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代海运货物的装卸

合集下载

四大港口物流模式

四大港口物流模式

四大港口物流模式分析世界港口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代。

第一代港口功能定位为纯粹的“运输中心”,主要提供船舶停靠、海运货物的装卸、转运和仓储等;第二代港口功能定位为“运输中心+服务中心”,除了提供货物的装卸仓储等,还增加了工业和商业活动,使港口具有了货物的增值功能;第三代港口功能定位为“国际物流中心”,除了作为海运的必经通道在国际贸易中继续保持有形商品的强大集散功能并进一步提高有形商品的集散效率之外,还具有集有形商品、技术、资本、信息的集散于一体的物流功能。

目前,世界主要港口中第二代港口仍是发展的主流,但随着经济全球化、市场国际化和信息网络化,一些大型港口已经开始向第三代港口转型。

在港口物流发展过程中,港口物流发展轨迹是一个由成本理念到利润理念再到综合物流服务理念的过程。

成本理念追求的是降低物流总成本,利润理念追求的是获取最大利润,而综合物流服务理念则除追求商品自然流通的效率和费用外,还要强化客户服务意识,切实转换经营和管理方式,按现代物流的要求进行整合,以客户为中心进行管理和控制,提供完善的物流服务。

鹿特丹港模式鹿特丹港位于莱茵河和马斯河入海的三角洲,濒临世界海运最繁忙的多佛尔海峡,是荷兰和欧盟的货物集散中心,有“欧洲门户”之称。

目前,该港年吞吐量有超过5亿吨的纪录,当之无愧地占据着世界第一大港的地位。

鹿特丹港口物流的发展经验与模式分析如下:(1)多样化的集装箱运输形式。

鹿特丹港是欧洲最大的集装箱码头,它的装卸过程完全用电脑控制,集装箱装卸量已超过320万箱。

鹿特丹的集装箱运输形式主要有公路集装箱运输、铁路集装箱运输和驳船集装箱运输。

(2)港城一体化的国际城市。

鹿特丹作为重要的国际贸易中心和工业基地,在港区内实行“比自由港还自由”的政策,是一个典型的港城一体化的国际城市,拥有大约3500家国际贸易公司,拥有一条包括炼油、石油化工、船舶修造、港口机械、食品等部门的临海沿河工业带。

(3)现代化的港口建设。

集装箱运输发展历程

集装箱运输发展历程

集装箱运输发展历程集装箱运输是一种将货物装载在标准化集装箱中进行运输的方式。

它通过统一的包装、装卸和运输方式,实现了货物的快速、安全、高效运输。

随着全球贸易的发展,集装箱运输方式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集装箱运输的发展历程。

集装箱运输最早开始于二战后的1950年代。

当时,美国人马尔科姆·马克林和基思·坦纳(Malcolm McLean and Keith Tantlinger)首次提出了使用标准化集装箱进行货物运输的想法。

他们设计了一种可以堆叠和固定的金属集装箱,简化了货物的装卸和运输过程,并提高了运输效率。

1956年,第一艘装载集装箱的船只“理查德·J·道尔”号从美国纽约港启航,这标志着集装箱航运的开始。

随着时间的推移,集装箱运输业发展迅速。

1961年,国际海运集装箱局(International Shipping Bureau)成立,标志着集装箱运输的国际标准化进程的开始。

1966年,第一艘全封闭的集装箱船服役,这使得集装箱航运更加安全和可行。

1971年,集装箱航运取代了传统的散货船成为世界上运输容量最大的船型。

现代集装箱运输网络逐渐形成,港口、陆运、船舶和集装箱制造企业的发展壮大。

集装箱运输的快速发展给全球贸易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

集装箱运输方式的出现,不仅缩短了货物的运输时间,降低了运输成本,而且提高了货物运输的安全性。

通过减少装卸时间和货物丢失的风险,集装箱运输使整个供应链更加高效和可控。

此外,集装箱运输还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推动了全球化进程。

随着集装箱运输的普及,一些问题也浮现出来。

首先是港口的压力增加。

由于集装箱的使用,港口的装卸工作变得快速而繁忙。

一些港口需要进行设施改建和扩建来适应集装箱运输的需求。

此外,集装箱运输也带来了一些安全和环境问题,如货物的盗窃、集装箱的堆积和废弃。

因此,相关部门需要加强监管,提高安全和环保意识。

总体而言,集装箱运输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

国际海运运输规则

国际海运运输规则

国际海运运输规则
国际海运运输规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货物装卸规则:国际海运货物装卸规则包括国际货物装卸规
则(INCOTERMS)和船舶货物装卸规则。

INCOTERMS是国际商业术语解
释规则,规定了买卖双方在货物装运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

船舶货物
装卸规则则涉及到船舶货物装卸的操作和注意事项,以确保货物安全
和顺利装卸。

2. 运输文件规则:国际海运运输涉及到大量的运输文件,包括
提单、商业发票、装箱单、保险单等。

国际海运运输规则对这些运输
文件的格式、内容和法律效力进行了规定,以保证运输过程中的合法
性和可靠性。

3. 运费计算规则:国际海运运输的费用主要包括运输费用和附
加费用。

国际海运运输规则对运费的计算和收取方式进行了规定,包
括根据货物类型、重量、体积、起运港和目的港等因素来确定运费的
计算方法,以及各种附加费用的收取标准和支付方式。

4. 承运人责任规则:国际海运运输规则对承运人的责任和义务
进行了规定,包括货物损坏、丢失、延误等情况下的赔偿责任和补偿
标准。

同时,规定了货物运输保险的要求和范围,以保障货主的利益。

5. 海运货物包装规则:国际海运运输规则对货物包装的要求进
行了规定,包括货物包装的材料、方式、标识和防护等要求,以确保
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和完整。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国家和地区对国际海运运输规则的适用可能
存在差异,因此在进行国际海运运输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用
的规则,并遵守相关法律和法规。

海运船舶的货物运输安全措施

海运船舶的货物运输安全措施

海运船舶的货物运输安全措施随着全球化贸易的发展,海洋运输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保障海运船舶的货物运输安全,各国航运机构和企业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安全措施。

本文将重点介绍海运船舶的货物运输安全措施,并探讨其重要性。

一、货物包装与装卸安全措施为确保货物在海洋运输过程中的安全运输,合理的货物包装和装卸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货物包装应符合国际标准,保证货物在承受振动、冲击和变形等外力时不受损。

同时,在装卸过程中,应使用适当的起重设备和运输工具,确保货物的平稳移动,减少货物与船舶的摩擦和碰撞,从而降低货物运输中的损失和事故风险。

二、船舶结构和设备安全措施船舶的结构和设备的安全性对货物运输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船舶必须经过合格的设计和建造,符合国际海事组织(IMO)的规定,并定期接受船级社的检验和验证。

此外,船舶应配备必要的安全设备,如火灾报警系统、消防设备、救生设备等,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完好有效。

这些安全措施能够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保障货物在船舶上的安全运输。

三、危险品运输安全措施海运船舶中常常运输着各类危险品,如化学品、石油产品等。

为确保危险品的安全运输,国际社会制定了一系列危险品运输规范。

在海洋运输过程中,危险品必须进行正确的分类、标记、包装和运输,确保其不对船舶和其他货物造成危险。

此外,船舶应在运输危险品时采取额外的安全预防措施,如设立危险品仓库、安装防火设备等,防止危险品事故的发生。

四、安全意识和培训措施船舶及货物运输安全离不开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和专业培训。

