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谭纶传》阅读训练及答案译文
文言文专题训练
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郭宗皋,字君弼,福山人。
嘉靖八年进士。
摧御史。
十二年十月,星陨如雨。
未几,哀冲太子薨,大同兵乱。
宗皋劝帝惇崇宽厚,察纳忠言,勿专以严明为治。
帝大怒,下诏狱,杖四十释之。
历按苏、松、顺天。
会廷推保定巡抚刘夔还理院事,宗皋论夔尝荐大学士李时子,谄媚无行,不任风纪,坐夺俸两月。
二十三年十月,寇入万全右卫,抵广昌,列营四十里顺天巡抚朱方下狱,擢宗皋右佥都御史代之,寇已去。
宗皋言:“密云最要害,宜宿重兵。
乞敕马兰、太平、燕河三屯岁发千人,以五月赴密云,有警则总兵官自将赴援。
居庸、白杨,地要兵弱,遇警必待部奏,不能及事。
请预拟借调之法,令建昌三屯军,平时则协助密云,,京营岁发五军诣蓟镇防秋。
宗皋请罢三军,以其犒军银充本镇募兵费。
又请发修边余银,增筑燕河营、古北口。
帝疑有侵冒,令罢归听勘。
既而事得白。
寻进兵部右侍郎,总督宣、大、山西军务。
俺答三万骑犯万全左卫,总兵官陈凤、副总兵林椿与战鷂儿岭,杀伤相当。
宗皋坐夺俸。
明年再犯大同,总兵官张达及椿皆战死,宗皋与巡抚陈燿坐夺俸。
给事中唐禹追论死事状,因言全军悉陷,乃数十年未有之大衄。
帝乃逮宗皋及燿,各杖一百,燿遂死,宗皋戍陕西靖虏卫。
隆庆改元,从戍所起刑部右侍郎,改兵部,协理戎政。
旋进南京右都御史,就改兵部尚书参赞机务。
给事中庄国祯劾宗皋衰庸,宗皋亦自以年老求去,诏许之。
万历中,再存问,岁给癝隶。
十六年,宗皋年九十,又遣行人存问。
是年卒。
贈大子太保,谥康介。
(选自《明史·郭宗皋传》,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加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久之/宗皋闻敌骑四十万欲分道/入奏调京营/山东/河南兵为援/已竟无实/坐夺俸一年B.久之/宗皋闻敌骑四十万欲分道/入奏调京营/山东/河南兵为援已/竟无实/坐夺俸一年C.久之/宗皋闻敌骑四十万欲分道入/奏调京营/山东/河南兵为援/已竟无实/坐夺俸一年D.久之/宗皋闻敌骑四十万欲分道入/奏调京营/山东/河南兵为援已/竟无实/坐夺俸一年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诏狱,奉皇帝命令拘捕犯人的监狱。
2020-2021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文言文阅读(含答案)
2020-2021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含答案)一、高中文言文试题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华谭,字令思,广陵人也。
父谞,吴黄门郎。
谭期岁而孤,母年十八,便守节鞠养,勤劳备至。
及长,好学不倦,爽慧有口辩,为邻里所重。
刺史周浚引为从事史,爱其才器,待以宾友之礼。
太康中,刺史嵇绍举谭秀才。
谭至洛阳,武帝亲策之。
时九州秀孝策无逮谭者。
谭素以才学为东土所推。
同郡刘颂时为廷尉,见之叹息曰:“不悟乡里乃有如此才也!”寻除郎中,迁太子舍人。
以母忧去职。
服阙,为鄄城令,过濮水,作(庄子赞》以示功曹。
而延掾张延为作答教,其文甚美。
谭异而荐之,遂见升擢。
及谭为庐江内史,延已为淮陵太宁。
又举寒族周访为孝廉,访果立功名,时以谭为知人。
永宁初,出为郏令。
于时兵乱之后,境内饥馑,谭倾心抚恤,甚有政绩。
迁绥远将军。
时石冰之党陆珪等屯据诸县,谭遣司马褚敦讨平之。
又遣别军击冰都督盂徐,荻其骁率。
以功封都亭候,食邑千户,赐绢千匹。
陈敏之乱,吴士多为其所遇。
顾荣先受敏官,而潜谋图之。
谭不悟荣旨,露檄运近,极言其非,由此为荣所怨。
又在郡政严,而与上司多忤。
扬州刺史刘陶素与谭不善,因法收谭,下寿阳狱。
周馥与谭素相亲善,理而出之。
建武初,授秘书监,固让不拜。
自负宿名,但怏怏不得志。
时晋陵朱凤、吴郡吴震并学行清修,老而未调,谭皆荐为著作佐郎。
或问谭曰:“谚言人之相去如九牛毛宁有此理乎谭对曰昔许由巢父让天子之贵市道小人争半钱之利此之相去何啻九牛毛也闻者称善。
卒于家。
赠光禄大夫,谥曰胡。
(节选自《晋书·华谭传》(1)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谚言人之相/去如九牛毛/宁有此理乎/谭对曰/昔许由、巢父让天子之贵/市道小人争半钱之利/此之相去何/啻九牛毛也/B. 谚言人之相去/如九牛毛/宁有此理乎/谭对曰/昔许由、巢父让天子之贵/市道小人争半钱之利/此之相去/何啻九牛毛也/C. 谚言人之相/去如九牛毛/宁有此理乎/谭对曰/昔许由、巢父让天子之贵/市道小人争半钱之利/此之相去何/啻九牛毛也/D. 谚言人之相去/如九牛毛宁/有此理乎/谭对曰/昔许由、巢父让天子之/贵市道小人争半钱之利/此之相去/何啻九牛毛也(2)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秀孝:秀才与孝廉的并称。
《明史·彭伦传》阅读训练及答案参考译文
《明史·彭伦传》阅读训练及答案参考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 13 题。
彭伦,初职为湖广永定卫指挥使,累功至都指挥同知。
成化初,从赵辅平大藤峡贼。
进都指挥使守备贵州清浪诸处讨破茅坪铜鼓叛苗贼掠乾溪伦讨之贼还所掠与盟而退伦以贼入时,道邛水诸寨,不即邀遏,乃下令,贼入境能生致者予重赏,纵者置诸法。
由是诸司各约所属,凡生苗轶入,即擒之,送帐下者累累。
明年,充右参将,仍镇清浪。
益尽心边计,戎事毕举。
妖贼石全州潜入绞洞,煽动古州苗,洪江、甘篆诸苗咸应之。
伦遣兵截擒,并搜获其妻子。
诸苗将攻镇远,伦大败之,斩首及堕崖死者无算。
无何,邛水十四寨苗纠洪江生苗为逆。
伦分五哨往,甫行,雨如注,伦曰"贼不虞我,急趋之,可得志也。
"竞进夹攻,絷其魁,俘斩余党。
贼尽平。
靖州苗乱,湖广总兵官李震檄伦会讨。
军至邛水江,诸熟苗惊,欲窜。
伦与金事李晃计曰"苗窜必助贼",乃急抚定之。
又缘道降天堂、小坪诸苗。
既抵靖州,伦将右哨,出贼背布营。
贼走据高山,伦军仰攻之,贼败走。
遂渡江,捣其巢,大获。
乘胜攻白崖塘。
崖高万仞,下临深渊,称绝险。
伦会左哨同进,得径路。
夜登,贼仓皇溃。
追斩二千余级,俘获如之,尽夷其寨。
初,臻、剖、六洞苗侵熟苗田,不输赋,又不供驿马,有司莫敢问。
伦遣人谕之,顿首请如制。
录功,进都督金事。
久之,御史邓库勘事贵州,总兵官吴经等皆被劾,独荐伦智谋老成。
弘治初,经论罢,即以伦代。
伦用师,先计后战,故多功。
四年,以老致仕。
卒,予恤如制。
(节选自《明史·彭伦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A.进都指挥使/守备贵州/清浪诸处讨破茅坪/铜鼓叛苗/贼掠乾溪/伦讨之贼/还所掠/与盟而退/B.进都指挥使/守备贵州清浪诸处/讨破茅坪/铜鼓叛苗/贼掠乾溪/伦讨之/贼还/所掠与盟而退/C.进都指挥使/守备贵州清浪诸处/讨破茅坪/铜鼓叛苗/贼掠乾溪/伦讨之/贼还所掠/与盟而退/D.进都指挥使/守备贵州/清浪诸处讨破茅坪/铜鼓叛苗/贼掠乾溪/伦讨之贼还/所掠与/盟而退/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成化,是年号。
高三语文每日一练57(附答案)
高三语文每日一练5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
谭纶,字子理,宜黄人。
嘉靖二十三年进士。
历职方郎中,迁台州知府。
纶沉毅知兵。
时东南倭患已四年,朝议练乡兵御贼。
纶亦练千人,立束伍法,自裨将以下节节相制,进止齐一,未久即成精锐。
倭犯栅浦,纶自将击之,三战三捷。
加右参政,会忧去。
以尚书杨博荐起,复将浙兵,讨贼林朝曦。
朝曦者,大盗张琏余党也。
琏既灭朝曦据巢不下出攻程乡知县余甫宰严兵待而遣主薄梁维栋入贼中谕散其党朝曦穷弃巢走纶及广东兵追擒之。
寻改官福建,乞终制去。
四十二年春,再起纶。
道擢右佥都御史,巡抚福建。
倭屯崎头城,都指挥欧阳深搏战中伏死,倭遂据平海卫,陷政和、寿宁,各扼海道为归计。
纶环栅断路,贼不得去,移营诸林。
令参将戚继光以中军薄贼垒,总兵官刘显、俞大猷将左、右军继之,大破贼,复一府二县。
诏加右副都御史。
纶以延、建、汀、邵间残破甚,请缓征蠲赋。
又考旧制,建水砦五,扼海口,荐继光为总兵官以镇守之,广东境内悉定。
纶上疏请复行服,世宗许之。
迨南寇略平,而边患方未已。
隆庆元年,诏征纶还部,进左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督蓟、辽、保定军务。
纶相度边隘冲缓,道里远近,分蓟镇为十二路,路置一小将,总立三营。
诸将以时训练,互为掎角,节制详明。
是岁秋,蓟、昌无警。
异时调陕西、河间、正定兵防秋,至是悉罢。
