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学说和行为科学理论
管理学试题(2)
10. 管理学1.管理【1】构成推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两个车轮”分别是()。
A、科学和技术B、先进的科学和先进的技术C技术和人才D先进的管理和先进的科学技术答案:D【2】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承担的职责有()。
A、提出目标B、制订计划C合理组织D、指挥部署E、协调统一答案:ABCDE2. 管理活动、职能和管理者【1】管理者的首要职能是()。
A、计划B领导C、控制D、组织答案:A3. 管理者及其技能【1】对基层管理人员而言,其管理技能侧重于()。
A、谈判技能B、技术技能C人际关系技能D、财务技能答案:B【2】沟通、了解、激励下属的管理技能是()。
A、技术技能B、诊断技能C人际关系技能D、分析技能答案:C【3】管理者在作为组织的代表履行礼仪性和象征性义务时,其扮演的角色是()。
A、人际关系方面B、信息传递方面C、决策制定方面D、组织管理方面答案:A【4】高层管理者的主要工作是()。
A、领导B协调C、决策D、控制答案:C【5】一般来说,作为管理者需要具备技术技能、人际关系技能和概念技能这三项基本管理技能,而由于管理者处于不同的管理层次,对这三项技能的掌握和应用又有所不同。
当一名管理者由低到高晋升时,这三种技能相对重要性的变化情况是()。
A、概念技能急需增强,其次是技术技能,B、最后是人际技能人际技能急需增强,其次是概念技能,C、最后是技术技能概念技能增强,人际技能降低,D、技术技能相对不变三种技能同时增加答案:B4. 古典管理理论【1】在现代管理理论中,决策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A、韦伯B孔茨C、巴纳德D、西蒙答案:D【2】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以制针为例说明以下哪一点的好处()。
A、均衡生产B、成本记录C劳动分工D、差别计件工资制答案:C【3】一般认为管理过程学派的创始人是()。
A、法约尔B韦伯C、泰勒D、巴纳德答案:A【4】科学管理之父是()。
A、韦伯B法约尔C、泰勒D、梅奥答案:C 【5】一般认为管理职能学派的创始人是()。
行为科学时期的组织理论
行为科学时期的组织理论行为科学是运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工作环境中个人和群体行为的一门综合性和交叉性学科。
行为科学时期的主要理论流派有人际关系学派、激励管理学派、动态平衡学派和决策理论学派。
1、人际关系学派的组织理论人际关系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乔治??梅奥、罗斯利斯伯格。
他们的学说是从20世纪20年代中期到30年代初在美国芝加哥西方电器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实验的因而得名霍桑试验。
霍桑试验从1924年开始到1932年结束历时8年经过对工作环境、工作条件、群体行为、员工态度、工作士气与生产效率之间关系的一系列的实验他们发现并证明人们的生产效率不仅仅取决于人的生理方面、物理方面的因素而且更受到社会环境、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影响。
在霍桑试验的基础上梅奥于1933年出版了《工业文明中的人的问题》系统地阐述了与古典管理理论截然不同的一些观点。
这些观点主要有 1组织不仅是一个技术—经济系统而且是一个社会系统。
2组织成员不单纯是受经济奖励的激励而且受不同的社会和心理因素的激励。
人是“社会人”人的行为受感情、情绪与态度的影响。
3在正式组织之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对组织效率起着重要影响。
4考虑到各种社会心理因素应对传统观念中的以组织正式结构和职能为基础的领导模式作实质性修正。
人际关系学家强调的是“民主”而不是“独裁”的领导方式。
5领导不仅需要有有效的技术才能同时应具有有效的人际关系技能。
人际关系学说在纠正古典管理理论忽视人的因素这一点上是有很大贡献的但它过分强调社会心理方面的作用强调非正式组织的作用忽视理性与经济因素有其偏颇之处。
2、激励理论学派的组织理论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马斯洛在其代表性著作《人类动机的理论》和《激励与个人》中对人的行为和动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人的动机是由需要决定的这些需要按照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可以划分为5个基本的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管理学原理》第一阶段导学重点
《管理学原理》第一阶段导学重点《管理学原理》第一阶段学习包括六章:第一章:管理概述第二章: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第三章:企业的社会责任与管理道德建设第四章:计划概述第五章:计划技术与计划的组织实施第六章:决策第一章管理概述本章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管理的内涵,熟悉管理的性质,掌握管理的职能,了解管理者的角色及其技能。
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管理的概念、性质和作用一、管理的概念管理是指在特定的环境下,管理者通过执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整合组织中的各种资源,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过程。