船舶员工应接受海事培训,了解货物运输的安全要求和操作规程,并具备应急处理和救生技能。

此外,船舶员工还应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确保船上的安全管理和风险控制。

同时,航运机构和企业也应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和培训,提高所有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综上所述,海运船舶的货物运输安全措施尤为重要,关系到货物运输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通过合理的货物包装和装卸安全措施、船舶结构和设备安全措施、危险品运输安全措施以及培训措施,能够有效降低货物运输事故的发生,提高运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港口基本情况介绍

港口基本情况介绍

港⼝基本情况介绍港⼝基本情况介绍港⼝是具有⽔陆联运设备和条件,供船舶安全进出和停泊的运输枢纽。

港⼝是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是实现外向型经济的窗⼝,为国家经济建设和对外贸易的发展提供基础性⽀撑。

港⼝是⽔陆交通的集结点和枢纽,⼯农业产品和外贸进出⼝物资的集散地,船舶停泊、装卸货物、上下旅客、补充给养的场所。

由于港⼝是联系内陆腹地和海洋运输(国际航空运输)的⼀个天然界⾯,因此,⼈们也把港⼝作为国际物流的⼀个特殊结点。

⼀、我国沿海港⼝基本情况我国主要港⼝在世界港⼝中已经占据重要地位,在世界港⼝的排名不断靠前,其集装箱吞吐量已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成为世界上港⼝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最多,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

沿海港⼝建设重点围绕煤炭、集装箱、进⼝铁矿⽯、粮⾷、陆岛滚装、深⽔出海航道等运输系统进⾏,特别加强了集装箱运输系统的建设。

据《2013-2017年中国港⼝⾏业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数据显⽰,2012年,全年全国港⼝完成货物吞吐量107.76亿吨,⽐上年增长7.37%。

其中,沿海港⼝完成68.80亿吨,内河港⼝完成38.96亿吨,分别增长8.2%和5.9%。

2012年,全国港⼝完成旅客吞吐量1.94亿。

其中,沿海港⼝完成0.79亿⼈,内河港⼝完成1.15亿⼈,分别下降1.5%和增长0.8%。

全国港⼝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30.6亿吨,⽐上年增长9.68%。

其中,沿海港⼝完成27.86亿吨,内河港⼝完成2.71亿吨,分别增长9.5%和12.0%。

全国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77亿TEU,⽐上年增长8.43%。

其中,沿海港⼝完成1.58亿TEU,内河港⼝完成1950万TEU,⽐上年分别增长8.0%和12.3%。

近⼗年来,中国沿海港⼝建设投资近万亿元,其中2012年,沿海建设投资达到了1004.14亿元。

截⽌2012年,全国亿吨以上港⼝(包括沿海和内河港⼝)已达29个,其中,沿海亿吨港⼝19个,内河亿吨港⼝10个,拥有⽣产⽤码头泊位31862个,其中万吨级及以上泊位1886个。

物流装备简答题参考答案

物流装备简答题参考答案

物流装备答案1、物流装备是如何分类通常按照设备所完成的物流作业来划分,可把物流设备划分为:①物流运输设备②仓储设备③包装机械④装卸搬运设备⑤流通加工设备2、物流系统的信息技术有哪些(1)条形码技术(2)EDI技术(3)射频技术(4)GIS技术(5)GPS技术(6)货物跟踪系统3、如何理解物流设施与设备在物流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①、物流机械设施与设备是物流系统的物质技术基础②、物流机械设施与设备是物流系统的重要资产③、物流机械设施与设备涉及物流活动的各个环节④、物流机械设施与设备是物流技术水平的主要标志4、港口在现代物流中的地位与作用(一)港口在现代物流中的地位:世界港口发展大体经历三代 , 第一代港口主要是海运货物的装卸、仓储中心;第二代港口除了货物的装卸、仓储外,还增加了工业、商业活动,使港口成为具有使货物增值效应的服务中心;第三代港口适应国际经济、贸易、航运和物流发展的要求,得益于港航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港口逐步走向国际物流中心。

随着国际多式联运的发展与综合运输链复杂性的增加,港口作为全球综合运输网络的节点,其功能也将更为广泛。

(1) 港口是国际物流与国内物流的交汇点;随着港口交叉腹地范围的扩大,港口吸引腹地的重点已经从地理位置、集疏运条件、传统的装卸和储存服务水平扩大到为产品提供增值服务的水平。

(2) 港口是国际贸易中的主角;目前国与国之间的货运业中,海运以其低廉的价格,占据着市场较大的份额,国际物流量的 90% 以上是由海运完成的。

港口作为海运的起点和终点,在整个运输链上总是最大量货物的集结点。

(3) 港口在国际分工和世界择济、技术、交通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港口作为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接轨点,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的交汇点,已经实现从传统货流到人流、货流、商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的全面大流通,是货物、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的聚集点,具有发展成具为物流生产要素整合平台的资源优势。

港口通过发挥经济的聚集效应,整合各种生产要素,能够发挥 1+1> 2 的效果。

福州物流发展的状况

福州物流发展的状况

现代物流业作为一项重要的产业,被誉为“第三利润源泉”、促进经济发展的“加速器”。

本文通过对世界现代物流发展态势与国内主要城市的基本经验的分析判断,和对福州现代物流业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认为加快福州现代物流业发展条件具备、时机成熟,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设。

[关键词]现代物流第三方物流物流园区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以及专业分工的不断深化,生产、销售效益充分提高,人们将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途径放在了提高物流效率上。

在这种发展趋势下,传统简单的运输、仓储、保管等物流活动提升为现代化的物流产业。

现代物流将物流各要素和功能重新整合,组成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一系列基本活动,并将其统一起来,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从而降低物耗、提高效率,快速推动经济增长。

现代物流业作为一项重要的产业,被誉为“第三利润源泉”、促进经济发展的“加速器”。

因此,“十一五”期间,加快福州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建设海峡西岸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对推动福州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世界现代物流发展态势与国内主要城市的基本经验1.世界现代物流发展态势现代物流作为极具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的新型服务业,以其先进的组织方式和供应链管理模式,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并正成为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呈现出五大趋势、三大热点。

(1)世界现代物流业发展五大趋势——物流技术信息化。

借助于商品代码、数据库存的建立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在运输网络合理化和销售网络系统化的基础上整个物流系统实现管理电子化,进入以网络技术和电子商务为代表的信息化新阶段。

——物流管理系统化。

现代物流通过统筹协调、合理规划和优化商品的流通,以达到利益最大或成本最小。

为满足用户不断变化的需求,现代物流已成为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域的综合系统,从为社会提供采购、运输、仓储等传统服务,扩展到以现代科技、管理和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综合物流服务。

(完整版)港口管理复习资料

(完整版)港口管理复习资料

1、港口代际划分:第一代港口:1950年以前的港口,其功能为海运货物的转运、临时存储以及货物的收发第二代港口: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的港口。

