无论是在体内生长还是在体外生长,其分裂次数总存在一个"极限值",此值被称为"Hayflick"极限,亦称最大分裂次数[11].研究表明,恶性肿瘤细胞系会发生自发性老化,其程度与细胞系种类有关.短期饥饿培养会明显增加老化细胞所占的比率,提示饥饿诱发细胞老化可能是抗肿瘤治疗的又一快速、简单且有效的途径[13]。

2、癌基因诱导的双向性
在人部分的肿瘤中都发现有癌基因的活化,癌基因的活化被认为是导致肿瘤发生的重要原因。

然而,在野生型细胞内,癌基因的活化可以诱导细胞衰老,称为癌基因诱导的细胞衰老(oncogene-induced senescence, OIS)[1]。

癌基因诱导的衰老( OIS)是指癌基因突变所产生的异常增殖信号,通过MAPK和PI3 K信号通路,使细胞处于生长停
滞的状态,抑制细胞增殖。

它的发生机制与异染色质的形成以及DNA 损伤检测点反应的作用相关。

衰老相关的卜半乳糖昔酶和异染色质灶是OIS的标记[2]。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p16INK4a-pRb(视网膜母细胞瘤抗癌蛋白)和p14A RF-p53这2条途径的活化与细胞衰老的启动和调节过程密切相关[3],而使Bmi-1沉默可以促使肿瘤细胞发生衰老,细胞衰老目前被认
为是体内抵抗肿瘤发生的机制之一。

在许多肿瘤中存在Bmi-1基因高表达,其广泛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

Bmi-1调控机制主要通过下调p16Ink4a和调节Akt/PKB通路发挥作用[4]。

研究发现,干扰Bmi-1可以通过降低Akt/PKB活性和上调P16INK4a蛋白表达,促进肿瘤细胞衰老并减弱肿瘤细胞的增殖能力[9]。

3、从中医哀老理论认识细胞哀老与肿瘤
细胞衰老与肿瘤有着密切的关系。

肿瘤细胞往往因具有衰老障碍而表现出无限增殖的能力,恢复肿瘤细胞的衰老通路是肿瘤治疗的一个很有前途的研究方向。

中医“脾肾虚衰致衰老”的衰老理论对细胞衰老的研究及诱导细胞凋亡与衰老等相关研究具有潜在的意义和作用。

研究发现发现,益气健脾中药复方康莱特能明显阻止癌症恶病质小鼠体重下降,增加其摄食量,延长生存期[5]。

同时,对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中医益气健脾与西医甲地孕酮联合治疗,可有效改善癌症恶病质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状态,减轻患者疼痛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8]。

结合肿瘤细胞衰老以及中药临床防癌抗癌的特性,研究人员推测其可能与肿瘤细胞衰老相关[5]。

研究发现,补肾可以影响m 3s 细胞衰老的进程,并与细胞衰老相关基因TP53、CDKN1a (p21WA F-1/C ip l)、CDKN2a(p16in k4h)转录与表达相关[6];藤龙补中汤可促进LS-174-T细胞衰老,并可能与促进p21WAF1/CIP1、p16等基因的表达,以及抑制RB磷酸化相关[7];这与中医“脾肾虚衰至衰老”的基本观点相符。

4、细胞衰老的两重性
细胞衰老是根据永久性细胞周期阻滞而定义的.普遍认为,细胞衰老具有保护机体避免癌变的进化优势。

然而,间质细胞的衰老却可以显著加快上皮肿瘤的发生,这种促瘤效应很可能是由衰老成纤维细胞激活的炎症网络造成的[10]。

再例如在乳腺癌细胞中过表达caveolin-1会造成肿瘤细胞的衰老,而在正常的成纤维细胞中表达caveolin-1后,诱导成纤维细胞的衰老,同时分泌一些蛋白刺激周围肿瘤细胞的增殖[15]。

对该调节机制的深入了解,可为研究细胞衰老在肿瘤发生中的作
用提供理论基础,同时也可为肿瘤的治疗提供新思路[10]。

【总结】总的来说细胞衰老一方面有效的防治了细胞因DNA损伤或癌基因所造成的细胞生长失控和癌变,是一种主要的肿瘤抑制机制。

另一方面,衰老细胞可刺激邻近的转化细胞的增殖和癌变[14]。

【参考文献】
[1]司晓宇,罗瑛。

衰老或肿瘤:癌基因诱导的双向性[J]。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09, 36(12)
[2]赵玲,卢朝辉,陈杰。

癌基因诱导的细胞衰老[J]。

基础医学与临床,2009, 29(1)
[3]王芳,关云谦。

p16INK4a/p14ARF基因在细胞衰老和肿瘤抑制中
的作用研究进展[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1, 32(1)
[4]张晓伟,郭伟剑。

Bmi-1基因在肿瘤细胞衰老和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J]。

国际肿瘤学杂志,2009, 36(5)
[5]崔丽花。

从中医衰老理论认识细胞衰老与肿瘤[J]。

Jili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0,030(009)
[6]胡兵,沈克平,安红梅。

细胞衰老与肿瘤治疗及中医肾理论[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8, 15(5)
[7]胡兵,沈克平,安红梅,等。

藤龙补中汤促结肠癌LS-174-T细胞衰老及其机制[J]。

中西医结合学报,2010, 08(11)
[8]陈晓辉。

浅论益气健脾在中医肿瘤治疗中的作用[J]。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3, 23(8)
[9]张晓伟,秦薇,郭伟剑,等。

Bmi-1基因对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及机制[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9, 17(14)
[10]谷圣美,WU Jiong,YANG Gong。

间质细胞衰老诱导上皮细胞癌变的研究进展[J]。

中国癌症杂志,2012, 22(1)
[11]沈陈军,刘晓平。

细胞衰老机制与肿瘤抑制[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 25(23)
[12]王宏兰,赵春华。

细胞衰老机制与肿瘤抑制[J]。

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2006, 27(3)
[13]朱瑾,范林妮,王璐。

恶性肿瘤细胞系自发性老化的研究[J]。

肿瘤,2010, 30(3)
[14]丛羽生,白琳,邓晓丽。

细胞衰老在肿瘤发生和肿瘤治疗中的作用[J]。

老年医学与保健,2010, 16(6)
[15]Bartholomew JN, Volonte D, Galbiati F. Caveolin-1 regulates the antagonistic pleiotropic properties of cellular senescence through a novel Mdm2/p53-mediated pathway [J]. Cancer Res, 2009, 69 (7): 2878-288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