二、管理的性质1、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管理具有双重属性,即同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同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2、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从理论上讲,管理的科学性与管理的艺术性是统一的,互补的,在管理实践中,这两者之间也不是相互对立和相互排斥的,片面强调哪一方面都可能导致管理的失败。
第二节管理的职能一、管理职能的基本内涵1、计划职能——预测未来并制定行动计领导职能——管理者为了实现组织目标计划2、组织职能——建立组织的物质结构和社会结构3、领导职能——管理者为了实现组织目标而对被管理者施加影响的过程。
4、控制职能——保证组织中进行的一切活动符合预先制定的计划。
二、管理职能之间的关系管理的四项基本职能即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之间处于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状态,它们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第三节管理者一、管理者的概念管理者是在组织中通过执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带领其他人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共同努力的人。
二、管理者的角色1、人际角色——代表人角色、联络者角色和领导者角色2、信息角色——监听者角色、发言人角色和传播者角色3、决策角色——企业家角色、处理混乱的角色、谈判者角色和资源分配角色第二章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本章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中国和西方早期的管理思想,熟悉西方古典管理理论,理解现代管理理论,解释“管理丛林”现象。
《管理学基础》综合练习题_+与教材配套)-1
《管理学基础》复习思考题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一)单项选择题1.通常认为,管理首要的职能是( )。
A.计划B.组织C.领导D.控制2.管理者应具备的最基本的技能中,对各层次的管理者几乎同等重要的是( )。
A.技术技能B.人际技能C.概念技能D.业务技能3.管理者应具备的最基本的技能中,对基层管理者显得尤为重要的是( )。
A.技术技能B.人际技能C.概念技能D.领导技能4.管理者应具备的最基本的技能中,对高层管理者显得尤为重要的是( )。
A.技术技能B.人际技能C.概念技能D.领导技能5.财务部经理审查财务报表的能力属于( )。
A.技术技能B.人际技能C.概念技能D.分析技能6.营销人员的营销策划能力属于( )。
A.技术技能B.人际技能C.概念技能D.分析技能7.当人们组成一个组织之后,组织中的活动基本上就可分为( )。
A.计划和控制B.计划和组织C.领导管理D.作业和管理8.对管理者来讲,在工作中运用具体的专业知识、工具或技巧的能力是( )。
A.技术技能B.人际技能C.概念技能D.分析技能9.对管理者来讲,成功地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进行沟通合作的能力是( )。
A.技术技能B.人际技能C.概念技能D.分析技能10.对管理者来讲,对事物进行全局分析、判断、洞察、概括的能力是( )。
A.技术技能B.人际技能C.概念技能D.决策技能11.员工因公出差,必须先由直接主管签字,再由财务主管签字后方能到财务室报账,这属于管理的哪一职能? ( )A.计划B.组织C.控制D.领导12.“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反映了管理的哪一职能? ( )。
A.计划B.领导C.组织D.控制(二)多项选择题1.以下属于管理客体的有( )。
A.人B.财C.信息D.时间2.管理者应具备的最基本的三种技能,指的是( )。
A.技术技能B.人际技能C.概念技能D.领导技能3.以下对管理描述正确的有( )。
A.管理的目的是管好人B.管理的目的是实现组织的目标C.管理的对象主要是人D.管理的对象不仅仅是人4.相对于高层管理者,四大职能中,基层管理者较为关注的是( )。
第四节 理想科层组织理论
2018年9月28日星期五
第四节 人际关系学说与行为科学
一、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 3、霍桑试验研究 在美国西方电器公司霍桑工厂进行的,长达九年的实验研究——霍桑试验,真 正揭开了作为组织中的人的行为研究的序幕。 霍桑试验的初衷是试图通过改善工作条件与环境等外在因素,找到提高劳动生产 率的途径,从1924年到1932年,先后进行了四个阶段的实验: 照明试验、继电器装配工人小组试验、大规模访谈和对接线板接线工作室的研究。 但试验结果却出乎意料:
法约尔桥:为了克服由于统一 指挥产生的信息传递延误,可 以横跨权力线直接联系。
2018年9月28日星期五
第三节 古典组织理论
一、法约尔的古典组织理论 3、评价
重要职位人员管理能力更重要,可以通过教育获得,管理教育创始人; 管理职能的体系思想成为管理学的主流框架,美国在1949年后才比较全面地接触到 法约尔的管理思想。二战后美国商学院按该体系出版许多教材; 重点研究组织内容:线性组织、内在因素、参谋机能; 重要缺陷:环境的忽视。