其功能除第一代港口功能外又增加了使货物增值的工商业功能。

港口成为装卸和服务中心。

第三代港口:20世纪80第四代港口:在兼容第三代港口功能的基础上,作为供应链的一个环节,强调港口之间互动,以及港口与相关物流活动之间的互动,满足运输市场对港口差异化服务的2、港口的作用: ① 港口是海运和陆运的交接点 ② 港口是工业活动基地③ 港口成为综合物流的中心④ 港口是城市发展的增长点⑤ 港口具有社会发展的促进效应4、港口的分类:按用途分:商业港;工业港;军用港,避风港。

按地理条件分:海港;河港;河口港;湖港;水库港。

按运输角度分:支线港;中转港(香港、新加坡、鹿特丹);腹地港(大连、釜山) 5、港口生产活动的特点:① 产品的特殊性:(位移,在生产过程中即被消费) ② 生产的不平衡性:(运输工具、货物等的数量、品种、流向的随机性) ③ 生产的连续性:(装卸采用昼夜24小时连续作业方式) ④ 装卸组织的协作性:(港口生产的多部门、多工种多环节的内外协作) ⑤ 货运信息的集聚性: ⑥ 生产调度的层次性:(两层管理模式:港务局/港口集团公司—装卸公司。

不同层次 上的生产调度职能有明确分工) 6、 英国的港口管理模式:一、政府的港口管理主要职责: ①制定法规;②推行私有化(强调港口自身的经济效益、港口设施私人投资、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推行);③任命港口管理人员;④指派监督员 ⑤航道管理;⑥安全管理 ;⑦建设项目的协调和审批。

二、港口类型:①托拉斯港(信托港口);②地方港 (政府管理港)③公司港;④国家港。

三、港口投资:①英政府向欧洲大陆国家施加压力,限制欧洲大陆港口得到补贴 ; ②1995/1996年度结束地方当局向港口提供贷款; ③港口设施是由私人提供的,政府不管。

④航道建设和维护通过收费维持国家不投资 (国家总原则是对航道不投资) 7、港口营业性收费 :① 引航、移泊费:引航和移泊费的起码计费吨为500马力;② 拖船费:拖船使用时间为实际作业时间(拖船抵达作业地点至作业完毕的时间)+辅助;3、港口的定义:港口是运输网络中水陆运输的枢纽,是货物的集散地,以及船舶与其他运输工具的衔接点。

广州南沙港发展现代物流的SWOT分析

广州南沙港发展现代物流的SWOT分析
摘 要: 广州南沙港地处我国经济最活跃的珠江三角洲的几何中心, 是广州未来重点建设的 “四个物流中心” 之一。 用 SWOT 模型分析了广州南沙港现代物流发展存在的优势和劣势, 面临的机会和威胁,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南沙港; 港口物流; SWOT 分析 中图分类号: F270 文献标识码: A
早在 2004 年 6 月, 在香港、 澳门和广州召开了首届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 “9+2” 省区首脑签署 了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 会上, 交通部部长提出 “构建泛珠三角快速运输网”, 规划形成以广州, 香港 为中心, 呈扇形向内陆和沿海地区辐射的路线格局; “以广州, 成都枢纽为重点” 组织开展集装箱班列, 促进泛 珠三角区集装箱运输和物流的发展。 泛珠三角区域的合作和发展, 为广州港的各港区特别是南沙港的发展提供了 广阔的空间。 4.2 国际港口物流发展的影响
广州已投入数十亿元将原来的南沙港从 9 米挖深到 11.5 米, 广州港出海航道二期已于 2007 年 9 月底竣工, 航 道进一步挖深至 13 米。 广州港出海航道 三期工程也正在按计划不断推进 , 完工后将 实现广州港全天候的双向通
Logistics Sci-Tech 2010.8 37
广州南沙港发展现代物流的 SWOT 分析
伴随着世界港口从第二代向第三代过渡、 由运输中心转变为物流中心, 港口企业服务必然走向综合物流、 供 应链物流。 现代港口作为远洋运输的起点和终点、 各种生产要素的结合点和重要信息的交汇点, 集物流、 商流、 信息流、 资金流和人才流于一身; 进入 21 世纪, 信息技术和现代物流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港口除了继续 发挥其装卸与集疏功能外, 还应主动参与现代物流有关的各个环节业务活动及其彼此之间的衔接与协调。 5 进一步促进广州南沙港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对策