纶初至,按行塞上,谓将佐曰:“秣马厉兵,角胜负呼吸者,宜于南;坚壁清野,坐制侵轶者,宜于北。
”遂与继光图上方略,筑敌台三千,起居庸至山海,控守要害。
纶召入为右都御史兼兵部左侍郎,协理戎政。
会台工成,益募浙兵九千余守之。
边备大饬,敌不敢入犯。
以功进兵部尚书兼右都御史,协理如故。
其冬,予告归。
神宗即位,起兵部尚书。
万历初,加太子少保。
给事中雒遵劾纶不称职。
纶三疏乞罢,优诏留之。
五年卒官。
赠太子太保,谥襄敏。
纶终始兵事垂三十年,与继光共事齐名,称“谭、戚”。
(节选自《明史·谭纶传》,有删改)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琏既灭/朝曦据巢不下/出攻程乡/知县余甫宰严兵待/而遣主簿梁维栋入贼中/谕散其党/朝曦穷/弃巢走/B.琏既灭/朝曦据巢不下/出攻程乡/知县余甫宰严兵/待而遣主簿梁维栋入贼中/谕散其党/朝曦穷/弃巢走/C.琏既灭/朝曦据巢不下/出攻程乡/知县余甫宰严兵待/而遣主簿梁维栋/入贼中谕散/其党朝曦穷/弃巢走/D.琏既灭/朝曦据巢/不下出攻程乡/知县余甫宰严兵待/而遣主簿梁维栋入贼中/谕散其党/朝曦穷/弃巢走/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谭纶运筹帷握,深谙兵法。
最新整理最新整理明史罗伦传文言文阅读原文附答案参考
明史罗伦传文言文阅读原文附答案参考罗伦注,字彝正,吉安永丰人。
家贫樵牧,挟书诵不辍。
及为诸生,志圣贤学,尝曰:举业非能坏人,人自坏之耳。
知府张瑄悯其贫,周之粟,谢不受。
居父母丧,逾大祥,始食盐酪。
成化二年,廷试,对策万余言。
直斥时弊,名震都下。
擢进士第一,授翰林修撰。
逾二月,大学士李贤奔丧毕,奉诏还朝。
伦诣贤沮之,不听。
乃上疏曰:臣窃谓贤大臣,起复大事,纲常风化系焉,不可不慎。
在礼子有父母之丧君三年不呼其门愿陛下断自圣衷许贤归家持服朝廷端则天下一大臣法则群臣效人伦由是明风俗由是厚矣。
疏入,谪福建市舶司副提举。
御史陈选疏救,不报。
御史杨琅复申救,帝切责之。
尚书王翱以文彦博救唐介事讽贤,贤曰:潞公市恩,归怨朝廷,吾不可以效之。
伦至泉,有司率诸生从之。
在公余聚众收徒,讲学郡北净真观。
时巡抚御使朱公贤奏请迁福之柏衙,制从之。
提举罗公伦云:衙门设立自有其地;迁移亦有其数。
盖以柏衙僻陋,非可设之地;岁数未穷,非可迁之时。
遂寝其事。
成化三年,贤卒。
明年,以学士商辂言召复原职,改南京。
居二年,引疾归,遂不复出。
以金牛山人迹不至,筑室著书其中,四方从学者甚众。
十四年卒,年四十八。
嘉靖初,从御史唐龙请,追赠左春坊谕德,谥文毅。
学者称一峰先生。
嘉靖八年,巡按御使聂豹、提学副使郭持平、知府顾可久、通判李文、推官徐炤改净真观地建一峰书院,祀市舶司提举罗文毅公伦。
(节选自《明史罗伦传》,有删改)注:罗伦,明代理学家、状元,晚年隐于家乡金牛山授徒讲学,开明代书院会讲之先声。
《明史·罗伦传》文言文阅读题目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礼/子有父母之/丧君三年不呼其门/愿陛下断自圣衷/许贤归家持服/朝廷端则天下一/大臣法则群臣效人伦/由是明/风俗由是厚矣B.在礼/子有父母之丧/君三年不呼其门/愿陛下断自圣衷/许贤归家持服/朝廷端则天下一/大臣法则群臣效人伦/由是明/风俗由是厚矣C.在礼/子有父母之丧/君三年不呼其门/愿陛下断自圣衷/许贤归家持服/朝廷端则天下一/大臣法则群臣效/人伦由是明/风俗由是厚矣D.在礼/子有父母之/丧君三年不呼其门/愿陛下断自圣衷/许贤归家持服/朝廷端则天下一/大臣法则群臣效/人伦由是明/风俗由是厚矣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居父母丧,是指古人在父母或祖父母等直系长辈去世后,子女按礼守丧三年,任官者须离职守丧。
统编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练习题(附答案)
统编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练习题(附答案)一、高中文言文试题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华谭,字令思,广陵人也。
父谞,吴黄门郎。
谭期岁而孤,母年十八,便守节鞠养,勤劳备至。
及长,好学不倦,爽慧有口辩,为邻里所重。
刺史周浚引为从事史,爱其才器,待以宾友之礼。
太康中,刺史嵇绍举谭秀才。
谭至洛阳,武帝亲策之。
时九州秀孝策无逮谭者。
谭素以才学为东土所推。
同郡刘颂时为廷尉,见之叹息曰:“不悟乡里乃有如此才也!”寻除郎中,迁太子舍人。
以母忧去职。
服阙,为鄄城令,过濮水,作(庄子赞》以示功曹。
而延掾张延为作答教,其文甚美。
谭异而荐之,遂见升擢。
及谭为庐江内史,延已为淮陵太宁。
又举寒族周访为孝廉,访果立功名,时以谭为知人。
永宁初,出为郏令。
于时兵乱之后,境内饥馑,谭倾心抚恤,甚有政绩。
迁绥远将军。
时石冰之党陆珪等屯据诸县,谭遣司马褚敦讨平之。
又遣别军击冰都督盂徐,荻其骁率。
以功封都亭候,食邑千户,赐绢千匹。
陈敏之乱,吴士多为其所遇。
顾荣先受敏官,而潜谋图之。
谭不悟荣旨,露檄运近,极言其非,由此为荣所怨。
又在郡政严,而与上司多忤。
扬州刺史刘陶素与谭不善,因法收谭,下寿阳狱。
周馥与谭素相亲善,理而出之。
建武初,授秘书监,固让不拜。
自负宿名,但怏怏不得志。
时晋陵朱凤、吴郡吴震并学行清修,老而未调,谭皆荐为著作佐郎。
或问谭曰:“谚言人之相去如九牛毛宁有此理乎谭对曰昔许由巢父让天子之贵市道小人争半钱之利此之相去何啻九牛毛也闻者称善。
卒于家。
赠光禄大夫,谥曰胡。
(节选自《晋书·华谭传》(1)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谚言人之相/去如九牛毛/宁有此理乎/谭对曰/昔许由、巢父让天子之贵/市道小人争半钱之利/此之相去何/啻九牛毛也/B. 谚言人之相去/如九牛毛/宁有此理乎/谭对曰/昔许由、巢父让天子之贵/市道小人争半钱之利/此之相去/何啻九牛毛也/C. 谚言人之相/去如九牛毛/宁有此理乎/谭对曰/昔许由、巢父让天子之贵/市道小人争半钱之利/此之相去何/啻九牛毛也/D. 谚言人之相去/如九牛毛宁/有此理乎/谭对曰/昔许由、巢父让天子之/贵市道小人争半钱之利/此之相去/何啻九牛毛也(2)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秀孝:秀才与孝廉的并称。
中考语文模拟分项汇编专题13 文言文阅读(含答案解析)
专题13 文言文阅读一、(2016届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第二中学九年级上学期五校协作12月月考)阅读文言文,完成第10-13题。
(17分)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①而啜其醨②?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③,受物之汶汶④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⑤乎!”乃作《怀沙》之赋。
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
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史记·屈原列传》(节选)注释:①糟:酒渣。
②醨(lí):薄酒。
③察察:洁白的样子。
④汶(mén)汶:浑浊的样子。
⑤温蠖(huò):尘滓重积的样子。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1)被发行吟泽畔()(2)举世混浊而我独清()(3)屈原既死之后()(4)其后楚日以削()11、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渔父见而问之曰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B.众人皆醉而我独醒而吾以捕蛇独存(《捕蛇者说》)C.皆好辞而以赋见称不以物喜(《岳阳楼记》)D.数十年竟为秦所灭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12、翻译下列句子。
(6分)(1)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曹刿论战》)(3)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
(《捕蛇者说》)13、屈原被流放的原因是(用原句回答)。
(2分)屈原投江的原因是(用自己的话回答)。
(2分)【答案】10、(1)同“披”,披散(2)全(3)已经(4)一天天地(每词1分,共4分)11、B (3分)12、(1)但他们都效法屈原辞令委婉含蓄的一面,始终不敢直言进谏。
“华谭,字令思,广陵人也”阅读答案及翻译