管理要科学化、标准化; 要倡导精神革命,劳资双方利益一致。 实施科学管理的结果是提高了生产效率,而高效率是雇员和雇主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因此, 泰勒认为只有用科学化.标准化的管理替代传统的经验管理,才是实现最高工作效率的手段。 泰勒对科学管理作了这样的定义,他说:“诸种要素——不是个别要素的结合,构成了科学管 理,它可以概括如下:科学,不是单凭经验的方法。协调,不是不和别人合作,不是个人主义。 最高的产量,取代有限的产量。发挥每个人最高的效率,实现最大的富裕。”这个定义,既阐明 了科学管理的真正内涵,又综合反映了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 进行动作研究,确定操作规程和动作规范,确定劳动时间定额,完善科学的操作方法,以提高 工效。 对工人进行科学的选择,培训工人使用标准的操作方法,使工人在岗位上成长。 制定科学的工艺流程,使机器、设备、工艺、工具、材料、工作环境尽量标准化。 实行计件工资,超额劳动,超额报酬。 管理和劳动分离。 2018年9月28日星期五
论行为科学与人际关系理论
论行为科学与人际关系理论行为科学作为一种管理理论,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霍桑实验,前期以人际关系学说(或人群关系学说)为主要内容。
它的主要意义是否定了古典管理理论对人的假设,既否定了经济人假设。
在20世纪20年代以前,以泰勒、法约尔等人为代表的管理学家着重强调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纪律性,而未给管理中人的因素和作用以足够重视。
古典管理理论中,对人的假设是经济人假设,即人都是自私的,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
而霍桑试验的研究结果否定了传统管理理论的对于人的假设,表明了工人不是被动的,孤立的个体,他们的行为不仅仅受工资的刺激,据此,梅奥提出了自己的观点:1. 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梅奥认为,人们的行为并不单纯出自追求金钱的动机,不能单纯从技术和物质条件着眼,而必须首先从社会心理方面考虑合理的组织与管理。
2. 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它有两个作用:一是保护工人免受内部成员疏忽所造成的损失,如生产过多以致提高生产定额,或生产过少引起管理当局的不满,并加重同伴的负担;二是保护工人免受非正式组织以外的管理人员干涉所形成的损失,如降低工资率或提高生产定额。
3. 新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工人的满意度。
在决定劳动生产率的诸因素中,置于首位的因素是工人的满意度,而生产条件、工资报酬只是第二位的。
职工的满意度越高,其士气就越高,从而产生效率就越高。
高的满意度来源于工人个人需求的有效满足,不仅包括物质需求,还包括精神需求。
4. 对工人进行咨询、激励、引导和信息交流的人际关系技能。
梅奥等人创立的人际关系学说为行为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他们提出的社会人、非正式组织等概念已为大多数行为科学家所接受。
行为科学把人的因素作为管理的首要因素,强调以人为中心的管理,重视职工多种需要的满足。
它综合利用社会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成果,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人的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及改进行为的办法,重视组织的整体性和整体发展,把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重视组织内部的信息流通和反馈,用沟通代替指挥监督,注重参与式管理和职工的自我管理,重视社会环境,人们的相互关系对劳动效率的影响。
行为科学理论知识提要
• 行为科学更多的是运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 学等成就进一步对组织中的人群行为进行科学 分析,研究是什么因素决定人的行为,以及用 什么方式激励人,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等,引导组织成员为达到组织目标而努力。
要的是有社会方面和心理方面的需要得到满足。
• “经济人” ——工人工作的目的是为获取最大的 工资收入。人的行为背后是经济动机在起作用。
• “社会人” ——工人是某一个群体中的一员,他 固然有追求收入的动机和需要,但还有得到友谊、 安全、尊重和归属的需要。
• “经济人”,金钱是刺激积极性的唯一动力。泰罗认 为“工人”还是“雇主”都是经济人。
• 霍桑效应启迪:
• 从旁人的角度,善意谎言和夸奖可 以造就一个人;从自我的角度,你 认为自己是什么样人,你就能成为 什么样人。
• 在霍桑实验的基础上,梅奥于1933年出版了《工 业文明的人类问题》,创立了早期的行为科学— —人际关系学说。主要观点:
• (1)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 认为人不但有经济方面和物质方面的需要,更重
马斯洛的需要层级理论
人群关系的观点
改善组织员工 间的关系
增加员工满意
增加员工 生产力
人力资源的观点
鼓励员工发展 潜能
增加员工 生产力
增加员工满意
人群关系观点与人力资源观点的比较
• 行为科学分为广义的行为科学和狭义的行为科 学。
• 广义的行为科学,是指包括研究人的各种行为 的多种学科,是一个学科群。是社会科学的同 义语。是包括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在内的 学科群。