港口推动现代物流建立物流中心的战略意义

港口推动现代物流建立物流中心的战略意义

港口推动现代物流建立物流中心的战略意义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最新资料,Word版,可自由编辑!】港口推动现代物流建立物流中心的战略意义现代物流是以运输为主要环节的综合服务系统.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深入,使得现代物流概念的内涵逐渐扩大,跨越国界的国际物流,或者说大物流是现代物流发展的趋势.服务化和信息化是世界性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现代物流产业是信息化的产物,现代物流的特征是提供高效、便捷的产品增值服务,因此,现代物流是服务化与信息化的集中体现.港口作为全球综合运输网络的节点,其功能正在不断拓宽,朝着提供全方位的增值服务方向发展.港口功能的拓展不仅是现代物流发展的要求,而且是港口推动现代物流发展的作用的体现,换言之,在发展现代物流的过程中,港口不能只是被动地应对,而应积极地探索能够推动现代物流发展的方式,例如建立港口物流中心,争取发展的主动权.这一点对我国港口、港口城市乃至国家整体经济发展的意义尤为重要.随着我国加入WTO,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为了提高我国经济整体的国际竞争力,必须提高城市,特别是开放性港口城市的国际竞争力,发展现代物流是提高我国开放性港口城市国际竞争力的主要选择之一,而港口在推动现代物流发展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西部大开发是21世纪加快中国经济发展的一项战略决策,国外与西部地区、东部与西部地区的产品和生产资源需要以现代物流为纽带,加速交流与融合,这些都对港口发展现代物流提出了迫切的要求.港口发展与现代物流发展是相辅相成,互为制约的关系,它们之间的关系协调得好,可能获得“双赢”的结果,反之亦然.一、港口功能拓展是大势所趋世界港口发展大体经历三代,第一代港口主要是海运货物的装卸、仓储中心;第二代港口中,除了货物的装卸、仓储外,还增加了工业、商业活动,使港口成为具有使货物增值效应的服务中心;第三代港口适应国际经济、贸易、航运和物流发展的要求,得益于港航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港口逐步走向国际物流中心.目前,按功能划分,世界主要港口中第二代港口仍是发展的主流,但朝向第三代港口的转型已经开始,这是世界经济中的生产一体化、资本一体化、技术一体化、信息一体化和市场一体化的趋势使然.香港、新加坡、鹿特丹等港口在转型中走在前列,但仍未体现出第三代港口的全部功能.我国主要港口朝向第三代港口的转型仅处于起步阶段,认识超前于行动,但上海、深圳、天津等港口都在积极规划建设港口物流基地,上海港外高桥保税区、天津港保税区已经进入系统运作现代物流阶段.第三代港口处理的主要货物是集装箱,服务的主要对象是班轮公司联盟,这对航道、码头水深等基础设施提出更高的要求,生产的特点是为货物流动、物流全程提供全方位高增值的服务,港口的范围进一步扩大,不仅包括港区、临港工业区,而且包括物流中心区,实现网络化的物流运输组织方式,通过EDI系统进行信息传递等等.国际物流中心是第三代港口的基本特征,也是港口功能拓展的方向.联合国贸发会在其第三代港口和挑战等报告中指出:“贸易港口作为海运转为其它运输方式陆运、空运或内河航运的必须过渡点的作用逐渐减弱,作为组织外贸的战略要点的作用日益增强,成为综合运输链当中的一个主要环节,是有关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的支柱”.第三代港口除了作为海运的必经通道在国际贸易中继续保持有形商品的强大集散功能并进一步提高有形商品的集散效率之外,还具有集有形商品、技术、资本、信息的集散于一体的物流功能.能否提供全面、高效的物流服务将成为决定第三代港口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之一.港口拓展现代物流功能并不意味着港口自身发展成为涵盖现代物流一切领域的物流企业,而是港口充分利用可能推动现代物流发展的优势,发挥筑巢引凤作用,例如辟建物流基地、物流园区或物流中心区,吸引各类物流企业落户,由物流企业提供货物的增值服务,而港口为物流企业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和良好的软发展环境.二、港口推动现代物流发展的优势港口在现代物流系统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对推动现代物流发展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1、港口是我国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的重要门户国际物流量的90%以上是由海运完成的,港口作为海运的起点和终点,首先是大量货物的结集点.当需要对货物提供运输、仓储、加工、分拨、包装、信息等一系列增值服务,即物流服务时,选择在港口这一货物结集点进行最能取得规模经济效益.当前在我国,提高经济的对外开放度,加速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融合是经济改革的必然方向,港口则是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的重要门户.作为我国经济改革“试验田”的沿海港口城市的开发区,在二十余年发展硕果的基础上已经进入新一轮的发展期,港口是沿海开发区及港口城市实现新一轮经济发展的有力依托.仅以港口的货物运输需求量为例,到2005年我国的货物进出口总额将达到6800亿美元,外贸海运量的年增长率将达到8%-10%,而在货物运输服务需求以外的货物增值服务需求将远远高于海运量的年增长率,这是港口拓展现代物流功能的前提.2、港口具有的双向腹地,是发展国际物流的基础现代物流的内涵已不仅仅局限在单个国家,而是跨越国界的国际物流,或者说大物流.对现代物流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的我国而言,从发展之初就应该树立大物流概念.在港口地区建设分拨中心、配送中心、流通加工中心等,提供集仓储、装卸、包装、运输、加工、配送、拆装箱和信息处理等一系列增值服务,使港口成为联系陆向腹地和海向腹地的中枢,在枢纽点完成部分物流增值服务并进入下一个物流过程,是国际物流顺畅进行的保证.传统体制下,港口与我国的商贸系统建立了广泛而深入的联系,这是港口推动现代物流发展的独特优势.现代物流理念的引入,已经促成我国商贸企业着手进行体制改革,港口推动现代物流发展的举措,无疑将加快这种体制改革的步伐,3、港口具有整合生产要素的功能建立现代物流需要具有整合生产要素功能的平台,港口作为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接轨点,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的交汇点,已经实现从传统货流到人流、货流、商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的全面大流通,是货物、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的聚集点,具有发展成为物流生产要素整合平台的资源优势.港口通过发挥经济的聚集效应,整合各种生产要素,能够发挥1+1>2的效果.因此,港口是现代物流网络链中最有可能发展成为整合生产要素功能的平台.为使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性,港口需要引进现代物流理念,在港口地区建设物流中心,吸引和培育有强大竞争力的物流产业群落户.这是港口发挥生产要素整合功能的体现,也是21世纪现代化港口的发展方向.4、港口是吸引国际班轮公司合作发展现代物流的有力筹码当前,国际班轮公司的联盟化及向物流业发展是其经营战略调整的主要方向,而港口是国际班轮公司转变经营战略的保证,因此,大型国际班轮公司竞相抢滩世界主要港口,亚洲尤其是中国的港口已经成为国际班轮公司争夺的焦点.中国的大型班轮公司也应密切关注这一发展动向,并加强与我国及世界其它港口的合作.港口与国际班轮公司之间是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关系.班轮公司实行的是定线、定港、定船、定班、定时的运输方式,因此,在综合物流时代,班轮公司选择作为合作伙伴的港口时,首要考虑的是,港口是否具备发展现代物流的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优良的软环境.提高港口的物流服务能力,是港口争取与国际班轮公司更好合作的有力筹码.而港口一旦与国际班轮公司结成合作关系,国际班轮公司也将进一步推动港口现代物流的发展.5、港口的信息化水平是发展现代物流的前提条件现代物流是信息化的产物,信息化是发展现代物流的技术保障.我国港口的信息化水平虽然与发达港口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但信息化建设在我国一些港口已经初具成效.现代国际物流具有流程长、中间环节多、风险大和销售市场覆盖面广等特点,发达的信息技术可以保证物流各环节的紧密配合和协调,并发挥信息沟通作用.如新加坡港在采用EDI系统的基础上,又引入了附加贸易网络TRADE NET PLUS,提供包括贸易情报基础在内的服务,利用它构筑支撑陆、海、空国际物流需求的物流管理网络.港口的信息化水平某种程度上决定着港口城市的信息化水平,而城市不同信息系统间的融合程度是信息化水平的标杆,我国目前建设电子海关、电子口岸的工作已经起步,在建设的过程中注重与港口信息系统、城市其它信息系统的融合是当务之急.我国的天津、青岛、上海、宁波等港口已建立了EDI系统,虽然与先进水平尚存在不小差距,但已为发展现代物流提供了基本条件.三、港口建立物流中心的战略意义第三代港口的根本特征是国际物流型港口,目前,世界上一些主要港口朝向第三代港口的转型也是刚刚开始,新世纪伊始,我国的上海、天津、深圳、大连等港口纷纷筹划建设物流基地、物流园区或是物流中心,这是当代港口发展的必然趋势,港口建立物流中心的战略意义深远.1、提高港口的国际竞争力国际物流型港口的运输组织方式是在集装箱的多式联运和门到门的运输基础上形成点到点的网络化物流运输,我国港口能否成为国际网络化物流运输中的一个节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港口是否具备完善的物流服务功能.目前,我国港口在区域和国际上的竞争力还较弱,能否抓住国际物流网络形成的有利契机,促使我国一些主要港口成为国际物流网络中的重要节点,是决定我国港口的国际竞争力能否提高的关键因素.港口物流中心提供的换装、分拨、配送、加工、联运等一系列物流服务,能够保证将货物以最经济、快捷、准确、安全的方式送达下一级配送中心或是直接用户手中,发挥物流运输节点的作用.这是提高港口国际竞争力的必要条件.2、推动集装箱干线枢纽港的建设和发展集装箱干线枢纽港是现代国际物流的中心环节.集装箱港口建设国际物流中心不仅可以利用现有集装箱吞吐量和航线航班的优势,而且国际物流中心的建设可以吸引更多的集装箱货源和航线航班.集装箱货源和航线航班的增多反过来吸引物流企业、船东与货主来港投资,进一步扩大物流中心的规模,促进港口及港口城市的经济发展.我国目前还没有一个国际航运中心,这从长远上制约我国建成世界性的贸易中心和经济中心.我国“十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集装箱干线枢纽港的建设是建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前提条件.大小洋山集装箱深水港区的建设将加快上海集装箱干线枢纽港及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而物流中心是国际航运中心的基本功能之一.3、吸引大型班轮公司投资港口产业大型班轮公司都是全球承运人,其分支或代理机构组成的网络覆盖全球,可以就地组织物流,港口建设物流中心可以吸引大型班轮公司来投资建港.目前国内外很多港口都有班轮公司经营的港口产业.对港口来说,有班轮公司在港口从事港口产业经营有利于巩固航线,保证箱源,有利于形成国际集装箱运输网络的重要节点,而且可以拓宽港口投资渠道.从国际班轮公司的角度讲,具备完善物流功能的港口,是班轮公司积极主动争取的合作对象,因此,港口可以在与国际班轮公司的合作谈判中居于有利地位,增强对班轮公司的吸引力.4、加强港口与腹地的联系港口是国际物流与国内物流的交汇点,随着港口交叉腹地范围的扩大,港口吸引腹地的重点已经从地理位置,集疏运条件、传统的装卸和储存服务水平扩大到为产品提供增值服务的水平.港口以现代物流为纽带加强与腹地的联系,可以推动综合运输的发展,加强现代物流网络化场站的建设,为西部大开发提供有利保障,推动内河运输及亚欧大陆桥运输的发展.反过来促进现代物流在更广的范围和更高的层次上发展.5、为国际物流经营者的投资创造良好条件20世纪90年代初,一批国际物流企业开始进入中国,如日本的三菱仓储、三九物流、澳州的TNT物流、英之杰物流、香港东方海外的东陆物流等.国际物流企业的进入,可以带来先进的物流经营理念和物流管理经验,促进国内“准物流企业”观念的改变,促进所在城市的物流相关行业的发展,并为航运公司带来稳定的货源,使航运企业和物流企业形成伙伴关系,达到良性循环互动,港口及港口城市亦可从中获益.6、完善港口及港口城市的信息服务功能现代物流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港口建立物流中心,有利于推动以港口为中心的信息交流从目前的分散状态转变为集中、增值的过程.现代化的信息服务系统是港口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为客户提供实时追踪查询的有统一标准数据接口的电子信息平台,实现信息的“桌到桌”交换,将成为未来港口的竞争焦点.借助建设国际化、网络化、信息化物流中心的有利时机,提高港口及港口城市的信息化水平,以便港口在未来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现代物流已成为国际运输中最为经济合理的综合服务方式,港口作为国际运输系统的重要节点,通过建立物流中心,积极发挥推动现代物流发展的作用,不仅可以提高港口的国际竞争力,获得不断增长的货运量和利润回报,而且能够利用物流中心的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带动港口城市的物流及其相关行业的发展,增强经济的开放度.发展现代物流是一个系统化工程,要完成建立物流中心这一系统工程建设中的基础性工作,单靠港口自身的力量恐怕难以胜任,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及优惠措施的扶持,以吸引国际及国内物流企业的参与,共同推动现代物流发展.。