“华谭,字令思,广陵人也”阅读答案及翻译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华谭,字令思,广陵人也。
太康中,刺史嵇绍举谭秀才。
同郡刘颂时为廷尉,见之叹息曰:“不悟乡里乃有如此才也!”博士王济于众中嘲之曰:“五府初开,群公辟命,采英奇于仄陋,拔贤俊于岩穴。
君吴、楚之人,亡国之余,有何秀异而应斯举?”谭答曰:“秀异固产于方外,不出于中城也。
是以明珠文贝,生于江、郁之滨;夜光之璞,出乎荆、蓝之下。
故以人求之,文王生于东夷、大禹生于西羌。
子弗闻乎?昔武王克商,迁殷颂民于洛邑,诸君得非其苗裔乎?”济又曰:“夫危而不持,颠而不扶,至于君臣失位,国亡无主,凡在冠带,将何所取哉!”答曰:“吁!存亡有运,兴衰有期,天之所废、人不能支。
徐偃修仁义而失国,仲尼逐鲁而逼齐,段干偃息而成名,谅否泰有时,曷人力之所能哉!”济甚礼之。
寻除郎中,迁太子舍人、本国中正。
以母忧去职。
服阕,为鄄城令,过濮水,作《庄子赞》以示功曹。
而廷掾张延为作答教,其文甚美。
谭异而荐之,遂见升擢。
及谭为庐江,延巳为淮陵太守。
又举寒族周访为孝廉,访果立功名,时以谭为知人。
寻除尚书郎。
永宁初出为郏令于时兵乱之后境内饥馑谭倾心抚恤司徒王戎闻而善之出谷三百斛以助之谭甚有政绩再迁庐江内史加绥远将军时石冰之党陆圭等屯据诸县,谭遣司马褚敦讨平之。
又遣别军击冰都督孟徐,获其骁率。
以功封都亭侯,食邑千户,赐绢千匹。
又在郡政严,而与上司多忤。
扬州刺史刘陶素与谭不善,因法收谭,下寿阳狱。
镇东将军周馥与谭素相亲善,理而出之。
后为纪瞻所荐,而为顾荣所止遏,遂数年不得调。
(节选自《晋书·华谭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永宁初/出为郏令/于时兵乱/之后境内饥馑/谭倾心抚恤/司徒王我闻而普之/出谷三百斛以助之/谭其有的绩/再迁庐江内史/加绥远将军/B.永宁初/出为郏令/于时兵乱/之后境内饥馑/谭倾心抚恤/司徒王戎闻而善之/出谷三百斛以助之/谭其有政绩/再迁庐江内史加绥远将军/C.永宁初/出为郏令/于时兵乱之后/境内饥馑/谭倾心抚恤/司徒王戎闻而善之/出谷三百斛以助之/谭甚有政绩/再迁庐江内史/加绥远将军/D.永宁初/出为郏令/于时兵乱之后/境内饥馑/谭倾心抚恤/司徒王戎闻而善之/出谷三百斛以助之/谭甚有政绩/再迁庐江内史加绥远将军/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岩穴,山洞,代指隐士居所。
【古诗文阅读】《明史胡传》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
【古诗文阅读】《明史胡传》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古诗文阅读】《明史?胡?传》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19分)胡?,字源洁,武进人。
生而红肿,弥月实乃白。
建文二年举进士,授兵科郎中。
永乐元年迁户科都郎中。
惠帝之暴卒火,或言遁回去,诸旧臣多从者,帝疑之。
五年遣?不下行天下州郡乡邑,隐察建文帝恩在。
二十一年还朝,驰谒帝于宣府。
帝已睡觉,言?至,饣招入。
?虏以所闻对,甘露水四锣何往。
先?未至,传言建文帝涧村回去,帝分遣队内臣郑和数辈浮海下西洋,至是疑始弘教。
皇太子监国南京,汉王为飞语谤太子。
帝改为?官南京,因命廉之。
?至,墨疏驰上监国七事,言圣明孝谨并无他,帝悦。
仁宗继位,拜为行及在礼部侍郎。
转回太子宾客,并任南京国子太常。
宣宗继位,仍迁于礼部左侍郎。
汉王反,与杨荣等盛赞亲征。
事平,赉予甚薄。
时国用渐广,虑度两支严重不足。
蠲租房诏下,辄沮格。
尝曲宴?及杨士奇、夏原吉、蹇义,曰:“海内无虞,卿等四人力也。
”英宗继位诏节冗费?因奏减至T5800物又言军旗营求差派因而扰民宜辞之皆报可正统九年年七十乞辞官不许英宗北狩,群臣聚哭于朝,有议南迁者。
?曰:“文皇定陵寝于此,示子孙以不拔之计也。
”与侍郎于谦合,中外始有固志。
景帝即位,进太子太傅。
王文恶林聪,文致其罪,欲杀之。
不敢署,遂称疾,数日不朝。
帝并使兴安问疾。
对曰:“老臣本无疾,闻欲杀林聪,殊惊悸耳。
”聪由是得释。
英宗复位,力疾入朝,遂求去。
赐玺书、白金、楮币、袭衣,给驿,官其一子锦衣。
?历事六朝,垂六十年,中外称耆德。
卒,年八十九。
赠太保,谥忠安。
?节俭宽厚,喜怒不形于色,能以身下人。
(Lizier《明史?胡?传》,存有删减)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英宗继位/诏节冗费/?因奏减至/T5800物又言军旗营求差派/因而扰民/宜辞之/皆报可/正统九年/年七十/乞辞官/不许/b.英宗即位/诏节冗费/?因奏减上供物/又言军旗营求/差遣因而扰民/宜罢之/皆报可/正统九年/年七十/乞致仕/不许/c.英宗继位/诏节冗费/?因奏减至/T5800物又言军旗/营求差派/因而扰民/宜辞之/皆报可/正统九年/年七十/乞辞官/不许/d.英宗即位/诏节冗费/?因奏减上供物/又言军旗营求差遣/因而扰民/宜罢之/皆报可/正统九年/年七十/乞致仕/不许/解析:挑选d 答疑断句题,一必须特别注意维持句子的整体性;二要特别注意句子大意,不死板断句;三要特别注意文言特定句式和紧固结构,例如倒装句、省略句等。
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3期)专题12 文言文阅读(课外)(含解析)
专题12 文言文阅读(课外)一、【2018年中考广西梧州卷】:课外文言文阅读卫南之战泽①兵进至卫南,度将孤兵寡,不深入不能成功.先驱云②前有敌营,泽挥众直前与战,败之.转战而东,敌益生兵③至.王孝忠战死,前后皆敌垒.泽下令曰:“今日进退等死,不可不从死中求生.”士卒知必死无不一当百斩首数千级金人大败,退却数十余里.泽计敌众十余倍于我,今一战而出其不意,势必复来.使悉其铁骑夜袭吾军,则危矣.乃暮徙其军,金入夜至,得空营,大惊,自是惮泽,不敢复出兵.(选自《宋史》)【注释】:①泽:宗泽,南宋将领.②云:报告.③生兵:新兵.1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今日进退等.死()(2)泽计.敌众十余倍于我()17.用“/”线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三处)士卒知必死无不一当百斩首数千级金人大败18.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宗泽在卫南之战中取胜的原因.【答案】:16.(1)同样(2)考虑17.士卒知必死/无不一当百/斩首数千级/金人大败18.善于鼓舞士气,又能审时度势灵活用兵.【解析】:选自《宋史》作者:脱脱年代:元参考译文:宗泽领兵到达卫南,考虑到自己将孤兵少,不深入敌营不能取得成功.先锋官回报说前面有敌营,宗泽指挥士兵径直向前与敌人接战,将敌人打败.他又领兵向东转战,敌人不断派兵增援.王孝忠战死,前后都是敌人的营垒.宗泽下令说:“现在进退都是一死,我们不能不死里求生.”士兵知道总会一死,全都以一当百,斩杀敌人数千.金人大败,退却几十里.宗泽估计敌人比自己兵力强十多倍,今天一战而出其不意,他们势必会再来.假如金兵全部触动夜袭我军,就危险了.于是趁黑夜将军队转移.金人当晚到达,只剩下一座空营,非常惊恐,从此开始害怕宗泽,不敢再出兵了.16.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文言文中重点字词的解释,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只有对重点字知道总会一死,全都以一当百,斩杀敌人数千.金人大败”来划分即可.18.本题考查对文言文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通过具体事例分析人物的形象.从“度将孤兵寡,不深入不能成功”“泽计敌众十余倍于我,今一战而出其不意,势必复来”可以看出宗泽善于分析战情做出正确决策.从“下令日:‘今日进退等死,不可不从死中求生’”可以看出宗泽善于做战前动员.从“士卒知必死,无不一当百,斩首数千级”可以看出宗泽带领的军队骁勇善战、忠君爱国.二、【2018年中考黑龙江绥化卷】:阅读文言文《亭林先生》,回答后面小题.亭林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出门则以一骡二马捆书自随.遇边塞亭障,呼老兵诣道边酒垆,对坐痛饮.咨其风土,考其区域.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无所疑乃已.马上无事,辄据鞍默诵诸经注疏.遇故友若不相识,或颠坠崖谷,亦无悔也.精勤至此,宜所诣渊涵博大,莫与抗衡与!(节选自《清朝艺苑》)21.解释加点词语(1)必无所疑乃已. ___________ (2)若.与平生所闻不合 _________ 22.