• 狭义的行为科学是指运用心理学、社会学、经 济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工作环境中个 人和群体的行为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管理学》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西方现代管理理论)
行为科学理论(一)行为科学理论产生背景1、古典管理理论大多注重于生产过程、组织控制方面的研究,较多地强调科学性、精密性、纪律性,而忽视了对人这个关键因素的研究,甚至把工人当做机器的附属物看待。
2、人并非是纯粹的“经济人”,他们追求的不仅是物质上的满足,也存在着不断增强的心理上的需要。
正是在此背景下,一些管理学家和心理学家开始从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角度研究企业中有关人的问题,试图找出影响生产率的因素,进而创建了行为科学理论。
行为科学理论始于20世纪20年代,早期被称为人际关系学说,后来发展为行为科学,即组织行为理论。
(二)早期的人际关系学说人际关系学说的创立始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学者梅奥负责的霍桑试验。
该学说的主要内容包括:1、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工人具有复杂的社会和心理方面的需要,而不是单纯地追求金钱收人和物质条件的满足,社会和心理因素等形成的动力对效率有更大的影响。
管理者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重视满足人们的这些非物质需要。
2、企业中除了“正式组织”之外,还存在着“非正式组织”正式组织是管理当局为了实现企业目标的需要而规定的企业成员之间职责范围的一种结构,非正式组织是企业成员在共同工作的过程中,由于具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共同的社会感情而自发形成的非正式群体。
这种组织以其特殊的感情、规范和倾向,左右着成员的行为。
非正式组织与正式组织相互依存,对生产率有很大影响。
管理者应善于引导和发挥非正式组织对正式组织的正面作用。
3、领导者应通过提高员工的“满足度”来激励“士气”工人是“社会人”,且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领导者应该通过满足员工的心理需求来提高劳动生产率。
人际关系学说的重要意义在于,它引发了人们对生产中的人的因素的兴趣和重视,对改变当时流行的“人与机器没有差别”的观点产生了深刻影响,开辟了管理理论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古典管理理论的不足,为行为科学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第3讲 人际关系学说和行为科学理论
【阅读文献】
1. 哈罗德·孔茨:《管理学》(第10版) 第一章 经济科学 出版社 1998年7月版。 2.斯蒂芬·罗宾斯:<<管理学>>(第四版)第一章 中国人民大 Mary 3rd
学出版社 PRENTICE
Management, 3.Management: 7th
HALL 1997
2. Limitations:
Ignored workers’ rational side and the formal organization’s contribution to productivity. Research findings later over-tuned the simplistic prescription that happy workers are always more productive.
1、照明试验 2、继电气装配工人小组 3、大规模访谈 4、接线板接线工人小组试验
(二)人际关系学说主要内容
1,企业中的工人是“社会人”,不只是单 纯的“经济人”。
2,企业中存在“非正式组织”。
3,满足工人社会欲望和提高工人士气是提 高生产效率的关键。
1、贡献:
(三)对人际关系学说的评价
(1)强调改变对工人的态度和监督方式。 (2)提倡下级参与企业的各种决策,以此来改善人 群关系,提高职工士气。 (3)设立意见箱,允许职工对作业目标、 作业标 准和作业方法提出不同意见。 (4)重视管理干部自身的人群关系以及协调人群 关系的能力。 (5)重视、利用和倡导各种非正式组织。
第三讲人际关系学说和行为科学理论说和行为科学理论1梅奥人际关系学说?霍桑实验2?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内容?对人际关系学说的评析一霍桑实验studies19241932年?1927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管理学家梅奥eltonmayo在西方电气公司所属的霍桑工厂为测定各种有关因素对生产效率的影响程度而进行一系列试验进行一系列试验说
《管理学概论》第二章课堂笔记
福师《管理学概论》第二章管理思想与理论的沿革课堂笔记◆主要知识点掌握程度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分为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
了解要求学生知道;理解要求学生在识记的基础上明白其中主要的观点和联系;掌握要求学生在记忆、理解的基础上转化为自身知识,并能用于考核及平时的实际问题分析。
掌握属于本课程教学要求的最高层次。
理解和掌握层次的内容为本课程主要考核的内容。
本章内容同学们要理解和掌握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知识点整理从有人类以来到18世纪,是管理实践的早期阶段。
这一阶段上,人类尚处在远古社会。
人类面对许多的管理问题和现象,但是尚未形成自觉的、系统的、理性化的认识。