海运操作的工作内容

海运操作的工作内容

海运操作的工作内容海运操作是指负责处理船舶在港口装卸货物、办理相关手续、维护船舶设备和安全的一项专业工作。

海运操作人员需要在船舶装卸货物的全过程中保障货物的安全、高效地完成操作,并且要遵守各种国际、国内航运法规。

一、货物装卸操作1. 熟悉货物装卸方式:海洋集装箱、散货、液体货物等;2. 组织装卸工人进行装卸操作,确保操作安全;3. 监督吊装、装卸等操作工作,保障货物安全;4. 确保货物妥善存放、分类装卸、交接等操作。

二、船舶维护1. 监督对船舶设备进行维护、检修;2. 保障船舶设备完好,确保装卸操作的顺利进行;3. 协调维修工作,保证船舶设备运行效率。

三、船舶安全1. 熟悉船舶安全规定,确保装卸操作符合安全要求;2. 检查货物装卸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排除;3. 协助船舶进行安全检查和应急处置。

四、文书工作1. 协助填写相关装卸货物的单据与报告;2. 登记船舶进出港相关资料,协助准备船舶的相关文件和证件;3. 清点货物、记录货物信息。

五、协调工作1. 与港口管理部门、货主、装卸公司等协调沟通,保障装卸工作的顺利进行;2. 协调各车辆、各单位在港口的运输和装卸工作;3. 安排工作人员的工作任务,指导和监督工作人员的操作。

六、紧急情况处理1. 对装卸操作出现的紧急情况进行及时处理;2. 协助船舶和港口相关单位进行应急处置工作;3. 报告上级领导并及时采取措施解决紧急问题。

以上工作内容展示了海运操作工作的多个方面,从货物装卸操作到船舶维护保养再到协调工作、紧急情况处理等,海运操作人员需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来保障船舶的安全、货物的顺利装卸并维护海上运输的正常运行。

海运货物的装卸操作流程

海运货物的装卸操作流程

海运货物的装卸操作流程海运货物的装卸操作是国际贸易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之一。

正确的装卸操作流程可以确保货物的安全,保证货物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坏。

本文将介绍海运货物的装卸操作流程,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这一重要环节。

一、接收货物当货物到达装货港时,首先需要进行货物接收工作。

货物接收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比对文件:工作人员根据提单、装货清单等文件核对货物数量、规格和品种,确保货物与文件信息一致。

2. 货物检查:检查货物的外包装是否完好无损,是否有异常状况。

若发现问题,需及时记录并通知相关部门。

3. 温度检测:对于需要保持特定温度的货物(如冷冻货物),还需要进行温度检测,确保货物存储条件符合要求。

二、货物配载1. 空集装箱配载:货物根据种类、尺寸和重量等特性,配载到适当的空集装箱中。

货物应安放牢固、平稳,以防止在海上运输过程中发生移位或者损坏。

2. 集装箱密封:装载完成后,集装箱需进行密封,确保货物在运输过程中不被非法开启或擅自拆封。

三、装船操作1. 装船计划:根据货物的性质、数量和目的港等因素编制装船计划。

将货物定位到合适的舱位,确保装载更加顺利。

2. 装船顺序:货物根据船舶的装载顺序依次装入船舱。

按照船舶的稳定性要求,重物品应优先装载到底层和中心位置,轻质货物则安放在上层。

3. 散装货物装载:对于散装货物(如散装粮食、散装矿石等),需要使用装卸设备将其从码头直接装入船舱内,确保散货稳定。

四、海运1. 船舶安全:在船舶启航前,进行必要的安全检查,确保船舶设备正常、船舱完好。

2. 船舱监控:货物在海运过程中,需要进行船舱的监控,以确保运输安全。

船员会定期巡视船舱,检查货物是否有移位或损坏的现象。

五、卸船操作1. 卸船计划:根据目的港的要求,编制货物卸船计划。

根据货物种类和目的地,将货物卸载到不同的码头或集装箱堆场。

2. 卸船顺序:按照卸船计划,将货物从船舱中卸下。

对于集装箱货物,可以使用吊车进行卸船操作;对于散装货物,可以使用挖掘机或装卸设备进行卸货。

集装箱船的发展历史介绍

集装箱船的发展历史介绍

集装箱船的发展历史介绍
一、集装箱运输的起源
在早期的运输中,不管是公路、铁路还是船舶,都是用人工单件的、或用机械手段把网兜中、货板上的货物成组地装进车厢或船舱,到目的地的车站或码头又一件件、一组组地卸下来。