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只划一处)出门则以一骡二马捆书自随2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亭林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24.亭林先生哪些品质值得你学习?【答案】:21.(1)停止(2)如果22.出门/则以一骡二马捆书自随23.亭林先生(顾炎武)从小到老手都没下过书.24.亭林先生勤奋好学、注重实地考察、治学严谨、学习专注的品质值得我学习.【解析】:21.试题分析:要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在出24.试题分析:把握好文言文的人物精神品质,概括人物的性格的特点,我们可以分析具体事件,因为事件可以反映人物的品格;分析各种描写,因为通过描写可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如“自少至老手不释书,出门则以一骡二马捆书自随”的情节说明他勤奋好学.“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无所疑乃已”说明他治学严谨.“遇故友若不相识,或颠坠崖谷,亦无悔也”说明他学习专注.这些品质都值得我们学习.译文:亭林先生(顾炎武先生)从小到老手都没放下过书,出门就带一两匹驮着书的骡子或马随身.有时候到了边塞亭障,就找老兵到路边的小酒店一起畅饮,询问当地的风土人情和地理,如果和自己知道的不同,就翻开书详细的订正,一定到没有任何疑惑的程度为止.坐在马上空闲的时候,就跨着马鞍默默的背四书五经等经典和对它们的注释文.即使遇到亲朋好友就好像不认识,有的时候因为太专注而摔到山谷中,也不后悔.认真仔细到这个程度,他的学问博大精深,没有能与他相比的!三、【2018年中考湖北宜昌卷】:汉阴老父真性情一席箴言烁古今汉阴老父范晔汉阴老父者,不知何许人().桓帝延熹(1)中幸(2)竟陵过云梦临沔水百姓莫不观者,有老父独耕不辍.尚书郎南阳张温异.之,使问曰:‘人皆来观,老父独不辍,何耶?’老父笑而不对.温下道百步,自与言.老父曰:“我野人()!不达斯.语.请问天下乱(3)而立天子邪?理(4)而立天子邪?立天子以父(5)天下邪?役(6)天下以奉.天子邪?昔圣王宰世,茅茨采椽(7),而万人以宁.今天子之君,劳人自纵,逸(8)游无忌,吾为子羞之,子何忍欲人观之()!”温大惭,问其姓名,不告而去.【注释】:(1)延熹:汉桓帝的年号.(2)幸:皇帝驾临.(3)乱:混乱.(4)理:治理.(5)父:像君父那样(关爱).(6)役:役使.(7)茅茨采椽:用茅草盖屋顶,用栎木作椽.(8)逸:放纵,放任.6.请结合语境,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阴(_____)异(_____)斯(_____)奉(_____)7.请将“耳”“乎”“也”三个语气助词准确还原到原文的括号内.A.不知何许人(______)B.我野人(_______)C.子何忍欲人观之(______)8.请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桓帝延熹中幸竟陵过云梦临沔水百姓莫不观者9.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今子之君,劳人自纵,逸游无忌,吾为子羞之.10.请从文中选择相应的动词,来概括文章的主要情节.皇帝(幸),百姓(_____)—►老父(耕),张溫(______)—►张溫(言),老父(______)—►张溫(惭),老父(______)11.文中汉阴老父的哪句话集中体现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政治主张?12.积累链接:无论是在朝为官,还是在野为民,我国古代儒家知识分子大都秉持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请默写出范仲淹《岳阳楼记》中表达这种人生态度的句子.【答案】:6.(1)南岸:水的南岸(2)认为……奇异;对……感到惊奇(3)这;这个(4)侍奉;奉养7.(1)A.也(2)B.耳(3)C.乎8.桓帝延熹中/幸竟陵/过云梦/临沔水/百姓莫不观者9.如今你的皇上劳役百姓,自我放纵,放任游乐,没有顾忌,我真为你(有这样的皇上)感到羞耻!10.(1).观(2)异(问)(3)曰(对(4)去11.立天子以父天下邪?役天下以奉天子邪?1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解析】:6.试题分析:考查文言实词.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多古今异义词,如“异”:认为……奇异.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奉”与现代汉语的意思相同,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点睛:推断实词意思有下列方法:1.联想推断法.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因此,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联想有关成语中词语的含义来推断.2.结构推断法.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短语等对举的语言现象很多,在这些句子中,位置对称的词语往往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相对,词组短语也是如此.3.语法推断法.要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地位来推断词义.4.音形推断法.汉字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形声字、会意字.从形旁可推知字义.5.邻词推断法.运用同义复词偏义复词知识,借助邻近词语含义推断,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7.试题分析:考查文言虚词.掌握了文言虚词的用法,解题就容易了.A项“也”用在句尾表示陈述语10.试题分析:概括文章的主要情节.要求从文中选择相应的动词.在准确理解词意、句意、段意的基础上,梳理各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题干要求提取动词.如可提取“百姓莫不观者”的“观”来填第一空.可提取“尚书郎南阳张温异之” 的“异”来填第一空等.要读懂题干所给的情节概括方式.11.试题分析:要想捕捉材料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提取重要信息的前提和基础.如体现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政治主张的一句话可提取汉阴老父的“立天子以父天下邪?役天下以奉天子邪?”作为答案.12.试题分析: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写题目,这种题目的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在朝廷里做高官就担忧他的百姓;不在朝廷做官就担忧他的君王.这句话表达了作者范仲淹忧国忧民的人生态度.译文:汉水南边(山北水南谓之阴)有一位老人家,不知道他的身份来历.汉桓帝在延熹年中,巡至竟陵,过了云梦泽,到达了沔水岸边,当地百姓没有不放下手上的事务而去围观的,只有这位老人家一个人继续不停地耕作.尚书郎南阳人张温感到很奇怪,使人去问那老人家说:「所有人都去围观,只有老先生你没有停下来,这是什麽原因呢?」老人家笑而不应.于是张温离开官道,走进田中百馀步,亲自和老先生对话.老人家说:「我只是一个山野草民,不明白这些说话.请问:是乱世需要皇帝在位呢,还是天下大治需要皇帝在位呢?皇帝的存在是要像父亲般关爱天下子民,还是奴役天下子民以供养皇帝呢?古时的圣贤治理国家,自己只是住在茅草树枝造成的房子,但天下万民却可以安稳地过日子.现在你们的皇帝,却劳师动?地放纵自己,没有任何顾忌地玩乐.我?你感到羞耻,你怎麽竟愿意叫别人都去观看呢?」张温感觉很惭愧.欲请教老人家的姓名,都没有说就走了.四、【2018年中考江苏苏州卷】: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后面小题.徐祯卿,字昌谷,吴县人.资颖特,家不蓄一书,而无所不通.自为诸生,已工诗歌.与里人唐寅善,寅言之沈周、杨循吉,由是知名. 举弘治十八年进士. 孝宗遣中使问祯卿与华亭陆深名,深遂得馆选,而祯卿以貌寝不与. 授大理左寺副,坐失囚,贬国子博士.祯卿少与祝允明、唐寅、文征明齐名,号“吴中四才子”.其为读,喜白居易、刘禹锡. 既登笫,与李梦阳、何景明游,悔其少作,改而趋汉、魏、盛唐,然故习犹在,梦阳讥其守而未化.祯卿体癯神清,诗熔炼精警,为吴中诗人之冠,年虽不永,名满士林.(节选自《明史》)【注】:沈周:明代绘画大师,吴门画派的创始人.