管理产生的萌芽阶段,主要指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向大机器生产的资本主义工厂制度过渡的时期。
由于产业革命的到来,新生的生产方式正在萌芽,人们对管理的认识和研究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尚未形成系统的管理理论。
现代管理学出现之前,管理实践和管理思想的发展可以归纳为两个阶段:古典管理理论阶段和行为科学理论阶段。
一、古典管理理论(一)泰罗及其科学管理理论泰罗毕生致力于研究如何提高生产效率,包括管理人员和工人的工作效率。
1895年,泰罗发表了《计件工资制》、《车间管理》等论文。
而后,1911年他又发表了《科学管理原理》一书,这本著作奠定了科学管理理论基础,标志着科学管理思想的正式形成,泰罗也因而被西方管理学界称为“科学管理之父”。
科学管理理论要点: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2、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为工作配备“第一流的工人”。
3、要使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案。
4、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
5、工人和雇主都必须来一次“心理革命”。
6、把计划职能同执行职能分开,变原来的经验工作方法为科学工作方法。
7、实行职能工长制度。
8、在管理控制上实行例外原则。
(二)法约尔及其管理过程理论1916年,法约尔发表了《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一书,这是他管理理论的代表作,书中提出了管理要素为核心的一般管理理论。
管理理论的发展
管理理论的发展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欧洲和美国都相继有人提出比较系统的管理理论,这个时期的管理理论被称为古典管理理论:在美国有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在法国有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在德国有韦伯的行政管理理论。
20年代以后出现了行为科学。
二战以来,管理理论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并形成了众多的学派,被称为“管理理论的丛林”。
一、古典管理理论1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1)泰罗(1856-1915)简介:美国人,普通工人→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车床前的工人”主要著作:《计件工资制度》(1895年)、《车间管理》(1903年)、《科学管理原理》(1911年)(2)科学管理理论的指导思想、四条原则和三大实验指导思想:科学管理的核心是要求管理人员和工人双方存在重大的精神变革。
第一,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馅饼理论”把生产率看作是取得较高工资和较高利润的保证。
科学管理的思想:合作。
第二,用科学代替经验。
四条原则:一是对工人操作的每个动作进行科学研究,用以代替老的单凭经验的办法;二是科学地挑选工人,并进行培训和教育,使之成长,而改变过去由工人任意挑选自己的工作并根据各自可能进行自我培训的情况;三是与工人们亲密合作,以保证一切工作都按忆发展起来的科学原则去办;四是资方和工人们之间在工作职责上几乎是均分的,资方把自己比工人更胜任的那部分工作承揽下来,改变过去几乎把所有工作和职责都推到工人身上的情况。
三大实验:搬运生铁试验,通过搬运生铁试验,摸索出工人的日合理工作量,从而显实行定额管理奠定了基础。
通过铲具试验,探索出铁锹多大铲物效率最高,从而为实行工具标准化奠定了基础。
金属切削试验前后共花了26年的时间,15万美元的费用,写出了3万多份试验报告,仅形成的切屑就过80万镑,最后取得了丰富资料,为制定各种机床进行高速切削和精密加工的操作规程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3)主要内容(管理措施和管理方法):制订科学的作业方法;科学地选择和培训工人;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将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分开;实行职能工长制;在管理上实行例外原则。
管理学原理笔记
《管理学原理》复习笔记第一章管理概述1、管理的含义所谓管理,就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以便实现既定的组织目标的过程。
这个定义包含着以下四层含义:(1)管理是服务于组织目标实现的一项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2)管理的过程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连续进行的工作活动构成的。
这些活动包括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它们成为管理的基本职能。
(3)管理工作的有效性要从效率和效果两个方面来评判。
即管理工作的成效好坏、有效性如何,就集中体现在它是否使组织花费最少的资源投入而取得最大的且最合乎需要的成果产出。
“正确地做正确的事。
”(4)管理工作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开展的,环境既提供了机遇和机会,也构成了挑战或威胁。