如需转运到其它目的地,则还得经过多次这样的卸装过程。

如此这般既费力又费时,不仅运输效率低,还容易造成货损和货差。

陆上的公路运输率先将同一目的地的、小的单件货物用箱子装在一起运输,结果发现,不公大大提高了运输效率,还减少了货损和货差,于是这种运输方式推广到了铁路。

1900 年,英国铁路运输中第一个出现了较为简单的集装箱,后来这种方式传到美国、德国和法国。

1928 年,在意大利罗马举行的“世界公路会议”上,讨论了在国际交通运输中使用集装箱的问题。

两年后,在法国巴黎成立了集装箱运输的国际组织国际集装箱协会(BIC),专门研究集装箱的标准化问题,以便协调各国之间的集装箱运输工作。

为了进一步提高铁路集装箱运输效率,1933 年欧洲“国际铁路联盟”(UIC)制定了铁路集装箱的标准,并在欧洲地区的铁路运输中使用了统一
的集装箱。

在以后的10 多年里,由于公路相对铁路发展迅速,公路、铁路双方的配合不协调,使得集装箱运输的优越性不能很好的体现,集装箱运输出现了停滞不前的局面。

直到1955 年,美国铁路公司将集装箱连同拖挂车一起装在铁路的平板车上运输,使得铁路的低成本、高速度优势与公路的“门对门”特点有机结合起来,于是集装箱运输的经济意义重新得以显现。

二、船舶集装箱运输的开山鼻祖
50 年代,随着现代工业的蓬勃兴起和国际贸易的兴旺发展,一些经济发达。

港口分代

港口分代

论第五代港口第一代港口是指1950年以前的港口,其功能为海运货物的转运、临时存储以及货物的收发等,港口只是海洋运输同内陆运输之间的一个接口,其特征是:同运输活动、贸易活动相分离,只是货物转移的一个场所,功能是船岸之间的货物转移;它把自己作为一个独立地方,同当地政府,甚至是货运客户的合作关系都很少;港口中不同的业务,彼此孤立,第一代港口主要是转运杂货、散货。

第二代港口是指20世纪50-80年代的港口。

这一代港口除具有第一代港口的功能以外,增加了运输装卸和为工商业务服务的场所的功能,其特征是:除了直接为客户提供货运、装卸服务以外,同时还提供工商业务方面的相关服务;能以比较广阔的视野来考虑港口政策与发展战略,并采用比较先进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方法;在港区范围内增加工业及服务设施;在运输和贸易之间形成伙伴关系,让货方尤其是大的货主在港区内建立货物处理设施;同当地有关方面建立比较密切的联系。

第三代港口是20世纪80-90年代成为物流中心的港口。

这一代港口除具有第一代、第二代港口的功能以外,更加强与所在城市以及用户之间的联系,使港口的服务超出以往的界限,增添运输、贸易的信息服务与货物的配送等综合服务,港口成为物流中心,其特征是:港口逐步形成为国际生产与流通网络的枢纽,经营管理更富于主动性;港口业务在原有基础上不断专业化、集成化,更富于可变性;在规划建设港口基础设施时同步考虑了信息处理设施的规划和建设;重视了对产品的增值服务。

第四代港口是20世纪90年代到2010年左右,为港航之间联盟与港际之间合作联盟的信息化、柔性化港口。

这一代港口在包括前三代港口功能,并且主要是建立在港航之间的联盟与港际之间合作联盟基础上的,处理的货物主要是大型化、高度信息化、网络化的,同时还应满足市场柔性需要,还具有生产精细化、敏捷化,其特征是:港航之间联盟与港际之间联盟,一些港口运营商经营的码头正在形成网络;港口与航运及相关的物流活动之间的互动在构建无缝供应链时非常重要;港口的信息化、网络化、敏捷化使得港口能够对市场需求作出敏捷的快速反应,满足客户提出的各种差异化、个性化的需求。

海运船舶的货物装卸工具与设备

海运船舶的货物装卸工具与设备

海运船舶的货物装卸工具与设备海运船舶是国际贸易的重要运输工具,承载着大量的货物进行远洋运输。

为了保证货物的安全和高效装卸,船舶需要使用各种货物装卸工具与设备。

本文将就海运船舶所使用的货物装卸工具与设备进行探讨,包括起重机械、滚装设备以及辅助工具等。

一、起重机械起重机械是海运船舶装卸工作中最常用的设备之一。

它们用于将货物从码头或者其他运输工具上装上或卸下船舶。

起重机械主要包括起重机、桅杆起重机、舱口起重机等。

起重机是海运船舶中最常见的装卸工具之一。

它们通常安装在船舶的甲板上,通过吊索或起重臂将货物吊离或吊上船舶。

起重机的类型多种多样,包括塔机、轮机房吊、甲板起重机等。

不同类型的起重机适用于不同种类和重量的货物装卸。

桅杆起重机安装在船舶的桅杆上,通过桅杆收放系统调整工作范围。

它们通常用于船舶的上部装卸作业。

舱口起重机是一种特殊类别的起重机,安装在船舶的舱口位置。

它们主要用于装卸货物到船舱内部。

二、滚装设备滚装设备是另一类重要的货物装卸工具。

它们通常用于大型货物、车辆和集装箱的快速装卸。

滚装设备包括滚装船舶、滚装桥以及滚装重型卡车等。

滚装船舶是一种特殊的船舶,具有斜坡或平台式的甲板,以便货物滚动进入或离开船舶。

这种船舶通常用于运输车辆、工程机械和其他大型货物。

滚装桥是连接码头和滚装船舶的设备,它能够承载和移动滚装船舶上的货物。

滚装桥可以通过电动或液压系统进行控制,实现货物的快速装卸。

滚装重型卡车是一种特殊的卡车,配有滚装装置来方便货物的滚动装卸。

这种卡车通常用于在码头、仓库和船舶之间进行货物运输。

三、辅助工具辅助工具在海运船舶货物装卸工作中起到支持和辅助作用。

它们帮助提高装卸效率,并确保货物的安全和可靠。

辅助工具包括起重索具、吊钩、挂钩等。

起重索具是用于连接货物和起重机的装置,通常由钢丝绳或合成纤维制成。

吊钩和挂钩则用于在货物上安装起重索具,以便起重机将其吊离或吊上船舶。

此外,还有一些辅助工具如绳梯、保险绳等,它们用于工作人员的安全保护和便利。

货物运输中的货物装卸责任

货物运输中的货物装卸责任

货物运输中的货物装卸责任在货物运输过程中,货物的装卸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货物的装卸责任一直备受关注,在实际操作中也经常引发争议。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货物运输中的货物装卸责任,并就责任的划分、影响责任的因素以及相关的应对措施进行分析。

一、责任的划分货物装卸的责任划分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包括合同、法律法规以及国际惯例等。

根据国际商会制定的《国际货物运输中的装卸责任规则》,货物装卸责任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自装自卸自装自卸是指货主或托运人自行完成装卸作业。