杨循吉:与下文中的李梦阳、何景明、陆深同为明代文学家.馆选:被选任馆职,即入职翰林院.癯(qú)):瘦.5.下面哪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A.向祯卿与华亭陆深名./名.之者谁(《醉翁亭记》)B.与里人唐寅善./京中有善.口技者(《口技》)C.而祯卿以.貌寝不与/以.其境过清(《小石潭记》)D.与李梦阳、何景明游./又患无项师名人与游.(送东阳马生序)E.为吴中诗人之冠./朝服衣冠.(《邹忌讽齐王纳谏》)6.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资颖特,家不蓄一书,而无所不通.寅言之沈周、杨循吉,由是知名.7.根据选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徐祯卿成才的原因.【答案】:5.CD6.①(徐祯卿)天资出众,家中未藏一本书,却没有不通晓的(知识).②唐寅把他介绍给了沈周、杨循吉,(徐祯卿)因此出名.7.天资聪颖,与名士交游,饱读诗书,博采众长【解析】:选自:《明史》作者:张廷玉年代:清参考译文:徐祯卿,字昌谷,吴县人.天资特别聪敏,家未藏一书,但他却无所不通.自入学成为生员之后,已工于诗歌,与同乡唐寅友善,寅向沈周、杨循吉介绍了祯卿的才学,祯卿由此知名于世.弘治十八年(1505)中进士,孝宗派中使问祯卿与华亭陆深名,深于是得以入馆选 ,而祯卿因为相貌丑陋没能入选.授大理左寺副,因过失而被囚,贬为国子博士.祯卿年少时与祝允明、唐寅、文征明齐名,号称“吴中四才子”.其做诗,喜效法白居易、刘禹锡.登进士后,与李梦阳、何景明交游,悔其少年时之作,改而学汉、魏、盛唐的风格,然旧习仍在,梦阳讥笑他“守而未化”.祯卿,身体瘦弱,而思想明晰,其诗精练,为吴中诗人之冠,年寿虽不久,但名扬于知识界.5.本题考查文言文中的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点睛: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译出原文造句的特点.7.本题考查的是对原文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原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资颖特”说明天资聪颖.“与里人唐寅善”说明与名士交游.“喜白居易、刘禹锡. 既登笫,与李梦阳、何景明游,悔其少作,改而趋汉、魏、盛唐”说明饱读诗书,博采众长.五、【2018年中考江苏泰州卷】: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列小题.京师花木最古者,首给孤寺①.吕氏藤花,次则余家之青桐,皆数百年物也.……吕氏宅后售与高太守兆煌,又转售程主事振甲,藤今犹在,其架用梁栋之材,始能支拄.其阴覆厅事一院,其蔓旁引,又覆西偏书室一院.花时如紫云垂地,香气袭衣.慕堂②在日,或自宴客,或友人借宴客,觞咏殆无虚夕③.迄今四十馀④年,再到曾游,已非旧主,殊深邻笛之悲⑤.(节选自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有删减)【注】:①给孤寺:寺名.②慕堂:吕元龙,乾隆时举人,曾与作者同窗.③觞咏殆无虚夕:饮酒赋诗,几乎没有空过一个晚上.④馀:同“余”.⑤邻笛之悲:是哀念亡友的典故.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①皆.数百年物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藤今犹.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始.能支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其蔓旁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下列各句与例句中“其”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其架用梁栋之材,始能支拄A.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B.其真无马邪(《马说》)C.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幼时记趣》)D.而计其长曾不盈寸(《核舟记》)11.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次则余家之青桐12.翻译下列句子.(1)花时如紫云垂地,香气袭衣(2)浮光跃金,静影沉璧.(《岳阳楼记》13.《阅微草堂笔记》流露出作者对理想生存状态的追求,从选文可以看出纪昀追求怎样的生存状态?【答案】:9.(1)①皆:都是. (2)②犹:还(3)③始:才(4)④引:延伸10.B11.次/则/余家之青桐12.(1)藤花盛开时,犹如紫色的云彩垂落于地面,花的香气冲到了衣服上.(2)浮在水面上的月光闪耀起金光,湖水平静时,明月映入水中,好似沉下一块玉璧.13.喜爱花木优美的居住环境;喜爱朋友相聚.【解析】:选自《阅微草堂笔记》作者:纪昀年代:清9.试题分析: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点睛:文言文朗读节奏的划分是有规律可循的:①句首关联词或语气词之后要停顿;②有些古今异义词朗读时要分开;③主语和谓语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一般要停顿;④需要着重强调的地方,一般要停顿;⑤省略句中省略的地方一般要停顿;⑥并列短语间要略作停顿;⑦古代的国名、年号、官职、人名、地名等应作停顿.⑧根据句子表达的意思来句读.1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1)句中的“花、垂、袭”几个词是赋分点,注意补写省略的内容.(2)句中的“跃、璧”两个词是赋分点.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点睛: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运用“增、删、调、换、留”等译文的基本方法,做到译句文从字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句意尽量达到完美.13.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正确把握文言文主要内容及文章主旨的基本能力.解决此类题目要全面参考译文:京城最古老的花木,要属给孤寺吕家的藤花,其次就是我家的梧桐,它们都已经生存数百年了.……吕家那所宅院,后来卖给了太守高兆煌,高太守又转卖给主事程振甲.如今,那株藤花还在,支撑藤箩的架子是用栋梁之材搭成,十分结实.藤箩枝叶形成的树荫覆盖着厅前的院子,它的枝节向旁边伸出,又覆盖了偏西书房的院子.藤花盛开时,犹如紫云垂地,香气袭人.慕堂举人在世的时候,有时宴请客人,有时朋友借这个地方宴请客人,饮酒赋诗,简直没有空过一个晚上.光阴荏苒,转眼四十余年过去,旧地重游,已非旧主,我不禁像魏晋时的向秀怀念老朋友嵇康一样,伤感不已.六、【2018年中考内蒙古包头卷】: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不食嗟来之食齐大饥.黔敖①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②辑屦③,贸贸然而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曾子闻之,曰:“微与!其嗟与可去,其谢也可食.”【注释】:①黔敖:人名.②袂:袖子.③屦(jù):麻鞋.8.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1)以待饿者而食.之(2)从而谢.焉9.翻译下面的句子.(1)黔敖左奉食,右执饮(2)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10.请你结合孟子的《鱼我所欲也》,简述对这个故事所含道理的认识.11.从“施与者”的角度谈谈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答案】:8.(1)给……吃(2)道歉9.(1)黔敖左手端着吃的,右手拿着喝的.(2)人家叫喊着让你吃,当然可以走掉;人家道歉了,就可以吃.10.示例:《鱼我所欲也》中谈到“舍生而取义”‘饿者”不食嗟来之食,所取之“义“即是一种世人的尊严和骨气,所以宁愿饿死也不愿接受别人侮辱性的施舍,这个故事生动地说明气节比生命更为珍贵.11.扶助别人要顾及对方的尊严,否则即便是做善事也不会被接受,甚至有可能给对方造成更大的伤害.【解析】:8.试题分析:考查文言实词.