2、管理的三大性质(1)管理的二重性管理具有二重性,一是与生产力相联系,通过“指挥劳动”表现出来的管理的自然属性;二是与生产关系、社会文化相联系的,通过“监督劳动”表现出来的管理的属性。
管理的自然属性为我们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使用权我们可以大胆地引进和吸收国外成熟的经验,来迅速提高我国的管理水平。
管理的社会属性则告诉我们,决不能全盘照搬国外做法,必须考虑我们自己的国情,逐步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管理模式。
(2)管理工作不同于作业工作管理工作是独立进行,有别于作业工作又为作业工作提供服务的活动。
管理活动和作业活动并存于一个组织之中,才能保证组织目标的圆满实现。
管理人员的工作,从本质上说,是通过他人并同他人一道实现组织的目标。
在通常情况下,管理人员并不亲自从事具体工作,而是委托他人,自己则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计划安排、组织落实、指导激励和检查控制其他人的工作。
(3)管理工作既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管理是一门科学,是大量学者和实业家在总结管理工作的客观规律基础上形成的,它包括了有关管理工作的理论、原理、方法以及系统化的管理知识,它已为实践所证明,并用以指导人们从事管理的实践。
组织行为学的产生和发展
Z理论是美籍日本人威廉·大内1981年提出来的。他发 现美国式管理是以X理论为基础,日本式管理是以Y理 论为基础,在美国照搬日本式管理行不通,写了一本 书《Z理论——美国企业如何迎接日本的挑战》。 认为X理论并未一无是处,Y理论也不一定普遍使用, 应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灵活地运用两个理论,一 球的个体、组织、工作三者的最佳配合。
霍桑实验 实验共分为四阶段:
①照明实验 ②福利实验 ③访谈实验 ④群体实验
实验结论:
①社会人理论 ②士气理论 ③非正式群体理论 ④人际关系型领导者理论
霍桑实验的评价:
贡献:第一次把研究的重点从工作和物的因素上转移到人 的因素上,员工不是机器,不是工具,而是有思想,有情 感,有个性的人。要提高生产效率,要注重员工的心理活 动和人际关系。不仅在理论上对古典管理理论作了开辟和 补充,还为现代行为科学理论奠定了基础,而且对管理实 践产生深远影响。
(1)从企业经营活动中提炼出管理活动 (2)倡导管理教育 (3)提出五大管理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 调、控制 (4)提出十四项管理原则——劳动分工、权力和责 任、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 整体利益、人员的报酬、集中、等级制度、秩序、 公平、人员的稳定、首创精神、团队精神
3.韦伯的理想型行政组织理论
组织行为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古典科学管理阶段(1985-1930年) 二、人际关系学说阶段(1930-1960年) 三、当代组织行为学阶段(1960年后) 四、综合性的现代管理学派阶段
组织行为学是在管理科学发展的基础上产生 和发展起来的。 1911年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一书的出版, 标志着管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
?法约尔的主要著作有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国家在管理上的无能邮政与电讯公共精神的觉醒11从企业经营活动中提炼出管理活动22倡导管理教育33提出五大管理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44提出十四项管理原则劳动分工权力和责任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人员的报酬集中等级制度秩序公平人员的稳定首创精神团队精神3
第三节 人际关系理论和行为科学
第三节人际关系理论和行为科学一、霍桑实验(重点掌握)试验的全部过程分为四个阶段:(一)照明试验(二)电器装配试验室试验(三)访问研究(四)接线工作室观察研究二、人际关系理论的主要观点梅奥等人的人际关系理论与传统的科学管理理论相比,具有以下新观点:(1) 企业员工是“社会人”,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中的成员。
(2) 生产率的高低不仅受物质条件诸因素的影响,而且取决于员工工作态度的改变。
(3) 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这是不经官方规定而自然形成的。
(4) 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员工的满足度。
五、权变理论学派(重点掌握)而权变理论认识到,世界上不存在一种包医百病的良药,任何一种管理理论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
这一理论给我们的借鉴与启示有以下几点:(1) 管理的主要任务在于寻求组织及其环境的最佳适应性。
(2) 辩证地看待环境变量与管理变量之间的关系。
(3) 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制定不同类型的计划。
(4) 组织结构的设计要因地制宜,因时设计。
(5) 组织内部多种因素是领导方式选择的基础。
第四节目标管理(重点掌握)一、目标管理思想的发展1954年,美国著名管理学者彼得·德鲁克提出了目标管理(Management by Objective,MBO)的概念。