在这种情况下,货物装卸责任完全由货主承担,与承运人无关。

2.船方装卸船方装卸是指承运人或海运公司负责货物的装卸作业。

在这种情况下,承运人将承担货物装卸过程中的损失、延误等责任。

3.船方装,货主卸船方装,货主卸是指承运人负责装货,而货主负责卸货。

在这种情况下,有关装货的责任由承运人承担,而卸货的责任则由货主承担。

4.货主装,船方卸货主装,船方卸是指货主负责装货,承运人或海运公司负责卸货。

在这种情况下,与装货相关的责任由货主承担,而卸货过程中的责任由承运人或海运公司承担。

二、影响责任的因素在货物装卸责任的划分中,还需要考虑到一些影响因素。

主要有以下几点:1.运输方式不同的运输方式对货物装卸责任的划分有不同规定。

例如,对于海上运输来说,船方往往承担较大的责任;而对于陆运或空运来说,责任的划分可能略有不同。

2.合同规定合同中对货物装卸责任的约定也是影响因素之一。

当双方在合同中明确规定了装卸的责任划分,一般按照合同的约定执行。

3.货物特性货物的特性也会对货物装卸责任产生影响。

比如,易碎品、危险品等特殊货物,其装卸责任一般会有更加严格的规定。

三、应对措施为了确保货物装卸过程的顺利进行,减少损失和纠纷的发生,以下是一些应对措施供参考:1.合理安排装卸作业在货物装卸过程中,应尽可能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和延误。

2.严格执行操作规范货物装卸作业应严格遵守相关的操作规范,确保操作过程的安全可靠,减少事故和损失的发生。

海运货物交接流程

海运货物交接流程
信息共享
加强信息共享,让货主、承运人等相关方及时了解货物的状态和 情况,提高货物运输的透明度。
完善交接文件的管理
统一文件格式
制定统一的交接文件格式,规范文件内容,方便各方使用和操作。
电子化文件管理
推行电子化文件管理,实现文件的快速传递和处理,减少纸质文件 的使用和流转时间。
强化文件审核
加强文件审核,确保文件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避免因文件错误或遗 漏造成的不必要的损失。
总结词:流程优化
详细描述:某大型企业通过对其海运货物交接流程进行全面分析,发现了一些瓶颈和低效环节。为了提高运输效率和客户满 意度,该企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引入先进的物流管理系统、加强与货运代理的合作、优化仓储布局等,从而实现了流程 的优化。
案例二:某港口货物丢失事件的调查与处理
总结词
调查与处理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3 海运货物交接的风险与控 制
货物损坏风险
货物损坏风险是指货物在运输过程中 因各种原因导致的损坏,如碰撞、挤 压、潮湿等。
风险控制措施包括加强货物的包装和 加固,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和运输路 线,以及在装卸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 规程。
延误风险
延误风险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货物运输时间超过预期,从而给货主带来损失。
特点
海运货物交接流程具有时间长、环节 多、风险大等特点,需要严格的操作 规范和安全管理措施,以确保货物的 安全、完整和及时送达。
货物交接的重要性
保障货物安全
货物交接是确保货物在整个运输 过程中安全的重要环节,需要采 取有效的措施防止货物损坏、丢 失或被盗。
提高运输效率
货物交接流程的顺畅与否直接影 响到整个运输效率,优化交接流 程可以提高运输效率,减少运输 延误。

货物运输中的运输工具与装卸要求

货物运输中的运输工具与装卸要求

货物运输中的运输工具与装卸要求货物运输是现代物流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环节,运输工具的选择和装卸要求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货物运输的效率和安全。

本文将就货物运输中的运输工具和装卸要求进行探讨,以期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意见。

一、运输工具的选择货物的运输工具多种多样,包括陆运、海运、空运等多种形式。

在选择合适的运输工具时,需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 货物性质:不同类型的货物对运输工具的要求各有不同。

对于易碎、易腐、易燃等特殊货物,需选择具备相应保护措施的运输工具,确保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2. 运输距离:运输距离的远近也是选择运输工具的一个重要因素。

对于长途运输,较为经济高效的方式是海运或铁路运输;对于短途运输,通常采用陆运或空运。

3. 运输时效:根据货物的紧急程度,选择运输工具的速度特性也很重要。

如对于时效要求较高的货物,空运是一个较好的选择,而对于相对不紧急的货物,可选择海运或铁路运输。

4. 运输成本:运输成本是企业考虑的一个重要指标。

在选择运输工具时,需综合考虑运输成本,包括运输费用、保险费用以及可能产生的额外费用。

二、装卸要求的合理性货物的装卸是整个运输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装卸要求的合理性对于保障货物安全、提高运输效率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装卸要求。

1. 包装合理:货物在装载前需要进行合理的包装,确保在运输过程中能够承受挤压、冲击等外力。

对于易碎货物,应加强保护措施,如加固包装等。

2. 装卸设备:根据货物的重量、体积等特点,选用合适的装卸设备。

如使用起重机械进行重货物的吊卸作业,使用托盘或叉车进行集装箱货物的装卸。

3. 安全操作:装卸过程涉及到许多人员和机械设备的协同作业,操作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确保装卸作业的安全进行。

4. 稳固固定:装载货物后,确保货物与运输工具之间的固定稳固。

如使用绑扎带固定货物,防止在运输过程中出现滑动或倾斜等情况。

三、运输工具与装卸要求的案例分析下面以陆运、海运和空运为例,分别对运输工具的选择和装卸要求进行案例分析。

港口物流复习和答案

港口物流复习和答案

港口物流复习和答案名次解释1、港口物流:以港口为中心的货流、信息流、资金流、各种物流作业和多种物流设施和服务功能的集合。

2、保税物流:是指货物在进口过程中处于保税状态,在海关监管下的特定区域进行的运输、存储、加工等物流活动。

3、物流质押监管业务:指拟融资的企业所质押商品存储在物流企业的仓库中,然后凭借物流企业开具的仓单向银行申请授信,银行根据质押商品的价值和其他相关因素向企业提供一定比例的授信额度,并委托物流企业代为监管质押物。