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的两个字都是古今异义词,如“食”:给……吃.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点睛:推断实词意思有下列方法:1.联想推断法.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因此,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联想有关成语中词语的含义来推断.2.结构推断法.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短语等对举的语言现象很多,在这些句子中,位置对称的词语往往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相对,词组短语也是如此.3.语法推断法.要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地位来推断词义.4.音形推断法.汉字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形声字、会意字.从形旁可推知字义.5.邻词推断法.运用同义复词偏义复词知识,借助邻近词语含义推断,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9.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译文:齐国出现了严重的饥荒.黔敖在路边准备好饭食,以供路过饥饿的人来吃.有个饥饿的人用衣袖蒙着脸,脚步拖拉,两眼昏昏无神地走来.黔敖左手端着食物,右手端着汤,说道:“喂!来吃吧!”那个饥民抬起头看着他,说:“我正因为不吃别人施舍的食物,才落得这个地步!”黔敖追上前去向他道歉,他仍然不吃,最终饿死了.曾子听到这件事后说:“恐怕不用这样吧!黔敖无礼呼唤时,当然可以拒绝,但他道歉之后,仍然可以去吃.”七、【2018年中考山东青岛卷】:文言文阅读贾诩字文和,武威人也.少时人莫知,唯汉阳阎忠异.之,谓诩有良、平①之奇.以疾病去官,道.遇叛敌,同行数十人皆为所执.诩曰:“我段公外孙也,汝勿杀我,我家必厚赎之.”时太尉段颖,昔久为边将,威震西土,故诩假以惧敌.叛敌果不敢害,与盟.而送之.诩实非段颖外孙,权以济事,咸此类也.后李傕②等与诩议,欲迎天子③置之.营中,诩曰:“不可.挟天子,非义也.”傕不听.或谓诩曰:“此中不可久处,君胡不去?”诩曰:“吾受国恩,义.不可背.卿自行,我不能也.”天子既东,而傕来追,王师败绩.司徒赵温为傕嫌,欲杀之.诩谓傕曰:“此乃天子大臣,卿奈何害之?”傕乃止.文帝④即位,以诩为太尉.年七十七,薨,谥曰肃侯.(取材于《后汉书》《三国志》)【注】:①良、平:指汉代张良、陈平.②傕:音jué,用于人名.③天子:指汉献帝.④文帝:指魏文帝.10.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唯汉阳阎忠异.之异:诧异B.道.遇叛敌道:在路上C.与盟.而送之盟:盟誓,结盟D.吾受国恩,义.不可背义:坚守道义11.下列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欲迎天子置之.营中A.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B.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C.何陋之.有《陋室铭》)D.策之.不以其道(《马说》)12.下列句子与“司徒赵温为傕嫌”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太丘舍去,去后乃至(《陈太丘与友期》)B.中轩敞者为舱(《核舟记》)C.山峦为晴雪所洗(《满井游记》)D.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1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贾诩年轻时并不出名,只有阎忠认为他有张良、陈平那样的才华.B.贾诩是段颖的外孙,而段颖当时很有威名,因此叛敌不敢加害贾诩.C.李傕等人与贾诩商议,想要挟持天子,但贾诩不同意这种做法.D.魏文帝即位后,贾诩官至太尉,七十七岁时死去,谥号为肃侯.14.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或谓诩曰:“此中不可久处,君胡不去?”(2)天子既东,而傕来追,王师败绩.【答案】:10.A11.D12.C13.B14.(1)有人对贾诩说:“这个地方不可长久地待下去,您为什么不离开呢?”(2)天子已经向东而去,可是李傕率军追赶攻打,天子的军队就大败了.【解析】:10.本题考查的是对词语具体含义的理解,其中A项“唯汉阳阎忠异之”,翻译过来的意思是“只有汉阳12.考查文言文的四种基本句式:省略句、判断句、被动句和倒装句.例句“司徒赵温为傕嫌”翻译过来的意思是司徒公赵温被李傕所嫌弃,是一个被动句.而选项A“太丘舍去,去后乃至”是一个省略句,“太丘舍去,去后(友人)乃至”,“乃至”前面省略了友人.选项B“中轩敞者为舱”是一个判断句,有判断词“为”.选项C“山峦为晴雪所洗”意思是山峰被融化的雪水冲洗过,是一个被动句.选项D“甚矣,汝之不惠”是一个倒装句.因此,只有选项C和例句同为被动句,因此选C.13.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选项B中说贾诩是段颖的外孙,因此叛敌不敢加害贾诩.而第一段中最后一句说,“诩实非段颖外孙,权以济事”,说明贾诩并不是段颖的外孙,这只不过是情急之下哄骗敌人的托词,因此选项B错误.14.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只要字字对译,不丢关键字,然后语句通顺,意思明确,就可以拿满分了.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切忌漏翻关键词语.重点词语:(1)句“或、胡、去”.(2)句“既、东、师”.。
《谭纶传》阅读练习
《谭纶传》阅读练习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谭纶,字子理,宜黄人。
嘉靖二十三年进士。
历职方郎中,迁台州知府。
纶沉毅知兵。
时东南倭患已四年,朝议练乡兵御贼。
纶亦练千人,立束伍法,自裨将以下节节相制,进止齐一,未久即成精锐。
倭犯栅浦,纶自将击之,三战三捷。
加右参政,会忧去。
以尚书杨博荐起,复将浙兵,讨贼林朝曦。
朝曦者,大盗张琏余党也。
琏既灭朝曦据巢不下出攻程乡知县余甫宰严兵待而遣主簿梁维栋入贼中谕散其党朝曦穷弃巢走纶及广东兵追擒之。
寻改官福建,乞终制去。
四十二年春,再起纶。
道擢右佥都御史,巡抚福建。
倭屯崎头城,都指挥欧阳深搏战中伏死,倭遂据平海卫,陷政和、寿宁,各扼海道为归计。
纶环栅断路,贼不得去,移营渚林。
令参将戚继光以中军薄贼垒,总兵官刘显、俞大猷将左、右军继之,大破贼,复一府二县。
诏加右副都御史。
纶以延、建、汀、邵间残破甚,请缓征蠲赋。
又考旧制,建水砦五,扼海口,荐继光为总兵官以镇守之,广东境内悉定。
纶上疏请复行服,世宗许之。
迨南寇略平,而边患方未已。
隆庆元年,诏征纶还部,进左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督蓟、辽、保定军务。
纶相度边隘冲缓,道里远近,分蓟镇为十二路,路置一小将,总立三营。
诸将以时训练,互为掎角,节制详明。
是岁秋,蓟、昌无警。
异时调陕西、河间、正定兵防秋,至是悉罢。
纶初至,按行塞上,谓将佐曰:“秣马厉兵,角胜负呼吸者,宜于南;坚壁清野,坐制侵轶者,宜于北。
”遂与继光图上方略,筑敌台三千,起居庸至山海,控守要害。
纶召入为右都御史兼兵部左侍郎,协理戎政。
会台工成,益募浙兵九千余守之。
边备大饬,敌不敢入犯。
以功进兵部尚书兼右都御史,协理如故。
其冬,予告归。
神宗即位,起兵部尚书。
万历初,加太子少保。
给事中雒遵劾纶不称职。
纶三疏乞罢,优诏留之。
五年卒官。
赠太子太保,谥襄敏。
纶终始兵事垂三十年,与继光共事齐名,称“谭、戚”。
(节选自《明史·卷二百二十二》,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 琏既灭/朝曦据巢不下/出攻程乡/知县余甫宰严兵/待而遣主簿梁维栋入贼中/谕散其党/朝曦穷/弃巢走/B. 琏既灭/朝曦据巢不下/出攻程乡/知县余甫宰严兵待/而遣主簿梁维栋入贼中/谕散其党/朝曦穷/弃巢走/C. 琏既灭/朝曦据巢/不下出攻程乡/知县余甫宰严兵待/而遣主簿梁维栋入贼中/谕散其党/朝曦穷/弃巢走/D. 琏既灭/朝曦据巢不下/出攻程乡/知县余甫宰严兵待/而遣主簿梁维栋/入贼中谕散/其党朝曦穷/弃巢走/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谭纶运筹帷幄,深谙兵法。