他认为,目标管理就是组织的上级和下级管理者一起制定组织的共同目标,根据预期效果规定每个人的主要职责范围,并以这些衡量尺度作为工作的指导方针和评定个人所做贡献的标准。
二、目标管理的特点(一)目标管理是员工参与管理的一种形式(二)实施目标管理必须重视授权(三)目标管理强调自我控制(四)目标管理要求完善的奖惩制度四、目标管理的局限性(一)强调短期目标(二)目标难以确定(三)目标不能适应环境变化(四)组织目标难以与个人目标结合(五)加大了管理的难度(三)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重点掌握)图6.3表示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
(四)四要素说根据文化就是“反映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这样一个基本定义,组织文化应包括从物质文化层到行为文化层、制度文化层最后再到精神文化层的完整体系。
组织行为的主要学派
组织行为的主要学派:1、古典学派——通常被认为涵盖“科学管理”的内容。
2、人际关系学派——重点对人的行为进行研究的学派。
3、系统学派——涵盖“权变理论”。
泰罗(美):1、古典管理学家,科学管理的主要倡导人,“科学管理之父”。
2主张:一些管理都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解决,认为通过劳动定额和工作标准化等手段可以达到效果最优。
3、他曾经进行过搬运生铁和铁产改造方面的试验。
4、1895年发表《计件工资制》;1911年出版了《科学管理原理》一书。
5、从实质上说,科学管理是任何公司或企业中工人的一种彻底的精神革命——是这些工人在对待他们的工作、同事、雇主态度方面的一种彻底的革命。
6、列宁对泰罗的科学管理作了全面的评论:“一方面是资产阶级剥削的最巧妙的残酷手段,另一方面是一系列最丰富的科学成就”。
7、组织机构上管理控制原理。
8、提出决策“最优标准”。
吉尔布雷斯夫妇(美):1、科学管理运动的倡导者。
2、莉莲-吉尔布雷斯,是美国第一个获得心理学博士的妇女,“管理学的第一夫人”。
3、使用拍电影的方法,把工人的操作动作分解为17个基本动作,“动作的基本元素”。
4、吉尔布雷斯夫妇关心工作中人的因素。
5、弗兰克-吉尔布雷斯(重视工作效率):《动作研究》、《应用动作研究》;莉莲-吉尔布雷斯(重视劳动者心理作用):《管理心理学》;人合著《疲劳研究》、《时间研究》。
亨利-甘特(美):1、科学管理的倡导者之一。
2、贡献:a.创制了“甘特图”;b.提出“劳动报酬奖金制”;c.指出“在所有的管理问题中,人是最为重要的因素”;d.认为企业应将重点放在“服务”上。
3、主要著作:《劳动、工资与利润》、《工业领导》、《工作的组织》。
亨利-福特(美):1、福特汽车公司创建人,流水线大量生产管理技术的倡导者。
2、福特主义:将科学管理原理应用到工厂管理,使用单目标机械工具和装配作业线进行生产的一种理论。
3、于1914年开始在工人中实行“利润分享计划”。
对西方人际关系学说和行为科学理论的评价_管理学基础_[共2页]
学习情景二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纠正了古典管理理论忽视人的因素的不足。
同时,人际关系学说为以后行为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行为科学理论行为科学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两种。
广义的行为科学是指包括类似运用自然科学的实验和观察方法,研究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人的行为的科学。
已经公认的行为科学的学科有心理学、社会学、社会人类学等。
狭义的行为科学是指有关对工作环境中个人和群体的行为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进入20世纪60年代,为了避免同广义的行为科学相混淆,出现了组织行为学这一名称,组织行为学专指管理学中行为科学。
组织行为学从它研究的对象和所涉及的范围来看,可分成三个层次,即个体行为、团体行为和组织行为。
1.个体行为理论主要包括两大方面的内容。
(1)有关人的需要、动机和激励方面的理论,可分为三类。
①内容型激励理论,包括需要层次论、双因素理论、成就激励理论等。
②过程型激励理论,包括期望理论、公平理论等。
③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包括强化理论、归因理论等。
(2)有关企业中的人性理论。
主要包括X—Y理论、不成熟—成熟理论。
2.团体行为理论正式团体和非正式团体,松散团体、合作团体和集体团体等。
主要是研究团体发展动向的各种因素以及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的关系。
如:团体的目标、团体的结构、团体的规模、团体的规范、信息沟通和团体意见冲突理论等。
3.组织行为理论主要包括领导理论和组织变革、组织发展理论。
领导理论又包括三大类,即领导性格理论、领导行为理论和领导权变理论等。
有关内容将在以后章节中详细介绍。
三、对西方人际关系学说和行为科学理论的评价如何评价西方行为科学理论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全盘否定或全盘肯定都是错误的,行为科学理论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对我们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突出人的因素和对人的研究行为科学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进步要求。
行为科学贯彻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以人—45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科学管理的发展