4、港口横向一体化物流:一般指港口企业通过参股、联营、合作等方式与其他港口企业组建覆盖面广的物流联盟,利用广泛的网络、规模效应来构建竞争优势。

5、离岸金融:指设在某国境内但与该国金融制度无联系,且不受该国家金融法规管制的金融机构所进行的资金融通活动。

6、港口纵向一体化物流:指港口企业通过合资、联营、合作等方式与货主及其他物流企业建立长期的一体化合作关系,以便提供向港口两端延伸的物流服务。

7.物流代收货款:指的是货物买卖双方之间不直接进行货款结算,而是由港口物流企业在货物到达时向货物买方代为收取,然后经由港口物流企业返还给货主的行为。

8.第三方物流:是指生产经营企业为集中精力搞好主业,把原来属于自己处理的物流活动,以合同方式委托给专业物流服务企业,同时通过信息系统与物流服务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以达到对物流全程的管理和控制的一种物流运作与管理方式.单项选择题1、地主型港口物流中心运作模式是由下列哪个港口最先创造和发展起来?( C )A、新加坡港性B、香港港C、鹿特丹港D、以上均不是2、下列不属于港口对物流服务定价依据基本方法是( D )A、成本导向定价法B、竞争导向定价法C、需求导向定价法D、产品设计定价法3、由一个海关统一进行监管的特殊区域是( A )A、保税港区B、保税区C、出口加工区D、保税物流园区4、通过境内陆路运输的货物是( A )A、过境货物B、转运货物C、通运货物D、以上都不是5、物流企业直接为客户提供基础性融资服务是( A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优点
可利用天然水道、占地少,对货物载运及装卸要求不高
水运系统综运输能力大
运量大、成本低,适用于大批量货物的长距离运输
2. 缺点
平均航速低
受自然条件影响大,呈现较大的波动性和不稳定性
3. 主要功能
承担大批量货物,特别是集装箱运输
承担原料、半成品等散货运输
承担国际贸易运输,是国贸商品的主要运输方式
输船舶和短程干线 运输船舶
B
海上转动型港口 具有大型码头,
是海上运输主要航 线的连接点和支线 的 汇集点,
主要功能是在港 区内接收、堆存和 装船发送货物
C
水陆腹地型港口 国际运输主要
航线的端点港 是水陆交通枢纽,
主要功能是服务于 内陆腹地的集散 运输,兼营海上转 运业务
(四)港口设施与设备分类
1、港区生产设施与设备 生产建筑 辅助生产建筑 港区作业调度室 候工室 港口机械
(六)货物及其在港内的作业方式
1、海运货物种类
A
件杂货 成件运输 和保管的货 物
B
干散货 散装快状或粒 状货物。
通常是大宗 的,常为其设 置专用码头。
C
集装箱货 将单元小 的件杂货集 装成规格化 重件。
A
液体货 石油、石 油产品、植 物油和液化 气等液体货 物,
通常按其闪点分级:闪点低于280C的为一级; 高于450C为三级; 中间为二级
采用单机单桨
冷藏船 ——冷藏并运输鱼、肉、果蔬等货物的船舶。
食品变质的主要原因: 动物性食品:微生物作用 植物性食品:呼吸作用
保持食品低温高湿的环境条件及适宜的气体中,以有效抑制微生 物的生命活动和植物性食品的呼吸作用,从而延缓食品的腐败变质。
❖ 2、现代港口 的“五大中心”功能
物流服 务中心
商务 中心
信息与 通信服 务中心T
现代产 业中心
后援服 务中心
提供船舶、 汽车、火 车、货物、 集装箱的 中转、装 卸和仓储 等综合物 流服务
为用户提供 运输、商贸 和金融服务
提供TE电X子T 数 据交换 (EDI)系 统的综合服 务等网站。
有利于人口 集中和城市 经济的增长。 促进港城一 体化关系, 优化城市功 能
任务三 水路运输设施与设备
水路运输的概念及类型 水路运输 ——利用船舶在水道及海洋上运送旅客和货物的方式 种类 海洋运输 远洋运输——经过一个或整个大洋的运输 近洋运输——只经过沿海或太平洋或大西洋的一部分 沿海运输——我国沿海区域各港口间的运输 内河运输——在江、河、湖泊、水库或人工水道上运输
杂货船(普通货船) ——用于装载一般包装、袋装、箱装和桶装的件杂货
载重量较小 远洋杂货船DW=1万—1.4万吨; 近洋DW<5000吨;沿海在3000吨以下。
杂货船一般设有2—,机舱上部有桥楼。 万吨级杂货船一般设有压载深舱,也可用来装载液体货物; 杂货船一般以吊杆为主的起货设备,每货舱设有一个舱口; 一般为低速船
二、船舶基本知识
(一)货船分类 干散货船(散装货船)
——用以装载无包装的大宗单一货物的船舶, 一般多为单甲板船
按积载因数(每吨货物所占的体积)不同分 散装货船:装载粮食、煤等货物积载因数相近的船舶。 矿砂船:装载积载因数较小的矿砂等货物的船舶。
按总载重量DW可分级如下: 好望角型船——DW>10万吨; 巴拿马型船——DW>6万吨 轻便型散货船——3.5万吨<DW<4万吨 小型散货船——2万吨<DW<2.7万吨
3、集装箱码头应具有的必要设施 泊位:停靠船舶的场所,有一定的壁岸线长度和水深 前沿:指码头岸线从码头岸壁到堆场前的部分 集装箱码头堆场:进行装卸、交接和保管场 集装箱货运站: 进行装箱、拆箱、交接、分类和短时间保管 控制塔:是集装箱码头各项作业的指挥调度中心 大门:称道口或检查桥,是货物的交接点 维修车间:对机械设备进行维修、保养的地方
2、港口集疏运设备 港区道路 港口铁路 港口铁路专用线 码头铁路线
(五)集装箱码头
1、集装箱码头的职能 是集装箱运输系统的集散点 提供集装箱堆场、作为转换集装箱运输方式的缓冲地 水路集装箱运输与陆路集装箱运输的连接点和枢纽
2、集装箱码头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具备确保大型集装箱船靠离的泊位、岸壁和水深; 有堆场和必要的设施、能适应大量集装箱的分类、保管、 交换和修理; 配备足够数量的装卸、搬运机械设备及其操作人员; 具有直接连接陆地运输的机能; 具有完善的组织管理系统和有关的工作制度。
直接腹地——通过各种运输工具可以直达的地区范围。 中转腹地——经港口中转的货物和旅客所到达的地区范围。
(三)港口分类
1、按用途分类
货主港
商业港
军用港
Concept
避风港
2、按地理条件分类
河口港 海港 湖港 水库港
3、按在运输网络中的地位分类分类
A
支线集散型港口 具有较小码头或
部分中型码头 主要挂靠支线运
提供人才培 训、供应海 员服务、贸 易、谈 判 生活娱乐、 等后援服务,
(二)港口的定义
港口——是运输网络中水陆运输的枢纽 是货物的集散地,船舶与其他运输工具的衔接点
港界——港口范围的边界线。 港区——政府规定由港务部门负责管理的水陆区域 港口作业区——港区内相对独立的装卸生产单位 码头——供船舶靠泊、货物装卸和旅客上下的水上建筑物。 泊位——供一艘船靠泊的一定长度的码头。 港口腹地——港口吞吐货物和旅客集散所及的地区范围。
2、货物在港内作业方式 货物通过港口一般要经过装卸、存储和短途运输三类环节。 操作过程 ——根据一定装卸工艺完成一次货物搬运作业过程。 操作过程的五种形式 卸车装船 卸车入库 卸船入货 卸船装船 库场间倒载搬运 装卸过程 ——是货物从进港到出港所进行一个或多个操作过程 组成的全部作业过程。
货物装 卸过程 实例:
二、港口基本知识 (一)港口在现代物流中的地位和作用 世界港口的发展经历:
第一代 海运货物的装卸、仓储中心
第二代 增加了工、商业活动,为具有增值效应的服务中心
第三代 随航运信息技术的发展,逐步成为国际物流中心
1、现代港口在国际物流中的战略地位
A 是国际物流与国内物流的交汇点 B 在国际分工和世界经济、技术、交通方向扮演重要角色 C 是国际贸易中的主角 D 港口日益成为全球综合运输网络的神经中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