【名师讲题】《明史章纶传》阅读训练及答案参考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章纶,字大经,乐清人。
正统四年进士。
授南京礼部主事。
纶见国家多故,每慷慨论事。
尝上太平十六策,反复万余言。
中官兴安请帝建大隆福寺成,将临幸。
纶具疏谏,河东盐运判官济南杨浩除官未行,亦上章谏,帝即罢幸。
浩后累官副都御史,巡抚延绥。
纶又因灾异请求致变之由,语颇切至。
代宗五年五月,钟同上奏请复储。
越二日,纶亦抗疏陈修德弭灾十四事。
其大者谓:“内官不可干外政,佞臣不可假事权,后宫不可盛声色。
凡阴盛之属,请悉禁罢。
”疏入,帝大怒。
时日已暝,宫门闭。
乃传旨自门隙中出,立执纶及钟同下诏狱。
榜掠惨酷,逼引主使及交通南宫(上皇住在南宫)状。
濒死,无一语。
会大风扬沙,昼晦,狱得稍缓,令锢之。
明年杖廖庄阙下。
因封杖就狱中杖纶、同各百。
同竟死,纶长系如故。
英宗复位,郭登言纶与廖庄、林聪、左鼎、倪敬等皆直言忤时,宜加旌擢。
帝乃立释纶。
命内侍检前疏,不得。
内侍从旁诵数语,帝嗟叹再三,擢礼部右侍郎。
纶既以大节为帝所重,而性亢直,不能谐俗。
石亨贵幸招公卿饮,纶辞不往,又数与尚书杨善论事不合。
亨、善共短纶。
乃调南京礼部,就改吏部。
宪宗即位,有司以遗诏请大婚。
纶言:“山陵尚新元朔未改百日从吉心宁自安陛下践阼之初当以孝治天下三纲五常实原于此乞俟来春举行。
”议虽不从,天下咸重其言。
成化元年,两淮饥,奏救荒四事。
皆报可。
四年秋,子玄应以冒籍举京闱。
给事中朱清、御史杨智等因劾纶,命侍郎叶盛勘之。
纶亦屡疏求罢。
帝不听。
既而盛等勘上玄应实冒籍。
帝宥纶,而所奏他事,亦悉不问。
未几,复转礼部。
纶性戅,好直言,不为当事者所喜。
为待郎二十年,不得迁,请老去。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山陵尚新/元朔未改/百日从吉/心宁自安/陛下践阼之初/当以孝治天下/三纲五常实原于此/乞俟来春举行B.山陵尚新/元朔未改/百日从吉/心宁自安/陛下践阼之/初当以孝治天下/三纲五常实原于此/乞俟来春举行C.山陵尚新/元朔未改/百日从吉/心宁自安/陛下践阼之初/当以孝治天下/三纲五常实原于此乞俟/来春举行D.山陵尚/新元朔未改/百日从吉/心宁自安/陛下践阼之初/当以孝治天下/三纲五常实原于此/乞俟来春举行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礼部是中国古代官署之一,掌管五礼之仪制及户籍赋税等事宜,长官为礼部尚书。
中考语文模拟分项汇编专题13 文言文阅读(含答案解析)
专题13 文言文阅读一、(2016届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第二中学九年级上学期五校协作12月月考)阅读文言文,完成第10-13题。
(17分)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①而啜其醨②?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③,受物之汶汶④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⑤乎!”乃作《怀沙》之赋。
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
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史记·屈原列传》(节选)注释:①糟:酒渣。
②醨(lí):薄酒。
③察察:洁白的样子。
④汶(mén)汶:浑浊的样子。
⑤温蠖(huò):尘滓重积的样子。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1)被发行吟泽畔()(2)举世混浊而我独清()(3)屈原既死之后()(4)其后楚日以削()11、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渔父见而问之曰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B.众人皆醉而我独醒而吾以捕蛇独存(《捕蛇者说》)C.皆好辞而以赋见称不以物喜(《岳阳楼记》)D.数十年竟为秦所灭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12、翻译下列句子。
(6分)(1)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曹刿论战》)(3)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
(《捕蛇者说》)13、屈原被流放的原因是(用原句回答)。
(2分)屈原投江的原因是(用自己的话回答)。
(2分)【答案】10、(1)同“披”,披散(2)全(3)已经(4)一天天地(每词1分,共4分)11、B (3分)12、(1)但他们都效法屈原辞令委婉含蓄的一面,始终不敢直言进谏。
文言文阅读训练:《宋史-戚纶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文言文阅读训练:《宋史•戚纶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文本一:人臣之论:有态臣者,有篡臣者,有功臣者,有圣臣者。
内不足使一民,外不足使距难,百姓不亲,诸侯不信;然而巧敏佞说,善取宠乎上,是态臣者也。
上不忠乎君,下善取誉乎民,不恤公道通义,朋党比周,以环主图私为务,是篡臣者也。
内足使以一民,外足使以距难,民亲之,士信之,上忠乎君,下爱百姓而不倦,是功臣者也。
上则能尊君,下则能爱民,政令教化,刑.下如影,应卒遇变,齐给如响,推类接誉,以待无方,曲成制象,是圣臣者也。
(摘自《荀子·臣道》) 文本二:戚纶,字仲言,应天楚丘人。
解褐沂水主簿,按版籍,得逋户脱口漏租者甚众。
徙知太和县,就加大理评事。
江外民险悍多构讼,为《谕民诗》五十篇,因时俗耳目之事,以申规诲,老幼多传诵之。
久之,授大理评事、知永嘉县。
境有陂塘之利,浚治以备水旱。
复为光禄寺丞,转运使又上其政绩,连诏褒之。
真宗即位,判鼓司、登闻院。
出内府缗帛市边粮,诏纶乘传往均市之。
景德元年,改盐铁判官。
上疏言边事,甚被嘉奖。
纶久次州县,留意吏事,每便殿请对,语必移晷,或夜中召见,多所敷启。
俄上奏曰:“臣屡蒙召对皆延数刻屈万乘之尊接一介之士,圣德渊深,体其至愚,安敢循嘿不言。
谨搪十事该治本者附于章左。
”词颇深切,上为嘉奖。
景德二年,与赵安仁、晁迥、陈充、朱巽同知贡举,纶上言取士之法,多所规制,并纳用焉。
判鸿胪寺。
先是,群臣诏葬,公私所费无定式。
纶言其事,诏同晁迥、朱巽、刘承珪校品秩之差,定为制度,遂遵行之。
纶以三公、尚书、九列之任,唐末以来,有司渐繁,纲目不一,谓宜采《通礼》《六典》令式,比.类沿革,著为大典,时论称之。
进秩右司谏、兵部员外郎。
时诏禁群臣匿名上封及非次升殿奏事,纶谓“忠说之入,当开奖言路,若疏远之士,尤艰请对”,上颇嘉之。
迁户部郎中、直昭文馆,会峻.待制之秩.,又兼集贤殿修撰。
建议修释奠仪,颁于天下;立常平仓,隶司农寺,以平民余,皆从之。
谭纶传文言文翻译
谭纶传文言文翻译
谭纶传文言文翻译:谭沦,字子理,江西宜黄县人。
谭纶性格坚毅通晓兵法。
当时东南方的倭寇为患已经四年了。
朝廷商议训练民兵来打抵抗倭寇。
参将戚继光请求训练这些人三年时间再来征用他们。
谭纶也训练数千兵。
颁布约束部队纪律的法令。
从裨将到下属之间一层层管制。
部队分配已经明确,进攻撤退整齐统一。
倭寇进犯栅浦,谭纶亲自帅兵攻打倭寇。
连续打了三场胜仗。
倭寇又从松门、澶湖进攻,侵掠周边的六个县。
继续进攻围攻台州。
倭寇没有攻下台州而撤兵。
转移方向侵掠仙居、临海,谭纶几乎将倭寇全部擒获并斩杀。
谭纶被升官为海道副使,加紧招募浙东的子弟来训练他们。
这时戚继光训练兵马的时间到了限期。
谭纶于是收纳他的部队来调用。
外来的兵法休整不再调用。
倭寇从象山突击台州,谭纶连续在马岗、何家两个地方打败倭寇。
接着又和戚继光一起在葛埠、南湾打败倭寇。
谭纶加封为右参政官职。
但因为被诬蔑而离职。
谭全播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谭全播传文言文阅读答案1. 谭全播传文言文翻译谭全播传卢光稠、谭全播,都是南康人。
卢光稠身材高大,外貌俊伟,没有别的才能,而谭全播勇敢有胆识谋略,但谭全播常常觉得卢光稠的为人非同寻常。
唐末,众多盗贼在南方兴起,谭全播对卢光稠说:“天下喧扰,这真是我们的大好时机,木要枉自守着这贫贱过活!”于是一起招聚士兵做盗贼。
众人推举谭全播作首领,谭全播说:“各位只是做贼呢,还是想建立功业呢?如果想建立功业,应当有个好统帅,卢公仪表堂堂,确实是你们的主人。
”众人假装同意,谭全播发怒,拔出剑三次击树,砍断了它,说:“不听从命令的人就像这树一样!”众人害怕,于是拥立卢光稠为统帅。
这时,王潮攻陷岭南,谭全播进攻王潮,攻取他的虔、韶二州,又派卢光稠的弟弟卢光睦攻打潮州。
卢光睦好逞勇猛而轻易进军,谭全播告诫他要稳重,他不听,谭全播估计他必定失败,于是在他返回的路上埋伏奇兵。
卢光睦果然败逃,潮州人追击他,谭全播率奇兵拦击,大败潮州人,于是攻取了潮州。
这时,刘岩在南海起兵,赶走卢光睦,率兵几万人进攻虔州。
卢光稠十分恐惧,对谭全播说:“虔、潮二州都是你夺取的,现在不是你就不能坚守。
”谭全播说:“我知道刘岩容易对付!”于是挑选精兵一万人,埋伏在山谷中,假装在城南修治阵地,告诉刘岩会战的日期。
率领老弱十兵五千人出战,正打得激烈时,假装败逃,刘岩紧迫他们,伏兵突起,刘岩于是大败。
卢光稠论列战功,谭全播全部推给将领们,卢光稠心里更加觉得他贤明。
梁初,江南、嵌表全部被昊和南漠分割占据,而卢光稠只是以虔、韶二州向京师请求任命,希望疏通道路,输送赋税。
梁太祖为他设置百胜军,任卢光稠为防御使、兼五岭开通使,又建立镇南军,任命他为留后。
开平五年,卢光稠病重,把符印交付给谭全播,谭全播不接受。
卢光稠死,谭全播拥立他的儿子卢延昌而事奉他。
卢延昌喜好游猎,他的将领黎求关闭城门拒绝卢延昌回城,卢延昌被杀。
黎求于是谋划杀死谭全播,谭全播害怕,称病不出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谭纶,字子理,宜黄人。
嘉靖二十三年进士。
历职方郎中,迁台州知府。
纶沉毅知兵。
时东南倭患已四年,朝议练乡兵御贼。
纶亦练千人,立束伍法,自裨将以下节节相制,进止齐一,未久即成精锐。
倭犯栅浦,纶自将击之,三战三捷。
加右参政,会忧去。
以尚书杨博荐起,复将浙兵,讨贼林朝曦。
朝曦者,大盗张琏余党也。
琏既灭朝曦据巢不下出攻程乡知县余甫宰严兵待而遣主簿梁维栋入贼中谕散其党朝曦穷弃巢走纶及广东兵追擒之。
寻改官福建,乞终制去。
四十二年春,再起纶。
道擢右佥都御史,巡抚福建。
倭屯崎头城,都指挥欧阳深搏战中伏死,倭遂据平海卫,陷政和、寿宁,各扼海道为归计。
纶环栅断路,贼不得去,移营渚林。
令参将戚继光以中军薄贼垒,总兵官刘显,俞大猷将左、右军继之,大破贼,复一府二县。
诏加右副都御史。
纶以延、建、汀、邵间残破甚,请缓征蠲赋。
又考旧制,建水紫五,扼海口,荐继光为总兵官以镇守之,广东境内悉定。
纶上疏请复行服,世宗许之。
迨南寇略平,而边患方未已。
隆庆元年,诏征纶还部,进左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督蓟、辽、保定军务。
纶相度边隘冲缓,道里远近,分蓟镇为十二路,路置一小将,总立三营。
诸将以时训练,互为掎角,节制详明。
是岁秋,蓟、昌无警。
异时调陕西河间、正定兵防秋,至是悉罢。
纶初至,按行塞上,谓将佐口:“秣马厉兵,角胜负呼吸者,宜于南;坚壁清野,坐制侵轶者,宜于北。
”遂与继光图上方略,筑敌台三千,起居庸至山海,控守要害。
纶召入为右都御史兼兵部左侍郎,协理戎政。
会台工成,益募浙兵九千余守之。
边备大饬,敌不敢入犯。
以功进兵部尚书兼右都御史,协理如故。
其冬,予告归。
神宗即位,起兵部尚书。
万历初,加太子少保。
给事中雒遵劾纶不称职。
纶三疏乞罢,优诏留之。
五年卒官。
赠太子太保,谥襄敏。
纶终始兵事垂三十年,与继光共事齐名,称“谭、戚”。
(节选自《明史·卷二百二十二》,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琏既灭/朝曦据巢不下/出攻程乡/知县余甫宰严兵/待而遣主簿梁维栋人贼中/谕散其党/朝曦穷/弃巢走/
B.琏既灭/朝曦据巢不下/出攻程乡/知县余甫宰严兵待/而遣主簿梁维栋人贼中/谕散其党/朝曦穷/弃巢走/
C.琏既灭/朝曦据巢/不下出攻程乡/知县余甫宰严兵待/而遣主簿梁维栋人贼中/谕散其党/朝曦穷/弃巢走/
D.琏既灭/朝曦据巢不下/出攻程乡/知县余甫宰严兵待/而遣主簿梁维栋/人贼中谕散/其党朝曦穷/弃巢走/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谭纶运筹帷幄,深谙兵法。
他本是文官出身,但用兵才能非凡,在抗倭战场上纵横驰骋;总督蓟辽保定军务期间,考察研究地形,分路建营,修筑御敌台,控制了要害地区。
B.谭纶临危受命,功名显赫。
他在守丧期间多次被朝廷起用,讨伐大盗余党,抵御倭寇进犯;他截断倭寇海上退路,亲率主力进逼倭寇营垒,大获全胜,收复了一府二县。
C.谭纶宽厚仁爱,忠孝两求。
面对延平,建宁、汀州,邵武地区民生凋敝,他请求朝廷缓征、减免当地赋税;面对南寇进犯与边患侵扰,他受命奋勇御敌,也屡次上疏乞求终制。
D.谭纶因才授事,知人善任。
在平定福建广东的倭患时,他上奏朝廷推荐戚继光担任总兵官镇守;在抗倭斗争中,善用戚继光,刘显,俞大猷等一批后来叱咤风云的战将。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纶亦练千人,立束伍法,自神将以下节节相制,进止齐一,未久即成精锐。
(5分)
(2)会台工成,益募浙兵九千余守之。
边备大伤,敌不敢人犯。
(5分)
10.B【解析】“据巢不下”指盘踞着没有被攻克,“出攻程乡”指去攻打程乡,“不下”与“出攻”之间不应连在一起叙述,需断开,故排除C项;“……严兵待”即“严兵以待”,表示部署好军队等待来犯的敌人,中间不应断开,故排除A项;“谕散其党”的“其党”作“谕散”的宾语,而非修饰“朝曦”的定语,应在“其党”与“朝曦”之间断开,故排除D 项。
11.D【解析】“是‘三师’之一”错误。
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三师”,从一品衔;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为“三少”,正二品衔。
12.B【解析】“亲率主力进逼倭寇营垒”错误。
根据“令参将戚继光以中军薄贼垒,总兵官刘显,俞大猷将左,右军继之”可知,应该是谭纶命令参将戚继光率领主力部队逼进倭寇营垒,总兵官刘显,俞大猷率领左,右军在其后援助,从而大败倭寇。
13.(1)谭纶也训练了一千人,制定了约束队伍的纪律,从副将以下一级控制一级,行动整齐划一,不久就成为精锐部队。
(“束伍”“裨将”“进止”各1分,句意2分)(2)到御敌台修筑完成,他又招募了九千多名浙江兵驻守。
边防经过此番大力整治,敌人不敢前来侵犯。
(“益”“大饬”各1分,“浙兵九千余”定语后置句1分,句意2分)【参考译文】
谭纶,字子理,是宜黄人。
嘉靖二十三年考中进士。
历任职方郎中,调任台州知府。
谭纶沉着刚毅,懂得用兵。
当时东南地区已经遭受了四年的倭患,朝廷商议训练乡兵来防御贼寇。
谭纶也训练了一千人,制定了约束队伍的纪律,从副将以下一级控制一级,行动整齐划一,不久就成为精锐部队。
倭寇侵犯栅浦,谭纶亲自率领军队迎击他们,三战三捷。
晋升为右参政,遇上父母的丧事离职而去。
因为尚书杨博的举荐被起用,谭纶又率领断兵,讨伐贼寇林朝曦。
林朝曦是大盗张琏的余党。
张琏被消灭之后,林朝曦盘踞着没有被攻克,去攻打程乡。
知县余甫字部署好军队等待来犯的敌人,并派遣主簿梁维栋潜入贼军中,劝说遣散他的朋党。
林朝曦走投无路,食弃盘踞之地逃跑,谭纶和广东兵前去追捕捉拿林朝曦。
不久调任到福建任职,谭纶请求离职以服满三年丧期。
嘉靖四十二年春天,再次起用谭纶。
上任途中又被提拔为右佥都御史,任福建巡抚。
倭寇驻扎在崎头城,都指挥欧阳深在奋勇战斗时中埋伏而死,倭寇就占据了平海卫,攻陷政和、寿宁,各自控制海道作为退路。
谭纶围起栅栏(营寨)截断他们的退路,倭寇不能逃走,就将营地移到了渚林。
谭纶命令参将戚继光率领中军逼进倭寇营垒,总兵官刘显、俞大猷率领左、右军在其后援助,大败倭寇,收复了一府二县。
诏令加封他为右副都御史。
谭纶认为延平、建宁、汀州、邵武地区残破不堪,请求缓期征收,减免赋税。
又考察旧制,建立了五座水寨,扼守海口,谭纶推荐戚继光担任总兵官来镇守,广东境内全部平定。
谭纶上奏再次请求回乡服丧,世宗同意了。
等到南方的倭寇大致平定后,边关的祸患却没有停止。
隆庆元年,诏令谭纶回兵部,升任左侍郎兼任右金都御史,总督蓟、辽、保定的军务。
谭纶考察研究边境关口地形的冲要和平缓,道路的远近,将蓟镇分成十二路,每路设置一名小将,全军总共建立三个营。
各位将领按时训练,分兵互相呼应,管辖责任非常清楚。
这年秋天,蓟镇、昌平地区没有紧急的情况。
过去调集陕西、河间、正定的兵马在秋天加紧防卫,到这时候全部停止。
谭纶刚刚上任,巡视塞上,对身边的将领及佐吏说:“喂饱战马,磨利兵器,在短暂的时间内靠勇猛战斗取胜的方法,在南方适宜;加固营垒,疏散人口、财物,占据有利的地势轻易制服侵犯之敌的方法,在北方适宜。
”于是与戚继光谋划策略,修筑了三千多个屯兵御敌台,从居庸关到山海关,控制着要害地区。
谭纶被召到京城担任右都御史兼任兵部左侍郎,协助处理军务。
到御敌台修筑完成,他又招募了九千多名浙江兵驻守。
边防经过此番大力整治,敌人不敢前来
侵犯。
因功升任兵部尚书,兼任右都御史,协助处理原来的事务。
这年冬天,允许他回乡休假(告老还乡)。
神宗即位后,又起用他为兵部尚书。
万历初年,加封“太子少保”的荣衔。
给事中雒遵弹劾谭纶不称职。
谭纶多次上疏请求解去官职,皇帝下诏褒美嘉奖并挽留他。
万历五年,死于任上。
被追封为太子太保,谥号“襄敏”。
谭纶征战沙场将近三十年,与戚继光共事齐名,称“谭、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