(一)泰罗 ①制定科学的工作方法,以科学代替经验。②协调集体活动。③选择和
培训工人。④实行差别工资制,刺激工人的积极性。⑤实行职能工长制,加强现 场管理。⑥拟订工作计划和制度。⑦实行例外管理。 (二)法约尔
企业有六种基本活动:技术(生产、制造、加工)、商业(购买、销售、 交换)、管理、财务(资本筹集和运用)、核算(成本统计)、安全(设备与人 员保护)。管理包括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二)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发展
1、需要和动机理论 马斯洛的“人类需要层次论”,赫茨柏格的“双因素理论”;佛鲁姆
的“期望机率理论”。 2、人性理论
这类理论从根本上探讨人的原始属性,分析人的动机原因。代表性的 有麦格雷戈提出的X理论——Y理论,X理论消极看待人性,Y理论积极看 待人性,还有耶鲁大学教授阿吉里斯提出的“不成熟——成熟”理论。 3、团体动力学源自(一)现代管理学的主要特点
2、重视人的因素 把人放在中心,研究人的合理需要的满足,重视人的发展,把人当作 组织的目的。
3、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不是为理论而理论,而是为解决实际问题。新的理论出现是要解释和 指导实践,实践是动因和目的。
4、强调创新。 理论的更新非常重要。我们要了解其渊源以及其最新的发展。
(二)现代管理学的主要观点
1、战略观点。长远、全面、发展观点看问题,注意外部环境变化 2、市场观点(开发、风险)。 3、变革观点。 4、竞争观点。通过竞争,扬长避短,改进技术 5、人本观点(人是目的,人的素质决定成败) 6、服务观点 7、现代技术观点(信息决定组织发展) 8、经营的观点。要进行科学的运筹,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
最初由勒温在30年代提出,。莫雷诺应用社会计量学测量团体中的人 际关系。在60年代。布雷福德提出敏感性训练。 4、领导方式
主要研究领导这种行为模式对组织效能的影响。代表性的理论有坦南 鲍姆和施米特的“领导方式连续统一体理论”,布莱克和莫顿的“管理 方格理论”等。
四、管理科学流派在战后的发展
管理科学学派的代表是伯法(E·S·Buffa),这一派人认为,管理就是用数学模型和程序 表示计划、组织、控制、决策等逻辑程序,并把它们通过电子计算机用于企业管理。
一、早期管理思想产生时期
管理思想从古代就已经产生。18世纪英国资产阶级工业革命以后, 基于工业管理的管理思想开始产生。詹姆斯·斯图亚特的《政治经济学原 理研究(1767)》和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除 此以外,早期的研究者们还广泛设计了管理中一些基本范畴:管理职能、 人事管理、统一指挥、工资报酬、工时研究等。
五、现代管理学的主要特点和观点
(一)现代管理学的主要特点; (二)现代管理学的主要观点。
(一)现代管理学的主要特点
1、强调系统化。 运用系统思想和系统方法指导研究实践问题,把组织看作一个整体,同时也是一 个子系统。 法国哲学家莫兰提出复杂系统论,这个方法论批评传统科学方法论有两大弱点: 一是把复杂事物归结为简单事物,二是割裂不同层次事物之间的联系。 莫兰提出的“宏大观念”:由若干不同的基本概念组成的概念网络,构成整个概 念体系,各概念间存在互补、竞争、甚至对抗的关系。比如对教学过程的认识— —特殊的认识过程、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社会互动的过程等。 两个规律: (1)整体大于部分之和;(2)整体小于部分。 重视无序现象:社会发展、自然界中很多无序现象。它可能产生新的事物,我们 应该发现并鼓励它,坚持用系统思想指导管理工作。
14条原理:(1)分工;(2)职权和职责;(3)纪律;(4)统一指挥; (5)统一领导;(6)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7)个人报酬,公平、满足; (8)集中化,;(9)秩序,“人皆有位,各称其职”;(10)等级链;(11) 公正,对下属仁慈公平;(12)任用期稳定;(13)首创精神;(14)集体精神。 (三)韦伯
1、工厂照明实验。 2、继电器装配室实验. 3、规模调查。 4、接线工作室研究。
结论:让工人发泄不满,消除牢骚;工人的劳动愿望与其情感有联系。疲劳不会引起不满, 欲望得不到满足是引起不满的真正原因。
1933年,梅奥发表了《工业文明中的问题》一书,提出: 1、实验证明人是社会人,人的积极性还受社会影响。2、证明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工 人的积极性,取决与工人家庭和企业中人与人的关系。3、非正式团体的存在影响着工 人的情感和倾向。4、新型的领导者要满足职工的要求,善于倾听他们的意见。
管理科学理论的主要内容: 1、运筹学。主要有:
(1)规划论;(2)库存论;(3)网络分析;(4)排队论。 2、系统分析。
运用科学和数学分析的方法对系统中的事件进行研究的分析。 3、决策理论(西蒙)。
管理理论丛林:美国管理学家孔茨 把繁多的理论流派称为管理理论从林,包括:管理科 学学派(泰罗)、管理过程学派(法约尔)、社会合作学派(巴纳德)、经验学派(德鲁 克)、群体行为学派(梅奥)、社会技术系统学派(英国塔威斯先克研究所,特里斯特)、 决策理论学派(西蒙)、信息中心学派(香农)、管理科学学派、权变理论学派。
德国社会学家,对管理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组织理论方面,最大的贡献 是提出“理想行政组织理论”,他认为这种组织有几个主要特点:明确的分工、 等级系统、根据需要任用人员、职业化的管理人员系统、严格的规则和纪律、以 理性为基础的人际关系。
三、人际关系学说和行为科学理论
(一)梅奥的霍桑实验 实验分为四个阶段: